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7742A -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7742A
CN115397742A CN202180025419.0A CN202180025419A CN115397742A CN 115397742 A CN115397742 A CN 115397742A CN 202180025419 A CN202180025419 A CN 202180025419A CN 115397742 A CN115397742 A CN 11539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lead
acid battery
cas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54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优也
小岛优
安藤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44Integral, inserted or attached portions form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ttings
    • B65D5/50Internal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elements for contents
    • B65D5/5028Elements formed separately from the container body
    • B65D5/5035Paper elements
    • B65D5/5069Capp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which are located onto one or more ends of the contents, before the contents are inserted into the pack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71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M50/477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2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 B65D81/26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with provision for draining away, or absorbing, or removing by ventilation, fluids, e.g. exuded by contents; Applications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or desiccators
    • B65D81/26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with provision for draining away, or absorbing, or removing by ventilation, fluids, e.g. exuded by contents; Applications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or desiccators for absorb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01M10/12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16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electrodes or groups of electrodes in the c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2585/6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 B65D2585/8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 B65D2585/88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铅蓄电池(1)用的缓冲体(5),该铅蓄电池(1)具有两个端子(12),缓冲体(5)为纸浆模塑制,具有:第二壁部(50),在包装有铅蓄电池(1)的包装箱(2)的壁部中的与两个端子(12)相面对的第一壁部(22)的外侧配置有缓冲体(5)的状态下,与第一壁部(22)相面对;和第一凹部(53A),在上述状态下形成于第二壁部(50)的与端子(12)对置的位置,并向远离第一壁部(22)的方向凹陷。

Description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运输对象物进行运输的情况下,通过在运输对象物的周围配置缓冲体来保护其免受运输中的冲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记载的包装构造由瓦楞纸板制的底箱、收纳在底箱的两侧并承接被包装物(相当于运输对象物)的主体部下端两侧的纸浆模塑制的下侧缓冲体、与由下侧缓冲体承接的被包装物的主体部的上端两侧抵接的纸浆模塑制的上侧缓冲体、以及用于覆盖所有这些的下端开口的瓦楞纸板制的主体箱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3942号公报
然而,以往未对在作为运输对象物而运输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改善在运输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的技术。
一种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该铅蓄电池具有两个端子,其中,该缓冲体为纸浆模塑制,具有:第二壁部,在该缓冲体配置在包装有上述铅蓄电池的箱的壁部中的与上述两个端子相面对的第一壁部的外侧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壁部相面对;和第一凹部,在上述状态下形成于上述第二壁部的与上述端子对置的位置,并向远离上述第一壁部的方向凹陷。
