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7864A - 卡钳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卡钳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7864A
CN115217864A CN202210394734.7A CN202210394734A CN115217864A CN 115217864 A CN115217864 A CN 115217864A CN 202210394734 A CN202210394734 A CN 202210394734A CN 115217864 A CN115217864 A CN 115217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iper
pad
brake
protrus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4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7864B (zh
Inventor
李鋆成
宋基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866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4474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17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7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16D55/2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 F16D55/226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the axial movement being guided by one or more pins engaging bores in the brake support or the brake housing
    • F16D55/226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uide 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16D55/2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 F16D55/226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the axial movement being guided by one or more pins engaging bores in the brake support or the brake housing
    • F16D55/227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the axial movement being guided by one or more pins engaging bores in the brake support or the brake housing by two or more 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F16D65/0075Brake calipers assembled from a plurality of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87Brake housing guide members, e.g. caliper pi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dust boo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3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 F16D65/0974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acting on o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ad rim in a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brake disc axis
    • F16D65/0977Springs made from sheet metal
    • F16D65/0978Springs made from sheet metal acting on one pad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05Manufacturers' emblems, name plates, bonnet ornaments, mascots or the like; Mount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8Brake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F16D2055/002Brake calipers assembled from a plurality of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2Release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卡钳制动器。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其与车轮一起旋转;内部制动片及外部制动片,它们分别配置于制动盘的两侧;加压部件,其将内部制动片向制动盘侧加压;卡钳外壳,其可使加压部件前进及后退;卡钳桥,其与卡钳外壳连接,通过由加压部件的动作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外部制动片向制动盘侧加压;车架,其固定地设置于车体;及至少一个导向杆,它们固定地设置于车架而对卡钳外壳及卡钳桥相对于车架的滑动进行导向。

Description

卡钳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钳制动器,更具体地,涉及利用由电动马达产生的动力而执行车辆的制动并实现部件结构及外观形态的简化的卡钳制动器。
背景技术
车辆上必然会安装用于执行制动的制动系统,为了乘客和货物的安全而研发出了各种制动系统。
其中,卡钳制动器是在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两侧与制动片接触及加压,从而通过制动盘与制动片之间的摩擦或夹紧压力来获得制动力的制动系统。这样的卡钳制动器包括包围制动片,并使制动片可向制动盘侧前进及后退的卡钳,卡钳具备汽缸及活塞,由此向汽缸的内部施加用于进行制动的液压,从而活塞前进而将制动片向制动盘侧加压。
近年来,研发出在卡钳制动器应用具备马达和减速机等的致动器的结构并被广泛使用,以电信号接收驾驶者的制动意志,并基于此而使马达等电动装置进行驱动来提供用于进行车辆的停车等的制动力。
另一方面,近年来研发出如下的单块式卡钳而应用于高性能车辆或高级车辆中:具备较强的强度,不易发生热变形,并且外观漂亮,能够提高产品的商品性或竞争力。单块卡钳并非像以往的卡钳那样将多个部件要素彼此结合而构成卡钳,而是将单个部件要素制造成一体而构成卡钳。
这样的单块形态的卡钳在想要应用用于进行停车制动的致动器的情况下,需要追加制造及安装通过致动器而进行前进及后退的停车用活塞和停车用卡钳等部件要素,因此制造费用上升,产品的生产性下降。同时,单块卡钳以一个部件要件构成一个块的方式精密地加工而制得,因此制造费用上升且制造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将部件结构和外观形态简化的卡钳制动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部件数而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生产性的卡钳制动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应用具备马达的致动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漂亮的外观的卡钳制动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没有设置追加的部件的情况下,在各种各样的运行状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执行车辆的制动的卡钳制动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容易维护的卡钳制动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小产品的大小及体积而提高车辆的应用性,并实现车辆的空间活用度的卡钳制动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车辆的商品性及竞争力的卡钳制动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提供一种卡钳制动器,其包括:制动盘,其与车轮一起进行旋转;内部制动片及外部制动片,它们分别配置在上述制动盘的两侧;加压部件,其将上述内部制动片向上述制动盘侧加压;卡钳外壳,其使上述加压部件可进行前进及后退;卡钳桥,其与上述卡钳外壳连接,通过由上述加压部件的动作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上述外部制动片向上述制动盘侧加压;车架,其固定地设置在车体;及至少一个导向杆,其固定地设置在上述车架,对上述卡钳外壳及上述卡钳桥相对于上述车架的滑动进行导向。
上述卡钳外壳包括沿着进退方向而贯通形成的导向孔,上述导向杆沿着进退方向延伸而形成,并插入及通过上述导向孔。
上述导向杆包括:芯部,其固定在上述车架;衬套部,其与上述导向孔相对。
上述卡钳制动器还包括:复原装置,其在将上述卡钳外壳及上述卡钳桥恢复到原位置的方向上弹性支承上述车架,上述复原装置设置在上述导向杆的外表面上。
上述卡钳桥包围上述外部制动片,并覆盖上述卡钳外壳的前表面而构成。
上述卡钳桥包括:显示部,其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面,以在前表面上可应用商标或标志。
上述卡钳制动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外垫弹簧,它们将上述外部制动片弹性支承在上述卡钳桥的背面上,上述卡钳桥还包括:外部弹簧座,其在上述卡钳桥的背面上比周边部位凹陷地形成,以供上述外垫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及被支承。
上述外垫弹簧安装在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于固定地设置有上述外部制动片的外垫板的侧端部,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及收纳在上述外部弹簧座。
上述卡钳桥还包括:第一扭矩支承突起,其突出地形成在上述外部弹簧座的一侧,并与上述外垫弹簧的一侧接触及被支承;第二扭矩支承突起,其突出地形成在上述外部弹簧座的另一侧,并与上述外垫弹簧的另一侧接触及被支承。
上述外垫弹簧包括:第一弹性部,其以将上述突出部弹性支承在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上的方式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之间;第二弹性部,其以将上述突出部弹性支承在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上的方式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下端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的上端之间;第三弹性部,其从上述底座向前方切开及折弯而形成,由此与上述突出部的侧端部接触及被支承。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上述第一弹性部从上述底座的上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上述第二弹性部从上述底座的下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
上述卡钳桥还包括:外部弹簧联接槽,其以支承上述外垫弹簧的方式在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外向面上凹陷地形成。
上述外垫弹簧包括:第一弹性部,其以弹性支承上述突出部的方式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之间;第二弹性部,其以弹性支承上述外垫板的方式与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接触;联接部,其插入到上述外部弹簧联接槽。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第一保护部,其介于上述突出部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之间而防止上述突出部和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接触;第二保护部,其介于上述外垫板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之间而防止上述外垫板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接触。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地配置,上述第一弹性部从上述底座的上端延伸及折弯而形成,上述第二弹性部在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上从上述底座的上端朝向上述突出部的上侧部位折弯及延伸而形成,上述第一弹性部包括:支承面,其从上述底座的上端沿着上述突出部的上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倾斜面,其从上述支承面朝向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折弯及延伸而形成。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地配置,上述联接部从上述底座的侧端部朝向前方折弯及延伸而形成,并包括朝向上述外部弹簧联接槽的内侧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的联接片。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拆卸部,其使上述联接片从上述外部弹簧联接槽脱离,上述拆卸部包括:拆卸引导面,其从上述联接部向与上述联接片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而配置,上述第一保护部从上述底座的上端沿着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并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之间。
上述第二保护部在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上从上述底座的下端沿着上述突出部的下侧部位延伸而形成,由此在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上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下侧部位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的内向面之间。
上述导向杆以上述加压部件的轴方向为基准在两侧形成为一对。
发明效果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能够将部件结构和外观形态简化。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减少部件数量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生产性。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即便应用具备马达的致动器,也能够形成漂亮的外观。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在未追加设置部件的情况下,在各种运行状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执行车辆的制动。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减少产品的大小及体积而提高车辆的应用性,实现车辆的空间活用度。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结构简单,能够容易且轻松地进行维护。
