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9934B -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9934B
CN115449934B CN202211077401.8A CN202211077401A CN115449934B CN 115449934 B CN115449934 B CN 115449934B CN 202211077401 A CN202211077401 A CN 202211077401A CN 115449934 B CN115449934 B CN 115449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ller
base
fixedly connected
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7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9934A (zh
Inventor
刘福琛
贺小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Haima Kechuang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Haima Kechuang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Haima Kechuang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Haima Kechuang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7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9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9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9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9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9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0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306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by applying fluids, e.g. steam or oiling liquid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7/00Cleaning, e.g. removing dust, loose fibres, charred e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锦纶丝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油槽,所述油槽下端面四角位置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油槽内部中心靠上位置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上油辊,所述油槽上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架,左侧两个所述辊架之间以及右侧两个所述辊架之间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上油辊和导向辊的环形外表面上均纵向等距开设有若干组圆环形凹槽,所述油槽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油槽并与上油辊后侧辊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对丝线均匀涂抹油剂,同时对丝线上油过程中产生的断丝等杂质进行过滤清除,避免杂质长时间堆积在油槽内对油剂造成污染,保证了丝线上油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锦纶丝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加弹机是生产锦纶长丝的常用设备,是一种可以将无捻丝通过假捻加工成为具有中弹、低弹性能的化纤设备,经过假捻变形后的纤维需要上油后再进行卷绕,以消除静电、增加纤维抱合力。
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公告号:CN207862524U),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在油槽内设置有吸油辊,可以通过吸油辊将丝线上的多余的油量吸收并且将丝线上的油液涂抹均匀,使丝线的加弹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纱线从上油辊上侧经过,由于上油辊与纱线之间基本处于线和平面之间的接触,两者之间的接触范围较小,当纱线直径较大时,容易造成纱线上侧接触不到油剂,容导致油剂的涂抹不均,从而降低纱线的性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对丝线均匀涂抹油剂,同时对丝线上油过程中产生的断丝等杂质进行过滤清除,避免杂质长时间堆积在油槽内对油剂造成污染,保证了丝线上油的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包括油槽,油槽下端面四角位置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底座,油槽内部中心靠上位置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上油辊,油槽上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架,左侧两个辊架之间以及右侧两个辊架之间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上油辊和导向辊的环形外表面上均纵向等距开设有若干组圆环形凹槽,油槽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油槽并与上油辊后侧辊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底座呈矩形空腔结构,底座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与底座内部下端面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前侧面中心位置螺旋传动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后端与底座后侧面转动连接,往复丝杆前端贯穿至底座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上油辊前侧辊轴的前端贯穿油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隔板上端面前侧开设有第一导流孔,且隔板上端面后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导流孔,隔板下方的底座前侧面左右对称连通有第一输油管,隔板下方的底座后侧面左右对称连通有第二输油管,第一输油管上端与油槽前侧连通,第二输油管上端与油槽后侧连通,底座右侧面靠近上方位置前后对称连通有第一回流管,底座左侧面靠近上方位置前后对称连通有第二回流管,第一回流管上端与油槽右侧面连通,第二回流管上端与油槽左侧面连通。
