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4564B -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4564B
CN116534564B CN202310819487.5A CN202310819487A CN116534564B CN 116534564 B CN116534564 B CN 116534564B CN 202310819487 A CN202310819487 A CN 202310819487A CN 116534564 B CN116534564 B CN 116534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ylinder
cylinder
needle
feeding
r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94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34564A (zh
Inventor
李艳伟
赵立平
赵尊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Kaibo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Kaibo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Kaibo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Kaibo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94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4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4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4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34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4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4Load carriers other than helical or spiral channels or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针筒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针筒分料机构、针筒上料机构、针筒压紧机构、辅助压紧机构;针筒分料机构的右方设置有针筒输送机构,针筒输送机构的前方设置有针筒上料机构;针筒压紧机构设置于针筒上料机构的前方,针筒压紧机构上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下方设置有胎具,胎具上设置定位杆;辅助压紧机构设置于针筒压紧机构的右方;针筒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通过多个步骤实现针筒在粘针机中的自动上料;本发明的针筒上料装置能够将由压装机制得的针筒自动上料到粘针机的传送带上,省时省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注射器的生产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系统中一次性注射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不必进行消毒处理,使用者只需要撕开注射器的外包装即可进行使用,具有使用方便和安全卫生的优点。
一次性注射器由针筒、设置于针筒内的推杆和安装于针筒端部的带有护套的注射针组成。针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管体的前端带有出液孔,管体的末端两侧均具有方便推动推杆的手持柄。
粘针机用于将注射针与针筒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组装,再将护套组装在注射针的外部。针筒由多个小零件组成,由针筒压装机将多个小零件进行压装得到针筒。目前通常是人工将由压装机制得的针筒通过转运车转运至注射器组装车间,再由人工将针筒依次摆放于粘针机的上料输送线内,费时费力,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注射器的生产效率低。
公开号为CN111071816A(公开日:2020-04-28)公开了一种医用注射器针筒自动分料及上料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针筒原料的储料筒,储料筒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提料链条,提料链条设置有用于钩取针筒的挂钩;提料链条右侧设置有导料筒,导料筒右侧设置有导向出料装置;该公开专利属于相近的领域,能够对针筒进行自动上料输送等工作,但该公开专利的技术方案难以直接修改转用于粘针机内进行针筒上料;具体地,该公开专利的技术方案仅在上料过程中对针筒朝向进行调整,当针筒朝向为规定方向时将针筒推送至针筒传输装置,完成一个针筒的分料上料,该公开专利的技术方案在针筒上料的过程中没有对针筒内部进行封堵,没有对针筒的气密性进行处理,使得其难以直接满足之后针筒被输送至粘针机气检工位进行针筒与注射针之间气密性检测的要求,无法很好地与粘针机的其他工位适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针筒在粘针机中自动上料的针筒上料装置以及针筒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针筒分料机构、针筒上料机构、针筒压紧机构、辅助压紧机构;传送机构与针筒分料机构之间设置有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针筒分料机构的右方设置有针筒输送机构,针筒输送机构的前方设置有针筒上料机构;针筒压紧机构设置于针筒上料机构的前方,针筒压紧机构上设置有与针筒上料机构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下方设置有胎具,胎具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针筒的定位杆;辅助压紧机构设置于针筒压紧机构的右方。