本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能够提高所设置的车辆的商品性及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另一个方向上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压部件、卡钳外壳、车架及导向杆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向杆及复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作为图2的A-A'方向上的截面图,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向杆及复原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将图7的B部位放大图示的图。
图9是示出变形的实施例的导向杆及复原装置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垫弹簧的侧面图。
图14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背面图,示出支承向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15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背面图,示出支承向另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内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19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主视图,示出支承向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20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主视图,示出支承向另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动作状态的侧方向截面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其他方向上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加压部件、卡钳外壳、车架及导向杆的主视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杆及复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杆及复原装置的截面图。
图27是将图26的C部位放大而图示的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将图9的D部位放大而图示的图。
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外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外垫弹簧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
图33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背面图,示出支承向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34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桥、外部制动片及外垫弹簧的背面图,示出支承向另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3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分解立体图。
图3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垫弹簧的立体图。
图38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主视图,示出支承向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39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内部制动片及内垫弹簧的主视图,示出支承向另一个方向施加的负荷的状态。
图4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的动作状态的侧方向截面图。
(符号说明)
1,2:卡钳制动器 1110,2110:外部制动片
1120,2120:内部制动片 1130,2130:加压部件
1140,2140:卡钳外壳 1141,2141:导向孔
1150,2150:卡钳桥 1151,2151:显示部
1152,2152:外部弹簧座 1160,2160:车架
1162,2162:内部弹簧座 1170,2170:导向杆
1180,2180:复原装置
1210,2210:外垫弹簧
1220,2220:内垫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思想而公开的。本发明不限于在此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其他形态具体化。为了明确本发明,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的图示,并且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将构成要件的大小多少放大而示出。
图1及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1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图3及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1的彼此不同的方向上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1包括:制动盘(未图示),其与车辆的车轮(未图示)一起旋转;一对制动片1110、1120,它们配置于制动盘的两侧;车架1160,其固定地设置于车体并设置有内部制动片1120;卡钳外壳1140,其可滑动地设置在车架1160;加压部件1130,其可前进及后退地设置在卡钳外壳1140上;卡钳桥1150,其设置有外部制动片1110并与卡钳外壳1140连接,由此可与卡钳外壳1140一起滑动;导向杆1170,其固定地设置于车架1160,并与卡钳外壳1140连接,由此对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相对于车架1160的滑动进行导向;复原装置1180,其使车辆恢复成制动前或制动解除状态即原位置;致动器1270,其产生及提供用于使加压部件1130进行动作的驱动力。
制动盘(未图示)以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的方式形成,在制动盘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内部制动片1120和外部制动片1110。内部制动片1120及外部制动片1110分别固定地设置在内垫板1125和外垫板1115,在各个垫板1115、1125的内侧面(朝向制动盘的面)上分别附着有制动片1110、1120。内垫板1125的外侧面与后述的加压部件1130相接而配置,外垫板1115与外部制动片1110一起设置在后述的卡钳桥1150的背面上。由此,在车辆进行制动时,加压部件1130前进而将内垫板1125及内部制动片1120向制动盘侧施压而紧贴,并通过对此的反作用力,卡钳外壳1140及与此连接的卡钳桥1150相对固定地设置于车体的车架1160而向加压部件1130的前进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1150的外垫板1115及外部制动片1110向制动盘侧被加压及紧贴。
内垫板1125及外垫板1115在两侧端分别形成有突出部1116、1126,后述的内垫弹簧1220和外垫弹簧1210被安装及支承于各个突出部1116。各个突出部1116、1126具备凹陷地形成的多个槽,以稳定地安装后述的垫弹簧的一个部位,对此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加压部件1130由活塞构成,可在设置于卡钳外壳1140的汽缸的内侧进行前进及后退。加压部件1130通过制动油等加压介质的液压前进而执行车辆的制动,并通过后退而解除车辆的制动。另外,加压部件1130通过后述的致动器1270而电气机械地进行动作来前进,从而执行车辆的制动或停车,并通过后退而解除车辆的制动或停车制动状态。
卡钳外壳1140包括使活塞进行前进及后退的汽缸和在汽缸的两侧在与加压部件1130的进退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贯通形成的一对导向孔1141,卡钳桥1150通过联接部件1250而连接及安装到卡钳外壳1140,由此覆盖卡钳外壳1140的前表面。后述的导向杆1170可插入及通过各个导向孔1141,随着将导向杆1170固定地设置于车架1160,从而卡钳外壳1140及与此连接的卡钳桥1150沿着进退方向而滑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前表面(前方)是指在车辆的外部驾驶者或使用者用肉眼可确认的外表面(外侧),以图2为基准,是指下面(下方)。相反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背面(后方)表示前表面(前方)的相反侧,以图2为基准,是指上面(上方)。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进退方向或轴方向是指,以加压部件1130为基准而进行前进及后退的方向或与加压部件1130的长度方向上的轴平行的方向。
卡钳桥1150通过联接部件1250而连接及安装在卡钳外壳1140,卡钳桥1150和卡钳外壳1140一起相对于车架1160而滑动。卡钳桥1150在背面设置有外垫板1115及外部制动片1110,并在前表面具备可应用产品或车辆的商标或标志的显示部1151。显示部1151在卡钳桥1150的前表面上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面而构成。
卡钳桥1150连接及安装到卡钳外壳1140,由此卡钳外壳1140通过后述的导向杆1170而相对于车架1160进行滑动时,卡钳桥1150也一起进行滑动。因此,车辆进行制动时,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通过由加压部件1130的前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来一起向加压部件1130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1150的外部制动片1110加压及紧贴到制动盘侧。相反地,在解除车辆的制动时,卡钳外壳1140通过后述的复原装置1180而恢复到原位置,与卡钳外壳1140连接的卡钳桥1150也移动到原位置,从而设置于卡钳桥1150的外部制动片1110从制动盘隔开。
另外,卡钳桥1150以覆盖卡钳外壳1140的前表面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产品的外观。卡钳桥1150不仅将配置于内侧的制动片1110、1120、垫板1115、1125等各种部件要素包围,而且将卡钳外壳1140的前表面全部覆盖,从而能够形成漂亮的从车轮或车辆的外部看到的产品的外观。特别地,近年来应用于高性能车辆或高级车辆的车轮和从外部看到的卡钳的外观对消费者来讲成为非常重要的购买决定要素。对此,卡钳桥1150包围各种部件要素并覆盖卡钳外壳1140的前表面来形成,并且在前表面具备显示产品或车辆的品牌的显示部1151,从而能够提高产品和应用车辆的商品性及竞争力。
关于安装于卡钳桥1150的背面的外部制动片1110和外垫板1115及外垫弹簧1210,将在背面参照图10至图15而进行详细的说明。
车架1160通过螺栓1169等而固定地设置在车体等可支承的固定物。在车架1160的两侧固定地设置有后述的导向杆1170,为此在车架1160的两侧,螺丝联接导向杆1170的联接口沿着进退方向而贯通或凹陷地形成在车架1160的背面上。为此,在联接口的内周面形成螺纹。另外,车架1160在靠近加压部件1130的中央部设置有内垫板1125及内部制动片1120,在内垫板1125的突出部1116与车架1160之间安装有内垫弹簧1220。关于安装于车架1160的中央部的内部制动片1120和内垫板1125及内垫弹簧1220,将在背面参照图16至图19而进行详细说明。
导向杆1170固定地设置于车架1160的两侧,对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相对于车架1160的滑动进行导向。另外,复原装置1180配置于导向杆1170的外侧而将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恢复到制动前或制动解除状态即原位置。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压部件1130、卡钳外壳1140、车架1160及导向杆1170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向杆1170及复原装置118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7是图2的A-A'方向上的截面图,图8是将图7的B部位放大而图示的图。
参照图3至图8,导向杆1170形成为沿着进退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圆筒形状。导向杆1170的一侧部插入及联接到车架1160的联接口而固定地设置,另一侧部插入及通过沿着进退方向而贯通形成于卡钳外壳1140的导向孔1141。导向杆1170固定地设置在车架1160,因此导向杆1170与车架1160一起保持一个位置,车辆的制动或解除制动时,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沿着导向杆1170进行前进及后退而对滑动进行导向。
如图5所示,以加压部件1130的轴方向为基准,导向杆1170设置于加压部件1130的两侧。为了进行车辆的制动,在将制动盘和制动片紧贴时,通过旋转的车轮和制动盘而向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等各种部件要素施加负荷,由此可能会发生以卡钳外壳1140和卡钳桥1150为代表的各种部件要素的变形。对此,导向杆1170及导向孔1141分别设置于加压部件1130的两侧,从而即便在制动时施加到负荷,也能够稳定地引导及导向卡钳外壳1140和卡钳桥1150的进退移动。附图中示出导向杆1170在加压部件1130的两侧对称地形成为一对,但不限于该位置及数量,根据车辆的重量或制动盘的容量,可将其数量和位置变更为各种各样。
防止异物的流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密封部件1260介于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与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之间,密封部件1260安装在凹陷地形成于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上的收纳槽而形成。但是,与图7及图8所示的情况不同地,收纳槽凹陷地形成在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上,密封部件1260插入及安装其中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相同的情况。
导向杆1170包括插入及联接到车架1160的联接口的芯部1171和插入及通过导向孔1141并与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相对的衬套(Bush)部1172。芯部1171由具备较高的强度的材质构成并通过螺丝联接而结合到车架1160,以导向杆1170坚固地固定及支承在车架1160。为此,在芯部1171的前方侧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但不限于此,当然芯部1171也可以通过压入或焊接等而坚固地结合到车架1160。另外,随着反复的车辆的制动,衬套部1172的外周面和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会发生频繁的接触及摩擦,因此衬套部1172由耐磨耗的材料构成。即,芯部1171和衬套部1172由具备彼此不同的材质的两个部件要素制成之后将彼此组装而构成。但不限于此,当然导向杆1170也可以由具备稳定的强度且耐磨耗的单一的材质一体地制造而成。
