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2769A -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2769A
CN115192769A CN202210755467.1A CN202210755467A CN115192769A CN 115192769 A CN115192769 A CN 115192769A CN 202210755467 A CN202210755467 A CN 202210755467A CN 115192769 A CN115192769 A CN 115192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pheres
dispersant
oil phase
stirr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54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2769B (zh
Inventor
戴宏海
宋春艳
薛凌云
吕金艳
余柳松
司徒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Medf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Medf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Medf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Medf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54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2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2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2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2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2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18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16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0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2Polypept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degradation products
    • A61L27/222Gel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0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06Flowable or injectable implant compos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HA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将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然后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分散,去除溶剂,制得;第一分散剂为聚乙烯醇,第二分散剂为纤维素类物质或明胶。本发明在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中,通过第一分散和第二分散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微球的规整度,减少微球之间的粘连、团聚,提高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收率;也能够在制备中增加油相的加入比例,提高微球产能;也能够提高去除溶剂时的温度,加快溶剂回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有机溶剂回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年龄增长或受某些疾病影响,人体中肌肉和胶原蛋白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退化,造成皮肤凹陷、胃液反流等问题。因此,人们发明了多种填充剂,填补所凹陷的皮肤或通过其他异物来刺激肌肉和胶原蛋白的再生长,如玻尿酸、牛胶原蛋白等。但这些物质作为填充剂所起到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较短,需要频繁注射以保持其填充效果。为达到长期填充效果,人们尝试了降解速度慢或不可降解材料制作成微球作为填充剂,如聚乙烯醇,聚甲基丙基酸甲酯等。虽然此类材料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明显延长,但这些材料在体内随着时间延长,也会被腐蚀或降解,并释放出有害物质,引发危害人体健康的副反应。
由生物发酵获得的生物聚合物材料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生物医用友好材料之一。在这些生物材料当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简称为PHA)因其性能尤为优异,使用其制成的神经导管、促进软骨材料和食管再生辅助功能材料的报道诸多。这类材料可以生物降解,对人体五毒无排斥反应,并可以随着人体代谢逐渐降解排出体外,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材料的分子量等参数,控制降解时间长短,如从一周到长达数年不等。
PHA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由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内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是目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可作为体内植入支架、手术膜与体内填充物。为了便于使用,通常将其制为微球,可以通过针头进行注射。由于人体吞噬细胞的存在,微球直径通常在20μm以上,但如果微球过大,则会堵塞针头,甚至引起皮肤破裂。因此,用于注射的微球粒径大小一般为60μm以下。
目前,制备PHA微球,通常是使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作为水相,采用乳化法或微流控法来制备微球。但是,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微球,较容易团聚、粘连与结块,形成较大的不规则的块状物,这不仅微球收率低、材料浪费,而且也给筛选过程中,难免混入不规整或规整度低的微球,给后续注射带来不便,同时,往往会引起体内细胞组织的排斥,导致人体不适。另外,PHA微球制备过程,一般使用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溶解PHA,并分散成微球后,由于聚乙烯醇保护油珠或微球能力较弱,有机溶剂需缓慢挥发,避免微球破裂或粘结。因此,这样会导致挥发速度过慢,时间过长,回收效率较低或成本较高,不利于回收再利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微球的团聚、粘连结块,提高微球的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微球的团聚、粘连结块,提高微球的收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PHA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将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然后将所述油相加入所述水相中,分散,去除溶剂,制得所述PHA微球;所述第一分散剂为聚乙烯醇(PVA),所述第二分散剂为纤维素类物质或明胶。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类物质包括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类物质为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用工业级、食品级与药用级的产品。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0.5-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10);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3-8)。
优选地,所述PHA为粉末状,所述PHA的粒径小于150μ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HA的粒径小于100μm。
优选地,所述PHA的重均分子量为10-350KDa;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HA的重均分子量为100-250KDa。
优选地,所述PHA选自PHB(聚3-羟基丁酸酯),PHBV(羟基丁酸酯和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HHx(3-羟基丁酸(3HB)和3-羟基己酸(3HHx)的共聚物),P34HB(3-羟基丁酸(3HB)和4-羟基丁酸(4HB)的共聚物),PHBVHHx(3-羟基丁酸(3HB)、3-羟基己酸(3HHx)和3-羟基戊酸(3HV)的共聚物)或PHHx(聚羟基己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二氯乙烷或戊烷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优选地,在所述油相中,所述PHA的质量浓度为0.025-0.2g/mL;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油相中,所述PHA的质量浓度为0.03-0.1g/mL;更优选地,在所述油相中,所述PHA的质量浓度为0.03-0.06g/mL。
优选地,在所述水相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的总质量浓度为0.0001-0.02g/mL;进一步在所述水相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的总质量浓度为0.001-0.01g/mL;更优选地,在所述水相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的总质量浓度为0.003-0.008g/mL;最优选地,在所述水相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的总质量浓度为0.005g/mL。
优选地,在制备所述水相时,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分别溶于水中后,再混合得到所述水相。分别溶解有利于分散剂的充分溶解。
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2-20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3-20);更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3-10)。由于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对微球具有良好保护能力,相对聚乙烯醇分散剂体系,本发明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油相与水相的比例,增加油相的投入量,提高微球产能。常规制备技术中油相与水相的比例为1:(10-200),油相与水相的比例最高只能达到1:10,而本发明可以高于1:10,如油相与水相的比例为1:3,油相与水相的比例为1:5;油相与水相的比例为1:8等,可以大大提高微球的制备效率。研究也发现,当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大于1:2时,制备的微球也会出现团聚、粘连现象,当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越小时,越不容易发生团聚和粘连。但是为了不影响微球的呈球性,以及便于制备中溶液的挥发,提高制备效率,选择体积比为1:(2-200),尤其是1:(3-20)更佳。
