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767B -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767B
TWI829767B TW108134674A TW108134674A TWI829767B TW I829767 B TWI829767 B TW I829767B TW 108134674 A TW108134674 A TW 108134674A TW 108134674 A TW108134674 A TW 108134674A TW I829767 B TWI829767 B TW I8297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knitted
area
tubular
knitt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4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4415A (zh
Inventor
安德利亞 隆那汀
茂洛 艾爾傑西
保羅 克里斯堤尼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4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4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76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9/28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 D04B9/36Intarsia work obtained by reciprocatory a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4Openwork fabric, e.g. pelerin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8Gussets, e.g. pouches or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1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incorporating pile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3Fabric with at least two, predominantly unlinked, knitted or woven plies interlaced with each other at spaced locations or linked to a common internal co-extensive yarn system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3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一管狀針織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界定一待製造之管狀嵌花針織物來對用於嵌花設計之一圓形緯編機進行規劃,該管狀嵌花針織物在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之間縱向延伸且由接連的複數個針織緯圈組成;其中該規劃步驟包含以下步驟:- 界定一轉向位置,該轉向位置將管狀物品劃分為一第一織物及一第二織物,其中該管狀物品經組配來被操縱以將其翻轉至至少部分地在其自身上方,從而將其在該轉向位置上折疊,使得該第二織物與該第一織物重疊以獲得一雙層織物物品;- 界定該第一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區域,其由一針區段及該區域之數個連續緯圈定界,且具有一所需形狀;- 界定該第二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其由一針區段及該區域之數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第一對立區域具有一各別形狀;- 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以根據該規劃步驟製造該管狀針織物;其中該第一區域係根據一第一針織結構製造,且該第一對立區域係根據一第二針織結構製造。

Description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圓形緯編機或經編機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管狀針織物之方法。本發明亦涉及一種鞋幫,該鞋幫由藉由該方法獲得之管狀針織物製成。
詳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在圓形緯編機上進行以獲得管狀針織物之「嵌花」設計,該管狀針織物在適當處理之後具有雙層或多層織物,以例如用於製造鞋幫。
發明背景
已知使用圓形緯編機來製造設計用於鞋幫之管狀物品。此種管狀物品一旦由針織機製造,通常要進行一系列操作,諸如切割、縫紉、額外部分之施加等,以獲得易於與鞋底適當地結合以製造鞋之鞋幫。
亦已知,當製造藉由圓形緯編機獲得之鞋幫時,關於製造管狀針織物,該管狀針織物在處理結束時具有「雙層織物」,即由兩個不同之重疊織物層或布組成, 其中一塊布表示內部織物,而另一塊布表示鞋幫之外部織物。為此目的,自第一端開始製造管狀針織物,該第一端將表示內部織物(或外部織物)之趾部,且在其整個長度上被製造至第二端,接著該第二端將表示外部織物(或內部織物)之趾部。因此,由此製造之管狀針織物在其整個長度上具有內部織物,該內部織物以連續方式跟隨著外部織物(反之亦然,外部織物隨後為內部織物)。在機器上製造後,應對管狀針織物進行適當之操作,以將其翻轉至在其自身上方,從而將外部織物(例如,自第二端開始)折疊在內部織物上(朝向第一端),直至獲得兩個重疊織物(內部織物及外部織物),且因此獲得雙層織物鞋幫。顯然,在管狀針織物之中間或另一中間區域(位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外部織物翻轉至內部織物上方,且所得之雙層織物鞋幫在原始管狀針織物之第一端及第二端重疊之前邊緣或邊界與對應於外部織物在內部織物上之折疊周界的後邊緣或邊界之間展開。
發明概要
在藉由如上所述之圓形針織機產生雙層織物鞋幫之框架中,申請人已發現存在一些缺點。
首先,申請人已經觀察到,已知的雙層織物鞋幫展現出不能賦予鞋幫本身特定之技術及功能特性之結構。
申請人亦觀察到,藉由圓形針織機製造雙層 織物鞋幫之已知方法僅使用於製造鞋幫之管狀針織物之有限數目個可能結構成為可能,此限制了可獲得之結果。
在此等情況下,本發明在其各個態樣及/或具體實例中之目的係提出一種利用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之方法,該方法能夠解決上文揭示之問題且克服已知技術之局限性。
詳言之,本發明之目的係提出一種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之方法,自該方法可得到雙層織物或多層織物之鞋幫,其具有可賦予鞋幫本身特定技術特性之特定結構特徵。更詳言之,本發明之目的係提出一種方法,該方法允許製造管狀針織物,由此可得到具有舒適性及耐磨性之特定特徵之鞋幫。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出一種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之方法,該方法能夠產生大量不同之結構,尤其是獲得各種可能之雙層或多層鞋幫。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出一種能夠以在經濟上有競爭力之方式製造鞋幫之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為現有技術提供替代方案,以製造具有嵌花設計及雙層或多層鞋幫之管狀針織物,及/或開闢新設計可能性。
自下文之描述中將變得更清楚之此等及其他可能目的基本上係藉由以下方法達成:根據一或多個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且根據以下態樣及/或具體實例之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管狀針織物之方法及藉由利用藉由該方法獲 得之管狀針織物製造之鞋幫,其以各種方式結合,亦可能與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組合。
在第一態樣中,本發明涉及一種藉由圓形緯編機或經編機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管狀針織物之方法。
在本說明書及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在針織物領域中已知的「嵌花設計」一詞係關於由交替之針織區域組成之設計,該等針織區域係由由機器之一或多個饋源供應之紗線獲得,在背面無浮動紗線,即連接同一針織緯圈之部分之紗線彼此相距一定距離,且用自己之紗線獲得,且在組成設計區域之每一緯圈部分之端無斷紗或修整。概言之,「嵌花」設計係在商品之各個區域具有不同的單位花紋(motives)、顏色及針織圖案之紡織品設計,其不展現修整之紗線及/或可避免浮紗之出現。
