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8264A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8264A
CN116018264A CN202180054488.4A CN202180054488A CN116018264A CN 116018264 A CN116018264 A CN 116018264A CN 202180054488 A CN202180054488 A CN 202180054488A CN 116018264 A CN116018264 A CN 116018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display device
impact absorbing
image display
absorb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44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野孝伸
赵洪赞
仲野武史
大城创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386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6523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018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8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18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only one glass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3/00Polyalke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67/00Polyesters, e.g. PET, i.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有机EL显示装置(1)在背面侧依次具备窗构件(2)、冲击吸收构件(3)、有机EL面板构件(4)和保护构件(5),冲击吸收构件(3)具有60%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0.27%/μm以上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和0.10%/μm以上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图像显示构件。对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要求光学可靠性高。
另外,对于具备即使对图像显示装置施加冲击、也能够抑制图像显示构件的表面损伤的冲击吸收膜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了研究。
例如,提出了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具备支撑层和粘合层的冲击吸收膜(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在其比较例中公开了冲击吸收膜的支撑层为厚PET膜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606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冲击吸收膜存在每单位厚度的冲击吸收率不充分的缺点。在该情况下,虽然可以减薄厚度,但冲击吸收性不优异,或者虽然冲击吸收性优异,但厚度变厚。
特别是,对于冲击吸收膜要求对于由球带来的冲击及由笔带来的点的冲击这样的各种冲击的耐久性。
本发明提供光学可靠性优异、对于各种冲击的耐久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1)包括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沿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依次具备窗构件、冲击吸收构件、面板构件和保护构件,
上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60%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
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为0.27%/μm以上,其是用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球冲击吸收率除以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厚度而得到的,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球冲击吸收率是使重量10g、直径13mm的不锈钢制球从20cm的高度落下至上述冲击吸收构件而求出的,
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为0.10%/μm以上,其是用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笔冲击吸收率除以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厚度而得到的,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笔冲击吸收率是使重量7g、前端部的球直径为0.7mm的圆珠笔从20cm的高度落下至上述冲击吸收构件而求出的。
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冲击吸收构件具有60%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因此,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可靠性高。
另外,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冲击吸收构件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为0.27%/μm以上,冲击吸收构件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为0.10%/μm以上。因此,图像显示装置的对于由球带来的冲击及由笔带来的冲击的耐久性。因此,图像显示装置对于各种冲击的耐久性优异。
本发明(2)包括(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以上述窗构件朝向外侧进行折弯的试验中,
即使以上述窗构件中朝向两外侧的两个表面的间隔成为8mm的方式折弯200000次,上述面板构件也没有损伤。
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在上述的折弯试验中将图像显示装置折弯200000次,面板构件也没有损伤。因此,图像显示装置的耐折弯性优异。
本发明(3)包括(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冲击吸收构件沿上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基材及第2粘合层。
本发明(4)包括(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第1粘合层与上述窗构件接触,
上述第2粘合层与上述面板构件接触。
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第1粘合层粘合于窗构件,第2粘合层粘合于面板构件。因此,窗构件隔着冲击吸收构件粘合于面板构件。而且,具备基材、夹持该基材的第1粘合层及第2粘合层的冲击吸收构件粘合于窗构件和面板构件,所以耐折弯性更优异。
本发明(5)包括(3)或(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与上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相同,或者上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上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
本发明(6)包括(3)~(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01MPa以上且0.05MPa以下。
本发明(7)包括(3)~(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10MPa以上且0.15MPa以下。
本发明(8)包括(3)~(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用上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减去上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而得到的值为0.06MPa以上。
本发明(9)包括(3)~(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基材为单个。
另外,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基材为单个,因此,结构简单。
本发明(10)包括(3)~(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基材为多个,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配置于多个上述基材之间的中间粘合层。
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基材为多个。另外,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配置于多个基材之间的中间粘合层。因此,容易设计与用途及目的相应的各种冲击吸收性能。
本发明(11)包括(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中间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上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上、并且为上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下。
本发明(12)包括(10)或(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中间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上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并且低于上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
本发明(13)包括(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中间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超过0.05MPa且为0.15MPa以下。
本发明(14)包括(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基材包含:
与上述第1粘合层接触的第1基材、和
与上述第2粘合层接触的第2基材,
上述第1基材比上述第2基材薄。
本发明(15)包括(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基材包含:
与上述第1粘合层接触的第1基材、和
与上述第2粘合层接触的第2基材,
上述第1基材比上述第2基材厚。
本发明(16)包括(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基材的厚度相对于上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厚度的比率为0.20以上且0.35以下。
本发明(17)包括(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基材的材料为环烯烃树脂和/或聚酯树脂。
本发明(18)包括(1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烯烃树脂为环烯烃树脂。
本发明(19)包括(1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发明(20)包括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沿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依次具备窗构件、第1粘合层、基材、第2粘合层、面板构件和保护构件,该方法具备:
试制试制品的第1工序;
对上述试制品进行评价的第2工序;
基于上述评价而决定制造条件的第3工序;以及
基于上述制造条件而制造产品的第4工序,
上述第2工序具备:
由上述试制品制作第1样品及第2样品的第5工序;
使球落下至上述第1样品、使圆珠笔落下至上述第2样品的第6工序;以及
在第6工序之后,判断上述第1样品及上述第2样品是否有损伤的第7工序,
在上述第3工序中,在将上述试制品评价为上述第1样品有损伤的情况下,以增厚上述第1粘合层及上述第2粘合层的合计厚度的方式变更上述制造条件,在将上述试制品评价为上述第2样品有损伤的情况下,以增厚上述基材的厚度的方式进行变更。
根据该制造方法,对试制品进行评价而决定制造条件,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可靠性优异,对于各种冲击的耐久性优异。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构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2A及图2B对球落下试验进行说明。图2A求出窗构件与冲击吸收构件的层叠体的冲击,图2B求出仅窗构件的冲击负载。
图3A及图3B对笔落下试验进行说明。图3A求出窗构件与冲击吸收构件的层叠体的冲击负载,图3B求出仅窗构件的冲击负载。
图4A及图4B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折弯进行说明。图4A是折弯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图4B是折弯后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图5是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6是第2工序的工序图。
图7是针对第1样品的球落下试验。
图8是针对第2样品的笔落下试验。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图11是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图12是示出实施例1~实施例6的第1粘合层和第2粘合层的剪切模量G’的图表。
符号说明
1 有机EL显示装置
2 窗构件
3 冲击吸收构件
4 有机EL面板构件
5 保护构件
8 第1粘合层
9 基材
10 第2粘合层
19 中间粘合层
21 表面
22 背面
25 第1基材
26 第2基材
29 第3基材
90 球
95 笔
96 球(笔的前端部)