进一步的,针筒分料机构包括分料盘,分料盘的外沿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分料卡槽;分料盘的外侧设置有分料挡板,分料挡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调向吹风管、凸台,调向吹风管与气源相连接,凸台的坡度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凸台的位置与调向吹风管的出口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翻转机构包括吸嘴,吸嘴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针筒压紧机构的上部;旋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气腔与设置于旋转轴一侧的接头相连接,接头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吸嘴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针筒容纳区,针筒容纳区的顶部设置有台阶;针筒容纳区的内壁上开设有吸气孔,吸气孔与气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针筒压紧机构包括升降压紧气缸、上料侧板,上料侧板为两个,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上料侧板之间;两个上料侧板之间设置有气缸连接板,气缸连接板位于旋转轴的下方;两个上料侧板的下端通过限位板相连接,两个上料侧板的侧壁上均沿竖向设置有滑轨;
升降压紧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固定于工作台下方,升降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与气缸连接板相连接;气缸固定板的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竖向连接板,竖向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的,辅助压紧机构包括浮动压紧轴承、升降直线轴承、弹簧、浮动压紧横梁、垂直调节杆,垂直调节杆为两个,垂直调节杆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垂直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垂直限位套;浮动压紧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直线轴承套设于垂直调节杆上;弹簧套设于垂直调节杆上且弹簧位于升降直线轴承与垂直限位套之间;
浮动压紧横梁的下方设置轴承固定板,轴承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浮动压紧轴承。
进一步的,针筒压紧机构的前方设置有针筒正位机构,针筒正位机构包括针筒正位气缸、针筒正位推板,针筒正位气缸设置于上料侧板的上部,针筒正位气缸的输出端与针筒正位推板相连接;针筒正位推板沿横向设置于旋转轴的前方,针筒正位推板的后侧壁上沿横向设置有硅胶条。
进一步的,工作台上沿横向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胎具移动导轨,两个胎具移动导轨之间形成胎具移动通道;定位杆为多个,多个定位杆沿横向间隔设置于胎具上;
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胎具正位机构,胎具正位机构包括胎具正位气缸、胎具正位叉板,胎具正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胎具正位推板,胎具正位叉板设置于胎具正位推板的后侧壁上,且胎具正位叉板后端设置有与胎具上的定位杆相配合的正位凹槽。
进一步的,针筒上料机构包括直线料道、吹风送料管,吹风送料管沿横向设置于直线料道的上方,吹风送料管与气源相连接;
直线料道的进料口处设置有针筒推料机构;针筒推料机构包括水平推板、竖向挡板,竖向挡板与沿竖向设置的挡板升降气缸相连接;水平推板设置于直线料道的进料口的后侧,水平推板与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推板移动气缸相连接;推板移动气缸的缸体与推板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针筒输送机构包括同步带以及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主动带轮设置于分料盘的右方,同步带的外沿设置有同步带卡槽;
主动带轮的中央处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一号从动轮;分料盘的中央处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分料转轴,分料转轴的下端设置有二号从动轮;一号从动轮、二号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联接,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联接。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的步骤为:
传送机构将由针筒压装机制得的针筒传送至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内,由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将针筒输送至针筒分料机构内,通过针筒分料机构将相邻针筒的间距分隔开,然后针筒进入到针筒输送机构内被输送至指定位置,由针筒推料机构将针筒推入到针筒上料机构内,针筒上料机构将针筒输送至翻转机构中进行翻转,针筒翻转后针筒压紧机构带动针筒下降将针筒套置于胎具的定位杆上并压紧;针筒压紧于胎具后,设置于注射器粘针机的工作台上的推出气缸将胎具推出针筒上料工位,胎具经过辅助压紧机构的二次压紧后被推动到粘针机传送带上传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后续的组装工作。
本发明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针筒上料装置能够将由压装机制得的针筒自动上料到粘针机的传送带上,省时省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注射器的生产组装效率;
