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4128B - 衣物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4128B
TWI834128B TW111108612A TW111108612A TWI834128B TW I834128 B TWI834128 B TW I834128B TW 111108612 A TW111108612 A TW 111108612A TW 111108612 A TW111108612 A TW 111108612A TW I834128 B TWI834128 B TW I8341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mounting
air
drum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0045A (zh
Inventor
尹柱翰
李萬石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306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26429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128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機體,包含在後表面的後板;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體內部,並配置以容納衣物;滾筒,包含面對後板的滾筒後表面;以及驅動器,耦接至後板並連接至滾筒。後板包括耦接至驅動器的驅動器安裝部,該驅動器安裝部從其後側耦接至驅動器,並耦接至安裝托架,以從驅動器安裝部的前側覆蓋至少一部份驅動器安裝部,並且驅動器、驅動器安裝部和安裝托架至少部分地堆疊以彼此耦接。

Description

衣物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衣物處理裝置,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包含驅動器的衣物處理裝置,該驅動器連接至容納衣物的滾筒以旋轉滾筒。
衣物處理裝置為一種用於對衣物執行各種處理流程(如洗衣、烘衣等)的裝置,該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洗衣機、烘衣機、衣物清新機(電子蒸氣衣櫥 (styler))等。
洗衣機構成以執行洗衣流程,用於藉由提供水和洗衣劑給衣物,來分離和移除衣物上的異物。烘衣機可以分為排氣式烘衣機和循環式烘衣機。排氣式烘衣機和循環式烘衣機兩者均構成以執行烘衣流程,以藉由加熱空氣以及提供熱空氣給衣物,來移除衣物所含的水氣。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包括驅動器,用於旋轉滾筒,且驅動器可以用各種方案連接至滾筒,以提供旋轉力。
傳統衣物處理裝置可以包括驅動器,其設置在機體的內部和下部,並使用滾筒帶連接。
傳統衣物處理裝置對應於用於烘衣的烘衣機,並包括:循環流道,其接收來自滾筒的空氣,並再次將空氣提供給滾筒;以及熱幫浦,其連接至循環流動通道以加熱空氣。
在衣物處理裝置中,由於驅動器的驅動軸和滾筒的旋轉軸並不位於同一條線上,因此要使用單獨的動力傳輸媒介(如帶等)將驅動器的動力提供給滾筒。
驅動器置於機體的底面上並使用帶來提供旋轉力給滾筒時,由於驅動軸與滾筒之間的直徑差很大,因此可能會忽略用於增加力矩(如減速器)的單獨傳動。
然而,當使用帶從驅動器提供旋轉力給滾筒時,帶與驅動器之間或是帶與滾筒之間很容易因為驅動軸的旋轉速度或滾筒的慣性而造成滑動。
因此,衣物處理裝置因滑動等因素可能在效率方面表現不彰,且不適合採用有效的滾筒旋轉策略,因為變更驅動軸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方面可能會有限制。
而且,衣物處理裝置可能不具優勢,因為元件的佈置有所限制,並且當驅動器與空氣循環器同時設置且熱幫浦設置在設於機體下部的基座上時,例如在機體的底面上時,可以分配給每個元件的空間有限。
在一示例中,有別於衣物處理裝置,驅動器可以設置在滾筒的後方,而非機體的下部,並連接至滾筒。在此情況下,可以省略用來連接驅動器和滾筒的元件(如帶)。
傳統衣物處理裝置亦可以包括固定至機體的後表面的驅動器。
傳統衣物處理裝置可以構成為使得驅動器設置在滾筒後方,以旋轉滾筒。因此,驅動器的驅動軸和滾筒的旋轉軸可以位於同一條線上,所以驅動器可以直接旋轉滾筒,而不用使用帶等物。
因此,可以解決帶等所發生的滑動現象,並可以將驅動軸的旋轉直接傳遞給滾筒,這對於建立滾筒的旋轉策略可能是有利的。
但是,在衣物處理裝置對應於烘衣機時,則不同於洗衣機,並不具有於其中嵌入滾筒並容納水的槽。因此,驅動器會在滾筒的後方耦接至機體的後面板。
此外,衣物處理裝置可以包括空氣流動部,用於在滾筒的後方將空氣供應至滾筒中,以將空氣送到滾筒以烘乾衣物,並將空氣順暢地送到旋轉滾筒中。
因此,在衣物處理裝置中,空氣流動部和驅動器一起設置在滾筒的後方,而且設計包含驅動器和空氣流動部在內的機體後表面是一項重要任務。
傳統衣物處理裝置還可以包括驅動器,耦接至位於滾筒後方的機體的後表面,並設置空氣流動部,其面對滾筒的後表面,並將空氣朝滾筒的後表面流動。
在傳統衣物處理裝置中,驅動器耦接至機體的後表面上,其面對滾筒的後表面中心,而且空氣所流過的流動部設置在驅動器周圍。
流動部構成為管子,其中界定空氣所流過的空間耦接到機體的後表面上,且機體的後表面包含複數個向前界定的管道孔,以允許管道中的空氣供應到滾筒的後表面。
然而,由於耦接了從機體的後表面向後突出的單獨管組件以界定流動部,當可能會需要用於管組件的耦接的額外緊固,且管組件與機體的後表面之間可能發生空氣洩漏時,對衣物處理裝置是不利的。
另外,由於複數個孔界定在管組件前方的機體的後表面上,因此必須增加機體的沖孔流程。而且,空氣在向前方向上的流動會在孔以外的區域中受到阻礙,因此在向滾筒後表面提供空氣是不利的。
在一示例中,當耦接到機體的驅動器設置在機體上且驅動器設置在機體內部時,由於驅動器佔用機體內部的空間,因此不利於確保機體內部的空間和使用該空間。當驅動器設置在機體外部時,滾筒到驅動器的整體長度會增加,其可能不必要地增加機體的體積,並可能對驅動器的穩定固定、保護和散熱造成問題。
另外,驅動器可以耦接到位於滾筒後方的機體的後板上,且後板可以形成為金屬板的形狀,以允許驅動器耦接至其上並支撐驅動器。
但是,驅動器可能具有高負載並可能造成振動。當驅動器的驅動軸和滾筒的旋轉軸未對準時,滾筒和驅動器可能會損壞。
因此,本技術領域的重要任務在於:開發出用於從後板向滾筒供氣之高效結構的空氣流動部、有效確保和利用機體內部的空間、穩定地固定和保護驅動器並實現小巧的設計、有效地確保後板上與驅動器耦接結構的剛性、以及提高驅動器的耦接穩定性。
本發明針對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中驅動器和滾筒彼此直接連接,以有效地傳動驅動器的動力,並可以採用滾筒的有效旋轉方案。
本發明亦針對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有效結構的空氣流動部,用於將空氣從後板提供至滾筒中。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有效地增加滾筒的容量,並以小巧的設計實現,該設計包含設置在滾筒後方的驅動器。
本發明亦針對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可以穩定且穩固地耦接驅動器,用於旋轉滾筒並可以有效保護驅動器免受衝擊等影響。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衣物處理裝置,能夠有效地提高後板中驅動器安裝部的剛性,驅動器透過安裝托架耦接至後板。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衣物處理裝置,能夠在安裝托架與驅動器安裝部之間實現有效的耦接結構,並有效地提高使用安裝托架的驅動器的耦接穩定性。
根據本說明書所述主題的一態樣,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可以包括:機體,包含在後表面後板;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體內部,並配置以容納衣物,該滾筒包含面對後板的滾筒後表面;以及驅動器,耦接至後板,並連接至滾筒。後板可以包括驅動器安裝部,耦接至驅動器,該驅動器安裝部可以從其後側耦接至驅動器,並從其前側耦接至安裝托架以覆蓋驅動器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而且驅動器、驅動器安裝部和安裝托架可以至少部分地堆疊以彼此耦接。
根據本方面的實施例可以包含下列功能的一個或多個。舉例來說,安裝托架可以包括:一體式緊固部,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和驅動器;以及安裝緊固部,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而未耦接到驅動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還可以包括:一體式緊固構件,穿過一體式緊固部、驅動器安裝部和驅動器,以將一體式緊固部、驅動器安裝部和驅動器彼此耦接;以及安裝緊固構件,與驅動器間隔開,並穿過安裝緊固部和驅動器安裝部,以將安裝緊固部和驅動器安裝部彼此耦接。在一些示例中,驅動器可以包括驅動器緊固部,透過一體式緊固構件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且一體式緊固構件可以穿過彼此堆疊的驅動器緊固部、驅動器安裝部和一體式緊固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緊固部與驅動器安裝部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可以大於安裝緊固部與一體式緊固部之間的距離。在一些示例中,驅動器安裝部可以從後板向前突出以界定一空間,且該驅動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後側插入驅動器安裝部中,以耦接至驅動器安裝部。
在一些示例中,滾筒後表面可以包括驅動器連接部,面向驅動器安裝部並連接到驅動器,該驅動器連接部可以從滾筒後表面向前突出,使得一空間界定在其中,且驅動器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驅動器連接部的後側插入驅動器連接部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安裝部可以包括:安裝側表面,從後板向前延伸,並沿驅動器安裝部的圓周延伸;以及安裝前表面,從驅動器安裝部的前側連接到安裝側表面,並從驅動器安裝部的前側耦接到安裝托架,且從驅動器安裝部的後側耦接到驅動器。
在一些示例中,後板可以包括後突出部,向後突出以界定空間,並配置以接收從前側插入的滾筒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驅動器安裝部可以從後突出部向前突出。在一些示例中,後突出部可以包括:後外圓周表面,從後板向後延伸,並沿後突出部的圓周延伸;以及向後突出表面,從後突出部的後側連接到後外圓周表面,其中安裝側表面從向後突出表面向前延伸,且安裝前表面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的前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安裝部可以進一步包括安裝加強部,從驅動器安裝部向後突出以界定空間,並沿驅動器安裝部的圓周方向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安裝托架可以進一步包括安裝導件,朝安裝加強部突出,並具有對應於安裝加強部的形狀,且從安裝加強部的前側插入安裝加強部中。在一些示例中,安裝加強部和安裝導件中的每一個可以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彼此間隔開的弧形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驅動器安裝部可以包括電源埠,連接至間隔區中的驅動器,該間隔區介於安裝加強部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可以進一步包括托架加強部,從安裝托架向前突出,並沿安裝托架的圓周方向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安裝加強部可以包括第一安裝加強部和第二安裝加強部,兩者具有不同直徑並沿驅動器安裝部的徑向方向彼此間隔開,安裝引導部可以面向第一安裝加強部,並可以插入第一安裝加強部中,而托架加強部可以面向第二安裝加強部,以在托架加強部與第二安裝加強部之間界定空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可以包括一體式緊固部,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和驅動器,且一體式緊固部可以相對於安裝托架的徑向方向安置在托架加強部的內側。在一些示例中,安裝托架可以包括安裝緊固部,連接到驅動器安裝部,而未連接到驅動器,且安裝緊固部可以相對於安裝托架的徑向方向安置在托架加強部的外側。在一些示例中,安裝導件可以設置在托架加強部的外側,且安裝緊固部可以安置在安裝導件的內側。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後表面可以包括驅動器連接部,面向驅動器安裝部並連接到驅動器。驅動器可以包括:驅動軸,朝向驅動器連接部延伸穿過驅動器安裝部和安裝托架;以及軸承延伸部,圍繞驅動軸、朝驅動器連接部延伸,並包括支撐驅動軸的軸承,其中軸承延伸部可以穿過驅動器安裝部和安裝托架。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後表面可以包括面向驅動器安裝部並連接到驅動器的驅動器連接部,後板可以進一步包括空氣流動部,圍繞驅動器安裝部,界定配置以接收空氣的流動空間,且在前表面界定開口,以允許流動空間中的空氣朝滾筒後表面移動,並且滾筒後表面可以進一步包含空氣通道,圍繞驅動器連接部,並配置以接收來自空氣流動部的空氣。
根據本說明書所述主題的另一態樣,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可以包括:機體,包含在後表面的後板;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體內部,並配置以容納衣物,該滾筒包含面對後板的滾筒後表面;以及驅動器,耦接至該後板,並連接至該滾筒。後板可以包含驅動器安裝部,耦接至驅動器,該驅動器安裝部可以從其後側耦接至驅動器,並從其前側耦接至安裝托架,以覆蓋驅動器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而且安裝托架、驅動器安裝部和驅動器可以收納一體式緊固構件,並可以彼此耦接。
參照圖1和圖2,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機體100,其界定衣物處理裝置10的外觀。
機體100可以具有:前板102,位於其前表面上;側板109,位於橫向方向的兩個表面上;頂板101,位於其頂面上;底板103,位於其底面上;以及後板110,位於其後表面上。
前板102、側板109和後板110可以設置為從地面或底板103沿垂直方向往上延伸的形狀。
這些板可以提供彼此連接關係,並一起構成機體100。這些板可以連接在一起,以界定其中設置滾筒200和衣物處理裝置10等類似部件的空間。
前板102可以形成機體100的前表面,並可以形成有用於將衣物放入裝置的衣物入口1021。衣物入口1021可以界定在前板102的中央部分,而用於打開和關閉衣物入口的衣物門30可以設置在前板102上。
前板102可以包含控制面板,且該控制面板可以包含使用者可以輸入操作訊號的操作單元、能夠顯示衣物處理流程的顯示器等。
但是,控制面板不一定要設置在前板102上,也可以設置在頂板101等上。另外,在前板102、頂板101等上可以分別設置複數個控制面板。
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執行烘衣流程,且操作單元可以配置以從使用者接收執行烘衣流程的命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與控制面板的內部或與控制面板間隔開,並透過訊號連接到控制面板。控制器可以與控制面板和驅動器400透過訊號連接,以在控制驅動器400時執行烘衣流程。
頂板101可以界定機體100的頂面,並可以遮蔽機體100的內部和機體100的頂部。側板109可以分別界定機體100在橫向方向上的兩個側面。例如,側板109可以包含:第一側板,界定機體100在橫向方向Y上的一個側面;以及第二側板,界定機體100在該橫向方向上的另一個側面。
底板103可以界定機體100的底面,且供氣器106和熱幫浦可以設置在底板103上。後板110可以界定機體100的後表面,而空氣流動部130、驅動器安裝部120等可以設置在後板110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參照圖2,滾筒200可以在其前表面具有滾筒前表面,而且將衣物放入滾筒中的滾筒入口可以界定在滾筒前表面中。
通過界定在前板102上的衣物入口1021放入機體100中的衣物可以通過滾筒入口放入滾筒200中。滾筒200可以形成為整個滾筒前表面都能打開以界定滾筒入口的形狀。
圍繞滾筒200內部空間的滾筒圓周表面290可以設置在滾筒前表面的後方,且滾筒後表面210可以設置在滾筒圓周表面290的後方。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具有耦接到滾筒圓周表面290的邊緣。
由滾筒圓周表面290和滾筒後表面210界定的空間可以界定在滾筒200中。滾筒200內部的空間可以通過滾筒入口與外部連通、可以被滾筒圓周表面290包圍,並可以被滾筒後表面210從後方遮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200可以是前裝載器類型,其中包含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旋轉軸,且衣物從前方放入滾筒200中。與頂部裝載器類型相比,在前裝載器類型中將衣物放入滾筒200中和從滾筒200中取出衣物可以相對容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板102可以可旋轉地支撐滾筒200。也就是說,前板102可以可旋轉地支撐滾筒200的前端。滾筒200的前端可以容納在前板102中,並由前板102支撐。
例如,前板102可以從衣物入口1021的圓周向後方支撐滾筒200的前端。因此,衣物入口1021和滾筒入口設置成彼此面對,衣物入口1021和滾筒200的內部可以彼此連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板102可以包含墊圈墊圈,藉由沿衣物入口1021的圓周延伸來圍繞衣物入口1021的至少一部分。
墊圈可以可旋轉地支撐滾筒200的前端,並可以阻擋或抑制前板102與滾筒入口之間、或衣物入口1021與滾筒入口之間的空氣洩漏到外部。
墊圈可以由塑性樹脂基材料或彈性材料製成,而且單獨的密封構件可以另外耦接到墊圈的內圓周表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與滾筒200的前端接觸以可旋轉地支撐滾筒200的前輪可以安裝在前板102上。前輪可以構成以支撐滾筒入口的外圓周表面,且複數個前輪可以沿衣物入口1021的圓周彼此間隔地佈置。
前輪可以從滾筒200前端的下部向上支撐滾筒200,並可以透過滾筒200的旋轉一起旋轉以最小化摩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用於烘乾滾筒200中衣物的送入空氣滾筒200中,例如加熱以增加溫度的熱氣可以供應到滾筒200中,且供應到滾筒200中的空氣可以再次排出到滾筒200外面,同時維持衣物的水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對應於循環式衣物處理裝置,其中在烘衣流程中供應到滾筒200中的空氣被排出之後,空氣會再次除濕和加熱,然後供應到滾筒200中。
例如,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循環流動通道,空氣從該循環流動通道供應到滾筒200中,而且從滾筒200內部排出的空氣在除濕和加熱之後,會從該循環流動通道重新供應給滾筒200。滾筒200和供氣器106可以包含在循環流動通道中,從而空氣可以循環。供氣器106可以構成以將從滾筒200排出的空氣除濕和加熱,並將空氣供回至滾筒20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可以透過滾筒後表面210引入滾筒200中,並且滾筒200內部的空氣可以通過滾筒前表面的滾筒入口再次排出滾筒20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板102可以包含前管1023。前管1023可以設置在前板102上,以將從滾筒200排出的空氣輸送到供氣器106。
前管1023可以構成以與滾筒入口或衣物入口1021連通,並可以透過前板102外部的墊圈設置在前板102內部或與衣物入口1021連通。
圖2顯示設置在前板102內部的前管1023。
參照圖2,滾筒200可以透過上述墊圈、密封構件等連接到滾筒入口和衣物入口1021以保持氣密性。前管1023可以構成以與衣物入口1021和滾筒入口連通,如此一來引入從滾筒200排出的空氣。
前管1023可以延伸至前板102內部,以將空氣排出前板102,即進入機體100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可以設置在機體100內部,且供氣器106可以連接到前管1023,以接收從前管1023排出的空氣。
參照圖2,供氣器106可以設置在機體100內部,並可以設置在相對較易確保空間的底板103上。基座105可以設置在底板103的頂部上,基座105上可以設有供氣器106或熱幫浦。
供氣器106、熱幫浦等可以安裝在基座105上,且基座105可以耦接到底板103或與底板103一體成形。例如,基座105可以對應於底板103,以界定機體100的底面。
供氣器106可以包含入口管1061。入口管1061可以連接到前管1023,以接收前管1023的空氣。入口管1061和前管1023可以單獨製造並且彼此耦接,或者可以一體成形為一個整體。
從前管1023通過入口管1061引入供氣器106中的空氣可以被除濕和加熱,並從供氣器106排出。供氣器106可以具有嵌入其中的熱幫浦的部分部件,用於對空氣除濕和加熱。
通過入口管1061引入的空氣可以在供氣器106內部流動,並通過出口管1064從供氣器106排出。供氣器106還可以包含連接到出口管1064的鼓風機107。
鼓風機107可以透過由鼓風機馬達1073旋轉的鼓風機風扇1071,在上述循環流動通道整體中形成氣流的同時,將空氣排放到供氣器106的外部。
例如,空氣可以通過與前管1023連接的入口管1061引入供氣器106中,並且穿過供氣器106內部的空氣可以被除濕和加熱,而經除濕和加熱的空氣可以透過出口管1064和鼓風機107排放到供氣器106外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包含空氣流動部130,用於將從鼓風機107排出的空氣供應到滾筒後表面210。例如,供氣器106可以藉由將空氣排放到空氣流動部130,來透過空氣流動部130將空氣提供給滾筒後表面210。
供氣器106還可以包含連接到鼓風機107的風扇管108,且風扇管108可以將鼓風機107和空氣流動部130彼此連接。例如,透過鼓風機107排出的空氣可以經由風扇管108供應給空氣流動部130。
後板110還可以包含從空氣流動部130延伸的入口延伸部138(見圖4),且供氣器106可以連接到入口延伸部138,以將空氣提供給空氣流動部130。
在空氣流動部130中,從供氣器106供應的空氣可以流入內部,並朝滾筒後表面210流出。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具有開口的前表面131,以允許空氣向前流出。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具有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所引入的空氣通道230。空氣通道230可以構成為使得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流入並穿過空氣通道230,以供應到滾筒200中。
參照圖2,下文將描述空氣通過循環流動通道的循環流程。
當執行烘衣流程時,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可以通過空氣通道230供應到滾筒200中。
供應到滾筒200中的空氣可以是經過除濕和加熱的熱氣,且熱氣可以藉由蒸發滾筒200內部衣物中的水分來烘乾衣物。
滾筒200內部濕度增加的空氣可以通過滾筒入口排放到滾筒200外部,且流出滾筒200的空氣可以透過前管1023供應到供氣器106。
供氣器106可以通過連接到前管1023的入口管1061接收空氣,並使用熱幫浦或類似裝置,對從滾筒200輸送的空氣除濕和加熱。
供氣器106中經除濕和加熱的空氣透過鼓風機107經由出口管1064流入風扇管108中,且空氣流動部130通過滾筒200的空氣通道230,將透過風扇管108引入的空氣供回至滾筒200。
上述空氣循環流程可以連續進行,透過該流程可以將濕度低的高溫空氣連續提供到滾筒200中,且存在於衣物中的水分可以透過濕度低的高溫空氣蒸發掉,並與空氣一起排出至滾筒200外部,從而可以烘乾衣物。
下文將參照圖2,示意性地描述後板110和滾筒後表面210的結構。
後板110可以包含:驅動器安裝部120;以及空氣流動部130。驅動器400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且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形狀和驅動器400的耦接形式可以變更。
例如,如圖2所示,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包含向後開口的空間,而驅動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方插入驅動器安裝部120中,並可以耦接至驅動器安裝部120。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藉由向滾筒後表面210提供空氣,來將空氣供應到滾筒200中。空氣流動部130的形狀或空氣的提供方式可以變更。
例如,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空氣所流過的流動空間135(見圖4)。當前表面131開口時,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可以透過開口的前表面131流向滾筒後表面21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包含:驅動器連接部220;以及空氣通道230。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連接到驅動器400,而驅動器400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因此可以從驅動器400提供旋轉力。
驅動器連接部220與驅動器400的連接形狀或形式可以變更。例如,如圖2所示,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連接到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以接收來自驅動軸430的動力。
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安置以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前方面向驅動器安裝部120,並可以與延伸穿過驅動器安裝部120的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連接。
空氣通道230可以接收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可以流過空氣通道230並進入滾筒200中。
空氣通道230的形狀或空氣流入的方式可以變更。例如,如圖2所示,空氣通道230可以具有對應於空氣流動部130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狀,並可以設置以從前方面向空氣流動部130。
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複數個通風孔234以供空氣穿過,且從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流出的空氣可以通過空氣通道230的通風孔234供應到滾筒200中(見圖13)。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旋轉滾筒200的驅動器400耦接到後板110的驅動器安裝部120時,滾筒200的旋轉軸和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可以設置在同一條線上。
因此,驅動器400可以在不使用帶等連接構件旋轉滾筒200,從而可以主動且有效地調節滾筒200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而不會因帶等構件造成打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本身的一部分可以形成空氣流動部130,從而可以有效地形成空氣流動部130,而無需增加單獨部件來形成空氣流動部130。
例如,空氣流動部130可以阻擋空氣從部件之間的耦接部分洩漏,因為單獨的部件沒有耦接到後板110,並可以不需要形成空氣流動部130的部件之間的耦接,這在製造流程中可能是有幫助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可以形成為開口形狀。因此,可能有效地改善從空氣流動部130內部朝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流動。
圖3是顯示衣物處理裝置10的分解圖。參照圖3,下文將示意性地描述可以包含在衣物處理裝置10中的部件。
前板102可以包含設置在機體100前表面的衣物入口1021,以形成機體100的正面外觀,衣物可以透過衣物入口1021放入機體100中。
滾筒200可以設置在前板102的後方,滾筒200可以繞著設置在前後方向上的旋轉軸旋轉,並可以具有開口的前表面以界定滾筒入口,且通過衣物入口1021放入機體100中的衣物可以通過滾筒入口放入滾筒200中。
滾筒200可以包含:入口圓周,圍繞滾筒入口;滾筒圓周表面290,在入口圓周的後方圍繞滾筒200內部;以及滾筒後表面210,在滾筒圓周表面290後方耦接到滾筒圓周表面290。
後板110可以設置在滾筒200的後方。後板110可以位於機體100後方,以形成機體100後方外觀的至少一部分。
後板110可以包含將空氣提供到滾筒200中的空氣流動部130,並且阻擋或抑制空氣洩漏的後密封件300可以設置在滾筒後表面210與空氣流動部130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形成為大致環形,並且後密封件300可以包含:內密封件310;以及外密封件320。
內密封件310可以阻擋空氣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洩漏到空氣通道230的外部,且外密封件320可以在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的同時,阻擋空氣洩漏到空氣通道230的外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包含驅動器400安裝在其上的驅動器安裝部120,且安裝托架126可以從前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而驅動器400可以從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
安裝托架126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前表面,以增強驅動器400所耦接到的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剛性,並可以增強驅動器400的耦接力,並抑制由驅動器400可能發生的振動等。
當驅動器400藉由耦接到後板110來直接連接到滾筒200時,穩定地固定驅動器400是很重要的,以便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和滾筒200的旋轉軸對齊。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126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前表面,以加強驅動器安裝部120,並增強驅動器400的耦接力。
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驅動器400也可以透過驅動器安裝部120與安裝托架126形成耦接關係。例如,驅動器400、驅動器安裝部120和安裝托架126可以形成彼此緊固的關係。
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可以穿過驅動器安裝部120,以連接至滾筒後表面210的驅動器連接部220。驅動器400可以包含:第一驅動部410,直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第二驅動部420,耦接到第一驅動部410;以及驅動軸430,可以從第一驅動部410向前延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蓋500可以設置在後板110的後方。後蓋500可以構成以從後方覆蓋後板110的至少一部分,並可以耦接到後板110。
