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9405B - 叉臂及叉车 - Google Patents

叉臂及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9405B
CN115159405B CN202210962003.8A CN202210962003A CN115159405B CN 115159405 B CN115159405 B CN 115159405B CN 202210962003 A CN202210962003 A CN 202210962003A CN 115159405 B CN115159405 B CN 115159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imiting
fork arm
fork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2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9405A (zh
Inventor
张云华
王金成
李宁
姚晨辉
刘国君
倪烈坤
邵晨国
张理燕
王欢
李斌红
代方海
舒方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2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9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9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9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7559Stabiliz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66F9/18Load gripping or retai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臂及叉车,涉及搬运设备领域。叉臂包括叉臂本体和卡合组件,卡合组件包括卡合机构和限位机构,卡合机构和限位机构两者设置于叉臂本体的同一侧,叉臂本体用于承载货物,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空间,卡合机构能够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卡合机构位于限位空间的内部;在第二状态下,卡合机构自限位空间脱离,以使卡合机构与承载于叉臂本体上的货物卡合。本发明的叉臂在叉车进行紧急制动时,卡合结构能够对货物进行限位,避免货物出现滑行翻倒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叉车在紧急制动时可能出现货物滑行翻倒的情况,存在人员伤亡以及货物损坏等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叉车的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叉臂及叉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搬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臂及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场景,同时叉车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以船厂制造生产车间和搭载平台为例,在该场景中,对用于驳运船体分段的门架进行搬运是其中重要的步骤,门架的运输正是通过叉车进行的。
然而,承载有货物的叉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叉车由于环境、司机、行人或者叉车本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需要紧急制动,叉车紧急制动可能会使货物出现滑行翻倒的情况,货物的滑行翻倒会使货物损毁并且存在人员伤亡的风险,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叉臂及叉车,在货物运输时,卡合机构能够自限位空间内脱离,并且与承载于叉臂本体上的货物卡合,在叉车进行紧急制动时,卡合结构能够对货物进行限位,避免货物出现滑行翻倒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叉车在紧急制动时可能出现货物滑行翻倒的情况,存在人员伤亡以及货物损坏等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叉车的安全运行。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叉臂,所述叉臂用于叉车,所述叉臂包括叉臂本体和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合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两者设置于所述叉臂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叉臂本体用于承载货物,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空间,所述卡合机构能够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卡合机构位于所述限位空间的内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合机构自所述限位空间脱离,以使所述卡合机构与承载于所述叉臂本体上的所述货物卡合。
优选地,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旋转轴,所述卡合机构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叉臂本体连接,所述卡合机构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以使所述卡合机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固定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所述叉臂本体,所述卡合部用于与所述货物卡合。
优选地,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卡合部两者,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衔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衔接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叉臂本体包括货叉和固定架,所述货叉和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卡合部自所述衔接部向所述货叉所在一侧延伸,所述卡合部包括接触平面,所述接触平面用于与货物接触,所述衔接部具有延伸方向,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围设出所述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具有开口,所述限位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套筒和移动件,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叉臂本体,所述移动件用于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套筒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两者围设出所述限位空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移动件抵接。
优选地,所述卡合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合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叉臂本体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叉车,所述叉车包括上述的叉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叉臂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叉臂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卡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卡合组件;02-安装板;100-卡合机构;110-固定部;120-衔接部;130-卡合部;200-限位机构;210-主体部;211-第一杆;212-第二杆;213-第三杆;220-限位部;221-移动件;222-套筒;300-旋转轴;400-限位块;L1-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叉臂,如图1和图2所示,叉臂包括叉臂本体(图1和图2中未示出)和卡合组件01,卡合组件01包括卡合机构100和限位机构200,卡合机构100和限位机构200两者设置于叉臂本体的同一侧,叉臂本体用于承载货物,限位机构200包括限位空间,卡合机构100能够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卡合机构100位于限位空间的内部;在第二状态下,卡合机构100自限位空间脱离,以使卡合机构100与承载于叉臂本体上的货物卡合。