在本發明及其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織物「區域」係對於給定數目個針織緯圈,包括在給定組或區段相鄰針中之物品之任何部分或區域。換言之,每一區域對於給定緯圈數具有縱向擴展,即沿著與待形成之織物之向前移動相對應之擴展方向,且對於給定數目個針具有橫向擴展,即在與正交於縱向擴展之方向上(且對應於針床之擴展),該等針對於該區域涉及之每一緯圈亦可能有所不同。每一區域可具有任何形狀,沿著織物之擴展方向(縱向)及針織緯圈方向(橫向)具有給定之輪廓及尺寸;因此,每一區域表徵為給定之針織圖案及所使用之特殊紗線。
嵌花設計可使用用於針織物或針織物之直 線或圓形針織機進行製造,從而能夠相對於針固持機構移動供應紗線之饋源,該針固持機構可由直線針床或圓筒組成,或者反之亦然,即使得能夠根據彼此相對之兩個運動方向,即向前移動及向後移動(以交替運動進行處理),使針固持機構相對於饋源移動。
通常,當製造構成嵌花設計之每一針織緯圈時,藉由使配置在針固持機構之一區段中的針與饋源相關且致動至饋源,且使配置在針固持機構之另一、鄰近或相鄰區段中之針與另一饋源相關且致動至另一饋源來製造嵌花設計。饋源及與其相關之針固持機構之區段的數目根據待獲得之設計的不同區域之數目而改變,且如上所述,可對於每一緯圈改變持針區段之每一區段的針數,以改變待獲得的嵌花設計之不同區域之形狀。
針固持機構相對於機器饋源之交替運動使得能夠使用由不同饋源提供之紗線來處理針織緯圈之各部分,而無需在針織緯圈之對應部分之末端切割紗線或不讓其漂浮在不用於處理針織緯圈部分之連續部分的紗線反面上,且等待再次用於形成針織緯圈部分之另一部分。
較佳地,藉由在與其針組相關值饋源及與鄰近或相鄰之針組相關的饋源兩者上致動位於各區段之間的邊界上且屬於此等區段中之任一者之至少一根針,來實現設計之兩個鄰近區域之連接,該等區域由在兩種不同饋源上供應之紗線進行處理。
通常,嵌花設計用於獲得針織圖案及單位花 紋,該等針織圖案及單位花紋由供應至不同饋源的用不同顏色或類型之紗線製造之針織織物之區域組成。
下文列出了本發明之一些態樣。
在一個態樣中,用於藉由一圓形緯編機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一管狀針織物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配置用於嵌花設計,即在不同針織區域具有單位花樣(motifs)、顏色及針織圖案但在反面無浮紗之針織設計,之一圓型緯編機,該針織機至少具有一個饋源及支撐複數個針之一針固持機構,該複數個針界定一針床,且可被致動以獲取由該饋源供應之紗線且形成一針織織物;該針固持機構可相對於該饋源轉動,且該饋源配置在該針固持機構附近;該針固持機構相對於該饋源以一交替旋轉運動,即具有兩個相反移動方向,即分別為一向前移動及一向後移動,被致動,以使得該等針依次面向該饋源,且在該針固持機構相對於該饋源之該向前移動及該向後移動中形成一針織織物;- 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以界定待製造之一管狀嵌花針織物,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以一連續方式在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之間縱向延伸,且由接連的複數個針織緯圈組成。
在一個態樣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給定針織緯圈或若干針織緯圈上,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中間位置界定至少一個轉向位置,其中在該第一端與該轉向位置之間的該針織織物表示該管狀針織物之一第一織物,且在該轉向位置與該第二 端之間的該針織織物表示該管狀針織物之一第二織物,且其中該管狀針織物經組配來被操縱以將其翻轉至至少部分地在其自身上方,從而將其在該轉向位置上折疊,以使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重疊,從而使該第二端朝向該第一端移位,以獲得該第一織物至少部分地捲繞在該第二織物外部之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
在一態樣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界定屬於該第一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區域,該第一區域在橫向上,即在對應於該針床展開之一方向上定界於包含給定數目個鄰近針之一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即沿著對應於所形成的該織物之該向前移動之一展開方向上由該區域之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寬度可針對該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改變,使得該第一區域具有一所需形狀。
在一態樣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利用該圓形針織機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以根據上述規劃步驟製造該管狀嵌花針織物。
在一個態樣中,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之該步驟包含根據一第一針織結構製造該第一區域之步驟。
在一個態樣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界定屬於該第二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該第一對立區域在橫向上定界於一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由該區域中的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該寬度可針對該對立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 中之每一緯圈而改變,使得該第一對立區域具有一各別所需形狀。
在一態樣中,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之該步驟包含根據一第二針織結構製造該第一對立區域之步驟。
在一態樣中,該第一針織結構為一毛圈針織織物。
在一態樣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藉由根據以下技術模式之一組合來致動該等針而製造之一針織織物:- 不操作針;- 撤回針;- 卸載針。
在一態樣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一鏤空針織織物。
在一態樣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一毛圈針織織物。
在一態樣中,該第一針織結構為一鏤空針織織物。
在一個可能之具體實例中,第一及第二針織結構可顛倒,即製造嵌花針織物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 根據第二針織結構製造該第一區域;- 根據第一針織結構製造該第一對立區域。
在一態樣中,該毛圈針織織物可為:- 全毛圈織物,即藉由在每一針上做出一毛圈織物針織紗圈所製造之毛圈針織織物;及/或 - 半毛圈織物,即由毛圈織物針織紗圈及非毛圈織物針織紗圈交替所製造之毛圈針織織物;及/或- 具有單位花樣之毛圈織物,即為了獲得給定形狀或文字所製造之毛圈針織織物。
在一態樣中,在該等界定步驟中,在該管狀針織物之任何部分中界定該第一織物及該第二織物之各別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對立區域具有相對於該第一區域之形狀基本上對應且成鏡像之一形狀。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區域之該形狀與該第一對立區域之該形狀相對於該轉向位置彼此對稱。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二織物之該第一對立區域設計成當該管狀針織物自身在該轉向位置上翻轉時至少部分地面向或重疊該第一織物之該對應第一區域以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對立區域對應於整個該第二織物,該各別針區段在橫向上定界包含該針固持機構之所有活動針之該第一對立區域,且該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在縱向上定界包含在該轉向位置與該管狀針織物之該第二端之間的所有緯圈的第一對立區域。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在該管狀針織物中之界定位置使得在將該物品自身翻轉之後,藉由將其在該轉向位置折疊,使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重疊,從而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 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係:- 位在設計成一鞋舌之一部分的一第一功能位置中,即置放在腳背上,較佳在鞋帶下方之鞋織物條帶部;或者- 位在設計成一鞋之後部的一第二功能位置中,即容納腳後跟之部分;或者- 位在設計成上方擱置足植部(foot plant)的一鞋墊之一部分的一第三功能位置中,即容納腳基(foot base)之部分。
在一態樣中,該管狀針織物具有一外側及一內側。