能够改善在运输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铅蓄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包装了铅蓄电池的箱的立体图。
图3是外箱的立体图。
图4是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外箱下落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上侧缓冲体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形成于上侧缓冲体的凹部的位置的仰视图。
图8是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的剖视图(相当于图7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A是表示在箱之上配置有上侧缓冲体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B是表示将图9A所示的上侧缓冲体绕与箱的第一壁部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来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从斜上方观察上侧缓冲体的立体图。
图11A是上侧缓冲体的短侧面的侧视图。
图11B是上侧缓冲体的长侧面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将外箱放倒来收容下侧缓冲体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在下侧缓冲体的凹部配置有粒状的吸收材料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概要)
(1)一种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该铅蓄电池具有两个端子,其中,该缓冲体为纸浆模塑制,具有:第二壁部,在该缓冲体配置在包装有上述铅蓄电池的箱的壁部中的与上述两个端子相面对的第一壁部的外侧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壁部相面对;和第一凹部,在上述状态下形成于上述第二壁部的与上述端子对置的位置,并向远离上述第一壁部的方向凹陷。
例如在通过空运等运输搭载于汽车的铅蓄电池的更换用的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将包装有铅蓄电池的箱分别收容于独立的外箱来运输。在运输收容有箱的外箱时,存在堆叠的外箱因塌垛等而下落的可能性。当外箱下落时存在铅蓄电池的端子朝下下落的情况。若端子朝下下落,则来自地面的冲击集中于端子,存在缓冲体未能完全吸收冲击而导致铅蓄电池破损的可能性。存在如下担忧:若铅蓄电池破损,则收容于内部的电解液漏出,对周围造成影响。以往对此并未充分进行研究。
上述的缓冲体具有:第二壁部,在配置在箱的第一壁部的外侧的状态下与第一壁部相面对;和第一凹部,在上述状态下形成于第二壁部的与上述端子对置的位置,并向远离第一壁部的方向凹陷。铅蓄电池被包装在箱中,因此当端子朝下下落时,箱的第一壁部被端子向下按压。在缓冲体的第二壁部,在与端子对置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凹部,因此被端子向下按压了的第一壁部利用第一凹部的空间来向下挠曲,从而作为缓冲件发挥功能。由此施加于端子的冲击被缓冲,冲击被分散到箱的第一壁部整体。因此,能够降低冲击集中于端子而导致铅蓄电池破损的可能性。
而且,本申请发明人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若使缓冲体为纸浆模塑制,则即使假设铅蓄电池破损而导致电解液漏出,也能够通过缓冲体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漏出的电解液。
根据上述的缓冲体,能够降低铅蓄电池破损而导致电解液漏出的可能性,而且,即使假设电解液漏出,也能够通过纸浆模塑制的缓冲体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吸收。因此,能够改善在运输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存在运输过程中铅蓄电池破损而导致电解液漏出、对周围造成影响的担忧的课题)。
这里以搭载于汽车的铅蓄电池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铅蓄电池并不限定于搭载于汽车。例如铅蓄电池也可以搭载于摩托车,还可以被用于其他用途。
(2)也可以是从与上述箱的上述第一壁部垂直的方向观察,两个上述端子以上述箱在与连接两个上述端子的假想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心为基准而配置在上述正交的方向的任一相同侧,上述第一凹部以上述箱的上述中心为基准而形成在上述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即使将上述缓冲体绕与上述第一壁部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来配置,上述第一凹部也与上述端子对置。
例如若以箱在与连接两个端子的假想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心为基准而将第一凹部仅形成在该正交的方向的任一侧,则在配置缓冲体时,需要注意缓冲体的朝向来配置以使第一凹部与端子对置。因此作业性降低。
根据上述的缓冲体,第一凹部以箱的中心为基准而形成在与假想直线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即使将缓冲体绕与箱的第一壁部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第一凹部也与端子对置,因此作业者在配置缓冲体时可以不注意缓冲体的朝向。因此作业性提高。
(3)也可以是上述第二壁部具有向远离上述第一壁部的方向伸出的中空的伸出部,上述伸出部的前端与上述第一凹部的前端的位置相同或者比上述第一凹部的前端远离上述第一壁部。
根据上述的缓冲体,由于伸出部的前端与第一凹部的前端的位置相同或者比第一凹部的前端远离箱的第一壁部,因此当端子朝下下落时,由伸出部(或者第一凹部和伸出部)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中空的伸出部若受到冲击则被压变形,因此通过伸出部被压变形来缓冲冲击,由此能够缓冲端子朝下下落的情况下的冲击。
(4)也可以是具有:框状的第三壁部,与上述第二壁部的外周缘部相连,包围上述箱;和框状的第四壁部,与上述第三壁部连接,包围上述第三壁部,在上述第三壁部与上述第四壁部之间确保有空间。
