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3948A -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 Google Patents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3948A
CN115703948A CN202210907461.1A CN202210907461A CN115703948A CN 115703948 A CN115703948 A CN 115703948A CN 202210907461 A CN202210907461 A CN 202210907461A CN 115703948 A CN115703948 A CN 115703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skin
adhesive sheet
sided adhesiv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74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下真优
杉野裕介
铃木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03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3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本发明提供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1具有基材层2和设置在基材层2的两面上的粘合剂层3、4。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一个粘合面3a的表面自由能小于20mJ/m2。另一个粘合面4a为将要粘贴在皮肤上的一侧。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1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应力优选为0.8N/mm2以上。

Description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贴在皮肤上使用的双面粘合片。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运动领域、美容领域等中,有时使用皮肤粘贴用粘合片。对皮肤粘贴用粘合片要求对皮肤的粘附性和安全性优异。作为皮肤粘贴用粘合片,已知例如在引用文献1~3中公开的粘合片。例如,在引用文献3中公开了用于脑波测定的凝胶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28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1284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1-249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例如为了掌握人体的健康状态等保健目的等,有时将各种测定设备等电子设备器件贴合在人体的皮肤上使用。在将电子设备器件等粘贴物粘贴在皮肤上时,可以考虑使用双面粘合片。对于用于将这样的粘贴物粘贴在皮肤上的双面粘合片,要求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根据具有基材层并且粘贴物侧的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在特定的范围内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本发明基于这些发现而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具有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两面上的粘合剂层,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一个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小于20mJ/m2,并且另一个粘合面为将要粘贴在皮肤上的一侧。
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应力优选为0.8N/mm2以上。
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杨氏模量优选为50MPa以下。
在温度23℃、剥离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一个粘合面对聚硅氧烷树脂基板的180°剥离强度优选为2N/20mm以上。
在根据JIS K7136-1测定的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总透光率中,在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内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优选为40%以上,并且在波长2000nm~2500nm的范围内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优选为40%以上。
所述另一个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优选为20mJ/m2~50mJ/m2
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总厚度优选小于1000μm。
提供所述一个粘合面的粘合剂层和提供所述另一个粘合面的粘合剂层优选包含种类互不相同的基础聚合物。
提供所述另一个粘合面的粘合剂层优选为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优选用于将电子设备器件粘贴在人体的皮肤上的用途。
所述电子设备器件优选为柔性器件。
另外,本发明提供具有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电子设备器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剖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1 双面粘合片
2 基材层
3、4 粘合剂层
3a 粘合面A
4a 粘合面B
具体实施方式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本发明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为将一个粘合面粘贴在粘贴物上并且将另一个粘合面粘贴在皮肤上而使用的双面粘合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粘贴在粘贴物上的一侧的粘合面称为“粘合面A”,并且将粘贴在皮肤上的一侧的粘合面称为“粘合面B”。另外,有时将提供粘合面A的粘合剂层称为“粘合剂层A”,并且将提供粘合面B的粘合剂层称为“粘合剂层B”。
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中的上述一个粘合面(粘合面A)的表面自由能小于20mJ/m2,优选为18mJ/m2以下。通过上述表面自由能小于20mJ/m2,粘合面A对粘贴物(特别是表面自由能低的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
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上述另一个粘合面(粘合面B)的表面自由能优选为20mJ/m2~50mJ/m2,更优选为20.5mJ/m2~40mJ/m2。当上述表面自由能在上述范围内时,粘合面B对皮肤的粘附性更优异。
上述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γ为由下式:γ=γdph表示的值。在此,上述式中的γd、γp和γh分别表示表面自由能的色散分量、极性分量和氢键分量。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γ可以使用水、二碘甲烷和1-溴萘作为探针液,并由各探针液的接触角按照北崎-畑式(日本胶粘协会杂志,第8卷,第3期,1972年,第131~141页)求出。接触角的测定可以使用市售的接触角计进行。作为接触角计,可以使用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名“DMo-701”。在测定中使用液滴法,由滴落1000毫秒后的液滴形状测定接触角。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在温度23℃、剥离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粘合面A对聚硅氧烷树脂基板的180°剥离强度优选为2N/20mm以上,更优选为2.5N/2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N/20mm以上。当上述剥离强度为2N/20mm以上时,粘合面A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至少具有基材层和设置在上述基材层的两面上的粘合剂层。具体而言,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至少具有基材层、提供粘合面A的粘合剂层和提供粘合面B的粘合剂层。