S1 第1工序
S2 第2工序
S3 第3工序
S4 第4工序
S5 第5工序
S6 第6工序
S7 第7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构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将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简称为“有机EL显示装置”。对于图1中的有机EL显示装置1而言,表面侧是用户的可视侧,而且是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背面侧是表面侧的相反侧,而且是厚度方向上的一侧。
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1沿着面方向延伸,面方向与表背方向(即厚度方向)正交。有机EL显示装置1例如具有平板形状。有机EL显示装置1具有表面21和背面22。表面21和背面22均为平坦的。表面21是用户能够看到的面。有机EL显示装置1例如能够以中间部24为中心折弯。中间部24位于两条边23之间,两条边23在面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对。
有机EL显示装置1沿背面侧依次具备窗构件2、冲击吸收构件3、有机EL面板构件4和保护构件5。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装置1不具备起偏镜。起偏镜通常配置于窗构件2与有机EL面板构件4之间。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具备冲击吸收构件3来代替起偏镜。有机EL显示装置1优选仅具备窗构件2、冲击吸收构件3、有机EL面板构件4和保护构件5。
窗构件2形成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表面21。窗构件2沿着面方向延伸。窗构件2例如沿背面侧依次具备硬涂层6(参照假想线)和窗膜7,或者,窗构件2仅具备窗膜7。
如果窗膜7的材料为树脂,则优选窗构件2具备硬涂层6。硬涂层6是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表面21中抑制起因于滑擦的损伤的保护构件。硬涂层6例如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或热塑性组合物的成型体形成。硬涂层6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优选为7μm以上,另外,例如为30μm以下。硬涂层6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20-064236号公报。另一方面,如果窗膜7的材料为玻璃,则窗构件2不具备硬涂层6。
在窗构件2具备硬涂层6的情况下,窗膜7配置于硬涂层6的背面。具体而言,窗膜7与硬涂层6的整个背面接触。在窗构件2不具备硬涂层6的情况下,窗膜7形成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表面21。作为窗膜7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树脂及玻璃。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窗膜7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μm以下。窗膜7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CPI”(KOLON公司制)、G-LEAF(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制)。窗膜7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20-064236号公报。
窗构件2的全光线透过率例如为80%以上、优选为85%以上。窗构件2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窗构件2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例如为100%。窗构件2的全光线透过率基于JIS K 7375-2008进行测定。以下的其它构件的全光线透过率也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测定。
冲击吸收构件3沿着面方向延伸。冲击吸收构件3配置于窗构件2的背面。具体而言,冲击吸收构件3与窗构件2的整个背面接触。冲击吸收构件3配置于与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起偏镜相同的位置。冲击吸收构件3沿背面侧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8、基材9及第2粘合层10。在第1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构件3优选仅具备第1粘合层8、基材9及第2粘合层10。
第1粘合层8沿着面方向延伸。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粘合层8为单个,第1粘合层8形成冲击吸收构件3的表面,第1粘合层8被配置于窗膜7的背面。具体而言,第1粘合层8配置于窗膜7的整个背面。第1粘合层8的材料及物性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基材9沿着面方向延伸。在第1实施方式中,基材9为单个,基材9具有片形状,基材9被配置于第1粘合层8的背面。具体而言,基材9与第1粘合层8的整个背面接触。基材9的材料及物性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第2粘合层10沿着面方向延伸。第2粘合层10为单个,第2粘合层10形成冲击吸收构件3的背面,第2粘合层10被配置于基材9的背面。具体而言,第2粘合层10与基材9的整个背面接触。第2粘合层10的材料及物性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例如为40μm以上、优选为7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200μm以下、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如果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为上述的上限以下,则容易提高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该冲击吸收构件3具有60%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0.27%/μm以上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和0.10%/μm以上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小于60%时,视觉辨认性降低。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65%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尤其优选为85%以上、最优选为90%以上。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例如为100%、或者为99%。需要说明的是,窗构件2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层叠体的全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时,则可以说窗构件2的全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关于其它下限值,也可以与下限值为60%时同样地定义。
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为0.27%/μm以上。
与此相对,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小于0.27%/μm时,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球的耐冲击性低。因此,无法得到对于球90(参照图7)的高效的冲击吸收效果。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优选为0.30%/μm以上、更优选为0.3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4%/μm以上。
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是用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除以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而得到的值。如图2A所示,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是使重量10g、直径13mm的不锈钢制球90从20cm的高度落下至冲击吸收构件3而求出的。
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没有特别限定。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尤其优选为50%以上。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的上限例如为90%、或者为85%。
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为0.10%/μm以上。
与此相对,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小于0.10%/μm时,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笔的耐冲击性低。因此,无法得到对于笔(参照图8)的高效的冲击吸收效果。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优选为0.11%/μm以上、更优选为0.1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3%/μm以上、进而优选为0.14%/μm以上、0.15%/μm以上、0.17%/μm以上、0.19%/μm以上、0.20%/μm以上、0.22%/μm以上。
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是用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除以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而得到的值。如图3A所示,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是使重量7g、前端部的球96的直径为0.7mm的笔95从20cm的高度落下至冲击吸收构件3而求出的。
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没有特别限定。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例如为5%以上、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7%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以上、尤其优选为9%以上、进而优选为10%以上、11%以上、15%以上、20%以上、25%以上、30%以上。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的上限例如为85%、或者为80%。
图1所示的有机EL面板构件4为面板构件的一例。有机EL面板构件4沿着面方向延伸,有机EL面板构件4配置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背面,有机EL面板构件4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整个背面接触。具体而言,有机EL面板构件4与第2粘合层10接触。有机EL面板构件4包含薄膜密封层11和面板主体12。
薄膜密封层11被称为TFE(Thin Film Encapsulation)。薄膜密封层11沿着面方向延伸,薄膜密封层11形成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表面,薄膜密封层11被配置于第2粘合层10的背面。具体而言,薄膜密封层11与第2粘合层10的整个背面接触。薄膜密封层11的硬度高,另一方面,其韧性低。薄膜密封层11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作为薄膜密封层11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无机化合物及树脂。
作为无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氮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碳及氧化铝。
面板主体12沿着面方向延伸,面板主体12的表面被薄膜密封层11包覆,面板主体12形成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背面。虽未图示,但面板主体12包含基板、两个电极和被两个电极夹持的有机EL层。
有机EL面板构件4的厚度例如为40μm以下、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另外,例如为10μm以上。
保护构件5沿着面方向延伸,保护构件5被配置于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背面。具体而言,保护构件5与有机EL面板构件4的整个背面接触。保护构件5从背面侧保护有机EL面板构件4,保护构件5形成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背面22。保护构件5沿背面侧依次具备表面侧粘合层13和保护基材14。另外,保护构件5可以在保护基材14的背面侧例如如假想线所示那样依次具备背面侧粘合层15和金属板16。在该情况下,保护构件5沿背面侧依次具备表面侧粘合层13、保护基材14、背面侧粘合层15和金属板16。
表面侧粘合层13被配置于面板主体12的背面。具体而言,表面侧粘合层13与面板主体12的整个背面接触。另外,表面侧粘合层13形成保护构件5的表面。表面侧粘合层13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表面侧粘合层13可以由与后面叙述的第1粘合层8相同的材料形成。表面侧粘合层13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优选为5μm以上,另外,例如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
保护基材14被配置于表面侧粘合层13的背面。具体而言,保护基材14与保护基材14的整个背面接触。保护基材14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保护基材14可以由与基材9相同的材料形成。保护基材14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250μm以下、优选为100μm以下。
