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8755A - 三维造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三维造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8755A
CN116638755A CN202310151141.2A CN202310151141A CN116638755A CN 116638755 A CN116638755 A CN 116638755A CN 202310151141 A CN202310151141 A CN 202310151141A CN 116638755 A CN116638755 A CN 116638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odeling
control unit
dimensional modeling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11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代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38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8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8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being melted, e.g. 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FD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71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ple 3D objects
    • B29C64/182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ple 3D objects in parallel ba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95Hea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7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design data to control NC machines, e.g. CAD/CAM
    • G05B19/4099Surface or curve machining, making 3D objects, e.g. desktop 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9Nc machine tool, till multiple
    • G05B2219/490233-D printing, layer of powder, add drops of binder in layer, new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造型系统,具备:喷出部,其具有喷嘴;载物台,其具有造型面以供造型材料层叠;位置变更部,其对载物台和喷嘴的相对位置进行变更;摄像机,其在从垂直于造型面的方向观察时被配置在与造型面的外边缘相比靠外侧并能够对造型面的整体进行拍摄的位置处;控制部,其基于造型数据而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显示部,其具有能够对由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的第一显示区域、和能够对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条件以及表示喷出部的状态的装置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的第二显示区域,控制部针对每个三维造型物而对在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的第一状态或者在第一显示区域中不显示图像的第二状态中的任意状态进行选择。

Description

三维造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造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摄影机的三维造型装置。该三维造型装置通过摄影机来对造型过程中的造型物的影像进行拍摄,并将该影像发送至相远离的场所。
在上述文献中,虽然能够向相远离的场所处的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存在摄影机的影像被其他的用户确认、例如造型过程中的机密的部件的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的用户的可能性。因此,期望一种能够在向用户提供有益的信息的同时,抑制向其他的用户的信息的泄露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07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提供了一种三维造型系统。该三维造型系统具备:喷出部,其具有喷出造型材料的喷嘴;载物台,其具有造型面,以供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层叠;位置变更部,其对所述载物台和所述喷嘴的相对位置进行变更;摄像机,其在从垂直于所述造型面的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在与所述造型面的外边缘相比而靠外侧处,并被配置在能够对所述造型面的整体进行拍摄的位置处;控制部,其基于造型数据来对所述喷出部以及所述位置变更部进行控制,从而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显示部,其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能够对由所述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者动画进行显示的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能够对用于对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条件、以及表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过程中的所述喷出部的状态的装置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的区域,所述控制部针对每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而对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图像或者动画的第一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不显示所述图像或者动画的第二状态中的任意的状态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三维造型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为表示被存储在存储部中的设定数据库的示例的图。
图3为表示喷出部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4为螺旋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机筒的顶视图。
图6为表示被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显示内容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为造型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失败应对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9为再造型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再造型处理的说明图。
图11为用于对造型数据的修正进行说明的图。
图12为表示在一个造型面上配置了多个三维造型物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一显示例的第一说明图。
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一显示例的第二说明图。
图1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二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三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7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三维造型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18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喷出部的概要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三维造型装置5的三维造型系统6的概要结构的图。三维造型系统6具备三维造型装置5和显示装置400。在图1中示出了沿着彼此正交的X、Y、Z方向的箭头标记。X、Y、Z方向为沿着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即X轴、Y轴、Z轴的方向,其分别包括沿着X轴、Y轴、Z轴的一方侧的方向、和其相反方向双方。X轴以及Y轴为沿着水平面的轴,Z轴为沿着铅直线的轴。在其他附图中,也适当示出了沿着X、Y、Z方向的箭头标记。图1中的X、Y、Z方向、和其他附图中的X、Y、Z方向表示相同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5具备喷出部100、材料收纳部20、腔室110、位置变更部210、载物台220和控制部300。
喷出部100具有使从材料收纳部20所供给的原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塑化从而生成造型材料的塑化机构。喷出部100将被进行了塑化的造型材料朝向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而喷出。造型面221为载物台220的上表面的区域。在载物台220上,具备用于对被喷出至造型面221上的造型材料发生急冷的情况进行抑制的载物台加热器222。载物台加热器222由控制部300而被控制。
