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7327U - 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7327U
CN219027327U CN202222977329.6U CN202222977329U CN219027327U CN 219027327 U CN219027327 U CN 219027327U CN 202222977329 U CN202222977329 U CN 202222977329U CN 219027327 U CN219027327 U CN 219027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ing
base
placement area
fitting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73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晋
肖都军
刘国伟
程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73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7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7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7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位夹具,包括底座、对中机构、驱动机构及转移机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待装配件及/或第二待装配件的放置区;对中机构包括多个对中件,多个对中件围设于放置区的周侧,驱动机构连接于对中件,用于驱动对中件靠近或者远离放置区,以夹持对中第一待装配件或者第二待装配件;转移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吸盘,移动组件设置于底座或者底座的侧方,吸盘位于放置区上方,吸盘能够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已对中完成的第一待装配件和第二待装配件上升或者下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能够有效保证第一待装配件与第二待装配件之间的对中贴合,避免出现贴合后周侧缝隙不均的现象。

Description

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型材框与触摸屏在装配时一般需要进行对中,以保证两者贴合装配后不会出现周侧缝隙不均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对中方式一般采用视觉定位夹具或者机械定位夹具进行对中,其中视觉定位夹具对人员操作技术要求高且成本大,机械对中夹具又难以同时兼容对中多种规格的型材框和触摸屏并对两者进行贴合装配,操作不便,难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夹具。
一种定位夹具,包括底座、对中机构、驱动机构及转移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待装配件及/或第二待装配件的放置区;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多个对中件,多个所述对中件围设于所述放置区的周侧,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对中件,用于驱动所述对中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放置区,以夹持对中所述第一待装配件或者第二待装配件;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吸盘,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或者所述底座的侧方,所述吸盘位于所述放置区上方,所述吸盘能够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已对中完成的所述第一待装配件和所述第二待装配件上升或者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件、安装件及移动杆体,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底座,另一端固连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移动杆体包括弯折连接的压杆部和联动部,所述压杆部凸出所述安装件的侧壁,所述联动部竖向穿设于所述安装件并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件的底部,用于安装所述吸盘;所述安装件的侧壁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避让通道,所述压杆部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避让通道内移动,以带动所述吸盘上升或者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内置于所述安装件,并套设于所述联动部,用于在外力撤除时带动所述吸盘上升。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双向传动组件和第二双向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双向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区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用于驱动所述放置区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所述第二双向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区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用于驱动所述放置区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对中件均包括连接轴及夹持元件,所述连接轴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夹持元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用于抵持所述第一待装配件或者第二待装配件。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元件为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连接轴上的滚筒。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对中件,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支撑框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对中件。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移动孔道,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杆,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支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底部,所述固定支杆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所述移动孔道内移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框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区的四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框,每个所述支撑框内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所述对中件。