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3747A - 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3747A
CN116113747A CN202180024922.4A CN202180024922A CN116113747A CN 116113747 A CN116113747 A CN 116113747A CN 202180024922 A CN202180024922 A CN 202180024922A CN 116113747 A CN116113747 A CN 116113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upper cover
opening
state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49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谷哲也
城户宪昌
小野木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r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13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3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01Trap-do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5/00Other devices for rescuing from fi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24St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24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开口装置具备:使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的施力机构;以及将上盖相对于外框的开放在最大开放角度停止的开放停止部。开放停止部具备: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的第一臂;以及能够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臂以及上盖的每一个的第二臂。在上盖堵塞开口的状态下,第一臂和第二臂折叠,且随着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第一臂和第二臂伸展。

Description

开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人能够出入的开口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共设施、公寓等建筑物的屋顶、阳台等设有升降口、火灾等紧急避难时所使用的避难舱口等人能够出入的开口装置。在该开口装置设有通常时堵塞该开口以使人不会落下或者出入的上盖。
另外,作为设置于带有上盖的开口装置的避难装置,还在研究救援袋、折叠式的梯子、近似于垂直下降式的电梯的装置(参照日本特开2017-164543号公报。)。
但是,日本特开2017-164543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开口装置设有具有人能够出入的开口的外框,且设有通常堵塞该开口的上盖。即,形成为由方形状的上盖堵塞方形状的开口的构造。并且,该上盖形成为如下构造:在方形状的开口外框的一边侧设有将上盖相对于外框能够转动地连结的铰链,将该铰链的相反侧的上盖的边缘侧用手抬起而将该上盖开放。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在开口较大的情况下,上盖大型化,上盖整体的重量也变大。由此,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手力较弱的人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点:将具有这样的重量的上盖抬起而开放的作业并不容易,是困难的。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装置,欲出入开口的人无需用自己的手抬起堵塞开口的上盖,就能够使上盖开放。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案的开口装置具备:外框,其具有人能够出入的开口;上盖,其一端侧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上述外框,能够堵塞上述开口;锁定机构,其将上述上盖在堵塞上述开口的状态下锁定于上述外框;操作部,其解除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开放停止部,其连接上述外框和上述上盖,且将上述上盖相对于上述外框的开放在最大开放角度停止;以及施力机构,其在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伴随上述操作部的操作被解除了的情况下,使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上述开放停止部具备:第一臂,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上述外框;以及第二臂,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上述第一臂及上述上盖的每一个,在上述上盖堵塞上述开口的状态下,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折叠,且随着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伸展。
第1方案的开放停止部如上所述地具备第一臂和第二臂,在上盖堵塞开口的状态下,第一臂和第二臂折叠。因此,能够将开放停止部收纳配置于开口装置的开口周围的狭窄的空间。
根据第1方案,具备将上盖在堵塞开口的状态下锁定于外框的锁定机构、以及解除该锁定机构的锁定的操作部,当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时,通过施力机构的作用力使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由此,通过欲出入于开口的人对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人无需用自己的手等抬起上盖就能够使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而开放。
因此,即使是手力比一般的成年人弱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也无需用自己的手抬起具有重量的上盖就能够使其开放,能够经由上盖开放了的开口顺利地出入到楼下等。结果,即使在火灾等紧急时,也能够使上盖容易地开放,使紧急时的避难等变得容易。
第2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1方案的开口装置,其中,上述开放停止部具备限位器,该限位器在上述上盖开放到上述最大开放角度的情况下,与上述第一臂以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一方抵接,限制该臂的进一步的转动。
根据第2方案,在开放停止部中,限位器在上盖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情况下,与第一臂以及第二臂的任意一方抵接,限制该臂的进一步的转动。由此,第一臂以及第二臂的任意一方的转动被限制,通过该臂的转动被限制,从而与该臂连结的上盖的开放停止。由此,在上盖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下,开放停止。
第3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1或第2方案的开口装置,其中,上述开放停止部具有衰减机构,该衰减机构在上述上盖开放到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下,抑制基于上述施力机构产生的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的伸展速度。
根据第3方案,在通过使上盖转动的施力机构将上盖开放时,能够抑制伴随着上盖的开放角度增加的上盖的转动速度的增加。
如上所述,当欲将堵塞外框的开口的水平状态的上盖抬起使其转动时,最初抬起时,通常需要最大的力。并且,当上盖接近垂直状态时,无需特别大的力,能够以较小的力使其开放。但是,对上盖向开放方向施力的作用力不管上盖的开放角度如何都大致恒定,因此当上盖接近垂直状态时,上盖的转动速度随着开放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将上盖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时,产生冲击。
在此,开放停止部具有衰减机构,该衰减机构在上盖开放到预定的开放角度以上的状态下,抑制基于施力机构的上盖的转动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将上盖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时的冲击。