箱具有与第一壁部成直角相连的壁部。在箱下落时存在该成直角相连的壁部朝下下落的情况。根据上述的缓冲体,由于在第三壁部与第四壁部之间确保有空间,因此当该成直角相连的壁部朝下下落时,第四壁部通过利用与第三壁部之间的空间来挠曲(或者第三壁部通过利用与第四壁部之间的空间来挠曲),从而作为缓冲施加于铅蓄电池的冲击的缓冲件发挥功能。因此,能够缓冲该成直角相连的壁部朝下下落的情况下的冲击。
(5)也可以是上述第四壁部以随着远离上述第二壁部而接近上述箱的方式倾斜,在上述第四壁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凸缘,该凸缘具有与上述箱的壁部中的和上述第一壁部成直角相连的壁部平行的面。
将箱收容于外箱的作业者在作为事先准备而将缓冲体收容于外箱时,有时出于作业的容易性而将缓冲体以立起的状态(第四壁部的外表面向下的状态)收容于外箱。在该情况下,若第四壁部倾斜,则缓冲体易倒下,作业性降低。
根据上述的缓冲体,在第四壁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凸缘,该凸缘具有与箱的第一壁部成直角相连的壁部平行的面。由于该成直角相连的壁部与外箱的壁部是平行的,因此在以立起的状态收容了缓冲体时,凸缘的平行的面与外箱的壁部接触,由此缓冲体不易倒下。因此作业性提高。
(6)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二壁部及上述第三壁部形成有以远离上述箱的角部的方式凹陷的第二凹部。
当箱下落时,存在角部朝下下落的情况。若角部朝下下落,则冲击集中于角部,存在缓冲体未能完全吸收冲击而导致铅蓄电池破损的可能性。以往对此并未充分进行研究。
根据上述的缓冲体,由于在第二壁部及第三壁部形成有以远离箱的角部的方式凹陷的第二凹部,因此在角部朝下下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冲击集中于铅蓄电池的角部。因此,能够降低冲击集中于角部而导致铅蓄电池破损的可能性。
(7)也可以是上述箱和上述缓冲体在放入至袋的状态下运输,在上述第二壁部的朝向与上述第一壁部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平面,该平面用于在用胶带封堵上述袋的开口时按压上述胶带。
在用胶带封堵袋的开口时,作业者为了可靠地粘贴胶带而将胶带朝向第二壁部按压。若此时在第二壁部的朝向与第一壁部相反侧的面具有凸凹,则难以粘贴胶带,作业性降低。
根据上述的缓冲体,由于在第二壁部的朝向与第一壁部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平面,所以作业者容易通过将胶带朝向该平面按压来粘贴胶带。因此作业性提高。
(8)一种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该铅蓄电池具有两个端子,其中,具备:箱,包装上述铅蓄电池;外箱,收容上述箱;以及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在上述外箱的内部配置在上述箱的上述第一壁部的外侧。
根据上述的包装构造,能够改善在运输铅蓄电池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图13来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以图4所示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存在除一部分以外省略附图的附图标记的情况。
(1)铅蓄电池
参照图1来对实施方式1的铅蓄电池1进行说明。铅蓄电池1为搭载于汽车来向发动机启动装置(启动马达)供给电力的发动机启动用的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1在俯视时为长方形,具备上侧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电池槽10和封闭电池槽10的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盖部件11。在电池槽10的内部收容有极板组和电解液。在盖部件1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突出的两个端子12(正极外部端子12P及负极外部端子12N)。在正极外部端子12P连接有极板组的正极,在负极外部端子12N连接有极板组的负极。
两个端子12配置为俯视下在铅蓄电池1的长边方向上相互分离,且以铅蓄电池1的短边方向(从垂直于第一壁部的方向观察与连接两个端子12的假想直线13正交的方向)的中心为基准配置在任一侧(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前侧)。在盖部件11形成有未图示的排气孔。
(2)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如图2所示,搭载于汽车的铅蓄电池的更换用的铅蓄电池1被包装箱2(箱的一个例子)包装来进行销售。包装箱2为瓦楞纸制,形成为具有四个侧壁部20、底壁部21(参照图4)以及上壁部22的长方体状。上壁部22为与铅蓄电池1的两个端子12相面对的第一壁部的一个例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上壁部22称为第一壁部22。四个侧壁部20为与第一壁部22成直角相连的壁部的一个例子。俯视下,第一壁部22的短边方向为从垂直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的方向观察与假想直线13正交的方向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在通过空运等运输更换用的铅蓄电池1的情况下,将包装有铅蓄电池1的包装箱2分别收容于独立的运输箱3(外箱的一个例子)来运输。运输箱3也为瓦楞纸制,形成为具有四个侧壁部30、底壁部31(参照图4)以及上壁部32的长方体状。
如图4所示,铅蓄电池1的包装构造具备:包装有铅蓄电池1的包装箱2、塑料制的内袋4、铅蓄电池1用的两个缓冲体5、粒状的吸收材料6、塑料制的外袋7(袋的一个例子)以及运输箱3。
包装箱2在放入至内袋4的状态下收容于运输箱3。内袋4用于在运输中铅蓄电池1倾倒而导致电解液从排气孔漏出的情况下或在运输中因运输箱3下落的冲击而导致电解液漏出的情况下等、使电解液不泄漏至运输箱3的外部。
两个缓冲体5用于在运输中因塌垛等而导致运输箱3下落的情况下缓冲冲击。两个缓冲体5为同一形状。两个缓冲体5中的一个缓冲体5配置在已放入至内袋4的包装箱2的下侧。另一个缓冲体5配置在已放入至内袋4的包装箱2的上侧。上侧为第一壁部22的外侧的一个例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在上侧的缓冲体5称为上侧缓冲体5A,将配置在下侧的缓冲体5称为下侧缓冲体5B。关于缓冲体5的具体结构将后述。
