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8291A -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8291A
CN116008291A CN202310303858.4A CN202310303858A CN116008291A CN 116008291 A CN116008291 A CN 116008291A CN 202310303858 A CN202310303858 A CN 202310303858A CN 116008291 A CN116008291 A CN 116008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rod
cylinder sleeve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38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铁彪
于洋洋
王丹
吴国鹏
李方成
张俊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enai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enai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enai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enai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103038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8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8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82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座,所述第一丝杠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部与工作台内部设置有同步组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上齿条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下齿条移动,下齿条带动滑动杆在滑动槽内移动,使得四个滑动杆相互靠近并对缸套进行夹持,能够实现对缸套的自动夹持限位,保证测试时,缸套的稳定限位,从而保证损伤测试精确性,且夹持拆除速度更为方便,能够提高检测识别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缸套也即为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通常为圆柱形管道,是车辆发动机必不可少的组件,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活塞与缸套需要长期配合运行,为了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对缸套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缸套制成后,需要对缸套外部进行损伤检测识别,筛除残次品。
在实际的损伤检测识别中,人工测试较为费时,且精准度不高,往往需要使用较为精确的器材进行识别检测,如果测试过程中缸套的晃动或者出现位移,会导致无法保证缸套的测试时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测试过程中缸套的晃动或者出现位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座,所述第一丝杠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部与工作台内部设置有同步组件,所述滑动板底部与工作台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工作台一侧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转动连接有调整丝杠,所述调整丝杠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座,所述第二丝杠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标记组件,所述检测标记组件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试装置,所述检测标记组件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标记笔;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一侧通过转轴与轴承与滑动板一侧和工作台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台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工作台顶部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形,所述支撑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横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挤压块四周均贴合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远离挤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齿条,所述上齿条底部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底部啮合有下齿条,所述下齿条底部与内腔内壁底部相贴合,所述下齿条远离传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转动台顶部四周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垫,所述贴合垫为柔性塑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挤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与内腔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内腔内壁一侧和挤压块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腔内壁底部四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与下齿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三滑槽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齿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上齿条两侧均贴合有滑套杆,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套杆内,所述滑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杆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动板与工作台内部均开设有腔体,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工作台内部腔体内,所述滑动板内部的腔体内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与转杆横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套筒与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与转轴外表面均卡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卡接于转轴外表面,且转轴延伸至腔体外部并与转动台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腔体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通过转轴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检测标记组件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底部与第二丝杠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架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杠座,所述第三丝杠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往复丝杠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