在一態樣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 界定屬於該第一織物之與該第一區域不同的一第二區域,該第二區域在橫向上,即在對應於該針床展開之一方向上定界於包含給定數目個鄰近針之一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即沿著對應於所形成的該織物之該向前移動之一展開方向上由該區域之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該寬度可針對該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改變,使得該第二區域具有一所需形狀;- 界定屬於該第二織物之與該第一對立區域不同的一第二對立區域,該第二對立區域在橫向上定界於一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由該區域的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該寬度可針對該對立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而改變,使得該第二對立區域具有基 本上對應且相對於該第二區域之該形狀成鏡像之一形狀,使得該第二區域之該形狀與該第二對立區域之該形狀相對於該轉向位置彼此對稱,其中該第二織物之該第二對立區域被設計成當該管狀針織物在該轉向位置自身翻轉時至少部分地面向或重疊該第一織物之該對應第二區域,以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二對立區域在該管狀針織物中之界定位置使得在將該物品自身翻轉之後,藉由將其折疊在該轉向位置,使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重疊,從而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二對立區域處於設計成一鞋幫之一部分的另一功能位置中。
在一個態樣中,在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中,界定了複數個區域及對應的對立區域,其中每一區域及每一對立區域具有針對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所描述之相同的技術特徵,且其中每一區域及每一對立區域被設計成由於物品本身被翻轉且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而位於各別功能區域中。
較佳地,界定以下區域:- 用於該第一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及/或- 用於該第二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及/或- 用於該第三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及/或- 用於該另一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
在一個態樣中,在製造嵌花針織織物之該步 驟中,自該第一端開始至該第二端製造該管狀針織物,對於每一針織緯圈基於該管狀針織物之該等區域及該等對立區域之界定而致動該針固持機構之具有該針織機之給定饋源的給定針區段。
在一態樣中,該轉向位置為界定在該管狀針織物上之一閉合路徑,例如一圓周,且較佳地對應於一圓形針織緯圈。
在一個態樣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給定針織緯圈或若干針織緯圈上,在該第一端或該第二端與該轉向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界定另一轉向位置,其中該管狀針織物經組配以進一步使其自身翻轉,以界定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或該第二織物重疊的一第三織物,以獲得一三層織物物品。
在一態樣中,包括在該另一轉向位置與該第一或第二端之間的第三織物在其每一針織緯圈中僅利用針固持機構之給定之針區段來製造,因此成形為織物條帶而非管狀織物。
在一個態樣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給定針織緯圈上,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中間位置界定複數個轉向位置,其中該管狀針織物經組配成在其自身上翻轉,從而界定複數個重疊之織物,以獲得多個織物物品。
在一個態樣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在該轉向位置中將該第二織物折疊在該第一織物上,使得該物 品為一雙層織物物品且表示在該管狀針織物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重疊之一前邊緣與對應於該轉向位置之一後邊緣之間形成的一鞋幫,其中該前邊緣經組配以閉合以表示該鞋幫及其鞋之趾部,且該後邊緣設計成收納插入其中的使用者之腳。
在一個態樣中,將該第二織物折疊在該第一織物上之該步驟包含該管狀針織物之一操縱步驟,其使得該第一織物插入至該第二織物中,該第二織物與該第一織物重疊,結果使該管狀物品中由該針織機製造之該第一織物及該第二織物之該等內側在該雙層織物物品之內部接觸地彼此面向,且由該針織機製造之該第二織物之該外側在該雙層織物之外部係可見的,且由該針織機製造之該第一織物之該外側表示該雙層織物物品之內部。
在一個替代態樣中,相對於前述態樣,就第一織物及第二織物而言,上述折疊步驟係用倒置之部分進行的。
在一個態樣中,該方法包含例如藉由縫合或黏合來閉合該前邊緣,特別是折疊之管狀針織物之第一端及/或第二端,以製造鞋幫之步驟。
在其一個獨立態樣中,本發明涉及一種鞋幫,該鞋幫由藉由上述方法獲得之一管狀針織物製成,其中該管狀針織物之該第二織物在該轉向位置中折疊在該管狀針織物之該第一織物上,使得該鞋幫為雙層織物且在該管狀針織物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重疊之一前邊緣與對應 於該轉向位置之一後邊緣之間形成,其中該前邊緣經組配以閉合以表示該鞋幫及其鞋之趾部,且該後邊緣設計成收納插入其中的使用者之腳。
藉由藉由圓形緯編機或經編機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管狀針織物之方法及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雙層或多層之鞋幫的較佳但非排他性之具體實例之詳細描述,將更加明顯地體現出其他特徵及優點。
1:管狀物品、管狀針織物、管狀嵌花針織物
2:第一端
3:第二端
4:轉向位置
5:第一織物
6:第二織物
7、7A、7B:外側
8、8A、8B:內側
10:第一區域
15:第二區域
20:第一對立區域
25:第二對立區域
50:鞋幫
51:前邊緣
52:後邊緣
70~74:區域
80~83:對立區域
100:雙層織物物品
K:箭頭
R、R1、R2:緯圈
X:黑色區域
以下將參考附圖進行描述,附圖僅出於指示性之目的且因此非限制性之目的而提供,其中:- 圖1示意性地展示藉由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具有嵌花設計之管狀針織物;- 圖2示意性地展示圖1所示類型之管狀針織物,其自身部分地翻轉以獲得雙層織物,從而製造鞋幫;- 圖3以實例方式示意性地展示待在圓形緯編機上執行之處理程序之圖形表示,以實施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且製造根據本發明之管狀嵌花針織物。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參考所提及之附圖,數字1總體上表示藉由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具有嵌花設計之管狀針織物。
為了執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較佳使用具有至少一個饋源且具有支撐界定針床的複數個針之針固持機構的緯編機,該針床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被致動,以較佳 使用此種饋源提供之紗線且形成織物。針固持機構可相對於饋源旋轉,且饋源配置在針固持機構附近。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相對於饋源以交替之旋轉運動來致動針固持機構,即,根據彼此相對之兩個運動方向,分別為向前移動及向後移動,來實現根據嵌花設計之要求,針依次面向饋源,且在針固持機構相對饋源之向前及向後移動中形成織物。
自針織技術之觀點來看,由於在本發明之技術領域中係已知的,所以未詳細描述整個針織機之結構及針固持機構之操作(例如,針與紗線之間的配合等)。
本發明之方法包含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以界定待製造之管狀嵌花針織物1之步驟,其以連續方式在第一端2與第二端3之間縱向延伸且由接連的複數個針織緯圈組成。圖1示意性地展示管狀物品1之實例。
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包含以下至少一個步驟:在一給定針織緯圈或若干針織緯圈上,在第一端2與第二端3之間的中間位置界定至少一個轉向位置4;在該第一端2與該轉向位置4之間的該針織織物表示該管狀針織物1之第一織物5,且在轉向位置4與第二端3之間的該針織織物表示該管狀針織物1之第二織物6。
因此,管狀針織物1經組配來被操縱以將其翻轉至至少部分地在其自身上方,從而將其在該轉向位置4上折疊,以使得該第二織物6至少部分地與第一織物5重疊,從而使該第二端3朝向該第一端2移位,以獲得該第二 織物至少部分地捲繞在該第一織物外部之雙層織物物品100。在圖2中展示操縱管狀針織物1且折疊兩個織物5及6之結果,其示意性地展示所得雙層織物物100。相反,作為替代且以等效方式,可執行操縱以使第一織物5至少部分地與第二織物6重疊,從而使第一端朝第二端移位,以獲得第一織物至少部分地捲繞在第二織物外部的雙層織物物品100。