在提供粘合面A的一侧设置的粘合剂层和在提供粘合面B的一侧设置的粘合剂层各自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所具有的多个粘合剂层可以为相同的粘合剂层,也可以为组成、厚度、物性等不同的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可以为彼此相同的粘合剂层,也可以为厚度、物性、成分组成等互不相同的粘合剂层。其中,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优选为成分组成互不相同的粘合剂层。作为成分组成不同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基础聚合物的种类、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组成(种类、结构单元的比例等)、除基础聚合物以外的成分组成等不同。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1具有基材层2、设置在基材层2的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A)3和设置在基材层2的另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B)4。粘合剂层3具有将要粘贴在粘贴物上的粘合面A(3a),粘合剂层4具有将要粘贴在皮肤上的粘合面B(4a)。粘合剂层3、粘合剂层4为成分组成互不相同的粘合剂层。
(基材层)
上述基材层为在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中作为支撑体起作用的要素。通过具有上述基材层,上述皮肤用双面粘合片的可处理性优异,例如在将粘贴物从皮肤上剥离时能够容易地剥离。上述基材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同种或异种的基材的层叠体。
作为构成上述基材层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类树脂(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类树脂(例如,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离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无规、交替)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醚型聚氨酯、酯型聚氨酯、碳酸酯型聚氨酯等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全芳香族聚酰胺等聚酰胺;聚苯硫醚;含氟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丙烯酸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砜;聚芳酯等。上述树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基材层中不包括在双面粘合片的使用(粘贴)时被剥离的剥离衬垫(隔片)。
作为上述基材层,例如可以列举:塑料基材(例如塑料膜)、纸、布、无纺布等多孔材料、网、发泡片等。作为上述基材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膜;例如尼龙、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塑料膜;包含纤维素等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高分子类的织布、无纺布、编织布、纸;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的层叠体(布彼此的层叠体、纸彼此的层叠体、膜与布的层叠体、塑料膜的层叠体等)等。
作为上述基材层,其中,从透明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无纺布、塑料基材。作为上述塑料基材,更优选聚氨酯类基材、聚丙烯类基材、聚乙烯类基材、乙烯-乙酸乙烯酯类基材、聚硅氧烷类基材。特别是从柔软性(皮肤追随性)、适度的透湿性、抗拉强度等观点考虑,优选聚氨酯类膜,特别优选使用聚酯型聚氨酯膜、聚醚型聚氨酯膜。当柔软性优异时,在将作为粘贴物的柔性器件粘贴在皮肤上的状态下,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优异。
在上述基材层中可以配合有填充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等)、着色剂(颜料、染料)、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抗老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各种添加剂。相对于上述基材层的总质量100质量%,各种添加剂的配合比例约为小于30重量%(例如约为小于20重量%,典型地约为小于10重量%)。
上述基材层可以包含辅助层。作为上述辅助层的例子,可以列举:设置在上述基材层的表面上的着色层、底涂层、防静电层等。
出于提高与粘合剂层的粘附性、保持性等目的,可以对上述基材层表面实施了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喷砂加工处理、臭氧暴露处理、火焰暴露处理、高压电击暴露处理、电离辐射处理等物理处理;铬酸处理等化学处理;利用涂布剂(底涂剂)的易胶粘处理等表面处理。用于提高粘附性的表面处理优选对基材层的整个表面实施。
从柔软性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上述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2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另外,从作为支撑体的功能优异、可处理性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上述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5μm以上。
在将织布、无纺布等布、纸等作为基材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基重为约8g/m2~约200g/m2的材料。
(粘合剂层)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至少具有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可以在上述基材层与粘合剂层A之间或者上述基材层与粘合剂层B之间具有除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以外的其它粘合剂层。
作为构成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所具有的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天然橡胶类、合成橡胶类、天然橡胶类和合成橡胶类的混合体系等)、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聚醚类粘合剂、聚酰胺类粘合剂、含氟粘合剂等。上述粘合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粘合剂层A>
作为构成粘合剂层A的粘合剂,从能够容易地设计具有低表面自由能的粘合剂层的观点考虑,优选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即,粘合剂层A优选为由聚硅氧烷类粘合剂构成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
作为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公知或惯用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中适当选择。作为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过氧化物交联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过氧化物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加成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缩合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等。其中,优选加成反应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可以为单液型、双液型中的任一种。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加成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通常为通过使用氯铂酸等铂化合物催化剂使在硅原子上具有乙烯基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具有氢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发生加成反应(氢甲硅烷基化反应)而生成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的粘合剂。过氧化物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通常为通过利用过氧化物使有机聚硅氧烷固化(交联)而生成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的粘合剂。另外,缩合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通常为通过在末端具有硅烷醇基或烷氧基甲硅烷基等可水解的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之间的脱水或脱醇反应而生成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的粘合剂。
