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2407B -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2407B
CN116742407B CN202311015708.XA CN202311015708A CN116742407B CN 116742407 B CN116742407 B CN 116742407B CN 202311015708 A CN202311015708 A CN 202311015708A CN 116742407 B CN116742407 B CN 116742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late
groove
elastic clamp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157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42407A (zh
Inventor
白宏伟
刘良军
朱江
李水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uyi 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uyi 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uyi 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uyi L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157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2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2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2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42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2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属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连接器结构包括公端和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连接结构,公端和母端通过锁止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锁止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公端上的锁止机构、设置在母端上的第一弹性卡勾和滑动顶板;公端与母端插接互配时,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配合后实现对公端与母端的锁紧固定;滑动顶板滑动设置在母端上,且位于第一弹性卡勾的下方,滑动顶板上设置有肋板,当滑动顶板滑动后使得肋板位于第一弹性卡勾下方后,肋板对第一弹性卡勾的尾端进行支撑。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公、母端互配后容易出现脱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汽车的各项性能也日益严格,特别是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整车的性能在不断提高,汽车智能化必不可少的对数据收集和处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同轴汽车连接器主要运用于汽车导航系统、车载电话、音响设备、电子雷达、摄像头等。据有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占用空间更小、布线更方便的连接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汽车同轴连接器包括板端和线端俩个部分,信号传输过程中,互相配合的两个元件之间的保持力、同轴度、包裹性是影响信号传输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锁扣的方式来实现公端与母端的连接,但是,公端与母端互配后,容易出现保持力不足,公端与母端容易出现断开,影响信号的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公、母端互配后容易出现脱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 包括公端和母端,本发明还包括锁止连接结构,公端和母端通过锁止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其中,锁止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公端上的锁止机构、设置在母端上的第一弹性卡勾和滑动顶板;公端与母端插接互配时,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配合后实现对公端与母端的锁紧固定;滑动顶板滑动设置在母端上,且位于第一弹性卡勾的下方,滑动顶板上设置有肋板,当滑动顶板滑动后使得肋板位于第一弹性卡勾下方后,肋板对第一弹性卡勾的尾端进行支撑;
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公端上的锁止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二连接板平行设置且垂直连接在锁止板上,锁止板上设置有通槽,锁止板上还设置有与通槽连通的导槽,第一弹性卡勾穿过导槽后与锁止板进行锁合。
其中,第一弹性卡勾上具有一阶梯面,阶梯面用于与锁止板接触后实现锁合,第一弹性卡勾上位于阶梯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弹性卡勾尾部具有一个按压部位,第一弹性卡勾上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内具有一锁止块,锁止块与导槽对应,锁止块的右端面与阶梯面齐平,锁止块上设置有引导斜面;
滑动顶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弹性卡勾,底板滑动安装在母端上,第二弹性卡勾上设置有锁止部,锁止部左侧端面垂直第二弹性卡勾,右侧端面为一斜面;第二弹性卡勾位于让位槽内;母端上设置有用于对滑动顶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优化,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母端上的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第一、二L型板上设置有滑槽,底板两侧设置有弹性卡勾,弹性卡勾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其中,第二弹性卡勾端部与锁止部形成一个L型搭接部,L型搭接部与锁止块匹配;第二弹性卡勾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
