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4285A -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4285A
CN115624285A CN202211359674.1A CN202211359674A CN115624285A CN 115624285 A CN115624285 A CN 115624285A CN 202211359674 A CN202211359674 A CN 202211359674A CN 115624285 A CN115624285 A CN 115624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power
microwave
time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9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鹿旭
刘天毅
位天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96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4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4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4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烹饪方法包括: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其中,第一功率大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

Description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过干银耳、干鱼翅、燕窝、鱼胶、干海参等需要泡发烹饪的食材制作食物时,在对上述食材进行烹饪之前,通过会将上述食材原料在水中浸泡较长一段时间,进而再对泡发的食材进行炖煮蒸等操作以得到相应的食物。例如,在通过干银耳制作银耳羹时,通常需要将干银耳浸泡至少2个小时后,再进行长时间的炖煮得到银耳羹。这样,食材的烹饪过程较为复杂,且烹饪耗费的时间较长,降低了烹饪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方法,该烹饪方法包括: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其中,第一功率大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第一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一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高,在单位时间内,微波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以通过微波提供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
在此基础上,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二时长。该阶段为加热缓冲阶段,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低,微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能量较少,从而为食材原料的加热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位于上述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功率之间,以为食材原料持续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另外,在该阶段内,除了通过外部微波提供的能量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之外,水分子在微波场中的高频振动还可积累一定的热量,该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材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得食材受热均匀,快速制成目标食物。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直接分阶段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即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时长大于第二时长,且第二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一时长,小于等于上述第二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二时长,并且,上述第二时长小于上述第三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三时长。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述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首先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短时微波加热,进而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中间时长的微波加热,进而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长时微波加热。这样,通过对各个微波处理阶段的微波功率以及处理时长进行合理配置,无需长时间浸泡食材原料,通过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加热,即可快速制得目标食物,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后,烹饪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微波处理和第三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微波处理流程,继续对烹饪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微波处理流程;其中,目标次数与烹饪原料的重量和/或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烹饪强度与用户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相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上述食材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之后,可以将上述第三微波处理以及第二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完整的微波处理流程,进而继续对食材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上述微波处理流程。这样,能够对制得的目标食物的软糯程度进行调整,得到符合用户喜好的目标食物,满足了用户需求。
其中,上述目标次数的具体数值与上述食材原料的重量即第一预设重量相关,第一预设重量与目标液体的第二预设重量相对应,因此,上述目标次数同样与目标液体的重量相关。这样,能够避免对食材原料加热过度,以在对目标食物的软糯程度进行调整的同时,保证制得的目标食物的风味以及口感。
进一步地,上述目标次数的具体数值还可与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该烹饪强度为用户根据自身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信息设置的。例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烹饪强度可包括“软糯”、“适中”、“嚼劲”等选项。在用户选择“软糯”选项时,烹饪器具适当增加上述目标次数的数值,使得食材原料加热更长时间;而在用户选择“嚼劲”这一选项时,烹饪器具则可减少上述目标次数的数值,以保证目标食物的嚼劲,满足用户自身的偏好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至60℃。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具备一定温度的目标液体如温水之后,再对食材原料进行分阶段微波加热。这样,一方面,避免目标液体的温度过低,减少了微波加热所需提升的温度值,提升了微波加热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微波加热的时间;另一方面,避免目标液体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因目标液体迅速沸腾而导致食材原料软化不足的现象,保证制得的食物的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功率的范围为700W至1000W;和/或第二功率的范围为300W至500W;和/或第三功率的范围为500W至700W。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功率具体可在700瓦至1000瓦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二功率具体可在300瓦至500瓦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三功率具体可在500瓦至700瓦的范围之内。
也即,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先通过高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再通过低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进而通过中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这样,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时长的范围为3min至6min;和/或第二时长的范围为6min至9min;和/或第三时长的范围为15min至21min。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时长具体可在3分钟至6分钟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二时长具体可在6分钟至9分钟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三时长具体可在15分钟至21分钟的范围之内。
