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5097B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5097B
CN115045097B CN202210220247.9A CN202210220247A CN115045097B CN 115045097 B CN115045097 B CN 115045097B CN 202210220247 A CN202210220247 A CN 202210220247A CN 115045097 B CN115045097 B CN 115045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air
driving
drum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02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5097A (zh
Inventor
尹柱翰
李万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045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5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06F58/06Mountings for the rotating drum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06F58/08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42Safety arrangements, e.g. for stopping rotation of the receptacle upon opening of the casing do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后方侧设置有后板;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在所述滚筒的后方侧设置有与所述后板面对的滚筒背面;以及驱动部,结合在所述后板,并与所述滚筒连接,所述后板包括供所述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所述驱动部从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覆盖所述驱动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托架从前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安装托架的至少一部分层叠并紧固在一起。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括连接于容纳衣物的滚筒并能够使所述滚筒旋转的驱动部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是对衣物进行各种处理过程的装置,例如对衣物进行洗涤或烘干等,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洗衣机、烘干机、衣物护理机(styler)等。
洗衣机通过向衣物供给水和洗衣剂来执行能够分离和去除衣物上的异物的洗涤程序。根据空气循环与否等,烘干机可以分为排气式或循环式烘干机,排气式和循环式烘干机均设置为执行通过加热空气并提供给衣物来去除衣物中的水分的烘干程序。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使滚筒旋转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可以以各种方式与所述滚筒连接并提供旋转力。
作为相关文献,在韩国专利公开公告第10-2019-0121656号公开了一种驱动部配置在箱体的内部的下部侧并利用滚筒皮带连接的衣物处理装置。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相当于能够烘干衣物的烘干机,包括:循环流路,接收滚筒的空气并再次提供给滚筒;以及热泵,与所述循环流路连接并加热空气。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由于驱动部的驱动轴和滚筒的旋转轴不在同一条线上,因此利用皮带等额外的动力传递媒介来将驱动部的动力提供给滚筒。
当驱动部位于箱体的底面上并利用皮带来向滚筒提供旋转力时,由于驱动轴等和滚筒的直径差异较大,因此可以省略用于增加扭矩的额外的变速器,例如减速器。
需要说明的是,当利用皮带来从驱动部向滚筒提供旋转力时,因驱动轴的转速或滚筒的惯性而容易在所述皮带和驱动部或皮带和滚筒之间发生滑动。
因此,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由于存在滑动等,因此就效率方面而言可能是不利的,并且在变更所述驱动轴的转速或变更旋转方向时可能发生限制,难以应用有效的滚筒旋转策略。
进一步,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在箱体的下部,例如在设置于箱体的底面的底座部配置有所述空气循环部和热泵,同时还配置有所述驱动部,因此,构成之间的配置受到限制,可分配给各个构成的空间受到限制,从而可能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不同地,可以将驱动部配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侧并与滚筒连接,而不配置在箱体的下部侧。在该情况下,可以省略用于连接驱动部和滚筒的皮带等构成。
作为相关文献,日本专利公开公告JPS55-081914A、日本专利公开公告JPS55-115455A、日本专利公开公告JPS57-063724A以及日本专利公开公告JPS57-124674A公开了一种驱动部固定在箱体的背面侧的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驱动部可以配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并使所述滚筒旋转,因此,驱动部的驱动轴和滚筒的旋转轴可以位于同一条线上,从而驱动部可以直接旋转滚筒而不使用皮带等。
由此,可以解决皮带等产生的滑动现象,并且能够将驱动轴的旋转直接传递给滚筒,从而有利于建立滚筒的旋转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相当于烘干机,与洗衣机不同地,未设置有内置滚筒并容纳水的外桶,因此,驱动部从滚筒的后方结合在箱体的背面面板。
进一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向滚筒内部供应空气以烘干衣物,并且可以在滚筒的后方侧设置用于向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的空气的流动部,以向进行旋转的滚筒的内部顺畅地供应空气。
由此,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驱动部和空气的流动部均设置于滚筒的后方侧,因此对所述驱动部、空气的流动部以及所述箱体的背面的设计,成为重要的课题。
作为相关文献,在韩国专利公开公告第10-2020-0065932号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驱动部结合在位于滚筒的后方的箱体的背面,并且设置有与滚筒的背面相对并使空气流向所述滚筒的背面侧的空气的流动部。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驱动部结合在与滚筒的背面的中央相对的箱体的背面上,在所述驱动部的周边设置有供空气流动的流动部。
所述流动部设置为,形成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的管道结合在箱体的背面上,在箱体的背面的所述管道的前方形成有复数个孔,并且所述管道内的空气供应到滚筒的背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中,为了形成所述流动部而在箱体背面结合有向后方凸出的额外的管道构件,因此产生用于结合管道构件的附加固定,并且可能会发生管道构件和箱体背面之间的空气泄漏,从而可能是不利的。
另外,箱体的背面的所述管道构件的前方形成有复数个孔,因此,需要附加箱体的冲压工序,进一步,由于在所述孔以外的区域阻碍空气的前方流动,因此可能不利于向滚筒背面供应空气。
另一方面,当与箱体结合的驱动部设置于箱体上且驱动部设置于箱体内部时,所述驱动部占据箱体内部的空间,从而可能不利于箱体内部的空间确保和空间利用,而当驱动部设置于箱体外部时,从滚筒到驱动部的总长增加,使得箱体的体积不必要地增加,并且可能导致驱动部的稳定的固定和保护以及散热出现问题。
进一步,驱动部可以结合在箱体中的位于滚筒的后方的后板上,后板可以形成为金属面板的形态并与驱动部结合,并且能够支撑驱动部。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可能具有高荷重并产生振动,因此,当驱动部的驱动轴和滚筒的旋转轴不对齐时,可能引发滚筒和驱动部的破损。
因此,在本技术领域中,重要的课题在于,开发用于从后板向滚筒供应空气的有效结构的空气流动部,有效地确保和利用箱体内部的空间,稳定地固定和保护驱动部,实现紧凑的设计,进一步,有效地确保后板中与驱动部结合的结构的刚性,改善驱动部的结合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驱动部和滚筒直接连接并将驱动部的动力有效地传递到滚筒,并且能够应用滚筒的有效的旋转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后板中的用于向滚筒内部供应空气的有效的结构的空气流动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有效地增加滚筒的容量,并且具有驱动部配置在滚筒的后方的紧凑的设计。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稳定并牢固地固定用于旋转滚筒的驱动部,并且能够从冲击等中有效地保护所述驱动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后板中的通过安装托架来与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的刚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实现安装托架和驱动安装部之间的有效的结合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安装托架的驱动部的结合稳定性。
本发明一实施例包括可以形成箱体的背面的后板。后板包括供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和供空气流动的空气流动部。
在箱体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包括滚筒的内部在内的供空气循环的循环流路,并且可以设置有构成为所述循环流路的一部分且使空气流动的空气供应部。
后板的空气流动部可以与空气供应部连接并接收空气,在其内部可以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流动空间,并且可以将所述流动空间的空气传递给滚筒内部。
空气流动部可以形成为后板中的正面开放的形态。空气流动部的流动空间可以通过开放的正面向滚筒背面暴露,流动空间的空气可以经由空气流动部的开放的正面向滚筒背面流出,因此能够有效地改善向滚筒背面提供的空气的流动性。
后板可以包括供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驱动安装部作为后板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金属面板的冲压工序等成型。
在驱动安装部结合有安装托架,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驱动安装部的刚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结合于驱动安装部的驱动部的结合稳定性。
安装托架与驱动部可以隔着驱动安装部结合并形成彼此之间的层叠结构,由此能够有效地增加包括驱动安装部的驱动部的结合结构的刚性。
这种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以及驱动部。在箱体的后方侧设置有后板,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在所述滚筒的内部容纳有衣物,并且在所述滚筒的后方侧设置有与所述后板面对的滚筒背面。驱动部结合在所述后板,并与所述滚筒连接。
所述后板包括供所述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所述滚筒背面包括与所述驱动安装部面对并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部从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覆盖所述驱动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托架从前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驱动安装部来与所述安装托架紧固。
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安装托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层叠并紧固在一起。
所述安装托架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和所述驱动部一同紧固在所述一体式紧固部;以及安装紧固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紧固,并且不与所述驱动部紧固。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构件,一并贯通所述一体式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驱动部,并且使所述一体式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驱动部彼此紧固;以及安装紧固构件,与所述驱动部隔开间隔并贯通所述安装紧固部和所述驱动安装部,并且使所述安装紧固部和所述驱动安装部彼此紧固。
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通过所述一体式紧固构件紧固在所述驱动安装部的驱动紧固部,所述驱动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一体式紧固部可以彼此层叠并被所述一体式紧固构件贯通。
所述安装紧固部可以位于比所述一体式紧固部更远离所述驱动安装部的中央的位置。所述驱动安装部可以从所述后板向前方凸出,所述驱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后方插入并结合到所述驱动安装部。
所述驱动连接部可以从所述滚筒背面向前方凸出,所述驱动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后方插入到所述驱动连接部。
所述驱动安装部可以包括:安装侧面部,从所述后板向前方延伸,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周缘延伸;以及安装正面部,与所述安装侧面部的前方侧连接,所述安装托架从前方结合于所述安装正面部,所述驱动部从后方结合于所述安装正面部。
所述后板可以包括后方凸出部,所述后方凸出部向后方凸出,所述滚筒背面的至少一部分从前方插入到所述后方凸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可以从所述后方凸出部向前方凸出。
所述后方凸出部可以包括:后方外周面,从所述后板向后方延伸,并且沿着所述后方凸出部的周缘延伸;以及后方凸出面,与所述后方外周面的后方侧连接。
所述安装侧面部可以从所述后方凸出面向前方延伸,所述安装正面部可以位于所述后方凸出面的前方。所述驱动安装部还可以包括向后方凸出并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周向延伸的安装加强部。
所述安装托架还可以包括安装引导部,所述安装引导部向所述安装加强部凸出,具有与所述安装加强部对应的形状,并且从所述安装加强部的前方插入到所述安装加强部的内部。
所述安装加强部和所述安装引导部可以以一端和另一端彼此隔开间隔的弧形延伸。在所述驱动安装部的所述安装加强部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间隔区域可以配置有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电力端口。
所述安装托架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安装托架向前方凸出并沿着所述安装托架的周向延伸的托架加强部。
所述安装加强部可以包括直径彼此不同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径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一安装加强部和第二安装加强部,所述安装引导部可以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面对并插入于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所述托架加强部可以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面对,并且在所述托架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安装托架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和所述驱动部一同紧固在所述一体式紧固部,以所述安装托架的径向为基准,所述一体式紧固部可以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的内侧。
所述安装托架可以包括安装紧固部,所述安装紧固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紧固,并且不与所述驱动部紧固,以所述安装托架的径向为基准,所述安装紧固部可以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的外侧。
所述安装引导部可以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的外侧,所述安装紧固部可以位于所述安装引导部内。
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驱动轴,贯通所述驱动安装部和所述安装托架并向所述驱动连接部延伸:以及轴承延伸部,包围所述驱动轴并向所述驱动连接部延伸,在所述轴承延伸部的内部包括支撑所述驱动轴的轴承,所述轴承延伸部可以一并贯通所述驱动安装部和所述安装托架。
所述后板还可以包括空气流动部,所述空气流动部包围所述驱动安装部,并且在其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流动空间,所述空气流动部的正面开放,使得所述流动空间的空气向所述滚筒背面流出。
所述滚筒背面还可以包括空气通过部,所述空气通过部包围所述驱动连接部,从所述空气流动部流出的空气穿过所述空气通过部并流入所述滚筒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从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覆盖所述驱动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托架从前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所述安装托架、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驱动部可以被一体式紧固构件一并贯通并彼此紧固。
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驱动部和滚筒直接连接并将驱动部的动力有效地传递到滚筒,并且能够应用滚筒的有效的旋转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后板中用于向滚筒内部供应空气的有效的结构的空气流动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有效地增加滚筒的容量,并且具有驱动部配置在滚筒的后方的紧凑的设计。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稳定并牢固地固定用于旋转滚筒的驱动部,并且能够从冲击等中有效地保护所述驱动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后板中通过安装托架来与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的刚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实现安装托架和驱动安装部之间的有效的结合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安装托架的驱动部的结合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外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截面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解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部和后板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空气供应部的截面的图。
图6是分解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筒和后板并示出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滚筒的图。
图8是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筒背面分解轴帽部并示出的图。
图9是从图8的滚筒背面分解衬套部并示出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衬套部的图。
图11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于滚筒背面的衬套部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轴帽部的内部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滚筒背面的空气通过部的图。
图14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滚筒背面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滚筒背面的截面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筒、后板以及驱动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分解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箱体的后方侧并示出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板的图。
图19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板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板的截面的图。
图21是示出从侧向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箱体的后方侧的截面的图。
图22是放大示出图21的空气通过部和空气流动部的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于后板的后盖的图。
图24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盖的图。
图25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盖的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的后方凸出部的扩张周缘区域的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的空气流动部和流入延伸部的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于后板的风扇管道部的图。
图29是示出在图28中去除风扇管道部的后板的图。
图30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入于流入延伸部的送风部的图。
图31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送风部的图。
图32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入有送风风扇支撑部的支撑插入部的图。
图33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插入部的图。
图3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空气流动部的空气引导部的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流动部的流入引导部的图。
图36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流动部的第一流出引导部的图。
图37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流动部的第二流出引导部的图。
图38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驱动安装部分离的安装托架的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安装托架的图。
图40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安装部的托架安置部的图。
图41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安装部的安装正面部的图。
图42是示出从侧向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连接部、驱动安装部以及驱动部的截面的图。
图4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驱动部的图。
图4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后板上的后部密封件的图。
图45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部密封件的密封件主体部和滚筒接触部的剖视图。
图46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固定主体部的内侧形成钝角的倾斜主体部的图。
图47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固定主体部的外侧形成钝角的倾斜主体部的图。
图48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固定主体部的外侧形成锐角的倾斜主体部的图。
图49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后部密封件的密封件贯通部的图。
图50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后板的外侧密封件固定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衣物处理装置 30:衣物门
100:箱体 101:上部板
102:前板 1021:衣物开口
1023:正面管道 103:下部板
105:底座部 106:空气供应部
107:送风部 1071:送风风扇
1073:送风马达 1075:送风风扇支撑部
108:风扇管道部 1082:空气吐出部
1084:风扇管道延伸部 109:侧面板
110:后板 111:后基准面
112:侧面结合部 113:盖安置部
120:驱动安装部 122:安装正面部
124:安装侧面部 126:安装托架
128:托架安置部 1282:安装加强部
1285:间隔区域 130:空气流动部
1302:第一延伸流路 1304:第二延伸流路
132:流动凹陷面 133:流动内周面
134:流动外周面 135:流动空间
136:流出引导部 1362:第一流出引导部
1364:第二流出引导部 1366:引导中央部
1368:引导倾斜部 137:流入引导部
138:流入延伸部 1381:延伸空间
1383:延伸凹陷面 1385:延伸周面
140:后方凸出部 141:后方周缘区域
142:扩张周缘区域 143:延伸构件
144:延伸孔 148:后方外周面
1482:支撑插入部 149:后方凸出面
200:滚筒 210:滚筒背面
220:驱动连接部 222:连接正面部
230:空气通过部 232:通气部
239:空气通过面 240:周缘连接部
300:后部密封件 310:内侧密封件
320:外侧密封件 330:密封件主体部
360:密封件固定部 361:内侧密封件固定部
362:外侧密封件固定部 365:凸出延伸部
366:固定延伸部 400:驱动部
402:驱动紧固部 404:电力端口
500:后盖 501:凸出盖部
5012:凸出盖外周面 5014:凸出盖后方面
502:流动盖部 510:盖外围部
520:中央盖部 522:驱动盖面
524:驱动外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使得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
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施,不限于这里说明的实施例。此外,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整个说明书中,对相似的部分赋予了相似的附图标记。
在本说明书中,省略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某一个构成要素“连接”或“连结”到另一个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可以直接连接或直接连结到另一个构成要素,或者在它们之间也可以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相反,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某一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连结”到另一个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在它们之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的实施例,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达可以包括复数的表达。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应理解为,“包括”或“具有”等术语仅旨在说明在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不能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和/或”包括描述的复数个内容的组合或描述的复数个内容中的某一项。在本说明中,“A或B”可以包括“A”、“B”或“A和B”。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可以包括形成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的外观的箱体100。
在箱体100的前方侧可以设置有前板102,在所述箱体100的侧向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有侧面板109,在所述箱体100的上部侧可以设置有上部板101,在所述箱体100的下部侧可以设置有下部板103,在所述箱体100的后方侧可以设置有后板110。
前板102、侧面板109以及后板110分别可以形成为从地面或下部板103沿上下方向向上方延伸的形状。
复数个所述板可以彼此形成连接关系,并且可以一起形成所述箱体100。复数个所述板可以连接在一起并在其内部形成供设置滚筒200等的空间。
前板102可以形成箱体100的正面,在所述前板102可以形成有用于将衣物投入到所述箱体100的内部的衣物开口1021。衣物开口1021可以配置在前板102的中央侧,并且用于开闭所述衣物开口的衣物门30可以设置于前板102上。
前板102可以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以包括用户可以输入操作信号的操作部和能够显示衣物的处理过程的显示部等。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板并非一定要设置于前板102,也可以设置于上部板101等。另外,控制面板也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分别设置在前板102和上部板101等。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可以执行衣物的烘干程序,操作部设置为用户可以输入烘干程序的执行指令。
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控制部,控制部可以在控制面板内部或与控制面板隔开间隔的位置,与所述控制面板以信号方式连接。控制部可以与控制面板和后述的驱动部400等以信号方式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部400等,并且可以执行衣物的烘干程序等。
上部板101可以形成箱体100的顶面,并且可以设置为在箱体100的上部遮蔽箱体100的内部。侧面板109分别可以形成箱体100的侧向两侧面。例如,侧面板109可以包括:第一侧面板109,形成箱体100的侧向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板109,形成箱体100的侧向另一侧面。
下部板103可以形成箱体100的底面,后述的空气供应部106和热泵可以设置于下部板103上。后板110可以形成箱体100的背面,后述的空气流动部130和驱动安装部120等可以设置在所述后板110。
另一方面,参照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滚筒200的前方侧设置有滚筒正面,在所述滚筒正面可以设置有用于投入衣物的滚筒开口。
经由设置于前板102的衣物开口1021投入到箱体100的内部的衣物,可以经由所述滚筒开口投入到滚筒200的内部。通过将滚筒200设置为所述滚筒正面整体开放的形态,可以形成所述滚筒开口。
在所述滚筒正面的后方侧可以设置有包围滚筒200的内部空间的滚筒周面290,在滚筒周面290的后方侧可以设置有滚筒背面210。滚筒背面210的边缘侧可以与所述滚筒周面290结合。
在滚筒20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由滚筒周面290和滚筒背面210限定的空间。滚筒200内部的空间可以通过滚筒开口与外部连通,可以被滚筒周面290包围,并且可以被滚筒背面210从后方遮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滚筒20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并且可以是从前方投入衣物的前入式。与顶入式相比,在前入式中,可以比较容易地投入和取出衣物。
另一方面,前板102可以可旋转地支撑滚筒200。即,前板102可以可旋转地支撑滚筒200的前端部。滚筒200的前端部可以容纳于前板102并被支撑。
例如,前板102可以设置为在所述衣物开口1021的周缘支撑所述滚筒200的前端部,由此,衣物开口1021和滚筒开口可以彼此相对配置,并且衣物开口1021、滚筒开口以及滚筒200的内部可以连通。
另一方面,前板102可以包括垫圈,所述垫圈沿着所述衣物开口1021的周缘延伸并包围衣物开口1021的至少一部分。
垫圈可以可旋转地支撑滚筒200的前端部,并且可以设置为阻断或抑制空气从前板102和滚筒开口之间或者从衣物开口1021和滚筒开口之间向外部泄漏。
垫圈可以是塑料树脂系或弹性体,并且额外的密封构件可以附加设置于垫圈的内周面。
另一方面,在前板102可以设置有前方轮子,所述前方轮子与滚筒200的前端部接触并可旋转地支撑滚筒200。前方轮子可以设置为能够支撑滚筒开口的外周面,并且可以沿着衣物开口1021的周缘设置有复数个并隔开间隔配置。