进一步限定,母端包括母端壳体,母端壳体上一段具有插接部,插接部用于与连公端壳体进行插接,
母端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贯穿插接部,母端壳体上的安装孔相互连通后在安装孔中心连线位置处形成一支撑结构,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导体组件,导体组件用于与线缆连接;
母端壳体两侧均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凹槽,凹槽处可拆卸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凹槽内设置有向安装孔方向倾斜的第一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用于对导体组件侧面的内凹结构进行一次锁紧,第一锁止机构用于对导体组件侧面的内凹结构进行二次锁紧。
其中,第一锁紧机构包括弹性臂和设置在弹性臂上的第一卡勾,弹性臂上具有一用于与导体组件外表面匹配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安装孔内壁相接,弹性臂向安装孔方向倾斜。
进一步优化,第一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块、设置在第一锁止块上的横向定位板和竖向定位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锁止块两侧的第三弹性卡勾,母端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三弹性卡勾相匹配的卡槽;横向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竖向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面和第四定位面。
其中,公端包括公端壳体、与公端壳体卡接的外屏蔽壳、安装在外屏蔽壳内的第一导体组件以及安装在外屏蔽壳上用于将第一导体组件进行固定的屏蔽隔板;外屏蔽壳一端设置有若干与母端连接器延伸部对应的屏蔽套筒,屏蔽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导体组件整体呈L型结构,外屏蔽壳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让位槽,第一导体组件包括两个长导体组件和两个短导体组件;屏蔽隔板包括外板、内板和连接板,内板与外板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让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外板对应,第二卡槽与内板所对应,屏蔽隔板与外屏蔽壳连接后将长导体组件和短导体组件固定在外屏蔽壳上;公端壳体与外屏蔽壳连接后,外屏蔽壳的屏蔽套筒延伸至公端壳体内。
进一步优化,公端壳体上设置有塑壳弹臂,外屏蔽壳上设置有外屏蔽壳止退槽;公端壳体内壁设置有止推筋槽,外屏蔽壳上设置有与止推筋槽对应的止推筋;公端外壳上设置有导向干涉筋,外屏蔽壳上设置有与导向干涉筋对应的导向干涉槽。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的装配方法,具体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1:将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连接后实现连接器公端与母端的锁紧固定;
步骤2:通过滑动设置在母端上的滑动顶板来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的限位,对第一弹性卡勾的端部进行支撑固定,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的锁紧固定,避免出现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脱开的情况,提高公端与母端连接时的稳定性,提高公端与母端连接保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锁止连接结构来实现连接器公端与母端的固定,以提高公端与母端的保持力,避免公端与母端互配后出现脱离的情况;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连接后实现连接器公端与母端的锁紧固定,同时,通过滑动设置在母端本体上的滑动顶板来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的限位,对第一弹性卡勾的端部进行支撑固定,能够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的锁紧固定,能够避免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脱开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公端与母端连接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公端与母端连接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母端壳体与公端壳体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母端壳体与公端壳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合时第一、二弹性卡勾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端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屏蔽隔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外屏蔽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屏蔽隔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公端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短导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绝缘体与第一中心针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发明屏蔽隔板与第一导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发明屏蔽隔板与短导体组件的插装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母端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本发明母端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本发明母端爆炸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锁止机构与导体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锁止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导体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外导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绝缘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绝缘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心针与绝缘体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心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