腔室110为在内部具有造型空间111以对三维造型装置5的一部分进行收纳的框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造型空间111中收纳有材料收纳部20、喷出部100、位置变更部210和载物台220。在腔室110中,例如也可以设置有使造型空间111和外部连通的开口部、以及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门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将门打开以使开口部成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将腔室110内的造型物从开口部取出。
位置变更部210通过对喷出部100和载物台220的相对位置进行变更,从而使喷嘴芯片60相对于载物台220而进行相对移动。有时也将喷出部100相对于载物台22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仅称为喷出部100或者喷嘴芯片60的移动。另外,喷嘴芯片60也仅被称为喷嘴。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变更部210由通过三个电机的驱动力来使载物台220在X、Y、Z方向的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三轴定位器而构成。各电机在控制部300的控制下进行驱动。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位置变更部210也可以不为使载物台220进行移动的结构,而是例如为在不使载物台220进行移动的条件下使喷出部100进行移动的结构。此外,位置变更部210也可以为使载物台220和喷出部100的双方进行移动的结构。
控制部300由具备处理器310、存储器320、作为辅助存储装置的存储部330、和实施与外部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接口340的计算机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0通过由处理器310执行从存储部330读入到存储器320中的程序,并基于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数据来对喷出部100以及位置变更部210进行控制,从而执行三维造型处理。控制部300通过对喷出部100以及位置变更部210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在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上同时对多个造型物进行造型。另外,控制部300也可以由多个电路的组合而并非计算机来构成。在下文中,也将三维造型物仅称为造型物。
用于对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数据针对将造型物的形状切成多片的层中的每一个,而包含表示喷嘴芯片60的移动路径的路径信息、和表示各移动路径中的造型材料的喷出量的喷出量信息。喷嘴芯片60的移动路径是指,喷嘴芯片60在喷出造型材料的同时沿着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进行相对移动的路径。
路径信息由多个部分路径而构成。各部分路径为由开始点和结束点所表示的直线状的路径。喷出量信息针对各部分路径而单独地被建立对应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喷出量信息所表示的喷出量为在该部分路径中每单位时间被喷出的造型材料的量。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针对各部分路径而将该部分路径整体中被喷出的造型材料的总量与之建立对应关系,以作为喷出量信息。在于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上对多个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造型数据既可以针对每个造型物来进行准备,也可以通过一个造型数据来对多个造型物进行造型。
三维造型装置5还具备摄像机8。摄像机8能够对载物台220上的造型面221进行拍摄。摄像机8在从垂直于造型面221的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在与造型面221的外边缘相比而靠外侧处,并被配置在能够对造型面221的整体进行拍摄的位置处。摄像机8由控制部300而被控制。控制部300通过对摄像机8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在造型面221上被进行造型的三维造型物的图像或者动画进行拍摄。在下文中,将图像和动画统称为“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三维造型装置5被启动期间,摄像机8始终处于启动中。也就是说,摄像机8在三维造型装置5被启动着期间内,始终实施图像的拍摄。
在控制部300上连接有外部的显示装置400。显示装置400由计算机410和显示部420而构成。作为显示部420,例如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计算机410和显示部420既可以为分体,也可以被一体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0和计算机410通过网络而被连接在一起。网络可以为LAN(局域网)、WAN(广域网)、互联网中的任意网络。计算机410具有将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数据发送至三维造型装置5的功能。三维造型装置5的控制部300从计算机410对造型数据进行接收,并基于所接收到的造型数据而实施三维造型。将控制部300根据一个或者多个造型数据而在一个造型面221上对一个或者多个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称为“印刷任务”。另外,显示装置400并不限于计算机410和显示部420的组合,也可以为笔记本式计算机、便携式终端、平板电脑装置。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显示装置400,但也可以使用户不同的多个显示装置400经由网络而与三维造型装置5被连接在一起。
计算机410从用户处取得表示是否使显示装置400对三维造型装置5上所具备的摄像机8的图像进行显示的设定信息等、各种设定信息。用户例如能够通过使用被显示在显示部420上的预定的图形用户界面,来对设定信息进行输入。三维造型装置5的控制部300从计算机410取得设定信息,并将设定信息记录在存储部330内的设定数据库DB1中。
图2为表示被存储在存储部330中的设定数据库DB1的示例的图。在设定数据库DB1中,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记录有“用户信息”、“摄像机显示设定”、“更新间隔”、“通知设定”和“造型物ID”。
“用户信息”为用于唯一地对利用三维造型装置5的用户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摄像机显示设定”为表示是否在显示装置400上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的设定信息。
“更新间隔”为表示显示装置400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间隔的设定信息。
“通知设定”为表示在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是否将失败的情况针对用户而进行通知的设定信息。
“更新间隔”以及“通知设定”与“摄像机显示设定”同样地,使用被显示在显示装置400的显示部420上的预定的图形用户界面来进行设定。
“造型物ID”为针对各个造型物而被分配的识别信息。造型物ID也可以由造型数据的文件名或保存有造型数据的文件夹名来进行表示。在用户同时对多个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在与该用户相对应的用户信息中,多个造型物ID被建立有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数据库DB1中,上述的各种设定信息按照每个印刷任务而被设定。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机显示设定、更新间隔、通知设定也可以按照每个用户而被设定,还可以按照每个造型数据而被设定。
控制部300能够在开始进行三维造型物的造型之前、在三维造型物的造型过程中、或者在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后的至少任意一个期间内,对是否使外部的显示装置400显示摄像机8的图像进行设定。具体而言,控制部300通过参照图2所示的设定数据库DB1的“摄像机显示设定”,而针对每个三维造型物,对在显示装置400上对图像进行显示的第一状态、或者在显示装置400上不对图像进行显示的第二状态中的任意的状态进行选择。“每个三维造型物”是指,每个与特定的用户被建立了对应关系的三维造型物,即,包含“每个用户”的意思,此外,还包含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每个造型数据”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0通过根据摄像机显示设定而对是否向显示装置400发送图像进行选择,从而对上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进行选择。此外,控制部300在于显示装置400上对图像进行显示的第一状态下,根据被记录在设定数据库DB1中的更新间隔而对发送图像的间隔进行控制。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出部100的概要结构的图。喷出部100具备塑化机构30和喷嘴芯片60。塑化机构30具有材料输送机构40和加热模块90。在喷出部100中被供给有材料收纳部20中所收纳的材料。喷出部100在控制部300的控制下,通过塑化机构30而使从材料收纳部20被供给的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塑化从而生成造型材料,并将所生成的造型材料从喷嘴芯片60喷出至载物台220上以使之层叠。另外,有时也将被层叠在载物台220上的材料称为层叠材料。此外,有时也将通过从喷嘴喷出材料并使所喷出的材料层叠的方式来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三维造型的方式称为材料挤出法(ME:Material Extrusion)。