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形成至少部分所述放置区,所述夹持元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凸台的高度,所述夹持元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其对中机构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从放置区的四侧逐渐对第一待装配件或者第二待装配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对中,转移机构能够在第一待装配件完成对中定位后,将其吸附上升至半空中保持对中状态,为第二待装配件的对中定位提供条件,待第二待装配件在放置区对中定位完成后,转移机构能够将第一待装配件在保持对中状态的情况下下降,完成其与第二待装配件的贴合装配,有效避免第一待装配件与第二待装配件贴合后周侧出现缝隙不均的现象,且该定位夹具能够兼容不同规格大小的第一待装配件和第二待装配件的对中定位以及对中贴合,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具在第一视角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X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位夹具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定位夹具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定位夹具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定位夹具在其中一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Y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Z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定位夹具在另一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定位夹具;10、底座;11、放置区;12、移动孔道;13、凸台;20、对中机构;21、对中件;211、连接轴;212、夹持元件;22、支撑框;23、固定支杆;30、驱动机构;31、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1、第一齿条;312、第一齿轮丝杆;313、第一手柄;32、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1、第二齿条;322、第二齿轮丝杆;323、第二手柄;40、转移机构;41、移动组件;411、支撑件;412、安装件;4121、避让通道;413、移动杆体;4131、压杆部;4132、联动部;414、弹性复位件;42、吸盘;200、待装配件;210、第一待装配件;220、第二待装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技术中,型材框与触摸屏在装配时一般需要进行对中,以保证两者贴合装配后不会出现周侧缝隙不均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对中方式一般采用视觉定位夹具或者机械定位夹具进行对中,其中视觉定位夹具对人员操作技术要求高且成本大,机械对中夹具又难以同时兼容对中多种规格的型材框和触摸屏并对两者进行贴合装配,操作不便,难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夹具100,用于型材框与触摸屏之间的对中装配,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100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中不同待装配件200之间的对中及贴合。
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具100在第一视角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X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100包括底座10、对中机构20、驱动机构30及转移机构40;底座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待装配件210及/或第二待装配件220的放置区11;对中机构20包括多个对中件21,多个对中件21围设于放置区11的周侧,驱动机构30连接于对中件21,用于驱动对中件21靠近或者远离放置区11,以夹持对中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转移机构40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组件41和吸盘42,移动组件41设置于底座10或者底座10的侧方,吸盘42位于放置区11上方,吸盘42能够在移动组件41的作用下带动已对中完成的第一待装配件210和第二待装配件220上升或者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100,其对中机构20能够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从放置区11的四侧逐渐对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的位置进行调整对中,转移机构40能够在第一待装配件210完成对中定位后,通过吸盘42将第一待装配件210吸附上升至半空中保持对中状态,为第二待装配件220的对中定位让位,待第二待装配件220在放置区11对中定位完成后,转移机构40能够将第一待装配件210在保持对中状态的情况下下降,完成其与第二待装配件220的贴合装配,有效保证第一待装配件210与第二待装配件220之间的对中贴合,避免出现贴合后周侧缝隙不均的现象。且如此设计的定位夹具100能够兼容不同规格大小的第一待装配件210和第二待装配件220的对中定位以及对中贴合,无需将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进行预固定,也无需为不同的第二待装配件220设计不同的预固定结构。
为了便于描述,下述中,用待装配件200指代第一待装配件210和第二待装配件220,换言之,任何能够或者需要在本定位夹具100上进行对中装配的器件均可被称为待装配件200。
请再次参见图1,且一并参见图3至图5,图3为图1中定位夹具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定位夹具100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定位夹具100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待装配件210为触摸屏,第二待装配件220为型材框;型材框与触摸屏的对中贴合过程如下:
首先将触摸屏置于放置区11,操作驱动机构30带动对中件21分别从放置区11的长度方向(参见图5所示的M方向)和宽度方向(参见图5所示的N方向)对触摸屏进行对中,对中过程中,放置区11长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会朝放置区11的中心移动,推动触摸屏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对中,直至放置区11长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均抵接触摸屏时,则触摸屏在长度方向上以完成对中;进一步的,放置区11宽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也会朝放置区11的中心移动,推动触摸屏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对中,直至放置区11宽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均抵接触摸屏,此时触摸屏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均完成对中;此时可启动转移机构40对触摸屏进行转移,具体的,转移机构40的移动组件41会带动处于半空中的吸盘42下降吸附触摸屏,进而带动触摸屏离开放置区11到达半空中,可以理解,触摸屏仅在竖直方向上上移,因此其在半空中但仍保持已经对中完成的状态,也即触摸屏的中心仍与放置区11的中心仍保持一致。如此,可进一步对中型材框,将型材框置于放置区11,按照对中触摸屏的方式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分别对型材框进行对中,对中完成后的型材框在四侧对中件21的夹持下保持固定,再次启动转移机构40,带动已完成的触摸屏下移,此时已完成对中的触摸屏即可与已完成对中的型材框进行准确贴合,保证两者的中心一致,保证触摸屏与型材框贴合后四边缝隙均匀。