也即,在本发明所述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首先在高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短时微波加热,进而在低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中间时长的微波加热,进而在中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长时微波加热,以持续为食材原料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这样,通过对各个微波处理阶段的微波功率以及处理时长进行合理配置,无需长时间浸泡食材原料,通过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加热,即可快速制得目标食物,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原料为烹饪过程中需要进行泡发预处理的食材。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烹饪原料具体可为干银耳、干木耳、雪耳、干海蜇、干鱿鱼、干鲍鱼、干海参、西米、薏米、干百合、干鱼翅、燕窝、鱼胶、阿胶、干腐竹、干粉条等在炖煮前需要进行长时间浸泡以至泡发的食材原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在对上述需要长时间浸泡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时,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直接对食材原料进行高功率短时微波加热、低功率中时微波加热以及中功率长时微波加热,即可制得相应的食物。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了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波单元,用于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微波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微波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其中,第一功率大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通过微波单元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第一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一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高,在单位时间内,微波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以通过微波提供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
在此基础上,通过微波单元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二时长。该阶段为加热缓冲阶段,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低,微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能量较少,从而为食材原料的加热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通过微波单元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位于上述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功率之间,以为食材原料持续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另外,在该阶段内,除了通过外部微波提供的能量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之外,水分子在微波场中的高频振动还可积累一定的热量,该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材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得食材受热均匀,快速制成目标食物。
也即,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装置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微波单元直接分阶段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即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处理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提出的烹饪装置具备上述第一个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第三个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装置。因此,本发明第四个方面所提出的烹饪设备具备上述第三个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方法。因此,本发明第五个方面所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第一个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原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其中,该烹饪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102至步骤106:
步骤102,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
步骤104,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
步骤106,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
其中,第二功率小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小于等于第一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烹饪装置、烹饪设备,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确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下面以烹饪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烹饪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用于对烹饪前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快速烹饪。在烹饪过程中,简化烹饪流程,即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并通过不同功率的微波分阶段直接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以快速地将食材原料制作为相应的食物,从而大大减少食材的烹饪时长,提升了烹饪效率。
具体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预设重量的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第二预设重量的目标液体中。其中,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相对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对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的比值进行设置。例如,在用户喜好浓稠的食物时,可增加上述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的比值,即在食材原料中加入较少的目标液体,在用户喜好稀粥时,则可减少上述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的比值,即在食材原料中加入较多的目标液体。
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处理。可以理解的是,微波加热不同于其他热传导的加热方式,微波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食材表面使食材内外同时加热,从而能够提高烹饪效率。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方法中,具体地,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先后进行第一微波处理、第二微波处理以及第三微波处理。其中,第一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为第一功率,处理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二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为第二功率,处理时长为第二时长,第三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则为第三功率,处理时长为第三时长。
其中,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目标液体具体可为温水。可以理解的是,水的介电损耗较大,在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处理的过程中,水可以快速地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传递给食材原料,食材原料吸水后膨发,食材原料组织中的水分可以更好的吸收微波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以此实现食材原料的快速泡发和烹饪,达到方便省时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功率小于等于上述第三功率,并且上述第三功率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功率。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第一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一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高,在单位时间内,微波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以通过微波提供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