前方轮子可以从滚筒200的前端部的下方向上方支撑所述滚筒200,并且设置为通过滚筒200的旋转来一起旋转,从而可以使摩擦最小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对投入到滚筒200的内部的衣物执行烘干程序,为了烘干衣物,可以将空气、例如被加热而温度上升的热风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并且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的空气可以在包含衣物的水分的状态下,再次排出到滚筒200的外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相当于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10,在所述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10中,在衣物的烘干程序中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后被再次除湿和加热,然后被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即,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循环流路,通过所述循环流路,空气被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并且从滚筒200的内部排出的空气被除湿和加热后再次供应到滚筒200,在所述循环流路上包括滚筒200和空气供应部106,从而空气可以循环。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设置为,对从滚筒200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并再次向滚筒200侧供应。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可以经由滚筒200的滚筒背面210流入滚筒200的内部,滚筒200的内部的空气可以经由滚筒正面的滚筒开口再次排出到滚筒200的外部。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板102可以包括正面管道1023。正面管道1023设置于前板102,可以将从滚筒200排出的空气传递到后述的空气供应部106。
正面管道1023可以设置为与滚筒开口或衣物开口1021连通,可以设置在前板102的内部,或者,也可以设置为在前板102的外部通过所述垫圈来与衣物开口1021连通。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前板102的内部的正面管道1023。
参照图2,在滚筒200中,滚筒开口和衣物开口1021通过上述的垫圈或密封构件等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连接,正面管道1023与衣物开口1021和滚筒开口连通并可以接收从滚筒200排出的空气。
正面管道1023沿着前板102的内部延伸,并且可以向前板102的外部、即箱体100的内部吐出空气。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箱体1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空气供应部106,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与正面管道1023连接并能够接收从所述正面管道1023吐出的空气。
参照图2,空气供应部106可以设置于箱体100的内部,可以配置在比较容易确保空间的下部板103上。在下部板103的上部可以设置有底座部105,空气供应部106或热泵配置在所述底座部105。
在所述底座部105上可以安置有空气供应部106和热泵等,底座部105可以结合在下部板103上,或者可以与下部板103一体地设置。即,底座部105也可以相当于下部板103并形成箱体100的底面。
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包括流入管道1061。流入管道1061可以与正面管道1023连接并接收正面管道1023的空气。流入管道1061和正面管道1023可以单独制造并结合,或者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从正面管道1023通过流入管道1061流入到空气供应部106的内部的空气,可以被除湿和加热并从空气供应部吐出。空气供应部106内可以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的热泵的部分构成,稍后对空气的除湿和加热进行详细说明。
经由流入管道1061流入的空气可以在空气供应部106的内部流动,并且可以经由空气供应部106的流出管道1064吐出。空气供应部106还可以包括与流出管道1064连接的送风部107。
送风部107可以通过由送风马达1073旋转的送风风扇1071,来在整个上述的循环流路上形成空气的流动,并且可以向空气供应部106的外部吐出空气。
即,在空气供应部106中,空气经由与正面管道1023连接的流入管道1061流入,穿过空气供应部106的内部的空气被除湿和加热,并且被除湿和加热的空气可以经由流出管道1064和送风部107吐出到空气供应部106的外部。
另一方面,后板11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从送风部107吐出的空气并向滚筒背面210供应的空气流动部130。即,空气供应部106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吐出空气,并且可以通过空气流动部130向滚筒背面210提供空气。
空气供应部106还可以包括与送风部107连接的风扇管道部108,风扇管道部108可以连接送风部107和空气流动部130。即,通过送风部107吐出的空气可以经由风扇管道部108供应到空气流动部130。
后板110还可以包括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的流入延伸部138,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与流入延伸部138连接并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提供空气。
从空气供应部106供应的空气可以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内部流动,并且可以向滚筒背面210流出。空气流动部130可以设置为正面131开放,从而空气向前方流出,在滚筒背面210可以设置有供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流入的空气通过部230。空气通过部230可以设置为,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流入并穿过所述空气通过部230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下面,参照图2,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循环流路上的空气的循环过程进行总结和描述。
当执行衣物的烘干程序时,在滚筒200的内部,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可以经由空气通过部230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向滚筒200的内部供应的空气可以是被除湿和加热的热风,所述热风可以蒸发滚筒200的内部的衣物中的水分并烘干衣物。
在滚筒200的内部增加湿度的空气经由滚筒开口排出到滚筒200的外部,并且流出到滚筒200的外部的空气可以经由正面管道1023供应到空气供应部106。
空气供应部106通过与正面管道1023连接的流入管道1061来接收空气,并且可以使用热泵等来对从滚筒200接收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
空气供应部106中的被除湿和加热的空气,经由流出管道1064穿过送风部107并流向风扇管道部108的内部,空气流动部130将经由风扇管道部108流入的空气通过滚筒200的空气通过部230再次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如上所述的空气的循环过程可以连续进行,由此,可以将低湿高温的空气持续提供给滚筒200的内部,衣物中的水分通过所述低湿高温的空气蒸发并与空气一起排出到滚筒200的外部,从而能够实现衣物的烘干。
另一方面,参照图2,概略地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和滚筒背面210的结构如下。
后板110可以包括驱动安装部120和空气流动部130。在驱动安装部120可以结合有驱动部400,驱动安装部120的形状和驱动部400的结合形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例如,如图2所示,驱动安装部120可以包括向后方开放的空间,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向驱动安装部120的内部插入并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设置为,通过向滚筒背面210提供空气来向所述滚筒200的内部供应空气。空气流动部130的形状和空气的提供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例如,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供空气流动的流动空间135,并且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开放,从而所述流动空间135的空气可以经由开放的所述正面131向滚筒背面210流出。
另一方面,滚筒背面210可以包括驱动连接部220和空气通过部230。驱动连接部220与结合在驱动安装部120的驱动部400连接,并可以从所述驱动部400接收旋转力。
驱动连接部220的形状和与驱动部400的连接形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如图2所示,驱动连接部220与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连接,并且可以从所述驱动轴430接收动力。
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前方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相对,并且可以与贯通驱动安装部120并延伸的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连接。
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可以流入空气通过部230。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可以经由空气通过部230流向滚筒200的内部。
空气通过部230的形状和空气流入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如图2所示,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具有与空气流动部130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配置为从前方面向空气流动部130。
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包括用于使空气通过的复数个通气孔234,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流出的空气可以经由空气通过部230的通气孔234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使滚筒200旋转的驱动部400结合在后板110的驱动安装部120,从而滚筒200的旋转轴和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可以配置在同一条线上。
因此,驱动部400可以在不使用皮带等连接构件的情况下使滚筒200旋转,因此,能够积极有效地调节滚筒200的转速和旋转方向,而不会发生由所述皮带引起的打滑等。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板110自身的一部分可以形成空气流动部130,从而可以在不附加用于形成空气流动部130的额外的构成的情况下,有效地形成空气流动部130。
即,在空气流动部130中,额外的所述构成不会与后板110结合,因此能够防止空气从构成之间的结合部位泄露,并且用于形成空气流动部130的构成之间无需结合,这在制造工序上是有利的。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可以设置为开放的形态,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内部流向滚筒背面210的空气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的分解状态。下面,参照图3,概略地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可以包括的构成。
前板102可以设置于箱体100的前方侧并形成箱体100的前方侧外观,并且可以包括衣物开口1021,可以将衣物通过衣物开口1021投入到箱体100的内部。
在前板102的后方可以配置有滚筒200,滚筒200可以以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且所述滚筒200的正面开放并可以形成滚筒开口,通过衣物开口1021投入的衣物,可以通过所述滚筒开口投入到滚筒200的内部。
滚筒200可以包括:开口外围部,包围所述滚筒开口;滚筒周面290,在开口外围部的后方侧包围滚筒200的内部;以及滚筒背面210,在滚筒周面290的后方与滚筒周面290结合。
在滚筒200的后方可以设置有后板110。后板110位于箱体100的后方侧,并可以形成箱体100的后方侧外观的至少一部分。
后板110可以包括用于向滚筒200的内部提供空气的空气流动部130,并且在所述后板110和滚筒背面210之间可以配置有包围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并用于防止或抑制空气的泄漏的后部密封件30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可以设置为大致环形,后部密封件300可以包括内侧密封件310和外侧密封件320。
内侧密封件310包围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并能够抑制空气向空气通过部230的外部泄漏,外侧密封件320包围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并能够抑制空气向空气通过部230的外部泄漏。
另一方面,后板110可以包括供驱动部400安装的驱动安装部120,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前方可以结合有安装托架126,并且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可以结合有驱动部400。
安装托架126结合在驱动安装部120的正面,能够加强供驱动部400结合的驱动安装部120的刚性,并且能够增强驱动部400的结合力并抑制可能从驱动部400产生的振动等。
当驱动部400结合于后板110并直接连接于滚筒200时,重要的是,驱动部400稳定地固定且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和滚筒200的旋转轴对齐,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驱动安装部120的正面结合有安装托架126,从而能够加强驱动安装部120并增强驱动部400的结合力。
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驱动部400,可以通过驱动安装部120来与安装托架126形成结合关系。即,安装托架126、驱动安装部120以及安装托架126可以彼此之间形成紧固关系。
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可以贯通驱动安装部120并与滚筒背面210的驱动连接部220连接。驱动部4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部分410,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以及第二驱动部分420,结合并固定于第一驱动部分410,所述驱动轴430可以从第一驱动部分410向前方延伸。
另一方面,在后板110的后方可以配置有后盖500。后盖500设置为从后方覆盖后板11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与后板110结合。
后盖500可以形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的整个背面,或者也可以使后板110的一部分向后方露出并与后板110一起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的背面。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板110的空气流动部130或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后板110向后方露出,后盖500结合在后板110的背面上并可以从外部遮蔽空气流动部130和驱动部400。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能够抑制因热量通过后盖500从空气流动部130向外部传递而产生的空气的热损失,并且能够保护空气流动部130免受外部的影响。另外,驱动部400可以通过后盖500来与外部屏蔽,能够免受可能从外部传递的冲击或异物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箱体100的内部,在滚筒200的下方可以配置有底座部105,在底座部105可以设置有上述的空气供应部106和热泵等。
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对从滚筒200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并通过空气流动部130再次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热泵可以设置为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空气供应部106的内部,并对在空气供应部106流动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
另一方面,图4示出了底座部105的空气供应部106和后板110的空气流动部130连接的状态,图5示出空气供应部106的内部截面。
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供应部106和热泵具体说明。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箱体100的下部的底座部105,并示出空气供应部106的与前板102的正面管道1023连接的流入管道1061。
流入管道106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于前板102的内部,或者可以在前板102的外部与正面管道1023连接。流入管道1061可以与正面管道1023一体地设置,或者可以单独制造并彼此结合。
空气供应部106设置于底座部105上,可以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态。即,基于循环流路的特性,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从前板102延伸到后板110。
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在底座部105位于靠近箱体100的侧向一侧的位置。例如,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与位于箱体100的侧向一侧的第一侧面板109相邻配置。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与所述第一侧面板109紧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供应部106配置为与侧向一侧接近,因此能够避免与滚筒200的最下端之间的结构性干扰,而不必增加箱体100的整个高度,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箱体100内部的空间。
流入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可以沿着空气供应部106的延伸方向,从箱体100的前方侧向后方侧流动。即,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可以从前板102侧向后板110侧流动,并且可以从正面管道1023向空气流动部130流动。
在空气供应部106的面向后板110的后方侧可以设置有流出管道1064,流出管道1064可以与送风部107连接。流出管道1064的形状和与送风部107的连接形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送风部107可以包括:送风风扇壳体,内置有送风风扇1071;以及送风马达1073,与送风风扇1071连接并提供旋转力。送风风扇壳体可以设置为各种各样的形状,送风马达1073可以结合于送风风扇壳体并位于送风风扇壳体的后方。
送风马达1073的马达轴可以与送风风扇1071的旋转轴平行,并且可以位于形成于空气供应部106的内部的空气流路的截面上的中央。送风风扇1071可以形成使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的空气循环的流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送风马达1073可以从后板110的前方插入到后板110的内部并固定。由此,在后板110可以设置有产生旋转力的复数个动力产生器,例如驱动部400和送风马达1073。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后板110可以一同设置有驱动部400和送风马达1073。
另一方面,送风部107的一侧可以与流出管道1064连接,而其另一侧可以与风扇管道部108连接。送风部107可以通过送风风扇1071,来使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向风扇管道部108的内部流动。
风扇管道部108可以连接送风部107和空气流动部130。空气流动部130可以配置在滚筒背面210的后方,并且送风部107可以位于滚筒200的下方,因此,风扇管道部108可以从送风部107向大致上方延伸并与空气流动部130连接。
另一方面,后板110可以包括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的流入延伸部138,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包括从形成于空气流动部130的内部的流动空间135延伸的延伸空间1381。
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在后板110上从空气流动部130向空气供应部106延伸。流入延伸部138的前方开放,从而送风部10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
例如,风扇管道部108的至少一部分和送风部10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延伸空间1381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扇管道部108的至少一部分和送风马达1073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的内部。
另一方面,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向前方开放的流动空间135的空气流动部130,在形成为环形的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侧可以设置有驱动安装部120。
在本发明中,环形可以是指连续延伸的闭合曲线,还可以是指向内侧形成闭截面的环形状。在本发明中,环形可以是与圆以及多边形的周缘对应的形状。
驱动安装部120可以设置为被从后方结合的驱动部400贯通。驱动部400可以包括驱动轴430和包围驱动轴430的轴承延伸部440,驱动轴430和轴承延伸部440可以一起延伸并贯通驱动安装部120。稍后对驱动安装部120和空气流动部130进行具体说明。
另一方面,图4示出了设置于底座部105的热泵。热泵设置为包括复数个热交换器和压缩机1066,并且被所述压缩机1066压缩的流体在经由复数个所述热交换器的同时与外部进行热交换。
具体而言,热泵可以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062、第二热交换器1063以及压缩机1066。热泵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62、第二热交换器1063以及压缩机1066中循环的流体。
图5概略地示出了内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供应部106的热泵的第一热交换器1062和第二热交换器1063,图4示出了位于空气供应部106的外侧的压缩机1066。
第一热交换器1062可以相当于流体从外部吸收热量的蒸发器,而第二热交换器1063可以相当于流体向外部排放热量的冷凝器。
第一热交换器1062和第二热交换器1063可以设置为,配置在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流动的流路上,并对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第一热交换器1062通过对空气进行冷却来能够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并从空气中去除,第二热交换器1063通过将从流体排放的热量提供给空气来能够加热空气。
另一方面,在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流路上,第一热交换器1062可以位于第二热交换器1063的上游侧。即,第一热交换器1062可以位于第二热交换器1063的前方,第一热交换器1062可以位于与流入管道1061相对的位置。
经由流入管道1061流入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热交换器1062。从滚筒200的内部排出并经由流入管道1061流入的空气可包括从衣物蒸发的大量水分。
经由流入管道1061流入的空气经过第一热交换器1062,被第一热交换器1062吸走热量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在第一热交换器1062冷凝而变成水滴形态,并且从空气中被去除。
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将在第一热交换器1062冷凝的冷凝水传递到配置在空气供应部106的外部的集水部1065。即,集水部1065可以设置为储存在空气供应部106的第一热交换器1062产生的冷凝水。
另一方面,第二热交换器1063可以位于比第一热交换器1062更靠向空气供应部106的下游侧的位置。即,第二热交换器1063可以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062的后方,并且可以配置为面向送风部107或流出管道1064。
第二热交换器1063可以相当于将流体的热量向外部排放的冷凝器,经由第二热交换器1063的空气可以被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63加热并流向送风部107。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热交换器1063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062的下游侧,因此被第一热交换器1062冷却而被除湿的空气,可以以被第二热交换器1063再次加热的状态从空气供应部106吐出。
图5示出了将经由第二热交换器1063的空气向外部吐出的送风部107的送风风扇1071,并且示出了从送风风扇1071的后方与送风风扇1071连接的送风马达1073。送风风扇1071和送风马达107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上述的流入延伸部138的延伸空间1381的内部。
再次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储存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062从空气中去除的冷凝水的集水部1065。如上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位于底座部105的侧向一侧,集水部1065和压缩机1066可以配置在底座部105的侧向另一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使滚筒200旋转的驱动部400配置在后板110,因此,与驱动部400配置在底座部105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确保底座部105上的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集水部1065的大小和容量。
另一方面,压缩机1066位于集水部1065的后方,由此,能够最小化由压缩机1066的运转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传递到在衣物处理装置10的前方使用衣物处理装置10的用户。
另一方面,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和位于后板110的前方的滚筒200,图7示出了从前方观察滚筒200的内部的情形。
参照图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滚筒200位于后板110的前方,从后板110的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可以经由滚筒背面210提供到滚筒200的内部。
滚筒200的前方侧形成有滚筒开口,所述滚筒200包括包围所述滚筒开口的开口外围部,并且所述开口外围部可以被前板102支撑。
在开口外围部的后方可以设置有包围滚筒200的内部的滚筒周面290。滚筒周面290可以形成为沿着滚筒200的周向延伸的圆筒形状,所述滚筒周面290的前端可以与开口外围部结合,或者开口外围部也可以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前端。
经由前板102的衣物开口1021投入的衣物可以被容纳在由滚筒周面290包围的滚筒200的内部空间。
另一方面,在滚筒周面290的后方可以设置有滚筒背面210,滚筒背面210可以与滚筒周面290一体成型,或者可以单独制造并与滚筒周面290结合。
滚筒背面210可以设置为从后方遮蔽滚筒200的内部空间。滚筒背面210包括空气通过部230,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经由所述空气通过部230流向滚筒200的内部,并且滚筒背面210可以包括与驱动部400连接的驱动连接部220。
另一方面,参照图7,在滚筒2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搅动或提升衣物的衣物提升筋280。衣物提升筋280可以设置在滚筒周面290中的面向滚筒200的内部的内侧面上。
滚筒200可以沿着箱体100的前后方向延伸,衣物提升筋280可以与滚筒200的延伸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衣物提升筋28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可以沿着滚筒200的周向隔开间隔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滚筒200旋转时,容纳于滚筒200的内部的衣物的移动量因所述衣物提升筋280而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衣物的烘干效率。
在滚筒周面290可以形成有凸出部和/或凹陷部,以增加与衣物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凸出部或凹陷部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可以分布在整个滚筒周面290。
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且可以位于滚筒背面210的周缘连接部240和驱动连接部220之间。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包括复数个通气孔234,并且可以设置有与包括所述通气孔234的区域相应的通气部232。通气部232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可以沿着滚筒背面210的周向隔开间隔配置。
在滚筒背面210可以设置有加强肋236,以确保形成有通气部232的空气通过部230的刚性。从前方观察时,加强肋236可以形成为凸出的形状,并且可以包括背面加强肋2362、内侧加强肋2364以及外侧加强肋2366。
背面加强肋2362可以配置在复数个通气部232之间并沿着滚筒背面210的径向延伸。内侧加强肋2364可以位于通气部232和驱动连接部220之间。外侧加强肋2366可以位于通气部232和滚筒背面210的周缘连接部240之间。
内侧加强肋2364可以形成为环形,并沿着驱动连接部220的周缘或空气通过部230中面向驱动连接部220的内侧周缘延伸。外侧加强肋2366可以形成为环形,并沿着周缘连接部240或空气通过部230中面向周缘连接部240的外侧周缘延伸。
另一方面,从滚筒200的内部观察时,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形成为向后方凹陷的形态,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形成为向滚筒200的内部凸出的形状。
驱动轴4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贯通驱动连接部220,并且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可以与所述驱动轴430连接,在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可以设置有从滚筒200的内部遮蔽所述驱动轴430的轴帽部260。
在滚筒200的内部存在从空气流动部130供应的高温的空气,当滚筒200的内部的热量传递到驱动轴430和驱动部400时,就驱动部400周边的热损伤和驱动部400的运转效率而言,可能是不利的。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连接部220配置为在驱动部400的前方与驱动部400重叠,从而能够抑制热量从滚筒200内部的空气传递到驱动部400。
另外,以滚筒200的径向为基准,空气通过部230的内侧周缘可以位于驱动部400的外侧,因此穿过空气通过部230的空气在驱动部400的前方流动,从而能够抑制热量传递到所述驱动部400。
进一步,在滚筒200的内部,配置于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的轴帽部260从滚筒200的内部遮蔽驱动轴430,因此能够抑制空气的热量传递到驱动轴430,并且能够与驱动连接部220一起抑制滚筒200的内部的热量传递到驱动部400侧。
另一方面,图8示出了与轴帽部260分离的滚筒背面210,图9示出了在图8中分离了衬套部270的滚筒背面210,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衬套部270,图11示出了从后方观察的结合于驱动连接部220的衬套部270。
如上所述,滚筒200可以包括与后板110相对的滚筒背面210,滚筒背面210可以包括与驱动部400连接的驱动连接部220。在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可以结合有轴帽部260,在所述驱动连接部220的后方可以结合有衬套部270。
驱动连接部220可以通过衬套部270来与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形成结合关系。即,衬套部270可以与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和驱动连接部220结合在一起,并连接驱动轴430和驱动连接部220。
衬套部27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贯通驱动连接部220并向前方凸出,贯通衬套部270的驱动轴430的前端部可以位于滚筒200的内部。轴帽部260可以从滚筒200的内部遮蔽衬套部270和驱动轴430。
衬套部270可以设置为被驱动轴43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或贯通并与所述驱动轴430形成结合关系,所述衬套部270的周缘侧与驱动连接部220结合并与驱动连接部220一起旋转。
与驱动轴430直接结合于驱动连接部220的情况相比,衬套部270可以有效地增加与驱动连接部220的结合面积并提供更强的结合力,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结合结构。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包括供所述衬套部270贯通的轴贯通孔223,所述衬套部270可以包括轴结合部272,所述轴结合部272贯通所述轴贯通孔223并向所述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凸出,并且所述驱动轴430插入于所述轴结合部272。