後蓋500可以形成衣物處理裝置10的整個後表面,或可以在曝露後板110的一部分的同時,與後板110一起形成衣物處理裝置10的後表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的空氣流動部130或驅動器400可以至少部分地從後板110向後曝露,且後蓋500可以耦接到後板110的後表面上,以從外部遮蔽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和驅動器400。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抑制因從空氣流動部130透過後蓋500到外部的熱傳遞所導致之空氣熱損失的發生,並可以從外部保護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此外,驅動器400可以透過後蓋500從外部來遮蓋或覆蓋,並可以受保護或覆蓋以免受外部所傳來的衝擊或異物的影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基座105可以設置在機體100內部的滾筒200下方,並且供氣器106、熱幫浦和類似部件可以設置在基座105上。
供氣器106可以將從滾筒200排出的空氣除濕和加熱,並透過空氣流動部130將空氣供回至滾筒200中。熱幫浦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設置在供氣器106的內部,以將流經供氣器106的空氣除濕和加熱。
圖4是顯示基座105的供氣器106與後板110的空氣流動部130彼此連接的示意圖;以及圖5是顯示供氣器106的剖面的示意圖。
下文將參照圖4至圖6,詳細描述供氣器106和熱幫浦。
圖4顯示設置在機體100底面的基座105,並顯示從供氣器106(見圖2)連接到前板102的前管1023的入口管1061。
入口管1061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前板102中,或者可以從前板102的外部連接到前管1023。入口管1061可以與前管1023一體成形,或者可以與前管1023分開製造,並耦接到前管1023。
供氣器106可以設置在基座105上,並可以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形狀。例如,供氣器106可以因循環流動通道的特性從前板102延伸到後板110。
供氣器106可以位於基座105上靠近機體100的橫向方向的一側。例如,供氣器106可以設置相鄰於位在機體100的橫向方向的一側上的第一側板109。供氣器106可以與第一側板109緊密接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供氣器106設置靠近橫向方向的一側時,即使不增加機體100的整體高度,也可以避免與滾筒200底部的結構干擾,並可以有效利用機體100的內部空間。
引入供氣器106中的空氣可以沿供氣器106的延伸方向從機體100的前部流向後部。例如,供氣器106的空氣可以從前板102流到後板110,並可以從前管1023流向空氣流動部130。
供氣器106可以在其面向後板110的後部具有出口管1064,且出口管1064可以連接至鼓風機107。出口管1064與鼓風機107的連接形狀或形式可以變更。
鼓風機107可以包含:鼓風機風扇殼體,其中嵌有鼓風機風扇1071;以及鼓風機馬達1073,連接到鼓風機風扇1071以提供旋轉力。鼓風機風扇殼體可以形成為各種形狀,且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耦接到鼓風機風扇殼體,並安置在鼓風機風扇殼體的後方。
鼓風機馬達1073的馬達軸可以平行於鼓風機風扇1071的旋轉軸,並可以位於界定在供氣器106內部的氣流通道的剖面中心。鼓風機風扇1071可以形成衣物處理裝置10的空氣在其中循環的氣流。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從後板110的前方插入後板110中,並固定在後板110內部。因此,可以在後板110上設置複數個用於產生旋轉力的發電機,例如驅動器400和鼓風機馬達1073。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和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一起設置在後板110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鼓風機107可以從一側連接到出口管1064,並從另一側連接到風扇管108。鼓風機107可以透過鼓風機風扇1071使供氣器106的空氣流入風扇管108中。
風扇管108可以將鼓風機107和空氣流動部130彼此連接。空氣流動部130可以設置在滾筒後表面210的後方,且鼓風機107可以位於滾筒200下方,從而風扇管108可以從鼓風機107向上延伸,並連接到空氣流動部13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包含從空氣流動部130延伸的入口延伸部138,且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包含延伸空間1381,其從界定在空氣流動部130內部的流動空間135延伸。
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在後板110上從空氣流動部130朝供氣器106延伸。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向前開口,從而鼓風機10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
例如,風扇管108的至少一部分和鼓風機10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於延伸空間1381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風扇管108的至少一部分和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圖4中所示之向前開口的流動空間135。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設置在形成為環形的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部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環形可以指連續延伸的閉合曲線、及向內形成閉合剖面的環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環形可以是對應於多邊形及圓形的圓周的形狀。
驅動器400可以從後方由所耦接到的驅動器安裝部120穿透。驅動器400可以包含:驅動軸430;以及軸承延伸部440,圍繞驅動軸430,而驅動軸430和軸承延伸部440可以一起延伸穿過驅動器安裝部12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熱幫浦可以設置在基座105上。熱幫浦可以包含:複數個熱交換器;以及一個壓縮機1066,因而透過壓縮機1066壓縮的流體穿過該複數個熱交換器以與外部進行熱交換。
具體而言,熱幫浦可以包含:第一熱交換器1062;第二熱交換器1063;以及壓縮機1066(見圖5)。熱幫浦可以容納在第一熱交換器1062、第二熱交換器1063和壓縮機1066中循環的流體。
圖5是顯示嵌入供氣器106中的熱幫浦的第一熱交換器1062和第二熱交換器1063的示意圖。圖4顯示位於供氣器106外部的壓縮機1066。
第一熱交換器1062可以對應於蒸發器,其中流體從外部吸收熱,而第二熱交換器1063可以對應於冷凝器,其中流體向外部排放熱。
第一熱交換器1062和第二熱交換器1063可以設置在流動通道上以對空氣除濕和加熱,空氣沿該流動通道在供氣器106中流動。第一熱交換器1062可以藉由冷卻空氣來冷凝存在於空氣中的水分,並從空氣中除去冷凝的水分,而第二熱交換器1063可以藉由向空氣提供從流體釋放的熱來加熱空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的空氣流動通道上的第一熱交換器1062可以位於第二熱交換器1063的上游。例如,第一熱交換器1062可以安置在第二熱交換器1063的前方,而第一熱交換器1062可以安置以面對入口管1061。
透過入口管1061引入的空氣可以流動以穿過第一熱交換器1062。從滾筒200內部排出並透過入口管1061引入的空氣可以包含大量從衣物蒸發的水分。
透過入口管1061引入的空氣可以穿過第一熱交換器1062,經第一熱交換器1062降溫的空氣中的蒸氣可以在第一熱交換器1062中冷凝,變成水滴的形式,並可以從空氣中去除。
供氣器106可以將在第一熱交換器1062中冷凝的冷凝水輸送到設置在供氣器106外部的集水器1065。例如,集水器1065可以儲存在供氣器106的第一熱交換器1062中產生的冷凝水。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熱交換器1063可以位於供氣器106中的第一熱交換器1062的下游。例如,第二熱交換器1063可以位於第一熱交換器1062的後方,並可以設置以面向鼓風機107或出口管1064。
第二熱交換器1063可以對應冷凝器,流體的熱從冷凝器排出至外部,且穿過第二熱交換器1063的空氣可以被第二熱交換器1063加熱,並流向鼓風機107。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第二熱交換器1063位於第一熱交換器1062的下游時,經第一熱交換器1062冷卻和除濕的空氣可以透過第二熱交換器1063在重新加熱的狀態下,從供氣器106排出。
圖5顯示用於將已穿過第二熱交換器1063的空氣排出到外部的鼓風機107的鼓風機風扇1071,並顯示從鼓風機風扇1071的後方連接到鼓風機風扇1071的鼓風機馬達1073。鼓風機風扇1071和鼓風機馬達1073中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設置在上述入口延伸部138的延伸空間1381內。
返回參照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水器1065,透過第一熱交換器1062從空氣中除去的冷凝水儲存在集水器1065中。如上所述,供氣器106可以位於基座105的橫向方向的一側上,而集水器1065和壓縮機1066可以設置在基座105的橫向方向的另一側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用於旋轉滾筒200的驅動器400放置在後板110上時,與驅動器400設置在基座105上的情況相比,可以更有效地確保基座105上的空間,並可以有效增加集水器1065的尺寸和容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壓縮機1066可以位於集水器1065的後方。因此,可以將因操作壓縮機1066所產生之傳送給在衣物處理裝置10前方使用衣物處理裝置10的使用者的噪音和振動最小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200安置在後板110的前方,如圖6中所示;以及圖7是從前方看時滾筒200內部的示意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200可以位於後板110的前方,且從後板110的空氣流動部130排出的空氣可以穿過滾筒後表面210,並提供到滾筒200中,如圖6中所示。
滾筒200可以具有界定在其前表面的滾筒入口,並包含圍繞滾筒入口的入口圓周,且入口圓周可以由前板102支撐。
圍繞滾筒200內部空間的滾筒圓周表面290可以設置在入口圓周的後方。滾筒圓周表面290可以形成為沿滾筒200圓周方向延伸的圓柱形,並具有耦接到入口圓周的前端,或者具有與入口圓周一體成形的前端。
在由滾筒圓周表面290圍繞的滾筒200的內部空間中,可以容納通過前板102的衣物入口1021放入的衣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後表面210可以設置在滾筒圓周表面290的後方。滾筒後表面210可以與滾筒圓周表面290一體成形,或單獨製造並耦接到滾筒圓周表面290。
滾筒後表面210可以構成以從後方遮蔽或覆蓋滾筒200內部的空間。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包含空氣通道230,並可以包含連接到驅動器400的驅動器連接部220,而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並流向滾筒200內部的空氣穿過該空氣通道23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用於攪拌或抬高衣物的衣物抬升件280可以設置在滾筒200內部,如圖7所示。衣物抬升件280可以設置在滾筒圓周表面290面向滾筒200內部的內表面上。
滾筒200可以沿機體100的前後方向延伸,而衣物抬升件280可以朝大致平行於滾筒200縱向方向延伸。衣物抬升件280可以包含複數個衣物抬升件,沿滾筒200的圓周方向彼此間隔開地設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滾筒200旋轉時,容納在滾筒200中的衣物移動量可以由衣物抬升件280增加,並可以有效地提高衣物的烘乾效率。
滾筒圓周表面290可以具有凸部及/或凹部,以增加與衣物的摩擦力。凸部或凹部可以包含複數個凸部或凹部,並可以完全分佈在滾筒圓周表面290上。
空氣通道230可以形成為環形,並安置在滾筒後表面210的圓周連接部240與驅動器連接部220之間。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複數個通風孔234,並具有通風部232,對應於包含通風孔234的區域。複數個通風部232可以沿滾筒後表面210的圓周方向彼此間隔開。
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具有加強肋236,用於確保形成通風部232的空氣通道230的剛性。從前方看的話,加強肋236可以形成為突出的形狀,並可以包含:後表面加強肋2362;內加強肋2364;以及外加強肋2366。
後表面加強肋2362可以設置在複數個通風部232中的相鄰兩個之間,並可以沿滾筒後表面210的徑向方向突出。內加強肋2364可以位於通風部232與驅動器連接部220之間。外加強肋2366可以安置在滾筒後表面210的通風部232與圓周連接部240之間。
內加強肋2364可以形成為環形,並可以沿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圓周或空氣通道230面向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內圓周延伸。外加強肋2366可以形成為環形,並沿圓周連接部240或空氣通道230朝圓周連接部240的外圓周延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從滾筒200內部檢視時,空氣通道230可以形成為向後凹陷的形狀,且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形成為朝滾筒200的內部突出的形狀。
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至少部分地被驅動軸430穿透,並連接到驅動軸430。用於從滾筒200的內部遮蔽或覆蓋驅動軸430的軸蓋260可以設置在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前方。
從空氣流動部130供應的高溫空氣可以存在於滾筒200內部,且將滾筒200內部的熱傳遞到驅動軸430和驅動器400,對於驅動器400周圍部件的熱損壞以及驅動器400的操作效率都有不利的影響。
此外,空氣通道230的內圓周基於滾筒200的徑向方向位於驅動器400的外側,因而穿過空氣通道230的空氣可以在驅動器400前方流動,並抑制熱傳遞至驅動器400。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設置在驅動器400前方,以與驅動器400重疊,從而抑制或阻擋滾筒200內部的熱朝驅動器400傳遞。
而且,設置在驅動器連接部220前方的滾筒200內部的軸蓋260可以從滾筒200內部遮蔽或覆蓋驅動軸430,從而抑制或阻擋熱從空氣傳遞到驅動軸430,並與驅動器連接部220一起抑制或阻擋熱從滾筒200的內部傳遞到驅動器40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蓋260與滾筒後表面210分離,如圖8中所示;圖9是顯示圖8中軸套270與滾筒後表面210分離的示意圖;圖10是顯示軸套270的示意圖;以及圖11是顯示從後方看時耦接到驅動器連接部220的軸套270的示意圖。
如上所述,滾筒200可以包含面向後板110的滾筒後表面210,且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包含連接到驅動器400的驅動器連接部220。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從前方耦接到軸蓋260,並可以從後方耦接到軸套270。
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透過軸套270與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形成耦接關係。例如,軸套270可以與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和驅動器連接部220耦接在一起,以將驅動軸430和驅動器連接部220彼此連接。
軸套270的至少一部分在穿過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同時可以向前突出,且驅動軸430穿過軸套270的前端可以位於滾筒200內部。軸蓋260可以從滾筒200內部遮蔽或覆蓋軸套270和驅動軸430。
當驅動軸43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或穿過軸套270時,軸套270可以與驅動軸430形成耦接關係,並可以在其圓周處耦接到驅動器連接部220,以與驅動器連接部220一起旋轉。
與驅動軸430直接耦接到驅動器連接部220的情況相比,軸套270可以有效地增加與驅動器連接部220的耦接面積,並提供更強的耦接力,從而實現穩定的耦接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包含界定在其中的軸通孔223,軸套270穿過該軸通孔223,且軸套270可以包含軸耦接部272,從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前方突出穿過軸通孔223,並且驅動軸430插入軸通孔223中。
例如,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包含由軸套270穿過的軸通孔223。軸通孔223可以界定在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前表面222中,而軸套270的軸耦接部272可以穿過軸通孔223。
軸套270的軸耦接部272可以延伸以通過軸通孔223突出到驅動器連接部220前方。軸耦接部272隨著驅動軸430從後方插入其中可以耦接到驅動軸430。
例如,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包含:連接側表面226,沿空氣通道230的內圓周延伸;以及連接前表面222,從前面連接到連接側表面226,軸通孔223可以界定在連接前表面222中,且軸耦接部272可以穿過連接前表面22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且驅動軸430可以向前延伸,並且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中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後方插入驅動器連接部中220中。
然而,驅動器400可以包含向前突出的軸承延伸部440等,以支撐向前延伸的驅動軸430,因此驅動器400中可能會要求機構穩定設置之用於驅動軸430最小長度。
也就是說,軸套270可以具有向前突出的軸耦接部272,且向前延伸的驅動軸430可以插入並收納在軸耦接部272中,因此可以確保與驅動軸430的耦接穩定性,並可以減少滾筒後表面210與驅動器400之間的耦接結構的總長度。
此外,在驅動器連接部220中,軸通孔223可以界定在連接前表面222中,使得軸耦接部272可以向前突出,因此軸耦接部272和驅動軸430可以穩定地彼此耦接,並可以有效地減少驅動器40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包含上述軸承延伸部440。軸承延伸部440可以透過驅動器安裝部120朝滾筒後表面210延伸。
軸承延伸部440可以圍繞驅動軸430的一部分,並穩定地支撐驅動軸430,以確保驅動軸430的機械剛性,且其上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軸430的軸承442可以設置在軸承延伸部440內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套270可以在軸耦接部272內部容納軸承延伸部440,從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驅動器400的耦接結構相對於驅動器400軸向方向在總長度上的增加,並可以實現機械穩定結構。
軸耦接部272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徑可以越接近後板110越長,並可以具有界定在其中供軸承延伸部440插入的空間。
軸承延伸部440可以具有比驅動軸430更短的長度,並可以圍繞驅動軸430的後端。因此,在軸耦接部272中,需要在其面向驅動器400的後端確保具有大直徑的空間。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軸耦接部272中,可以界定在朝驅動器400的方向上直徑增加的空間,且驅動器400和軸承延伸部440可以有效地插入並設置在該空間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耦接部272可以包含齒2724,且驅動軸430可以包含嚙合部432。圖11顯示設置在軸耦接部272上的嚙合部432。
齒2724可以包含朝驅動軸430突出的輪齒,且驅動軸430的嚙合部432可以插入齒2724中,並可以在其外圓周表面上具有輪齒,以與齒2724嚙合。
齒2724可以構成以與驅動軸430嚙合。因此,朝驅動軸430突出的輪齒可以設置在齒2724面向驅動軸430的一個表面上。
驅動軸430的嚙合部432可以插入齒2724中,以與齒2724形成嚙合關係。驅動軸430的嚙合部432可以包含沿驅動軸430的外圓周表面所形成的複數個輪齒。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對應於旋轉體的驅動軸430和軸套270的軸耦接部272彼此嚙合以彼此耦接,只要藉由將驅動軸430沿縱向方向插入軸耦接部272中,即可以有效地形成兩者旋轉互相限制的耦接關係。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耦接部272可以包含軸耦接孔2722,驅動軸430穿過該軸耦接孔2722,齒2724可以設置在軸耦接孔2722的內圓周表面上,軸固定構件435可以耦接至安置在軸耦接孔2722前方的驅動軸430的前端,且軸固定構件435可以由軸耦接部272向前支撐。
驅動軸430所穿過的軸耦接孔2722可以界定在軸耦接部272的前端。例如,驅動軸430可以插入軸耦接部272中,使其前端穿過軸耦接孔2722,並安置在軸耦接部272的前方。驅動軸430可以具有軸固定構件435,耦接到其安置在嚙合部432前方的前端。
軸固定構件435可以由軸耦接部272向前支撐。亦即,軸固定構件435的直徑可以大於等於軸耦接孔2722的直徑。因此,軸固定構件435可以安置在軸耦接部272的前端,並由軸耦接部272向前支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固定構件435可以耦接到驅動軸430的前端穿過軸耦接部272,且軸固定構件435可以由軸耦接部272向前支撐,因此沿驅動軸430的縱向方向驅動軸430與軸套270之間的耦接和固定變為可能。
另外,當軸固定構件435耦接到驅動軸430的前端並由軸耦接部272向前支撐時,可以有效地抵消在驅動軸430上所產生的推力的影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套270可以包含滾筒耦接部274,且滾筒耦接部274可以沿軸耦接部272的圓周延伸,並在後表面中心部220a的後方耦接至後表面中心部220a。
滾筒耦接部274可以圍繞軸耦接部272。亦即,滾筒耦接部274可以形成為環形,以圍繞軸耦接部272,且軸耦接部272可以形成為從滾筒耦接部274向前突出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驅動軸430和滾筒後表面210透過軸套270的滾筒耦接部274彼此連接時,軸套270可以透過滾筒耦接部274提供比驅動軸430或軸耦接部272更大的耦接面積,從而可以有效地增加耦接力並提高結構穩定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表面中心部220a可以包含圍繞軸通孔223的軸套耦接部224,且滾筒耦接部274耦接至該軸套耦接部224。軸套耦接部224能從後表面中心部220a向前突出,且滾筒耦接部274能從後方插入軸套耦接部224中。
軸套耦接部224可以構成為使得滾筒耦接部274安置在其後表面上。軸套耦接部224可以設置在後表面中心部220a的連接前表面222上。軸套耦接部224可以圍繞界定在連接前表面222中的軸通孔223。
軸套耦接部224的形狀可以對應於滾筒耦接部274的形狀。例如,軸套耦接部224可以形成為與滾筒耦接部274對應的環形,因此滾筒耦接部274可以從後方安置在其上。
軸套耦接部224可以從連接前表面222向前突出。亦即,當從後方看時,軸套耦接部224可以形成為從連接前表面222向前凹陷的形狀。圖11顯示當從後方看時從連接前表面222向前凹陷的軸套耦接部22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設置從連接前表面222向前突出的軸套耦接部224時,軸套270的滾筒耦接部274可以穩定地安置在連接前表面222上,並可以提高耦接力,這可以是有利的。
滾筒耦接部274和軸套耦接部224的耦接方式可以變更。舉例來說,滾筒耦接部274可以包含鉤,並可以用鉤方式耦接到軸套耦接部224,或者可以透過軸套固定構件2245耦接到軸套耦接部22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蓋260可以從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前方遮蔽或覆蓋驅動器連接部220的至少一部分,如上所述。
例如,軸蓋260可以構成以從滾筒200的內部遮蔽或覆蓋整個後表面中心部220a、遮蔽或覆蓋整個連接前表面222、或者遮蔽或覆蓋連接前表面222的一部分。
例如,軸蓋260可以覆蓋軸耦接部272和軸套耦接部224,以從滾筒200內部遮蔽突出通過軸通孔223的軸套270的軸耦接部272及設置在連接前表面222上的軸套耦接部224。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從滾筒200的內部供應高溫空氣,並且後表面中心部220a和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安置在驅動器400的前方,以阻擋滾筒200內部的熱傳遞到驅動器400。
另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軸430的前端或軸套270的軸耦接部272可以位於滾筒200的內部,因此具有在滾筒200內部直接接觸高溫空氣的空間。軸蓋260可以將從後表面中心部220a的前方遮蔽後表面中心部220a,以有效抑制或阻擋由高溫空氣造成的驅動軸430或軸耦接部272的熱。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蓋260可以設置在後表面中心部220a的前方,以從滾筒200的內部遮蔽軸耦接部272。
也就是說,軸蓋260可以覆蓋滾筒200內部的軸耦接部272,以阻擋滾筒200內部的高溫空氣直接接觸軸耦接部27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耦接部272和軸固定構件435可以位於滾筒200內部,因此當與滾筒200內部的衣物接觸時,有可能對衣物造成毀損。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會使用軸蓋260將軸耦接部272與滾筒200的內部分離,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少因衣物與軸耦接部272接觸所造成對衣物等毀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軸套固定構件2245,用於藉由穿透軸套耦接部224和滾筒耦接部274,將軸套耦接部224和滾筒耦接部274彼此緊固。軸蓋260可以從滾筒200的內部遮蔽或覆蓋軸套固定構件2245。
軸套固定構件2245可以同時穿透軸套耦接部224和滾筒耦接部274,以將兩者彼此耦接。舉例來說,軸套固定構件2245可以形成為螺栓等形狀,並穿透軸套耦接部224和滾筒耦接部274中的至少一個。
軸套固定構件2245的一部分可以曝露在滾筒耦接部274的前方,並在滾筒耦接部274的前表面上被支撐。設置在滾筒200內部的一部分軸套固定構件2245當與容納在滾筒200內部的衣物接觸時,可能對衣物造成損毀。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蓋260不僅覆蓋軸耦接部272,也覆蓋軸套固定構件2245,從而阻擋滾筒200內部衣物與軸套固定構件2245之間的接觸,並減少對衣物的損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蓋固定構件262。蓋固定構件262可以穿過軸蓋260,並插入驅動軸430中,以將軸蓋260緊固到驅動軸430。
驅動軸430的前端可以位於軸蓋260的中心,蓋固定構件262可以通過軸蓋260的中心插入並耦接到驅動軸430的前端中。蓋固定構件262可以形成為螺栓等形狀,並可以透過軸蓋260拴緊到驅動軸430的前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蓋260透過蓋固定構件262耦接到驅動軸430,因此基於滾筒200提供旋轉力的驅動軸430和軸蓋260可以直接彼此耦接,且當滾筒200轉動時,軸蓋260、滾筒200和驅動軸430的轉動會互相限制,以阻擋軸蓋260的相對轉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表面中心部220a可以在圍繞軸通孔223的軸圓周225上具有鉤緊固部2255,並且軸蓋260可以包含蓋鉤264,其插入軸通孔223中並耦接到鉤緊固部2255。
鉤緊固部2255可以設置在軸通孔223的軸圓周225上。亦即,鉤緊固部2255可以設置在軸通孔223的內圓周表面上,且鉤緊固部2255可以設置在軸圓周225上,其圍繞連接前表面222中的軸通孔223。鉤緊固部2255可以設置在圍繞軸通孔223的軸套耦接部224的內圓周表面上。
蓋鉤264可以從軸蓋260朝鉤緊固部2255延伸,以耦接到鉤緊固部2255。蓋鉤264可以設置在軸蓋260的圓周上,或可以設置在軸蓋260面向驅動軸430的內表面上,以朝鉤緊固部2255延伸。
圖12是顯示蓋鉤264的示意圖,該蓋鉤264從軸蓋260的內表面向後延伸,並緊固到鉤緊固部2255。蓋鉤264可以從軸蓋260的內部朝鉤緊固部2255延伸,且從軸蓋260或軸圓周225徑向向外突出的鉤形突出部265可以設置在蓋鉤264面對鉤緊固部2255的一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套270可以包含軸套凹陷部276,其在軸耦接部272與滾筒耦接部274之間向後凹陷。軸套凹陷部276可以形成在滾筒耦接部274上,並可以形成為環形。
軸套凹陷部276可以比滾筒耦接部274更向後凹陷,以界定向前開口的空間。另外,軸圓周225可以從軸套耦接部224向前突出,以界定向後的空間。
軸套凹陷部276可以界定在前方面向軸圓周225的位置。亦即,軸套凹陷部276和軸圓周225可以一起界定兩者之間的空間,並且蓋鉤264的鉤形突出部265可以置於由軸套凹陷部276和軸圓周225界定的空間內。
圖13是顯示空氣通道230的示意圖;圖14是從後方看時滾筒後表面210的示意圖;以及圖15是顯示滾筒背面210的剖面的示意圖。
參照圖13至圖15,下文將詳細描述滾筒200的滾筒後表面210。
參照圖1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通道230可以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通風部232可以從空氣通道230向後突出,且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前突出。
當從前方檢視滾筒後表面210時,空氣通道230可以界定為從滾筒後表面210的前表面向後凹陷的形狀,且通風部232可以界定為從空氣通道230的前表面131向後凹陷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空氣通道23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時,滾筒200的內部空間可以有效地增加,且與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的分離距離可以有效地減少,因此可以有利於從空氣流動部130接收空氣。
