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5485A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5485A
CN115315485A CN202180022506.0A CN202180022506A CN115315485A CN 115315485 A CN115315485 A CN 115315485A CN 202180022506 A CN202180022506 A CN 202180022506A CN 115315485 A CN115315485 A CN 115315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resin
acid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aliph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2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井哲也
坂本朱音
末富夕贵
児玉齐
大石康介
熊谷骏
藤田美香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Corp filed Critical Ub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15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5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7/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机械特性、粘接性、耐氯化钙性和耐燃料性优异,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40~93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2~10质量%、强化纤维(C)5~50质量%、以及除(A)~(C)之外的成分(D)0~53质量%,(A)~(D)的合计为100质量%,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

Description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已知聚酰胺树脂作为耐燃料透过性(低燃料透过性)优异的树脂,在各种用途中要求具有耐燃料透过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氨基末端基团浓度大于羧基末端基团浓度的聚酰胺6树脂与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聚烯烃树脂熔接而得到的燃料部件的燃料透过耐性优异,且熔接部的燃料耐性优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包含玻璃纤维的聚酰胺成形材料得到的成形体具有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016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关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组合物,要求机械特性和对于在融雪剂等中使用的氯化钙的耐性的进一步提高。另外,根据本发明人等的见解发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组合物在粘接于特定的酸改性量的聚烯烃时的粘接性尚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另外,根据本发明人等的见解发现:关于长期与燃料接触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组合物在燃料中的溶解性的降低,尚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粘接于特定的酸改性量的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机械特性、粘接性、耐氯化钙性和燃料耐性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8]。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
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40~93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2~10质量%、强化纤维(C)5~50质量%、以及除(A)~(C)之外的成分(D)0~53质量%,(A)~(D)的合计为100质量%,
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
[2]根据[1]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使用根据ISO294-1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以65℃进行了加热的高压釜内,在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重量变化率小于3.5%。
[3]根据[1]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使用根据ISO294-1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以65℃进行了加热的高压釜内,在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重量变化率小于5.5%。
[4]根据[1]~[3]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5]根据[1]~[4]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
[6]根据[1]~[5]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强化纤维(C)为玻璃纤维。
[7]一种成形品,其包含[1]~[6]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粘接,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
[8]一种部件,其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其包含[7]的成形品。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以下的发明。
[1a]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用途,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6]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2a]一种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6]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的所定义。
[3a]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的用途,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6]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4a]一种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的方法,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如[1]~[6]中任一项所定义,前述酸改性聚烯烃如[1]中所定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用于粘接于特定的酸改性量的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机械特性、粘接性、耐氯化钙性和燃料耐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关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含量,在组合物中存在多种符合各成分的物质时,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意味着组合物中存在的该多种物质的总量。
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是指包括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是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40~93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2~10质量%、强化纤维(C)5~50质量%、以及除(A)~(C)之外的成分(D)0~53质量%,(A)~(D)的合计为100质量%,前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不仅机械特性、粘接性和耐氯化钙性优异,而且耐燃料透过性也优异。
以下,称为“粘接性”时,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意味着对“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性。
《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本说明书中也简称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是不具有芳香环及脂环式基团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可列举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和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是指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1种的聚酰胺树脂。此处,作为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可列举出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另外,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时,将1种脂肪族二胺与1种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视为1种单体成分。