所述激光测试装置与标记笔均固定安装于安装顶板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支架顶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第二滑槽内并与往复丝杠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外表面与第一丝杠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顶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与升降丝杠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板顶部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有转轴与转动台一侧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当两个转动台相互靠近时,缸套上下两端对支撑滑杆产生压力,支撑滑杆挤压块进行挤压,挤压块通过四周的三角板带动上齿条在滑套杆内滑动,上齿条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下齿条移动,下齿条带动滑动杆在滑动槽内移动,使得四个滑动杆相互靠近并对缸套进行夹持,能够实现对缸套的自动夹持限位,保证测试时,缸套的稳定限位,从而保证损伤测试精确性,且夹持拆除速度更为方便,能够提高检测识别的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同步组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通过套筒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工作台内部的转轴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的传动,带动底部的转动台同步转动,避免上下两个转动台转动时出现差速,从而保证缸套转动时的稳定,避免缸套因转动差速出现造成检测误差。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检测标记组件,第三电机启动,第三电机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带动第三丝杠座往复运动,配合夹持组件与同步组件带动缸套转动,能够实现对缸套的全方位损伤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当监测到损伤时,第三电机与第一电机同时关停,驱动件带动安装顶板旋转180度,方便工作人员对损伤点进行标记,方便后续进行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夹持组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图2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图5中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检测标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的支撑滑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底座;2、工作台;3、调整丝杠;4、检测标记组件;401、第三电机;402、移动支架;403、第三丝杠座;404、第二滑槽;405、往复丝杠;406、移动板;407、安装顶板;408、连接盘;409、驱动件;5、第一电机;6、滑动板;7、连接柱;8、夹持组件;801、支撑滑杆;802、三角板;803、挤压块;804、连接块;805、滑动槽;806、贴合垫;807、滑动杆;808、内腔;809、转动台;810、下齿条;811、伸缩杆;812、第一弹簧;813、第三滑槽;814、滑块;815、第二弹簧;816、传动齿轮;817、上齿条;818、滑动块;819、滑套杆;9、同步组件;901、第一锥齿轮;902、第二锥齿轮;903、转动杆;904、腔体;905、第三锥齿轮;906、套筒;907、第四锥齿轮;10、升降丝杠;11、第一丝杠座;12、第一滑槽;13、第二电机;14、激光测试装置;15、标记笔;16、第二丝杠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连接柱7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座11,第一丝杠座11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滑动板6内部与工作台2内部设置有同步组件9,滑动板6底部与工作台2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8,工作台2一侧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转动连接有调整丝杠3,调整丝杠3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座16,第二丝杠座16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标记组件4,检测标记组件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试装置14,检测标记组件4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标记笔15,第一滑槽12内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10,升降丝杠10外表面与第一丝杠座11螺纹连接,连接柱7顶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与升降丝杠10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板6顶部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轴一端通过有转轴与转动台809一侧固定连接。
夹持组件8包括转动台809,转动台809一侧通过转轴与轴承与滑动板6一侧和工作台2顶部转动连接,转动台809内部开设有内腔808,工作台2顶部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杆801,支撑滑杆801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形,支撑滑杆80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04,连接块804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803,挤压块803横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挤压块803四周均贴合有三角板802,三角板802远离挤压块8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齿条817,上齿条817底部啮合有传动齿轮816,传动齿轮816底部啮合有下齿条810,下齿条810底部与内腔808内壁底部相贴合,下齿条810远离传动齿轮8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807,转动台809顶部四周均开设有滑动槽805,滑动杆807滑动连接于滑动槽805内,滑动杆807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垫806,贴合垫806为柔性塑胶垫,挤压块803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11,伸缩杆811底部与内腔808内壁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811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812,第一弹簧812两端分别与内腔808内壁一侧和挤压块803一侧固定连接,内腔808内壁底部四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813,第三滑槽81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18,滑动块818顶部与下齿条810底部固定连接,滑动块81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15,第二弹簧815另一端与第三滑槽813内壁一侧固定连接,上齿条8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14,上齿条817两侧均贴合有滑套杆819,滑块814滑动连接于滑套杆819内,滑套杆81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传动齿轮816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杆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过设置夹持组件8,当两个转动台809相互靠近时,支撑滑杆801挤压块803进行挤压,挤压块803带动上齿条817在滑套杆819内滑动,上齿条817带动下齿条810移动,下齿条810带动滑动杆807相互靠近并对缸套进行夹持,能够实现对缸套的自动夹持限位,保证缸套的稳定限位,从而保证损伤测试精确性;通过设置贴合垫806,贴合垫806能减少对缸套的磨损。