请再次参见图2,且一并参见图6至图8,图6为图1中定位夹具100在其中一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Y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Z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41包括支撑件411、安装件412及移动杆体413,支撑件411的一端固设于底座10,另一端固连于安装件412,移动杆体413包括弯折连接的压杆部4131和联动部4132,压杆部4131凸出安装件412的侧壁,联动部4132竖向穿设于安装件412并部分凸出于安装件412的底部,用于安装吸盘42;安装件412的侧壁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避让通道4121,压杆部4131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在避让通道4121内移动,以带动吸盘42上升或者下降。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411为L形杆,以保证支撑件411连接安装件412的一端能够将安装件412架设于放置区11上方,换言之,能够保证吸盘42能够吸附触摸屏上下移动。
请再次参见图2及图8,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41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14,弹性复位件414内置于安装件412,并套设于联动部4132,用于在外力撤除时带动吸盘42上升。换言之,待第一待装配件210对中完成后,使用人员可对压杆部4131施加向下的力,压杆部4131会沿避让通道4121向下移动,同时压缩弹性复位件414,使联动部4132带动吸盘42从预设高度处下移,吸盘42吸附第一待装配件210后,使用人员撤除外力,吸盘42则会在弹性复位件414的作用被联动部4132及压杆部4131带动向上复位至预设高度处。其中,弹性复位件414包括但不限于被实施为弹簧,所述预设高度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设定。
请再次参见图1、图5及图6,且一并参见图9至图11,图9为图1中定位夹具100在另一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具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和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连接于放置区11长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用于驱动放置区11长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连接于放置区11宽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用于驱动放置区11宽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也即,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多个对中件21相互配合夹持或者释放待装配件200,其中需要夹持待装配件200时,位于相对两侧的对中件21做相向运动;需要释放待装配件200时,位于相对两侧的对中件21做相背运动。可以理解,在待装配件200处于别对中件21对中夹持状态下时,吸盘42也可通过吸力直接将待装配件200吸附固定进而带动上移,只要将对中件21的夹持力设定在适当范围,使吸盘的吸力足够克服夹持力即可。具体的,使用人员能够通过驱动机构30的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和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分别带动不同的对中件21在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对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进行夹持对中,也能够在吸盘42需要吸附移动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时松开,保证吸附顺利不损伤待装配件200。此外,双向传动能够同步调整放置区11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的对中件21,时刻保证对中中心不变,最大程度消除加工误差影响,保证型材框与触摸屏贴合后周侧缝隙均匀一致。
请再次参见图图1、图6、图9及图11,具体的,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及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均为齿轮齿条与齿轮丝杆相互配合的传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及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分别具有突出于底座10的第一手柄313和第二手柄323,在对中过程中,使用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手柄313驱动第一双向传动组件31的第一齿轮丝杆312,带动第一齿条311转动,从而驱使放置区11长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沿水平方向相向移动,以及通过转动第二手柄323驱动第二双向传动组件32的第二齿轮丝杆322,带动第二齿条321转动,从而驱使放置区11宽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沿水平方向相向移动,以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分别对待装配件200进行对中,使触摸屏的中心或者型材框的中心与放置区11的中心重合;待触摸屏对中完成后,再通过转移机构40将触摸屏搬运到半空中,重复步骤将型材框进行对中,下移触摸屏贴合到型材框上即可完成装配,保证贴合后四边缝隙均匀。
请再次参见图1、图5、图7、图10及图11,进一步的,为了避免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对中后,另一方向的对中造成待装配件200的损伤,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对中件21均包括连接轴211及夹持元件212,连接轴211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夹持元件212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轴211,用于夹持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如此设置,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轴211上的夹持元件212,能够保证其中一个方向对中完成后另一个方向对中仍能够安全进行对中;例如,参见图5,为放置区11周侧的对中件21进行分组,其中放置区11长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分别为A组和B组,放置区11宽度方向两侧的对中件21分别为C组和D组,当第一待装配件210置于放置区11后,A组及B组的对中件21首先在长度方向上对第一待装配件210进行对中夹持,此时宽度方向上的C组和D组对中件21在宽度方向对第一待装配件210进行对中时,第一待装配件210仍能够相对于A组对中件21的夹持元件212和B组对中件21的夹持元件212发生相对移动,换言之,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轴211上的夹持元件212能够在保证良好的对中效果和夹持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或者避免其中一个方向完成对中后,另一个方向对中过程中造成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磨损的风险。