脂肪族二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特别优选为4~12。脂肪族二羧酸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特别优选为6~12。内酰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2。氨基羧酸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2。
作为脂肪族二胺,可列举出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十三烷二胺、十四烷二胺、十五烷二胺、十六烷二胺、十七烷二胺、十八烷二胺、十九烷二胺、二十烷二胺等。另外,作为脂肪族二羧酸,可列举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十烷二酸等。
作为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可列举出六亚甲基二胺与己二酸的组合、六亚甲基二胺与癸二酸的组合、六亚甲基二胺与十二烷二酸的组合等,优选使用这些组合的等摩尔盐。
作为内酰胺,可列举出ε-己内酰胺、庚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十二内酰胺、α-吡咯烷酮、α-哌啶酮等。另外,作为氨基羧酸,可列举出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9-氨基壬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内酰胺优选为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
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己内酰胺(聚酰胺6)、聚庚内酰胺(聚酰胺7)、聚十一内酰胺(聚酰胺11)、聚月桂内酰胺(聚酰胺12)、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聚十二烷二酰丁二胺(聚酰胺412)、聚壬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9)、聚癸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10)、聚十二烷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12)、聚壬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9)、聚癸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己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6)、聚壬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9)、聚癸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0)、聚十二烷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2)、聚己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6)、聚壬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9)、聚癸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2)、聚己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6)、聚壬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9)、聚癸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0)、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2)、聚乙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2)等。
<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
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是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2种以上、且不具有芳香环及脂环式基团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因而,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可列举出作为选自由脂肪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组合、内酰胺和氨基羧酸组成的组中的2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的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
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6)、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壬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9)、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癸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10)、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一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611)、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二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612)、己内酰胺/氨基十一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11)、己内酰胺/月桂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12)、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月桂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66/12)、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六亚甲基二氨基癸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6/610)、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二烷二羧酸共聚物(聚酰胺6/66/612)、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己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6/6)等。
<优选方式>
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优选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更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聚酰胺6和/或聚酰胺66。
<特性>
(氨基浓度)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前述氨基浓度小于46μmol/g时,粘接性差。另外,前述氨基浓度超过110μmol/g时,无法维持分子量,难以制造具有这种氨基浓度的聚酰胺树脂,另外,因分子量降低而导致成形品的机械物性受损。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氨基浓度优选为50~110μmol/g、更优选为60~100μmol/g、特别优选为80~99μmol/g。氨基浓度是溶解于苯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并利用中和滴定而求出的值。氨基浓度可通过在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中添加脂肪族单胺或脂肪族二胺和/或脂肪族单羧酸或脂肪族二羧酸来调整。
(相对粘度)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相对粘度没有特别限定,根据JIS K 6920,对于96质量%的硫酸中、浓度为1质量%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8~5.0、特别优选为1.8~4.5。相对粘度的测定优选通过上述内容进行测定,但各种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相对粘度及其混合比已知时,可以将各自的相对粘度乘以其混合比而得到的值进行加合而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整体的相对粘度。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装置,可列举出间歇式反应釜、单槽式~多槽式的连续反应装置、管状连续反应装置、单螺杆型混炼挤出机、双螺杆型混炼挤出机等混炼反应挤出机等公知的聚酰胺制造装置。作为聚合方法,可以使用熔融聚合、溶液聚合、固相聚合等公知方法,反复进行常压、减压、加压操作来进行聚合。这些聚合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组合使用。