进一步的,油槽内部下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结构的过滤网,过滤网左右两侧的油槽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槽,卡槽内滑动连接有料槽。
进一步的,油槽前侧面左右两侧与卡槽的对应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供料槽插入的槽口,料槽内部左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架板,架板上端面放置有过滤板。
进一步的,过滤网左侧设有刮板,刮板靠近上油辊一侧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油槽内部前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板匹配的圆弧形结构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刮板靠近上油辊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的插槽,插槽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插板,插板靠近上油辊的一侧纵向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圆弧形结构的卡板,套筒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上油辊前后两个辊轴上对应活动板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进一步的,底座后侧上方设有U形结构的液位杆,液位杆前侧竖直部分贯穿至底座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浮球,且液位杆前侧竖直部分与底座上端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液位杆后侧竖直部分下端靠近底座后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结构的触块,底座后侧面开设有与触块匹配的滑槽,滑槽内部对应触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条。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穿线:将经过假捻的丝线依次穿过左侧导向辊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上油辊下侧的圆环形凹槽以及右侧导向辊上侧的圆环形凹槽;
S2:上油:启动电机带动上油辊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活塞在隔板下方的底座内部往复运动,从而将油剂不断输入油槽内部,进而对经过上油辊下侧的丝线进行上油;
S3:除杂:上油辊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沿着过滤网逆时针旋转至过滤网右端,随后刮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过滤网左端,刮板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将丝线产生的断丝等杂质分别刮入料槽中;
S4:加油:随着油槽内的油剂不断消耗,底座内部的油剂会逐渐减少,使得浮球逐渐下降,当浮球下降至隔板上方时,触块脱离导电条,使得电机断电,从而丝线停止继续输送,等待工人对底座内部补充油剂。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将丝线穿过上油辊下侧的圆环形凹槽,使得丝线在经过油槽时被油剂完全浸没,从而提高丝线的上油效果。
2.本方案通过上油辊的旋转带动刮板沿着过滤网逆时针旋转至过滤网右端,随后刮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过滤网左端,刮板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将丝线产生的断丝等杂质分别刮入料槽中,避免杂质堆积在油槽中污染油剂,保证丝线上油的质量。
3.本方案通过浮球对液位杆进行支撑,当浮球下降至隔板上端面时,液位杆上的触块脱离滑槽内部的导电条,使得电机断电,从而停止对丝线的继续输送,避免丝线未经上油就被传送至下一加工位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料槽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刮板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挡板与活动板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的A-A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的B-B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图6中的C-C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的D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油槽;11、上油辊;12、导向辊;13、辊架;14、电机;15、过滤网;16、第一带轮;17、第二带轮;18、第一回流管;19、第二回流管;2、底座;21、支柱;22、隔板;23、第一导流孔;24、第二导流孔;25、活塞;26、往复丝杆;27、第一输油管;28、第二输油管;3、刮板;31、插槽;32、插板;33、卡板;34、套筒;35、活动板;36、限位板;37、限位槽;38、挡板;4、卡槽;41、料槽;42、架板;43、过滤板;44、槽口;5、浮球;51、液位杆;52、触块;53、导电条;5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0,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包括油槽1,油槽1下端面四角位置通过支柱21固定连接有底座2,油槽1内部中心靠上位置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上油辊11,油槽1上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架13,左侧两个辊架13之间以及右侧两个辊架13之间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2,上油辊11和导向辊12的环形外表面上均纵向等距开设有若干组圆环形凹槽,油槽1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油槽1并与上油辊11后侧辊轴固定连接;