第4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3方案的开口装置,其中,具备:第一连结部,其设于上述第一臂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一方,能够转动地安装上述衰减机构的一端;以及第二连结部,其设于上述第一臂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另一方,能够转动及滑动地连结上述衰减机构的另一端,在上述上盖的开放角度小于上述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上述衰减机构随着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而上述另一端在上述第二连结部滑动,在上述上盖的开放角度为上述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下,上述衰减机构随着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而伸长。
根据第4方案,在开放角度小于上述的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上述衰减机构在上述第二连结部滑动,因此不限制伸展速度。另外,在开放到上述的预定的开放角度以上的状态下,第一臂以及第二臂的伸展速度被限制。由此,能够在上述的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下抑制基于上述施力机构的上述上盖的开放速度。
第5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1~第4中任一项的开口装置,其中,在上述上盖转动到最大开放角度的情况下,相对于连结设于上述第一臂的上述外框侧的第一轴以及设于上述第二臂的上述上盖侧的第二轴的假想线,设于上述第一臂与上述第二臂的连结部的第三轴设于上述第一臂与上述第二臂折叠的侧的相反侧。
根据第5方案,在从上述的上盖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起对上盖向堵塞开口的方向施加力的情况下,设定于第一臂和第二臂折叠的方向的相反侧,因此开放停止部容易折叠。由此,上盖容易从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再次变换为堵塞开口的状态变化。
第6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2方案的开口装置,其中,上述第一臂以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一方由另一施力机构构成,在上述上盖的开放角度小于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施力机构和上述另一施力机构这双方使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除了使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的“施力机构”以外,开放停止部的第一臂以及第二臂的任意另一方也由“另一施力机构”构成。即,对上盖向开放方向施力的作用力由“施力机构”和“另一施力机构”这两个施力机构获得。若为了获得该作用力而欲由一个施力机构来实现,则需要产生大的作用力的大的施力机构。
另外,若欲将堵塞外框的开口的水平状态的上盖抬起使其转动,则最初抬起时,通常需要最大的力。并且,当上盖接近垂直状态时,不需要特别大的力,能够以小的力使其开放。因此,在水平状态的上盖开放的初始阶段,利用两个施力机构这双方的作用力来使上盖开放。并且,然后,在上盖开放到某程度而成为不需要那样大的作用力的状态时,仅利用两个施力机构的一方的作用力使其开放,从而能够抑制将上盖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时的冲击。
第7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2或第6方案的开口装置,其中,上述限位器在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时,对上述第一臂以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另一方向折叠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的方向按压。
根据第7方案,限位器能够通过相对于施力机构的使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向折叠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方向按压第二臂。
第8方案的开口装置根据第1~第7中任一项的开口装置,具备整体或一部分收纳于上述外框内的避难装置(具体而言,例如折叠梯子、救援袋等)。
根据第8方案,具备整体或一部分收纳于外框内的避难装置。由此,通过将上框相对于外框开放,从而能够使用该避难装置到楼下避难。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设置状态的情况的俯瞰图。
图1B是从斜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设置状态的情况的俯瞰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装置的动作的图,是表示升降台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避难装置的俯视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俯视图。
图4B是放大表示图4A中的开放停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关闭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开放至半开放角度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开放至90°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轮椅使用者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操作踏板的状态的侧视图以及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锁定机构以及联杆机构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锁定机构以及联杆机构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轮椅的前轮刚要踩踏踏板的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轮椅的前轮踩踏踏板的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轮椅的前轮踩踏踏板前的连杆的侧视图。
图1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轮椅的前轮踩踏踏板的状态的连杆的侧视图。
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轮椅的前轮踩踏踏板前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轮椅的前轮踩踏踏板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前轮从上盖离开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开放上盖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关闭上盖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被锁定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两个踏板被操作的状态(双点划线)以及仅一个踏板被操作的状态(实线)的工作部的主视图。
图2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仅一个踏板被操作而工作部的位移为一半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两个踏板均未被操作且工作部也未跳起、锁定机构被锁定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2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两个踏板被操作而工作部跳起,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2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仅一个踏板被操作而工作部的位移为一半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开放停止部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关闭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29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开放至半开放角度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0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上盖开放至90°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1是图30所记载的开放停止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以及设于该开口装置8的避难装置11是为了在紧急时从上层的走廊、阳台到下层的走廊、阳台避难而使用的。开口装置8具有嵌合固定于上层侧的地板基部2形成避难用的开口3的外框100。
