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6523A - 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鞋袜的上半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鞋袜的上半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6523A
CN115066523A CN202080092225.8A CN202080092225A CN115066523A CN 115066523 A CN115066523 A CN 115066523A CN 202080092225 A CN202080092225 A CN 202080092225A CN 115066523 A CN115066523 A CN 115066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needles
tab
upper half
tex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2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罗纳地
S·孔特利
P·克里斯蒂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toni SpA
Original Assignee
Santon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toni SpA filed Critical Santoni SpA
Publication of CN115066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6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8Gussets, e.g. pouches or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3Fabric with at least two, predominantly unlinked, knitted or woven plies interlaced with each other at spaced locations or linked to a common internal co-extensive yarn system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3Shape features
    • D10B2403/033Three dimensional fabric, e.g. forming or comprising cavities in or protrusions from the basic planar configuration, or deviations from the cylindrical shape as generally imposed by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331Three dimensional fabric, e.g. forming or comprising cavities in or protrusions from the basic planar configuration, or deviations from the cylindrical shape as generally imposed by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with one or more convex or concave portions of limited extension, e.g. domes or pouch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3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指定表示用于鞋袜的上半部(U)的筒状纺织物品(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界定待制造的筒状纺织物品(1)的纺织机设定程序,该筒状纺织物品以自第一开口端(2)开始的无缝方式纵向延伸且由连续的多个缝合列组成;‑通过执行以下步骤,根据该程序的步骤编织:A)制造第一端,该第一端属于该纺织物品的第一织物(10),指定表示上半部的尖端;B)制造该第一织物的尖部部分(3),该尖部部分指定表示围封脚尖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D)制造凸片(T),该凸片属于该第一织物且指定表示围封或覆盖脚背的至少一个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E)制造该第一织物的中间部分(6),该中间部分指定表示围封该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该中间部分具有位于该脚背的至少一个部分上的纵向开口(7),及在该纵向开口的旁侧上的两个侧缘(8);F)制造该第一织物的端部分(9),该端部分指定表示围封该脚后跟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在步骤D及E中,该凸片及该中间部分的该纵向开口在对应于该上半部的该纵向展开的方向上均具有同时纵向展开;该编织步骤完全生产该整体、单件筒状纺织物品;所述步骤连续地执行,使得在各步骤与后续步骤之间从不中断处理。

Description

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鞋袜的上半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通过用于编织物或针织品的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是关于一种以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筒状编织物制造的鞋上半部。
特别是,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编织设计,较佳地,一种在圆纬编机上进行的“嵌花”设计,以便获得指定为鞋上半部的单或双织物筒状编织物。
背景技术
已知关于使用圆编机来制造针对鞋上半部设计的筒状物。此等筒状物一旦由编织机制造,则典型地经历一系列操作,诸如,切割、缝制、额外部分的涂覆等,以便获得易于合适地与用于制造鞋的鞋底相关联的上半部。
已知在制造通过圆编机获得的上半部时关于制造筒状编织物,在制造的末尾,该筒状编织物具有一“双织物”,即,由织物的两个不同重叠层或布组成,其中一布表示内织物,而另一布表示上半部的外织物。为此目的,自第一端开始生产筒状编织物,第一端则将表示内织物(或外织物)的脚尖,且该筒状编织物是在远至第二端的其总体长度上制造,该第二端则将表示外织物(或内织物)的脚尖。如此制造的筒状编织物因此在其总长度展开上具有内织物,按连续方式,跟着为外织物(或反之亦然,外织物后跟着为外织物)。在于机器上制造后,合适地操纵筒状编织物,以便部分地自身将其接通,将内织物折叠(例如,自第二端开始)于外织物(朝向第一端)上,直至获得两个重叠织物(内织物及外织物)及因此双织物上半部。明显地,在筒状编织物的中间或另一中间区域(置放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中,外织物在内织物上翻转,且所得双织物上半部因此在原始筒状编织物的前边缘或边界(第一端与第二端在此处重叠)与后边缘或边界(对应于外织物在内织物上的折叠线)之间展开。
发明内容
在通过如以上揭示的圆编机的圆编机生产上半部的构架中,本申请人已认识到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本申请人已观察到,已知上半部展现不能够将具体技术及功能特性赋予至上半部自身的一结构。
本申请人已进一步观察到,用于通过圆编机制造上半部(特别是,双织物上半部)的已知方法实现仅有限数目个用于制造上半部的筒状编织物的可能结构,此限制了可获得的结果。
此外,特别是,在用于鞋袜的上半部的构架中,已知方法制造筒状物,所述筒状物则可需要添加用于完成上半部的另外编织部分,或需要用于制造上半部的进一步处理。此可使上半部制造复杂和/或昂贵,或进一步需要长时间来完成。
在此等情况下,依据本发明的目的在其各种实例和/或实施例中将为提出一种用于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编织物的方法,其能够解决以上揭示的问题及克服已知技术的限制。
特别是,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筒状编织物的方法,该筒状编织物能够提供筒状纺织物(可自其获得一单或双织物上半部),具有可将给定技术性质赋予至上半部自身的具体结构特性。进一步详细地,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出一种允许制造筒状编织物的方法,自该筒状编织物可获得具有具体外观和/或舒适特性及耐磨性的一上半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筒状编织物的方法,该筒状编织物实现创造大量差别化的结构,特别是,以便获得广泛多种可能单层或双层上半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出一种实现以一经济竞争性方式制造鞋上半部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创造对先前技术的替代解决方案,其用于制造筒状编织物及单层或双层上半部,和/或开启新设计可能性。
应自以下描述显得更好的此等及其他可能目的基本上是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一或多项及根据下列实例和/或实施例以各种方式组合、可能亦与前述权利要求书组合由一种用于制造筒状编织物的方法及由一种以通过此方法获得的筒状编织物制造的鞋上半部来达成。
在第一实例中,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通过圆编机制造筒状编织物的方法。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制造具有一嵌花设计的筒状纺织物。
在本描述中且在附着于此的权利要求书中,如在编织衣的领域中已知的措词“嵌花设计”是关于一种由交替编织区域组成的设计,所述交替编织区域用通过机器的一或多个喂纱机构供应的纱线获得,该机器在相反侧上不具有浮动纱线,即,连接同一编织进程的部分的纱线,所述部分相互隔开一段距离且通过其各自的纱线获得,且该机器在组成一设计区域的各进程部分的端部处不具有纱线切割或修整。概括而言,“嵌花”设计为具有在对象的各种区域中差别化的花纹图样、色彩及编织图案的纺织设计,其不展现修整的纱线和/或可避免存在浮动纱线。
在本发明中及在附着于此的权利要求书中,应将在步骤A、B、C、D、E或F中制造的各织物部分理解为针对给定数目个编织进程的邻近针的一给定群组或区段中包括的对象的任一部分或区域。换言之,各部分具有:一纵向展开,即,针对给定数目个进程,沿着对应于形成的织物的向前移动的展开方向;及一侧向展开,即,针对给定数目个针,在与纵向展开正交(且对应于针床的展开)的一方向上,针数亦可针对该区域中涉及的各进程变化且亦可与针床的总针数重合。各部分可具有任一形状,具有沿着织物的展开方向(纵向)及沿着编织进程的方向(侧向)的给定构型及大小;各部分因此由一给定编织图案及由正使用的具体纱线表征。
嵌花设计可以用于编织衣或针织品的直编机或圆编机来制造,从而实现移动喂纱,在喂纱机构上相对于针固持器来供应纱线,针固持器由一直线针床或一圆筒组成,或反之亦然,即,根据相互对置的两个运动方向(即,具有一向前运动且具有一向后运动(通过交替运动处理)),实现相对于喂纱机构移动针固持器。
通常,通过使配置于该针固持器的一区段中的所述针与一喂纱机构相关且致动所述针及使配置于该针固持器的另一、邻近或相邻区段中的所述针与另一喂纱机构相关且致动所述针,当制造组成嵌花设计的各编织进程时,制造所述嵌花设计。与其相关的针固持器的喂纱机构及区段的数目根据待获得的设计的不同区域的数目变化,且如上揭示,针固持区段中的各区段的针数可针对各进程变化,以便变化待获得的嵌花设计的不同区域的形状。
针固持器相对于机器的喂纱机构的交替运动实现用由不同喂纱机构供应的纱线处理编织进程的部分,而不切割在编织进程的对应的部分的末端的纱线,或不让相反地浮动未用于处理编织进程的一连续部分及等待再次用于形成编织进程的再一部分的纱线。
用在两个不同喂纱机构上供应的纱线处理的该设计的两个邻近区域的连接较佳地是通过致动至少一个针来获得,该至少一个针位于所述区段之间的界在线且属于此等区段中的任一者,这两者在与其针群组相关的喂纱机构上及在与邻近或相邻针群组相关的喂纱机构上。
通常,嵌花设计用于获得编织图案及花纹图样,编织图案及花纹图样由用不同色彩或类型的纱线制造的编织织物区域组成,将所述纱线供应至不同喂纱机构。
以下列出本发明的一些实例。
在一个实例中,用于通过一圆编机制造指定表示用于鞋袜的一上半部的一筒状纺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具有至少一个喂纱机构及支撑多个针的一针固持器的一圆纺机,界定一圆针床,可操作该圆针床以拾取由该至少一个喂纱机构分配的线及形成编织织物;该针固持器可相对于该喂纱机构旋转,且该喂纱机构接近该针固持器配置。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一步骤:为该纺织机设定程序以便界定待制造的一筒状纺织物品,该筒状纺织物品以自一第一开口端开始的一无缝方式纵向延伸且由连续的多个缝合列组成。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一步骤:根据前述程序的步骤用该圆纺机生产纺织织物以便制造该筒状纺织物的步骤,该筒状纺织物指定表示鞋袜的一上半部。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A):使用该针床的一针段或所有所述针制造属于该纺织物品的一第一织物的该第一开口端,该第一开口端指定表示一上半部的一尖端。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B):制造该第一织物的一尖部部分,该尖部部分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及由使用呈连续列的每列第一增加或减少数目个针及接着(类似地)每列减少或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一缝合凸出部组成,该第一织物的该尖部部分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可选步骤C):沿着该第一织物的纵向展开制造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一无凸出部部分,该无凸出部部分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其中针对各列,该生产的编织织物具有一闭合圆构型。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D):制造属于该第一织物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或覆盖脚的颈部/脚背的至少一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的一凸片,其中制造一凸片的该步骤涉及中断所述先前列的处理,且针对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使用该针床的一针段或所有所述针继续编织,因此生产表示该凸片的一经编织插入物。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E):制造该第一织物的一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鞋底的至少部分及该脚的侧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具有指定位于该脚背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一纵向开口(无缝合),及在该纵向开口的侧上的两个侧缘。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是通过在操作中针对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使用该针床的一各自针段制造,该针区段包括任何数目个针,高达包括该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一数目,有可能针对在该中间部分中包括的各列改变该各自针段。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F):制造该第一织物的一尖部部分,该尖部部分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及由各使用呈各自连续列的每列第一增加或减少数目个针及接着(类似地)每列减少或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一或多个缝合凸出部组成,该第一织物的该尖部部分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后跟或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D及E中,该凸片及该中间部分的该纵向开口经制造,使得其在对应于该上半部的一纵向展开的一方向上均具有一实质上同时纵向展开。