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0082B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0082B
CN115380082B CN202180022944.7A CN202180022944A CN115380082B CN 115380082 B CN115380082 B CN 115380082B CN 202180022944 A CN202180022944 A CN 202180022944A CN 115380082 B CN115380082 B CN 115380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resin
acid
resin composition
polyamide
molded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29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0082A (zh
Inventor
安井哲也
坂本朱音
末富夕贵
児玉齐
大石康介
熊谷骏
藤田美香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Corp filed Critical Ub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8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0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0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0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53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a final operation, e.g. sha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1/00Use of polyethers, e.g. PEEK, i.e. polyether-etherketone or PEK, i.e. polyetherketone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71/02Polyalkylene oxides, e.g. PEO, i.e. polyethylene oxide,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7/00Use of PA, i.e. 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7/00Use of PA, i.e. 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77/10Aromatic polyamides [polya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2Coloured
    • B29K2995/0021Multi-colou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30Applications used for thermoform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1/00Compositions of oils, fats or wax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91/06Wax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机械特性、粘接性、耐氯化钙性优异,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70~99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0~18质量%、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0.01~0.50质量%、聚烯烃蜡(D)0.01~0.50质量%、以及除(A)~(D)之外的成分(E)0~22.98质量%,(A)~(E)的合计为100质量%,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Description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已知聚酰胺树脂作为耐燃料透过性(低燃料透过性)优异的树脂,在各种用途中要求具有耐燃料透过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氨基末端基团浓度大于羧基末端基团浓度的聚酰胺6树脂与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聚烯烃树脂熔接而得到的燃料部件的燃料透过耐性优异,且熔接部的燃料耐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关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组合物,要求机械特性和对于在融雪剂等中使用的氯化钙的耐性的进一步提高。另外,根据本发明人等的见解发现:关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组合物在粘接于特定的酸改性量的聚烯烃时的粘接性,尚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粘接于特定的酸改性量的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机械特性、粘接性和耐氯化钙性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9]。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
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70~99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0~18质量%、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0.01~0.50质量%、聚烯烃蜡(D)0.01~0.50质量%和除(A)~(D)之外的成分(E)0~22.98质量%,此处,(A)~(E)的合计为100质量%,
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2]根据[1]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历经以下的工序1~工序3而得到的二色成形品(2)的断裂点伸长率为20%以上。
工序1:将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100℃并向模具中注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1)的工序。
工序3:使工序2中得到的二色成形品(1)在65℃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而得到二色成形品(2)的工序,前述混合液的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
[3]根据[1]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历经以下的工序1、工序2和工序3’而得到的二色成形品(2’)的断裂点伸长率为15%以上。
工序1:将酸改性量为15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100℃并向模具中导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1)的工序。
工序3’:使工序2中得到的二色成形品(1)在65℃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而得到二色成形品(2’)的工序,前述混合液的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
[4]根据[1]~[3]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5]根据[1]~[4]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
[6]根据[1]~[5]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为聚乙二醇单甲基醚。
[7]根据[1]~[6]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烯烃蜡(D)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
[8]一种成形品,其包含[1]~[7]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进粘接,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9]一种部件,其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其包含[8]的成形品。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以下的内容。
[1a]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用途,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7]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2a]一种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7]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3a]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的用途,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7]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4a]一种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的方法,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7]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用于粘接于特定的酸改性量的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机械特性、粘接性和耐氯化钙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关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含量,在组合物中存在多种符合各成分的物质时,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意味着组合物中存在的该多种物质的总量。