在本实施方式中,“塑化”为包括熔融在内的概念,其是指使材料从固体变化至具有流动性的状态的处理。具体而言,在为会发生玻璃化转变的材料的情况下,塑化是指使材料的温度成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处理。在为不会发生玻璃化转变的材料的情况下,塑化是指使材料的温度成为熔点以上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的材料收纳部20中收纳有颗粒或粉末等状态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收纳在材料收纳部20中的材料为颗粒状的树脂。本实施方式的材料收纳部20由料斗而构成。被收纳在材料收纳部20中的材料经由以对材料收纳部20和喷出部100进行连接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材料收纳部20的下方处的供给通道22,而向喷出部100的塑化机构30的材料输送机构40被供给。
在加热模块90中设置有贯穿孔80。贯穿孔80以能够对喷嘴芯片60进行拆装的方式而构成。材料输送机构40朝向被安装在加热模块90的贯穿孔80中的喷嘴芯片60的喷嘴流道61而对材料进行输送。塑化机构30将从材料收纳部20被供给至材料输送机构40的原材料通过材料输送机构40而朝向喷嘴芯片60的喷嘴流道61进行输送,并利用加热模块90上所具备的材料加热器58来进行加热从而使之塑化。材料加热器58通过控制部300而被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材料输送机构40具备螺旋件壳体31、被收纳在螺旋件壳体31内的螺旋件41、和使螺旋件41进行驱动的驱动电机32。本实施方式的加热模块90具备具有开口部94的壳体部91、和被配置在壳体部91内的机筒50。在机筒50上设置有连通孔56。本实施方式的贯穿孔80通过使开口部94和连通孔56连通从而被形成。上述的材料加热器58被内置在机筒50中。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螺旋件41为所谓的扁平螺旋件,有时也将其称为“卷形物”。
螺旋件41具有沿着其中心轴RX的方向上的高度与直径相比而较小的大致圆柱形状。螺旋件41具有在与机筒50对置的面上形成有螺旋件沟槽45的沟槽形成面42。沟槽形成面42与后文叙述的机筒50的螺旋件对置面52对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中心轴RX与螺旋件41的旋转轴一致。关于螺旋件41的沟槽形成面42侧的结构的详细内容会在后文进行叙述。
驱动电机32和螺旋件41的与沟槽形成面42为相反侧的面被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32在控制部300的控制下被进行驱动。螺旋件41通过由驱动电机32的旋转所产生的转矩,而以中心轴RX为中心来进行旋转。另外,驱动电机32也可以并不直接与螺旋件41相连接,而例如也可以经由减速器来进行连接。
机筒50具有与螺旋件41的沟槽形成面42对置的螺旋件对置面52。壳体部91以对机筒50的与螺旋件对置面52相反侧的面、即机筒50的下表面进行覆盖的方式而配置。上述的连通孔56以及开口部94被设置在与螺旋件41的中心轴RX重叠的位置处。即,贯穿孔80位于与中心轴RX重叠的位置处。
如上文所述,喷嘴芯片60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加热模块90的贯穿孔80中。在喷嘴芯片60中设置有上述的喷嘴流道61。喷嘴流道61在喷嘴芯片60的顶端处具有喷嘴开口63,并在喷嘴芯片60的后端处具有流入口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开口63位于流入口65的-Z方向的位置处。本实施方式的喷嘴芯片60将经由贯穿孔80和流入口65而流入至喷嘴流道61中的材料从喷嘴开口63朝向载物台220而喷出。
在喷嘴芯片60上安装有板状的上部加热器67。上部加热器67在喷出部100中被配置在与喷嘴开口63相比而靠上方处。上部加热器67对朝向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被喷出的造型材料进行加热。更具体而言,上部加热器67对通过使造型材料从喷嘴开口63被喷出从而在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上被层叠而成的层中的上部的层进行加热。通过利用上部加热器67而对上部的层进行加热,从而能够提高层间的紧贴程度。上部加热器67通过控制部300而被控制。
图4为表示螺旋件41的沟槽形成面42侧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在图4中,通过点划线来对螺旋件41的中心轴RX的位置进行表示。如上文所述,在沟槽形成面42上设置有螺旋件沟槽45。作为螺旋件41的沟槽形成面42的中央部的螺旋件中央部47被构成为,供螺旋件沟槽45的一端进行连接的凹陷。螺旋件中央部47与图1所示的机筒50的连通孔56对置。螺旋件中央部47与中心轴RX交叉。
螺旋件41的螺旋件沟槽45构成所谓的卷形沟槽。螺旋件沟槽45从螺旋件中央部47起朝向螺旋件41的外周而以描画圆弧的方式呈旋涡状地延伸。螺旋件沟槽45也可以以呈渐开曲线状、或螺旋状地延伸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沟槽形成面42上,设置有构成螺旋件沟槽45的侧壁部并沿着各螺旋件沟槽45而延伸的凸条部46。螺旋件沟槽45连续至被形成于螺旋件41的侧面43处的材料导入口44为止。该材料导入口44为对经由材料收纳部20的供给通道22而被供给的材料进行接收的部分。
在图4中,示出了具有三个螺旋件沟槽45、和三个凸条部46的螺旋件41的示例。螺旋件41上所设置的螺旋件沟槽45和凸条部46的数量并未被限定于三个,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螺旋件沟槽45,还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多个螺旋件沟槽45。此外,在图4中,对形成有三处材料导入口44的螺旋件41的示例进行了图示。螺旋件41上所设置的材料导入口44的数量并未被限定于三处,也可以仅设置有一处,还可以设置有两处以上的多处。
图5为表示机筒50的螺旋件对置面52侧的结构的顶视图。如上所述,在螺旋件对置面52的中央处形成有连通孔56。在螺旋件对置面52中的连通孔56的周围处形成有多个引导沟槽54。各自的引导沟槽54其一端与连通孔56相连接,且从连通孔56起朝向螺旋件对置面52的外周而呈漩涡状地延伸。各自的引导沟槽54具有将造型材料向连通孔56引导的功能。另外,引导沟槽54的一端也可以并不与连通孔56相连接。此外,在机筒50上也可以并未形成有引导沟槽54。
图6为表示被显示在显示部420上的显示内容的一个示例的图。显示部420具有第一显示区域AR1和第二显示区域AR2。
第一显示区域AR1为能够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区域。计算机410在从控制部300接收到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情况下,在第一显示区域AR1中对该图像进行显示。
第二显示区域AR2为能够对从控制部300被发送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显示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显示区域AR2中,对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条件、以及表示三维造型物的造型过程中的喷出部100的状态的装置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
在第二显示区域AR2中,例如,作为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条件,而对与喷出部100所喷出的造型材料相关的条件、与材料加热器58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与载物台加热器222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与上部加热器67的温度相关的条件进行显示。与造型材料相关的条件例如是指,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PC(聚碳酸酯)这类的造型材料的名称。与材料加热器58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例如是指,通过控制部300而被设定的材料加热器58的温度。与载物台加热器222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例如是指,通过控制部300而被设定的载物台加热器222的温度。与上部加热器67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例如是指,通过控制部300而被设定的上部加热器67的温度。
在第二显示区域AR2中,例如,作为表示三维造型物的造型过程中的喷出部100的状态的装置状态,而对与喷出部100的累积喷出量相关的状态、以及与喷出部100上所具备的材料加热器58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显示。喷出部100的累积喷出量例如基于用于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数据而被计算出。与材料加热器58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例如表示通过被设置在材料加热器58的附近处的温度传感器而被测量出的材料加热器58的温度。
在第二显示区域AR2中,作为装置状态,例如进一步对与载物台加热器222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与上部加热器67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与造型材料的原材料的剩余量相关的状态、与最上层的层的温度相关的状态进行显示。与载物台加热器222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例如表示通过被设置在载物台加热器222的附近处的温度传感器而被测量出的载物台加热器222的温度。与上部加热器67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例如表示通过被设置在上部加热器67的附近处的温度传感器而被测量出的上部加热器67的温度。造型材料的原材料的剩余量相关的状态例如为,通过从被预先确定的原材料的总量中减去相当于造型材料的累积喷出量的量而被计算出的值。最上层的层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例如表示通过被设置在喷嘴芯片60的附近处并对在载物台220上被层叠而成的层的最上层的温度进行测量的温度传感器而被测量出的温度。
图7为造型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为用于使控制部300依据造型数据来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处理。
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300首先从被存储在存储部330中的设定数据库DB1中对与欲进行造型的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数据相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特定,并取得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的摄像机显示设定以及更新间隔。