2)针筒经针筒压紧机构压紧于胎具上,在推出气缸推动胎具的过程中,胎具经过辅助压紧机构的二次压紧进一步地保证针筒压紧于胎具上,保证针筒与胎具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影响针筒在后续的气检工位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检测效果;
3)针筒上料装置通过只设置一个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针筒输送机构与针筒分料机构同步运动,完成相邻针筒之间间距的分隔以及将针筒输送至指定的上料位置;只有一个动力源的设置减小了动力源的布置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4)针筒分料机构设置有相配合的调向吹风管与凸台,能够对针筒的手持柄相对于分料盘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针筒的手持柄横向进入同步带卡槽中造成同步带卡住出现故障,保证了针筒输送机构的正常工作;
5)针筒推料机构竖向挡板的设置能够挡住直线料道的进料口,避免针筒在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前从同步带上脱离卡住同步带造成故障;
6)针筒正位推板的设置在针筒下移的过程中顶紧针筒,避免针筒因受外力而偏移导致针筒与吸嘴之间的真空吸附被破坏而致使针筒从吸嘴中掉落,避免针筒压紧过程出现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出气缸与胎具、辅助压紧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针筒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针筒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针筒输送机构与针筒分料机构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图9为针筒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针筒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翻转机构翻转后吸嘴与胎具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翻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的B-B剖视图。
图15为针筒压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16为针筒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针筒正位机构、胎具正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辅助压紧机构与位于胎具上的针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9为辅助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传送机构;2、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3、针筒分料机构;4、针筒输送机构;5、针筒上料机构;6、针筒推料机构;7、翻转机构;8、针筒压紧机构;9、针筒正位机构;10、胎具正位机构;11、辅助压紧机构;12、管体;13、手持柄;14、针筒开口;15、工作台;16、胎具移动导轨;17、推出气缸;18、胎具;19、定位杆;101、传送皮带;102、传送电机;103、传送板;104、传送通道;105、传送通道进料口;106、传送通道出料口;201、直振连接立板;202、直振;203、直振上连接板;204、直振输送通道;205、直振输送通道出料口;301、分料盘;302、分料卡槽;303、倒角;304、分料挡板;305、调向吹风管;306、凸台;307、分料转轴;308、二号从动轮;401、同步带;402、主动带轮;403、从动带轮;404、传动轴;405、驱动电机;406、主动轮;407、一号从动轮;408、三号从动轮;409、传动带;410、同步带卡槽;411、导向楔面;501、直线料道;503、吹风送料管;504、料道压板;505、料道梳子;601、水平推板;602、竖向挡板;603、挡板升降气缸;604、推板移动气缸;605、推板升降气缸;701、吸嘴;702、旋转轴;703、齿轮;704、齿条;705、翻转气缸;706、吸嘴垫板;707、针筒容纳区;708、气腔;709、接头;710、气流通道;711、吸气孔;712、台阶;801、升降压紧气缸;802、上料侧板;803、气缸连接板;804、限位板;805、气缸固定板;806、竖向连接板;807、滑轨;808、滑块;901、针筒正位气缸;902、针筒正位推板;903、正位气缸座;904、硅胶条;1001、胎具正位气缸;1002、胎具正位叉板;1003、胎具正位推板;1004、正位凹槽;1101、浮动压紧轴承;1102、升降直线轴承;1103、弹簧;1104、浮动压紧横梁;1105、垂直调节杆;1106、固定底座;1107、垂直限位套;1108、轴承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工位实现针筒的自动上料。针筒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1、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针筒分料机构3、针筒输送机构4、针筒上料机构5、翻转机构7、针筒压紧机构8、辅助压紧机构11;传送机构1的一端与现有技术中的针筒压装机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相连,由针筒压装机制得的针筒进入到传送机构1中被传送至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内,由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将针筒输送至针筒分料机构3内,通过针筒分料机构3将相邻针筒之间的间距分隔开,然后针筒进入到针筒输送机构4内被输送至上料位置后进入到针筒上料机构5内,由针筒上料机构5将针筒输送至翻转机构7中进行翻转后,针筒压紧机构8带动针筒下降将针筒套置于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并压紧;设置于注射器粘针机的工作台15上的推出气缸17将胎具18推出针筒上料工位,胎具18被推动到粘针机传送带上被传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后续的组装任务。
