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9567B - 缝线张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线张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69567B CN116269567B CN202310580764.1A CN202310580764A CN116269567B CN 116269567 B CN116269567 B CN 116269567B CN 202310580764 A CN202310580764 A CN 202310580764A CN 116269567 B CN116269567 B CN 1162695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ture
- fixing
- rotating
- ratchet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91—Sewing machines for surger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2017/049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for tensioning su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线张紧装置。所述缝线张紧装置用于张紧缝合线,所述缝线张紧装置包括壳体、旋转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槽,所述旋转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旋转,所述旋转机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缝合线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所述缝合线的部分能够贴合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侧壁。本申请的缝线张紧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缝线张紧装置张紧和释放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缝线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外科手术中,需要使用缝合线固定骨块,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缝线张紧装置对缝合线进行张紧,以保证缝合线对骨块固定的稳定性。现有的缝线张紧装置一般包括壳体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壳体拔出和插入,固定机构上设置有一条固定槽,固定槽用于固定缝合线。
在使用缝线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时,需要先将固定机构的部分拔出,之后将缝合线通过固定槽绕设在固定机构的外部,在缝合线缠绕完成后,将固定机构的部分再次插入壳体中,之后旋转调节轮以实现缝合线的张紧;在进行释放时,需要先旋转调节轮之后以松动缝合线,之后将固定机构自壳体内拔出,并将缝合线自固定槽上拆下后将固定机构插入壳体的内部,进而实现了缝合线的释放。如此,进行缝合线张紧和释放时,流程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
此外,固定机构一般呈细杆状,固定槽位于固定机构的中部,在进行缝合线张紧时,缝合线绕固定机构的外侧壁收紧,然而绕设固定机构一周的长度较小,这使得进行缝合线张紧时需要转动固定机构较多圈,导致缝线张紧效率不高,操作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缝线张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缝线张紧装置张紧和释放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提供一种缝线张紧装置,所述缝线张紧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固定槽;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槽,所述旋转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旋转,所述旋转机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缝合线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所述缝合线能够贴合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安置槽,两个所述第一安置槽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缝合线能够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安置槽,所述第一安置槽的两个彼此相对的槽壁均与所述缝合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安置槽,所述第二安置槽自所述固定机构的远离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凹入,所述第一安置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安置槽之间;
两个所述第一安置槽分别自所述固定机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端向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凹入。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转轮,所述转轮通过所述旋转轴固定于壳体,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转轮的外侧壁;
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
止挡机构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所述第二止挡部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止挡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旋转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抵接;