另外,通風部232可以從空氣通道230向後突出,以更靠近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這可能有利於從空氣流動部130引入空氣。
圖14顯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通道23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通風部232從空氣通道230向後突出,且驅動器連接部22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前凹陷,以界定其中的空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加強肋236,且加強肋236可以設置以圍繞通風部232,從而強化空氣通道230的剛性。
加強肋236可以具有向前突出的形狀,其與通風部232相關。也就是說,加強肋236可以在與通風部232的相對關係上向前突出。加強肋236可以隨著通風部232從空氣通道230向後凹陷,形成為相對向前突出的形狀,或者可以形成為與通風部232分離地從空氣通道230向前突出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加強肋236可以包含:內加強肋2364;後表面加強肋2362;以及外加強肋2366。界定在空氣通道230中的複數個通風部232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由內加強肋2364、後表面加強肋2362和外加強肋2366包圍。
圖13顯示內加強肋2364、後表面加強肋2362和外加強肋2366彼此連接以圍繞通風部232。然而,加強肋236的形狀可以不受此限,並可以根據需要改變突出高度、佈置和連接關係。
下文將參照圖15,詳細描述滾筒後表面210的結構。
如上所述,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包含連接到滾筒圓周表面290的圓周連接部240,且空氣通道230可以從圓周連接部240向後延伸。也就是說,空氣通道230可以位於圓周連接部240的後方。
空氣通道230可以從圓周連接部240向後突出。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通道外圓周表面238,從圓周連接部240向後延伸並沿滾筒200的圓周方向延伸;以及空氣通道表面239,從後方連接到通道外圓周表面238。
通道外圓周表面238可以從圓周連接部240朝後板110延伸,且其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後板110中。空氣通道表面239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前方面對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且空氣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轉移。
空氣通道表面239可以位於滾筒200的圓周表面的後方,以遮蔽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通道外圓周表面238和空氣通道表面239可以從圓周連接部240延伸以一體成形為一個整體。
當滾筒後表面210向後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界定空氣通道230。例如,空氣通道230可以藉由模製滾筒後表面210來界定,使得其圓周透過模壓等方法來向後突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通道230界定為滾筒後表面210的一部分,這在製造流程方面是有利的,因為空氣通道230不是單獨製造的,且在氣密性方面是有利的,因為沒有耦接線,空氣就不會透過該耦接線從空氣通道230洩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從後方檢視時,通風部232可以從空氣通道表面239向後突出,而當從前面檢視時,可以從空氣通道表面239向後凹陷。因為通風部232可以位於比空氣通道表面239更靠近流動凹面132,所以可能有利於將流過空氣流動部130的流動空間135的空氣引入通風部232中。
當空氣通道表面239的至少一部分彎曲或呈曲面以向後突出時,可以界定通風部232。亦即,通風部232可以與空氣通道表面239一體模製,這在製造流程方面是有利的,且由於沒有耦接線也是有利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空氣通道230可以形成為環形,並可以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因此,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外圓周表面,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以及內圓周表面。
空氣通道230可以具有由前述通道外圓周表面238形成的外圓周,並可以具有由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側表面226形成的內圓周。也就是說,空氣通道表面239的內圓周可以連接到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側表面226。
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側表面226可以從空氣通道表面239的內圓周向前延伸,並可以沿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圓周延伸。也就是說,連接側表面226可以形成空氣通道230的內圓周表面,並可以形成為環形,以包圍驅動器連接部220的內部空間。
連接前表面222可以從前方連接至連接側表面226。連接前表面222和空氣通道表面239可以形成為平板形狀,並可以設置以彼此平行。然而,連接前表面222和空氣通道表面239的具體形狀可以根據需要而改變。
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形成以從空氣通道230向前突出。當滾筒後表面210的中心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形成驅動器連接部220。驅動器連接部220、空氣通道230和圓周連接部240可以一體成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從空氣通道表面239向前延伸。因此,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側表面226可以形成空氣通道230的內圓周面,而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前表面222可以比圓周連接部240相對更靠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空氣通道23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時,可以有效地增加滾筒200在機體100有限內部空間中的內部容量。
另外,由於驅動器連接部220向前突出,因此驅動器40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的長度可以有效地減少,從而可以實現緊密的耦接結構。
圖16顯示滾筒後表面210、後板110和驅動器400對齊;以及圖17顯示耦接到後板110的複數個部件的分解圖。
下文將參照圖16和圖17,基於後板110示意性地描述與後板110相關的每個部件。
當滾筒後表面210可以位於後板110的前方時,空氣流動部開口的前表面131可以從前方被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通道230遮蔽或覆蓋。此外,在後板110中,驅動器400可以從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並且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可以位於與滾筒200的旋轉軸相同的線上。
也就是說,在後板110中,驅動器400可以從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並且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前面被空氣通道230遮蔽或覆蓋。驅動器400可以穿過驅動器安裝部120,以連接至滾筒後表面210的驅動器連接部22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前述的後密封件300可以設置在滾筒後表面210與後板110之間,而後密封件300可以包含:內密封件310,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以及外密封件320,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
後板110可以連接至供氣器106,且供氣器106可以包含風扇管108,用於將鼓風機107和空氣流動部130彼此連接。後板110可以包含從空氣流動部130延伸的入口延伸部138,且風扇管108可以透過入口延伸部138連接到空氣流動部130。
在驅動器400從後方耦接到後板110的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同時,安裝托架126可以從前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
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包含:安裝側表面124,以環狀延伸;以及安裝前表面122,從前方連接到安裝側表面124,以從前面遮蔽或覆蓋驅動器400。耦接安裝托架126的托架座體部128可以設置在安裝前表面122的前表面上。
安裝托架126可以設置在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前部,以透過驅動器安裝部120與驅動器400形成耦接關係,從而有效改善驅動器400的耦接穩定性,同時增加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剛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從後方與後蓋500耦接。因為後板110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的後表面向後突出且驅動器400可以向後曝露,所以後蓋500可以從後方耦接到後板110,以從外部遮蔽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和驅動器400。
圖18是顯示後板110的前表面的示意圖;圖19是顯示後板110後表面的示意圖;以及圖20是顯示從橫向方向看時後板110的剖面圖。
下文將參照圖18至圖20,詳細描述後板110。在描述後板110之前,下文將示意性地總結衣物處理裝置10的每個部件。
滾筒200可以可旋轉地設置在機體100內部,可以於其中容納衣物,並可以具有面向後板110的滾筒後表面210。驅動器400可以耦接到後板110,以連接到滾筒200。
後板110可以包含:驅動器安裝部120;以及空氣流動部130,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耦接到驅動器400,且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並可以向滾筒200供氣。
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包含:驅動器連接部220;以及空氣通道230。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面對驅動器安裝部120,並可以連接到驅動器400。空氣通道230可以圍繞驅動器連接部220,且從空氣流動部130提供的空氣可以流過空氣通道230並可以引入滾筒200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後板110向後突出,以在其中界定氣流所流過的流動空間135,且流動空間135可以向前開口,並可以被空氣通道230遮蔽或覆蓋。
圖21是顯示後板110和安置在後板110前方的滾筒200的剖面的示意圖;以及圖22是顯示空氣流動部130的放大示意圖,其中前表面131被圖21中的空氣通道230遮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界定在後板110中,以將空氣排放到滾筒後表面210,並可以從後板110向後突出。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具有界定於其中的流動空間135,空氣流過該流動空間135,且流動空間135可以透過開口的前表面131向前曝露。
流過流動空間135的空氣可以透過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向前排放。在滾筒後表面210中,空氣可以通過上述空氣通道230傳送到滾筒200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後板110中,當空氣流動部130向後突出時,流動空間135可以界定在後板110的後方。因此,可能有效地確保距滾筒後表面210的空間,以增加滾筒200的容量。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空氣流動部130界定為使得前表面131開口時,可以有效地減少從流動空間135流向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的流動阻力,並可以提高流動性,因而空氣可以有效地供應到滾筒200中。
例如,當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形成為具有複數個孔的網格表面等時,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可以通過網格表面中的孔向前流動,但是可能產生網格所造成的流動阻力,因此可能降低流向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的流動速度。
而且,為了形成網格表面,涉及用於界定複數個孔的沖壓流程或耦接網格表面的流程,這對於製造後板110是不利的。
然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整體形成為開口的形狀時,可以改善從流動空間135向前流出的空氣的流動阻力,並可以有效地朝滾筒後表面210供應空氣。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可以直接被供應有空氣的空氣通道230遮蔽或覆蓋,從而可以最小化流動空間135與空氣通道230之間的距離,並可以實現空氣傳遞的有效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後板110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界定空氣流動部130。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在直接面向空氣通道230的同時提供空氣給面向空氣通道230之開口的前表面131。
圖18顯示當後板110的一部分彎曲或呈曲面時界定空氣流動部130的狀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與後板110一體模製。例如,當後板110的至少一部分透過模壓等方法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界定空氣流動部130。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界定以從後板110向後突出。因此,當後板110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界定空氣流動部130,使得其一部分比其餘部分更向後突出。
空氣流動部130當從後板110的前方看可以向後凹陷,以於其中界定流動空間135,且當從後板110的後方看時可以從後板110向後突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空氣流動部130模製為後板110的一部分時,用於界定空氣流動部130的單獨構件不會耦接到後板110,這在製造方面是有利的。
而且,由於空氣流動部130上沒有與後板110的耦接線,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擋流過流動空間135的空氣洩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耦接線可以指不同組件彼此耦接的邊界區域。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且空氣流動部130可以界定為環形,以圍繞驅動器400。
圖19顯示從後板110向後突出以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空氣流動部130;以及圖21是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驅動器400的剖面圖。
驅動器400可以在後板110的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也就是說,驅動器400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表面。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表面可以向前凹陷,以在其中界定空間,解驅動器400可以插入該空間中,並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
從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驅動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後突出,並可能受外部衝擊影響。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空氣流動部130從後板110向後突出並圍繞驅動器400時,可以保護驅動器400免受外部衝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包含向後突出以在其中界定空間的後突出部140,且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
空氣通道230可以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以插入到後突出部140中,並可以遮蔽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
圖18至圖22顯示從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從後板110向後突出的後突出部140,而圖21和圖22顯示插入後突出部140中的空氣通道230。
具體而言,後突出部140可以從後板110向後突出,並可以具有向前界定在其中的空間。當後板110的一部分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形成後突出部140。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因此,後板110的前表面可以透過後突出部140和空氣流動部130向後凹陷,以在其中界定空間,且後板110的後表面可以具有多階形式向後突出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滾筒後表面210中,空氣通道230可以向後突出,且空氣通道230可以從後突出部140的前方插入由後突出部140界定的空間中。另外,空氣通道230可以插入後突出部140中,以直接面對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並遮蔽或覆蓋前表面131。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滾筒後表面210中,空氣通道230可以向後突出,以有效地擴大滾筒200內部的空間,且後板110可以藉由形成後突出部140,來提供容納空氣通道230的空間。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因為從滾筒200向後突出的空氣通道230可以容納在機體100內部,而不需要進一步將整個後板110從滾筒200向後分離。
另外,供應有來自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的空氣通道23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且空氣流動部130從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因此空氣通道230可以至少部分地容納在後突出部140中,同時可以有效遮蔽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並接收空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突出部140可以包含:後圓周區141,從空氣流動部130徑向朝空氣流動部130外部擴展參考距離L1;以及擴展圓周區142,其從空氣流動部130徑向朝空氣流動部130外部擴展大於參考距離L1的距離。
另外,擴展圓周區142可以包含延伸孔144,從機體100內部抽出的延伸構件143穿過該延伸孔144。圖19顯示後突出部140的擴展圓周區142。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後突出部140形成在後板110上時,可以有效地增加機體100內部的空間,而不增加機體100的整體體積。
由後突出部140界定在機體100內部的空間可以容納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通道230,同時進一步容納機體100內部的各種部件,從而提高機體100內部空間的利用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於容納在後突出部140內部的空氣通道230作為滾筒後表面210的一部分隨著滾筒200旋轉,所以對應於後突出部140的外圓周表面的後外圓周表面148需要與空氣通道230的通道外圓周表面238沿滾筒200的圓周方向隔開一定距離。
然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防止不必要地增加後突出部140的面積,後突出部140的後圓周區141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或空氣通道230徑向地從空氣流動部130向外擴展參考距離L1,且擴展圓周區142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或空氣通道230徑向地從空氣流動部130向外擴展大於等於參考距離L1的距離,從而確保後外圓周表面148與通道外圓周表面238之間的額外空間。
參考距離L1可以對應於後外圓周表面148等不會干擾旋轉空氣通道230的間隔距離,其可以根據設計來多樣化決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擴展圓周區142可以具有各種形狀,並可以設置在各種位置。擴展圓周區142的具體形狀和位置可以根據機體100內部部件的佈置來決定。
參照圖1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擴展圓周區142可以界定在後突出部140的一部分中,或可以包含複數個擴展圓周區。圖19顯示後圓周區141面向側板109的一部分朝側板109延伸以界定擴展圓周區142的狀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擴展圓周區142可以具有延伸孔144,從機體100內部抽出的延伸構件143穿透該延伸孔144。亦即,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從機體100內部延伸的延伸構件143可以透過由擴展周邊區142與滾筒200間隔開而界定的空間被抽出到外部。
延伸構件143可以是各種類型。例如,延伸構件143可以對應於從上述集水器1065向外延伸的排水管等。在延伸構件143從機體100的內下部透過擴展周邊區142被抽出到外部之後,延伸構件143可以沿後板110的後表面延伸,並可以再次透過擴展周邊區142收回到機體100的內上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延伸構件143可以在機體100外部延伸以將機體100內部的不同部件彼此連接時,可以有效地增加滾筒200的容量,同時防止滾筒200與延伸構件143之間的結構干擾。
另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擴展圓周區142,可以有效地確保延伸構件143在與機體100內部的滾筒200間隔開的同時於其中延伸的空間,且後圓周區141和擴展圓周區142個別界定在後突出部140中,從而可以防止後突出部140增加不必要的面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包含安置在滾筒200後方的後參考表面111,後突出部140可以從後參考表面111向後突出,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且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向前突出。
參照圖2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突出部140以外的後板110部分可以對應於後參考表面111。也就是說,後參考表面111可以是沒有透過後突出部140從後板突出的部分。後參考表面111可以形成為大致平板狀。
在後板110中,後參考表面111可以作為識別後突出部140和空氣流動部130向後突出程度的參考標準。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突出部140和空氣流動部1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於後參考表面111的後方。
後突出部140可以從後參考表面111向後突出,並可以從後參考表面111形成階梯狀。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並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形成階梯狀。
具體而言,後突出部140可以包含後外圓周面148,從後參考表面111向後延伸,並沿後突出部140的圓周延伸,且可以包含向後突出表面149,其連接到後外圓周面148,以遮蔽或覆蓋機體100的內部。
向後突出表面149可以呈大致平行於後參考表面111的板狀,而後外圓周面148可以圍繞向後突出表面149,並可以連接到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圓周。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延伸,並圍繞流動空間135外圓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延伸,並圍繞流動空間135的內圓周;以及流動凹面132,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後方,以從後方遮蔽或覆蓋流動空間135,並連接至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形成為環形,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形成以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而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可以形成以圍繞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和流動空間135。
基於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可以位於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和流動空間135的外部。流動凹面132可以設置在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彼此間隔開的空間中。流動凹面132可以具有:內圓周,連接到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以及外圓周,連接到流動外圓周表面134。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位於向後突出表面149中,而後突出部140可以位於後參考表面111中。也就是說,空氣流動部130的至少一部分圓周可以被後突出部140圍繞,且後突出部140圓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後參考表面111圍繞。
向後突出表面149可以位於後參考表面111的後方,流動凹面132可以位於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後方。在後板110中,後參考表面111、後突出部140和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形成以彼此呈階梯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包含在後參考表面111內向後突出的後突出部140,並包含在後突出部140內向後突出的空氣流動部130,從而有效地擴大機體100的內部空間,同時最小化不必要向外突出的部分。
圖23是顯示耦接到後板110後表面的後蓋500的示意圖;圖24是顯示後蓋500的後表面的示意圖;以及圖25是顯示後蓋500的前表面的示意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蓋500可以耦接到後板110,以覆蓋後突出部140、空氣流動部130和入口延伸部138。在圖23中,後板110曝露於外部而未被後蓋500覆蓋的部分可以對應於後參考表面111。
參照圖23,驅動器400可以由後蓋500從外部遮蔽或覆蓋。也就是說,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位於驅動器400前方,後蓋500可以位於驅動器400後方,且空氣流動部130可以位於驅動器400的圓周,從而可以保護驅動器400免受外部衝擊等。
後蓋500可以形成為對應於後板110的後突出部140、空氣流動部130和入口延伸部138的形狀。換句話說,後蓋500可以包含:突出蓋部501,具有與後突出部140對應的形狀,且向後突出以界定其中的空間,以及流動蓋部502,從突出蓋部501向後突出,以在其中界定出空間。
再次,流動蓋部502可以包含:蓋圓周510,位於空氣流動部130後方;以及中央蓋520,設置在蓋圓周510的中心部分,並位於驅動器400後方。
參照圖24,突出蓋部501可以包含:突出蓋外圓周表面5012,圍繞後突出部140的後外圓周表面148;以及突出蓋後表面5014,從後方遮蔽或覆蓋向後突出表面149。
突出蓋部501可以形成為與後板110的後突出部140對應的形狀,使得後突出部140從前方插入其中,並可以透過與後突出部140的結構關係來固定和支撐。
流動蓋部502可以從突出蓋部501的突出蓋後表面5014向後方突出,並可以使空氣流動部130和驅動器400插入其中。
流動蓋部502的蓋圓周510可以位在驅動器400的外部,並可以覆蓋空氣流動部130和入口延伸部138。蓋圓周510可以包含:流動蓋外圓周表面512,從突出蓋後表面5014向後延伸,並沿流動蓋部502的圓周延伸;以及流動蓋後表面514,用於從後方遮蔽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
流動蓋部502的中央蓋520可以形成為被蓋圓周510圍繞的形狀,且驅動器400可以位於中央蓋520的前方。中央蓋520可以包含:驅動蓋表面522,從後方遮蔽或覆蓋驅動器400;以及驅動圓周524,在驅動蓋表面522與流動蓋後表面514之間沿驅動蓋表面522的圓周延伸。
參照圖25,驅動圓周524可以從中央蓋520向前突出。驅動圓周524可以將驅動器400和安裝側表面124彼此分隔開。驅動圓周52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驅動器安裝部120中。
驅動圓周524可以形成為肋形,其從中央蓋520向前突出,並沿驅動器400的圓周延伸。驅動圓周524可以形成為環形,並可以圍繞驅動器400的外表面。
驅動圓周524可以從流動蓋部502向前突出,以在其中界定空間,並且該空間可以向後開口。亦即,驅動圓周524可以形成為在其中界定空間且後表面開口的形狀。