请再次参见图7及图10,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元件212为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连接轴211上的滚筒。滚筒能够最大化与待装配件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程度保证不同的待装配件200均能够在对中过程中始终与夹持元件212接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元件212也可为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轴211上的多个滚珠,换言之,只要能够保证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在其中一个方向对中完成时与另一方向上的对中件21仍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即可。
为了便于驱动机构30同时驱动多个对中件21,在本实施例中,对中机构20还包括支撑框22,支撑框2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中件21,驱动机构30通过支撑框22可驱动地连接于对中件21。如此设置,驱动机构30能够通过支撑框22同时带动多个对中件21移动,保证多个对中件21的同步性,提高对中准确性和夹持可靠性。具体的,对中件21的连接轴211的两端分别固连于支撑框22相对的两侧并保持垂直于底座10的状态,对中件21的夹持元件212可以相对于支撑框22转动,以保证型材框或者触摸屏在长或宽某一方向对中后,仍可调整另一方向位置移动对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放置区11同一侧边的每个对中件21均可由不同的驱动机构30分别进行驱动,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支撑框22,每个对中件21可直接通过连接轴211连接于驱动机构30。
优选的,放置区11的四侧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框22,每个支撑框22内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对中件21。如此设置,四个支撑框22能够两两配合,从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分别进行对中,支撑框22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对中件21能够增加对中可靠性,多个对中件21能够形成多个抵接或者夹持点,使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上的受力点增加,避免受力不均导致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出现损伤或者位置偏移的情况。优选的,放置区11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支撑框22以及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支撑框22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支撑框22内对中件21的数量相同。如此设置,能够最大程度保持对中稳定性,避免受力不均导致损伤待装配件200或者对中效果不佳等。需要强调的是,夹持元件212至少部分侧壁是凸出于支撑框22两侧的,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夹持元件212能够有效夹持以及对中待装配件200。
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支撑框22内设置有三个对中件2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撑框22内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对中件21。
为了降低定位夹具100的整体体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设置于底座10内,底座10上表面开设有移动孔道12,定位夹具100还包括固定支杆23,驱动机构30通过固定支杆23连接于支撑框22的底部,固定支杆23能够在驱动机构30的作用下在移动孔道12内移动,以带动支撑框22移动。如此设置,驱动机构30设置于底座10内,通过移动孔道12和固定支杆23的配合驱动支撑框22移动,能够在不影响对中效果的同时,降低定位夹具100整体体积,避免占用过大空间。
请再次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上凸设有凸台13,凸台13的上表面形成至少部分放置区11,夹持元件212靠近底座10的一端与底座10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凸台13的高度,夹持元件212远离底座10的一端与底座10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凸台13的高度。如此设置,凸台13对触摸屏具有抬高作用,使第一待装配件210能够接触夹持元件212从而被夹紧移动,避免因第一待装配件210厚度较薄导致第一待装配件210与连接轴211接触导致对中过程产生磨损的情况发生。优选的,凸台13的中心与放置区11的中心同心,且凸台13的上表面仅形成部分放置区11,以进一步保证触摸屏放置的平稳性和对中准确性。进一步的,凸台13的尺寸小于型材框的尺寸,以在对中型材框时,型材框能够扣合在凸台13上。如此设置,在对中型材框时,凸台13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型材框提供矫形作用,保证型材框直线度,避免触摸屏与型材框贴合过程出现偏差或者贴合效果差等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100,触摸屏与型材框的对中顺序优选为,先对中触摸屏后对中型材框,进而通过转移机构将触摸屏与型材框进行对中贴合,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适配性高,可直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触摸屏与型材框的对中与贴合,且对中件21的连接轴211与夹持元件212的转动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对中过程对型材框和触摸屏的损伤,保证产品贴合后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100,其对中机构20能够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从放置区11的四侧逐渐对第一待装配件210或者第二待装配件220的位置进行调整对中,转移机构40能够在第一待装配件210完成对中定位后,将其吸附上升至半空中保持对中状态,为第二待装配件220的对中定位提供条件,待第二待装配件220在放置区11对中定位完成后,转移机构40能够将第一待装配件210在保持对中状态的情况下下降,完成其与第二待装配件220的贴合装配,有效避免第一待装配件210与第二待装配件220贴合后周侧出现缝隙不均的现象,且该定位夹具100能够兼容不同规格大小的第一待装配件210和第二待装配件220的对中定位以及对中贴合,效率高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对中机构、驱动机构及转移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待装配件及/或第二待装配件的放置区;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多个对中件,多个所述对中件围设于所述放置区的周侧,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