在此基础上,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二时长。该阶段为加热缓冲阶段,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低,微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能量较少,从而为食材原料的加热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位于上述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功率之间,以为食材原料持续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另外,在该阶段内,除了通过外部微波提供的能量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之外,水分子在微波场中的高频振动还可积累一定的热量,该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材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得食材受热均匀,快速制成目标食物。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直接分阶段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即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实施例二,上述第一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且第二时长小于第三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上述对食材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第二微波处理以及第三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的大小关系进行了限定。具体地,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一时长,小于等于上述第二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二时长,并且,上述第二时长小于上述第三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三时长。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述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首先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短时微波加热,以在短时间内为食材原料提供较多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在此基础上,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中间时长的微波加热,以为食材原料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进一步地,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长时微波加热,以持续为食材原料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
这样,通过对各个微波处理阶段的微波功率以及处理时长进行合理配置,无需长时间浸泡食材原料,通过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加热,即可快速制得目标食物,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实施例三,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6之后,上述烹饪方法还可包括下述的步骤108:
步骤108,将第三微波处理以及第二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微波处理流程,继续对烹饪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微波处理流程;
其中,目标次数与烹饪原料的重量和/或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烹饪强度与用户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相关。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述以第三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并持续第三时长之后,也即对上述食材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之后,可以将上述第三微波处理以及第二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完整的微波处理流程,进而根据食材原料的重量即上述第一预设重量,继续对食材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上述微波处理流程。这样,能够对制得的目标食物的软糯程度进行调整,得到符合用户喜好的目标食物,满足了用户需求。
其中,上述目标次数的具体数值与上述食材原料的重量即第一预设重量相关,第一预设重量与目标液体的第二预设重量相对应,因此,上述目标次数同样与目标液体的重量相关。这样,能够避免对食材原料加热过度,以在对目标食物的软糯程度进行调整的同时,保证制得的目标食物的风味以及口感。
进一步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目标次数的具体数值还可与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该烹饪强度为用户根据自身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信息设置的。例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烹饪强度可包括“软糯”、“适中”、“嚼劲”等选项。在用户喜好较为软糯的食物时,用户可选择“软糯”选项,此时,烹饪器具适当增加上述目标次数的数值,使得食材原料加热更长时间;而在用户喜好有嚼劲的食物时,用户则可选择“嚼劲”选项,此时,烹饪器具则减少上述目标次数的数值,以保证目标食物的嚼劲,从而满足用户自身的偏好需求。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时,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分为第一阶段至第五阶段这个五个微波加热阶段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其中,第一阶段的微波功率为上述第一功率P1,第一阶段的加热时长为上述第一时长T1;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微波功率均为上述第二功率P2,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加热时长为上述第二时长T2;第三阶段和第五阶段的微波功率均为上述第三功率P3,第三阶段和第五阶段的加热时长为上述第三时长T3。也即,在对食材原料进行上述第三微波处理之后,再对食材原料进行一次上述微波处理流程,以此得到符合用户喜好的目标食物。
实施例四,上述目标液体的温度位于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上述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进行了限定。具体地,上述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具备一定温度的目标液体如温水之后,再对食材原料进行分阶段微波加热。这样,一方面,避免目标液体的温度过低,减少了微波加热所需提升的温度值,提升了微波加热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微波加热的时间;另一方面,避免目标液体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因目标液体迅速沸腾而导致食材原料软化不足的现象,保证制得的食物的口感。
实施例五,上述第一功率位于700瓦至1000瓦之间,第二功率位于300瓦至500瓦之间,第三功率位于500瓦至700瓦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第二微波处理以及第三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作了进一步限定。
具体地,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即第一功率具体可在700瓦至1000瓦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二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即第二功率具体可在300瓦至500瓦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三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即第三功率具体可在500瓦至700瓦的范围之内。
也即,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先通过高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以为食材原料提供较多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低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以为食材原料的加热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进一步地,再通过中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以为食材原料持续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
这样,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另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如食材原料的具体类型,对上述第一功率、第二功率以及第三功率的具体数值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实施例六,上述第一时长位于3分钟至6分钟之间,第二时长位于6分钟至9分钟之间,第三时长位于15分钟至21分钟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第二微波处理以及第三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作了进一步限定。
具体地,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一时长具体可在3分钟至6分钟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二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二时长具体可在6分钟至9分钟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三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三时长具体可在15分钟至21分钟的范围之内。