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装置11具有:竖立设置于下层的地板面4上且上端固定于上述外框100的导向支柱1;以及升降台5(参照图2、图3)。升降台5在保持于避难用的外框100内的待机位置与从该待机位置沿导向支柱1下降并着陆于下层地板面4的避难位置之间被升降驱动。
上述导向支柱1是具有适当的抗弯强度的中空管体,例如通过对铝进行挤压成形而形成。该导向支柱1的下端部固定于下层的地板基部2,上端部固定于外框100。另外,在导向支柱1的一侧壁面形成有齿条槽15。
在外框100设有上盖110,该上盖110的一端侧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该外框100,能够堵塞开口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上盖110通过后述的预定的机构构成能够开闭开口3的开口装置8,该开口装置8的内容将于后文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锁定机构200,该锁定机构200在堵塞了上述开口3的状态下将上盖110锁定于外框100。该锁定机构200的内容将于后文进行详细说明。
进一步地,在导向支柱1的中空部容纳有由预定的线缆悬吊的重锤。线缆的相对于对重锤的固定端的相反侧的端部与升降台5连结,在重锤与对升降台5的固定端之间配置有滑轮。重锤设定为能够将未搭乘使用者的状态的升降台5向上方提升的重量,形成为,在到达下层之后,当使用者离开升降台5时,升降台5利用重锤的重量而恢复到待机位置。
另一方面,在升降台5开设有供上述导向支柱1插通的支柱插通开口5a(参照图3)。支柱插通开口5a形成于成为与避难者乘坐处于待机位置的升降台5时的乘入口的乘入边缘6的两外侧相邻的相邻缘7侧的每一个。这些支柱插通开口5a形成于相距乘入边缘6的间隔相等的位置,在与这些支柱插通开口5a对应的对置位置竖立设置有两根上述导向支柱1。
为了使升降台5沿如上述地插通支柱插通开口5a的导向支柱1升降,在支柱插通开口5a的周围配置有小齿轮13等。
小齿轮13与导向支柱1的齿条槽15啮合。此外,也可以设置如下装置:使用离心制动器,通过小齿轮13旋转而动作,限制小齿轮的转速。
并且,为了能够用于轮椅16,在上述升降台5的表面凹设有对轮椅16的车轮16a以及前轮16b进行导向的车轮导向槽17(参照图3)。车轮导向槽17遍及从升降台5的乘入边缘6到进深侧边缘7a的大致全长而形成,轮椅16向升降台5的搭乘通过在从乘入边缘6乘上之后向进深侧边缘7a方向移动而进行。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述车轮导向槽17形成有倾斜面20,该倾斜面20将从乘入边缘6隔开预定间隔的位置作为开始端19,直至乘入边缘6,而且形成为,在避难至下层之后,防止在使轮椅16后退而下到下层的地板面4时产生台阶。
并且,为了吸收升降台5位于待机位置时的与上层侧的地板面4之间的台阶,在外框100经由斜坡控制体25装配有斜坡部件18。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的说明中,“顺时针”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的说明是指使用图说进行明的情况下的从正面观察该图的情况下的“顺时针”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另外,作为图中的符号的18a是导向用立起片,18b是旋转轴部件,25a是支撑杆,25b是轮胎部件。
并且,如图3所示,在上述升降台5装配有栏杆体26。栏杆体26具有横杆26a和从横杆26a的两端向直角方向延伸的纵杆26b,形成为U字形状,而且向升降台5的装配通过将各纵杆26b的自由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升降台5的进深侧边缘7a附近而进行。
该栏杆体26始终被弹簧向使用姿势侧施力。形成为,在使用时无需进行特别操作(通过上盖110的开放)就进入起立姿势。
并且,在避难装置11设有用于将升降台5保持在待机位置的限位装置,并且在栏杆体26的横杆26a配置有用于手动解除上述限位装置的手动解除操作部29。
因此,在升降台5位于待机位置时,经由上述限位装置来限制升降台5的下降。
从该状态手动操作手动解除操作部29,由此手动解除限位装置,从而升降台5开始下降。
(能够利用上盖110堵塞开口3的开口装置8的机构)
以下,对能够利用上盖110堵塞开口3的开口装置8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具备:外框100,其具有人能够出入的开口3;上盖110,其一端侧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外框100,能够堵塞开口3;锁定机构200,其将上盖110在堵塞了开口3的状态下锁定于外框100;操作部120(具体而言为踏板130),其解除该锁定机构200的锁定;开放停止部150,其连接外框100和上盖110,将上盖110的开放在最大开放角度(具体而言为90°)停止;以及施力机构140,其对上盖110向开放方向施力。
并且,开放停止部150具备:第一臂160,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以及第二臂170,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该第一臂160以及上盖110的每一个。
并且,形成为,在关闭上盖110时,第一臂160和第二臂170折叠,且形成为,当通过操作部120的操作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时,上盖110通过施力机构140、另一施力机构14而开放。
使用图4~图9对上述内容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图4A是上盖110的俯视图,图4B是上盖11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如图5所示,上盖110形成为,左侧的高度较低、右侧的高度较高。
如图5~图8所示,就上盖110而言,上盖110的高度较高的侧的端缘侧经由旋转轴112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外框100。此外,外框100与外壳21一体地形成。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盖110如后文所述地形成为能够相对于外框100转动至90°(最大开放角度)。
另外,如后文所述,在上盖110的图5的左侧的高度较低的侧的端缘,设有在堵塞开口3的状态下将上盖110锁定于外框100的锁定机构200。并且,如图4A所示,在上盖110的左侧的端缘侧,沿该端缘并排设有两个作为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的操作部120的踏板130。该两个踏板130形成为与通常的轮椅16的两个前轮16b的间隔一致,如图9所示,形成为,能够从左侧由轮椅16的左右的前轮16b从上方踩踏该踏板130的端部来操作。
在上盖110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俯视为长方形且比周围稍微凹陷的台阶状的台阶部111。通过设置台阶部111,能够加强上盖110,提高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盖110的两侧端固定有细板状的连接托架113,在该连接托架113连结有施力机构140和第二臂170。后文所述的限位器180也设于该连接托架113。
如图4A、图4B、图5以及图6所示,在上盖110的设有旋转轴112的端缘侧,设有连结外框100和上盖110的旋转轴112侧的施力机构140。该施力机构140是气压弹簧,通过填充于内部的气体的压力向推出缸筒141内的活塞杆142的方向作用作用力。
并且,如上所述,设有开放停止部150,该开放停止部150连接外框100和上盖110的旋转轴112侧附近,将上盖110的开放停止在最大开放角度。
该开放停止部150具备:第一臂160,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以及第二臂170,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该第一臂160以及上盖110的每一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60由与上述的施力机构140不同的“另一施力机构145”构成。该另一施力机构145也与上述的施力机构140同样地为气压弹簧,利用填充于内部的气体的压力向推出缸筒146内的活塞杆147的方向作用作用力。另外,第二臂170不是施力机构,由截面大致U字型的棒状部件构成。
此外,施力机构140的活塞杆142的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连接托架113,施力机构140的缸筒141的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第一臂160的一端通过第一轴C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第一臂16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E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二臂170的一端。第二臂17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D能够转动地连结于连接托架1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60和第二臂170中的第一臂160由另一施力机构145构成,第二臂170由棒状部件构成,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两者的构造相反,由另一施力机构145形成第二臂170,由棒状部件形成第一臂160。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将限位器180设于外框100并与第一臂160抵接的构造。