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方法,只要能够得到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在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聚合时或聚合结束后、和/或对脂肪族聚酰胺树脂进行挤出混炼时,添加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另外,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在投入原料时过量添加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并进行聚合的方法;在投入原料时,添加原料单体成分和除原料单体成分之外的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并进行聚合的方法;或者,将规定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进行聚合后,在即将从聚合槽中取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之前,以成为目标氨基浓度的量添加脂肪族二胺化合物。进而,也可以通过以成为目标氨基浓度的方式对聚合后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与二胺化合物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来制造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作为除前述之外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制造条件,可列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为包含芳香环的聚酰胺树脂。因而,作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可列举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和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
<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
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是构成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2种以上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此处,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可列举出作为选自脂肪族二胺和/或脂环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和/或脂环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中的单体的共聚物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此处,构成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二胺与二羧酸的组合时,将1种二胺与1种二羧酸的组合视为1种单体成分。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可列举出前述物质。
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1,4-亚苯基二氧基二乙酸、1,3-亚苯基二氧基二乙酸、二苯甲酸、4,4’-氧基二苯甲酸、二苯基甲烷-4,4’-二羧酸、二苯基砜-4,4’-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另外,作为脂环式二羧酸,可列举出1,3-环戊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
作为芳香族二胺,可列举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甲胺、间苯二甲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醚等芳香族二胺。另外,作为脂环式二胺,可列举出环己二胺、甲基环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等。
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4T/6T)、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己二酰丁二胺)共聚物(聚酰胺4T/4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M5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T/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10)、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12)、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6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610)、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612)等。
另外,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11)、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12)、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间苯二甲酰壬二胺/间苯二甲酰2-甲基辛二胺)共聚物(聚酰胺9T/M8T/9I/M8I)、聚(萘二酰壬二胺/萘二酰2-甲基辛二胺)共聚物(聚酰胺9N/M8N)、聚(萘二酰壬二胺/萘二酰2-甲基辛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N/M8N/11)、聚(萘二酰壬二胺/萘二酰2-甲基辛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9N/M8N/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10)、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010)、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间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I/1012)、聚(萘二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1)、聚(萘二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2)、聚(萘二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010)、聚(萘二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N/10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010)、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萘二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0T/10N/1012)等。
另外,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1)、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10)、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1)、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210)、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间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I/1212)、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1)、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2)、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210)、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N/12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一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1)、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酰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癸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210)、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萘二酰十二烷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T/12N/1212)等。
<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
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是指构成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单体成分为1种的聚酰胺树脂。因而,作为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可列举出脂肪族二胺和/或脂环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脂肪族二羧酸和/或脂环式二羧酸的组合、芳香族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的组合。此处,脂肪族二胺、脂环式二胺、芳香族二胺、脂肪族二羧酸、脂环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可列举出前述物质。
