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6736A -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6736A
CN115076736A CN202210596240.7A CN202210596240A CN115076736A CN 115076736 A CN115076736 A CN 115076736A CN 202210596240 A CN202210596240 A CN 202210596240A CN 115076736 A CN115076736 A CN 115076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microwave power
cooking
food
coo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6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鹿旭
党子建
周妙翠
刘天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6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67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6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05B6/687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for coo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该微波烹饪方法包括: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切换所述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微波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切换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三时长。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结合不同食材组分介电常数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吸收微波能量的不同,合理调配烹饪过程中的微波功率和烹饪时长的比例,使得食材翻热更加均匀,能够有效缩减翻热后食物的温差,有效地提升食材的口感。

Description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微波炉对食材进行加热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现有的微波炉在对荤菜和素菜混合在一起的食材加热时,一般是在加热的过程中一直使用高火力加热,或者是先使用高火力加热,再转换至中火加热,由于不同种类的食材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导致加热后的食材冷热不均匀,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以解决食材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波烹饪方法,所述微波烹饪方法包括: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切换所述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微波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切换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三时长,其中所述第三微波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且小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所述第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之前,还包括:再次执行至少一次所述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切换所述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之前,还包括:基于待烹饪食材的重量,确定所述待烹饪食材的烹饪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60%,所述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所述第三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所述第二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波功率大于等于700W且小于等于1000W,所述第二微波功率大于等于300W且小于等于500W,所述第三微波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700W;所述烹饪时长大于等于2min且小于等于6min;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大于等于100g且小于等于500g。
本申请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微波烹饪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微波烹饪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微波加热件和如上述的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微波加热件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波加热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波烹饪方法,先在第一微波功率下烹饪食材,以让食材快速升温,为防止由于微波场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食材出现过热点,故将第一微波功率降低至第二微波功率,以较低的功率烹饪食材,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最后将第二微波功率升高至第三微波功率,在中等的功率下烹饪食材,此时部分食材间也会产生热传递,既可以避免过热点出现,又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由于第三时长设置的较长,使得食材的各部分在平均温度更高和温差较小的状态下进行整体加热,有效地提升食材的口感,该微波烹饪方法结合不同食材组分介电常数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吸收微波能量的不同,合理调配烹饪过程中的微波功率和烹饪时长的比例,使得食材翻热更加均匀,能够有效缩减翻热后食物的温差,有效地提升食材的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食材翻热后用手持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示意表;
图5是本申请烹饪过程中用光纤测定的温差变化趋势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本说明书上的词汇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发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微波加热方式无论是全程一直用高火力加热还是先用高火力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转换用中火或低火加热,都未能根据不同食材在微波场中的加热特性提供最合理的火力分配和时间比例,导致用微波加热剩菜时经常冷热不均,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波烹饪方法,以有效缩减翻热后食物的温差,提升用户体验感。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微波烹饪方法可以包括:
S101: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
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烹饪设备可以利用磁控管将电能转变成微波,并以高振荡频率穿透食物。微波能够透射到生物组织内部使偶极分子和蛋白质的极性侧链以极高的频率振荡,引起分子的电磁振荡等作用,增加分子的运动,导致热量的产生。
在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之前,需要对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长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待烹饪的食材温度较低。在一实施例中,待烹饪的食材的起始温度可以是5℃,当然,待烹饪的食材的起始温度可以是2℃、3℃、6℃、7℃或其他需要加热的温度,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在一实施例中,待烹饪的食材可以是肉类(例如鸡肉、猪肉等)、蔬菜类(例如白菜、菠菜等)、谷类(例如米饭、面条等)、豆类(例如大豆、蚕豆等)或这些食材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微波功率可以大于等于700W且小于等于1000W。在刚开始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加热时,需要采用最高的微波功率对食材进行加热,为食材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最大的能量,从而让食材快速升温。故在这个阶段采用第一微波功率进行加热。