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包含界定屬於該第一織物5之至少一個第一區域10之步驟;此第一區域10在橫向上,即在對應於該針床展開之方向上定界於包含給定數目個鄰近針之一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即沿著對應於所形成的該織物之該向前移動之展開方向上由該區域之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該針區段之寬度可針對該區域10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改變,使得該第一區域具有所需形狀,即任何形狀。
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利用圓形針織機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以根據上述規劃步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1。
進而,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之步驟包含根據第一針織結構製造第一區域10之步驟。
基本上,該方法首先包括在管狀物品中至少界定兩個縱向物品部分,該兩個縱向物品部分將表示第一織物及第二織物;兩種織物之此界定係藉由由轉向位置組成之「分隔線」進行的。
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可進一步包含界定屬於第二織物6之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20之步驟;此第一對立區域20在橫向上定界於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由該區域中的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該針區段之寬度可針對該對立區域之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而改變;因此第一對立區域20具有各別所需形狀。
因此,產生嵌花針織物之步驟包含根據第二針織結構製造第一對立區域20之步驟。
較佳地,第一對立區域20可具有相對於第一區域10之形狀基本對應且成鏡像之形狀。
較佳地,第一區域10之形狀與第一對立區域20之形狀可相對於轉向位置4彼此對稱。
根據一個可能之較佳但非排他性之具體實例,第二織物6之第一對立區域20被設計成在管狀針織物1在轉向位置4上將其自身翻轉時至少部分地面向或重疊第一織物5之對應第一區域10,以獲得雙層織物物品100。第一區域10與第一對立區域20可全部或部分重疊。
在可能之具體實例中,第一對立區域20可對應於整個第二織物6;在此情況下,在橫向上定界第一對立區域20之各個針區段包含針固持機構之所有活動針,且在縱向上定界第一對立區域之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包含管狀針織物之轉向位置4與第二端3之間的所有緯圈。
在圖1中可看到第一區域10及第一對立區域20之實例,在此情況下,其形狀對應於轉向位置且相對於 轉向位置呈成鏡像。
應觀察到,區域10及對立區域20為針織物之一部分,對於給定數目個針織緯圈,每一部分由鄰近針之給定區段定界;基本上,其表示織物之幾何部分或區域,其形狀由所涉及緯圈之相關針界定。對於該區域所涉及之每一緯圈,給定針區段部分地參與了該區域之形成。
在一個可能之具體實例中,第一織物及第二織物可顛倒,即在第一端與轉向位置之間的針織物表示管狀針織物之第二織物,而在轉向位置與第二端之間的針織物表示管狀針織物之第一織物;在此情況下,當將管狀針織物翻轉至至少部分地在其自身上方時,藉由將其折疊在轉向位置,第一織物至少部分地與第二織物重疊,第二端朝向第一端移位,從而獲得至少一第一織物至少部分地捲繞在第二織物外部的雙層織物物品。
管狀針織物之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第一織物及第二織物之界定可根據由於轉向操作而待在雙層織物物品(接著將成為鞋幫)上獲得之特性來確定。
應觀察到,較佳地進行折疊操作,其結果為織物與另一織物重疊或將織物插入另一織物中,從而使得第一織物及第二織物之內側(即,尚未折疊之物品內部)在「雙層織物」內部相互接觸,而在雙層織物物品之外可看到第一層織物之外側(且反之亦然,第二織物之外側表示雙層織物之內側)。
較佳地,上述第一針織結構為毛圈針織織 物。
較佳地,上述第二針織結構為藉由根據以下一或多個技術方式致動針而獲得之針織織物:- 不操作針;- 撤回針;- 卸載針。
或者,第二針織結構為鏤空針織織物。
仍可替代地,第二針織結構為毛圈針織織物。
在該方法之另一具體實例中,上述第一針織結構為鏤空針織織物。
在此具體實例中,第二針織結構為藉由根據以下一或多個技術方式致動針而獲得之針織織物:- 不操作針;- 撤回針;- 卸載針。
替代地,第二針織結構為毛圈針織織物。
仍可替代地,第二針織結構為鏤空針織織物。
基本上,第一及第二針織結構可在毛圈織物、鏤空或緯編技術方式之組合中任意選擇。
在另一可能之具體實例中,第一及第二針織結構可顛倒,即製造嵌花針織物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 根據第二針織結構製造第一區域; - 根據第一針織結構製造第一對立區域。
較佳地,上述毛圈針織織物可為:- 全毛圈織物,即藉由在每一針上做出一毛圈織物針織紗圈所製造之毛圈針織織物;及/或- 半毛圈織物,即由毛圈織物針織紗圈及非毛圈織物針織紗圈交替所製造之毛圈針織織物;及/或- 具有單位花樣之毛圈織物,即為了獲得給定形狀或文字所製造之毛圈針織織物。
較佳地,根據該方法,在上述界定步驟中,可在管狀針織物1之任何部分中界定第一織物5及第二織物6之各別第一區域10及第一對立區域20(或反之亦然)。
較佳地,第一區域10及第一對立區域20在管狀針織物1中之界定位置使得在將該物品自身翻轉之後,藉由將其在轉向位置4折疊,使得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第一織物重疊,從而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100,第一區域10及第一對立區域20係:- 位在設計成一鞋舌之一部分的一第一功能位置中,即置放在腳背上,較佳在鞋帶下方之鞋織物條帶部;或者- 位在設計成一鞋之後部的一第二功能位置中,即容納腳後跟之部分;或者- 位在設計成上方擱置足植部的一鞋墊之一部分的一第三功能位置中,即容納腳基之部分。
應觀察到,在圖1及圖2中藉由實例展示之具體實例中,第一區域10及第二對立區域20被界定在前述第 一功能位置,即其表示置放在腳背上的鞋舌之一部分。
申請人已觀察到,隨意界定第一區域及第一對立區域並且為其分配特定針織結構之可能性使得一旦已藉由折疊管狀物品1而獲得雙層織物針織物100,即可將給定之技術特徵賦予其不同區域。有利地,藉由考慮例如鞋幫,將一部分毛圈針織織物置放在給定區域中之可能性允許賦予此區域「緩衝」功能,此例如在鞋舌區域中可係有用的(其中鞋幫之鞋帶可能會壓在腳背或腳跟區域上,在已知鞋中,此會導致使用者之腳發紅或腳掌部位發紅),以減小腳撞擊地面時遭受之衝擊。
舉例而言,若選擇之第一針織結構為毛圈針織織物(且因此,第一織物之第一區域係毛圈織物製成),且第二針織結構由上述三種技術方式之組合構成或為鏤空針織織物,則在雙層織物管狀物品100中,獲得了單織物毛圈織物,從而可達到給定之緩衝水平。舉例而言,在第二織物之第一對立區域中,藉由在雙層織物中結合吸收及舒適/柔軟與彈性(藉由技術途徑獲得)之特性(包含毛圈織物),可獲得更具彈性之針織織物(具有給定之針織紗圈或紗線類型)。
仍舉例而言,可為第一及第二針織結構選擇相同之設計。舉例而言,第一區域可由毛圈織物(在第一織物上)製成,且第一對立區域亦可由毛圈織物(在第二織物上)製成,具有更好之減震及舒適效果。
在一個可能之具體實例中,將一部分鏤空針 織織物置放在給定區域中之可能性允許賦予該區域「排汗」功能,例如,在鞋幫或衣服之情況下,該功能可用於改善空氣循環、令溫暖之空氣及濕氣在鞋幫或衣服外面。
舉例而言,在雙層織物管狀物品100中,若選擇之第一針織結構為毛圈針織織物(因此第一織物之第一區域由毛圈織物製成),且第二針織結構為鏤空針織織物,則獲得吸收及舒適/柔軟度(由毛圈織物賦予)與排汗特性(藉由鏤空獲得)之組合。
仍舉例而言,藉由選擇用於第一針織結構(在第一織物上)及用於第二針織結構(在第二織物上)之鏤空針織設計,區域及各別對立趨於在鏤空中獲得,因此獲得在給定部分完全排汗之雙層織物。
應觀察到,對應於在非操作位置、撤回或卸掉位置來致動針,上述三種技術方式使得能夠在區域及對立區域獲得特定之針織結構,且因此賦予較高之剛度,或反之,在如此獲得之物品之給定部分中賦予較高彈性。三種技術方式之使用與毛圈織物及鏤空針織結構結合使用;舉例而言,如上所述,可使用以下三種技術方式將具有給定針織結構(例如,較硬或更具彈性)之對立區域(接著與各別區域重疊)耦接至具有柔軟性之毛圈織物區域:例如,藉由以「非操作」模式致動針,可將產生之織物拉緊至給定之區域或對立區域。
因此,顯然,本發明之方法能夠對如此製造之雙層織物物品獲得精確之技術效果,且特別是向物品之 給定部分賦予特定技術特徵。
根據本發明之管狀針織物1具有外側7及內側8。
較佳地,在界定屬於第一織物5之至少一個第一區域10之步驟中,此第一區域10被界定在管狀針織物1之內側8上。
較佳地,在界定屬於第二織物6之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20之步驟中,此第一對立區域20被界定在管狀針織物1之內側8上。
