CN116767103A -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7103A
CN116767103A CN202210219721.6A CN202210219721A CN116767103A CN 116767103 A CN116767103 A CN 116767103A CN 202210219721 A CN202210219721 A CN 202210219721A CN 116767103 A CN116767103 A CN 116767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im
side wall
rear sid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97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颖
张玉彩
曹锐
李东满
杨克开
武以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A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to CN2022102197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7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7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7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7Water drainage or guide means not integral with roof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后侧围外饰件包括装饰板以及包覆所述装饰板周边的包边,其中,所述后侧围外饰件还包括: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包边附接并翻折延伸至后流水槽,以与后流水槽附接;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至少沿所述装饰板的一个边缘与所述包边附接,并延伸至所述装饰板的所述边缘的末端以提供刚性约束。本发明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通过提供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保证了后侧围外饰件与后流水槽以及车身侧围的稳固固定,并且提升了外观感知质量。该后侧围外饰件结构简单、成型容易,减少了工艺成本和安装时间。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及具有该后侧围外饰件的车身后部结构,以及具有该车身后部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外部造型不断变化的需求,例如SUV等车型越来越多地在后侧围增设装饰件来起到装饰车身的作用。后侧围外饰件通常位于车辆后侧窗外部的后端区域,即C柱后方侧围处,亦被称为D柱装饰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包括保护车身零部件免受例如雨水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改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通过优化的部件结构和装配工艺提供后侧围外饰件的精确定位并获得令人满意的装配质量,同时确保后侧围外饰件与车身后部结构中车身侧围和后流水槽之间的稳固连接以及良好外观。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所述后侧围外饰件包括装饰板以及包覆所述装饰板周边的包边,其中,所述后侧围外饰件还包括: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包边附接并翻折延伸至后流水槽,以与后流水槽附接;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至少沿所述装饰板的一个边缘与所述包边附接,并延伸至所述装饰板的所述边缘的末端以提供刚性约束。
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发明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板部和/或所述第二板部为金属板或塑料板。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包边一体成型。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板部适于与所述后流水槽通过紧固件固定,并设有多个紧固孔。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后侧围外饰件装设于车身侧围之前或之后嵌入所述包边。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包边包覆所述第二板部的周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车身侧围和后流水槽,以及上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后侧围外饰件与所述后流水槽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后流水槽上设有与第一板部上的紧固孔对应的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孔处的周缘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板部凸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通过提供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保证了后侧围外饰件与后流水槽以及车身侧围的稳固固定,并且提升了外观感知质量。该后侧围外饰件结构简单、成型容易,减少了工艺成本和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安装于车身后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后侧围外饰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板部;
图4是图3中沿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车身后部结构中后流水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本文中,表述“包含”或与其同义的类似表述“包括”、“含有”和“具有”等是开放性的,不排除额外的未列举的元素、步骤或成分。表述“由…组成”排除未指明的任何元素、步骤或成分。表述“基本上由…组成”指范围限制在指定的元素、步骤或成分,加上任选存在的不会实质上影响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基本和新的特征的元素、步骤或成分。应当理解,表述“包含”涵盖表述“基本上由…组成”和“由…组成”。
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安装”、“连接”、“附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表述并不用于限定先后顺序以及组件数量,除非另有说明。
本文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文中,“前”、“后”、“纵向”、“外”和“内”均是相对车辆而言的,“前”指朝向车辆行进的方向,“后”指朝向车辆后部的方向,“纵向”指车辆的长度方向或前后方向,“外”指朝向车辆外部的方向,“内”指朝向车辆内部的方向。
图1示例性示出了安装至车身上的后侧围外饰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安装时,后侧围外饰件30通常与车身侧围10连接固定,并与尾门区域的后流水槽20相关联。由于车身侧围10的冲压工艺和造型设计等的限制,后侧围外饰件30与车身侧围10上的安装点之间存在较长的距离,如图2所示的放大区域,后侧围外饰件30的朝向车辆后部的尾端并不能实现与车身侧围10的完全固定。这样,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后侧围外饰件可能会发生老化松脱,从而不利于感知质量,并导致产生影响NVH性能的缺陷。
应理解的是,取决于不同的设计需要,后侧围外饰件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更多边形,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本文中以三角形的后侧围外饰件作为示例是因为对于具有较长边角端的造型而言,上述问题尤为明显。由此,本发明的后侧围外饰件有利地构造成具有增加的结构强度,以使得后侧围外饰件与车身侧围以及后流水槽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并且能够具有美化外观,提高感知质量和空气动力性能等益处。
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3所示实施方式,后侧围外饰件30包括装饰板31以及包覆装饰板31周边的包边32。应理解的是,包边亦可称为“密封材料”,是指在外饰件的注塑成型过程中以熔融状态向模具内注入的材料,通常为热塑性聚合物,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PE)、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热塑性硫化橡胶(TPV),起到密封的作用,并且可以降低风噪,保证外观良好。根据实际造型设计,包边可覆盖装饰板31的一侧、两侧或多侧边缘区域。在图1所示C形或三角形后侧围外饰件的实施方式中,包边32至少包覆后侧围外饰件30与车身侧围10和后流水槽20附接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后侧围外饰件30还包括第一板部34第二板部33,其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板部34与包边32附接并翻折延伸至后流水槽20,并与后流水槽20附接。第二板部33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至少沿装饰板31的一个边缘与包边32附接,如图中示例性示出的位于装饰板31的下侧边缘,并且,第二板部33延伸至装饰板31的所述边缘的末端以提供刚性约束。这里,“末端”应理解为该边缘自然延伸的两远端,尤其是朝向车辆后部的末端,如图2所示出的区域。在该区域中,较长的边角端造型使得后侧围外饰件与车身侧围的安装点之间存在较长距离,从而该区域得不到良好的固定。采用增加第二板部33的方式,提高了后侧围外饰件与车身侧围安装界面的结构强度,有效避免了使用老化产生的后侧围外饰件尾端松脱的质量问题。应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亦可在后侧围外饰件30与后流水槽20附接的包边上提供第二板部。