S102:切换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其中第二微波功率小于第一微波功率。
可以理解地是,由于不同的食材具有不同的介电特性,故在以第一微波功率也就是最大的微波功率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加热时,不同的食材在微波电场中将微波能量转化成热量的能量也不同。介电特性主要以介电常数(表示物质存储能量的能力)和介电损耗(表示将电磁能转换为热能的能力)表示,每种食材的介电特性均不一样。
食材中多数大分子物料,相对水体系的微波吸收能力低些,也就是水会先被加热至沸点而蒸发。也正是食物的介电特性的差异和微波的加热原理,导致微波加热过程中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来源的食材加热效率不一样。
当食材中各个部分的介电损耗大小不同时,介电损耗低的部分升温速度会比较慢,介电损耗高的部分升温速度会比较快。而对于介电损耗很大的食材,由于微波的穿透深度有限,微波能量大部分被表面吸收,也会造成加热的不均匀。因此,若一直使用最大微波功率对食材进行加热会导致部分食材提早出现过热点,并由过热导致的食材口感变差,而另外部分食材仍然是冰凉的未被烹饪,即出现常见的食物外表被加热熟而内部未被加热熟,因而通过以第二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可避免食物内出现过热点。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微波功率可以大于等于300W且小于等于500W。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的第一微波功率降低至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由于在第一微波功率下加热第一时长后,此阶段食物的整体平均温度也不高,还需要继续升高加热温度,也不适宜将持续时间设置的较长,因而通过设置较短的第二时长,以避免出现过热点即可。
S103:切换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三时长,其中第三微波功率大于第二微波功率且小于第一微波功率,第三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微波功率可以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700W。可以将第二微波功率升高至第三微波功率,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三时长,而第三微波功率小于第一微波功率。当食材在第二微波功率也就是最低微波功率加热第二时长后,食材内的热量已经稳定下来,接下来便通过中等微波功率也就是第三微波功率为食材平稳补给能量。
可以理解地是,在这个阶段,由于加热全程食物中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高频振动积累了一定的热量,同样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物间进行传递,逐渐缩减各部分食材之间的温度差,以使得食材各部分受热更加均匀。若在此阶段继续通过第二微波功率对食材进行加热,由于第二微波功率较低,难以短时间内为食材提供足够的能量,会造成加热速度变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时长可以大于等于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由于此阶段是食材加热的重要阶段,需要对食材进行持续不断的能量供给,故食材在第三微波功率下加热的时长相对来说更长,以有利于待翻热食材的整体均匀受热。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微波烹饪方法在切换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之前还包括:
S201:再次执行至少一次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切换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
可以理解地是,在执行步骤S103之前,可以对步骤S101和步骤S102进行重复。重复的次数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多次,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将食材在第二微波功率下加热第二时长后,可以再次将第二微波功率调高至第一微波功率,并加热第一时长。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快速地为食材提供足够的能量。由于第一微波功率较高,还是容易导致食材中产生过热点从而造成食材加热不均匀,故之后还要切换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以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可以大于等于第三时长。可以理解地是,由于可以对步骤S101进行多次重复,故同时第一时长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即,第一时长的总时长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会重复进行多次步骤S101,故需要将第一时长分配至各个步骤。也就是说,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等于多个第一时长之和。由于第一微波功率是为了为食材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使得食材快速升温,故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应当较长,以满足食材的快速升温的需要,尽快达到设定的烹饪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时长大于等于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可以理解地是,由于可以对步骤S102进行多次重复,故同时第二时长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即,第二时长的总时长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会重复进行多次步骤S102,故需要将第二时长分配至各个步骤。也就是说,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等于多个第二时长之和。第二微波功率是为了为食材加热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较短。
第三时长小于等于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且大于等于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以使得食材的各部分在平均温度更高和温差较小的状态下进行整体加热,以避免出现食材各部分的冷热及烹饪状况的差异过大,可有效地提升食材的口感。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微波烹饪方法在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之前,还包括:
S301:基于待烹饪食材的重量,确定待烹饪食材的烹饪时长。
由于食材的重量对待烹饪食材的烹饪时长有一定的影响。食材的重量越大,会导致烹饪时长越长,而食材的重量越小,会导致烹饪时长越短。因此,在将待烹饪食材进行微波加热时,需要确定待烹饪食材的中,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重量选定与之合适的烹饪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大于等于100g且小于等于500g。可以理解地是,待烹饪食材的重量需要处于100g到500g之间时,可以适合本申请中的微波烹饪方法。在一实施例中,烹饪时长大于等于2min且小于等于6min。