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D及E将该凸片与该中间部分相对于彼此无缝地制造,使得在自该筒状编织物产生的该上半部中,该凸片在该纵向开口下方。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全部生产整体、单件筒状纺织物品,即,无单独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步骤是连续地执行,使得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从不中断处理。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D及E将该凸片与该中间部分相对于彼此无缝地制造,使得在自该筒状编织物产生的该上半部中,该凸片至少部分由该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覆盖或悬伸。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A为在通过该圆纺机的该编织步骤中执行的第一步骤,该纺织物品的该编织自该第一开口端开始。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A为在通过该圆纺机的该编织步骤中执行的最后一个步骤,该纺织物品的该编织结束于该第一开口端。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可选步骤)-D-E-F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F-E-D-C(可选步骤)-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一般而言,在前述顺序中,步骤C是可选的。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连续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执行步骤A,即,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给定方向上的一连续绕转来生产数列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来执行步骤A,从而生产数列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A包括制造该第一开口端的一弹性边缘的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B,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具有该圆针床的各自数目个针的某一针段来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尖部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连续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执行步骤C,即,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给定方向上的一连续绕转来生产数列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D,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在针对制造该凸片挑选的该圆针床的针段内选择的许多针的某一群组来制造该凸片。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D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针数可变化以便沿着其纵向展开,一列接一列地成形该凸片。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D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该针段可包括高达该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一最大数目的任何数目个针。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D中,仅使用该针床的一个针段,且在此段内,取决于需要用于该凸片的纺织特征,所有所述针或其中的仅一些可工作。
在一个实例中,当达成该凸片的所要的长度时,步骤D结束,伴随着卸除了用于制造该凸片自身的所述针,该凸片结束于一自由边缘,即,不连接至该纺织物品的其他部分,且表示该凸片的该插入物由连接至(仅)在步骤D的开头制造的缝合部上的该纺织物品的一单一织物层组成。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D:
-通过以一交替运动选择用于制造该凸片的针的一段来开始,且在此段内,将某一数目个针保持在闲置位置中用于该凸片的全部处理,该全部处理是通过该段的其余针来进行;
-针对为其最终延伸两倍的一延伸,通过以一连续方式纵向展开该凸片而继续;
-结束于恢复由先前保持在该闲置位置中的以上所述的针进行的处理,使得在步骤D中进行的最后一个缝合部位于在步骤D中进行的第一缝合部处;
以此方式,凸片由双织物组成,即,沿着一折叠线相互折叠的两个织物层,该折叠线实质上对应于穿过步骤D半途制造的缝合部。
基本上,步骤D产生开始与结束于与纺织物同一处的一凸片,且一旦凸片变平,则其因此具有双织物结构,其长度对应于在步骤D制造的缝合部的纵向延伸部的一半。
在一个实例中,制造双织物凸片提供在步骤D中的纺织处理,以结束于步骤D自身开始于的相同数目个针。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D涉及在此项技术中已知的通过术语“按钮”进行的纺织处理,其允许在同一位置中开始及结束凸片,与纺织物品的其余处无缝,即,与在步骤C或B及E中制造的织物无缝。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D中,中断该处理的步骤涉及停止在先前列中的操作中毗连的某一数目个针。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D中,继续编织的步骤涉及仅以该针床的一个针段继续。
在一个实例中,若步骤D制造由一双织物组成的一凸片,则该凸片具有两个自由侧向边缘,各者沿着该双织物凸片的全部纵向展开延伸,所述两个侧向边缘为线形或经成形,该双织物凸片在所述两个侧向边缘上具有两个侧向开口。
在一个实例中,若步骤D制造由一双织物组成的一凸片,则该凸片具有两个侧向边缘,各者沿着该双织物凸片的该全部纵向展开延伸,其中:
-通过在闲置位置中插入一或多个标度(较佳地,多个标度),即,减少操作中的针数且留下排除的针,针对凸片的纵向延伸部的第一半制造所述两个侧向边缘,即,直至该折叠线,其中编织织物保留于针头中;
-针对凸片的纵向延伸部的第二半制造所述两个侧向边缘,即,超过该折叠线,从而逐渐恢复以上所述的标度,即,增加操作中的针数且将先前排除的针的编织缝合部重新连接至在侧向边缘的第二半中制造的编织织物;
因此获得双织物凸片,其中所述两个侧向边缘中的各者具有沿着该纵向展开在其第一半与其第二半之间的系带,使得在双织物凸片的侧向边缘上,存在一或多个闭合缝合部,各对应于一各自编织织物标度。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D系关于步骤B无缝地执行,即,自第一织物的尖部部分制造凸片,无编织结构的变化。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E,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具有该圆针床的各自数目个针的某一针段来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E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针数可变化以便一列接一列地成形第一织物的中间部分及纵向开口。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E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针数可为高达该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一最大数目的任何针数。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E中,仅使用该针床的一个针段,且在此区段内,取决于需要用于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的纺织特征,所有所述针或其中的仅一些可工作。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E提供在制造编织织物过程中使用的针数的逐渐变化,以便给予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的以上所述的纵向开口一“V”形状。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E中的针数的该逐渐变化可为:
-若在步骤D后且在步骤F前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则针数的逐渐减少,即,通过首先制造纵向开口的一最终顶点;
-若在步骤F后且在步骤D前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则针数的逐渐增加,即,通过最后制造纵向开口的一最终顶点。
在一个实例中,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F,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具有该圆针床的各自数目个针的某一针段来制造该第一织物的端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在步骤F的末尾结束于一开口缝合部,即,具有无闭合圆构型的一缝合部。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F包括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的一边缘的一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在自步骤D至步骤E的过渡中,发生正使用的针的替换,即,在步骤D中,使用属于一针段的针来使凸片靠近在步骤E中制造(在纵向上在其上)的纵向开口,和/或针属于在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的该纵向开口的界定期间在步骤E中未使用的一针段,因此使该凸片至少部分由该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重叠,且反之亦然,该中间部分的该纵向开口至少部分展示在其下的该凸片。
在一个实例中,若在步骤E中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不影响该针床中的所有所述针,则在纵向开口的界定中不使用的所述针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于在步骤D中对制造凸片有作用或属于针对制造凸片T选择的针段的针。
在一个实例中,若在步骤D中制造该凸片尚未影响该针床中的所有所述针,则在步骤E中,为了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使用属于在步骤D中对于制造凸片未选择的针的段的至少一些针。
在一个实例中,在自筒状物产生的上半部中,在纵向开口的两个边缘之间的区域中,凸片未完全被覆盖且可在中间部分的纵向开口上自外部(特别是,自上方)存取。
在一个实例中,上半部的纵向展开与使用者的脚的长度展开重合。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F'):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无缝地制造该纺织物品的一第二织物的一初始部分,该初始部分相关于该第一织物以一无缝方式纵向延伸,该第二织物的该初始部分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及由各使用呈各自连续列的每列第一增加或减少数目个针及接着(类似地)每列减少或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一或多个缝合凸出部组成,该第二织物的该初始部分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后跟或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E'):制造该第二织物的一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该第二织物的该中间部分具有指定位于脚的颈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一各自纵向开口,及在该纵向开口的侧上的两个各自侧缘,其中对于某一数目个缝合列,通过在操作中使用该针床的一各自针段来制造该第二织物的该中间部分,该针段包括高达包括该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一数目的一较佳针数,有可能针对该中间部分中包括的各列改变该各自针段。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C'):沿着该第二织物的纵向展开制造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一无凸出部部分,该无凸出部部分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其中针对各列,该生产的编织织物具有一闭合圆构型。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B'):制造该第二织物的一尖部部分,该尖部部分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及由使用呈连续列的每列第一增加或减少数目个针及接着(类似地)每列减少或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一缝合凸出部组成,该第二织物的该尖部部分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的该上半部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A'):使用该针床的一针段或所有所述针制造对应于该第二织物的一端部的该纺织物的一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指定表示一上半部的一尖端。
在一个实例中,该纺织物品的纵向展开意谓其沿着纺织机的编织方向的展开;在此意义上,取决于制造的编织织物的类型且取决于用于各列的针,该纵向展开具有一曲线进程。
在一个实例中,该纺织物的第二开口端与该第一开口端纵向对置。
在一个实例中,该筒状纺织物在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无缝地展开。
在一个实例中,该纺织物的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表示以该圆纺机且根据该程序的步骤进行的该编织步骤的一开头及一末尾,或反之,一末尾及一开头。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二织物不包括针对将一凸片定义为在步骤D中在第一织物中制造的凸片而组配的编织部分或步骤;换言之,第二织物不包括通过中间部分的侧缘悬伸(部分覆盖脚颈部)的一凸片。然而,该第二织物可具备在某些位置中抬升的其他编织插入物。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二织物是对称的且在结构上关于该第一织物为镜像,该凸片例外,即,该第二织物包括与通过相同步骤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相同的部分,该凸片例外,且其中:
-在步骤A中制造的该第一开口端与在步骤A'中制造的该第二开口端相互对应,两个开口端均指定为表示一上半部的一个尖端或位于一上半部的一个尖端处;和/或
在步骤B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尖部部分与在步骤B'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尖部部分相互对应,两个尖部部分指定表示该上半部的一部分或位于该一部分处,该上半部的该一部分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和/或