复原装置1180在恢复到原位置的方向上弹性支承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
参照图6至图8,复原装置1180设置在导向杆1170的外表面上。复原装置1180包括沿着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而配置的返回弹簧1181和设置于导向杆1170而分别支承返回弹簧1181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
返回弹簧1181配置在导向杆1170的后方侧的外周面。作为一例,如图6至图8所示,返回弹簧1181由线圈弹簧构成而包围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但并非限定于该结构,只要能够配置在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上,则可由具备弹性的各种材质构成。
返回弹簧1181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承部而被支承。具体地,返回弹簧1181的前方侧端部通过第一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一支承部由安装于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的保持器1182构成。保持器1182形成为内部空的圆筒形状,形成为大于导向杆1170及返回弹簧1181的外径,前方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小而紧贴及固定于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供返回弹簧1181的一端插入或被支承。另外保持器1182的后方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大而与后述的导向帽1190联接。
返回弹簧118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承部而被支承。具体地,返回弹簧1181的后方侧的端部通过第二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二支承部由安装于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的夹具1185构成。夹具1185形成为环状,以导向杆1170插入到内侧,联接到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上的后方侧的端部。在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形成有供夹具1185的内周面侧的一部分插入的槽,以实现夹具1185的稳定的联接,夹具1185以从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沿着半径方向而向外侧扩大的形态设置,从而返回弹簧1181的另一端与夹具1185的前方面侧接触并被支承。
导向孔1141的背面侧开口通过导向帽1190而被密封。导向帽1190在内侧具备收纳导向杆1170的后方侧的端部及复原装置1180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空间1191,前方侧的端部联接到保持器1182而被安装。为此,导向帽1190的前方侧的端部具备向内侧突出地形成的突起,以稳定地结合到保持器1182的后方侧的端部。通过导向帽1190而覆盖导向孔1141的背面侧的开口,从而防止异物的流入,在导向杆1170及复原装置1180进行动作时,防止与外部部件要素之间的干扰并实现稳定的动作。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变形的实施例的导向杆1170及复原装置1180的截面图。
参照图9,导向杆1170包括插入及联接到车架1160的联接口的芯部1171和插入并通过导向孔1141而与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相对的衬套(Bush)部1172。芯部1171形成为在进退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芯部1171由具备较高的强度的材质构成并通过螺丝联接而结合到车架1160,以将导向杆1170坚固地固定及支承于车架1160。为此,在芯部1171的前方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通过压入或焊接等而将芯部1171坚固地结合到车架1160。另外,衬套部1172形成为内部为空的中空的圆筒形状而设置于芯部1171的外周面,通过反复的车辆的制动,衬套部1172的外周面和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会发生频繁的接触及摩擦,因此衬套部1172由耐磨耗的材料构成。即,芯部1171和衬套部1172由具备彼此不同的材质的两个部件要素制成之后将彼此组装而构成。
复原装置1180在恢复到原位置的方向上弹性支承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参照图9,复原装置1180设置在导向杆1170的外表面上,复原装置1180包括沿着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而配置的返回弹簧1181和分别支承返回弹簧1181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
返回弹簧1181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承部而被支承。具体地,返回弹簧1181的前方侧的端部通过第一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一支承部由凹陷地形成在导向孔1141的内周面上的背面侧的支承槽1283构成,返回弹簧1181的前方侧的端部插入到支承槽1283的内侧而被支承。
返回弹簧118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承部而被支承。具体地,返回弹簧1181的后方侧的端部通过第二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二支承部由在导向杆1170的外周面上的后方侧的端部沿着半径方向而向外侧扩大的支承突起1173构成。支承突起1173与衬套部1172形成为一体,衬套部1172形成为从衬套部1172的外周面向外侧扩大的形态,从而返回弹簧1181的另一端与支承突起1173的前方面侧接触及被支承。
导向孔1141的背面侧的开口通过导向帽1290而被密封。导向帽1290在内侧具备收纳导向杆1170的后方侧的端部及复原装置1180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空间1291,导向孔1141的周边部插入及联接到导向帽1290的前方侧的端部而安装。导向帽1290压入到导向孔1141的周边部的卡钳外壳1140上而安装,并且为了更加稳定的结合而还可具备联接单元。通过导向帽1290而覆盖导向孔1141的背面侧的开口,从而能够防止异物的流入,在导向杆1170及复原装置1180进行动作时,能够防止与外部部件要素之间的干扰并实现稳定的动作。
下面,对通过外垫弹簧1210而在卡钳桥1150安装外部制动片11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0及图11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桥1150、外部制动片1110及外垫弹簧1210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2及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垫弹簧1210的立体图及侧面图,图14及图15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桥1150、外部制动片1110及外垫弹簧1210的背面图,示出通过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而支持负荷的动作状态。
参照图10至图15,外垫弹簧1210将外部制动片1110及外垫板1115弹性支承在卡钳桥1150的背面上。外垫弹簧1210在安装在形成于外垫板1115的侧端部的突出部1116的状态下安装及支承在形成于卡钳桥1150的背面的外部弹簧座1152,从而将外部制动片1110安装及设置在卡钳桥1150。
外部弹簧座1152在卡钳桥1150的背面上比周边部位凹陷地形成,从而供突出部1116及外垫弹簧121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及被支承,在外部弹簧座1152的上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在外部弹簧座1152的下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
外部弹簧座1152形成在卡钳桥1150的背面上,但并未贯通形成或穿孔形成,从而不会露出在形成卡钳制动器1的外观的卡钳桥1150的前表面。另外,制动盘和制动片通过分别向后方突出地形成的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而在外部弹簧座1152的上侧及下侧紧贴时,即便通过旋转的车轮和制动盘而施加到负荷,也能够稳定地支承外垫板1115及外部制动片1110。对此,将在后面参照图14及图15而进行详细的说明。
外垫弹簧1210在外垫板1115的两侧形成为一对。参照图12及图13,外垫弹簧1210包括:底座1215;第一弹性部1211,其以设置于底座1215的上侧而在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上弹性支承突出部1116的方式介于突出部1116的上端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的下端之间;第二弹性部1212,其以设置于底座1215的下侧而在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上弹性支承突出部1116的方式介于突出部1116的下端与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的下端之间;第三弹性部1213,其设置于底座1215的侧部而与突出部1116的侧端部接触及被支承。
底座1215构成主体,可与外垫板1115的突出部1116的背面相对或接触。底座1215形成为板形状,第一弹性部1211和第二弹性部1212及第三弹性部1213连续地切开及折弯而分别形成在上端和下端及侧端部。换言之,外垫弹簧1210一体地形成为单一的主体,第一至第三弹性部1213从底座1215切开及折弯而制得,由此能够将结构及制造工序简化。
第一弹性部1211以将突出部1116弹性支承在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上的方式介于突出部1116的上端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的下端之间。如上所述,第一弹性部1211从底座1215的上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
具体地,第一弹性部1211包括:第一支承面1211a,其从底座1215的上端沿着突出部1116的上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第一倾斜面1211b,其从第一支承面1211a朝向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第一支承面1211a沿着突出部1116的上端延伸而形成,并在向第一倾斜面1211b折弯的部位向下方倾斜一定部分,以在内侧安装突出部1116。另外,在突出部1116的上端凹陷地形成有第一槽1116a,以第一支承面1211a稳定地进入及安装,从而抑制脱离。第一倾斜面1211b从第一支承面1211a向上倾斜地折弯及延伸,从而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的下端接触,由此外垫板1115的突出部1116通过第一弹性部1211而弹性地支承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
第二弹性部1212以将突出部1116弹性支承在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上的方式介于突出部1116的下端与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的上端之间。第二弹性部1212与第一弹性部1211同样地,从底座1215的下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第二弹性部1212包括从底座1215的下端沿着突出部1116的下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的第二支承面1212a和从第二支承面1212a朝向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的第二倾斜面1212b。第二支承面1212a沿着突出部1116的下端延伸而形成且在向第二倾斜面1212b折弯的部位向下方倾斜一定部分,以在内侧安装突出部1116。另外,在突出部1116的下端凹陷地形成有第二槽1116b,以第二支承面1212a稳定地进入及安装,从而抑制脱离。第二倾斜面1212b从第二支承面1212a向下倾斜地折弯及延伸,从而与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的上端接触,由此外垫板1115的突出部1116通过第二弹性部1212而弹性地支承在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
第三弹性部1213与突出部1116的侧端部接触并被支承,从而能够将外垫弹簧1210更稳定地支承于外垫板1115的突出部1116,同时防止外垫弹簧1210从突出部1116脱离。第三弹性部1213从底座1215朝向前方切开及折弯而形成,从而与突出部1116的侧端部接触并被支承。另外,在突出部1116的侧端部凹陷地形成有第三槽1116c,以第三弹性部1213稳定地进入及安装而抑制脱离。
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突出地形成于卡钳桥1150的背面,并在其之间形成有外部弹簧座1152,可承受通过旋转的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
参照图14及图15,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突出地形成于外部弹簧座1152的上侧,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突出地形成于外部弹簧座1152的下侧。即,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相对于外部弹簧座1152而相对突出地形成,外部弹簧座1152相对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而相对凹陷地形成。
车轮和制动盘向一个方向(以图14为基准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进行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外部制动片1110紧贴时,在外垫板1115及外部制动片111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14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和另一侧(以图14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能够稳定地支承施加到外垫板1115的负荷,即便存在负荷,也能够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与此相反地,车轮和制动盘向另一个方向(以图15为基准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外部制动片1110紧贴时,在外垫板1115及外部制动片111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15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二扭矩支承突起1154和另一侧(以图15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一扭矩支承突起1153稳定地支承施加到外垫板1115的负荷,由此能够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下面,对通过内垫弹簧1220而在车架1160安装内部制动片11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6及图17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架1160、内部制动片1120及内垫弹簧1220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内垫弹簧1220的立体图,图19及图20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架1160、内部制动片1120及内垫弹簧1220的主视图,示出通过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而支承负荷的状态。