在保护构件5具备背面侧粘合层15和金属板16的情况下,背面侧粘合层15配置于保护基材14的背面。具体而言,背面侧粘合层15与保护基材14的整个背面接触。背面侧粘合层15可以由与后面叙述的第1粘合层8相同的材料形成。背面侧粘合层15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μm以下、优选为50μm以下。
金属板16沿着面方向延伸,金属板16形成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背面22,金属板16被配置于背面侧粘合层15的背面。具体而言,金属板16与背面侧粘合层15的整个背面接触。作为金属板16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金属。作为金属,例如可举出:铝、钛、钢、42合金、不锈钢及镁合金。作为金属,可优选举出不锈钢。金属板16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7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200μm以下。
保护构件5的厚度例如为20μm以上、优选为25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500μm以下。
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将有机EL显示装置1以窗构件2朝向外侧进行折弯的试验中,优选即使以窗构件2的上述的表面21的间隔成为8mm的方式折弯200000次,有机EL面板构件4也没有损伤。
如果有机EL面板构件4没有因上述的次数的折弯而损伤,则该有机EL显示装置1能够抑制折弯后的薄膜密封层11的破损。
优选在将有机EL显示装置1以窗构件2朝向外侧进行折弯的试验中,即使以窗构件2的表面21的间隔成为6mm的方式折弯200000次,面板构件也没有损伤。因此,该有机EL显示装置1能够抑制折弯后的薄膜密封层11的破损。
[冲击吸收构件3的详细情况]
以下,对冲击吸收构件3的弹性模量、材料及厚度进行说明。
[弹性模量]
第2粘合层10和第1粘合层8各自的剪切模量G’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相同,或者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更优选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各自的剪切模量G’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升温速度为5℃/分,频率为1Hz,详细情况记载于后面的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2粘合层10的剪切模量G’与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相同,则实施例被绘制在图12所示的粗线上。如果第2粘合层10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则实施例被绘制在比图12所示的粗线更靠近左侧斜上方的区域。
如果第2粘合层10和第1粘合层8各自的剪切模量G’满足上述的优选关系,则该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球的耐冲击性更优异,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笔的耐冲击性更优异。此外,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更优异。
更具体而言,用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减去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而得到的值例如为0.03MPa以上、优选为0.06MPa以上。上述的值的上限没有限定,上述的值的上限例如为0.15MPa。如果上述的值为上述的下限以上,则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球的耐冲击性更优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值为0.06MPa以上的区域包含图12所示的细的实线上和比该实线更靠近左侧斜上方的区域。
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例如为0.15MPa以下、优选为0.10MPa以下、更优选为0.05MPa以下。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下限没有限定,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下限例如为0.01MPa。如果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为上述的上限以下,则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球的耐冲击性优异,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笔的耐冲击性优异。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如果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为上述的下限以上,则能够可靠地保证冲击吸收构件3的形状。
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例如为0.05MPa以上、优选为0.10MPa以上。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上限没有限定,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上限为0.15MPa。如果第2粘合层10的剪切模量G’为上述的下限以上,则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笔的耐冲击性优异。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如果第2粘合层10的剪切模量G’为上述的上限以下,则冲击吸收构件3能够充分地吸收外力。
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各自的全光线透过率例如为80%以上、优选为85%以上。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各自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各自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例如为100%。
基材9在25℃下的拉伸弹性模量E例如为0.1GPa以上、优选为1G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GPa以上。如果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为上述的下限以上,则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和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此外,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
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例如为15GPa以下、优选为5GPa以下、更优选为1GPa以下。如果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为上述的上限以下,则每单位厚度的对于球的耐冲击性优异。
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使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测定。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的测定的详细情况记载于后面的实施例中。
基材9的全光线透过率例如为80%以上、优选为85%以上。基材9的全光线透过率的上限例如为100%。
[材料]
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由能够满足上述的物性的材料形成。作为材料,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聚酰胺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氟类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及聚醚类粘合剂。可优选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
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交联体。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是使单体成分进行聚合而得到的。单体成分例如包含具有碳原子数1~24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成分。(甲基)丙烯酸酯是指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丙烯酸酯。
上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定义及用法在以下同样。烷基部分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二十四烷基酯。从制备比较硬的第2粘合层10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4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
从制备比较软的第1粘合层8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举出具有碳原子数6~24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成分中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例如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另外,例如为100质量%以下、优选为99.5质量%以下。
单体成分进一步包含含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任意成分。作为含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及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及(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作为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酰胺及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需要说明的是,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包含分子内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分子内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N-乙烯基-2-吡咯烷酮。单体成分中的含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例如为1质量%以上、优选为5质量%以上,另外,例如为25质量%以下、优选为20质量%以下。
可以使单体成分例如在链转移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作为链转移剂,例如可举出硫醇化合物。作为硫醇化合物,例如可举出α-硫代甘油。相对于单体成分100质量份,链转移剂的质量比例例如为1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为10质量份以下。
交联体可通过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配合交联剂及其反应而得到。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举出:异氰酸酯交联剂、硅烷偶联剂、过氧化物及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异氰酸酯交联剂,例如可举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物及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物。作为硅烷偶联剂,例如可举出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作为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例如可举出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过氧化物,例如可举出有机过氧化物。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举出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相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100质量份,交联剂的质量比例例如为0.1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为2质量份以下。
可以在配合交联剂的同时将添加剂添加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作为添加剂,可举出低聚物。作为低聚物,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低聚物。(甲基)丙烯酸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为1000以上、优选为2000以上,另外,例如为30000以下、优选为10000以下。(甲基)丙烯酸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基于利用GPC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甲基)丙烯酸低聚物是使单体成分进行聚合而得到的。单体成分包含上述的具有碳原子数1~24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碳原子数1~24的脂环式烷基(脂环族烷基)部分的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作为脂环式烷基部分,例如可举出:单环式及多环式。作为单环式的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作为(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及(甲基)丙烯酸环辛酯。作为多环式的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及(甲基)丙烯酸三环戊酯。单体成分中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例如为70质量%以下、优选为45质量%以下。单体成分中的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例如为30质量%以上、优选为55质量%以上,另外,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0质量%以下。
