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7617A -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7617A
CN116437617A CN202310379270.7A CN202310379270A CN116437617A CN 116437617 A CN116437617 A CN 116437617A CN 202310379270 A CN202310379270 A CN 202310379270A CN 116437617 A CN116437617 A CN 116437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direction
side wall
vehicle
controll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92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庆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92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7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7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7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23Stackable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10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 H05K7/1092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with built-in components, e.g. intelligent soc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控制器和车辆,所述车载控制器包括安装架、主板和多个域控制器,所述安装架具有多个安装腔;所述主板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主板具有多个第一标准接口;所述域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每个所述域控制器均具有第二标准接口,所述第二标准接口与所述第一标准接口连接。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具有安装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域控制器在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整车控制域控制器等。但是,车辆上的多个域控制器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在进行域控制器的安装时,需要现场分别进行多个域控制器的固定,并使用线束把多个域控制器连接起来,不利于域控制器的快速安装,导致域控制器的安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控制器,以提高车载控制器的安装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包括安装架、主板和多个域控制器,所述安装架具有多个安装腔;所述主板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主板具有多个第一标准接口;所述域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每个所述域控制器均具有第二标准接口,所述第二标准接口与所述第一标准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所述域控制器设于两个不同的所述安装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腔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域控制器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准接口与所述第一标准接口插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准接口和所述第二标准接口均为PCIE标准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主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开口供所述域控制器进入所述安装腔内;其中,所述第一标准接口设于所述主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标准接口设于所述域控制器的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主架体形成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封堵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主板设于所述第一封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封板封堵所述第二开口;其中,所述主架体、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包括主板连接器,所述第一封板设有供所述主板连接器伸出的第一避让槽;所述域控制器包括控制器连接器,所述第二封板设有供所述控制器连接器伸出的第二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腔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标准接口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一字型布置,多个所述第一标准接口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一字型布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上于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域控制器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锁紧状态,所述锁紧件止抵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以使所述域控制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紧件离开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以便所述域控制器与所述安装架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台;所述卡槽为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槽,所述卡台为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台,所述锁紧件为楔形锁紧条,所述楔形锁紧条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台;多个所述卡槽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卡台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锁紧件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腔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所述主架体具有沿第三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所述域控制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设于所述域控制器一侧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设于所述域控制器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所述第三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两两正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