-在步骤C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与在步骤C'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相互对应;和/或
-在步骤E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与在步骤E'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相互对应,且特别是,具有指定位于脚的颈部的同一部分处的对应的纵向开口(无编织织物),及在该各自纵向开口的侧上的对应的侧缘,两个中间部分指定表示该上半部的一部分或位于该一部分处,该上半部的该一部分用于围封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和/或
-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初始部分相互对应,两个尖部部分指定表示该上半部的一部分或位于该一部分处,该上半部的该一部分适合于容纳或围封脚的后跟或其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二织物是在相对于该第一织物相反的方向上制造,即,该第二织物以一镜像且无缝方式自其初始部分开始,自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的端部展开。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二织物是按关于该第一织物的相反次序通过相同步骤来制造,惟对于该第二织物未包括的步骤D除外。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二织物与该第一织物无缝地制造,该筒状纺织物为整体的且单件,即,无单独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A'为在通过该圆纺机的该编织步骤中执行的最后一个步骤,该纺织物品的该编织结束于属于该第二织物的该纺织物品的该第二开口端。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A'为在通过该圆纺机的该编织步骤中执行的第一步骤,该纺织物品的该编织开始于属于该第二织物的该纺织物品的该第二开口端。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D-E-F-F'-E'-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E'-F'-F-E-D-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在以上所述的顺序中,步骤C及C'是可选的。
在步骤A'、B'、C'、E'、F'中的纺织机通过一连续或交替运动的操作较佳地对应于步骤A、B、C、E、F的描述。
在一个实例中,纺织物品的第一织物为包括凸片的织物,第二织物为无凸片的织物。
基本上,两个织物中的哪一者首先生产并无关系:第一织物始终为包括在步骤D中制造的凸片的织物。
在一个实例中,当制造该第二织物时,该方法可包括所述步骤F'、E'、C'、B'、A'中的甚至仅一者或一些。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一织物包括一外部表面及一内部表面,且该第二织物包括一各自外部表面及一各自内部表面,其中该第一织物的该外部表面连接至该第二织物的该外部表面且在该第二织物的该外部表面中无缝地连续,且该第一织物的该内部表面连接至该第二织物的该内部表面且在该第二织物的该内部表面中无缝地连续。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包括,在通过该圆纺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的编织步骤后,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品以制造一上半部的一步骤,且按一方式使得:
-为包括该凸片的该织物的该第一织物是沿着一折叠剖面在该第二织物内部折叠;
-该第一织物的该内部接触该第二织物的该内部,在该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两者均不接触使用者的脚或上半部的外部;
-该第一织物的外部在该第二织物内部折叠,使得在该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该第一织物的外部面向或引导至使用者的脚;
-该第二织物的外部表示在该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该上半部的一外部表面。
在一个实例中,该第一织物为指定在该第二织物内部折叠的织物。
在一个实例中,在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品的该步骤后,表示该第二织物的所述部分匹配且接触表示该第一织物的所述对应的部分,且特别是:
-在步骤A中制造的该第一开口端匹配在步骤A'中制造的该第二开口端,从而获得一双层开口端;
-在步骤B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尖部部分匹配在步骤B'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尖部部分,从而获得一双层尖部部分;
-在步骤C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匹配在步骤C'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从而获得一双层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在步骤E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匹配在步骤E'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中间部分,从而获得一双层中间部分;
-该第一织物的该纵向开口匹配该第二织物的该纵向开口,从而获得一双层纵向开口;
-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匹配该第二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从而获得双层侧缘;
-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匹配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初始部分,从而获得一双层端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步骤F涉及在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分的端部制造该第一织物的一端部地带,该端部地带指定表示易于围封使用者的脚踝或其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且步骤F'涉及在该第二织物的该初始部分的开头制造该第二织物的一各自端部地带,该端部地带指定表示易于围封使用者的脚踝或其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地带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端部地带相互对应。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端部地带相关于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地带无缝地展开。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地带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端部地带在属于该折叠剖面的一折叠曲线上相互接触(即,其具有共同折叠曲线),在该折叠剖面上,该第一织物在该第二织物内部折叠。
在一个实例中,对应于该折叠曲线,在该第二织物内部折叠该第一织物产生双织物上半部的一后插入物,其易于自后面围封使用者的脚踝或其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当将脚引入至上半部内时,该上半部的该后插入物经组配用于被握紧,以便简化此操作。
在一个实例中,该上半部的该后插入物经组配用于围封或保护使用者的脚踝,或用于增加上半部的此部分的舒适性。
在一个实例中,该折叠曲线将该第一织物与该第二织物分开,将此视为对应于对象自身的制造方向的筒状物的全面纵向展开。
在一个实例中,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该端部地带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该端部地带一起表示沿着对象自身的一制造方向的该筒状纺织物的一中间部分。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包括在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品的步骤后的在该纺织物品的一部分下方应用一鞋底的一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在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品以便制造一上半部的该步骤后,该凸片到达该第一织物及该第二织物的两个纵向开口下方,且至少部分由该第一织物及该第二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的两对侧缘覆盖或悬伸。
在一个实例中,该上半部仅包括该第一织物,因此为一单层上半部。
在一个替代实例中,该上半部包括该第一织物及该第二织物,因此为一双层上半部。
操纵该纺织物品以便完成双织物(或双层)上半部的总成涉及将包括该凸片的该第一织物插入至无该凸片的该第二织物内,使得属于该第一织物的该凸片至少部分在该双层纵向开口下方。
在一个实例中,该凸片自该第一织物的外部突起(即,展开),该第一织物的该外部接着变为该上半部的内部(面向使用者的脚)。
在一个实例中,在单一织物(或单层)上半部的情况中,该凸片由该第一织物的该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覆盖(特别是,接触该第一织物的该内部)。
在一个实例中,在双织物(或双层)上半部的情况中,该凸片由该第一织物及该第二织物两者的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覆盖(特别是,接触该第一织物的该外部)。
在一个可能实例中,在包括该第一织物及该第二织物的一纺织物的情况中:
-在步骤E中,通过在闲置位置中插入一或多个标度(较佳地,多个标度),即,减少操作中的针数且留下排除的针,制造该第一织物的该纵向开口的所述两个侧缘,其中该编织织物保留于针头中;
-随后,在步骤E'中,通过逐渐恢复在步骤E中引入的以上所述的标度,即,增加操作中的针数且将先前排除的针的编织缝合部重新连接至在步骤E中制造的编织织物,制造该第二织物的该纵向开口的所述两个侧缘;
因此,获得一双织物中间部分,其中该第一织物的所述两个侧缘中的各者具有沿着所述边缘的纵向展开的至该第二织物的该对应的侧缘的系带,使得一旦已操纵筒状物品以制造双织物上半部,则该第一织物及该第二织物的所述对应的侧缘对具有一或多个闭合缝合部,各对应于一各自编织织物标度。
基本上,在该第一织物与该第二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的所述系带是通过在步骤E期间停止一些针且在恢复至操作前“等待”步骤E'来获得。
制造变为上半部的内部的第一织物与变为上半部的外部的第二织物之间的系带。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系带定位于该第一织物与该第二织物之间的折叠剖面上,即,沿着该第一织物在该第二织物内部折叠的线。
应指出,在操纵期间,系带使以下操作更容易:导引该第一织物且将其折叠至该第二织物内并匹配该第一织物与该第二织物的纵向开口的对应的侧缘以便完成及制造双层纵向开口。
在一个实例中,若用于制造该筒状纺织物品的该编织步骤涉及首先制造该第二织物,且接着制造该第一织物,则标度(即,在操作中的针数的减少及留下排除的针,其中保留编织织物)出现于步骤E'中,然而,所述标度的逐渐恢复(即,在将先前排除的针的缝合部连接回至编织织物的操作中的针数的增加)发生于步骤E中。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包括闭合该第一织物的该第一开口端的一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闭合第一端的步骤可在自生产纺织物的纺织机卸除对象前或在卸除纺织物后直接发生于纺织机上。
在一个实例中,该方法包括闭合该第二织物的该第二开口端的一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闭合该第二端的该步骤可在自生产纺织物的纺织机卸除对象前或在卸除纺织物后直接发生于纺织机上。
在一个实例中,该闭合步骤可例如通过缝制或结合或胶接来发生。
在一个实例中,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的该步骤制造在一前边缘与一后边缘之间展开的一双织物上半部,在该前边缘中,该纺织物的该第一开口端与该第二开口端重合,该后边缘对应于该折叠(或转动)剖面的至少一个部分,其中该前边缘经组配用于闭合,以便表示该上半部及其鞋的脚尖,且该后边缘经设计成收纳插入至其内的使用者的脚。
在一个实例中,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的该步骤引起将该第一织物插入至该第二织物内,该第二织物重叠该第一织物,使得结果,如由编织机在筒状物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与该第二织物的内表面在双织物上半部内部面向彼此接触,且如由该编织机制造的该第二织物的外表面在该双织物上半部外部可见,且如由该编织机制造的该第一织物的外表面表示该双织物对象的内部;或反之亦然。
在一个实例中,在配置一圆编机的该步骤中,该纺织机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若干喂纱机构,较佳地,4个喂纱机构;
-针对各喂纱机构的沉片纱的选择;
-在针固持器的两个移动中,即,既在向前移动中,又在向后移动中,在各喂纱机构中且针对各针制造毛巾布编织织物的可能性,
和/或其中各喂纱机构可以一给定色彩和/或材料递送至少一个各自纱线,与其余喂纱机构的各自纱线无关,
和/或其中各喂纱机构具有多个喂纱机构器,使得其可递送多个不同纱线。
在一个实例中,筒状纺织物品为具有嵌花设计的一物品。
在一个实例中,在配置一圆纺机的该步骤中,该圆纺机为用于嵌花设计的一圆纬编机,即,具有在各种编织区域中差别化的花纹图样、色彩及编织图案的纺织设计,其无在相反侧上的修整的纱线和/或浮动纱线。
在一个实例中,该针固持器可通过相对于该喂纱机构的一交替旋转运动来致动,即,通过两个相反的移动方向——分别一向前移动及一向后移动,以便使所述针一个接一个地面向该喂纱机构且在该针固持器相对于该喂纱机构的该向前移动中及该向后移动中均形成一编织织物。
在其一个独立实例中,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以通过根据先前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的一方法获得的一筒状纺织物品制造的鞋袜的上半部。
另外特性及优势将自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通过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的方法及一种用于鞋袜的上半部的较佳但不排他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更明显。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看为了纯粹指示性且因此非限制性目的而提供的附图来进行此描述,其中:
-图1展示根据实施例的一第一实例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一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其展示该纺织物品的侧视图;
-图2展示图1的筒状物品的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上半部部分侧向部分;
-图3展示里外翻转的图1的筒状物品,即,在外部看到内部;图3中展示的织物的内侧与可在图1中看到的外侧相对;
-图4展示图1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上半部前部分;
-图5展示图1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根据根据本发明的一可能实施例的自纺织物品获得的上半部的凸片;
-图6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物品的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根据表示对图5的实施例的一替代的再一可能实施例的自纺织物品获得的上半部的凸片;
-图7展示图1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初始部分;
-图8展示表示一鞋上半部的图1的筒状纺织物品;