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是指包括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是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70~99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0~18质量%、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0.01~0.50质量%、聚烯烃蜡(D)0.01~0.50质量%和除(A)~(D)之外的成分(E)0~22.98质量%,此处,(A)~(E)的合计为100质量%,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不仅机械特性、粘接性和耐氯化钙性优异,耐燃料透过性也优异。
以下,称为“粘接性”时,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意味着对“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性。
《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本说明书中也简称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是不具有芳香环及脂环式基团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可列举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和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是指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1种的聚酰胺树脂。此处,作为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可列举出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另外,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时,将1种脂肪族二胺与1种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视为1种单体成分。
脂肪族二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特别优选为4~12。脂肪族二羧酸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特别优选为6~12。内酰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2。氨基羧酸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2。
作为脂肪族二胺,可列举出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十三烷二胺、十四烷二胺、十五烷二胺、十六烷二胺、十七烷二胺、十八烷二胺、十九烷二胺、二十烷二胺等。另外,作为脂肪族二羧酸,可列举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十烷二酸等。
作为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可列举出六亚甲基二胺与己二酸的组合、六亚甲基二胺与癸二酸的组合、六亚甲基二胺与十二烷二酸的组合等,优选使用这些组合的等摩尔盐。
作为内酰胺,可列举出ε-己内酰胺、庚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十二内酰胺、α-吡咯烷酮、α-哌啶酮等。另外,作为氨基羧酸,可列举出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9-氨基壬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内酰胺优选为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
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己内酰胺(聚酰胺6)、聚庚内酰胺(聚酰胺7)、聚十一内酰胺(聚酰胺11)、聚月桂内酰胺(聚酰胺12)、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聚十二烷二酰丁二胺(聚酰胺412)、聚壬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9)、聚癸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10)、聚十二烷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12)、聚壬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9)、聚癸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己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6)、聚壬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9)、聚癸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0)、聚十二烷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2)、聚己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6)、聚壬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9)、聚癸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2)、聚己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6)、聚壬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9)、聚癸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0)、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2)、聚乙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2)等。
<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
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是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2种以上、且不具有芳香环及脂环式基团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因而,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可列举出作为选自由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内酰胺和氨基羧酸组成的组中的2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的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
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6)、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壬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9)、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癸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10)、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一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611)、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二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612)、己内酰胺/氨基十一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11)、己内酰胺/月桂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12)、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月桂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66/12)、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六亚甲基二氨基癸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6/610)、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二烷二羧酸共聚物(聚酰胺6/66/612)、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己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6/6)等。
<优选方式>
