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5079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5079A
CN116215079A CN202310395438.3A CN202310395438A CN116215079A CN 116215079 A CN116215079 A CN 116215079A CN 202310395438 A CN202310395438 A CN 202310395438A CN 116215079 A CN116215079 A CN 116215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supply flow
liquid
carriag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5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落合俊之
奥村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15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5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供给流道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进行抑制的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贮留部,其对液体进行贮留;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液体从而实施印刷;供给流道,其将液体贮留部与液体喷出部连通;开闭机构,其具有将供给流道设为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开闭部、以及对开闭部进行操作的杆(62);扫描器(5),其能够在作为实施印刷时的正常位置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杆(62)的可动范围中的、将供给流道设为处于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的范围包括杆(62)与位于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发生干涉的杆(62)的位置。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2010104316.0、申请日为2020年2月20日、发明名称为“液体喷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液体喷出部喷出油墨而实施印刷的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装置所具备的油墨供给装置将被贮留于罐中的油墨经由供给流道而供给至液体喷出部。油墨供给装置所具备的开闭机构通过用手来旋转操作旋钮,从而将供给流道切换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打开状态的供给流道能够进行需要液体供给的处理。关闭状态的供给流道能够进行需要液体供给的停止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处于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下操作旋钮被停止时,液体能够以与打开状态相比较少的流量被供给。其结果为,在需要液体供给的处理、以及需要液体供给的停止的处理这双方中都难以获得本来的处理结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44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贮留部,其对液体进行贮留;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所述液体从而实施印刷;供给流道,其将所述液体贮留部与所述液体喷出部连通;开闭机构,其具有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开闭部、以及对所述开闭部进行操作的操作部;移动部,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实施所述印刷时的正常位置,所述操作部的可动范围中的、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处于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的范围包括所述操作部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移动部发生干涉的所述操作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将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扫描器拆下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4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所具备的开闭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供给流道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开闭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供给流道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开闭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过渡状态的杆的转变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过渡状态的杆的转变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0为从上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位移部位于容许区域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2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位移部位于限制区域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来对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文中,依次对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开闭机构的结构、操作部与移动部之间的干涉、控制部以及第一接触部的结构、供给流道的开闭状态的检测方法以及限制部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为,例如通过向纸张等的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个部件设为可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从而使各个部件的尺寸与实际不同。
在以后的说明中,设为液体喷出装置被放置在水平面上,并用Z轴来表示铅直方向,用X轴以及Y轴来表示沿着相对于铅直方向而垂直的水平面的方向。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X轴的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X、将沿着Y轴的方向也称为进深方向Y、以及将沿着Z轴的方向也称为铅直方向Z,宽度方向X、进深方向Y以及铅直方向Z相互正交。有时也将液体喷出装置的宽度方向X上的一端侧称为右侧面侧或右侧,将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称为左侧面侧或左侧。有时也将液体喷出装置中的进深方向Y的一端侧称为前表面侧或前侧,将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称为背面侧或后侧。有时也将液体喷出装置中的铅直方向Z的一端侧称为上表面侧或上侧,将与一端侧相反的的另一端侧称为下表面侧或下侧。
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以及图2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从前侧的上方对装置主体2被关闭的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为,从装置的前侧的上方对装置主体2被打开的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和扫描器5。
装置主体2具备作为外装框架的筐体3、操作面板6和液体贮留单元10。筐体3具备对开口OA进行镶边的框架4。开口OA被设为能够供用户接近装置主体2的内部。
操作面板6构成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操作面板6具备液晶面板等的显示部7和操作按钮8,所述操作按钮8具备输入用按钮或电源开关等。操作面板6以能够以操作面板6的上侧处的端部为支点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筐体3上。操作面板6为报知部的一个示例。
装置主体2对未图示的介质排出托盘进行收纳。介质排出托盘以能够在进深方向Y上进行移动的方式被收纳于装置主体2中。介质排出托盘在被收纳于装置主体2中的位置、和从装置主体2向前侧被拉出的位置之间进行进退。介质排出托盘通过操作面板6进行转动,从而露出于装置主体2的前方。
扫描器5以能够从上方覆盖开口OA的方式而位于装置主体2的上部。扫描器5为移动部的一个示例。扫描器5以能够以扫描器5的后侧处的端部为支点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装置主体2上。扫描器5进行转动的范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扫描器5进行转动的范围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图1中,扫描器5被配置于第一位置。在图2中,扫描器5被配置于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为,扫描器5覆盖开口OA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扫描器5将装置主体2的内部开放的位置。换而言之,扫描器5在第一位置处关闭开口OA,在第二位置处将开口OA打开。第一位置为,液体喷出装置1实施印刷时的扫描器5的正常位置。第二位置为,对装置主体2的内部进行维修时的扫描器5的正常位置。
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也可以为不具备扫描器5的结构。在不具备扫描器5的结构中,液体喷出装置1例如具备移动至将开口OA覆盖的位置、和将装置主体2的内部开放的位置的罩。罩为移动部的一个示例。
液体贮留单元10相对于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的前侧的右端而位于扫描器5的下侧。液体贮留单元10具备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贮留部13、对液体贮留部13进行收纳的收纳外壳12、和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收纳外壳12上的单元罩11。
液体贮留单元10具备多个液体贮留部13。各个液体贮留部13对黑色、品红色、黄色、蓝绿色、照片黑色中的任意一种油墨进行贮留。各个液体贮留部13能够收纳的油墨的容量,既可以与在其他的液体贮留部13中能够收纳的油墨的容量相等,也可以与在其他的液体贮留部13中能够收纳的油墨的容量不同。液体贮留部13具备显示部14。显示部14被设为能够从外部对液体贮留部13中的油墨的剩余量进行确认。
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能够对介质进行收纳的介质收纳部22。介质收纳部22位于操作面板6的下侧。介质收纳部22能够在与装置主体2相比靠前侧处进行用于实施介质的补充或取出的插拔。
