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4254A -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4254A
CN115224254A CN202210801839.XA CN202210801839A CN115224254A CN 115224254 A CN115224254 A CN 115224254A CN 202210801839 A CN202210801839 A CN 202210801839A CN 115224254 A CN115224254 A CN 115224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source compound
ion battery
manganese
nick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18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24254B (zh
Inventor
章根强
万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22108018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4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4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4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24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4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4Accumulators with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of metals other than lithium, e.g. with magnesium or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式为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0<x≤0.1、0<y≤0.05、0<z≤0.2)。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在较高钠含量下仍然为P2相结构,电化学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容量、平均放电电压、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本发明正极材料的合成路径平滑、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是具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锂资源问题,近年来愈发突出,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在众多锂离子电池的替代产品中,钠离子电池因为其钠资源丰度高、工作机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等优点,具有快速商业化的前景。此外,钠离子电池在高低温性能以及安全性能上也要优于锂离子电池,使得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然而,缺乏合适的正极材料仍然是目前制约钠离子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阻碍了其市场化进程。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尤为重要的一类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和工作电压高、振实密度高等优点,然而由于钠离子半径较大,在脱嵌过程中不可逆结构破坏程度较大,导致其循环稳定性仍然差强人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在较高钠含量下仍然为P2相结构,电化学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容量、平均放电电压、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为实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其中0<x≤0.1、0<y≤0.05、0<z≤0.2。
本发明还提供了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或采用固相法制备获得。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步骤为:
步骤11、将钠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镁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与螯合剂溶解于水中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凝胶前驱体;
步骤12、将所述凝胶前驱体干燥后进行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13、将所述前驱体粉末进行两步煅烧,即获得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
采用固相法制备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步骤为:
步骤21、将钠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镁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混合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得到混合物粉末;
步骤22、将所述混合物粉末进行一步煅烧,即获得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67Ni0.18-0.5xCu0.1Zn0.05FexMn0.67-0.5xO2
优选的:当采用溶胶凝胶法时:所述钠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钠、硝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镍、硝酸镍、草酸镍、硫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铜、硝酸铜、草酸铜、硫酸铜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锌、硝酸锌、草酸锌、硫酸锌和氯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镁、硝酸镁、草酸镁、硫酸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硫酸锰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采用固相法时:所述钠源化合物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钠、醋酸钠、硝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镍、醋酸镍、硝酸镍、草酸镍和硫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铜、醋酸铜、硝酸铜、草酸铜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锌、醋酸锌、硝酸锌、草酸锌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镁、醋酸镁、硝酸镁、草酸镁和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和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在所述溶胶-凝胶法中,所述螯合剂选自柠檬酸、草酸、酒石酸或乙二胺四乙酸。
优选的:步骤13中,所述前驱体粉末的两步煅烧均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分为第一步煅烧和第二步煅烧;所述第一步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350~600℃,保温至有机物充分分解;所述第二步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800~1000℃,保温10~24h至形成P2相结构。步骤22中,所述混合物粉末的一步煅烧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800~1000℃,保温10~24h至形成P2相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片,由正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粘结剂和溶剂制备而成,所述正极材料选自上述的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由正极片、隔膜、有机电解液和负极金属钠组成,所述正极片为上述由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片。
本发明的上述钠离子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智能电网调峰、分布电站或通信基地大规模能量储能器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Zn和Mg共掺杂高性能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化学式为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其中0<x≤0.1、0<y≤0.05、0<z≤0.2。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在较高钠含量下仍然为P2相结构,电化学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容量、平均放电电压、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本发明正极材料的合成路径平滑、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是具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SEM图像。
图3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4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1C倍率下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5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0.1C-5C范围内的倍率性能曲线。
图6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1C倍率下的能量密度稳定性曲线。
图7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1C倍率下的平均电压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8为实施例2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9为实施例2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10为实施例3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11为实施例3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12为实施例4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13为实施例4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14为实施例5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15为实施例5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16为实施例6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17为实施例6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18为实施例7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19为实施例7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20为实施例8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21为实施例8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22为实施例9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23为实施例10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