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优选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更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聚酰胺6和/或聚酰胺66。
<特性>
(氨基浓度)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前述氨基浓度小于46μmol/g时,粘接性差。另外,前述氨基浓度超过110μmol/g时,无法维持分子量,难以制造具有这种氨基浓度的聚酰胺树脂,另外,因分子量降低而导致成形品的机械物性受损。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氨基浓度优选为50~110μmol/g、更优选为60~100μmol/g、特别优选为80~99μmol/g。氨基浓度是溶解于苯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并利用中和滴定而求出的值。氨基浓度可通过在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中添加脂肪族单胺或脂肪族二胺和/或脂肪族单羧酸或脂肪族二羧酸来调整。
(相对粘度)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相对粘度没有特别限定,根据JIS K 6920,对于96质量%的硫酸中、浓度为1质量%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8~5.0、特别优选为1.8~4.5。相对粘度的测定优选通过上述内容进行测定,但各种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相对粘度及其混合比已知时,可以将各自的相对粘度乘以其混合比而得到的值进行加合而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整体的相对粘度。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装置,可列举出间歇式反应釜、单槽式~多槽式的连续反应装置、管状连续反应装置、单螺杆型混炼挤出机、双螺杆型混炼挤出机等混炼反应挤出机等公知的聚酰胺制造装置。作为聚合方法,可以使用熔融聚合、溶液聚合、固相聚合等公知方法,反复进行常压、减压、加压操作来进行聚合。这些聚合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组合使用。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方法,只要能够得到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在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聚合时或聚合结束后、和/或对脂肪族聚酰胺树脂进行挤出混炼时,添加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另外,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在投入原料时过量添加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并进行聚合的方法;在投入原料时,添加原料单体成分和除原料单体成分之外的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并进行聚合的方法;或者,将规定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进行聚合后,在即将从聚合槽中取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之前,以成为目标氨基浓度的量添加脂肪族二胺化合物。进而,也可以通过以成为目标氨基浓度的方式对聚合后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与二胺化合物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来制造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作为除前述之外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条件,可列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为包含芳香环的聚酰胺树脂。因而,作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可列举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和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
<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
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是构成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2种以上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此处,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可列举出作为选自脂肪族二胺和/或脂环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和/或脂环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中的单体的共聚物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此处,构成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二胺与二羧酸的组合时,将1种二胺与1种二羧酸的组合视为1种单体成分。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可列举出前述物质。
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1,4-亚苯基二氧基二乙酸、1,3-亚苯基二氧基二乙酸、二苯甲酸、4,4’-氧基二苯甲酸、二苯基甲烷-4,4’-二羧酸、二苯基砜-4,4’-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另外,作为脂环式二羧酸,可列举出1,3-环戊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
作为芳香族二胺,可列举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甲胺、间苯二甲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醚等芳香族二胺。另外,作为脂环式二胺,可列举出环己二胺、甲基环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等。
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4T/6T)、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己二酰丁二胺)共聚物(聚酰胺4T/4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M5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T/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10)、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12)、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6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610)、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612)等。
另外,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11)、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12)、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间苯二甲酰壬二胺/间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9I/M8I)、聚(萘二酰壬二胺/萘二酰2-甲基辛二胺)共聚物(聚酰胺9N/M8N)、聚(萘二酰壬二胺/萘二酰2-甲基辛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N/M8N/11)、聚(萘二酰壬二胺/萘二酰2-甲基辛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N/M8N/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10)、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010)、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012)、聚(萘二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1)、聚(萘二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2)、聚(萘二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010)、聚(萘二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0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010)、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012)等。