参照图3来对液体喷出装置的内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从后侧的上方对拆下了扫描器5的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2具备滑架30、供给流道40、液体喷出部50和开闭机构60。
滑架30被收纳于筐体3的内部。滑架30沿着宽度方向X而进行往复移动。滑架30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也称为主扫描方向。
滑架30为中空的容器。滑架30在铅直方向Z的上侧处具备滑架罩32。滑架30对液体喷出部50以及开闭机构60进行搭载。液体喷出部50被安装在滑架30的下部。开闭机构60被安装于滑架30的上部。
供给流道40能够将液体贮留部13与液体喷出部50连通。被贮留于液体贮留部13中的油墨通过供给流道40而被供给至液体喷出部50。供给流道40通过开闭机构60而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转变。供给流道40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
打开状态为,供给流道40的状态中的、能够将印刷所需的流量的油墨供给至液体喷出部50的状态。能够将印刷所需的流量的油墨供给至液体喷出部50的状态,例如为供给流道40的一部分被压溃至使印刷所需的流量流动的程度的状态、或者供给流道40未被压溃的状态。
关闭状态为,供给流道40的状态中的、无法向液体喷出部50供给油墨的状态。无法向液体喷出部50供给油墨的状态为,供给流道40的一部分被压溃并被封闭的状态。无法向液体喷出部50供给油墨的状态包括如下的状态,即,供给流道40的一部分被压溃至即使液体喷出装置1在输送时等受到了振动在液体喷出部50等处也不会发生油墨的泄漏的程度的状态。
过渡状态为,供给流道40的状态中的、除了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之外的所有的状态、且为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状态。例如,过渡状态也可以包括供给流道40能够以与打开状态相比较少的流量而供给油墨的状态。过渡状态也可以包括供给流道40能够以与关闭状态相比较多的流量而供给油墨的状态。过渡状态还可以包括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相比油墨的流量不稳定的状态。
液体喷出部50具备未图示的压力产生室、未图示的压电元件和多个喷嘴51。压力产生室具备未图示的振动板。压电元件使振动板进行振动从而使压力产生室产生压力变动。
多个喷嘴51位于液体喷出部50的下表面上。液体喷出部50的下表面为,多个喷嘴51所位置的喷嘴面。多个喷嘴51例如沿着进深方向Y而排列,从而构成喷嘴列。
各个喷嘴51经由压力产生室、以及液体喷出部5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流道,而与未图示的中继适配器连通。中继适配器为,临时性地对油墨进行贮留的容器。多个中继适配器被搭载于滑架30的内部,并被滑架罩32所覆盖。多个中继适配器能够通过供给流道40而与液体贮留部13连通。被贮留于液体贮留部13中的油墨通过供给流道40和中继适配器而被供给至液体喷出部50。
在液体喷出装置1实施印刷时,多个喷嘴51被配置为,与介质相对置。压电元件使压力产生室产生压力变动,从而使从供给流道40被供给的油墨从喷嘴51向介质喷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出部50喷出油墨的方向沿着铅直方向Z。
开闭机构的结构
参照图4来对开闭机构进行说明。图4为,液体喷出装置1所具备的开闭机构6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开闭机构60具备将供给流道40切换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开闭部60A、对开闭部60A进行操作的操作部60B、对操作部60B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60C。
开闭部60A具备轴部64、凸轮部65、按压部件66、供给流道支承部68和外壳69。供给流道支承部68以及外壳69为开闭机构60的外装框架。在供给流道支承部68与外壳69之间,从供给流道支承部68侧起依次沿着铅直方向Z而排列有按压部件66、凸轮部65和轴部64。各个供给流道40位于按压部件66与供给流道支承部68之间。在开闭机构60被搭载在滑架30上的状态下,外壳69位于与供给流道支承部68相比靠上侧处。
在供给流道支承部68上设置有多个槽68G。多个槽68G沿着进深方向Y而延伸,并沿着宽度方向X而并排。在各个槽68G中各插入有一个供给流道40。供给流道40沿着宽度方向X而并排。
在供给流道支承部68中,设置有凹部68H。凹部68H为,沿着铅直方向Z的凹陷。凹部68H以使多个槽68G跨及宽度方向X的整体而贯穿的方式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
按压部件66沿着宽度方向X而横穿沿着宽度方向X而并排的全部供给流道40的上侧。按压部件66被插入至凹部68H中。按压部件66与凹部68H的底部在铅直方向Z上对被插入至各个槽68G中的供给流道40进行夹持。
按压部件66以能够沿着铅直方向Z而移动的方式被收纳于供给流道支承部68中。对凹部68H进行划分的壁,对按压部件66沿着铅直方向Z而移动的情况进行引导。按压部件66能够进行朝向凹部68H的底部的移动、和朝向凹部68H的开口的移动。
按压部件66通过朝向凹部68H的底部的移动,从而增强了对于供给流道40的按压。按压部件66通过朝向凹部68H的开口的移动,从而减弱了对于供给流道40的按压。在供给流道40的按压增强时,供给流道40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转变。在供给流道40的按压减弱时,供给流道40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转变。
轴部64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轴部64跨及按压部件66的宽度方向X的整体而位于按压部件66的上侧。轴部64以如下方式被搭载于滑架30上,所述方式为,能够进行以旋转轴A为旋转中心的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以及进行作为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在开闭机构60被搭载于滑架30上的状态下,轴部64的旋转轴A沿着宽度方向X而被配置,并且以在铅直方向Z上不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外壳69上。轴部64的宽度方向X上的一侧的端部与操作部60B成为一体。
凸轮部65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凸轮部65沿着宽度方向X而具有跨及多个供给流道40的整体的长度。凸轮部65与轴部64为一体,并以与轴部64的旋转联动的方式进行旋转。在开闭机构60被搭载于滑架30上的状态下,凸轮部65位于按压部件66的上侧。
凸轮部65的凸轮面65S为凸轮部65的外周面、且为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的圆筒面。凸轮部65的旋转中心为轴部64的旋转轴A,另一方面,凸轮面65S的中心与轴部64的旋转轴A不同。凸轮面65S的中心与旋转轴A相比位于直径方向的外侧处。即,凸轮部65的凸轮面65S所具有的中心相对于轴部64的旋转轴A而偏心。在开闭机构60被搭载于滑架30上的状态下,凸轮面65S的一部分以朝向下侧而对按压部件66进行按压的方式与按压部件66接触。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机构60具有沿着宽度方向X而并排的两个凸轮部65,但只要具有跨及多个供给流道40的整体的长度,则凸轮部65既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虽然凸轮部65的凸轮面65S为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的圆筒面,但只要具有与轴部64的旋转联动地改变按压部件66的铅直方向Z上的位置的凸轮面,则既可以为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的椭圆筒面,也可以为圆筒面或椭圆筒面以外的不规则形状。
操作部60B具备杆62。杆62具备基部62A以及顶端部62B。基部62A与轴部64的端部64E1成为一体,并且从轴部64的端部64E1朝向顶端部62B而在轴部64的径向上延伸。杆62在基部62A与顶端部62B之间的边界处弯折。
杆62位于与旋转轴A正交的面内。杆62以能够以旋转轴A为旋转中心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搭载于滑架30上。杆62例如通过用户的手动而向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被转动。作用在杆62上的旋转力使轴部64进行转动,由此,使凸轮部65进行转动。凸轮部65的转动使供给流道40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转变、或者使供给流道40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转变。
杆62的转动包括以轴部64的端部64E1为支点而使顶端部62B倒向前侧的关闭动作、和使顶端部62B倒向后侧的打开动作。
杆62的可动范围为,杆62相对于开闭部60A的相对位置的范围。杆62的可动范围被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和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所夹持。杆62的可动范围包括将供给流道40设为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和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杆62的可动范围包括位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过渡位置。杆62的可动范围为操作部的可动范围的一个示例。
施力部件60C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螺旋弹簧、或者橡胶部件等的弹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64的宽度方向X上的一侧的端部64E1与杆62为一体,轴部64的宽度方向X上的另一侧的端部64E2与施力部件60C的一侧的端部相连接。施力部件60C的另一侧的端部被卡挂在供给流道支承部68的卡挂部68E上。
施力部件60C所输出的施力传递至轴部64的端部64E2,并以将杆62的顶端部62B向下侧拉伸的方式而发挥作用。例如,在杆62的顶端部62B位于与轴部64相比靠前侧时,施力部件60C所输出的施力将朝向关闭位置而对杆62进行施力。此外,当杆62的顶端部62B位于与轴部64相比靠后侧时,施力部件60C所输出的施力将朝向打开位置而对杆62进行施力。
外壳69被够成为,能够与供给流道支承部68卡合。外壳69从铅直方向Z的上侧对轴部64、按压部件66、凸轮部65进行覆盖。轴部64、按压部件66和凸轮部65通过外壳69以及供给流道支承部68而被保护。杆62以及施力部件60C露出于外壳69以及供给流道支承部68的外侧。
操作部的可动范围
图5以及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从宽度方向X观察到的开闭机构60的截面的图。在图5以及图6中,省略了外壳69的图示,并且将图5以及图6中的纸面纵深侧的开闭部60A的结构用实线来表示,将图5以及图6中的纸面近前侧的杆62用双点划线来表示。在图5中,杆62的位置为打开位置,供给流道40处于打开状态。在图6中,杆62的位置为关闭位置,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另外,为了便于对操作角度θ进行说明,在图5中,示出了与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不同的打开位置,在图6中,示出了与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不同的关闭位置。
凸轮部65的凸轮面65S以与轴部64的旋转联动的方式进行旋转。对于与按压部件66接触的凸轮面65S上的位置和轴部64的旋转轴A之间的距离而言,由于凸轮面65S的中心从旋转轴A偏心,从而与轴部64的旋转联动地变化。换而言之,按压部件66的铅直方向Z上的位置因凸轮面65S的中心从旋转轴A偏心,从而与轴部64的旋转联动地变化。
在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处,杆62的操作角度θ成为最小的值即最小操作角度。在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处,杆62的操作角度θ成为最大的值即最大操作角度。最大操作角度例如为180°。