在一实施例中,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和烹饪时长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一一对应。例如,当待烹饪食材的重量为100g时,烹饪时长为2min。在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在100g的基础上每增加100g时,烹饪时长也相应的增加1min。即,当待烹饪食材的重量为200g时,烹饪时长为3min。待烹饪食材的重量为300g时,烹饪时长为4min。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和烹饪时长可以不按照一定的比例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只要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处于100g到500g之间,且烹饪时长处于2min到6min之间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与烹饪时长的比值可以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60%。可以理解地是,由于第一微波功率的功率最大,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为待烹饪食材提供最大的能量,从而使得待烹饪食材能够快速升温。故将待烹饪食材在第一微波功率下的加热总时长最长,需要占据烹饪时长的40%到6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长与烹饪时长的比值可以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与烹饪时长的比值可以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可以理解地是,由于第二微波功率的功率最小,将待烹饪的食材在第二微波功率下加热的阶段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由于微波场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食材出现过热点。故将待烹饪食材在第二微波功率下的加热总时长最短,需要占据烹饪时长的20%到3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时长与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时长与烹饪时长的比值可以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40%。可以理解地是,由于第三微波功率为中等功率,将待烹饪的食材在第三微波功率下加热的阶段的作用是为待烹饪食材平稳地提供能量。在此阶段,待烹饪食材中的极性分子已经积累一定的能量,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物间进行传递,逐渐缩减各部分食材之间的温度差。故待第三时长可以较长,需要占据烹饪时长的30%到40%。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选取用户常做的7道家常荤菜,将这些荤菜通过本申请的微波烹饪方法进行加热。具体地,将待烹饪食材盛放在玻璃保鲜盒中贮存在冰箱内,加热前将保鲜盒盖子取下,表面覆盖一层保鲜膜,在保鲜膜上用牙签扎几个洞防止加热时容器中的热蒸汽无处散发将保鲜膜顶开。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重量确认烹饪时长。然后将玻璃保鲜盒和烹饪食材进行微波加热,加热完成后手持温度计对烹饪食材各个位置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最后进行温差和平均温度的计算。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食材翻热后用手持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示意表。
从图4中可以知道,各个荤菜的最低温度不低73.9℃。也就是说,通过本申请的微波烹饪方法可以将这些荤菜加热至73.9℃以上,足以供用户正常食用。各个荤菜温差控制在20℃以内,其中平均温差17℃。也就是说,通过本申请的微波烹饪方法可以使得食材的温差控制在20℃内。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烹饪过程中用光纤测定的温差变化趋势图。其中,步骤S101为第一阶段。步骤S102为第二阶段。步骤S201中重复的步骤S101为第三阶段。步骤S201中重复的步骤S102为第四阶段。步骤S103为第五阶段。
由于在待烹饪食材进行微波加热时,没有办法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实时测温,也就不能实时了解到待烹饪食材的温差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光纤测温仪对待烹饪食材的实时温度进行测量,之后再将待烹饪食材的温差计算出来即可。
光纤测温就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来感知物体本身发射的红外线从而探测物体的表面温度。光纤测温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光纤测温仪的光路系统安装到高温环境,并且可以长期在线稳定工作。有效地避免了测温现场的高温对仪器测温的干扰。
从图5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食材的温差一直在上升。在这两个阶段里,由于第一阶段是持续通过最高微波功率(即第一微波功率)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由于待烹饪食材中不同的食材具有不同的介电特性,当物体中各部分介电损耗大小不同时,介电损耗低的部分升温速度慢,介电损耗高的部分升温速度快,会引起加热的不均匀性,故待烹饪食材的温差会越来越大。而在第二阶段中,虽然通过较低的微波功率(即第二微波功率)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以避免由于微波场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食物出现过热点,由于待翻热食材的整体平均温度较低,待烹饪食材其各部分的升温仍以热辐射为主,各部分食材的温差在升温过程中仍然会越来越大,且其所持续时间也较短,还不足以将待烹饪食材各部分的温差降低,且此阶段食物的整体平均温度也不高,还需要继续升高加热温度,也不适宜将持续时间设置的较长,因而通过设置较短的第二时长,以避免出现过热点即可。
如图5所示,在第三阶段中除了外部微波提供能量使得食物继续升温外,由于加热过程中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高频振动积累了一定的热量,同样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物间进行传递,即温升高的部分向温升低的部分进行热传导,进而当热传导的升温速率达到微波热辐射在介电损耗高和介电损耗低的食材部分的升温速率差时,介电损耗高和介电损耗低的食材部分的温差达到顶峰,随者热传导的升温速率超过微波热辐射在介电损耗高和介电损耗低的食材部分的升温速率差时,介电损耗高和介电损耗低的食材部分的温差开始逐渐降低,进而可促使待烹饪食材各部分的温差逐渐降低。
在第四阶段中,待翻热食材的整体平均温度进行上升,食材介电损耗高和介电损耗低的部分的温差仍然存在,而考虑到相对过高的平均温度,也易使得介电损耗高的部分食材出现过热点,因而在第四阶段再次降低加热功率,以提供一个缓冲时间段,以避免出现过热点,进而在热辐射的升温速率降低时热传导的升温速率还至少不会降低,可进一步地降低待翻热食材各部分的温差。
在第五阶段,待翻热食材的整体平均温度已经上升至较高的温度,食材介电损耗高的部分的烹饪温度已近接近预设烹饪温度,此时待烹饪食材中的极性分子已经积累了许多的能量,更有利于以各部分食物间的热传递,因而可以不需要以最大微波功率进行加热,即可避免出现过热点有有利于减少各部分食材之间的温差,使得待翻热食材的各部分加热更均匀。故将待烹饪食材的加热功率调整为处于第一微波功率和第二微波功率之间的第三微波功率下加热,可以避免过热点出现,又可减少能量的浪费,还能够相对放大各部分食材的热传导作用,以缩减各部分食材的温差。且第三时长也设置的较长,可使得食材的各部分在平均温度更高和温差较小的状态下进行整体加热,以避免出现食材各部分的冷热及烹饪状况的差异过大,可有效地提升食材的口感。
由于不同食材的成分比例(如蛋白质、脂肪、水等)不同,而不同组分的介电常数也各不相同,因此经常有加热不均匀的反馈,造成用户使用微波炉翻热荤菜体验感较差。本申请提供的微波烹饪方法在用户家常使用微波加热的场景上,结合不同食物组分介电常数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吸收微波能量的不同,合理调配加热过程中火力分配和加热时间比例,能够有效缩减翻热后食物的温差,提升用户体验感。
接下来阐述一种烹饪设备,以用于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加热。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烹饪设备100可以包括微波加热件200和计算机设备300。计算机设备300可以与微波加热件200通信连接,用于控制微波加热件200加热待烹饪的食材。
上述微波烹饪方法可以应用于烹饪设备100。在一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可以是微波炉,也可以是微波蒸烤箱等其他通过微波对食材进行加热的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地是,本申请中的烹饪设备100是利用食材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量而使自身加热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设备100的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在烹饪设备100内建立起微波电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这一微波电场在烹饪设备100中尽量均匀分布,将食物放入该微波电场中,控制其烹饪时间和微波电场强度,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烹饪过程。