另外,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1)、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10)、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1)、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210)、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212)、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1)、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2)、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210)、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2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1)、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210)、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212)等。
<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
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是指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1种的聚酰胺树脂。因而,作为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可列举出脂肪族二胺和/或脂环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和/或脂环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此处,脂肪族二胺、脂环式二胺、芳香族二胺、脂肪族二羧酸、脂环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可列举出前述物质。
作为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T)、聚萘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N)、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酰胺10T)、聚萘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N)、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T)、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N)、聚丁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4)、聚戊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5)、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6)、聚辛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8)、聚壬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9)、聚癸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10)、聚十二烷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12)、聚丁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4)、聚戊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5)、聚己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6)、聚辛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8)、聚壬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9)、聚癸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10)、聚十二烷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12)等。
<优选方式>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优选为由源自对苯二甲酸的单元40~95摩尔%和源自间苯二甲酸的单元5~60摩尔%与脂肪族二胺形成的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或者由脂肪族二羧酸与间苯二甲胺或对苯二甲胺形成的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更优选为包含源自由脂肪族二胺与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单体成分的单元60~99重量%且包含源自脂肪族聚酰胺成分的单元1~40重量%的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或者由脂肪族二羧酸与间苯二甲胺形成的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此处,由脂肪族二胺与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单体成分优选为六亚甲基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等摩尔盐以及六亚甲基二胺与间苯二甲酸的等摩尔盐。另外,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进一步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T/6I、聚酰胺MXD6和聚酰胺PXD6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聚酰胺6T/6I。
<特性>
<<氨基浓度>>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氨基浓度没有特别限定,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110μmol/g、更优选为30~100μmol/g、特别优选为31~49μmol/g。氨基浓度可通过在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制造中添加单胺或二胺和/或单羧酸或二羧酸来调整。
<<相对粘度>>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相对粘度没有特别限定,按照JIS K 6920,对于96%硫酸中、浓度为1重量%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8~5.0、特别优选为1.8~4.5。存在2种以上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时的相对粘度可以如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所述那样。
作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制造装置和聚合方法,可列举出在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中如上所述的制造装置和聚合方法。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
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为具有亚烷基链的聚亚烷基二醇的单烷基醚或二烷基醚。
聚亚烷基二醇的亚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特别优选为2~4。聚亚烷基二醇的亚烷基链可以为直链状或支链状中的任一者,也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作为聚亚烷基二醇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另外,烷基醚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特别优选为1~4。
因而,作为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优选为具有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链的聚亚烷基二醇的碳原子数1~6的单烷基醚,特别优选为聚乙二醇的单甲基醚。
从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10000、特别优选为1000~5000。此处,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的数均分子量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定。
作为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的市售品,可列举出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的M-PEGCP400、CP500、CP2500、CP5000等;日本油脂公司制的UNIOX M-400、M-550、M-1000、M-2000、M-4000等。
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聚烯烃蜡(D)》
聚烯烃蜡(D)可列举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聚乙烯共聚物蜡、氧化聚乙烯蜡、酸改性聚乙烯蜡、酸改性聚丙烯蜡等。此处,聚乙烯共聚物可列举出聚乙烯与除乙烯之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
作为聚烯烃蜡(D),优选为聚乙烯蜡、或者通过对聚乙烯蜡进行氧化改性或酸改性而导入有极性基团的改性聚乙烯蜡。
另外,从能够提高在聚酰胺树脂中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聚烯烃蜡(D)优选为通过进行酸改性而导入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蜡。关于酸改性,在酸改性聚烯烃中如后所述。
聚烯烃蜡(D)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特别优选为1500~4000。此处,聚烯烃蜡的数均分子量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定。
聚烯烃蜡(D)的熔点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60~145℃。
作为聚烯烃蜡(D)的市售品,可列举出三井化学公司制的HI-WAX 200P、320P、400P、420P、405MP、320MP、4051E、2203A、NL800等。