具体而言,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包括被衬套部270贯通的轴贯通孔223。轴贯通孔223可以设置于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正面部222上,并且衬套部270的轴结合部272可以贯通所述轴贯通孔223。
衬套部270的轴结合部272可以穿过所述轴贯通孔223并延伸,向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凸出。驱动轴430可以从后方插入于轴结合部272并结合。
例如,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包括:连接侧面部226,沿着空气通过部230的内侧周缘延伸;以及连接正面部222,与所述连接侧面部226的前方侧连接,轴贯通孔223可以设置于连接正面部222,并且轴结合部272可以贯通连接正面部22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驱动轴430向前方延伸,驱动安装部120和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后方插入到驱动连接部220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400需要确保最小长度,以使驱动轴430以机械方式稳定地设置,例如,驱动部400包括向前方凸出的轴承延伸部440,以支撑向前方延伸的驱动轴430。
即,由于衬套部270具备向前方凸出延伸的轴结合部272,并且从后方向前方延伸的驱动轴430插入并容纳于所述轴结合部272的内部,因此,能够确保所述衬套部270与驱动轴430的结合稳定性,并且能够减小滚筒背面210和驱动部400的结合结构的整体长度。
另外,在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正面部222设置有轴贯通孔223,以使所述轴结合部272可以向前方凸出形成,从而轴结合部272和驱动轴430能够稳定地结合,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小驱动部40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的距离。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可以包括轴承延伸部440,轴承延伸部440可以贯通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并向所述滚筒背面210延伸。
轴承延伸部440包围驱动轴430的一部分,并且稳定地支撑驱动轴430,从而能够确保驱动轴430的机械刚性,在轴承延伸部44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撑驱动轴430的轴承44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衬套部270的轴结合部272的内部容纳所述轴承延伸部440,从而能够以驱动部400的轴向为基准,有效地防止驱动部400的结合结构的总长增加,并且能够实现机械稳定的结构。
所述轴结合部272的至少一部分越接近所述后板110,其直径越增加,并且其内部可以形成有供所述轴承延伸部440插入的空间。
轴承延伸部440可以设置为具有比驱动轴430短的长度并包围驱动轴430的后端部,由此,需要在轴结合部272的内部的面向驱动部400的后端侧确保直径较大的空间。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结合部272的内部可以形成越接近驱动部400,其直径越大的空间,从而驱动部400和轴承延伸部440可以有效地插入配置于所述空间。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结合部272可以包括齿形部2724,驱动轴430可以包括啮合部432。图10示出了设置于轴结合部272的啮合部432。
齿形部2724包括向所述驱动轴430凸出的齿轮齿,驱动轴430的啮合部432插入于所述齿形部2724的内部,在所述啮合部432的外周面设置有齿轮齿并可以与所述齿形部2724啮合。
齿形部2724设置为与驱动轴430啮合,为此,在齿形部2724的面向驱动轴430的一面上可以设置有向驱动轴430凸出的齿轮齿。
驱动轴430的啮合部432可以插入于所述齿形部2724的内侧并与齿形部2724形成啮合关系,并且所述啮合部432可以包括沿着驱动轴430的外周面形成的复数个齿轮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相当于旋转体的驱动轴430和衬套部270的轴结合部272啮合并彼此紧固,因此仅通过使驱动轴430沿着长度方向插入到轴结合部272,就能够有效地形成限制彼此之间的旋转的结合关系。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轴结合部272可以包括供所述驱动轴430贯通的轴结合孔2722,在所述轴结合孔2722的内周面可以设置有所述齿形部2724,在所述驱动轴430的位于所述轴结合孔2722的前方的前端部可以结合有轴固定构件435,所述轴固定构件435可以被所述轴结合部272向前方支撑。
在轴结合部272的前端部可以设置有供驱动轴430贯通的轴结合孔2722。即,驱动轴430可以插入到轴结合部272的内部,并且驱动轴430的前端可以贯通所述轴结合孔2722并位于轴结合部272的前方。在驱动轴430的位于啮合部432的前方的前端部可以与轴固定构件435结合。
轴固定构件435可以被轴结合部272向前方支撑。即,轴固定构件435的直径可以为轴结合孔2722的直径以上,轴固定构件435可以位于轴结合部272的前端上并被所述轴结合部272向前方支撑。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轴固定构件435结合在贯通轴结合部272的驱动轴430的前端部,并且所述轴固定构件435被轴结合部272向前方支撑,因此能够在驱动轴430的长度方向上实现驱动轴430和衬套部270之间的结合和固定。
另外,由于轴固定构件435结合于驱动轴430的前端部并被轴结合部272向前方支撑,因此能够有效地抵消在所述驱动轴430产生的推力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衬套部270可以包括滚筒结合部2724,滚筒结合部2724可以沿着所述轴结合部272的周缘延伸,并且可以从所述驱动连接部220的后方结合在所述驱动连接部220。
滚筒结合部2724可以设置为包围轴结合部272。即,滚筒结合部2724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轴结合部272,轴结合部272可以形成为从滚筒结合部2724向前方凸出的形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轴430和滚筒背面210通过衬套部270的滚筒结合部2724连接,因此,通过滚筒结合部2724,衬套部270可以提供比驱动轴430或轴结合部272更大的结合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结合力并提高结构稳定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包括衬套结合部224,所述衬套结合部224包围所述轴贯通孔223,并且所述滚筒结合部2724结合在所述衬套结合部224。所述衬套结合部224可以从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向前方凸出,所述滚筒结合部2724可以从后方插入。
衬套结合部224可以设置为滚筒结合部2724安置于所述衬套结合部224的背面。衬套结合部224可以设置在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正面部222上。衬套结合部224可以设置为包围形成于连接正面部222的轴贯通孔223。
衬套结合部224可以设置为其形状与滚筒结合部2724对应。例如,衬套结合部224可以形成为与滚筒结合部2724对应的环形,并且所述滚筒结合部2724可以从后方安置于所述衬套结合部224。
衬套结合部224可以设置为从连接正面部222向前方凸出。即,从后方观察时,衬套结合部224可以形成为从连接正面部222向前方凹陷的形状。图14示出了从后方观察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连接正面部222向前方凹陷的衬套结合部224。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从连接正面部222向前方凸出的衬套结合部224,因此,衬套部270的滚筒结合部2724能够稳定地安置于连接正面部222,并且能够提高结合力,从而是有利的。
滚筒结合部2724和衬套结合部224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滚筒结合部2724可以包括钩并以钩方式来与衬套结合部224结合,或者可以如后所述,通过衬套紧固构件2245来彼此紧固。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中,轴帽部260可以设置为,在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从前方遮蔽驱动连接部220的至少一部分。
例如,轴帽部260可以设置为从滚筒200的内部遮蔽整个驱动连接部220,或者可以设置为遮蔽整个连接正面部222,或者可以设置为遮蔽连接正面部222的一部分。
例如,如后所述,轴帽部260可以设置为覆盖所述轴结合部272和所述衬套结合部224,以从滚筒200的内部遮蔽穿过轴贯通孔223凸出的衬套部270的轴结合部272和设置于连接正面部222的衬套结合部224。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在滚筒200的内部可以供应有高温的空气,并且驱动连接部220和驱动安装部120位于驱动部400的前方,因此可以抑制滚筒200的内部的热气向驱动部400侧传递。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轴430的前端部或衬套部270的轴结合部272可以位于滚筒200的内部,使得可能直接暴露于滚筒200内部的高温空气,因此,通过使轴帽部260从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遮蔽驱动连接部220,能够有效地抑制驱动轴430或轴结合部272被所述高温的空气加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帽部260可以设置于所述驱动连接部220的前方并从所述滚筒200的内部遮蔽所述轴结合部272。
即,轴帽部260设置为从滚筒200的内部覆盖轴结合部272,从而能够阻断滚筒200内部的高温空气直接与轴结合部272接触。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结合部272和轴固定构件435位于滚筒200的内部,因此当与容纳于滚筒200的内部的衣物接触时,可能引发所述衣物的受损,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轴帽部260来将轴结合部272从滚筒200的内部分离,能够有效地防止衣物和轴结合部272等接触而引起的衣物的受损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可以包括衬套紧固构件2245,所述衬套紧固构件2245一并贯通并紧固所述衬套结合部224和所述滚筒结合部2724,所述轴帽部260可以从所述滚筒200的内部遮蔽所述衬套紧固构件2245。
衬套紧固构件2245一并贯通衬套结合部224和滚筒结合部2724,并且可以使两者彼此结合。例如,衬套紧固构件2245可以形成为螺栓等形态并贯通衬套结合部224和滚筒结合部2724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衬套紧固构件2245的一部分可以暴露在滚筒结合部2724的前方,并且可以位于滚筒结合部2724的正面上。配置在滚筒200的内部的衬套紧固构件2245的一部分,在与容纳于滚筒200内部的衣物接触时,可能引发衣物的受损等。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帽部260设置为覆盖轴结合部272以及所述衬套紧固构件2245,因此能够防止滚筒200内部的衣物和衬套紧固构件2245之间的接触,并且能够防止衣物的受损。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可以包括帽紧固构件262,帽紧固构件262可以贯通所述轴帽部260并插入于所述驱动轴430,从而能够将所述轴帽部260紧固在所述驱动轴430。
驱动轴430的前端部可以位于轴帽部260的中央,帽紧固构件262可以贯通轴帽部260的中央并插入结合于驱动轴430的前端部。帽紧固构件262可以形成为螺栓等形态,并且可以贯通轴帽部260并螺纹结合于驱动轴430的前端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轴帽部260通过帽紧固构件262结合于驱动轴430,因此向滚筒200提供旋转力的驱动轴430和轴帽部260可以直接结合,在滚筒200的旋转时,轴帽部260、滚筒200以及驱动轴430彼此之间的旋转被限制,从而能够防止轴帽部260的相对旋转。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连接部220的包围所述轴贯通孔223的轴外围部225可以设置有钩紧固部2255,所述轴帽部260可以包括帽钩部264,所述帽钩部264插入于所述轴贯通孔223并结合于所述钩紧固部2255。
钩紧固部2255可以设置于轴贯通孔223的轴外围部225。即,钩紧固部2255可以设置于轴贯通孔223的内周面,钩紧固部2255可以设置于连接正面部222的包围轴贯通孔223的轴外围部225。钩紧固部2255可以设置于包围轴贯通孔223的衬套结合部224的内周面上。
帽钩部264可以从轴帽部260向钩紧固部2255延伸并结合于钩紧固部2255。帽钩部264可以设置于轴帽部260的周缘,或者可以设置于轴帽部260的面向驱动轴430的内侧面并向钩紧固部2255延伸。
图1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轴帽部260的内侧面向后方延伸并紧固在钩紧固部2255的帽钩部264。帽钩部264从轴帽部260的内部向钩紧固部2255延伸,并且在帽钩部264的面向钩紧固部2255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向轴帽部260或轴外围部225的径向外侧凸出的钩凸起265。
另一方面,在衬套部270中,在轴结合部272和滚筒结合部274之间可以形成有衬套凹陷部276。衬套凹陷部276可以形成在滚筒结合部274上,并且可以形成为包围轴结合部272的环形。
衬套凹陷部276可以比滚筒结合部274更向后方凹陷而形成向前方开放的空间。另外,轴外围部225可以从衬套结合部224向前方凸出而向后方形成空间。
衬套凹陷部276可以设置于向前方与轴外围部225相对的位置。即,衬套凹陷部276和轴外围部225可以一起在彼此之间形成空间,帽钩部264的钩凸起265可以配置在由衬套凹陷部276和轴外围部225所形成的空间内。
另一方面,图1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通过部230,图14示出了从后方观察的滚筒背面210,图15示出了滚筒背面210的截面。
下面,参照图13至图15,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筒200的滚筒背面210进行具体说明。
参照图1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而形成,通气部232可以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后方凸出而形成,驱动连接部220可以从滚筒背面210向前方凸出设置。
当从前方观察滚筒背面210时,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形成为从滚筒背面210的正面向后方凹陷的形态,通气部232可以形成为从空气通过部230的正面131向后方凹陷的形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滚筒200的内部空间,如后所述,有效地减小了与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可能有利于从空气流动部130接收空气。
另外,通气部232可以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后方凸出并位于更靠近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的位置,从而可以设置为有利于空气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入。
图1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通过部23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通气部232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后方凸出、驱动连接部220从滚筒背面210向前方凹陷而形成空间的情形。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包括加强肋236,加强肋236可以配置为包围通气部232,从而能够加强空气通过部230的刚性。
在与通气部232的关系中,加强肋236可以具有向前方凸出的形状。即,在与通气部232的相对关系中,加强肋236可以向前方凸出形成。加强肋236可以形成为因通气部232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后方凹陷形成而相对向前方凸出的形态,或者可以形成为与通气部232分开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前方凸出的形态。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加强肋236可以包括内侧加强肋2364、背面加强肋2362以及外侧加强肋2366,设置于空气通过部230的复数个通气部232可以配置为分别被内侧加强肋2364、背面加强肋2362以及外侧加强肋2366包围。
图1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侧加强肋2364、背面加强肋2362以及外侧加强肋2366连接在一起并包围通气部232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加强肋236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凸出高度、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
另一方面,以下,将参照图15具体说明滚筒背面210的结构。
如上所述,滚筒背面210可以包括与滚筒周面290连接的周缘连接部240,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从周缘连接部240向后方延伸。即,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位于周缘连接部240的后方。
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包括通过外周面238,所述通过外周面238从周缘连接部240向后方延伸并沿着滚筒200的周向延伸,并且可以包括与通过外周面238的后方侧连接的空气通过面239。
通过外周面238可以从周缘连接部240向后板110延伸,如后所述,通过外周面23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后板110的内部。空气通过面239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前方面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并且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接收空气。
空气通过面239可以位于滚筒200外围部的后方,并遮蔽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通过外周面238和空气通过面239可以从周缘连接部240延伸并一体地成型。
空气通过部230可以由滚筒背面210的一部分以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折或弯曲而形成。例如,滚筒背面210的周缘侧可以通过冲压工序等来以向后方凸出的方式成型,从而可以形成所述空气通过部23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形成为滚筒背面210的一部分,因此无需单独制造空气通过部230,从而在制造工序上是有利的,并且,由于不存在从空气通过部230泄漏空气的结合线,因此在气密性方面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当从后方观察时,通气部232可以从空气通过面239向后方凸出,而当从前方观察时,通气部232可以从空气通过面239向后方凹陷。通气部232可以位于比空气通过面239更靠近流动凹陷面132的位置,因此,可能有利于在空气流动部130的流动空间135流动的空气流入通气部232。
通气部232可以由空气通过面239的至少一部分以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折或弯曲而形成。即,通气部232与空气通过面239一体地成型,因此在制造工序上是有利的,并且由于不存在结合线,从而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因此,可以包括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的外周面和内周面。
空气通过部230可以由上述的通过外周面238形成外侧周缘,并且,可以由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侧面部226形成内侧周缘。即,空气通过面239的内侧周缘可以与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侧面部226连接。
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侧面部226可以从空气通过面239的内侧周缘向前方延伸,并且可以沿着驱动连接部220的周缘延伸。即,连接侧面部226可以形成空气通过部230的内周面,并且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驱动连接部220的内部的空间。
连接正面部222可以与连接侧面部226的前方侧连接。连接正面部222和空气通过面239可以形成为平坦的板状,并且可以彼此平行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正面部222和空气通过面239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
驱动连接部220可以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前方凸出而形成。驱动连接部220可以由滚筒背面210的中央侧弯折或弯曲而形成。驱动连接部220、空气通过部230以及周缘连接部240可以一体地形成。
另一方面,驱动连接部220可以从空气通过面239向前方延伸,因此,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侧面部226可以形成空气通过部230的内周面,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正面部222可以位于比周缘连接部240相对更靠向后方的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形成,从而能够在有限的箱体100的内部空间有效地增加滚筒200的内部容量。
另外,驱动连接部220向前方凸出形成,因此有效地减小了驱动部40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的长度,从而能够实现紧凑的结合结构。
另一方面,图16示出了排列有滚筒背面210、后板110以及驱动部400的情形,图17示出了将与后板110结合的复数个构成分解的情形。
以下,参照图16和图17,以后板110为中心概略地说明与后板110相关的各个构成。
滚筒背面210位于后板110的前方,从而驱动流动部的开放的正面131可以被滚筒背面210的空气通过部230从前方遮蔽。另外,驱动部400可以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结合于后板110,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可以与滚筒200的旋转轴位于同一条线上。
即,驱动部400可以从后板110的后方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从前方遮蔽空气流动部130。驱动部400可以贯通驱动安装部120并与滚筒背面210的驱动连接部220连接。
另一方面,在滚筒背面210和后板110之间可以设置有上述的后部密封件300,后部密封件300可以包括:内侧密封件,包围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以及外侧密封件320,包围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
后板110可以与空气供应部106连接,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包括连接送风部107和空气流动部130的风扇管道部108。后板110可以包括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的流入延伸部138,风扇管道部108可以通过所述流入延伸部138来与空气流动部130连接。
驱动部400可以从后方结合于后板110的驱动安装部120,并且安装托架126可以从前方结合于后板110的驱动安装部120。
驱动安装部120可以包括:安装侧面部124,以环形延伸;以及安装正面部122,与所述安装侧面部124的前方侧连接,并从前方遮蔽驱动部400。在安装正面部122的正面上可以设置有用于结合安装托架126的托架安置部128。
安装托架126设置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前方侧并通过所述驱动安装部120与驱动部400形成结合关系,从而能够增加驱动安装部120的刚性,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驱动部400的结合稳定性。
另一方面,后盖500可以从后方结合于后板110。后板110的背面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向后方凸出,并且驱动部400可以向后方露出,因此,后盖500可以结合在后板110的后方侧,并从外部遮蔽空气流动部130和驱动部400。
另一方面,图1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的正面,图19示出了后板110的背面,图20示出了从侧向观察的后板110的截面。
以下,参照图18至图20具体说明后板110,在说明后板110之前,概略地整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具有的各个构成如下。
滚筒200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在所述滚筒200的内部容纳有衣物,在所述滚筒200的后方侧可以设置有面向所述后板110的滚筒背面210。驱动部400可以与所述后板110结合并与所述滚筒200连接。
所述后板110可以包括驱动安装部120和空气流动部130,所述驱动部400可以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围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并且可以向所述滚筒200提供空气。
所述滚筒背面210包括驱动连接部220和空气通过部230,驱动连接部220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相对,并且可以与所述驱动部400连接,空气通过部230包围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并且可以使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提供的空气穿过并流入所述滚筒200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从所述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并在其内部形成供空气流动的流动空间135,所述流动空间135可以向前方开放并被所述空气通过部230遮蔽。
图2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和位于后板110的前方的滚筒200的截面,图22放大示出了图21中的正面131被空气通过部230遮蔽的空气流动部13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可以设置于后板110上,以向滚筒背面210吐出空气,并且可以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形成。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流动空间135,并且所述流动空间135可以通过开放的正面131向前方露出。
在流动空间135流动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向前方流出,滚筒背面210可以通过上述的空气通过部230将所述空气传递到滚筒200的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板110的空气流动部130向后方凸出形成,因此流动空间135形成在后板110的后方侧,从而能够在后板110和滚筒背面210之间有效地确保用于增加滚筒200的容量的空间。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形成为正面131开放,因此有效地减小了从流动空间135流向滚筒背面210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并且改善了流动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向滚筒200的内部供应空气。
例如,当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形成为具有复数个孔的格栅面等时,流动空间135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格栅面的孔向前方流出,但是可能因格栅而产生流动阻力,由此,流向滚筒背面210的空气的流量或流速可能减小。
进一步,为了形成所述格栅面,涉及用于形成复数个所述孔的冲压工序或格栅面的结合工序,因此不利于后板110的制造。
但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整体形成为开放的形态,因此,能够改善从流动空间135流向前方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向滚筒背面210供应空气。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被接收空气的空气通过部230直接遮蔽,从而能够使流动空间135和空气通过部230之间的距离最小化,并且能够实现有效的空气传递结构。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可以由后板110弯折或弯曲而形成。空气流动部130的面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的正面131开放,从而空气流动部130可以直接面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并提供空气。
图18等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的一部分弯折或弯曲而形成空气流动部130的情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与后板110一体地成型。例如,后板1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冲压工序等弯折或弯曲而形成所述空气流动部130。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形成,因此,后板110可以以其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折或弯曲而形成所述空气流动部130。
当从后板110的前方观察时,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向后方凹陷并在其内部形成流动空间135,当从后板110的后方观察时,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形成为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的形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作为后板110的一部分成型,因此无需将用于形成空气流动部130的额外的构件结合于后板110,从而有利于制造。
进一步,在空气流动部130上不存在与后板110的结合线,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流动空间135流动的空气的泄漏。在本发明中,结合线是指,彼此不同的构成彼此结合而形成的边界区域。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可以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结合在驱动安装部120,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驱动部400。
图19示出了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并包围驱动安装部120的空气流动部130,图21示出了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的驱动部400的剖视图。
驱动部400可以从后板110的后方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即,驱动部400可以结合在驱动安装部120的背面。驱动安装部120的背面可以向前方凹陷形成,从而在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内侧形成空间,驱动部400可以插入到所述空间并与驱动安装部120结合。
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结合的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后方凸出,并且可以暴露于外部冲击。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设置为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形成并包围驱动部400,因此能够保护驱动部400免受外部冲击。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板110包括后方凸出部140,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
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从所述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并插入到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并且可以遮蔽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
图18至图2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形成的后方凸出部140,图21和22示出了插入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的空气通过部230。
