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81160A -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81160A
CN116281160A CN202310518988.XA CN202310518988A CN116281160A CN 116281160 A CN116281160 A CN 116281160A CN 202310518988 A CN202310518988 A CN 202310518988A CN 116281160 A CN116281160 A CN 116281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earing
pick
members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89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81160B (zh
Inventor
赖官晶
赵永新
吴超森
李强
翟学涛
杨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89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81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81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1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81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1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61Tools for holding the circuit boards during processing; handling transport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08Adjustable and/or adaptable to the article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该取放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吸附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能够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所述吸附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且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吸盘,各所述吸盘能够沿所述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本申请使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使吸附机构中的各吸盘能够沿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从而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时,使吸附机构能够沿所述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吸附机构的吸附范围大小,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板材,从而无需人工调节吸盘,大幅度地节省了人力,满足了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英文全称: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 )载板是用来封装IC裸芯片以保护IC裸芯片的一种基板,且IC载板能够作为IC芯片和外界的连接接口,是使IC芯片与线路板连接的中间产品。
现有技术中,IC载板通过取放机械手装置运送至加工位置进行加工,对于不同规格的IC载板,在进行取放之前,会人工调节吸盘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IC载板,但是人工调节耗时耗力,且效率不高,影响加工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吸盘位置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板材的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取放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能够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
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且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吸盘,各所述吸盘能够沿所述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导杆的至少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所述吸附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承载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矩形结构,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与所述吸盘的数量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沿各所述承载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形成成排或成列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各所述吸盘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
在成排或成列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且位于每排或每列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两端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成排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均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在成列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均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各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运动;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其中一部分第二连接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运动方向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另一部分第二连接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成排或成列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运动速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排或每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活动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活动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件,各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各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活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三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凸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且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分气块,所述分气块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各所述吸盘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气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承载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