图25为本发明母端导体组件安装在母端壳体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母端导体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母端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外屏蔽壳与屏蔽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公端,102-锁止机构,103-锁止板,104-第一连接板,105-第二连接板,106-通槽,107-导槽,108-母端,109-第一弹性卡勾,110-阶梯面,111-第一导向面,112-按压部位,113-让位槽,114-锁止块,115-引导斜面,116-滑动顶板,117-底板,118-第二弹性卡勾,119-锁止部,120-斜面,121-限位机构,122-第一L型板,123-第二L型板,124-肋板,125-滑槽,126-L型搭接部,127-第一斜面,128-滑动槽,129-推拔板,130-弹性卡勾;
201-公端壳体,202-外屏蔽壳,203-第一导体组件,204-屏蔽隔板,205-屏蔽套筒,206-第一安装孔,207-第一让位槽,208-长导体组件,209-短导体组件,210-外板,211-内板,212-连接板,213-第一卡槽,214-第二卡槽,215-塑壳弹臂,216-外屏蔽壳止退槽,217-导向干涉筋,218-导向干涉槽,219-止位面,220-第一绝缘体,221-第一中心针,222-L型插槽,223-干涉筋,224-倒刺结构,225-倒刺防退槽,226-平衡限位部,227-弧形部,228-弧形槽,229-第一弧形槽,230-第一导向干涉筋,231-第一导向干涉槽,232-第二弧形槽,233-止退筋;
301-母端壳体,302-插接部,303-安装孔,304-支撑结构,305-导体组件,306-线缆,307-凹槽,308-第一锁止机构,309-第一锁紧机构,310-内凹结构,311-弹性臂,312-第一卡勾,313-圆角,314-第一锁止块,315-横向定位板,316-竖向定位板,317-卡槽,318-第一定位面,319-第二定位面,320-第三定位面,321-终锁卡槽,322-第一导槽,323-定位槽,324-定位块,325-预锁卡槽,326-第三弹性卡勾;
401-外导体,402-绝缘体,403-中心针,404-避让槽,405-防退倒刺,406-止位翻边,407-导向片,408-第二安装孔,409-防退槽,410-第一止位面,411-第二止位面,412-开口,413-卡刺,414-内止位面,415-导体止位面,416-止退槽,417-导向斜面,418-第一中心针导向斜面,419-第一弹片结构,420-第二弹片结构,421-导向部,422-第一凹槽,42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参看图1-图2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 包括公端101、母端108,和锁止连接结构,公端101和母端108通过锁止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锁止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公端101上的锁止机构102、设置在母端108上的第一弹性卡勾109和滑动顶板116;公端101与母端108插接互配时,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机构102配合后实现对公端101与母端108的锁紧固定;滑动顶板116滑动设置在母端108上,且位于第一弹性卡勾109的下方,滑动顶板116上设置有肋板124,当滑动顶板116滑动后使得肋板124位于第一弹性卡勾109下方后,肋板124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尾端进行支撑;
锁止机构102包括设置在公端101上的锁止板103、第一连接板104和第二连接板105,第一、二连接板平行设置且垂直连接在锁止板103上,锁止板103上设置有通槽106,锁止板103上还设置有与通槽106连通的导槽107,第一弹性卡勾109穿过导槽107后与锁止板103进行锁合。
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机构102连接后实现连接器公端101与母端108的锁紧固定;
通过滑动设置在母端108上的滑动顶板116来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限位,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端部进行支撑固定,能够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锁紧固定,能够避免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机构102脱开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公端101与母端108连接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公端101与母端108连接保持力。
在实际的使用中,第一连接板104与第二连接板105之间形成导向槽结构,使得公端101与母端108在配合的时候能够起到导向的目的,以便于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板103进行锁合固定。
其中,第一弹性卡勾109上具有一阶梯面110,阶梯面110用于与锁止板103接触后实现锁合,第一弹性卡勾109上位于阶梯面110左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11,第一弹性卡勾109尾部具有一个按压部位112,第一弹性卡勾109上设置有让位槽113,让位槽113内具有一锁止块114,锁止块114与导槽107对应,锁止块114的右端面与阶梯面110齐平,锁止块114上设置有引导斜面115;
滑动顶板116包括底板117和设置在底板117上的第二弹性卡勾118,底板117滑动安装在母端108上,第二弹性卡勾118上设置有锁止部119,锁止部119左侧端面垂直第二弹性卡勾118,右侧端面为一斜面120;第二弹性卡勾118位于让位槽113内;
母端108上设置有用于对滑动顶板116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121。
在实际的使用中,限位机构121还能够对底板117进行限位。