如图5所示,在上盖110的旋转轴112的相反侧的端缘与外框100之间形成有锁定机构200,该锁定机构200在上盖110以水平状态堵塞开口3(参照图1、2)以及升降台5的上方的状态下将上盖110锁定于外框100。该锁定机构200构成为,当操作设于上盖110的端缘的两个踏板130时,该锁定机构200的锁定被解除。
此外,锁定机构的内容将于后文进行详细说明。当锁定机构200的锁定被解除时,通过施力机构140以及作为第一臂160的另一施力机构145这双方的作用力、具体而言为左右合计四个施力机构(两个施力机构140以及两个另一施力机构145)的作用力,对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的水平状态的上盖110向将上盖110开放的方向施加力,上盖110以旋转轴112为旋转的中心向开放的方向转动。
如图7所示,当上盖110相对于外框100(水平方向)仅开放作为预定的角度的一例的约70°(具体而言,例如66°,以下设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半开放角度”)的旋转角度时,作为第一臂160的另一施力机构145为活塞杆147从缸筒146完全伸长的状态,为活塞杆147从缸筒146内向外方不再进一步伸长的状态。因此,该完全伸长的状态以后,成为从作为第一臂160的另一施力机构145不产生作用力的状态。
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臂160是作为气压弹簧将活塞杆147伸出至最大工作长度的另一施力机构145。并且,该另一施力机构145的在伸出中的第二臂170在图7所示的B点与限位器180抵接,向相对于另一施力机构145折叠的方向被按压。此外,第一臂160直至将活塞杆147伸出至最大工作长度,即,在图6至图7所示的期间,在该B点与限位器180抵接。
然后,第二臂170在另一施力机构145达到上述最大工作长度、而且通过上述施力机构140向相对于另一施力机构145展开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图8所示的A点与限位器180抵接,由此能够维持最大开放角度。
即,限位器180在上盖110开放至最大开放角度的情况下与第二臂170的A点抵接,抑制进一步的转动。
如上所述,在上盖110从水平状态开放到半开放角度后,在欲进一步使上盖110开放的情况下,通过施力机构140的作用力,上盖110进一步开放。
此外,该第一臂160已经完全伸长,因此活塞杆147不会进一步向外方突出,但连结于第一臂160的前端侧的第二臂170如图7、图8所示那样相对于第一臂160转动。由此,能够使上盖110进一步开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盖110形成有与开放停止部150(具体而言,第二臂170)抵接的限位器180,以如上述所述地当在使上盖110开放到半开放角度后使其进一步开放时,如图8所示,在上盖110相对于外框10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下,使上盖110不会进一步开放。
就第二臂170而言,在另一施力机构145完全伸长的状态下,在上盖110相对于外框100开放的角度未到达最大开放角度(90°)的情况下,第二臂170相对于上盖110转动而与限位器180抵接,从而将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90°)。
当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90°)时,如图8所示,限位器180与第二臂170的侧端A抵接,从而上盖110不会进一步开放。此外,在上盖110转动至半开放角度的期间,如图7所示,第一臂160对第二臂170施力,被施力了的第二臂170的侧端B与限位器180抵接。由此,作为第一臂160的另一施力机构145的作用力传递至上盖110。此外,在上盖110的旋转角度从半开放角度(图7)至90°(图8)的期间,形成为臂170的侧端和限位器180不抵接。
(开口装置8中的上盖110的开闭动作功能的作用以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开口装置8,能够起到以下所示那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开放停止部150具备:第一臂160,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以及第二臂170,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一臂160以及上盖110的每一个。开放停止部150形成为,在关闭上盖110时,第一臂160和第二臂170折叠。
由此,能够将开放停止部150收纳配置于开口装置8的开口周围的狭小的空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具备:将盖110在堵塞开口3的状态下锁定于外框100的锁定机构200;以及作为解除该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的操作部120的踏板130及联杆机构210。并且,形成为,当通过操作部120的操作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时,上盖110通过施力机构(施力机构140以及另一施力机构145)的作用力而开放。由此,通过欲出入开口3的人通过对操作部120进行操作(此外,包含利用轮椅16的前轮16b踩踏踏板130的情况),从而使锁定机构200的锁定被解除,人无需利用自己的手等抬起上盖110就能够使上盖110开放。
因此,即使是手力比一般的成年人弱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也不用自己的手抬起具有重量的上盖110就能够使其开放,能够经由上盖110开放了的开口3顺利地出入到楼下等。结果,即使在火灾等紧急时,也能够使上盖110容易地开放,能够使紧急时的避难等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对上盖110向开放方向施力的“施力机构140”,开放停止部150的第一臂160还由“另一施力机构145”构成。即,对上盖110向开放方向施力的作用力通过“施力机构140”和“另一施力机构145”这两个施力机构获得。若为了获得该作用力而欲由一个施力机构来实现,则需要产生大的作用力的大的施力机构,与之相对,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产生比其小的作用力的施力机构,能够获得所需的作用力。
一般地,产生小的作用力的施力机构能够使用通用件。
另外,在利用铰链等能够转动地连结从上方成为水平状态堵塞开设于地板等的开口3的上盖110的情况下,当欲使该上盖110以铰链等的旋转轴112为旋转的中心转动而抬起时,在将作为初始状态的水平状态的上盖110从初始状态的水平状态最初抬起时,通常由于施加有上盖110的自重而需要最大的力。并且,当使上盖110开放至某程度的角度、例如上盖110成为上述那样的半开放角度的附近时,之后不需要特别大的力,能够以小的力使其开放。
因此,在成为水平状态堵塞开口3的上盖110小于预定的角度(半开放角度)的情况下,利用具有小的作用力的两个施力机构(施力机构140以及另一施力机构145)双方的作用力使上盖110开放。之后,在上盖110开放至预定的角度(半开放角度)而不需要大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仅利用施力机构140及另一施力机构145的一方的作用力使上盖110开放。因此,能够抑制使上盖110开放至最大开放角度时的冲击。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臂170形成为,在另一施力机构145完全伸长的状态下,在上盖110相对于外框100开放的角度未到达最大开放角度(90°)的情况下,第二臂170相对于上盖110转动,将上盖110进一步开放至最大开放角度。
在另一施力机构145完全伸长的状态下,在上盖110相对于外框100开放的角度未到达最大开放角度(90°)的情况下,上盖110为相对于外框100具有开放的角度(余地)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施力机构140”的作用力,上盖110向开放方向被施力而转动。此时,由于第一臂160的“另一施力机构145”是完全伸长的状态,因此第二臂170被第一臂160(另一施力机构145)拉拽,第二臂170相对于上盖110转动。在上盖110相对于外框100开放至最大开放角度(90°)的状态下,第二臂170与限位器180抵接以使上盖110不会进一步开放,从而第二臂170的转动停止,通过该第二臂170的转动停止,与第二臂170连结的上盖110的开放停止。由此,在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90°)的状态下,开放停止。
另外,作为第一臂160与外框100的连结部的第一轴C、作为第二臂170与连接托架113的连结部的第二轴D、作为第一臂160与第二臂170的连结部的第三轴E在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下未排列于直线上。即,相对于连结设于第一臂160的外框100侧的第一轴C以及设于第二臂170的上盖110侧的第二轴D的假想线,第三轴E设于第一臂160和第二臂170折叠的侧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接近上盖110的旋转轴112侧的侧)。
由此,在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下,在对上盖110沿关闭方向施加力的情况下,压缩力沿连结第二轴D和第一轴C的直线作用压缩力,第一臂160以及第二臂170分别向折叠的方向转动。由此,上盖110从打开的状态向关闭的方向转动。
以下,使用图9~图26对上述的锁定机构200进行详细说明。
(操作部120)