在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棘盘和多个第一棘齿,所述棘盘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多个第一棘齿沿所述棘盘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棘轮主体和多个第二棘齿,所述多个第二棘齿沿所述棘轮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棘轮主体,所述棘轮主体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棘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棘齿的数量;
在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棘齿分别与所述第二棘齿抵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拨动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拨动部的中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使所述拨动部能够绕所述旋转;
所述拨动部的第二端能够朝向或者背离所述壳体移动,以使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被压缩;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
优选地,所述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
抵接座;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抵接座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围设出连接空间,所述连接管伸入所述连接空间,并且与所述主体部接触;
叉部,所述叉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叉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尖突部,所述尖突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尖突部的体积小于所述主体部的体积。
本申请的缝线张紧装置,旋转机构设置于沿第一方向贯穿壳体的固定槽内,固定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的侧壁,并且旋转机构的外径大于固定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这使得旋转机构旋转的过程中,固定机构能够暴露在壳体的外部。如此,在缝合线张紧时,逆时针旋转旋转机构,使得旋转机构带动固定机构旋转,之后缝合线的缠绕在固定机构上,并逆时针旋转旋转机构进行张紧;在进行缝合线释放时,顺时针旋转旋转机构,使旋转机构带动固定机构旋转,之后直接将缝合线自固定机构上取出。如此,在进行缝合线张紧和释放的过程中均无需对固定机构进行插入和拔出,简化了缝合线张紧和释放的流程,提升了缝合线张紧和释放的效率。
此外,固定机构固定于旋转机构的侧壁,缝合线固定于固定机构,旋转机构的外径大于固定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进行张紧时,缝合线的部分能够贴合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侧壁。相较于缝合线直接绕设在固定机构的外侧壁,本申请的缝线张紧装置提升了缝合线绕设一周的长度,减少了缝合线张紧时需要转动的圈数,进一步地提升了缝合线张紧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实施例一的缝线张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实施例一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实施例一的缝合线缠绕在缝线张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实施例一的第二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实施例一的第一止挡部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实施例一的第一止挡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实施例一的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的相对位置图;
图8示出实施例一的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实施例一的旋转轴与第二止挡部的相对位置图;
图10示出实施例一的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实施例一的转轮与第二止挡部的相对位置图;
图12示出沿与第三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实施例一中的缝线张紧装置获得的剖面图;
图13示出实施例一的抵接座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实施例一的抵接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实施例一的第一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实施例一的缝线张紧装置的爆炸图;
图17示出实施例二的缝线张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实施例二的缝合线缠绕在固定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9示出实施例二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实施例二的第二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实施例二的第二止挡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实施例二的第一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实施例二的旋转轴与拨动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24示出与第三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实施例二中的缝线张紧装置获得的剖面图。