一种真空吸附系统,包括真空吸附装置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连接于所述吸附机构,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用于使所述取放装置形成负压,以吸附板材。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放装置,该取放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吸附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能够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所述吸附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且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吸盘,各所述吸盘能够沿所述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本申请使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使吸附机构中的各吸盘能够沿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从而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时,使吸附机构能够沿所述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吸附机构的吸附范围大小,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板材,从而无需人工调节吸盘,大幅度地节省了人力,满足了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在第一方向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伸展状态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收缩状态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一固定件并列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端部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轮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滚轮安装结构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收缩状态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伸展过程中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伸展状态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承载机构;11、承载件;110、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固定部;112、第一导杆;113、衬套;114、压板;12、第一连接件;2、吸附机构;20、端连接件;21、吸盘;22、第一固定件;220、凸起部;220a、第二连接孔;221、固定部;221a、排气孔;221b、第一连接孔;221c、活动孔;222、安装部;222a、安装孔;23、第二连接件;24、第三连接件;240、第一通孔;241、凸起;25、紧固件;26、滚轮;27、安装件;28、分气块;29、第四连接件;3、驱动机构;31、第一承载板;32、第一驱动组件;320、第一手轮;321、第一活动件;321a、第一齿条;322、第二导杆;323、第二连接板;33、第二承载板;34、第二驱动组件;340、第二手轮;341、第二活动件;341a、第二齿条;342、第三导杆;343、第四连接板;35、锁定件;350、锁定部;350a、第二通孔;351、限位部;351a、长腰孔;36、气动滑台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多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目前,激光钻孔机、激光切割机等激光主机所配套的抓取装置,适用于抓取厚度为0.3mm以上的板材,在0.3mm以下的板材的抓取中,会存在各种异常问题。
传统的抓取装置为了保证取放的稳定性,降低掉板的风险,抓取装置的吸盘会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板材的表面,且吸盘的直径较大,吸附力强,吸盘的直径一般为18mm。使用这种抓取装置抓取IC载板(通常厚度在0.04mm-0.2mm)时会造成IC载板的加工区出现吸盘印记、鼓包等问题,对后续的制程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影响。
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轴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取放装置,该取放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吸附机构2和驱动机构3,承载机构1能够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吸附机构2连接于承载机构1,且吸附机构2包括多个吸盘21,各吸盘21能够沿承载机构1的伸缩方向移动,驱动机构3连接于承载机构1,用于驱动承载机构1作伸缩运动,以带动各吸盘21沿承载机构1的伸缩方向移动,从而调节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能够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也可以仅在第一方向作伸缩运动,或者承载机构1仅在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中的Y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吸盘21呈环状分布,且各吸盘21的直径为6mm~8mm,防止了吸盘21均匀地分布在板材的表面时,板材的中部加工区域出现吸盘印记、鼓包等问题。
在吸附IC载板时,基于IC载板的大小,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承载机构1作伸缩运动时,使吸附机构2中的各吸盘21能够沿承载机构1的伸缩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大小,使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适配于IC载板的大小,再通过吸附机构2吸附IC载板。本实施例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承载机构1作伸缩运动,就能自动调节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板材,从而无需人工调节吸盘21,大幅度地节省了人力,满足了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承载机构1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12和承载件11,承载件11设有多个,多个承载件11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12连接,形成矩形结构。具体地,承载件11包括第一固定部110、第二固定部111和第一导杆112,第一导杆112的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第一导杆1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部111,吸附机构2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二固定部111。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承载件11之间通过一个第一连接件12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承载件11之间也可以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1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杆112的两端也可以分别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和第二固定部111。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1还包括衬套113和压板114,衬套113套设于第一导杆112靠近第一固定部110的一端,且衬套113穿设于第一固定部110,并与第一固定部110朝向第二固定部111的一侧抵接,衬套113用于防止第一导杆112与第一固定部110直接摩擦而导致第一导杆112受到损坏。压板114套设于第一导杆112,压板114设有两个,一个连接于第二固定部111朝向第一固定部110的一侧,另一个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朝向第二固定部111的一侧,并与衬套113抵接,用于对衬套113进行限位。
当承载件11作伸缩运动时,第一导杆112沿第一固定部110的长度延伸方向作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部111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部110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在第一方向运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伸展状态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收缩状态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一固定件并列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吸附机构2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件22和多个第二连接件23,第一固定件22的数量与吸盘21的数量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固定件22沿各承载件11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形成成排或成列的第一固定件22,各吸盘21分别设置于各第一固定件22,以形成成排或成列的吸盘21。