粒状的吸收材料6用于在从铅蓄电池1漏出的电解液从内袋4漏出的情况下吸收漏出的电解液。粒状的吸收材料6为粉碎成粒状的云母等。吸收材料6并不局限于云母,能够适当地选择。
外袋7用于在电解液从内袋4漏出的情况下使漏出的电解液不漏出至外部。
(3)运输箱的下落
参照图5,对运输箱3下落的形态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运输箱3在运输中有可能因塌垛等而下落。运输箱3下落的形态被分为上表面下落、底面下落、侧面下落及角部下落。
上表面下落为运输箱3的上表面朝下下落的形态。
底面下落为运输箱3的底面朝下下落的形态。
侧面下落为运输箱3的侧面朝下下落的形态。运输箱3的侧面具有水平方向的宽度窄的短侧面和水平方向的宽度长的长侧面。侧面下落存在短侧面朝下下落的情况和长侧面朝下下落的情况。
角部下落为运输箱3以从运输箱3的角部与地面碰撞的方式倾斜下落的形态。角部下落存在从运输箱3下侧的角部下落的情况和从运输箱3上侧的角部下落的情况。
若运输箱3下落,则存在因接地时的冲击而导致铅蓄电池1破损、收容于内部的电解液漏出的可能性。为了确保飞机、船舶的安全,对由飞机、船舶运输的船舶用品设定了下落试验的基准。在该基准下,要求即使使收容有铅蓄电池1的运输箱3从1.3m~1.6m左右的高度下落,铅蓄电池1也不破损。
(4)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的结构
参照图6~图11来对铅蓄电池1用的缓冲体5进行说明。这里,以上侧缓冲体5A为例进行说明。为了方便,在图6及图11中,将上侧缓冲体5A的上下颠倒而示出。上侧缓冲体5A的形状前后对称且左右对称。
如图6所示,上侧缓冲体5A具有:壁部50,外周形状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第三壁部51,与壁部50的外周缘部相连;以及第四壁部52,与第三壁部51连接。壁部50为第二壁部的一个例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壁部50称为第二壁部50。第三壁部51从第二壁部50的外周缘部遍及整周地向下延伸,并形成为包围包装箱2的上端部的框状。第四壁部52的下侧与第三壁部51连接,该第四壁部52形成为包围第三壁部51的框状。
当上侧缓冲体5A配置在包装箱2之上时,第二壁部50将内袋4夹在中间来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相面对。在第二壁部50形成有向上侧(远离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的方向的一个例子)凹陷的多个凹部53。第二壁部50中除凹部53以外的面积(即第二壁部50中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接触的面积)为第二壁部50的面积的5成以上且8成以下。
参照图7来对多个凹部53具体地进行说明。为了方便,在图7中,用单点划线示出各凹部53的位置。凹部53具有两个第一凹部53A、四个第二凹部53B、十字状的第三凹部53C、四个第四凹部53D、两个第五凹部53E及四个第六凹部53F。这些凹部53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一部分重叠的情况。
两个第一凹部53A相互在第二壁部50的长边方向上分离并在短边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凹部53A用于对在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的情况下施加于两个端子12的冲击进行缓冲。
第一凹部53A以第二壁部50的短边方向的中心(相当于包装箱2的短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向短边方向的两侧延伸。换言之,第一凹部53A以包装箱2的短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形成在短边方向的两侧。
图8是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的情况下的局部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了运输箱3的上下翻转的状态,但在运输箱3的上下未翻转的状态时,两个第一凹部53A中的左侧的第一凹部53A形成于成为铅蓄电池1左侧的端子12(正极外部端子12P)的正上方的位置。右侧的第一凹部53A形成于成为铅蓄电池1右侧的端子12(负极外部端子12N)的正上方的位置。
如图8所示,第二壁部50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凹部53A的宽度比长边方向上的端子12的宽度宽。具体而言,例如,第一凹部53A的长边方向的宽度为端子12的长边方向的宽度的1.3倍以上。若第一凹部53A的长边方向的宽度较窄,则在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而导致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被端子12向下按压了时,第一壁部22难以挠曲而导致缓冲性受损。因此,希望第一凹部53A的长边方向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较宽。
参照图9A及图9B对第一凹部53A的短边方向的长度进行说明。为了方便,在图9A中,将上侧缓冲体5A的两个长边中的一方设为长边A,将另一方设为长边B。第一凹部53A的短边方向的长度为即使将上侧缓冲体5A绕圆直线(绕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来配置、第一凹部53A也与端子12对置的长度。具体而言,图9B示出以长边A与长边B对调的方式将上侧缓冲体5A绕圆直线旋转180度而配置的状态。如图9B所示,即使使上侧缓冲体5A旋转180度,第一凹部53A也位于端子12的正上方。
如图7所示,四个第二凹部53B形成于由第二壁部50和第三壁部51构成的角部。第二凹部53B用于在运输箱3角部下落的情况下保护铅蓄电池1免受冲击。具体而言,俯视下,第二壁部50的四个角以朝向第二壁部50的中心倾斜延伸的形状向上侧凹陷。第三壁部51通过沿长边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51A和沿短边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51B形成为框状,各侧壁51A、51B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向外侧凹陷。结果是第二凹部53B以远离包装箱2上侧的角部的方式凹陷。