作为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T)、聚萘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N)、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酰胺10T)、聚萘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N)、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T)、聚萘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N)、聚丁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4)、聚戊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5)、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6)、聚辛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8)、聚壬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9)、聚癸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10)、聚十二烷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12)、聚丁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4)、聚戊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5)、聚己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6)、聚辛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8)、聚壬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9)、聚癸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10)、聚十二烷二酰对苯二甲胺(聚酰胺PXD12)等。
<优选方式>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优选为由源自对苯二甲酸的单元40~95摩尔%和源自间苯二甲酸的单元5~60摩尔%与脂肪族二胺形成的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或者由脂肪族二羧酸与间苯二甲胺或对苯二甲胺形成的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更优选为包含源自由脂肪族二胺与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单体成分的单元60~99重量%且包含源自脂肪族聚酰胺成分的单元1~40重量%的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或者由脂肪族二羧酸与间苯二甲胺形成的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B-2)。此处,由脂肪族二胺与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单体成分优选为六亚甲基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等摩尔盐以及六亚甲基二胺与间苯二甲酸的等摩尔盐。另外,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进一步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T/6I、聚酰胺MXD6和聚酰胺PXD6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聚酰胺6T/6I。
<特性>
<<氨基浓度>>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氨基浓度没有特别限定,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110μmol/g、更优选为30~100μmol/g、特别优选为31~49μmol/g。氨基浓度可通过在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制造中添加单胺或二胺和/或单羧酸或二羧酸来调整。
<<相对粘度>>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相对粘度没有特别限定,按照JIS K 6920,对于96%硫酸中浓度为1重量%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8~5.0、特别优选为1.8~4.5。存在2种以上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时的相对粘度可以如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所述那样。
作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制造装置和聚合方法,可列举出在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中如上所述的制造装置和聚合方法。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强化纤维(C)》
作为强化纤维(C),可列举出作为聚酰胺树脂的强化纤维而公知的纤维。
作为强化纤维(C),可列举出玻璃纤维、纤维素纤维、碳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硼纤维、芳纶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等,根据期望的强化目的来适当选择。
作为强化纤维(C)的形状,可列举出短切原丝、粗纱、研磨纤维等形状。在生产方面,优选在捆扎数千根的状态下切成规定长度,制成短切原丝。
作为强化纤维(C)的截面形状,可列举出圆形、或者扁平形或茧形等不规则截面形状。
强化纤维(C)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从机械物性的观点出发,强化纤维(C)的直径优选为0.5~100μm、更优选为1.5~80μm、特别优选为5~50μm。强化纤维(C)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截面形状时,从机械物性的观点出发,强化纤维(C)的长径优选为0.5~100μm、更优选为1.5~80μm、特别优选为5~50μm。强化纤维(C)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截面形状时,强化纤维(C)的短径优选为0.25~50μm、更优选为0.5~40μm、特别优选为2.5~25μm。另外,强化纤维(C)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残留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50~2000μm、更优选为100~1500μm、特别优选为150~1000μm。强化纤维(C)的直径、短径和长径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定,关于残留平均纤维长度,在混炼后利用硫酸使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溶解而提取玻璃纤维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测定1000根左右的残留纤维的纤维长度,对其进行平均化,将得到的值作为残留平均纤维长度。
强化纤维(C)可以使用作为聚酰胺树脂用强化纤维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公知的市售品。作为强化纤维(C)的市售品,可列举出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日东纺绩公司制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三菱化学公司的碳纤维PYROFIL等。
从能够对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有效地赋予机械特性和燃料耐性的观点出发,强化纤维(C)优选为选自由玻璃纤维、碳纤维和纤维素纤维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为玻璃纤维。
强化纤维(C)可以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除(A)~(C)之外的成分(D)》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包含除(A)~(C)之外的成分(D)。作为这种成分(D),可列举出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之外的聚酰胺树脂;羧酸盐、增塑剂、耐热材料、发泡剂、耐候剂、有机结晶成核剂、有机抗氧化剂、结晶促进剂、脱模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阻燃助剂、颜料、染料等功能性赋予剂等。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不含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之外的聚酰胺树脂。
成分(D)可以分别为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例如,成分(D)可以为1种以上的颜料与1种以上的有机抗氧化剂的组合。
颜料是为了调整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颜色而添加的。作为颜料,可列举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可列举出氧化钛、锌白、炭黑、钼红、普鲁士蓝、钴蓝、粘土、高岭土、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滑石、二氧化硅、矾土白、偶氮颜料、酞菁颜料、喹吖啶酮颜料、异吲哚啉颜料、阴丹士林颜料、苝颜料等。
染料是为了调整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颜色而添加的。作为染料,只要是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通常使用的成分,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苯胺黑等。