作为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含有聚硅氧烷橡胶和聚硅氧烷树脂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组合物。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可以根据需要还含有交联剂、催化剂(固化剂)、填充剂、增塑剂、抗老化剂、防静电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等添加剂。
作为上述聚硅氧烷橡胶,只要是聚硅氧烷类橡胶成分,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以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氧烷等作为主要结构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另外,根据反应的类型,可以列举: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的聚硅氧烷类橡胶(含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加成反应型的情况)、至少具有甲基的聚硅氧烷类橡胶(过氧化物固化型的情况)、在末端具有硅烷醇基或可水解的烷氧基甲硅烷基的聚硅氧烷类橡胶(缩合型的情况)等。需要说明的是,聚硅氧烷橡胶中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为15万以上,优选为28万~100万,更优选为50万~90万。
作为上述聚硅氧烷树脂,只要是在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中使用的聚硅氧烷类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包含有机聚硅氧烷的聚硅氧烷树脂等,所述有机聚硅氧烷包含具有选自由包含结构单元“R3Si1/2”的M单元、包含结构单元“SiO2”的Q单元、包含结构单元“RSiO3/2”的T单元和包含结构单元“R2SiO”的D单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元的聚合物(共聚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单元中的R表示烃基或羟基。作为上述烃基,例如可以列举:脂肪族烃基(甲基、乙基等烷基等)、脂环族烃基(环己基等环烷基等)、芳香族烃基(苯基、萘基等芳基等)等。作为上述M单元与选自Q单元、T单元和D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单元的比例(比),例如优选前者/后者(摩尔比)=约0.3/1~约1.5/1(优选为约0.5/1~约1.3/1)。在这样的聚硅氧烷树脂中的有机聚硅氧烷中,可以根据需要引入乙烯基等各种官能团。需要说明的是,被引入的官能团可以为能够发生交联反应的官能团。作为聚硅氧烷树脂,优选包含M单元和Q单元的MQ树脂。聚硅氧烷树脂中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为1000以上,优选为1000~20000,更优选为1500~10000。
作为聚硅氧烷橡胶和聚硅氧烷树脂的配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聚硅氧烷橡胶的总量100质量份,聚硅氧烷树脂优选为100质量份~22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20质量份~180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聚硅氧烷橡胶和聚硅氧烷树脂在含有它们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为简单混合的混合状态,也可以相互反应而成为缩合物(特别是部分缩合物)、交联反应产物、加成反应产物等。
另外,在含有聚硅氧烷橡胶和聚硅氧烷树脂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组合物中,为了形成交联结构体,通常含有交联剂。作为这样的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硅氧烷类交联剂(聚硅氧烷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类交联剂。交联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硅氧烷类交联剂,例如可以优选使用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聚有机氢硅氧烷。在这样的聚有机氢硅氧烷中,在键合有氢原子的硅原子上可以键合有除氢原子以外的各种有机基团。作为上述有机基团,可以列举:甲基、乙基等烷基;苯基等芳基;以及卤代烷基等。其中,从合成、处理的观点考虑,优选烷基,特别优选甲基。另外,聚有机氢硅氧烷的骨架结构可以具有直链、支链、环状中的任意一种骨架结构,但优选直链骨架结构。
作为上述过氧化物类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过氧化二酰基、烷基过氧化酯、过氧化二碳酸酯、单过氧化碳酸酯、过氧化缩酮、过氧化二烷基、氢过氧化物、酮过氧化物等。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等。
作为上述加成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例如市售有商品名“KR-3700”、商品名“KR-3701”、商品名“X-40-3237-1”、商品名“X-40-3240”、商品名“X-40-3291-1”(以上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另外,作为上述过氧化物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例如市售有商品名“KR-100”、商品名“KR-101-10”、商品名“KR-130”(以上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等。
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将用于形成粘合剂层A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涂覆)在上述基材层或剥离衬垫上,并使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层干燥固化;或者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涂覆)在上述基材层或剥离衬垫上,并对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其固化。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加热干燥。
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例如可以列举: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电子射线等电离辐射、紫外线等,特别优选紫外线。另外,对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照射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涂覆)中可以利用公知的涂布法。例如,可以使用凹版辊式涂布机、逆转辊式涂布机、接触辊式涂布机、浸入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号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涂布机。
粘合剂层A的厚度例如为5μm~500μm,优选为50μm~200μm。当上述厚度为5μm以上时,对粘贴物的粘附性更优异。当上述厚度为500μm以下(特别是200μm以下)时,能够使双面粘合片的厚度变薄。
<粘合剂层B>