如图5所示,杆62的操作角度θ为,通过连结杆62的基端和顶端的直线与旋转轴A而被规定的、以旋转轴A设为中心的中心角,且为将最小操作角度设为0°的角度。另外,也可以将穿过轴部64的旋转轴A且沿着进深方向Y的直线设为基准线L,并将连结杆62的基端和顶端的直线与基准线L所形成的角度设为操作角度θ。
杆62的可动范围被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和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所夹持。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被包含在打开位置中。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被包含在关闭位置中。
打开位置为,将供给流道40设为打开状态的杆62的位置。由于打开状态为能够将印刷所需的流量的油墨供给至液体喷出部50的状态,因此打开位置既可以仅为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也可以为包括杆62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在内的一定的范围。即,打开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既可以为最小操作角度,也可以为包括最小操作角度和最小操作角度以外的角度在内的范围。包括最小操作角度和最小操作角度以外的角度在内的范围例如为,0°以上且10°以下。
关闭位置为,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杆62的位置。由于关闭状态为无法向液体喷出部50供给油墨的状态,因此关闭位置既可以仅为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也可以为包括杆62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在内的一定的范围。即,关闭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既可以为最大操作角度,也可以为包括最大操作角度和最大操作角度以外的角度在内的范围。包括最大操作角度和最大操作角度以外角度在内的范围例如为,140°以上且180°以下。
过渡位置为,杆62将供给流道40设为过渡状态的杆62的位置。过渡位置为,杆62的可动范围中的、除了打开位置以及关闭位置之外的范围。即,过渡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为,全部操作角度中的、除了打开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以及关闭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以外的范围。过渡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例如大于10°且小于140°。
在杆62位于打开位置时,按压部件66使供给流道40充分打开。在杆62位于关闭位置时,按压部件66对供给流道40进行按压从而充分地封闭供给流道40。在杆62位于过渡位置时,按压部件66以不充分地打开供给流道40、或者不充分地封闭供给流道40的方式对供给流道40进行按压。
在此,如图5所示,在杆62位于打开位置而使供给流道40处于打开状态时,使顶端部62B朝向前侧的上方进行旋转。即,使位于打开位置的杆62朝向附图中用箭头标记所示出的方向进行旋转。由此,杆62转移至过渡位置,按压部件66接近供给流道支承部68的下部,从而按压部件66开始对供给流道40进行压溃。
接下来,当使顶端部62B朝向前侧的下方进行旋转时,按压部件66的位置朝向下方而进一步变化。由此,如图6所示,杆62到达关闭位置,通过按压部件66和供给流道支承部68的下部的按压,从而使供给流道40被压溃。而且,液体贮留部13与液体喷出部50的连通被切断,从而供给流道40转变至关闭状态。
相对于此,在杆62位于关闭位置而使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时,使顶端部62B朝向后侧的上方进行旋转。即,使位于关闭位置的杆62朝向图6的图中用箭头标记所示出的方向进行旋转。由此,杆62返回至过渡位置,按压部件66远离供给流道支承部68的下部,从而缓和了供给流道40的压溃。
接下来,当使顶端部62B朝向后侧的下方进行旋转时,按压部件66的位置朝向上方而进一步变化。由此,如图5所示,杆62返回至打开位置,从而供给流道40转变为打开状态。
施力部件60C对杆62的顶端部62B朝向下侧进行施力。即,施力部件60C在杆62位于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时,朝向打开位置而对杆62进行施力。此外,施力部件60C在杆62位于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时,朝向关闭位置而对杆62进行施力。
按压部件66受到其与供给流道40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对抗于按压部件66的按压的供给流道40的反作用力等。按压部件66所受到的摩擦力或反作用力也为使杆62的转动停止的抑制力。虽然施力部件60C所输出的施力小于作用在杆62上的抑制力,但是对于抑制力而言,是抵抗的力。因此,与靠近打开位置的杆62朝向打开位置而被施力的量相应地,能够抑制杆62在过渡位置处停止的情况。此外,与靠近关闭位置的杆62朝向关闭位置而被施力的量相应地,能够抑制杆62在过渡位置处停止的情况。由此,抑制了由杆62在过渡位置处停止所实施的油墨的供给,从而液体喷出装置1能够抑制没有用户意图的油墨的消耗。
操作部与移动部的干涉
图7以及图8为,从左侧面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图7以及图8为,表示扫描器5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进行移动的变化的图,且为杆62的位置互不相同的图。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示意性地图示了扫描器5、杆62、以及装置主体2所具备的滑架30,并省略了其他的结构要素的图示。
如图7所示,扫描器5的下表面具备肋条5A。肋条5A具有从扫描器5的下表面起朝向下方突出的形状,并且沿着进深方向Y而延伸。肋条5A在扫描器5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杆62的正上方。另外,肋条5A既可以位于液体喷出部50不与介质对置的位置处的杆62的上侧,也可以位于液体喷出部50与介质对置的位置处的杆62的上侧。此外,肋条5A也可以跨及滑架30进行移动的范围内的宽度方向X的整体而位于杆62的上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示例进行说明,即,在滑架30位于初始位置HP的状态、即液体喷出部50位于不与介质对置的位置的状态下,肋条5A位于杆62的正上方的示例。
肋条5A具有在扫描器5关闭了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能够与位于肋条5A的下侧的过渡位置处的杆62发生干涉的形状。肋条5A具有在扫描器5关闭了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不与位于肋条5A的下侧的关闭位置处或打开位置处的杆62发生干涉的形状。例如,肋条5A具有在扫描器5关闭了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不与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的杆62发生干涉并且不使扫描器5浮起的程度的高度。肋条5A的下表面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
在杆62的可动范围中,将供给流道40设为过渡状态的范围为过渡位置。杆62的过渡位置包括杆62与处于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的肋条5A发生干涉的位置。另外,对于与肋条5A发生干涉的杆62的位置而言,既可以为整个过渡位置,也可以为过渡位置的一部分,并且除了过渡位置以外还可以包括打开位置的一部分、以及关闭位置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方。与肋条5A发生干涉的杆62的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为,例如40°以上且80°以下、100°以上且170°以下。
在此,如图7的实线所示那样,杆62位于和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关闭位置处。当从该状态起扫描器5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进行移动时,肋条5A与位于肋条5A的下侧的杆62将发生干涉。与肋条5A发生干涉的靠近关闭位置的杆62被向第一位置进行移动的扫描器5按压,从而以接近关闭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其结果为,如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位于过渡位置处的靠近关闭位置的杆62朝向关闭位置而进行移动。朝向关闭位置而进行移动的杆62受到施力部件60C的施力,从而易于移动至通过关闭动作而到达的端部位置处。
在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输送时,如果预先将供给流道40封闭,则油墨难以从液体喷出部50的喷嘴51漏出。如果进行详细叙述,则当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输送时,会有振动或冲击作用于液体贮留部13或供给流道40内的油墨上。当液体贮留部13或供给流道40内的油墨上作用有振动或冲击时,压力作用在液体喷出部50的喷嘴51内的油墨上,从而存在油墨从液体喷出部50的喷嘴51泄漏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如果在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输送之前,将扫描器5移动至第一位置,并通过杆62而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则在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将作用在液体喷出部50内的油墨上的压力变动抑制得较低,从而能够抑制油墨从液体喷出部50的喷嘴51泄漏的可能性。
此外,如图8的实线所示那样,由于杆62位于和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打开位置的状态,故此当扫描器5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进行移动时,肋条5A将与位于肋条5A的下侧的杆62发生干涉。与肋条5A发生干涉的靠近打开位置的杆62被向第一位置进行移动的扫描器5按压,从而以接近打开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其结果为,如图8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位于过渡位置的靠近打开位置的杆62朝向打开位置而进行移动。朝向打开位置进行移动的杆62受到施力部件60C的施力,从而易于移动至通过打开动作而到达的位置。
如上所述,对于通过手动而被操作的杆62而言,杆62易于在过渡位置处停止。在杆62位于过渡位置处时,按压部件66将使供给流道40处于过渡状态。在供给流道40处于过渡状态时,液体易于以与打开状态相比较少的流量被供给。因此,当在需要进行液体供给的处理中供给流道40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下,将变得未被供给有充分的量的液体。此外,当在需要停止液体供给的处理中供给流道40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流道40未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在液体喷出装置1的输送时等中,液体将会发生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正常位置的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与杆62的干涉也能够成为使液体喷出装置1或用户实施用于避免过渡状态的处理的契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供给流道40持续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此外,杆62与扫描器5的干涉使杆62朝向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中的、更近的位置进行移动。因此,也能够使应该位于关闭位置的可能性较高的杆62接近关闭位置,以及使应该位于打开位置的可能性较高的杆62接近打开位置。