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300根据造型数据而对喷出部100以及位置变更部210进行控制,并开始进行三维造型物的造型。
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300取得造型条件。造型条件在该造型处理的执行之前,预先被控制部300所设定。另外,造型条件也可以被记录在造型数据中。
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300基于在步骤S100中所取得的摄像机显示设定,而对是否显示摄像机图像进行判断。
在步骤S106中判断为对摄像机图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108中,取得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在步骤S106中判断为不对摄像机图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300跳过步骤S108的处理。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300使用三维造型装置5上所具备的各种传感器而取得装置状态。
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300将在步骤S104中所取得的造型条件、在步骤S110中所取得的装置状态、以及在步骤S108中取得了图像的情况下将该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400。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在显示装置400的显示部420上显示出图2所示的画面。
在步骤S114中,控制部300对从执行上述步骤S106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了在步骤S100中所取得的更新间隔进行判断。如果从执行步骤S106起的经过时间并未达到在步骤S100中所取得的更新间隔,则对该步骤S114的处理进行循环,如果达到了则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16。
在步骤S116中,控制部300对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是否已完成进行判断。在判断为造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部300使处理返回至上述步骤S106。在判断为造型已完成的情况下,使造型处理结束。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造型处理中,针对控制部300对一个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的处理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控制部300能够在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上同时对多个造型物进行造型。针对被同时进行造型的多个造型物,为了针对每个造型物来对图像的显示/不显示进行切换,控制部300实施在后文叙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模糊化处理。
图8为失败应对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为控制部300与上述的造型处理同时并列地执行的处理,且其为用于对三维造型物的造型的失败进行检测、并且在检测到造型的失败的情况下实施该应对的处理。
在步骤S200中,首先,控制部300通过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三维造型物的形状、和基于造型数据而得到的三维造型物的形状进行比较,来对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检测。基于造型数据而得到的三维造型物的形状是指,由虚拟的摄像机从与摄像机8相同的位置对通过使喷嘴根据造型数据虚拟地进行移动而被形成的三维形状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的虚拟的形状。例如,控制部300将该虚拟的形状作为模板,并利用模板匹配的手法而将之与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中的三维造型物的形状进行比较,在双方的类似度低于被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造型失败了。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0也可以基于从三维造型装置5所获得的装置状态,来对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例如,控制部300能够在最上层的层的温度未达到预定值、或压力并不满足预定值等的情况下,判断为造型失败了。
在步骤S202中,控制部300对是否在步骤S200中检测到了造型的失败进行判断。在并未检测到造型的失败的情况下,将处理跳过至后文叙述的步骤S224的处理为止。在检测到了造型的失败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204中,参照设定数据库DB1而对与失败了的造型物的造型数据相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特定。
在步骤S206中,控制部300取得与在步骤S204中被特定的用户信息相对应的摄像机显示设定以及通知设定。
在步骤S208中,对在步骤S206中所取得的摄像机显示设定是否为“开启”、即是否已进行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的设定进行判断。在判断为摄像机显示设定不为“开启”、即为“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210中,无论摄像机显示设定如何,都强制性地使显示部420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
在上述步骤S208中被判断为摄像机显示设定为“开启”的情况、或者在通过上述步骤S210从而强制性地使显示部420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了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300接下来在步骤S212中,对在步骤S206中所取得的通知设定是否为“开启”、即是否已实施了向用户通知造型失败了的情况的设定进行判断。
在步骤S212中被判断为通知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214中,将检测到了造型的失败的情况向在步骤S204中被特定的用户进行通知。控制部300例如通过在第一显示区域AR1或者第二显示区域AR2中对表示造型失败了的消息与摄像机图像一起进行显示,从而将造型失败了的情况通知给用户。此外,例如也可以在于设定数据库DB1中以与用户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登记有电子邮箱地址的情况下,将表示造型失败了的情况的电子邮件发送给该电子邮箱地址。此时,控制部300也可以在该电子邮件中附加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拍摄而得的图像。
在步骤S216中,控制部300对从用户处是否具有造型中止的指示进行判断。用户在确认到通过上述步骤S214而被通知的消息之际,能够通过针对显示装置400或者控制部300实施预定的操作来给予造型中止的指示。
在步骤S216中被判断为具有造型中止的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218中,使失败了的造型物的造型中止。
在步骤S224中,控制部300对当前正在造型中的所有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是否均已成为了中止或者完成中的任意的状态进行判断。在当前正在造型中的所有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均已成为了中止状态或者已完成了的情况下,控制部300使该失败应对处理结束。与此相对,在当前正在造型中的三维造型物的哪怕一部分还在继续进行造型的情况下,控制部300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200。
在上述步骤S212中被判断为通知设定不为“开启”、即已实施了不向用户通知造型的失败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220中,在不实施向用户的通知的条件下使失败了的造型物的造型中止。并且,通过与上述步骤S214同样的方法将已中止造型的情况通知给用户,并使处理转移至上述的步骤S224。
图9为再造型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为用于对被判断为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再造型的处理,其在图8所示的失败应对处理的步骤S218、或者步骤S220中失败了的造型被中止的情况下被执行。是否执行该再造型处理也可以通过从用户受理到预定的指示的情况来决定,例如,也可以在图2所示的设定数据库DB1中,以与用户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设定有是否实施再造型处理。
在步骤S300中,控制部300参照设定数据库DB1,而在步骤S302中对是否与失败了的造型物的用户相同的用户正在同时对其他的造型物进行造型进行判断。在下文中,也将同时被进行造型的其他的造型物称为对象造型物。
在上述步骤S302中被判断为用户正在同时对其他的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304中,对是否对象造型物的造型并未中止而是已完成进行判断。如果对象造型物的造型物尚未完成,则控制部300对该步骤S304的处理进行循环。
在步骤S304中被判断为对象造型物的造型已完成的情况、也就是被判断为对象造型物的造型并未失败而是已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306中,在被判断为并未失败的对象造型物之上,对被判断为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再造型。此时,控制部300对失败了的造型物的造型数据进行修正。具体而言,在失败了的造型物的造型数据中,将路径信息的X、Y坐标修正至对象造型物存在的区域的位置处,并且进一步地根据对象造型物的高度而将Z坐标提高。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能够在对象造型物之上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造型。另外,也可以在对象造型物之上通过支承材料而生成剥离层,并在该剥离层之上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造型。