对中件,用于驱动所述对中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放置区,以夹持对中所述第一待装配件或者第二待装配件;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吸盘,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或者所述底座的侧方,所述吸盘位于所述放置区上方,所述吸盘能够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已对中完成的所述第一待装配件和所述第二待装配件上升或者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件、安装件及移动杆体,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底座,另一端固连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移动杆体包括弯折连接的压杆部和联动部,所述压杆部凸出所述安装件的侧壁,所述联动部竖向穿设于所述安装件并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件的底部,用于安装所述吸盘;所述安装件的侧壁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避让通道,所述压杆部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避让通道内移动,以带动所述吸盘上升或者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内置于所述安装件,并套设于所述联动部,用于在外力撤除时带动所述吸盘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双向传动组件和第二双向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双向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区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用于驱动所述放置区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所述第二双向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区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用于驱动所述放置区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对中件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对中件均包括连接轴及夹持元件,所述连接轴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夹持元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用于抵持所述第一待装配件或者第二待装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为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连接轴上的滚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对中件,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支撑框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对中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移动孔道,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杆,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支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底部,所述固定支杆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所述移动孔道内移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框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区的四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框,每个所述支撑框内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所述对中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形成至少部分所述放置区,所述夹持元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凸台的高度,所述夹持元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CN202222977329.6U 2022-11-09 2022-11-09 定位夹具 Active CN219027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7329.6U CN219027327U (zh) 2022-11-09 2022-11-09 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7329.6U CN219027327U (zh) 2022-11-09 2022-11-09 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7327U true CN21902732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7329.6U Active CN219027327U (zh) 2022-11-09 2022-11-09 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7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69316U (zh) 不平工件自适应吸盘
CN219027327U (zh) 定位夹具
CN210026295U (zh) 手机钢化膜自动贴合机
CN209737637U (zh) 一种新型大尺寸吸盘组件
CN211415052U (zh) 一种机械非标设备加工调试台
CN110814546B (zh) 一种翻转机构
CN114809397B (zh) 一种钢结构异形幕墙固定安装工具
CN112536880B (zh) 一种定制家具快速装配系统
CN208853891U (zh) 一种机器视觉电路板组装机
CN113696077A (zh) 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的连续式表面加工装置
CN209832256U (zh) 一种玻璃的加工用固定装置
CN108145432B (zh) 一种麻将灯摇杆自动装配设备
CN218655305U (zh) 一种用于手机生产的多方向点胶夹具结构
KR100864592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장치
CN211184829U (zh) 一种简易的飞机控制面板电器元件辅助安装装置
CN219729633U (zh) 一种柔性上料智能分拣装置
CN217263232U (zh) 一种电视机边框取放装置
CN116453984B (zh) 一种不同尺寸晶片贴蜡固定装置和贴蜡固定方法
CN112518942B (zh) 一种定制家具快速装配方法
CN220241281U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自动装夹治具装置
CN215811532U (zh) 一种吸附装置
CN215750862U (zh) 一种背胶贴附治具
CN213880796U (zh) 一种pcb板组装自动找正机构
CN218557973U (zh) 一种pcb电路板贴合胶带夹具及装置
CN215407161U (zh) 一种防静电全钢架空活动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