作为构成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从对皮肤的粘附性、安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即,上述粘合剂层优选为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包含丙烯酸类单体(在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聚合物。即,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衍生自丙烯酸类单体的结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基础聚合物是指在粘合剂层中使用的聚合物成分中的主要成分,例如以大于50质量%的含量含有的聚合物成分。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总量100质量%,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
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的单体成分而构成(形成)的聚合物。即,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结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其它也同样。
作为必要的单体成分的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可以列举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上(优选为6~18)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当上述碳原子数为6以上(特别是6~18)时,对皮肤的刺激性比较小,并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引起粘合力降低。
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在含有上述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同时含有能够与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它单体(可共聚单体)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即,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含有可共聚单体作为结构单元。上述可共聚单体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可共聚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含环氧基单体、含酮基单体、含烷氧基单体、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乙烯基酯类单体、乙烯基醚类单体、含异氰酸酯基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脂环族单体、含芳香族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氯单体、含氮单体等。
粘合剂层B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含有增粘树脂、填料、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增塑剂、软化剂、表面活性剂、防静电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箔状物、防锈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添加剂。上述添加剂各自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粘合剂层B可以为任意一种形态,例如可以为乳液型、溶剂型(溶液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热熔融型(热熔型)等。其中,从容易得到生产率优异的粘合剂层的方面考虑,优选溶剂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例如可以列举: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电子射线等电离辐射、紫外线等,特别优选为紫外线。即,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层。
对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制作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将包含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涂覆)在上述基材层或剥离衬垫上,并使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层干燥固化;或者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涂覆)在基材或剥离衬垫上,并对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其固化。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加热干燥。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利用公知或惯用的方法制作。例如,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在含有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中根据需要混合添加剂而制作。例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在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根据需要混合添加剂而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涂覆)中可以利用公知的涂布法。例如,可以使用凹版辊式涂布机、逆转辊式涂布机、接触辊式涂布机、浸入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号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涂布机。
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的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更优选为50℃~180℃,进一步优选为70℃~170℃。干燥时间可以适当采用合适的时间,例如为5秒~20分钟,优选为5秒~10分钟,更优选为10秒~5分钟。
在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而形成粘合剂层B的情况下,可以在由上述单体成分制造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同时形成粘合剂层。上述单体成分可以使用通过进行活性能量射线照射、预先将一部分单体成分聚合而制成浆液的单体成分。在紫外线照射中可以使用高压汞灯、低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粘合剂层B的厚度例如为10μm~200μm,优选为20μm~60μm。当上述厚度为10μm以上(特别是20μm以上)时,对皮肤的追随性和粘附性更优异。当上述厚度为200μm以下(特别是60μm以下)时,可以使双面粘合片的厚度变薄。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总厚度)优选小于1000μm,更优选为5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μm以下。当上述厚度小于1000μm时,柔软性优异,并且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更优异。另外,可以使双面粘合片的厚度变薄。上述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上,更优选为8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30μm以上。当上述厚度为40μm以上(特别是80μm以上)时,对粘贴物和皮肤的粘附性更优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是指从粘合面A到粘合面B的厚度,即粘合体的厚度,不包含剥离衬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以粘合面A和粘合面B作为两侧的粘合面的、包含粘合剂层A、上述基材层和粘合剂层B的结构体称为“粘合体”。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上述粘合体)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应力优选为0.8N/mm2以上,更优选为1.0N/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N/mm2以上,特别优选为5.0N/mm2以上。