优选地,在制备所述水相时,所述水可根据需求选择饮用水、纯化水或注射用水等。
优选地,所述分散过程为于常温(10-30℃)下,以300-400rpm的转速搅拌20-30min,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优选地,所述去除溶剂的过程包括去除有机溶剂和水。
优选地,所述去除有机溶剂的过程为:于300-400rpm的转速下,以0.5-2℃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38-45℃,并保持搅拌40-90min。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去除有机溶剂的过程为:于300-400rpm的转速下,以0.5-1.5℃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38-42℃,并保持搅拌40-70min。
更为具体地,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粉末状的PHA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在搅拌条件下,分别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然后混合,得到澄清的水相;
(2)向所述水相加入所述油相后,开启搅拌,将所述油相分散为粒径为30-70μm的油珠,并保持恒定转速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待所述油珠分散稳定后,去除有机溶剂和水分,制得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的应用。
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如注射微球。
聚乙烯醇是一种常用的分散剂,其分散性能较好,但其在微球制备中对已分散的油珠或微球的保护能力较低,油珠或微球在聚乙烯醇分散体系中,容易突破聚乙烯醇保护层,发生粘连,从而导致最终的微球粘连、团聚或破裂。本发明以聚乙烯醇为第一分散剂,并以纤维素类物质或明胶作为第二分散剂(尤其是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两者配合使用,能够提高分散效果和对油珠、微球的保护能力,避免油珠的不稳定或微球发生粘连、团聚和结块,从而提高了微球的规整度与收率,提高了微球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相容性。同时,由于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对微球具有良好保护能力,相对聚乙烯醇分散剂体系,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油相与水相的比例高,增加油相的投入量,提高微球产能。此外,由于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对微球具有良好保护能力,在去除有机溶剂的阶段,可以升高温度加快有机溶剂挥发,缩短有机溶剂挥发时间与冷凝回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有机溶剂回收成本,避免污染环境,达到绿色生产目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中,通过第一分散(聚乙烯醇)和第二分散剂(纤维素类物质或明胶)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微球的规整度,减少微球之间的粘连、团聚,提高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收率,使收率高于93%,高达97%;也能够在制备中增加油相的加入比例,提高微球产能;也能够适当提高去除溶剂时的温度,加快溶剂回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有机溶剂回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4为实施例4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5为实施例5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6为实施例6制得的PHBV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7为实施例7制得的PHB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8为实施例8制得的P34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9为实施例9制得的PHBV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0为实施例10制得的P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1为对比例1制得的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2为对比例2制得的PHBV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3为对比例3制得的PHB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4为对比例4制得的P34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5为对比例5制得的PHBV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6为对比例6制得的P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7为对比例7制得的P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8为对比例8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作用。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实施例1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5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95%。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大小均一,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2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7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33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7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93.0%。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大小均一,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40μm。
实施例3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5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9.0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93.5%。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大小均一,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0-70μm。
实施例4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2.5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5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0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93.7%。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4所示,图4为实施例4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大小均一,呈球圆型;但发现有少量微球出现粘连情况。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5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0.5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1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7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97.0%。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为实施例5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40μm。
实施例6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V粉末(纯度,99.70%;分子量MW≈15万,WM/Mn=1.41;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6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V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V的量与所得PHBV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V微球的收率为95.5%。将冻干处理的PHBV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6所示,图6为实施例6制得的PHBV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7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HHx粉末(纯度,99.60%;分子量MW≈15万,WM/Mn=1.30;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2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HHx的量与所得PHB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HHx微球的收率为95.7%。