在图10中,示出了用户A对两个造型物MD1、MD2进行造型、且用户B对一个造型物MD3进行造型的示例。如图10的上部所示,在用户A的造型物MD2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306中,在用户A的其他的造型物即造型物MD1之上,对失败了的造型物MD2进行再造型。另外,当在将失败了的造型物的完成时的高度加至对象造型物的高度上的情况下超过了三维造型装置5能够造型的高度的上限时,控制部300也可以放弃进行失败了的造型物的再造型,或者使处理转移至后文叙述的步骤S308。
在上述步骤S302中被判断为与失败了的造型物的用户相同的用户并未正在同时对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308中,在造型面221上,于失败了的造型物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对能够对造型物进行造型的区域进行检测。该检测既可以通过对造型数据进行解析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对由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解析来实施。在接下来的步骤S310中,控制部300对步骤S308中的检测的结果中、即是否存在用于实施再造型的区域进行判断。
在上述步骤S310中被判断为并不存在实施再造型的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314中,放弃进行失败了的造型物的再造型。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310中被判断为存在实施再造型的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在步骤S312中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并在于步骤S308中所检测到的区域中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造型。
图11为用于对上述步骤S312中的造型数据的修正进行说明的图。在图11的上部所示的附图中,由虚线所示的区域为能够实施再造型的区域。控制部300在失败了的造型物的造型数据中,将路径信息的X、Y坐标修正为在步骤S308中被检测到的区域的坐标。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能够在并未对其他的造型物进行造型的区域中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再造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造型数据的修正中,如图11的下部的附图所示的箭头标记那样,控制部300以使喷嘴芯片60不会在失败了的造型物被造型的区域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能够对喷嘴芯片60与失败了的造型物发生接触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并不限于针对用于实施再造型的区域来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在于其他的造型物的上方对失败了的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控制部300也可以以使喷嘴芯片60不会在失败了的造型物被造型的区域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
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再造型处理中,在被判断为并没有由相同的用户另外进行造型的造型物的情况下,会对能够实施再造型的区域进行检测。与此相对,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并未检测到实施再造型的区域的情况下,对是否具有由相同的用户另外进行造型的造型物进行判断。此外,是在相同用户的其他的造型物之上实施再造型、还是对能够实施再造型的区域进行检测并实施再造型,既可以由用户进行选择,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优先级。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6,能够在显示部420的第一显示区域AR1中,针对每个三维造型物而对图像被进行显示的状态、和不被进行显示的状态进行选择。因此,能够通过在第二显示区域AR2中对造型条件或装置状态进行显示来向用户提供有益的信息,并且在于第一显示区域AR1中不对图像进行显示的状态下,在正在对包含机密信息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这种状况下,能够抑制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的用户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而对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更具体而言,通过对基于图像而得到的三维造型物的形状、和基于造型数据而得到的三维造型物的形状进行比较,来对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因此,能够使用用于拍摄图像的摄像机8来实施造型是否失败了的检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以使得能够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因此,即使在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再次对该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在并未失败的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的方式来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因此即使在载物台220的造型面221的面积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使喷嘴芯片60不会在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被造型的区域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因此能够抑制喷嘴芯片60的移动被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所妨碍到的情况。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6由于具有对各三维造型物、和各用户信息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存储的存储部330,因此能够对多个三维造型物、和欲对该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用户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基于用户信息而对表示造型失败了的情况的信息进行通知。因此,例如,即使在同时对多个用户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也能够针对造型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的用户而适当地实施通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以在和与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相一致的用户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的并未失败的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方式,来对造型数据进行修正。因此,能够对三维造型物被造型在其他的用户的三维造型物的上方的情况进行抑制。因此,在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进行再造型之际,能够对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的用户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对并不涉及信息的泄露的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用户信息不一致的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B.第二实施方式:
图12为表示在一个造型面221上配置了多个三维造型物的示例的说明图。如图12所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三维造型装置5在平面方向上的三维造型物的造型位置不同时,能够在一次造型处理中并行地同时对多个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在图12中,示出了由第一用户所造型的第一造型物M1、和由第二用户所造型的第二造型物M2。
图13以及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一显示例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300在与在载物台220上被进行造型的多个三维造型物中的第一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用户信息、和与第二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用户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在于显示装置400上对图像进行显示的第一状态下,在第一显示区域AR1中将第一三维造型物以及第二三维造型物中的一方的图像模糊化而进行显示。在图13中,作为模糊化处理的示例而示出了实施将与具有图像的输出请求的第一用户以外的用户相对应的造型面221上的造型物消除、并仅对第一用户的第一造型物M1进行显示的图像处理的示例。将这样的图像处理称为非显示处理。此外,在图14中,示出了实施将与具有图像的输出请求的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相对应的造型面221上的三维造型物消除、并仅对第二用户的第二造型物M2进行显示的非显示处理的示例。控制部300基于用户信息、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的三维造型物的位置、和摄像机8的拍摄方向,而对实施图像中的模糊化处理的区域进行计算。