低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另外,例如为150℃以下。低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Fox式进行计算。
相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100质量份,低聚物的质量比例例如为0.01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为1质量份以下。
基材9的材料由能够满足上述的物性的材料形成。作为基材9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树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烯烃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芳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纤维素树脂及聚苯乙烯树脂。作为树脂,可优选举出烯烃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芳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及聚苯乙烯树脂。作为树脂,可进一步优选举出烯烃树脂及聚酯树脂。
作为烯烃树脂,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及环烯烃聚合物(COP)。作为烯烃树脂,可优选举出COP。COP是包含环烯烃的单体成分的聚合物。作为环烯烃,例如可举出降冰片烯。
作为聚酯树脂,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树脂例如包含软质聚酯树脂(透明软质聚酯树脂)。作为聚酯树脂,可优选举出PET。
作为基材9的材料,可尤其优选举出COP。COP与PET相比,能够提高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基材9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Lumirror系列(PET制基材、东丽株式会社制)、Zeonor系列(COP制基材、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及OKY系列(透明软质聚酯树脂性基材、Bell Polyester Products,Inc.制)。
[厚度]
第1粘合层8、基材9及第2粘合层10各自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
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各自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优选为5μm以上,另外,例如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第2粘合层10可以具有与第1粘合层8相同的厚度,另外也可以具有与第1粘合层8不同的厚度。
基材9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μm以下、优选为75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小于50μm、尤其优选为45μm以下、最优选为30μm以下。
基材9的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例如为0.10以上、优选为0.20以上,另外,例如为0.70以下、优选为0.60以下、更优选为0.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5以下。如果基材9的厚度的比率为上述的下限以上,则耐折弯性优异。如果基材9的厚度的比率为上述的上限以下,则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高。
[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制造]
有机EL显示装置1是通过将窗构件2、冲击吸收构件3、有机EL面板构件4和保护构件5层叠而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冲击吸收构件3以带剥离片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形式准备。带剥离片的冲击吸收构件具备冲击吸收构件3和分别层叠于其表面及背面的剥离片。将带剥离片的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剥离片从冲击吸收构件3剥离而准备冲击吸收构件3。
另外,参照图5~图6对使用试制品40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其它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该方法依次具备第1工序S1、第2工序S2、第3工序S3和第4工序S4。
在第1工序S1中,试制试制品。例如,试制多个试制品40。多个试制品40分别具有例如相同的构成、相同的厚度、相同的物性。多个试制品40例如包含第1样品61和第2样品62,进一步包含第3样品63。试制品40可以为模拟样品。试制品40除了下述方面以外,具有与上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相同的构成。在试制品40的有机EL面板构件4中,具备ITO层35来代替薄膜密封层11。ITO层35是为了评价能够对薄膜密封层11赋予的应变导致的损伤而构成的。ITO层35由氧化铟与氧化锡的复合氧化物(ITO)形成。ITO层35的厚度例如为100nm以下、优选为7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另外,例如为20nm以上。通过改变ITO层35的厚度,能够控制相对于应变的破裂。上述的具备ITO层35和面板主体12的有机EL面板构件4为模拟面板构件44。
另外,在试制品40中,例如第1粘合层8与第2粘合层10各自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相同。
在第2工序S2中,对试制品40进行评价。如图6所示,第2工序S2具备第5工序S5、第6工序S6和第7工序S7。
在第5工序S5中,从试制品40中选择第1样品61及第2样品62。第1样品61及第2样品62具有相同的构成、相同的厚度、相同的物性。可以同时将第3样品63供于后面叙述的折弯试验。
在第6工序S6中,实施球落下试验(参照图7)和笔落下试验(参照图8)。
如图7所示,在球落下试验中,使球90落下至第1样品61。球落下试验中的球90的重量例如为1g以上、优选为2g以上,另外,例如为100g以下、优选为50g以下。球落下试验中的球90的直径例如为1mm以上、优选为2m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mm以下、优选为50mm以下。球的材质没有限定,例如为金属。球落下试验中的球90的落下高度例如为2cm以上、优选为5cm以上,另外,例如为200cm以下、优选为100cm以下。
如图8所示,在笔落下试验中,使笔(圆珠笔)95落下至第2样品62。笔95在其前端部具有球96。
笔落下试验中的笔95的重量例如为0.5g以上、优选为1g以上,另外,例如为50g以下、优选为30g以下。笔落下试验中的球96的直径例如为0.01mm以上、优选为0.1mm以上,另外,例如为5mm以下、优选为1mm以下。笔落下试验中的落下高度例如为2cm以上、优选为5cm以上,另外,例如为200cm以下、优选为100cm以下。
在第7工序S7中,判断第1样品61及第2样品62是否有损伤。
然后,在第3工序中,在将试制品40评价为第1样品61有损伤的情况下,以增厚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的合计厚度的方式变更并决定制造条件。另外,在第3工序中,在将试制品40评价为第2样品62有损伤的情况下,以增厚基材9的厚度的方式变更并决定制造条件。
在第4工序S4中,基于上述的制造条件而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1。
由此,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1作为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7工序S7中,在判断为第1样品61及第2样品62均没有损伤的情况下,不经过上述的第3工序S3,也就是说,不变更制造条件而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1作为产品。
[有机EL显示装置1的使用]
如图4A所示,用户观看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整个表面21时,有机EL显示装置1被打开。此时,表面21为平坦面。有机EL显示装置1包含中间部24、第1部17和第2部18。中间部24位于两条边23的中间,两条边23包含第1边23A和第2边23B。第1部17是包含第1边23A的区域,第2部18是包含第2边23B的区域。
如图4B所示,有时以中间部24为中心将有机EL显示装置1折弯。也就是说,有时将有机EL显示装置1折弯而使用。在该情况下,中间部24形成折痕。第1部17的表面21与第2部18的表面21相互朝向外侧,在该情况下,第1部17的背面22与第2部18的背面22靠近并相对。
[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而且,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冲击吸收构件3具有60%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具体而言,代替起偏镜而设置于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高。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光学可靠性高。特别是,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由于不具备起偏镜,因此光学可靠性尤其高。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冲击吸收构件3具有0.27%/μm以上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并且具有0.10%/μm以上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由球带来的冲击及由笔带来的冲击的耐久性优异。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各种冲击的耐久性优异。
此外,在将有机EL显示装置1以窗构件2朝向外侧进行折弯的试验中,即使以窗构件2中的两个表面21的间隔成为8mm的方式折弯200000次,有机EL面板构件4也没有损伤。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第1粘合层8粘合于窗构件2,第2粘合层10粘合于有机EL面板构件4。因此,窗构件2隔着冲击吸收构件3粘合于有机EL面板构件4。而且,具备基材9和夹持该基材9的第1粘合层8及第2粘合层10的冲击吸收构件3粘合于窗构件2和有机EL面板构件4,因此,耐折弯性更优异。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在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相同、或者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情况下,该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和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另外,该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
尤其是,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在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情况下,该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更优异,此外,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更优异。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01MPa以上时,能够可靠地保证冲击吸收构件3的形状。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05MPa以下时,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
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10MPa以上时,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15MPa以下时,冲击吸收构件3能够充分地吸收外力。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用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减去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而得到的值为0.06MPa以上时,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和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另外,该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耐折弯性优异。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基材9为单个,因此结构简单。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基材9的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为0.20以上时,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基材9的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为0.35以下时,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如果基材9的材料为烯烃树脂和/或聚酯树脂,则能够提高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及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如果通过上述的具备第1工序S1~第3工序S3的制造方法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1,由于是对试制品40进行评价并决定制造条件,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
[第2实施方式]
