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5984A - 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5984A
CN116075984A CN202180057214.0A CN202180057214A CN116075984A CN 116075984 A CN116075984 A CN 116075984A CN 202180057214 A CN202180057214 A CN 202180057214A CN 116075984 A CN116075984 A CN 116075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on
concentrated
reflector
reflected wave
array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72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口正已
塩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75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5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01Q3/46Active lenses or reflecting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6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urved in two dimensions, e.g. paraboloid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8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omprising plurality of mutually inclined plane surfaces, e.g. corner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two or more intersecting plane surfaces, e.g. corner reflector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5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9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comprising one main concave reflecting surface associated with an auxiliary reflec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45Pass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所公开的反射单元是为了改变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具备用于反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多个反射体,所述多个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

Description

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10月28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20-180447号的优先权,并援引所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全部的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具备母收发机和子收发机的区域内信息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波反射板。专利文献1的电波反射板呈凸曲面或凹曲面,并且安装于区域内的天花板部。
专利文献2公开了反射阵列的设计方法。反射阵列构成为使反射元件在基板上并排多个。反射阵列使入射的电波向所希望的方向反射。
专利文献3公开了曲面状的反射镜天线。专利文献3的反射镜天线具备一次放射部、副反射镜、以及主反射镜。副反射镜具有使从一次放射部放射出的平行光线转换为集束光线并反射的曲面。主反射镜具有将基于副反射镜的集束光线通过集束位置而扩散而成的扩散光线转换为平行光线并反射的曲面。专利文献3公开了可以由反射阵列构成副反射镜以及主反射镜的内容。
另外,专利文献4也公开了具备一次放射部以及反射阵列的天线装置。
专利文献5公开了使用金属反射板的毫米波收发系统。
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毫米波通信系统,其能够简单地调整在毫米波带的信号的传输路径上配置的金属反射板的初始方向。
专利文献7公开了一种毫米波用90°弯管,其在对由电子回旋共振加热装置中的回旋管输出的毫米波进行传输的系统中使用。专利文献7的毫米波用90°弯管通过两张反射板来改变毫米波的传输方向。
专利文献8公开了一种反射阵列,其能够将具有与基板的表面平行的电场分量的第一偏波以及具有与基板的表面垂直的电场分量的第二偏波向所希望的方向反射。
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放射散射共用反射阵列天线的设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0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46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827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08270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1188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244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6-053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4-07281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冢田隆平,其他2名,“放射散射共用反射阵列天线的设计的基础研究”,传输工学研究会资料,Vol.2016,No.581,pp.2-3,日本东北大学电气通信研究所工学研究会传输工学研究会,2016年6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反射单元。所公开的反射单元是为了改变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具备用于反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多个反射体,所述多个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
另外,所公开的反射单元是在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中设置的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具备构成为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的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无线传输系统。所公开的无线传输系统具备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以及为了改变所述第一无线机和所述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反射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无线传输系统的构造物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立体图。
图3是反射阵列反射体中的反射波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4是具有保护罩的反射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反射单元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6是具有保护罩的反射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反射单元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反射单元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反射单元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反射单元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反射单元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12是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说明图。
图13是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说明图。
图14是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说明图。
图15是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平面金属反射板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凸曲面金属反射板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剖视图。
图23是天花板或墙壁处的电波的透射损失较大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8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30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31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32是表示反射阵列反射体的设置例的俯视图。
图3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的图。
图3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的图。
图3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的图。
图3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的第一变形例的构成的图。
图3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的第二变形例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收发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第二无线机之间,有时需要改变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期望有用于改变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的适当的反射单元。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列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为了改变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反射单元具备用于反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多个反射体。所述多个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反射阵列反射体与金属反射板不同,能够设计为使反射波向所希望的方向放射从而是有利的。因而,通过使多个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反射波的方向的自由度得以提高。另外,若仅是一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则难以进行针对从正侧方的入射或向正侧方的反射的应对,但通过使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反射体,那样的问题得以消除。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无线通信信号”包括准毫米波、毫米波、以及比毫米波频率高的无线信号、以及高频电信号。
(2)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是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体。通过组合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反射单元的功能得以提高。
(3)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相接的拐角的构造物。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在该情况下,得到拐角中的适当的设置方式。
(4)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非扩散反射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在该情况下,得到非扩散反射的反射波。
(5)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它们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扩散反射;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它们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非扩散反射。在该情况下,获得反射波的扩散和非扩散。
(6)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这些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反射波窄角化。
(7)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容易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的第二部分的构造物。也可以是,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使所述反射波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构造物。在该情况下,窄角化后的反射波能够通过第二部分。
(8)也可以是,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所述焦点存在于避开了存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障碍物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开障碍物来传输无线通信信号。
(9)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反射体具有进一步反射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的所述反射波的其他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其他反射体小于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其他反射体的小型化。