驅動圓周524可以包含: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從驅動蓋表面522的圓周向前延伸,以及驅動外圓周表面5243,從流動蓋後表面514向前延伸。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和驅動外圓周表面5243在其等的前端可以彼此連接。
也就是說,驅動圓周524可以在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與驅動外圓周表面5243之間界定向後開口的空間。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可以向內面向驅動器400,驅動外圓周表面5243可以向外面向安裝側表面124或空氣流動部130。
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可以與驅動器400間隔開,以阻止對驅動器400操作的干擾,例如驅動器400的旋轉。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上設有開口,驅動器400所在的空間與驅動圓周524內部的空間可以透過該開口彼此連通。
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的開口可以具有從驅動蓋面522朝驅動器安裝部120延伸的形狀,並可以沿驅動圓周524的圓周方向具有複數個彼此間隔開的開口。
由於驅動器400所在之驅動器安裝部120內部的空間通過驅動內圓周表面5241的開口與驅動圓周524的內部連通,且驅動圓周524內部的空間向後開口以與外部連通,因此驅動器安裝部120內部的空間可以透過驅動圓周524與外部連通。
驅動器400在操作過程中會產生熱,且熱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和滾筒200的內部傳遞。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藉由允許透過驅動圓周524有效地執行驅動器400與外部之間的熱交換,來提高驅動器400的散熱效果。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複數個開口可以界定在位於驅動器400後方的驅動蓋表面522中,使得由驅動器400加熱的空氣從驅動器安裝部120排出到外部,以利於驅動器400散熱。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外圓周表面5243可以從外部包圍驅動圓周524內部的空間,並可以將空氣流動部130所在的空間和驅動器安裝部120所在空間彼此分隔開。
在空氣流動部130中,從供氣器106加熱的空氣會流動。當從流過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發生熱損失時,對烘衣流程中可能是不利的。
因此,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藉由透過驅動外圓周表面5243將空氣流動部130和驅動器400彼此分隔開,來減少空氣流動部130的熱損失,並可以抑制或阻止熱從空氣流動部130傳遞到驅動器400。
圖26是顯示後板110的側面耦接部112和蓋座體部113的示意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蓋500的突出蓋外圓周表面5012可以沿後突出部140的圓周延伸,並由後參考表面111支撐,後板110還可以包含:側面耦接部112;以及蓋座體部113。
側面耦接部112可以分別設置在後板110的橫向方向的兩側上,可以比後參考表面111更向後突出,並可以與分別從前方設置在機體100的橫向方向的兩側上的側板109耦接。
蓋座體部113可以設置在後參考表面111上的側面耦接部112與後突出部140之間,且突出蓋外圓周表面50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安置在蓋座體部113中。
具體而言,後蓋500的突出蓋外圓周表面5012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大於等於後突出部140的後外圓周表面148的長度,因此突出蓋外圓周表面5012的前端可以支撐在後參考表面111上。
後板110的側面耦接部112可以耦接至側板109。側面耦接部112可以在其中界定凹槽,當從後方看時該凹槽向後突出,而當從前方看時該凹槽向後凹陷。
側板109的後端可以插入並固定至該凹槽中。亦即,後板110可以透過側面耦接部112耦接至橫向方向的兩側上的側板109。
蓋座體部113可以安置在後參考表面111上的側面耦接部112與後突出部140之間。亦即,後突出部140的後外圓周表面148可以與側面耦接部112間隔開,因此蓋座體部113可以設置在後外圓周表面148與側面耦接部112之間。
當從後板110的後方看時,蓋座體部113可以是平行於後參考表面111的形狀,或是比後參考表面111更向前凹陷的形狀。後蓋500的向後突出外圓周表面的前端可以安置在並固定到蓋座體部113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蓋座體部113設置在後板110中的側面耦接部112與後外圓周表面148之間時,耦接到後板110後表面的後蓋500在覆蓋整個後突出部140的同時,可以穩定地被支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突出部140可以包 含上述的後外圓周表面148和向後突出表面149,且向後突出表面149可以位於後參考表面111的後方。空氣通道230可以位於後突出部140內部,以被後外圓周表面148圍繞。
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延伸,並沿流動空間135外圓周延伸;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延伸,並沿流動空間135內圓周延伸;以及流動凹面132,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後方,連接至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並形成為環形以從後方遮蔽或覆蓋流動空間135。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包含:安裝側表面124,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前延伸,並沿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圓周延伸;以及安裝前表面122,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前方,並連接到安裝側表面124。驅動器400可以從安裝前表面122的後方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並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安裝側表面124圍繞。
因此,驅動器400可以被安裝側表面124圓周地保護和覆蓋,可以被穩定地固定,並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驅動器安裝部120中,從而有效減少驅動器400從驅動器安裝部120向後突出的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在空氣通道230的前方凹入滾筒後表面210中,因此安裝前表面122可以從後方插入驅動器連接部220中。圖21顯示插入驅動器連接部220中的安裝前表面122。
如上所述,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前突出,因此向後開口的空間可以界定在驅動器連接部220中。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具有向前突出的形狀,其與空氣通道230相關。
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具有對應於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形狀。也就是說,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前表面222可以設置在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前表面122前方,並具有與安裝前表面122相對應的形狀,而驅動器連接部220的連接側表面226可以設置在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側表面124的前方,並具有與安裝側表面124對應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從滾筒200的後方檢視時,驅動器連接部220向前凹陷,因此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驅動器連接部220中,並可以有效地減少驅動器400從滾筒200向後突出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前表面122可以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前方,並安置在後參考表面111的後方。圖21顯示安置在後參考表面111後方的安裝前表面122。
安裝前表面122可以位於比後參考表面111相對靠後的位置,因此滾筒後表面210的驅動器連接部220不會向前突出太多。然而,本發明不一定受此限制,必要時,安裝前表面122可以位於後參考表面111的前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前述的安裝托架126,且安裝托架126可以從安裝前表面122的前方安置在安裝前表面122上。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還可以包括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且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可以穿過安裝前表面122,並將安裝托架126和驅動器400彼此緊固。
安裝前表面122可以具有托架座體部128,安裝托架126從前方安放在托架座體部128中,並且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穿過托架座體部128。下文將詳細描述安裝托架126、托架座體部128和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內密封件310可以設置在後板110上,且內密封件310可以形成為環形,並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以抑制或阻擋空氣洩漏。
後突出部140可以具有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內密封件310從前方安置在座體部1492中,該座體部1492因安裝側表面12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彼此間隔開而界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上述的供氣器106,且供氣器106可以設置在機體100內部,並可以接收從滾筒200排出的空氣,並將空氣供應給空氣流動部130。
後板110可以包含入口延伸部138,從空氣流動部130朝供氣器106延伸,以連接到供氣器106。圖18至圖19顯示後板110的入口延伸部138。
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從後板110上的空氣流動部130延伸,且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將供氣器106和空氣流動部130彼此連接。入口延伸部138和空氣流動部130可以一體成形。
當供氣器106將空氣流動部130中的空氣直接排出時,供氣器106的至少一部分(如上述的風扇管108)可以阻擋空氣從空氣流動部130的前方流出。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形成從空氣流動部130延伸的入口延伸部138,且供氣器106可以在與開口的前表面131或空氣流動部130的流動空間135間隔開的同時,將空氣供應給流動空間135。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可以位於機體100的橫向方向的一側上的滾筒200下方,且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從安置在空氣流動部130中的供氣器106上方的一側向下延伸,以連接到供氣器106。
如上所述,供氣器106可以設置在基座105上,並可以位於橫向方向的一側上,例如靠近第一側板109,以避免與滾筒200的最下端發生實際干擾。
因此,在空氣流動部130中,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位於供氣器106上方的部分,即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下部的橫向方向的一側對應的部分,可以開口,且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從流動外圓周表面134開口的部分向下朝供氣器106延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偏置到基座105的橫向方向的一側,從而有效地避免與滾筒200的結構干擾。
另外,當入口延伸部138從安置在供氣器106上方的一側向下延伸時,可以減少入口延伸部138的延伸距離。另外,當入口延伸部138的延伸形狀大致近似於空氣流動部130的切線時,如此可以有效地設定供氣器106的排氣方向,並改善流動空間135中的氣流。
圖27是顯示從空氣流動部130延伸並與風扇管108耦接的入口延伸部138的示意圖;圖28是顯示插入流動空間135中的風扇管108的示意圖;以及圖29是顯示圖28中風扇管108被移除的入口延伸部138的流動空間的示意圖。
參照圖27至圖2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包含延伸空間1381,其從流動空間135朝向供氣器106延伸並向前開口。
供氣器106可以包含上述的風扇管108,且風扇管10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將空氣排放到流動空間135中。
此外,風扇管108可以包含排氣部1082,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將流動空間135和延伸空間1381彼此分開,並將空氣排放到流動空間135中。
如上所述,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延伸,並與供氣器106連接。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包含從流動空間135延伸的延伸空間1381,並可以具有開口的前表面,使得風扇管108可以從前方插入其中。
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包含圍繞延伸空間1381的延伸圓周表面1385,並可以形成延伸凹陷表面1383,用於從後方遮蔽延伸空間1381。入口延伸部138可以與空氣流動部130一體成形,以從後參考面111或後板110的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
延伸圓周表面1385可以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突出。延伸空間1381可以連接至流動空間135,且延伸圓周表面1385可以在延伸空間1381與流動空間135之間連接區域以外的區域中圍繞延伸空間1381。
亦即,沿流動空間135的外圓周延伸的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可以形成為由延伸空間1381開口的環形,且延伸外圓周表面可以在圍繞延伸空間1381的同時,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一端和另一端彼此連接。
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延伸外圓周表面可以一起形成一個閉合剖面。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外圓周表面可以一起圍繞流動空間135和延伸空間1381的外圓周,且延伸外圓周表面可以形成為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一部分。
延伸凹陷表面1383可以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後方,並可以從流動凹面132延伸。亦即,延伸凹陷表面1383可以與流動凹面132一起形成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後方的單一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風扇管108可以如上所述從供氣器106延伸,可以具有面向流動空間135或延伸空間1381而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的一端,並可以耦接到後板110。
風扇管108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將空氣朝流動空間135排出。風扇管108的排氣方向可以平行於流動凹面132,也可以平行於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或切線方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風扇管108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將空氣排放到流動空間135中,因此排氣方向可以平行於流動空間135和後板110,從而最小化空氣紊流。
此外,排氣部1082可以設置在風扇管108朝流動空間135的一端。舉例來說,排氣部1082可以對應於風扇管108的端部。排氣部1082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排出空氣,且排氣方向可以平行於流動空間135或後板110。
排氣部1082可以構成以將流動空間135和延伸空間1381彼此分隔開。例如,排氣部1082可以在遮蔽或覆蓋流動空間135與延伸空間1381之間的至少一部分界面的同時,將空氣排放到流動空間135。
圖28顯示排氣部1082遮蔽或覆蓋流動空間135和延伸空間1381的整個邊界區域的狀態。亦即,排氣部1082可以與流動凹面132或延伸凹陷表面1383接觸,且其兩端可以分別沿流動空間135的圓周方向與其分別面對的延伸圓周表面1385及流動外圓周表面134接觸。
排氣部1082可以形成為沿流動空間135的圓周方向延伸的弧形。亦即,排氣部1082可以具有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對應的曲率,並可以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一起圍繞流動空間135的整個外圓周。
排氣部1082可以具有供空氣排出所通過的出氣口,其界定在面對流動空間135的一個表面中。出氣口可以沿平行於流動凹面132的方向排出空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風扇管108的排氣部1082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將流動空間135和延伸空間1381彼此分隔開,從而有效地阻止不必要的空氣流入延伸空間1381中。
另外,當排氣部1082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以沿平行於流動凹面132的方向排放空氣時,可以減少提供給流動空間135的空氣紊流,並改善從風扇管108延伸的形狀自由度(排氣部1082除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衣物處理裝置10還可以包括外密封件320,形成為環形以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並抑制或阻擋空氣洩漏。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包含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延伸,以將外密封件320從前方安置在其中。
此外,排氣部1082可以包含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其與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一起圍繞流動空間135的外圓周,並從前方將外密封件320安置在其中。
具體而言,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可以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上支撐外密封件320。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可以設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或後參考表面111上。
圖27顯示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形成在連接到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向後突出表面149上,並將外密封件320安置在其中。
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可以與向後突出表面149平行,或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凹陷。外密封件320可以耦接並固定到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
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可以設置在排氣部1082上。如上所述,排氣部1082可以與流動外圓周表面一起圍繞流動空間135的外圓周,因此,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可以形成在排氣部1082的前部,外密封件320安置在第二座體部1496上。
圖28顯示設置在排氣部1082前表面上的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可以從排氣部1082的外表面向後凹陷,並可以與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一起形成單一圓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圓形不僅可以包含沿圓周方向具有半徑恆定的圓形,還可以包含具有半徑變化的橢圓形。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圓形可以統稱為閉合曲線,其中曲率沿圓周變化。
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和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可以連續地彼此連接,並一起形成一個與外密封件320的形狀對應的環形。因此,外密封件320可以安置在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和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兩者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設置在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上且同時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設置在排氣部1082上時,在確保流動空間135的氣密性下,可以有效地阻止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洩漏到入口延伸部138。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風扇管108還可以包含風扇管延伸部1084。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從排氣部1082延伸到延伸空間1381的外部,並可以耦接到後板110。
另外,後板110可以包含風扇管耦接部1491,且風扇管耦接部1491可以在入口延伸部138的外側向後凹陷,因此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從前方安置於風扇管耦接部1491中。
參照圖28,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從排氣部1082在空氣流動部130和入口延伸部138外部延伸。因此,可以防止在流動空間135或延伸空間1381中產生與排氣部1082耦接的耦接部分以阻礙氣流或允許空氣洩漏發生的情況。
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從排氣部1082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延伸。也就是說,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沿流動空間135的外圓周延伸。因此,排氣部1082可以形成包含風扇管延伸部1084的單一弧形。
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也就是說,風扇管耦接部1491可以設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圖29顯示其上安置風扇管延伸部1084的風扇管耦接部1491。
風扇管耦接部1491可以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後凹陷,因此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從前方安置在風扇管耦接部1491中。風扇管延伸部1084可以從排氣部1082兩端的前部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延伸,以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
由於風扇管延伸部1084從插入延伸空間1381的排氣部1082延伸,所以風扇管耦接部1491可以形成為朝延伸空間1381開口的凹槽,以防止風扇管延伸部1084耦接至風扇管耦接部1491時產生間隙。
圖30是顯示從入口延伸部138的前方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的鼓風機107的示意圖;以及圖31是顯示從後方耦接到鼓風機風扇殼體的鼓風機馬達1073的示意圖。
參照圖30和圖3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鼓風機107可以包含:鼓風機風扇1071;以及鼓風機馬達1073,並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並將空氣吹入風扇管108中。
如上所述,鼓風機107可以位於供氣器106後方,並可以向後面向入口延伸部138。在鼓風機107中,鼓風機風扇殼體和鼓風機馬達1073的至少一部分地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從而可以充分確保整個供氣器106在前後方向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鼓風機107的鼓風機風扇1071可以位於後突出部140內部,且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設置在鼓風機風扇1071的後方,並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後突出部140和入口延伸部138以階梯方式向後突出時,後板110可以於其中界定空間。在鼓風機107中,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設置在鼓風機風扇1071或鼓風機風扇殼體的後方。
因此,在鼓風機107中,位於鼓風機風扇殼體後方的鼓風機風扇1071或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且鼓風機馬達1073前方的鼓風機風扇1071或鼓風機風扇殼體可以至少部分地位於後突出部140內部的空間中。
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插入延伸空間1381中,且鼓風機馬達1073可以與延伸凹陷表面1383耦接。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對應於馬達等的複數個發電機可以設置在後板110上。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板110可以與鼓風機馬達1073和驅動器400形成耦接關係。
圖31是顯示從基座105或底板103向後突出以支撐鼓風機風扇殼體的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的示意圖。
參照圖3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可以包含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且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可以從下方支撐鼓風機風扇1071。
此外,在後突出部140中,後外圓周表面148可以包含支撐件插入部1482,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從前方插入其中。如上所述,鼓風機風扇1071插入後突出部140中,因此位於鼓風機風扇1071下方的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也可以插入後突出部140中。
因此,後突出部140可以具有支撐件插入部1482,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從前面插入其中,且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與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形成耦接關係。
支撐件插入部1482的形狀可以變化。例如,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界定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中,使得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從前面插入其中,或者可以界定在後外圓周表面148中,使得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插入其中。
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向前開口,並可以包含界定在其中的空間,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插入其中。該空間可以對應於界定在後突出部140內部的一部分空間,或者可以單獨界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支撐鼓風機風扇1071的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設置在基座105或底板103上時,可以穩定地固定和支撐鼓風機風扇1071或鼓風機風扇殼體。當鼓風機風扇1071的旋轉中心與供氣器106的氣流通道的中心對齊時,可以提升空氣流動性。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插入其中的支撐件插入部1482界定在後板110中、即在後突出部140中時,包含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之鼓風機風扇1071和鼓風機風扇殼體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有效地容納在後突出部140內部。
圖32是顯示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插入其中的支撐件插入部1482插入的示意圖;以及圖33是從前面檢視時支撐件插入部1482的示意圖。
參照圖32和圖3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後外圓周表面148向後凹陷時,可以界定支撐件插入部1482,其可以安置在後板110的下端以向下開口。