聚烯烃蜡(D)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除(A)~(D)之外的成分(E)》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包含除(A)~(D)之外的成分(E)。作为这种成分(E),可列举出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之外的聚酰胺树脂;二胺;增塑剂、耐热材料、发泡剂、耐候剂、结晶成核剂、抗氧化剂、结晶促进剂、脱模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阻燃助剂、颜料、染料等功能性赋予剂等。
作为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之外的聚酰胺树脂,可列举出氨基浓度小于46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氨基浓度超过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
二胺是能够提高聚酰胺树脂的氨基浓度的成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通过包含二胺作为成分(E),从而能够提高粘接性。二胺可列举出上述成分,优选为脂肪族二胺。
颜料是为了调整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颜色而添加的。作为颜料,可列举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可列举出氧化钛、锌白、炭黑、钼红、普鲁士蓝、钴蓝、粘土、高岭土、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滑石、二氧化硅、矾土白、偶氮颜料、酞菁颜料、喹吖啶酮颜料、异吲哚啉颜料、阴丹士林颜料、苝颜料等。
作为除颜料之外的功能性赋予剂,可列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中记载的成分。
成分(E)分别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例如,成分(E)可以为1种以上的颜料与1种以上的有机抗氧化剂的组合。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不含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之外的聚酰胺树脂。即,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聚酰胺树脂仅由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组成。
《含量》
各成分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的含量如下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A)~(E)的合计为100质量%。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含量为70~99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70.01~98.99质量%、优选为85.01~98.99质量%。另外,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含量相对于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总质量优选为60~100质量%、更优选为90~100质量%、特别优选为95~100质量%。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含量为0~18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5质量%、特别优选为0~12质量%。
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的含量为0.01~0.50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3~0.45质量%、更优选为0.05~0.40质量%、特别优选为0.10~0.30质量%。
聚烯烃蜡(D)的含量为0.01~0.50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2~0.45质量%、更优选为0.03~0.40质量%、特别优选为0.05~0.15质量%。
除(A)~(D)之外的成分(E)的含量为0~22.98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20.00质量%、更优选为0~15.00质量%、特别优选为0~5.00质量%。
(优选方式)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历经以下的工序1~工序3而得到的二色成形品(2)的断裂点伸长率优选为20%以上。
工序1:将酸改性量为15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100℃并向模具中导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1)的工序。
工序3:使工序2中得到的二色成形品(1)在65℃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而得到二色成形品(2)的工序,前述混合液的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
另外,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历经上述工序1和工序2以及以下工序3’而得到的二色成形品(2’)的断裂点伸长率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20%以上。
工序3’:使工序2中得到的二色成形品(1)在65℃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而得到二色成形品(2’)的工序,前述混合液的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
二色成形品(1)、(2)和(2’)的制造方法除了采用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途和实施例中如后所述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应用例如如下的方法。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聚烯烃蜡(D)和除(A)~(D)之外的成分(E)的混合可以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班伯里密炼机、捏合机和混合辊等通常公知的熔融混炼机。作为没有限定的混合的具体方法,可列举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在配混全部原材料后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配混一部分原材料后进行熔融混炼,进而配混剩余的原材料并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或者,在配混一部分原材料后,在熔融混炼中使用侧进料器来混合剩余的原材料的方法等。
《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
关于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本说明书中,也简称为“酸改性聚烯烃”),为了使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表现出粘接性而具有规定的酸改性量。在这种聚烯烃的分子中,对聚酰胺树脂(A)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表现出粘接性的量而存在。
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优选为9~100μmol/g,更优选为10~100μmol/g,特别优选为12~40μmol/g。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小于8μmol/g时,粘接性差。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超过100μmol/g时,在粘接界面处,有时酸改性聚烯烃与聚酰胺树脂过度反应,由此导致聚烯烃原本的机械物性受损。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可通过滴定来测定。具体而言,可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
作为酸改性聚烯烃中的聚烯烃,可列举出(乙烯和/或丙烯)/α-烯烃系共聚物、(乙烯和/或丙烯)/(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系共聚物等,优选为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
(乙烯和/或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是将乙烯和/或丙烯与碳原子数3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
作为碳原子数3以上的α-烯烃,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9-甲基-1-癸烯、11-甲基-1-十二碳烯、12-乙基-1-十四碳烯等。
另外,共聚物可以为共聚有非共轭二烯等多烯的物质。作为非共轭二烯,可列举出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庚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乙叉基-8-甲基-1,7-壬二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DMDT)、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环辛二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5-乙叉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丙叉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叉基-2-降冰片烯、2,3-二异丙叉基-5-降冰片烯、2-乙叉基-3-异丙叉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5-降冰片二烯等。