如图9所示,在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的情况下,从上盖110的左侧的端缘侧利用轮椅16的左右的前轮16b从上方踩踏操作左右的踏板130的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通过操作来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的操作部120,设有踏板130以及联杆机构210。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上述联杆机构210形成为,将两个踏板130和锁定机构200相连,并且若不同时操作两个踏板130,则锁定机构200的锁定不会被解除。
在此,如图12所示,上述踏板130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踏板轴134作为旋转轴。并且,在该踏板轴134的端缘侧,沿水平方向形成有与踏板130一起绕踏板轴134旋转移动(参照图13)的联接杆132。该联接杆132的一方的端部与后述的连杆220的一方的端部侧连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杆220相当于“连动部”。
如图10所示,联杆机构210具备:联接杆132,其相对于上述的两个踏板130的每一个设置,并且绕各踏板轴134旋转移动;连杆220,其相对于两个踏板130的每一个设置,且根据踏板130的操作经由联接杆132而工作;以及棒状(杆状)的工作部230,其在两端侧与各连杆220的另一方的端部侧连接,且在两侧的踏板130被操作而进行了预定量的移动的情况下,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左右的踏板130设有联接杆132以及连杆220,工作部230的两端由左右的连杆220连结,在该工作部230的中央附近设有锁定机构200。
如图12所示,在轮椅16的前轮16b刚要踩踏踏板130的状态下,该前轮16b与踏板130的自由端侧抵接。在该状态下,如图13所示,当轮椅16的前轮16b踩踏踏板130时,踏板130以踏板轴134为旋转的中心,在图13中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图13的踏板130的左侧的自由端侧向下方被下压。伴随于此,配置于踏板130的内部的联接杆132也向下方移动。
利用图14及图15和图24及图25对与图12及图13的踏板130的操作状态对应的连杆220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
在图12所示那样的前轮16b刚要踩踏踏板130的状态下,联接杆132位于与轴222(参照图14)大致相同的高度。在该状态下,以轴222为中心旋转的连杆220为图14所示那样的右侧下降的状态,连杆220的连结有工作部230的侧的端部为下降到下方的位置。因此,在该状态下,如图24所示,工作部230也是下降到下方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那样的前轮16b踩踏踏板130的状态下,联接杆132移动到比轴222(参照图14)低的位置。由此,连杆220成为图15所示那样的右侧上升的状态,连杆220的连结有工作部230的侧的端部成为上升到上方的位置。因此,在该状态下,如图25所示,工作部230也成为上升到上方的状态。
(锁定机构200)
锁定机构200具备:卡定部242,其能够相对于外框100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为锁定杆101)卡定;以及锁定部件(第一锁定凸轮240),其设于上盖110,且能够切换维持卡定部242对外框100的卡定的锁定状态和能够解除卡定部242对外框100的卡定的解锁状态。
并且,锁定机构200具备第一状态维持机构,该第一状态维持机构能够切换维持锁定部件240的锁定状态的锁定维持状态和随着联杆机构210的工作维持锁定部件240的解锁状态的解锁维持状态。
该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具有能够在阻止状态与允许状态之间转动的第二锁定凸轮250,该阻止状态是在锁定状态下阻止第一锁定凸轮240的转动的状态,该允许状态是随着联杆机构210的工作允许第一锁定凸轮240的转动的状态。
并且,锁定机构200具备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该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在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切换为解锁维持状态的情况下,无论联杆机构210的工作如何,都维持解锁维持状态。
该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具有第三锁定凸轮260,该第三锁定凸轮260在第二锁定凸轮250从阻止状态转动到允许状态的情况下,阻止第二锁定凸轮250向阻止状态的恢复。
进一步对锁定机构2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上述的锁定杆101是外框100的一部分,形成为从外框100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圆柱棒状。
上述第一锁定凸轮240具备能够卡定设于外框100的锁定杆101的凹槽状的卡定部242。
另外,该第一锁定凸轮240形成为能够以轴241为旋转的中心转动,并且被一方的端部连结于上述的第二锁定凸轮250的拉伸弹簧244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施力。
另外,在该第一锁定凸轮240具有突部245,该突部245进入作为上述的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的第三锁定凸轮260的后述的四角凹部264。通过突部245进入四角凹部264,能够对作为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的第三锁定凸轮260进行操作。
另外,该第一锁定凸轮240形成有凸部243,该凸部243卡定于作为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的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凹部253,限制该第一锁定凸轮240的旋转。
作为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的第二锁定凸轮250形成为能够以轴251为旋转的中心转动,并且具有凹部253,该凹部253用于卡定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凸部243而限制第一锁定凸轮240的旋转,使其维持锁定状态。
另外,第二锁定凸轮250具有四角凸部254,该四角凸部254在外周部向前方突出,限制上述第三锁定凸轮的旋转。
另外,第二锁定凸轮250向后方突出地形成有跳起片255,该跳起片255伴随工作部230向上方移动而向上方跳起,使第二锁定凸轮250旋转。
作为上述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的第三锁定凸轮260形成为能够以轴261为旋转的中心转动,并且被扭转弹簧263向图16的逆时针旋转方向施力。另外,在第三锁定凸轮260形成有第一锁定凸轮240的突部245进入的状态的四角凹部264。
图16表示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述的开口装置8所说明的施力机构140以及另一施力机构145的作用力,作用欲使水平状态的上盖110开放的力。
因此,根据固定于外框100的锁定杆101与经由轴241能够转动地固定于上盖110的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关系,通过欲使上盖110开放的上述作用力,上盖110向开放的方向移动,第一锁定凸轮240欲向图16的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但是,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凸部243与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凹部253卡定,第一锁定凸轮240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被限制。因此,锁定杆101维持卡定部242的锁定状态。作为结果,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状态被维持。
在一对踏板130同时被操作的情况下,联接杆132向下方移动,以轴222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连杆220成为右侧上升的状态,如图17所示,连结于右侧端部的工作部230也向上方移动而跳起。
伴着工作部230的跳起,作为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的第二锁定凸轮250的跳起片255也向上方跳起,第二锁定凸轮250向图17的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凸部243从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凹部253脱离,第一锁定凸轮240成为能够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的状态。
另外,在第二锁定凸轮250向逆时针旋转方向(图17)进行了旋转的状态下,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四角凸部254与第三锁定凸轮260的突出的外周抵接,从而第二锁定凸轮250向顺时针旋转方向(图17)的旋转被限制。
