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0413A -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0413A
CN115000413A CN202210635771.2A CN202210635771A CN115000413A CN 115000413 A CN115000413 A CN 115000413A CN 202210635771 A CN202210635771 A CN 202210635771A CN 115000413 A CN115000413 A CN 115000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luminum foil
heat
conductive carbon
coated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57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0413B (zh
Inventor
黄玉安
巴志新
王章忠
张保森
陶学伟
朱帅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6357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0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0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0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0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0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3Selection of materials containing carbon or carbonaceous materials as conductive part, e.g. graphite, carbon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8Composites of electroconductive material and synthetic res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和制备方法,其导电碳浆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导电碳材料10‑3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1‑5%,纳米氧化镁0.05‑0.5%,水性溶剂67.55‑88.95%。本发明采用多形态碳基复合导电组分,增加了碳材料之间的接触,降低了涂层的电阻同时提高了涂层的强度。导电碳材料采用臭氧预处理,在不加入助剂的情况下解决了碳材料不易分散的难题。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显著降低了粘接剂用量,保证涂碳层优良导电性及粘接强度,同时赋予涂层耐高温性、阻燃性及良好化学稳定性。采用的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较低的温度下即可交联固化,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涂碳铝箔严重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集流体领域,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活性物质与铝箔集流体之间会有较大的接触电阻,使用时会产生极化,也是影响电池内阻的重要因素。在铝箔表面涂覆碳层可以增加铝箔与正极活性材料接触程度,从而显著降低接触电阻(约65%)。此外,铝箔涂覆的碳层还能增加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粘附力,保护铝箔增加电池循环寿命,改善高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现已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技术方案。
导电碳浆是涂碳铝箔集流体的关键技术,性能良好的导电碳浆应具有以下特性:第一步:与铝箔的粘接力好,碳浆中的粘接剂要与铝箔表面具有较强的化学物理作用,确保碳层良好的力学稳定性。第二步导电率高,导电碳材料的导电性良好,其含量在碳层中的相对含量尽量高(50%以上)。第三步:耐热及耐化学性能良好,选用的粘接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较强的耐化学腐蚀、耐氧化、阻燃性等。
为了最大程度提升碳层的导电性能,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形态、尺寸的导电碳材料进行级配,发挥其导电、力学性能的协同增强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将这些导电碳材料充分的分散在浆料中,提高导电性的同时避免团聚造成碳层的不均匀性;此外,导电碳浆中添加的粘接剂要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粘接力。
经典的导电碳材料主要有导电炭黑、各种石墨粉体、碳纳米管/纤维、石墨烯等,这些碳材料形态、导电性能、尺寸、成本相差很大,在碳涂层中对导电性、导热性、力学性能的作用不近相同,需要根据导电性、粘接力、成本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级配。同时,几乎所有粉体碳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一个共性难点是分散性差,通常的解决方案是用硝酸、双氧水、分散剂等手段表面改性,这样虽可以显著提高碳材料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性,但会带来操作繁琐、环境污染、外加剂过多等不足。
对于导电碳浆中的粘接剂,经典的技术方案是使用热固性树脂,可满足实际使用技术要求,例如聚氨酯、环氧-胺类的双组分体系等,但为后续涂覆施工便利,还需在高固含量时添加有机溶剂减低碳浆的粘度,这会同时带来环境污染等不足;此外,这些热固性树脂的固化物时需要较高温度固化处理,造成铝箔严重变形等技术缺陷,同时所得其最终固化物不具耐高温、阻燃特性,安全性能不足。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在铝箔表面涂有导电碳浆,现有导电碳浆分散性差,生产过程中有操作繁琐、环境污染、外加剂过多等不足,同时所得其最终固化物不具耐高温、阻燃特性,安全性能不足。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涂有导电碳浆,其导电碳浆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导电碳材料10-3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1-5%,纳米氧化镁0.05-0.5%,水性溶剂67.55-88.95%。
进一步,所述导电碳材料为导电炭黑、胶体石墨、少层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两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导电炭黑的粒径为5-50 nm,所述胶体石墨的粒径为0.5-20 µm,所述少层石墨烯为3-10层,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直径5-100nm,长度0.1-5µm。
进一步,所述导电碳材料中导电炭黑、胶体石墨、少层石墨烯、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25-70:70-25:5-0.5::0-4.5。
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在后续固化中形成互穿网络的复合结构,提供涂层良好的力学、耐热及耐化学特性,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粘接剂中无机粘接剂与有机粘接剂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无机粘接剂为水溶性磷酸铝,所述有机粘接剂为水性氟碳乳液、硅丙乳液、水性自乳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为粒径为5-100 nm的氧化锌与氧化镁复配得到,其质量比为1:0.2-2。纳米复合固化剂提供粘接剂优异的低温自固化性能。
进一步,所述水性溶剂为水、水溶性醇类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在温度为40-80℃、密闭条件下用臭氧预处理1-10 min;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于水性溶剂,加入纳米复合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1-10min,再加入有机粘接剂,搅拌混合均匀,而后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3000 r/min以上高速分散机分散2-5 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60-120℃热风烘箱中保持10-300 s,既得耐热涂碳铝箔集流体。
所述臭氧浓度在50-200 mg/m3之间。