台,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卡槽为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卡槽为第二卡槽;所述第一侧壁的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多对第一隔挡,多对所述第一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挡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壁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多对第二隔挡,多对所述第二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挡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挡的尺寸不同;和/或在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挡的尺寸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腔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所述主架体具有沿第三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为冷却壁,所述冷却壁的背向所述域控制器的一侧设有冷却板;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两两正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具有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具有凸出所述冷却壁设置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四侧壁具有凸出所述冷却壁设置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冷却壁之间形成冷却槽,所述冷却板嵌装在所述冷却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具有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为散热壁,所述散热壁背向所述域控制器的一侧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腔相互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域控制器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域控制器呈片状。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载控制器的车辆。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控制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主板和多个域控制器与安装架的连接,以及多个域控制器与主板的连接,可以在安装现场以外的地方进行,即预先将主板、多个域控制器和安装架组装在一起形成车载控制器。而在车载控制器的安装现场,只需要进行车载控制器与车身的连接即可。与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安装现场进行多个域控制器与车身的连接,并进行多个域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相比,可以大大提高多个域控制器的安装效率。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具有安装效率高等优点。此外,主板采用第一标准接口,域控制器采用第二标准接口,使得第一标准接口和第二标准接口得到统一。由此,一方面,方便将多个域控制器集成在同一安装架上,即方便实现多个域控制器的融合;另一方面,当域控制器因故障需要进行更换时,方便对单个域控制器进行更换。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还具有实现多个域控制器的融合以及单个域控制器的更换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的爆炸图(隐去了主板外壳)。
图4是图3中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的域控制器和主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隐去第二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主架体11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B-B向视图。
图11是图8中锁紧件处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锁紧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车载控制器100;
安装架1;主架体11;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12;第一侧壁113;第一隔挡1131;第二侧壁114;第二隔挡1141;第三侧壁115;第一延伸部1151;第四侧壁116;第二延伸部1161;冷却槽117;散热翅片118;第一封板12;第一避让槽121;第二封板13;第二避让槽131;安装腔101;第一卡接部102;
主板2;第一标准接口21;主板电路板22;主板连接器23;主板外壳24;
域控制器3;第二标准接口31;第二卡接部32;控制器电路板33;控制器连接器34;控制器外壳35;
锁紧件4;固定楔形块41;移动楔形块42;顶压楔形块43;旋钮44;安装基体45;
冷却板5;进水管路51;出水管路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100包括安装架1、主板2和多个域控制器3,主板2与安装架1连接。安装架1具有多个安装腔101,域控制器3设于安装腔101内并与安装架1连接。主板2具有多个第一标准接口21,每个域控制器3均具有第二标准接口31,第二标准接口31与第一标准接口21连接。其中,第二标准接口31与第一标准接口21连接是指:域控制器3与主板2电连接,且域控制器3与主板2通信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100,将主板2和多个域控制器3集成在安装架1上,使得在进行多个域控制器3的安装时,可以先将多个域控制器3和主板2安装在安装架1上,并将域控制器3与主板2连接;然后再将集成有主板2和多个域控制器3的车载控制器100安装在车辆上,即完成多个域控制器3的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主板2和多个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以及多个域控制器3与主板2的连接,可以在安装现场以外的地方进行,即预先将主板2、多个域控制器3和安装架1组装在一起形成车载控制器100。而在车载控制器100的安装现场,只需要进行车载控制器100与车身的连接即可。与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安装现场进行多个域控制器与车身的连接,并进行多个域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相比,可以大大提高多个域控制器的安装效率。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100具有安装效率高等优点。
此外,主板2采用第一标准接口21,域控制器3采用第二标准接口31,使得第一标准接口21和第二标准接口31得到统一。由此,一方面,方便将多个域控制器3集成在同一安装架1上,即方便实现多个域控制器3的融合;另一方面,当域控制器3因故障需要进行更换时,方便对单个域控制器3进行更换。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100,还具有实现多个域控制器3的融合以及单个域控制器3的更换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标准接口31与第一标准接口21插接,以使域控制器3与主板2连接。
第二标准接口31与第一标准接口21插接,实现域控制器3与主板2的连接,与相关技术中域控制器之间需要通过线束连接线相比,可以省去线束,从而有利于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标准接口31与第一标准接口21之间也可以通过线束连接。其中,线束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第一标准接口21连接,第二连接口与第二标准接口31连接。