参照图16至图20,内垫弹簧1220将内部制动片1120及内垫板1125弹性地支承在车架1160上。内垫弹簧1220安装在形成于内垫板1125的侧端部的突出部1126的状态下安装及支承在形成于车架1160的内部弹簧座1161,从而能够将内部制动片1120安装及设置在车架1160。
内部弹簧座1161在车架1160上沿着进退方向而凹陷地形成,从而供突出部1126及内垫弹簧122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及被支承,在内部弹簧座1161的上侧,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向朝向中央部的内侧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1161的下侧,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向内侧突出地形成。通过分别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1161的上侧及下侧的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而将制动盘和制动片紧贴时,即便存在通过旋转的车轮和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也能够稳定地支承内垫板1125及内部制动片1120。对此,将在后面参照图19及图20而进行详细说明。
内垫弹簧1220在内垫板1125的两侧形成为一对。参照图12及图13,内垫弹簧1220包括:夹具底座1225;第一锚定部1221,其形成于夹具底座1225的上侧,并以在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弹性地支承突出部1126的方式沿着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而形成;第二锚定部1222,其设置于底座1215的下侧而弹性地支承突出部1126的下端;及保持部1223,其设置于夹具底座1225的侧部而与突出部1126的前方面接触及被支承。
夹具底座1225构成主体,可与突出部1126的侧端部相对或接触地设置在内垫板1125上。夹具底座1225形成为板形状,第一锚定部1221和第二锚定部1222及保持部1223分别从底座1215连续地切开及折弯而形成在上侧和下侧及侧部上。换言之,内垫弹簧1220由单一的主体一体地构成,锚定部和保持部1223等从夹具底座1225切开及折弯而制成,由此能够将结构及制造工序简化。
第一锚定部1221以将突出部1126弹性地支承在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上的方式沿着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延伸及折弯而形成。第一锚定部1221包括:第一片1221a,其从夹具底座1225的上端沿着突出部1126的上端向中央侧延伸而形成,从而介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的下端与突出部1126的上端之间;第二片1221b,其从第一片1221a向上折弯及延伸而形成并与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的侧表面相对;第三片1221c,其从第二片1221b向周边侧延伸而形成并与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的上端相对;至少一个第一张紧器1211d,其从第二片1221b的前方侧的端部和后方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端部向周边侧折弯及延伸而形成;及第二张紧器1211e,其从第三片1221c朝向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切开及折弯而形成,从而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的上端直接地接触及被支承。这样,第一锚定部1221以包围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的周围的方式从夹具底座1225延伸及折弯形成,从而内垫板1125的突出部1126弹性地支承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
第二锚定部1222以弹性地支承突出部1126的下端的方式与突出部1126的下端接触及被支承,至少一部分部位介于突出部1126的下端与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的上端之间。第二锚定部1222从夹具底座1225的下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第二锚定部1222包括从夹具底座1225的下端沿着突出部1126的下端而向中央侧延伸并向上方倾斜一定部分而形成的肋部,从而第二锚定部1222与突出部1126的下端弹性地接触而将内垫弹簧1220弹性地支承于突出部1126。
保持部1223与突出部1126的前方面接触及支承,从而将内垫弹簧1220更稳定地弹性地支承于内垫板1125的突出部1126,并防止内垫弹簧1220从突出部1126脱离。保持部1223从夹具底座1225的前方侧的端部朝向突出部1126的前方面而弯曲并折弯及延伸而形成,从而与突出部1126的前方面接触及支承。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在内垫板1125的突出部1126凹陷地形成有多个槽,以内垫弹簧1220的各种弹性要素稳定地进入及安装而抑制脱离。
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在车架1160上沿着进退方向而突出地形成,并在其之间形成内部弹簧座1161,承受通过旋转的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
参照图19及图20,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1161的上侧,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1161的下侧。即,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相对于内部弹簧座1161而相对突出地形成,内部弹簧座1161相对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而相对凹陷地形成。
车轮和制动盘向一个方向(以图19为基准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内部制动片1120紧贴时,在内垫板1125及内部制动片112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19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和另一侧(以图19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稳定地支承施加到内垫板1125的负荷,即便存在负荷,也能够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与此相反地,车轮和制动盘向另一个方向(以图20为基准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进行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内部制动片1120紧贴时,在内垫板1125及内部制动片112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20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二支承阻挡突起1163和另一侧(以图20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一支承阻挡突起1162稳定地支承施加到内垫板1125的负荷,由此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加压部件1130从致动器1270接收驱动力而将内垫板1125向制动盘侧施压。
重新参照图3及图4,致动器1270包括:马达1271,其提供动力,以提供使加压部件1130前进及后退的驱动力;动力转换单元1272,其将从马达1271提供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线性运动而产生加压部件1130的进退移动;减速单元(未图示),其将从马达1271提供的动力减速而传递到动力转换单元1272。
马达1271从车辆的蓄电池等电源装置接收电源而进行动作,产生旋转动力而传递到减速单元。减速单元应用行星齿轮组件或蜗杆结构等各种结构的装置而将马达1271的动力减速并传送到动力转换单元1272,但不限于具备任一个结构或动作方式的装置。
动力转换单元1272包括:主轴,其接收从减速单元减速的动力而进行旋转;螺母,其设置于加压部件1130的内侧而与主轴螺丝结合;旋转防止部(未图示),其防止螺母的旋转,以螺母和加压部件1130不进行旋转而执行线性运动。主轴通过经过马达1271及减速单元而传递的动力来向第一方向旋转,由此使螺母和加压部件1130向内垫板1125侧前进而执行车辆的制动。另外,主轴通过经过马达1271及减速单元而传递的动力来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螺母和加压部件1130从内垫板1125隔开而执行车辆的制动解除。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1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1的动作状态的侧方向截面图,图21的(a)是示出车辆的制动前或制动解除状态的截面图,图21的(b)是示出车辆的制动或参照制动而示出车辆的制动状态的截面图。
在执行车辆的制动的情况下,加压部件1130通过制动油等加压介质的液压或致动器1270的动作而向内垫板1125侧前进并将内垫板1125及内部制动片1120向制动盘侧加压。通过由加压部件1130的前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一起向加压部件1130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此时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通过导向杆1170而对滑动进行导向,导向杆1170固定地设置于车架1160,由此保持一定的位置。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向加压部件1130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1150的外垫板1115及外部制动片1110也向制动盘侧移动而加压,由此紧贴到制动盘而执行车辆的制动。在想要解除车辆的制动的情况下,如图21的(a)所示,卡钳外壳1140及卡钳桥1150通过复原装置1180而恢复到原位置。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2进行说明。
在下面说明的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2的说明中,除了通过另设的符号而追加说明的情况之外,与上述说明的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1的说明相同,因此为了防止内容的重复而省略说明。
图22及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2的彼此不同的方向上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2及图23,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2包括:制动盘(未图示),其与车辆的车轮(未图示)一起旋转;一对制动片2110、2120,它们配置于制动盘的两侧;车架2160,其固定地设置于车体,并设置有内部制动片2120;卡钳外壳2140,其可滑动地设置于车架2160;加压部件2130,其可前进及后退地设置在卡钳外壳2140上;卡钳桥2150,其设置有外部制动片2110且与卡钳外壳2140连接而可与卡钳外壳2140一起滑动;导向杆2170,其固定地设置于车架2160且与卡钳外壳2140连接而对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相对于车架2160的滑动进行导向;复原装置2180,其使车辆恢复到制动前或制动解除状态即原位置;及致动器2270,其产生并提供用于使加压部件2130进行动作的驱动力。
制动盘(未图示)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在制动盘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内部制动片2120和外部制动片2110。内部制动片2120及外部制动片2110分别固定地设置在内垫板2125和外垫板2115,在各个垫板2115、2125的内侧面(朝向制动盘的面)上分别附着有制动片2110、2120。内垫板2125以外侧面与后述的加压部件2130相接的方式配置,外垫板2115与外部制动片2110一起设置在后述的卡钳桥2150的背面上。由此,车辆进行制动时,加压部件2130前进而将内垫板2125及内部制动片2120向制动盘侧加压而使其紧贴,并通过对此的反作用力而使卡钳外壳2140及与其连接的卡钳桥2150相对固定于车体的车架2160而向加压部件2130的前进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2150的外垫板2115及外部制动片2110向制动盘侧加压及被紧贴。
内垫板2125及外垫板2115在两侧端分别形成有突出部2116、2126,后述的内垫弹簧2220和外垫弹簧2210安装及支承在各个外部突出部2116。各个突出部2116、2126具备凹陷地形成的多个槽,以稳定地安装后述的垫弹簧的一个部位,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加压部件2130由活塞构成,并以在设于卡钳外壳2140的汽缸的内侧可前进及后退的方式设置。加压部件2130通过制动油等加压介质的液压而前进,从而执行车辆的制动,通过后退而解除车辆的制动。另外,加压部件2130通过后述的致动器2270而电气机械地进行动作而前进,从而执行车辆的制动或停车,并通过后退而解除车辆的制动或解除停车制动状态。
卡钳外壳2140包括使活塞可前进及后退的汽缸和在汽缸的两侧在与加压部件2130的进退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贯通形成的一对导向孔2141,在卡钳外壳2140通过联接部件2250而连接及安装有卡钳桥2150,从而覆盖卡钳外壳2140的前表面。后述的导向杆2170插入及通过各个导向孔2141,通过导向杆2170固定地设置在车架2160,从而卡钳外壳2140及与此连接的卡钳桥2150沿着进退方向而滑动。
卡钳桥2150通过联接部件2250而与卡钳外壳2140连接及安装,卡钳桥2150和卡钳外壳2140一起相对于车架2160而滑动。卡钳桥2150在背面设置有外垫板2115及外部制动片2110,在前表面设置有应用产品或车辆的商标或标志的显示部2151。显示部2151通过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面而设置在卡钳桥2150的前表面上。
通过卡钳桥2150与卡钳外壳2140连接及安装,从而卡钳外壳2140通过后述的导向杆2170而相对于车架2160滑动时,卡钳桥2150也一起进行滑动。因此,在车辆进行制动时,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通过由加压部件2130的前进产生的反作用力而一起向加压部件2130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2150的外部制动片2110向制动盘侧加压及紧贴。相反地,在解除车辆的制动时,卡钳外壳2140通过后述的复原装置2180而恢复到原位置,与卡钳外壳2140连接的卡钳桥2150也向原位置移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2150的外部制动片2110从制动盘隔开。