較佳地,基於待製造之管狀物品所需之特性,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可包含以下步驟:- 界定屬於第一織物5之不同於第一區域10的第二區域15,該第二區域15在橫向上,即在對應於針床展開之方向上定界於包含給定數目個鄰近針之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即沿著對應於所形成的織物之向前移動之展開方向上由該區域之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寬度可針對該區域之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改變,使得該第二區域15具有所需形狀,即任何形狀;- 界定屬於第二織物6之不同於第一對立區域20的第二對立區域25,該第二對立區域25在橫向上定界於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由該區域的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寬度可針對對立區域之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而改變,使得第二對立區域25具有基本上對應且相對於該第二區域15之形狀成鏡像之形狀,且使得第二 區域之該形狀與該第二對立區域之形狀相對於該轉向位置4彼此對稱;該第二織物6之該第二對立區域25被設計成當該管狀針織物在該轉向位置自身翻轉時至少部分地面向或重疊該第一織物之該對應第二區域,以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100。
第二區域15及第二對立區域25在管狀針織物1中之界定位置使得在將物品自身翻轉之後,藉由將其折疊在轉向位置4,使得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第一織物重疊,從而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100,第二區域15及第二對立區域25處於設計成鞋幫之一部分的另一功能位置中。
較佳地,在界定屬於第一織物5之第二區域15之步驟中,此第二區域15界定在管狀針織物1之內側8上。
較佳地,在界定屬於第二織物6之第二對立區域25之步驟中,此第二對立區域25被界定在管狀針織物1之內側8上。
在圖1及圖2中,為方便起見,在外側7上亦標出了區域及對立區域。
較佳地,在可能之具體實例中,在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中,界定了複數個區域及對應之對立區域,其中每一區域及每一對立區域具有針對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所描述之相同之技術特徵,且其中每一區域及每一對立區域被設計成由於物品自身翻轉且獲得至少一個雙織物物品而位於各別功能區域中。
較佳地,界定以下區域:- 用於上述第一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及/或- 用於上述第二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及/或- 用於上述第三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及/或- 用於前述其他功能位置之區域及對應對立區域。
較佳地,在製造嵌花針織物之步驟中,自第一端2至第二端3開始製造管狀針織物,對於每一針織緯圈基於該管狀針織物1之該等區域及該等對立區域之界定而致動針固持機構之具有針織機之給定饋源的給定針區段。
較佳地,轉向位置4為在管狀針織物1上界定之閉合路徑,例如圓周,且較佳地對應於圓形針織緯圈。
較佳地,在管狀針織物上界定之區域及對立區域中之每一者具有界定各別形狀之各別周界或輪廓。較佳地,該周界或輪廓係封閉且不間斷的。
在圖1所示之實例中,第一區域10及第一對立區域20具有矩形形狀,而第二區域15及第二對立區域25具有橢圓形形狀。
較佳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可在各別不同之針區段上一起共享一或多個針織緯圈。較佳地,第一對立區域與第二對立區域可在各別不同之針區段上一起共享一或多個針織緯圈。換言之,同一針織緯圈可包含屬於不 同區域(或對立區域)之部分之針(及各別緯圈)。
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可鄰近或部分相鄰,即其可共享各別周界之一部分,且類似地,第一對立區域與第二對立區域可相鄰或部分相鄰,即共享一部分各別周界。較佳地,相鄰區域可相鄰但不相交。類似地,相鄰之對立區域可相鄰但不相交。
在未展示之可能具體實例中,對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給定之針織緯圈或多個針織緯圈上,在第一端或第二端與轉向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中界定另一轉向位置,在該轉向位置中,管狀針織物經組配以進一步至少部分地在其自身上翻轉,以界定至少部分地與第一或第二織物重疊之第三織物,以獲得三層織物。
較佳地,第三織物可用經組配以用於在施加熱量及/或壓力之後與下文之第一或第二織物熔融之紗線來製造。
在可能之具體實例中,包括在另一轉向位置與第一端或第二端之間的第三織物可在其每一針織緯圈中僅利用針固持機構之給定針來製造,從而成形為織物條帶而非管狀織物。較佳地,在此情況下,另一轉向位置具有扇形或弧形形狀。
此具體實例之一個實例為用於鞋舌之織物覆蓋物,即自另一轉向位置開始且具有條帶狀形狀之織物。該條帶因此在該另一轉向位置上折疊且成為覆蓋鞋舌區域之另一部分。織物條帶亦可藉由增加及/或減少操作針來適 當地成形。
在可能之具體實例中,製造嵌花針織物之步驟包含用第一紗線製造第一區域及用第二紗線製造第一對立區域,其中第一紗線及第二紗線在組成、顏色及/或有關技術特性方面有所不同。
在一個可能之具體實例中,製造嵌花針織物之步驟包含用相同類型之紗線製造第一區域及第一對立區域。
在可能之具體實例中,第一針織結構為毛圈針織織物或鏤空針織織物,第二針織結構由硬質紗或彈性紗製成。
在另一具體實例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給定針織緯圈上,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的中間位置中,界定複數個轉向位置,其中管狀針織物被經組配以可翻轉自身,以界定複數個重疊之織物,以獲得多層織物物品。
較佳地,該方法規定,藉由將第二織物6在轉向位置4上折疊在第一織物5上,從而獲得雙層織物物品100,其表示鞋之鞋幫50。此鞋幫在前邊緣51與後邊緣52之間形成,前邊緣51與原始管狀針織物1之第一端2及第二端3重疊,後邊緣52基本對應於轉向位置4。前邊緣51經組配以閉合以表示鞋幫及鞋底之趾部,而後邊緣52設計成容納插入其中的使用者之腳。
在雙層織物物品100作為鞋幫50之構造中, 藉由實例之方式在圖2中展示,第一織物5表示鞋幫之內部織物,而第二織物6表示鞋幫之外部織物。此外,第一織物之外部部分(考慮到管狀針織物1之原始機器產生)成為與使用者之腳接觸之部分,而第二織物之外部在鞋幫外部可見。
換言之,第二織物在第一織物上之折疊係藉由操縱管狀針織物來實現,此導致第一織物插入第二織物中,第二織物與第一織物重疊,因此結果為由針織機製造之第一織物5及第二織物6之內側8A及8B分別在雙層織物內部面向彼此,而由針織物製造之第二織物之外側7B在雙層織物物品之外部可見,且由針織機製造之第一織物5之外側7A表示雙層織物物品之內部。
應注意,所得雙層織物鞋幫50具有第二織物之外側及第一織物之內側。由於該產品採用嵌花設計製造,因此無需漂浮及/或修整紗線即可獲得此產品。
該方法可包含例如藉由縫製或黏接閉合前邊緣51,特別是閉合之折疊管狀針織物之第一端2及/或第二端3之步驟,以製造鞋幫50。
較佳地,儘管並非必須,但用於實施本發明之方法的用於嵌花設計之圓形緯編機可具有以下技術特徵:- 若干饋源,較佳為4個饋源;- 用於每個饋源之一系列沉降片;- 有可能在該針固持機構之兩個移動中,即在該向前 移動及該向後移動兩者中,在每一饋源中及對於每一針製造毛圈針織織物;- 在每一饋源及每一針中,在針固持機構之兩個運動中,即向前及向後移動中,皆可製造鏤空針織物。
較佳地,每個饋源可以給定之顏色及/或材料遞送至少一種各別紗線,而與其餘饋源之各別紗線無關。
較佳地,每一饋源具有多個喂紗器,從而其可遞送多根不同之紗線。舉例而言,可具有至少四種不同之顏色,且因此可在同一緯圈上同時製造具有四種或更多種不同顏色之毛圈針織織物。
下文揭示了圖3之圖形表示:其示意性地展示待在圓形緯編機上執行之處理程序之實例,以實施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且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
首先,該表示展示管狀物品1,如同其為沿著與織物製造方向(箭頭K所示)相對應之縱軸被切開一樣被拉伸而打開;每一水平線對應於針織緯圈(線R藉由實例之方式指示一個緯圈)。轉向位置4將物品分為第一織物5及第二織物6。應注意,例如,圖3之表示亦可僅對應於管狀物品之一個縱向部分,接著該縱向部分可對應於兩端2及3上之更多針織緯圈。舉例而言,可藉由針織機連續地製造管狀物品,接著藉由切成若干管狀物品1將其分成幾個部分。
此外,在圖3中,可觀察到該物品中包含之一系列區域及對立區域(全部作為實例),如數字70、71、72、 73、74及80、81、82及83所示:根據嵌花設計之描述及技術特徵,可在同一緯圈內界定若干不同之區域或對立區域。舉例而言,緯圈R(記住該表示展示管狀物品「切割」且打開)由完全佔據其的對立區域80及82共享;在緯圈R中,每一針產生織物,且存在由對立區域80及82之形狀之周界共享之兩條邊界線。
黑色區域(用X表示)表示在給定之針織緯圈中不操作之針區段:由於嵌花機之針織特徵,此係可能的,從而可中斷給定選定針之針織紗圈形成且稍後恢復。黑色區域之形狀可藉由在幾個連續過程中逐步恢復或排除對針之操作來獲得。應注意,黑色區域不會在管狀物品上造成「孔」,而是表示不產生織物之針區段:此意謂,若存在黑色區域,則相鄰區域彼此接觸,以確保針織紗圈形成之連續性,但在含有黑色區域之緯圈中,形成之針織紗圈較少,此會導致區段繃緊。考慮例如圖3,在R1所指之緯圈中,兩個針區段不參與針織紗圈形成,而所有針在由對立區域80及82共享之緯圈R2上恢復了織物產生。區域70及對立區域80被中斷若干針織緯圈,其中僅在側面上產生織物,但在操作過程結束時,其具有閉合且不間斷之形狀。因此,每一緯圈中之若干區域可開始及結束,而無需切割或修剪紗線。針織紗圈在區域及相鄰區域之間的邊界處始終與另一針織紗圈相連。