图24为实施例11所得目标产物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Zn和Mg共掺杂高性能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化学式为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其中0<x≤0.1、0<y≤0.05、0<z≤0.2。优选为0<x≤0.07、0<y≤0.05、0<z≤0.01,进一步优选为0<x≤0.07、0<y≤0.03、0<z≤0.05。本发明提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呈颗粒状,粒径为2-5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驱体辅助制备上述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或采用固相法制备获得。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步骤为:
步骤11、将钠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镁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与螯合剂溶解于水中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凝胶前驱体;
步骤12、将所述凝胶前驱体干燥后进行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13、将所述前驱体粉末进行煅烧,得到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其中,煅烧是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两步煅烧,分为第一步煅烧和第二步煅烧;所述第一步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350~600℃,保温至有机物充分分解;所述第二次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800~1000℃,保温10~24h至形成P2相结构。
采用固相法制备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步骤为:
步骤21、将钠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镁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混合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得到混合物粉末;
步骤22、将所述混合物粉末进行煅烧,得到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其中,煅烧是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一步煅烧,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800~1000℃,保温10~24h至形成P2相结构。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
当采用溶胶凝胶法:所述钠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钠、硝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镍、硝酸镍、草酸镍、硫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铜、硝酸铜、草酸铜、硫酸铜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锌、硝酸锌、草酸锌、硫酸锌和氯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镁、硝酸镁、草酸镁、硫酸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硫酸锰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采用固相法时:所述钠源化合物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钠、醋酸钠、硝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镍、醋酸镍、硝酸镍、草酸镍和硫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铜、醋酸铜、硝酸铜、草酸铜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锌、醋酸锌、硝酸锌、草酸锌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镁、醋酸镁、硝酸镁、草酸镁和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和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溶胶-凝胶法中,所述螯合剂选自柠檬酸、草酸、酒石酸或乙二胺四乙酸。
本发明还制备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片,由正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粘结剂和溶剂制备而成,其中:正极材料选自上述的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导电添加剂选自Super-P、炭黑和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多种;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或者去离子水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钠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是将正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后,经过涂片和干燥制备得到。
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涂片以及干燥的具体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由正极片、隔膜、有机电解液和负极金属钠组成,其中:正极片采用上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片。有机电解液为碳酸酯电解液,浓度为0.5~2M,优选为1M;有机电解液中的溶剂选自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丙烯酯以及氟化碳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碳酸丙烯酯和氟化碳酸乙烯酯的混合溶剂;有机电解液中的溶质选自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钠、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高氯酸钠。所述隔膜优选为玻璃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钠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智能电网调峰、分布电站或通信基地等大规模能量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合成的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化学式为Na0.66+ 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0<x≤0.1、0<y≤0.05、0<z≤0.2),丰富了钠离子电池的材料体系。
(2)本发明的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0<x≤0.1、0<y≤0.05、0<z≤0.2)正极材料具有平均放电电压高、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良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3)本发明优选的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材料综合性能最好,在1C(1C=173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其容量保持率为80%,且同时也具有高的倍率性能,在5C的高倍率下可以保持初始容量的76%,适用于大规模储能设备。
(4)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所合成的正极材料,在合成上路径平滑、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展现出潜在的商业化前景。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步骤1,溶胶-凝胶法制备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材料
合成目标产物为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材料,合成原料为醋酸钠、醋酸镍、醋酸铜、醋酸锌、醋酸锰、醋酸镁,螯合剂为柠檬酸,溶剂为去离子水。
将醋酸钠、醋酸镍、醋酸铜、醋酸锌、醋酸镁和醋酸锰按照目标产物中的摩尔比与柠檬酸(钠、镍、铜、锌、镁和锰金属离子的总摩尔量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6)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置于80℃油浴锅中持续搅拌蒸干至形成凝胶。将凝胶置于烘箱中150℃干燥6h,随后将其放入研钵中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置于马弗炉中,空气氛围下,升温速率为2℃/min,先在450℃预烧6h,再在950℃煅烧15h,得到目标产物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
步骤2,制备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片
将上述制备的目标产物和Super P、粘结剂聚偏氟乙烯按质量比7:2:1混合,并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经过制浆、涂片、烘干等步骤后得到含有目标产物的正极片。
步骤3,组装以目标产物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为正极的钠离子电池。
将上述制备的目标产物正极电极片和金属钠负极组装钠离子电池,GF/F为电池隔膜,电解液为碳酸酯电解液(1M NaClO4的PC溶液包含5vol%的FEC)。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XRD谱图,由图可见,所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且为P2相结构。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SEM图像,由图可见材料为盘状形貌,颗粒的粒径为2-5μm。
图3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中具有较高的比容量112.7mAh g-1,且具有高的平均工作电压3.64V。
图4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1C倍率下的循环稳定性曲线。由图可见,本实施例所得目标产物的初始比容量为112.8mAh g-1,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0.0%,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图5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0.1C-5C范围内的倍率性能曲线,由图可见,其在0.1C的倍率下初始容量为124.3mAh g-1,且在5C的高倍率下能够保持原始容量的74.1%,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图6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1C倍率下的能量密度稳定性曲线,由图可见,本实施例所得目标产物的初始比能量为411Whkg-1,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75.1%,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图7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在1C倍率下的平均电压的循环稳定性曲线,由图可见,本实施例所得目标产物的初始平均放电电压为3.67V,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4.5%,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2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72Ni0.23Cu0.07Zn0.03Mn0.64Mg0.03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8所示为实施例2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P2相结构。