将冻干处理的PHB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7所示,图7为实施例7制得的PHB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8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34HB粉末(纯度,99.70%;分子量MW≈15万,WM/Mn=1.39;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4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34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34HB的量与所得P34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34HB微球的收率为96.7%。将冻干处理的P34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8所示,图8为实施例8制得的P34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9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VHHx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4;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8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V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VHHx的量与所得PHBV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VHHx微球的收率为96.1%。将冻干处理的PHBV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9所示,图9为实施例9制得的PHBV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10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Hx粉末(纯度,99.85%;分子量MW≈15万,WM/Mn=1.33;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药用级,沧州渤海新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将PVA溶液倒入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0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Hx的量与所得P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Hx微球的收率为96.5%。将冻干处理的P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0所示,图10为实施例10制得的P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未发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1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7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65%。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为对比例1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2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V粉末(纯度,99.70%;分子量MW≈15万,WM/Mn=1.41;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3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V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V的量与所得PHBV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V微球的收率为55%。将冻干处理的PHBV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2所示,图12为对比例2制得的PHBV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3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HHx粉末(纯度,99.60%;分子量MW≈15万,WM/Mn=1.30;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1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HHx的量与所得PHB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HHx微球的收率为60%。将冻干处理的PHB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3所示,图13为对比例3制得的PHB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4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34HB粉末(纯度,99.70%;分子量MW≈15万,WM/Mn=1.39;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5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34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34HB的量与所得P34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34HB微球的收率为58%。将冻干处理的P34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4所示,图14为对比例4制得的P34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5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VHHx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4;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6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V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VHHx的量与所得PHBV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VHHx微球的收率为61.5%。将冻干处理的PHBV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为对比例5制得的PHBV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6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Hx粉末(纯度,99.85%;分子量MW≈15万,WM/Mn=1.33;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8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Hx的量与所得P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Hx微球的收率为63%。将冻干处理的P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6所示,图16为对比例6制得的P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对比例7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Hx粉末(纯度,99.85%;分子量MW≈15万,WM/Mn=1.33;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10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PVA溶液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约6小时,共回收液体积为16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Hx微球。
根据投入的PHHx的量与所得PHHx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Hx微球的收率为78%。将冻干处理的PHHx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7所示,图17为对比例7制得的PHHx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但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微球以椭圆形为主。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本对比例为PHA微球的常规制备方法,使用单一分散剂,分散温度为常温(10-40℃),在常规制备工艺中只能通过延长溶剂挥发时间来制备微球,升温挥发溶剂会导致微球不稳定,发生粘连、团聚和结块,微球的制备效率低,收率低,溶剂回收效率低,回收成本高。
对比例8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g PHB粉末(纯度,99.80%;分子量MW≈15万,WM/Mn=1.37;产家为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即为油相。
将50mL纯化水加入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g PVA(80%醇解度,药用级,产家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得PVA溶液。将50mL纯化水加入另一个250mL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g吐温8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广东华纳化工有限公司),快速搅拌溶解至澄清液得吐温80溶液。将PVA溶液倒入吐温80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约100mL混合分散剂的水相,倒入250mL的平底三口磨口烧瓶中。一口插有热电偶探温计,一口连接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一口用于加油相。
使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升温与搅拌。首先,在常温下(25℃)以350rpm转速搅拌25min,将油相分散成粒径均匀的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保持350rpm转速继续搅拌,并以1℃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约60分钟,观察冷凝管冷凝液回收情况,已无明显液滴,继续保温30分钟,共回收液体积为18.3mL。将所得溶液使用冻干机进行冻干去除水分,即可得到PHB微球。
根据投入的PHB的量与所得PHB微球的量,可计算得到PHB微球的收率为75%。将冻干处理的PHB微球可分散于水中。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18所示,图18为对比例8制得的PHB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所得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出现粘连情况,微球呈球圆型。利用粒径仪检测,其粒径为1-50μm。