例如,在通过由用户进行的杆62的操作而使供给流道40未被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扫描器5移动至第一位置的用户的操作,从而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此外,在通过由用户进行的杆62的操作而使供给流道40未被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扫描器5移动至第一位置的用户的操作,从而将供给流道40设为打开状态。
另外,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和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为互不相同的范围。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为,和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打开位置的位置。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为,和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关闭位置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的中间位于,中间处的操作角度θ成为最大操作角度和最小操作角度的合计的一半的位置。
此外,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的中间也可以为,除了过渡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成为90°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的中间也可以位于与关闭位置相比靠近打开位置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的中间例如也可以为,按压部件66与凹部68H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成为打开位置处的距离的一半的位置。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和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能够通过杆62的形状或大小、凸轮部65的形状或大小而进行变更。
此外,因与肋条5A的干涉而能够移动至关闭位置的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和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0C的施力而获得辅助移动的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既可以为相互相等的范围,也可以为相互不同的范围。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0C的施力而获得辅助移动的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能够通过由施力部件60C施加的施力的方向的变更而变更。
例如,通过肋条5A与杆62的干涉而能够移动至关闭位置的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为100°以上且小于140°。另一方面,通过施力部件60C的施力而能够获得辅助朝向关闭位置的移动的靠近关闭位置的过渡位置的操作角度θ可以为85°以上且120°以下。在该示例中,在操作角度θ为100°、且扫描器5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进行移动时,肋条5A与杆62的干涉使杆62朝向关闭位置进行转动。此外,杆62的转动被施力所辅助,从而直到操作角度θ达到120°为止。而且,在扫描器5位于第一位置时,杆62通过过渡位置,并且例如移动至操作角度θ达到170°为止。由此,供给流道40成为关闭状态,从而能够抑制杆62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
此外,能够通过与肋条5A的干涉而移动至打开位置的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和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0C的施力而获得辅助移动的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既可以为相互相等的范围,也可以为互不相同的范围。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0C的施力而获得辅助移动的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能够通过由施力部件60C实施的施力的方向的变更而变更。
例如,能够通过肋条5A与杆62的干涉而移动至打开位置的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为大于40°且在80°以下。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0C的施力而获得辅助移动的靠近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处的操作角度θ可以在60°以上且小于85°。
第一接触部和控制部
参照图9以及图10来对第一接触部以及控制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10为从铅直方向Z的上表面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在图10中,示意性地图示了滑架30、开闭机构60、筐体3以及框架4,并省略了其他的结构要素的图示。此外,在图10中,图示了筐体3的进深方向上的前表面侧,并省略了筐体3的进深方向Y上的背面侧的图示。在图10中,对构成筐体3的一部分的框架4施加了阴影线。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滑架30能够通过从滑架电机31被赋予的驱动力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在滑架电机31的未图示的导向轴上,设置有未图示的驱动滑轮。以相对于驱动滑轮而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在装置主体2内设置有未图示的从动滑轮。在驱动滑轮和从动滑轮上卷挂有未图示的无接头带。无接头带的至少一部分在被设置于滑架30中的背面侧的端部处的未图示的把持部处对滑架30进行把持。当滑架电机31进行旋转驱动时,无接头带向与滑架电机3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滑架30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
在筐体3内,设置有用于对往复移动的滑架30的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检测的线性编码器75。线性编码器75由被设置于筐体3上的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直线状的未图示的符号板、和被设置于滑架30上的光电传感器76构成,并从光电传感器76输出与滑架30的移动状态相应的预定的电信号。
如图10所示,在使滑架30沿着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设置的导向轴而进行往复移动的情况下,滑架30进行移动的区域包括液体喷出部50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PA、和液体喷出部50不实施印刷的非印刷区域RA。
非印刷区域RA包括相对于印刷区域PA而位于宽度方向X上的右侧的非印刷区域RA1、和相对于印刷区域PA而位于宽度方向X上的左侧的非印刷区域RA2。印刷区域PA在宽度方向X上被配置于两个非印刷区域RA1、RA2之间。
在非印刷区域RA1中,配置有作为滑架30在非印刷时进行待机的位置的初始位置HP。在图10中,滑架30位于初始位置HP。
滑架30能够在预定位置与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谓预定位置是指,例如为初始位置HP。例如,滑架30位于预定位置时为,位于初始位置HP时。滑架30位于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为,位于初始位置以外的印刷区域PA等中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初始位置HP处的滑架30的正下方,配置有实施包括喷嘴51的清洗在内的液体喷出部50的维护的维护单元55。维护单元55例如具备能够以包围喷嘴51的方式而与液体喷出部50抵接的未图示的帽盖,并能够通过对帽盖抵接而形成的空间内进行减压而使喷嘴51内的无用的油墨或气泡排出,从而实施喷嘴51的清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架30移动至非印刷区域RA2的滑架30的正下方设置有未图示的液体接受部。液体接受部对通过作为维护的一种的空喷出而从喷嘴51被排出的油墨进行接受。所谓空喷出是指,通过使压电元件进行驱动而从喷嘴51排出印刷中未被使用的油墨,从而消除喷嘴51内的油墨的增粘的动作。
液体喷出装置的电气结构
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如图9所示,控制部80具有被设置于控制基板上的CPU(中央运算元件)81与存储器82、接口部(I/F)83以及检测部84等。
I/F83在与外部的个人计算机(PC)110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与接收。PC110与I/F83之间的连接,既可以从网络断开,也可以与网络连接。PC110与I/F83之间的连接,既可以为有线,也可以为无线。
CPU81为,用于实施液体喷出装置1所具备的各个驱动部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82为,具备对CPU81所执行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以及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区域等的RAM或EPROM等的存储元件。
控制部80使液体喷出部50所具备的压电元件进行驱动,从而使多个喷嘴51喷出油墨。控制部80向滑架电机31供给驱动信号,从而使滑架电机31进行驱动。
线性编码器75所具备的光电传感器76对通过滑架电机31的驱动而进行移动的滑架30的位置以及速度进行检测。控制部80接收由线性编码器75所发送的检测信号。控制部80利用从线性编码器75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而对滑架30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和移动速度进行计算。
控制部80通过对维护单元55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对液体喷出部50实施维护动作。控制部80接收来自由用户操作的操作按钮8的命令并实施各种控制。控制部80使输送机构25进行驱动,从而使介质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上进行移动。
控制部80根据PC110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而创建印刷数据。控制部80利用印刷数据而对液体喷出部50、输送机构25、滑架电机31等的驱动进行控制,并由此在介质上记录图像。控制部80也可以基于从操作面板6被输入的操作命令来创建印刷数据。另外,PC110也可以为根据图像数据来创建印刷数据的结构。此时,控制部80利用从PC1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对液体喷出部50、输送机构25、滑架电机31等的驱动进行控制。
