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0822A - 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0822A
CN115230822A CN202210389217.0A CN202210389217A CN115230822A CN 115230822 A CN115230822 A CN 115230822A CN 202210389217 A CN202210389217 A CN 202210389217A CN 115230822 A CN115230822 A CN 115230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axis
panel
hel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9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30822B (zh
Inventor
平田慎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30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0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30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0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63M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具备: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安装部和保持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车辆的骨架部件和面板部件中的一方,所述保持部具有彼此相向的一对壁面;及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安装部和被保持部。被保持部的相对于保持部的相对位置能够在与壁面平行的第一轴和与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上变更,在保持部和被保持部中的一方设置有引导肋和凸部,在另一方设置有多个引导槽和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引导槽对引导肋的移动进行引导,所述多个凹部将凸部定位,在被保持部的保持状态下,多个引导槽配置为沿着第二轴以多列排列,多个凹部配置为沿着第一轴以多列排列。

Description

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20-075645中公开了用于在车辆的骨架部件安装面板部件的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具有对固定于骨架部件的骨架固定部与对面板部件进行固定的面板固定部之间进行连接的弹性体制的弹性变形部,通过弹性变形部的变形而对因骨架部件与面板部件的线膨胀率的差而产生的骨架部件与面板部件的相对位移进行吸收,从而抑制面板部件的变形、破裂。
在上述文献中,由于按照车辆的每个部位设计了安装部件,因此需要花费设计安装部件的时间和劳力。因此,为了减少设计安装部件的时间和劳力,优选使安装部件的形状共通化。但是,若使安装部件的形状共通化,则容易限制骨架部件的形状、面板部件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实现。
(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将面板部件安装于车辆的骨架部件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具备: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安装部和保持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所述骨架部件和所述面板部件中的一方的部件,所述保持部具有彼此相向的一对壁面;及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安装部和被保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固定于所述骨架部件和所述面板部件中的另一方的部件,所述被保持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一对壁面之间。所述被保持部的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位置能够在与所述壁面平行的第一轴和与所述壁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上变更,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被保持部中的一方设置有引导肋和凸部,在所述保持部与所述被保持部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多个引导槽和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引导槽通过与所述引导肋嵌合而对所述引导肋的移动进行引导,所述多个凹部通过与所述凸部嵌合而将所述凸部定位,所述引导肋及所述凸部配置为,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被保持部的保持状态下沿着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垂直的第三轴突出,所述多个引导槽配置为,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二轴以多列排列,所述多个凹部配置为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轴以多列排列。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通过使凸部所嵌合的凹部不同,能够调节沿着第一轴的第二安装部相对于第一安装部的相对位置,通过使引导肋所嵌合的引导槽不同,能够调节沿着第二轴的第二安装部相对于第一安装部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骨架部件的形状、面板部件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被限制的情况。
(2)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在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二安装部和能够固定于所述另一方的部件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面在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配置,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的所述凸部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之间,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凸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凸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的距离。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能够使使沿着第一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一轴的第三安装部的位置与不使沿着第一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一轴的第二安装部的位置不同。因此,通过使沿着第一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代替第二安装部而将第三安装部用于上述其他部件的固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骨架部件的形状、面板部件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被限制的情况。
(3)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安装部及所述第三安装部在所述保持状态下配置于沿着所述第三轴的所述一对壁面的中心。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能够抑制使沿着第一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三轴的第三安装部的位置与不使沿着第一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三轴的第二安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