Claims (10)

1.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PHA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将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然后将所述油相加入所述水相中,分散,去除溶剂,制得所述PHA微球;所述第一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所述第二分散剂为纤维素类物质或明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类物质包括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0.5-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A选自PHB,PHBHHx,P34HB,PHBVHHx或PHHx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二氯乙烷或戊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相中,所述PHA的质量浓度为0.025-0.2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相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和所述第二分散剂的总质量浓度为0.0001-0.02g/mL。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2-200);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3-20)。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CN202210755467.1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192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5467.1A CN115192769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5467.1A CN115192769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2769A true CN115192769A (zh) 2022-10-18
CN115192769B CN115192769B (zh) 2023-12-12

Family

ID=8357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5467.1A Active CN115192769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276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5205A1 (en) * 2000-04-28 2001-11-08 Tanabe Seiyaku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microspheres
WO2002024248A1 (en) * 2000-09-22 2002-03-28 Kensey Nash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beneficial agents into targeted tissue of a living being
CN1973829A (zh) * 2005-11-28 2007-06-06 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钙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961320A (zh) * 2014-05-23 2014-08-06 深圳市健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调节剂多肽缓释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242A (zh) * 2016-02-03 2016-06-15 重庆科技学院 表面多孔的plga微球制备方法
WO2018005518A1 (en) * 2016-06-27 2018-01-04 Tamarisk Technologies Group Llc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for delivery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
CN111096318A (zh) * 2019-12-30 2020-05-05 虞毅 具有双效载药功能的缓释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616604A (zh) * 2021-10-12 2021-11-09 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5205A1 (en) * 2000-04-28 2001-11-08 Tanabe Seiyaku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microspheres
WO2002024248A1 (en) * 2000-09-22 2002-03-28 Kensey Nash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beneficial agents into targeted tissue of a living being
CN1973829A (zh) * 2005-11-28 2007-06-06 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钙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961320A (zh) * 2014-05-23 2014-08-06 深圳市健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调节剂多肽缓释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242A (zh) * 2016-02-03 2016-06-15 重庆科技学院 表面多孔的plga微球制备方法
WO2018005518A1 (en) * 2016-06-27 2018-01-04 Tamarisk Technologies Group Llc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for delivery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
CN111096318A (zh) * 2019-12-30 2020-05-05 虞毅 具有双效载药功能的缓释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616604A (zh) * 2021-10-12 2021-11-09 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晓东等: "《BCNU缓释微球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vol. 4, no. 4, pages 148 - 15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2769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6604B (zh) 一种可注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E69836439T2 (de) Polyhydroxyalkanoatzusammensetzungen mit kontrollierten abbaugeschwindigkeiten
Mi et al. In vivo biocompatibility and degradability of a novel injectable-chitosan-based implant
US6610764B1 (en) Polyhydroxyalkanoate compositions having controlled degradation rates
US7025980B1 (en) Polyhydroxyalkanoate compositions for soft tissue repair, augmentation, and viscosupplementation
KR100521526B1 (ko) 폴리하이드록시알카노에이트로 이루어진 입상 구조체 및그 제조방법
CN109289081B (zh) 一种抗粘连的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4506931A (ja) タンパク質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を生産する方法
CN101249077A (zh) 一种可降解聚合物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KR20030051687A (ko) 분자량이 감소된 정제 아밀로펙틴-기제 녹말을 갖는서방투여용 생분해성 미세입자
CN111298195A (zh) 一种复合微米材料、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398584A (zh) 一种bFGF-PLGA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96612C (zh) 一种β-环糊精接枝丙交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CN115192769A (zh)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91196B (zh) 可注射凝胶聚羟基脂肪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010480B (zh) 一种可载蛋白质的微米级聚合物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AU781201B2 (en) Polyhydroxyalkanoate compositions for soft tissue repair, augmentation, and viscosupplementation
CN106074392A (zh) 一种凝固浴剪切法制备的聚合物载药微球及其方法与应用
CN115212817A (zh) 一种微球的制备系统及利用其制备pha微球的方法
CN116672501A (zh) 一种皮肤注射凝胶复合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773523B (zh) 一种温敏可逆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333378A (zh)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9119902B2 (en) Semi-crystalline absorbable microspheres
Pacheco Development of an Injectable PHBV microparticles-GG Hydrogel Hybrid System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N104262644A (zh) 含5%~25%聚乙二醇单甲醚含环醚侧基聚酯共聚物纳米粒分散液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