在使用具有上述的叉臂的叉车时,在叉车未进行搬运作业时,卡合机构100处于第一状态,在叉车的叉臂本体承载货物时,卡合机构100自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使得卡合机构100与承载在叉臂本体上的货物卡合,此时卡合机构100能够对货物进行限位,避免货物出现滑行翻倒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叉车在紧急制动时可能出现货物滑行翻倒的情况,存在人员伤亡以及货物损坏等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叉车的安全运行。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卡合组件01还包括旋转轴300(图1和图4中未示出),卡合机构100通过旋转轴300与叉臂本体连接,使得卡合机构100能够绕旋转轴300旋转,使得卡合机构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叉臂本体包括货叉(在图2视角下,货叉位于卡合机构的左侧,图2中未示出)和固定架(在图2视角下,固定架位于安装板02的背对卡合机构100的一侧),固定架的侧部设置有安装板02,卡合机构100包括固定部110、衔接部120和卡合部130,固定部110与衔接部120的下端连接,卡合部130与衔接部120的上端连接。固定部110通过旋转轴300固定在安装板02上,卡合部130用于与货物卡合。
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部110可以为圆盘状结构,固定部110通过旋转轴300固定在安装板02上。具体来说,旋转轴300的一端可以焊接在安装板02上,固定部110包括安装孔,旋转轴300穿设在安装孔上,旋转轴300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00,限位块400可以为圆柱状。通过设置限位块400,能够避免卡合机构100自旋转轴300上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衔接部120可以为板状,衔接部120具有延伸方向L1,卡合部130自衔接部120向货叉所在的一侧压身。卡合部130包括接触平面,接触平面与延伸方向垂直,卡合部130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自左至右依次增加,如此,使得卡合机构100形成为钩状结构。在第一状态下,衔接部120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空间内;在第二状态下,衔接部120位于限位空间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2和图3中示出了卡合部130与衔接部120之间的虚拟划分线A-A’以及衔接部120与固定部110之间的虚拟划分线B-B’,但是应理解的是,虚拟划分线A-A’和B-B’不存在于卡合机构100的实体中,其仅是便于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卡合机构100的形状,卡合部130、衔接部120和固定部110一体形成,三者之间可不存在任何分界面/分界线。
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机构200包括主体部210和限位部220,主体部210能够围设出限位空间,限位空间具有开口,限位部22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开启或者关闭开口。具体来说,在卡合机构100处于第一状态时,限位部220处于第一位置,开口关闭。在卡合机构100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部220处于第二位置,开口开启,卡合机构100能够在限位空间脱离,以使所述卡合部130与承载在叉臂本体上的货物卡合。
如图4所示,限位部220包括套筒222和移动件221,套筒222固定在叉臂本体的侧部上的安装板02上,移动件221用于关闭开口,移动件221与套筒222可拆卸地连接。具体来说,移动件221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在限位部2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部分设置在套筒222内,第二部分能够封闭开口;在限位部2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部分自套筒222内旋转,使得第二部分位于开口的一侧,开口开启。
如图4所示,主体部2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211、第二杆212和第三杆213,第一杆211和第二杆212围设限位空间,第一杆211和第二杆212两者所在的平面与延伸方向L1垂直,第三杆213沿延伸方向L1垂直,在第一状态下,移动件221的第二部分与第三杆213抵接,第三杆213能够对主体部210的位置进行限位,以保证衔接部120的部分位于限位空间内。
进一步地,卡合组件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合组件01分别设置叉臂本体的两侧。具体来说,叉臂本体的安装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02,两个卡合组件01分别与两个安装板02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卡合组件01,保证了对货物限位的稳定性。
在使用具有本申请的叉臂的叉车进行门架搬运前,可以旋转限位件,使得限位件的第二部分开启开口。在进行搬运时,叉车驾驶员操作叉车,使得叉车的货叉位于门架的横梁的下方,之后操作货叉前倾,卡合机构100由于“头重脚轻”的惯性原理,使得卡合部130自动落在门架上,之后货叉继续前移,使得卡合部130能够完全钩住门架,实现了卡合部130和门架的卡合。
在搬运结束时,叉车驾驶员操纵叉臂下降,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卡合部130翘起;之后叉车向后退,在卡合部130即将离开门架时,叉臂继续下降,之后叉车前移,利用门架推动卡合机构100绕旋转轴300旋转,使得卡合机构100回到限位空间内,最后叉车驾驶员放下叉臂,之后下车,旋转限位件,使得开口关闭,进而完成搬运工作。
此外,在具有本申请的叉臂的叉车搬运门架时,该叉车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进行紧急制动时,门架没有产生滑行翻倒的情况,运行平稳。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叉车,叉车包括上述的叉臂,该叉车具有与上述的叉臂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在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用于叉车,所述叉臂包括叉臂本体和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合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两者设置于所述叉臂本体的同一侧,
所述叉臂本体用于承载货物,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空间,所述卡合机构能够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卡合机构位于所述限位空间的内部;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合机构自所述限位空间脱离,以使所述卡合机构与承载于所述叉臂本体上的所述货物卡合;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围设出所述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具有开口,所述限位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开口;
所述限位部包括套筒和移动件,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叉臂本体,所述移动件用于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套筒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两者围设出所述限位空间,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移动件抵接;
所述移动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套筒内旋转,使得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开口开启;