由此,如图18所示,踏板130的操作结束,即,使轮椅16后退,将前轮16b从踏板130离开,联接杆132上升,连杆220成为右侧下降的状态(图18),即使工作部230向下方移动,作为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的第二锁定凸轮250也不向顺时针旋转方向(图18)旋转,维持旋转被限制的状态。由此,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凸部243与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凹部253不卡定的状态被维持,第一锁定凸轮240的旋转不受限制,维持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因此,如图19所示,伴着上盖110的开放,第一锁定凸轮240被锁定杆101牵拉,并且受到拉伸弹簧244的张力,从而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并且,伴随第一锁定凸轮240的旋转,锁定杆101从卡定部242的内部脱离,上盖110完全开放(抬起)。
另外,伴随第一锁定凸轮240的旋转,突部245使第三锁定凸轮26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第三锁定凸轮260对第二锁定凸轮250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的限制被解除。另一方面,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凸部243与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外周部抵接,因此第二锁定凸轮250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的限制被维持。
在关闭上盖110时,如图20所示,当用人的手将上盖110向下方按下时,锁定杆101进入第一锁定凸轮240的卡定部242的内部,将卡定部242的上侧上推。由此,第一锁定凸轮240向图20的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
当第一锁定凸轮240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时,由于拉伸弹簧244的拉力,第二锁定凸轮250如图21所示那样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返回与图16相同的锁定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联杆机构210形成为,将两个踏板130和锁定机构200相连,并且若不同时操作两个踏板130,则锁定机构200的锁定不被解除。对若不同时操作上述两个踏板130则锁定机构200的锁定不被解除的机构进行说明。
图22是两个踏板130正在被操作的状态(双点划线)以及仅一个踏板(具体而言,左侧的踏板)正在被操作的状态(实线)的工作部230的主视图。
图22的实线示出的状态是仅操作左侧的踏板130的状态,具体而言,为图23以及图26所示那样的状态。
因此,在不同时操作双方的踏板130而仅操作单方的踏板130的情况下,工作部230成为图22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在工作部230的中央位置,工作部230向上方的跳起的移动距离为操作双方的踏板130的情况的距离L的约一半的距离L/2,成为为了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状态所需要的预定量的移动距离L的一半L/2。该情况下,如图23所示,工作部230的跳起、即向上方的移动距离为通常的一半而不足,无法使跳起片255跳起至能够解除锁定。结果,第二锁定凸轮250的图23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不足。与图17的情况比较,第二锁定凸轮250的旋转量也不足,打不到将第一锁定凸轮240向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限制解除。这样,本实施方式是若不同时操作左右的踏板130则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状态不会被解除的机构,能够防止误工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用脚踩踏踏板130进行操作、或者用轮椅16的前轮16b踩踏进行操作,能够经由将踏板130和锁定机构200相连的联杆机构210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并且,如果锁定机构200的锁定被解除,则利用施力机构(施力机构140以及另一施力机构145)的作用力,能够使上盖110向开放方向开放。
由此,无法将手伸到位于地板面的上盖110用自己的手解除锁定状态并将该上盖110抬起而开放那样的轮椅16的使用者等通过用脚、轮椅16的前轮16b等操作踏板130,能够将上盖110开放。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仅单方的踏板130的操作中,仅单方的连杆220工作,仅工作部230的两端的一方移动。因此,无法确保工作部230的预定量的移动,锁定机构200的锁定不会被解除。
这样,形成为若不同时操作两个踏板130则锁定机构200的锁定不会被解除。因此,即使发生因幼儿等的恶作剧而一个踏板130被操作、或者偶然用一只脚脚踩踏了一个踏板130的情况,锁定机构200的锁定也不会被解除。由此,能够抑制幼儿等的恶作剧、误工作等的产生,能够防止使上盖110误开放。
由此,即使是轮椅16的使用者,在无法用手或脚同时操作左右的踏板130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解除锁定机构200的锁定,能够使上盖110向开放方向开放。结果,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时的避难中,即使没有看护者,仅由轮椅16的使用者就能够容易地进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于上盖110的卡定部242在锁定状态下卡定设于外框100的锁定杆101,从而上盖110无法从外框100离开,锁定机构200成为锁定状态。
另外,设于上盖110的卡定部242在解锁状态下未卡定锁定杆101,从而上盖110为能够从外框100离开的状态,成为锁定机构200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
另外,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维持上述锁定状态,从而锁定机构200能够维持锁定状态。
另外,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在第二锁定凸轮从阻止状态转动到允许状态的情况下,无论踏板130的操作位置如何,都阻止第二锁定凸轮向阻止状态的恢复。由此,在操作踏板130从锁定状态成为解锁状态之后,即使手、脚、前轮16b等从踏板130离开而停止踏板130的操作,也能够防止锁定机构200从解锁状态再次向锁定状态移行而返回锁定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锁定凸轮240具有能够卡定外框100的一部分的卡定部242,且通过转动,能够变更卡定部242的锁定状态以及解锁状态。
另外,作为第一状态维持机构252的第二锁定凸轮250在初始状态下为阻止第一锁定凸轮240的转动的阻止状态,从而使卡定部242为锁定状态,通过该第二锁定凸轮250转动,能够使第一锁定凸轮240转动。
另外,作为第二状态维持机构262的能够转动的第三锁定凸轮260在第二锁定凸轮250从阻止状态转动到允许状态的情况下,阻止第二锁定凸轮250向阻止状态的恢复。
以上,一边参照图一边对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例。不言而喻,只要是具有本公开所属的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的人员,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性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应用例,应当了解,它们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性范围。
另外,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的避难装置11不仅能够应用于上述那样的轮椅16,也能够应用于利用轮椅16的移动困难的人所使用的担架。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适当引用图27~图31,一边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27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放停止部450的立体图。如图27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开放停止部450中的第一臂460、第二臂470、以及限位器480的形状。
第一臂460是将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和后述的第二臂470的部件。作为一例,第一臂460具有一对侧壁460A和连结一对侧壁460A的端部的顶板460B,且由截面大致U字的棒状部件形成(参照图27)。第一臂460通过第一轴C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框100,通过第三轴E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二臂470。