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界定在後突出部140的後外圓周表面148中。後外圓周表面148面向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的部分可以向後凹陷,以界定支撐件插入部1482。
另外,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位於後板110的下端。也就是說,後外圓周表面148的下端可以與後板110的下端重合,且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界定在後外圓周表面148的下端。
後參考表面111可能不位在其中界定支撐件插入部1482的後外圓周表面148的外側。也就是說,界定在後外圓周表面148中的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不具有向下的後參考表面111,並可以對應於後板110下部的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安置在後板110的下端,可以沿垂直方向開口,並可以形成為向後凹陷的凹槽形狀。亦即,插入支撐件插入部1482中的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可以向下曝露到外部。
如上所述,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可以從下方支撐鼓風機風扇殼體。因此,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可以將機體100底面的一部分形成為基座105或底板103的一部分。
因此,後突出部140在後外圓周表面148下端具有支撐件插入部1482,因此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可以插入其中,且安置在鼓風機風扇1071下方的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插入其中。
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的一部分可以從支撐件插入部1482向下突出,並從支撐件插入部1482向後延伸,以從下方支撐包含支撐件插入部1482和後板110的後突出部140。
圖32顯示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的下部從支撐件插入部1482的下部向後延伸以從下方支撐後板11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支撐件插入部1482從後外圓周表面148向後凹陷的深度可以與後外圓周表面148從後參考表面111延伸的長度相同。亦即,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形成為整個後外圓周表面148向下開口的形狀。
在入口延伸部138中,延伸圓周表面1385的一部分可以從支撐件插入部1482向後延伸。也就是說,延伸凹陷表面1383可以位於支撐件插入部1482後方,延伸空間1381可以被延伸圓周表面1385向下遮蔽或覆蓋,且後突出部140內部的空間可以支撐件插入部1482向下開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支撐件插入部1482界定在位於後板110下端的後突出部140的後外圓周表面148中時,可以有效確保位於鼓風機風扇殼體下方的鼓風機風扇支撐件1075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後外圓周表面148中,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位於後板110下端,而支撐件插入部1482以外的其餘部分可以從後板110下端向上間隔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朝後板110的下端延伸,以與位於滾筒200下方的供氣器106連接,且圍繞空氣流動部130和入口延伸部138的後突出部140亦可以從入口延伸部138附近延伸至後板110的下端。
位於入口延伸部138下方的後外圓周表面148可以在形成後板110下端的一部分的同時,界定支撐件插入部1482。除支撐件插入部1482以外的後外圓周表面148其餘部分可以位於後板110下端的上方,以防止後突出部140的面積不必要地擴大。
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隨著後突出部140的一部分延伸到後板110的下端,入口延伸部138可以從後突出部140向後突出,支撐件插入部1482可以界定在後板110的下端,而其餘部分可以安置在後板110下端的上方,以防止由機體100向後佔用的外部空間不必要地增加。
圖34是顯示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中的空氣導件的示意圖。
參照圖34,空氣導件可以引導空氣流動部130內部的氣流,並可以包含:流出導件136;以及流入導件137。流出導件136可以從流動凹面132朝向空氣通道230突出,以朝空氣通道230引導氣流。
流出導件136可以包含:第一流出導件1362;以及第二流出導件1364。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以相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位於供氣器106的相反側上,並可以具有在流動凹面132中等於或大於流動空間135的深度的最高突出高度。
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沿流動空間135的圓周設置在第一流出導件1362與供氣器106之間,並可以具有在流動凹面132中小於流動空間135的深度的最高突出高度。
流入導件137可以設置在氣流內圓周表面133上,並朝供氣器106突出,以引導從供氣器106供應的氣流。
圖35是顯示流入導件137的示意圖;圖36是顯示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示意圖;以及圖37是顯示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示意圖。
參照圖34至圖37,下文將詳細描述空氣導件。
空氣導件可以在流動空間135中突出,以引導氣流。空氣導件可以形成為從流動空間135突出的形狀,以引導氣流。
從供氣器106供應的空氣在流動空間135中流動,且空氣導件引導在流動空間135中流動的氣流,從而改善流動阻力、提高流出到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均勻性或減少紊流,以增加循環流動通道的空氣流量,並增加滾筒200的烘衣效率。
空氣導件可以在不同位置形成各種形狀。例如,空氣導件可以形成為從流動外圓周表面134、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和流動凹面132中的一個突出到流動空間135中的形狀。
空氣導件可以單獨製造,並耦接到空氣流動部130的內表面,即流動外圓周表面134、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和流動凹面132可以與內表面一體模製。
空氣導件可以安置以面對供氣器106,以引導從供氣器106引入的氣流,或者可以安置在流動空間135中與供氣器106間隔開的任何點上,以引導流過流動空間135的氣流。
空氣導件可以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表面朝滾筒後表面210突出,以引導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流向滾筒後表面210,或者可以朝供氣器106突出,以引導引進流動空間135的空氣的流動方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參照圖34和圖35,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上述的供氣器106和入口延伸部138,且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流入導件137。
流入導件137可以對應於空氣導件,且流入導件137可以安置以面對入口延伸部138,以引導從供氣器106排出的空氣流入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
如上所述,空氣流動部130可以界定為近似環形以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入口延伸部138從空氣流動部130的一側延伸,並且供氣器106將空氣從入口延伸部138排出,因此,從供氣器106流入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可以基於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透過分流成一個方向和另一個方向分支來引入。
在圖34和圖35中,以箭頭概念性地表示從供氣器106流入流動空間135的空氣透過分流成一個方向和另一個方向來流動的狀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基於供氣器106沿空氣流動部130圓周方向的一個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沿該一個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
也就是說,在空氣流動部130中,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一起界定空氣流動部130,以形成一個環形。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基於供氣器106的延伸方向,在概念上進行區分和界定。
也就是說,空氣流動部130中相對於供氣器106沿一個方向延伸的部分可以界定為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而沿另一個方向延伸的其餘部分可以界定為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界定為彼此連接的形狀,以一起形成環形。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在相對於供氣器106和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在供氣器106的相對側上彼此連接。
圖34和圖35顯示相對於供氣器106沿一個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沿另一個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從前面檢視空氣流動部130時,該一個方向可以是逆時針方向,而另一個方向可以是順時針方向。然而,當必要時,該一個方向可以對應於順時針方向,而另一個方向可以對應於逆時針方向。
當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界定在空氣流動部130中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從供氣器106引入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可以分流並引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
因此,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藉由將流入導件137設置在面對供氣器106的位置,來引導從供氣器106引入的空氣的流入方向和流入量。
流入導件137可以從入口凹面向前突出,從流動內圓周表面133朝供氣器106突出,或者從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突出。
流入導件137可以至少部分地安置在供氣器106的排氣方向B上,並可以大致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與空氣供應106之間。也就是說,流入導件137可以安置在驅動器安裝部120與供氣器106之間。
流入導件137可以引導從供氣器106排出的氣流,以調整引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空氣的流量比,或適當地調整引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每一個的空氣的流動方向,從而提升了流動性。
也就是說,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通過流入導件137藉由透過提高整個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均勻性來形成有效氣流,或者在必要時增加第一延伸流道1302或第二延伸流道1304中的每一個的流量,來從滾筒後表面210供應空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入導件137可以設置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上,並從供氣器106突出。圖34和圖35顯示設置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上的流入導件137。
當流入導件137從流動凹面132等突出時,流動方向被引導的一部分空氣在與流入導件137接觸時可以沿流入導件137的圓周流動。因此,空氣可能無法有效地遵循預期流動方向通過流入導件137,或者可能形成紊流。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流入導件137設置在氣流內圓周表面133上時,流入導件137可以很容易從供氣器106突出,並可以有效地引導空氣的流動方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空氣流動部130中,流動內圓周表面133的一部分可以延伸以朝供氣器106突出,從而形成流入導件137。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入導件137可以對應於流動內圓周表面133的一部分。亦即,流動內圓周表面133面向供氣器106的部分可以朝流動空間135突出,以形成流入導件137。
因此,流入導件137可以具有從流動凹面132向前突出的形狀,使得向後界定空間。圖19是從後方檢視時與空氣流動部130的流動凹面132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一體成形的流入導件137的示意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流入導件137形成為流動內圓周表面133的一部分時,在成型流程中,流入導件137與包含空氣流動部130等的後板110一起製模,這在製造方面可能是有利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參照圖34,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中,對應於流入導件137的部分可以直線延伸,而其餘部分可以曲線延伸。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形成為環形。因此,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也可以形成近似於環形的圓周,並圍繞流動空間135。
然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包含朝供氣器106突出的流入導件137。因此,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具有環形,其中一部分圓周朝徑向方向向外突出。
例如,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具有流線型形狀。亦即,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具有以曲線延伸的流線型形狀,該曲線對應於圓的圓周形狀除了流入導件137以外的部分,並從流入導件137朝供氣器106直線延伸。
流入導件137可以形成為基於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沿朝供氣器106的方向變窄的形狀。亦即,流入導件137可以具有從流動內圓周表面133朝供氣器106大幅突出的形狀。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從供氣器106排出的空氣可以有效地分離並流過以大致筆直的形狀延伸到外部的流入導件137。
而且,隨著流動阻力和紊流被以對應於圓周形狀的曲線延伸的流動內圓周表面133有效地改善,通過流入導件137分流到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空氣可以在流動性上得到提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供氣器106中,流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量大於流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空氣量。
另外,流入導件137可以將流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部分空氣引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可以形成為使得空氣在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之間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位置排出。因此,供應給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量可以大於供應給第二延伸流動通道的空氣量。
亦即,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空氣流速設定不同時,可以設定從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前表面131中密集排出空氣的區域,並可以有效地將空氣供應到滾筒200中。
供應給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空氣流量可以透過引入滾筒200中和從滾筒200排出的空氣的流量分析來判定,或者可以從考慮烘衣效率的策略方面來判定。
舉例來說,歲著空氣集中到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透過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開口的前表面,將大量空氣供應給空氣通道230,並可以在藉由將一部分空氣流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來減輕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流動阻力的同時,透過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前表面將空氣供應給空氣通道230。
參照圖34,如上所述,供氣器106可以安置以偏置到滾筒200下方橫向方向的一側。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每一個可以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相對下部,而另一個可以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相對上部。
即使在烘衣流程中,容納在滾筒200內部的衣物因滾筒200的旋轉從滾筒200的內表面沿滾筒200的旋轉方向被部分地抬升時,也可以因本身重量而大致分佈在滾筒200內部的下部。
在這種情況下,將空氣從空氣通道230供應到與滾筒200內部的下部相對應的區域會導致滾筒200內部因衣物而流動阻力較大,這可能不利於空氣循環。
因此,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相對地增加供應給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橫向方向的一側上及空氣流動部130上方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流量,並且減小供應給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橫向方向的另一側上及空氣流動部130下方的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空氣流量,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供應給空氣通道230的空氣的流動阻力,且將空氣供應到滾筒200中。
另外,空氣僅流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可能是不利的,因為在整個空氣流動部130中僅使用有限的流動通道,因此會增加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流動阻力。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增加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流量的同時,大於等於一定量的空氣流入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從而可以改善在整個空氣流動部130中的流動阻力,並提升流出空氣的均勻性,從而執行有效的烘衣流程。
在供氣器106中,可以根據設計設定排氣方向B,例如從風扇管108排出的空氣所通過的排氣口所指向的方向。在一示例中,造成供氣器106內的氣流的鼓風機風扇1071可以沿其切線方向排出空氣,而鼓風機風扇1071的切線方向,即從鼓風機風扇1071排出的空氣的流動方向,可以指向第一延伸流動 通道1302。
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鼓風機風扇殼體可以構成為使得其與風扇管108連接的部分面向作為鼓風機風扇1071切線方向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風扇管108也可以與鼓風機風扇1071的切線方向大致平行延伸,而排氣口開口的部分、即空氣排出的地方、可以位於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而不是更靠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從而可以在最小化從鼓風機風扇1071到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紊流的同時,將相對大量的空氣供應給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
然而,如上所述,因為需要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提供大於等於一定量的空氣流量,所以供氣器106的排氣方向B可能不完全指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或者從供氣器106排出的一部分空氣可以流出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
另外,流入導件137可以分離出主要流動的一部分空氣,以透過供氣器106引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以將分離的空氣流入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而不是流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
也就是說,流入導件137可以設置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並可以將部分氣流朝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分流以導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舉例來說,流入導件137從流動內圓周表面133突出的一端可以設置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而不是更靠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旋轉滾筒200,使得滾筒200在衣物的烘乾流程中沿另一個方向比沿該一個方向旋轉更多。
此外,在滾筒200沿另一個方向旋轉的同時,沿該一個方向流動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就可以引入滾筒200中。
具體而言,在衣物處理設備10中,在衣物的烘乾流程中,驅動器400可以旋轉滾筒200,並可以透過空氣流動部130將空氣供應到滾筒200中。
驅動器400可以旋轉滾筒200,使得在從空氣流動部130供應空氣的同時,滾筒200沿該另一個方向比沿該一個方向旋轉更多。驅動器400的旋轉方向和旋轉速度可以由控制器調整。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可以從供氣器106沿一個方向延伸,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沿另一個方向延伸。
因此,流過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空氣可以沿該一個方向流動,而流過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空氣可以沿另一個方向流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引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的氣流量可以大於引入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氣流量。因此,重要的是提高透過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供應給空氣通道230的空氣的流動性。
因此,控制器可以在烘衣流程中控制驅動器400旋轉滾筒200,使得滾筒200在另一個方向上的旋轉量大於在該一個方向上的旋轉量,因此沿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在一個方向上流動的空氣相對速度,相對於在空氣通道230中沿另一個方向旋轉的空氣的相對速度增加,從而有效地透過空氣通道230來改善流入滾筒200中的流入量。
另外,如上所述,當滾筒200在另一個方向上旋轉時,滾筒200內部的衣物可以在滾筒200的下部沿滾筒200的內表面,透過摩擦力在另一個方向上與滾筒圓周表面290、衣物升降器280等一起旋轉。
因此,在滾筒200中向上抬升的衣物可以因自身重量從滾筒200的最上端或從最上端沿一個方向間隔開的一點往下落下。
因此,在滾筒200內部,一個與滾筒200最上端沿另一個方向間隔開的區域基於滾筒200的內表面具有低分佈的衣物,這可能有助於空氣流入,並在流入的空氣與衣物之間增加接觸面積,這可能有助於烘衣效率,因此沿另一個方向與滾筒200的最上端間隔開的區域可以對應以集中方式引入烘衣用空氣的區域。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滾筒200的主旋轉方向會設定到另一個方向,且大量空氣從供氣器106或入口延伸部138流入沿一個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因此空氣可以透過空氣流動部130有效地引入滾筒200中,並有效地改善空氣的流動阻力,從而提高烘衣效率。
滾筒200可以在整個烘衣流程中僅沿另一個方向旋轉,或者可以沿一個方向和另一個方向旋轉,但沿另一個方向的旋轉量大於沿一個方向的旋轉量。
在一個示例中,除了基於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氣流量確定滾筒200的主旋轉方向的情況以外,可以先確定滾筒200的主旋轉方向,然後可以根據滾筒200的主旋轉方向透過供氣器106和流入導件137,確定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氣流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參照圖34和圖35,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界定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之間,並流入導件137可以構成為使得與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分離距離L2小於與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分離距離L3。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入導件137可以形成為流動內圓周表面133的一部分,朝供氣器106突出。在一個示例中,流入導件137的突出方向可以設計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而不是更靠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在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面朝供氣器106的空氣流入區可以界定在流入導件137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之間。在流入導件137中,與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分離距離L2可以小於與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的分離距離L3。
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入導件137可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突出,並可以突出更靠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而不是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
也就是說,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可以具有由流入導件137和流動外圓周表面134界定的寬度,其小於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寬度。流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一部分空氣可以被擋住而無法流入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並可以導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在一個示例中,圖36和圖37顯示流出導件13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導件可以包含流出導件136。
參照圖36和圖37,流出導件136可以從流動凹面132突出,其從空氣流動部130中後方朝空氣通道230遮蔽流動空間135,以引導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流向空氣通道23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可以在流動空間135中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流動,並可以透過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向前排放。然而,因為流動空間135中空氣的主要流動方向不是向前方,所以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引導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透過流出導件136向前流動。
流出導件136可以從流動凹面132向前突出,即朝空氣通道表面239。穿過流出部的空氣可以透過流出部的突出部分向前流動。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可以透過開口的前表面131從空氣流動部130有效地排出,且來自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可以透過空氣通道230供應到滾筒200中。