(4)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在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二安装部,并在第二面具有能够固定于所述另一方的部件的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一面在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配置,所述第二面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面且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配置,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所述引导肋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之间,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引导肋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二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引导肋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二轴的距离。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能够使得使沿着第二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二轴的第四安装部的位置与不使沿着第二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二轴的第二安装部的位置不同。因此,通过使沿着第二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代替第二安装部而将第四安装部用于上述其他部件的固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骨架部件的形状、面板部件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被限制的情况。
(5)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安装部及所述第四安装部在所述保持状态下配置于沿着所述第三轴的所述一对壁面的中心。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能够抑制使沿着第二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三轴的第四安装部的位置与不使沿着第二轴的第二部件的朝向反转而对凸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沿着第三轴的第二安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
(6)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由弹性体形成。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能够容易使凸部所嵌合的凹部不同。
(7)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由弹性体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中插入筒状的座环,所述座环从所述贯通孔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所述另一方的部件突出。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在将另一方的部件固定于第二安装部时,能够将座环中的从贯通孔突出的部分用于上述另一方的部件的定位。
(8)在上述方式的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由弹性体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贯通孔,在所述第二部件上,以包围所述贯通孔的方式设置有密封肋,所述密封肋与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所述另一方的部件接触。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结构,在上述另一方的部件固定于第二安装部时,密封肋与上述另一方的部件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固定于第二安装部的上述另一方的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密封性。
本公开也能够以安装结构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固定件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固定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固定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固定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一俯视图。
图6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二俯视图。
图7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一后视图。
图8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二后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固定件1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固定件1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固定件1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表示作为相互正交的3个坐标轴的X、Y、Z轴的箭头。X轴表示固定件11的前后方向,Y轴表示固定件11的左右方向,Z轴表示固定件11的上下方向。表示X、Y、Z轴的箭头在图5以后也以箭头指示的方向与图1至图4对应的方式适当图示。此外,有时将X轴称为第一轴,有时将Z轴称为第二轴,有时将Y轴称为第三轴。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是用于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汽车的骨架部件20的结构。安装结构10具备固定件11。面板部件30经由固定件11固定于骨架部件20。此外,安装结构10也可以不是用于将面板部件固定于汽车、而是例如固定于机动二轮车、铁道车辆等除汽车以外的车辆的骨架部件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骨架部件20是构成汽车的车身壳的部件中的除了翼子板、车顶板、侧外板等的外装面板以外的部件。更具体而言,骨架部件20为纵梁、横梁、支柱、车轮罩、地板面板等。骨架部件20也可以是与纵梁等结合的托架。在本实施方式中,骨架部件20由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此外,骨架部件20也可以由树脂材料、碳纤维强化塑料等复合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部件30是汽车的外装面板。更具体而言,面板部件30是翼子板、前保险杠、车身底罩等。面板部件30由聚丙烯(PP)、ABS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此外,面板部件30也可以由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由碳纤维强化塑料等复合材料形成。
固定件11具备第一部件100和保持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部件200。在骨架部件20上,通过螺丝夹12而固定有第一部件100,在保持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部件200上,通过座环13和铆钉14而固定有面板部件30。