可选地,第一标准接口21和第二标准接口31均为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标准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域控制器3设于两个不同的安装腔101内。换言之,每个安装腔101内最多设置一个域控制器3。
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腔101和域控制器3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安装腔101与四个域控制器3一一对应,每个域控制器3设于对应的安装腔101内。
当然,域控制器3的数量也可以小于安装腔101的数量,此时一部分安装腔101内不设置域控制器3。对于未设置域控制器3的安装腔101可以作为预留安装腔使用,以便于以后对车载控制器100进行功能扩展等。
通过将任意两个域控制器3设在两个不同的安装腔101内,使得不同的域控制器3设置在不同的安装腔101内,与将两个以上的域控制器设置在同一安装腔内相比,可以避免在进行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时,相邻的域控制器3之间相互干涉,从而不仅方便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而且方便对单个域控制器3进行更换,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维修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域控制器3中的至少两个域控制器3设于同一安装腔101内。
可选地,多个安装腔101的尺寸相同,多个域控制器3的尺寸相同。其中,多个安装腔101的尺寸相同包括:多个安装腔101的尺寸大体相同;多个域控制器3的尺寸相同包括:多个域控制器3的尺寸大体相同。
多个安装腔101的尺寸相同,多个域控制器3的尺寸相同,使得安装腔101的尺寸和域控制器3的尺寸得到统一。由此,一方面,多个域控制器3的位置可以互换,从而在进行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组装时,不需要进行域控制器2与安装腔101的对应,进一步方便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以后对车载控制器100进行功能扩展。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安装腔101的尺寸也可以均不相同或者部分相同;多个域控制器3的尺寸也可以均不相同或者部分相同。
可选地,如图3和图7所示,安装架1包括主架体11,主架体11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均与安装腔101连通。主板2设于第一开口111处,第二开口112供域控制器3进入安装腔101内。其中,第一标准接口21设于主板2的朝向第二开口112的一侧,第二标准接口31设于域控制器3的朝向第一开口111的一侧,主架体11形成安装腔101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
主架体11形成安装腔101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安装腔101的腔壁全部由主架体11形成;或者,安装腔101的腔壁的一部分由主架体11形成,另一部分由安装架1的其他部分形成。
为了使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第一预设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例如,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开口111设在第二开口112的后侧,第一标准接口21设于主板2的前侧,第二标准接口31设于域控制器3的后侧。在域控制器3由前至后装入安装腔101内预设位置时,第二标准接口31与第一标准接口21插接,实现域控制器3与主板2的连接。
由此,方便域控制器3与主板2的连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效率,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成本。
可选地,安装架1还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封板12和第二封板13,第一封板12封堵第一开口111,主板2设于第一封板12的朝向第二开口112的一侧,第二封板13封堵第二开口112。其中,主架体11、第一封板12和第二封板13之间限定出安装腔101。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封板12和第二封板13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封板12设于第二封板13的后侧。
利用第一封板12和第二封板13分别封堵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使得安装腔101为一个封闭腔室,可以有效避免安装腔101内进入灰尘等,有利于提高域控制器3的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封板12,而不设置第二封板13;或者,仅设置第二封板13,而不设置第一封板12;或者,既不设置第一封板12,也不设置第二封板13。当不设置第一封板12时,主板2可以直接与主架体11连接。
可选地,主板2与第一封板12可以焊接、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钉、铆钉等。
可选地,第一封板12与主架体11可以焊接、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钉、铆钉等。
可选地,第二封板13与主架体11可以焊接、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钉、铆钉等。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主板2包括主板连接器23,第一封板12设有供主板连接器23伸出的第一避让槽121。域控制器3包括控制器连接器34,第二封板13设有供控制器连接器34伸出的第二避让槽131。
主板连接器23从第一避让槽121内伸出,方便主板连接器23与对应的部件连接,控制器连接器34从第二避让槽131伸出,方便控制器连接器34与对应的部件连接,从而进一步方便车载控制器100的安装。
如图5所示,主板2包括主板电路板22和主板外壳24,主板电路板22设于主板外壳24内,第一标准接口21和主板连接器23均与主板电路板22连接。域控制器3包括控制器电路板33和控制器外壳35,控制器电路板33设于控制器外壳35内,第二标准接口31和控制器连接器34均与控制器电路板33连接。
可选地,域控制器3呈片状。换言之,域控制器3为刀片控制器。
通过将域控制器3设呈片状,方便对域控制器3的外形和尺寸进行统一。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域控制器3也可以设为其他形状,例如,域控制器3设为板状或柱状等。
可选地,多个安装腔101相互连通,相邻两个域控制器3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其中,相邻两个域控制器3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域控制器3间隔设置。
例如,如图6所示,四个安装腔101相互连通。
多个安装腔101相互连通,可以避免在相邻安装腔101之间设置将安装腔101隔开的隔板,有利于降低安装架1的成本,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成本。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域控制器3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及时对域控制器3进行散热,以保证域控制器3正常工作。通过在相邻两个域控制器3之间设置预设间距,使得相邻两个域控制器3之间可以形成散热通道,有利于域控制器3的快速散热,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域控制器3之间也可以直接接触。
可选地,如图6所示,多个安装腔101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标准接口21沿第二预设方向呈一字型布置。多个第二标准接口31沿第二预设方向呈一字型布置。其中,第二预设方向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