流出導件136的形狀或數量可以變化。圖36和圖37顯示流動凹面132向前突出以形成流出導件136的狀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出導件136可以連接到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亦即,流出導件136可以連接到流動凹面132、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以使空氣向前流動。
當流出導件136與流動內圓周表面133或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之間有間隙時,空氣可能流入流出部與流動內圓周表面133或流動外圓周表面134之間的空間,因此流出導件136不會向前引導氣流。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出導件136可以連接到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以向前引導穿過流出導件136的全部氣流。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流動凹面132朝空氣通道230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形成流出導件136。也就是說,流出導件136可以形成為流動凹面132的一部分。
例如,流出導件136可以在透過模壓等方法模製空氣流動部130的流程中,一起模製在後板110上。圖19顯示從後方看的流出導件136。
流出導件136可以連接到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因此,可以在流出導件136後方界定流動凹面132與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一起向前方凹陷的空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電源線405(見圖41)。電源線405可以從在後板110後方的驅動器安裝部120抽出,並可以向驅動器400供電。
電源線405可以從驅動器安裝部120沿安裝側表面124及/或安裝前表面122向後延伸,以從在後板110後方的驅動器安裝部120向外抽出。電源線405可以連接到設置在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前表面122或安裝側表面124上的電源埠404。
圖41顯示電源埠404和電源線405。設置在驅動器安裝部120後方的驅動器400可以藉由透過耦接到電源埠404從電源埠404供電來驅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具有電源線405在其中延伸的空間,該空間因流出導件136的後部向前凹陷而界定。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動凹面132的一部分可以升高以向前突出,以形成流出導件136。
流出導件136可以連接到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因此,可以在流出導件136後方界定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開口並向前凹陷的空間。
從驅動器安裝部120延伸的電源線405可以沿流出導件136的後表面延伸,以在穿過流出導件136的同時,從空氣流動部130向外延伸。電源線405可以透過後突出部140的延伸突出區凹入機體100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從後板110向後突出,且在後板110後部從驅動器安裝部120向外延伸的電源線405在穿過空氣流動部130的同時從空氣流動部130向外延伸時,電源線405的延伸長度可以由空氣流動部130向後突出來增加。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蓋500可以從後部耦接到後板110,且延伸穿過空氣流動部130的流動凹面132等的電源線405可以引起後蓋500與後板110之間的結構干涉,例如將後蓋500的流動蓋後表面514和流動凹面132彼此分離,將流動蓋外圓周表面512和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彼此分離等。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形成流出導件136以使流動空間135中的空氣向前流動的同一時間,流出導件136形成為流動凹面132的一部分,以界定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上開口並在流出導件136的後部向前凹陷的空間,因此從驅動器安裝部120抽出的電源線405對後蓋500耦接的影響可以最小化,且電源線405可以在穩定固定的同時延伸。
返回參照圖36和圖3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出導件136可以包含:導件中心部1366;以及導件傾斜部1368。導件中心部1366可以從流動凹面132朝空氣通道230突出。
導件傾斜部1368可以從導件中心部1366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延伸,且可以具有從流動凹面132突出的高度,其隨著與導件中心部1366的距離增加而減少。
包含導件中心部1366和導件傾斜部1368的流出導件136可以在流動空間135中形成為山丘形。導件中心部1366可以包含從流出導件136中的流動凹面132最大突出的區域,且導件傾斜部1368可以分別朝一個方向和另一個方向延伸。
導件傾斜部1368可以從導件中心部1366朝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延伸,且可以具有從流動凹面132突出的高度,其隨著與導件中心部1366的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少。
導件中心部1366和導件傾斜部1368可以與流動凹面132、流動外圓周表面13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一體成形,並可以形成為曲面或平面形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導件傾斜部1368設置在導件中心部1366從流動凹面132朝空氣通道230突出的一側及/或另一側上時,流出導件136可以最小化穿過流出導件136的空氣的紊流的出現。
在一個示例中,圖34顯示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中的第一流出導件1362;以及圖36是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放大視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出導件136可以包含第一流出導件1362。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以相對於形成為環形的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位於入口延伸部138的相對側上。
如上所述,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以及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且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相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如驅動器安裝部120),在供氣器106的相對側上彼此連接。
也就是說,沿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在一個方向上流動的空氣及沿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在另一個方向上流動的空氣可以在空氣流動部130中的供氣器106相反側上相遇。
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的空氣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空氣在供氣器106的相反側上相遇,兩者流動方向相反。因此,在空氣流動部130中,彼此相對流動的氣流可能在供氣器106的相反側上彼此碰撞,以形成紊流,產生噪音和振動,並導致流速和液壓損失。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第一流出導件1362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中供氣器106的相對側上、即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彼此連接所在的位置時,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的空氣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空氣可以透過第一流出導件1362向前流動,而不彼此碰撞,並可以透過空氣通道230引入滾筒200中。
而且,如上所述,以集中方式向滾筒200內部區域提供空氣,並讓空氣沿一個方向與滾筒200最上端間隔開可能是有利的。對於面向相應區域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而言,在滾筒200最上端並沿一個方向在與滾筒200的最上端間隔開的區域增加流動壓力,以增加向前流出的空氣流速,可能是有利的。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以設置在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和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連接位置上。在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由於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流動阻力增加,所以流動壓力可以在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上游部分增加。
換句話說,在沿空氣流動部130上部延伸的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能在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上游(例如,空氣流動部130的最上端,或是沿一個方向與空氣流動部130的最上端間隔開的區域)形成強大的空氣流動壓力。因此,可以有效地在一個方向上增加在滾筒200的最上端或與滾筒200的最上端隔開的區域朝空氣通道230流出的氣流量。
在一個示例中,參照圖3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以具有大於等於流動空間135深度的最大突出高度。舉例來說,第一流出導件的突出端(即導件中心部1366)可以位於與向後突出表面149平行的位置,或者可以從向後突出表面149向前突出。
如上所述,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以阻擋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中的空氣與第二延伸流道1304中的空氣碰撞,並增加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的流動阻力,在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上游形成最大流動壓力。
也就是說,第一流出導件1362可以抑制空氣沿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穿過第一流出導件1362。因此,第一流出導件1362從流動凹面132突出的高度可以大於等於空氣流動部130的深度。
在一個示例中,圖34顯示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中的第二流出導件1364;以及圖37是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放大視圖。
參照圖34和圖3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出導件136可以包含第二流出導件1364,且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設置在入口延伸部138與第一流出導件1362之間,以將流動空間135中的氣流引向空氣通道230。
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設置在第一流出導件1362與入口延伸部138或供氣器106之間。亦即,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位於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或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以引導穿過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空氣向前流動。
當氣流壓力增加或空氣擴散時,沿流動空間135流動的空氣可以向前排放通過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然而,當不同的流動壓力形成在不同的位置時,空氣流動部130可以朝前方具有不同的空氣流出量。
此外,為了提高烘衣效率,可以策略性地增加空氣流動部130中特定區域的氣流壓力,並增加空氣的流出量。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設置在因各種原因導致氣流壓力過低的區域中,或從策略角度來說,可以設置在需要增加流出空氣量的區域中,以改善烘衣效率和電力效率。
透過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在整個空氣流動部130中增加朝空氣通道230供應的空氣流出量,並可以增強從空氣流動部130排出的空氣的均勻性,或者可以有效地改善特定位置的流出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設置在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上。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提高烘衣效率和空氣流入滾筒200中的流動性,更多的空氣可以從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流到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
因此,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相對於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可以具有相對較小的氣流量。因此,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的氣流壓力相對較低,因此向前流動的空氣流出量可能較小。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第二流出導件1364設置在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中時,可以在流過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的空氣穿過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同時,形成向前的氣流,從而可以有效地增加空氣朝空氣通道230的流出量,並可以在整個空氣流動部130中增強供應給空氣通道230的空氣的均勻性。
在一個示例中,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供氣器106可以構成為使得空氣從入口延伸部138排放到流動空間135的空間更靠近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而不是更靠近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
因此,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內的空氣相對於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具有相對較高的氣流壓力,從而有效地確保空氣流出量。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可以改善流動壓力和空氣通過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流出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具有小於流動空間135深度的最大突出高度。另外,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最大突出高度可以小於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最大突出高度。
與第一流出導件1362不同,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設置在第一延伸流動通道1302或第二延伸流動通道1304上,因此流過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氣流量保持在一定程度。
也就是說,第二流出導件1364可以具有小於流動空間135深度的最大突出高度,以防止流過空氣流動部130的氣流阻力增加太多,並允許空氣在穿過第二流出導件1364之後流遍整個流動空間135。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最大突出高度可以等於或大於流動空間135的深度,且第二流出導件1364的最大突出高度可以小於流動空間135的深度,並小於第一流出導件1362的最大突出高度。
在一示例中,圖38顯示耦接在驅動器安裝部120前表面上的安裝托架126;以及圖39顯示安裝托架126的立體圖。
此外,圖40顯示包含托架座體部128的安裝前表面122的前視圖;以及圖41是圖40中的安裝前表面122的後視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從後部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覆蓋驅動器安裝部120至少一部分的安裝托架126從前部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且驅動器400可以透過驅動器安裝部120固定到安裝托架126。
如上所述,驅動器400可以從後部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然而,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界定為後板110的一部分。因此,為了穩定地支撐作為重振動體的驅動器400,並防止驅動器400變形,安裝托架126可以從前面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
安裝托架126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前表面122。安裝托架126所耦接到的托架座體部128可以界定在安裝前表面122中,且安裝托架126可以安置在托架座體部128中。
安裝托架126可以形成為環形板狀。也就是說,安裝托架126可以形成為圓盤狀,並可以具有由驅動器400的軸承延伸部440和驅動軸430穿透的中心。
安裝托架126的形狀可以對應於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前表面122,並且安裝前表面122可以形成為對應於驅動器400的剖面形狀。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具有圓形剖面,安裝前表面122可以形成為圓形,並置於在驅動器400前方,且安裝托架126可以形成為環形,以覆蓋安裝前表面122的至少一部分,並可以具有由驅動軸430穿透的中心。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直接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並且安裝托架126可以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並透過安裝前表面122耦接到驅動器400。
當驅動器400耦接到安裝托架126且安裝托架126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等時,在確保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剛性方面受到限制。當驅動器400和安裝托架126的耦接部分及安裝托架126和驅動器安裝部120的耦接部分彼此分離時,耦接結構所需的空間會增加。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安裝托架126和驅動器400獨立且直接地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前表面122時,可以透過安裝托架126有效地增加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剛性,且亦可以形成安裝托架126與驅動器400之間的緊固關係,從而穩定地耦接驅動器400。
在一個示例中,圖42是顯示驅動器400、驅動器安裝部120和安裝托架126彼此緊固的剖面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驅動器安裝部120和安裝托架126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堆疊並緊固在一起。
也就是說,安裝托架126和安裝前表面122可以沿前後方向至少部分彼此重疊,驅動器400和安裝前表面122可以沿前後方向至少部分地彼此重疊。
安裝托架126、安裝前表面122和驅動器400可以在它們彼此重疊的區域中堆疊在一起,並可以在堆疊的區域中一起形成緊固關係,因此安裝托架126可以有效耦接驅動器400的同時,用於強化安裝前表面122。
透過上述結構,安裝托架126可以透過安裝前表面122與驅動器400耦接,而不與驅動器400直接接觸,從而形成小巧的耦接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126可以包含:一體式緊固部1261;以及安裝緊固部1262。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可以一起緊固到一體式緊固部1261,而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緊固到除了驅動器400以外的驅動器安裝部120。
參照圖38和圖3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126可以透過一體式緊固部1261,與驅動器400形成耦接關係,而不接觸驅動器400,並可以透過安裝緊固部1262強化與安裝前表面122的耦接力。
具體而言,安裝托架126的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向後與安裝前表面122和驅動器400形成耦接關係。舉例來說,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穿過安裝前表面122,以與驅動器400形成耦接關係。
因此,安裝托架126可以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和驅動器400,以有效提高驅動器400的耦接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安裝托架126的安裝緊固部1262與一體式緊固部1261間隔開時,可以實現安裝托架126與驅動器安裝部120之間的耦接。亦即,安裝托架126除了與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耦接的一體式緊固部1261以外,還可以包含與除了驅動器400以外的驅動器安裝部120耦接的安裝緊固部126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126除了一體式緊固部1261以外,還具有安裝緊固部1262,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與驅動器安裝部120的耦接力,並有效地強化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剛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還可以包括如圖40至圖42所示的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和安裝緊固構件1264。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可以一起穿過一體式緊固部1261、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並可以將他們三者彼此緊固。安裝緊固構件1264可以與驅動器400間隔開,以穿過安裝緊固部1262和驅動器安裝部120,並將它們兩者彼此緊固。
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可以與安裝架126、驅動器安裝部120或驅動器400一體成形,也可以單獨製造並同時穿過安裝托架126、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
安裝緊固構件1264可以與安裝托架126或驅動器安裝部120一體成形,也可以單獨製造並同時穿過安裝托架126和驅動器安裝部120。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和安裝緊固構件1264可以形成為螺栓等形狀。
在安裝托架126中,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透過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同時與安裝前表面122和驅動器400形成耦接關係,且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透過安裝緊固構件1264與安裝前表面122形成耦接關係。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包含驅動器緊固部402,透過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緊固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且驅動器緊固部402、驅動器安裝部120和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彼此堆疊,並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穿透,如圖41所示。
具體而言,驅動器400可以包含驅動器緊固部402,其可以透過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與驅動器安裝部120和安裝托架126耦接。驅動器緊固部402可以從驅動器400的外圓周表面向外突出。
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可以向後或向前貫穿安裝托架126和安裝前表面122,而驅動器400可以包含驅動器緊固部402,其可以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穿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設有從驅動器400向外突出的驅動器緊固部402時,穿透安裝托架126和安裝前表面122的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沒有插入驅動器400中,且曝露於外部以利耦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包含:第一驅動部410;第二驅動部420;以及驅動軸430,如圖42所示。第一驅動部410可以容納在驅動器安裝部120內部,並緊固到安裝前表面122;第二驅動部420可以從第一驅動部410的後方耦接到第一驅動部410,並可以與安裝前表面122和安裝側表面124間隔開;而驅動軸430可以從第一驅動部410向前延伸,以穿過安裝前表面122,並連接到驅動器連接部22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於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直接耦接到滾筒200,為了讓負載較高的滾筒200旋轉,可以設置傳動裝置以調節驅動軸430的轉速並確保足夠的扭矩。
在驅動器400中,第二驅動部420可以對應於產生滾筒200的旋轉力的動力部,而第一驅動部410可以對應於變速部,其調節從第二驅動部420傳遞的旋轉力,並將調整後的旋轉力提供給連接到後表面中心部220a的驅動軸430。
亦即,驅動器400的第一驅動部410可以對應於傳動裝置,例如降低轉速並增加驅動軸430扭矩的減速器;而第二驅動部420可以對應於動力部,例如消耗電力以產生旋轉力的馬達等。
亦即,可以在與動力部對應的第二驅動部420中產生旋轉力,且第二驅動部420的動力軸可以連接至第一驅動部410,並可以將旋轉力傳遞至對應減速器的第一驅動部410。
第一驅動部410可以藉由調節第二驅動部420的動力軸的轉速和扭矩來旋轉驅動軸430,且驅動軸430可以從第一驅動部410延伸,並連接到後表面中心部220a,以旋轉滾筒200。
然而,當需要時,第一驅動部410可以對應於動力部,而第二驅動部420可以對應於減速器。
驅動器400可以在其前部具有第一驅動部410,並在其後部具有第二驅動部420。驅動器400的第一驅動部410可以在面對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前表面122的同時,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且第二驅動部420可以透過耦接到第一驅動部410來固定就位。圖43顯示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的第一驅動部410。
如上所述,第二驅動部420可以對應於動力部,且第二驅動部420可以包含:定子,固定到第一驅動部410;以及轉子,可相對於定子旋轉。
定子可以耦接到第一驅動部410,而轉子可以在圍繞定子的同時可旋轉地耦接至定子。第二驅動部420的動力軸可以耦接到定子,並與定子一起旋轉,且消耗電力以引起相對於轉子的相對旋轉的定子的旋轉力可以透過動力軸傳遞到對應於變速部的第一驅動部410。
變速部可以包含用於在其中換檔的齒輪組。例如,變速部可以具有內建的衛星齒輪組,包含太陽齒輪、行星齒輪和齒圈,並且動力軸可以透過連接到衛星齒輪組來減速。
驅動器400的驅動軸430可以與第一驅動部410的衛星齒輪組一起旋轉,並可以在與動力軸的關係中,降低轉速並增加扭矩。驅動軸430可以從第一驅動部410延伸,並連接到後表面中心部220a,以旋轉滾筒20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會以第二驅動部420從後方耦接到第一驅動部410的形式來設置驅動器400。第一驅動部4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向前凹陷的驅動器安裝部120中,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少驅動器400從後板110向後突出的長度,並可以穩定地固定驅動器400。
另外,即使當包含轉子和定子的第二驅動部420具有比第一驅動部410更大的剖面積時,由於在驅動器400前部的第一驅動部410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因此可以有效地減小安裝前表面122上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耦接的耦接區域面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比一體式緊固部1261位於更遠離驅動器安裝部120的中心,如圖38至圖41中所示。
一體式緊固部1261和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分別對應於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和安裝緊固構件1264穿透的區域,並可以分別包含界定在其中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和安裝緊固構件1264穿透的開口。