开闭检测部85具备光学传感器等,并对扫描器5是否处于第一位置进行检测。控制部80从开闭检测部85接收检测信号。控制部80利用从开闭检测部85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而掌握扫描器5的开闭状态。
检测部84对滑架电机31的转矩进行检测,从而始终对滑架电机31是否处于过负载状态进行监视。控制部80使搭载有开闭机构60的滑架30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在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超过了被预先规定的阈值、也就是被存储于存储器82中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部84判断为滑架电机31处于过负载状态。
另外,被存储于存储器82中的阈值被设定于,滑架30在宽度方向X上顺畅地进行移动时的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与滑架30的移动被阻碍时的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之间。
此外,在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超过阈值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检测部84也可以判断为滑架电机31处于过负载状态。一定时间例如为1秒以上。存在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瞬间急剧上升并超过阈值的可能性。如果是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超过阈值一定时间的情况被判断为过负载状态的结构,则驱动负载瞬间急剧上升的情况能够从滑架电机31为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中被排除。
在各个区域的设定处理中,控制部80使滑架30向第二方向进行移动而使其与筐体3的侧壁接触。当滑架30与筐体3的侧壁接触时,滑架30向第二方向的移动被阻碍。当滑架30向第二方向的移动被阻碍时,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增大。控制部80将检测部84检测出过负载状态时的滑架30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控制部80利用基准位置而对宽度方向X上的初始位置HP、非印刷区域RA1、非印刷区域RA2以及印刷区域PA的范围进行设定。
另外,初始位置HP既可以被设定为滑架30通过与筐体3的侧壁接触而停止时的滑架30的位置,也可以被设定为滑架30从所停止的位置起向第一方向移动了的其他的位置。
在介质的印刷处理中,控制部80通过输送机构25的驱动而将被收纳于介质收纳部22中的介质从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输送至下游侧。输送机构25在液体喷出部50的下方侧,在未图示的压印板上对介质进行输送。控制部80使用印刷数据而使液体喷出部50喷出油墨。由此,在与液体喷出部50对置的介质的一部分上被记录有图像。控制部80通过输送机构25的驱动,从而将被实施了印刷的介质向介质排出托盘排出。
供给流道的开闭状态的检测方法
在图10中,用实线图示了打开位置的杆62,用双点划线图示了关闭位置的杆62。当杆62位于图10中的实线的位置时,供给流道40处于打开状态,当杆62位于图10中的双点划线的位置时,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
在图10中,在滑架30从初始位置HP起向宽度方向X的左侧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作为打开位置的杆62所移动的区域的移动区域TA被虚线包围。此外,在滑架30从初始位置HP起向宽度方向X的左侧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作为关闭位置的杆62所移动的区域的移动区域TB被单点划线包围。
如图10所示,当在图中用实线所表示的打开位置的杆62朝向纸面近前侧而旋转180°时,如在图中用双点划线所表示的那样,杆62移动至与打开位置相比向进深方向Y的前侧进行了位移的关闭位置。与此相对,当在图中用双点划线所表示的关闭位置的杆62朝向纸面近前侧而旋转180°时,如图中用实线所表示的那样,杆62移动至与关闭位置相比向进深方向Y的后侧进行了位移的打开位置。以此方式,在打开位置的杆62和关闭位置的杆62之间,进深方向Y上的位置互不相同。
框架4的进深方向Y上的后侧的端部位于开口OA的进深方向Y上的后侧处。框架4的进深方向Y上的前侧的端部位于开口OA的进深方向Y上的前侧处。开口OA的进深方向Y上的范围,通过框架4的进深方向Y上的后侧的端部和框架4的进深方向Y上的前侧的端部而被划分。
第一接触部100位于框架4的进深方向Y上的前侧的端部。第一接触部100被设置于筐体3上。在从铅直方向Z的上侧进行观察的顶视观察中,第一接触部100位于与移动区域TA相比靠进深方向Y的前侧。与此相对,在从铅直方向Z的上侧进行观察的顶视观察中,第一接触部100与移动区域TB在进深方向Y上重叠。
在此,在打开位置的杆62与滑架30一起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打开位置的杆62在顶视观察时不与第一接触部100重叠。另外,即使在从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的侧视观察时,打开位置的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也被配置为,相互不重叠。
其结果为,在打开位置的杆62与滑架30一起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打开位置的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在宽度方向X上不会发生干涉。即,在打开位置的杆62与滑架30一起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打开位置的杆62不会阻碍滑架30的移动。换而言之,在于供给流道40处于打开状态下滑架30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打开位置的杆62不与第一接触部100接触。
另一方面,在关闭位置的杆62与滑架30一起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关闭位置的杆62在顶视观察时与第一接触部100重叠。另外,即使在从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的侧视观察时,关闭位置的杆62和第一接触部100也被配置为,相互重叠。
其结果为,在关闭位置的杆62与滑架30一起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关闭位置的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在宽度方向X上发生干涉。即,在关闭位置的杆62与滑架30一起从初始位置HP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关闭位置的杆62阻碍了滑架30的移动。换而言之,当在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下滑架30进行移动时,关闭位置的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接触。
另外,即使在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之中,例如,也优选为,在操作角度θ为160°以上时,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接触。由此,即使在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之中,也会以供给流道40处于更加被封闭的状态的情况为条件来阻碍滑架30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例如停止液体喷出装置1的通电,并将杆62从打开位置变更为关闭位置,从而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输送。在液体喷出装置1的通电被停止时,滑架30移动至初始位置HP并进行待机。当液体喷出装置1的输送结束时,用户将杆62从关闭位置变更为打开位置,并开始进行液体喷出装置1的通电。当液体喷出装置1的通电开始时,控制部80使初始位置HP的滑架30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
在此,当在用户忘记了将杆62从关闭位置变更为打开位置的情况下,或者,在向打开位置的操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如果初始位置HP的滑架30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则关闭位置的杆62就与第一接触部100接触。其结果为,滑架30的移动被阻碍,从而滑架电机31的驱动负载增大。而且,检测部84检测出滑架电机31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也就是滑架30的移动被阻碍而第一接触部100与杆62接触的情况。当检测部84检测出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的接触时,控制部80判断为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
当判断为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部80使滑架30向第二方向进行移动。即,控制部80在通过滑架30的向第一方向的移动而检测出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使滑架3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滑架30返回至初始位置HP。对于返回至初始位置HP的滑架30而言,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的接触被解除,从而滑架30与开闭机构60不会受到由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的接触而产生的外力。其结果为,减轻了将杆62从关闭位置变更为打开位置的操作的负载。
另外,当判断为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部80也可以使滑架电机31的驱动临时停止,以免由杆62与第一接触部100的接触而产生的外力过度地被施加在滑架30与开闭机构60上。此外,控制部80也可以向操作面板6输入用于向外部报知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的信号。此时,控制部80使操作面板6显示基于用于报知的信号的信息、例如表示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含义的警报。操作面板6作为向外部报知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的报知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向外部报知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的报知部,也可以为派特莱(PATLITE,注册商标)等的进行闪烁的灯,通过光来报知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的警报。此外,向外部报知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的报知部例如也可以为蜂鸣器,通过声音来报知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的警报。
另外,控制部80使初始位置HP的滑架30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并在滑架电机31未成为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杆62未与第一接触部100接触,供给流道40处于打开状态。
以此方式,当液体喷出装置1的通电开始时,控制部80使滑架30移动,并对供给流道40是处于打开状态、或者供给流道40是处于关闭状态进行判断。