另外,卡钳桥2150以覆盖卡钳外壳2140的前表面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产品的外观。卡钳桥2150不仅包围配置在内侧的制动片2110、2120、垫板2115、2125等各种部件要素,而且覆盖卡钳外壳2140的前表面而形成,从而能够形成漂亮的从车轮或车辆的外部看到的产品的外观。特别地,近年来应用于高性能车辆或高级车辆的车轮和从外部看到的卡钳的外观对消费者来讲成为非常重要的购买决定要素。对此,卡钳桥2150包围各种部件要素而覆盖卡钳外壳2140的前表面,并且在前表面具备显示产品或车辆的品牌的显示部2151,从而能够提高产品和应用车辆的商品性及竞争力。
关于安装于卡钳桥2150的背面的外部制动片2110和外垫板2115及外垫弹簧2210,将在后面参照图29至图34而进行详细说明。
车架2160通过螺栓2169等而固定地设置在可支承车体等的固定物。在车架2160的两侧固定地设置有后述的导向杆2170,为此在车架2160的两侧,螺丝联接导向杆2170的联接口沿着进退方向而贯通或凹陷地形成在车架2160的背面上。为此,在联接口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另外,车架2160在靠近加压部件2130的中央部设置有内垫板2125及内部制动片2120,在内垫板2125的内部突出部2126与车架2160之间安装有内垫弹簧2220。关于安装在车架2160的中央部的内部制动片2120和内垫板2125及内垫弹簧2220,将在后面参照图35至图39而进行详细说明。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加压部件2130、卡钳外壳2140、车架2160及导向杆2170的主视图,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杆2170及复原装置218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6为侧方向截面图,图27是将图26的C部位放大而示出的图。
参照图22至图27,导向杆2170固定地设置在车架2160的两侧,对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相对于车架2160的滑动进行导向。另外,复原装置2180配置在导向杆2170的外侧而使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恢复到制动前或制动解除状态即原位置。
导向杆2170形成为沿着进退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圆筒形状。导向杆2170的一侧部插入及联接在车架2160的联接口而固定地设置,另一侧部插入及通过沿着进退方向而贯通形成在卡钳外壳2140的导向孔2141而配置。导向杆20固定地设置在车架2160,导向杆2170与车架2160一起保持一定的位置,在车辆进行制动或解除制动时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沿着导向杆2170进行前进及后退而对滑动进行导向。
如图24所示,导向杆2170以加压部件2130的轴方向为基准设置在加压部件2130的两侧。为了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制动片紧贴时,通过旋转的车轮和制动盘而向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等各种部件要素施加负荷,由此可能会发生以卡钳外壳2140和卡钳桥2150为代表的各种部件要素的变形。对此,导向杆2170及导向孔2141分别设置在加压部件2130的两侧,从而即便在制动时存在负荷,也能够稳定地对卡钳外壳2140和卡钳桥2150的进退移动进行引导及导向。附图中图示为导向杆2170在加压部件2130的两侧对称地形成为一对,但不限于该位置及数量,根据车辆的重量或制动盘的容量,可将其数量和位置变更为各种各样。
防止异物流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密封部件2260介于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与导向孔2141的内周面之间,密封部件2260安装在凹陷地形成在导向孔2141的内周面上的收纳槽。但是与图26及图27所示的情况不同地,在收纳槽凹陷地形成在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上,并且密封部件2260插入其中及安装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相同的情况。
导向杆2170包括:芯部2171,其插入及联接到车架2160的联接口;及衬套(Bush)部2172,其插入及通过导向孔2141而与导向孔2141的内周面相对。芯部2171由具备较高的强度的材质构成并通过螺丝联接而结合到车架2160,以导向杆2170坚固地固定及支承于车架2160。为此,在芯部2171的前方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但不限于此,当然芯部2171也可以通过压入或焊接等而坚固地结合到车架2160。另外,根据反复的车辆的制动,衬套部2172的外周面和导向孔2141的内周面可能会发生频繁的接触及摩擦,因此衬套部2172由耐磨耗的材料构成。即,芯部2171和衬套部2172由彼此具备不同的材质的两个部件要素制得之后通过彼此组装而构成。但不限于此,当然导向杆2170也可以由具备稳定的强度且耐磨耗的单一材质一体地制造及设置。
复原装置2180在恢复到原位置的方向上弹性支承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
参照图25至图27,复原装置2180设置在导向杆2170的外表面上。复原装置2180包括沿着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而配置的返回弹簧2181和设置于导向杆2170而分别支承返回弹簧2181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
返回弹簧2181配置在导向杆2170的后方侧的外周面。作为一例,如图25至图27所示,返回弹簧2181由线圈弹簧构成而包围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但不限于该结构,只要能够配置在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上,则可由具备弹性的各种材质构成。
返回弹簧2181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承部而被支承。具体地,返回弹簧2181的前方侧的端部通过第一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一支承部由安装在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的保持器2182构成。保持器2182形成为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并形成为大于导向杆2170及返回弹簧2181的外径,前方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小而紧贴及固定到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供返回弹簧2181的一端插入或被支承。另外,随着靠近保持器2182的后方,向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大,由此返回弹簧2181的一端顺利地进入内侧。保持器2182插入到凹陷地形成于导向孔2141的背面侧的开口的安装口2142。
返回弹簧218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承部而被支承。具体地,返回弹簧2181的后方侧的端部通过第二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二支承部由在导向杆2170的外周面上的后方侧的端部沿着半径方向而向外侧扩大的支承突起2183构成。支承突起2183与导向杆2170一体地构成,形成为从衬套部2172的外周面向外侧扩大的形态,从而返回弹簧2181的另一端与支承突起2183的前方面侧接触及被支承。
导向孔2141的背面侧开口通过导向帽2190而被密封。导向帽2190在内侧具备收纳导向杆2170的后方侧的端部及复原装置2180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空间2191,通过将前方侧的端部联接于卡钳外壳2140而安装。为此,在导向帽2190的内周面上具备向内侧突出地形成的突起,在卡钳外壳2140的导向孔2141的背面侧的开口的周边部形成有供导向帽2180的突起插入及联接的槽。通过导向帽2190而覆盖导向孔2141的背面侧的开口,从而防止异物的流入,在导向杆2170及复原装置2180进行动作时防止与外部部件要素之间的干扰,实现稳定的动作。
下面,对通过外垫弹簧2210而在卡钳桥2150安装外部制动片21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8及图29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桥2150、外部制动片2110及外垫弹簧2210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0是将图28的D部位放大而示出的图,图31及图3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外垫弹簧2210的彼此不同的方向上的立体图。图33及图34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桥2150、外部制动片2110及外垫弹簧2210的背面图,示出通过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而支承负荷的动作状态。
参照图28至图34,外垫弹簧2210将外部制动片2110及外垫板2115弹性支承在卡钳桥2150的背面上。外垫弹簧2210将形成于外垫板2115的侧端部的外部突出部2116安装及支承在形成于卡钳桥2150的背面的外部弹簧座2152上,从而将外部制动片2110安装及设置在卡钳桥2150。
外部弹簧座2152在卡钳桥2150的背面上比周边部位凹陷而形成,从而供外部突出部2116及外垫弹簧221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及被支承,在外部弹簧座2152的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在外部弹簧座2152的另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另外,在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外向面凹陷地形成有供后述的外垫弹簧2210的联接部2213插入的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外垫弹簧2210坚固地支承在卡钳桥2150上,同时有效地防止外垫弹簧2210从卡钳桥2150脱离。
外部弹簧座2152形成在卡钳桥2150的背面上,但并非贯通形成或穿孔形成,从而不露出在形成卡钳制动器2的外观的卡钳桥2150的前表面。另外,在外部弹簧座2152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通过向后方突出地形成的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而将制动盘和制动片紧贴时,即便存在通过旋转的车轮和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但也能够稳定地支承外垫板2115及外部制动片2110。对此,将在后面参照图33及图34而进行详细的说明。
外垫弹簧2210在外垫板2115的两侧形成为一对。参照图38至图32,外垫弹簧2210包括:底座2219;第一弹性部2211,其设置于底座2219的上侧而以在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上弹性地支承外部突出部2116的方式介于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端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下端之间;第二弹性部2212,其设置于底座2219的上侧而以弹性地支承外垫板2115的方式与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接触;联接部2213,其设置于底座2219的外侧端部而以在卡钳桥2150上稳定地支承底座2219的方式插入到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第一保护部2214,其介于外部突出部2116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之间,以防止外部突出部2116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之间的接触而降低磨耗和噪音;第二保护部2215,其介于外垫板2115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4之间而防止外垫板2115与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之间的接触而降低磨耗和噪音;拆卸部2216,其使联接部2213从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脱离;支承面2217,其将底座2219追加地支承在外部突出部2116上。
底座2219构成主体,以与外垫板2115的外部突出部2116背面相对或接触的方式构成。底座2219形成为板形状,后述的第一弹性部2211、第二弹性部2212、联接部2213、第一保护部2214、第二保护部2215、拆卸部2216、支承面2217等连续地切开及折弯而形成在上端和下端及侧端部。换言之,外垫弹簧2210由单一的主体构成为一体,从底座2219将第一弹性部2211、第二弹性部2212、联接部2213、第一保护部2214、第二保护部2215,拆卸部2216、支承面2217切开及折弯而制得,由此能够将结构及制造工序简化。
第一弹性部2211以将外部突出部2116弹性支承在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上的方式介于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端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下端之间。第一弹性部2211从底座2219的上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具体地,第一弹性部2211包括:支承面2211a,其从底座2219的上端沿着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端而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及倾斜面2211b,其从支承面2211a朝向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折弯及延伸而形成。支承面2211a沿着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端延伸而形成,在向倾斜面2211b折弯的部位向下方倾斜一定部分,以在内侧安装外部突出部2116。另外,在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端凹陷地形成有第一槽2116a,以供支承面2211a稳定地进入及安装而抑制脱离。倾斜面2211b从支承面2211a向上倾斜地折弯及延伸,从而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下端接触,由此外垫板2115的外部突出部2116通过第一弹性部2211而弹性地支承在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
第二弹性部2212以弹性地支承外垫板2115的方式与外垫板2115接触及被支承。第二弹性部从底座2219的上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具体地,第二弹性部2212从底座2219的上端在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上向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侧部位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第二弹性部2212沿着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延伸而形成,以扩大接触面积。即,第二弹性部2212的形成角度或延伸方向与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角度或侧表面形状对应。第二弹性部2212在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上与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侧接触及加压,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弹性支承外垫板2115。