当上述断裂应力为0.8N/mm2以上时,粘合剂层在伸长时不易断裂,在将作为粘贴物的柔性器件粘贴在皮肤上的状态下,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优异。上述断裂应力是将样品形状制成哑铃3号型、在夹头间距离为50mm、牵拉速度为50mm/分钟的条件下、在23℃、50%RH的环境下测定的值。特别是,优选上述基材层的MD方向和TD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应力在上述范围内,更优选MD方向和TD方向上的断裂应力都在上述范围内。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上述粘合体)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杨氏模量优选为50MPa以下,更优选为15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MPa以下。当上述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时,在将作为粘贴物的柔性器件粘贴在皮肤上的状态下,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优异。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上述粘合体)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杨氏模量例如为0.5MPa以上。上述杨氏模量是将样品形状制成哑铃3号型,在夹头间距离为50mm、牵拉速度为50mm/分钟的条件下,在23℃、50%RH的环境下测定的值。特别是,优选上述基材层的MD方向和TD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杨氏模量在上述范围内,更优选MD方向和TD方向上的杨氏模量都在上述范围内。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上述粘合体)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当上述断裂伸长率为50%以上时,粘合剂层在伸长时不易断裂,在将作为粘贴物的柔性器件粘贴在皮肤上的状态下,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优异。上述断裂伸长率是将样品形状制成哑铃3号型,在夹头间距离为50mm、牵拉速度为50mm/分钟的条件下、在23℃、50%RH的环境下测定的值。特别是,优选上述基材层的MD方向和TD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伸长率在上述范围内,更优选MD方向和TD方向上的断裂伸长率都在上述范围内。
在根据JIS K7136-1测定的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上述粘合体)的总透光率中,在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内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当上述透射率的平均值为40%以上时,可见光透射率高,双面粘合片的透明性优异,并且粘贴在皮肤上时的视觉辨认性优异。
在根据JIS K7136-1测定的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上述粘合体)的总透光率中,在波长2000nm~2500nm的范围内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当上述透射率的平均值为40%以上时,红外线透射率高,光传感功能优异。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在直到使用时之前可以在粘合剂层的表面(粘合面)上贴合有剥离衬垫。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中的两面的各粘合面可以分别由2片剥离衬垫保护,也可以由1片两面为剥离面的剥离衬垫以卷绕成卷筒状的形态(卷绕体)保护。剥离衬垫用作粘合剂层的保护材料,在粘贴在被粘物上时被剥离。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必设置剥离衬垫。
作为上述剥离衬垫,可以使用惯用的剥离纸等,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具有剥离处理层的基材、包含含氟聚合物的低胶粘性基材、包含非极性聚合物的低胶粘性基材等。作为上述具有剥离处理层的基材,例如可以列举利用聚硅氧烷类、长链烷基类、含氟型、硫化钼等剥离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塑料膜、纸等。作为上述包含含氟聚合物的低胶粘性基材中的含氟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另外,作为上述非极性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烯烃类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剥离衬垫可以通过公知或惯用的方法形成。另外,对剥离衬垫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制。
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对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并且被用于将粘贴物粘贴在皮肤(肌肤)上的用途。作为上述粘贴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电子设备器件。从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粘合面A对二氧化硅、聚硅氧烷树脂等含硅原子物质的粘附性特别优异的观点考虑,作为上述粘贴物,其中,优选电子设备器件。通过将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粘贴在电子设备器件上,能够得到具有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电子设备器件。
另外,在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对皮肤和粘贴物的粘附性优异并且柔软性优异的情况下,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优异,不易从皮肤上剥落。因此,上述粘贴物可以为刚性器件、半柔性器件、柔性器件中的任一种,优选为柔性器件。另外,上述皮肤特别优选为人体的皮肤。此外,上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由于能够透明性优异,因此光传感功能优异。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制。
实施例1
(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的制作)
利用甲苯将加成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商品名“KR-3700”,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稀释,将其涂布在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对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为50μm的聚酯膜(商品名“Diafoil MRS”,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并通过在140℃下加热8分钟而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并制作了厚度为100μm的粘合剂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
(双面粘合片)
在基材层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并且在该粘合剂层表面上层叠有剥离衬垫的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76”,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基材层表面上贴合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以这样的方式制作了在基材层的两面上分别层叠有粘合剂层和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而且在两个粘合剂层上分别层叠有剥离衬垫的双面粘合片。
实施例2
除了使用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79”,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代替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76”,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双面粘合片。