为了使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第二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例如,如图6所示,多个安装腔101沿上下方向层叠设置。如图4所示,主板2上具有四个第一标准接口21,四个第一标准接口21沿上下方向呈一字型布置。相应的,每个域控制器3上具有一个第二标准接口31,四个第二标准接口31沿上下方向呈一字型布置。其中,四个第二标准接口31与四个第一标准接口21一一对应,每个第二标准接口31与对应的第一标准接口21插接。
多个安装腔101层叠设置,方便安装架1的加工制造。多个第一标准接口21呈一字型布置、多个第二标准接口31呈一字型布置,使得多个域控制器3的安装顺序,不受第一标准接口21和第二标准接口31的设置位置的限制,进一步方便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
可选地,主架体11具有沿第三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中的至少一个为冷却壁,冷却壁的背向域控制器3的一侧设有冷却板5。其中,第三预设方向、第二预设方向和第一预设方向两两正交。
为了使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第三预设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侧壁113设于第二侧壁114的右侧。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均为冷却壁,第一侧壁113的右侧和第二侧壁114的左侧均设有冷却板5。
由此,域控制器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主架体11上后,主架体11的热量可以传递至冷却板5,从而实现对域控制器3的冷却散热,保证域控制器3可以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域控制器3与冷却壁接触。由此,有利于提高域控制器3的散热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冷却板5为液冷板,冷却板包括板本体、进水管路51和出水管路52,板本体具有冷却腔,进水管路51和出水管路52均与冷却腔连通。
由此,冷却液(如冷却水)经进水管路51进入板本体的冷却腔内,冷却腔内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壁与域控制器3进行换热,之后通过出水管路52流出。
通过将冷却板设为液冷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域控制器3的散热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主架体11具有沿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5和第四侧壁116。第三侧壁115具有凸出冷却壁设置的第一延伸部1151,第四侧壁116具有凸出冷却壁设置的第二延伸部1161,第一延伸部1151、第二延伸部1161和冷却壁之间形成冷却槽117,冷却板5嵌装在冷却槽117内。
例如,如图7所示,第三侧壁115和第四侧壁116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三侧壁115设于第四侧壁116的上侧。第三侧壁115的左右两侧均具有第一延伸部1151,第四侧壁116的左右两侧均具有第二延伸部1161,位于左侧的第一延伸部1151、第二延伸部1161和第二侧壁114形成一个冷却槽117,位于左右侧的第一延伸部1151、第二延伸部1161和第一侧壁113形成一个冷却槽117,两个冷却板5分别嵌装在两个冷却槽117内。
利用第三侧壁115的第一延伸部1151和第四侧壁116的第二延伸部1161与冷却壁配合形成冷却槽117,并将冷却板5嵌装在冷却槽117内,一方面,方便冷却板5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冷却板5与安装架1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域控制器3的散热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冷却板5与冷却壁可以焊接、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钉、铆钉等。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壁115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延伸部1151,而仅在第四侧壁116上设置第二延伸部1161;或者,第四侧壁116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延伸部1161,而仅在第三侧壁115上设置第一延伸部1151;或者,第三侧壁115上不设置第一延伸部1151,且第四侧壁116上不置第二延伸部1161。
可选地,第三侧壁115和第四侧壁116中的至少一个为散热壁,散热壁背向域控制器3的一侧设有多个散热翅片118。
例如,如图7所示,第三侧壁115和第四侧壁116均为散热壁,第三侧壁115的上侧以及第四侧壁116的下侧均设有散热翅片118。
通过在第三侧壁115和第四侧壁116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散热翅片118,使得域控制器3传递至主架体11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翅片118传递至外界环境中,从而实现对域控制器3的冷却散热,有利于增加主架体11的散热效率,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域控制器3的散热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6至图9所示,主架体11上于安装腔101内设有第一卡接部102,域控制器3上设有第二卡接部32,第二卡接部32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与第一卡接部102配合。第一卡接部102和第二卡接部32中的一个上设有锁紧件4,锁紧件4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可切换。
在锁紧状态,锁紧件4止抵于第一卡接部102和第二卡接部32中的另一个,以使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连接;在解锁状态,锁紧件4离开第一卡接部102和第二卡接部32中的另一个,以便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分离。换言之,在锁紧状态,域控制器3通过锁紧件4与安装架1连接;在解锁状态,锁紧件4离开域控制器3和安装架1中的一个,使得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能够分离。
例如,第二卡接部32上设有锁紧件4,在锁紧状态,锁紧件4止抵于第一卡接部102,以使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连接;在解锁状态,锁紧件4离开第一卡接部102,以便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分离。
由此,方便实现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和分离,从而不仅方便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而且方便对域控制器3进行更换。进而可以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和维修成本。此外,利用锁紧件4进行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方便进行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和拆卸。
可选地,第一卡接部102和第二卡接部32中的一个为卡槽,第一卡接部102和第二卡接部32中的另一个为卡台。卡槽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槽。卡台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台。锁紧件4为楔形锁紧条,楔形锁紧条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
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卡接部102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槽,第二卡接部32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台,锁紧件4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楔形锁紧条。