另一方面,用于将底座2219追加地支承于外部突出部2116的支承面2217在具备第一弹性部2211及第二弹性部2212的底座2219上端的相反侧的端部折弯及延伸而形成。支承面2217从底座2219的下端沿着外部突出部2116的下端向前方折弯及延伸而形成。这样,支承面2217紧贴到外部突出部2116的下端,从而外垫弹簧2210稳定地安装及保持在外部突出部2116上。在外部突出部2116的下端凹陷地形成有第二槽2116b,以供支承面2217稳定地进入及安装而抑制脱离。
联接部2213将外垫弹簧2210稳定地联接及支承在卡钳桥2150上。联接部2213从底座2219的侧端部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具体地,联接部2213是从底座2219的侧端部沿着外部突出部2116的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而形成的,且由插入及安装到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的联接片2213a切开及折弯而形成,该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凹陷地形成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外向面。联接片2213a朝向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的内侧延伸而形成,插入及安装到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从而外垫弹簧2210稳定地联接及支承在卡钳桥2150上。
联接部2213的联接片2213a通过拆卸部2216而可从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脱离。拆卸部2216包括:拆卸引导面2216a,其从联接部2213在联接片2213a的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折弯及延伸而形成;及把持面2216b,其从拆卸引导面2216a向后方折弯及延伸而形成。拆卸引导面2216a从联接部2213的端部朝向与联接片2213a的延伸方向相反的外侧方向而延伸,把持面2216b朝向后方折弯及延伸而形成,以顺利地支承作业者的手指或工具。由此,在为了外部制动片2110的更换或修理而将外垫弹簧2210从卡钳桥2150拆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拆卸部2216而使插入及安装到外部弹簧联接槽2156的联接片2213a容易地脱离,因此能够将部件要素迅速地解体或分解,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产品的保持维修。
保护部2214、215分别介于外垫板2115与扭矩支承突起2153、2154之间,由此能够降低通过外垫板2115与扭矩支承突起2153、2154之间的直接的接触而导致的磨耗、损坏或噪音。第一保护部2214介于外部突出部2116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之间而形成,第二保护部2215介于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与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之间而形成。具体地,第一保护部2214从底座2219的上端沿着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下端向前方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由此,第一保护部2214介于外部突出部2116的上端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下端之间,可接触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的下端而构成,从而能够防止外部突出部2116和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直接接触。第二保护部2215从底座2219的下端在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上沿着外部突出部2216的下侧部位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由此,第二保护部2215介于外垫板2115的侧表面与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的内向面之间,由此抑制外垫板2115和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直接接触。
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突出地形成在卡钳桥2150的背面,在其之间形成外部弹簧座2152,承受通过旋转的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
参照图33及图34,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突出地形成在外部弹簧座2152的上侧,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突出地形成在外部弹簧座2152的下侧。即,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相对于外部弹簧座2152而相对突出地形成,外部弹簧座2152相对于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及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而相对凹陷地形成。
车轮和制动盘向一个方向(以图33为基准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进行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外部制动片2110紧贴时,在外垫板2115及外部制动片211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33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和另一侧(以图33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稳定地支承向外垫板2115施加的负荷,即便存在负荷,也能够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与此相反地,在车轮和制动盘向另一个方向(以图34为基准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进行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外部制动片2110紧贴时,在外垫板2115及外部制动片211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34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二扭矩支承突起2154和另一侧(以图34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一扭矩支承突起2153稳定地支承施加到外垫板2115的负荷而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下面,通过内垫弹簧2220而在车架2160安装内部制动片21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5及图36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2160、内部制动片2120及内垫弹簧2220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垫弹簧2220的立体图,图38及图39作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2160、内部制动片2120及内垫弹簧2220的主视图,示出通过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而支承负荷的状态。
参照图35至图39,内垫弹簧2220将内部制动片2120及内垫板2125弹性地支承在车架2160上。内垫弹簧2220在安装在形成于内垫板2125的侧端部的内部突出部2126的状态下安装及支承于形成于车架2160的内部弹簧座2161,从而将内部制动片2120安装及设置在车架2160。
内部弹簧座2161在车架2160上沿着进退方向而凹陷地形成,从而供内部突出部2126及内垫弹簧222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及被支承,在内部弹簧座2161的上侧,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向朝向中央部的内侧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2161的下侧,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向内侧突出地形成。通过分别突出地形成于内部弹簧座2161的上侧及下侧的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而将制动盘和制动片紧贴时,即便存在通过旋转的车轮和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也能够稳定地支承内垫板2125及内部制动片2120。对此,将在后面参照图38及图39而进行详细的说明。
内垫弹簧2220在内垫板2125的两侧形成为一对。参照图37,内垫弹簧2220包括:夹具底座2225;第一锚定部2221,其设置在夹具底座2225的上侧并以在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上弹性地支承内部突出部2126的方式沿着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而形成;第二锚定部2222,其设置于夹具底座2225的下侧而弹性地支承内部突出部2126的下端;保持部2223,其设置于夹具底座2225的侧部而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前方面接触及被支承。
夹具底座2225构成主体,在内垫板2125上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侧端部相对或接触地形成。夹具底座2225形成为板形状,第一锚定部2221和第二锚定部2222及保持部2223从夹具底座2225连续地切开及折弯而形成在上侧和下侧及侧部。换言之,内垫弹簧2220由单一的主体构成为一体,锚定部2221、222和保持部2223等从夹具底座2225切开及折弯而制得,由此将结构及制造工序简化。
第一锚定部2221以将内部突出部2126弹性地支承在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上的方式沿着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延伸及折弯而形成。第一锚定部2221包括:第一片2221a,其从夹具底座2225的上端沿着内部突出部2126的上端向中央侧延伸而形成,从而介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的下端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上端之间;第二片2221b,其从第一片2221a向上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由此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的侧表面相对;第三片2221c,其从第二片2221b向周边侧延伸而形成,从而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的上端相对;至少一个第一张紧器2221d,它们从第二片2221b的前方侧的端部和后方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端部向周边侧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第二张紧器2221e,其从第三片2221c朝向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切开及折弯而形成,由此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的上端直接地接触及支承。这样,第一锚定部2221以包围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的周围的方式从夹具底座2225延伸及折弯而形成,从而内垫板2125的内部突出部2126弹性地支承在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
第二锚定部2222以弹性地支承内部突出部2126的下端的方式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下端接触及支承,至少一部分的部位介于内部突出部2126的下端与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的上端之间。第二锚定部2222从夹具底座2225的下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第二锚定部2222包括从夹具底座2225的下端沿着内部突出部2126的下端向中央侧延伸而形成并向上方倾斜一定部分的肋部,由此第二锚定部2222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下端弹性地接触,从而将内垫弹簧2220弹性地支承于内部突出部2126。
保持部2223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前方面接触及被支承,从而将内垫弹簧2220更加稳定地弹性支承于内垫板2125的内部突出部2126,并且防止内垫弹簧2220从内部突出部2126脱离。保持部2223从夹具底座2225的前方侧的端部朝向内部突出部2126的前方面弯曲并折弯及延伸而形成,从而与内部突出部2126的前方面接触及被支承。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在内垫板2125的内部突出部2126凹陷地形成有多个槽,以供内垫弹簧2220的各种弹性要素稳定地进入及安装,从而抑制脱离。
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向朝向加压部件2130的中央侧突出地形成,且在其之间形成内部弹簧座2161,承受通过旋转的制动盘而施加的负荷。
参照图38及图39,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2161的上侧,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突出地形成在内部弹簧座2161的下侧。即,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相对于内部弹簧座2161而相对突出地形成,内部弹簧座2161相对于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及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而相对凹陷地形成。
车轮和制动盘向一个方向(以图38为基准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内部制动片2120紧贴时,在内垫板2125及内部制动片212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38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和另一侧(图38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稳定地支承向内垫板2125施加的负荷,即便存在负荷,也能够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与此相反地,车轮和制动盘向另一个方向(以图39为基准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为了进行车辆的制动而将制动盘和内部制动片2120紧贴时,在内垫板2125及内部制动片2120上在与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产生负荷。在该情况下,一侧(以图39为基准的左侧)的第二支承阻挡突起2163和另一侧(以图39为基准的右侧)的第一支承阻挡突起2162稳定地支承施加到内垫板2125的负荷而保持一定的车辆的制动力。