图标:1-壳体;11-第一壳部;111-固定槽;112-刻度指示部;12-第二壳部;13-连接管;14-测力弹簧;2-抵接座;21-主体部;211-开槽;212-连接空间;22-叉部;23-尖突部;3-固定机构;31-第一安置槽;311-第一固定部;3111-第一接触面;312-第二固定部;3121-第二接触面;32-衔接部;33-第二安置槽;4-旋转机构;41-转轮;411-卡槽;412-固定平面;42-旋转轴;421-第一轴部;4211-第二连接平面;422-第二轴部;4221-抵接面;43-把手;44-第二止挡部;441-棘牙;442-伸出部;443-固定台;444-棘轮主体;445-第二棘齿;446-安装孔;447-第一连接平面;448-安装部;449-安装平面;45-第一止挡部;451-棘盘;452-第一棘齿;453-凸台;46-拨动部;47-固定轴;48-复位弹簧;5-缝合线;L1-第一方向;L2-第二方向;L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参考图1至图24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24中,第一方向L1、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两两垂直。
根据本申请提供一种缝线张紧装置,缝线张紧装置包括:
壳体1,壳体1开设有固定槽111;
旋转机构4,旋转机构4设置于固定槽111,旋转机构4能够相对壳体1旋转,旋转机构4的外径大于固定槽在第一方向L1上的尺寸;
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固定于旋转机构4的侧壁,缝合线5固定于固定机构3,缝合线5的部分能够贴合于旋转机构4的侧壁。
旋转机构4设置于沿第一方向L1贯穿壳体1的固定槽内,固定机构3设置在旋转机构4的侧壁,并且旋转机构4的外径大于固定槽在第一方向L1上的尺寸,这使得旋转机构4旋转的过程中,固定机构3能够暴露在壳体1的外部。如此,在缝合线5张紧时,逆时针旋转旋转机构4,使得旋转机构4带动固定机构3旋转,之后缝合线5缠绕在固定机构3上,并逆时针旋转旋转机构4进行张紧;在进行缝合线5释放时,顺时针旋转旋转机构4,使得旋转机构4带动固定机构3旋转,之后直接将缝合线5自固定机构3上取出。如此,在进行缝合线5张紧和释放的过程中均无需对固定机构3进行插入和拔出,简化了缝合线5张紧和释放的流程,提升了缝合线5张紧和释放的效率。
此外,固定机构3固定于旋转机构4的侧壁,缝合线5固定于固定机构3,旋转机构4的外径大于固定槽111在第一方向L1上的尺寸。在进行张紧时,缝合线5的部分能够贴合于旋转机构4的侧壁。相较于缝合线5直接绕设在固定机构3的外侧壁,本申请的缝线张紧装置提升了缝合线5绕设一周的长度,减少了缝合线5张紧时需要转动的圈数,进一步地提升了缝合线5张紧的效率。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缝线张紧装置的结构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固定机构3包括两个第一安置槽31和一个第二安置槽33,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3形成为块状结构,两个第一安置槽31分别自固定机构3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两侧向固定机构3的内部凹入,两个第一安置槽31的凹入方向相反,第二安置槽33自固定机构3的上端向下凹入,固定机构3的与第二安置槽33相对的一端固定于转轮41的固定槽上;如图3所示,在缠绕缝合线5时,可以先将缝合线5依次经过两个第一安置槽31,使得缝合线5环绕固定机构3一圈或者两圈,之后将缝合线5穿过第二安置槽33,以压紧缝合线5的位于两个第一安置槽31之间的部分,如此,能够进一步地保证了缝合线5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旋转机构4包括转轮41和旋转轴42,转轮41通过旋转轴42固定于壳体1,转轮41位于固定槽111内,固定机构3固定于转轮41上,转轮41能够在旋转轴42的带动下旋转,以实现缝合线5的张紧。
进一步地,旋转机构4还包括把手43,把手43与旋转轴42连接,以带动旋转轴42旋转,并且把手43位于壳体1的外部。在将缝合线5缠绕至固定机构3后,可以通过旋转把手43,使得设置在旋转机构4上的固定机构3朝向拉伸缝合线5的方向旋转,以使缝合线5进一步被张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
第一止挡部45,第一止挡部45固定于固定槽的内壁;
第二止挡部44,第二止挡部44固定于旋转机构4,使得旋转机构4能够带动第二止挡部44旋转;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二止挡部44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旋转机构4沿第二方向L2移动,以使旋转机构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旋转机构4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机构4与第一止挡部45抵接,第一止挡部45限制第二止挡部44的旋转,进而限制旋转机构4的旋转,此时能够实现对旋转机构4的位置的固定,使得缝合线5保持张紧的状态;
在旋转机构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止挡部45与第二止挡部44沿第二方向L2间隔设置,此时第一止挡部45无法限制第二止挡部44的旋转,如此,能够便于旋转旋转机构4实现缝合线5的释放。
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拨动部46和固定轴47,拨动部46的第一端与旋转轴42连接,拨动部46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固定轴47穿设于壳体1,固定轴47沿第三方向L3延伸,拨动部46的中部与旋转轴42连接,以使拨动部46能够绕固定轴47旋转;拨动部46的第二端能够朝向或者背离壳体1移动,以使旋转轴42沿第二方向L2移动,进而使得旋转机构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拨动部46,此时通过推动把手43,使得缝合线5沿第二方向L2移动,进而实现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缝合线5的张紧或者释放。
此外,旋转机构4还包括复位弹簧48,复位弹簧48套设于旋转轴42的外部,复位弹簧48沿第二方向L2被压缩,复位弹簧48的一端与第二止挡部44抵接,复位弹簧48的另一端与转轮41的端部抵接。这使得复位弹簧48能够对第二止挡部44施力,使得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抵接。在操作人员朝向壳体1按压拨动部46的第二端时,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分离,在操作人员松开拨动部46时,在复位弹簧48的作用下,第二止挡部44朝向第一止挡部45移动,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抵接,此时,第一止挡部45能够对第二止挡部44进行限位。