由此,在进行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时,锁紧件4先处于解锁状态,使得域控制器3可以沿第一预设方向推入安装腔101内;当域控制器3推入安装腔101内预设位置后,锁紧件4切换到锁紧状态,利用锁紧件4实现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在进行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拆卸时,锁紧件4切换到解锁状态,沿第一预设方向将域控制器3从安装腔101内拉出即可。
由此,进一步方便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和分离,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和维修成本。
可选地,如图10至图13所示,楔形锁紧条包括固定楔形块41、移动楔形块42、顶压楔形块43、旋钮44和安装基体45。其中,安装基体45与第二卡接部32固定连接,安装基体45上设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导轨(图中未示出),移动楔形块42和顶压楔形块43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可移动,且顶压楔形块43沿第二预设方向可移动。旋钮44上连接有丝杠,移动楔形块42上设有与丝杠配合的螺纹孔。
顺时针转动旋钮44时,丝杠转动并驱动移动楔形块42向靠近固定楔形块41的方向移动,利用移动楔形块42推动顶压楔形块43向背向安装基体45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顶压楔形块43止抵于卡槽的槽壁,锁紧件4处于锁紧状态(如图11所示)。逆时针转动旋钮44时,丝杠转动并驱动移动楔形块42向远离固定楔形块41的方向移动,解除移动楔形块42对顶压楔形块43的顶推作用,顶压楔形块43能够离开卡槽的槽壁,锁紧件4处于解锁状态(如图12和图13所示)。
可选地,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上均设有第一卡接部102。在第三预设方向上,域控制器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接部32。其中,设于域控制器3一侧的第二卡接部32与第一侧壁113上的第一卡接部102配合,设于域控制器3另一侧的第二卡接部32与第二侧壁114上的第一卡接部102配合。
例如,如图6和图9所示,域控制器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接部32,设于域控制器3左侧的第二卡接部32与第二侧壁114上的第一卡接部102配合,设于域控制器3右侧的第二卡接部32与第一侧壁113上的第一卡接部102配合。
通过在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上均设置第一卡接部102,并在第二预设方向上于域控制器3的相对两侧均设置第二卡接部32,不仅有利于提高域控制器3与安装架1的连接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域控制器3推入安装腔101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域控制器3上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二卡接部32;或者,每个域控制器3上也可以仅设置三个以上的第二卡接部32。
可选地,设于第一侧壁113上的卡槽为第一卡槽,设于第二侧壁114上的卡槽为第二卡槽。如图7所示,第一侧壁113的朝向第二侧壁114的一侧设有多对第一隔挡1131,多对第一隔挡1131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和第一侧壁113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二侧壁114的朝向第一侧壁113的一侧设有多对第二隔挡1141,多对第二隔挡1141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和第二侧壁114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例如,如图7和图9所示,第一侧壁113的左侧设有四对第一隔挡1131,四对第一隔挡113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和第一侧壁113之间形成第一卡槽。设于域控制器3右侧的卡台为第一卡台,第一卡台与第一卡槽配合。第二侧壁114的左侧设有四对第二隔挡1141,四对第二隔挡114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和第二侧壁114之间形成第二卡槽。设于域控制器3左侧的卡台为第二卡台,第二卡台与第二卡槽配合。四个第一卡槽、四个第二卡槽与四个域控制器3一一对应。
由此,主架体11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结构强度较高,在方便主架体11加工制造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上设置凹槽,凹槽形成卡槽。
可选地,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的尺寸不同。
例如,如图7和图9所示,在左右方向上,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中,位于上侧的第一隔挡1131的尺寸小于位于下侧的第一隔挡1131的尺寸。
在第三预设方向上,通过将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的尺寸设为不同,使得在进行域控制器3的组装时,可以通过第一隔挡1131的尺寸区分哪两个第一隔挡1131属于一对。例如,以下侧尺寸大上侧尺寸小的相邻两个第一隔挡1131看做是一对隔挡。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组装人员将域控制器3装错(例如将域控制器3装入相邻两对第一隔挡1131之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效率,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第一隔挡1131的尺寸可以相同。
可选地,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的尺寸不同。
例如,如图7和图9所示,在左右方向上,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中,位于上侧的第二隔挡1141的尺寸小于位于下侧的第二隔挡1141的尺寸。
在第三预设方向上,通过将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的尺寸设为不同,使得在进行域控制器3的组装时,可以通过第二隔挡1141的尺寸区分哪两个第二隔挡1141属于一对。例如,以下侧尺寸大上侧尺寸小的相邻两个第二隔挡1141看做是一对隔挡。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组装人员将域控制器3装错(例如将域控制器3装入相邻两对第二隔挡1141之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效率,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第二隔挡1141的尺寸可以相同。
可选地,多个卡槽的尺寸相同,多个卡台的尺寸相同,多个锁紧件4的尺寸相同。
由此,多个域控制器3的安装顺序不受卡槽、卡台和锁紧件4的限制,进一步方便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降低车载控制器100的组装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100,各个域控制器3的外形和固定方式统一,并把各域控制器3的接口标准化(统一为第二标准接口31),从而方便实现车载控制器100的硬件升级、功能扩展等功能。节省很多线束、结构件、及各个域控制器3之间的接口电路,成本上有极大的提升。此外,每个域控制器3的安装顺序自由不受限制;每个域控制器3利用锁紧件4实现快速锁紧固定,去掉传统的螺钉固定,可以实现域控制器3的快速固定及替换。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控制器100。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控制器100具有安装效率高等优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具有成本低等优点。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具有多个安装腔;