(10)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其反射基于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中的任意一者。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所述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所述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中的任意一者。也可以是,所述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扩散反射的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的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构成为不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进行扩散反射、并且不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的反射阵列反射体。通过组合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反射单元的功能得以提高。
(11)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设置面的构造物。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其通过反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而形成第一反射波;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其通过反射所述第一反射波而形成第二反射波。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向包含与所述设置面正交的方向的范围进行放射。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第二反射面向包括与设置面正交的方向的范围放射,从而得到容易直观地掌握的放射范围。
(12)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能够具有: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形成使具有第一入射角的第一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一反射波、以及使具有与所述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的第二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二反射波。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通过反射所述第一反射波而形成第三反射波。也可以是,所述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通过反射所述第二反射波而形成第四反射波。也可以是,所述第三反射波以及所述第四反射波具有彼此重叠而成的放射范围。在该情况下,能够扩大所述第三反射波以及所述第四反射波的重叠放射范围从而是适宜的。
(13)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能够具有: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还具备电波吸收体。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形成使具有第一入射角的第一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一反射波、以及使具有与所述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的第二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电波吸收体的第二反射波。在该情况下,能够吸收第二反射波。
(14)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的放射范围所包含的第一放射面中的第一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射面正交的第二放射面中的第二焦点存在于不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得到多个焦点。
(15)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包括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从所述第二无线机发送来的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的基于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二反射波反射。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从所述第一无线机发送来的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的基于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一反射波反射。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包括:第一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以及第一非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不集中。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包括:第二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以及第二非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不集中。不仅能够在从第一无线机去往第二无线机的无线传输路径减少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损失,还能够在从第二无线机去往第一无线机的无线传输路径减少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损失。
(16)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以及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分别由包括多个反射元件的反射阵列构成。由此,反射波的方向的自由度得以提高。进一步地,反射阵列能够构成为平板状,因此能够节省空间,并抑制损害反射单元的安装部位的外观的情况。
(17)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基于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二反射波反射。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基于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一反射波反射。由此,能够高效地传输无线通信信号。
(18)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在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的周围包括第一低反射区域。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低反射区域具有比基于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二反射波的反射率低的反射率。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在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的周围包括第二低反射区域。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低反射区域具有比基于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一反射波的反射率低的反射率。由此,能够抑制在无线通信信号中混入噪声电波。
(19)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低反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低反射区域分别包括电波吸收体。由此,能够更加抑制无线通信信号中的噪声电波的混入。
(20)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构成为环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的内侧。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构成为环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的内侧。由此,能够高效地配置第一集中反射部以及第一非集中反射部、以及第二集中反射部以及第二非集中反射部。
(21)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相接的拐角的构造物。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安装于所述第一面。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安装于所述第二面。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接近所述第二面的位置、或比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位置。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接近所述第一面的位置、或比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位置。由此,通过根据在安装反射单元的空间的电波状况等来决定第一集中反射部以及第一非集中反射部、以及第二集中反射部以及第二非集中反射部的配置,能够减少无线通信中的噪声的影响。
(22)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扩散,或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不扩散且不集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扩散,或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不扩散且不集中。由此,能够良好地传输无线通信信号。
(23)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以及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分别由包括多个反射元件的反射阵列构成。由此,反射波的方向的自由度得以提高。进一步地,反射阵列能够构成为平板状,因此能够节省空间,并抑制损害反射单元的安装部位的外观的情况。
(24)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拆装。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拆装。由此,能够将第一非集中反射部的位置调整为使基于第二集中反射部的反射波能够入射的位置。能够将第二非集中反射部的位置调整为使基于第一集中反射部的反射波能够入射的位置。
(25)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埋设于建筑件。得到反射单元埋设于建筑件这样的优选方式。
(2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设置于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中。反射单元具备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的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反射波窄角化。
(27)也可以是,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部分容易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的第二部分的构造物。也可以是,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使所述反射波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构造物。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窄角化后的反射波通过第二部分。
(28)也可以是,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所述焦点存在于避开了存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障碍物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开障碍物。
(29)反射单元还具备进一步反射所述反射波的其他反射体。也可以是,所述其他反射体小于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其他反射体的小型化。
(3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传输单元具备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以及为了改变所述第一无线机和所述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反射单元。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任意组合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传输系统1。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传输系统1例如用于准毫米波以及比准毫米波高频的无线传输,更优选为,用于毫米波以及比毫米波高频的无线传输。毫米波是30GHz至300GHz的电波。准毫米波是频率比毫米波低但与毫米波相近的电波。准毫米波的频率例如为20GHz以上且小于30GHz。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能够实现传输数据的大容量化。然而,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具有高的直线传播性,为了照顾到传输损失而容易带有窄的指向性(窄波束性)。因此,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在向视线较差的空间的放射或向较宽的范围的放射方面存在问题。另外,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难以透过墙壁等构件,因此在屋内的传输方面存在问题。
图1所示的无线传输系统1具备进行无线通信信号的收发的多个无线机10、20。多个无线机10、20具有第一无线机10以及第二无线机20。作为一个例子,第一无线机10是基站(Base Station)。基站10例如是第五代或其之后代次的移动通信系统用基站。第二无线机20例如是在基站10之间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20可以是移动自如的移动站,也可以是不移动的固定站。
图1所示的无线传输系统1设置于建筑物等具有内部空间的构造物30内。建筑物例如是住宅、大厦、或工厂。构造物30可以是地下商业街或隧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构造物30的内部空间被用作无线传输路径。需要说明的是,被用作无线传输路径的空间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建筑物包围的外部空间。
作为一个例子,图1所示的构造物30是具有由墙壁件41分隔成的多个内部空间S1、S2、S3的建筑物。多个内部空间例如包括走廊S1以及房间S2。作为构成建筑物30的建筑件,除了前述的墙壁件41以外,还有天花板件42以及地板件43。天花板件42以及地板件43与墙壁件41一起对建筑物30内的内部空间S1、S2、S3进行划分。另外,建筑物30具有作为天花板件42的上方空间的天花板里面空间S3、或者作为地板件43的下方空间的地板下空间作为内部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如走廊S1或房间S2那样被人所使用的内部空间以外,不是被人所使用的内部空间的天花板里面空间S3或地板下空间也被用作无线传输路径。
图1所示的无线传输系统1具备多个反射单元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多个反射单元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分别为了改变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A、20B、20C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无线传输路径中。