以下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及工序标记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第2实施方式能够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如图9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材9为多个。具体而言,基材9包含第1基材25和第2基材26。另外,冲击吸收构件3进一步具备中间粘合层19。
第1基材25与第1粘合层8接触,第1基材25配置于第1粘合层8的背面,第1基材25不与第2粘合层10接触。
第2基材26在第1基材25的背面侧隔开间隔而配置,第2基材26与第2粘合层10接触,第2基材26配置于第2粘合层10的表面,第2基材26不与第1粘合层8接触。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中间粘合层19为单个。中间粘合层19夹在第1基材25与第2基材26之间,中间粘合层19与第1基材25及第2基材26接触。具体而言,中间粘合层19与第1基材25的背面及第2基材26的表面接触。
该冲击吸收构件3沿背面侧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8、第1基材25、中间粘合层19、第2基材26及第2粘合层10。在第2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构件3优选具备第1粘合层8、第1基材25、中间粘合层19、第2基材26和第2粘合层10。
[中间粘合层19的详细情况]
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上、并且为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下。
已知中间粘合层19的剪切模量G’为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以上、并且为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下时,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球及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
更优选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并且低于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例如为0.01MPa以上、优选为0.05MPa以上、更优选超过0.05MPa,另外,例如为0.15MPa以下、优选为0.10MPa以下。
如果中间粘合层19的剪切模量G’高于上述的下限且低于上述的上限,则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和耐折弯性更优异。
中间粘合层19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40μm以下、优选为30μm以下。
[第1基材25和第2基材26的详细情况]
第1基材25与第2基材26的合计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与上述的基材9的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同样。
第1基材25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优选为3μm以上,另外,例如为5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下。
第2基材26的厚度例如为5μm以上、优选为15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μm以下、优选为50μm以下。
第1基材25例如比第2基材26厚或者比第2基材26薄。第1基材25可以是与第2基材26相同的厚度,优选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薄。
如果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薄,则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更优异。
第1基材25的厚度相对于第2基材26的厚度的比率优选为0.9以下、优选为0.7以下。另外,第1基材25的厚度相对于第2基材26的厚度的比率的下限例如为0.1,另外,例如为0.2。
另一方面,如果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厚,则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更优异。
第1基材25的厚度相对于第2基材26的厚度的比率优选为1.1以上、优选为1.4以上。另外,第1基材25的厚度相对于第2基材26的厚度的比率的上限例如为10,另外,例如为5。
第1基材25与第2基材26各自在25℃下的拉伸弹性模量E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材9在25℃下的拉伸弹性模量E同样。
[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基材9为多个。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1进一步具备配置于多个基材9之间的中间粘合层19。因此,容易设计与用途及目的相应的各种冲击吸收性能。
另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如果中间粘合层19的剪切模量G’为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以上、并且为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下,则有机EL显示装置1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和耐折弯性优异。
此外,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如果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并且低于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则有机EL显示装置1能够可靠地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具体而言,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如果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超过0.05MPa且为0.15MPa以下,则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以及高耐折弯性。
另外,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如果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薄,则能够可靠地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另一方面,该有机EL显示装置1中,如果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厚,则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优异。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以下的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及工序标记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除了特别记载以外,变形例能够发挥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可以将第2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适当组合。
在该变形例中,如图10所示,中间粘合层19为多个。具体而言,中间粘合层19包含第1中间粘合层27和第2中间粘合层28,基材9进一步包含第3基材29。
第1中间粘合层27与第1基材25接触,但第1中间粘合层27不与第2基材26接触,第1中间粘合层27配置于第1基材25的背面。
第2中间粘合层28与第2基材26接触,但第2中间粘合层28不与第1基材25接触,第2中间粘合层28配置于第2基材26的表面。
第3基材29配置于第1中间粘合层27与第2中间粘合层28之间。第3基材29与第1中间粘合层27的背面及第2中间粘合层28的表面接触。
该冲击吸收构件3沿背面侧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8、第1基材25、第1中间粘合层27、第3基材29、第2中间粘合层28、第2基材26及第2粘合层10。在该变形例中,冲击吸收构件3优选仅具备第1基材25、第1中间粘合层27、第3基材29、第2中间粘合层28、第2基材26及第2粘合层10。
第1基材25、第2基材26及第3基材29的合计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与上述的基材9的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同样。
第1中间粘合层27和第2中间粘合层28各自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与第2实施方式的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同样。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公开了由3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公开了由5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在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0所示,公开了由7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虽未图示,但冲击吸收构件3可以由[2n+1层]构成。在变形例中,n为4以上的正数。在变形例中,冲击吸收构件3由[n+1]层粘合层和[n]层基材构成。
在第1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构件3与窗构件2的背面及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表面这两者接触。然而,冲击吸收构件3只要配置于窗构件2与有机EL面板构件4之间即可,例如可以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背面隔开间隔,并且与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表面隔开间隔。另外,冲击吸收构件3可以与上述的背面及表面中的任一面接触,并且与另一面隔开间隔。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冲击吸收构件3与窗构件2的背面接触,并且与有机EL面板构件4隔开间隔。详细而言,冲击吸收构件3与有机EL面板构件4隔着偏光膜50及粘合层51而配置。
偏光膜50与第2粘合层10的背面接触。偏光膜50包含起偏镜。作为起偏镜,例如可举出:对亲水性膜进行染色处理及拉伸处理而得到的膜、对亲水性膜进行脱水处理而得到的膜及对聚氯乙烯膜进行脱盐酸处理而得到的膜。作为亲水性膜,例如可举出PVA膜。起偏镜的全光线透过率例如为30%以上、优选为35%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另外,例如为50%以下。起偏镜的厚度例如为1μm以上、优选为3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5μm以下、优选为10μm以下。起偏镜记载于日本特开2020-149065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9-218513号公报。偏光膜50通过在上述的起偏镜上经由粘接剂层叠保护膜而形成。
粘合层51夹在偏光膜50与有机EL面板构件4之间。粘合层51与偏光膜50的背面及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表面接触。粘合层51的材料、厚度、物性等与第1粘合层8或第2粘合层10同样。
在图11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1中,沿背面侧依次配置有窗构件2、冲击吸收构件3、偏光膜50、粘合层51、有机EL面板构件4和保护构件5。
对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与图11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1进行对比,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不具备偏光膜50及粘合层51。因此,第1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由于偏光膜50中的起偏镜具有上述的低全光线透过率,所以光学可靠性优异。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实施例及比较例的任何限定。另外,以下的记载中使用的配合比例(比例)、物性值、参数等具体的数值可以用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与这些数值对应的配合比例(比例)、物性值、参数等相应记载的上限(以“以下”、“小于”的形式定义的数值)或下限(以“以上”、“超过”的形式定义的数值)来代替。
[粘合片的制备]
如下所述地制备了粘合片A~粘合片D。
[粘合片A]
配合丙烯酸月桂酯(LA)43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4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6质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7质量份及BASF制“Irgacure 184”0.015质量份,照射紫外线来进行聚合,得到了基础聚合物组合物(聚合率:约10%)。
另行混合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DCPMA)6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0质量份、α-硫代甘油3.5质量份及甲苯100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中于70℃搅拌了1小时。接下来,投入2,2’-偶氮二异丁腈(AIBN)0.2质量份,在70℃下反应了2小时后,升温至80℃反应了2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加热至130℃,将甲苯、链转移剂及未反应单体干燥除去,得到了固态的丙烯酸类低聚物。丙烯酸类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0℃。
相对于基础聚合物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添加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07质量份、丙烯酸类低聚物1质量份、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制“KBM403”)0.3质量份之后,将它们均匀地混合,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