在推出气缸17推动胎具18的过程中,胎具18会经过辅助压紧机构11,由辅助压紧机构11对针筒进行二次压紧以保证针筒压紧于胎具18上,保证针筒与胎具18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影响针筒在后续的气检工位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检测效果。
如图4所示,传送机构1包括两个传送面相对设置的传送皮带101和两个间隔设置的传送板103,传送皮带101由传送电机102驱动。两个传送板103对应设置于两个传送皮带101的上方,两个传送板103之间的间隔形成针筒的传送通道104。传送通道进料口105与现有技术中的针筒压装机的出料口相连,由针筒压装机制得的针筒从出料口出料后通过传送通道进料口105进入到传送通道104内,针筒位于两个传送皮带101之间。传送电机102带动传送皮带101移动,传送皮带101将针筒运输至传送通道出料口106处后针筒进入到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内。
如图5所示,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直振连接立板201和设置于直振连接立板201下方的直振202,直振202带动直振连接立板201振动实现针筒的输送。直振连接立板201的上端连接有位置相对应的直振上连接板203,两个直振上连接板203之间的间隔形成直振输送通道204。直振输送通道204进料口位置与传送通道出料口106位置相对应,针筒从传送通道出料口106处出料后通过直振输送通道204进料口进入到直振输送通道204内,在直振202的振动作用下针筒被输送至直振输送通道出料口205处后进入到针筒分料机构3内进行分料。
如图6所示,针筒分料机构3包括分料盘301,分料盘301的外沿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分料卡槽302,分料卡槽302的形状与针筒的手持柄13的形状相适应。分料卡槽302的卡槽开口处设置有倒角303,倒角303在针筒从直振输送通道出料口205进入到分料盘301的过程中对针筒的手持柄13方向起到了初步的导向作用。
分料盘301的外侧设置有分料挡板304,分料挡板304的位置与进入到分料盘301中的针筒的管体12位置相对应,分料挡板304的上端面高度低于手持柄13高度;分料挡板304的内壁在分料盘301带动针筒移动的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分料挡板304的上端面设置有调向吹风管305、凸台306,调向吹风管305与气源相连接,凸台306的坡度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凸台306的位置与调向吹风管305的出口位置相对应。调向吹风管305用于吹风改变针筒的手持柄13的方向,凸台306用于抬起针筒,针筒被抬起后便于在风力的作用下改变针筒的朝向。
如图7所示,针筒输送机构4与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相对地设置于针筒分料机构3的两侧。针筒输送机构4包括同步带401以及通过同步带401相连接的主动带轮402与从动带轮403。同步带401的外沿设置有形状与手持柄13相配合的同步带卡槽410,同步带卡槽410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导向楔面411。
主动带轮402设置于分料盘301的右方,主动带轮402转动带动同步带401移动;位于分料卡槽302内的针筒的另一侧手持柄13经导向楔面411导向后进入同步带卡槽410,同步带401移动将针筒从分料盘301上转移走并输送至与针筒上料机构5相对应的位置处。
如图8所示,机架的工作台15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405,驱动电机405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406。主动带轮402的中央处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传动轴404,传动轴404的下端设置有一号从动轮407。分料盘301的中央处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分料转轴307,分料转轴307的下端设置有二号从动轮308。工作台15的下方还设置有三号从动轮408,主动轮406通过传动带409与一号从动轮407、二号从动轮308、三号从动轮408相联接;三号从动轮408对传动带409起到了张紧的作用。
本发明的针筒上料装置通过只设置一个驱动电机405作为动力源带动针筒输送机构4与针筒分料机构3同步运动,完成相邻针筒之间间距的分隔以及将针筒输送至指定的上料位置;只有一个动力源的设置减小了动力源的布置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针筒进入分料盘301后在分料盘301的带动下移动至凸台306的位置处时,针筒的手持柄13经过凸台306后被凸台306抬起,调向吹风管305吹气改变针筒的手持柄13方向,对针筒的手持柄13相对于分料盘301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使得针筒的手持柄13落在分料卡槽302内。通过分料卡槽302的倒角303对针筒的手持柄13方向进行初步导向以及通过调向吹风管305吹风对针筒的手持柄13方向进行进一步地调整,这样能够便于后续针筒输送机构4的同步带401通过同步带卡槽410将针筒从分料盘301中转移取走,并且避免针筒的手持柄13横向进入同步带卡槽410中造成同步带401卡住出现故障,保证了针筒输送机构4的正常工作。
针筒输送机构4的同步带401每次传送一组针筒,每组具有二十个针筒;当该组的二十个针筒被同步带401运输至与针筒上料机构5进料口相对应的位置时,同步带401停止运动,此时针筒之间的间距变为24mm,针筒间距与胎具18的定位杆19间距一致。
如图9所示,针筒上料机构5包括直线料道501,直线料道501的下部设置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带动直线料道501振动实现物料的输送。