作为羧酸盐,可列举出碳原子数6~40的脂肪酸的碱土金属盐或碱金属盐。
碳原子数6~40的脂肪酸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可列举出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正十三碳烯酸、正十五碳烯酸、癸烯酸、油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作为碱土金属,可列举出镁、钙和钡等。作为碱金属,可列举出锂、钠和钾等。
作为羧酸盐,优选为碳原子数8~40的饱和脂肪酸的碱土金属盐,特别优选为山嵛酸钙。
作为除上述之外的功能性赋予剂,可列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2-370551号公报中记载的成分。
《含量》
各成分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的含量如下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A)~(D)的合计为100质量%。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含量为40~93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5~84质量%、特别优选为60.01~82.99质量%。另外,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含量相对于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总质量优选为60~100质量%、更优选为90~100质量%、特别优选为95~100质量%。
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含量为2~10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2.50~8.50质量%、特别优选为3.00~7.00质量%。另外,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的总质量优选为60~100质量%、更优选为90~100质量%、特别优选为95~100质量%。
强化纤维(C)的含量为5~50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强化纤维(C)的含量优选为6~43质量%、特别优选为9.50~31.00质量%。
除(A)~(C)之外的成分(D)的含量为0~53质量%。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除(A)~(C)之外的成分(D)的含量优选为0~30质量%、特别优选为0~0.20质量%。
(优选方式)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的是:使用根据ISO294-1由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以65℃进行了加热的高压釜内,在异辛烷:甲苯:乙醇体积比为45:45:10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且重量变化率小于3.5%。另外优选的是:将前述试验片在前述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且重量变化率小于5.5%(优选小于3.5%)。并且特别优选的是:在前述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重量变化率小于3.5%,并且,将前述试验片在前述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且重量变化率小于5.5%。此处,尺寸变化率是指前述试验片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率。另外,用于制造A型试验片的成形树脂温度和模具温度可列举出后述注射熔接工法中的成形树脂温度和模具温度。用于制造A型试验片的成形树脂温度特别优选为290℃,模具温度特别优选为80℃。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应用例如如下的方法。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强化纤维(C)和除(A)~(C)之外的成分(D)的混合可以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班伯里密炼机、捏合机和混合辊等通常公知的熔融混炼机。作为没有限定的混合的具体方法,可列举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在配混全部原材料后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配混一部分原材料后进行熔融混炼,进而配混剩余的原材料并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或者,在配混一部分原材料后,在熔融混炼中使用侧进料器来混合剩余的原材料的方法等。
《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
关于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本说明书中,也简称为“酸改性聚烯烃”),为了使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表现出粘接性而具有规定的酸改性量。在这种聚烯烃的分子中,对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表现出粘接性的量存在。
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优选为6~100μmol/g,特别优选为7~40μmol/g。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小于5μmol/g时,粘接性差。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超过100μmol/g时,在粘接界面处,有时酸改性聚烯烃与聚酰胺树脂过度反应,由此导致聚烯烃原本的机械物性受损。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可通过滴定来测定。具体而言,可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
作为酸改性聚烯烃中的聚烯烃,可列举出(乙烯和/或丙烯)/α-烯烃系共聚物、(乙烯和/或丙烯)/(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系共聚物等,优选为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
(乙烯和/或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是将乙烯和/或丙烯与碳原子数3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
作为碳原子数3以上的α-烯烃,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9-甲基-1-癸烯、11-甲基-1-十二碳烯、12-乙基-1-十四碳烯等。
另外,共聚物可以为共聚有非共轭二烯等多烯的物质。作为非共轭二烯,可列举出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庚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乙叉基-8-甲基-1,7-壬二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DMDT)、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环辛二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5-乙叉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丙叉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叉基-2-降冰片烯、2,3-二异丙叉基-5-降冰片烯、2-乙叉基-3-异丙叉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5-降冰片二烯等。
(乙烯和/或丙烯)/(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系共聚物是将乙烯和/或丙烯与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单体进行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单体,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酯单体,可列举出α,β-不饱和羧酸的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戊酯、己酯、庚酯、辛酯、壬酯、癸酯等。
作为用于对聚烯烃进行酸改性的化合物,可列举出羧酸及其衍生物。作为羧酸及其衍生物,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巴豆酸、中康酸、柠康酸、戊烯二酸、顺式-4-环己烯-1,2-二羧酸、内型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和这些羧酸的金属盐、马来酸单甲酯、衣康酸单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马来酸二甲酯、衣康酸二甲酯、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内型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酐、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缩水甘油酯、柠康酸缩水甘油酯等。