将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由PET膜(三菱化学制“DIAFOIL MRF75”)构成的剥离片的表面,然后,将另外的由PET膜(三菱化学制“DIAFOIL MRF75”)构成的剥离片贴合于涂膜。然后,对涂膜照射紫外线,制备了厚度50μm的粘合片A。
[粘合片B]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BA)99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HBA)1质量份,由此制备了单体混合物。
进一步,相对于单体混合物100质量份,将2,2’-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连同乙酸乙酯一起加入,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进行了7小时的聚合反应。然后,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0%的重均分子量160万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溶液。
相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配合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Takenate D110N、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0.1质量份、过氧化苯甲酰(商品名:NYPER BMT、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0.3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8质量份,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通过喷注式涂布器(fountain coater)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均匀地涂敷于由PET膜构成的剥离片的表面,在155℃的空气循环式恒温烘箱中干燥2分钟,由此制备了厚度20μm的粘合片B。
[粘合片C]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了丙烯酸丁酯(BA)99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HBA)1质量份。
进一步,相对于单体混合物100质量份,将2,2’-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连同乙酸乙酯一起加入,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进行了7小时的聚合反应。然后,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及甲苯的混合溶剂(以质量比计为95/5),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至30%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溶液。
相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配合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0.15质量份和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8质量份,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通过喷注式涂布器均匀地涂敷于由PET膜构成的剥离片的表面,在155℃的空气循环式恒温烘箱中干燥2分钟,由此制备了厚度15μm的粘合片C。
[粘合片D]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BA)99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HBA)1质量份,由此制备了单体混合物。
进一步,相对于单体混合物100质量份,将2,2’-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连同乙酸乙酯一起加入,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进行了7小时的聚合反应。然后,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0%的重均分子量160万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溶液。
相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配合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Takenate D110N、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0.1质量份、过氧化苯甲酰(商品名:NYPER BMT、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0.3质量份和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8质量份,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通过喷注式涂布器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均匀地涂敷于由由PET膜构成的剥离片的表面,在155℃的空气循环式恒温烘箱中干燥2分钟,由此制备了厚度5μm的粘合片D。
[粘合片的剪切模量G’]
对粘合片A~C各自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进行了测定。
具体而言,将剥离片剥离,将其外形加工成圆盘状,夹入平行板,使用RheometricScientific公司制造的“Advanced Rheometric Expansion System(ARES)”、通过以下条件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了粘合片的剪切模量G’。
[测定条件]
模式:扭转
温度:-40℃至150℃
升温速度:5℃/分
频率:1Hz
[基材的准备]
如下所述地准备了基材A~基材D。
[基材A]
准备了由COP构成的基材(商品名“Zeonor”、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作为基材A。
[基材B]
准备了由PET构成的基材(商品名“LumirrorS10”、东丽株式会社制)作为基材B。
[基材C]
准备了由透明软质聚酯树脂构成的基材(商品名“OKY100”、Bell PolyesterProducts,Inc.制)作为基材C。
[基材D]
准备了由透明聚酰亚胺构成的基材(产品名“C_50”、KOLON公司制)作为基材D。
[基材的拉伸弹性模量E]
对基材A~基材D各自在25℃下的拉伸弹性模量E进行了测定。
将基材A~基材D分别外形加工成宽度10mm、长度100mm的矩形形状。将基材设置于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产品名“Autograph AG-IS”),测定以200mm/min进行拉伸时的应变和应力,根据应变在0.05%~0.25%的范围中的曲线的斜率计算出基材的拉伸弹性模量E。基材A~基材D各自在25℃下的拉伸弹性模量E分别为3GPa、3.5GPa、0.13GPa和7GPa。
[与第1实施方式对应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模拟样品的制造]
实施例1
在由基材A构成的基材9的表面和背面分别配置了由粘合片A构成的第1粘合层8、以及由粘合片C构成的第2粘合层10。由此,制作了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8、基材9及第2粘合层10的冲击吸收构件3。也就是说,制作了由3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
如图1所示那样,然后,将窗构件2、冲击吸收构件3、有机EL面板构件4和保护构件5层叠,制造了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模拟样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有机EL面板构件4的表面配置了ITO层35来代替薄膜密封层11,ITO层35的厚度为40nm。
窗构件2具备由日本特开2020-064236号公报的实施例1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厚度10μm的硬涂层6和由“CPI”(KOLON公司制)构成的厚度80μm的窗膜7。
作为模拟面板构件44中的面板主体12,准备了厚度25μm的聚酰亚胺板(商品名“UPILEX”、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
保护构件5由与粘合片A相同的材料制成,沿背面侧依次配置了厚度15μm的表面侧粘合层13和厚度50μm的由聚酰亚胺板(商品名“UPILEX”、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构成的保护基材14。
实施例2~实施例10、实施例27~实施例29、比较例1~比较例5、比较例10及比较例11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试制品40(模拟样品)。其中,将第1粘合层8、基材9和/或第2粘合层10如表1~表3及表11所记载地进行了变更。
[与第2实施方式对应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制造]
实施例11~实施例23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处理,制造了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试制品40(模拟样品)。其中,如图9所示那样,使用了由5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另外,将各层如表4~表8所记载地进行了变更。具体而言,冲击吸收构件3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8、第1基材25、中间粘合层19、第2基材26及第2粘合层10。
[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应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制造]
实施例24~实施例26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处理,制造了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试制品40(模拟样品)。其中,如图10所示那样,使用了由7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另外,将各层如表9所记载地进行了变更。具体而言,冲击吸收构件3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8、第1基材25、第1中间粘合层27、第3基材29、第2中间粘合层28、第2基材26及第2粘合层10。
[冲击吸收构件3仅由粘合层30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制造]
比较例6~比较例9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处理,制造了有机EL显示装置1的试制品40(模拟样品)。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使用了由1层构成的冲击吸收构件3。冲击吸收构件3仅由粘合层30构成,将粘合层30如表10所记载地进行了变更。
[评价]
对下述的项目进行了评价,将它们的结果记载于表1~表11。
[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
准备了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的冲击吸收构件3。接下来,如图2B所示那样,在设置于不锈钢板91的表面的PCB公司制的传感器(产品名:480C02)92的表面仅载置窗构件2。在该情况下,使窗膜7与传感器92的表面接触。使重量10g、直径13mm的不锈钢制球从20cm的高度垂直落下至窗构件2的硬涂层6的表面。通过与传感器92连接的HIOKI公司制的Hicorder(产品名:MR8870)测定了仅窗构件2对冲击负载的峰值SA1。
接下来,如图2A所示那样,将窗构件2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层叠体载置于传感器92的表面来代替窗构件2。使冲击吸收构件3的背面与传感器92的表面接触。使上述的球从20cm的高度垂直落下至窗构件2的硬涂层6的表面。通过上述的Hicorder测定了窗构件2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层叠体对冲击负载的峰值SB1。
利用下式求出冲击吸收构件3的球冲击吸收率。
球冲击吸收率(%)={(SA1-SB1)/SA1}×100
接下来,用球冲击吸收率除以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计算出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
[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和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准备了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的冲击吸收构件3。接下来,如图3B所示那样,在设置于不锈钢板91的表面的PCB公司制的传感器(产品名:480C02)92的表面仅载置窗构件2。在该情况下,使窗膜7与传感器92的表面接触。使重量7g、球直径为0.7mm的圆珠笔(Pentel株式会社制的油性圆珠笔“BK407黑”)从20cm的高度垂直落下至窗构件2的硬涂层6的表面。通过与传感器92连接的HIOKI公司制的Hicorder(产品名:MR8870)测定了仅窗构件2对冲击负载的峰值SA2。
接下来,如图3A所示那样,将窗构件2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层叠体载置于传感器92的表面来代替窗构件2。使冲击吸收构件3的背面与传感器92的表面接触。使上述的笔从20cm的高度垂直落下至窗构件2的硬涂层6的表面。通过上述的Hicorder测定了窗构件2与冲击吸收构件3的层叠体对冲击负载的峰值SB2。
利用下式求出冲击吸收构件3的笔冲击吸收率。
笔冲击吸收率(%)={(SA2-SB2)/SA2}×100
接下来,用笔冲击吸收率除以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计算出冲击吸收构件3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
[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折弯试验]