也即,在本发明所述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首先在高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短时微波加热,以在短时间内为食材原料提供较多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在此基础上,在低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中间时长的微波加热,以为食材原料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进一步地,在中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长时微波加热,以持续为食材原料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
这样,通过对各个微波处理阶段的微波功率以及处理时长进行合理配置,无需长时间浸泡食材原料,通过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加热,即可快速制得目标食物,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另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如食材原料的具体类型,对上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以及第三时长的具体数值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实施例七,上述烹饪原料为烹饪过程中需要进行泡发预处理的食材。
在该实施例中,对上述烹饪原料的具体类型作了进一步限定。具体地,上述烹饪原料为在炖煮之前需要长时间浸泡直至泡发的食材原料。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烹饪原料具体可为干银耳、干腐竹、干木耳、干海蜇、阿胶、雪耳、燕窝、干鱿鱼、鱼胶、干鲍鱼、干百合、干海参、薏米、干粉条、干鱼翅、西米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在对上述需要长时间浸泡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时,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直接对食材原料进行高功率短时微波加热、低功率中时微波加热以及中功率长时微波加热,即可制得相应的食物。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了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下面以通过干银耳制作银耳羹为例,将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与传统的烹饪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对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的有益效果进行阐述。
例1: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以及传统的烹饪方法分别制作较为有嚼劲的银耳羹。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将15克的干银耳放入1000克55℃的温水中,进而加入3克的冰糖。在此基础上,分三个阶段对以上食材进行微波加热,第一阶段:通过900w的微波加热5min;第二阶段:通过500w微波加热6.5min;第三阶段:通过700w的微波加热18.5min。基于此,得到较为有嚼劲的银耳羹,烹饪总耗时为30min。
而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中,将15克的干银耳在25℃的水中浸泡2h后,沥干水分并将泡发后的银耳放入1000克55℃的温水中,并加入3克的冰糖。在此基础上,通过电饭煲炖煮上述食材1h后可得到与上述烹饪效果相同的银耳羹,此时,烹饪总耗时为3h。或者,通过养生壶炖煮上述食材2.5h后可得到与上述烹饪效果相同的银耳羹,此时,烹饪总耗时为4.5h。
例2: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以及传统的烹饪方法分别制作较为软糯粘稠的银耳羹。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将15克的干银耳放入1000克55℃的温水中,进而加入3克的冰糖。在此基础上,分五个阶段对以上食材进行微波加热,第一阶段:通过700w的微波加热3min;第二阶段:通过300w的微波加热6min;第三阶段:通过600w的微波加热15min;第四阶段:通过300w的微波加热6min;第五阶段:通过600w的微波加热15min。基于此,得到较为软糯粘稠的银耳羹,烹饪总耗时为45min。
而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中,将15克的干银耳在25℃的水中浸泡2h后,沥干水分并将泡发后的银耳放入1000克55℃的温水中,并加入3克的冰糖。在此基础上,通过电饭煲炖煮上述食材1.5h后可得到与上述烹饪效果相同的银耳羹,此时,烹饪总耗时为3.5h。或者,通过养生壶炖煮上述食材3h后可得到与上述烹饪效果相同的银耳羹,此时,烹饪总耗时为5h。
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的烹饪方法,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方法对银耳等需要长时间浸泡的食材进行烹饪时,去除了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大大减少了烹饪所需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实施例八,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400的结构框图。其中,该烹饪装置400包括微波单元402:
微波单元402,用于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一时长;
微波单元402,还用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二时长;
微波单元402,还用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
其中,第二功率小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小于等于第一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400,用于对烹饪前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快速烹饪。在烹饪过程中,简化烹饪流程,即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并通过不同功率的微波分阶段直接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以快速地将食材原料制作为相应的食物,从而大大减少食材的烹饪时长,提升了烹饪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装置400,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预设重量的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第二预设重量的目标液体中。其中,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相对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对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的比值进行设置。例如,在用户喜好浓稠的食物时,可增加上述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的比值,即在食材原料中加入较少的目标液体,在用户喜好稀粥时,则可减少上述第一预设重量与第二预设重量的比值,即在食材原料中加入较多的目标液体。
在此基础上,通过微波单元402对上述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处理。可以理解的是,微波加热不同于其他热传导的加热方式,微波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食材表面使食材内外同时加热,从而能够提高烹饪效率。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装置400中,具体地,通过微波单元402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先后进行第一微波处理、第二微波处理以及第三微波处理。其中,第一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为第一功率,处理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二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为第二功率,处理时长为第二时长,第三微波处理的微波功率则为第三功率,处理时长为第三时长。
其中,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目标液体具体可为温水。可以理解的是,水的介电损耗较大,在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处理的过程中,水可以快速地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传递给食材原料,食材原料吸水后膨发,食材原料组织中的水分可以更好的吸收微波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以此实现食材原料的快速泡发和烹饪,达到方便省时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功率小于等于上述第三功率,并且上述第三功率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功率。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装置400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通过微波单元402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第一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一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高,在单位时间内,微波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以通过微波提供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