所述耐热涂碳铝箔涂覆层厚度0.5-2µm。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耐热涂碳铝箔采用级配的多形态碳基复合导电组分,增加了碳材料之间的接触,降低了涂层的电阻同时提高了涂层的强度。本发明导电碳材料采用臭氧预处理,在不加入助剂的情况下高效解决了碳材料不易分散的难题。本发明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显著降低了粘接剂用量,保证涂碳层优良导电性及粘接强度,同时赋予涂层耐高温性(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50℃,短时极限温度300℃)、阻燃性及良好化学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的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较低的温度下即可交联固化,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涂碳铝箔严重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3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1%,纳米复合固化剂0.5%,溶剂68.5%。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25:70的导电炭黑和胶体石墨组成,导电炭黑粒径为5-50nm,胶体石墨粒径为0.5-20µm;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水性氟碳乳液,两者质量比为1:1;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0nm;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40℃、5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10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镁,常温搅拌反应1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而后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 r/min转速下分散5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60℃热风烘箱中保持30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2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3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2%,纳米复合固化剂0.45%,溶剂67.55%。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30:5的导电炭黑和少层石墨烯组成,导电炭黑粒径为5-50nm,少层石墨烯的碳层数为3-10层;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硅丙乳液,两者质量比为1:2;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0nm;所述溶剂为10%乙醇水溶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40℃、5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10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常温搅拌反应1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3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70℃热风烘箱中保持28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2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25%,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3%,纳米复合固化剂0.4%,溶剂71.6%。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40:4.5的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组成,导电炭黑粒径为5-50nm,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100nm且长度为0.1-5µm;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水性自乳化环氧树脂,两者质量比为1:3;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0nm;所述溶剂为30%乙醇水溶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50℃、10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8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10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4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80℃热风烘箱中保持24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2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高温涂碳铝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25%,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4%,纳米复合固化剂0.35%,溶剂70.65%。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60:0.5的胶体石墨和少层石墨烯组成,胶体石墨粒径为0.5-20µm,少层石墨烯的碳层数为3-10层;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水性氟碳乳液/硅丙乳液(质量比为1:1),两者质量比为1:4;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50nm;所述溶剂为40%乙醇水溶液。
耐高温涂碳铝箔集流体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50℃、10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7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0.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5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5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90℃热风烘箱中保持20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1.5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2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5%,纳米复合固化剂0.3%,溶剂74.7%。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50:4的胶体石墨和碳纳米管组成,胶体石墨粒径为0.5-20µm,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100nm且长度为0.1-5µm;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水性氟碳乳液/水性自乳化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1),两者质量比为1:5;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50nm;所述溶剂为75%乙醇水溶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60℃、15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7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0.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5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2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100℃热风烘箱中保持16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1.5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2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4%,纳米复合固化剂0.25%,溶剂75.75%。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50:40:2的导电炭黑、胶体石墨和少层石墨烯组成,导电炭黑粒径为5-50nm,胶体石墨粒径为0.5-20µm,少层石墨烯的碳层数为3-10层;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硅丙乳液/水性自乳化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1),两者质量比为1:4;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50nm;所述溶剂为20%正丙醇水溶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60℃、15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6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0.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5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3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100℃热风烘箱中保持14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1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15%,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3%,纳米复合固化剂0.2%,溶剂81.8%。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60:3:3的导电炭黑、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组成,导电炭黑粒径为5-50nm,少层石墨烯的碳层数为3-10层,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100nm且长度为0.1-5µm;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水性氟碳乳液/硅丙乳液/水性自乳化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1:1),两者质量比为1:3.5;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 nm;所述溶剂为60%正丙醇水溶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70℃、20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4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0.