通过设置的阶梯面110与锁止板103接触后实现锁合,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11能够在公端101与母端108互配时起到导向的目的,有利于公端101与母端108的互配。
其中,限位机构121包括设置在母端108上的第一L型板122和第二L型板123,第一、二L型板上设置有滑槽125,底板117两侧设置有弹性卡勾130,弹性卡勾130与所述滑槽125滑动配合。
进一步优化,第二弹性卡勾118端部与锁止部119形成一个L型搭接部126,L型搭接部126与能够与锁止块114匹配。
在第一、二L型板的作用下,使得底板117两侧设置的弹性卡勾130能够与滑槽125配合,滑槽125的长度即为滑动顶板116的移动距离;
初始状态时,第二弹性卡勾118端部和锁止部119形成的L型搭接部126与所述锁止块114进行接触并配合,当母端108与公端101进行插接互配时,第一弹性卡勾109将会进入通槽106,锁止板103与第一弹性卡勾109上的第一导向面111接触后,使得第一弹性卡勾109将第二弹性卡勾118压住后朝向母端108方向移动,当锁止块114穿过锁止板103后,此时第一弹性卡勾109将会回弹后实现与锁止板103的锁合;此时推动底板117即可使得第二弹性卡勾118上的锁止部119与锁止块114的端面脱离,并与所述引导斜面115接触,此时,推动所述滑动顶板116后,在引导斜面115的作用下,第二弹性卡勾118将会发生形变后跟随底板117继续移动,直至锁紧部离开锁止块114后进行回弹,此时,按压部位112刚好位于肋板124的下方,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固定,避免出现误触第一弹性卡勾109后造成公端101与母端108的脱离。
需要将公端101与母端108进行分离时,此时,只需要驱动底板117移动,在锁止部119右端斜面120的作用下,第二弹性卡勾118发生形变后,第二弹性卡勾118跟随底板117移动,当锁止部119左端面与锁止块114端面齐平时,此时按压部位112呈悬空状态;此时即可按动第一弹性卡勾109,使得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板103脱开配合。
其中,第二弹性卡勾118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127,设置的第一斜面127能够起到导向的目的。
其中,滑动顶板116底部设置有滑轨,母端108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对应的滑动槽128。通过设置的滑轨和滑动槽128能够使得滑动顶板116在移动的时候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为L型滑轨,滑动槽128形状与滑轨匹配。
进一步优化,滑动顶板116端部设置有推拔板129,推拔板129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发明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设置的锁止块114和锁止部119,能够在公端101与母端108互配后,使得锁止块114与锁止板103进行锁合,实现锁紧以及防脱开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的肋板124对按压部位112起到支撑的目的,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或者其他外界条件下被误压导致解锁,增加了互配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申请中锁止块114还能够对第二弹性卡勾118上设置的锁止部119起到限位的目的,实现二次互锁的目的,防止滑动顶板116移动后解除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锁止。
在实际的使用中,当锁止块114搭接在L型搭接部126上时,此时处于预锁位置,所述弹性卡勾130此时位于滑槽125的最右端,此时,滑动顶板116无法被推入和拔出,进而实现预锁紧的目的。
锁止部119左侧端面为直面,在预锁紧位置时提供止位的作用,右端设置的斜面120能够在拔出滑动顶板116的时候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公端101结构如下:
公端101包括公端壳体201、与公端壳体201卡接的外屏蔽壳202、安装在外屏蔽壳202内的第一导体组件203以及安装在外屏蔽壳202上用于将第一导体组件203进行固定的屏蔽隔板204;第一导体组件203用于与连接器母端108中导体组件305连接;
其中,外屏蔽壳202一端设置有若干与母端108连接器中延伸部对应的屏蔽套筒205,屏蔽套筒20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06,第一导体组件203整体呈L型结构,外屏蔽壳202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206连通的第一让位槽207,
第一导体组件203包括两个长导体组件208和两个短导体组件209;
屏蔽隔板204包括外板210、内板211和连接板212,内板211与外板210通过连接板212连接,第一让位槽207内设置有第一卡槽213和第二卡槽214,第一卡槽213与外板210对应,第二卡槽214与内板211所对应,屏蔽隔板204与外屏蔽壳202连接后将长导体组件208和短导体组件209固定在外屏蔽壳202上;公端壳体201与外屏蔽壳202连接后,外屏蔽壳202的屏蔽套筒205延伸至公端壳体201内。
由于第一导体组件203呈L型结构,且安装在外屏蔽壳202内,将公端壳体201与外屏蔽壳202进行卡接,然后将第一导体组件203插装在外屏蔽壳202上的屏蔽套筒205内,最后将屏蔽隔板204直接插装在外屏蔽壳202上,实现对第一导体组件203的限位以及固定;通过设置的内板211将短导体组件209进行固定,外板210将长导体组件208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屏蔽隔板204能够实现较好的止退目的;在装配的时候更加便捷。
其中,公端壳体201上设置有塑壳弹臂215,外屏蔽壳202上设置有外屏蔽壳止退槽216。在将外屏蔽壳202与公端壳体201进行连接时,塑壳弹臂215将会被顶起,公端壳体201与外屏蔽壳202插接到位后,塑壳弹臂215将会回弹止外屏蔽壳止退槽216中,塑壳弹臂215的端部与外屏蔽壳止退槽216侧壁相抵,实现止退的目的。
其中,公端壳体201内壁设置有止退筋233槽,外屏蔽壳202上设置有与止退筋233槽对应的止退筋233。在实际的使用中,止退筋233端部和公端壳体20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斜面,有利于装配时起到导向的目的,组装到位后止退筋233与止退筋槽能够实现反扣,进一步提高止退效果。
进一步优化,公端101外壳上设置有导向干涉筋217,外屏蔽壳202上设置有与导向干涉筋217对应的导向干涉槽218;公端101外壳与外屏蔽壳202进行互配时,导向干涉筋217用于提供导向和保持力,加强外屏蔽壳202的防脱出性能。
在实际的使用中,屏蔽套筒205与外屏蔽套筒205由一体压铸工艺成型。现有的MINI-FAKRA类连接器外屏蔽导体多为分体式成型和机加工成型,制造成本较高且前端套筒圆度不佳,信号传输过程中易造成跳动,本申请采用一体压铸成型,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