如图10所示,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处设置有针筒推料机构6,针筒推料机构6包括水平推板601、竖向挡板602,竖向挡板602与沿竖向设置的挡板升降气缸603的输出端相连接,竖向挡板602的初始状态为升起状态,在一组二十个针筒还没有移动到与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相对应的指定位置之前,处于升起状态的竖向挡板602挡住了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避免直线料道501的振动对针筒的移动造成干扰,避免针筒在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前从同步带401上脱离卡住同步带401造成故障。
水平推板601设置于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的后侧,水平推板601与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推板移动气缸604的输出端相连接,推板移动气缸604用于带动水平推板601前后移动。推板移动气缸604的缸体与推板升降气缸605的输出端相连接,推板升降气缸605通过带动推板移动气缸604升降进而改变水平推板601在竖向的位置。
当同步带401带动一组针筒移动至与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位置相对应时,同步带401停止运动,挡板升降气缸603带动竖向挡板602下降打开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推板升降气缸605带动水平推板601下降至指定高度,推板移动气缸604带动水平推板601向前移动推动针筒,将针筒推下同步带401后进入到直线料道501内;然后挡板升降气缸603带动竖向挡板602升起回到初始位置,推板移动气缸604、推板升降气缸605带动水平推板601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针筒上料机构5还包括吹风送料管503,吹风送料管503与气源相连接,吹风送料管503沿横向设置于直线料道501的上方;吹风送料管503吹风加快针筒在直线料道501上的移动速度,缩短直线料道501的上料时间。
直线料道501的下侧顶部设置有料道压板504,料道压板504的内部设置有与直线料道501相配合的针筒通道;料道压板504的后端设置有料道梳子505,料道梳子505对针筒的手持柄13方向进行导向。针筒在直线料道501的振动作用及吹风送料管503的吹风作用下快速沿着直线料道501向前移动,经料道梳子505导向后穿过料道压板504到达直线料道501的出料口处后进入到翻转机构7中。
如图11-图14所示,翻转机构7包括吸嘴701、旋转轴702、翻转气缸705,吸嘴701通过吸嘴垫板706固定设置于旋转轴702上。旋转轴702的一端设置有齿轮703,齿轮703与齿条704相啮合,齿条704的端部与翻转气缸705的输出端相连接。旋转轴702的内部设置有气腔708,气腔708与设置于旋转轴702一侧的接头709相连接,接头709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吸嘴垫板706内部设置有与气腔708相连通的气流通道710。吸嘴701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针筒容纳区707,针筒容纳区707的内壁上开设有吸气孔711,吸气孔711与气流通道710相连通。
针筒容纳区707的顶部设置有与手持柄13相配合的台阶712,针筒进入到针筒容纳区707后其手持柄13位于台阶712的上面。针筒进入吸嘴701后被真空吸附在到针筒容纳区707内,保证针筒在随着旋转轴702翻转的过程中不会掉落;旋转轴702带动吸嘴701翻转将针筒开口14由朝上翻转为朝下,翻转后的针筒位于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方。
如图15、图16所示,翻转机构7设置于针筒压紧机构8的上部,针筒压紧机构8包括升降压紧气缸801、上料侧板802,上料侧板802为两个,两个上料侧板802设置于旋转轴702的两侧,旋转轴702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料侧板802的上部。两个上料侧板80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气缸连接板803,气缸连接板803位于旋转轴702的下方。两个上料侧板802的下端通过限位板804相连接,两个上料侧板802的侧壁上均沿竖向设置有滑轨807。
升降压紧气缸801通过气缸固定板805固定于工作台15下方,升降压紧气缸801的输出端与气缸连接板803相连接。气缸固定板805的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竖向连接板806,竖向连接板806上设置有与滑轨807相配合的滑块808。升降压紧气缸801用于带动吸嘴701及针筒下降,滑块808与滑轨807相配合在针筒下降的过程中起到了导向作用。
如图17所示,针筒压紧机构8的前方设置有针筒正位机构9,针筒正位机构9包括针筒正位气缸901、针筒正位推板902,针筒正位气缸901通过正位气缸座903设置于上料侧板802的上部,针筒正位气缸901的输出端与针筒正位推板902相连接。针筒正位推板902沿横向设置于旋转轴702的前方,针筒正位推板902的后侧壁上沿横向设置有硅胶条904,硅胶条904的设置避免对针筒表面造成损伤。
升降压紧气缸801用于带动整个翻转机构7下降将针筒压紧于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针筒正位机构9在针筒压紧的过程中对针筒起到了正位的作用,避免针筒在与定位杆19接触后发生位置偏移导致真空吸附失效,致使针筒无法压紧于定位杆19上。
翻转机构7带动针筒翻转至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方后,针筒正位气缸901带动针筒正位推板902向后移动至硅胶条904顶紧针筒,然后升降压紧气缸801带动吸嘴701及针筒下降,针筒下降套置在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吸嘴701翻转后台阶712位于手持柄13的上方,升降压紧气缸801继续带动吸嘴701下降,通过台阶712向下按压手持柄13保证针筒压紧于定位杆19上,然后针筒正位气缸901带动针筒正位推板902移动回到原位。针筒正位推板902在针筒下移的过程中顶紧针筒,能够在针筒将要套在定位杆19上并下移压紧时,避免针筒因受外力而偏移导致针筒与吸嘴701之间的真空吸附被破坏而致使针筒从吸嘴701中掉落,避免针筒压紧过程出现故障。