第一部件100具有第一安装面部110、保持第二部件200的保持部12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面部110设置于第一部件100的前端部。第一安装面部110构成为矩形板状。在第一安装面部110的中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0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101构成为贯通第一安装面部110的贯通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安装部101称为第一安装孔101。第一安装孔101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被插入到设置于骨架部件20的第一贯通孔21和第一安装孔101的螺丝夹12,从而使第一安装面部110固定于骨架部件20。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101也可以不是贯通孔,而构成为未贯通的螺钉孔、设置有螺钉槽的突起。
保持部120与第一安装面部110连接。如图3所示,保持部120具有底面部121、第一左侧壁部122、第一右侧壁部123、前壁部124。底面部121构成为具有与前后方向平行的长边方向的矩形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120中的底面部121的前端部与第一安装面部110连接。底面部121和第一安装面部110构成为连续的一块平板。
第一左侧壁部122从底面部121的左端部向上方突出。第一左侧壁部122构成为具有与前后方向平行的长边方向的矩形板状。第一左侧壁部122的上端部向右侧弯曲。第一左侧壁部122具有3个引导槽130。3个引导槽130与前后方向平行地设置于第一左侧壁部122中的右侧的壁面。各引导槽130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前端部到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后端面连续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引导槽13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彼此相同,各引导槽130的左右方向的深度彼此相同。上下相邻的引导槽130的中心彼此的间隔全部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相邻的引导槽130的中心彼此的间隔为4毫米。此外,引导槽130的数量不限于3个,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4个以上。
如图4所示,第一左侧壁部122在上端部具有6个凹部140。6个凹部140以前后6列排列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左侧壁部122中的右侧的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凹部14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彼此相同,各凹部140的左右方向的深度彼此相同,各凹部14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彼此相同。此外,凹部140的数量也可以不是6个,而是2个到5个,或者7个以上。
从前数第一列的凹部140设置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中央部附近。从前数第六列的凹部140设置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后端部附近。前后相邻的凹部140的中心彼此的间隔全部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相邻的凹部140的中心彼此的间隔为4毫米。
第一右侧壁部123从底面部121的右端部向上方突出。第一右侧壁部123以面向第一左侧壁部122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右侧壁部123与第一左侧壁部122左右对称地设置。即,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右侧的壁面和第一右侧壁部123的左侧的壁面构成为彼此相向的一对壁面,在第一右侧壁部123中的左侧的壁面设置有3个引导槽130、6个凹部140。
前壁部124从底面部121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前壁部124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前端部和第一右侧壁部123的前端部连接。前壁部124构成为具有与左右方向平行的长边方向的矩形板状。前壁部124的高度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高度及第一右侧壁部123的高度相同。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部121具有钩状部150。钩状部150从底面部121向下方突出。钩状部150插入到骨架部件20的第二贯通孔22中。钩状部150通过与第二贯通孔22的边缘接触,从而抑制第一部件100相对于骨架部件20的旋转。此外,也可以不在第一部件100设置钩状部150,而是将第一部件100的2个以上的部位固定于骨架部件20,以抑制第一部件100相对于骨架部件20的旋转。
如图4所示,第二部件200具有第二安装面部211、第三安装面部212、被保持部220。被保持部220具有第二左侧壁部222、第二右侧壁部2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00构成为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的四棱柱状。第二部件200具有中空截面。由第二安装面部211构成第二部件200的上表面部分,由第三安装面部212构成第二部件200的底面部分,由第二左侧壁部222构成第二部件200的左侧面部分,由第二右侧壁部223构成第二部件200的右侧面部分。
如图1所示,在第二安装面部211的前侧部分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01,在第二安装面部211的后侧部分设置有第三安装部202。在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前侧部分设置有第四安装部203,在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后侧部分设置有第五安装部20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部201及第三安装部202构成为贯通第二安装面部211的贯通孔。第四安装部203及第五安装部204构成为贯通第三安装面部212的贯通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二安装部201称为第二安装孔201,将第三安装部202称为第三安装孔202,将第四安装部203称为第四安装孔203,将第五安装部204称为第五安装孔204。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安装部201~204也可以不是贯通孔,而是构成为未贯通的螺钉孔、设置有螺钉槽的突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孔201的开口形状、第三安装孔202的开口形状、第四安装孔203的开口形状及第五安装孔204的开口形状为圆形。第二安装孔201的直径、第三安装孔202的直径、第四安装孔203的直径及第五安装孔204的直径彼此相同。前后方向上的第四安装孔203的中心位置与前后方向上的第二安装孔201的中心位置相同,前后方向上的第五安装孔204的中心位置与前后方向上的第三安装孔202的中心位置相同。左右方向上的第二安装孔201的中心位置及第三安装孔202的中心位置与左右方向上的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中心位置相同。左右方向上的第四安装孔203的中心位置及第五安装孔204的中心位置与左右方向上的第三安装面部212的中心位置相同。左右方向上的各安装孔201~204的中心位置彼此相同。
在第二安装孔201中,通过压入安装有圆筒状的座环13。以如下方式在第二安装孔201安装有座环13:设置于座环13的下端部的凸缘面与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下侧的面接触,座环13的上端部从第二安装孔201向上方突出。通过插入到座环13的铆钉14而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第二安装面部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部件200的中空部分设置有隔壁部213。隔壁部213与第二安装面部211中的第二安装孔201与第三安装孔202之间的部分、第三安装面部212中的第四安装孔203与第五安装孔204之间的部分、第二左侧壁部222及第二右侧壁部223连接。通过设置隔壁部213,能够提高第二部件200的刚性。
如图3所示,被保持部220由保持部120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被保持部220被保持在保持部120的第一左侧壁部122与第一右侧壁部123之间。被保持部220中的第二左侧壁部222被第一左侧壁部122保持,被保持部220中的第二右侧壁部223被第一右侧壁部123保持。此外,有时将被保持部220被保持部120保持的状态称为保持状态。
