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2183U -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02183U CN219302183U CN202223533357.5U CN202223533357U CN219302183U CN 219302183 U CN219302183 U CN 219302183U CN 202223533357 U CN202223533357 U CN 202223533357U CN 219302183 U CN219302183 U CN 219302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fixedly connected
- screw thread
- positive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部两端均连接有底座,壳体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均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一正反转电机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源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气缸,可以带动撞针,对模具零件进行冲撞,通过设置撞针与安装块之间简易的连接方式,使得撞针的更换步骤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检测摄像头,可以对模具零件表面的冲撞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显示器,可以对模具表面冲撞位置的影像进行放大,从而便于人工检查,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模具零件的检测精准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零件指的是模具行业专有的用于冲压模具或自动化设备上的金属零件的总称,模具零件包含有冲针、冲头、导柱、导套、顶针、司筒、钢珠套、无给油导套、无给油滑板、导柱组件等。
存在以下问题:对模具零件进行检测,主要以检测模具零件硬度为主,因此需要对模具零件进行冲撞,而检测结果,主要以人工手动检查模具零件表面冲撞情况为主,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严重影响模具零件的检测精准度。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气缸,可以带动撞针,对模具零件进行冲撞,通过设置撞针与安装块之间简易的连接方式,使得撞针的更换步骤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检测摄像头,可以对模具零件表面的冲撞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显示器,可以对模具表面冲撞位置的影像进行放大,从而便于人工检查,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模具零件的检测精准度,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两端均连接有底座,所述壳体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均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源箱,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相对一侧外壁底端连接有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顶部均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外壁连接有台体,所述台体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顶部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顶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部中心处内壁连接有撞针,所述台体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顶部横向对称轴一端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检测摄像头,所述第二支撑块一侧外壁横向对称轴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顶部中心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底部均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外壁均连接有夹柱,所述夹柱两侧外壁底端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顶部连接有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共设有两组且顶部均与壳体底部两端焊接,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电源箱均设有两组,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外壁底端均镶嵌焊接于壳体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相对一侧外壁底端均与第一数据线底部两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源箱,可以为第一正反转电机提供动力,通过设置第一正反转电机,可以带着第一螺纹柱一起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螺纹柱共设有两组,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顶部均与第一螺纹柱底部焊接,所述第一螺纹柱外壁均与台体内壁两侧底端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台体外壁底端与壳体内壁顶端套接;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柱与台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台体可以在转动的第一螺纹柱外壁上下移动,从而起到调节检测装置高度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控制器顶部与气缸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顶部与安装块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顶部中心处内壁与撞针外壁底端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气缸,可以带动撞针,对模具零件进行冲撞,通过设置撞针与安装块之间简易的连接方式,使得撞针的更换步骤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显示器底部一端与第二支撑块顶部横向对称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底部另一端与检测摄像头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检测摄像头,可以对模具零件表面的冲撞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显示器,可以对模具表面冲撞位置的影像进行放大,从而便于人工检查,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模具零件的检测精准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T型块、第二正反转电机、第二螺纹柱和夹柱均设有两组,