排除給定之針區段(會產生圖3之黑色區域)可使管狀物品具有三維形狀,即在管狀物品中產生口袋、 凸起及「突起」,因此,管狀物品在其整個縱向延伸中並非完美之圓柱形,但具有精確之形狀,該形狀在折疊後將允許獲得具有特定形狀之雙層織物。舉例而言,圖3之黑色區域,鄰近於區域70及71以及對立區域80及81,允許在鄰近轉向位置4之部分物品中獲得圖1中示意性展示之凸起。此等凸起被精確地設計及規劃,一旦管狀物品1被折疊即可獲得鞋幫50之正確形狀。
本發明具有重要之優點。
首先,本發明可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點。
詳言之,本發明允許製造管狀針織物,自該管狀針織物可得到雙層織物或多層織物之針織物,該針織物具有可賦予物品本身給定技術特性之特定結構特徵。
此外,本發明允許製造管狀針織物,自該管狀針織物可得到雙層織物或多個織物,特別是鞋幫,具有在舒適性、耐磨性、緩衝性或減震性及/或或排汗方面之特定特徵。可藉由本發明之方法獲得的針織物可具有任何結構且穩定而耐用。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方法能夠對如此製造之雙層織物物品獲得精確之技術效果,且特別是向物品之給定部分賦予特定技術特徵。舉例而言,本發明之方法允許將毛圈織物或鏤空針織織物置放在紡織品之特定區域(特別是雙層織物鞋幫之特定區域)中。該等區域,特別是彼等具有毛圈織物之區域,採用嵌花設計定位,且此操作亦可對緯圈部分(不一定為全緯圈)隨意進行,而不需要修剪及/ 或浮動紗線。
因此,本發明能夠獲得具有大量不同結構之管狀嵌花針織物;詳言之,可獲得各種可能之雙層或多層鞋幫。
本發明之方法允許以經濟上有競爭力之方式製造具有高結構特徵之鞋幫。
1:管狀物品、管狀針織物、管狀嵌花針織物
2:第一端
3:第二端
4:轉向位置
5:第一織物
6:第二織物
7、7A、7B:外側
10:第一區域
15:第二區域
20:第一對立區域
25:第二對立區域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藉由一圓形緯編機製造具有嵌花設計之一管狀嵌花針織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配置用於嵌花設計之一圓形緯編機,該嵌花設計為在不同針織區域具有不同的單位花樣、顏色及針織圖案但在反面無修剪或浮紗之針織設計,之一圓型緯編機,該針織機具有至少一個饋源及支撐複數個針之一針固持機構,該複數個針界定一針床,且被致動以獲取由該饋源供應之紗線且形成一針織織物;該針固持機構可相對於該饋源轉動,且該饋源配置在該針固持機構附近;該針固持機構相對於該饋源以一交替旋轉運動被致動,該交替旋轉運動即具有兩個相反移動方向,分別為一向前移動及一向後移動,使得該等針依次面向該饋源,且在該針固持機構相對於該饋源之該向前移動及該向後移動中形成一針織織物;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以界定待製造之一管狀嵌花針織物,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以一連續方式在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之間縱向延伸,且由接連的複數個針織緯圈組成;其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給定針織緯圈或若干針織緯圈上,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中間位置界定至少一個轉向位置,其中在該第一端與該轉向位置之間的該針織織物表示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一第一織物,且在該轉向位置與該第二端之間的該針織織物表示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一第二織物,且其中該管狀嵌花針織物經組配來被操縱以將其翻轉至至少部分 地在其自身上方,將其在該轉向位置上折疊,使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重疊,使該第二端朝向該第一端移位,以獲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捲繞在該第一織物外部之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界定屬於該第一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區域,該第一區域在對應於該針床展開之一方向上橫向地定界於包含給定數目個鄰近針之一針區段內,且由該區域之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在沿著對應於正在形成的該織物之向前移動之一展開方向,縱向地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寬度可針對該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改變,使得該第一區域具有一所需形狀;利用該圓形針織機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以根據上述規劃步驟製造該管狀嵌花針織物;其中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之該步驟包含根據一第一針織結構製造該第一區域之步驟。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界定屬於該第二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該第一對立區域在橫向上定界於一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由該區域中的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該寬度可針對該對立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而改變,使得該第一對立區域具有一各別所需形狀;且其中產生嵌花針織織物之該步驟包含根據一第二針織結構製造該第一對立區域之步驟。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針織結構為一毛圈針織織物,及其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藉由根據以下技術模式之一組合來致動該等針而製造之一針織織物:不操作針;撤回針;卸載針。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針織結構為一毛圈針織織物,及其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一鏤空針織織物或一毛圈針織織物。
  5.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針織結構為一鏤空針織織物,及其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藉由根據以下技術模式之一組合來致動該等針而製造之一針織織物:不操作針;撤回針;卸載針。
  6.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針織結構為一鏤空針織織物,及其中該第二針織結構為一毛圈針織織物或一鏤空針織織物。
  7. 如請求項3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毛圈針織織物為:全毛圈織物,包含藉由在每一針上做出一毛圈織物針織紗圈所製造之一毛圈針織織物;或 半毛圈織物,包含由毛圈織物針織紗圈及非毛圈織物針織紗圈交替所製造之一毛圈針織織物;或具有單位花樣之毛圈織物,包含為了獲得給定形狀或文字所製造之一毛圈針織織物,及其中,在該等界定步驟中,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被分別界定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第一織物及該第二織物中之任一部分。
  8.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具有對應於該第一區域之形狀之一形狀,及其中該第一區域之該形狀與該第一對立區域之該形狀相對於該轉向位置彼此對稱,或其中該第二織物之該第一對立區域設計成當該管狀嵌花針織物自身在該轉向位置上翻轉時,至少部分地面向或重疊該第一織物之該對應第一區域,以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或其中該第一對立區域對應於整個該第二織物。
  9.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中之界定位置使得在將該物品自身翻轉之後,藉由將其在該轉向位置折疊,使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重疊,從而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一對立區域係:位在設計成一鞋舌之一部分的一第一功能位置,其包含置放在腳背上,較佳在鞋帶下方之鞋織物條帶部;或者位在設計成一鞋之後部的一第二功能位置,其包含容納腳後跟之部分;或者 位在設計成上方擱置足植部的一鞋墊之一部分的一第三功能位置,其包含容納腳基之部分。