工作台15上沿横向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胎具移动导轨16,两个胎具移动导轨16之间的间隔为胎具移动通道,胎具18可以沿着胎具移动通道移动。工作台15上还设置有推出气缸17,推出气缸17位于胎具移动导轨16的左方。空的胎具18在粘针机的胎具上料工位被输送至与推出气缸17相对应的位置,推出气缸17的输出端伸出将空的胎具18推入到胎具移动通道内的指定位置。然后推出气缸17的输出端缩回,下一个空的胎具18被输送至与推出气缸17相对应的位置;待针筒压紧于前一个的胎具18上后,推出气缸17向右推动后一个空的胎具18,后一个空的胎具18向右移动将前一个的胎具18及针筒从针筒上料工位推出。
由于胎具18的宽度小于胎具移动通道的宽度,胎具18与胎具移动通道之间具有间隙,工作台15上还设置有胎具正位机构10对胎具18进行正位,保证压紧过程中空的胎具18的位置与位于吸嘴701上的针筒位置相对应。
如图17所示,胎具正位机构10包括胎具正位气缸1001、胎具正位叉板1002,胎具正位气缸1001设置于工作台15上,胎具正位气缸1001的输出端连接有胎具正位推板1003。胎具正位叉板1002设置于胎具正位推板1003的后侧壁上,且胎具正位叉板1002后端设置有与胎具18上的定位杆19相配合的正位凹槽1004。推出气缸17推动空的胎具18移动到胎具移动通道内的指定位置,胎具正位气缸1001带动胎具正位叉板1002向后移动,正位凹槽1004卡住定位杆19后带动胎具18向后移动至胎具18与位于后侧的胎具移动导轨16相接触,完成胎具18的正位并对胎具18的位置进行限制。胎具18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二十个定位杆19,当一组二十个针筒压紧于定位杆19后,胎具正位气缸1001带动胎具正位叉板1002回到初始位置,解除对胎具18位置的限制;然后推出气缸17的输出端向右伸出将胎具18从针筒上料工位推出。
如图18、图19所示,辅助压紧机构11设置于胎具移动通道的右侧,针筒随着胎具18被推出气缸17向右推出针筒上料工位的过程中会途经辅助压紧机构11进行二次压紧。
辅助压紧机构11包括浮动压紧轴承1101、升降直线轴承1102、弹簧1103、浮动压紧横梁1104、垂直调节杆1105,垂直调节杆1105为两个,两个垂直调节杆1105分别设置于胎具移动通道的前后两侧。垂直调节杆1105的下端通过固定底座1106固定于工作台15上,垂直调节杆1105的上端设置有垂直限位套1107,浮动压紧横梁1104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直线轴承1102套设于垂直调节杆1105上,浮动压紧横梁1104位于垂直限位套1107的下方。弹簧1103套设于垂直调节杆1105上且弹簧1103位于升降直线轴承1102与垂直限位套1107之间。
浮动压紧横梁1104的下方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间隔的两个轴承固定板1108,两个轴承固定板1108的下端均连接有可转动的浮动压紧轴承1101,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的浮动压紧轴承1101与位于针筒的管体12末端两侧的手持柄13配合设置。
初始状态下,浮动压紧轴承1101的下端高度略低于针筒的手持柄13高度;当胎具18被推出气缸17向右推动时,胎具18带动位于其上的针筒向右移动,针筒的手持柄13与浮动压紧轴承1101相接触并从浮动压紧轴承1101之下经过,浮动压紧轴承1101对手持柄13进行浮动压紧,进一步将针筒压紧于胎具18上。
针筒经辅助压紧机构11第二次压紧后,推出气缸17将胎具18推送到粘针机传送带上,粘针机传送带带动针筒离开本发明的针筒上料工位并移动到其他工位进行注射器后续的组装。
在注射器后续的组装过程针筒会移动至上针工位进行注射针的上料,注射针进入到位于针筒前端的出液孔内。注射针上料后针筒被运输至涂胶工位通过胶粘的方式将注射针固定于针筒的出液孔内;涂胶完成后针筒会被运输至气检工位进行气密性检测,以检测注射针与针筒之间的气密性。
定位杆19的形状尺寸与针筒中空的管体12相匹配,针筒压紧于定位杆19上后能够保证针筒与定位杆19之间的密封性。本发明的针筒压紧机构8与辅助压紧机构11的配合设置能够对针筒进行了两次压紧,将针筒压紧于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保证二者之间的气密性,保证气检工位气密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因针筒与定位杆19之间漏气导致胶粘后的合格品经气检工位检测后被剔出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针筒分料机构(3)、针筒上料机构(5)、针筒压紧机构(8)、辅助压紧机构(11);所述传送机构(1)与针筒分料机构(3)之间设置有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所述针筒分料机构(3)的右方设置有针筒输送机构(4),针筒输送机构(4)的前方设置有所述针筒上料机构(5);所述针筒压紧机构(8)设置于针筒上料机构(5)的前方,针筒压紧机构(8)上设置有与针筒上料机构(5)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的翻转机构(7),翻转机构(7)下方设置有胎具(18),胎具(18)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针筒的定位杆(19);所述辅助压紧机构(11)设置于针筒压紧机构(8)的右方;
所述针筒压紧机构(8)包括升降压紧气缸(801)、上料侧板(802),上料侧板(802)为两个,旋转轴(702)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上料侧板(802)之间;两个上料侧板(802)之间设置有气缸连接板(803),气缸连接板(803)位于旋转轴(702)的下方;两个上料侧板(802)的下端通过限位板(804)相连接,两个上料侧板(802)的侧壁上均沿竖向设置有滑轨(807);