底座2呈矩形空腔结构,底座2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2,隔板22与底座2内部下端面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25,活塞25前侧面中心位置螺旋传动连接有往复丝杆26,往复丝杆26后端与底座2后侧面转动连接,往复丝杆26前端贯穿至底座2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7,上油辊11前侧辊轴的前端贯穿油槽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6,第一带轮16与第二带轮17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隔板22上端面前侧开设有第一导流孔23,且隔板22上端面后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导流孔24,隔板22下方的底座2前侧面左右对称连通有第一输油管27,隔板22下方的底座2后侧面左右对称连通有第二输油管28,第一输油管27上端与油槽前侧连通,第二输油管28上端与油槽1后侧连通,底座2右侧面靠近上方位置前后对称连通有第一回流管18,底座2左侧面靠近上方位置前后对称连通有第二回流管19,第一回流管18上端与油槽1右侧面连通,第二回流管19上端与油槽1左侧面连通。
上述方案实施时,初始时,先将油剂输入油槽1中,使得油槽1中油剂的液位高于上油辊11下侧圆环形凹槽的最低点,且上油辊11下侧圆环形凹槽靠近油槽1底部,将丝线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左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上油辊11下侧的圆环形凹槽以及右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从而保证位于上油辊11下侧的丝线被油剂完全浸没,随后启动电机14带动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使得丝线在上油辊11的带动下向右传送,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带轮16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带轮17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往复丝杆26逆时针旋转,由于往复丝杆26上螺旋传动连接有活塞25,从而带动活塞25沿着往复丝杆26做前后来回地往复直线运动,当活塞25向前运动时,第一导流孔23以及第一输油管27内的单向阀关闭,第二导流孔24以及第二输油管28内的单向阀打开,从而使活塞25前侧的油剂经第二输油管28输入油槽1内,隔板22上方的油剂则经过第二导流孔24补充至活塞25后侧的底座2内部,当活塞25相后运动时,第一导流孔23以及第一输油管27内的单向阀打开,第二导流孔24以及第二输油管28内的单向阀关闭,从而使活塞25后侧的油剂经第一输油管27输入油槽1内,隔板22上方的油剂则经过第一导流孔23补充至活塞25前侧的底座2内部,随着活塞25的前后来回运动,底座2内部隔板22上方的油剂不断被输入至油槽1内,随着油剂的不断输入,油槽1内部的油剂液位不断上升,此时,过多的油剂会分别通过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回流至底座2内部隔板22的上方,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的上端管口与初始时油槽1内部油剂液位的高度保持一致,第一输油管27和第二输油管28的上端管口则高于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的上端管口,从而保证油剂只能通过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回流至底座2内部,通过第一输油管27和第二输油管28的循环输油,保证了油槽1内部油剂的液位始终没过丝线,进而保证了丝线的均匀上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10,油槽1内部下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结构的过滤网15,过滤网15左右两侧的油槽1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槽4,卡槽4内滑动连接有料槽41,油槽1前侧面左右两侧与卡槽4的对应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供料槽41插入的槽口44,料槽41内部左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架板42,架板42上端面放置有过滤板43,过滤网15左侧设有刮板3,刮板3靠近上油辊11一侧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34,两个套筒3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油槽1内部前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板36匹配的圆弧形结构的限位槽37,刮板3靠近上油辊1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的插槽31,插槽31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插板32,插板32靠近上油辊11的一侧纵向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圆弧形结构的卡板33,套筒34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35,上油辊11前后两个辊轴上对应活动板35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8。