酸改性聚烯烃优选为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进行了酸改性的(乙烯和/或丙烯)/α-烯烃系共聚物、以及(乙烯和/或丙烯)/(α,β-不饱和羧酸和/或α,β-不饱和羧酸酯)系共聚物。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途]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造成形品。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是包含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粘接。即,本发明还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用途。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的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的用途。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剂使用的方法。
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可通过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粘接的工序的方法来制造。此处,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粘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为任意方法。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优选通过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熔接的工序的方法来制造。作为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熔接的方法,可列举出包括对酸改性聚烯烃进行成形的工序和对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并将两种成形品进行熔接的工序的方法。因而,本发明还涉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粘接的工序。此处,作为优选方式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与酸改性聚烯烃进行熔接的工序。
作为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与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进行熔接的方法,可列举出振动熔接工法、注射熔接工法、超声波熔接工法、旋转熔接工法、热板熔接工法、热线熔接工法、激光熔接工法、高频感应加热熔接工法等,根据期望的成形品的形状和/或使用目的来适当选择。此处,作为注射熔接工法,可列举出模具滑动注射(DSI)、模具旋转注射(DRI)、二色成形。
注射熔接工法中的成形树脂温度优选为250℃~320℃、特别优选为270℃~300℃。另外,注射熔接工法中的模具温度优选为30℃~120℃、特别优选为50℃~100℃。
需要说明的是,对酸改性聚烯烃进行成形的工序中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方法。酸改性聚烯烃的成形树脂温度优选为190℃~250℃、特别优选为180℃~220℃。另外,对酸改性聚烯烃进行成形时的模具温度优选为10℃~90℃、特别优选为30℃~60℃。
因而,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来制造成形品的方法优选为包括以下工序1-a和工序2-a的二色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工序1-a:将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的酸改性聚烯烃在料筒温度为190℃~250℃(优选为180~220℃)、模具温度为10℃~90℃(优选为30~6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部件1的工序。
工序2-a:将工序1-a中得到的部件1加热至90~110℃(优选为100℃)并向模具中注入后,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成形树脂温度为250℃~320℃(优选为270~300℃)、模具温度为30℃~120℃(优选为50~100℃)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二色成形品的工序。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包括优选方式在内,如上所述。
作为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品的形状,是任意的,可列举出薄膜状、片状、中空状(管状、软管状、瓶状等)等,根据成形品的目的进行适当设定。
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品可以以前述成形品自身的形式或者以包含前述成形品的部件的形式用于汽车部件、铁道部件、机械部件、工业材料、产业资材、电气部件、电子部件、医疗部件、食品包装用部件、家庭用品、办公用品、建材相关部件、家具用部件等各种用途。在各种用途所使用的部件中,除前述成形品之外的构件可根据用途而适当使用公知的构件。
另外,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燃料耐性优异,因此,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品优选用作与燃料接触的部件,该部件包含前述成形品。此处,作为燃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汽车用的燃料。因而,作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优选为汽车部件。
此处,作为汽车部件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燃料用部件(汽油罐、油罐等燃料用罐;燃料输送管、燃油导轨、燃料管、燃料软管等燃料运输用部件;燃料罐所附带的阀门类、燃料软管用接头、金属容器连接用喷嘴、分离器等与燃料接触的部件所附带的部件);吸气系统部件或排气系统部件(风管、进气歧管、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盒、共振器、节流阀体、空压软管、空压管等);汽车外板/外包装结构构件(气体阻流板、挡泥板、保险杠、悬挂行李箱等);或者其它汽车用部件(软管接头、油压管、油压软管、座套等)等。另外,作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优选为燃料罐所附带的管道类、燃料软管用接头、金属容器连接用喷嘴、分隔件等部件。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表中的各成分含量均为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成分和成形品的物性评价方法。
[所使用的成分]
1.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1)PA6(1):聚酰胺6(宇部兴产公司制:氨基浓度=91μmol/g)
2.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
(1)PA6T/6I:聚酰胺6T/6I共聚物(Ems-Chemie Japan公司制、Grivory(注册商标)G21:氨基浓度=38μmol/g)
3.强化纤维(C)
(1)玻璃纤维(1)(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ECS 03T-249H、截面形状:圆形。纤维平均直径:10.5μm)
(2)玻璃纤维(2)(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ECS 03920EW、截面形状:扁平形、短径7μm×长径28μm)
(3)玻璃纤维(3)(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ECS 03T-289DE、截面形状:圆形、纤维平均直径:6μm)
4.其它成分(D)
(1)PA6(2):聚酰胺6(宇部兴产公司制:氨基浓度=45μmol/g)
(2)山嵛酸钙(日东化成工业公司制、CS-7)
(3)炭黑(Orion Engineered Carbons公司制、HIBLACK 890B)
(4)苯胺黑(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公司制、SPIRIT BLACK SZ)
5.酸改性聚烯烃
(1)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1)
酸改性量:16μmol/g(滴定法)
MFR:0.6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3
熔点:128℃(DSC法)
(2)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2)
酸改性量:38μmol/g(滴定法)
MFR:0.6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4
熔点:128℃(DSC法)
(3)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3)
酸改性量:15μmol/g(滴定法)
MFR:0.2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4
熔点:127℃(DSC法)
(4)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4)
酸改性量:4μmol/g(滴定法)
MFR:0.3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4
熔点:127℃(DSC法)
(5)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5)
酸改性量:7μmol/g(滴定法)
MFR:3.2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2
熔点:118℃(DSC法)
(6)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6)
酸改性量:0μmol/g(滴定法)
MFR:0.3g/10分钟(190℃、2,160g)
密度:0.95
熔点:134℃(DSC法)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的制作]
利用双螺杆混炼机ZSK32McPlus(COPERION公司制),在L/D为48、螺杆直径为32mm、料筒温度为250℃、螺杆转速为200rpm、喷出量为50kg/h的条件下,对表1中记载的各成分进行熔融混炼,制作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粒料。将所得粒料用于下述“机械特性”的评价。
[机械特性]