如图4所示,第二左侧壁部222具有向左侧突出的3个引导肋230。3个引导肋230与前后方向平行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引导肋230从第二左侧壁部222的前端部到第二左侧壁部222的后端面连续地设置。各引导肋23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与各引导槽13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各引导肋230的左右方向的高度比各引导槽130的左右方向的深度高。上下相邻的引导肋230的中心彼此的间隔与上下相邻的引导槽130的中心彼此的间隔相同。
第二左侧壁部222具有向左侧突出的4个凸部240。各凸部240以沿着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左侧壁部222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即,4个凸部24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彼此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凸部24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彼此相同。4个凸部240的左右方向的高度彼此相同。上下相邻的凸部240彼此之间由引导肋230隔开。在左右方向上,各凸部240的高度比引导肋230的高度低。
第二右侧壁部223与第二左侧壁部222左右对称地设置。即,在第二右侧壁部223设置有向右侧突出的3个引导肋230、向右侧突出的4个凸部240。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第二左侧壁部222的引导肋230与设置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引导槽130嵌合,第二左侧壁部222被保持于第一左侧壁部122。通过设置于第二右侧壁部223的引导肋230与设置于第一右侧壁部123的引导槽130嵌合,第二右侧壁部223被保持于第一右侧壁部123。
第二部件200在将被保持部220保持于保持部120的状态下,能够一边被引导槽130引导一边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通过凸部240与凹部140嵌合,第二部件200被定位于第一部件100的保持部120,第二部件200的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被限制。即,通过凸部240与凹部140嵌合,第二部件200被固定于第一部件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00例如由聚缩醛(POM)、聚丙烯(PP)等树脂材料形成。此外,第一部件100也可以不由树脂材料形成,而由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由碳纤维强化塑料等复合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00由弹性体形成。通过由弹性体形成第二部件200,能够容易地使凸部240弹性变形。此外,第二部件200也可以不是由弹性体形成,而是例如由聚缩醛(POM)、聚丙烯(PP)等树脂材料形成,也可以由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由碳纤维强化塑料等复合材料形成。
图5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一俯视图。图6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二俯视图。图7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一后视图。图8是表示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的第二后视图。将第二安装孔201、第三安装孔202、第四安装孔203及第五安装孔204中的安装面板部件30的孔称为面板安装用孔AH。将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和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中的安装面板部件30的面称为面板安装面AP。有时将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称为第一面,有时将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称为第二面。将第二安装孔201相对于第三安装孔202配置在后方、且第二安装面部211相对于第三安装面部212配置在上方、且上层的引导肋230、中层的引导肋230及下层的引导肋230与引导槽130嵌合、且凸部240与从前数第一列的凹部140嵌合时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中心位置称为基准中心位置CH,将此时的面板安装面AP的位置称为基准安装面CP。
如图5所示,通过对固定于第一部件100的保持部120的第二部件200施加预定大小的前后方向的力,能够解除凸部240相对于凹部140的嵌合,换言之,能够解除第二部件200相对于保持部120的固定。在凸部240相对于凹部140的嵌合被解除的状态下,第二部件200能够沿着保持部120的引导槽130前后滑动移动。在第二部件200沿着引导槽130滑动移动时,与凹部140嵌合的凸部240被保持部120的内壁面按压,因此第二部件200以左右收缩的方式弹性变形。此时,其他凸部240与保持部120的内壁面接触,或者在其他凸部240与保持部120的内壁面之间稍微产生间隙。通过第二部件200的滑动移动,当凸部240与以前后6列设置的凹部140的任一个相向时,第二部件200的形状复原,凸部240与凹部140嵌合。通过使凸部240嵌合于前后方向的位置与滑动移动前嵌合有凸部240的凹部140不同的凹部140,能够变更第二部件200的固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前后方向上以4毫米间距设置有6列凹部140,因此能够以4毫米间距以6个阶段调节第二部件200的前后方向的固定位置。通过调节第二部件200的前后方向的固定位置,能够以4毫米间距以6个阶段调节作为面板安装用孔AH的第二安装孔20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凸部240嵌合于从前数第6列的凹部140,因此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中心与基准中心位置CH的距离d1为20毫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右侧壁部123的上端面、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及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由凹凸表示用于表示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中心与基准中心位置CH的距离的刻度线和数字。该刻度线、数字也可以不由凹凸表示,而是通过印刷来表示。使用该刻度线和数字,能够确认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中心与基准中心位置CH的距离。例如,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表示于第一右侧壁部123的上端面的刻度线中的与第二部件200的前端面相邻的刻度线,标注有“20”的数字,在该刻度线的附近的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表示有“0”的数字。通过读取这些数字而进行合计,能够确认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中心与基准中心位置CH的距离为20毫米。
如图6所示,在通过使第二部件200向后方滑动移动而从保持部120暂时卸下第二部件200后,能够在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前后反转的状态下,将第二部件200再次固定于保持部120。在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前后反转的状态下,能够代替第二安装孔201而将第三安装孔202设为面板安装用孔AH。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凸部240的中心与第三安装孔202的中心的前后方向的距离L2比凸部240的中心与第二安装孔201的中心的前后方向的距离L1长2毫米。因此,通过使前后反转后的第二部件200的凸部240与在前后反转前嵌合有第二部件200的凸部240的凹部140嵌合,能够使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向后方移动2毫米。进而,通过调节前后反转的状态的第二部件200的前后方向的固定位置,能够以4毫米间距以6个阶段调节作为面板安装用孔AH的第三安装孔20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部件200的前后方向的固定位置的变更和第二部件200的前后反转,能够以2毫米间距以12个阶段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前后反转的状态的第二部件200的凸部240嵌合于从前数第6列的凹部140,因此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中心与基准中心位置CH的距离d2为22毫米。