上述方案实施时,初始时,过滤网15的左右两端略高于油剂的液位,刮板3位于过滤网15内侧面的左端,两个套筒34上的限位板36分别滑动连接在限位槽37内,限位槽37的横截面呈圆形,限位板36与位于限位槽37内部的部分呈圆形,使得限位板36能够沿着限位槽37旋转,活动板35自然伸出套筒34,挡板38位于活动板35上方,当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时,挡板38随着上油辊11一起旋转,在活动板35的阻挡作用下,带动活动板35绕限位槽37旋转至限位槽37右端,从而带动刮板3沿着过滤网15内侧面旋转至过滤网15右端,此时限位板36到达限位槽37最右端而无法继续旋转,且限位槽37内的弹簧被限位板36拉伸至最大长度,由于套筒34内底面通过弹簧与活动板35弹性连接,活动板35和挡板3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呈圆弧形结构,由于挡板38会继续旋转,从而对活动板35造成挤压,使得活动板35向套筒34内部滑动并压缩弹簧,进而使挡板38离开活动板35,此时,限位板36失去限位,限位槽37内的弹簧快速回弹,从而带动限位板36复位,进而带动刮板3沿着过滤网15内侧面回到原位,当挡板38再次触碰活动板35时,刮板3会再次随着挡板38运动至过滤网15右端,如此反复,刮板3会沿着过滤网15内侧面进行左右来回往复运动,使得插板32也随着刮板3一起运动,卡板33呈圆弧形结构,从而可对经过上油辊11的丝线进行挤压,由于插槽31内底面通过弹簧与插板32弹性连接,使得卡板33能够根据丝线的粗细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卡板33始终能够对丝线形成挤压,当卡板33随着刮板3运动至过滤网15右端时,能够对丝线造成挤压,防止丝线吸附过多的油剂而影响后续加工,同时可对丝线上附着的杂质进行刮落,由于过滤网1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油槽1内部前后侧壁固定连接,使得丝线上油过程中产生的断丝等杂质均落在过滤网15内,从而被刮板3分别刮至过滤网15左右两侧的料槽41内,保证了油剂的清洁,进而保证丝线上油的质量,待料槽41内部的过滤板43上堆满断丝等杂质时,通过油槽1前侧槽口44将料槽41抽出卡槽4,由于过滤板43架设在架板42上,所以可通过过滤板43前后两侧的提柄将过滤板43提起,方便将堆积的断丝等杂质进行清理,过滤板43将断丝等杂质中夹带的油剂过滤至料槽41底部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油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7和图8,底座2后侧上方设有U形结构的液位杆51,液位杆51前侧竖直部分贯穿至底座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浮球5,且液位杆51前侧竖直部分与底座2上端面滑动连接,液位杆51后侧竖直部分下端靠近底座2后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结构的触块52,底座2后侧面开设有与触块52匹配的滑槽54,滑槽54内部对应触块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条53。
上述方案实施时,随着丝线不断经过油槽1,油槽1内的油剂会被不断消耗,底座2内隔板22上方的油剂则不断向油槽1内补充,虽然油槽1内油剂的液位得以保证,但是底座2内部隔板22上的油剂液位会逐渐下降,从而带动浮球5向下运动,则液位杆51也会逐渐下降,触块52也沿着滑槽54内部的导电条53逐渐下降,滑槽54内的导电条5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触块52与电机14电性连接,当浮球5运动至隔板22上端面时,底座2内部的油剂不足以继续向油槽1内补充,导致油槽1内的油剂不能够长久对经过的丝线进行上油,触块52达到滑槽54最底端,使得触块52脱离导电条53,从而使电机14断电,此时上油辊11停止旋转,使得丝线停止传送,避免丝线未经上油的丝线被传送至下一加工位点,工人通过底座2右侧面上方的加油管向底座2内部加油以使浮球5上升至底座2内部靠近上端面位置,从而使电机14继续工作,进而带动上油辊11继续旋转,保证对丝线继续上油。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穿线:将经过假捻的丝线依次穿过左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上油辊11下侧的圆环形凹槽以及右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
S2:上油:启动电机14带动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活塞25在隔板22下方的底座2内部往复运动,从而将油剂不断输入油槽1内部,进而对经过上油辊11下侧的丝线进行上油;
S3:除杂:上油辊11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3沿着过滤网15逆时针旋转至过滤网15右端,随后刮板3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过滤网15左端,刮板3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将丝线产生的断丝等杂质分别刮入料槽41中;
S4:加油:随着油槽1内的油剂不断消耗,底座2内部的油剂会逐渐减少,使得浮球5逐渐下降,当浮球5下降至隔板22上方时,触块52脱离导电条53,使得电机14断电,从而丝线停止继续输送,等待工人对底座2内部补充油剂。
工作原理:初始时,先将油剂输入油槽1中,使得油槽1中油剂的液位高于上油辊11下侧圆环形凹槽的最低点,且上油辊11下侧圆环形凹槽靠近油槽1底部,将丝线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左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上油辊11下侧的圆环形凹槽以及右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从而保证位于上油辊11下侧的丝线被油剂完全浸没,随后启动电机14带动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使得丝线在上油辊11的带动下向右传送,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带轮16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带轮17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往复丝杆26逆时针旋转,由于往复丝杆26上螺旋传动连接有活塞25,从而带动活塞25沿着往复丝杆26做前后来回地往复直线运动,当活塞25向前运动时,第一导流孔23以及第一输油管27内的单向阀关闭,第二导流孔24以及第二输油管28内的单向阀打开,从而使活塞25前侧的油剂经第二输油管28输入油槽1内,隔板22上方的油剂则经过第二导流孔24补充至活塞25后侧的底座2内部,当活塞25相后运动时,第一导流孔23以及第一输油管27内的单向阀打开,第二导流孔24以及第二输油管28内的单向阀关闭,从而使活塞25后侧的油剂经第一输油管27输入油槽1内,隔板22上方的油剂则经过第一导流孔23补充至活塞25前侧的底座2内部,随着活塞25的前后来回运动,底座2内部隔板22上方的油剂不断被输入至油槽1内,随着油剂的不断输入,油槽1内部的油剂液位不断上升,此时,过多的油剂会分别通过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回流至底座2内部隔板22的上方,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的上端管口与初始时油槽1内部油剂液位的高度保持一致,第一输油管27和第二输油管28的上端管口则高于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的上端管口,从而保证油剂只能通过第一回流管18和第二回流管19回流至底座2内部,通过第一输油管27和第二输油管28的循环输油,保证了油槽1内部油剂的液位始终没过丝线,进而保证了丝线的均匀上油;