实施例3
除了使用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45”、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代替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76”、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双面粘合片。
实施例4
除了使用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410”,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代替皮肤粘贴用粘合带(商品名“ST-276”,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双面粘合片。
比较例1
(橡胶类粘合剂层)
将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商品名“2563NS”,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溶解在甲苯中,并将固体成分浓度调节为25质量%,从而制作了粘合剂组合物。将该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在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对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为38μm的聚酯膜(商品名“Diafoil MRF”,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并通过在120℃下加热3分钟而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并制作了厚度为50μm的粘合剂层(橡胶类粘合剂层)。
(双面粘合片)
除了使用上述橡胶类粘合剂层代替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双面粘合片。
比较例2
使用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双面粘合片。但是,在后述的评价中,以皮肤粘贴用粘合带中的粘合剂层和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的粘贴对象与实施例1相反的方式使用。
比较例3
(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将40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BA)、40质量份的丙烯酸环己酯(CHA)和20质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0.05质量份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inrad 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和0.05质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商品名“Ominrad 184”,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混合,在氮气气氛下照射紫外线,从而制作了部分聚合物(单体浆液)。向所得到的单体浆液中添加0.1质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商品名“KAYARAD DPHA”,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并均匀地混合,从而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
在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对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为38μm的聚酯膜(商品名“Diafoil MRF”,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上述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从而形成了涂布层。接着,在上述涂布层的表面上以聚酯膜的剥离处理面为上述涂布层侧的方式覆盖利用聚硅氧烷对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为38μm的聚酯膜(商品名“Diafoil MRE”,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由此,使上述涂布层与氧气隔绝。使用化学灯(东芝株式会社制造)对以这样的方式得到的具有涂布层的片照射照度为5mW/cm2的紫外线360秒,由此使上述涂布层固化,从而形成并制作了厚度为50μm的粘合剂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照度的值为利用峰值灵敏度波长为约350nm的工业用紫外线检测器(商品名“UVR-T1”,拓普康株式会社制造,光接收部型号UD-T36)得到的测定值。
(双面粘合片)
除了使用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代替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层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双面粘合片。
<评价>
对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剂层和双面粘合片进行了以下评价。将结果示于表中。
(1)表面自由能
对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双面粘合片的两个粘合面,使用接触角计(产品名“DMo-701”,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测定了水、二碘甲烷和1-溴萘各自的接触角。然后,使用所得到的接触角的值按照北崎-畑式计算出表面自由能。
(2)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
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冲裁成哑铃3号形(根据JIS K6251,宽度为5mm),将全部剥离衬垫剥离而使粘合片露出,在23℃、50%RH的环境下,将全部剥离衬垫剥离而使粘合片露出,使用拉伸试验机(产品名“Autograph AG-10G型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在夹头间距离为50mm、牵拉速度为50mm/分钟的条件下,将试验片拉伸直至上述试验片断裂,从而进行拉伸试验。然后,由所得到的位移和应力的结果计算出杨氏模量。另外,将试验片的初始夹头间距离设为0%,将在试验片断裂时自初始夹头间距离起伸长的差值除以初始夹头间距离而得到的值作为断裂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伸试验分别对基材层的MD方向和TD方向进行。
(3)断裂应力
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冲裁成哑铃3号形(根据JIS K6251,宽度为5mm),将全部剥离衬垫剥离而使粘合片露出,以在长度方向上夹头间距离为50mm的方式设置在拉伸试验机“Autograph AG-I”(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中,以50mm/分钟的牵拉速度伸长直至断裂,并测定载荷(断裂应力)。
(4)透射率
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上剥离全部剥离衬垫,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装置名“SolidSpec”,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测定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总透光率。然后,分别计算出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和波长2000nm~2500nm的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
(5)粘贴物侧粘合面的粘附性
在23℃、50%RH的测定环境下,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的皮肤侧的粘合面(参照表1)上粘贴厚度为25μm的PET膜进行加衬,并切成宽度为20mm、长度为100mm的尺寸,从而制作了测定样品。对于所制作的测定样品,在23℃、50%RH的环境下,通过使2kg的辊往返1次而将上述测定样品的粘贴物侧的粘合面(参照表1)压接在聚硅氧烷橡胶片(商品名“QP1-70”,陶氏东丽株式会社制造)上。将其在相同环境下放置30分钟,然后使用三连拉伸试验机(产品名“AG-Xplus”,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按照JIS Z0237:2000,在牵拉速度为50mm/分钟、剥离角度为180°的条件下测定了180°剥离强度。