如图7所示,在从保持部120暂时卸下第二部件200后,使引导肋230所嵌合的引导槽130不同,能够将第二部件200再次固定于保持部120。例如,如图7所示,能够使下层的引导肋230与上层的引导槽130嵌合,使上层的引导肋230及中层的引导肋230不与引导槽130嵌合而在保持部120的上方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上下方向上以4毫米间距设置有3列引导槽130,因此能够以4毫米间距以3个阶段调节第二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的固定位置。通过调节第二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的固定位置,能够以4毫米间距以3个阶段调节作为面板安装面AP的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下层的引导肋230与上层的引导槽130嵌合,因此面板安装面AP与基准安装面CP的距离d3为8毫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右侧壁部123的后端面、第二部件200的前端面及第二部件200的后端面,通过凹凸来表示用于表示面板安装面AP与基准安装面CP的距离的三角箭头和数字。该三角箭头、数字也可以不是通过凹凸,而是通过印刷表示。使用该三角箭头和数字,能够确认面板安装面AP与基准安装面CP的距离。例如,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右侧壁部123的后端面表示的三角箭头指示在第二部件200的后端面表示的数字中的“8”的数字。通过读取三角箭头所指示的数字,能够确认面板安装面AP与基准安装面CP的距离为8毫米。
如图8所示,在从保持部120暂时卸下第二部件200后,能够在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上下反转的状态下,将第二部件200再次固定于保持部120。在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上下反转的状态下,能够代替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而将朝向上方的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设为面板安装面AP。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与下层的引导肋230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4比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与上层的引导肋230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3长2毫米。因此,通过使上下反转后的第二部件200的引导肋230与上下反转前第二部件200的引导肋230所嵌合的引导槽130嵌合,能够使面板安装面AP的位置向上方移动2毫米。而且,通过调节上下反转的状态的第二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的固定位置,能够以4毫米间距以3个阶段调节作为面板安装面AP的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的固定位置的变更和第二部件200的上下反转,能够以2毫米间距以6个阶段调节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由于第二部件200上下反转而配置于下层的引导肋230与上层的引导槽130嵌合,因此面板安装面AP与基准安装面CP的距离d4为10毫米。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通过使以前后6列设置的凹部140中的凸部240所嵌合的凹部140前后不同,能够以6个阶段调节固定面板部件30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通过使以上下3列设置的引导槽130中的引导肋230所嵌合的引导槽130上下不同,能够以3个阶段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前后反转,能够以12个阶段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通过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上下反转,能够以6个阶段调节面板安装用孔AH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因此,即使将用于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骨架部件20的固定件11的形状共通化,也能够抑制骨架部件20的形状、面板部件30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被限制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00的各安装孔201~204设置为,在被保持部220被保持于保持部120时,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右侧的壁面与第一右侧壁部123的左侧的壁面的中心。因此,在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前后反转时、使第二部件200的朝向上下反转时,能够抑制左右方向上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发生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固定件11的第二部件200由弹性体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凸部240所嵌合的凹部140不同。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第二部件200的弹性变形来降低由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骨架部件20的线膨胀系数与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面板部件30的线膨胀系数之差而作用于面板部件30的热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在面板部件30产生变形、破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面板安装用孔AH的第二部件200的第二安装孔201安装有从第二安装孔201向上方突出的座环13。因此,在利用铆钉14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面板安装面AP时,通过使设置于面板部件30的贯通孔31的内壁面与座环13的上端部接触,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200对面板部件30进行定位。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由弹性体形成的第二部件200安装金属制的座环13,能够抑制在利用铆钉14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第二部件200时的第二部件200的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地利用铆钉14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第二部件2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面板部件30固定于第二部件200,设置于在第二部件200设置的各安装孔201~204中的作为面板安装用孔AH使用的孔的周围的密封肋250与面板部件30紧贴,因此能够提高面板部件30与面板安装面AP之间的密封性。因此,能够抑制从面板部件30的贯通孔31侵入的雨水等通过面板部件30与面板安装面AP之间而进入车厢内。