另外,如上所述,在一體式緊固部1261中,驅動器400與安裝托架126形成耦接關係,而在安裝緊固部1262中,並未使安裝托架126與驅動器400之間耦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做成安裝托架126與驅動器400之間的耦接處的一體式緊固部1261相對於安裝托架126或安裝前表面122的徑向方向向內安置,且除了驅動器400以外,在安裝托架126與驅動器安裝部120彼此耦接處的安裝緊固部1262向外安置,因此,即使當驅動器400的直徑較小且從驅動器400突出的驅動器緊固部402體積小時,驅動器400仍可以透過一體式緊固部1261有效地與安裝托架126形成緊固關係。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從後板110向前突出,並且驅動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後方插入並耦接至驅動器安裝部120中。
此外,滾筒後表面210的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前突出,且驅動器安裝部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後方插入驅動器連接部220中。
當從後方檢視後板110時,驅動器安裝部120形成為向前凹陷,因此驅動器400可以插入驅動器安裝部120中,以有效地減少其向後突出的長度。
此外,當驅動器連接部220從後方檢視滾筒後表面210時形成為向前凹陷時,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驅動器連接部220中,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少滾筒後表面210與後板110之間的分離距離,並可以有效地減少驅動器400從滾筒後表面210向後突出的長度。
此外,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連接部220可以設置在驅動器400的前方,以抑制或阻擋從滾筒後表面210朝驅動器400熱傳遞,而安裝托架126可以與驅動器安裝部120一起作用為滾筒後表面210與驅動器400之間的絕緣構件。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在托架座體部128中具有安裝加強部1282,如圖39和圖40中所示。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從安裝前表面122向後突出,並沿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圓周方向延伸。
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界定為安裝前表面122的一部分,或者單獨製造並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當從安裝前表面122的後方檢視時,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形成為向後突出的形狀。
當安裝前表面122的一部分彎曲或呈曲面時,可以形成安裝加強部1282。換句話說,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包含向前開口的空間。
當從後方檢視安裝前表面122時,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為向後突出並沿安裝前表面122的圓周方向延伸的肋的形式。當從前方檢視安裝前表面122時,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為向後凹陷並沿圓周方向延伸的凹槽的形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安裝加強部1282界定在安裝前表面122中時,可以抑制安裝前表面122的彎曲,這可以有效地增加安裝前表面122的剛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126可以包含安裝導件1266。安裝導件1266可以朝安裝加強部1282突出,具有與安裝加強部1282對應的形狀,並從安裝加強部1282的前方插入安裝加強部1282中。
安裝導件1266可以具有對應於安裝加強部1282的形狀。例如,安裝導件1266可以形成為從安裝托架126向後突出並沿安裝托架126或安裝前表面122的圓周方向延伸的肋的形狀。當安裝托架126的一部分彎曲或呈曲面以向後突出時,可形成安裝導件1266。
安裝導件1266可以安置在安裝加強部1282的前方。也就是說,在將安裝托架126耦接到安裝前表面122的流程中,安裝導件1266可以從安裝加強部1282的前方插入安裝加強部1282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安裝導件1266界定在安裝托架126中時,可以增加安裝托架126的剛性。在一體式緊固部1261和安裝緊固部1262耦接到界定在安裝前表面122前表面中的托架座體部128之前,其等耦接位置可以透過安裝導件1266與安裝加強部1282之間的插入流程來有效引導。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加強部1282和安裝導件1266可以以一端和另一端彼此間隔開的弧形延伸。亦即,安裝加強部1282和安裝導件1266可以形成為一側開口的圓周形狀。
當安裝加強部1282和安裝導件1266形成為弧形時,可以透過安裝加強部1282與安裝導件1266之間的插入關係將安裝托架126引導引導在耦接常規位置上,同時,可以有效地將安裝托架126引導在其相對於圓周方向的耦接旋轉位置上。
因此,在安裝托架126中,在將一體式緊固部1261和安裝緊固部1262放置在安裝前表面122上的正確耦接位置的同時,還可以確定兩者的旋轉位置,使得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和安裝緊固構件1264穿過的孔可以位於正確位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驅動器安裝部120中,連接到驅動器400的電源埠404可以設置在安裝加強部1282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的間隔區1285中,如圖41所示。
電源埠404可以連接到驅動器400,且上述電源線405可以連接到電源埠404。電源埠404可以向驅動器400供應透過電源線405傳輸的電力。電源埠404可以位於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後方。也就是說,電源埠404可以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內部的安裝前表面122的後表面上。
如上所述,從電源埠404抽出的電源線405可以延伸越過空氣流動部130,通過驅動器側表面。用於固定電源線405的電源線405托架可以設置在驅動器側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安裝加強部1282界定在安裝前表面122中以有效增加安裝前表面122的剛性的同時,安裝加強部1282形成為一側開口的圓周形狀,以在其一端與另一端之間界定間隔區1285,因此電源埠404可以有效地放置和固定在安裝前表面122後表面的間隔區1285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托架126還可以包含托架加強部1268。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從安裝托架126向前突出,並沿安裝托架126的圓周方向延伸。
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與安裝托架126一體成形,或者單獨製造並耦接到安裝托架126。當從前方檢視安裝托架126時,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具有向前突出並沿安裝托架126圓周方向延伸的肋形。
此外,當從後方檢視安裝托架126時,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為向前凹入且向後開口的凹槽形狀。
也就是說,在安裝托架126的前表面上,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形成為向前突出的肋形,且安裝導件1266形成為向後凹陷的凹槽狀。在安裝托架126的後表面上,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形成為向前凹陷的凹槽形,且安裝導件1266可以形成為向後突出的肋形。
當托架加強部1268與安裝導件1266設置在一起時,安裝托架126可以有效地增加剛性。安裝導件1266和托架加強部1268的突出方向可以彼此相對,從而有效地增加剛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包含: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以及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兩者具有不同的直徑,且沿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徑向方向彼此間隔開。
安裝導件1266可以設置以面向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並插入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中,且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設置以面向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以界定托架加強部1268之間和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之間的空間。
安裝加強部1282可以包含: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以及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和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徑,並沿安裝前表面122的徑向方向彼此間隔開。
例如,基於安裝前表面122的徑向方向,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可以比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位於更遠離安裝前表面122的中心的位置。然而,當必要時,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可以設置更靠近安裝前表面122的中心。
安裝托架126的安裝導件1266可以位在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的前方,而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位在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的前方。因此,當安裝托架126安置在安裝前表面122的托架座體部128上時,安裝導件1266可以插入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中,而托架加強部1268可以與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一起界定封閉空間。
封閉空間可以作用為減弱由驅動器400產生的振動的振動吸收空間,並可以作用為抑制或阻擋驅動器400與滾筒200內部之間熱傳遞的絕緣空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相對於安裝托架126的徑向方向位於托架加強部1268的內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界定為沿安裝托架126的圓周方向延伸的環形區域。前述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所穿過的複數個開口可以界定在一體式緊固部1261中。
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位於托架加強部1268的內部。也就是說,安裝托架126中心的孔可以由一體式緊固部1261圍繞,且一體式緊固部1261可以設置在安裝托架126的內圓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一體式緊固部1261位於托架加強部1268內部時,可以基於安裝托架126的徑向方向實現到驅動器400的最小距離,這有利於驅動器400和安裝前表面122的緊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相對於安裝托架126的徑向方向安置在托架加強部1268的外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界定為沿安裝托架126的圓周方向延伸的環形區域。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具有前述安裝緊固構件1264所穿過的複數個開口。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位於托架加強部1268的外部。也就是說,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設置在安裝托架126的外圓周。
當托架加強部1268在安裝托架126的前方突出,並與安裝前表面122的第二安裝加強部1284一起界定封閉空間時,一體式緊固部1261和安裝緊固部1262在托架加強部1268上的設置可能不利於形成緊固關係。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設置在托架加強部1268的外部,例如在安裝托架126的外圓周,以與安裝前表面122緊密接觸以形成耦接關係,並與一體式緊固部1261間隔開以提高組裝性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導件1266可以設置在托架加強部1268的外部,且安裝緊固部1262可以位在安裝導件1266內。
如上所述,托架加強部1268在與安裝前表面122的關係中間隔開,因此當一體式緊固部1261或安裝緊固部1262設置在托架加強部1268上時,可能不利於形成耦接關係。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導件1266相對於安裝托架126的徑向方向安置在托架加強部1268的外部,並插入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中,且與第一安裝加強部1283接觸,這有利於透過緊固構件形成緊固關係。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安裝緊固部1262界定在安裝導件1266內時,可以最小化安裝托架126的直徑,並可以有效設置安裝導件1266和安裝緊固部1262。
安裝導件1266可以具有安裝緊固構件1264所穿過的複數個開口,且安裝導件1266本身可以對應於安裝緊固部126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可以包含上述驅動軸430和軸承延伸部440,且軸承延伸部440可以一起穿過驅動器安裝部120和安裝托架126,如圖43中所示。也就是說,安裝托架126的中心可以由驅動軸430和軸承延伸部440穿透。
圖43顯示移除第二驅動部420的驅動器400,顯示驅動軸430和從第一驅動部410向前延伸的軸承延伸部440,並顯示軸固定構件435所耦接到的驅動軸430前端和嚙合部43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器400從後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覆蓋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安裝托架126的至少一部分從前方耦接到驅動器安裝部120,且安裝托架126、驅動器安裝部120和驅動器400可以由一體式緊固構件1263一起穿過,以將該三者彼此緊固。
在一個示例中,圖44顯示設置在後板110上的後密封件300;以及圖45顯示後密封件300的剖面。
參照圖44和45,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後密封件300。後密封件300可以安置在後板110與滾筒後表面210之間,可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方向延伸,並可以抑制或阻擋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洩漏出空氣通道230。
後密封件300可以形成為環形,以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形成為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的環形,並且後密封件300可以包含分別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和外圓周的複數個後密封件。
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可以直接開口,以允許空氣流出,且滾筒後表面210的空氣通道230可以直接遮蔽或覆蓋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具有後密封件300,其阻擋後板110與滾筒後表面210之間的空氣洩漏,因此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可以完全流入空氣通道230中,且封閉空間可以界定在流動空間135與空氣通道表面239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密封件300可以包含:外密封件320;以及內密封件310。外密封件320可以形成為環形,以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且內密封件310可以形成為環形,以圍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
外密封件320可以形成以具有比內密封件310更大的直徑,以阻擋或抑制空氣從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洩漏到空氣通道230的外部。內密封件310可以阻擋或抑制空氣從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洩漏到空氣通道230的外部。
洩漏到空氣流動部130外部的空氣會導致供應到滾筒200中的氣流量的減少,從而降低烘衣效率。將空氣洩漏到空氣流動部130中是不利的,因為可能會隨著空氣流量減少而增加驅動器400側的溫度。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外密封件320和內密封件310可以分別設置在具有開口的前表面131的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和外圓周上,從而有效地確保空氣流動部130的密封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滾筒200可以包含從滾筒後表面210的前部圍繞滾筒200內部的滾筒圓周表面290,且滾筒後表面210可以具有圓周連接部240,其在滾筒圓周表面290的邊緣上連接至滾筒圓周表面290。
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通道外圓周表面238,從圓周連接部240向後延伸並插入後突出部140中,並沿空氣通道230的圓周延伸;以及空氣通道表面239,位於圓周連接部240的後側並連接至通道外圓周表面238,且面對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通道230可以包含前述通風部232,且後密封件300可以與通風部232間隔開,並與空氣通道表面239接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通道230的通風部232可以包含複數個通風孔234,且通風部232在空氣通道230中的面積可以對應於空氣的流動面積。
當後密封件300安置在通風部232的前方時,由於空氣通道230中空氣的流動面積減小,並且通風部232的通風孔234的邊緣等可能毀損後密封件300,這可能是不利的。
此外,如上所述,通風部232可以形成以從空氣流動部130的開口的前表面131內部朝流動空間135突出。因此,當後密封件300與通風部232接觸以密封空氣流動部130時,這是不利的,因為需要實施與通風部232的突出形狀相對應的密封結構。
而且,透過滾筒後表面210的旋轉,通風部232也會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上旋轉。因此,當後密封件300與通風部232接觸時,不僅會阻礙通風部232的轉動,還會造成後密封件300的損壞。
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密封件300可以在與通風部232間隔開的狀態下,密封空氣流動部130與空氣通道230之間的空間。具體而言,後密封件300可以設置在後突出部140的向後突出表面149上,並與空氣通道230的空氣通道表面239接觸,從而穩定地密封空氣流動部130與空氣通道230之間的空間,而不減緩空氣通道230的旋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密封件300可以設置在後突出部140內部,以防止從空氣流動部130流出的空氣洩漏出空氣通道230。
當後密封件300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內部時,例如在流動外圓周表面134或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上,可以減少空氣能流出所通過的空氣流動部130的前表面131的面積。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密封件300可以安置在與空氣流動部130相鄰的向後突出表面149上,以有效地密封空氣流動部130,而不減少空氣流動部130的氣流面積。
在一個示例中,後密封件300可以從向後突出表面149的前方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前述的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和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可以界定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中,以分別固定內密封件310和外密封件320。
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可以界定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中,並沿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圓周延伸,因此內密封件310可以從前方安置在座體部1492中。
具體而言,驅動器安裝部120可以包含前述的安裝側表面124,空氣流動部130可以包含前述的流動內圓周表面133,且當安裝側表面12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彼此間隔開時,後突出部140可以具有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
參照圖44,安裝側表面124和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彼此間隔開。亦即,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具有比安裝側表面124大的直徑,並可以設置在安裝側表面124的外部。
向後突出表面149的一部分可以安置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與安裝側表面124之間。亦即,向後突出表面149可以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與安裝側表面124之間形成階梯狀。
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可以安置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與安裝側表面124之間的向後突出表面149中。在流動內圓周表面133與安裝側表面124之間,平行於後參考表面111的平面可以形成為向後突出表面149的一部分,並可以界定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從而可以穩定固定住內密封件31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動內圓周表面133可以包含上述的流入導件137,且內密封件310和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可以在驅動器安裝部120與流入導件137之間延伸。
如上所述,流入導件137可以形成為從空氣流動部130的流動內圓周表面133突出的形狀,且流入導件137的前表面可以對應於向後突出表面149的一部分。
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可以界定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中,且由於結構關係,可以在驅動器安裝部120與流入導件137之間延伸。內密封件310可以形成為與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剖面形狀對應的形狀,以圍繞驅動器安裝部12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可以界定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中,並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圓周延伸,因此外密封件320可以從前方安置在第一座體部1494中。
另外,供氣器106的風扇管108可以包含上述的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可以與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一起圍繞流動空間135的外圓周,且外密封件320可以從前方安置在第二座體部1496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密封件300可以包含:密封件本體330;以及滾筒接觸部340,如圖45所示。密封件本體330可以從後板110的前方安置在後板110上,而滾筒接觸部340可以設置在密封件本體330上,以與滾筒後表面210接觸。
密封件本體330可以形成後密封件300的本體,並可以耦接到上述的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或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密封件本體330的耦接方式可以變更。
滾筒接觸部340可以設置在密封件本體330上,以與滾筒後表面210接觸。也就是說,滾筒接觸部340可以設置在密封件本體330面向空氣通道230的一個表面上,並可以與空氣通道230的空氣通道表面239接觸。
後密封件300可以構成為使得密封件本體330安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並且滾筒接觸部340與空氣通道表面239接觸,以阻止向後突出表面149與空氣通道表面239之間的空氣洩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密封件本體330可以具有彈性,並可以由滾筒後表面210朝後板110按壓。滾筒接觸部340可以相對於滾筒後表面210由摩擦係數小於密封件本體330的摩擦係數的材料製成。
舉例來說,密封件本體330可以由橡膠材料製成,並可以由滾筒後表面210往後按壓,而滾筒接觸部340可以由毛氈材料製成,並可以與滾筒後表面210接觸。
具體而言,密封件本體330可以由橡膠等彈性材料製成。密封件本體330在需要時可以在空氣通道表面239與向後突出表面149之間處於壓縮狀態,且透過密封件本體330的復原力可以提高密封效果。
由於滾筒接觸部340與旋轉空氣通道表面239接觸,滾筒接觸部340可以由摩擦係數低的材料製成,如毛氈材料等。因此,滾筒接觸部340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或阻止空氣洩漏,同時允許空氣通道表面239旋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後密封件300的形狀可以基於需要而變化。圖45顯示密封件本體330從後板110向前突出,且滾筒接觸部340設置在面對滾筒後表面210的前表面上。
參照圖45,密封件本體330可以形成為具有矩形剖面的環形,並且滾筒接觸部340可以設置在密封件本體330的前表面上。滾筒接觸部340可以透過黏著劑或膠帶等黏合方式耦接到密封件本體330,或者可以透過擠壓成形等流程技術,與密封件本體330一體成形。
圖46至圖48顯示包含傾斜體332的後密封件30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密封件本體330可以包含:固定體334;以及傾斜體332。
固定體334可以固定到後板110,而傾斜體332可以從後板110向滾筒後表面210傾斜地延伸,並可以被滾筒後表面210向後按壓。滾筒接觸部340可以設置在傾斜體332面向滾筒後表面210的一個表面上。
固定體334可以形成為環形平板狀,並可以固定到向後突出表面149。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傾斜地延伸。傾斜體332可以被滾筒後表面210(例如空氣通道表面239)向後按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密封件本體330包含傾斜體332,這是有利的,因為可以輕易透過空氣通道表面239造成加壓變形,並可以減少對空氣通道230的摩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傾斜體332可以相對於固定體334的位置以及傾斜體332的傾斜形狀而變化。參照圖4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在朝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上傾斜。
也就是說,外密封件320的傾斜體332可以隨著與固定體334的距離增加,而朝空氣流動部130以向內傾斜的方式延伸。內密封件310的傾斜體332可以隨著與固定體334的距離增加,而朝空氣流動部130以向外傾斜的方式延伸。
圖46顯示傾斜體332以傾斜方式延伸以變為更接近空氣流動部130,外密封件320在固定體334的內圓周上具有傾斜體332,而內密封件310在固定體334的外圓周上具有傾斜體332。
圖47是顯示傾斜體332延伸以在遠離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上傾斜的示意圖。
參照圖4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外密封件320的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的外圓周延伸,而內密封件310的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的內圓周延伸。也就是說,傾斜體332可以在固定體334的圓周上延伸遠離空氣流動部130。
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在遠離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上傾斜。也就是說,外密封件320的傾斜體332當與固定體334的距離增加時,可以延伸以在空氣流動部130外部傾斜,而內密封件310的傾斜體332當與固定體334的距離增加時,可以延伸以朝驅動器安裝部120傾斜。
換句話說,外密封件320的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向外傾斜,而內密封件310的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向內傾斜。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參照圖46和圖47,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延伸以形成鈍角。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固定體334面對空氣通道表面239的一個表面和傾斜體332所形成的角度可以界定為傾斜體332的延伸角G。