具体而言,后方凸出部140可以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形成,并且可以在后方凸出部140的前方形成有空间。后方凸出部140可以由后板110的一部分弯折或弯曲而形成。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从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形成。因此,通过后方凸出部140和空气流动部130,后板110的正面可以向后方凹陷而形成空间,后板110的背面可以具有以多级形态向后方凸出的形状。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形成,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从后方凸出部140的前方插入到由后方凸出部140形成的空间。另外,空气通过部230可以插入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而直接面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并遮蔽所述正面13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形成,从而能够有效地扩张滚筒200的内部空间,后板110可以通过形成后方凸出部140来提供用于容纳所述空气通过部230的空间。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整个后板110与滚筒200没有进一步向后方隔开的状态下,可以在箱体100的内部容纳从滚筒200向后方凸出的空气通过部230,因此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从空气流动部130接收空气的空气通过部23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空气流动部130从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形成,因此,空气通过部2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容纳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的同时,有效地遮蔽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并接收空气。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可以包括:后方周缘区域141,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外侧扩张基准距离L1;以及扩张周缘区域142,比所述基准距离L1扩张更大。
另外,所述扩张周缘区域142可以包括延伸孔144,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向外部引出的延伸构件143贯通所述延伸孔144。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方凸出部140的扩张周缘区域142。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后板110形成后方凸出部140,可以在不增加箱体100的整个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箱体100内部的空间。
由后方凸出部140在箱体100的内部形成的空间在容纳滚筒背面210的空气通过部230的同时,还容纳箱体100的内部的各种构成,从而能够提高箱体100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容纳在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的空气通过部230作为滚筒背面210的一部分与滚筒200一起旋转,因此,需要将相当于后方凸出部140的外周面的后方外周面148从空气通过部230的通过外周面238沿滚筒200的周向隔开预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防止后方凸出部140的面积不必要地增加,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周缘区域141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或空气通过部230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外侧扩张基准距离L1,并且扩张周缘区域142可以扩张所述基准距离L1以上,以在后方外周面148和通过外周面238之间确保附加的空间。
所述基准距离L1对应于可以避免后方外周面148等与旋转的空气通过部230发生干扰的隔开距离,其可以根据设计而不同地确定。
在本发明中,扩张周缘区域14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并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扩张周缘区域142的具体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箱体100内部的构成配置等而不同地确定。
参照图1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扩张周缘区域142可以形成于后方凸出部140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设置为复数个。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方周缘区域141中面向侧面板109的一部分向所述侧面板109侧延伸而形成所述扩张周缘区域142的情形。
另一方面,在扩张周缘区域142可以设置有供从箱体100的内部向外部引出的延伸构件143贯通的延伸孔144。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箱体100的内部延伸的延伸构件143可以穿过由扩张周缘区域142与滚筒200隔开而形成的空间引出到外部。
所述延伸构件143可以是各种类型。例如,所述延伸构件143可以相当于从上述的集水部1065向外部延伸的排水管等。延伸构件143可以在箱体100内部的下侧经由扩张周缘区域142引出到外部之后,沿后板110的背面延伸并再次经由扩张周缘区域142引入到箱体100内部的上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延伸构件143在箱体100的外部延伸并连接箱体100内部的彼此不同的构成,从而能够防止滚筒200和所述延伸构件143之间的结构干扰,并且能够有效地增加滚筒200的容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扩张周缘区域142有效地确保延伸构件143在箱体100的内部以与滚筒200隔开的状态延伸的空间,并且后方周缘区域141和扩张周缘区域142在后方凸出部140分隔设置,因此能够防止后方凸出部140的面积不必要地增加。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板110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滚筒200的后方的后基准面111,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可以从所述后基准面111向后方凸出,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可以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向前方凸出。
参照图2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板110中除所述后方凸出部140以外的部分可以相当于后基准面111。即,后基准面111可以是后板中未被后方凸出部140凸出的部分。后基准面111可以形成为大致平坦的板状。
在后板110中,后基准面111可以是能够确认后方凸出部140和空气流动部130向后方凸出的程度的基准。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方凸出部140和空气流动部1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后基准面111的后方。
后方凸出部140可以从后基准面111向后方凸出,并且可以设置成与后基准面111呈阶梯状。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从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并且可以设置成与后方凸出部140呈阶梯状。
具体而言,后方凸出部140可以包括后方外周面148和后方凸出面149,所述后方外周面148从后基准面111向后方延伸并沿后方凸出部140的周缘延伸,所述后方凸出面149与后方外周面148连接并遮蔽箱体100的内部。
后方凸出面149可以是与后基准面111大致平行的板状,后方外周面148可以包围后方凸出面149并与后方凸出面149的周缘连接。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流动外周面134,从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延伸并包围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流动内周面133,从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延伸并包围流动空间135的内侧周缘;以及流动凹陷面132,位于后方凸出面149的后方并从后方遮蔽流动空间135,与所述流动外周面134和流动内周面133连接。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形成为环形,流动内周面133可以设置为包围驱动安装部120和驱动部400,流动外周面134可以设置为包围流动内周面133和流动空间135。
以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为基准,流动外周面134可以位于流动内周面133和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在流动外周面134与流动内周面133隔开的空间上可以设置有流动凹陷面132,流动凹陷面132的内侧周缘可以与流动内周面133连接且外侧周缘可以与流动外周面134连接。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位于后方凸出面149内,后方凸出部140可以位于后基准面111内。即,空气流动部130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后方凸出部140包围,后方凸出部140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后基准面111包围。
后方凸出面149可以位于后基准面111的后方,流动凹陷面132可以位于后方凸出面149的后方。在后板110上,后基准面111、后方凸出部140以及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彼此呈阶梯状地形成。
本发明一实施例包括在后基准面111内向后方凸出的后方凸出部140,并且包括在后方凸出部140内向后方凸出的空气流动部130,从而能够使不必要地向外侧凸出扩张的部分最小化,并且能够有效地扩张箱体100的内部空间。
另一方面,图23示出了结合在后板110的背面上的后盖500,图24示出了后盖500的背面,图25示出了后盖500的正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盖500可以设置为与后板110结合并覆盖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空气流动部130以及流入延伸部138。在图23中,后板110的未被后盖500覆盖而向外部露出的一部分可以对应于后基准面111。
参照图23,驱动部400可以被后盖500从外部遮蔽。即,驱动安装部120可以位于驱动部400的前方,后盖500可以位于驱动部400的后方,并且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位于驱动部400的周缘侧并保护驱动部400免受外部的冲击等。
后盖500可以形成为与后板110的后方凸出部140、空气流动部130以及流入延伸部138对应的形状。即,后盖500可以包括:凸出盖部501,具有与后方凸出部140对应的形状并向后方凸出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以及流动盖部502,从所述凸出盖部501向后方凸出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
流动盖部502可以包括:盖外围部510,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后方;以及中央盖,配置在所述盖外围部510的中央侧并位于驱动部400的后方。
参照图24,凸出盖部501可以包括凸出盖外周面5012和凸出盖后方面5014,所述凸出盖外周面5012包围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外周面148,所述凸出盖后方面5014从后方遮蔽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凸出面149。
凸出盖可以形成为与后板110的后方凸出部140对应的形状,从而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可以从前方插入到所述凸出盖的内部,并且可以通过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之间的结构关系被固定和支撑。
流动盖部502可以设置为从所述凸出盖部501的凸出盖后方面5014向后方凸出,空气流动部130和驱动部400可以插入到所述流动盖部502的内部。
流动盖部502的周缘盖部可以位于驱动部400的外侧,并且可以设置为覆盖空气流动部130和流入延伸部138。周缘盖部可以包括流动盖外周面512和流动盖后方面514,所述流动盖外周面512从凸出盖后方面5014向后方延伸并沿流动盖部502的周缘延伸,所述流动盖后方面514从后方遮蔽空气流动部130。
流动盖部502的中央盖部520可以形成为被周缘盖部包围的形态,驱动部400可以位于其前方。中央盖部520可以包括:驱动盖面522,从后方遮蔽驱动部400;以及驱动外围部524,在所述驱动盖面522和流动盖后方面514之间沿驱动盖面522的周缘延伸。
参照图25,驱动外围部524可以设置为从中央盖部520向前方凸出。驱动外围部524可以设置为隔开驱动部400和安装侧面部124。驱动外围部52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驱动安装部120的内部。
驱动外围部524可以形成为从中央盖部520向前方凸出并沿驱动部400的周缘延伸的肋的形态。驱动外围部524可以形成为环形并配置为包围驱动部400的外侧面。
驱动外围部524可以从流动盖部502向前方凸出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所述空间可以向后方开放。即,驱动外围部524可以形成为其内部形成有空间且背面开放的形态。
驱动外围部524可以包括:驱动内周面5241,从驱动盖面522的周缘向前方延伸;以及驱动外周面5243,从流动盖后方面514向前方延伸。驱动内周面5241和驱动外周面5243可以在前端彼此连接。
即,驱动外围部524可以在驱动内周面5241和驱动外周面5243之间形成向后方开放的空间。驱动内周面5241的内侧可以面向驱动部400,驱动外周面5243的外侧可以面向安装侧面部124或空气流动部130。
驱动内周面5241与驱动部400隔开间隔而能够防止与驱动部400的旋转等驱动部400的运转发生干扰。在驱动内周面5241可以形成有开口,驱动部400所在的空间和驱动外围部524内部的空间可以被所述开口连通。
驱动内周面5241的开口可以是从驱动盖面522向驱动安装部120延伸的形状,并且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沿着驱动外围部524的周向隔开间隔配置。
驱动部400所在的驱动安装部120内部的空间通过驱动内周面5241的开口与驱动外围部524的内部连通,驱动外围部524内部的空间向后方开放并与外部连通,因此,驱动安装部120内部的空间可以通过驱动外围部524与外部连通。
驱动部400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热量,并且可能从空气流动部130和滚筒200内部接收热量。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驱动外围部524来有效地实现驱动部400与外部之间的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驱动部400的散热效果。
另一方面,在位于驱动部400的后方的驱动盖面522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开口,以将在驱动安装部120被驱动部400加热的空气排出到外部并使所述驱动部400的散热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驱动外周面5243可以设置为从外侧包围驱动外围部524内部的空间,并且将空气流动部130所在的空间和驱动安装部120所在的空间彼此分隔。
在空气供应部106被加热的空气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内部流动,并且,如果在空气流动部130流动的空气产生热损失,则就衣物的烘干过程而言可能是不利于的。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外周面5243将空气流动部130侧和驱动部400侧彼此分隔,从而能够减少空气流动部130的热损失,并且抑制热量从空气流动部130侧传递到驱动部400。
另一方面,图2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的侧面结合部112和盖安置部11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500的凸出盖外周面5012可以沿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周缘延伸并被所述后基准面111支撑,后板110还可以包括侧面结合部112和盖安置部113。
侧面结合部112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后板110的侧向两侧,并且可以比所述后基准面111凸出到更后方,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侧向两侧的侧面板109可以从前方结合到所述侧面结合部112。
盖安置部113可以在所述后基准面111设置于所述侧面结合部112和所述后方凸出部140之间,所述凸出盖外周面50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安置于所述盖安置部113。
具体而言,后盖500的凸出盖外周面5012可以设置为其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外周面148的长度以上,以使其前端支撑于后基准面111上。
后板110的侧面结合部112可以与侧面板结合。侧面结合部112可以形成从后方观察时向后方凸出且从前方观察时向后方凹陷的槽。
侧面板109的后端可以插入并固定在所述槽。即,后板110可以通过侧面结合部112与侧向两侧的侧面板109结合。
盖安置部113可以在后基准面111上位于侧面结合部112和后方凸出部140之间。即,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外周面148可以与所述侧面结合部112隔开间隔,从而盖安置部113可以设置在所述后方凸出部140和所述侧面结合部112之间。
当从后板110的后方观察时,盖安置部113可以形成为与后基准面111平行或比后基准面111更向前方凹陷的形状。后盖500的后方凸出外周面的前端可以安置并固定在盖安置部11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盖安置部113设置在后板110上的侧面结合部112和后方外周面148之间,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撑覆盖整个后方凸出部140并结合于后板110的背面上的后盖500。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方凸出部140可以包括上述的后方外周面148和后方凸出面149,后方凸出面149可以位于后基准面111的后方。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可以位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并被所述后方外周面148包围。
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流动外周面134,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延伸;流动内周面133,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内侧周缘延伸;以及流动凹陷面132,位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的后方,与所述流动外周面134和所述流动内周面133连接,并且形成为环形并遮蔽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后方。
另一方面,驱动安装部120可以包括:安装侧面部124,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向前方延伸,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周缘延伸;以及安装正面部122,位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的前方并与所述安装侧面部124连接,所述驱动部400可以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的后方结合在所述安装正面部122,所述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所述安装侧面部124包围。
由此,驱动部400的周缘侧可以由安装侧面部124保护,并且可以被稳定地固定,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驱动安装部120,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驱动部400从驱动安装部120向后方凸出的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可以从所述滚筒背面210比所述空气通过部230更向前方凹陷,使得所述安装正面部122能够从后方插入到其内部。图21示出了插入到驱动连接部220的内部的安装正面部122。
如上所述,驱动连接部220可以从滚筒背面210向前方凸出形成并在其内部形成向后方开放的空间,在与空气通过部230之间的相对关系中,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具有向前方凸出的形状。
驱动连接部220可以具有与驱动安装部120对应的形状。即,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正面部222可以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正面部122的前方具有与安装正面部122对应的形状,驱动连接部220的连接侧面部226可以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侧面部124的前方具有与安装侧面部124对应的形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从滚筒200的后方观察时,驱动连接部220向前方凹陷,从而能够使驱动安装部120和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驱动连接部220,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小驱动部400从滚筒200向后方凸出的长度。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可以位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的前方且位于所述后基准面111的后方。图21示出了位于后基准面111的后方的安装正面部122。
安装正面部122位于比后基准面111相对更靠向后方的位置,以避免滚筒背面210的驱动连接部220向前方过度凸出,但是并不一定限于此,根据需要,安装正面部122也可以位于后基准面111的前方。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上述的安装托架126,安装托架126可以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的前方安置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可以贯通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并将所述安装托架126和所述驱动部400彼此紧固。
所述安装托架126可以从前方安置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并且在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可以设置有供所述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贯通的托架安置部128。将在后述中对安装托架126、托架安置部128以及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进行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后板110上可以配置有上述的内侧密封件310,内侧密封件31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可以抑制空气泄漏。
在所述后方凸出部140中,所述安装侧面部124和所述流动内周面133之间被隔开并设置有供所述内侧密封件310从前方安置的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将在后述中对内侧密封件310和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进行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空气供应部106,空气供应部106可以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接收从所述滚筒200吐出的空气并将所述空气供应到所述空气流动部130。
所述后板110可以包括流入延伸部138,所述流入延伸部138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向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延伸,所述空气供应部106与所述流入延伸部138连接。图18至图19示出了后板110的流入延伸部138。
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在后板110上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流入延伸部138可以设置为连接空气供应部106和空气流动部130。流入延伸部138和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一体地成型。
当空气供应部106直接在空气流动部130内吐出空气时,空气供应部106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上述的风扇管道部108可能会妨碍空气流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前方。
因此,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形成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的流入延伸部138,并且,可以在空气供应部106与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或流动空间135隔开间隔的状态下,向所述流动空间135供应空气。
另一方面,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在所述滚筒200的下方位于所述箱体100的侧向一侧,所述流入延伸部138可以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位于所述空气供应部106的上方的一侧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空气供应部106连接。
如上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设置在底座部105上,并且可以位于靠近侧向一侧,例如第一侧面板109的位置,以避免与滚筒200的最下端发生物理干扰。
由此,空气流动部130的流动外周面134中位于空气供应部106的上方的部分,即对应于流动外周面134的下侧的侧向一侧的部分开放,流入延伸部138可以从流动外周面134的开放的部分朝着空气供应部106向下方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供应部106位于偏向底座部105的侧向一侧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其与滚筒200的结构干扰。
另外,由于流入延伸部138从位于空气供应部106的上方的一侧向下方延伸,因此能够减小流入延伸部138的延伸距离,并且流入延伸部138的延伸形态大致与空气流动部130的切线相似,从而能够有效地设定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吐出方向B,并且能够改善流动空间135中的空气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图27示出了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并用于结合风扇管道部108的流入延伸部138,图28示出了插入到流动空间135中的风扇管道部108,图29示出了图28中去除了风扇管道部108的流入延伸部138的流动空间135。
参照图27至图2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包括延伸空间1381,所述延伸空间1381从所述流动空间135向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延伸并向前方开放。
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包括上述的风扇管道部108,风扇管道部10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所述延伸空间1381并向所述流动空间135吐出空气。
另外,所述风扇管道部108可以包括空气吐出部1082,所述空气吐出部1082插入到所述延伸空间1381并隔开所述流动空间135和所述延伸空间1381,并向所述流动空间135吐出空气。
如上所述,流入延伸部138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延伸,并且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与所述流入延伸部138连接。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包括从流动空间135延伸的延伸空间1381,并且流入延伸部138的正面开放,风扇管道部108可以从前方插入其中。
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包括包围延伸空间1381的延伸周面1385,并且可以形成遮蔽延伸空间1381的后方的延伸凹陷面1383。流入延伸部138可以与空气流动部130一体地成型并从后板110的后基准面111或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形成。
延伸周面1385可以从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凸出。延伸空间1381可以与流动空间135连接,延伸周面1385可以设置为在除延伸空间1381与流动空间135的连接区域以外的其余区域包围延伸空间1381。
即,沿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延伸的流动外周面134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可以因延伸空间1381而形成为开放的环形,延伸外周面可以包围延伸空间1381,并且可以使流动外周面134的所述一端和另一端连接。
流动外周面134和延伸外周面可以一起形成一个闭截面。流动外周面134和延伸外周面可以设置为一起包围流动空间135和延伸空间1381的外侧周缘,延伸外周面可以设置为流动外周面134的一部分。
延伸凹陷面1383可以位于后方凸出面149的后方,并且可以从流动凹陷面132延伸。即,延伸凹陷面1383可以与流动凹陷面132一起形成位于后方凸出面149的后方的一个面。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风扇管道部108可以从空气供应部106延伸,其面向流动空间135或延伸空间1381的端部可以插入到所述延伸空间1381内,并且可以与后板110结合。
风扇管道部108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并向流动空间135吐出空气。风扇管道部108的空气吐出方向B可以与流动凹陷面132平行,并且可以平行于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或切线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风扇管道部108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并向流动空间135吐出空气,由此可以使空气的吐出方向B与流动空间135和后板110平行,从而能够使空气的湍流流动最小化。
另外,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设置在风扇管道部108的面向流动空间135的端部。例如,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对应于风扇管道部108的所述端部。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并吐出空气,并且空气的吐出方向B可以与流动空间135或后板110平行地设置。
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设置为将流动空间135和延伸空间1381分隔开。例如,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设置为遮蔽流动空间135和延伸空间1381的边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向流动空间135吐出空气。
图2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吐出部1082遮蔽整个流动空间135和延伸空间1381的边界区域的情形。即,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与流动凹陷面132或延伸凹陷面1383接触,并且可以与两端部分别沿流动空间135的周向彼此相对的延伸周面1385或流动外周面134接触。
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形成为沿流动空间135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即,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具有与流动外周面134相对应的曲率并与流动外周面134一起包围整个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
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在面向流动空间135的一面上形成用于吐出空气的空气吐出口。空气吐出口可以向与流动凹陷面132平行的方向吐出空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扇管道部108的空气吐出部1082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内,并将流动空间135与延伸空间1381分隔开,从而能够有效地阻止向延伸空间1381产生不必要的空气流入。
另外,空气吐出部1082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并向平行于流动凹陷面132的方向吐出空气,从而能够减少提供到流动空间135的空气的湍流流动,并且能够提高从除空气吐出部1082以外的风扇管道部108延伸的形状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外侧密封件320,所述外侧密封件320形成为环形并包围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并且设置为抑制空气泄漏。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后板110可以包括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所述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沿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所述外侧周缘延伸,所述外侧密封件320从前方安置在其上。