B.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b的结构的剖视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b中,面板部件30b经由固定件11b安装于骨架部件20b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其他结构,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骨架部件20b是构成汽车的车身壳的部件。面板部件30b例如是由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树脂材料形成的内装装饰件。固定件11b的第二部件200b不是由弹性体形成,而是由聚缩醛(POM)形成。在第二部件200b未设置密封肋250。在第二部件200b,通过插入到第二安装孔201和设置于面板部件30的贯通孔31的树脂制的夹具15,固定有面板部件30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安装孔201未安装图1所示的座环13。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以12个阶段调节固定件11b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而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以6个阶段调节固定件11b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骨架部件20b的形状、内装装饰件等的面板部件30b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被限制的情况。
C.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c的结构的剖视图。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c中,面板部件30c经由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固定件11b安装于骨架部件20c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其他结构,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骨架部件20c是构成汽车的车身壳的部件。面板部件30c例如是由聚碳酸酯(PC)等有机玻璃形成的天窗。面板部件30c不限于天窗,也可以是前窗、后窗、侧窗。在固定件11b的第二部件200b,在第二安装孔201安装有树脂制的夹具16。在夹具16的前端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面板部件30c。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c,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以12个阶段调节固定件11b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而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以6个阶段调节固定件11b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骨架部件20c的形状、天窗等面板部件30c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被限制的情况。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骨架部件20c卸下固定件11b,能够将天窗等面板部件30c从骨架部件20c卸下,因此能够使为了修理等而更换天窗等面板部件30c的作业容易化。
D.其他实施方式:
(D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固定件11、11b构成为,通过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前后反转,能够使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不同。与此相对,固定件11、11b也可以构成为,在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前后反转之前和之后,面板安装用孔AH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同。例如,图2所示的凸部240的中心与第三安装孔202的中心的前后方向的距离L2也可以与凸部240的中心与第二安装孔201的中心的前后方向的距离L1相同。
(D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固定件11、11b构成为,在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前后反转之前和之后,不变更面板安装用孔AH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与此相对,固定件11、11b也可以构成为,在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前后反转之前和之后,变更面板安装用孔AH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D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固定件11、11b构成为,通过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上下反转,能够使面板安装面AP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不同。与此相对,固定件11、11b也可以构成为,在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上下反转之前和之后,面板安装面AP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相同。例如,图4所示的第三安装面部212的底面与下层的引导肋230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4也可以与第二安装面部211的上表面与上层的引导肋230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3相同。
(D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固定件11、11b构成为,在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上下反转之前和之后,不变更面板安装用孔AH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与此相对,固定件11、11b也可以构成为,在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朝向上下反转之前和之后,变更面板安装用孔AH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D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固定件11、11b的第二部件200、200b具有第二安装孔201、第三安装孔202、第四安装孔203及第五安装孔204。与此相对,第二部件200、200b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安装孔201、第三安装孔202、第四安装孔203及第五安装孔204中的至少1个。例如,第二部件200、200b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安装孔201。
(D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用于第二部件200的定位的凸部240设置于第二部件200、200b,凹部140设置于第一部件100。与此相对,也可以是用于第二部件200的定位的凸部240设置于第一部件100,第一部件100的凸部240所嵌合的凹部140设置于第二部件200、200b。
(D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在固定件11、11b左右对称地设置有凸部240和凹部140。与此相对,也可以在固定件11、11b左右非对称地设置凸部240和凹部140。例如,也可以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左侧壁部122设置凸部240,在第二部件200、200b的第二左侧壁部222设置用于对设置于第一左侧壁部122的凸部240进行定位的凹部140,在第二部件200、200b的第二右侧壁部223设置凸部240,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右侧壁部123设置凹部140。
(D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在第一部件100设置有引导槽130,在第二部件200、200b设置有与引导槽130嵌合的引导肋230,通过引导肋230与引导槽130嵌合,对第二部件200、200b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滑动移动进行引导。与此相对,也可以在第二部件200、200b设置引导槽130,在第一部件100设置与在第二部件200、200b设置的引导槽130嵌合的引导肋230。也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部件100的引导肋230与在第二部件200、200b设置的引导槽130嵌合,对第二部件200、200b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滑动移动进行引导。