在成排分布的第一固定件22中,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间通过第二连接件23活动连接,且位于每排第一固定件22中两端部的第一固定件22与承载件11连接;在成列分布的第一固定件22中,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间通过第二连接件23活动连接,且位于每列第一固定件22中两端部的第一固定件22与承载件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成排分布的第一固定件22中,各第一固定件22均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且成排分布的第一固定件22在初始状态下、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停止后,各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之间的间距始终相等,以保证成排分布的吸盘21的吸力分布均匀,在成列分布的第一固定件22中,各第一固定件22均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且成列分布的第一固定件22在初始状态下、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停止后,各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之间的间距始终相等,以保证成列分布的吸盘21的吸力分布均匀,防止部分吸盘21距离近,导致局部吸力大,造成浪费,以及防止部分吸盘21距离远,局部吸力过小,使局部吸力不足,造成局部塌陷。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方向为图4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4中的Y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连接件23,各第二连接件23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件22运动;其中,一个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相同,另一个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之间也可以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二连接件23,其中,部分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相同,部分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相反;或者所有的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方向均与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所有的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方向均与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相反。
具体地,在每排或每列的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2中,其中一个第一固定件22设有第一连接孔221b,另一个第一固定件22设有活动孔221c,第一连接孔221b与活动孔221c相对设置,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孔221b,第二连接件23的另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活动孔221c。其中,在第一固定件22的运动方向上,位于同一个第一固定件22上的第一连接孔221b与活动孔221c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件22的同一侧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21b及活动孔221c,从而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23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件22。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机构2还包括第四连接件29,第四连接件29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22,第四连接件2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2。
参照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端部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轴视的结构示意图。吸附机构2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件24和紧固件25,第三连接件24开设有第一通孔240。第一固定件22包括凸起部220、固定部221和安装部222,凸起部220和安装部222连接于固定部221的相背两侧,安装部222和固定部221形成L形结构,凸起部220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20a,安装部222设有安装孔222a,安装孔222a用于安装吸盘21。第一连接孔221b和活动孔221c均设置于固定部221。
组装时,将各第三连接件24套设于凸起部220,紧固件25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20a与第一通孔240,使各第三连接件24可转动地连接于各第一固定件22,再使各第三连接件24之间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20用于防止第三连接件24在转动时直接与固定部221背向安装部222的一侧摩擦,从而防止第三连接件24活动受阻,还防止了第三连接件24与固定部221背向安装部222的一侧摩擦而导致被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24呈中心对称的S形,相比于直线形,在视觉效果上,S形的第三连接件24与第一固定件22的重叠部分较多,能很好地被第一固定件22遮挡,在间距变化过程中,依然能保持较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在装载数量较多的第一固定件22时,S形的结构看起来更柔性和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24还包括凸起241,相邻两个第三连接件24的凸起241一个朝向第一固定件22,另一个背向第一固定件22,第三连接件24依次排序,错位相接,使得相邻两个第三连接件24能够互不干涉,方便进行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机构2还包括端连接件20,端连接件20活动连接于成排和成列的端部的第一固定件22,且端连接件20活动连接于第三连接件24。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成排和成列端部的第一固定件22的数量与端连接件20对应设置,位于成排和成列的其他第一固定件22的数量与第三连接件24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21还开设有排气孔221a,排气孔221a设置于背向凸起部220的一侧,且排气孔221a与活动孔221c连通,防止第二连接件23在活动孔221c内运动时,空气被压缩,使第二连接件23受到空气阻力,阻碍第二连接件23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5为销钉,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25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24通过紧固件25与第一固定件22可转动地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2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固定件22可转动地连接。
参照图13、图14和图15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轮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5为滚轮安装结构轴视的结构示意图。吸附机构2还包括安装件27和滚轮26,安装件27设置于承载件11,并位于承载件11的中部,滚轮26设置于安装件27,且滚轮26位于第一固定件22的下部,并与第一固定件22的安装部222背向固定部221的一侧抵接,滚轮26用于支撑第一固定件22,防止第一固定件22连接的数量多而导致中部下垂。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6设有三个,三个滚轮26中的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第一固定件22的下部。保证了至少有两个滚轮26与第一固定件22接触,以保证对第一固定件22的支撑,确保不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调节。
参照图16所示,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收缩状态轴视的结构示意图。吸附机构2还包括分气块28,分气块28设置于驱动机构3,各吸盘21通过管路连接于分气块28。
参照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伸展过程中轴视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伸展状态轴视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轴视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承载板31、第二承载板33、第一驱动组件32和第二驱动组件34,第一承载板31连接于列方向的承载件11,第二承载板33连接于第一承载板31,第一驱动组件3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承载板31,第一驱动组件32的另一端连接于列方向的承载件11,第二驱动组件34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承载板33,第二驱动组件34的另一端连接于排方向的承载件11。其中,列方向为图16中的Y方向,排方向为图16中的X方向。