圖46和圖47顯示傾斜體332的延伸角G對應於鈍角。當傾斜體332的延伸角G對應於鈍角時,即使是很小的壓力,密封件本體330也可以在空氣通道表面239與向後突出表面149之間有效地變形,從而有效地減少與空氣通道表面239的摩擦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在朝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上傾斜,且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以銳角延伸,如圖48和圖49中所示。
傾斜體332可以在空氣流動部130的相反側上從固定體334的圓周延伸。換句話說,外密封件320的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的外圓周延伸,而內密封件310的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的內圓周延伸。
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在朝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上傾斜。亦即,外密封件320可以隨著傾斜體332遠離固定體334延伸以朝空氣流動部130傾斜,而內密封件310可以隨著傾斜體332遠離固定體334朝空氣導件延伸。
舉例來說,外密封件320的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向內傾斜,而內密封件310的傾斜體332可以延伸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向外傾斜。
亦即,傾斜體332可以從固定體334在向前方向上延伸以更靠近通風部232。因此,隨著流動空間135內的氣流壓力增加,傾斜體332朝空氣通道表面239傳遞的按壓力增大,從而提高氣密性。
亦即,如圖48至圖49所示,當傾斜體332延伸以朝空氣流動部130傾斜時,隨著空氣流動部130的氣流壓力增加,傾斜體332與滾筒接觸部340和空氣通道表面239之間的按壓力會增加,從而提高氣密性。
另外,傾斜體332的延伸角G可以為銳角。當傾斜體332的延伸角G為銳角時,相較於鈍角,傾斜體332壓縮在向後突出表面149與空氣通道表面239之間的復原力會比較強,從而可以增加氣密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參見圖49,後密封件300可以包含密封件穿透部350,並且密封件穿透部350可以朝後板110突出,並穿透後板110。
後密封件300可以從後板110的前方安置在後板110上,且密封件穿透部350可以穿透後板110並耦接至後板110。
密封件穿透部350可以設置在固定體334面對向後突出表面149的一個表面或密封件座體部上。密封件穿透部350可以具有從固定體334朝向向後突出表面149突出的形狀。
密封件穿透部350可以單獨製造,並耦接到固定體334,或與固定體334一體成形。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及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具有由密封件穿透部350穿透的開口。密封件穿透部350具有形成在其一端的鉤子,以穩定地固定和支撐在向後突出表面149上。
在一個示例中,圖48顯示密封件固定部360;以及圖50顯示外密封件320所固定到的外密封件固定部362。
參照圖48和圖50,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密封件固定部360,從後板110朝滾筒後表面210突出,且後密封件300透過該密封件固定部360插入和固定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上。
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設置在後板110的前表面上。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從後板110(例如向後突出表面149)朝滾筒後表面210突出。後密封件300可以固定地耦接到密封件固定部360。
後密封件300可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插入並固定到密封件固定部360中。亦即,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含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開口的凹槽,且後密封件300可以插入該凹槽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含:突出延伸部365;以及固定延伸部366。突出延伸部365可以從後板110向前延伸。
固定延伸部366可以從突出延伸部365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延伸,後密封件300可以插入和固定在固定延伸部366與後板110之間。
突出延伸部365可以延伸以從後板110的前表面向前突出。例如,突出延伸部365可以從向後突出表面149朝空氣通道表面239延伸。
固定延伸部366可以從突出延伸部365延伸,並可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延伸。固定延伸部366從突出延伸部365延伸。因此,可以在固定延伸部366與向後突出表面149之間界定分離空間,並且後密封件300的固定體334可以插入該分離空間中。
密封件本體330隨其內圓周和外圓周中的一個相對於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插入密封件固定部360中,可以面對突出延伸部365,且傾斜體332可以從內圓周和外圓周中的另一個延伸。
亦即,當固定體334的內圓周朝突出部延伸365時,傾斜體332可以從外圓周延伸。當固定體334的外圓周面向突出延伸部365時,傾斜體332可以從內圓周延伸。
因此,即使當沒有設置單獨的耦接構件時,後密封件300也可以透過後板110的密封件固定部360穩定地固定在後板110上,同時可以防止傾斜體332與密封件固定部360之間的結構干涉。
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含複數個密封件固定部,分別設置在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以及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上,並可以形成為環形,且設置在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以及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上。
圖50顯示密封件固定部360,其包含複數個沿外密封件320的座體部彼此間隔開的密封件固定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方向插入在後密封件300接近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上。也就是說,密封件固定部360的固定延伸部366可以沿遠離空氣流動部130的方向從突出延伸部365延伸。
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密封件固定部360可以包含:外密封件固定部362;以及內密封件固定部361。外密封件固定部362可以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外圓周上,以固定部外密封件320,而內密封件固定部361可以設置在空氣流動部130的內圓周上,以固定內密封件310。
外密封件固定部362可以設置在外密封件320的第一座體部1494及/或外密封件320的第二座體部1496上,而內密封件固定部361可以設置在內密封件310的座體部1492上。
外密封件固定部362的固定延伸部366可以從突出延伸部365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向外延伸,而內密封件固定部361的固定延伸部366可以從突出延伸部365沿空氣流動部130的徑向向內延伸。
因此,基於空氣流動部130的中心,外密封件320可以從外密封件固定部362向外朝向空氣流動部130內部插入外密封件固定部362中。外密封件320的內圓周可以由突出延伸部365支撐,並且傾斜體332可以從外密封件320的外圓周延伸。
內密封件310可以從內密封件固定部361向內朝空氣流動部130外部插入內密封件固定部361中。內密封件310的外圓周可以由突出延伸部365支撐,並且傾斜體332可以從面向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內密封件310的內圓周延伸。
當外密封件固定部362的固定延伸部366從突出延伸部365向外延伸,且內密封件固定部361的固定延伸部366從突出延伸部365向內延伸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實現在傾斜體332的延伸角G為銳角的同時,密封件本體330延伸以朝空氣流動部130傾斜。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衣物處理裝置10可以包括內密封件310,從後板110的前方安置在後板110上,並沿驅動器安裝部120的圓周延伸,以抑制或阻擋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朝驅動器安裝部120洩漏。
另外,如上所述,可以進一步包括外密封件320,從後板110的前方安置在後板110上,並沿流動空間135的外圓周延伸,以阻擋空氣流動部130的空氣洩漏到空氣通道230的外部。
10:衣物處理裝置
30:衣物門
100:機體
110:後板
101:頂板
102:前板
103:底板
105:基座
106:供氣器
107:鼓風機
108:風扇管
109:側板、第一側板
111:後參考表面
112:側面耦接部
113:蓋座體部
120:驅動器安裝部
122:安裝前表面
124:安裝側表面
126:安裝托架
128:托架座體部 130:空氣流動部 131:前表面 132:流動凹面 133:流動內圓周表面 134:流動外圓周表面 135:流動空間 136:流出導件 137:流入導件 138:入口延伸部 140:後突出部 141:後圓周區 142:擴展圓周區 143:延伸構件 144:延伸孔 148:後外圓周表面 149:向後突出表面 200:滾筒 210:滾筒後表面 220:驅動器連接部 220a:後表面中心部 222:連接前表面 223:軸通孔 224:軸套耦接部 225:軸圓周 226:連接側表面 230:空氣通道 232:通風部 234:通風孔 236:加強肋 238:通道外圓周表面 239:空氣通道表面 240:圓周連接部 260:軸蓋 262:蓋固定構件 264:蓋鉤 265:鉤形突出部 270:軸套 272:軸耦接部 274:滾筒耦接部 276:軸套凹陷部 280:衣物抬升件 290:滾筒圓周表面 300:後密封件 310:內密封件 320:外密封件 330:密封件本體 332:傾斜體 334:固定體 340:滾筒接觸部 350:密封件穿透部 360:密封件固定部 361:內密封件固定部 362:外密封件固定部 365:突出延伸部 366:固定延伸部 400:驅動器 402:驅動器緊固部 404:電源埠 405:電源線 410:第一驅動部 420:第二驅動部 430:驅動軸 432:嚙合部 435:軸固定構件 440:軸承延伸部 500:後蓋 501:突出蓋部 502:流動蓋部 510:蓋圓周 512:流動蓋外圓周表面 514:流動蓋後表面 520:中央蓋 522:驅動蓋表面 524:驅動圓周 1021:衣物入口 1023:前管 1061:入口管 1062:第一熱交換器 1063:第二熱交換器 1064:出口管 1065:集水器 1066:壓縮機 1071:鼓風機風扇 1073:鼓風機馬達 1075:鼓風機風扇支撐件 1082:排氣部 1084:風扇管延伸部 1261:一體式緊固部 1262:安裝緊固部 1263:一體式緊固構件 1264:安裝緊固構件 1266:安裝導件 1268:托架加強部 1282:安裝加強部 1283:第一安裝加強部 1284:第二安裝加強部 1285:間隔區 1302:第一延伸流動通道 1304:第二延伸流動通道 1362:第一流出導件 1364:第二流出導件 1366:導件中心部 1368:導件傾斜部 1381:延伸空間 1383:延伸凹陷表面 1385:延伸圓周表面 1482:支撐件插入部 1491:風扇管耦接部 1492:座體部 1494:第一座體部 1496:第二座體部 2245:軸套固定構件 2255:鉤緊固部 2362:後表面加強肋 2364:內加強肋 2366:外加強肋 2722:軸耦接孔 2724:齒 5012:突出蓋外圓周表面
5014:突出蓋後表面
5241:驅動內圓周表面
5243:驅動外圓周表面
B:排氣方向
G:延伸角
L1:參考距離
L2,L3:分離距離
圖1是顯示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顯示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的內部剖面的示意圖。 圖3是顯示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處於分解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顯示基座和後板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5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供氣器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6是顯示滾筒和後板的示例的分解圖。 圖7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滾筒的示意圖。 圖8是顯示軸蓋與滾筒後表面分離的示意圖。 圖9是顯示與圖8中之滾筒後表面分離的軸套的示意圖。 圖10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軸套的示意圖。 圖11是顯示從後方看時耦接到滾筒後表面的軸套的示意圖。 圖12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軸蓋得內部的示意圖。 圖13是顯示界定在滾筒後表面中的空氣通道的示意圖。 圖14是顯示從後方看時示性衣物處理裝置的滾筒後表面的示意圖。 圖15是顯示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的滾筒後表面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16是顯示滾筒、後板和驅動器的示例性佈置關係的示意圖。 圖17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機體的後部的分解圖。 圖18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後板的示意圖。 圖19是顯示從後方看時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的後板的示意圖。 圖20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後板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21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從橫向方向檢視時之機體後部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22是圖21中的空氣通道和空氣流動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23是顯示耦接至後板的後蓋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24是顯示從後方看時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的後蓋的示意圖。 圖25是顯示從前方看時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後蓋的示意圖。 圖26是顯示後板的後突出部的擴展圓周區的示意圖。 圖27是顯示後板的空氣流動部和入口延伸部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28是顯示耦接至後板的風扇管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29是顯示圖28中的後板移除風扇管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0是顯示插入入口延伸部中的鼓風機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1是顯示從後方看時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鼓風機的後視圖。 圖32是顯示鼓風機風扇支撐件插入其中的支撐件插入部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3是顯示從前方看時支撐件插入部的示意圖。 圖34是顯示設置在空氣流動部中的空氣導件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5是顯示空氣流動部的流入導件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6是顯示空氣流動部的第一流出導件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7是顯示空氣流動部的第二流出導件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8是顯示與驅動器安裝部分離的安裝托架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9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安裝托架的示意圖。 圖40是顯示驅動器安裝部的托架座體部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1是顯示從後方看時驅動器安裝部的安裝前表面的示意圖。 圖42是顯示驅動器連接部、驅動器安裝部和驅動器從橫向方向檢視時之剖面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3是顯示在例示性衣物處理裝置中的驅動器的示意圖。 圖44是顯示設置在後板上的後密封件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5是顯示密封件本體和後密封件的滾筒接觸部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46是顯示在固定體內側設有鈍角的傾斜體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7是顯示在固定體外側設有鈍角的傾斜體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8是顯示在固定體外側設有銳角的傾斜體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9是顯示設置在後密封件中的密封件穿透部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50是顯示設置在後板上的外密封件固定部的示例的示意圖。
110:後板
120:驅動器安裝部
122:安裝前表面
124:安裝側表面
126:安裝托架
128:托架座體部
130:空氣流動部
400:驅動器
430:驅動軸
440:軸承延伸部

Claims (22)

  1.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一機體,包含在其後表面的一後板;一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該機體內部,並配置以容納衣物,且該滾筒包含面對該後板的一滾筒後表面;以及一驅動器,耦接至該後板,並連接至該滾筒,其中,該後板包括一驅動器安裝部,耦接至該驅動器,其中,該驅動器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後側耦接至該該驅動器安裝部,其中,一安裝托架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前側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以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該前側覆蓋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該驅動器、該驅動器安裝部、以及該安裝托架均至少部分地彼此耦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托架包括:一一體式緊固部,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驅動器;以及一安裝緊固部,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而未耦接至該驅動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進一步包括:一一體式緊固構件,穿過該一體式緊固部、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驅動器,以將該一體式緊固部、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驅動器彼此耦接;以及一安裝緊固構件,與該驅動器間隔開,並穿過該安裝緊固部和該驅動器安裝部,以將該安裝緊固部和該驅動器安裝部彼此耦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驅動器包括一驅動器緊固部,透過該一體式緊固構件耦接到該驅動器安裝部,以及其中,該一體式緊固構件穿過彼此堆疊的該驅動器緊固部、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一體式緊固部。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緊固部與該驅動器安裝部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大於該安裝緊固部與該一體式緊固部之間的距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驅動器安裝部從該後板向前突出以界定一空間,以及其中,該驅動器的至少一部分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一後側插入該驅動器安裝部中,以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滾筒後表面包括一驅動器連接部,面對該驅動器安裝部並連接至該驅動器,其中,該驅動器連接部從該滾筒後表面向前突出,使得一空間界定在其中,以及其中,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從該驅動器連接部的一後側插入該驅動器連接部中。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驅動器安裝部包括:一安裝側表面,從該後板向前延伸,並沿該驅動器安裝部的一圓周延伸;以及一安裝前表面,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該前側連接到該安裝側表面,並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該前側耦接到該安裝托架,且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該後側耦接到該驅動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後板包括一後突出部,向後突出以界定一空間,並配置以接收從該後突出部的一前側插入的該滾筒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該驅動器安裝部從該後突出部向前突出。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後突出部包括:一後外圓周表面,從該後板向後延伸,並沿該後突出部的一圓周延伸;以及一向後突出表面,從該後突出部的一後側連接至該後外圓周表面,其中,該安裝側表面從該向後突出表面向前延伸,以及其中,該安裝前表面安置在該向後突出表面的前方。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驅動器安裝部進一步包括一安裝加強部,從該驅動器安裝部向後突出以界定一空間,並沿該驅動器安裝部的一圓周方向延伸。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托架進一步包括一安裝導件,朝該安裝加強部突出,具有對應於該安裝加強部的形狀,且從該安裝加強部的一前側插入該安裝加強部中。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加強部和該安裝導件中的每一個以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彼此間隔開的弧形延伸。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驅動器安裝部包括一電源埠,連接至一間隔區中的該驅動器,該間隔區介於該安裝加強部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托架進一步包括一托架加強部,從該安裝托架向前突出,並沿該安裝托架的一圓周方向延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加強部包括一第一安裝加強部和一第二安裝加強部,兩者都具有不同直徑,並沿該驅動器安裝部的一徑向方向彼此間隔開,其中,該安裝導件面對該第一安裝加強部,並插入該第一安裝加強部中,以及其中,該托架加強部面對該第二安裝加強部,以界定該托架加強部與該第二安裝加強部之間的一空間。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托架包括一一體式緊固部,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驅動器,以及其中,該一體式緊固部相對於該安裝托架的一徑向方向安置在該托架加強部的內側。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托架包括一安裝緊固部,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而未耦接至該驅動器,以及 其中,該安裝緊固部相對於該安裝托架的該徑向方向安置在該托架加強部的外側。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安裝導件設置在該托架加強部的外側,以及其中,該安裝緊固部安置在該安裝導件的內側。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滾筒後表面包括一驅動器連接部,面對該驅動器安裝部並連接至該驅動器,其中該驅動器包括:一驅動軸,朝該驅動器連接部延伸通過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安裝托架;以及一軸承延伸部,圍繞該驅動軸,朝該驅動器連接部延伸,並包含支撐該驅動軸的一軸承,以及其中,該軸承延伸部穿過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安裝托架。
  2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滾筒後表面包括一驅動器連接部,面對該驅動器安裝部並連接至該驅動器,其中,該後板進一步包括一空氣流動部,圍繞該驅動器安裝部,界定配置以接收空氣的一流動空間,並界定一前表面的一開口,以允許該流動空間中的空氣朝該滾筒後表面移動,以及其中,該滾筒後表面進一步包括一空氣通道,圍繞該驅動器連接部,並配置以從該空氣流動部接收空氣。
  22.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一機體,包含在其後表面的一後板;一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該機體內部,並配置以容納衣物,且該滾筒包含面對該後板的一滾筒後表面;以及一驅動器,耦接至該後板,並連接至該滾筒,其中,該後板包括一驅動器安裝部,耦接至該驅動器,其中,該驅動器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後側耦接至該該驅動器安裝部, 其中,一安裝托架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前側耦接至該驅動器安裝部,以從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該前側覆蓋該驅動器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該安裝托架、該驅動器安裝部和該驅動器收納一一體式緊固構件,並彼此耦接。
TW111108612A 2021-03-09 2022-03-09 衣物處理裝置 TWI8341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30675 2021-03-09
KR1020210030675A KR20220126429A (ko) 2021-03-09 2021-03-09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045A TW202240045A (zh) 2022-10-16
TWI834128B true TWI834128B (zh) 2024-03-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10181A1 (en) 2017-12-22 2021-01-1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loth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10181A1 (en) 2017-12-22 2021-01-1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loth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9734B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I820617B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I834128B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I834129B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202237935A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202240045A (zh) 衣物處理裝置
TW202244355A (zh) 衣物處理裝置
EP4056748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EP4056750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EP4050148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EP4050150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11490853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000174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CN11490853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000173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CN11494122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111117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908540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08508A (zh) 衣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