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5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1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110℃热风烘箱中保持10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1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15%,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2%,纳米复合固化剂0.15%,溶剂82.85%。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30:4:2的胶体石墨、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组成,胶体石墨粒径为0.5-20µm,少层石墨烯的碳层数为3-10层,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100nm且长度为0.1-5µm;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水性氟碳乳液,两者质量比为1:3;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nm;所述溶剂为80%正丙醇水溶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80℃、20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2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0.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5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1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120℃热风烘箱中保持5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0.5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导电碳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导电碳材料1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1%,纳米复合固化剂0.05%,溶剂88.95%。
其中所述碳导电材料由质量比为70:25:5:1的导电炭黑、胶体石墨、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组成,导电炭黑粒径为5-50nm,胶体石墨粒径为0.5-20µm,少层石墨烯的碳层数为3-10层,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100nm且长度为0.1-5µm;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中的无机组分为磷酸铝,有机组分为硅丙乳液,两者质量比为1:1.5;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nm;所述溶剂为25%乙醇25%正丙醇与50%水的混合液。
耐热涂碳铝箔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置于80℃、200 mg/m3的臭氧环境下预处理1min。
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镁1:0.2复配的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5min,再加入有机复合粘接剂,搅拌混合均一,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高速分散机在3500r/min转速下分散2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120℃热风烘箱中保持10s,最终得到涂覆层厚度为0.5µm的耐热涂碳铝箔。
将上述实施例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性能测试:
第一步:表面电阻率:利用四探针方阻仪测量样品的方阻,然后按下式计算表面电阻率。
第二步:碳层剥离强度:根据GB-T2791-1995对T剥离强度进行测定。
第三步:耐溶剂性能测试:利用脱脂棉球浸渍目标溶剂,取出棉球时无溶剂滴落,用1000-2000g的力在碳层120mm×25mm的区域内进行反复擦拭,擦拭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次左右,直到碳层破损露出底材,记录擦拭次数。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各个实施例的实验数据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可以看出,粘结剂的浓度低于4%,最低的实施例只有1%,表面电阻率最低只有0.92,碳层剥离强度最高达到877。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电性高、耐高温、耐溶剂、粘接性能优异、稳定性良好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该铝箔表面涂有导电碳浆,该导电碳浆采用级配的多形态碳基复合导电组分,显著提高涂层的导电性、均匀性、力学性能;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配方,具有添加量少、无小分子助剂的特点,保证涂碳层优良导电性与粘接性能的同时,赋予其耐高温性(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50℃)、阻燃性及良好化学稳定性。本发明采用水性体系,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势。本发明的涂碳铝箔集流体的涂碳层干燥固化温度在60-120℃,显著降低生产能耗,避免了高温固化后铝箔易变形的技术缺陷,使涂碳铝箔具有良好的工艺稳定性。
该涂碳铝箔可以用于磷酸铁锂、三元等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改善了传统涂碳铝箔的导电性、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及力学性能。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涂有导电碳浆,其导电碳浆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导电碳材料10-30%,水溶性无机-有机复合粘接剂1-5%,纳米氧化镁0.05-0.5%,水性溶剂67.55-88.9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为导电炭黑、胶体石墨、少层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两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炭黑的粒径为5-50 nm,所述胶体石墨的粒径为0.5-20 µm,所述少层石墨烯为3-10层,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直径5-100nm,长度0.1-5µ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中导电炭黑、胶体石墨、少层石墨烯、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25-70:70-25:5-0.5::0-4.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无机-有机粘接剂中无机粘接剂与有机粘接剂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无机粘接剂为水溶性磷酸铝,所述有机粘接剂为水性氟碳乳液、硅丙乳液、水性自乳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固化剂为粒径为5-100 nm的氧化锌与氧化镁复配得到,其质量比为1:0.2-2。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溶剂为水、水溶性醇类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导电碳材料在温度为40-80℃、密闭条件下用臭氧预处理1-10min;第二步:将水溶性无机粘接剂溶于水性溶剂,加入纳米复合固化剂,常温搅拌反应1-10min,再加入有机粘接剂,搅拌混合均匀,而后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导电碳材料,用3000 r/min以上高速分散机分散2-5 h,得到均匀的导电碳浆;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导电碳浆涂覆在铝箔表面,在60-120℃热风烘箱中保持10-300 s,既得耐热涂碳铝箔集流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浓度在50-200 mg/m3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涂碳铝箔涂覆层厚度0.5-2µm。
CN202210635771.2A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000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5771.2A CN115000413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5771.2A CN115000413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0413A true CN115000413A (zh) 2022-09-02
CN115000413B CN115000413B (zh) 2024-05-17

Family