  10.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管狀嵌花針織物具有一外側及一內側,且其中:在界定屬於該第一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區域之該步驟中,該第一區域界定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內側上,及在界定屬於該第二織物之至少一個第一對立區域之該步驟中,該第一對立區域界定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內側上。
  11.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界定屬於該第一織物之與該第一區域不同的一第二區域,該第二區域在對應於該針床展開之一方向上橫向地定界於包含給定數目個鄰近針之一各別針區段內,且由該區域之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在沿著對應於所形成的該織物之向前移動之一展開方向縱向地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該寬度可針對該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改變,使得該第二區域具有一所需形狀;界定屬於該第二織物之與該第一對立區域不同的一第二對立區域,該第二對立區域在橫向上定界於一各別針區段內,且在縱向上由該區域的各別給定數目個連續緯圈定界,其中該針區段之該寬度可針對該對立區域之該等連續緯圈中之每一緯圈而改變,使得該第二對立區域具有對 應於該第二區域之該形狀之一形狀,使得該第二區域之該形狀與該第二對立區域之該形狀相對於該轉向位置彼此對稱,及其中該第二織物之該第二對立區域被設計成當該管狀嵌花針織物在該轉向位置自身翻轉時,至少部分地面向或重疊該第一織物之該對應第二區域,以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物品,及其中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二對立區域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中之界定位置使得在將該物品自身翻轉之後,藉由將其折疊在該轉向位置,使得該第二織物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重疊,從而獲得至少一雙層織物,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二對立區域處於設計成一鞋幫之一部分的另一功能位置中。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製造嵌花針織織物之該步驟中,自該第一端開始至該第二端製造該管狀嵌花針織物,對於每一針織緯圈基於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等區域及該等對立區域之界定而致動該針固持機構之具有該針織機之給定饋源的給定針區段,及其中該轉向位置為界定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上之一閉合路徑,例如一圓周,且較佳地對應於一圓形針織緯圈。
  13.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上界定之該等區域及該等對立區域中之每一者具有界定各別形狀之一各別周界或輪廓,且其中此周界或輪廓係封閉的且無間斷, 或其中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在各別不同針區段上一起共享一或多個針織緯圈,或其中該第一對立區域與該第二對立區域在各別不同針區段上一起共享一或多個針織緯圈。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對該針織機進行規劃之該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給定針織緯圈或若干針織緯圈上,在該第一端或該第二端與該轉向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界定另一轉向位置,其中該管狀嵌花針織物經組配以進一步使其自身至少部分翻轉,以界定至少部分地與該第一織物或該第二織物重疊的一第三織物,以便獲得一三層織物物品。
  1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在該轉向位置中將該第二織物折疊在該第一織物上,使得該物品為一雙層織物物品且表示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重疊之一前邊緣與對應於該轉向位置之一後邊緣之間形成的一鞋幫,其中該前邊緣經組配以閉合以表示該鞋幫及其鞋之趾部,且該後邊緣設計成收納插入其中的使用者之腳,及其中將該第二織物折疊在該第一織物上之該步驟包含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一操縱步驟,其使得該第一織物插入至該第二織物中,該第二織物與該第一織物重疊,結果使該管狀物品中由該針織機製造之該第一織物及該第二織物之該等內側在該雙層織物物品之內部接觸地彼此面向,且由該針織機製造之該第二織物之該外側在該雙層織 物之外部係可見的,且由該針織機製造之該第一織物之該外側表示該雙層織物物品之內部,或相反亦然。
  1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配置用於嵌花設計之一圓形緯織機之該步驟中,該針織機具有以下技術特徵:複數個饋源,較佳為4個饋源;用於每個饋源之一系列沉降片;有可能在該針固持機構之兩個移動中,即在該向前移動及該向後移動兩者中,在每一饋源中及對於每一針製造毛圈針織織物,及其中每個饋源遞送一給定顏色及/或材料之至少一根各別紗線,而與其餘饋源之各別紗線無關,及其中每一饋源具有複數個喂紗器,使得其遞送複數根不同紗線。
  17. 一種鞋幫,其由根據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獲得之一管狀嵌花針織物製成,其中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第二織物在該轉向位置中折疊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第一織物上,使得該鞋幫為雙層織物且在該管狀嵌花針織物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重疊之一前邊緣與對應於該轉向位置之一後邊緣之間形成,其中該前邊緣經組配以閉合以表示該鞋幫及其鞋之趾部,且該後邊緣設計成收納插入其中的使用者之腳,該第一織物包含根據一第一針織結構的該至少一個第一區域。
TW108134674A 2018-09-26 2019-09-25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TWI829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8000008947 2018-09-26
IT201800008947 2018-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4415A TW202024415A (zh) 2020-07-01
TWI829767B true TWI829767B (zh) 2024-01-21

Family

ID=6474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4674A TWI829767B (zh) 2018-09-26 2019-09-25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6069B2 (zh)
EP (1) EP3856963A1 (zh)
CN (1) CN112752876B (zh)
TW (1) TWI829767B (zh)
WO (1) WO20200654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20774A1 (it) 2021-08-02 2023-02-02 Santoni & C Spa Procedimento per realizzare un manufatto tessile tubolare con una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e tomaia per calzatura realizzata mediante tale procediment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6267A1 (fr) * 2001-11-26 2003-06-05 Shima Seiki Mfg., Ltd. Procede de tricotage de motif intersia
CN106535690A (zh) * 2014-07-18 2017-03-22 萨洛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结构的鞋制品
US20180168271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 Footwear article including circular knit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9915A (en) * 1964-10-21 1966-07-12 Stanley W Dison Double sock