图1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二显示例的说明图。在图15中,作为模糊化处理的示例而示出了实施将与具有图像的输出请求的第一用户以外的用户相对应的造型面221上的造型物的图像向与该造型物无关系的图像进行转换的转换处理的示例。在图15中,示出了由虚线来表示模糊化前的圆柱状的第二造型物M2、并通过模糊化而使第二造型物M2的形状被转换为长方体状的形状的示例。
图1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的第三显示例的说明图。在图16中,作为模糊化处理的示例而示出了实施将与具有图像的输出请求的第一用户以外的用户相对应的造型面221上的三维造型物以单色而涂满的图像处理的示例。另外,虽然在图16中示出了以单色而将造型物涂满的示例,但也可以通过浓淡法来将之涂满,还可以实施马赛克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同时对多个用户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其他的用户的三维造型物的图像模糊化,因此能够对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的用户的情况进行抑制。因此,即使在同时对多个用户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对机密的部件进行造型也会变得容易。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三维造型装置5的控制部300设为执行模糊化处理的部件。与此相对,模糊化处理也可以在显示装置400中被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00将摄像机8的图像就此发送至显示装置400,并将针对多个造型物中的至少一个造型物、更具体而言为当前正在使用显示装置400的用户以外的用户的三维造型物被进行拍摄的区域而执行模糊化处理的指示发送至显示装置400。如此,当利用显示装置400来执行模糊化处理时,由于在三维造型装置5中无需针对每个用户来实施模糊化处理,因此能够减轻三维造型装置5的处理负担。
C.第三实施方式:
图17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三维造型装置5C的概要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5C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为材料挤出法的三维造型装置,但各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5C的结构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5C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喷出部100C、材料收纳部20C、腔室110、位置变更部210、载物台220、控制部300和摄像机8。三维造型装置5C还具备鼓风机16。鼓风机16被构成为,经由歧管17而朝向喷出部100C实施送风的送风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腔室110内的造型空间111中,收纳有歧管17的一部分、喷出部100C、位置变更部210和载物台220。
本实施方式的材料收纳部20C被构成为,对长丝状的材料MF进行收纳的支架。材料收纳部20C具备出口部21。材料收纳部20C以能够使被收纳在内部的材料MF经由出口部21而向材料收纳部20C的外部放卷的方式被构成。
图1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出部100C的概要结构的图。喷出部100C具备加热模块90C、喷嘴芯片60C和材料输送机构40C,所述加热模块90C具有加热器,且其中设置有贯穿孔80,所述喷嘴芯片60C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在贯穿孔80中,所述材料输送机构40C朝向被安装在加热模块90C中的喷嘴芯片60C的喷嘴流道61C而对材料进行输送。此外,喷出部100C还具备热屏蔽件92,所述热屏蔽件92在Z方向上被配置于材料输送机构40C和加热模块90C之间,以抑制从加热模块90C向材料输送机构40C的传热。本实施方式的材料输送机构40C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其并不具备螺旋件壳体31和螺旋件41,而是由两个轮49而构成。加热模块90C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其并不具备机筒50和壳体部91。
本实施方式的喷嘴芯片60C通过从-Z方向起被插穿于贯穿孔80和被设置在热屏蔽件92上的屏蔽件开口93中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加热模块90C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芯片60C的沿着Z方向的尺寸、以及喷嘴流道61C的沿着Z方向的尺寸与贯穿孔80的沿着Z方向的尺寸相比而较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置在喷嘴芯片60C的后端处的流入口65C位于加热模块90C的+Z方向、更具体而言为热屏蔽件92的+Z方向处。
构成材料输送机构40C的两个轮49通过其旋转而将材料收纳部20C内的材料MF向外部引出并向两个轮49之间进行引导,并且朝向被安装在加热模块90C的贯穿孔80中的喷嘴芯片60C的喷嘴流道61C而进行输送。加热模块90C通过被内置在加热模块90C中的未图示的加热器的热量,而使向喷嘴芯片60C的喷嘴流道61C内被输送的材料MF塑化。
本实施方式的材料MF在喷嘴芯片60C的流入口65C附近处,通过从上述的鼓风机16经由歧管17所送出的空气而被冷却。由此,可以抑制材料MF的流入口65C附近处的塑化,从而使材料MF高效地被输送向流入口65C内。另外,歧管17的出口端18位于热屏蔽件92的+Z方向处。由此,由于从歧管17被送出的空气易于通过热屏蔽件92被引导向流入口65C附近,因此可以高效地对流入口65C附近的材料MF进行冷却。
通过以上所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5C,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5同样地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D.其他的实施方式:
(D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0通过对始终处于启动状态的摄像机8的图像的、向显示装置400的发送和不发送进行切换,来实施向显示装置400的图像的显示的切换。与此相对,也可以不使摄像机8始终启动,而是控制部300通过基于设定信息而使摄像机8启动或者停止,从而对摄像机图像的显示的开启、关闭进行切换。
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设为控制部300始终将由始终处于启动状态的摄像机8所拍摄到的图像向显示装置400进行发送,并且控制部300执行基于设定信息,而向显示装置400发送对是否使图像显示进行指示的输出指示信息的处理。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显示装置400能够基于输出指示信息,来对是否始终使所接收到的摄像机8的图像显示进行切换。
(D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0执行图8所示的失败应对处理和图9所示的再造型处理的双方。与此相对,也可以设为控制部300执行失败应对处理,而不执行再造型处理。此外,也可以设为控制部300不执行失败应对处理以及再造型处理的双方。
(D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部420的控制由计算机410来实施。与此相对,显示部420的控制也可以由控制部300来实施。此外,显示部420也可以被安装在三维造型装置5中。
E.其他的方式: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本公开也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为了解决本公开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公开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对与以下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此外,只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将该技术特征作为必要技术特征来进行说明,则能够适当地删除。
(1)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提供了一种三维造型系统。该三维造型系统具备:喷出部,其具有喷出造型材料的喷嘴;载物台,其具有造型面,以供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层叠;位置变更部,其对所述载物台和所述喷嘴的相对位置进行变更;摄像机,其在从垂直于所述造型面的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在与所述造型面的外边缘相比而靠外侧处,并被配置在能够对所述造型面的整体进行拍摄的位置处;控制部,其基于造型数据来对所述喷出部以及所述位置变更部进行控制,从而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显示部,其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能够对由所述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者动画进行显示的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能够对用于对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条件、以及表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过程中的所述喷出部的状态的装置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的区域,所述控制部针对每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而对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图像或者动画的第一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不显示所述图像或者动画的第二状态中的任意的状态进行选择。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在显示部的第一显示区域中,针对每个三维造型物而对显示图像或者动画的状态、和不显示图像或者动画的状态进行选择。因此,能够通过在第二显示区域中对造型条件和装置状态进行显示来向用户提供有益的信息,并且在于第一显示区域中对三维造型物的图像或者动画不进行显示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向其他的用户的信息的泄露。