同步组件9包括转动杆903,转动杆903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2内,滑动板6与工作台2内部均开设有腔体904,转动杆903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工作台2内部腔体904内,滑动板6内部的腔体904内转动连接有套筒906,套筒906内壁与转杆903横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套筒906与转动杆903滑动连接,套筒906与转轴外表面均卡接有第四锥齿轮907,第四锥齿轮907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905,第三锥齿轮905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远离第三锥齿轮9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02,第二锥齿轮902一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901,第一锥齿轮901卡接于转轴外表面,且转轴延伸至腔体904外部并与转动台809一侧固定连接,腔体904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通过转轴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通过设置同步组件9,通过第一锥齿轮901、第二锥齿轮902、第三锥齿轮905和第四锥齿轮907的传动,带动底部的转动台809同步转动,避免上下两个转动台809转动时出现差速。
检测标记组件4包括移动支架402,移动支架402底部与第二丝杠座16顶部固定连接,移动支架402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404,第二滑槽404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405,往复丝杠405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杠座403,第三丝杠座403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06,移动板406远离往复丝杠405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08,连接盘408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件409,驱动件409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407,激光测试装置14与标记笔15均固定安装于安装顶板407顶部,移动支架402顶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401,第三电机401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第二滑槽404内并与往复丝杠405一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通过设置检测标记组件4,第三电机401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带动顶部安装板往复运动,配合夹持组件8与同步组件9带动缸套转动,能够实现对缸套的全方位损伤检测,同时,当监测到损伤时,驱动件409带动安装顶板407旋转180度,方便工作人员对损伤点进行标记,方便后续进行修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缸套竖直放置于支撑滑杆801顶部,之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带动升降丝杠10转动,升降丝杠10带动第一丝杠座11在第一滑槽12移动,第一丝杠座11带动滑动板6向下移动,使得转动台809向下移动两个转动台809相互靠近并且使两个支撑滑杆801与缸套上下两端相互贴合,缸套上下两端对支撑滑杆801产生压力,支撑滑杆801通过连接块804对挤压块803进行挤压,挤压块803对四周的三角板802产生压力,三角板802带动上齿条817在滑套杆819内滑动,上齿条817带动传动齿轮816转动,传动齿轮816带动下齿条810移动,下齿条810带动滑动杆807在滑动槽805内移动,使得四个滑动杆807相互靠近并对缸套进行夹持。
完成对缸套的夹持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5转动,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锥齿轮901转动,第一锥齿轮901带动第二锥齿轮902转动,第二锥齿轮902带动第三锥齿轮905转动,第三锥齿轮905带动第四锥齿轮907转动,第四锥齿轮907带动套筒906转动,套筒906带动转动杆903转动,转动杆903带动工作台2内部的转轴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轮901、第二锥齿轮902、第三锥齿轮905和第四锥齿轮907的传动,带动底部的转动台809同步转动,保证缸套转动时的稳定。
在缸套转动时,第三电机401启动,第三电机401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带动第三丝杠座403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激光测试装置14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损伤检测,当监测到损伤时,第三电机401与第一电机5同时关停,驱动件409带动安装顶板407旋转180度,同时,工作人员转动调整丝杠3转动,调整丝杠3通过第二丝杠座16带动移动支架402移动,并使标记笔15对损伤处进行标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座(11),所述第一丝杠座(11)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所述滑动板(6)内部与工作台(2)内部设置有同步组件(9),所述滑动板(6)底部与工作台(2)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8),所述工作台(2)一侧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转动连接有调整丝杠(3),所述调整丝杠(3)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座(16),所述第二丝杠座(16)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标记组件(4),所述检测标记组件(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试装置(14),所述检测标记组件(4)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标记笔(15);
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转动台(809),所述转动台(809)一侧通过转轴与轴承与滑动板(6)一侧和工作台(2)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台(809)内部开设有内腔(808),所述工作台(2)顶部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杆(801),所述支撑滑杆(801)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形,所述支撑滑杆(80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04),所述连接块(804)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803),所述挤压块(803)横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挤压块(803)四周均贴合有三角板(802),所述三角板(802)远离挤压块(8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齿条(817),所述上齿条(817)底部啮合有传动齿轮(816),所述传动齿轮(816)底部啮合有下齿条(810),所述下齿条(810)底部与内腔(808)内壁底部相贴合,所述下齿条(810)远离传动齿轮(8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807),所述转动台(809)顶部四周均开设有滑动槽(805),所述滑动杆(807)滑动连接于滑动槽(805)内,所述滑动杆(807)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垫(806),所述贴合垫(806)为柔性塑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