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主板具有多个第一标准接口;和
多个域控制器,所述域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每个所述域控制器均具有第二标准接口,所述第二标准接口与所述第一标准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域控制器设于两个不同的所述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域控制器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准接口与所述第一标准接口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接口和所述第二标准接口均为PCIE标准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主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开口供所述域控制器进入所述安装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标准接口设于所述主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标准接口设于所述域控制器的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主架体形成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封堵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主板设于所述第一封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封板封堵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主架体、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主板连接器,所述第一封板设有供所述主板连接器伸出的第一避让槽;
所述域控制器包括控制器连接器,所述第二封板设有供所述控制器连接器伸出的第二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
多个所述第二标准接口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一字型布置,多个所述第一标准接口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一字型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上于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域控制器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可切换;
在所述锁紧状态,所述锁紧件止抵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以使所述域控制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紧件离开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以便所述域控制器与所述安装架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台;
所述卡槽为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槽,
所述卡台为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卡台,
所述锁紧件为楔形锁紧条,所述楔形锁紧条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台;
多个所述卡槽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卡台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锁紧件的尺寸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
所述主架体具有沿第三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
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所述域控制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
其中,设于所述域控制器一侧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设于所述域控制器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
所述第三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两两正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台,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卡槽为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卡槽为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侧壁的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多对第一隔挡,多对所述第一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挡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侧壁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多对第二隔挡,多对所述第二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挡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挡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挡的尺寸不同;和/或
在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上,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挡的尺寸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沿第二预设方向层叠设置;
所述主架体具有沿第三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为冷却壁,所述冷却壁的背向所述域控制器的一侧设有冷却板;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两两正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具有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具有凸出所述冷却壁设置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四侧壁具有凸出所述冷却壁设置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冷却壁之间形成冷却槽,所述冷却板嵌装在所述冷却槽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具有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为散热壁,所述散热壁背向所述域控制器的一侧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相互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域控制器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20.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域控制器呈片状。
2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