另外,第一接触部100在滑架30进行移动的宽度方向X上被设置于靠近初始位置HP的位置处、且框架4的宽度方向X上的靠右侧处。此外,开闭机构60被设置于滑架30中的宽度方向X上的左侧。因此,在供给流道4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能够较早地检测出第一接触部100与杆62的接触。因此,能够提高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的检测动作的通过量(throughput)。
此外,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时的滑架30的移动速度也可以被设定为,与实施印刷时的滑架30的移动速度相比较慢。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接触部100与杆62接触时,杆62以及第一接触部100受到较大的冲击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接触部100发送变形的情况。
对控制部80检测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的定时进行说明。
对于控制部80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定时而言,只要为从液体喷出装置1被通电起至油墨最初从喷嘴51被排出为止的期间即可。
具体而言,也可以为如下期间中的任意一个,即,从液体喷出装置1被通电起至液体喷出部50实施最初的空喷出为止的期间、从液体喷出装置1被通电起至实施最初的清洗为止的期间、从液体喷出装置1被通电起至为了进行最初的印刷而喷出油墨为止的期间。而且,在上述的定时中的任意一个中,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在液体喷出装置1通电后,在滑架30最初向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时,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
对检测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的其他的定时进行说明。
在液体喷出装置1处于被通电的情况下,开闭检测部85对扫描器5的开闭动作进行检测。在扫描器5处于第二位置时,杆62易于被用户操作。而且,在供给流道40被设为关闭状态的状态下,会产生扫描器5被配置于第一位置的可能性。
因此,优选为,控制部80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定时为,在液体喷出装置1被通电的状态下,从扫描器5被打开一次并被关闭的开闭动作起至在该开闭动作后油墨从喷嘴51被最初排出为止的期间。
具体而言,只要为如下期间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即,在液体喷出装置1被通电的状态下,从扫描器5的开闭动作后起至实施该开闭动作后的最初的空喷出为止的期间、从扫描器5的开闭动作后起至该开闭动作后的通过最初的清洗而使油墨被排出为止的期间、从扫描器5的开闭动作后起至该开闭动作后的喷出用于进行最初的印刷的油墨为止的期间。通过以这样的定时来实施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的检测动作,从而能够抑制用户在关闭了供给流道40的状态下直接开始印刷的情况。
如以上所述那样,控制部80能够通过开闭机构60与第一接触部100的接触,而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这样的检测成为使滑架30的移动停止的处理、或者向用户进行报知以使供给流道40设为打开状态的处理等的契机。因此,抑制了用户忘记将供给流道40设为打开状态的情况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抑制供给流道40在关闭状态下实施印刷的情况。
作为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结构要素的开闭机构60、筐体3、滑架30、控制部80以及操作面板6为,用于液体喷出装置1对介质进行印刷的结构要素。通过灵活运用用于液体喷出装置1对介质进行印刷的结构要素,从而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因此,无需为了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而设置新的结构要素,并且与为了对供给流道40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而需要设置新的结构要素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液体喷出装置1的低成本化。
限制部的结构
参照图11以及图12来对限制部进行说明。图11为,限制部90所具备的位移部91位于容许区域内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2为,限制部90所具备的位移部91位于限制区域内的情况的立体图。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对杆62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90。限制部90具备以与杆62联动的方式进行位移的位移部91、和被设置于筐体3上的第二接触部200。
如图11所示,位移部91与轴部64的端部64E2为一体。位移部91具有从端部64E2起向轴部64的径向延伸的突片状。位移部91能够以旋转轴A为中心而进行转动。位移部91通过轴部64的转动而与杆62的旋转联动地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62处于打开位置时,位移部91的顶端朝向前侧。而且,在杆62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进行移动时,位移部91以位移部91的顶端朝向下侧的方式进行旋转。
第二接触部200为筐体3的一部分,并且具有沿着宽度方向X而延伸的板状。第二接触部200位于筐体3的宽度方向X上的一部分上。第二接触部200在从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时,与位移部91所转动的轨迹重叠。
滑架30的可动范围中的、位移部91与第二接触部200在铅直方向Z上对置的范围为限制区域。滑架30的可动范围中的、位移部91与第二接触部200在铅直方向Z上不对置的范围为容许区域。位移部91伴随着滑架30的移动而在容许区域和限制区域中进行移动。本实施方式中的容许区域为初始位置HP,限制区域为,除了初始位置HP以外的非印刷区域RA2和印刷区域PA。
另外,在图11中,杆62位于打开位置、且滑架30位于容许区域。在图12中,杆62位于打开位置、且滑架30位于限制区域。
在此,在滑架30位于容许区域时,当杆62进行转动时,位移部91与第二接触部200相互不接触,位移部91与杆62的旋转联动而旋转。即,第二接触部200容许杆62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滑架30位于限制区域时,当杆62进行旋转时,位移部91的顶端从上侧与第二接触部200抵接,杆62的旋转伴随着位移部91的旋转的停止而停止。即,第二接触部200对杆62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
另外,为了使杆62移动至关闭位置,从而需要使滑架30移动至初始位置HP。由此,能够抑制在滑架30处于能够进行印刷的位置时,通过使杆62移动至关闭位置,而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因此,例如,能够避免尽管处于因供给流道40封闭而使油墨未被供给至头的状态,但仍执行印刷的情况。
此外,以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为前提,从而促进了使滑架30移动至初始位置HP。例如,在液体喷出装置1的检查成品、修复、出厂等的、伴随着将滑架30配置于初始位置HP的处理中,实施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而且,当滑架30位于初始位置HP以外的位置时,由于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受到限制,因此促进了在伴随着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的处理中使滑架30移动至适于该处理的初始位置HP。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说明。
(1)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与操作部60B的干涉,使供给流道40避让过渡状态。而且,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与操作部60B的干涉,能够成为使液体喷出装置1或用户实施用于避开过渡状态的处理的契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供给流道40持续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
(2)第一位置的扫描器5与操作部60B的干涉,使操作部60B移动至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中的更近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应该位于关闭位置的可能性较高的操作部60B接近于关闭位置、以及使应该位于打开位置的可能性较高的操作部60B接近于打开位置。即,能够使将供给流道40设为过渡状态的操作部60B的位置朝向本应处于的可能性较高的位置进行移动。
(3)能够通过施力而对操作部60B本来停止于过渡位置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能够抑制因应该位于关闭位置的操作部60B在过渡位置处停止而导致的油墨的供给、即没有用户意图的油墨的消耗。
(4)开闭机构60与第一接触部100的接触的检测,例如能够成为使滑架30的移动停止的契机、或者将供给流道40设为打开状态的契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供给流道40的状态与滑架30的状态中产生不匹配的情况。
(5)由于在滑架30位于初始位置HP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被限制,因此作为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前提,促进了使滑架30移动至初始位置HP的情况。即,促进了在伴随着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的处理中使滑架30移动至适于该处理的初始位置HP的情况。
(6)位移部91与操作部60B联动地进行位移,从而位移部91对操作部60B向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与另行设置不与操作部60B联动的位移部9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变得烦杂的情况。
(7)由于筐体3具备第一接触部100以及第二接触部200,因此与第一接触部100以及第二接触部200与筐体3独立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
(8)即使杆62位于将供给流道40设为过渡状态的位置,也能够通过使扫描器5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正常的操作,而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中的任意一方。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相互进行组合而实施。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滑架30具备第一接触部100,并且开闭机构60被固定在筐体3上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接触部100与滑架30一起移动。开闭机构60所具备的操作部60B与筐体3一起持续静止。而且,将供给流道40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部60B、与和滑架30一起移动的第一接触部100接触。
·第一接触部100能够变更为可缓和与杆62进行接触时的冲击的缓冲材料。
·位移部91既可以与轴部64的端部64E1为一体,也可以为与轴部64不同的部件。
·移动部也可以为打印机罩、滑架罩、操作面板6、油墨注入口罩等。
·液体喷出装置1如果是非托架装载型,则既可以为盒型,也可以为油墨注入型。