(乙烯和/或丙烯)/(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系共聚物是将乙烯和/或丙烯与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单体进行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单体,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酯单体,可列举出α,β-不饱和羧酸的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戊酯、己酯、庚酯、辛酯、壬酯、癸酯等。
作为用于对聚烯烃进行酸改性的化合物,可列举出羧酸及其衍生物。作为羧酸及其衍生物,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巴豆酸、中康酸、柠康酸、戊烯二酸、顺式-4-环己烯-1,2-二羧酸、内型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和这些羧酸的金属盐、马来酸单甲酯、衣康酸单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马来酸二甲酯、衣康酸二甲酯、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内型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酐、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缩水甘油酯、柠康酸缩水甘油酯等。
酸改性聚烯烃优选为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进行了酸改性的(乙烯和/或丙烯)/α-烯烃系共聚物、以及(乙烯和/或丙烯)/(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系共聚物。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途]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造成形品。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是包含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粘接。即,本发明还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用途。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的用途。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使用的方法。
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可通过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粘接的工序的方法来制造。此处,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粘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为任意方法。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优选通过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熔接的工序的方法来制造。作为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熔接的方法,可列举出包括对酸改性聚烯烃进行成形的工序和对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并将两种成形品进行熔接的工序的方法。因而,本发明还涉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粘接的工序。此处,作为优选方式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熔接的工序。
作为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与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进行熔接的方法,可列举出振动熔接工法、注射熔接工法、超声波熔接工法、旋转熔接工法、热板熔接工法、热线熔接工法、激光熔接工法、高频感应加热熔接工法等,根据期望的成形品的形状和/或使用目的来适当选择。此处,作为注射熔接工法,可列举出模具滑动注射(DSI)、模具旋转注射(DRI)、二色成形。
注射熔接工法中的成形树脂温度优选为250℃~320℃、特别优选为270℃~300℃。另外,注射熔接工法中的模具温度优选为30℃~120℃、特别优选为50℃~100℃。
需要说明的是,对酸改性聚烯烃进行成形的工序中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方法。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树脂温度优选为190℃~250℃、特别优选为180℃~220℃。另外,对酸改性聚烯烃进行成形时的模具温度优选为10℃~90℃、特别优选为30℃~60℃。
因而,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来制造成形品的方法优选为包括以下工序1-a和工序2-a的二色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工序1-a:将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180~220℃、模具温度为30~6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a:将工序1-a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90~110℃(优选为100℃)并向模具中注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成形树脂温度为270~300℃、模具温度为50~10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的工序。
作为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品的形状,是任意的,可列举出薄膜状、片状、中空状(管状、软管状、瓶状等)等,根据成形品的目的进行适当设定。
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品可以以前述成形品自身的形式或者以包含前述成形品的部件的形式用于汽车部件、铁道部件、机械部件、工业材料、产业资材、电气部件、电子部件、医疗部件、食品包装用部件、家庭用品、办公用品、建材相关部件、家具用部件等各种用途。在各种用途所使用的部件中,除前述成形品之外的构件可根据用途而适当使用公知的构件。
另外,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燃料耐性优异,因此,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品优选用作与燃料接触的部件,该部件包含前述成形品。此处,作为燃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汽车用的燃料。因而,作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优选为汽车部件。
此处,作为汽车部件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燃料用部件(汽油罐、油罐等燃料用罐;燃料输送管、燃油导轨、燃料管、燃料软管等燃料运输用部件;燃料罐所附带的阀门类、燃料软管用接头、金属容器连接用喷嘴、分离器等与燃料接触的部件所附带的部件);吸气系统部件或排气系统部件(风管、进气歧管、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盒、共振器、节流阀体、空压软管、空压管等);汽车外板/外包装结构构件(气体阻流板、挡泥板、保险杠、悬挂行李箱等);或者其它汽车用部件(软管接头、油压管、油压软管、座套等)等。另外,作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优选为燃料罐所附带的管道类、燃料软管用接头、金属容器连接用喷嘴、分隔件等部件。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表中的各成分含量均为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成分和成形品的物性评价方法。
[所使用的成分]
1.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1)PA6(1):聚酰胺6(宇部兴产公司制:氨基浓度=91μmol/g)
2.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
(1)PA6T/6I:聚酰胺6T/6I共聚物(Ems-Chemie Japan公司制、Grivory(注册商标)G21:氨基浓度=38μmol/g)
3.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
(1)聚乙二醇单甲基醚(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M-PEG CP2500:数均分子量2500)
4.聚烯烃蜡(D)
(1)聚乙烯蜡(三井化学公司制、HI-WAX 320P、数均分子量3000)
5.其它成分(E)
(1)PA6(2):聚酰胺6(宇部兴产公司制:氨基浓度=45μmol/g)
(2)PA6(3):聚酰胺6(宇部兴产公司制:氨基浓度=30μmol/g)
(3)炭黑(Cabot公司制、VULCAN P)
(4)六亚甲基二胺(富士胶片和光纯药公司制)
(5)酚系抗氧化剂(BASF JAPAN公司制、Irganox 1098)
5.酸改性聚烯烃
(1)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1)
酸改性量:16μmol/g(滴定法)
MFR:0.6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3
熔点:128℃(DSC法)
(2)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2)
酸改性量:38μmol/g(滴定法)
MFR:0.6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4
熔点:128℃(DSC法)