如图5和图6第一止挡部45包括棘盘451和多个第一棘齿452,棘盘451固定于壳体1,多个第一棘齿452沿棘盘451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第二止挡部44包括棘轮主体444和多个第二棘齿445,多个第二棘齿445沿棘轮主体444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棘轮主体444,棘轮主体444与旋转机构4连接,第二啮合齿的数量大于第一啮合齿的数量;在旋转机构4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二棘齿445分别与第一棘齿452抵接,在旋转机构4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转机构4能够自由旋转。
可选地,可以将棘盘451上均分为20等份,其中第四份、第七份、第十份、第十三份、第十六份以及第十九份上设置有第一棘齿452。
进一步地,棘盘451的背对第一棘齿452的一侧上设置凸台453,固定槽111的槽壁上设置有凹陷部,凸台453设置在凹陷部内,以实现棘盘451的固定,进而避免棘盘451相对壳体1的旋转。
可选地,可以将棘盘451上均分为20等份,其中第二份、第四份、第六份、第八份、第十份、第十二份、第十四份、第十六份、第十八份以及第二十份上设置有第二棘齿445。如此,在旋转机构4带动棘轮主体444旋转一个棘齿的位置时,能够保证6个第一棘齿452与第二棘齿445啮合。
如此,采用两个第二止挡部44结构实现对旋转机构4的旋转的限制,能够实现缝合线5的快速收放线,提升了缝合线5的张紧和释放的效率。第一棘齿452的数量小于第二棘齿445的数量,这减少了需要加工的齿数,降低了加工难度。此外,第一棘齿452的数量小于第二棘齿445的数量,使得相互的齿数减少,可以减少第一棘齿452与第二棘齿445之间的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棘齿452和第二棘齿445的数量不仅限于上述的描述的数量,只需第二棘齿445的数量大于第一棘齿452的数量即可。
如图4所示,第二止挡部44还包括安装部448,安装部448固定在棘轮主体444的背对第二棘齿445的一侧,安装部448的外侧壁具有四个安装平面449,如图10所示,转轮41的内侧壁形成有四个与安装平面449对应的固定平面412。在转轮41与第二止挡部44处于连接状态时,如图11所示,安装部448设置在转轮41的内部,安装平面449与固定平面412贴合,使得转轮41与第二止挡部44之间形成传递扭力的配合,进而使得旋转机构4与转轮41同步旋转。
此外,如图8所示,旋转轴42包括第一轴部421和第二轴部422,第二轴部422的直径大于第一轴部421的最大直径,这使得第一轴部421与第二轴部422的衔接处呈台阶状,第二轴部422形成有抵接面4221,棘轮主体444的端面能够与第二轴部422的抵接面4221接触(此时,第二止挡部44与旋转轴42的相对位置如图9所示),使得旋转轴42能够推动棘轮主体444沿第二方向L2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棘齿445移动,使得第一棘齿452与第二棘齿445脱离。
此外,如图4、图8和图9所示,棘轮主体444上还开设有安装孔446,安装孔446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平面447,第一轴部421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平面4211,第一连接平面447与第二连接平面4211贴合,进而使得旋转轴42能够向棘轮主体444传递扭矩,进而向转轮41传递扭矩,使得把手43能够带动旋转轴42、棘轮主体444以及转轮41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缝合线5张紧时,旋转机构4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棘齿452与第二棘齿445啮合,此时,第二棘齿445对第一棘齿452进行限制,使得棘轮主体444仅能够逆时针旋转(此时,棘轮主体444不能顺时针旋转,以避免缝合线5松弛),在棘轮主体444进行逆时针旋转时,棘轮主体444上的第二棘齿445能够越过棘盘451上的第一棘齿452转动,之后复位弹簧48推动第一棘齿452再次与第二棘齿445啮合。在棘轮主体444旋转的过程中,转轮41随之旋转,固定在固定机构3上的缝合线5的部分贴合在棘轮主体444的侧壁上,进而实现缝合线5的收紧。
在进行缝合线5释放时,拔动拨动部46,使得棘轮主体444的端面与第二轴部422的端面接触,以推动棘轮主体444沿第二方向L2移动,使得旋转机构4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棘轮主体444上的第一棘齿452与第二棘齿445脱离,棘轮主体444能够自由旋转,以实现缝合线5的释放。之后松开拨动部46,在复位弹簧48的作用下,棘轮主体444带动旋转机构4(即旋转轴42和转轮41)沿第二方向L2移动,在旋转机构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棘齿452与第二棘齿445再次抵接。
进一步地,如图1、图13和图14所示,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抵接座2,抵接座2与壳体1连接,在缝线张紧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抵接座2抵接在骨块上。抵接座2包括主体部21和两个叉部22,主体部21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主体部21的另一端与两个叉部22连接,两个叉部22之间形成有延伸空间。在缝线张紧装置使用前,缝合线5已固定在骨块上,之后将缝线张紧装置的抵接座2抵在骨块上,并将缝合线5经两个叉部22之间的延伸空间牵引至壳体1上方,之后经固定槽111缠绕在固定机构3上,即可完成缝合线5的张紧。
进一步地,抵接座2还包括尖突部23,尖突部23固定在主体部21上,尖突部23的体积小于主体部21的体积,在抵接座2抵接在骨块上时,尖突部23与骨块接触。如此,减少了抵接座2与骨块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对骨块的伤害。此外,尖突部23为受力点,使得抵接座2定位牢固。
如图16所示,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连接管13,连接管13与壳体1连接。主体部21包括连接空间212,连接空间212沿第三方向L3贯穿主体部21,连接管13的部分设置在连接空间212内,并且连接管13与主体部21的内壁接触,如此,即可实现主体部21与连接管13的可拆卸地连接,能够便于安装和取下抵接座2。
此外,主体部21上开设有开槽211,开槽211与连接空间212连通,在张紧缝线时,缝合线5可以经开槽211设置在连接空间212内,如此,能够便于穿设缝合线5。同时,在缝线张紧装置张紧缝合线5后,可以将位于连接空间212中的缝合线5经过开槽211取出,之后可直接将抵接座2自连接管13上取下,无需将缝合线5松弛,也不会中断手术操作过程,保证了手术的流畅性。