加压部件2130从致动器2270接收驱动力而将内垫板2125向制动盘侧加压。
重新参照图22及图23,致动器2270包括:马达2271,其提供动力,以提供使加压部件2130前进及后退的驱动力;动力转换单元2272,其将从马达2271提供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线性运动而产生加压部件2130的进退移动;及减速单元(未图示),其将从马达2271提供的动力减速而传递到动力转换单元2272。
马达2271从车辆的蓄电池等电源装置接收电源而进行动作并产生旋转动力而传递到减速单元。减速单元应用行星齿轮组件或蜗杆结构等各种结构的装置而将马达2271的动力减速而传递到动力转换单元2272,但不限于具备任一个结构或动作方式的装置。
动力转换单元2272包括:主轴,其接收从减速单元减速的动力而进行旋转;螺母,其设置于加压部件2130的内侧而与主轴螺丝结合;旋转防止部(未图示),其防止螺母的旋转,以螺母和加压部件2130不进行旋转而执行线性运动。主轴通过经过马达2271及减速单元而传递的动力来向第一方向旋转,由此使螺母和加压部件2130朝向内垫板2125前进而执行车辆的制动。另外,主轴通过经过马达2271及减速单元而传递的动力来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螺母和加压部件2130从内垫板2125隔开而解除车辆的制动。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2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钳制动器2的动作状态的侧方向截面图,图40的(a)是示出车辆的制动前或制动解除状态的截面图,图40的(b)是示出车辆的制动状态的截面图。
在执行车辆的制动的情况下,通过制动油等加压介质的液压或致动器2270的动作而使加压部件2130向内垫板2125侧前进且将内垫板2125及内部制动片2120向制动盘侧加压。通过由加压部件2130的前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一起向加压部件2130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此时,导向杆2170固定地设置于车架2160,保持一定的位置,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通过导向杆2170而对滑动进行导向。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向加压部件2130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设置于卡钳桥2150的外垫板2115及外部制动片2110也向制动盘侧移动而加压,从而与制动盘紧贴而执行车辆的制动。在要解除车辆的制动的情况下,如图40的(a)所示,通过复原装置2180而使卡钳外壳2140及卡钳桥2150恢复到原位置。

Claims (20)

1.一种卡钳制动器,其包括:
制动盘,其与车轮一起进行旋转;
内部制动片及外部制动片,它们分别配置在上述制动盘的两侧;
加压部件,其将上述内部制动片向上述制动盘侧加压;
卡钳外壳,其使上述加压部件能够进行前进及后退;
卡钳桥,其与上述卡钳外壳连接,通过由上述加压部件的动作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上述外部制动片向上述制动盘侧加压;
车架,其固定地设置在车体;及
至少一个导向杆,其固定地设置在上述车架,对上述卡钳外壳及上述卡钳桥相对于上述车架的滑动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卡钳外壳包括沿着进退方向贯通形成的导向孔,
上述导向杆沿着进退方向延伸而形成,并插入及通过上述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导向杆包括:
芯部,其固定在上述车架;及
衬套部,其与上述导向孔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还包括:
复原装置,其在将上述卡钳外壳及上述卡钳桥恢复到原位置的方向上弹性支承上述车架,
上述复原装置设置在上述导向杆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卡钳桥包围上述外部制动片,并覆盖上述卡钳外壳的前表面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卡钳桥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面,以在前表面上能够应用商标或标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还包括:
至少一个外垫弹簧,它们将上述外部制动片弹性支承在上述卡钳桥的背面上,
上述卡钳桥还包括:
外部弹簧座,其在上述卡钳桥的背面上比周边部位凹陷地形成,以供上述外垫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及被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安装在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于固定地设置有上述外部制动片的外垫板的侧端部,
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及收纳在上述外部弹簧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卡钳桥还包括:
第一扭矩支承突起,其突出地形成在上述外部弹簧座的一侧,并与上述外垫弹簧的一侧接触及被支承;及
第二扭矩支承突起,其突出地形成在上述外部弹簧座的另一侧,并与上述外垫弹簧的另一侧接触及被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包括:
第一弹性部,其以将上述突出部弹性支承在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上的方式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之间;
第二弹性部,其以将上述突出部弹性支承在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上的方式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下端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的上端之间;及
第三弹性部,其从上述底座向前方切开及折弯而形成,由此与上述突出部的侧端部接触及被支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
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
上述第一弹性部从上述底座的上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
上述第二弹性部从上述底座的下端连续地延伸及折弯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卡钳桥还包括:
外部弹簧联接槽,其以支承上述外垫弹簧的方式在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外向面上凹陷地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包括:
第一弹性部,其以弹性支承上述突出部的方式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之间;
第二弹性部,其以弹性支承上述外垫板的方式与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接触;及
联接部,其插入到上述外部弹簧联接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
第一保护部,其介于上述突出部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之间而防止上述突出部和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接触;及
第二保护部,其介于上述外垫板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之间而防止上述外垫板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
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地配置,
上述第一弹性部从上述底座的上端延伸及折弯而形成,
上述第二弹性部在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上从上述底座的上端朝向上述突出部的上侧部位折弯及延伸而形成,
上述第一弹性部包括:
支承面,其从上述底座的上端沿着上述突出部的上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及
倾斜面,其从上述支承面朝向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折弯及延伸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
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地配置,
上述联接部从上述底座的侧端部朝向前方折弯及延伸而形成,并包括朝向上述外部弹簧联接槽的内侧折弯及延伸而形成的联接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
拆卸部,其使上述联接片从上述外部弹簧联接槽脱离,
上述拆卸部包括:
拆卸引导面,其从上述联接部向与上述联接片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外垫弹簧还包括:
底座,其与上述突出部的背面相对而配置,
上述第一保护部从上述底座的上端沿着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并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扭矩支承突起的下端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第二保护部在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上从上述底座的下端沿着上述突出部的下侧部位延伸而形成,由此在上述外垫板的侧表面上介于上述突出部的下侧部位与上述第二扭矩支承突起的内向面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制动器,其中,
上述导向杆以上述加压部件的轴方向为基准在两侧形成为一对。
CN202210394734.7A 2021-04-20 2022-04-15 卡钳制动器 Active CN1152178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51144 2021-04-20
KR20210051144 2021-04-20
KR10-2021-0086640 2021-07-01
KR1020210086640A KR20220144741A (ko) 2021-04-20 2021-07-01 캘리퍼 브레이크
KR1020210106782A KR20220144743A (ko) 2021-04-20 2021-08-12 캘리퍼 브레이크
KR10-2021-0106782 2021-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864A true CN115217864A (zh) 2022-10-21
CN115217864B CN115217864B (zh) 2024-03-26

Family

ID=8360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4734.7A Active CN115217864B (zh) 2021-04-20 2022-04-15 卡钳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3654A1 (zh)
CN (1) CN115217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0448B1 (de) * 2018-04-25 2019-04-15 Ve Vienna Engineering Forschungs Und Entw Gmbh Schwimmsattelbremse

Citation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0858A (en) * 1986-11-11 1989-08-29 Lucas Industri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pot-type disc brake with resetting means
JPH07139567A (ja) * 1993-11-18 1995-05-30 Aisin Seiki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1037988A (ja) * 1996-07-19 1998-02-13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保持機構
KR20030034334A (ko) * 2001-10-22 2003-05-09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438432A (zh) * 2002-02-15 2003-08-27 东机工株式会社 盘形制动器
JP2005273903A (ja) * 2004-02-27 2005-10-06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697942A (zh) * 2003-04-03 2005-11-16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浮动卡钳型盘式制动器
EP1628033A2 (en) * 2004-08-20 2006-02-22 Akebono Corporation Pad spring for opposed piston calipers
EP1775493A1 (en) * 2005-10-13 2007-04-18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Sliding caliper disc brake
US20070170020A1 (en) * 2004-02-13 2007-07-2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loating-caliper disk brake, especially for high braking power
DE102009023104A1 (de) * 2008-06-05 2009-12-10 Wabco Radbremsen Gmbh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Nutzfahrzeuge, sowie Abdeckung einer solchen Scheibenbremse
CN102119286A (zh) * 2008-07-31 2011-07-06 威伯科车轮制动有限公司 生产制动卡钳的方法、执行该方法的加工刀具、使用该方法生产的制动卡钳及具有该卡钳的盘式制动器
WO2011093350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パーキング機構付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12036980A (ja) * 2010-08-06 2012-02-23 Nissin Kogyo Co Ltd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2052653A (ja) * 2010-08-06 2012-03-15 Nissi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2401044A (zh) * 2011-10-24 2012-04-04 宁波市鸿腾机电有限公司 自动复位盘式制动器
JP201220252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Nissi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2777515A (zh) * 2011-05-09 2012-11-14 株式会社万都 电子机械盘式制动设备