CN202310379270.7A 2023-04-11 2023-04-11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Pending CN116437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9270.7A CN116437617A (zh) 2023-04-11 2023-04-11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9270.7A CN116437617A (zh) 2023-04-11 2023-04-11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7617A true CN116437617A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9270.7A Pending CN116437617A (zh) 2023-04-11 2023-04-11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7617A (zh)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4730B1 (en) * 2001-07-23 2003-01-0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rviceable power modules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assembly
JP2004268913A (ja) * 1997-04-28 2004-09-30 Yazaki Corp センタークラスタモジュール
US20060140179A1 (en) * 2004-12-29 2006-06-29 Edoardo Campini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uple a module to a management controller on an interconnect
CN201197241Y (zh) * 2008-04-30 2009-02-18 深圳市世纪人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抽拉式无线光通信设备
US20120327619A1 (en) * 2009-12-16 2012-12-27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Europe Gmbh Plug-in module for controllers of mobile working machines
CN203500187U (zh) * 2013-09-24 2014-03-26 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伺服阀集成控制箱
CN104329333A (zh) * 2014-08-29 2015-02-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楔形锁紧装置及使用该楔形锁紧装置的机箱
US8967903B1 (en) * 2012-06-20 2015-03-03 General Micro Systems, Inc. Locking displaceable frame
CN105916341A (zh) * 2016-06-03 2016-08-3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JP3207082U (ja) * 2016-08-09 2016-10-20 李魁杓 電動車制御器の放熱構造
CN107396587A (zh) * 2017-09-25 2017-11-24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电子设备导热减振插装锁紧组件
WO2017206958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CN108430188A (zh) * 2018-02-12 2018-08-21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电子模块插件高效散热楔形锁紧装置
CN207790572U (zh) * 2018-01-29 2018-08-31 西安美阳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集成控制器
US20180338384A1 (en) * 2017-05-18 2018-11-22 Fsp Technology Inc. Cabinet System of Data Center
KR101977751B1 (ko) * 2017-12-14 2019-05-13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제어기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제어 장치
CN110337209A (zh) * 2019-07-16 2019-10-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电子机箱及其组装方法
CN209824257U (zh) * 2019-03-25 2019-12-20 成都中亚通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插箱结构
CN212086806U (zh) * 2020-06-12 2020-12-04 安徽省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液冷板的电子元器件安装盒
CN112188781A (zh) * 2020-10-29 2021-01-05 常州军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型电子模块用楔形锁紧装置
CN113163660A (zh) * 2021-04-08 2021-07-23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印制电路板锁紧装置
US20220043494A1 (en) * 2020-08-10 2022-02-10 Beijing Silicon Based Voyage Technology Co., Ltd. Server
CN216291911U (zh) * 2021-06-25 2022-04-12 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4845527A (zh) * 2022-04-29 2022-08-02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冷却型机箱及其系统
CN115303203A (zh) * 2022-07-18 2022-11-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控制器的调试板、车载控制器主板及车辆
CN115460843A (zh) * 2022-07-28 2022-12-09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插拔式控制器
CN218104050U (zh) * 2022-09-14 2022-12-20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多域控制器集成水冷装置
CN115734549A (zh) * 2022-11-15 2023-03-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低热阻锁紧装置及其锁紧散热方法
CN115767998A (zh) * 2022-11-24 2023-03-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冷机柜的同步电液联接的安装结构
CN115774409A (zh) * 2021-09-07 2023-03-10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器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8913A (ja) * 1997-04-28 2004-09-30 Yazaki Corp センタークラスタモジュール
US6504730B1 (en) * 2001-07-23 2003-01-0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rviceable power modules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assembly
US20060140179A1 (en) * 2004-12-29 2006-06-29 Edoardo Campini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uple a module to a management controller on an interconnect