此外,如图16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壳部11、第二壳部12和测力弹簧14,固定槽111开设在第一壳部11上,第一壳部11的部分设置在第二壳部12内,测力弹簧14沿第三方向L3延伸,测力弹簧14的第一端与第一壳部11连接,测力弹簧14的第二端与第二壳部12的内侧壁连接;第一壳部11上设置有刻度指示部112,刻度指示部112包括沿第三方向L3间隔设置的多个刻度,第一壳部11能够相对第二壳部12移动,以使第二壳部12的端部指向多个刻度中一个刻度。刻度指示部112上的刻度值为张紧力的数值。在缝线张紧装置使用时,抵接座2抵接在骨块上,缝合线5固定在固定机构3上,在旋转把手43进行缝合线5张紧时,第一壳部11能够相对第二壳部12移动,此时,第二壳部12的端部指向多个刻度中一个刻度,此时,可以显示缝合线5的张紧力。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3仅包括两个第一安置槽31,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安置槽31包括第一固定部311和第二固定部312,第一固定部311和第二固定部312间隔设置。第一固定部311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部312的长度,相对于第二固定部312,第一固定部311设置于第二固定部312的内侧,即两个第一固定部311设置在两个第二固定部312之间。第一固定部311包括朝向第二固定部312的第一接触面3111,第二固定部312包括朝向第一固定部311的第二接触面3121,第一接触面3111和第二接触面3121能够与缝合线5接触。在缠绕缝合线5时,缝合线5可以依次经过两个第一安置槽31之后缠绕多圈,并且缝合线5与第一接触面3111以及第二接触面3121接触,这使得缝合线5与第一接触面3111和第二接触面3121之间具有摩擦力,如此,能够保证缝合线5固定的稳定性。此外,缝合线5缠绕多圈,这使得位于不同圈的缝合线5之间相互能够产生摩擦力,进一步地保证了缝合线5固定的稳定性。
此外,在释放缝合线5时,可以抓住缝合线5的尾端,之后依次将缝合线5自两个第一安置槽31上放开,如此,即可完成缝合线5的释放。
此外,固定机构3还包括衔接部32,衔接部32连接两个第一安置槽31,转轮41上可以设置连接槽,衔接部32安装在连接槽上,第一安置槽31自连接槽中伸出,进而实现与转轮4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45形成为棘爪,第二止挡部44形成为棘轮。
如图20-图23所示,转轮41为中空结构,转轮4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卡槽411,两个卡槽411位于转轮41在径向上相对的两侧,卡槽411用于与下述的第二止挡部44上的伸出部442抵接,以实现转轮41与第二止挡部44的连接。
如图8所示,第一止挡部45固定于固定槽111的槽壁,第一止挡部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止挡部45设置在固定槽111的槽壁上,第一止挡部45与壳体1一体设置,能够降低第一止挡部45的加工难度,并使得缝线张紧装置的机构更紧凑,提升了缝线张紧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第二止挡部44包括固定台443、棘牙441以及伸出部442,棘牙441沿固定台443的外侧壁设置一周。伸出部4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出部442设置在固定台443彼此相对的两侧,两个伸出部442分别卡设在两个卡槽411上,如此,实现了转轮41与第二止挡部44的固定,并且,转轮41与第二止挡部44均套设在旋转轴42上,第二止挡部44与转轮41能够在旋转轴42的带动下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第一止挡部45能够与第二止挡部44的棘牙441抵接,在第一止挡部45与棘牙441抵接时,旋转轴42仅能带动第二止挡部44逆时针旋转,并且,操作人员不旋转把手43时,第一止挡部45与棘牙441抵接,能够对第二止挡部44进行限位,以避免缝合线5被张紧后,第二止挡部44旋转使缝合线5松开,如此,保证了缝合线5的张紧状态。
如图11和图12所示,旋转轴42包括第一轴部421和第二轴部422,第二轴部422的直径大于第一轴部421的最大直径,这使得第一轴部421与第二轴部422的衔接处呈台阶状,固定台443的端面与第二轴部422的端面接触,如此,能够实现对第二止挡部44的限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拨动部46带动旋转轴42以及设置在旋转轴42上的第二止挡部44移动至与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抵接的位置(即旋转机构4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止挡部45能够对第二止挡部44进行限位,进而保证了缝合线5的张紧状态。在拨动部46带动旋转轴42移动至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不接触(即旋转机构4处于第二位置时)时,第一止挡部45不再对第二止挡部44进行限位,此时可以顺时针旋转第二止挡部44,以放松缝合线5,如此,简化了缝合线5释放的流程。
具体来说,壳体1的背对把手4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固定槽111连通,拨动部46的第一端与旋转轴42连接,拨动部46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拨动部46的端部通过固定轴47固定在连接孔的孔壁上,固定轴47沿第一方向L1延伸。在操作人员朝向壳体1按压拨动部46的第一端时,拨动部46的第二端朝向背对壳体1的方向移动,这使得旋转轴42带动第二止挡部44朝向远离第一止挡部45的方向移动,如此,能够便于释放缝合线5。在操作人员推动拨动部46的第一端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移动时,拨动部46的第二端朝向壳体1的方向移动,这使得旋转轴42带动第二止挡部44朝向第一止挡部45的方向移动,第一止挡部45能够对第二止挡部44进行限位,进而保证了缝合线5的张紧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缝线张紧装置使用时,缝合线5自缝合处直接连接至固定机构3,缝合线5保持直线状态延伸至固定结构,中间不经过其他能够改变缝合线5方向的结构,缝合线5的张紧力不会出现损失,如此,能够保证对缝合线5的张紧力的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抵接座2、第二壳部12以及连接管13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缝线张紧装置使用时,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抵接,操作人员将缝合线5缠绕在第一安置槽31上,之后逆时针旋转把手43,带动第二止挡部44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固定机构3朝向拉伸缝合线5的方向移动,以实现缝合线5张紧;在需要释放缝合线5时,操作人员朝向壳体1按压拨动部46的第一端时,使得拨动部46的第二端朝向背对壳体1的方向移动,这使得旋转轴42带动第二止挡部44朝向远离第一止挡部45的方向移动,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脱离接触,从而使得把手43能够带动第二止挡部44顺时针旋转,进而实现缝合线5的释放。