(3)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3)
酸改性量:15μmol/g(滴定法)
MFR:0.2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4
熔点:127℃(DSC法)
(4)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4)
酸改性量:4μmol/g(滴定法)
MFR:0.3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4
熔点:127℃(DSC法)
(5)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5)
酸改性量:7μmol/g(滴定法)
MFR:3.2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2
熔点:118℃(DSC法)
(6)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6)
酸改性量:0μmol/g(滴定法)
MFR:0.3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5
熔点:134℃(DSC法)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的制作]
利用双螺杆混炼机ZSK32McPlus(COPERION公司制),在L/D为48、螺杆直径为32mm、料筒温度为250℃、螺杆转速为200rpm、喷出量为50kg/h的条件下,对表1中记载的各成分进行熔融混炼,制作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粒料。将所得粒料用于下述“机械特性”的评价。
[机械特性]
(1)拉伸屈服应力、拉伸断裂公称应变和拉伸模量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A型试验片,并根据ISO527-1、2在23℃气氛下实施拉伸试验。
(2)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B型试验片,并根据ISO178在23℃气氛下实施弯曲试验。
(3)夏比冲击强度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B型试验片,在后加工中根据ISO179/1eA来进行V型缺口加工。在锤容量1J、23℃气氛下实施夏比冲击试验。
(4)载荷挠曲温度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B型试验片,并根据ISO75-2,在载荷0.45MPa的条件下测定至规定挠曲量为止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夏比冲击强度为5.5KJ/m2以上、载荷挠曲温度为60℃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机械特性”优异。
[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率]
向酸改性聚烯烃中添加二甲苯,在125℃油浴中边搅拌边使其溶解。将酸改性聚烯烃溶解后,加入适量的百里酚蓝,设置滴定管,使用KOH进行中和滴定,求出聚烯烃的酸改性率。
[与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性试验]
(1)试验片的制作
通过以下的工序1和工序2,得到具有ASTM1号片哑铃型试验片形状的二色注射成形试验片(试验片1)。另外,通过以下的工序3,得到燃料浸渍后的试验片(试验片2)。图1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侧面图。此处,试验片由部件1(图1、图2:1)和部件2(图1、图2:2)构成。
(1-1)工序1
使用注射成形机(FANUC公司制的T-100D、合模力100吨、螺杆直径36mm),向模具中插入图1的部件2的形状的金属片,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注射速度为50mm/sec的条件下,进行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一次成形,得到具有部件1的形状的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
(1-2)工序2
将工序1中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成形品以100℃充分预热。其后,在将部件2的形状的金属片插入物去除的状态,将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插入至模具内。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注射速度为100mm/sec的条件下,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对部件2的部分进行二次成形,由此得到二色注射成形品(试验片1)。试验片1的部件1(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与部件2(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的边界面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时被融粘接。
(1-3)工序3
将二色注射成形品(试验片1)放入高压釜中,封入至完全浸渍于FuelC+乙醇10体积%的混合燃料(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比))为止。将高压釜加热至65℃,进行一星期或三星期的浸渍处理。其后,取出成形品,擦掉化学药品,得到在燃料中浸渍后的试验片(试验片2)。
(2)物性试验
在室温(23℃)下,在试验速度为50mm/sec、夹具间距离为140mm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片2的拉伸试验,求出断裂点伸长率和拉伸屈服时的最大应力。需要说明的是,表的值是针对3个试验片进行试验的结果的平均值。
此处,将刚刚制造后的试验片的断裂点伸长率为20%以上、且进行一星期浸渍处理后的试验片的断裂点伸长率为20%以上的情况判断为粘接性优异。
[耐氯化钙性]
将根据ISO 294-1而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调整至80℃×90RH%的恒温槽中进行24小时的前处理。在取出的试验片的中央部载置纱布,并涂布饱和氯化钙水溶液后,观察以100℃放置2小时后的表面外观。将外观良好的情况(为〇的情况)判断为耐氯化钙性优异。
○:外观良好
×:外观不良
[燃料透过性]
使用注射成形机,成形出直径75mm、1mm厚的平板试验片,以60℃的试验温度使用Fuel C(SAE、J1681)+乙醇10体积%的混合燃料(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比)),按照JIS Z0208来测定燃料透过性。透过面积为1.13×10-3m2(φ3.8×10-2m)。用于填充试验燃料的试样片的数量为“2个”,成为对照的未填充试验燃料的试样片的数量为“1个”。
对实施例2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测定燃料透过性,结果为2.7g·mm/(m2·24小时)。
将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组成的单位为质量%。
[表1]
由表1的结果可明确:实施例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特性、粘接性和耐氯化钙性优异。
比较例1~3的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小于8μmol/g,因此,粘接性差。
比较例4的树脂组合物中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含量超过18质量%,因此,机械物性差。
比较例5和6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小于46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因此,粘接性差。
比较例7的树脂组合物不含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和聚烯烃蜡(D)这两者,因此,机械物性和耐氯化钙性这两者差。
比较例8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小于46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且不含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和聚烯烃蜡(D)这两者,因此,机械特性、粘接性和耐氯化钙性这两者差。
附图标记说明
1:部件1
2:部件2

Claims (12)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
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70~99质量%、氨基浓度为20~110μmol/g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0~18质量%、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0.01~0.50质量%、聚烯烃蜡(D)0.01~0.50质量%、以及除(A)~(D)之外的成分(E)0~22.98质量%,(A)~(E)的合计为100质量%,
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历经以下的工序1~工序3而得到的二色成形品(2)的断裂点伸长率为20%以上,
工序1:将酸改性量为15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100℃并向模具中导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1)的工序;
工序3:使工序2中得到的二色成形品(1)在65℃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而得到二色成形品(2)的工序,所述混合液的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历经以下的工序1、工序2和工序3’而得到的二色成形品(2’)的断裂点伸长率为15%以上,
工序1:将酸改性量为15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100℃并向模具中导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1)的工序;