图9所示为实施例2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13.3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3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80Ni0.23Cu0.07Zn0.03Mn0.60Mg0.07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10所示为实施例3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
图11所示为实施例3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25.7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4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72Ni0.18Cu0.1Zn0.05Mn0.64Mg0.0 3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12所示为实施例4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P2相结构。
图13所示为实施例4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96.6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5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76Ni0.18Cu0.1Zn0.05Mn0.62Mg0.0 5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14所示为实施例5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P2相结构。
图15所示为实施例5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12.5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84Ni0.18Cu0.1Zn0.05Mn0.58Mg0.0 9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16所示为实施例6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P2和O3两相混合结构。
图17所示为实施例6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18.2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7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88Ni0.18Cu0.1Zn0.05Mn0.56Mg0.1 1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18所示为实施例7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P2和O3两相混合结构。
图19所示为实施例7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15.9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8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Ni0.18Cu0.1Zn0.05Mn0.50Mg0.17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20所示为实施例8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O3相结构。
图21所示为实施例8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02.2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92Ni0.18Cu0.1Zn0.05Mn0.54Mg0.1 3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22所示为实施例9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O3相结构。
实施例10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原材料比例按照Na0.96Ni0.18Cu0.1Zn0.05Mn0.52Mg0.1 5O2的化学计量比添加。
图23所示为实施例10所得正极材料的XRD图片,由图可见合成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且为O3相结构。
实施例11
步骤1,固相法制备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材料
合成目标产物为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材料,合成原料为碳酸钠、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镁、二氧化锰。
将化学计量比的碳酸钠、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镁、二氧化锰混合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得到混合物粉末,将混合物粉末置于马弗炉中,空气氛围下,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950℃煅烧15h,得到目标产物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
步骤2,制备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正极片
将上述制备的目标产物和Super P、粘结剂聚偏氟乙烯按质量比7:2:1混合,并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经过制浆、涂片、烘干等步骤后得到含有目标产物的正极片。
步骤3,组装以目标产物Na0.76Ni0.23Cu0.07Zn0.03Mn0.62Mg0.05O2为正极的钠离子电池。
将上述制备的目标产物正极电极片和金属钠负极组装钠离子电池,GF/F为电池隔膜,电解液为碳酸酯电解液(1M NaClO4的PC溶液包含5vol%的FEC)。
图24所示为实施例11所得正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在0.1C(1C=173mA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由图可见,本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117.7mAhg-1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其中0<x≤0.1、0<y≤0.05、0<z≤0.2。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或采用固相法制备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步骤为:
步骤11、将钠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镁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与螯合剂溶解于水中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凝胶前驱体;
步骤12、将所述凝胶前驱体干燥后进行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13、将所述前驱体粉末进行两步煅烧,即得到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
采用固相法制备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步骤为:
步骤21、将钠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镁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混合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得到混合物粉末;
步骤22、将所述混合物粉末进行一步煅烧,即得到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66+2zNi0.33-x-yCuxZnyMn0.67-zMgzO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溶胶凝胶法时:所述钠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钠、硝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镍、硝酸镍、草酸镍、硫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铜、硝酸铜、草酸铜、硫酸铜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锌、硝酸锌、草酸锌、硫酸锌和氯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镁、硝酸镁、草酸镁、硫酸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硫酸锰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采用固相法时:所述钠源化合物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钠、醋酸钠、硝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镍、醋酸镍、硝酸镍、草酸镍和硫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铜、醋酸铜、硝酸铜、草酸铜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锌、醋酸锌、硝酸锌、草酸锌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镁、醋酸镁、硝酸镁、草酸镁和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和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胶-凝胶法中,所述螯合剂选自柠檬酸、草酸、酒石酸或乙二胺四乙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前驱体粉末的两步煅烧均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分为第一步煅烧和第二步煅烧;所述第一步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350~600℃,保温至有机物充分分解;所述第二步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800~1000℃,保温10~24h至形成P2相结构;
步骤22中,所述混合物粉末的一步煅烧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升温速率为1~10℃/min,升温至800~1000℃,保温10~24h至形成P2相结构。
7.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片,由正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粘结剂和溶剂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选自权利要求1所述的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8.一种钠离子电池,由正极片、隔膜、有机电解液和负极金属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片。
CN202210801839.XA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224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1839.XA CN115224254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1839.XA CN115224254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4254A true CN115224254A (zh) 2022-10-21
CN115224254B CN115224254B (zh) 2024-04-23

Family