在第一臂460的长边方向大致中央设有第一连结部346,该第一连结部346能够转动地固定安装于后述的衰减机构350的活塞杆354侧的端部的第一轴销353。
第二臂470是将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于连接托架113和第一臂460的部件。作为一例,第二臂470具有一对侧壁470A和连结一对侧壁470A的端部的顶板470B,且由截面大致U字的棒状部件形成(图27参照)。第二臂470通过第三轴E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一臂460,通过第二轴D能够转动地连结于连接托架113。
另外,在第二臂470设有第二连结部342。该第二连结部342具有引导部344,该引导部344能够转动且能够滑动地连结有安装于后述的衰减机构350的缸筒352侧的端部的第二轴销355。作为一例,引导部344是沿第二臂470的长边方向的长孔。此外,该第二连结部342也可以与第二臂470一体地形成,另外也可以分体地设置。
此外,如图27所示,作为一例,一对侧壁470A彼此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第一臂460的宽度更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460在相对于第二臂470在第三轴E被轴支承的情况下,收纳于第二臂470的内侧。
在此,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的开放停止部450具有衰减机构350。作为一例,衰减机构350是具有缸筒352以及活塞杆354的液压减振器。衰减机构350能够沿长边方向伸缩,具体而言,活塞杆354能够相对于缸筒352伸缩。在此,安装于活塞杆354侧的端部的第一轴销353相当于“衰减机构的一端”,安装于缸筒352侧的端部的第二轴销355相当于“衰减机构的另一端”。此外,衰减机构350至少在活塞杆354的伸缩时产生抑制该伸缩的阻力。
此外,第一轴销353安装于活塞杆354侧的端部,第二轴销355安装于缸筒352侧的端部,但本实施方式的“衰减机构的一端”以及“衰减机构的另一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轴销353以及第二轴销355也可以分别与衰减机构350一体成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二臂470的顶板470B中的第一臂460侧的端部从第三轴E向第一臂460侧伸出。由此,如图31所示,在第一臂460和第二臂470最打开的状态下,第一臂460的顶板460B与第二臂470的顶板470B抵接,由此作为限位器480发挥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定为一对侧壁460A彼此之间的距离比第二臂470的宽度更宽的情况,即,第二臂470相对于第一臂460在第三轴E被轴支承。该情况下,也可以设定为,第二臂470容纳于第一臂460的内侧,第二臂470的顶板470B与第一臂460的顶板460B抵接,由此作为限位器480发挥功能。
(能够利用上盖110堵塞开口3的开口装置8的机构)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能够利用上盖110堵塞开口3的开口装置8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在施力机构440收缩的状态、即上盖110关闭的状态下,第一臂460和第二臂470折叠而容纳于上盖110内。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从图28所示的状态解除了锁定机构200的锁定的情况下,作用力作用于缸筒441内的活塞杆442,施力机构440伸长,由此上盖110从关闭的状态开始打开。另外,开放停止部450的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以第三轴E为中心转动,从折叠的状态开始伸展。
此时,安装于活塞杆354侧的端部的第一轴销353相对于第一臂460以第一连结部346为中心转动,安装于缸筒352侧的端部的第二轴销355沿第二臂470的第二连结部342的引导部344向第三轴E的方向滑动。
图29是表示上盖110开放至作为预定的角度的一例的大致50°(以下设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半开放角度”)的状态的图。如图29所示,在上盖110开放到半开放角度的状态下,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继续持续打开。在此,当上盖110开放至半开放角度时,引导部344与衰减机构350所成的角度变大,因此缸筒352侧的端部停止滑动。
此时,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进一步打开,由此衰减机构350中活塞杆354相对于缸筒352被拉拽,因此伸长。即,在上盖110开放到半开放角度以上的状态下,设于开放停止部450的衰减机构350产生相对于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的伸展的阻力。
图30是表示上盖110开放至90°(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的图。如图30所示,通过形成于第二臂470的限位器480,第一臂460的相对于第二臂470的进展被限制。由此,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大致成为一条直线状,并且上盖110的开放被限制。
图31是表示图30中的第一臂460、第二臂470的配置的图。如图31所示,作为第一臂460与外框100的连结部的第一轴C、作为第二臂470与连接托架113的连结部的第二轴D、作为第一臂460与第二臂470的连结部的第三轴E在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下也未排列于一条直线上。即,第三轴E相对于连结第一轴C及设于第二臂170的上盖110侧的第二轴D的假想线,设于第一臂460与第二臂470折叠的侧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离上盖110的旋转轴112侧较远的一侧)。
由此,在上盖110开放到最大开放角度的状态下,在向关闭上盖110的方向施加力的情况下,在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的长边方向上作用压缩力。也就是,沿连结第二轴D和第一轴C的直线作用压缩力,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分别向折叠的方向转动。由此,上盖110从打开的状态向关闭的方向转动。
(开口装置8中的上盖110的开闭动作功能的作用以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开口装置8,起到以下所示那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如图28~图30所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开放停止部450的开口装置8在上盖110开放的情况下产生以下的作用。在上盖110的开放角度小于半开放角度的状态下,衰减机构350的另一端在第二连结部342的引导部344滑动,由此衰减机构350不伸长。因此,在欲将水平状态的上盖110抬起使其转动的状态下,仅施力机构440发挥作用。
在此,随着上盖110的开放角度增加,上盖110的载荷朝向旋转轴112,因此上盖110的转动所需的力矩降低,上盖110的开放速度增加。因此,在没有开放停止部450以及衰减机构350的情况下,在上盖110达到最大开放角度时产生冲击。
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从上盖110的转动所需的力矩下降的半开放角度起,衰减机构350发挥功能,产生相对于第一臂460以及第二臂470的伸展的阻力,由此上盖110的开放速度被抑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中,能够抑制伴随着上盖110的开放角度的增加的开放速度的增加。由此,上盖110达到最大开放角度时的冲击减小。
根据以上所示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中,能够实现兼顾不论人的手如何,上盖110都会从关闭的状态开放、以及在上盖110的开放角度为半开放角度以上的情况下,抑制开放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中,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8相同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此外,在设于第二臂470的第二连结部342所形成的引导部344被设为沿第二臂470的长边方向的形状的长孔,但并不限于此。引导部344例如也可以按照上盖110的开放速度而设定为圆弧状、波状、锯齿状等的孔。并且,也可以采用V槽、T槽等相互滑动的引导机构,或者也可以采用线性导向件、滑轨等直线运动机构。
另外,第二连结部342设于第二臂470,但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结部342例如也可以设于第一臂460。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不言而喻,只要是具有本公开所属的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的人员,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的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应用例,应当理解,它们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性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用作设于建筑物的走廊、阳台、房顶等的避难舱口、升降口等的开口装置。