十字状的第三凹部53C在俯视下从第二壁部50的中心沿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延伸成十字状。在第三凹部53C的中央部分与第三凹部53C的其他部分之间,为了使缓冲体5的强度提高而设置有台阶,中央部分位于比其他部分靠下的位置。如图10所示,第三凹部53C在朝向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相反一侧的面(朝向上侧的面)具有平面70。作业者在用胶带封堵外袋7的开口时,将胶带朝向平面70按压。由于胶带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因此第三凹部53C也配合胶带的宽度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
如图7所示,四个第四凹部53D在两个第一凹部53A之间相互在第二壁部50的长边方向上分离并在短边方向上平行地延伸。具体而言,第四凹部53D以缓冲体5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在右侧形成有2条、并在左侧形成有2条。
两个第五凹部53E在第二壁部50的短边方向上分离并在长边方向上平行地延伸。具体而言,第五凹部53E以缓冲体5的短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在后侧形成有1条、并在前侧形成有1条。第五凹部53E的底比第一凹部53A的底深,但比第一凹部53A以外的凹部的底浅。第五凹部53E主要为了使第二壁部50的强度提高而设置。
四个第六凹部53F分别从第五凹部53E的端部沿长边方向延伸。
在图8中,示出了运输箱3上下翻转的状态,但在运输箱3上下未翻转的状态时,第三凹部53C及第四凹部53D的上端位于比第一凹部53A的上端靠上的位置,并与第四壁部52的上端的位置相同。虽在图8中未示出,但第二凹部53B及第六凹部53F的上端的位置也与第三凹部53C及第四凹部53D的上端的位置相同。这些凹部构成从第二壁部50向上侧伸出的中空的伸出部。中空的伸出部用于在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在缓冲体5被用作下侧缓冲体5B的情况下为底面下落)的情况下保护铅蓄电池1免受冲击。
在缓冲体5被用作下侧缓冲体5B的情况下,多个凹部53还具有作为供粒状的吸收材料6配置的凹部的作用(参照图4、图13)。
参照图4及图6来对第三壁部51及第四壁部52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第三壁部51与第四壁部52之间确保有空间65。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第三壁部51和第四壁部52构成的部分称为边框部60。如图6所示,在边框部60中沿第二壁部5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在长边方向的中心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凹部61。在沿边框部60的短边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在短边方向的中心也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凹部61。这些凹部61用于使边框部60的强度提高。
在第三壁部51的朝向内侧的面形成有多个倒三角形状的凹部62。这些凹部62用于使第三壁部51的强度提高。具体而言,在第三壁部51中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以长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在一侧形成有两个凹部62、并在另一侧形成有两个凹部62。这些凹部62的顶点与第四凹部53D相连。在第三壁部51中沿短边方向延伸的部分,以短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在一侧形成有一个凹部62、并在另一侧形成有一个凹部62。这些凹部62的顶点与第六凹部53F相连。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第四壁部52向下以接近包装箱2的方式倾斜。换言之,第四壁部52以随着远离第二壁部50而接近包装箱2的方式倾斜。如图11A所示,在第四壁部52中,在沿短边方向延伸的部分隔着凹部61而在两侧形成有从上向下凹陷的凹部63。如图11B所示,在第四壁部52中,在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隔着凹部61而在两侧形成有从上向下凹陷的凹部63。这些凹部63用于使第四壁部52的强度提高。
如图6所示,在第四壁部52的外表面沿着凹部61的缘部形成有凸缘64。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凸缘64具有与包装箱2的侧壁部20平行的面64A。
(5)铅蓄电池向运输箱的收容
参照图4、图12及图13来对铅蓄电池1向运输箱3的收容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铅蓄电池1向运输箱3的收容中,首先,在运输箱3的内部收容外袋7,并在外袋7的内部收容下侧缓冲体5B。如图12所示,作业者在收容下侧缓冲体5B时,有时出于作业的容易性而将运输箱3放倒,将下侧缓冲体5B以立起的状态(第四壁部52的外表面朝向下方的状态)收容。由于包装箱2的侧壁部20与运输箱3的侧壁部30是平行的,因此在以立起的状态收容了下侧缓冲体5B时,凸缘64的平行的面64A与运输箱3的侧壁部30接触,由此缓冲体5不易倒下。
接下来,将运输箱3返回到原来的姿势(向上侧开口的姿势)。在将运输箱3返回到原来的姿势后,如图13所示,在下侧缓冲体5B的凹部53配置粒状的吸收材料6。在图13中,示出了仅在一部分的凹部53配置有吸收材料6的情况,但吸收材料6配置于所有凹部53。在凹部53配置了吸收材料6之后,如图4所示,将已放入至内袋4的包装箱2配置在下侧缓冲体5B之上。接下来,在运输箱3的侧壁部30与包装箱2的侧壁部20之间(具体而言为外袋7与内袋4之间)进一步放入粒状的吸收材料6。在放入吸收材料6之后,在已放入至内袋4的包装箱2之上配置上侧缓冲体5A。
接下来,在上侧缓冲体5A之上折叠外袋7的上端部。在折叠外袋7的上端部之后,将胶带粘贴于外袋7的被折叠了的部分,由此对外袋7进行封口。此时,作业者将胶带朝向第三凹部53C的朝向上侧的面70(朝向与第一壁部22相反一侧的面)按压。然后,运输箱3的上侧开口关闭并被胶带封口。
(6)缓冲体对冲击的吸收
如图8所示,在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的情况下,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被铅蓄电池1的端子12向下按压。被按压了的第一壁部22利用上侧缓冲体5A的第一凹部53A的空间来向下挠曲,从而作为缓冲件发挥功能。由此,施加于端子12的冲击被缓冲,冲击被分散到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整体。