其中,屏蔽套筒205内设置有止位阶梯面,长导体组件208和短导体组件209上设置有与所述止位阶梯面110对应的止位面219;设置的止位面219能够起到止位的目的,长导体组件208和短导体组件209推至止位面219后将不再前进,防止过插。
其中,长导体组件208和短导体组件209均包括第一绝缘体220和第一中心针221;第一绝缘体220和第一中心针221均呈L型结构,第一绝缘体220上设置有L型插槽222,第一中心针221插接在L型插槽222内;所述止位面219设置在第一绝缘体220靠近端部位置,第一绝缘体220侧面设置有干涉筋223,第一绝缘体220与屏蔽套筒205通过所述干涉筋223实现过盈配合;第一中心针221上设置有倒刺结构224,第一绝缘体220内的L型插槽222内设置有倒刺防退槽225。
通过设置的倒刺结构224和倒刺防退槽225能够实现对第一中心针221的限位,通过在第一绝缘体220侧面设置干涉筋223,实现与屏蔽套筒205的干涉过盈配合,完全装入后提高保持力,防止第一绝缘体220被拔出;同时,设置的L型插槽222能实现对第一中心针221的快速插装。
其中,进一步优化,第一中心针2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衡限位部226,通过设置的平衡限位部226能够在安装的时候起到导向的目的,便于装配的顺利进行。
其中,第一绝缘体220上具有一弧形部227,外屏蔽壳202上设置有第一让位槽207连通的弧形槽228,第一绝缘体220安装在外屏蔽壳202上后弧形部227与弧形槽228相互配合;内板211上靠近外板210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槽229,屏蔽隔板204与外屏蔽壳202插接后,第一弧形槽229与长导体组件208中第一绝缘体220上的弧形部227配合。
这样,在安装的时候,通过设置的弧形部227与弧形槽228进行配合,能够起到定位的目的,提高安装后的稳固性。
其中,外屏蔽壳202上位于第一让位槽207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干涉筋230,外板2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干涉筋230匹配的第一导向干涉槽231。
在本申请中,屏蔽隔板204均由屏蔽材料制成,设置的外板210和内板211能够形成双层屏蔽结构,提高尾端屏蔽效果;设置的第一导向干涉筋230和第一导向干涉槽231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能够提高保持力,防止脱出。
在实际的使用中,在内板211侧面设置有第一干涉筋,在第一导向干涉筋230与第一导向干涉槽231和第一干涉筋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持力,提高防脱出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长导体组件208和两个短导体组件209中第一绝缘体220截面呈圆形,第一中心针221截面也呈圆形,且在第一中心针221两端的焊接区和接触区端部呈球形结构;第一中心针221与第一绝缘体220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用于实现对第一中心针221的固定以保证中心针403不被退出。
进一步说明,外板210、内板211上均设置有第二弧形槽232,通过设置的第二弧形槽232将安装后的长导体组件208和短导体组件209中的第一绝缘体220进行包覆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母端108结构如下:
包括母端壳体301,母端壳体301上一段具有插接部302,插接部302用于与连接器公端壳体201进行插接,母端壳体301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303,安装孔303贯穿插接部302,母端壳体301上的安装孔303相互连通后在安装孔303中心连线位置处形成一支撑结构304,每一个安装孔303内均设置有导体组件305,导体组件305用于与线缆306连接;
其中,母端壳体301两侧均设置有与安装孔303连通的凹槽307,凹槽307处可拆卸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308,凹槽307内设置有向安装孔303方向倾斜的第一锁紧机构309,第一锁紧机构309用于对导体组件305侧面的内凹结构310进行一次锁紧,第一锁止机构308用于对导体组件305侧面的内凹结构310进行二次锁紧。
在实际的使用中将导体组件305与线缆306连接后,将导体组件305安装在母端壳体301的安装孔303内,通过设置的第一锁紧机构309来实现对导体组件305进行限位以及锁紧,实现对导体组件305的一次锁紧;然后通过设置的第一锁止机构308来实现对导体组件305进行二次锁紧,在第一锁紧机构309以及第一锁止机构308的作用下实现对导体组件305进行双重锁定目的,能够使得导体组件305安装更加稳定,提高导体组件305的防脱性能。
其中,第一锁紧机构309包括弹性臂311和设置在弹性臂311上的第一卡勾312,弹性臂311上具有一用于与导体组件305外表面匹配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安装孔303内壁相接,弹性臂311向安装孔303方向倾斜;将导体组件305沿着安装孔303推入母端壳体301时,导体组件305将会将弹性臂311撑开,当第一卡勾312与导体组件305侧面的内凹结构310接触时,弹性臂311将会回弹,第一卡勾312将弹性臂311勾住,实现对导体组件305的限位以及压制,实现对导体组件305的一次锁定。
进一步优化,弹性臂311与凹槽307侧壁连接位置设置有圆角313;通过设置的圆角313能够消除应力集中,避免出现应力过大而断裂。
其中,第一卡勾312上设置有导向面;通过设置的导向面能够使得导体组件305在进入安装孔303时能够起到导向的目的,使得导体组件305在安装的时候更加顺畅。
进一步限定,第一锁止机构308包括第一锁止块314、设置在第一锁止块314上的横向定位板315和竖向定位板316以及设置在第一锁止块314两侧的第三弹性卡勾326,母端壳体301上设置有与第三弹性卡勾326相匹配的卡槽317;
横向定位板31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318和第二定位面319,
竖向定位板316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面320和第四定位面。
由于母端壳体301上的安装孔303相互连通后在安装孔303中心连线位置处形成一支撑结构304,通过设置的横向定位板315以及竖向定位板316能够实现对导体组件305的二次锁定,将第一锁止块314插入凹槽307内此第三弹性卡勾326将会与卡槽317进行卡合,此时,横向定位板315将会与导体组件305侧面的内凹结构310进行卡合并使得第一定位面318与第二定位面319与导体组件305侧面内凹结构310的表面进行贴合,在实现锁紧固定的同时,提高导体组件305的同轴度;同时,竖向定位板316上的第三定位面320与第四定位面与导体组件305的侧面进行贴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体组件305的同轴度。
在横向定位板315和竖向定位板316的作用下,不仅能够实现对导体组件305的二次锁紧,同时还能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体组件305在安装时的同轴度,以使得母端壳体301与公端壳体201能够在插接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准,提高插接时的顺畅性。