另外,所述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包括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所述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与所述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一起包围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所述外侧密封件320从前方安置在其上。
具体而言,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可以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支撑外侧密封件320。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可以设置在后方凸出面149上,或者可以设置在后基准面111上。
图2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形成在与流动外周面134连接的后方凸出面149上并安置有外侧密封件320的情形。
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可以与后方凸出面149平行或者从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凹陷。外侧密封件320可以结合并固定于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
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可以设置在空气吐出部1082上。如上所述,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设置为与空气外周面一起包围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因此,在空气吐出部1082的前方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安置外侧密封件320的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
图2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在空气吐出部1082的前方面上的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可以从空气吐出部1082的外表面向后方凹陷,并且可以与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一起形成一个圆形。
在本发明中,圆形不仅可以包括沿周向具有恒定半径的正圆形,还可以包括具有半径变化的椭圆形。即,在本发明中,圆形可以是曲率沿圆周不同地变化的闭合曲线的统称。
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和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可以彼此连续地连接,并且可以一起构成与外侧密封件320的形状相对应的一个环形。由此,外侧密封件320可以同时安置在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和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流动外周面134上设置有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的同时,在空气吐出部1082上设置有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由此,能够确保流动空间135的气密性,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向流入延伸部138侧泄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管道部108还可以包括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从所述空气吐出部1082向所述延伸空间1381的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后板110结合。
另外,后板110可以包括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可以从所述流入延伸部138的外侧向后方凹陷,并且所述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从前方安置于所述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
参照图28,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从空气吐出部1082向空气流动部130和流入延伸部138的外侧延伸。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在流动空间135或延伸空间1381产生用于结合空气吐出部1082的结合部位而阻碍空气流动或产生空气泄漏的情形。
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从空气吐出部1082沿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延伸。即,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沿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延伸。因此,空气吐出部1082可以构成包括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的一个弧形。
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安置在后方凸出面149上。即,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可以设置在后方凸出面149上。图29示出了安置有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的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
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可以从后方凸出面149向后方凹陷,并且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从前方安置到其上。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可以从空气吐出部1082的基于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前方侧延伸并安置在后方凸出面149上。
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从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的空气吐出部1082延伸,因此,风扇管道结合部1491形成为向延伸空间1381开放的槽形状,从而能够防止在结合风扇管道延伸部1084时产生间隔。
另一方面,图3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送风部107从流入延伸部138的前方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的内部的情形,图31示出了与送风风扇壳体的后方结合的送风马达1073。
参照图30和图3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送风部107可以包括送风风扇1071和送风马达1073,送风部10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所述延伸空间1381并向所述风扇管道的内部吹送空气。
如上所述,送风部107可以位于空气供应部106的后方侧,并且可以向后方与流入延伸部138相对。送风部107的送风风扇壳体和送风马达107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从而能够充分确保空气供应部106整体的前后方向长度。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部107的送风风扇1071可以位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所述送风马达1073可以配置在所述送风风扇1071的后方并插入到所述延伸空间138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后板110上的后方凸出部140和流入延伸部138可以呈阶梯状地向后方凸出并在其内部形成空间,在送风部107的送风风扇1071或送风风扇壳体的后方可以配置有送风马达1073。
由此,位于送风部107的送风风扇1071或送风风扇壳体的后方的送风马达1073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位于送风马达1073的前方的送风风扇1071或送风风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后方凸出部140内部的空间。
由于送风马达1073可以插入到延伸空间1381内,并且送风马达1073可以与延伸凹陷面1383结合,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后板110可以配置有复数个相当于马达等的动力发生装置。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板110可以与送风马达1073和驱动部400形成结合关系。
另一方面,图3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底座部105或下部板103向后方凸出并支撑送风风扇壳体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
参照图3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包括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可以在所述送风风扇1071的下方支撑所述送风风扇1071。
另外,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所述后方外周面148可以包括供所述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从前方插入的支撑插入部1482。如上所述,送风风扇1071可以插入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因此,位于送风风扇1071的下方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也可以插入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
由此,在后方凸出部140可以设置有供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从前方插入的支撑插入部1482,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与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形成结合关系。
支撑插入部1482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设置于后方凸出面149并供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从前方插入其中,或者,如下文所述,可以形成于后方外周面148并供支撑插入部1482插入。
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包括向前方开放并供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插入其中的空间,所述空间可以对应于后方凸出部140内部的空间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单独地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部105或下部板103设置用于支撑送风风扇1071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能够稳定地固定并支撑送风风扇1071或送风风扇壳体,并且还可以通过使送风风扇1071的旋转中心与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流路的中央一致来提高空气的流动性。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后板110,即后方凸出部140设置供所述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插入的支撑插入部1482,能够有效地将包括所述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在内的送风风扇1071和送风风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
另一方面,图3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后方观察的插入有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的支撑插入部1482,图33示出了从前方观察的支撑插入部1482。
参照图32和图3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由所述后方外周面148向后方凹陷而形成,并且可以位于所述后板110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设置在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外周面148。后方外周面148的面向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的一部分可以向后方凹陷而形成支撑插入部1482。
另外,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位于后板110的下端。即,后方外周面148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为与后板110的下端一致,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形成在后方外周面148的所述下端。
在设置有支撑插入部1482的后方外周面148的外侧可能不存在后基准面111。即,形成在后方外周面148上的支撑插入部1482在其下方不存在后基准面111,并且可以设置为对应于后板110的下端一部分。
另一方面,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位于后板110的下端,并且可以设置为上下方向上开放且向后方凹陷的槽形状。即,插入于支撑插入部1482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可以向下方露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可以从下方支撑送风风扇壳体,因此,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可以作为底座部105或下部板103的一部分形成箱体100的底面的一部分。
由此,可以在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外周面148中的下端设置支撑插入部1482,以使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能够插入,并且位于送风风扇1071的下方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可以插入到支撑插入部1482。
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的一部分比支撑插入部1482更向下方凸出,并且比所述支撑插入部1482更向后方延伸,由此,可以从下方支撑包括所述支撑插入部1482在内的后方凸出部140和后板110。
图3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的下部从支撑插入部1482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并从下方支撑后板110的情形。
另一方面,支撑插入部1482从后方外周面148向后方凹陷的深度可以与后方外周面148从后基准面111延伸的长度相同。即,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设置为整个后方外周面148向下方开放的形状。
流入延伸部138的延伸周面1385的一部分可以从所述支撑插入部1482向后方延伸。即,延伸凹陷面可以位于支撑插入部1482的后方,延伸空间1381的下方可以被延伸周面1385遮蔽,后方凸出部140内部的空间可以从支撑插入部1482向下方开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插入部1482形成在位于后板110的下端的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外周面148,由此能够有效地确保位于送风风扇壳体的下方的送风风扇支撑部1075的长度。
另一方面,参照图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方外周面148的所述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位于所述后板110的下端,除所述支撑插入部1482以外的其余部分可以从所述后板110的下端向上方隔开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入延伸部138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向后板110的下端延伸,以与位于滚筒200的下方的空气供应部106连接,并且,包围空气流动部130和流入延伸部138的后方凸出部140也可以从流入延伸部138的周边延伸至后板110的下端。
位于流入延伸部138的下方的后方外周面148可以构成后板110的下端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形成有支撑插入部1482,后方外周面148中除支撑插入部1482以外的其余部分可以位于比后板110的下端更靠向上方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后方凸出部140的面积不必要地扩张。
即,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后方凸出部140的一部分延伸至后板110的下端,使得流入延伸部138可以从后方凸出部140向后方凸出,并且支撑插入部1482可以设置在后板110的下端,而其余部分位于比后板110的下端更靠向上方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箱体100向后方所占据的外部空间不必要地增加。
另一方面,图3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引导部。
参照图34,空气引导部可以设置为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内部引导空气的流动,并且可以包括流出引导部136和流入引导部137。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从所述流动凹陷面132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凸出,并引导空气流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
流出引导部136可以包括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和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可以以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为基准位于所述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并且其从所述流动凹陷面132凸出的最大高度可以设置为所述流动空间135的深度以上。
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可以沿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周缘位于所述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和所述空气供应部106之间,并且其从所述流动凹陷面132凸出的最大高度可以设置为低于所述流动空间135的深度。
流入引导部137可以设置于流动内周面133,并且可以设置为向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凸出并引导从所述空气供应部106供应的空气的流动。
图3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入引导部137,图36示出了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图37示出了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
下面,参照图34至图37,具体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引导部。
空气引导部可以设置为从所述流动空间135中凸出并引导空气的流动。空气引导部可以设置为从流动空间135凸出的形状并引导空气流动。
从空气供应部106供应的空气在流动空间135中流动,并且空气引导部引导在流动空间135中流动的空气的流动,从而能够改善流动阻力,或者改善流向滚筒背面210的空气的均匀性,或者通过减少湍流流动来增加循环流路的空气流量并提高滚筒200的烘干效率。
空气引导部可以以各种形状设置在不同位置。例如,空气引导部可以形成为从流动外周面134、流动内周面133以及流动凹陷面132中的任一个凸出到流动空间135的内部的形状。
空气引导部可以单独制造并结合到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面,即流动外周面134、流动内周面133以及流动凹陷面132上,或者可以与所述内侧面一体地成型。
空气引导部可以位于与空气供应部106相对的位置,并引导从空气供应部106流入的空气的流动,或者可以设置在与空气供应部106隔开间隔的流动空间135的任一位置,并引导在流动空间135中流动的空气的流动。
空气引导部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面向滚筒背面210凸出,并引导流动空间135的空气向滚筒背面210流动,或者可以向空气供应部106凸出,并引导向流动空间135流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另一方面,参照图34和图35,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上述的空气供应部106和流入延伸部138,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流入引导部137。
流入引导部137相当于空气引导部,流入引导部137可以位于与所述流入延伸部138相对的位置,并引导从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吐出的空气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流入的方向。
如上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形成为大致环形并包围驱动安装部120,流入延伸部138从空气流动部130的一侧延伸,并且空气供应部106从流入延伸部138吐出空气,因此,从空气供应部106向空气流动部130流入的空气可以以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为基准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分支并流入。
图34和图35通过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空气供应部106向流动空间135流入的空气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分开流动的情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第一延伸流路1302,以空气供应部106为基准沿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中的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延伸流路1304,沿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即,在空气流动部130中,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一起形成空气流动部130并构成一个环形。可以根据以空气供应部106为基准延伸的方向来在概念上区分和定义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
即,空气流动部130的以空气供应部106为基准沿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可以被定义为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沿另一方向延伸的其余部分可以被定义为第二延伸流路1304。
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设置为彼此连接的形式,以一起构成环形。以空气供应部106和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心为基准,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在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彼此连接。
图34和图3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以空气供应部106为基准沿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沿另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流路1304。
在本发明中,当从前方观察空气流动部130时,所述一方向可以是逆时针方向,而所述另一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所述一方向也可以对应于顺时针方向,而所述另一方向也可以对应于逆时针方向。
在空气流动部130中定义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从空气供应部106向流动空间135流入的空气可以分开流入到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中的每一个。
由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在与空气供应部106相对的位置设置流入引导部137,能够引导从空气供应部106流入的空气的流入方向和流入量。
流入引导部137可以从流入凹陷面向前方凸出,或者从流动内周面133向空气供应部106凸出,或者从流动外周面134凸出。
流入引导部13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从空气供应部106吐出空气的吐出方向B上,并且可以大致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和空气供应部106之间。即,流入引导部137可以位于驱动安装部120和空气供应部106之间。
流入引导部137可以通过引导从空气供应部106吐出的空气的流动,来调节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入的空气的流量比例,或者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分别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来改善流动性。
即,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形成有效的空气的流动,例如,通过流入引导部137提高空气流动部130整体的空气均匀度,或者根据需要增加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中任一个的流量等,来向滚筒背面210供应空气。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入引导部137可以设置于所述流动内周面133并向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凸出。图34和图3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在流动内周面133上的流入引导部137。
在流入引导部137从流动凹陷面132等凸出的情况下,与流入引导部137接触而被引导流动方向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沿流入引导部137的周缘流动,由此,空气可能无法有效地遵循通过流入引导部137的预期流动方向,或者可能会产生湍流流动。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在流动内周面133上设置流入引导部137,能够使流入引导部137容易地向空气供应部106凸出,并且能够有效地引导空气的流动方向。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以所述流动内周面133的一部分向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凸出的方式延伸并形成有所述流入引导部13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入引导部137可以对应于流动内周面133的一部分。即,流动内周面133的面向空气供应部106的一部分可以向流动空间135凸出而形成流入引导部137。
由此,流入引导部137可以具有从流动凹陷面132向前方凸出的形状,以在其后方形成空间。图19示出了从后方观察的与空气流动部130的流动凹陷面132和流动内周面133一体地成型的流入引导部13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由于流入引导部137设置为流动内周面133的一部分,因此,在包括空气流动部130等的后板110的成型过程中,流入引导部137也一起被成型,从而可能有利于制造。
另一方面,参照图3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动内周面133的与所述流入引导部137相对应的部分可以以直线延伸,而其余部分可以以曲线延伸。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形成为环形,因此,流动外周面134和流动内周面133也可以构成大致圆周形状的环形,并包围流动空间13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动内周面133可以包括向空气供应部106凸出的流入引导部137,由此,流动内周面133可以具有圆周形状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凸出的环形。
例如,流动内周面133可以设置为呈流线型。即,流动内周面133可以设置为在除所述流入引导部137以外的部分以与正圆的圆周形状对应的曲线延伸而在流入引导部137向空气供应部106以直线延伸的流线型。
流入引导部137可以形成为以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为基准,越靠近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宽度越变窄的形状。即,流入引导部137可以具有从流动内周面133向空气供应部106尖尖地凸出的形状。
由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从空气供应部106吐出的空气可以通过外侧大致以直线延伸的流入引导部137有效地分开流动。
进一步,通过流入引导部137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分开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和湍流流动被以与圆周形状对应的曲线延伸的流动内周面133有效地改善而提高流动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设置为使向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动的空气量大于向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动的空气量。
另外,所述流入引导部137可以引导向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向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供应部106吐出空气的吐出方向B可以设置为更靠近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中的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由此,供应到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可以比供应到第二延伸流路的空气多。
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不同地设定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空气流量,可以设定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中空气集中吐出的区域,并且可以有效地向滚筒200的内部供应空气。
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供应的空气的流量可以通过对流入到滚筒200的内部并被吐出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分析来确定,或者可以从其他考虑到烘干效率的策略方面确定。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被集中到第一延伸流路1302并通过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开放的正面将大量的空气供应到空气通过部230,并且,可以通过使一部分空气流动到第二延伸流路1304来抵消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流动阻力,并通过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正面将空气供应到空气通过部230。
参照图34,如上所述,空气供应部106可以位于在滚筒200的下方偏向侧向一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中的任意一个可以相对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下部,而另一个可以相对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上部。
即使在烘干程序中,通过滚筒200的旋转,容纳在滚筒200的内部的衣物的一部分从滚筒200的内侧面沿滚筒200的旋转方向被提升,所述衣物也可以因自重而整体分布在滚筒200内部的下部侧。
在该情况下,从空气通过部230向对应于滚筒200内部的下部侧的区域供应空气可能因滚筒200内部的衣物而产生较强的流动阻力,因此可能不利于空气的循环。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相对增加了向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侧向一侧和上部的第一延伸流路1302供应的空气流量,并且相对减少了向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侧向另一侧和下部的第二延伸流路1304供应的空气流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供应到空气通过部230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并将空气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另外,当使空气仅在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动时,仅使用整个空气流动部130中的限定的流路,从而增加了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流动阻力,因此可能是不利的。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增加第一延伸流路1302中的空气流量的同时,还使预定量以上的空气在第二延伸流路1304中流动,由此能够改善整个空气流动部130的流动阻力,并且能够提高流出空气的均匀性,从而能够执行有效的烘干程序。