在图1中,反射单元100A设置于基站10的视线(Line of Sight;LOS)内,对从基站10发送来的无线通信信号(入射波)进行反射。基于反射单元100A的反射波被反射到位于基站10的视线外(No Line of Sight;NLOS)的用户终端20A。另外,反射单元100A将从基站10发送来的入射波扩散,将宽波束的反射波放射到用户终端20A所位于的空间。由于反射单元100A能够实现基于扩散的广角反射,因此能够弥补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中的窄波束性。
反射单元100B设置于基站10的视线内,对从基站10发送来的无线通信信号(入射波)进行反射。反射单元100B使电波从基站10所存在的内部空间S1经由在墙壁件41形成的开口而向由该墙壁件41划分而成的相邻的内部空间S2通过。反射单元100C进一步反射基于反射单元100B的反射波。在内部空间S2内,基于反射单元100C的反射波被朝向反射单元100D放射。反射单元100D进一步反射基于反射单元100C的反射波,发送到用户终端20B。
通常,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虽然无法被充分地放射到由墙壁件41等建筑件分隔成的其他空间S2,但由于反射单元100B以使电波通过墙壁件41的开口的方式反射电波,因此能够将电波效率良好地放射到其他空间S2。
反射单元100E设置于基站10的视线内,对从基站10发送来的无线通信信号(入射波)进行反射。反射单元100E使电波从基站10所存在的内部空间S1经由在天花板件42形成的开口而向天花板里面空间S3通过。反射单元100F进一步放射基于反射单元100E的反射波。在天花板里面空间S3内,基于反射单元100F的反射波被朝向反射单元100G放射。反射单元100G进一步反射基于反射单元100F的反射波,发送到用户终端20C。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如天花板里面空间S3那样不被人使用的空间,也被用作无线传输路径。
如图1所示,在屋内配置多个反射单元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由此能够使电波放射到屋内的各个角落。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单元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还反射从用户终端20A、20B、20C被发送到基站10的无线通信信号(电波)。
图1所示的反射单元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的功能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以下,对反射单元的详细内容以及功能的各种变化进行说明。
图2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所具备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为板状,也因此也被称为反射阵列反射板。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具备一个或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具备高频基板131,该高频基板131具有作为前表面131A的第一面、以及作为背面131B的第二面。高频基板131形成为平板状。高频基板131由电介质构成。在高频基板131的前表面131A,形成有分别由导电体构成的多个反射元件132。在高频基板131的背面131B,形成有接地的导电体。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在形成有反射元件132的前表面131A反射电波。
在此,作为电波的反射体,例如有平面金属反射板。平面金属反射板对电波进行镜面反射。也就是说,平面金属反射板的入射波的入射角和平面金属反射板的反射波的反射角相等。因而,若将平面金属反射板用作反射体,则反射波的方向受入射波的方向制约。因此,在设置面存在制约的情况下,即使仅使用平面金属反射板,也难以将反射波反射到所希望的方向。
与此相对,通过调整反射元件132的大小或形状,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能够将反射波向所希望的方向放射。
在此,反射阵列通常被用作天线的一部分。然而,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并非构成无线机10、20所具备的天线的一部分,而是被用于将从具备天线的无线机10、20放射出的电波(无线通信信号)在无线传输路径中反射。即,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为了改变第一无线机10和第二无线机20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无线传输路径中。
另外,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能够设计为关于反射波的扩散或集中而模拟任意的形状的金属反射面的反射特性。为了设计模拟任意的形状的金属反射面的反射特性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首先,根据想要模拟的金属反射面中的反射特性,求出在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反射元件132所需要的相位变化量。在相位变化量和反射元件132存在预定的对应关系。因而,若求出相位变化量,则能够决定反射元件132的大小或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反射阵列反射体110所模拟的反射特性只要有金属反射面中的反射波的扩散或集中有关的反射特性就够了,不需要模拟反射波的方向。如上所述,在是金属反射面的情况下,无法自由地调整反射波的方向,但通过适当地设计反射元件的大小或形状,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能够向所希望的方向放射反射波。
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能够模拟反射特性的金属反射面的形状例如是球面。如图3所示,具有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凸曲面的凸曲面金属板200A使反射波扩散。扩散的程度由凸曲面的曲率决定。另外,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能够模拟反射特性的其他金属反射面的形状是旋转抛物面。具有构成旋转抛物面的一部分的凹曲面的凹曲面金属板200C使反射波集中。集中的程度由凹曲面的曲率决定。集中的反射波的焦点位于凹曲面金属板200C的前方。另外,平面金属板200B不具有使反射波扩散或集中的作用。
在此,如图3所示,将模拟了凸曲面金属板200A的波束扩散特性的反射阵列反射体称为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与凸曲面金属板200A同样地,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使反射波扩散。将基于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的反射波也称为扩散反射波。
将模拟了平面金属板200B的波束特性的反射阵列反射体称为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与平面金属板200B同样地,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不具有使反射波扩散或集中的作用。
将模拟了凹曲面金属板200C的波束集中特性的反射阵列反射体称为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与凹曲面金属板200C同样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使反射波集中。集中的反射波的焦点位于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的前方。
在此,将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以及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也称为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将基于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110C的反射波也称为点状反射波或非扩散反射波。将基于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的反射波也称为非集中点状反射波。将基于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的反射波也称为集中点状反射波。
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即使不像金属反射板那样形成凸曲面或凹曲面,也能够实现反射波的扩散或集中。若需要凸曲面或凹曲面,则设置所需要的空间会增大,但在是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平面体能够实现反射波的扩散或集中,因此能够缩小设置所需要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以及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所模拟的金属反射面不限于作为球体的表面的球面的一部分的曲面、以及作为旋转抛物体的表面的旋转抛物面的一部分的曲面,还可以是旋转椭圆体或旋转双曲面体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作为其一个方式,旋转抛物体包括旋转椭圆体以及旋转双曲面体。因而,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以及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所模拟的金属反射面也可以是旋转椭圆体或旋转双曲面体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凸曲面金属板200A是旋转抛物面或旋转椭圆面,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模拟了凸曲面金属板200A的波束扩散特性的情况下,反射波的焦点位于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以及凸曲面金属板200A的后方。
图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的一个例子。图4所示的反射单元100具备一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以及包围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保护罩120(壳体)。保护罩120是覆盖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以使其不露出的构件。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是仅反射电波的被动元件,不具有进行电波的发送或接收的主动元件(例如,发送机或接收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将从第一方向入射的入射波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反射。
图5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的其他例子。如图5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设置于想要变更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的部位。想要变更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的部位例如是建筑物30中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相接的拐角31。
图5所示的反射单元100具备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将沿第二面31B的入射波60反射,形成去往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反射波61。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将反射波61反射,形成沿第一面31A的反射波62。
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被保护罩120覆盖。内置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保护罩120埋设于墙壁件41A。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可以在墙壁件41A被组装为建筑物30后,与保护罩120一起安装于墙壁件41A。另外,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也可以在墙壁件41A被组装为建筑物30前,与保护罩120一起安装于墙壁件41A。
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设置为与作为墙壁件41A的表面的第一面31A平行。另外,由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埋设于墙壁件41A的内部,因此很少损害墙壁件41A的外观。另外,保护罩120没有或者很少从墙壁件41A突出,从而也很少损害墙壁件41A的外观。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被保护罩120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被分别不同的保护罩120覆盖,但也可以被相同的保护罩120覆盖。
使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内置的保护罩120埋设于墙壁件41B。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可以在墙壁件41B被组装为建筑物30后,与保护罩120一起安装于墙壁件41B。另外,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也可以在墙壁件41B被组装为建筑物30前,与保护罩120一起安装于墙壁件41B。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设置为与作为墙壁件41B的表面的第二面31B平行。另外,由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埋设于墙壁件41B的内部,因此很少损害墙壁件41B的外观。另外,保护罩120没有或很少从墙壁件41B突出,从而也很少损害墙壁件41B的外观。
图5所示的反射单元100在向与第二面31B平行的方向(第一方向)放射入射波60的无线传输路径,使该入射波60向与第一面31A平行的方向(第二方向)反射,产生反射波62。图5所示的反射单元100通过在拐角31使无线传输路径90度弯曲,形成沿墙壁件41A、41B的无线传输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即使是仅具有一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反射单元100,也能够在拐角31使无线传输路径90度弯曲。即,图4所示的反射单元100以及图5所示的反射单元100均具有使无线传输路径90度弯曲这样的共通的功能。但是,如图4所示,若仅是一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则难以将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设置为与墙壁件41A、41B平行。因而,如图5所示,使用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1、112更有利。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反射单元100可以在一个保护罩120之中具备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1、11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反射单元100优选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多个反射体110。多个反射体110可以全部是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另外,多个反射体110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110B、110C、一个以上的金属反射体200A、200B、200C。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个反射单元100无需如图4或图6所示构成为一个连续的构造体,可以如图5所示构成为分隔成多个构造体。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个反射单元100是指在设置有反射单元100的部位实现所希望的预定的反射角度的连续的单位。例如,在图5中,由于反射阵列反射体111、112被不同的保护罩120覆盖,因此图5所示的反射单元100构成为分隔成多个构造体。另一方面,在图6中,由于反射阵列反射体111、112被共通的保护罩120覆盖,因此图6所示的反射单元100构成为一个复构造体。然而,图5以及图6所示的反射单元100的任一个都在90度的拐角31实现所希望的90度的反射角度。因而,在图5以及图6各自中,反射单元100的数量为一个。