第一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手轮320、第一活动件321、第一齿条321a、第一齿轮、第二导杆322、第二导杆固定座、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323和第一轴承,第二导杆322固定座连接于第一承载板31,第一轴承连接于第二导杆322固定座。第二导杆3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323连接,且第二导杆322穿设于第二导杆固定座及第一轴承,以通过第二导杆固定座及第一轴承对第二导杆322进行定位和导向。第一活动件3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323,第一齿条321a设置于第一活动件321。第一齿轮连接于第一承载板31,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321a啮合。第一手轮320连接于第一齿轮。第二连接板323连接于列方向的承载件11。
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32还包括第一阶梯轴和第一安装座,第一手轮320和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阶梯轴连接在一起,第一安装座安装于第一阶梯轴,且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承载板31,第一安装座上设有轴承,从而使第一齿轮和第一手轮320安装于第一承载板31上。
在转动第一手轮320时,第一手轮320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321a啮合相对运动,使列方向的承载件11沿第一齿条321a的长度延伸方向运动,进而使排方向的承载件11作伸缩运动,从而调节排方向的各吸盘21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杆322设有两根,两根第二导杆322分别位于第一齿轮的两侧,且第二导杆322的直径为10mm。
第二驱动组件34包括第二手轮340、第二活动件341、第二齿条341a、第一齿轮、第三导杆342、第三导杆固定座、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343和第二轴承,第三导杆固定座连接于第二承载板33,第二轴承连接于第三导杆固定座。第三导杆3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343连接,且第三导杆342穿设于第三导杆固定座及第二轴承,以通过第三导杆固定座及第二轴承对第三导杆342进行定位和导向。第二活动件3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343,第二齿条341a设置于第二活动件341。第二齿轮连接于第二承载板33,且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341a啮合。第二手轮340连接于第二齿轮。第四连接板343连接于排方向的承载件11。
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34还包括第二阶梯轴和第二安装座,第二手轮340和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阶梯轴连接在一起,第二安装座安装于第二阶梯轴,且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二承载板33,第二安装座上设有轴承,从而使第二齿轮和第二手轮340安装于第二承载板33上。
在转动第二手轮340时,第二手轮340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341a啮合相对运动,使排方向的承载件11沿第二齿条341a的长度延伸方向运动,进而使列方向的承载件11作伸缩运动,从而调节列方向的各吸盘21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杆342设有两根,两根第三导杆342均位于第二齿轮的同一侧,且第三导杆342的直径为10mm。
继续参照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驱动机构3还包括锁定件35,锁定件35设有两个,各锁定件35分别套设于第一手轮320、第二手轮340,用于锁定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具体地,每个锁定件35包括限位部351和锁定部350,锁定部350与限位部351连接。锁定部350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350a,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部350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8个第二通孔350a,各第二通孔350a的孔径与第一手轮320、第二手轮340的手柄直径对应设置。限位部351开设有60°的长腰孔351a。当限位部351在长腰孔351a范围内左右移动时,会使得8个第二通孔350a的轨迹能够布满锁定部350的圆周,形成圆环,因此,无论第一手轮320、第二手轮340处于圆周任意位置,都可以通过调节锁定件35的长腰孔351a位置来固定手轮。在锁定时,通过对应的第二通孔350a使锁定部350套设于手轮,然后固定住限位部351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手轮驱动齿轮转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驱动齿轮转动,例如,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转动。
在吸附板材时,转动第一手轮320,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321a啮合相对运动,使列方向的承载件11沿第一齿条321a的长度延伸方向运动,进而使排方向的承载件11作伸缩运动,从而调节排方向的各吸盘21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二手轮340,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341a啮合相对运动,使排方向的承载件11沿第二齿条341a的长度延伸方向运动,进而使列方向的承载件11作伸缩运动,从而调节列方向的各吸盘21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吸附机构2的吸附范围的大小,从而取放装置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板材,无需人工调节吸盘21,大幅度地节省了人力,满足了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参照图19所示,驱动机构3还包括气动滑台组件36和驱动装置,气动滑台组件36连接于第一承载板31,驱动装置连接于气动滑台组件36,用于驱动上述取放装置的移动,从而实现板材的取放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系统,包括真空吸附装置和以上任一实施例的取放装置,真空吸附装置连接于吸附机构,真空吸附装置用于使取放装置形成负压环境,以吸附板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能够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
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且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多个吸盘,各所述吸盘能够沿所述承载机构的伸缩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作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导杆的至少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所述吸附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承载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矩形结构,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与所述吸盘的数量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沿各所述承载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形成成排或成列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各所述吸盘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
在成排或成列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且位于每排或每列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两端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成排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均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在成列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均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各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运动;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其中一部分第二连接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运动方向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另一部分第二连接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成排或成列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运动速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排或每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活动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活动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件,各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各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三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凸起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且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固定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分气块,所述分气块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各所述吸盘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气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承载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机构。