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底部均与第二螺纹柱顶部焊接,所述第二螺纹柱外壁均与夹柱内壁螺纹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柱与夹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夹柱可以在转动的第二螺纹柱外壁来回移动,当夹柱顶端相互靠近时,可以对模具零件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板共设有四组且底部均与夹柱两侧外壁底端焊接,所述限位板外壁均与T型块内壁两侧底端套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底部两端均与第二正反转电机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可以对夹柱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气缸,可以带动撞针,对模具零件进行冲撞,通过设置撞针与安装块之间简易的连接方式,使得撞针的更换步骤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检测摄像头,可以对模具零件表面的冲撞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显示器,可以对模具表面冲撞位置的影像进行放大,从而便于人工检查,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模具零件的检测精准度。
2、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柱与台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台体可以在转动的第一螺纹柱外壁上下移动,从而起到调节检测装置高度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柱与夹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夹柱可以在转动的第二螺纹柱外壁来回移动,当夹柱顶端相互靠近时,可以对模具零件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图3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底座;3、第一正反转电机;4、电源箱;5、第一数据线;6、第一控制器;7、第一螺纹柱;8、台体;9、第一支撑块;10、第二控制器;11、气缸;12、安装块;13、撞针;14、第二支撑块;15、显示器;16、检测摄像头;17、T型块;18、第二正反转电机;19、第二螺纹柱;20、夹柱;21、限位板;22、第二数据线;23、第三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两端均连接有底座2,壳体1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均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3,第一正反转电机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源箱4,第一正反转电机3相对一侧外壁底端连接有第一数据线5,第一数据线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6,第一正反转电机3顶部均连接有第一螺纹柱7,第一螺纹柱7外壁连接有台体8,台体8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9,第一支撑块9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10,第二控制器10顶部连接有气缸11,气缸11顶部连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顶部中心处内壁连接有撞针13,台体8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4,第二支撑块14顶部横向对称轴一端连接有显示器15,显示器15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检测摄像头16,第二支撑块14一侧外壁横向对称轴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17,T型块17顶部中心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18,第二正反转电机18底部均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9,第二螺纹柱19外壁均连接有夹柱20,夹柱20两侧外壁底端均连接有限位板21,第二正反转电机18顶部连接有第二数据线22,第二数据线2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器23。
底座2共设有两组且顶部均与壳体1底部两端焊接,第一正反转电机3和电源箱4均设有两组,第一正反转电机3外壁底端均镶嵌焊接于壳体1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第一正反转电机3相对一侧外壁底端均与第一数据线5底部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柱7共设有两组,第一正反转电机3顶部均与第一螺纹柱7底部焊接,第一螺纹柱7外壁均与台体8内壁两侧底端螺纹传动连接,台体8外壁底端与壳体1内壁顶端套接,第二控制器10顶部与气缸11底部固定连接,气缸11顶部与安装块12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安装块12顶部中心处内壁与撞针13外壁底端螺纹连接,显示器15底部一端与第二支撑块14顶部横向对称轴一端固定连接,显示器15底部另一端与检测摄像头16顶部固定连接,T型块17、第二正反转电机18、第二螺纹柱19和夹柱20均设有两组,第二正反转电机18底部均与第二螺纹柱19顶部焊接,第二螺纹柱19外壁均与夹柱20内壁螺纹传动连接,限位板21共设有四组且底部均与夹柱20两侧外壁底端焊接,限位板21外壁均与T型块17内壁两侧底端套接,第二数据线22底部两端均与第二正反转电机18顶部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及流程:先调节第一控制器6,可以对电源箱4顶部的第一正反转电机3进行控制,当第一正反转电机3带着第一螺纹柱7进行转动时,台体8便会在转动的第一螺纹柱7外壁上下移动,此时便可以对整个检测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劳动人员使用,当装置的高度调节完成时,可以将撞针13固定在安装块12上,随后将需要检测的模具零件按压在第二支撑块14一侧外壁中心处,此时调节第三控制器23,让第二正反转电机18带着第二螺纹柱19一起转动,同时夹柱20顶端便会慢慢靠近,从而将模具零件慢慢夹紧,当模具零件夹紧后,便可以将第三控制器23暂停,此时开启第二控制器10,气缸11便会带着安装块12上的撞针13对模具零件进行冲撞,通过检测摄像头16,可以对模具零件表面的冲撞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显示器15,可以对模具表面冲撞位置的影像进行放大,从而便于人工检查,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模具零件的检测精准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两端均连接有底座(2),所述壳体(1)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均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3),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源箱(4),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相对一侧外壁底端连接有第一数据线(5),所述第一数据线(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6),