并且,在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的情况下,从第二壁部50向上侧(在图8中,由于上下翻转而为下侧)伸出的中空的伸出部(第二凹部53B、第三凹部53C、第四凹部53D及第六凹部53F)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若中空的伸出部受到冲击则被压变形,因此中空的伸出部被压变形来吸收冲击,由此能够进一步缓冲对铅蓄电池1的冲击。
如图5所示,在运输箱3底面下落的情况下,也是下侧缓冲体5B的中空的伸出部被压变形,由此缓冲冲击。
在运输箱3侧面下落的情况下,第四壁部52向第三壁部51侧挠曲,或者第三壁部51向第四壁部52侧挠曲,由此缓冲侧面下落的冲击。
在运输箱3角部下落的情况下,具有第二凹部53B,从而可抑制冲击集中于铅蓄电池1的角部。
(7)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的缓冲体5,当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时,被端子12向下按压的第一壁部22利用第一凹部53A的空间来向下挠曲,从而作为缓冲件发挥功能,因此施加于端子12的冲击被缓冲,冲击被分散到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整体。由此,能够降低冲击集中于端子12而导致铅蓄电池1破损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缓冲体5为纸浆模塑制,所以即使假设铅蓄电池1破损而导致电解液漏出,也能够通过缓冲体5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漏出的电解液。因此,根据缓冲体5,能够改善在运输铅蓄电池1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存在运输过程中铅蓄电池1破损而导致电解液漏出、对周围造成影响的担忧的课题)。
例如也可以重叠瓦楞纸板来形成缓冲体5,但存在以下课题:瓦楞纸板的表面光滑,因此在运输中包装箱2在运输箱3的内部滑动而导致位置难以稳定。相对于此,纸浆模塑制由于表面粗糙,因此还具有包装箱2不易滑动的优点。
通常,由于瓦楞纸板的角尖锐,因此在将缓冲体5收容于外袋7时,存在作业者受伤、或者外袋7因瓦楞纸的角而破损的可能性。纸浆模塑制与瓦楞纸制相比,尖锐的角少,因此能够降低作业者受伤、或者外袋7破损的可能性。
在重叠瓦楞纸板来形成缓冲体5的情况下,需要粘接剂,但在纸浆模塑制中不需要粘接剂,也不需要重叠瓦楞纸板的工序,因此与瓦楞纸板制相比,还具有能够低价地制造的优点。
纸浆模塑与瓦楞纸板制相比,容易成型复杂的形状,因此还具有容易研究形状以便缓冲冲击的优点。
例如作为缓冲体5,还能够使用泡沫聚苯乙烯制的缓冲体5,但泡沫聚苯乙烯在焚烧时燃烧温度为高温,存在过早损坏焚烧炉的问题、产生有害气体的问题。相对于此,纸浆模塑制的缓冲体5还具有能够改善这种问题的优点。
根据缓冲体5,即使使缓冲体5绕与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第一凹部53A也与端子12对置,因此作业者在配置缓冲体5时可以不注意缓冲体5的朝向。因此作业性提高。
根据缓冲体5,由于中空的伸出部的前端比第一凹部53A的前端远离包装箱2的第一壁部22,因此当上表面下落时,由中空的伸出部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中空的伸出部若受到冲击则被压变形,因此伸出部被压变形来缓冲冲击,由此能够进一步缓冲上表面下落的情况下的冲击。在缓冲体5被用作下侧缓冲体5B的情况下,底面下落时的冲击被中空的伸出部缓冲。
根据缓冲体5,由于在构成边框部60的第三壁部51与第四壁部52之间确保有空间65,因此当运输箱3侧面下落时,第四壁部52利用空间65来挠曲,或者第三壁部51利用空间65来挠曲,由此作为缓冲施加于铅蓄电池1的冲击的缓冲件发挥功能。因此,能够缓冲侧面下落的情况下的冲击。
根据缓冲体5,在第四壁部52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与包装箱2的侧壁部20(与第一壁部22垂直相连的壁部)平行的面64A的凸缘64,因此在以立起的状态收容缓冲体5时,凸缘64的平行的面64A与运输箱3的侧壁部30接触,由此缓冲体5不易倒下。因此作业性提高。
根据缓冲体5,由于形成有以远离包装箱2的角部的方式凹陷的第三凹部53C,因此在角部下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冲击集中于铅蓄电池1的角部。因此,能够降低冲击集中于角部而导致铅蓄电池1破损的可能性。
根据缓冲体5,由于在缓冲体5的第二壁部50的、朝向与包装箱2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平面70,所以作业者容易通过将胶带朝向平面70按压来粘贴胶带。因此作业性提高。
根据缓冲体5,由于在下侧缓冲体5B形成有凹部53,因此能够在凹部53配置粒状的吸收材料6。以往,在将包装箱2收容于运输箱3之后在运输箱3的侧面与包装箱2的侧面之间放入有吸收材料6,在包装箱2之下未配置吸收材料6。因此在运输箱3的内部,吸收材料6的配置存在不均匀。根据缓冲体5,通过在凹部53配置吸收材料6,能够降低运输箱3的内部中的吸收材料6的不均匀。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吸收漏出的电解液。
根据缓冲体5,缓冲体5的第二壁部50中除凹部53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第二壁部50的面积的5成以上且8成以下。若第二壁部50中除凹部53以外的部分(与包装箱2的底壁部21接触的部分)的面积过小,则存在下侧缓冲体5B无法充分缓冲冲击的可能性。相反地,若除凹部53以外的部分的面积过大,则能够配置在包装箱2之下的吸收材料6的量变少,电解液的吸收性降低。本申请发明人专心研究的结果是发现:若使第二壁部50中除凹部53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第二壁部50的面积的5成以上且8成以下,则能够均衡地兼顾冲击的缓冲与电解液的吸收。根据缓冲体5,由于第二壁部50中除凹部53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第二壁部50的面积的5成以上且8成以下,因此能够均衡地兼顾冲击的缓冲与电解液的吸收。
根据缓冲体5,从上侧观察,第一凹部53A沿铅蓄电池1的短边方向延伸。铅蓄电池1有多个尺寸,存在端子12在短边方向上的位置根据尺寸而不同的情况。若第一凹部53A沿铅蓄电池1的短边方向延伸,则即使铅蓄电池1的尺寸不同,第一凹部53A也位于端子12的正上方,因此能够对不同尺寸的铅蓄电池1共同应用缓冲体5。因此,与按照每个尺寸准备缓冲体5的情况相比,效率高。