初始时,过滤网15的左右两端略高于油剂的液位,刮板3位于过滤网15内侧面的左端,两个套筒34上的限位板36分别滑动连接在限位槽37内,限位槽37的横截面呈圆形,限位板36与位于限位槽37内部的部分呈圆形,使得限位板36能够沿着限位槽37旋转,活动板35自然伸出套筒34,挡板38位于活动板35上方,当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时,挡板38随着上油辊11一起旋转,在活动板35的阻挡作用下,带动活动板35绕限位槽37旋转至限位槽37右端,从而带动刮板3沿着过滤网15内侧面旋转至过滤网15右端,此时限位板36到达限位槽37最右端而无法继续旋转,且限位槽37内的弹簧被限位板36拉伸至最大长度,由于套筒34内底面通过弹簧与活动板35弹性连接,活动板35和挡板3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呈圆弧形结构,由于挡板38会继续旋转,从而对活动板35造成挤压,使得活动板35向套筒34内部滑动并压缩弹簧,进而使挡板38离开活动板35,此时,限位板36失去限位,限位槽37内的弹簧快速回弹,从而带动限位板36复位,进而带动刮板3沿着过滤网15内侧面回到原位,当挡板38再次触碰活动板35时,刮板3会再次随着挡板38运动至过滤网15右端,如此反复,刮板3会沿着过滤网15内侧面进行左右来回往复运动,使得插板32也随着刮板3一起运动,卡板33呈圆弧形结构,从而可对经过上油辊11的丝线进行挤压,由于插槽31内底面通过弹簧与插板32弹性连接,使得卡板33能够根据丝线的粗细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卡板33始终能够对丝线形成挤压,当卡板33随着刮板3运动至过滤网15右端时,能够对丝线造成挤压,防止丝线吸附过多的油剂而影响后续加工,同时可对丝线上附着的杂质进行刮落,由于过滤网1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油槽1内部前后侧壁固定连接,使得丝线上油过程中产生的断丝等杂质均落在过滤网15内,从而被刮板3分别刮至过滤网15左右两侧的料槽41内,保证了油剂的清洁,进而保证丝线上油的质量,待料槽41内部的过滤板43上堆满断丝等杂质时,通过油槽1前侧槽口44将料槽41抽出卡槽4,由于过滤板43架设在架板42上,所以可通过过滤板43前后两侧的提柄将过滤板43提起,方便将堆积的断丝等杂质进行清理,过滤板43将断丝等杂质中夹带的油剂过滤至料槽41底部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油剂;
随着丝线不断经过油槽1,油槽1内的油剂会被不断消耗,底座2内隔板22上方的油剂则不断向油槽1内补充,虽然油槽1内油剂的液位得以保证,但是底座2内部隔板22上的油剂液位会逐渐下降,从而带动浮球5向下运动,则液位杆51也会逐渐下降,触块52也沿着滑槽54内部的导电条53逐渐下降,滑槽54内的导电条5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触块52与电机14电性连接,当浮球5运动至隔板22上端面时,底座2内部的油剂不足以继续向油槽1内补充,导致油槽1内的油剂不能够长久对经过的丝线进行上油,触块52达到滑槽54最底端,使得触块52脱离导电条53,从而使电机14断电,此时上油辊11停止旋转,使得丝线停止传送,避免丝线未经上油的丝线被传送至下一加工位点,工人通过底座2右侧面上方的加油管向底座2内部加油以使浮球5上升至底座2内部靠近上端面位置,从而使电机14继续工作,进而带动上油辊11继续旋转,保证对丝线继续上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包括油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下端面四角位置通过支柱(21)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油槽(1)内部中心靠上位置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上油辊(11),所述油槽(1)上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架(13),左侧两个所述辊架(13)之间以及右侧两个所述辊架(13)之间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2),所述上油辊(11)和导向辊(12)的环形外表面上均纵向等距开设有若干组圆环形凹槽,所述油槽(1)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油槽(1)并与上油辊(11)后侧辊轴固定连接;
所述油槽(1)内部下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结构的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左右两侧的油槽(1)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槽(4),所述卡槽(4)内滑动连接有料槽(41);
所述油槽(1)前侧面左右两侧与卡槽(4)的对应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供料槽(41)插入的槽口(44),所述料槽(41)内部左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架板(42),所述架板(42)上端面放置有过滤板(43);
所述过滤网(15)左侧设有刮板(3),所述刮板(3)靠近上油辊(11)一侧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34),两个所述套筒(3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所述油槽(1)内部前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板(36)匹配的圆弧形结构的限位槽(37);
所述刮板(3)靠近上油辊(1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的插槽(31),所述插槽(31)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插板(32),所述插板(32)靠近上油辊(11)的一侧纵向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圆弧形结构的卡板(33),所述套筒(34)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35),所述上油辊(11)前后两个辊轴上对应活动板(35)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8);