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的吐出方向B可以根据从风扇管道部108吐出空气的空气吐出口所面向的方向等设计方面来设定。另一方面,在空气供应部106中产生空气流动的送风风扇1071可以沿其切线方向吐出空气,送风风扇1071的切线方向,即从送风风扇1071吐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也可以被设置为朝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
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送风风扇壳体与风扇管道部108的连接部位作为送风风扇1071的切线方向可以被设置为朝向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风扇管道部108也大致与所述送风风扇1071的切线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且空气吐出口的开放的方向,即空气吐出方向B设置在比第二延伸流路1304更靠近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位置,从而能够使从送风风扇1071到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的湍流流动最小化,并且能够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供应相对大量的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需要向第二延伸流路1304提供预定量以上的空气流量,因此,所述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吐出方向B可以不完全朝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或者从空气供应部106吐出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流出第一延伸流路1302。
另外,流入引导部137使通过空气供应部106以主要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入的方式延伸的空气的一部分分开并流向第二延伸流路1304而不流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
即,流入引导部137可以配置在更靠近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位置,使流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一部分空气分支并将所述空气引向第二延伸流路1304。例如,流入引导部137的从流动内周面133凸出的端部可以设置在比第二延伸流路1304更靠近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可以在衣物的烘干过程中以所述滚筒200在所述另一方向上比在所述一方向上旋转更多的方式旋转所述滚筒200。
另外,所述滚筒200沿所述另一方向旋转,并且沿所述一方向流动的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可以流入到所述滚筒200的内部。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中,在衣物的烘干程序中,可以由驱动部400使滚筒200的旋转,并且空气可以通过空气流动部130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在从空气流动部130供应空气的过程中,驱动部400可以以滚筒200在所述另一方向上的旋转量为在所述一方向上的旋转量以上的方式旋转滚筒200。驱动部400可以通过控制部调节旋转方向和转速。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流路1302可以从空气供应部106向一方向延伸,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向另一方向延伸。
因此,在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动的空气可以沿所述一方向流动,在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动的空气可以沿所述另一方向流动。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入比第二延伸流路1304更大的空气流量,因此,重要的是,改善经由第一延伸流路1302供应到空气通过部230的空气的流动性。
由此,在衣物的烘干程序中,控制部可以通过控制驱动部400来以滚筒200向另一方向旋转的旋转量大于向一方向旋转的旋转量的方式旋转滚筒200,由此,沿第一延伸流路1302向一方向流动的空气相对于向另一方向旋转的空气通过部230的相对速度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经由空气通过部230流入到滚筒200的内部的流入量。
另外,如上所述,在滚筒200向另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滚筒200内部的衣物在与滚筒周面290之间的摩擦或衣物提升筋280等的作用下,可以在滚筒200内部的下部侧沿滚筒200的内侧面向另一方向旋转。
此时,在滚筒200的内部被提升到上部的衣物可以因自重而从滚筒200的最上端或与最上端向一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掉落到下方。
因此,在滚筒200的内部,以滚筒200的内侧面为基准,与滚筒200的最上端向另一方向侧隔开间隔的区域中的衣物的分布程度低,使得空气容易流入,并且流入的空气与衣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有利于烘干效率,由此,所述区域可以对应于用于烘干衣物的空气的集中流入区域。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滚筒200的主旋转方向设定为另一方向,并且使大量的空气流向从空气供应部106或流入延伸部138向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流路1302,从而能够使空气经由空气流动部130有效地流入到滚筒200的内部,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空气的流动阻力并提高衣物的烘干效率。
在整个衣物的烘干程序中,滚筒200可以仅向另一方向旋转,或者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旋转且向另一方向旋转的旋转量为向一方向旋转的旋转量以上。
另一方面,不仅可以以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空气流量为基准来确定滚筒200的主旋转方向,而且,也可以首先确定滚筒200的主旋转方向,然后根据滚筒200的主旋转方向来确定由空气供应部106和流入引导部137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供给的空气流量。
另一方面,参照图34和图35,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形成在所述流动内周面133和所述流动外周面134之间,所述流入引导部137在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上与所述流动外周面134的隔开距离L2可以设置为小于在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上与所述流动外周面134的隔开距离L3。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入引导部137可以由流动内周面133的一部分向空气供应部106侧凸出而形成。另一方面,流入引导部137的凸出方向可以设计为比第二延伸流路1304更靠近第一延伸流路1302。
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面向空气供应部106的空气流入区域可以限定在流入引导部137和流动外周面134之间,流入引导部137在第一延伸流路1302上与流动外周面134的隔开距离L2可以形成为小于在第二延伸流路1304上与流动外周面134的隔开距离L3。
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流入引导部137可以沿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凸出,凸出方向可以形成为比第二延伸流路1304更靠近第一延伸流路1302。
即,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由流入引导部137和流动外周面134限定的宽度可以形成为小于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被引向第二延伸流路1304而被阻止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流入。
另一方面,图36和图3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出引导部13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引导部可以包括流出引导部136。
参照图36和图37,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遮蔽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后方的流动凹陷面132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凸出,并引导所述流动空间135的空气流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可以在流动空间135中沿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流动,并且可以通过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流向前方。但是,流动空间135中的空气的主流动方向不向前方,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流出引导部136引导流动空间135的空气流向前方。
流出引导部136可以设置为从流动凹陷面132向前方,即空气通过面239凸出。流经流出引导部的空气可以因流出引导部的凸出而产生向前方的流动。
由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有效地流出,空气可以经由空气通过部230从空气流动部130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
流出引导部136的形状或数量可以不同,图36和图37示出了流动凹陷面132形成为向前方凸出并形成所述流出引导部136的情形。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与所述流动外周面134和所述流动内周面133连接。即,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与流动凹陷面132、流动外周面134以及流动内周面133连接,并使空气流向前方侧。
如果流出引导部136与流动内周面133或流动外周面134之间隔开间隔,则空气可能流向流出引导部和流动内周面133或流动外周面134之间,而空气的流动不会被流出引导部136引向前方。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出引导部136设置为与流动外周面134和流动内周面133连接,从而能够引导流经流出引导部136的空气整体流向前方。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出引导部136可以由所述流动凹陷面132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弯折或弯曲而形成。即,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作为流动凹陷面132的一部分设置。
例如,流出引导部136可以在对后板110进行冲压工序等来成型空气流动部130的过程中一起成型。图19示出了从后方观察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出引导部136。
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与流动外周面134和流动内周面133连接,因此,在流出引导部136的后方可以形成有由流动凹陷面132与流动外周面134和流动内周面133一起向前方凹陷的空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电力线405。电力线405可以在所述后板110的后方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引出,并且可以向所述驱动部400供电。
电力线405可以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沿着安装侧面部124和/或安装正面部122延伸,并且可以在后板110的后方从驱动安装部120向外侧引出。电力线405可以与设置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正面部122或安装侧面部124的电力端口404连接。
图41示出了电力端口404和电力线405。配置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的驱动部400可以与所述电力端口404结合并从所述电力端口404接收电力而驱动。
另一方面,在所述空气流动部130中,所述流出引导部136的后方侧可以向前方凹陷并形成供所述电力线405横穿且延伸的空间。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流动凹陷面132的一部分向前方隆起而凸出,从而可以形成流出引导部136。
流出引导部136可以与流动外周面134和流动内周面133连接,因此,在流出引导部136的后方可以形成沿着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开放且向前方凹陷的空间。
从驱动安装部120延伸的电力线405沿着流出引导部136的背面延伸,从而可以横穿所述流出引导部136并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延伸。电力线405可以经由后方凸出部140的扩大凸出区域引入到箱体100的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包围驱动安装部120的空气流动部130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并且从后板110的后方向驱动安装部120的外侧延伸的电力线405横穿空气流动部130并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延伸时,电力线405的延伸长度可能因向后方凸出的空气流动部130而增加。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后板110的后方侧结合有后盖500,并且横穿空气流动部130的流动凹陷面132等并延伸的电力线405,可能会对后盖500和后板110之间的结合造成结构干扰,例如,使后盖500的流动盖后方面514和流动凹陷面132之间隔开间隔,或者使流动盖外周面512和流动外周面134之间隔开间隔等。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形成流出引导部136以使流动空间135的空气向前方侧流动的同时将流出引导部136设置为流动凹陷面132的一部分,并且在流出引导部136的后方侧形成沿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开放并向前方凹陷的空间,能够将从驱动安装部120引出的电力线405对后盖500的结合造成的影响最小化,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并延伸。
再次参照图36和图3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出引导部136可以包括引导中央部1366和引导倾斜部1368。引导中央部1366可以从所述流动凹陷面132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凸出。
引导倾斜部1368从所述引导中央部1366沿着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延伸,并且越远离所述流动中央部,从所述流动凹陷面132凸出的高度越减小。
包括引导中央部1366和引导倾斜部1368的流出引导部136可以在流动空间135内形成为山丘形态。引导中央部1366可以包括流出引导部136中的从流动凹陷面132凸出最大的区域,引导倾斜部1368分别可以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延伸。
引导倾斜部1368可以从引导中央部1366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设置为随着远离引导中央部1366,从流动凹陷面132凸出的高度逐渐减小。
引导中央部1366和引导倾斜部1368可以与流动凹陷面132、流动外周面134以及流动内周面133一体地成型,并且可以形成为曲面或平面形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流出引导部136中,由于在从流动凹陷面132向空气通过部230凸出的流动中央部的一方向侧和/或另一方向侧设置有流动倾斜部,因此能够最小化经过流出引导部136的空气的湍流流动的产生。
另一方面,图3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空气流动部130的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图36放大示出了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出引导部136可以包括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可以以形成为环形的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为基准,位于所述流入延伸部138的相反侧。
如上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以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例如驱动安装部120为基准,在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彼此连接。
即,沿着第一延伸流路1302向一方向流动的空气和沿着第二延伸流路1304向另一方向流动的空气,可以在空气流动部130中的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相遇。
在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彼此相遇的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空气,具有彼此相对的流动方向,因此,彼此相对流动的空气流动在空气流动部130中的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彼此发生碰撞,并且形成湍流流动且产生噪音和振动,从而可能产生流速和流压的损失。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配置在空气流动部130中的空气供应部106的相反侧、即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连接的位置,因此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向前方流动并经由空气通过部230向滚筒200的内部流入,而不会彼此发生碰撞。
进一步,如上所述,将空气集中供应到位于滚筒200的内部的最上端的一方向的区域可能是有利的,在与该区域相对的第一延伸流路1302中,流动压力在滚筒200的最上端和从最上端向一方向隔开间隔的区域增加,从而有利于向前方流出的空气流量增加。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延伸流路1302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连接位置设置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第一延伸流路1302中比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更靠上游侧的流动压力,可以因由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引起的流动阻力增加而增大。
即,在沿着空气流动部130的上部延伸的第一延伸流路1302中,可以通过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来在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的上游侧、例如空气流动部130的最上端或位于最上端的一方向的区域形成空气的强大流动压力,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从滚筒200的最上端和位于最上端的一方向的区域向空气通过部230流出的空气流量。
另一方面,参照图3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的最大凸出高度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所述流动空间135的深度。例如,第一流出引导部的凸出端部、即引导中央部1366可以与后方凸出面149共面,或者可以比后方凸出面149更向前方凸出。
如上所述,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可以防止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空气和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空气彼此发生碰撞,并且通过增加第一延伸流路1302的流动阻力,能够在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的上游侧形成最大流动压力。
即,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可以设置为抑制空气朝着一方向或另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由此,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从流动凹陷面132凸出的高度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空气流动部130的深度。
另一方面,图3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于空气流动部130的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图37放大示出了所述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
参照图34和图3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流出引导部136可以包括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配置在所述流入延伸部138和所述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之间,并能够引导所述流动空间135的空气流动流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
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可以配置在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和流入延伸部138或空气供应部106之间。即,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可以位于第一延伸流路1302或第二延伸流路1304内并引导经过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的空气向前方侧流动。
沿流动空间135流动的空气随着流动压力增加或扩散,可以经由空气流动部130的开放的正面131向前方流出。需要说明的是,空气流动部130的各个位置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形成不同的流动压力,从而空气的前方流出量可能不相同。
另外,可以策略性地增加空气流动部130的特定区域中的空气的流动压力并增加空气的流出量,以提高衣物的烘干效率。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配置在空气的流动压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过低形成的区域,或者可以配置在从提高烘干效率或能效比的策略角度来看需要增加空气流出量的区域。
在空气流动部130中,可以通过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来使向空气通过部230供应的空气流出量整体上增加,并且能够增加从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的均匀性,或者能够有效地提高特定位置的空气流出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上。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使更多的空气从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向第一延伸流路1302,以提高衣物的烘干效率并改善流入滚筒200的内部的空气的流动性。
因此,与第一延伸流路1302相比,第二延伸流路1304的空气流量相对较低,由此,第二延伸流路1304中的空气的流动压力相对较低,从而向前方流动的空气的流出量可能较少。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延伸流路1304设置有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因此在第二延伸流路1304流动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的同时形成向前方侧的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流向空气通过部230的空气流出量,并且能够提高从整个空气流动部130向空气通过部230供应的空气的均匀性。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供应部106从所述流入延伸部138向所述流动空间135吐出空气的吐出方向B可以设置为更接近所述第一延伸流路1302,而不是所述第二延伸流路1304。
由此,与第二延伸流路1304相比,在第一延伸流路1302中,空气的流动压力相对较高,从而能够有效地确保空气的流出量,而第二延伸流路1304可以通过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来改善流动压力并改善空气流出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的最大凸出高度可以设置为小于所述流动空间135的深度。另外,所述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的最大凸出高度可以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的最大凸出高度。
与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不同地,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配置在第一延伸流路1302或第二延伸流路1304上,因此需要将经由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确保在规定水平。
即,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的最大凸出高度可以形成为小于流动空间135的深度,以防止空气流动部130中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阻力过度增加,并且使空气经过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并在整个流动空间135流动。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的最大凸出高度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流动空间135的深度,第二流出引导部1364的最大凸出高度可以形成为小于流动空间135的深度且更小于第一流出引导部1362。
另一方面,图3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的正面上的安装托架126,图3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安装托架126的立体图。
另外,图40示出了从前方观察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托架安置部128的安装正面部122,图41示出了从后方观察的图40的安装正面部12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从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覆盖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托架126从前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所述驱动部400可以通过所述驱动安装部120来与所述安装托架126紧固。
如上所述,驱动部400可以从后方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驱动安装部120设置为后板110的一部分,因此,为了稳定地支撑相当于高重量振动体的驱动部400并防止发生变形,可以使安装托架126从前方结合于驱动安置部。
安装托架126可以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正面部122。在安装正面部122可以设置有供安装托架126结合的托架安置部128,安装托架126可以安置于托架安置部128。
安装托架126可以形成为环形的板状。即,安装托架126可以形成为圆形盘状,其中央侧可以被驱动部400的轴承延伸部440和驱动轴430贯通。
安装托架126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与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正面部122对应,安装正面部122可以形成为与驱动部400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可以具有圆形截面,安装正面部122可以形成为圆形并配置在驱动部400的前方,安装托架126可以形成为环形并覆盖安装正面部122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安装托架126的中央侧可以被驱动轴430贯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可以直接结合在安装正面部122,安装托架126可以结合在安装正面部122并通过安装正面部122来与驱动部400结合。
当驱动部400与安装托架126结合且安装托架126结合于安装正面部122等时,在确保驱动安装部120的刚性方面存在极限,并且,由于驱动部400和安装托架126的结合部位与安装托架126和驱动安装部120之间的结合部位被分开设置,因此结合结构所需的空间可能会增大。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托架126和驱动部400分别直接结合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正面部122,因此能够通过安装托架126来有效地增加驱动安装部120的刚性,并且还可以有效地形成安装托架126和驱动部400之间的紧固关系,从而能够稳定地结合驱动部400。
另一方面,图42示出了驱动部400、驱动安装部120以及安装托架126结合状态的截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所述驱动安装部120以及所述安装托架12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层叠并紧固在一起。
即,安装托架126和安装正面部1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前后方向彼此重叠,驱动部400和安装正面部1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前后方向彼此重叠。
安装托架126、安装正面部122以及驱动部400可以在彼此重叠在一起的区域层叠,并且可以在层叠的区域一起形成紧固关系,因此,可以在通过安装托架126加强安装正面部122的同时,能够有效地结合驱动部400。
通过上述的结构,安装托架126可以通过安装正面部122来与驱动部400结合,而不与驱动部400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形成紧凑的结合结构。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托架126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部1261和安装紧固部1262。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和所述驱动部400紧固在一起,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紧固,而不与所述驱动部400紧固。
参照图38和图3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托架126可以在不与驱动部40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一体式紧固部1261来与驱动部400形成结合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安装紧固部1262来增强与安装正面部122的结合力。
具体而言,安装托架126的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在后方与安装正面部122和驱动部400一起形成结合关系。例如,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贯通安装正面部122并与驱动部400形成结合关系。
由此,安装托架126不仅可以与安装正面部122结合,而且还与驱动部400结合,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驱动部400的结合力。
另一方面,安装托架126的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与一体式紧固部1261隔开间隔并实现安装托架126和驱动安装部120之间的结合。即,安装托架126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部1261,与驱动安装部120和驱动部400结合在一起;以及安装紧固部1262,与驱动安装部120结合,而不与所述驱动部400结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除了一体式紧固部1261以外,安装托架126还具有安装紧固部1262,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与驱动安装部120的结合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加强驱动安装部120的刚性。
另一方面,参照图40至图42,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和安装紧固构件1264。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可以一并贯通所述一体式紧固部1261、所述驱动安装部120以及所述驱动部400,并且可以使它们彼此紧固。安装紧固构件1264可以与所述驱动部400隔开间隔并贯通所述安装紧固部1262和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并且可以使它们彼此紧固。