根据缓冲体5,从上侧观察,第一凹部53A在铅蓄电池1的长边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铅蓄电池1有多个尺寸,存在端子12在长边方向上的位置根据尺寸而不同的情况。若第一凹部53A在铅蓄电池1的长边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则即使铅蓄电池1的尺寸不同,第一凹部53A也位于端子12的正上方,因此能够对不同尺寸的铅蓄电池1共同应用缓冲体5。因此,与按照每个尺寸准备缓冲体5的情况相比,效率高。
根据实施方式1的包装构造,能够改善在运输铅蓄电池1的情况下特有的课题。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过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以第一凹部53A以短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形成在短边方向的两侧、即使将缓冲体5绕与第一壁部22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来配置、第一凹部53A也与端子12对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第一凹部53A也可以以短边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而仅形成在短边方向的任一侧。不过,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上侧缓冲体5A时需要注意朝向。
(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以上侧缓冲体5A的中空的伸出部的下端(前端)位于比第一凹部53A的下端靠下的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中空的伸出部的下端也可以与第一凹部53A的下端的位置相同。在该情况下,当运输箱3上表面下落或底面下落时,还通过第一凹部53A承受冲击。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端子12设置于铅蓄电池1的上表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设置有端子12的面并不限定于上表面。例如端子12也可以设置在铅蓄电池1的侧面。
(4)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以搭载于汽车的铅蓄电池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铅蓄电池1并不限定于搭载于汽车。例如铅蓄电池1也可以搭载于摩托车,还可以被用于其他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铅蓄电池;2…包装箱(箱的一个例子);3…运输箱(外箱的一个例子);5…缓冲体;7…外袋(袋的一个例子);12…端子;13…假想直线;22…第一壁部;50…第二壁部;51…第三壁部;52…第四壁部;53A…第一凹部;53B…第二凹部(中空的伸出部的一个例子);53C…第三凹部(中空的伸出部的一个例子);53D…第四凹部(中空的伸出部的一个例子);53F…第六凹部(中空的伸出部的一个例子);64…凸缘;64A…平行的面;65…空间(第三壁部与第四壁部之间的空间的一个例子);70…平面。

Claims (8)

1.一种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该铅蓄电池具有两个端子,
所述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的特征在于,
该缓冲体为纸浆模塑制,具有:
第二壁部,在该缓冲体配置在包装有所述铅蓄电池的箱的壁部中的与所述两个端子相面对的第一壁部的外侧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壁部相面对;和
第一凹部,在上述状态下形成于所述第二壁部的与所述端子对置的位置,并向远离所述第一壁部的方向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端子以从与所述箱的所述第一壁部垂直的方向观察与连接两个所述端子的假想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箱的中心为基准而配置在所述正交的方向的任一相同侧,
所述第一凹部以所述箱的所述中心为基准而形成在所述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即使将所述缓冲体绕与所述第一壁部垂直的直线旋转180度来配置,所述第一凹部也与所述端子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部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一壁部的方向伸出的中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前端的位置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一凹部的前端远离所述第一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状的第三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的外周缘部相连,包围所述箱;和
框状的第四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连接,包围所述第三壁部,
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四壁部之间确保有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壁部以随着远离所述第二壁部而接近所述箱的方式倾斜,
在所述第四壁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凸缘,该凸缘具有与所述箱的壁部中的和所述第一壁部成直角相连的壁部平行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三壁部形成有以远离所述箱的角部的方式凹陷的第二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和所述缓冲体在放入至袋的状态下运输,
在所述第二壁部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反侧的面形成有平面,该平面用于在用胶带封堵所述袋的开口时按压所述胶带。