15.一种真空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连接于所述吸附机构,
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用于使所述取放装置形成负压,以吸附板材。
CN202310518988.XA 2023-05-10 2023-05-10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Active CN116281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8988.XA CN116281160B (zh) 2023-05-10 2023-05-10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8988.XA CN116281160B (zh) 2023-05-10 2023-05-10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1160A true CN116281160A (zh) 2023-06-23
CN116281160B CN116281160B (zh) 2023-08-18

Family

ID=86803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8988.XA Active CN116281160B (zh) 2023-05-10 2023-05-10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8116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99310A1 (en) * 2011-02-15 2013-11-14 Sidel Participations Tool for handling and grouping together product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said tool
DE102013105383B3 (de) * 2013-05-24 2014-07-24 Schindler Handhabe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Halten und Heben von Glasplatten
CN106826893A (zh) * 2016-12-16 2017-06-1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端拾器和机器人搬运系统
CN208916277U (zh) * 2018-10-17 2019-05-31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取料机械手
CN211109880U (zh) * 2019-10-22 2020-07-28 南京途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距吸盘移载臂机构
CN212655105U (zh) * 2019-12-31 2021-03-05 湖南腾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机构
CN212768609U (zh) * 2020-07-06 2021-03-23 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距取放料装置
CN214298208U (zh) * 2020-12-31 2021-09-28 无锡惟勤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板件的翻板装置
CN216266101U (zh) * 2021-09-27 2022-04-12 东莞思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边距可调式pcb板移载机械手
TWM630282U (zh) * 2022-03-24 2022-08-01 鴻鉑科技有限公司 機械臂用吸盤
CN217995989U (zh) * 2022-08-08 2022-12-09 内蒙古一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堆拆装用吸附式吸盘
CN219057828U (zh) * 2022-11-30 2023-05-23 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取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99310A1 (en) * 2011-02-15 2013-11-14 Sidel Participations Tool for handling and grouping together product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said tool
DE102013105383B3 (de) * 2013-05-24 2014-07-24 Schindler Handhabe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Halten und Heben von Glasplatten
CN106826893A (zh) * 2016-12-16 2017-06-1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端拾器和机器人搬运系统
CN208916277U (zh) * 2018-10-17 2019-05-31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取料机械手
CN211109880U (zh) * 2019-10-22 2020-07-28 南京途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距吸盘移载臂机构
CN212655105U (zh) * 2019-12-31 2021-03-05 湖南腾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机构
CN212768609U (zh) * 2020-07-06 2021-03-23 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距取放料装置
CN214298208U (zh) * 2020-12-31 2021-09-28 无锡惟勤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板件的翻板装置
CN216266101U (zh) * 2021-09-27 2022-04-12 东莞思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边距可调式pcb板移载机械手
TWM630282U (zh) * 2022-03-24 2022-08-01 鴻鉑科技有限公司 機械臂用吸盤
CN217995989U (zh) * 2022-08-08 2022-12-09 内蒙古一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堆拆装用吸附式吸盘
CN219057828U (zh) * 2022-11-30 2023-05-23 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取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1160B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1113A (zh) 送料装置
CN210307875U (zh) 夹取装置
CN107571060B (zh) 一种多吸附点位置同步可调的吸附模块
CN111498492A (zh) 一种半导体基板自动化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207090624U (zh) 贴胶带装置
KR20000029186A (ko) 공작물 흡착반송장치 및 흡착헤드
CN116281160B (zh) 取放装置及真空吸附系统
CN105458062B (zh) 自动冲切机
CN206437266U (zh) 自动贴膜装置
CN117021058A (zh) 用于建筑检测材料搬运的智能机器人
CN210465490U (zh) 一种吸附固定装置及检测系统
KR102062096B1 (ko) 기판 반송용 핸드 및 기판 반송 방법
CN214826916U (zh) 一种物料翻转装置
CN109807670A (zh) 一种用于双z轴机床的机械手及应用其的双z轴机床
CN215665861U (zh) 取放料设备
KR100636302B1 (ko) 기판의 반송 장치 및 반송 방법
CN113246161A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抓取折叠机械手
CN210528781U (zh) 一种玻璃基板全自动切割设备
CN207402498U (zh) 一种多吸附点位置同步可调的吸附模块
CN209344157U (zh) 电池安装设备
CN215853875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取料装置
CN218947698U (zh) 移料装置
CN220196255U (zh) 一种机箱侧板铆钉自动安装设备
CN219536434U (zh) 一种高精度smt贴片机的吸嘴机构
CN214122394U (zh) 一种双工位测试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