所述底座(2)呈矩形空腔结构,所述底座(2)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与底座(2)内部下端面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塞(25),所述活塞(25)前侧面中心位置螺旋传动连接有往复丝杆(26),所述往复丝杆(26)后端与底座(2)后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26)前端贯穿至底座(2)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7),所述上油辊(11)前侧辊轴的前端贯穿油槽(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6),所述第一带轮(16)与第二带轮(17)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底座(2)后侧上方设有U形结构的液位杆(51),所述液位杆(51)前侧竖直部分贯穿至底座(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浮球(5),且液位杆(51)前侧竖直部分与底座(2)上端面滑动连接;
所述液位杆(51)后侧竖直部分下端靠近底座(2)后侧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结构的触块(52),所述底座(2)后侧面开设有与触块(52)匹配的滑槽(54),所述滑槽(54)内部对应触块(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条(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2)上端面前侧开设有第一导流孔(23),且隔板(22)上端面后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导流孔(24),所述隔板(22)下方的底座(2)前侧面左右对称连通有第一输油管(27),所述隔板(22)下方的底座(2)后侧面左右对称连通有第二输油管(28),所述第一输油管(27)上端与油槽(1)前侧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28)上端与油槽(1)后侧连通,所述底座(2)右侧面靠近上方位置前后对称连通有第一回流管(18),所述底座(2)左侧面靠近上方位置前后对称连通有第二回流管(19),所述第一回流管(18)上端与油槽(1)右侧面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19)上端与油槽(1)左侧面连通。
3.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穿线:将经过假捻的丝线依次穿过左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上油辊(11)下侧的圆环形凹槽以及右侧导向辊(12)上侧的圆环形凹槽;
S2:上油:启动电机(14)带动上油辊(11)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活塞(25)在隔板(22)下方的底座(2)内部往复运动,从而将油剂不断输入油槽(1)内部,进而对经过上油辊(11)下侧的丝线进行上油;
S3:除杂:上油辊(11)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3)沿着过滤网(15)逆时针旋转至过滤网(15)右端,随后刮板(3)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过滤网(15)左端,刮板(3)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将丝线产生的杂质分别刮入料槽(41)中;
S4:加油:随着油槽(1)内的油剂不断消耗,底座(2)内部的油剂会逐渐减少,使得浮球(5)逐渐下降,当浮球(5)下降至隔板(22)上方时,触块(52)脱离导电条(53),使得电机(14)断电,从而丝线停止继续输送,等待工人对底座(2)内部补充油剂。
CN202211077401.8A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5449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7401.8A CN115449934B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7401.8A CN115449934B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9934A CN115449934A (zh) 2022-12-09
CN115449934B true CN11544993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430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7401.8A Active CN115449934B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9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7891B (zh) * 2024-02-21 2024-04-26 南通炎博化学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a长丝poy的dty假捻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56195U (zh) * 2012-07-16 2013-02-27 伍海光 活塞式双向泵
CN107217347A (zh) * 2017-06-16 2017-09-29 长兴圣帆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207862524U (zh) * 2017-12-14 2018-09-14 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108591006A (zh) * 2018-06-25 2018-09-28 南通安中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式液体杂质泵及其液体传输方法
CN108611712A (zh) * 2018-05-18 2018-10-02 湖州南浔善琏众粮毛纺有限公司 一种粗纱机用清绒装置
CN109183215A (zh) * 2018-11-23 2019-01-11 浙江天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的上油装置
CN208869753U (zh) * 2018-08-15 2019-05-17 福建省长乐市欣美针纺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的上油装置
CN209178638U (zh) * 2018-11-24 2019-07-30 开氏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209221943U (zh) * 2018-08-23 2019-08-09 拓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自动化搅拌装置
CN213086319U (zh) * 2020-08-31 2021-04-30 桐乡市洲泉新源化纤加弹厂 一种加弹机的线上油装置
CN213416799U (zh) * 2020-09-30 2021-06-11 湖北金海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浸泡茶籽粉的装置