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顶部均连接有第一螺纹柱(7),所述第一螺纹柱(7)外壁连接有台体(8),所述台体(8)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9),所述第一支撑块(9)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10),所述第二控制器(10)顶部连接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顶部连接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顶部中心处内壁连接有撞针(13),所述台体(8)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4),所述第二支撑块(14)顶部横向对称轴一端连接有显示器(15),所述显示器(15)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检测摄像头(16),所述第二支撑块(14)一侧外壁横向对称轴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17),所述T型块(17)顶部中心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18),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18)底部均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9),所述第二螺纹柱(19)外壁均连接有夹柱(20),所述夹柱(20)两侧外壁底端均连接有限位板(21),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18)顶部连接有第二数据线(22),所述第二数据线(2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共设有两组且顶部均与壳体(1)底部两端焊接,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和电源箱(4)均设有两组,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外壁底端均镶嵌焊接于壳体(1)底部横向对称轴两端内壁,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相对一侧外壁底端均与第一数据线(5)底部两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柱(7)共设有两组,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顶部均与第一螺纹柱(7)底部焊接,所述第一螺纹柱(7)外壁均与台体(8)内壁两侧底端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台体(8)外壁底端与壳体(1)内壁顶端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10)顶部与气缸(1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1)顶部与安装块(12)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12)顶部中心处内壁与撞针(13)外壁底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5)底部一端与第二支撑块(14)顶部横向对称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15)底部另一端与检测摄像头(16)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块(17)、第二正反转电机(18)、第二螺纹柱(19)和夹柱(20)均设有两组,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18)底部均与第二螺纹柱(19)顶部焊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9)外壁均与夹柱(20)内壁螺纹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1)共设有四组且底部均与夹柱(20)两侧外壁底端焊接,所述限位板(21)外壁均与T型块(17)内壁两侧底端套接,所述第二数据线(22)底部两端均与第二正反转电机(18)顶部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33357.5U CN219302183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33357.5U CN219302183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02183U true CN219302183U (zh) | 2023-07-04 |
Family
ID=8695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33357.5U Active CN219302183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02183U (zh) |
-
2022
- 2022-12-29 CN CN202223533357.5U patent/CN2193021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57731B (zh) | 一种大型轴承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104515493A (zh) | 一种自动化径向跳动测量装置 | |
CN108592851B (zh) | 一种工件对称度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 |
CN219302183U (zh) | 一种高精密模具零件的检测装置 | |
CN108917521B (zh) | 轴承座螺纹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 |
CN210719086U (zh) | 一种涡旋压缩机静盘检测装置 | |
CN209887571U (zh) | 一种罐体组装精准定位装置 | |
CN112318203A (zh) | 一种圆盘类零件的找中定位机构 | |
CN218916296U (zh) | 一种设有限位结构的球体圆度测量机 | |
CN107389461B (zh) | 一种异形件用拉力检测机 | |
CN212274804U (zh) | 一种踏板支架的检测装置 | |
CN104880168A (zh) | 零件孔径柔性在线测量装置 | |
CN209992147U (zh) | 一种to夹持组件及自动耦合to焦距测试装置 | |
CN108253995B (zh) | 激光水平仪调校机 | |
CN217604915U (zh) | 一种测长仪测量装置 | |
CN217654402U (zh) | 一种立式外圆跳动量具 | |
CN207163415U (zh) | 基于激光三角的滚珠丝杠螺母综合参数检测装置 | |
CN219103982U (zh) | 一种汽轮机组中心找平找正工具 | |
CN220670423U (zh) | 一种三相电抗器专用检验工装 | |
CN116558427B (zh) | 一种筒形薄壁零件的壁厚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 |
CN215952494U (zh) | 一种精密型气动量仪 | |
CN215893578U (zh) | 一种环形端面法兰检验工装 | |
CN215572835U (zh) |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柱面镜生产用表面弧度检测装置 | |
CN220093747U (zh) |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立柱调平装置 | |
CN215616251U (zh) | 一种定距装配压力距离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