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旋转轴,所述卡合机构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叉臂本体连接,所述卡合机构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以使所述卡合机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固定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所述叉臂本体,所述卡合部用于与所述货物卡合;
在使用所述叉臂的叉车进行门架搬运时,叉车驾驶员操作所述叉车,使得所述叉车的货叉位于门架的横梁的下方,之后操作货叉前倾,所述卡合机构由于“头重脚轻”的惯性原理,使得所述卡合部自动落在门架上,之后货叉继续前移,使得所述卡合部能够完全钩住门架,实现所述卡合部和门架的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卡合部两者,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衔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衔接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本体包括货叉和固定架,所述货叉和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卡合部自所述衔接部向所述货叉所在一侧延伸,所述卡合部包括接触平面,所述接触平面用于与货物接触,所述衔接部具有延伸方向,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合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叉臂本体的两侧。
5.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叉臂。
CN202210962003.8A 2022-08-11 2022-08-11 叉臂及叉车 Active CN115159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003.8A CN115159405B (zh) 2022-08-11 2022-08-11 叉臂及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003.8A CN115159405B (zh) 2022-08-11 2022-08-11 叉臂及叉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405A CN115159405A (zh) 2022-10-11
CN115159405B true CN115159405B (zh) 2024-04-16

Family

ID=83479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2003.8A Active CN115159405B (zh) 2022-08-11 2022-08-11 叉臂及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940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2584A (ja) * 2002-02-28 2003-09-10 Nippon Yusoki Co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
JP2006131358A (ja) * 2004-11-05 2006-05-25 Meishin Kosan Kk ストッパ装置
CN202429909U (zh) * 2012-01-16 2012-09-1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护栏及起重机
KR20140140703A (ko) * 2013-05-30 2014-12-10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지게차 포크의 충돌방지구조
CN211586579U (zh) * 2019-12-13 2020-09-29 克鲁勃润滑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及用于反应釜的挂钩机构
CN114000787A (zh) * 2021-11-15 2022-02-01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
WO2022142242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叉组件及搬运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2584A (ja) * 2002-02-28 2003-09-10 Nippon Yusoki Co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
JP2006131358A (ja) * 2004-11-05 2006-05-25 Meishin Kosan Kk ストッパ装置
CN202429909U (zh) * 2012-01-16 2012-09-1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护栏及起重机
KR20140140703A (ko) * 2013-05-30 2014-12-10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지게차 포크의 충돌방지구조
CN211586579U (zh) * 2019-12-13 2020-09-29 克鲁勃润滑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及用于反应釜的挂钩机构
WO2022142242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叉组件及搬运机器人
CN114000787A (zh) * 2021-11-15 2022-02-01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405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78078A1 (en) Removable supporting cross-member provided with an adjustable-height fifth wheel for supporting a semi-trailer during the loading, rail transport and unloading thereof
KR20170013238A (ko) 팔레트를 지지 구조물 상에 록킹하고 록킹 해제하기 위한 록킹 어셈블리
CN114348688A (zh) 一种货物装卸系统、方法以及装卸运输车
US11794988B2 (en) Cargo container
JPH1095269A (ja) 規格搬送容器用積荷固定装置
CN115159405B (zh) 叉臂及叉车
US10179660B2 (en) Helicopter docking/transport system
JP6909217B2 (ja) コンテナ用輸送車両
CN111332718B (zh) 通过气缸控制翻转方向的四向卸货快递分拣小车
CN108910770A (zh) 一种叉车
WO2020174265A1 (en) A container handling device for a wheeled means of transport and wheeled means of transport provided with such handling device
CN208916744U (zh) 一种叉车
CN103754796A (zh) 一种带有驾驶舱回转功能的叉车
EP0080989A1 (en) A device in vehicle-mounted lifting arms
EP4328087A1 (en) Load handling system
CN111532691A (zh) 一种悬挂横叉式集装箱整列同步装卸系统
CN202345696U (zh) 装备铁路输送集装化托盘
CN214990055U (zh) 一种能够整齐码垛货物的电动叉车
KR102515762B1 (ko) 트롤리 잠금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인 이송 장치
CN214267814U (zh) 一种轻便型agv小车
JP7479625B2 (ja) 車両の自動搬送車、及び車両の自動搬送システム
JP7381179B2 (ja) 車両の自動搬送車
JPH0977494A (ja) 荷役車両のクランプ装置
JP2023063814A (ja) 車輪固定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た車両の自動搬送装置
CN115123761A (zh) 货物搬运装置、货物搬运系统以及卸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