其中,横向定位板315和竖向定位板316相互垂直且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优化,凹槽307内壁设置有与卡槽317相连的第一导槽322;通过设置的第一导槽322能够对第三弹性卡勾326起到导向的目的,以便于第一锁止块314能够顺畅的进入凹槽307。
其中,母端壳体301上设置有定位槽323,第一锁止块31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323匹配的定位块324,定位块324能够起到组装防呆以及定位导向的目的;横向定位板315以及第一卡勾312延伸至导体组件305上的内凹结构310处,形成一防退组合结构。
进一步优化,卡槽317包括预锁卡槽325和终锁卡槽321,第三弹性卡勾326上设置有导向斜面。当第三弹性卡勾326位于预锁卡槽325时实现预锁的目的,此时第一锁止机构308对导体组件305没有锁紧作用;再次按压后,使得第三弹性卡勾326与终锁卡槽321进行配合时,完成对导体组件305的锁止固定,对导体组件305提供防退保持力。
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导体组件305结构如下:
导体组件305包括外导体401、绝缘体402和中心针403,中心针403安装在绝缘体402内,外导体401将绝缘体402包覆后用于安装在连接器母端壳体301内;
其中,中心针403上设置有防退倒刺405和止位翻边406,中心针403首端用于与连接器公端101中的第一中心针221插接,尾端用于与线缆306中的芯线连接;
绝缘体4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08,绝缘体402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408相连的防退槽409,第二安装孔408为阶梯孔,且在阶梯面110处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止位面410,绝缘体402外侧设置有第二止位面411;
外导体401上设置延伸至外导体401内部安装区域的卡刺413,外导体401的安装区域内设置有内止位面414,外导体401外侧设置有导体止位面415和止退槽416,外导体401用于与连接器公端101中屏蔽套筒205接触;
中心针403安装在绝缘体402的第二安装孔408内,防退倒刺405与防退槽409进行卡合且止位翻边406与第一止位面410接触,绝缘体402安装在外导体401的安装区域后,卡刺413与绝缘体402的端面接触。
装配时,将线缆306与中心针403的尾端进行连接,将中心针403插入绝缘体402的第二安装孔408内,使得防退倒刺405与防退槽409进行卡合即可实现中心针403的安装,中心针403上的止位翻边406与第一止位面410进行接触;然后将绝缘体402安装在外导体401的安装区域内,使得绝缘体402的第二止位面411与外导体401上设置的内止位面414进行接触后,实现对绝缘体402的限位,此时,卡刺413回弹后与绝缘体402的端面接触,实现对绝缘体402的固定;如此即可快速完成导体组件305的快速安装,能够有效的提高导体组件305的安装效率。
其中,绝缘体402尾端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408相接的导向斜面417,通过设置的导向斜面417能够起到导向的目的,在装配中心针403的时候更加便捷。
进一步优化,绝缘体402首端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408相接的第一中心针导向斜面418,这样在连接器公端101、母端108互配时,能够对连接器公端101中的第一中心针221起到导向的目的,以便于实现第一中心针221与中心针403的快速插接。
其中,中心针403首端具有第一弹片结构419和第二弹片结构420,第一、二弹片423结构朝向中心针403中心线方向倾斜。在与第一中心针221进行插接时,能够使得第一弹片结构419与第二弹片结构420与第一中心针221紧密接触,提高信号传输性能;提供良好的保持力和良好的接触阻抗。
其中,第一、二弹片423结构端部均设置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部421,第一、二弹片423结构上设置的导向部421形成喇叭形导向结构;形成的喇叭形导向结构能够对第一中心针221的插入提供导向。
进一步优化,外导体401靠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422,每一个第一凹槽422内均设置有弹片423,弹片423端部呈S型结构,弹片423用于与连接器公端101中屏蔽套筒205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423有三个,形成同轴三花瓣结构,即均布在外导体401侧面。
进一步优化,每一个弹片423中间均设置有开口412,使得弹片423形成双弹片423组合体结构;这样能够使得连接器公、母端108互配时与公端101口屏蔽套筒205接触配合,同轴的三片弹片423能够提供更多的接触区域,保证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单个弹片423上在中间开口412,形成一个双弹片423组合体,能够有效的改善公母互插时的保持力,提供良好的接触阻抗。
其中,外导体401上位于第一凹槽422内设置有倾斜的导向片407,导向片407形成弹片423保护结构;通过设置的倾斜的导向片407能够避免在互配过程中,弹片423被误触翻起从而导致互配失效。
在实际的使用中,外导体401的端面距离绝缘体402端面3-4mm,在进行互配时,外导体401端部能够首先与连接器公端101的屏蔽套筒205进行接触,实现导向的目的,能够提高同轴度以保证第一中心针221与中心针403的插接配合。
在实际的使用中,将装配好的导体组件305安装在母端壳体301内,并通过设置在母端壳体301上的第一锁止机构308与外导体401上设置的止退槽416配合实现对导体组件305的固定。
进一步优化,绝缘体402上设置有与安装孔303连通的避让槽404,以便于第一中心针221与中心针403插接后,对导向部421起到让位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的装配方法,具体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1:将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机构102连接后实现连接器公端101与母端108的锁紧固定;
步骤2:通过滑动设置在母端108上的滑动顶板116来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限位,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端部进行支撑固定,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109的锁紧固定,避免出现第一弹性卡勾109与锁止机构102脱开的情况,提高公端101与母端108连接时的稳定性,提高公端101与母端108连接保持力。

Claims (6)