(1)表面21间的距离为8mm的条件下的折弯试验
对有机EL显示装置1(模拟样品)进行外形加工,制作了第3样品63。如图4A~图4B所示那样实施了重复进行弯曲及打开200000次的弯曲试验。具体而言,使用了耐久试验机(型号“DMLHB-FS-C”、YUASA公司制)。将窗构件2中朝向两外侧的两个表面21的间隔设为8mm。
通过测量仪对弯曲试验后的ITO层35的电阻值相对于弯曲试验前的ITO层35的电阻值的比率进行了测定。
评价了ITO层35的电阻值的变化来作为薄膜密封层11的损伤的有无。
○:试验后的ITO层35的电阻值相对于试验后的ITO层35的电阻值的比率小于试验前的1.1倍。
×:试验后的ITO层35的电阻值相对于试验后的ITO层35的电阻值的比率为试验前的1.1倍以上。
(2)表面21间的距离为6mm的条件下的折弯试验
在上述(1)中,对于评价“○”的有机EL显示装置1,以间隔成为6mm的方式实施了与上述同样的折弯试验。
[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
制备了冲击吸收构件3与窗构件2的层叠体。使用SUGA试验机制造的雾度计对层叠体的全光线透过率进行了测定。测定基于JISK7105。
根据上述结果求出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上述的层叠体的全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时,可以认为冲击吸收构件3的全光线透过率也为60%以上。
为了容易进行对比,将任意实施例记载于多个表中。实施例1重复记载于表1和表2中,实施例7重复记载于表2和表11中,实施例12重复记载于表4和表6中,实施例13重复记载于表4和表7中,实施例15重复记载于表5和表6中,实施例16重复记载于表5和表7中。
将实施例1~实施例6的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和第2粘合层10的的剪切模量G’示于图12。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验证]
根据表3、表10、表11可知,比较例1~比较例5、比较例7、比较例10及比较例11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均小于0.27%/μm,比较例1~比较例5、比较例7、比较例10及比较例11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不充分。
根据表10可知,比较例6~比较例9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均小于0.10%/μm,比较例6~比较例9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不充分。
比较例7在折弯时发生了剥离,比较例7的耐折弯性不充分。
与此相对,根据表1、表2、表4~表9及表11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9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均为0.27%/μm以上,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均为0.10%/μm以上。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的对于由球90带来的冲击及由笔95带来的冲击的耐久性优异。因此,实施例1~实施例29对于各种冲击的耐久性优异。
[各实施例的验证]
根据表1可知,在实施例1~实施例6中,基材9相同,但第1粘合层8和/或第2粘合层10的剪切模量G’变动。
具体而言,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第1粘合层8的剪切模量G’分别为0.03MPa、0.08MPa、0.12MPa。
实施例1~实施例3中,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知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与实施例3相比,对于球及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
实施例1~实施例6中,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05MPa以下的实施例为实施例1、实施例4和实施例5。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4及实施例5与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6相比,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
另外,实施例1~实施例6中,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0.10MPa以上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实施例3。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3与实施例4~实施例6相比,耐折弯性优异。
此外,实施例1~实施例6中,用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减去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而得到的值为0.06MPa以上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实施例1与实施例2~实施例6相比,能够可靠地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
根据表2可知,实施例1和实施例7~实施例9中,基材9的厚度相对于冲击吸收构件3的厚度的比率为0.20以上且0.35以下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8。可知实施例1及实施例8与比率超过0.35的实施例7相比,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冲击吸收性优异。可知实施例1及实施例8与比率小于0.20的实施例9相比,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耐冲击性优异。这些倾向在基材9为多个的实施例12、实施例13及实施例15~实施例26中也同样。
也就是说,根据表6可知,具有基材9的厚度的上述比率的实施例12、实施例15及实施例18与比率超过0.35的实施例17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根据表7可知,具有基材9的厚度的上述比率的实施例13、实施例16及实施例20与比率超过0.35的实施例19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根据表8可知,具有基材9的厚度的上述比率的实施例21及实施例22与比率超过0.35的实施例23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另外,根据表9可知,具有基材9的厚度的上述比率的实施例24及实施例25与比率超过0.35的实施例26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另外,根据表2可知,实施例1和实施例10仅基材9的材料不同。可知基材9的材料为COP的实施例1与基材9的材料为PET的实施例10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根据表11可知,实施例7、实施例29和比较例11仅基材9的材料不同。可知基材9的材料为COP的实施例7及基材9的材料为聚酯树脂的实施例29与基材9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树脂的比较例11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高。
另外,根据表4可知,实施例11~实施例13中,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并且低于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1。实施例11与实施例12及实施例13相比,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另外,根据表5可知,实施例14~实施例16中,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第1粘合层8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并且低于第2粘合层10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4。实施例14与实施例15及实施例16相比,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根据表4可知,实施例11~实施例13中,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超过0.05MPa且为0.15MPa以下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1和实施例13。实施例11及实施例13与实施例12相比,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以及高耐折弯性。
另外,根据表5可知,实施例14~实施例16中,中间粘合层19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超过0.05MPa且为0.15MPa以下的实施例是实施例14和实施例16。实施例14及实施例16与实施例15相比,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对于笔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以及高耐折弯性。
此外,根据表8可知,实施例21和实施例22中,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厚的实施例是实施例22。实施例22与实施例21相比,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根据表8可知,实施例21和实施例22中,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薄的实施例是实施例21。可知实施例21与实施例22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高。
根据表9可知,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中,第1基材25比第2基材26薄的实施例是实施例25。实施例25与实施例24相比,能够兼顾对于球的每单位厚度的高耐冲击性和高耐折弯性。
根据表11可知,实施例7、实施例29和比较例11的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分别为3GPa、0.13GPa和7GPa。比较例11的基材9的拉伸弹性模量E过高、为7GPa。因此,实施例1及实施例29与比较例11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优异。
此外,实施例1、实施例29和比较例11的基材9的材料分别为COP、聚酯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基材9的材料为COP的实施例1及基材9的材料为聚酯树脂的实施例29与基材9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树脂的比较例11相比,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优异。
[表1]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351
[表2]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361
[表3]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371
[表4]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381
[表5]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391
[表6]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401
[表7]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411
[表8]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421
[表9]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431
[表10]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441
[表11]
Figure BDA000410701996000045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明是作为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方式而提供的,但其仅仅为示例,并不作限定性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确定的本发明的变形例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工业实用性
图像显示构件可用作例如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

Claims (20)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沿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依次具备窗构件、冲击吸收构件、面板构件和保护构件,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60%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每单位厚度的球冲击吸收率为0.27%/μm以上,其是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球冲击吸收率除以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厚度而得到的,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球冲击吸收率是使重量10g、直径13mm的不锈钢制球从20cm的高度落下至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而求出的,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每单位厚度的笔冲击吸收率为0.10%/μm以上,其是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笔冲击吸收率除以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厚度而得到的,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笔冲击吸收率是使重量7g、前端部的球珠直径为0.7mm的圆珠笔从20cm的高度落下至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而求出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以所述窗构件朝向外侧进行折弯的试验中,