JP2013011321A (ja) * 2011-06-30 2013-01-17 Nissin Kogyo Co Ltd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US20130256068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onda Motor Co., Ltd Disc brake device
CN103573869A (zh) * 2012-07-20 2014-02-12 株式会社万都 卡钳式制动器
CN103946579A (zh) * 2011-09-20 2014-07-23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卡钳本体
EP2775159A1 (en) * 2013-03-06 2014-09-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Disc brake
DE102013008155A1 (de) * 2013-05-13 2014-11-13 Wabco Europe Bvba Sattelscheibenbremse eines 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Nutzfahrzeugs, und Niederhalteeinrichtung einer solchen Bremse
JP2015004393A (ja) * 2013-06-20 2015-01-08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パッドクリップおよ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WO2015097678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Freni Brembo S.P.A.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and disc brake caliper
CN105041916A (zh) * 2014-04-28 2015-11-11 株式会社万都 盘式制动器
US20160076612A1 (en) * 2013-04-29 2016-03-17 Chassis Brakes International B.V. Fixed caliper disk brake having stabilized brake pads, and related assembly and pad replacement methods
CN105452701A (zh) * 2013-06-06 2016-03-30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垫更换套件、卡钳本体、垫和插入物组件,以及施加改变的制动作用的方法
KR20160047291A (ko) * 2014-10-22 2016-05-02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06460979A (zh) * 2014-06-25 2017-02-2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盘式制动器
CN107429766A (zh) * 2015-01-30 2017-12-01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用于盘式制动器卡钳的垫片和弹簧组件
KR20180060337A (ko) * 2016-11-28 2018-06-07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08291597A (zh) * 2015-11-26 2018-07-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盘式制动器
JP2019128023A (ja) * 2018-01-26 2019-08-01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1343802U (zh) * 2019-07-17 2020-08-25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驻车制动的电子驻车制动卡钳
CN112654798A (zh) * 2018-06-22 2021-04-13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卡钳本体

Patent Citation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0858A (en) * 1986-11-11 1989-08-29 Lucas Industri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pot-type disc brake with resetting means
JPH07139567A (ja) * 1993-11-18 1995-05-30 Aisin Seiki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1037988A (ja) * 1996-07-19 1998-02-13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保持機構
KR20030034334A (ko) * 2001-10-22 2003-05-09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438432A (zh) * 2002-02-15 2003-08-27 东机工株式会社 盘形制动器
CN1697942A (zh) * 2003-04-03 2005-11-16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浮动卡钳型盘式制动器
US20070170020A1 (en) * 2004-02-13 2007-07-2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loating-caliper disk brake, especially for high braking power
JP2005273903A (ja) * 2004-02-27 2005-10-06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EP1628033A2 (en) * 2004-08-20 2006-02-22 Akebono Corporation Pad spring for opposed piston calipers
EP1775493A1 (en) * 2005-10-13 2007-04-18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Sliding caliper disc brake
DE102009023104A1 (de) * 2008-06-05 2009-12-10 Wabco Radbremsen Gmbh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Nutzfahrzeuge, sowie Abdeckung einer solchen Scheibenbremse
CN102119286A (zh) * 2008-07-31 2011-07-06 威伯科车轮制动有限公司 生产制动卡钳的方法、执行该方法的加工刀具、使用该方法生产的制动卡钳及具有该卡钳的盘式制动器
WO2011093350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パーキング機構付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12036980A (ja) * 2010-08-06 2012-02-23 Nissin Kogyo Co Ltd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2052653A (ja) * 2010-08-06 2012-03-15 Nissi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220252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Nissi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2777515A (zh) * 2011-05-09 2012-11-14 株式会社万都 电子机械盘式制动设备
JP2013011321A (ja) * 2011-06-30 2013-01-17 Nissin Kogyo Co Ltd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3946579A (zh) * 2011-09-20 2014-07-23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卡钳本体
CN102401044A (zh) * 2011-10-24 2012-04-04 宁波市鸿腾机电有限公司 自动复位盘式制动器
US20130256068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onda Motor Co., Ltd Disc brake device
CN103573869A (zh) * 2012-07-20 2014-02-12 株式会社万都 卡钳式制动器
EP2775159A1 (en) * 2013-03-06 2014-09-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Disc brake
US20160076612A1 (en) * 2013-04-29 2016-03-17 Chassis Brakes International B.V. Fixed caliper disk brake having stabilized brake pads, and related assembly and pad replacement methods
DE102013008155A1 (de) * 2013-05-13 2014-11-13 Wabco Europe Bvba Sattelscheibenbremse eines 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Nutzfahrzeugs, und Niederhalteeinrichtung einer solchen Bremse
CN105452701A (zh) * 2013-06-06 2016-03-30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垫更换套件、卡钳本体、垫和插入物组件,以及施加改变的制动作用的方法
JP2015004393A (ja) * 2013-06-20 2015-01-08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パッドクリップおよ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WO2015097678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Freni Brembo S.P.A.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and disc brake caliper
CN105041916A (zh) * 2014-04-28 2015-11-11 株式会社万都 盘式制动器
CN106460979A (zh) * 2014-06-25 2017-02-2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盘式制动器
KR20160047291A (ko) * 2014-10-22 2016-05-02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07429766A (zh) * 2015-01-30 2017-12-01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用于盘式制动器卡钳的垫片和弹簧组件
CN108291597A (zh) * 2015-11-26 2018-07-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盘式制动器
KR20180060337A (ko) * 2016-11-28 2018-06-07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
JP2019128023A (ja) * 2018-01-26 2019-08-01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2654798A (zh) * 2018-06-22 2021-04-13 福乐尼·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卡钳本体
CN211343802U (zh) * 2019-07-17 2020-08-25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驻车制动的电子驻车制动卡钳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家盼;何俊艺;: "盘式制动器关键零部件模态分析", 内燃机与配件, no. 19, pages 36 - 37 *
李建光;: "装船机安全制动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液压气动与密封, no. 01, pages 84 - 8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3654A1 (en) 2022-10-20
CN115217864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344B (zh) 机电制动器
US10962068B2 (en) Disc brake for a utility vehicle, and brake pad set
CN107345545B (zh) 用于车辆的机电制动器
US10316909B2 (en) Disc brake, brake caliper, and brake rotary lever
KR20130060135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08119583A (zh) 滚珠螺杆型机电制动器
JP5323830B2 (ja) ブレーキキャリパ駐車装置
US20220212644A1 (en) Hydraulic brake and electronic parking integrated caliper
CN115217864B (zh) 卡钳制动器
US8708111B2 (en) Disk brake equipped reduced-size yoke
JP680393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201923248A (zh) 浮動卡鉗式的碟制動裝置
EP1304496B1 (en) Disk brake for vehicle with bar handle
WO2016006581A1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KR20220144743A (ko) 캘리퍼 브레이크
US20230313853A1 (en) Caliper brake
JP2009133356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キャリパ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KR100628354B1 (ko) 자동차의 디스크브레이크 구조
CN217736105U (zh) 液压制动钳、液压制动器以及工程机械
JP2000283196A (ja) 電動式ブレーキ装置
KR20240150205A (ko) 캘리퍼 브레이크
KR100579746B1 (ko) 자동차의 디스크브레이크 구조
KR100215931B1 (ko) 프론트 및 리어 액슬의 캘리퍼 조립용 로봇의 체결공구
KR20240054695A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 장치
CN114183485A (zh) 电磁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nna Wandu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MANDO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