所述升降压紧气缸(801)通过气缸固定板(805)固定于工作台(15)下方,工作台(15)上还设置有推出气缸(17);升降压紧气缸(801)的输出端与气缸连接板(803)相连接;所述气缸固定板(805)的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竖向连接板(806),竖向连接板(806)上设置有与滑轨(807)相配合的滑块(8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分料机构(3)包括分料盘(301),分料盘(301)的外沿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分料卡槽(302);所述分料盘(301)的外侧设置有分料挡板(304),分料挡板(304)的上端面设置有调向吹风管(305)、凸台(306),调向吹风管(305)与气源相连接,凸台(306)的坡度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凸台(306)的位置与调向吹风管(305)的出口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7)包括吸嘴(701),吸嘴(701)通过旋转轴(702)可转动地设置于针筒压紧机构(8)的上部;所述旋转轴(702)的内部设置有气腔(708),气腔(708)与设置于旋转轴(702)一侧的接头(709)相连接,接头(709)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
所述吸嘴(701)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针筒容纳区(707),针筒容纳区(707)的顶部设置有台阶(712);所述针筒容纳区(707)的内壁上开设有吸气孔(711),吸气孔(711)与气腔(708)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紧机构(11)包括浮动压紧轴承(1101)、升降直线轴承(1102)、弹簧(1103)、浮动压紧横梁(1104)、垂直调节杆(1105),垂直调节杆(1105)为两个,垂直调节杆(1105)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5)上,垂直调节杆(1105)的上端设置有垂直限位套(1107);所述浮动压紧横梁(1104)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直线轴承(1102)套设于垂直调节杆(1105)上;所述弹簧(1103)套设于垂直调节杆(1105)上且弹簧(1103)位于升降直线轴承(1102)与垂直限位套(1107)之间;
所述浮动压紧横梁(1104)的下方设置轴承固定板(1108),轴承固定板(1108)的下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浮动压紧轴承(1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针筒压紧机构(8)的前方设置有针筒正位机构(9),针筒正位机构(9)包括针筒正位气缸(901)、针筒正位推板(902),针筒正位气缸(901)设置于上料侧板(802)的上部,针筒正位气缸(901)的输出端与针筒正位推板(902)相连接;所述针筒正位推板(902)沿横向设置于旋转轴(702)的前方,针筒正位推板(902)的后侧壁上沿横向设置有硅胶条(9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上沿横向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胎具移动导轨(16),两个胎具移动导轨(16)之间形成胎具移动通道;所述定位杆(19)为多个,多个定位杆(19)沿横向间隔设置于胎具(18)上;
所述工作台(15)上还设置有胎具正位机构(10),胎具正位机构(10)包括胎具正位气缸(1001)、胎具正位叉板(1002),胎具正位气缸(1001)的输出端连接有胎具正位推板(1003),胎具正位叉板(1002)设置于胎具正位推板(1003)的后侧壁上,且胎具正位叉板(1002)后端设置有与胎具(18)上的定位杆(19)相配合的正位凹槽(100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上料机构(5)包括直线料道(501)、吹风送料管(503),吹风送料管(503)沿横向设置于直线料道(501)的上方,吹风送料管(503)与气源相连接;
所述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处设置有针筒推料机构(6);所述针筒推料机构(6)包括水平推板(601)、竖向挡板(602),竖向挡板(602)与沿竖向设置的挡板升降气缸(603)相连接;所述水平推板(601)设置于直线料道(501)的进料口的后侧,水平推板(601)与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推板移动气缸(604)相连接;所述推板移动气缸(604)的缸体与推板升降气缸(605)的输出端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输送机构(4)包括同步带(401)以及通过同步带(401)相连接的主动带轮(402)与从动带轮(403),主动带轮(402)设置于分料盘(301)的右方,同步带(401)的外沿设置有同步带卡槽(410);
所述主动带轮(402)的中央处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传动轴(404),传动轴(404)的下端设置有一号从动轮(407);所述分料盘(301)的中央处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分料转轴(307),分料转轴(307)的下端设置有二号从动轮(308);所述一号从动轮(407)、二号从动轮(308)通过传动带(409)与主动轮(406)相联接,主动轮(406)与驱动电机(405)相联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传送机构(1)将由针筒压装机制得的针筒传送至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内,由振动直线式送料机构(2)将针筒输送至针筒分料机构(3)内,通过针筒分料机构(3)将相邻针筒的间距分隔开,然后针筒进入到针筒输送机构(4)内被输送至指定位置,由针筒推料机构(6)将针筒推入到针筒上料机构(5)内,针筒上料机构(5)将针筒输送至翻转机构(7)中进行翻转,针筒翻转后针筒压紧机构(8)带动针筒下降将针筒套置于胎具(18)的定位杆(19)上并压紧;针筒压紧于胎具(18)后,设置于注射器粘针机的工作台(15)上的推出气缸(17)将胎具(18)推出针筒上料工位,胎具(18)经过辅助压紧机构(11)的二次压紧后被推动到粘针机传送带上传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后续的组装工作。
CN202310819487.5A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6534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487.5A CN116534564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487.5A CN116534564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4564A CN116534564A (zh) 2023-08-04