1.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 包括公端和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连接结构,公端和母端通过锁止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其中,锁止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公端上的锁止机构、设置在母端上的第一弹性卡勾和滑动顶板;公端与母端插接互配时,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配合后实现对公端与母端的锁紧固定;滑动顶板滑动设置在母端上,且位于第一弹性卡勾的下方,滑动顶板上设置有肋板,当滑动顶板滑动后使得肋板位于第一弹性卡勾下方后,肋板对第一弹性卡勾的尾端进行支撑;
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公端上的锁止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二连接板平行设置且垂直连接在锁止板上,锁止板上设置有通槽,锁止板上还设置有与通槽连通的导槽,第一弹性卡勾穿过导槽后与锁止板进行锁合;
母端包括母端壳体,母端壳体上一段具有插接部,插接部用于与连公端壳体进行插接,
母端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贯穿插接部,母端壳体上的安装孔相互连通后在安装孔中心连线位置处形成一支撑结构,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导体组件,导体组件用于与线缆连接;
母端壳体两侧均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凹槽,凹槽处可拆卸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凹槽内设置有向安装孔方向倾斜的第一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用于对导体组件侧面的内凹结构进行一次锁紧,第一锁止机构用于对导体组件侧面的内凹结构进行二次锁紧;第一锁紧机构包括弹性臂和设置在弹性臂上的第一卡勾,弹性臂上具有一用于与导体组件外表面匹配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安装孔内壁相接,弹性臂向安装孔方向倾斜;第一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块、设置在第一锁止块上的横向定位板和竖向定位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锁止块两侧的第三弹性卡勾,母端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三弹性卡勾相匹配的卡槽;横向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竖向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面和第四定位面;公端包括公端壳体、与公端壳体卡接的外屏蔽壳、安装在外屏蔽壳内的第一导体组件以及安装在外屏蔽壳上用于将第一导体组件进行固定的屏蔽隔板;外屏蔽壳一端设置有若干与母端连接器延伸部对应的屏蔽套筒,屏蔽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导体组件整体呈L型结构,外屏蔽壳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让位槽,第一导体组件包括两个长导体组件和两个短导体组件;屏蔽隔板包括外板、内板和连接板,内板与外板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让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外板对应,第二卡槽与内板所对应,屏蔽隔板与外屏蔽壳连接后将长导体组件和短导体组件固定在外屏蔽壳上;公端壳体与外屏蔽壳连接后,外屏蔽壳的屏蔽套筒延伸至公端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卡勾上具有一阶梯面,阶梯面用于与锁止板接触后实现锁合,第一弹性卡勾上位于阶梯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弹性卡勾尾部具有一个按压部位,第一弹性卡勾上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内具有一锁止块,锁止块与导槽对应,锁止块的右端面与阶梯面齐平,锁止块上设置有引导斜面;
滑动顶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弹性卡勾,底板滑动安装在母端上,第二弹性卡勾上设置有锁止部,锁止部左侧端面垂直第二弹性卡勾,右侧端面为一斜面;第二弹性卡勾位于让位槽内;母端上设置有用于对滑动顶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母端上的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第一、二L型板上设置有滑槽,底板两侧设置有弹性卡勾,弹性卡勾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卡勾端部与锁止部形成一个L型搭接部,L型搭接部与锁止块匹配;第二弹性卡勾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公端壳体上设置有塑壳弹臂,外屏蔽壳上设置有外屏蔽壳止退槽;公端壳体内壁设置有止推筋槽,外屏蔽壳上设置有与止推筋槽对应的止推筋;公端外壳上设置有导向干涉筋,外屏蔽壳上设置有与导向干涉筋对应的导向干涉槽。
6.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具体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1:将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连接后实现连接器公端与母端的锁紧固定;
步骤2:通过滑动设置在母端上的滑动顶板来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的限位,对第一弹性卡勾的端部进行支撑固定,实现对第一弹性卡勾的锁紧固定,避免出现第一弹性卡勾与锁止机构脱开的情况,提高公端与母端连接时的稳定性,提高公端与母端连接保持力。
CN202311015708.XA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Active CN116742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5708.XA CN116742407B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5708.XA CN116742407B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2407A CN116742407A (zh) 2023-09-12
CN116742407B true CN116742407B (zh) 2023-12-01

Family