(2)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造型条件包括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条件,即:与所述喷出部所喷出的所述造型材料相关的条件、与被设置在所述喷出部上的材料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与被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的载物台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条件、与被配置在与所述喷嘴的开口相比而靠上方处以对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加热的上部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条件。
(3)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装置状态包括与所述喷出部的累积喷出量相关的状态、或者与被安装在所述喷出部上的材料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状态,所述装置状态还包括如下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状态,即:与被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的载物台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与被配置在与所述喷嘴的开口相比而靠上方处以对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加热的上部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状态、与所述造型材料的原材料的剩余量相关的状态、与被层叠在所述载物台上的造型过程中的最上层的层的温度相关的状态。
(4)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图像或者动画、或者所述装置状态,而对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
(5)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通过对基于所述图像或者动画而得到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形状、和基于所述造型数据而得到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形状进行比较,来对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使用由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者动画来对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
(6)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以使得能够对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根据这种方式,即使在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该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
(7)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对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所述控制部以在判断为并未失败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对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的方式,来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根据这种方式,即使在载物台的造型面的面积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
(8)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对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所述控制部以避免使所述喷嘴在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被进行造型的区域上移动的方式,来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对喷嘴的移动被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妨碍到的情况进行抑制。
(9)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对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并且具有对各所述三维造型物、和各用户信息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进行存储的存储部。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对多个三维造型物、和欲对该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用户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
(10)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用户信息而对表示造型失败了的情况的信息进行通知。根据这种方式,例如即使在同时对多个用户的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情况下,也能够针对造型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的用户而适当地实施通知。
(11)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以在和与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一致的被判断为并未失败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对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方式,来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对三维造型物被造型在其他的用户的三维造型物的上方的情况进行抑制。因此,在对失败了的三维造型物进行再造型之际,能够对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的用户的情况进行抑制。
(12)在上述方式的三维造型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部在与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中的第一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和与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中的第二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将所述第一三维造型物以及所述第二三维造型物中的一方的图像或者动画模糊化而进行显示。根据这种方式,即使在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有多个三维造型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的用户的情况进行抑制。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的作为三维造型系统的方式,而是能够作为三维造型装置、或三维造型方法、用于对三维造型装置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而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
符号说明
5…三维造型装置;6…三维造型系统;8…摄像机;16…鼓风机;17…歧管;18…出口端;20…材料收纳部;21…出口部;22…供给通道;30…塑化机构;31…螺旋件壳体;32…驱动电机;40…材料输送机构;41…螺旋件;42…沟槽形成面;43…侧面;44…材料导入口;45…螺旋件沟槽;46…凸条部;47…螺旋件中央部;49…轮;50…机筒;52…螺旋件对置面;54…引导沟槽;56…连通孔;58…材料加热器;60…喷嘴芯片;61…喷嘴流道;63…喷嘴开口;65…流入口;67…上部加热器;80…贯穿孔;90…加热模块;91…壳体部;92…热屏蔽件;93…屏蔽件开口;94…开口部;100…喷出部;110…腔室;111…造型空间;210…位置变更部;220…载物台;221…造型面;222…载物台加热器;300…控制部;310…处理器;320…存储器;330…存储部;340…输入输出接口;400…显示装置;410…计算机;420…显示部。

Claims (12)

1.一种三维造型系统,具备:
喷出部,其具有喷出造型材料的喷嘴;
载物台,其具有造型面,以供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层叠;
位置变更部,其对所述载物台和所述喷嘴的相对位置进行变更;
摄像机,其在从垂直于所述造型面的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在与所述造型面的外边缘相比而靠外侧处,并被配置在能够对所述造型面的整体进行拍摄的位置处;