ID=8303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5771.2A Active CN115000413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0413B (zh)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8590A (ja) * 2006-10-16 2008-04-24 Nippon Zeon Co Ltd 電気化学素子用電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なる電気化学素子
CN102144323A (zh) * 2008-07-15 2011-08-03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电池电极的无机粘合剂及其水法流程
CN102426924A (zh) * 2011-10-13 2012-04-25 李荐 一种高性能铝/碳复合电极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2392A (zh) * 2012-06-27 2012-12-19 长沙业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覆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42595A (zh) * 2012-02-09 2013-08-1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复合粘合剂、含其的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电池
JP2014096281A (ja) * 2012-11-09 2014-05-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正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4599790A (zh) * 2015-02-16 2015-05-06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导电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2076A (zh) * 2017-01-06 2017-04-26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涂碳铝箔、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95385A (zh) * 2017-05-16 2017-09-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导电碳浆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91824A (zh) * 2017-12-12 2018-05-29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采用该正极极片的锂电池
CN108492988A (zh) * 2018-03-22 2018-09-04 全椒金富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容器负极碳箔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固态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277830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Ada Technologies, Inc. High energy/power density, long cycle life, safe lithium-ion battery capable of long-term deep discharge/storage near zero volt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8649231A (zh) * 2018-05-09 2018-10-12 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锂功能的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46724A (zh) * 2018-10-24 2019-02-15 遵义源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氟硼酸改善正极铝箔集流体性能方法
CN109411762A (zh) * 2018-09-28 2019-03-0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涂炭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8295A (zh) * 2019-02-28 2019-06-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用涂层浆料、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5837A (zh) * 2018-11-23 2019-06-2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涂碳铝箔
CN110114899A (zh) * 2016-12-28 2019-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电池用包装材料用铝合金箔、电池用包装材料和电池
US20200099056A1 (en) * 2017-03-24 2020-03-26 Real Power Industrial Limited Company Negative electrode of secondary c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econdary cell
CN111138951A (zh) * 2020-01-17 2020-05-12 西峡县三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纳米耐高温隔热保温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4807A (zh) * 2017-09-29 2020-05-15 Attaccato合同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及使用该粘合剂的电极和隔膜
CN111801816A (zh) * 2018-07-04 2020-10-20 株式会社Lg化学 锂金属电池用负极、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锂金属电池
CN112864383A (zh) * 2021-01-26 2021-05-28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动力锂离子电池
CN112952106A (zh) * 2021-03-26 2021-06-1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036155A (zh) * 2021-03-31 2021-06-25 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集流体、电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054198A (zh) * 2021-03-09 2021-06-29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299916A (zh) * 2021-05-17 2021-08-24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粘结剂及包含该粘结剂的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422065A (zh) * 2021-06-25 2021-09-2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92198A (zh) * 2019-04-26 2022-01-04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具有沉积到多孔集电体上的共形涂层的电极
CN113937419A (zh) * 2021-09-30 2022-01-14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的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0616A (zh) * 2019-08-22 2022-04-01 G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复合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51900A (zh) * 2022-04-27 2022-05-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40656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高质量电子铝箔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8590A (ja) * 2006-10-16 2008-04-24 Nippon Zeon Co Ltd 電気化学素子用電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なる電気化学素子
CN102144323A (zh) * 2008-07-15 2011-08-03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电池电极的无机粘合剂及其水法流程
CN102426924A (zh) * 2011-10-13 2012-04-25 李荐 一种高性能铝/碳复合电极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42595A (zh) * 2012-02-09 2013-08-1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复合粘合剂、含其的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电池
CN102832392A (zh) * 2012-06-27 2012-12-19 长沙业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覆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096281A (ja) * 2012-11-09 2014-05-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正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4599790A (zh) * 2015-02-16 2015-05-06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导电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4899A (zh) * 2016-12-28 2019-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电池用包装材料用铝合金箔、电池用包装材料和电池