(D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二左侧壁部222及第二右侧壁部223分别设置有由引导肋230隔开的4个凸部240。与此相对,也可以在第二左侧壁部222及第二右侧壁部223分别不被引导肋230隔开地连续地设置凸部240。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第二左侧壁部222的引导肋230以夹着凸部240的方式前后分割地设置,从第二左侧壁部222的上端部到下端部连续地设置凸部240,设置于第二右侧壁部223的引导肋230以夹着凸部240的方式前后分割地设置,从第二右侧壁部223的上端部到下端部连续地设置凸部240。
(D1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安装孔101和骨架部件20~20c的第一贯通孔21中插入螺丝夹12,第一部件100的钩状部150与骨架部件20~20c的第二贯通孔22的边缘接触,从而将第一部件100固定于骨架部件20~20c。与此相对,例如,也可以在图1、图9、图10中的右侧变更第一部件100的位置,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安装孔101和骨架部件20~20c的第二贯通孔22中插入螺丝夹12,第一部件100的钩状部150与骨架部件20~20c的端部接触,从而将第一部件100固定于骨架部件20~20c。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第二部件200、200b的面板安装用孔AH的位置不同。
(D1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固定第一部件100的骨架部件20~20c的面、固定于第二部件200、200b的面板部件30~30c的面平行地配置,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安装面部110的底面与第二部件200的面板安装面AP平行地设置。与此相对,也可以是,固定第一部件100的骨架部件20~20c的面、固定于第二部件200、200b的面板部件30~30c的面垂直地配置,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安装面部110的底面与第二部件200的面板安装面AP垂直地设置。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安装面部110从底面部121的前端部向下方设置,以第一安装面部110和前壁部124与骨架部件20~20c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一部件100。
(D1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10~10c中,第一部件100固定于骨架部件20~20c,在第二部件200~200b固定有面板部件30~30c。与此相对,也可以是,第二部件200~200b固定于骨架部件20~20c,面板部件30~30c固定于第一部件100。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与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进行替换、组合。另外,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只要不是作为必须的特征进行说明,就能够适当删除。

Claims (8)

1.一种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将面板部件安装于车辆的骨架部件,其中,
所述安装结构具备:
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安装部和保持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所述骨架部件和所述面板部件中的一方的部件,所述保持部具有彼此相向的一对壁面;及
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安装部和被保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固定于所述骨架部件和所述面板部件中的另一方的部件,所述被保持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一对壁面之间,
所述被保持部的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位置能够在与所述壁面平行的第一轴和与所述壁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上变更,
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被保持部中的一方设置有引导肋和凸部,
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被保持部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多个引导槽和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引导槽通过与所述引导肋嵌合而对所述引导肋的移动进行引导,所述多个凹部通过与所述凸部嵌合而将所述凸部定位,
所述引导肋及所述凸部配置为,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被保持部的保持状态下沿着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垂直的第三轴突出,
所述多个引导槽配置为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二轴以多列排列,所述多个凹部配置为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轴以多列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在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二安装部和能够固定于所述另一方的部件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面在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配置,
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的所述凸部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之间,
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凸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凸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安装部及所述第三安装部在所述保持状态下配置于沿着所述第三轴的所述一对壁面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在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二安装部,并在第二面具有能够固定于所述另一方的部件的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一面在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配置,所述第二面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面且在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配置,
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所述引导肋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之间,
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引导肋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二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凸部被定位时的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引导肋之间的沿着所述第二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安装部及所述第四安装部在所述保持状态下配置于沿着所述第三轴的所述一对壁面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由弹性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由弹性体形成,