·移动部也可以被构成为,能够对与操作部60B不同的传递机构进行驱动,并且通过传递机构所传递的驱动力而使操作部60B进行移动。
·开闭机构60例如也可以被设置于油墨罐、盒保持架、筐体3、框架4等上。
·位移部91既可以与操作部60B一体地构成,也可以分体构成。
·第一接触部100和第二接触部200也可以由与筐体3不同的部件构成。与筐体3不同的部件例如为,被安装于筐体3上的部件以及框架4等。
·杆62也可以不具备顶端部62B而仅由基部62A构成。在杆62不具备顶端部62B的结构中,扫描器5的肋条5A与杆62的基部62A发生干涉。
·第一接触部100以及第二接触部200也可以不被设置于筐体3上。另外,在第一接触部100以及第二接触部200被设置于筐体3上的情况下,与第一接触部100以及第二接触部200独立于筐体3而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从而能够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的成本。
以下,对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而理解到的技术思想以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思想1
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贮留部,其对液体进行贮留;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所述液体从而实施印刷;供给流道,其将所述液体贮留部和所述液体喷出部连通;开闭机构,其具有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开闭部、以及对所述开闭部进行操作的操作部;移动部,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实施所述印刷时的正常位置,所述操作部的可动范围中的、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处于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的范围包括所述操作部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移动部发生干涉的所述操作部的位置。
根据思想1,在操作部与位于第一位置的移动部发生干涉时,操作部将供给流道设为过渡状态。处于正常位置的移动部与操作部的干涉能够成为使液体喷出装置或用户实施用于避开过渡状态的处理的契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供给流道持续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
思想2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操作部能够在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和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移动部在所述操作部位于和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与所述操作部的干涉而使所述操作部以接近所述关闭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在所述操作部位于和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所述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与所述操作部的干涉而使所述操作部以接近所述打开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
根据思想2,通过操作部与移动部发生干涉,从而操作部移动至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中的更近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应该位于关闭位置的可能性较高的操作部接近关闭位置、以及能够使应该位于打开位置的可能性较高的操作部接近打开位置。即,能够使将供给流道设为过渡状态的操作部的位置向本来应该处于的可能性较高的位置进行移动。
思想3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开闭机构还具备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向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方向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施力。
根据思想3,能够通过施力而抑制操作部本来在处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过渡位置处停止的情况。此外,能够抑制因应该位于关闭位置的操作部在过渡位置处停止而导致的液体供给、即没有用户意图的液体的消耗。
思想4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还具备:滑架,其搭载所述液体喷出部以及所述开闭机构,并能够在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第一接触部,其在于所述供给流道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使所述滑架进行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开闭机构接触;检测部,其对所述开闭机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接触进行检测。
根据思想4,能够检测出在于供给流道处于关闭状态时使滑架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开闭机构与第一接触部接触的情况。开闭机构与第一接触部的接触的检测例如能够成为使滑架的移动停止的契机、或者将供给流道设为打开状态的契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供给流道的状态和滑架的状态中产生不匹配的情况。
思想5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还具备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在所述滑架位于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操作部向将所述供给流道从所述打开状态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将供给流道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例如在液体喷出装置的检查成品、修复、出厂等的、伴随着将滑架配置在预定位置处的处理中被实施。根据上述思想5,由于在滑架位于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将供给流道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被限制,因此作为将供给流道设为关闭状态的前提,促进了使滑架移动至预定位置的情况。即,在伴随着将供给流道设为关闭状态的操作的处理中,促进了使滑架移动至适于该处理的预定位置的情况。
思想6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限制部包括位移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位移部以与所述操作部联动的方式进行位移,所述第二接触部被设置于在所述滑架位于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所述位移部的移动轨迹上,并在所述操作部向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方向进行移动时与所述位移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操作部的移动。
根据思想6,在滑架位于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位移部与操作部联动地进行位移,并且,位移部对操作部向将供给流道设为关闭状态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与另行设置不与操作部联动的限制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用户的操作变得烦杂的情况。
思想7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被设置于对所述液体喷出部以及所述滑架进行收纳的筐体上。
根据思想7,和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与筐体独立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从而能够抑制液体喷出装置的成本。
思想8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操作部包括杆,所述杆能够在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和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转动,所述开闭部具有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在所述杆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关闭状态,在所述杆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移动部在所述杆位于和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杆以接近所述关闭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在所述杆位于和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的中间相比靠近所述打开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杆以接近所述打开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
根据思想8,即使杆位于将供给流道设为过渡状态的位置,也能够通过移动部而使其接近关闭位置或者打开位置中的任意一方的位置。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出装置;2…装置主体;3…筐体;4…框架;5…扫描器;5A…肋条;6…操作面板;7…显示部;8…操作按钮;10…液体贮留单元;11…单元罩;12…收纳外壳;13…液体贮留部;14…显示部;22…介质收纳部;25…输送机构;30…滑架;31…滑架电机;32…滑架罩;40…供给流道;50…液体喷出部;51…喷嘴;55…维护单元;60…开闭机构;60A…开闭部;60B…操作部;60C…施力部件;62…杆;62A…基部;62B…顶端部;64…轴部;64E1…端部;64E2…端部;65…凸轮部;65S…凸轮面;66…按压部件;68…供给流道支承部;68E…卡挂部;68G…槽;68H…凹部;69…外壳;75…线性编码器;76…光电传感器;80…控制部;81…CPU;82…存储器;83…接口部(I/F);84…检测部;85…开闭检测部;90…限制部;91…位移部;100…第一接触部;110…个人计算机(PC);200…第二接触部;A…旋转轴;HP…初始位置;L…基准线;OA…开口;PA…印刷区域;RA…非印刷区域;RA1…非印刷区域;RA2…非印刷区域;TA…移动区域;TB…移动区域;θ…操作角度。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贮留部,其对液体进行贮留;
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所述液体从而实施印刷;
供给流道,其将所述液体贮留部和所述液体喷出部连通;
开闭机构,其具有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按压部、以及用于使所述按压部移动的杆部;
移动部,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实施所述印刷时的正常位置;