-图9通过实例示意性展示待在圆纺机上执行的一处理程序的图形表示,以便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及制造根据本发明且如在图1中展示的一筒状纺织物品;
-图10展示根据实施例的一第二实例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一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其展示该纺织物品的侧视图;
-图11展示图10的筒状物品的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初始部分;
-图12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物品的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根据表示对图5及图6的实施例的一替代的一可能实施例的自纺织物品获得的上半部的凸片;
-图13展示图10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可能实施例的自纺织物品获得的上半部的凸片;
-图14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物品的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根据表示对图13的实施例的一替代的再一可能实施例的自纺织物品获得的上半部的凸片;
-图15展示图10的筒状物的细节;
-图16展示图10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上半部部分;
-图17展示图10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侧向部分;
-图18展示图10的筒状物品的再一细节;特别是,其展示纺织物品的端部分;
-图19展示表示一鞋上半部的图10的筒状纺织物品;
-图20通过实例示意性展示待在圆纺机上执行的一处理程序的图形表示,以便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及制造根据本发明且如在图10中展示的一筒状纺织物品;
-图21展示根据实施例的一第三实例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一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该纺织物品表示一展示上半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提到的图,数字1总体标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法制造的一筒状纺织物品。
为了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较佳地,但不排他地,可使用具有至少一个喂纱机构及具有支撑多个针的一针固持器的一纬纺机,该针固持器界定一针床,该针床可以一本身已知方式致动以便带走由此喂纱机构供应的纱线且形成织物。针固持器可关于喂纱机构旋转,且喂纱机构配置于针固持器附近。可通过关于喂纱机构的一交替旋转运动将针固持器以一本身已知方式致动,即,根据相互相对的两个运动方向——分别为向前运动及向后运动,以便使针依序面向喂纱机构且在针固持器相对于喂纱机构的向前运动及向后运动两者中形成织物,如在嵌花设计中所请求。
自编织技术的观点看,整个编织机的结构及针固持器的操作(例如,针与纱线之间的合作等)未详细描述,此是由于其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一步骤:为该纺织机设定程序以便界定待制造的一筒状纺织物品1,该筒状纺织物品以自一第一开口端2开始的一无缝方式纵向延伸且由连续的多个缝合列组成。
该方法接着包括以下一步骤:根据前述程序的步骤用该圆纺机生产纺织织物以便制造该筒状纺织物1的步骤,该筒状纺织物指定表示鞋袜的一上半部。
我们首先考虑图1至图9,其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纺织物品的第一实施例。
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A):使用针床的一针段或所有针制造属于该纺织物品的一第一织物10的第一开口端2;该第一开口端2指定表示一上半部的一尖端。
该编织步骤还包括一步骤B):在于制造第一织物10的尖部部分3,其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且由使用呈连续列的首先每列减少数目个针且接着类似地每列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缝合凸出部4组成。
第一织物10的尖部部分3指定表示易于容纳或围封脚尖或其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
应指出,在本发明及权利要求书的上下文中,可通过使用首先每列增加数目个针且接着每列减少数目个针或反之首先每列减少数目个针且接着每列增加数目个针在筒状物品的各种位置中获得缝合“凸出部”。
该编织步骤包括一可选步骤C):在于沿着第一织物10的纵向展开L1制造完整筒状编织织物5的一无凸出部部分,该无凸出部部分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其中针对各列,该生产的编织织物具有一闭合圆构型。
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D):在于制造一凸片T,其属于第一织物10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或覆盖脚背的至少一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
制造一凸片的步骤D)涉及中断先前列的处理,且继续针对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使用针床的一针段或所有针编织,因此生产表示凸片T的编织插入物。
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E):在于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其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
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具有:一纵向开口7(较佳地,无缝合部),其指定位于脚背(或脚的颈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及在纵向开口7的侧上的两个侧缘8。
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是通过在操作中针对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使用针床的一“各自针段”制造,该针区段包括任何数目个针,高达包括该针床的所有针的一数目;前述“各自针段”可针对中间部分6中包括的各列变化。
该编织步骤包括一步骤F):在于制造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其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且由使用呈各自连续列的首先每列减少数目个针且接着类似地每列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一或多个缝合凸出部11组成。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指定表示易于容纳或围封脚后跟或其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
较佳地,在步骤D及E中,凸片T及中间部分6的纵向开口7经制造,使得其在对应于该上半部的一纵向展开的一方向上均具有一实质上同时纵向展开。
较佳地,步骤D及E将凸片T与中间部分6相对于彼此无缝地制造,使得在自筒状编织物产生的上半部中,该凸片在纵向开口7下方。
较佳地,该编织步骤全部生产整体、单件筒状纺织物品1,即,无单独部分。
较佳地,所述步骤是连续地执行,使得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从不中断处理。
较佳地,步骤D及E将凸片与中间部分6相对于彼此无缝地制造,使得在自该筒状编织物产生的上半部中,该凸片T至少部分由中间部分6的侧缘8覆盖或悬伸。
较佳地,步骤A为在通过圆纺机的编织步骤中执行的第一步骤;在此情况中,该纺织物品的编织自该第一开口端2开始。
作为一替代,虽然以一同等可行方式且具有相同结果,但步骤A为在通过圆纺机的编织步骤中执行的最后一个步骤;在此情况中,纺织物品的编织自该第一开口端2开始。
较佳地,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可选步骤)-D-E-F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作为一替代,然而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F-E-D-C(可选步骤)-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应指出,一般而言,在前述顺序中,步骤C是可选的。
本发明的方法由一连串可逆步骤表征,即,可自第一端2开始或以第一端2结束来制造织物;在为纺织机设定程序的前述步骤中设定步骤的顺序及编织方向,以便界定待制造的筒状纺织物1。
较佳地,用以一连续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执行步骤A,即,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给定方向上的一连续绕转来生产数列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作为一替代,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来执行步骤A,从而生产数列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较佳地,步骤A包括制造该第一开口端2的一弹性边缘2A的步骤。
较佳地,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B,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具有圆针床的各自数目个针的某一针段来制造第一织物的尖部部分3。
较佳地,用以一连续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执行步骤C,即,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给定方向上的一连续绕转来生产数列完整筒状编织织物。
较佳地,步骤D是以一纺织机执行,该纺织机以一交替运动操作,以经由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交替来制造凸片T,选择圆针床的一针段用于制造该凸片,且在各绕转中使用此段的某一数目个针或针集合。
较佳地,在步骤D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针数可变化以便沿着其纵向展开,一列接一列地成形该凸片T。
较佳地,在步骤D中,在纺织机的交替运动中使用的针的段可包括在为了制造凸片选择的段内的任一较佳数目个针,最多高达针床的所有针(若针对制造凸片选择的段包括针床的所有针)。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仅选择该针床的一个针段,且在此段内,取决于需要用于该凸片T的纺织特征,所有所述针或其中的仅一些可工作。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当达成该凸片T的所要的长度时,步骤D结束,伴随着卸除了用于制造该凸片自身的所述针,该凸片结束于一自由边缘41,即,不连接至该纺织物品的其他部分,且表示该凸片的该插入物由连接至(仅)在步骤D的开头制造的缝合部上的纺织物品的一单一织物层组成。
此实施例通过图12中的实例展示。
在再一可能实施例中,作为对先前实施例且通过图5及图6中的实例展示的一替代方案,步骤D:
-通过以一交替运动选择用于制造凸片T的针的一段来开始,且在此段内,将某一数目个针保持在闲置位置中用于该凸片的全部处理,该全部处理是通过该段的其余针来进行;
-针对为其最终延伸两倍的一延伸,通过以一连续方式纵向展开该凸片T而继续;
-结束于恢复由先前保持在闲置位置中的以上所述的针进行的处理,使得在步骤D中进行的最后一个缝合列位于在步骤D中进行的第一缝合无上。
以此方式,凸片由双织物组成,即,沿着一折叠线49相互折叠的两个织物42及43的层,该折叠线实质上对应于穿过步骤D半途制造的缝合部。
基本上,步骤D产生开始与结束于与纺织物1同一处的一凸片T,且一旦凸片变平,则其因此具有双织物结构,其长度对应于在步骤D制造的缝合部的纵向延伸部的一半。
较佳地,制造双织物凸片T提供在步骤D中的纺织处理,以结束于步骤D自身开始于的相同数目个针。
较佳地,步骤D涉及在此项技术中已知的通过术语“按钮”进行的纺织处理,其允许在同一位置中开始及结束双织物凸片T,与纺织物品的其余处无缝,即,与在步骤C或B及E中制造的织物无缝。
较佳地,在步骤D中,中断处理的步骤涉及停止在先前列(取决于编织方向及取决于按照纺织机程序的步骤序列,属于在步骤C中或若C不存在则在B中或在E中生产的编织织物)中在操作中相邻的某一数目个针。
较佳地,在步骤D中,继续编织的步骤涉及仅以该针床的一个针段继续。
较佳地,如通过图6中的实例展示,若步骤D制造由一双织物(42、43)组成的一凸片T,则该凸片T具有两个自由侧向边缘44、45,各者沿着该双织物凸片T的全部纵向展开延伸。此等两个侧向边缘44及45可为线形或经成形,且该双织物凸片T在两个侧向边缘上具有两个侧向开口46、47。
在通过图5中的实例展示一替代实施例中,若步骤D制造由一双织物42、43组成的一凸片T,则该凸片T具有两个侧向边缘44、45,各者沿着该双织物凸片的该全部纵向展开延伸,且此外:
-通过在闲置位置中插入一或多个标度(较佳地,多个标度),即,减少操作中的针数且留下排除的针,针对凸片T的纵向延伸部的第一半制造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即,直至折叠线49,其中编织织物保留于针头中;
-针对凸片T的纵向延伸部的第二半制造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即,超过该折叠线49,从而逐渐恢复以上所述的标度,即,增加操作中的针数且将先前排除的针的编织缝合部重新连接至在侧向边缘44及45的第二半中制造的编织织物。
因此,因此获得双织物凸片T,其中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中的各者具有沿着该纵向展开在其第一半与其第二半之间的系带48,使得在双织物凸片的侧向边缘44及45上,存在一或多个闭合缝合部48,各对应于一各自编织织物标度。
较佳地,步骤D是关于步骤B无缝地执行,即,自第一织物10的尖部部分3制造凸片T,无编织结构的变化。
较佳地,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E,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具有圆针床的各自数目个针的某一针段来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
较佳地,在步骤E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针数可变化以便一列接一列地成形第一织物的中间部分6及纵向开口7(较佳地,无缝合部)。
较佳地,在步骤E中,在通过该纺织机的一交替运动的各绕转中使用的针数可为高达该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一最大数目的任何针数。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在步骤E中,可仅使用该针床的一个针段,且在此区段内,取决于需要用于第一织物的中间部分的纺织特征,所有所述针或其中的仅一些可工作。
步骤E可提供在制造编织织物过程中使用的针数的逐渐变化,以便给予该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的以上所述的纵向开口7一“V”形状。
较佳地,在步骤E中的针数的此逐渐变化可为:
-若在步骤D后且在步骤F前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则针数的逐渐减少,即,通过首先制造纵向开口7的一最终顶点;
-若在步骤F后且在步骤D前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则针数的逐渐增加,即,通过最后制造纵向开口7的一最终顶点。
换言之,在制造中间部分时的针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制造纺织物的方向,即,取决于编织步骤的序列。