CN113265733A (zh) * 2021-05-22 2021-08-17 诸暨市晗悦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冷却的加弹机
CN214299628U (zh) * 2021-01-18 2021-09-28 吉林省宏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低温环境使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5633718U (zh) * 2021-08-30 2022-01-25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容积泵
CN216614945U (zh) * 2021-12-25 2022-05-27 苏州市卡尔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纺丝机用油嘴
CN216675628U (zh) * 2021-12-17 2022-06-07 东莞市中艺嘉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可自动除尘的生态家居
CN114664529A (zh) * 2022-03-22 2022-06-24 蔡智杰 一种配电网变电站用电力变压器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56195U (zh) * 2012-07-16 2013-02-27 伍海光 活塞式双向泵
CN107217347A (zh) * 2017-06-16 2017-09-29 长兴圣帆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207862524U (zh) * 2017-12-14 2018-09-14 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108611712A (zh) * 2018-05-18 2018-10-02 湖州南浔善琏众粮毛纺有限公司 一种粗纱机用清绒装置
CN108591006A (zh) * 2018-06-25 2018-09-28 南通安中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式液体杂质泵及其液体传输方法
CN208869753U (zh) * 2018-08-15 2019-05-17 福建省长乐市欣美针纺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的上油装置
CN209221943U (zh) * 2018-08-23 2019-08-09 拓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自动化搅拌装置
CN109183215A (zh) * 2018-11-23 2019-01-11 浙江天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的上油装置
CN209178638U (zh) * 2018-11-24 2019-07-30 开氏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213086319U (zh) * 2020-08-31 2021-04-30 桐乡市洲泉新源化纤加弹厂 一种加弹机的线上油装置
CN213416799U (zh) * 2020-09-30 2021-06-11 湖北金海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浸泡茶籽粉的装置
CN214299628U (zh) * 2021-01-18 2021-09-28 吉林省宏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低温环境使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3265733A (zh) * 2021-05-22 2021-08-17 诸暨市晗悦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冷却的加弹机
CN215633718U (zh) * 2021-08-30 2022-01-25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容积泵
CN216675628U (zh) * 2021-12-17 2022-06-07 东莞市中艺嘉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可自动除尘的生态家居
CN216614945U (zh) * 2021-12-25 2022-05-27 苏州市卡尔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纺丝机用油嘴
CN114664529A (zh) * 2022-03-22 2022-06-24 蔡智杰 一种配电网变电站用电力变压器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9934A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9934B (zh) 一种锦纶丝的加弹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04250868B (zh) 一种包覆丝机
CN210177124U (zh) 一种纺织纱线上蜡装置
CN210800660U (zh) 一种纺织线润滑装置
CN212955510U (zh)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217869500U (zh) 一种化纤纱线上油辊
CN204061841U (zh) 一种包覆丝机的润滑装置
CN116752305A (zh) 一种空气纤维变形机的导丝结构
CN111691027A (zh) 一种细纱机用高效浸油方法
CN208555138U (zh) 一种电缆外皮清洁装置
CN215923987U (zh) 一种熔纺氨纶纺丝卷绕系统
CN210286297U (zh) 防断丝的并线机
CN212582069U (zh) 一种加弹机用均匀上油装置
CN112850336A (zh) 避免纱线缠绕打结的纺织生产用纺织架
CN114101377A (zh) 一种铜制线缆快速拉丝机切割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4089199U (zh) 一种用于双捻机的润滑装置
CN110983525B (zh) 一种加弹机均匀上油设备
CN220413626U (zh) 一种往复式并纱器件
CN117206431B (zh) 一种溶铜用铜线压扁自动进料装置
CN214142835U (zh) 一种电脑绣花线专用涤纶全牵伸长丝牵丝装置
CN219752515U (zh) 一种弹力纬纱生产用上油润滑机构
CN204023071U (zh) 一种包覆丝机的废丝收集装置
CN216972768U (zh)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CN117107458A (zh) 一种用于纱线上浆的反复上浆装置
CN219568133U (zh) 一种静电纺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