CN201197241Y (zh) * 2008-04-30 2009-02-18 深圳市世纪人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抽拉式无线光通信设备
US20120327619A1 (en) * 2009-12-16 2012-12-27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Europe Gmbh Plug-in module for controllers of mobile working machines
US8967903B1 (en) * 2012-06-20 2015-03-03 General Micro Systems, Inc. Locking displaceable frame
CN203500187U (zh) * 2013-09-24 2014-03-26 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伺服阀集成控制箱
CN104329333A (zh) * 2014-08-29 2015-02-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楔形锁紧装置及使用该楔形锁紧装置的机箱
WO2017206958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CN105916341A (zh) * 2016-06-03 2016-08-3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JP3207082U (ja) * 2016-08-09 2016-10-20 李魁杓 電動車制御器の放熱構造
US20180338384A1 (en) * 2017-05-18 2018-11-22 Fsp Technology Inc. Cabinet System of Data Center
CN107396587A (zh) * 2017-09-25 2017-11-24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电子设备导热减振插装锁紧组件
KR101977751B1 (ko) * 2017-12-14 2019-05-13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제어기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제어 장치
CN207790572U (zh) * 2018-01-29 2018-08-31 西安美阳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集成控制器
CN108430188A (zh) * 2018-02-12 2018-08-21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电子模块插件高效散热楔形锁紧装置
CN209824257U (zh) * 2019-03-25 2019-12-20 成都中亚通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插箱结构
CN110337209A (zh) * 2019-07-16 2019-10-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电子机箱及其组装方法
CN212086806U (zh) * 2020-06-12 2020-12-04 安徽省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液冷板的电子元器件安装盒
US20220043494A1 (en) * 2020-08-10 2022-02-10 Beijing Silicon Based Voyage Technology Co., Ltd. Server
CN112188781A (zh) * 2020-10-29 2021-01-05 常州军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型电子模块用楔形锁紧装置
CN113163660A (zh) * 2021-04-08 2021-07-23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印制电路板锁紧装置
CN216291911U (zh) * 2021-06-25 2022-04-12 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5774409A (zh) * 2021-09-07 2023-03-10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器及车辆
CN114845527A (zh) * 2022-04-29 2022-08-02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冷却型机箱及其系统
CN115303203A (zh) * 2022-07-18 2022-11-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控制器的调试板、车载控制器主板及车辆
CN115460843A (zh) * 2022-07-28 2022-12-09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插拔式控制器
CN218104050U (zh) * 2022-09-14 2022-12-20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多域控制器集成水冷装置
CN115734549A (zh) * 2022-11-15 2023-03-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低热阻锁紧装置及其锁紧散热方法
CN115767998A (zh) * 2022-11-24 2023-03-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冷机柜的同步电液联接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48064B1 (en) DIN rail la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2140727A1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2140728A1 (ja) セルブロック
BR102014005627B1 (pt) Gabinete elétrico com disposição mecânica aperfeiçoada
JP4832263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16437617A (zh) 车载控制器和车辆
DE60315279T2 (de) Pneumatisches ventil und verteilerplatte
CN101156291A (zh) 电开关设备和用于电开关设备的基本模块
CN210463461U (zh) 电控盒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CN112151712A (zh) 电池模块和牵引用电池
CN108106468B (zh) 换热器、换热器组件以及换热器组件在设备柜中的应用
CN209857328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2850219U (zh) 变频器功率组件
BE1028433B1 (de) Baugruppe mit einem eine Tragstruktur ausbildenden Kühlkörperkernelement
KR20230053136A (ko) 열교환기
CN210183669U (zh)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DE102020116732A1 (de) Baugruppe mit einem eine Tragstruktur ausbildenden Kühlkörperkernelement
CN216347018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9718947U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16162957U (zh) 便于组装的车载主动安全监控盒
CN218601751U (zh) 一种全封闭防尘工控机
CN213938659U (zh) 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
CN216111573U (zh) 一种机械安装结构
CN219181886U (zh) 一种导轨式装配线路板的测试箱
CN220493471U (zh) 车载域控制器外壳及车载域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