ID=8360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1839.XA Active CN115224254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425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6669A (zh) * 2022-12-20 2023-01-20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型材料协同改性钠离子电池o3相层状氧化物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991502A (zh) * 2022-12-06 2023-04-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p2相的高熵锰基层状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6936778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19740A (zh) * 2023-09-25 2023-12-12 广东广钠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83627A (zh) * 2023-12-13 2024-01-12 泾河新城陕煤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钠电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0149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用的层状含锰氧化物活性物质、正极和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WO2016156447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Fundación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Cooperativa De Energías Alternativas Cic Energigune Fundazioa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CN108987711A (zh) * 2018-07-19 2018-12-11 中南大学 一种球形钠离子电池正极四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459A (zh) * 2018-10-17 2019-01-18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掺杂柔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2215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掺杂改性的p2型钠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10061229A (zh) * 2019-05-08 2019-07-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1082059A (zh) * 2019-12-20 202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v掺杂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7210A (zh) * 2019-09-25 2020-09-22 中南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8684A (zh) * 2020-12-31 2021-05-07 福建师范大学 一类性能优异的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以及通过扩大层间距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CN113113589A (zh) * 2021-04-09 2021-07-1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改善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超晶格结构的方法
WO2022105175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15440975A (zh) * 2022-10-18 2022-12-0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钠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0149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用的层状含锰氧化物活性物质、正极和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WO2016156447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Fundación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Cooperativa De Energías Alternativas Cic Energigune Fundazioa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CN109962215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掺杂改性的p2型钠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08987711A (zh) * 2018-07-19 2018-12-11 中南大学 一种球形钠离子电池正极四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459A (zh) * 2018-10-17 2019-01-18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掺杂柔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1229A (zh) * 2019-05-08 2019-07-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1697210A (zh) * 2019-09-25 2020-09-22 中南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2059A (zh) * 2019-12-20 202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v掺杂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05175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12768684A (zh) * 2020-12-31 2021-05-07 福建师范大学 一类性能优异的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以及通过扩大层间距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CN113113589A (zh) * 2021-04-09 2021-07-1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改善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超晶格结构的方法
CN115440975A (zh) * 2022-10-18 2022-12-0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钠离子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LIETTE BILLAUD等: ""Na0.67Mn1-xMgxO2 (0≤x≤0.2):a high capacity cath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vol. 7, pages 1387 - 1391, XP055231823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1502A (zh) * 2022-12-06 2023-04-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p2相的高熵锰基层状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5626669A (zh) * 2022-12-20 2023-01-20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型材料协同改性钠离子电池o3相层状氧化物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936778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19740A (zh) * 2023-09-25 2023-12-12 广东广钠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改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83627A (zh) * 2023-12-13 2024-01-12 泾河新城陕煤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钠电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7383627B (zh) * 2023-12-13 2024-03-12 泾河新城陕煤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钠电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4254B (zh)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1229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5224254B (zh) 一种Cu、Zn和Mg共掺杂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82058B (zh) 一种Nasicon结构磷酸钛钠表面修饰P2型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7663A (zh) 一种五元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050010131A (ko)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4937774B (zh) 一种p2和p3混合相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15953A (zh) 一种前驱体辅助制备Cu,Zn掺杂的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492095B (zh) 一种锡掺杂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323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KR20140119621A (ko) 리튬 과량 양극활물질 제조용 전구체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리튬 과량 양극활물질
CN112607792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20323A (zh) 一种双策略改性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46564B (zh) 富钠锰基Na4Mn2O5/Na0.7Mn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66632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5120B (zh) 一种含有Mg、Cu、Mn的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54154B (zh) 纯相聚阴离子型硫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05684A (zh) 一种Al、Zn、Ti和Fe共掺杂双相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高熵正极材料
CN103022470A (zh) Azo包覆锰酸锂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3460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镍酸锌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96266B (zh) 掺杂Cu的钛酸锌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4185A (zh) 一种无相变的正负极两用的钠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35112B (zh) 一种基于硒化钼-石墨的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9476B (zh) 一种赝电容复合的高容量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9216692B (zh) 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JP3289256B2 (ja) リチウム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