803)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11),所述伸缩杆(811)底部与内腔(808)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11)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812),所述第一弹簧(812)两端分别与内腔(808)内壁一侧和挤压块(803)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808)内壁底部四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813),所述第三滑槽(81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18),所述滑动块(818)顶部与下齿条(8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81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15),所述第二弹簧(815)另一端与第三滑槽(813)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条(8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14),所述上齿条(817)两侧均贴合有滑套杆(819),所述滑块(814)滑动连接于滑套杆(819)内,所述滑套杆(81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传动齿轮(816)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9)包括转动杆(903),所述转动杆(903)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2)内,所述滑动板(6)与工作台(2)内部均开设有腔体(904),所述转动杆(903)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工作台(2)内部腔体(904)内,所述滑动板(6)内部的腔体(904)内转动连接有套筒(906),所述套筒(906)内壁与转杆(903)横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套筒(906)与转动杆(903)滑动连接,所述套筒(906)与转轴外表面均卡接有第四锥齿轮(907),所述第四锥齿轮(907)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905),所述第三锥齿轮(905)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远离第三锥齿轮(9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02),所述第二锥齿轮(902)一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901),所述第一锥齿轮(901)卡接于转轴外表面,且转轴延伸至腔体(904)外部并与转动台(809)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904)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通过转轴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标记组件(4)包括移动支架(402),所述移动支架(402)底部与第二丝杠座(1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架(402)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404),所述第二滑槽(404)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405),所述往复丝杠(405)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杠座(403),所述第三丝杠座(403)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06),所述移动板(406)远离往复丝杠(405)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08),所述连接盘(408)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件(409),所述驱动件(409)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407),所述激光测试装置(14)与标记笔(15)均固定安装于安装顶板(407)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402)顶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401),所述第三电机(401)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第二滑槽(404)内并与往复丝杠(405)一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2)内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10),所述升降丝杠(10)外表面与第一丝杠座(1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7)顶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与升降丝杠(10)一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6)顶部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一端通过有转轴与转动台(809)一侧固定连接。
CN202310303858.4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Withdrawn CN116008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3858.4A CN116008291A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3858.4A CN116008291A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8291A true CN116008291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3858.4A Withdrawn CN116008291A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82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89969U (zh) 一种用于飞轮攻丝的辅助工装
CN214065933U (zh) 一种管材内径快速检测装置
CN116008291A (zh) 一种缸套损伤特征识别装置
CN218097660U (zh) 一种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工件的找正装置
CN213779490U (zh) 阀件训练台架
CN113740134B (zh) 一种用于三轴试验土样制备装置
CN212158372U (zh) 一种柱塞泵平配盘零件尺寸一致性对比检测装置
CN217890686U (zh) 一种用于软管制造的口型工装夹具
CN210135389U (zh) 一种轮廓仪用升降结构
CN219302183U (zh)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CN212340608U (zh) 一种减震器维修工作平台
CN220296387U (zh) 一种机械加工通用托架
CN215414998U (zh) 一种自动化伺服驱动检测平台
CN219787497U (zh) 一种油缸支座加工用定位夹紧装置
CN217542367U (zh) 一种汽车前叶子内板测量检具
CN220288475U (zh) 一种非标设备零件生产用测量装置
CN21349770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垫块
CN219819533U (zh) 一种飞机机翼装配用夹紧装置
CN216421387U (zh) 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压焊机
CN114754652B (zh) 空调压缩机零件表面尺寸检测装置
CN220018496U (zh) 一种汽车零件形状测量仪
CN219380523U (zh) 一种机械设备组装用工作台
CN216449699U (zh) 伺服电机对托测试自动夹紧机构
CN215952494U (zh) 一种精密型气动量仪
CN219869553U (zh) 镜面辊圆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