图7、图8以及图9表示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组合的变化。图7表示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为形成非集中点状反射波的非扩散以及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的实例1-1、1-2、1-3。在实例1-1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也是非扩散以及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在实例1-1中,主要仅进行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的转换。
在实例1-2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在实例1-2中,在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的转换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第二反射波62的广角波束化。
在实例1-3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在实例1-3中,能够实现第二反射波62的集中、比第二反射波62的焦点62A更远处的广角波束化。
图8表示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是形成扩散反射波的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的实例2-1、2-2、2-3。在实例2-1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也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在实例2-1中,能够实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小型化。即使使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小型化,第一反射波61也会扩散而被广角波束化。而且,由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进一步地扩散反射,因此被更加广角波束化。
在实例2-2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在实例2-2中,也能够实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小型化。
在实例2-3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在实例2-3中,也能够实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小型化。另外,在实例2-3中,能够实现第二反射波62的集中、比第二反射波62的焦点62A更远处的广角波束化。
图9表示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是形成使反射波集中的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的实例3-1、3-2、3-3。在实例3-1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也是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在实例3-1中,第一反射波61在焦点61A处集中且以及第二反射波62在焦点62A处集中。
在实例3-2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B。实例3-2中,第一反射波61在焦点61A处集中。
在实例3-3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在实例3-3中,第一反射波61在焦点61A处集中。另外,能够实现第二反射波62的广角波束化。
在图9所示的实例3-1、3-2、3-3中,第一反射波61的焦点61A存在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之间。然而,图9所示的各焦点61A的位置不限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之间,也可以是图10所示的实例4-1、4-2、4-3的任意所示的位置。
在图10所示的实例4-1中,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观察,焦点61A存在于比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更远方的位置。即,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存在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焦点61A之间。在实例4-1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只要反射窄角化后的第一反射波61即可,因此能够将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小型化。另外,在实例4-1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被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反射的第一反射波61的电场强度。
在实例4-2中,焦点61A存在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上或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附近。在实例4-2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只要反射在焦点61A处集中后的第一反射波61即可,因此能够极大地使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小型化。另外,在实例4-2的情况下,能够极大地增大被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反射的第一反射波61的电场强度。
在实例4-3中,焦点61A存在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之间。即,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观察,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存在于比焦点61A更远方的位置。在实例4-3的情况下,能够使波束在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之间集中。由此,在存在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之间的细径的空间(形成于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开口等),能够效率良好地传输反射波61。另外,能够避开存在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之间的障碍物而传输反射波61。
图11表示将反射单元100用作用于使电波通过形成于墙壁件41上的细径的开口50的贯通单元的例子即实例5-1、5-2。实例5-1例如与实例1-3、实例2-3、实例3-1中的第二反射波62通过开口50的例子相当。由于第二反射波62在焦点62A处集中而细径化,因此能够通过形成于墙壁件41那样的建筑件上的小的开口50。第二反射波62在开口50的位置,被比开口50而更细径化。因而,抑制第二反射波62被墙壁件41那样的建筑件阻碍了通过,从而能够在开口50的位置高效地通过。
实例5-2与例如实例3-1或实例4-3中的第一反射波61通过开口50的例子相当。需要说明的是,实例5-2也可以视为图4所示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反射波通过开口50的例子。
这样的话,前述的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或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可以是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1(参照图12以及图13),也可以是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参照图14以及图15)。
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1构成为反射波的焦点仅存在一个。另一方面,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构成为存在多个焦点。
图12表示在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1的情况下的、比焦点65更远处的反射波的扩展角。在该情况下,反射波的放射范围所包含的水平面(第一放射面)中的反射波的扩展角
Figure BDA0004113426460000181
铅垂面(第二放射面)中的反射波的扩展角θ两者的关系受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1的长宽比限制。因此,进一步反射基于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1的反射波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大小或长宽比需要根据该配置而变更。
例如,如图13所示,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大小(横向尺寸)虽然与水平面中的反射波的扩展角
Figure BDA0004113426460000182
一致,但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大小(纵向尺寸)有时比铅垂面中的反射波的扩展角θ小。在该情况下,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无法全部接收反射波,从而传输效率降低。因而,为了进行高效的传输,产生根据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配置而改变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纵向尺寸的需要,从而是不划算的。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在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中,反射波的放射范围所包含的水平面(第一放射面)中的第一焦点65A、反射波的放射范围所包含的铅垂面(第二放射面)中的第二焦点65B存在于不同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水平面(第一放射面)是包含水平线的平面。在此的水平线是通过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的正面的中央、并且沿其前表面的水平线。铅垂面(第二放射面)是包含铅垂线、以及与水平面(第一放射面)正交的面。在此的铅垂线是通过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的前表面的中央的铅垂线。
通过掌握水平面中的第一焦点65A和铅垂面中的第二焦点65B,能够不受限于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的长宽比而任意地形成反射波的扩展角
Figure BDA0004113426460000183
Figure BDA0004113426460000184
例如,如图15所示,水平面的第一焦点65A存在于比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近的位置,铅垂面的第二焦点65B能够设定为向比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更近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根据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长宽比以及配置,能够控制适当的反射波的扩展角,从而是划算的。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求出用于区分水平面中的第一焦点65A和铅垂面中的第二焦点65B的反射元件132的相位变化量即可。即,求出设定有第一焦点65A的水平面中的反射元件132的第一相位变化量、设定有第二焦点65B的铅垂面中的反射元件132的第二相位变化量。然后,如果将第一相位变化量和第二相位变化量相加,则得到设计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2所需要的、反射元件132的相位变化量。需要说明的是,在金属反射面,也能够形成水平面中的第一焦点65A和铅垂面中的第二焦点65B存在于不同的位置的曲面(例如,在水平截面和铅垂截面焦点距离不同的旋转抛物体的表面等)。
以下,基于具体的设置例,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的优点进行说明。
图16示出具有平面金属板200B作为反射体的无线传输系统作为参考例。在图16中,在第一区71和第二区72正交而作为整体具有L字状的内部空间的建筑物30中,构建有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具备基站10、用户终端21、22。基站10设置于第一区71。由于用户终端21、22存在于第二区72,因此从基站10观察而存在于视线外(NLOS)。在图16中,平面金属板200B设置于面向第二区72的墙壁件41A、面向第一区71的墙壁件41B相接的拐角31。平面金属板200B将沿墙壁件41B在第一区71直线传播的入射波60进行约90度弯曲,形成沿墙壁件41A在第二区72直线传播的反射波61。
通过设置平面金属板200B,即使从基站10放射出的电波的直线传播性变大,也能够使电波到达视线外的用户终端21。然而,由于电波具有窄波束性,因此在图16的情况下,电波不会到达存在于第二区72的用户终端22。
图17表示代替图16的平面金属板200B而将凸曲面金属板200A设置于拐角31的例子。在图17的例子中,通过凸曲面金属板200A,实现了广角波束化,能够向第二区72整体放射电波。
在图16以及图17的例子中,金属板200A、200B需要设置为从墙壁件41、41B突出的状态,从而容易损害外观。
因此,可以考虑代替金属板而使用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作为反射体。反射阵列反射体110是平板状,能够设计为使反射波朝向所希望的方向。例如,可以考虑将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如图18那样,在拐角31附近安装于墙壁件41B,或者如图19那样,在拐角31附近安装于墙壁件41A。若是图18或图19那样的设置方式,则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与墙壁件41A、41B平行,从墙壁件41、41B的突出量较小,因此很少损害外观。
然而,即使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能够使反射波朝向所希望的方向,若入射波从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正侧方进入,反射波的形成也是困难的。因而,图18的设置方式并不现实。另外,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也难以在正侧方放射反射波。因而,图19的设置方式也不现实。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使用了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能够将来自第一区71的入射波60适当地反射到第二区72。在图20中,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安装于与基站10对置的墙壁件41A所具有的第一面31A。另外,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安装于与用户终端21、22对置的墙壁件41B所具有的第二面31B。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设置于第一面31A以及第二面31B相接的拐角31。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在图20未特别说明的点,与图16至图19同样。