CN116534564B true CN116534564B (zh) 2023-10-13

Family

ID=8745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9487.5A Active CN116534564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45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9326A (en) * 1984-08-20 1987-04-21 Johnson Ronald F Apparatus for implanting implants in cattle
CN104668950A (zh) * 2013-11-29 2015-06-03 宁波爱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采血针的装配检测机
CN109132439A (zh) * 2017-06-28 2019-01-04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CN110680995A (zh) * 2019-09-11 2020-01-14 义乌市环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注射器全自动流水线生产设备
CN112124854A (zh) * 2020-09-29 2020-12-25 邹汉坤 输液器测漏包装系统
CN215557065U (zh) * 2021-07-07 2022-01-18 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 注射器保护套进料装置
CN115231248A (zh) * 2022-06-22 2022-10-25 晋江市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伞管自动理料输送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9326A (en) * 1984-08-20 1987-04-21 Johnson Ronald F Apparatus for implanting implants in cattle
CN104668950A (zh) * 2013-11-29 2015-06-03 宁波爱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采血针的装配检测机
CN109132439A (zh) * 2017-06-28 2019-01-04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CN110680995A (zh) * 2019-09-11 2020-01-14 义乌市环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注射器全自动流水线生产设备
CN112124854A (zh) * 2020-09-29 2020-12-25 邹汉坤 输液器测漏包装系统
CN215557065U (zh) * 2021-07-07 2022-01-18 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 注射器保护套进料装置
CN115231248A (zh) * 2022-06-22 2022-10-25 晋江市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伞管自动理料输送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4564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3092B (zh) 一种三通阀组装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10666036B (zh) 一种全自动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
CN113843618B (zh) 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装配设备
CN115085492A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生产设备
CN116534564B (zh) 一种注射器粘针机的针筒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11113963B (zh) 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干片提取的设备及方法
CN218770519U (zh) 一种自动插针机
CN108799870B (zh) 一种t5led入基条机
CN208101093U (zh) 一种自动盖帽热合机
CN111497189A (zh) 连续运转吹瓶机
CN208179722U (zh) 一种自动清废机
CN208014545U (zh) 一种贴片式电感制造机
CN220563540U (zh) 一种粘针机针筒分料装置
CN212330276U (zh) 塑胶件上下壳体弹簧自动组装设备
CN220219747U (zh) 一种粘针机针筒上料用压紧装置
CN111805807B (zh) 一种结合胶料添加模具的上、下料装置
CN109687654B (zh) 一种电机壳全自动组装系统和组装方法
CN112207870A (zh) 一种橡胶密封条裁切设备和裁切方法
CN114633486B (zh) 防撞角棉条自动粘贴系统
CN214821284U (zh) 全自动酒盒压泡机
CN217667623U (zh) 销子装配压装系统
CN110253248A (zh) 调整接头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CN219405645U (zh) 配袋体输出供料的制袋设备
CN217098594U (zh) 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
CN114789562B (zh) 鼻氧管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