8.一种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该铅蓄电池具有两个端子,
所述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箱,包装所述铅蓄电池;
外箱,收容所述箱;以及
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在所述外箱的内部配置在所述箱的所述第一壁部的外侧。
CN202180025419.0A 2020-05-18 2021-03-30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Pending CN115397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6449 2020-05-18
JP2020-086449 2020-05-18
PCT/JP2021/013433 WO2021235104A1 (ja) 2020-05-18 2021-03-30 鉛蓄電池用の緩衝体、及び、鉛蓄電池の梱包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7742A true CN115397742A (zh) 2022-11-25

Family

ID=7870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5419.0A Pending CN115397742A (zh) 2020-05-18 2021-03-30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2685A1 (zh)
JP (1) JPWO2021235104A1 (zh)
CN (1) CN115397742A (zh)
DE (1) DE112021002838T5 (zh)
WO (1) WO20212351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5361B (zh) * 2023-07-24 2024-04-02 广州伟洪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组装的铅酸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0025A (en) * 1991-08-09 1992-11-03 Uarco Incorporated Battery shipping container
US5226555A (en) * 1992-07-31 1993-07-13 Greif Bros. Corporation Battery container
US6361659B1 (en) * 1995-12-27 2002-03-26 Chun-Tse Yang Pulp mold and molding mean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1102019A (ja) * 1999-10-01 2001-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ッド体とそのパッド体を備えた蓄電池梱包体
JP3807384B2 (ja) * 2002-03-29 2006-08-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梱包物
JP2005313942A (ja) 2004-04-30 2005-11-10 Chiyoda Container Corp 包装構造
JP4978363B2 (ja) * 2007-07-31 2012-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梱包構造
KR102224026B1 (ko) * 2014-04-14 2021-03-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용 포장 용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2685A1 (en) 2023-05-11
DE112021002838T5 (de) 2023-03-09
WO2021235104A1 (ja) 2021-11-25
JPWO2021235104A1 (zh)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7500B2 (ja) 梱包体
US7328800B2 (en) Cushioning material for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matter
JP5653527B2 (ja) 梱包構造
US20070175778A1 (en) Cardboard packing box for cartridge container
CN115397742A (zh)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JP3755580B2 (ja) 容器の梱包体及び容器の緩衝体
JP3938553B2 (ja) 梱包箱
KR200409775Y1 (ko) 포장용 완충재
US8047371B2 (en) Packing cushion
CN214139756U (zh) 一种包装箱
US9455168B2 (en) Buffer material for packing wafer carrier
JP5200280B2 (ja) 扁平角形電池の包装容器および梱包方法
JP2021181311A (ja) 鉛蓄電池の梱包構造
CN116529167A (zh) 铅蓄电池的输送构造
JP2013023252A (ja) 梱包体及び緩衝体
WO2012058676A2 (en) Substrate shipper
KR102562348B1 (ko) 부품용 포장시스템
TW201233602A (en) Substrate shipper
JP6068096B2 (ja) ウェーハカセットの梱包体
CN216916821U (zh) 一种锂电池运输包装
US11753230B2 (en) Battery pack packaging box, and battery pack stored in same
TWM572880U (zh) Buffer buffer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CN218113405U (zh) 运输包装箱和电池包
CN217754963U (zh) 一种缓冲包装纸盒
JP3171529U (ja) 梱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