(6)皮肤侧粘合面的粘附性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裁切成宽度50mm×长度50mm的矩形,在粘贴物侧的粘合面上粘贴厚度为5μm的PET膜进行加衬,并将皮肤侧的粘合面粘贴在5名志愿者的前臂部。对于在该状态下在室温下经过3小时时的双面粘合片端部的翘起状况按照以下3个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例1~4全部为3。
(翘起状况)
3:无翘起,2:端部稍微翘起,1:一半以上翘起
Figure BDA0003773034860000241
如表1所示,确认了本发明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对粘贴物的粘附性和对皮肤的粘附性优异。另外,推测对皮肤的粘附性和柔软性也优异,并且对皮肤活动的追随性也优异。另一方面,在贴合粘贴物一侧的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大的情况下(比较例),对粘贴物的粘附性差。

Claims (12)

1.一种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具有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两面上的粘合剂层,
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一个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小于20mJ/m2,并且
另一个粘合面为将要粘贴在皮肤上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断裂应力为0.8N/mm2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在温度23℃、剥离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一个粘合面对聚硅氧烷树脂基板的180°剥离强度为2N/20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在根据JIS K7136-1测定的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总透光率中,在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内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为40%以上,并且在波长2000nm~2500nm的范围内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为40%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另一个粘合面的表面自由能为20mJ/m2~50mJ/m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的总厚度小于1000μ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提供所述一个粘合面的粘合剂层和提供所述另一个粘合面的粘合剂层包含种类互不相同的基础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提供所述另一个粘合面的粘合剂层为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用于将电子设备器件粘贴在人体的皮肤上的用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器件为柔性器件。
12.一种电子设备器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器件具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CN202210907461.1A 2021-08-05 2022-07-29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Pending CN1157039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8747 2021-08-05
JP2021128747A JP2023023326A (ja) 2021-08-05 2021-08-05 皮膚貼付用両面粘着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3948A true CN115703948A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7461.1A Pending CN115703948A (zh) 2021-08-05 2022-07-29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23326A (zh)
KR (1) KR20230021589A (zh)
CN (1) CN115703948A (zh)
TW (1) TW20231147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7357B2 (ja) 2019-02-07 2022-03-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6975189B2 (ja) 2019-02-07 2021-12-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21024907A (ja) 2019-08-01 2021-02-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23326A (ja) 2023-02-16
TW202311472A (zh) 2023-03-16
KR20230021589A (ko) 202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9150B (zh) 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底漆层的粘合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JP5362332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JP6258681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材
JP6838814B2 (ja) 剥離剤組成物、剥離シート及び粘着体
JP6756432B2 (ja) 剥離剤組成物、剥離シート及び粘着体
JP2018057871A (ja) 医療用接着物品
US10961417B2 (en) Laminate sheet and roll
JP2012224804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KR20150112831A (ko) 실리콘계 점착 테이프
CN108602312A (zh) 可适形、可拉伸剥离的粘合剂制品
WO2021024864A1 (ja) 粘着シート
EP3898872B1 (en) Siloxane-based gel adhesives and articles
CN112571879A (zh) 层叠片
KR20170141651A (ko) 투명 도전성 필름용 캐리어 필름 및 적층체
JP6971846B2 (ja) シート、該シートを用いた被着体の防湿方法および該シートを用いた金属板の腐食防止方法
CN115703948A (zh) 皮肤粘贴用双面粘合片
JP2012224802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WO2013121868A1 (ja) 発泡部材用キャリアテープ、発泡部材複合体、ポリエステル系発泡部材の搬送方法、ポリエステル系発泡部材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ポリエステル系発泡部材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16160322A (ja)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画面用の保護部材
JP7127262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8168275A (ja) 証拠採取用シート
JP2012224803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677812B2 (ja) 感圧粘着シート
CN113710762A (zh) 具有高剪切和剥离性质的psa组合物
WO2022092090A1 (ja) 粘着シート用樹脂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