(1)拉伸屈服应力、拉伸断裂公称应变和拉伸模量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A型试验片,并根据ISO527-1、2在23℃气氛下实施拉伸试验。
(2)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B型试验片,并根据ISO178在23℃气氛下实施弯曲试验。
(3)夏比冲击强度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B型试验片,在后加工中根据ISO179/1eA来进行V型缺口加工。在锤容量1J、23℃气氛下实施夏比冲击试验。
(4)载荷挠曲温度
使用前述粒料,根据ISO294-1来制作B型试验片,并根据ISO75-2,在载荷1.8MPa的条件下测定至规定挠曲量为止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模量超过4,000MPa时,判断为“机械特性”优异。
[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率]
向酸改性聚烯烃中添加二甲苯,在125℃油浴中边搅拌边使其溶解。将酸改性聚烯烃溶解后,加入适量的百里酚蓝,设置滴定管,使用KOH进行中和滴定,求出聚烯烃的酸改性率。
[与酸改性聚烯烃的粘接性试验]
(1)试验片的制作
通过以下的工序1和工序2,得到具有ASTM1号片哑铃型试验片形状的二色注射成形试验片(试验片1)。另外,通过以下的工序3,得到燃料浸渍后的试验片(试验片2)。图1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用于评价粘接性试验的试验片的形状的侧面图。此处,试验片由部件1(图1、图2:1)和部件2(图1、图2:2)构成。
(1-1)工序1
使用注射成形机(FANUC公司制的T-100D、合模力100吨、螺杆直径36mm),向模具中插入图1的部件2的形状的金属片,在料筒温度为200℃、模具温度为40℃、注射速度为50mm/sec的条件下,进行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一次成形,得到具有部件1的形状的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
(1-2)工序2
将工序1中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成形品以100℃充分预热。其后,在将部件2的形状的金属片插入物去除的状态,将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插入至模具内。在料筒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90℃、注射速度为100mm/sec的条件下,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对部件2的部分进行二次成形,由此得到二色注射成形品(试验片1)。试验片1的部件1(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成形品)与部件2(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的边界面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时被熔融粘接。
(1-3)工序3
将二色注射成形品(试验片1)放入高压釜中,封入至完全浸渍于FuelC+乙醇10体积%的混合燃料(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比))为止。将高压釜加热至65℃,进行一星期的浸渍处理。其后,取出成形品,擦掉化学药品,得到燃料浸渍后的试验片(试验片2)。
(2)物性试验
在室温(23℃)下,在试验速度为50mm/sec、夹具间距离为140mm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片2的拉伸试验,求出断裂点伸长率和拉伸屈服时的最大应力。需要说明的是,表的值是针对3个试验片进行试验的结果的平均值。
此处,将刚刚制造后的试验片的断裂点伸长率为15%以上、浸渍处理一星期后的试验片的断裂点伸长率为15%以上、且浸渍处理三星期后的试验片的断裂点伸长率为15%以上的情况判断为粘接性优异。
[耐氯化钙性]
将根据ISO 294-1而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调整至80℃×90RH%的恒温槽中进行24小时的前处理。在取出的试验片的中央部载置纱布,涂布饱和氯化钙水溶液后,观察利用条件1~条件3进行处理后的表面外观。将外观良好的情况(为〇的情况)判断为耐氯化钙性优异。
条件1:在100℃下放置2小时
条件2:在80℃、90%RH下放置20小时
条件3:在80℃、90%RH下放置20小时后,在100℃下放置2小时
○:外观良好
×:外观不良
[燃料透过性]
使用注射成形机,成形出直径75mm、1mm厚的平板试验片,以60℃的试验温度使用Fuel C(SAE、J1681)+乙醇10体积%的混合燃料(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比)),按照JIS Z0208来测定燃料透过性。透过面积为1.13×10-3m2(φ3.8×10-2m)。用于填充试验燃料的试样片的数量为“2个”,成为对照的未填充试验燃料的试样片的数量为“1个”。
对实施例2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测定燃料透过性,结果为1.6g·mm/(m2·24小时)。
[燃料耐性]
在以65℃进行了加热的高压釜内,将使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并根据ISO294-1(成形树脂温度为290℃、模具温度为80℃)而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比))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或三星期。测定其后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率、重量变化率,并根据ISO 527-1、2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应变的变化。
此处,将浸渍处理一星期后和浸渍处理三星期后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率小于0.5%、且浸渍处理一星期后的重量变化率小于3.5%和/或浸渍处理三星期后的重量变化率小于5.5%的情况判断为燃料耐性优异。
将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组成的单位为质量%。
[表1]
Figure BDA0003852205810000261
由表1的结果可明确:实施例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特性、粘接性、耐氯化钙性和燃料耐性优异。
尤其是根据实施例2、6和7的对比,在强化纤维(C)的直径小的情况下,耐氯化钙性更优异。另外,强化纤维(C)的截面形状为扁平状时,夏比冲击强度更优异。
比较例1~2的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小于5μmol/g,因此,粘接性差。
比较例3的树脂组合物不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这两者,因此,粘接性差。
比较例4的树脂组合物不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和强化纤维(C),因此,机械特性、粘接性、耐氯化钙性和燃料耐性差。
附图标记说明
1:部件1
2:部件2

Claims (8)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粘接于酸改性聚烯烃,
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氨基浓度为46~110μmol/g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40~93质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2~10质量%、强化纤维(C)5~50质量%、以及除(A)~(C)之外的成分(D)0~53质量%,(A)~(D)的合计为100质量%,
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使用根据ISO294-1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以65℃进行了加热的高压釜内,在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一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重量变化率小于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使用根据ISO294-1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A型试验片,在以65℃进行了加热的高压釜内,在异辛烷:甲苯:乙醇的体积比为45:45:10的异辛烷/甲苯/乙醇混合液中浸渍三星期后,其尺寸变化率小于0.5%,重量变化率小于5.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聚酰胺树脂(B)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B-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强化纤维(C)为玻璃纤维。
7.一种成形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酸改性聚烯烃,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至少一部分粘接,所述酸改性聚烯烃的酸改性量为5~100μmol/g。
8.一种部件,其为与燃料接触的部件,其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形品。
CN202180022506.0A 2020-03-19 2021-03-1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153154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9140 2020-03-19
JP2020-049140 2020-03-19
PCT/JP2021/011383 WO2021187616A1 (ja) 2020-03-19 2021-03-19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5485A true CN115315485A (zh) 2022-11-08