在此基础上,通过微波单元402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二时长。该阶段为加热缓冲阶段,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低,微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能量较少,从而为食材原料的加热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通过微波单元402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位于上述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功率之间,以为食材原料持续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另外,在该阶段内,除了通过外部微波提供的能量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之外,水分子在微波场中的高频振动还可积累一定的热量,该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材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得食材受热均匀,快速制成目标食物。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烹饪装置400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微波单元402直接分阶段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即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时长小于等于第二时长,且第二时长小于第三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微波单元402还用于:将第三微波处理以及第二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微波处理流程,继续对烹饪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微波处理流程;其中,目标次数与烹饪原料的重量和/或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烹饪强度与用户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相关。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目标液体的温度位于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功率位于700瓦至1000瓦之间,第二功率位于300瓦至500瓦之间,第三功率位于500瓦至700瓦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时长位于3分钟至6分钟之间,第二时长位于6分钟至9分钟之间,第三时长位于15分钟至21分钟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烹饪原料为烹饪过程中需要进行泡发预处理的食材。
实施例九,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500的结构框图。其中,该烹饪装置500包括:
存储器502,存储器502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504,处理器504执行上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500包括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4,存储器502中的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04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的步骤,因此该烹饪装置500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处理器5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504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等芯片。
实施例十,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600的结构框图。其中,烹饪设备6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5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6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500。因此,该烹饪设备600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500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磁带、软盘、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光数据存储设备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
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
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功率,且所述第三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后,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微波处理和所述第三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微波处理流程,继续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所述微波处理流程;
其中,所述目标次数与所述烹饪原料的重量和/或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所述烹饪强度与用户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至6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的范围为700W至1000W;和/或
所述第二功率的范围为300W至500W;和/或
所述第三功率的范围为500W至700W。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范围为3min至6min;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的范围为6min至9min;和/或
所述第三时长的范围为15min至21min。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原料为烹饪过程中需要进行泡发预处理的食材。
8.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波单元,用于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
所述微波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
所述微波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功率,且所述第三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
9.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59674.1A 2022-11-02 2022-11-02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24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9674.1A CN115624285A (zh) 2022-11-02 2022-11-02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9674.1A CN115624285A (zh) 2022-11-02 2022-11-02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4285A true CN115624285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9674.1A Pending CN115624285A (zh) 2022-11-02 2022-11-02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42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9936B (zh) 一种低糖米饭的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US4342788A (en) Method of cooking chicken parts
US4794012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ried rice with pregelatinized starch content
CN109303470A (zh) 一种微蒸烤箱的食物制备方法
CN115624285A (zh)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5040752B2 (ja) 間欠加熱による米飯の製造方法
JPWO2017047719A1 (ja) 冷凍農水産物・加工食品の迅速均一解凍法
JP6516106B2 (ja) 加工米飯食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加工酢飯食品の製造方法
JP3419910B2 (ja) 早炊き用の米の調製方法
WO2019151518A1 (ja) 炊飯器
CN115076736A (zh)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JP2001046224A (ja) 炊飯器
JP3633037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14568964B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01299246A (ja) α化加工玄米の製造方法
JPH10136928A (ja) ポテトスナックの製造方法
CN220800753U (zh) 烹饪器具
JP2013066418A (ja) 加工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40651B2 (ja) 間欠加熱による米飯の製造方法
JPS60133850A (ja) 豆類の煮物用加工食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US20190254319A1 (en) Instant r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nstant rice
CN114568920B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54852A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5130834A (ja) 電子レンジによる米の炊飯法
JPS6261547A (ja) フライ食品の調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