在完成缝合线5的释放后,操作人员松开拨动部46,在复位弹簧48的推动下,第二止挡部44与第一止挡部45再次抵接,缝线张紧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缝线张紧装置,所述缝线张紧装置用于张紧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张紧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固定槽;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槽,所述旋转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旋转,所述旋转机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缝合线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所述缝合线能够贴合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侧壁;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安置槽,两个所述第一安置槽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缝合线能够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安置槽,所述第一安置槽的两个彼此相对的槽壁均与所述缝合线接触;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转轮,所述转轮通过所述旋转轴固定于壳体,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转轮的外侧壁;
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
止挡机构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所述第二止挡部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止挡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旋转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抵接;
在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拨动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拨动部的中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使所述拨动部能够绕所述旋转;
所述拨动部的第二端能够朝向或者背离所述壳体移动,以使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棘盘和多个第一棘齿,所述棘盘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多个第一棘齿沿所述棘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棘轮主体和多个第二棘齿,所述多个第二棘齿沿所述棘轮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棘轮主体,所述棘轮主体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棘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棘齿的数量;在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棘齿分别与所述第二棘齿抵接;所述第二止挡部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棘轮主体的背对所述第二棘齿的一侧,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具有四个安装平面,所述转轮的内侧壁形成有四个与所述安装平面对应的固定平面,在所述转轮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安装平面与所述固定平面贴合;或者
所述转轮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固定台、棘牙以及伸出部,所述棘牙沿所述固定台的外侧壁设置一周,所述伸出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出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台彼此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伸出部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卡槽上,所述转轮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均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线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安置槽,所述第二安置槽自所述固定机构的远离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凹入,所述第一安置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安置槽之间;
两个所述第一安置槽分别自所述固定机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端向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凹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线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被压缩;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线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张紧装置还包括:
抵接座;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线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座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围设出连接空间,所述连接管伸入所述连接空间,并且与所述主体部接触;
叉部,所述叉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叉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尖突部,所述尖突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尖突部的体积小于所述主体部的体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80764.1A CN116269567B (zh) | 2023-05-23 | 2023-05-23 | 缝线张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80764.1A CN116269567B (zh) | 2023-05-23 | 2023-05-23 | 缝线张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69567A CN116269567A (zh) | 2023-06-23 |
CN116269567B true CN116269567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678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80764.1A Active CN116269567B (zh) | 2023-05-23 | 2023-05-23 | 缝线张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695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9034B (zh) * | 2023-07-10 | 2023-10-10 |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缝合线固定器 |
CN116712121B (zh) * | 2023-08-07 | 2023-11-21 | 杭州翡宠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植入装置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80198B1 (en) * | 2001-12-06 | 2004-08-24 | Opus Medical, Inc. | Bone anchor insertion device |
CN1582131A (zh) * | 2001-10-04 | 2005-02-16 | 吉本斯及博德斯有限公司 | 用于线推进的设备和方法 |
CN101040789A (zh) * | 2006-03-23 | 2007-09-26 |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 缝线张紧装置 |
CN104546043A (zh) * | 2015-01-19 | 2015-04-29 | 上海逸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弯机构及具有控弯机构的外科器械 |
WO2015101846A1 (en) * | 2014-01-02 | 2015-07-09 | Anchor Orthopedics Xt In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dvancing knots |
CN107265181A (zh) * | 2017-06-26 | 2017-10-20 | 山东大学 | 一种缝合线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CN107361805A (zh) * | 2016-04-08 | 2017-11-21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 肌腱固定术植入物和工具 |
KR20180118416A (ko) * | 2017-04-21 | 2018-10-31 | 육상수 | 봉합기 |
CN109561909A (zh) * | 2016-04-04 | 2019-04-02 | 伊西康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锁定关节运动驱动轮的外科器械 |
US10517609B1 (en) * | 2014-09-10 | 2019-12-31 | Andrew S. Kaplan | Suture drill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11202486A (zh) * | 2020-03-13 | 2020-05-29 | 宁波龙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内窥镜装置的张紧装置 |
CN112515721A (zh) * | 2020-12-22 | 2021-03-19 | 深圳市瀚翔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双针缝合器 |
CN113397763A (zh) * | 2021-06-16 | 2021-09-17 | 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手持式张力器 |
CN114903543A (zh) * | 2022-04-25 | 2022-08-16 | 雅客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伤口缝合装置 |
CN218273751U (zh) * | 2022-08-22 | 2023-01-10 | 四川美术学院 | 一种用于髋关节盂唇修复的模拟工具 |
CN115670548A (zh) * | 2022-11-10 | 2023-02-03 | 尤尼泰科(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预张紧的全缝线锚钉插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987779B1 (en) * | 2007-05-02 | 2016-04-13 | Arthrex, Inc. | Suture tensioning device |