CN106602076A (zh) * 2017-01-06 2017-04-26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涂碳铝箔、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180277830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Ada Technologies, Inc. High energy/power density, long cycle life, safe lithium-ion battery capable of long-term deep discharge/storage near zero volt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200099056A1 (en) * 2017-03-24 2020-03-26 Real Power Industrial Limited Company Negative electrode of secondary c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econdary cell
CN107195385A (zh) * 2017-05-16 2017-09-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导电碳浆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64807A (zh) * 2017-09-29 2020-05-15 Attaccato合同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及使用该粘合剂的电极和隔膜
CN108091824A (zh) * 2017-12-12 2018-05-29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采用该正极极片的锂电池
CN108492988A (zh) * 2018-03-22 2018-09-04 全椒金富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容器负极碳箔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固态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9231A (zh) * 2018-05-09 2018-10-12 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锂功能的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1816A (zh) * 2018-07-04 2020-10-20 株式会社Lg化学 锂金属电池用负极、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锂金属电池
CN109411762A (zh) * 2018-09-28 2019-03-0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涂炭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46724A (zh) * 2018-10-24 2019-02-15 遵义源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氟硼酸改善正极铝箔集流体性能方法
CN109935837A (zh) * 2018-11-23 2019-06-2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涂碳铝箔
CN109888295A (zh) * 2019-02-28 2019-06-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用涂层浆料、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2198A (zh) * 2019-04-26 2022-01-04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具有沉积到多孔集电体上的共形涂层的电极
CN114270616A (zh) * 2019-08-22 2022-04-01 G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复合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38951A (zh) * 2020-01-17 2020-05-12 西峡县三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纳米耐高温隔热保温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64383A (zh) * 2021-01-26 2021-05-28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动力锂离子电池
CN113054198A (zh) * 2021-03-09 2021-06-29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952106A (zh) * 2021-03-26 2021-06-1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036155A (zh) * 2021-03-31 2021-06-25 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集流体、电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299916A (zh) * 2021-05-17 2021-08-24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粘结剂及包含该粘结剂的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422065A (zh) * 2021-06-25 2021-09-2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37419A (zh) * 2021-09-30 2022-01-14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的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40656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高质量电子铝箔的制备方法
CN114551900A (zh) * 2022-04-27 2022-05-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0413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1689B (zh) 一种含有导电涂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1685B (zh) 一种含有导电涂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6924B (zh) 一种高性能铝/碳复合电极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129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正极极片
CN109962240A (zh) 碳纳米管为导电剂的锂氟化碳电池用正极浆料制作方法
CN111640526B (zh) 一种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659125B (zh)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7218A (zh)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1407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5275101A (zh)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40548A (zh) 一种二次电池用水性聚酰亚胺基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1159B (zh) 一种电池用的金属箔集流体
CN115000413B (zh) 一种动力电池集流体耐热涂碳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84222A1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及其衍生物的导电涂层材料及其应用
CN111987373A (zh) 一种基于正极保护的固态电解质涂层、正极片及制备方法
CN114974663A (zh) 导电剂以及制备方法、导电浆料以及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
CN114388798A (zh) 一种导电剂、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803930A (zh) 一种高导热、高导电磺化石墨烯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50925B (zh) 一种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电极片和电池
CN114725342B (zh) 一种复合包覆层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8305992A (zh) 一种碳包覆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382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导热绝缘片及制备方法
CN112670091B (zh) 一种固态铝电容器用铝/碳复合阴极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17247A (zh) 一种水性正极纳米涂层集流体及制备方法
CN107785575A (zh)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