US3796067A (en) * 1973-03-05 1974-03-12 Crescent Hosiery Mills Two-ply terry soc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4373215A (en) * 1980-06-19 1983-02-15 Wm. G. Leininger Knitting Company Double sock construction
US4341096A (en) 1980-08-06 1982-07-27 Kayser-Roth Hosiery, Inc. Sock with triple layer fabric in foot and method
US4615188A (en) * 1981-02-13 1986-10-07 Foster-Boyd, Inc. Two-ply athletic sock
US4843844A (en) * 1982-03-29 1989-07-04 Foster-Boyd, Inc. Anti-friction two-ply athletic sock
US4571960A (en) * 1982-09-30 1986-02-25 Foster-Boyd, Inc. Two-ply athletic sock with low-friction interface surfaces
US4467626A (en) * 1983-01-31 1984-08-28 Kayser-Roth Hosiery, Inc. Sock with double-layer fabric in foot and method
FR2623529B1 (fr) * 1987-11-19 1991-06-14 Devanlay Sa Proced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chaussette du type a deux couches
US5226194A (en) * 1990-02-05 1993-07-13 Staley William L Method for making a vented sock
US5778702A (en) * 1996-09-06 1998-07-14 Wrightenberry; Jerry O. Double ply sock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675992A (en) * 1996-09-09 1997-10-14 Wrightenberry; Jerry O. Double layer sock with attached lin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US6550289B1 (en) * 2000-11-06 2003-04-22 Knit-Rite, Inc. Double-layer sock having inverted, side-by-side toe closure seams
US20030131635A1 (en) 2001-11-09 2003-07-17 Justin Lynch Sock
US6931762B1 (en) * 2002-12-18 2005-08-23 Nike, Inc. Footwear with knit up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ootwear
ITMI20031367A1 (it) * 2003-07-03 2005-01-04 Santoni & C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disegni ad intarsio con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KR20050119528A (ko) * 2004-06-16 2005-12-21 김봉락 이중양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9365960B2 (en) * 2011-04-20 2016-06-14 Nike, Inc. Sock with zones of varying layers
CN104066350B (zh) * 2012-01-20 2016-04-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鞋袜及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JP6053926B2 (ja) * 2013-06-21 2016-12-2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シューズアッパ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ューズアッパー
ITMI20131983A1 (it) * 2013-11-28 2015-05-29 Santoni & C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disegni ad intarsio con una macchina per maglieria in trama e tessuto a maglia in trama con disegno ad intarsio ottenibile con il procedimento.
US9072335B1 (en) 2014-02-03 2015-07-07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full monofilament upper
KR102030647B1 (ko) 2015-08-21 2019-10-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세이키 세이사쿠쇼 이중구조의 편성포를 구비하는 풋웨어
CN106037119A (zh) * 2016-07-25 2016-10-26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鞋面制造方法及一体编织鞋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6267A1 (fr) * 2001-11-26 2003-06-05 Shima Seiki Mfg., Ltd. Procede de tricotage de motif intersia
CN106535690A (zh) * 2014-07-18 2017-03-22 萨洛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结构的鞋制品
US20180168271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 Footwear article including circular knit 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876A (zh) 2021-05-04
US11486069B2 (en) 2022-11-01
EP3856963A1 (en) 2021-08-04
US20210238782A1 (en) 2021-08-05
WO2020065464A1 (en) 2020-04-02
CN112752876B (zh) 2023-04-25
TW202024415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9795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textile upper
US6931762B1 (en) Footwear with knit up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ootwear
CN107835646A (zh) 混合编织物品
ES2221441T3 (es) Prenda de vestir para calzado y metodo de fabricacion.
CN101237788A (zh) 具有织物鞋面构件的鞋类结构
JP2017020155A (ja) 靴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29767B (zh) 藉由圓形緯編機製造管狀嵌花針織物的方法
US20230056687A1 (en) A process for making a tubular textile article, in particular an upper for footwear, with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TWI671448B (zh)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
WO2023012573A1 (en) A process for making a tubular knitted item with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wear, and an upper for footwear made by means of this process
EP3964615A2 (en) Article comprising a knit element with threads knitted together and diverging
CN117898524A (zh) 一种编织鞋体及其织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