Claims (8)

1.一种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框,其具有人能够出入的开口;
上盖,其一端侧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上述外框,能够堵塞上述开口;
锁定机构,其将上述上盖在堵塞上述开口的状态下锁定于上述外框;
操作部,其解除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
开放停止部,其连接上述外框和上述上盖,将上述上盖相对于上述外框的开放在最大开放角度停止;以及
施力机构,其在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伴着上述操作部的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使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
上述开放停止部具备:
第一臂,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上述外框;以及
第二臂,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上述第一臂及上述上盖的每一个,
在上述上盖堵塞上述开口的状态下,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折叠,且随着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伸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放停止部具备限位器,
该限位器在上述上盖开放到上述最大开放角度的情况下,与上述第一臂以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一方抵接,限制该臂的进一步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放停止部具有衰减机构,该衰减机构在上述上盖开放到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下,抑制基于上述施力机构产生的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的伸展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连结部,其设于上述第一臂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一方,且能够转动地安装上述衰减机构的一端;以及
第二连结部,其设于上述第一臂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另一方,且能够转动及滑动地连结上述衰减机构的另一端,
在上述上盖的开放角度小于上述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上述衰减机构随着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而上述另一端在上述第二连结部滑动,在上述上盖的开放角度为上述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下,上述衰减机构随着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而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盖转动到最大开放角度的情况下,相对于连结设于上述第一臂的上述外框侧的第一轴以及设于上述第二臂的上述上盖侧的第二轴的假想线,设于上述第一臂与上述第二臂的连结部的第三轴设于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折叠的侧的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臂以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一方由另一施力机构构成,
在上述上盖的开放角度小于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施力机构和上述另一施力机构双方使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位器在上述上盖向开放方向转动时,对上述第一臂以及上述第二臂的任意另一方向折叠上述第一臂和上述第二臂的方向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整体或一部分收纳于上述外框内的避难装置。
CN202180024922.4A 2020-03-30 2021-03-30 开口装置 Pending CN1161137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1604 2020-03-30
JP2020-061604 2020-03-30
PCT/JP2021/013752 WO2021201067A1 (ja) 2020-03-30 2021-03-30 開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3747A true CN116113747A (zh) 2023-05-12

Family

ID=7792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4922.4A Pending CN116113747A (zh) 2020-03-30 2021-03-30 开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201067A1 (zh)
KR (1) KR20220155389A (zh)
CN (1) CN116113747A (zh)
WO (1) WO20212010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8799A (en) * 1975-09-23 1977-03-25 Naka Tech Lab Refugee equipment mounted indoors or veranda
JPS55118762A (en) * 1979-03-05 1980-09-11 Naka Tech Lab Shelter for building
JPS6019729Y2 (ja) * 1979-08-01 1985-06-13 株式会社ナカ技術研究所 建物用避難装置における上蓋係止装置
JPS6099944U (ja) * 1984-11-05 1985-07-08 株式会社ナカ技術研究所 建物用避難装置における取手
JP3113695U (ja) * 2005-06-15 2005-09-15 ナカ工業株式会社 建物用避難ハッチ
JP4929146B2 (ja) * 2007-12-17 2012-05-09 ヤマトプ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避難用ハッチ
JP2010110501A (ja) * 2008-11-07 2010-05-20 Marunishi:Kk 避難用ハッチ
CN113795308B (zh) * 2019-05-08 2023-05-05 纳咖工业株式会社 避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1067A1 (ja) 2021-10-07
JPWO2021201067A1 (zh) 2021-10-07
KR20220155389A (ko)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4485B1 (en) Stair assistance device
US10858888B2 (en) Swimming pool ladder with safety gate
CN110799250B (zh) 建筑物中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WO2019182452A1 (en) A stair assembly, an object and a stair assembly operating method
CN116113747A (zh) 开口装置
JP6868511B2 (ja) 避難装置
JP6290494B2 (ja) 避難装置
JP6125302B2 (ja) 避難装置
JP6169400B2 (ja) 避難装置
JP6855643B1 (ja) 避難装置
CN115348887A (zh) 开口装置
WO2020226143A1 (ja) 避難装置
JP6855644B1 (ja) 避難装置
KR101008161B1 (ko) 비상용 사다리 장치
JP2019042158A (ja) 避難装置
CN112849785A (zh) 罐式集装箱
KR102457789B1 (ko) 고층 건물 화재 피난 장치
CN214778080U (zh) 罐式集装箱
KR101420407B1 (ko) 비상탈출장치용 안전사다리
JPS6011889Y2 (ja) エレベ−タのかご室側面救出口
JPH10129955A (ja) エレベーター
KR20030025114A (ko) 휠체어 리프트장치
JPH02200990A (ja) 避難用梯子
JPS58560B2 (ja) 建物用避難装置
ITBO903357A1 (it) Piattaforma mobile per l'accesso e l'uscita di inabili in e da vetture in particolare in vetture ferroviari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