Family

ID=77768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2506.0A Pending CN115315485A (zh) 2020-03-19 2021-03-1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3084A1 (zh)
EP (1) EP4122983A4 (zh)
JP (1) JPWO2021187616A1 (zh)
CN (1) CN115315485A (zh)
WO (1) WO2021187616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980A (en) * 1992-10-12 1996-02-20 Kishimoto Sangyo Co., Ltd. Thermoplastic molding resin composition
JP2002326326A (ja) * 2001-04-27 2002-11-12 Toyobo Co Ltd 自動車部品用積層体
JP2006218665A (ja) * 2005-02-09 2006-08-24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自動車用樹脂製複合部品
JP200628150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Kuraray Co Ltd 積層構造体
CN101175791A (zh) * 2005-03-18 2008-05-07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半芳族聚酰胺树脂
JP2010168559A (ja) * 2008-12-26 2010-08-05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3201344A (zh) * 2010-11-01 2013-07-10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聚酰胺树脂发泡成形体及汽车用树脂成形品
CN103987782A (zh) * 2011-12-16 2014-08-13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成型品
CN104592749A (zh) * 2015-02-03 2015-05-06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湿长期耐热老化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68100A1 (ja) * 2014-10-27 2016-05-06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16222903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ー成形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多層構造体
WO2019012064A1 (de) * 2017-07-13 2019-01-17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Thermostabilisierte zusammensetzu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8838B2 (ja) 2001-03-16 2004-05-24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溶着部の燃料耐性に優れた燃料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TE496090T1 (de) 2006-08-23 2011-02-15 Basf Se Polyamidformmassen mit verbesserter wärmealterungs- und hydrolysebeständigkeit
JP5263371B2 (ja) * 2010-11-01 2013-08-14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発泡成形体および自動車用樹脂成形品
JP2013064423A (ja) * 2011-09-15 2013-04-11 Tokai Rubber Ind Ltd 燃料ホース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980A (en) * 1992-10-12 1996-02-20 Kishimoto Sangyo Co., Ltd. Thermoplastic molding resin composition
JP2002326326A (ja) * 2001-04-27 2002-11-12 Toyobo Co Ltd 自動車部品用積層体
JP2006218665A (ja) * 2005-02-09 2006-08-24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自動車用樹脂製複合部品
CN101175791A (zh) * 2005-03-18 2008-05-07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半芳族聚酰胺树脂
JP200628150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Kuraray Co Ltd 積層構造体
JP2010168559A (ja) * 2008-12-26 2010-08-05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3201344A (zh) * 2010-11-01 2013-07-10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聚酰胺树脂发泡成形体及汽车用树脂成形品
CN103987782A (zh) * 2011-12-16 2014-08-13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成型品
WO2016068100A1 (ja) * 2014-10-27 2016-05-06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4592749A (zh) * 2015-02-03 2015-05-06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湿长期耐热老化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222903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ー成形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多層構造体
WO2019012064A1 (de) * 2017-07-13 2019-01-17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Thermostabilisierte zusammensetzun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7616A1 (ja) 2021-09-23
JPWO2021187616A1 (zh) 2021-09-23
US20230143084A1 (en) 2023-05-11
EP4122983A4 (en) 2024-03-20
EP4122983A1 (en) 2023-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4677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6911665B2 (ja) 樹脂組成物、成形品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11448257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2009191871A (ja) 水素タンクライナー用材料及び水素タンクライナー
CN108603026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US20230131836A1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CN115380082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6759706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15315485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7310942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7409876B2 (ja) 水素タンクの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のブロー成形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水素タンク用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
JP7409875B2 (ja) 水素タンクの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のブロー成形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水素タンク用継ぎ目レス長尺ライナー
JP2013060495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7404774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7468189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23037237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15066467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N115956103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JP2023167451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成形品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