工序3’:使工序2中得到的二色成形品(1)在65℃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而得到二色成形品(2’)的工序,所述混合液的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亚烷基二醇烷基醚(C)为聚乙二醇单甲基醚。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烯烃蜡(D)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氨基浓度为80~99μmol/g。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12~40μmol/g。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制造与燃料接触的部件,
所述部件含有包含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
所述成形品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粘接,
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11.一种成形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粘接,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8~100μmol/g。
12.一种部件,其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其包含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形品。
CN202180022944.7A 2020-03-19 2021-03-1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15380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9048 2020-03-19
JP2020049048 2020-03-19
PCT/JP2021/011384 WO2021187617A1 (ja) 2020-03-19 2021-03-19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0082A CN115380082A (zh) 2022-11-22
CN115380082B true CN115380082B (zh) 2023-12-05

Family

ID=7777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2944.7A Active CN115380082B (zh) 2020-03-19 2021-03-1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3305A1 (zh)
EP (1) EP4122671A4 (zh)
JP (1) JPWO2021187617A1 (zh)
CN (1) CN115380082B (zh)
WO (1) WO202118761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2880A (ja) * 1999-09-02 2001-03-21 Daicel Huels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4276600A (ja) * 2003-02-24 2004-10-0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接着用樹脂積層体および積層成形体
JP2010070701A (ja) * 2008-09-22 2010-04-02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5451991A (zh) * 2013-08-29 2016-03-3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结构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8838B2 (ja) 2001-03-16 2004-05-24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溶着部の燃料耐性に優れた燃料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50678B2 (ja) * 2001-04-27 2006-11-29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自動車部品用積層体
JP4444723B2 (ja) * 2004-04-20 2010-03-3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
JP200628150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Kuraray Co Ltd 積層構造体
JP2019065231A (ja) * 2017-10-04 2019-04-25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剤、硬化物、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WO2019159861A1 (ja) * 2018-02-15 2019-08-22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積層チューブ
CN112654677B (zh) * 2018-09-07 2023-08-04 Ube 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2880A (ja) * 1999-09-02 2001-03-21 Daicel Huels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4276600A (ja) * 2003-02-24 2004-10-0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接着用樹脂積層体および積層成形体
JP2010070701A (ja) * 2008-09-22 2010-04-02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5451991A (zh) * 2013-08-29 2016-03-3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0082A (zh) 2022-11-22
WO2021187617A1 (ja) 2021-09-23
EP4122671A4 (en) 2024-03-27
US20230203305A1 (en) 2023-06-29
EP4122671A1 (en) 2023-01-25
JPWO2021187617A1 (zh)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4677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6911665B2 (ja) 樹脂組成物、成形品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11448257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N108603026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5766742B2 (ja) ポリアミド成形材料、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従い製造されたポリアミド成型材料から成る成形体、ならびに排気ガスと接触する自動車におけるダクトとし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US20230131836A1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CN115380082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6759706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15315485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2003526547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を用いた素子とポリアミドを用いた素子とを連結してなる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09876B2 (ja) 水素タンクの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のブロー成形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水素タンク用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
JP7409875B2 (ja) 水素タンクの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のブロー成形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水素タンク用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
JP2013060495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23037237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7404774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7380116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3879839B2 (ja) 燃料部品
JP7468189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15066467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N115956103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N114746508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