较佳地,用以一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来执行步骤F,以便经由该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及在该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一交替,在各绕转中使用具有圆针床的各自数目个针的某一针段来制造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
较佳地,如在图1至图3中,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在步骤F的末尾结束于一开口缝合部,即,具有无闭合圆构型的一缝合部。
较佳地,步骤F可包括制造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的一边缘12的一步骤。
较佳地,在自步骤D至步骤E的过渡中,发生正使用的针的替换,即,在步骤D中,使用属于一针段的针来制造靠近在步骤E中制造的纵向开口7和/或属于在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的纵向开口7的界定期间未在步骤E中使用的一针段的凸片T。因此,使凸片T至少部分由中间部分6的侧缘8重叠,且反之亦然,中间部分6的纵向开口7至少部分在其下展示凸片T。
较佳地,若在步骤E中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不影响针床中的所有针,则在纵向开口7的界定中不使用的所述针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于在步骤D中对制造凸片T有作用或属于针对制造凸片T选择的针段的针。
较佳地,若在步骤D中制造凸片T尚未影响针床中的所有针,则在步骤E中,为了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使用属于在步骤D中对于制造凸片T未选择的针的段的至少一些针。
在步骤D及E中使用的此等交替针可在以下将解释的图9的图形表示中观察到。
较佳地,在自筒状物1产生的上半部中,在纵向开口的两个边缘8之间的区域中,凸片T未完全被覆盖且因此可在中间部分6的纵向开口7上自外部(特别是,自上方)存取。较佳地,凸片T由纵向开口的两个边缘8侧向覆盖,且未覆盖于其中心部分(在纵向开口7上)中。
图8通过实例展示以图1至图7的筒状纺织物1制造的一上半部U;可观察到由纺织物1呈现的三维形状,该纺织物如通过将上半部配合至一模壳上或使上半部硬化(例如,通过热成形方法)或通过添加固定材料来获得。无论如何,上半部U对应于纺织物品1。
较佳地,上半部U的纵向展开匹配使用者的脚的长度展开,且进一步对应于第一织物10的纵向展开L1。
以下揭示图9的图形表示,其示意性展示待在圆形纬编机上执行以便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及制造如在图1至图8中展示的一筒状纺织物的一处理程序的一实例,即,仅包括第一织物10。
首先,该表示展示筒状物1,其经伸展如同其已经沿着对应于编织方向(由箭头K指示)的一纵向轴线切割,且因此,开口;各水平线对应于一缝合列(线W通过实例指示一各自列)。
应观察到,通过实例,图9的表示亦可对应于仅筒状物的一个纵向部分,在处于上部端及下部端两者上的另外缝合列的情况下,该表示可接着继续。举例而言,筒状物可由编织机以一连续方式制造,且接着通过切割成若干个筒状物1来划分。
黑色区域(以X指示)表示在给定缝合列中不在操作的针区段:此是可能,特别是由于嵌花机的编织特征,其允许中断在给定选定针上的缝合部形成,且稍后将其恢复。可通过在若干连续进程中逐渐恢复或排除在针上的工作来获得黑色区域的形状。应观察到,黑色区域不导致筒状物中的“孔”,但表示不生产织物的针的区段:此意谓,在存在黑色区域的情况下,然而,邻近区域相互接触以便确保缝合部形成的连续性,但在该进程中,形成含有黑色区域少的缝合部,此导致区段收紧。
创造图9的黑色区域的给定针段的排除致能对筒状物给定三维形状,即,在筒状物中创造凹穴、凸出部及“突起”,该筒状物因此在其整个纵向延伸部上并不完全为圆柱形,而是具有将造成自纺织物1获得的上半部U的三维形状的一精确形状。
图9中的图并排指示各种编织步骤(A、B、C、D、E、F):与各步骤相关联的缝合列属于在各自步骤中生产的纺织物的编织部分。
此外,该图指示在各种步骤中获得且在以上指示的编织结构:第一端2、弹性边缘2A、尖部部分3、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5、凸片T、中间部分6、纵向开口7、侧缘8、端部分9、边缘12。
该图进一步指出步骤E中的针数的变化,以便给予纵向开口7“V”形状。
应观察到,黑色区域及因此使用的针区段的形状允许获得待在图1至图8中看出的凸出部。此等凸出部经精确地设计及设定程序以便获得上半部U的正确形状。
我们现在考虑图10至图20,其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纺织物品1的第二实施例。
首先,此物包括如以上已描述且通过步骤A、B、C、D、E及F制造的第一织物10。
除了此第一织物10之外,为纺织机设定程序以便界定筒状纺织物1的步骤涉及亦与第一织物10无缝地制造一第二织物20,以便获得“双织物”上半部。
该纺织步骤接着包括一步骤F'),在于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无缝地制造纺织物1的第二织物20的一初始部分29,其以相关于第一织物10的无缝方式纵向延伸。
第二织物20的初始部分29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且由使用呈各自连续列的首先每列减少数目个针且接着类似地每列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一或多个缝合凸出部21组成。第二织物20的初始部分29指定表示易于容纳或围封脚后跟或其部分的上半部U的一部分。
该编织步骤可进一步包括一步骤E'):在于制造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26,其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的上半部U的一部分。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26具有:一纵向开口27(较佳地,无缝合部),其指定位于脚的脚背/颈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及在纵向开口27的侧上的两个各自侧缘28。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26是通过在操作中针对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使用针床的一各自针段制造,该针区段包括任何数目个针,高达包括该针床的所有针的一数目;该各自针段可针对中间部分26中包括的各列变化。
该编织步骤可进一步包括一可选步骤C'):在于沿着第二织物20的纵向展开L2制造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一无凸出部部分25,该无凸出部部分包括各自数目个缝合列,且其中针对各列,该生产的编织织物具有一闭合圆构型。
该编织步骤可进一步包括一步骤B'):在于制造第二织物20的尖部部分23,其包括某一数目个缝合列且由使用呈连续列的首先每列减少数目个针且接着类似地每列增加数目个针获得的缝合凸出部24组成。第二织物20的尖部部分23指定表示易于容纳或围封脚尖或其部分的上半部U的一部分。
该编织步骤可进一步包括一步骤A'):使用针床的一针段或所有针制造对应于该第二织物的一端部的纺织物1的一第二开口端22;该第二开口端22指定表示上半部的一尖端。
较佳地,该纺织物品1的纵向展开L意谓其沿着纺织机的编织方向的展开;在此意义上,取决于制造的编织织物的类型且取决于用于各列的针,该纵向展开L具有一曲线进程。
较佳地,纺织物1的第二开口端22与第一开口端2纵向对置。
较佳地,该筒状纺织物1在第一端2与第二端22之间无缝地展开。
较佳地,该纺织物1的第一开口端2及第二开口端22表示以圆纺机且根据前述程序的步骤进行的编织步骤的一开头及一末尾,或反之,一末尾及一开头。
应观察到,特别是,在图10中,第二织物20的纵向展开L2沿着编织方向关于第一织物10的纵向展开L1无缝地继续。
较佳地,该第二织物20不包括针对将一凸片定义为在步骤D中在第一织物10中制造的凸片而组配的编织部分或步骤;换言之,第二织物不包括通过中间部分的侧缘悬伸(部分覆盖脚颈部)的一凸片。然而,该第二织物可具备在某些位置中抬升的其他编织插入物。
较佳地,第二织物20是对称的且在结构上关于第一织物10为“镜像”,该凸片例外,即,第二织物包括与通过相同步骤制造的第一织物相同的部分,该凸片例外。特别是:
-在步骤A中制造的该第一开口端2与在步骤A'中制造的该第二开口端22相互对应,两个开口端均指定为表示一上半部U的一个尖端或位于一上半部U的一个尖端处;
-在步骤B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尖部部分3与在步骤B'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尖部部分23相互对应,两个尖部部分指定表示该上半部U的一部分或位于该一部分处,该上半部U的该一部分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
-在步骤C中制造的该第一织物10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5与在步骤C'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25相互对应;
-在步骤E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与在步骤E'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26相互对应,且特别是,具有指定位于脚的脚背/颈部的同一部分处的对应的纵向开口7及27(较佳地,无缝合部),及在该各自纵向开口的侧上的对应的侧缘8及28;两个中间部分6及26指定表示上半部U的一部分或位于该一部分处,该上半部U的该一部分用于围封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
-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初始部分29相互对应,两个尖部部分指定表示上半部U的一部分或位于该一部分处,该上半部U的该一部分适合于容纳或围封脚的后跟或其部分。
应指出,用于第一与第二织物的匹配部分的措词“相互对应”意谓,第一与第二织物的部分以相同或类似方式成形,和/或至少部分具有相同编织结构,和/或经制造以便相互匹配及创造一正确的双织物结构。
较佳地,第二织物20是在相对于第一织物10“相反”的方向上制造,即,该第二织物20以一镜像且无缝方式自其初始部分29开始,自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的端部展开。
较佳地,第二织物20是按关于第一织物10的相反次序通过相同步骤来制造,惟对于该第二织物未包括的步骤D除外。
较佳地,第二织物20与第一织物10无缝地制造,该筒状纺织物1为整体的且单件,即,无单独部分。
较佳地,步骤A'为在通过圆纺机的编织步骤中执行的最后一个步骤,纺织物品1的编织结束于属于第二织物20的纺织物品的第二开口端22。
以一替代性且完全等效方式,步骤A'可为在通过圆纺机的编织步骤中执行的第一步骤,该纺织物品的编织开始于属于第二织物20的纺织物品的第二开口端22。
较佳地,该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D-E-F-F'-E'-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作为一替代,虽然按一同等可行方式且具有相同结果,然而编织步骤可涉及按一次序A'-B'-C'-E'-F'-F-E-D-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在以上所述的顺序中,步骤C及C'是可选的。
在步骤A'、B'、C'、E'、F'中的纺织机通过一连续或交替运动的操作较佳地对应于步骤A、B、C、E、F的以上描述。
应指出,在本描述中,纺织物品的第一织物为包括凸片T的织物,而第二织物为无凸片的织物。基本上,两个织物中的哪一者首先生产并无关系:第一织物10始终为包括在步骤D中制造的凸片的织物。
较佳地,当制造第二织物20时,该方法可包括所述步骤F'、E'、C'、B'、A'中的甚至仅一者或一些。
针对图13至图14中的第二实施例(即,双织物上半部U)展示的凸片T较佳地与在图5及图6中展示的凸片T相同。
较佳地,第一织物包10含一外部表面31及一内部表面32,且第二织物20包括一各自外部表面91及一各自内部表面92,其中第一织物10的外部表面31连接至第二织物20的外部表面91且在第二织物20的外部表面91中无缝地连续,且第一织物的内部表面32连接至第二织物的内部表面92且在第二织物的内部表面92中无缝地连续。
第一或第二织物的表面(内部或外部)意谓其织物的面或侧;对于各织物,内部表面与外部表面相对。
较佳地,该方法包括,在通过圆纺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1的编织步骤后,操纵且折叠该纺织物品以制造一上半部U的一步骤,且按一方式使得:
-为包括凸片T的织物的第一织物10是沿着一折叠(或转动)剖面在该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
-第一织物10的内部32接触第二织物20的内部92,在该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两者均不接触使用者的脚或上半部的外部;
-该第一织物10的外部31在该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使得在该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第一织物的外部31面向或引导至使用者的脚;
-该第二织物20的外部91表示在该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该上半部U的一外部表面。
在一个实例中,第一织物10或更佳地具备凸片T的织物为指定在该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的织物。
在一个实例中,在操纵且折叠纺织物品1的步骤后,表示第二织物的部分匹配且接触表示第一织物的对应的部分,且特别是:
-在步骤A中制造的第一开口端2匹配在步骤A'中制造的第二开口端22,从而获得一双层开口端;
-在步骤B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尖部部分3匹配在步骤B'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尖部部分23,从而获得一双层尖部部分53;
-在步骤C中制造的第一织物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5匹配在步骤C'中制造的第二织物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25,从而获得一双层完整筒状编织织物55;
-在步骤E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匹配在步骤E'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26,从而获得一双层中间部分56;
-第一织物10的纵向开口7匹配第二织物20的纵向开口27,从而获得一双层纵向开口57;
-第一织物的中间部分6的所述侧缘8匹配第二织物的中间部分26的所述侧缘28,从而获得双层侧缘58;
-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匹配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初始部分29,从而获得一双层端部分59。
较佳地,步骤F涉及在第一织物的端部分的端部制造第一织物10的一端部地带61,该端部地带指定表示易于围封使用者的脚踝或其部分的上半部U的一部分,且步骤F'涉及在第二织物的初始部分29的开头制造第二织物20的一各自端部地带62,该端部地带指定表示易于围封使用者的脚踝或其部分的上半部的一部分。较佳地,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的端部地带61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二织物的端部地带62相互对应。
较佳地,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二织物的端部地带62相关于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的端部地带61无缝地展开。
较佳地,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端部地带61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端部地带62在属于该折叠剖面的一折叠曲线C上相互接触(即,其具有共同折叠曲线),在该折叠剖面上,该第一织物10在该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
较佳地,在折叠曲线C上在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第一织物10产生双织物上半部U的一后插入物R,其易于自后面围封使用者的脚踝或其部分。
较佳地,当将脚引入至上半部内时,该上半部U的该后插入物R经组配用于被握紧,以便简化此操作。