所述杆部能够在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和将所述供给流道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通过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移动部与在靠近所述打开位置的位置处停止的所述杆部接触,从而使所述杆部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机构具有轴部和凸轮部,所述轴部在端部设置有所述杆部,所述凸轮部以与所述轴部的旋转联动的方式进行旋转并且与所述按压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具有能够与所述杆部接触的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能够进行由用户实施的操作,
通过利用用户操作而使所述杆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从而使所述供给流道从所述打开状态成为所述关闭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筐体,所述筐体对所述液体喷出部以及所述液体贮留部进行收纳,
所述筐体在上部具有开口,
所述移动部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覆盖所述开口的罩。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筐体,所述筐体对所述液体喷出部以及所述液体贮留部进行收纳,
所述筐体在上部具有开口,
所述移动部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覆盖所述开口的扫描器。
CN202310395438.3A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Pending CN1162150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1340A JP7251207B2 (ja) 2019-02-25 2019-02-25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9-031340 2019-02-25
CN202010104316.0A CN111605309B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316.0A Division CN111605309B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5079A true CN116215079A (zh) 2023-06-06

Family

ID=7214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316.0A Active CN111605309B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CN202310395438.3A Pending CN116215079A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CN202310644999.2A Pending CN116512759A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CN202310644721.5A Pending CN116512758A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316.0A Active CN111605309B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4999.2A Pending CN116512759A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CN202310644721.5A Pending CN116512758A (zh) 2019-02-25 2020-02-20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0945B2 (zh)
JP (2) JP7251207B2 (zh)
CN (4) CN111605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7049B2 (ja) * 2019-03-27 2023-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6305A (en) * 1990-12-06 1992-08-04 Xerox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with ink supply monitoring means
US6042216A (en) * 1997-03-04 2000-03-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placeable printhead servicing module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wipe/cap/spit/prime)
JP3217645B2 (ja) * 1995-06-30 2001-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吐出回復方法
KR100209510B1 (ko) * 1996-03-08 1999-07-15 윤종용 잉크제트 프린터의 잉크 공급 장치
US6478415B2 (en) * 2001-03-21 2002-11-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juvenation station and printer cartridge therefore
US6908180B2 (en) * 2003-02-24 2005-06-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delivery apparatus for inkjet printhead
JP4483267B2 (ja) 2003-11-07 2010-06-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の着脱機構
JP2006068994A (ja) 2004-09-01 2006-03-1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32431B2 (ja) * 2008-09-12 2013-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液体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339189B2 (ja) 2009-03-10 2013-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ャッタ機構、画像形成装置
JP5861298B2 (ja) * 2010-09-03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US9421781B2 (en) * 2012-10-15 2016-08-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994600B2 (ja) * 2012-11-26 2016-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88929A (ja) 2013-03-28 2014-10-06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5024527A (ja) 2013-07-25 2015-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2015134485A (ja) * 2014-01-20 2015-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6452594B2 (ja) 2015-10-30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556021B2 (ja) 2015-10-30 2019-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その液体吐出ヘッドの交換方法
JP6667260B2 (ja) 2015-10-30 2020-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94783B2 (ja) * 2016-11-04 2020-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763289B2 (ja) * 2016-12-08 2020-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5309A (zh) 2020-09-01
JP7501702B2 (ja) 2024-06-18
CN111605309B (zh) 2023-07-07
JP2020131650A (ja) 2020-08-31
JP7251207B2 (ja) 2023-04-04
US20200269596A1 (en) 2020-08-27
US11090945B2 (en) 2021-08-17
JP2023060175A (ja) 2023-04-27
CN116512759A (zh) 2023-08-01
CN116512758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68514B1 (en) Liquid detection system, liquid container,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JP5919737B2 (ja) 液体検出システム、液体容器
US78457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JP2007160825A (ja)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漏れ検出機構
US20230382126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750170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3970097B2 (ja) 記録装置
JP5782780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エラー処理方法
CN115413259A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12017451B2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controller controlling valve to close air communication opening formed in ink storage portion in case of occurrence of abnormality
JP5020286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7463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8024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2205821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4000610A (ja) 駆動伝達装置
JP202207112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2205800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KR100484191B1 (ko) 잉크젯프린터
JP2020128071A (ja)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ポンプの状態検出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2126035A (ja) 液体検出システム、液体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