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可以与安装托架126、驱动安装部120或驱动部400一体地设置,或者可以单独制造并同时贯通安装托架126、驱动安装部120以及驱动部400。
安装紧固构件1264可以与安装托架126或驱动安装部120一体地设置,或者可以单独制造并同时贯通安装托架126和驱动安装部120。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和安装紧固构件1264可以形成为螺栓等形态。
在安装托架126中,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通过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来与安装正面部122和驱动部400同时形成结合关系,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通过安装紧固构件1264来与安装正面部122形成结合关系。
另一方面,参照图4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包括驱动紧固部402,所述驱动紧固部402通过所述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紧固在所述驱动安装部120,所述驱动紧固部402、所述驱动安装部120以及所述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彼此层叠并被所述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贯通。
具体而言,驱动部400可以包括驱动紧固部402,所述驱动紧固部402可以通过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来与驱动安装部120和安装托架126结合。驱动紧固部402可以从驱动部400的外周面向外侧凸出形成。
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可以从前方向后方,或者从后方向前方贯通安装托架126和安装正面部122,驱动部400可以包括被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贯通的驱动紧固部40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置有从驱动部400向外侧凸出的驱动紧固部402,因此,贯通安装托架126和安装正面部122的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向外侧露出,而不会插入到驱动部400的内部,从而可以容易结合。
另一方面,参照图4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部分410、第二驱动部分420以及驱动轴430。第一驱动部分410可以容纳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内部并紧固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10的后方与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10结合,并且可以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和所述安装侧面部124隔开间隔,驱动轴430可以从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10向前方延伸并贯通所述安装正面部122,并且可以与所述驱动连接部220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直接结合于滚筒200,因此可以设置用于调节驱动轴430的转速并确保充分的扭矩的变速器,以使具有较大荷重的滚筒200旋转。
在驱动部400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相当于产生所述滚筒200的旋转力的动力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10可以相当于调节从所述第二驱动部分420接收的旋转力并向与所述驱动连接部220连接的驱动轴430提供的变速部。
即,驱动部400的第一驱动部分410可以相当于变速器,例如,降低驱动轴430的转速并增加扭矩的减速器,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相当于消耗电力并产生旋转力的马达等动力部。
即,在相当于动力部的第二驱动部分420产生旋转力,第二驱动部分420的动力轴连接于第一驱动部分410并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相当于减速器的第一驱动部分410。
第一驱动部分410可以调节第二驱动部分420的动力轴的转速和扭矩并使驱动轴430旋转,驱动轴430可以从第一驱动部分410延伸并与驱动连接部220连接,并且可以使滚筒200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需要,第一驱动部分410相当于动力部,而第二驱动部分420相当于减速器。
在驱动部400中,第一驱动部分410可以设置于前方侧,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设置于后方侧。驱动部400的第一驱动部分410可以以面向驱动安装部120的安装正面部122的状态结合于所述安装正面部122,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与第一驱动部分410结合而固定位置。图43示出了结合于驱动安装部120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10。
如上所述,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相当于动力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分420可以包括:定子部,固定于第一驱动部分410;以及转子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部旋转。
定子部可以结合于第一驱动部分410,转子部可以在包围定子部的周缘的同时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定子部。第二驱动部分420的动力轴结合于定子部并与所述定子部一起旋转,并且通过消耗电力来产生相对于转子部的相对旋转的定子部的旋转力,可以通过动力轴传递到相当于变速部的第一驱动部分410。
变速部的内部可以包括用于变速的齿轮组。例如,变速部可以内置有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以及齿圈的卫星齿轮组,动力轴可以连接于所述卫星齿轮组并被减速。
驱动部400的驱动轴430可以与第一驱动部分410的所述卫星齿轮组连接并旋转,并且与动力轴相比,所述驱动轴430的转速可以减小而扭矩可以增大。驱动轴430可以从第一驱动部分410延伸并与驱动连接部220连接,并且使滚筒20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部400设置为第二驱动部分420结合于第一驱动部分410的后方的形态,第一驱动部分41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向前方凹陷的驱动安装部120的内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从后板110向后方凸出的驱动部400的长度,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驱动部400。
另外,即使包括转子和定子的第二驱动部分420具有比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10更大的截面积,也由于驱动部400的前方侧的第一驱动部分410结合在安装正面部122,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安装正面部122中的通过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结合的结合区域的面积。
另一方面,参照图38至图4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位于比所述一体式紧固部1261更远离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中央的位置。
一体式紧固部1261和安装紧固部1262分别可以相当于被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或安装紧固构件1264贯通的区域,可以包括被所述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或安装紧固构件1264贯通的开口。
另外,如上所述,一体式紧固部1261与驱动部400和安装托架126形成结合关系,相反地,安装紧固部1262不会形成安装托架126和驱动部400之间的结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安装托架126或安装正面部122的径向为基准,形成安装托架126和驱动部400之间的结合的一体式紧固部1261位于内侧,形成安装托架126和驱动安装部120的结合而不与驱动部400结合的安装紧固部1262位于外侧,因此,即使驱动部400的直径较小且驱动紧固部402从驱动部400凸出的量较小,也能够通过一体式紧固部1261有效地形成驱动部400和安装托架126之间的紧固关系。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可以从所述后板110向前方凸出,所述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后方插入并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
另外,滚筒背面210的驱动连接部220从所述滚筒背面210向前方凸出,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后方插入到所述驱动连接部220。
当从后方观察时,后板110形成为驱动安装部120向前方凹陷,因此驱动部400可以插入到驱动安装部120,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向后方凸出的长度。
另外,当从后方观察时,滚筒背面210形成为驱动连接部220向前方凹陷,因此驱动安装部120和驱动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驱动连接部220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滚筒背面210和后板110之间的隔开距离,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驱动部400从滚筒背面210向后方凸出的长度。
另外,驱动安装部120和驱动连接部220配置在驱动部400的前方,可以抑制热量从滚筒背面210向驱动部400传递,并且安装托架126可以与驱动安装部120一起作为滚筒背面210和驱动部400之间的隔热构件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参照图39和图4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驱动安装部120的托架安置部128可以设置有安装加强部1282。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从安装正面部122向后方凸出,并且可以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周向延伸。
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形成为安装正面部122的一部分,或者可以单独制造并结合在安装正面部122。当从安装正面部122的后方观察时,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形成为向后方凸出的形状。
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由安装正面部122的一部分向后方弯折或弯曲而形成。即,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包括向前方开放的空间。
当从后方观察安装正面部122时,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是向后方凸出并沿着安装正面部122的周向延伸的肋形态。当从前方观察安装正面部122时,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是向后方凹陷并沿着所述周向延伸的槽形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安装正面部122设置有安装加强部1282,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安装正面部122的刚性,例如,抑制安装正面部122的弯曲。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托架126可以包括安装引导部1266。安装引导部1266向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凸出,具有与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从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的前方插入到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的内部。
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具有与安装加强部1282对应的形状。例如,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形成为,从安装托架126向后方凸出,并沿着安装托架126或安装正面部122的周向延伸的肋形态。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弯折或弯曲而形成,以使安装托架126的一部分向后方凸出。
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位于安装加强部1282的前方。即,在安装托架126结合到安装正面部122的过程中,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从安装加强部1282的前方插入到安装加强部1282的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安装托架126设置有安装引导部1266,因此,能够增加安装托架126的刚性,在一体式紧固部1261和安装紧固部1262结合到设置于安装正面部122的正面上的托架安置部128之前,通过安装引导部1266和安装加强部1282之间的插入过程,能够有效地引导结合位置。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和所述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以一端和另一端彼此隔开间隔的弧形延伸。即,安装加强部1282和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形成为一侧开放的圆周形状。
安装加强部1282和安装引导部1266形成为弧形,因此可以通过安装加强部1282和安装引导部1266之间的插入关系,将安装托架126引导至结合规定位置,同时,可以以周向为基准,将所述安装托架126有效地引导至安装托架126的结合旋转位置。
由此,在安装托架126中,一体式紧固部1261和安装紧固部1262配置在安装正面部122上的用于结合的准确位置,同时,还能够确定旋转位置,以使被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和安装紧固构件1264贯通的孔位于规定位置。
另一方面,参照图4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驱动安装部120中,在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间隔区域1285,可以配置有与所述驱动部400连接的电力端口404。
电力端口404可以与驱动部400连接,并且可以与上述的电力线405连接。电力端口404可以将经由电力线405接收的电力供应到驱动部400。电力端口404可以位于驱动安装部120的后方侧。即,电力端口404可以结合在驱动安装部120的内部的安装正面部122的背面上。
如上所述,从电力端口404引出的电力线405可以以经过驱动侧面部并横穿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式延伸。在驱动侧面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电力线405的电力线405托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安装正面部122设置有安装加强部1282,从而有效地增加安装正面部122的刚性,同时,安装加强部1282形成为一侧开放的圆周形状且形成有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间隔区域1285,因此,电力端口404可以有效地配置并固定在安装正面部122的背面的所述间隔区域1285内。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托架126还可以包括托架加强部1268。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从所述安装托架126向前方凸出并沿着所述安装托架126的周向延伸。
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与安装托架126一体地成型,或者单独制造并结合在安装托架126。从前方观察安装托架126时,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是向前方凸出并沿着安装托架126的周向延伸的肋形状。
另外,当从后方观察安装托架126时,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是向前方凹陷并向后方开放的槽形状。
即,在安装托架126的正面,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形成为向前方凸出的肋形状,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形成为向后方凹陷的槽形状,而在安装托架126的背面,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形成为向前方凹陷的槽形状,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形成为向后方凸出的肋形状。
在安装托架126中,由于与安装引导部1266一起,还设置有托架加强部1268,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刚性,并且,安装引导部1266和托架加强部1268的凸出方向彼此相反,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刚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包括直径彼此不同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径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和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
所述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配置为面向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并插入于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所述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配置为面向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并在与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之间形成有空间。
安装加强部1282可以包括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和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和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直径,并且可以沿着安装正面部122的径向彼此隔开间隔配置。
例如,以安装正面部122的径向为基准,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可以位于比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更远离安装正面部122的中央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也可以配置为更接近安装正面部122的中央。
安装托架126的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位于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的前方,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位于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的前方。由此,当安装托架126安置于安装正面部122的托架安置部128上时,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插入于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内,托架加强部1268可以与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一起形成封闭空间。
所述封闭空间可以作为用于衰减驱动部400中产生的振动的吸振空间发挥功能,并且可以作为用于抑制驱动部400和滚筒200内部之间的热传递的隔热空间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所述安装托架126的径向为基准,所述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1268的内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被限定为沿着安装托架126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区域。在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形成有供上述的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贯通的复数个开口。
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位于托架加强部1268的内侧。即,形成于安装托架126的中央的孔可以被一体式紧固部1261包围,一体式紧固部1261可以设置于安装托架126的内侧周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体式紧固部1261位于托架加强部1268的内侧,因此,能够以安装托架126的径向为基准,使与驱动部400之间的距离最小,从而有利于驱动部400和安装正面部122彼此紧固。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所述安装托架126的径向为基准,所述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1268的外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被限定为沿着安装托架126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区域。在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形成有供上述的安装紧固构件1264贯通的复数个开口。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位于托架加强部1268的外侧。即,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设置于安装托架126的外侧周缘。
托架加强部1268向安装托架126的前方凸出且与安装正面部122的第二安装加强部1284一起形成封闭空间,因此,一体式紧固部1261和安装紧固部1262配置在托架加强部1268上的情形,可能不利于形成紧固关系。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安装紧固部1262设置在托架加强部1268的外侧,例如安装托架126的外侧周缘,因此可以与安装正面部122紧贴并形成结合关系,并且所述安装紧固部1262与一体式紧固部1261隔开间隔,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配置于所述托架加强部1268的外侧,所述安装紧固部1262可以位于所述安装引导部1266的内部。
如上所述,由于托架加强部1268与安装正面部122隔开间隔,因此,一体式紧固部1261或安装紧固部1262设置在托架加强部1268上的情形,不利于形成结合关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安装托架126的径向为基准,安装引导部1266位于托架加强部1268的外侧,并且插入于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1283面接触,因此有利于通过紧固构件形成紧固关系。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在安装引导部1266设置有安装紧固部1262,因此能够最小化安装托架126的直径,并且能够有效地设置安装引导部1266和安装紧固部1262。
在安装引导部1266可以设置有供安装紧固构件1264贯通的复数个开口,安装引导部1266自身可以对应于安装紧固部1262。
另一方面,参照图4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可以包括上述的驱动轴430和轴承延伸部440,所述轴承延伸部440可以一并贯通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和所述安装托架126。即,安装托架126的中央可以被驱动轴430和轴承延伸部440贯通。
图43示出了省略掉第二驱动部分420的驱动部400,并且示出了从第一驱动部分410向前方延伸的驱动轴430和轴承延伸部440,并且示出了与轴固定构件435结合的驱动轴430的前端部和啮合部432。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00从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覆盖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托架126从前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120,所述安装托架126、所述驱动安装部120以及所述驱动部400可以被一体式紧固构件1263一并贯通并相互紧固。
另一方面,图44示出了配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板110上的后部密封件300,图4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部密封件300的截面。
参照图44和图45,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后部密封件300,后部密封件300位于所述后板110和所述滚筒背面210之间,沿着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周向延伸,并且能够抑制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泄漏到所述空气通过部230的外部。
后部密封件30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空气流动部130的周缘。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形成为包围驱动安装部120的环形,后部密封件30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分别包围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和外侧周缘。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直接开放而空气流出,滚筒背面210的空气通过部230可以直接遮蔽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后板110和滚筒背面210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泄漏的后部密封件300,因此,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可以全部流入空气通过部230,并且可以在流动空间135和空气通过面239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
另一方面,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包括外侧密封件320和内侧密封件310。外侧密封件32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内侧密封件310可以形成为环形并包围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
外侧密封件320可以设置为其直径大于内侧密封件310的直径并能够防止或抑制空气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泄漏到空气通过部230的外部。内侧密封件310能够防止或抑制空气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泄漏到空气通过部230的外部。
空气泄漏到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可能导致供应到滚筒200的内部的空气的流量损失并降低衣物的烘干效率,空气泄漏到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不仅可能引起空气的流量损失,而且还可能使驱动部400侧的温度升高,从而是不利的。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将外侧密封件320或内侧密封件310分别配置在正面131呈开放的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和外侧周缘,能够有效地确保空气流动部130的密封性。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滚筒200可以包括在所述滚筒背面210的前方包围所述滚筒200内部的滚筒周面290,在所述滚筒背面210的边缘可以设置有与所述滚筒周面290连接的周缘连接部240。
所述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包括:通过外周面238,从所述周缘连接部240向后方延伸并插入到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并且沿着所述空气通过部230的周缘延伸;以及空气通过面239,位于所述周缘连接部240的后方并与所述通过外周面238连接,并且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呈开放的所述正面131相对。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可以包括上述的通气部232,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与所述通气部232隔开间隔,并且可以与所述空气通过面239接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通过部230的通气部232可以包括复数个通气孔234,空气通过部230的通气部232的面积可以与空气的流动面积对应。
如果后部密封件300位于通气部232的前方,则空气通过部230中的空气的流动面积减少,从而是不利的,并且通气部232的通气孔234的边缘等可能会对后部密封件300造成损坏。
进一步,如上所述,通气部232可以从空气流动部130的呈开放的正面131的内侧向流动空间135凸出形成,由此,当后部密封件300与通气部232接触并密封空气流动部130时,需要实现与通气部232的凸出形状对应的密封结构,因此是不利的。
更进一步,通过滚筒背面210的旋转,通气部232在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上旋转,因此,当后部密封件300与通气部232接触时,不仅可能阻碍通气部232的旋转,而且还可能引起后部密封件300的损坏。
由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部密封件300可以以与通气部232隔开间隔的状态对空气流动部130和空气通过部230之间进行密封,具体而言,后部密封件300可以设置于后方凸出部140的后方凸出面149并与空气通过部230的空气通过面239接触,因此,能够在不阻碍空气通过部230的旋转的状态下,稳定地密封空气流动部130和空气通过部230之间。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设置于所述后方凸出部140的内部,并抑制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流出的空气泄露到所述空气通过部230的外部。
当后部密封件300配置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例如流动外周面134或流动内周面133上时,可供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动部130的正面131的面积变小,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部密封件300位于与空气流动部130相邻的后方凸出面149上,从而能够在不减少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的流动面积的状态下,有效地密封空气流动部130。
另一方面,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的前方安置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上述的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和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设置在后方凸出面149上,可以分别固定内侧密封件310和外侧密封件320。
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可以设置于所述后方凸出面149,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周缘延伸,所述内侧密封件310可以从前方安置于所述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
具体而言,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可以包括上述的安装侧面部124,所述空气流动部130可以包括上述的流动内周面133,在所述后方凸出部140中,所述安装侧面部124和所述流动内周面133之间可以隔开间隔并设置有所述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
参照图44,安装侧面部124和流动内周面133可以在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即,流动内周面133的直径可以大于安装侧面部124的直径,并且所述流动内周面133可以配置于安装侧面部124的外侧。
后方凸出面149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流动内周面133和安装侧面部124之间。即,后方凸出面149可以形成为流动内周面133和安装侧面部124之间以阶梯状弯折的形态。