较佳地,上半部U的后插入物R经组配用于围封或保护使用者的脚踝,或用于增加上半部的此部分的舒适性。
较佳地,折叠曲线C将第一织物10与第二织物20分开,将此视为对应于对象自身的制造方向的筒状物的全面纵向展开L。
较佳地,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一织物10的端部地带61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第二织物20的端部地带62一起表示沿着对象自身的一制造方向的筒状纺织物的一中间部分。
较佳地,该方法可包括在操纵且折叠纺织物品的步骤后的在纺织物品的一部分下方应用一鞋底的一步骤,以便制造具备上半部U的一鞋。
较佳地,在操纵且折叠纺织物品1以便制造一上半部U的步骤后,凸片T到达第一织物10及第二织物20的两个纵向开口7及27下方,且至少部分由第一织物及第二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6及26的两对侧缘8及28覆盖或悬伸。
上半部U可仅包括第一织物10,因此为一单层上半部,如在图1至图9中展示。
根据一不同实施例,上半部U可包括第一织物10及第二织物20,因此为双层上半部U,如在图10至图20中展示。
操纵纺织物品以便完成双织物(或双层)上半部的总成涉及将包括凸片T的第一织物插入至无凸片的第二织物内,使得属于第一织物的凸片至少部分在双层纵向开口57下方。
较佳地,凸片T自第一织物10的外部31突起(即,展开),该第一织物的该外部接着变为上半部的内部(面向使用者的脚,可能亦与使用者的脚接触)。
较佳地,在单一织物(或单层)上半部U的情况中,该凸片T由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的所述侧缘8覆盖(特别是,接触第一织物的内部32)。
作为一替代,在双织物(或双层)上半部U的情况中,凸片T由第一织物10及第二织物20两者的所述中间部分6及26的侧缘8及28覆盖,特别是,接触第一织物的外部31。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在包括第一织物10及第二织物20的一纺织物1的情况中:
-在步骤E中,通过在闲置位置中插入一或多个标度(较佳地,多个标度),即,减少操作中的针数且留下排除的针,制造第一织物10的纵向开口7的两个侧缘8,其中该编织织物保留于针头中;
-随后,在步骤E'中,通过逐渐恢复在步骤E中引入的以上所述的标度,即,增加操作中的针数且将先前排除的针的编织缝合部重新连接至在步骤E中制造的编织织物,制造第二织物20的纵向开口27的两个侧缘28;
因此,获得一双织物中间部分56,其中第一织物10的两个侧缘8中的各者具有沿着边缘的纵向展开的至第二织物20的对应的侧缘28的系带70,使得一旦已操纵筒状物品以制造双织物上半部U,则第一织物及第二织物的对应的侧缘对具有一或多个闭合缝合部70,各对应于一各自编织织物标度。
基本上,在第一织物10与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6及26之间的系带是通过在步骤E期间停止一些针且在恢复至操作前“等待”步骤E'来获得。
制造变为上半部的内部的第一织物与变为上半部的外部的第二织物之间的系带。
在双织物上半部U中的系带70的一实例可特别在图10及图15至图17中看出。
较佳地,所述系带70定位于第一织物与第二织物之间的折叠剖面上,即,沿着第一织物在第二织物内部折叠的线。
应指出,在操纵期间,系带70使以下操作更容易:导引第一织物10且将其折叠至第二织物20内并匹配第一织物与第二织物的纵向开口的对应的侧缘以便完成及制造双层纵向开口57。
较佳地,若用于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的编织步骤涉及首先制造第二织物20,且接着制造第一织物10,则标度(即,在操作中的针数的减少及留下排除的针,其中保留编织织物)出现于步骤E'中,然而,所述标度的逐渐恢复(即,在将先前排除的针的缝合部连接回至编织织物的操作中的针数的增加)发生于步骤E中。
应指出,在图16中,无法看到凸片,此是由于其已经折叠至纺织物1内,该纺织物已经操纵及折叠以便制造上半部U,因此更好地展示双层纵向开口57的形状。
较佳地,经组配用于允许用于上半部U的鞋带的穿过的合适孔可设置于第一织物及第二织物的侧缘8及28上。此等孔可特别见于图16中。所述鞋带(未展示,例如,为已知类型)可横向于纵向开口且在凸片T上方延伸。鞋带连接双层纵向开口57的对置侧缘。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闭合第一织物10的第一开口端2的一步骤。
较佳地,闭合第一端的步骤可在自生产纺织物的纺织机卸除对象前或在卸除纺织物后直接发生于纺织机上或就在纺织机上发生。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闭合第二织物20的第二开口端22的一步骤。
较佳地,闭合第二端的步骤可在自生产纺织物的纺织机卸除对象前或在卸除纺织物后直接发生于纺织机上或就在纺织机上发生。
较佳地,该闭合步骤可例如通过缝制或结合或胶接来发生。
根据图10至图20中展示的内容,应指出,操纵且折叠纺织物的步骤制造在一前边缘与一后边缘之间展开的一双织物上半部U,在该前边缘中,纺织物的第一端2与第二端22重合,该后边缘对应于折叠剖面的至少一个部分,其中前边缘经组配用于闭合,以便表示上半部及其鞋的脚尖,且后边缘经设计成收纳插入至其内的使用者的脚。
以下揭示图20的图形表示,其示意性展示待在圆形纬编机上执行以便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及制造如在图10至图19中展示的一筒状纺织物的一处理程序的一实例,即,具有一“双织物”(包括第一织物10及第二织物20两者)。
再次,该表示展示筒状物1,其经伸展如同其已经沿着对应于织物制造方向(由箭头K指示)的一纵向轴线切割,且因此,开口;各水平线对应于一编织进程(线W通过实例指示一个列)。
黑色区域(以X来指代)表示在某些缝合列中不在操作的针段。可通过在若干连续进程中逐渐恢复或排除在针上的工作来获得黑色区域的形状。
创造图20的黑色区域的给定针段的排除致能对筒状物给定三维形状,即,在筒状物中创造凹穴、凸出部及“突起”,该筒状物因此在其整个纵向延伸部上并不完全为圆柱形,而是具有将造成自纺织物1获得的上半部U的三维形状的一精确形状。
图20中的图并排指示各种编织步骤(A、B、C、D、E、F、F'、E'、C'、B'、A'):与各步骤相关联的缝合列属于在各自步骤中生产的纺织物的编织部分。
此外,该图指示在各种步骤中获得且在以上指示的编织结构:第一端2、弹性边缘2A、尖部部分3、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部分5、凸片T、中间部分6、纵向开口7、侧缘8、端部分9、边缘12。
线Y对应于无缝制造的第一织物10与第二织物20之间的接面(且与折叠曲线C重合)。
在该图中可看出用于在凸片T的侧缘44及45上制造系带48的步骤D(针首先排除,且恢复至操作)中的编织织物标度(以M来指代)。
此外,在该图中可看出在用于在第一织物10的纵向开口7的两个侧缘8与第二织物20的纵向开口27的两个侧缘28之间制造系带70的步骤E与E'(针首先排除,且恢复至操作)之间的编织织物标度(以N来指代)。
图2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上半部U的实施例的再一实例,特别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法制造。此处,上半部U属于一软拖鞋:形状与先前实施例的上半部不同,然而,可识别纺织物的相同结构组件,特别是,具有凸片T的第一织物指定在第二者内折叠,其无制造凸片的步骤D。
筒状纺织物品1可包括基于待给予上半部的技术及美学特征的在其各种部分中的不同编织结构。
举例而言,纺织物的编织结构可包括毛巾布编织部分。针对该点进一步言的,纺织物可包括透孔织物编织部分。
一般而言,在纺织物1的各种部分中的编织结构为通过根据下列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致动所述针而获得的编织织物:
-不操作的针;
-抽出的针;
-卸除的针。
基本上,可在毛巾布、透孔织物或编织技术的组合当中随意选择编织结构。
较佳地,前述毛巾布编织织物可为:
-全毛巾布,即,通过针对各针制造一毛巾布缝合部而制造的毛巾部编织织物;和/或
-半毛巾布,即,通过交替毛巾布缝合部与非毛巾布缝合部而制造的毛巾部编织织物;和/或
-所谓的选定毛巾布,即,经制造以便获得给定形状或文字的毛巾布编织织物。
本申请人已发现,随意界定纺织物的各部分的编织结构的可能性允许给予纺织物自身的各种区域某些技术特征。
较佳地,但非必要,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用于嵌花设计的圆纬编机可具有下列技术特性:
-若干喂纱机构,较佳地,4个喂纱机构;
-针对各喂纱机构的沉片纱的选择;
-在针固持组件的两个移动中,即,既在向前移动中,又在向后移动中,在各喂纱机构中且针对各针制造毛巾布编织织物的可能性;
-在针固持组件的两个移动中,即,既在向前移动中,又在向后移动中,在各喂纱机构中且针对各针制造透孔编织织物的可能性。
较佳地,各喂纱机构可以一给定色彩和/或材料递送至少一个各自纱线,与其余喂纱机构的各自纱线无关。
较佳地,各喂纱机构具有多个喂纱器,使得其可递送多个不同纱线。举例而言,有可能具有至少四个不同色彩及因此制造在同一进程上同时具有四个或更多个不同色彩的毛巾布编织织物。
在市场上可售且适合于用来实施本发明并获得如上所述的筒状物的圆纺机的一实例由被称为“X-MACHINE”及“XT-MACHINE”的机器表示,该机器由同一申请者SantoniS.p.A.设计及制造。此等机器允许制造筒状嵌花物,其包括不同色彩和/或材料的纱线,及在对象的不同区域中的复杂且差别化的编织结构,在相反或修整的纱在线无浮动纱线。
本发明达成重要优势。
首先,本发明允许克服先前技术的缺点。
详言的,本发明允许制造一种具有具体结构特征的筒状纺织物品,自该筒状纺织物品,可获得一单一织物或双织物上半部。纺织物品的特征可给予所得上半部某些技术及美学性质。
本发明允许制造一种筒状纺织物品,自该筒状纺织物品,可获得一上半部,该筒状纺织物品具备整合至该物品自身内的一凸片T,即,与纺织物品的其余部分一起作为单件制造,该筒状纺织物品是通过一系列无缝步骤制造。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纺织物品的凸片可准确地定位于物品自身内部(及因此在所得上半部中),且特别是,其可置放于中间部分上及纵向开口下方。
本发明允许制造一种筒状编织物,自该筒状编织物,可获得一双织物或双织物上半部,就舒适度、耐磨性、缓冲或减震和/或排汗而言,该筒状编织物具有具体技术特征。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纺织物可具有任一结构,且稳定且耐用。
如上所揭示,本发明的方法实现获得对因此制造的单织物或双织物对象的精确技术效应,且特别是,实现将具体技术特性赋予至该对象的给定部分。
本发明的方法允许以高结构特征且以一快速且经济竞争性方式制造用于鞋袜的上半部。

Claims (19)

1.一种用于通过圆编纺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纺织物品指定表示用于鞋袜的上半部(U),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具有至少一个喂纱机构及支撑多个针的针固持器的圆纺机,界定圆针床,可操作所述圆针床以拾取由所述至少一个喂纱机构分配的线及形成编织织物;所述针固持器可相对于所述喂纱机构旋转,且所述喂纱机构接近所述针固持器配置;
为所述纺织机设定程序以便界定待制造的筒状纺织物品(1),所述筒状纺织物品以自第一开口端(2)开始的无缝方式纵向延伸且由连续的多个缝合列(W)组成;
以所述圆纺机编织以根据所述的程序的步骤制造指定表示用于鞋袜的上半部(U)的所述筒状纺织物品(1),其中编织步骤包括至少下列步骤:
A)使用所述针床的针段或所有所述针制造属于所述纺织物品的第一织物(10)的所述第一开口端(2),所述第一开口端指定表示上半部的尖端;
B)制造所述第一织物(10)的尖部部分(3),所述尖部部分包括一定数目的缝合列且是由缝合凸出部(4)所构成,所述缝合凸出部是在呈连续列的每列先使用递增或递减的针数,然后每列使用递减或递增的针数而获得,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尖部部分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的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
C)可选地,沿着所述第一织物(10)的纵向展开制造完整筒状编织织物(5)的无凸出部部分,所述无凸出部部分包括各自数目的缝合列,且其中针对各列,所述生产的编织织物具有闭合圆构型;
D)制造属于所述第一织物(10)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或覆盖脚的颈部/脚背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上半部(U)的一部分的凸片(T),其中制造凸片(T)的所述步骤涉及中断所述先前列的处理,且针对一定数目的缝合列使用所述针床的针段或所有所述针继续编织,因此生产表示所述凸片(T)的经编织插入物;
E)制造所述第一织物(10)的中间部分(6),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各自数目的缝合列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所述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的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中间部分(6)具有指定位于所述脚的所述颈部的至少一部分处的纵向开口(7),及在所述纵向开口(7)的旁侧上的两个侧缘(8),其中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6)是通过对于一定数目的缝合列,在操作中使用所述针床的各自针段来制造,所述针段包括高达包括所述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数量的一较佳针数,有可能针对所述中间部分中所包括的各列改变所述各自针段;
F)制造所述第一织物(10)的端部分(9),所述端部分包括一定数目的缝合列及由各使用呈各自连续列的每列首先增加或减少的针数及每列接着减少或增加的针数获得的一或多个缝合凸出部(11)所组成,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端部分(9)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后跟或部分的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
其中:
在步骤D及E中,所述凸片(T)及所述中间部分(6)的所述纵向开口(7)经制造,使得其在对应于所述上半部(U)的纵向展开的方向上均具有实质上同时纵向展开;
所述编织步骤整体制造出一体的、单件的所述筒状纺织物品(1);
所述步骤是连续地执行,使得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从不中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D及E相关于彼此无缝地制造所述凸片(T)及所述中间部分(6),使得在自所述筒状纺织物品产生的所述上半部中,所述凸片(T)至少部分由所述中间部分(6)的所述侧缘(8)覆盖或悬伸,和/或其中步骤D及E相关于彼此无缝地制造所述凸片(T)及所述中间部分(6),使得在自所述筒状纺织物品(1)产生的所述上半部中,所述凸片(T)位于所述纵向开口(7)下方;
和/或其中步骤D及E制造与所述纺织物品(1)的其余部分成整体的凸片(T),和/或其中所述凸片(T)可自所述中间部分(6)的所述纵向开口(7)突起,即,在自所述筒状物品产生的所述上半部中,在所述纵向开口的所述两个边缘之间的区域中,所述凸片未被完全覆盖且可在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纵向开口处自外部接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为在通过所述圆纺机的所述编织步骤中执行的第一步骤,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编织自所述第一开口端(2)开始,或
步骤A为在通过所述圆纺机的所述编织步骤中执行的最后一个步骤,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编织结束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
和/或其中:
所述编织步骤涉及按次序A-B-C-D-E-F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或