作为选择,第二板部33为金属板或塑料板,例如不锈钢板,从而通过材质本身的抗冲击性、高强度性等特点提供结构强度,某些情形中,还可考虑采用质量较轻的铝制板或铝合金板,以满足造型多样化的需求。优选地,第二板部可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亮泽度的材料,以使得第二板部33附接至包边32上增强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起到装饰亮条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板部33可与包边32一体成型。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板部33在后侧围外饰件30装设于车身侧围10之前或之后嵌入包边32。例如,包边32上设置与第二板部33形状适配的卡槽36,如图4所示,第二板部33可通过粘接或卡接等方式嵌入卡槽36之中固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包边32包覆第二板部33的周边,从而避免例如金属板形式的第二板部的锋利边缘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伤害装配工人或用户。
再结合图3和图4,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34以向内翻边的形式附接至后流水槽20,并可以多种形式固定至后流水槽,例如设有多个紧固孔35,后流水槽20上设有与紧固孔35对应的多个安装孔21,如图5所示,从而通过例如图中示例的铆钉40或者螺栓等形式的紧固件将后侧围外饰件30紧固至后流水槽20。图3示例性示出沿第一板部34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三个紧固孔35,从而在与后流水槽20连接时提供均匀的接合力并增加连接强度。然而,多个紧固孔35和多个安装孔21的个数、尺寸和/或布局方式可根据实际的造型设计来调整,并不限于图中所示。有利地,如图3所示,紧固孔35(以及相应的安装孔21)之间的间距被设置为在邻近车辆后部的位置趋于减小,换句话说,在车辆后部,安装点位置更为密集,从而有助于提高紧固后的结构强度。
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34可由金属板或塑料板制成,并与包边32一体成型。此外,在图4和图5中可见,后流水槽20与车身侧围10相连之处的界面C通常会存在密封胶,在车辆尾门开启时可能会造成影响感知质量的缺陷。第一板部34的设置有利地覆盖了该界面C。
在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后流水槽20的安装孔处可设置例如橡胶材质的防水衬垫41,以避免内部进水。某些实施方式中,后流水槽20的安装孔21处的周缘表面朝向第一板部34凸伸出。以此方式,后流水槽20与第一板部34之间形成有空间D,如图4所示,不会因为附接有第一板部而发生流水集中的情况,确保后流水槽的正常排水功能。
本发明的后侧围外饰件通过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结合,简化了安装方式,提高装配效率并保证装配精度,还能够使得后侧围外饰件整体具有良好的感知质量,造型美观,并且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NVH性能。
这里应当理解的是,图中所示实施方式仅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以及车身后部结构的可选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然而其仅为示意而非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亦可采取其他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
以上已揭示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9)

1.一种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外饰件包括装饰板以及包覆所述装饰板周边的包边,其中,所述后侧围外饰件还包括:
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包边附接并翻折延伸至后流水槽,以与后流水槽附接;
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至少沿所述装饰板的一个边缘与所述包边附接,并延伸至所述装饰板的所述边缘的末端以提供刚性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或所述第二板部为金属板或塑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包边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适于与所述后流水槽通过紧固件固定,并设有多个紧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后侧围外饰件装设于车身侧围之前或之后嵌入所述包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包覆所述第二板部的周边。
7.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车身侧围和后流水槽,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外饰件与所述后流水槽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后流水槽上设有与第一板部上的紧固孔对应的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孔处的周缘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板部凸伸出。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CN202210219721.6A 2022-03-08 2022-03-08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Pending CN116767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9721.6A CN116767103A (zh) 2022-03-08 2022-03-08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9721.6A CN116767103A (zh) 2022-03-08 2022-03-08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7103A true CN116767103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9721.6A Pending CN116767103A (zh) 2022-03-08 2022-03-08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71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6842B2 (en) Visor for an automobile
JP3920257B2 (ja) サイドシル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4254318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US8544210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frame garnish
CA2285875C (en) Vehicle panel
CN103359071B (zh) 具有水箱组件的汽车
CN101387179A (zh) 车门的门内衬板
US6851744B2 (en) Roof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6767103A (zh) 车辆的后侧围外饰件、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GB2312881A (en) Two component roof ditch decorative strip
JP4501871B2 (ja) フェンダーパネル構造
CN109278666B (zh) 一种汽车a柱外装饰条总成
JP3619064B2 (ja)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部構造
JP4453141B2 (ja) ドアフレームモール構造
US5106146A (en) Vehicle window weatherstrip
JP3672802B2 (ja) 車両用バンパフェイシャ
CN218703518U (zh) 车身骨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4106600B2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CN209064205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衬垫
CN219172524U (zh) 车身组件、车身和车辆
JP698615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9248736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3919483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補強構造
CN217415907U (zh) 车轮的挡泥结构及车辆
CN217074006U (zh) 后车门密封条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