控制部,其基于造型数据来对所述喷出部以及所述位置变更部进行控制,从而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显示部,其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能够对由所述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者动画进行显示的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能够对用于对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造型条件、以及表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过程中的所述喷出部的状态的装置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的区域,
所述控制部针对每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而对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图像或者动画的第一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不显示所述图像或者动画的第二状态中的任意的状态进行选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造型条件包括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条件,即:
与所述喷出部所喷出的所述造型材料相关的条件;
与被设置在所述喷出部上的材料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条件;
与被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的载物台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条件;
与被配置在和所述喷嘴的开口相比而靠上方处以对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加热的上部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装置状态包括与所述喷出部的累积喷出量相关的状态、或者与被设置在所述喷出部上的材料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状态,
所述装置状态还包括如下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状态,即:
与被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的载物台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状态;
与被配置在和所述喷嘴的开口相比而靠上方处以对所述造型材料进行加热的上部加热器的温度相关的状态;
与所述造型材料的原材料的剩余量相关的状态;
与被层叠在所述载物台上的造型过程中的最上层的层的温度相关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图像或动画、或者所述装置状态,而对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基于所述图像或者动画而得到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形状、和基于所述造型数据而得到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形状进行比较,来对造型是否失败了进行判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以使得能够对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对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所述控制部以在判断为并未失败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处对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再次进行造型的方式,来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对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喷嘴不会在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被造型的区域上进行移动的方式,来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对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
具有对各所述三维造型物与各用户信息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进行存储的存储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用户信息而对表示造型失败了的情况的信息进行通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三维造型物的造型失败了的情况下,以在和与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相一致的被判断为并未失败的所述三维造型物的上方处对判断为失败了的所述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方式,来对所述造型数据进行修正。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造型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与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中的第一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和与多个所述三维造型物中的第二三维造型物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将所述第一三维造型物以及所述第二三维造型物中的一方的图像或者动画模糊化而进行显示。
CN202310151141.2A 2022-02-24 2023-02-21 三维造型系统 Pending CN1166387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6353 2022-02-24
JP2022026353A JP2023122703A (ja) 2022-02-24 2022-02-24 三次元造形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8755A true CN116638755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57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1141.2A Pending CN116638755A (zh) 2022-02-24 2023-02-21 三维造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4426A1 (zh)
JP (1) JP2023122703A (zh)
CN (1) CN11663875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22703A (ja) 2023-09-05
US20230264426A1 (en)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03414B2 (ja) プリンタ付カメラ、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0437349C (zh) 介质盒,打印机,以及配有打印机的照相机
US11198304B2 (en) Image-recording device having tank in communication with cartridge held by mount body
CN116638755A (zh) 三维造型系统
JP2002095181A (ja) 複合システム
JP2022080045A (ja) 成形機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KR102504996B1 (ko) 마이크로 사출기, 마이크로 사출기를 이용한 사출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JP2002090864A (ja) プリンタ付カメラ
CN114536759A (zh) 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系统
JP4532710B2 (ja) 情報処理機器、及び情報処理機器の画像記録制御方法
JP3787553B2 (ja)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93770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211210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16120654A (ja) 記録装置
JP469321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2086829A (ja) 走査装置、記録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記録機構付き撮像装置
JP2002086747A (ja) 液体貯蔵容器及びこれへ液体を供給する液体供給装置と液体供給方法、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機構付き撮像装置
JP2002090789A (ja) プリンタ付カメラ
JP2022056870A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
JP2004299360A (ja) 電子機器
JP2002103728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094850A (ja) 情報処理機器、撮像装置並びに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086845A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160387A (ja) メディアパック、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付カメラ
JP2002086826A (ja) プリンタ用消耗材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プリンタ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