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从大致正面方向接收入射波60,形成去往位于(非正侧方)斜前方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第一反射波61。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例如是第一反射波61的焦点构成为存在于比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更远方的位置的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因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也可以较小。另外,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所接收的电波的电场强度变高。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从斜前方接收第一反射波61,向大致正面方向放射第二反射波62。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例如是第二反射波62的焦点位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后方的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因而,第二反射波62被广角波束化,到达第二区72整体。
而且,若是图20那样的设置方式,则与图16或图17的设置方式相比,外观良好。
在图21的例子中,作为图20中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不使用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而是使用了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在图21中,针对未特别说明的点,与图20同样。
图21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形成焦点62A存在于障碍物45的附近的第二反射波62。障碍物45例如是设置为与墙壁件41相接的柜子这样的其余物体。
如图20所示,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的情况下,若存在图21那样的障碍物45,则因障碍物45而电波无法到达的范围变大。与此相对,在图21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能够在障碍物45的附近的焦点62A处收缩第二反射波62,因此能够避开障碍物45地传输波束。而且,由于第二反射波62在比焦点62A更远处扩散,因此到达第二区72的大致整体。
图22表示在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形成细径的开口30B,用于以较小的透射损失传输电波的例子。图22与图11所示的实例5-2相当。
如图23所示,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60A难以透过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也就是说,若电波60A抵达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则大部分成为反射波67B,透射波67C极少。因而,难以将电波60A向由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划分的其他空间传输。
对此,在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形成有细径的开口30B。即使是毫米波那样的高频的电波,开口30B也能够使其以较小的损失透射。即,在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中,未形成开口30B的部分为透射损失较大的第一部分,形成有开口30B的部分为透射损失较小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30B比第一部分30A易于传输电波。在反射阵列反射板110是集中型的情况下,在作为开口的第二部分30B的位置,反射波61被比第二部分30B更细径化。因而,抑制反射波61被墙壁件41或天花板件42等建筑件阻碍通过的情况。其结果是,透射损失会降低。
在此,若反射阵列反射体110是非集中型,则为了使电波以低损失透射,需要与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相同大小或其以上的大小的开口30B。然而,如图22所示,通过使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为集中型,且在开口30B附近设定焦点61A,可以使开口30B较小。因而,开口30B的形成容易。另外,由于开口30B可以较小,因此能够抑制对外观的损害。需要说明的是,开口30B可以由装饰板30C等构件封堵。通过以比墙壁件41薄、或电波容易透射的材料形成装饰板30C,从而电波的透射损失的增大得以抑制。
图24表示在构造物30中的多个拐角33、34分别设置反射体111、112的例子。在图24中,形成入射波60被反射体111反射而沿墙壁件41A行进的第一反射波61。第一反射波61被反射体111反射而形成第二反射波62。
在使用多个反射体111、112来传输电波的情况下,若考虑反射面的稳定度、设置容易度、或不显眼度等,则在构造物30的拐角33、34分别设置反射体111、112是适当的。然而,若在拐角33、34设置反射体111、112,则无线传输路径不得不接近墙壁件41A。尤其是,在电波通路(第一菲涅耳半径)为最大的传输节点中央,在第一反射波61和墙壁件41A之间需要较大的间隙。其结果是,需要将反射体111、112设置为从墙壁件41A分离。
然而,如图25所示,反射体111、112构成为形成集中型反射波,焦点61A存在于传输节点中央附近,由此能够缩小第一反射波61和墙壁件41A之间的间隙从而为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5中,在拐角33、34分别设置的是单一的反射体111、112,但不限于此。在拐角33、34分别设置的可以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也可以是凹曲面金属板200C。在拐角33、34分别设置的反射单元100优选包括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更具体地,在拐角33、34分别设置的反射单元100优选是实例1-3、2-3、3-1的任意一者。
图26表示在墙壁件41设置的平面金属板200B。墙壁件41具有平面金属板200B的设置面47。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平面金属板200B的可以是标牌或数字标牌。
在标牌或数字标牌之前使用用户终端20这样的机会较多。另外,广告主有希望人们在标牌或数字标牌之前驻足这样的意愿。然而,存在在标牌或数字标牌的附近设置的平面金属板200B,电波60、61即使如图26那样被反射,电波60、61也不可见,因此用户并不知道电波被反射向哪个方向。另外,平面金属板200B的设置作业者也难以知道电波被反射向哪个方向,因此难以进行适当的设置作业。
人所容易直观地理解的电波的放射方向(反射方向)是反射体或反射体设置面47的正面方向。因而,如图27所示,考虑将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设置于设置面47。图27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构成为在包括作为设置面47的正交方向的正面方向的范围放射反射波61。在图27的情况下,在反射阵列反射体110或设置面47的正面方向放射反射波61,因此容易直观地理解不可见的反射波61的放射方向。
但是,在图27的情况下,由于入射波60从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侧方入射,因此与入射波60所抵达设置面47的范围X1相比,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范围X2变小。其结果是,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反射效率降低。
与此相对,在图28的设置方式中,能够抑制反射效率的降低。即,入射波60被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反射。基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第一反射波61去往在设置面47设置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能够设置为从大致正面接收入射波60。因而,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能够高效地接收入射波60。
另外,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优选是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第一反射波61向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集中。因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可以是小型的。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观察,第一反射波61的焦点61A存在于比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更远方的位置。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反射第一反射波61,形成被向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或设置面47的正面方向放射的第二反射波62。在图28的情况下,容易直观地理解不可见的第二反射波62的放射方向。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优选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在该情况下,在较宽的范围反射第二反射波6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反射波62的焦点62A存在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后方。
图29表示将基于多个基站11、12的入射波160A、160B反射的反射阵列反射体110。尽管能够自由地设计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反射波的方向,但如果向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入射波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则反射波的反射角度也发生变化。
如图29那样,在多个基站11、12存在于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存在从第一基站11去往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第一入射波160A、从第二基站12去往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第二入射波160B。从反射阵列反射体110观察,第一入射波160A具有第一入射角,第二入射波160B具有与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
因而,反射阵列反射体110使通过反射第一入射波160A而形成的第一反射波161A的放射方向、与通过反射第二入射波160B而形成的第二反射波161B的放射方向不同。也就是说,供第一反射波161A放射的第一覆盖区C1、与供第二反射波161B放射的第二覆盖区C2不同。然而,并不希望基于相同反射体110的反射波161A、161B的覆盖区C1、C2因基站11、12不同而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9中,作为一个例子,反射阵列反射体110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反射波161A、161B的焦点162A、162B位于反射阵列反射体110的后方。
图30表示抑制了如图29那样覆盖区C1、C2不同这样的问题的设置方式的例子。在图30中,第一入射波160A以及第二入射波160B被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反射。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将第一入射波160A反射而形成第一反射波161。另外,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将第二入射波160B反射而形成第二反射波162。第一反射波161以及第二反射波162的反射角度因第一入射波160A以及第二入射波160B的入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在图30中,设置有接收第一反射波161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接收第二反射波162的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将第一反射波161反射而形成第三反射波163。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将第二反射波162反射而形成第四反射波164。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的反射角度能够分别独立设计。因而,如图30所示,能够使放射第三反射波163以及第四反射波164的范围(覆盖区)大体重叠。即,第三反射波163以及第四反射波164具有彼此重叠的放射范围。就第三反射波163的放射范围和第四反射波164的放射范围之间的重叠范围而言,在将第三反射波163的放射范围以及第四反射波164的放射范围的任一方的放射范围的广度设为100的情况下,第三反射波163的放射范围和第四反射波164的放射范围之间的重叠范围的广度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地优选为80以上,更进一步地优选为9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0中,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优选是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110C。在该情况下,能够缩小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观察,第一反射波161以及第二反射波162的焦点162B、162A存在于比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更远方的位置。
另外,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优选分别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110A。在该情况下,能够在较宽的范围放射第三反射波163以及第四反射波164。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0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中的任一方可以并非是反射体而是电波吸收体。即,图30可以理解为表示并非具备三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1、112、113的反射单元的例子,而具备两个反射阵列反射体111、112和电波吸收体113的反射单元的例子。
例如,在图30中,在替代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而设置了电波吸收体的情况下,来自第二基站12的电波被电波吸收体吸收。能够防止第四反射波164的形成。
图31表示图10所示的实例4-2的具体的设置例。实例4-2是在基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第一反射波61的焦点61A的位置或焦点61A的附近设置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的例子。另外,图31也是将图20中的基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第一反射波61的焦点61A设定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附近的例子。