US8834495B2 (en) * | 2008-06-30 | 2014-09-16 | Arthrocare Corporation | Independent suture tensioning and snaring apparatus |
-
2023
- 2023-05-23 CN CN202310580764.1A patent/CN1162695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2131A (zh) * | 2001-10-04 | 2005-02-16 | 吉本斯及博德斯有限公司 | 用于线推进的设备和方法 |
US6780198B1 (en) * | 2001-12-06 | 2004-08-24 | Opus Medical, Inc. | Bone anchor insertion device |
CN101040789A (zh) * | 2006-03-23 | 2007-09-26 |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 缝线张紧装置 |
WO2015101846A1 (en) * | 2014-01-02 | 2015-07-09 | Anchor Orthopedics Xt In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dvancing knots |
US10517609B1 (en) * | 2014-09-10 | 2019-12-31 | Andrew S. Kaplan | Suture drill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4546043A (zh) * | 2015-01-19 | 2015-04-29 | 上海逸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弯机构及具有控弯机构的外科器械 |
CN109561909A (zh) * | 2016-04-04 | 2019-04-02 | 伊西康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锁定关节运动驱动轮的外科器械 |
CN107361805A (zh) * | 2016-04-08 | 2017-11-21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 肌腱固定术植入物和工具 |
KR20180118416A (ko) * | 2017-04-21 | 2018-10-31 | 육상수 | 봉합기 |
CN107265181A (zh) * | 2017-06-26 | 2017-10-20 | 山东大学 | 一种缝合线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CN111202486A (zh) * | 2020-03-13 | 2020-05-29 | 宁波龙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内窥镜装置的张紧装置 |
CN112515721A (zh) * | 2020-12-22 | 2021-03-19 | 深圳市瀚翔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双针缝合器 |
CN113397763A (zh) * | 2021-06-16 | 2021-09-17 | 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手持式张力器 |
CN114903543A (zh) * | 2022-04-25 | 2022-08-16 | 雅客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伤口缝合装置 |
CN218273751U (zh) * | 2022-08-22 | 2023-01-10 | 四川美术学院 | 一种用于髋关节盂唇修复的模拟工具 |
CN115670548A (zh) * | 2022-11-10 | 2023-02-03 | 尤尼泰科(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预张紧的全缝线锚钉插入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医用一次性卡片式绷带缝线快拆器的研制;贺侃松;李佩霞;邓德礼;陈文贵;肖立军;廖威明;;贵州医药(第12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69567A (zh) | 2023-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269567B (zh) | 缝线张紧装置 | |
JP4112237B2 (ja) | 電動工具装置 | |
JP3642565B2 (ja) | 自転車シフ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 |
US6609275B1 (en) | Strap tightener with an auto-pulling device | |
US20190366580A1 (en) | Chain saw | |
JP5201878B2 (ja) | ドリルチャック | |
WO2014203416A1 (ja) | 靴紐巻取用リール | |
US20210339421A1 (en) | Chain saw | |
WO2018022281A1 (en) | Tensioning instrument | |
JP2008532788A (ja) | ドリルチャック | |
US20080083303A1 (en) | Pneumatic Ratchet with Resettable Forward/Reverse Actuator | |
JPH0328093A (ja)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レバー装置 | |
JPH02267094A (ja)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レバー装置 | |
JP3655481B2 (ja) | 震動ドライバドリル | |
JP2009528201A (ja) | 特にスノーチェーンに用いられる、締付及び固定装置 | |
JP2007260293A (ja) | 血圧計用腕帯 | |
US20080319265A1 (en) | Gear apparatus | |
JP2007175820A (ja) | 配管用接続工具 | |
JP2020055056A (ja) | 工具及び工具システム | |
JP3162969U (ja) | 靴ひも巻取り装置 | |
JP2006305679A (ja) | ねじ締付工具用仮締装置 | |
TW201012703A (en) | Cable operating mechanism | |
JP2695765B2 (ja) | 自転車変速機用ワイヤ操作装置 | |
JP2017518235A (ja) | バンド引っ張り器具 | |
JP3764118B2 (ja) | トルク伝達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