即使以所述窗构件中朝向两外侧的两个表面的间隔成为8mm的方式折弯200000次,所述面板构件也没有损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沿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依次具备第1粘合层、基材及第2粘合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1粘合层与所述窗构件接触,
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面板构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与所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相同,或者所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所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01MPa以上且0.05MPa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0.10MPa以上且0.15MPa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用所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减去所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而得到的值为0.06MPa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材为单个。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材为多个,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配置于多个所述基材之间的中间粘合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为所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上、并且为所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高于所述第1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并且低于所述第2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粘合层在25℃下的剪切模量G’超过0.05MPa且为0.15MPa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材包含:
与所述第1粘合层接触的第1基材、和
与所述第2粘合层接触的第2基材,
所述第1基材比所述第2基材薄。
15.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材包含:
与所述第1粘合层接触的第1基材、和
与所述第2粘合层接触的第2基材,
所述第1基材比所述第2基材厚。
16.根据权利要求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材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厚度的比率为0.20以上且0.35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材的材料为烯烃树脂和/或聚酯树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烯烃树脂为环烯烃树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沿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依次具备窗构件、第1粘合层、基材、第2粘合层、面板构件和保护构件,该方法具备:
试制试制品的第1工序;
对所述试制品进行评价的第2工序;
基于所述评价而决定制造条件的第3工序;以及
基于所述制造条件而制造产品的第4工序,
所述第2工序具备:
由所述试制品制作第1样品及第2样品的第5工序;
使球落下至所述第1样品、使圆珠笔落下至所述第2样品的第6工序;以及
在第6工序之后,判断所述第1样品及所述第2样品是否有损伤的第7工序,
在所述第3工序中,在将所述试制品评价为所述第1样品有损伤的情况下,以增厚所述第1粘合层及所述第2粘合层的合计厚度的方式变更所述制造条件,在将所述试制品评价为所述第2样品有损伤的情况下,以增厚所述基材的厚度的方式进行变更。
CN202180054488.4A 2020-09-04 2021-09-01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0182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9278 2020-09-04
JP2020-149278 2020-09-04
JP2021-138605 2021-08-27
JP2021138605A JP7065239B2 (ja) 2020-09-04 2021-08-27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21/032151 WO2022050315A1 (ja) 2020-09-04 2021-09-01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8264A true CN116018264A (zh) 2023-04-25

Family

ID=80491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4488.4A Pending CN116018264A (zh) 2020-09-04 2021-09-01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2) KR20230130165A (zh)
CN (1) CN116018264A (zh)
TW (1) TW202231458A (zh)
WO (1) WO202205031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86429A (ja) * 2018-11-16 2020-06-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066191A1 (ja) * 2019-10-04 2021-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基材積層体
CN112689816A (zh) * 2019-08-19 2021-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96661A (zh) * 2019-08-20 2021-06-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玻璃层的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带玻璃层的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11461A1 (ja) * 2004-07-27 2006-02-02 Jsr Corporation 衝撃吸収体、衝撃吸収積層構造体、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衝撃吸収積層構造体、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衝撃吸収積層構造体、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用衝撃吸収積層構造体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078733A (ja) * 2008-09-25 2010-04-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用衝撃吸収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用複合フィルタ
KR102538093B1 (ko) * 2016-06-28 2023-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715395B (zh) * 2016-09-21 2021-12-07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玻璃的保护显示膜
JP2018091993A (ja) * 2016-12-02 2018-06-14 株式会社Kalbas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保護カバー
US20200247092A1 (en) * 2017-09-29 2020-08-0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2055822A (zh) * 2018-05-10 2020-12-08 应用材料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器的可置换盖板透镜
KR102568167B1 (ko) * 2018-09-12 2023-08-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JP2020060689A (ja) 2018-10-10 2020-04-1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衝撃吸収フィルム
JP7253903B2 (ja) * 2018-11-21 2023-04-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292051B2 (ja) * 2019-02-22 2023-06-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86429A (ja) * 2018-11-16 2020-06-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12689816A (zh) * 2019-08-19 2021-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96661A (zh) * 2019-08-20 2021-06-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玻璃层的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带玻璃层的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WO2021066191A1 (ja) * 2019-10-04 2021-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基材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0315A1 (ja) 2022-03-10
KR102668102B1 (ko) 2024-05-29
KR20230038802A (ko) 2023-03-21
TW202231458A (zh) 2022-08-16
KR20230130165A (ko) 202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0046B (zh) 用于柔性电子显示器的低介电光学透明粘合剂
CN108064202B (zh) 基于丙烯酸的柔性组件层
EP2325276A1 (en) Optical-us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US20160208148A1 (en) Double-sided pressures-sensitive-adhesive shee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170139596A (ko) 자외선 경화형 점착 시트 및 점착 시트
KR102513258B1 (ko) 점착제 및 점착 시트
JP7253903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50267089A1 (en) Transparent double-sided adhesive shee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WO2011065341A1 (ja) 光学用両面感圧性接着シート
KR102542711B1 (ko) 가식 성형용 점착 시트
WO2021070755A1 (ja) 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積層体
JP6969481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KR20230133296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점착 시트, 이형 필름을 가지는 점착시트,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7065239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229486A (zh) 附離型膜之黏著片材、附離型膜之圖像顯示裝置用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用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EP3983458B1 (en) Polymers derived from a (meth)acrylate macromer,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JP693499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積層体
JP2022007904A (ja) 光学積層体、粘着剤層付き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6018264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7158116A (zh) 保护构件及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
WO2021261120A1 (ja) 光学積層体、粘着剤層付き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55571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6903830B1 (ja) 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積層体
JP7346822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WO2023100866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