在图31中,来自基站10的入射波60被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波61。第一反射波61去往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第一反射波61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附近结成焦点。因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可以较小。作为反射第一反射波61的反射体,替代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可以是金属反射板。即使是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金属反射板的任意一者,如果反射体是小型的,则不容易显眼,很少损害外观。另外,小型的反射体为廉价且轻质的,也容易处理。另外,小型的反射体在想要朝向特定点反射等反射角度的调整方面也是有利的。
图32表示图10所示的实例4-2的具体的设置的另一个例子。图32也是将图30中的基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的焦点163A、164A设定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附近的例子。
在图32中,来自基站11、12的入射波160A、160B被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111反射,形成第一反射波161以及第二反射波162。第一反射波161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附近结成焦点163A。第二反射波162在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附近结成焦点164A。因而,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可以较小。反射第一反射波161以及第二反射波162的反射体,替代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可以是金属反射板。即使是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金属反射板的任意一者,如果反射体是小型的,则可以获得与图31有关前述那样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2中,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112以及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中的任一方也可以并非是反射体,而是电波吸收体。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将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113设为电波吸收体,能够防止第四反射波164的形成,从而来自第二基站12的电波无法到达用户终端20。
(第二实施方式)
图3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30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100同样地,为了改变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A、20B、20C(参照图1)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无线传输路径中。
反射单元300包括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
如图33所示,反射单元300安装于在建筑物中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相接的拐角31。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分别是板状。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安装于第一面31A,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安装于第二面31B。
图34以及图3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300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的图。在附图的例子中,X方向以及Y方向在水平面彼此正交。第一面31A是沿X方向延伸的墙壁,第二面31B是沿Y方向延伸的墙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第一面31A以及第二面31B的一方是天花板或地板,X方向以及Y方向的一方是铅垂方向。图34表示从基站10去往用户终端20的无线传输路径的例子,图35表示从用户终端20去往基站10的无线传输路径的例子。
参照图34,对从基站10去往用户终端20的无线传输路径进行说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将从基站10(第一无线机)沿Y方向发送的无线通信信号(第一入射波)反射。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将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垂直的方向、即Y方向的第一入射波601向去往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的方向反射。
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包括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第一集中反射部321是模拟了凹曲面金属板200C(参照图3)的反射特性的反射阵列(集中型反射阵列)。第一集中反射部321使反射波(以下,称为“一次反射波611”)在位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前方的焦点611A集中。一次反射波611是“第一反射波”的一个例子。
在此,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对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图3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对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的图。
一次反射波611包括基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反射波分量611a、及基于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的反射波分量611b。
一次反射波611中的、基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反射波分量611a随着靠近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而收敛。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来看,焦点611A位于比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靠远方的位置。反射波分量611a入射至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的一部分。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包括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参照图33)。反射波分量611a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的位置处,成为与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相同程度的面积。也就是说,反射波分量611a的几乎全部入射至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
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不使反射波(反射波分量611b)集中。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使反射波分量611b扩散,或者不使反射波分量611b扩散且不使其集中。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例如是模拟了凸曲面金属板200A(参照图3)的反射特性的反射阵列(扩散型反射阵列)、或者模拟了平面金属板200B(参照图3)的反射特性的反射阵列(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可以是凸曲面金属板200A或平面金属板200B。
在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是扩散型反射阵列的情况下,反射波分量611b发生扩散。例如,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的位置处的反射波分量611b的面积比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面积大。在该情况下,反射波分量611b的一部分不入射至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
返回图33,第二集中反射部322是环状,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配置于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内侧。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与第二集中反射部322分离预定距离。也就是说,在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之间设置有预定的大小的空间。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周围的该空间是第二低反射区域342。第二低反射区域342具有比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中的反射率低的反射率。第二低反射区域342包括电波吸收体342a。离开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反射波分量611b的一部分入射至第二低反射区域342。入射至第二低反射区域342的反射波分量611b的部分衰减,进一步地入射至电波吸收体342a的反射波分量611b的部分被电波吸收体342a吸收。
返回图36,在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是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的情况下,反射波分量611b不扩散且不集中。也就是说,反射波分量611b被作为平行波束而向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放射。在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的形状以及大小与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形状以及大小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反射波分量611b的几乎全部入射至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中的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
如上所述,反射波分量611a的几乎全部以及反射波分量611b的至少一部分入射至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也就是说,一次反射波611中的大部分入射至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
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与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同样地,例如是模拟了凸曲面金属板200A(参照图3)的反射特性的反射阵列(扩散型反射阵列)、或者模拟了平面金属板200B(参照图3)的反射特性的反射阵列(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可以是凸曲面金属板200A或平面金属板200B。
一次反射波611被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反射,二次反射波621向X方向的相反方向(去往用户终端20的方向)行进。在图34的例子中,二次反射波621不扩散且不集中。也就是说,二次反射波621被作为平行波束而向用户终端20放射。在该例子中,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是扩散型反射阵列(或凸曲面金属板200A)。由此,收敛后的一次反射波611被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作为平行波束反射。需要说明的是,二次反射波621可以是随着去往用户终端20而收敛的收敛波束,也可以是随着去往用户终端20而扩散的扩散波束。
在配置有反射单元300的空间,存在噪声电波。在噪声电波中,包含例如无线通信信号在墙壁面反射后的反射波(多路径)。与第一入射波601不同的噪声电波也以与第一入射波601的入射角略微不同的入射角入射至第一集中反射部331,噪声电波的反射波入射至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从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离开的位置。在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周围,由于设置有第二低反射区域342因此噪声电波被衰减,入射至电波吸收体342a的噪声电波被吸收。因此,能够减少无线通信中的噪声。
参照图35,对从用户终端20去往基站10的无线传输路径进行说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将从用户终端20(第二无线机)沿X方向发送的无线通信信号(第二入射波)反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将作为与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垂直的方向的X方向的第二入射波602向去往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的方向反射。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的第二集中反射部322与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的第一集中反射部321同样地,是集中型反射阵列。第二集中反射部322使反射波(以下,称为“一次反射波612”)在位于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前方的焦点612A集中。一次反射波612是“第二反射波”的一个例子。
与上述的一次反射波611同样地,一次反射波612包括基于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反射波分量、基于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反射波分量。基于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反射波分量进行收敛,反射波分量的几乎全部入射至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基于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反射波分量不收敛,反射波分量的至少一部分向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入射。也就是说,一次反射波612中的大部分入射至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