接下来阐述一种计算机设备,可应用于上述微波烹饪方法中。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其中,存储器302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01耦合存储器302,处理器3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微波烹饪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301控制该计算机设备300的操作,处理器30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30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301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302用于存储处理器301执行的程序数据以及处理器301在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其中,该存储器302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部分,用于存储上述程序数据。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存储器302可仅作为处理器301的内存而缓存该处理器301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该程序数据实际存储于处理器301之外的设备中,处理器301通过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调用外部存储的程序数据,以执行相应处理。
接下来阐述一种存储介质400。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此存储介质400存储有程序数据401,此程序数据401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微波烹饪方法的步骤。
该存储介质400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烹饪方法包括:
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
切换所述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二微波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
切换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三时长,其中所述第三微波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且小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所述第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所述第二微波功率为第三微波功率之前,还包括:
再次执行至少一次所述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切换所述第一微波功率为第二微波功率,并加热所述待烹饪的食材第二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一微波功率加热待烹饪的食材第一时长之前,还包括:
基于待烹饪食材的重量,确定所述待烹饪食材的烹饪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60%,所述第二微波功率的加热总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所述第三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所述第二时长与所述烹饪时长的比值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功率大于等于700W且小于等于1000W,所述第二微波功率大于等于300W且小于等于500W,所述第三微波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700W;所述烹饪时长大于等于2min且小于等于6min;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重量大于等于100g且小于等于500g。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微波烹饪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微波烹饪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微波加热件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微波加热件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波加热件加热待烹饪的食材。
CN202210596240.7A 2022-05-26 2022-05-26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Pending CN115076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6240.7A CN115076736A (zh) 2022-05-26 2022-05-26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6240.7A CN115076736A (zh) 2022-05-26 2022-05-26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736A true CN115076736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6240.7A Pending CN115076736A (zh) 2022-05-26 2022-05-26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67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divambal et al. Non-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during microwave heating of food materials—A review
AU2007223055B2 (en) Cooking methods for a combi oven
CN111700511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7218545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2247092A (ja) 加熱調理器
EP2728966A1 (en) High-frequency heating cooker
Fu Fundamental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microwave and radio frequency in food processing
CN106455180B (zh) 一种半导体微波加热方法、系统和烹饪装置
WO2018155008A1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スチーム調理方法
Ramaswamy et al. Microwave applications in food processing
CN115076736A (zh) 微波烹饪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烹饪设备
WO201504485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tarch retrogradation of starch-containing food
CN113028463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70546A (zh) 用于微波炉的腔体
JP7352782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oseph Microwave heating in food processing
JP3633037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7198977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および高周波加熱方法
Raaholt et al.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in food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WO2021020375A1 (ja) マイクロ波処理装置
EP4017218A1 (en) Method for dielectrically heating a comestible object, appliance, and computer-program product
CN115624285A (zh)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3579965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Meshram et al. Microwave Processing of Milk: A Review
JP2004286439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