所述编织步骤涉及按次序F-E-D-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其中在以上所述的顺序中,步骤C是可选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是由以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执行,以经由所述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与在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交替、选择用于制造所述凸片的所述圆针床的针段及在各绕转中使用此段的一定数目的针或针集合来制造所述凸片(T),和/或其中在步骤D中,在所述纺织机的交替运动中在各绕转中使用的所述针数可按以便将所述凸片沿着其纵向展开逐列成形的此方式变化,和/或其中在步骤D中,在所述纺织机的所述交替运动中使用的所述段的针可包括高达所述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最大数目的任何较佳针数,和/或其中当获得所述凸片(T)的所要的长度时,步骤D结束,其中卸除用于制造所述凸片自身的所述针,所述凸片结束于自由边缘,即,未连接至所述纺织物品的其他部分,且表示所述凸片的所述插入物由在于步骤D的开始时制造的所述缝合部处连接至所述纺织物品的单一织物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
开始于通过以交替运动来选择用于制造所述凸片(T)的一区段的针,且在此区段内,一定数目的针于所述凸片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是保持在闲置位置,而所述凸片是通过所述区段中的其余针来制造;
续而通过以连续方式纵向展开所述凸片而达最终延伸两倍的延伸;
结束于由先前保持在所述闲置位置中的前述所述针恢复处理,使得在步骤D中进行的最后一个缝合部位于在步骤D中进行的第一缝合部处;
以此方式,所述凸片(T)由一双织物组成,即,沿着折叠线(49)相互折叠的两个织物层(42,43),所述折叠线实质上对应于穿过步骤D半途制造的所述缝合部,
和/或其中制造所述双织物凸片(T)使得在步骤D中的纺织处理能以与步骤D自身开始所用相同的针数来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涉及在此项技术中已知的通过术语“按钮”进行的纺织处理,其允许在同一位置中开始及结束凸片(T),与纺织物品(1)的其余处无缝,即,与在步骤C或B及E中制造的织物无缝,和/或其中在步骤D中,中断所述处理的所述步骤涉及停止在所述先前列中在操作中相邻的一定数目的针,和/或其中在步骤D中,继续编织的所述步骤涉及仅以所述针床的一个针区段继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D制造由双织物组成的凸片,则所述凸片(T)具有两个自由侧向边缘(44,45),各者沿着所述双织物凸片(T)的全部纵向展开而延伸,所述两个侧向边缘为线形或经成形,所述双织物凸片在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处具有两个侧向开口(46,47),
或其中,若步骤D制造由双织物组成的凸片(T),则所述凸片具有两个侧向边缘,各者沿着所述双织物凸片的所述全部纵向展开而延伸,其中:
通过在所述闲置位置中插入一或多个标度,较佳地,多个标度,即,减少操作中的所述针数且留下所述排除的针,针对所述凸片(T)的所述纵向延伸部的第一半制造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即,直至所述折叠线(49),其中所述编织织物保留于针头中;
针对所述凸片的所述纵向延伸部的第二半制造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即,超过所述折叠线(49),从而逐渐恢复所述的标度,即,增加操作中的所述针数且将先前排除的所述针的所述编织缝合部重新连接至在所述侧向边缘的所述第二半中制造的所述编织织物;
因此获得双织物凸片(T),其中所述两个侧向边缘(44,45)中的各者具有沿着所述纵向展开在其第一半与其第二半之间的系带(48),使得在所述双织物凸片的所述侧向边缘上,存在一或多个闭合缝合部(48),各对应于各自编织织物标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是通过以交替运动操作的纺织机执行,以经由所述针固持器在一个方向上与在所述相反方向上的绕转的交替来制造所述第一织物的中间部分,在各绕转中使用所述圆针床的具有各自针数的特定针区段,所述各自针数至多为所述针床的所有的针,和/或其中在步骤E中,在所述纺织机的交替运动中在各绕转中使用的所述针数可按以便使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6)及所述纵向开口(7)逐列成形的此方式变化,
和/或其中步骤E提供在制造所述编织织物过程中使用的所述针数的逐渐变化,以便给予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中间部分(6)的所述纵向开口(7)“V”形状,和/或其中:
若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6)是在步骤D后且在步骤F前制造,即,通过首先制造所述纵向开口(7)的最终顶点,则步骤E中的所述针数的所述逐渐变化可为所述针数的逐渐减少;
若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6)是在步骤F后且在步骤D前制造,即,通过最后制造所述纵向开口(7)的最终顶点,则步骤E中的所述针数的所述逐渐变化可为所述针数的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自步骤D至步骤E的过渡中,发生正使用的针的替换,即,在步骤D中,使用属于一针区段的针来使所述凸片(T)靠近在步骤E中制造的所述纵向开口(7),和/或针属于在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中间部分(6)的所述纵向开口(7)的界定期间在步骤E中未使用的一针区段,因此使所述凸片(T)至少部分由所述中间部分(6)的所述侧缘(8)重叠,且反之亦然,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纵向开口(7)至少部分展示在其下的所述凸片(T),
和/或其中若在步骤E中制造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不影响所述床中的所有所述针,则在所述纵向开口的所述界定中不使用的所述针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于在步骤D中对制造所述凸片(T)有作用的针,
和/或其中,若在步骤D中制造所述凸片尚未影响所述床中的所有所述针,则在步骤E中,为了制造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使用属于在步骤D中对于制造凸片未选择的所述区段的针的至少一些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步骤包括下列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F')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端部分(9)无缝地制造所述纺织物品(1)的第二织物(20)的初始部分(29),所述初始部分相关于所述第一织物(10)以无缝方式纵向延伸,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初始部分(29)包括一定数目的缝合列及由各使用呈各自连续列的每列首先增加或减少的针数及每列接着减少或增加的针数获得的一或多个缝合凸出部所组成,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初始部分(29)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后跟或部分的所述上半部(U)的一部分;
E')制造所述第二织物(20)的中间部分(26),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各自数目的缝合列且指定表示适合于围封所述脚的脚底及侧部的至少部分的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中间部分(26)具有指定位于所述脚的所述颈部的至少一部分处的各自纵向开口(27),及在所述纵向开口(27)的旁侧上的两个侧缘(28),其中对于一定数目的缝合列,通过在操作中使用所述针床的各自针区段来制造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26),所述针区段包括高达包括所述针床的所有所述针的数量的一较佳针数,有可能针对所述中间部分中包括的各列改变所述各自针区段;
C')可选地,沿着所述第二织物(20)的纵向展开制造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无凸出部部分(25),所述无凸出部部分包括各自数目的缝合列,且其中针对各列,所述生产的编织织物具有闭合圆构型;
B')制造所述第二织物(20)的尖部部分(23),所述尖部部分包括一定数目的缝合列及由使用呈连续列的每列首先增加或减少的针数及每列接着减少或增加的针数获得的缝合凸出部(24)所组成,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尖部部分指定表示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的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
A)使用所述针床的一针区段或所有所述针制造对应于所述第二织物(20)的一个端部的所述纺织物品(1)的第二开口端(22),所述第二开口端指定表示上半部的尖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物品(1)的所述第二开口端(22)相关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纵向相对,且其中所述筒状纺织物品(1)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按单一件无缝地展开,和/或其中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第一开口端及所述第二开口端表示通过所述圆纺机且根据所述程序的步骤的所述编织步骤的开头及结尾,或反之表示结尾及开头,和/或其中所述第二织物(20)不包括经组配以界定在步骤D中在所述第一织物中制造的类型的凸片的编织织物部分或步骤,或所述第二织物不包括由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覆迭的凸片,和/或其中如与所述第一织物(10)相比,所述第二织物(20)是以一相反方式制造,即,所述第二织物(20)以镜像方式且无缝地自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端部分(9)的端部、自其初始部分(29)开始展开,和/或其中所述第二织物(20)通过相同步骤且按相关于所述第一织物的相反顺序制造,惟在制造所述第二织物过程中不存在的步骤D除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物(20)是对称的且在结构上关于所述第一织物(10)为镜像,所述凸片例外,即,所述第二织物包括与通过相同步骤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相同的部分,所述凸片例外,且其中:
在步骤A中制造的所述第一开口端(2)与在步骤A'中制造的所述第二开口端(22)相互对应,两个开口端均指定为表示上半部的一个尖端或位于上半部的一个尖端处;和/或
在步骤B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尖部部分(3)与在步骤B'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尖部部分(23)相互对应,两个尖部部分指定表示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或位于所述一部分处,所述上半部的所述一部分适合于容纳或围封其脚尖或部分;和/或
可选地,在步骤C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5)的所述部分与在步骤C'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25)的所述部分相互对应;和/或
在步骤E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中间部分(6)与在步骤E'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中间部分(26)相互对应,且特别是,具有指定位于所述脚的所述颈部的同一部分处的对应的纵向开口(7,27),及在所述各自纵向开口的旁侧上的对应的侧缘(8,28),两个中间部分指定表示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或位于所述一部分处,所述上半部的所述一部分用于围封所述脚的所述脚底及所述侧部的至少部分;和/或
在步骤F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端部分(9)与在步骤F'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初始部分(29)相互对应,两个尖部部分指定表示所述上半部的一部分或位于所述一部分处,所述上半部的所述一部分适合于容纳或围封所述脚的所述后跟或其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为在通过所述圆纺机的所述编织步骤中执行的最后一个步骤,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编织结束于属于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第二开口端,或
步骤A'为在通过所述圆纺机的所述编织步骤中执行的第一步骤,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编织开始于属于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第二开口端;
和/或其中:
所述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D-E-F-F'-E'-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或
所述编织步骤涉及按一次序A'-B'-C'-E'-F'-F-E-D-C-B-A的顺序来在各步骤与接着的步骤之间无缝地执行所述步骤,
其中在以上所述的顺序中,步骤C及C'是可选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物品(1)的所述第一织物(10)为包括所述凸片(T)的织物,而所述第二织物(20)为无所述凸片的织物,且其中所述第一织物(10)包括外部表面(31)及内部表面(32),且所述第二织物(20)包括各自外部表面(91)及各自内部表面(92),其中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外部表面(31)连接至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外部表面(91)且在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外部表面中无缝地连续,且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内部表面(32)连接至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内部表面且在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内部表面(92)中无缝地连续,
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过所述圆纺机制造所述筒状纺织物品的所述编织步骤后,操纵且折叠所述纺织物品以制造上半部的步骤,且按一方式使得:
为包括所述凸片(T)的所述织物的所述第一织物(10)是沿着折叠剖面在所述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
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内部(32)接触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内部(92),在所述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两者均不接触所述使用者的脚或所述上半部的所述外部;
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外部(31)在所述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使得在所述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外部(31)面向所述使用者的脚;
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外部(91)表示在所述上半部在使用中的情况下所述上半部的外部表面;
且其中所述第一织物(10)为指定在所述第二织物(20)内部折叠的织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操纵且折叠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步骤后,表示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部分匹配且接触表示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对应的部分,且特别是:
在步骤A中制造的所述第一开口端(22)匹配在步骤A'中制造的所述第二开口端(22),从而获得双层开口端;和/或
在步骤B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尖部部分(3)匹配在步骤B'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尖部部分,从而获得双层尖部部分(53);和/或
可选地,在步骤C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5)的所述部分匹配在步骤C'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完整筒状编织织物的所述部分,从而获得双层完整筒状编织织物(55);和/或
在步骤E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中间部(6)分匹配在步骤E'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中间部分(26),从而获得双层中间部分(56);
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纵向开口(7)匹配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纵向开口(27),从而获得双层纵向开口(57);
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8)匹配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侧缘(28),从而获得双层侧缘(58);和/或
在步骤F中制造的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端部分(9)匹配在步骤F'中制造的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初始部分(29),从而获得双层端部分(59)。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操纵且折叠所述纺织物品(1)以制造上半部(U)的所述步骤后,所述凸片(T)位于所述第一织物(10)及所述第二织物(20)的两个纵向开口(7,27)下方,且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织物及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中间部分(6,26)的两对侧缘(8,28)覆盖或悬伸,和/或其中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操纵以完成所述双织物上半部(U)的所述制造设想,包括所述凸片(T)的所述第一织物(10)插入于无所述凸片的所述第二织物(20)内部,使得属于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凸片至少部分在所述双层纵向开口(57)下方,和/或其中所述凸片(T)自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外部突起,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外部接着变为所述上半部的所述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E中,通过在所述闲置位置中插入一或多个标度,较佳地,多个标度,即,减少操作中的所述针数且留下所述排除的针,制造所述第一织物(10)的所述纵向开口(7)的所述两个侧缘(8),其中所述编织织物保留于所述针头中;
随后,在步骤E'中,通过逐渐恢复在步骤E中引入的所述的标度,即,增加操作中的所述针数且将先前排除的所述针的编织缝合部重新连接至在步骤E中制造的所述编织织物,制造所述第二织物(20)的所述纵向开口(27)的所述两个侧缘(28);
因此,获得双织物中间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两个侧缘(8)中的各者具有沿着所述边缘的所述纵向展开的至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对应的侧缘(28)的系带(70),使得一旦已操纵所述筒状物品(1)以制造双织物上半部(U),则所述第一织物及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对应的侧缘对具有一或多个闭合缝合部(70),各对应于各自编织织物标度,
和/或其中所述系带(70)定位于所述第一织物与所述第二织物之间的折叠剖面上,即,沿着所述第一织物在所述第二织物内部折叠的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合所述第一织物的所述第一开口端(2)的步骤,
和/或其中闭合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步骤可在自制造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纺织机卸除所述物品前或在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卸除后直接发生于所述纺织机处,和/或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闭合所述第二织物的所述第二开口端(22)的步骤,和/或其中闭合所述第二端的所述步骤可在自制造所述纺织物品的所述纺织机卸除所述物品前或在卸除所述纺织物品后直接发生于所述纺织机处。
19.一种用于以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筒状纺织物品(1)制造的鞋袜的上半部(U)。
CN202080092225.8A 2020-01-16 2020-12-23 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鞋袜的上半部的方法 Pending CN1150665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20000000766 2020-01-16
IT202000000766 2020-01-16
PCT/IB2020/062398 WO2021144645A1 (en) 2020-01-16 2020-12-23 A process for making a tubular textile article, in particular an upper for footwear, with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6523A true CN115066523A (zh) 2022-09-16

Family

ID=70228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225.8A Pending CN115066523A (zh) 2020-01-16 2020-12-23 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鞋袜的上半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6687A1 (zh)
EP (1) EP4090791A1 (zh)
CN (1) CN115066523A (zh)
TW (1) TW202136607A (zh)
WO (1) WO20211446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20774A1 (it) 2021-08-02 2023-02-02 Santoni & C Spa Procedimento per realizzare un manufatto tessile tubolare con una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e tomaia per calzatura realizzata mediante tale procedimento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1079A (ja) * 2007-04-13 2008-10-30 Yoshitani Kutsushita Kk フットカバー
US20150173458A1 (en) * 2012-07-17 2015-06-25 Shima Seiki Mfg., Ltd. Shoe upp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hoe upper
US20160000173A1 (en) * 2013-02-26 2016-01-07 Anton Percy Spielmann Method for knitting a footwear element and footwear element obtained by such a method
CN105636470A (zh) * 2013-09-13 2016-06-0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鞋面和鞋面的编织方法
US20160198797A1 (en) * 2012-09-25 2016-07-14 Shima Seiki Mfg., Ltd. Footwear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footwear
CN110382757A (zh) * 2017-03-08 2019-10-25 Jvc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鞋的鞋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1818A (en) * 1969-09-29 1971-08-31 Wigwam Mills Inc Low-cut sock and method
US9439475B2 (en) * 2013-06-21 2016-09-13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shoe upper and shoe upper
US10028545B2 (en) * 2014-03-28 2018-07-24 Shima Seiki Mfg., Ltd. Shoe upper,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shoe upper
CN107920629B (zh) * 2015-08-21 2021-08-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具备双层结构的针织物的鞋类
ITUB20153915A1 (it) * 2015-09-25 2017-03-25 Colosio Fabiana Tomaia per calzature e metodo per la sua produzione
US10077512B2 (en) * 2016-08-15 2018-09-18 Aknit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for knitting integral shoe upper fabric by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integral shoe upper fabric thereof
US10753019B2 (en) * 2016-11-14 2020-08-25 Nike, Inc. Upper including a knitted component and a tab element
US11401636B2 (en) * 2018-12-28 2022-08-02 Nike, Inc. Sock with tab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1079A (ja) * 2007-04-13 2008-10-30 Yoshitani Kutsushita Kk フットカバー
US20150173458A1 (en) * 2012-07-17 2015-06-25 Shima Seiki Mfg., Ltd. Shoe upp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hoe upper
US20160198797A1 (en) * 2012-09-25 2016-07-14 Shima Seiki Mfg., Ltd. Footwear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footwear
US20160000173A1 (en) * 2013-02-26 2016-01-07 Anton Percy Spielmann Method for knitting a footwear element and footwear element obtained by such a method
CN105636470A (zh) * 2013-09-13 2016-06-0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鞋面和鞋面的编织方法
CN110382757A (zh) * 2017-03-08 2019-10-25 Jvc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鞋的鞋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0791A1 (en) 2022-11-23
TW202136607A (zh) 2021-10-01
WO2021144645A1 (en) 2021-07-22
US20230056687A1 (en)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1177B2 (ja) ニット構成要素の製造方法
JP5096487B2 (ja) アンクルソックスのような衣料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US6931762B1 (en) Footwear with knit up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ootwear
JP6309570B2 (ja) 靴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835646A (zh) 混合编织物品
EP2628831B1 (en) Knitted fabric with different pile lengths, knit product and socks using the same
CN102373568B (zh) 衣料用筒状针织品和袜子
KR100528989B1 (ko) 개량된 발착용 의류, 그 제조 방법 및 편성기
JP6596011B2 (ja) 足被覆衣類、そのような足被覆衣類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ニットウエアまたは靴下類のための環状機械
CN107348601B (zh) 一种具有织带的针织一体鞋及其编织工艺
CN115066523A (zh) 以圆编机制造筒状纺织物品特别是鞋袜的上半部的方法
TWI829767B (zh)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JP7317872B2 (ja) 円形靴下類編機を用いて、二重層のインシューズ、ショートソックス、ノーショウソックス、靴などを製造するための中間製品を作製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て得られた中間製品
TWI671448B (zh)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
TW201030199A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handwork with a double layer of fabric and the article manufactured
WO2023012573A1 (en) A process for making a tubular knitted item with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wear, and an upper for footwear made by means of this process
CN109804111A (zh) 在机器上针织多个鞋面的方法和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JP3408448B2 (ja) 靴下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741115B (zh) 制造具有先进技术特征的鞋的鞋面的方法
CN117898524A (zh) 一种编织鞋体及其织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