ID=87908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15708.XA Active CN116742407B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240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334A (zh) * 2017-03-08 2017-08-18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9003856A (ja) * 2017-06-16 2019-01-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1404889U (zh) * 2020-01-20 2020-09-01 上海慷梭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11682372A (zh) * 2020-06-30 2020-09-18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结构
CN212626190U (zh) * 2020-06-30 2021-02-26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端子固定结构及连接器
CN213151109U (zh) * 2020-10-23 2021-05-07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用连接器连接结构及连接器
CN214280329U (zh) * 2021-01-26 2021-09-24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
CN216598258U (zh) * 2022-01-12 2022-05-24 东台正耀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CN216750565U (zh) * 2021-10-19 2022-06-14 广东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防脱止滑扣
CN219144629U (zh) * 2022-12-28 2023-06-06 上海慷梭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7759B2 (en) * 2020-12-18 2022-09-06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lignment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334A (zh) * 2017-03-08 2017-08-18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9003856A (ja) * 2017-06-16 2019-01-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1404889U (zh) * 2020-01-20 2020-09-01 上海慷梭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11682372A (zh) * 2020-06-30 2020-09-18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结构
CN212626190U (zh) * 2020-06-30 2021-02-26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端子固定结构及连接器
CN213151109U (zh) * 2020-10-23 2021-05-07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用连接器连接结构及连接器
CN214280329U (zh) * 2021-01-26 2021-09-24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
CN216750565U (zh) * 2021-10-19 2022-06-14 广东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防脱止滑扣
CN216598258U (zh) * 2022-01-12 2022-05-24 东台正耀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CN219144629U (zh) * 2022-12-28 2023-06-06 上海慷梭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2407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5100B (zh) 插头连接器
TWI801697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210156669U (zh) 一种两侧解锁连接器组件
CN213151109U (zh) 一种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用连接器连接结构及连接器
CN116742407B (zh) 一种微型同轴汽车连接器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13594788A (zh) 一种汽车高频数据信号传输装置的锁定结构
US20120322316A1 (en) Fool-proof electric connector
CN212991490U (zh) 一种止位结构及连接器
CN220475036U (zh) 一种连接器的公、母端锁止连接结构
CN107887763B (zh) 汽车高速连接器结构和汽车高速连接器组件
CN113904146A (zh) 一种插座
CN220107077U (zh) 一种带有cpa结构的fakra连接器
CN216134048U (zh) 一种汽车电源连接器二次锁结构
CN220474960U (zh) 一种公端连接器结构
CN215299692U (zh) 一种多位排列的电源连接器
CN215834827U (zh) 一种汽车高频数据信号传输装置的锁定结构
CN117374665B (zh) 一种具有cpa功能的连接器组件
CN212626352U (zh) 一种屏蔽壳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CN219513426U (zh) 音频设备以及插接结构
CN220475034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导电件锁止机构
CN218101871U (zh) 一种多通道矩形同轴卡锁连接器
CN213636459U (zh) 一种防脱式快速自锁smp型连接器
CN219717411U (zh) 一种高可靠性多路车载线端连接器
US9011175B2 (en) Interference free connector socket
CN115579667A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插座及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