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可以位于后方凸出面149中的流动内周面133和安装侧面部124之间。在流动内周面133和安装侧面部124之间可以形成有作为后方凸出面149的一部分的与后基准面111平行的平面,并且设置有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从而能够稳定地固定内侧密封件310。
另一方面,参照图4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流动内周面133可以包括上述的流入引导部137,所述内侧密封件310和所述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可以以横穿所述驱动安装部120和所述流入引导部137之间的方式延伸。
如上所述,流入引导部137可以形成为从空气流动部130的流动内周面133凸出的形状,流入引导部137的正面可以相当于后方凸出面149的一部分。
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设置在后方凸出面149上,并且在结构关系上,所述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设置为横穿驱动安装部120和流入引导部137之间。内侧密封件310可以形成为与驱动安装部120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并包围驱动安装部120。
另一方面,上述的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设置在所述后方凸出面149,并且沿着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延伸,所述外侧密封件320可以从前方安置于所述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
另外,空气供应部106的风扇管道部108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并且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可以与所述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一起包围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所述外侧密封件320可以从前方安置于所述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
另一方面,参照图4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包括密封件主体部330和滚筒接触部340。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从所述后板110的前方安置于所述后板110,滚筒接触部340可以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并与所述滚筒背面210接触。
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形成后部密封件300的主体,并且可以结合于上述的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或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或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密封件主体部330的结合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滚筒接触部340可以设置于密封件主体部330并与滚筒背面210接触。即,滚筒接触部340可以设置在密封件主体部330的面向空气通过部230的一面上,并且可以与空气通过部230的空气通过面239接触。
后部密封件300的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安置于后方凸出面149,滚筒接触部340可以与空气通过面239接触并防止后方凸出面149和空气通过面239之间的空气泄漏。
另一方面,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设置为,具有弹性,并且被所述滚筒背面210压向所述后板110侧。所述滚筒接触部340可以由相对于所述滚筒背面210,摩擦系数比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更低的材料形成。
例如,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由橡胶材料形成并被所述滚筒背面210压向后方,所述滚筒接触部340可以由毛毡(felt)材料形成并与所述滚筒背面210接触。
具体而言,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根据需要,以压缩状态设置于空气通过面239和后方凸出面149之间,并且可以通过密封件主体部330的恢复力来提高密封效果。
由于与旋转的空气通过面239接触,因此滚筒接触部340可以由毛毡材料等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形成。由此,滚筒接触部340可以在允许空气通过面239的旋转的状态下,最大程度抑制空气的泄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部密封件300的形态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图4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从所述后板110向前方凸出,并且在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的面向所述滚筒背面210的正面上设置有所述滚筒接触部340。
参照图45,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形成为具有四边形截面的环形态,滚筒接触部340可以设置于密封件主体部330的正面上。滚筒接触部340可以通过粘合手段,例如粘合剂或胶带结合于密封件主体部330,或者,还可以通过工序技术,例如挤压成型来与密封件主体部330一体地成型。
另一方面,图46至图4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倾斜主体部332的后部密封件30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包括固定主体部334和倾斜主体部332。
固定主体部334可以固定于所述后板110,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所述后板110向所述滚筒背面210倾斜延伸,并且可以被所述滚筒背面210压向后方。所述滚筒接触部340可以设置于所述倾斜主体部332的面向所述滚筒背面210的一面上。
固定主体部334可以形成为环形的平板形状并固定于后方凸出面149上。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倾斜地延伸。倾斜主体部332可以被滚筒背面210,例如空气通过面239压向后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密封件主体部330包括倾斜主体部332时,所述密封件主体部330因受到空气通过面239的施压而容易变形,并且能够减少对空气通过部230的摩擦,从而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相对于固定主体部334,倾斜主体部332的位置和倾斜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参照图4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倾斜主体部332可以朝接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即,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以越远离固定主体部334越朝向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式向内侧倾斜延伸,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以越远离固定主体部334越朝向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式向外侧倾斜延伸。
图46示出了倾斜主体部332以接近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式倾斜延伸,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设置于固定主体部334的内侧周缘,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设置于固定主体部334的外侧周缘。
另一方面,图4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倾斜主体部332朝远离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向倾斜延伸。
参照图4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的外侧周缘延伸,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的内侧周缘延伸。即,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中的远离空气流动部130的周缘延伸。
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以远离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式倾斜延伸。即,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越远离固定主体部334越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倾斜延伸,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越远离固定主体部334越向驱动安装部120倾斜延伸。
即,所述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外侧倾斜延伸,所述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内侧倾斜延伸。
另一方面,参照图46和图47,所述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所述固定主体部334延伸并形成钝角。在本发明中,可以将固定主体部334中的面向空气通过面239的一面和倾斜主体部332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倾斜主体部332的延伸角G。
图46和图47示出了倾斜主体部332的延伸角G相当于钝角的情形。当倾斜主体部332的延伸角G相当于钝角时,即使空气通过面239和后方凸出面149之间的加压力较小,密封件主体部330也可以有效地变形,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与空气通过面239之间的摩擦力。
另一方面,参照图48和图4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倾斜主体部332可以朝接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所述固定主体部334延伸并形成锐角。
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中的位于空气流动部130的相反侧的周缘延伸。即,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的外侧周缘延伸,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固定主体部334的内侧周缘延伸。
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以接近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式倾斜延伸。即,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越远离固定主体部越向空气流动部130倾斜延伸,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越远离固定主体部334越向空气流动部延伸。
例如,所述外侧密封件32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内侧倾斜延伸,所述内侧密封件310的倾斜主体部332可以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外侧倾斜延伸。
即,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以从固定主体部334越向前方越接近通气部232的方式延伸。由此,流动空间135中的空气的流动压力越增加,倾斜主体部332向空气通过面239传递的加压力越增加,从而能够提高气密性。
即,如图48至图49所示,当倾斜主体部332向空气流动部130倾斜延伸时,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流动压力越增加,倾斜主体部332、滚筒接触部340和空气通过面239之间的按压力越增加,从而能够提高气密性。
另外,倾斜主体部332的延伸角G可以形成为锐角,当倾斜主体部332的延伸角G形成为锐角时,与钝角的情况相比,在后方凸出面149和空气通过面239之间,压缩的倾斜主体部332产生相对较强的恢复力,从而能够提高气密性。
另一方面,参照图49,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包括密封件贯通部350,密封件贯通部350可以向所述后板110凸出并贯通所述后板110。
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从所述后板110的前方安置于所述后板110,并且所述密封件贯通部350可以贯通所述后板110并结合。
密封件贯通部350可以设置于固定主体部334中的面向后方凸出面149或密封件配置部的一面上。密封件贯通部350可以具有从固定主体部334向后方凸出面149凸出的形状。
密封件贯通部350可以单独制造并结合于固定主体部334,或者可以与固定主体部334一体地成型。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以及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可以分别形成有被所述密封件贯通部350贯通的开口。在密封件贯通部350的端部可以形成有钩且稳定地固定并支撑于后方凸出面149上。
另一方面,图4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密封件固定部360,图50示出了供外侧密封件320固定的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
参照图48和图50,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密封件固定部360,所述密封件固定部360从所述后板110向所述滚筒背面210凸出,所述后部密封件300沿着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密封件固定部360。
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设置于后板110的正面上。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从后板110,例如后方凸出面149向滚筒背面210凸出。后部密封件300可以结合并固定于密封件固定部360。
后部密封件300可以沿着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密封件固定部360。即,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括朝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开放的槽,并且在所述槽可以插入有后部密封件300。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括凸出延伸部365和固定延伸部366。凸出延伸部365可以从所述后板110向前方延伸。
固定延伸部366可以从所述凸出延伸部365沿着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延伸,所述后部密封件300可以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延伸部366和所述后板110之间。
凸出延伸部365可以以从后板110的正面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延伸。例如,凸出延伸部365可以从后方凸出面149向空气通过面239延伸。
固定延伸部366可以从凸出延伸部365延伸,并且可以沿着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延伸。由于固定延伸部366从凸出延伸部365延伸,因此在固定延伸部366和后方凸出面149之间可以形成有间隔空间,在所述间隔空间可以插入有后部密封件300的固定主体部334。
以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为基准,密封件主体部330的内侧周缘和外侧周缘中的任意一个插入于密封件固定部360并与凸出延伸部365相对,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密封件主体部330的内侧周缘和外侧周缘中的另一个延伸。
即,当固定主体部334的内侧周缘与凸出延伸部365相对时,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外侧周缘延伸,而当固定主体部334的外侧周缘与凸出延伸部365相对时,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内侧周缘延伸。
由此,即使没有额外的结合构件,后部密封件300也可以通过后板110的密封件固定部360稳定地固定于后板110上,并且能够防止倾斜主体部332和密封件固定部360之间的结构干扰。
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分别配置在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以及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或者也可以设置为环形并配置在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以及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
图5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密封件固定部360,所述密封件固定部360设置有复数个并沿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隔开间隔配置。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沿着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朝所述后部密封件300接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向插入。即,密封件固定部360的固定延伸部366可以从凸出延伸部365朝远离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方向延伸。
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括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和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可以配置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周缘且所述外侧密封件320固定于所述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可以配置于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周缘且所述内侧密封件310固定于所述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
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可以设置于第一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4和/或第二外侧密封件320配置部1496,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可以设置于内侧密封件310配置部1492。
所述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的固定延伸部366可以从凸出延伸部365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的固定延伸部366可以从凸出延伸部365向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径向内侧延伸。
因此,以空气流动部130的中央为基准,外侧密封件320可以从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的外侧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内侧插入到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所述外侧密封件320的内侧周缘可以被凸出延伸部365支撑,并且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所述外侧密封件320的外侧周缘延伸。
内侧密封件310可以从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的内侧向空气流动部130的外侧插入到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所述内侧密封件310的外侧周缘可以被凸出延伸部365支撑,并且倾斜主体部332可以从所述内侧密封件310的面向驱动安装部120的内侧周缘延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外侧密封件固定部362的固定延伸部366从凸出延伸部365向外侧延伸,并且内侧密封件固定部361的固定延伸部366从凸出延伸部365向内侧延伸,因此,密封件主体部330可以设置为,倾斜主体部332的延伸角G形成锐角且向空气流动部130倾斜延伸。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包括内侧后部密封件300,所述内侧后部密封件300从所述后板110的前方安置于所述后板110,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120的周缘延伸,能够抑制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向所述驱动安装部120泄漏。
另外,如上所述,还可以包括外侧后部密封件300,所述外侧后部密封件300从所述后板110的前方安置于所述后板110,并且沿着所述流动空间135的外侧周缘延伸,能够抑制所述空气流动部130的空气向所述空气通过部230的外侧泄漏。
尽管本发明对特定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提供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进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后方侧设置有后板;
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在所述滚筒的后方侧设置有与所述后板面对的滚筒背面;以及
驱动部,结合在所述后板,并与所述滚筒连接,
所述后板包括供所述驱动部结合的驱动安装部,
所述驱动部从后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覆盖所述驱动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托架从前方结合于所述驱动安装部,
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安装托架的至少一部分层叠并紧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安装托架包括:
一体式紧固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和所述驱动部一同紧固;以及
安装紧固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紧固,并且不与所述驱动部紧固,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
一体式紧固构件,一并贯通所述一体式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驱动部,并且使所述一体式紧固部、所述驱动安装部以及所述驱动部彼此紧固;以及
安装紧固构件,与所述驱动部隔开间隔并贯通所述安装紧固部和所述驱动安装部,并且使所述安装紧固部和所述驱动安装部彼此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安装紧固部位于比所述一体式紧固部更远离所述驱动安装部的中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安装部从所述后板向前方凸出,以在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内部形成空间,所述驱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从后方插入并结合到所述驱动安装部,
所述滚筒背面包括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连接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面对,并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所述驱动连接部从所述滚筒背面向前方凸出,以在所述驱动连接部的内部形成空间,所述驱动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从后方插入到所述驱动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安装部包括:
安装侧面部,从所述后板向前方延伸,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周缘延伸;以及
安装正面部,与所述安装侧面部的前方侧连接,所述安装托架从前方结合于所述安装正面部,所述驱动部从后方结合于所述安装正面部,
所述后板包括后方凸出部,所述后方凸出部向后方凸出,以在所述后方凸出部的内部形成空间,所述滚筒背面的至少一部分从前方插入到所述后方凸出部,
所述驱动安装部从所述后方凸出部向前方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安装部还包括安装加强部,所述安装加强部从所述驱动安装部向后方凸出,以在所述安装加强部的内部形成空间,所述安装加强部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周向延伸,
所述安装托架还包括安装引导部,所述安装引导部向所述安装加强部凸出,具有与所述安装加强部对应的形状,并且从所述安装加强部的前方插入到所述安装加强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安装加强部和所述安装引导部以一端和另一端彼此隔开间隔的弧形延伸,
所述驱动安装部在所述安装加强部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间隔区域配置有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电力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安装托架还包括托架加强部,所述托架加强部从所述安装托架向前方凸出,并且沿着所述安装托架的周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安装加强部包括第一安装加强部和第二安装加强部,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的直径彼此不同,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安装部的径向隔开间隔配置,
所述安装引导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面对,并插入于所述第一安装加强部,
所述托架加强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面对,并在所述托架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加强部之间形成有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安装托架包括一体式紧固部,所述一体式紧固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和所述驱动部一同紧固,
以所述安装托架的径向为基准,所述一体式紧固部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的内侧,
所述安装托架包括安装紧固部,与所述驱动安装部紧固,并且不与所述驱动部紧固,
以所述安装托架的径向为基准,所述安装紧固部位于所述托架加强部的外侧。
CN202210220247.9A 2021-03-09 2022-03-08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5045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30675 2021-03-09
KR1020210030675A KR20220126429A (ko) 2021-03-09 2021-03-09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097A CN115045097A (zh) 2022-09-13
CN115045097B true CN115045097B (zh) 2024-04-09

Family

ID=8068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0247.9A Active CN115045097B (zh) 2021-03-09 2022-03-08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90359A1 (zh)
EP (1) EP4056749A1 (zh)
KR (1) KR20220126429A (zh)
CN (1) CN115045097B (zh)
AU (1) AU2022234175A1 (zh)
WO (1) WO202219154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36557A (ko) * 1997-10-08 1999-05-25 구자홍 마이크로파 세탁 건조기
CN1724742A (zh) * 2004-07-20 2006-0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及其轴承箱结构
CN101619532A (zh) * 2008-07-04 2010-0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KR20200065932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337A (zh) * 2003-02-14 2004-08-1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电机安装结构
KR100651849B1 (ko) * 2005-02-01 2006-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KR20070004508A (ko) * 2006-12-20 2007-01-09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세탁기
KR101482104B1 (ko) * 2008-02-19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물 처리기기
KR102549141B1 (ko) * 2018-02-23 2023-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 건조기 및 의류 건조기의 제조방법
KR20200066169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KR20200065931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36557A (ko) * 1997-10-08 1999-05-25 구자홍 마이크로파 세탁 건조기
CN1724742A (zh) * 2004-07-20 2006-0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及其轴承箱结构
CN101619532A (zh) * 2008-07-04 2010-0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KR20200065932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34175A1 (en) 2023-10-12
TW202240045A (zh) 2022-10-16
CN115045097A (zh) 2022-09-13
EP4056749A1 (en) 2022-09-14
WO2022191545A1 (en) 2022-09-15
KR20220126429A (ko) 2022-09-16
US20220290359A1 (en)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60146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045097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60147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045096A (zh) 衣物处理装置
TWI834129B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I834128B (zh) 衣物處理裝置
CN115045094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60148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045095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60149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0853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08508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007049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KR20230007050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KR20230111117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94122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000174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KR20220121056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90853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000173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KR20220121057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908534A (zh) 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