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贯通孔,
在所述贯通孔中插入筒状的座环,
所述座环从所述贯通孔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所述另一方的部件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由弹性体形成,
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贯通孔,
在所述第二部件上,以包围所述贯通孔的方式设置有密封肋,所述密封肋与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所述另一方的部件接触。
CN202210389217.0A 2021-04-23 2022-04-14 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15230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3231A JP2022167446A (ja) 2021-04-23 2021-04-23 パネル部材の取付構造
JP2021-073231 2021-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0822A true CN115230822A (zh) 2022-10-25
CN115230822B CN115230822B (zh) 2023-08-29

Family

ID=8366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9217.0A Active CN115230822B (zh) 2021-04-23 2022-04-14 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67446A (zh)
CN (1) CN11523082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9195A (ja) * 2002-01-31 2003-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1678432A (zh) * 2007-01-18 2010-03-24 丰田汽车公司 金属板件的组件
CN102092267A (zh) * 2009-12-10 2011-06-1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壳体
CN103209885A (zh) * 2010-10-14 2013-07-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紧固结构
CN104918830A (zh) * 2012-12-07 2015-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端部结构
CN105473423A (zh) * 2013-07-18 2016-04-06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的翼子板支承构造
CN106335547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框架的接合结构
CN10886004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JP2020075645A (ja) * 2018-11-08 2020-05-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パネル部材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12526264U (zh) * 2020-07-20 2021-02-12 宝鸡宏顺达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道坡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8012B2 (ja) * 2006-10-23 2012-09-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パーの車体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9195A (ja) * 2002-01-31 2003-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1678432A (zh) * 2007-01-18 2010-03-24 丰田汽车公司 金属板件的组件
CN102092267A (zh) * 2009-12-10 2011-06-1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壳体
CN103209885A (zh) * 2010-10-14 2013-07-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紧固结构
CN104918830A (zh) * 2012-12-07 2015-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端部结构
CN105473423A (zh) * 2013-07-18 2016-04-06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的翼子板支承构造
CN106335547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框架的接合结构
CN10886004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JP2020075645A (ja) * 2018-11-08 2020-05-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パネル部材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12526264U (zh) * 2020-07-20 2021-02-12 宝鸡宏顺达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道坡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0822B (zh) 2023-08-29
JP2022167446A (ja)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8784B2 (ja) 車両内装品の組付構造
US8104805B2 (en) Shock absorbing member
CN114103853B (zh) 车辆
JP2003072492A (ja) 車両外装用の樹脂製板部材の取付け構造
CN110386077B (zh) 部件集合体
CN115230822A (zh) 面板部件的安装结构
JP3856649B2 (ja) カウルカバー
JP5049724B2 (ja) サンルーフ装飾部材
JP4973998B2 (ja) フェンダートップカバーの取付け構造
JP3430581B2 (ja) 自動車のトリム構造
KR102111134B1 (ko) 자동차의 루프 구조물
US9272604B2 (en) Molding for vehicle 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molding in vehicle
EP1798113A2 (en) Vehicle molding clip mounting structure
CN113002465B (zh) 外装部件的连接构造
JP4548207B2 (ja) 車両ルーフ部における緩衝部材取付構造
JP5961502B2 (ja) バンパ取付け用リテーナ
JP4488411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KR102456787B1 (ko) 패스너 홀더와 패스너의 결합 구조
JP5123898B2 (ja) 装飾部材の取付構造
JP5041818B2 (ja)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取付ブラケット
JP3574592B2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JP5247053B2 (ja) 車両用ウインドウガラス用仮止めクリップ
JP3465290B2 (ja) フェンダ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7473504B2 (ja) デバイス取付構造
CN219728070U (zh) 一种车用摄像头安装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