一次反射波612被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反射,二次反射波622向Y方向的相反方向(去往基站10的方向)行进。在图35的例子中,二次反射波622不扩散且不集中。也就是说,二次反射波622被作为平行波束而向基站10放射。在该例子中,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是扩散型反射阵列(或凸曲面金属板200A)。由此,收敛后的一次反射波612被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作为平行波束而反射。需要说明的是,二次反射波622可以是随着去往基站10而收敛的收敛波束,也可以是随着去往基站10而扩散的扩散波束。
返回图33,第一集中反射部321是环状,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配置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内侧。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的周围设置有第一低反射区域341。第一低反射区域341具有比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中的反射率低的反射率。第一低反射区域341包括电波吸收体341a。噪声电波被第一低反射区域341衰减,入射至电波吸收体341a的噪声电波被吸收。因此,能够减少无线通信中的噪声。
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能够相对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1拆装。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的位置,以使得一次反射波612准确地入射至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能够相对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2拆装。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位置,以使得一次反射波611准确地入射至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
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环状的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内侧配置有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在环状的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内侧配置有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但不限于此。图3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的第一变形例的构成的图。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一集中反射部321以及第二集中反射部322分别是矩形形状。在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中,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配置于比第一集中反射部321接近第二面31B的位置。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中,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配置于比第二集中反射部322接近第一面31A的位置。根据配置反射单元300的空间中的电波状况,在墙边(第一面31A以及第二面31B的附近)噪声电波较少而在远离墙壁的位置噪声电波较多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上述那样的构成,能够减少无线通信中的噪声的影响。
图3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单元的第二变形例的构成的图。在第二变形例中,第一集中反射部321以及第二集中反射部322分别是矩形形状。在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311中,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配置于比第一集中反射部321更远离第二面31B的位置。在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312中,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配置于比第二集中反射部322更远离第一面31A的位置。根据配置反射单元300的空间中的电波状况,在远离墙壁的位置(远离第一面31A以及第二面31B的位置)噪声电波较少而在墙边噪声电波较多的情况下,通过构成为上述那样的构成,能够减少无线通信中的噪声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配置于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上方,可以配置在第一集中反射部321的下方。可以将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配置在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上方,也可以配置在第二集中反射部322的下方。第一集中反射部321及第一非集中反射部331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二集中反射部322及第二非集中反射部332的位置关系能够根据在建筑物内配置反射单元300的位置以及电波状况而决定。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无线通信信号设为准毫米波以及比准毫米波高频的无线信号、或毫米波以及比毫米波高频的无线信号,但不限于此。反射单元300可以用于空间电力传输用的高频电信号的反射。即,在发送高频电信号的供电装置(第一无线机)、接收高频电力装置的受电装置(第二无线机)之间配置反射单元300,反射单元300可以改变高频电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方向。
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的方面为示例,而并非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非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味以及该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线传输系统;
10:第一无线机(基站);
11:第一基站;
12:第二基站;
20:第二无线机(用户终端);
20A、20B、20C、21、22:用户终端;
30:构造物(建筑物);
30A:第一部分;
30B:第二部分(开口);
30C:装饰板;
31、33、34:拐角;
31A:第一面;
31B:第二面;
41、41A、41B:墙壁件;
42:天花板件;
43:地板件;
45:障碍物;
47:反射体设置面;
50:开口;
60:入射波;
60A:电波;
61:第一反射波;
61A、62A、65、162A、162B、163A、164A、611A、612A:焦点;
62:第二反射波;
65A:第一焦点;
65B:第二焦点;
67B:反射波;
67C:透射波;
71:第一区;
72:第二区;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300:反射单元;
110:反射阵列反射体;
110A: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
110B: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
110C: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
110C-1:单一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
110C-2: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
111、311: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
112、312: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
113: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电波吸收体);
120:保护罩;
131:高频基板;
131A:前表面;
131B:背面;
132:反射元件;
160A、601:第一入射波;
160B、602:第二入射波;
161、161A:第一反射波;
161B、162:第二反射波;
163:第三反射波;
164:第四反射波;
200A:凸曲面金属板(金属反射体);
200B:平面金属板(金属反射体);
200C:凹曲面金属板(金属反射体);
321:第一集中反射部;
322:第二集中反射部;
331:第一非集中反射部;
332:第二非集中反射部;
341:第一低反射区域;
341a、342a:电波吸收体;
342:第二低反射区域;
611、612:一次反射波;
611a、611b:反射波分量;
621、622:二次反射波;
C1:第一覆盖区;
C2:第二覆盖区;
S1:走廊(内部空间);
S2:房间(内部空间);
S3:天花板里面空间(内部空间);X1:范围;
X2:范围;
θ:扩展角;
Figure BDA0004113426460000331
扩展角。

Claims (30)

1.一种反射单元,其为了改变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具备用于反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多个反射体,
所述多个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是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相接的拐角的构造物,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该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非扩散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
至少一个以上的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该至少一个以上的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扩散反射;以及
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该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非扩散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非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该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部分容易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的第二部分的构造物,
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使所述反射波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构造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所述焦点存在于避开了存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障碍物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体具有进一步反射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的所述反射波的其他反射体,
所述其他反射体小于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其反射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对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的任意一者,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所述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所述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的任意一者,
所述扩散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扩散反射的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的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述非扩散且非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是构成为不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扩散反射、并且不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的反射阵列反射体。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设置面的构造物,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其通过反射所述无线通信信号而形成第一反射波;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其通过反射所述第一反射波而形成第二反射波,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向包含与所述设置面正交的方向的范围进行放射。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
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
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形成使具有第一入射角的第一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一反射波、以及使具有与所述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的第二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二反射波,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通过反射所述第一反射波而形成第三反射波,
所述第三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通过反射所述第二反射波而形成第四反射波,
所述第三反射波以及所述第四反射波具有彼此重叠而成的放射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
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
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述反射单元还具备电波吸收体,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形成使具有第一入射角的第一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一反射波、以及使具有与所述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的第二入射波反射而去往所述电波吸收体的第二反射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阵列反射体具有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述多个焦点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的放射范围所包含的第一放射面中的第一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射面正交的第二放射面中的第二焦点存在于不同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反射阵列反射体包括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以及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从所述第二无线机发送来的第二无线通信信号的基于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二反射波反射,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从所述第一无线机发送来的第一无线通信信号的基于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的第一反射波反射,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包括:
第一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以及
第一非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不集中,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包括:
第二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以及
第二非集中反射部,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不集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以及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分别由包括多个反射元件的反射阵列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基于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二反射波反射,
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基于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一反射波反射。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在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的周围包括第一低反射区域,
所述第一低反射区域具有比基于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二反射波的反射率低的反射率,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在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的周围包括第二低反射区域,
所述第二低反射区域具有比基于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的所述第一反射波的反射率低的反射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低反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低反射区域分别包括电波吸收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构成为环状,
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的内侧,
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构成为环状,
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的内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相接的拐角的构造物,
所述第一反射阵列反射体安装于所述第一面,
所述第二反射阵列反射体安装于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接近所述第二面的位置、或比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位置,
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接近所述第一面的位置、或比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扩散,或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反射波不扩散且不集中,
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扩散,或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反射波不扩散且不集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以及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分别由包括多个反射元件的反射阵列构成。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非集中反射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集中反射部拆装,
所述第二非集中反射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集中反射部拆装。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埋设于建筑件。
26.一种反射单元,其在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机和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中设置,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具备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该至少一个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的反射波在焦点处集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部分容易使所述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的第二部分的构造物,
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以使所述反射波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构造物。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构成为所述焦点存在于避开了存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的障碍物的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还具备进一步反射所述反射波的其他反射体,
所述其他反射体小于所述集中型反射阵列反射体。
30.一种无线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传输系统具备:
第一无线机,其至少发送无线通信信号;
第二无线机,其至少接收所述无线通信信号;以及
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单元,其为了改变所述第一无线机和所述第二无线机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的方向而设置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中。
CN202180057214.0A 2020-10-28 2021-09-24 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 Pending CN1160759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0447 2020-10-28
JP2020-180447 2020-10-28
PCT/JP2021/035080 WO2022091660A1 (ja) 2020-10-28 2021-09-24 反射ユニット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5984A true CN116075984A (zh) 2023-05-05

Family

ID=8138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7214.0A Pending CN116075984A (zh) 2020-10-28 2021-09-24 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7321A1 (zh)
EP (1) EP4239800A4 (zh)
JP (1) JPWO2022091660A1 (zh)
CN (1) CN116075984A (zh)
TW (1) TW202224268A (zh)
WO (1) WO20220916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8693A1 (ja) * 2022-05-24 2023-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伝送方法
WO2024127942A1 (ja) * 2022-12-13 2024-06-20 Agc株式会社 無線伝達システム
JP7481045B1 (ja) 2023-03-08 2024-05-10 日本電業工作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3701A (ja) 1992-07-30 1994-02-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リ波用90°ベンド
JP3343764B2 (ja) * 1992-08-27 2002-11-11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用無線装置及び平面アンテナ
JPH0799038B2 (ja) 1993-01-06 1995-10-25 株式会社ミリウェイブ 構内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4087023B2 (ja) * 1998-09-22 2008-05-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ミリ波帯信号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ミリ波帯信号送受信システムを具備した家屋
JP2005244362A (ja) 2004-02-24 2005-09-08 Sony Corp ミリ波通信システム、ミリ波送信装置およびミリ波受信装置
JP2007143044A (ja) * 2005-11-22 2007-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反射装置、反射装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これを用いた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708470B2 (ja) 2008-11-12 2011-06-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ミリ波送受信システム
JP5649550B2 (ja) 2010-11-05 2015-0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反射鏡アンテナ
JP5469724B1 (ja) 2012-10-01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リフレクトアレー
JP6037761B2 (ja) 2012-10-18 2016-1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6073203B2 (ja) 2013-08-29 2017-02-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リフレクトアレーの設計方法
US11303020B2 (en) * 2018-07-23 2022-04-12 Metawave Corporation High gain relay antenna system with multiple passive reflect arrays
JP7229087B2 (ja) 2019-04-24 2023-02-27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防火戸用の開閉体
KR20220043213A (ko) * 2019-08-12 2022-04-05 메타웨이브 코포레이션 빔 형성 시스템을 위한 메타 구조의 무선 인프라구조
EP3919929A1 (en) * 2020-06-05 2021-12-08 Commissariat À L'Énergie Atomique Et Aux Énergies Alternatives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localization us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relate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1660A1 (ja) 2022-05-05
JPWO2022091660A1 (zh) 2022-05-05
EP4239800A1 (en) 2023-09-06
US20230327321A1 (en) 2023-10-12
EP4239800A4 (en) 2024-04-24
TW202224268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75984A (zh) 反射单元及无线传输系统
JPH0951293A (ja) 室内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793973B2 (en) Non-feeding reradiating repea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the same
US12021304B2 (en) Multi-beam antenna module
KR20220043213A (ko) 빔 형성 시스템을 위한 메타 구조의 무선 인프라구조
CN109239472B (zh) 应用于多重路径环境下的天线辐射场型量测系统
JPWO2022091660A5 (zh)
JP5958737B2 (ja) 電波伝搬環境制御用構造体
Maeng et al. Coverage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passive reflector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JPH09252216A (ja)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Rodríguez Pérez et al. Concentrator and lens models for calculating the impulse response on IR‐wireless indoor channels using a ray‐tracing algorithm
JP6989033B2 (ja) 電磁波フィルタおよび空間電磁界制御システム
Imai et al. Proposal on RIS scattering model based on physical-optics approximation
KR200489935Y1 (ko) 실내 음영 지역 해소를 위한 수동형 무선 중계기
US20150270624A1 (en) Rf wave bender
US6606076B2 (en) Reflective panel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WO2023002900A1 (ja) 電波制御システム
Ma et al. Smart Antenna with Capability of Beam Switching for 5G Applications
JP7056798B2 (ja) 電磁波制御装置および空間電磁界制御システム
JP3655191B2 (ja) 鏡面修整アンテナ
US20240079793A1 (en) Reflector for millimetric waves
JPH0474005A (ja) 反射型アンテナ
US20230275358A1 (en) Lens Antenna, Radio Unit and Base Station
KR200187214Y1 (ko) 상부 반사판이 설치된 기지국용 안테나
WO2022239660A1 (ja) リフレクタシステム、アクティブリフレクタ、及び、アクティブリフレクタの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