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1281A -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1281A
CN114981281A CN202080092854.0A CN202080092854A CN114981281A CN 114981281 A CN114981281 A CN 114981281A CN 202080092854 A CN202080092854 A CN 202080092854A CN 114981281 A CN114981281 A CN 114981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lkyl
group
amino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田纯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inya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iny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iny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inya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8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21/00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mononucleotide units having separate phosphate or polyphosphate groups linked by saccharide radicals of nucleoside groups, e.g. nucle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58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or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hetero rings neither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n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61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systems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with or without other non-condensed hetero rings
    • C07F9/656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systems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with or without other non-condensed hetero rings containing the ring system having three or more than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e.g. purine or analo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用于使具有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A]与具有通式[1]所示的含磷原子的取代基的化合物[B]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通式[C]所示的化合物[C]的方法,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缩合反应,所述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Description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已知固相法和液相法。固相法为一边使担载于固相载体的基质与包含反应试剂的溶液接触一边使核酸伸长的多相体系的反应方法。在固相法中,使用所谓的分批法(Batch method),使用带过滤装置的反应容器,在容器内进行反应(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此外,还已知如核酸自动合成机(例如,DNA、RNA合成仪)那样,将固相载体装入柱,使含有反应试剂的溶液流过该柱,由此使其反应的伪流动合成法。
另一方面,液相法为通过在包含基质和反应试剂两者的溶液中使其反应而使核酸伸长的均相体系的反应方法。液相法也使用在容器内进行反应的分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无论在固相法、液相法、分批法、伪流动合成法中的哪一种方法的情况下,在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法中,均通过多次重复“脱保护”反应和“缩合”反应使核酸伸长,所述“脱保护”反应将核酸化合物上的氧原子或氨基的保护基去除,所述“缩合”反应进行被脱保护而能反应的氧原子或氮原子与磷原子的键形成。
其中,对进行磷原子与氧原子或氮原子的键形成的“缩合”反应中的反应效率、反应速度进行控制,在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中是非常重要的,该缩合反应的条件成为对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期间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
已知:由于固相法为固相载体与溶液的多相体系的反应,因此固相载体引起的位阻会导致缩合反应的反应性下降。作为固相载体,通常使用聚苯乙烯树脂,但在反应中因使用的反应溶剂而膨润,其体积相较于干燥状态变大。其膨润度取决于反应溶剂。
因此,固相法中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取决于所使用的反应溶剂。特别是,聚苯乙烯树脂在通常用于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合成的乙腈之类的极性溶剂中,膨润度不那么大,从提高缩合反应的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的方面考虑,在固相法中使用极性溶剂不能说是优选的。
另一方面,作为均相体系的反应方法,已知液相法和使用了疏水性基团键合核苷、假固相保护核苷等的合成法。
液相法为在包含基质和反应试剂这两方的溶液中使其反应的均相体系的反应方法,与固相法相比,反应效率高,反应速度快,但为了去除成为杂质的反应试剂、反应溶剂,需要柱纯化(Column purification)等。
使用了疏水性基团键合核苷、假固相保护核苷等的合成法与液相法同样,能够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反应,因此,与固相法相比,反应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而且,反应后能通过从反应混合物中使目标化合物析出而去除不需要的反应试剂、反应溶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在这些均相体系的反应方法中,在缩合反应中使用氯仿之类的非极性溶剂,但例如,如在吗啉基核酸(Morpholino nucleic acid)的合成中报告的那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在非极性溶剂中的缩合反应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从提高缩合反应的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的方面考虑,在均相体系的反应中使用非极性溶剂不能说是优选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第1991/09033A1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公报第2014/077292A1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公报第2013/122236A1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548852号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公报第2016/060135A1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cc.Chem.Res.,Vol.24,278-284,199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期间的新型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在寡核苷酸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中使用反应促进剂,能高效地形成磷键,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例如可列举出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用于使具有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A]与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含磷原子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1]”)的化合物[B]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下述通式[C]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C]”)的方法,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缩合反应,所述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31
[式中,**表示与化合物[B]的残基的键合位置;D表示卤素、五~六元饱和环状氨基或二(C1-6烷基)氨基;W0表示孤电子对、氧原子或硫原子;以及X表示被能在中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羟基、1,1,3,3-四(C1-6烷基)胍基、C1-6烷氧基、二(C1-6烷基)氨基、单(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二(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32
(式中,*表示与P的键合位置;a表示0~2的整数;E表示CH2、CH-A1或N-A2;A1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二(C1-6烷基)氨基、三(C1-6烷基)铵基、由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脒基取代的氨基或下述通式[3]所示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3]”):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41
(式中,*表示与E的键合位置;b表示0~2的整数;c表示0或1;R11表示C1-6烷基;M表示CH2、氧原子、硫原子或N-(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以及A2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芳基或杂芳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42
(式中,W0和X与上述同义;A表示从化合物[A]中去除了该化合物所具有的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一个氢原子的残基;以及B表示从化合物[B]中去除了取代基[1]的残基。)
发明效果
寡核苷酸化合物为具有2个~多个核苷单元经由磷键连接而成的结构的化合物。为了制造寡核苷酸化合物,需要数次进行缩合反应,在相邻的核苷单元间形成磷键。
根据本发明,能高效地形成磷键,因此结果能期待缩短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示出连续反应中使用的反应器的示意图的图。F-1~F-5表示溶液容器,P-1~P-5表示泵,R-1~R-4表示流通反应器,以及S-1~S-5表示供给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用于使具有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A]与具有取代基[1]的化合物[B]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化合物[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缩合反应,所述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A)关于化合物[A]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化合物[A],例如,可列举出具有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
作为化合物[A]的具体方案之一,可列举出在分子内包含1个~多个核苷单元的化合物。具体而言,适当为包含1个~50个范围内的核苷单元的化合物,优选为包含1个~30个范围内的核苷单元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包含1个~25个范围内的核苷单元的化合物。
作为化合物[A]所含的核苷单元,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4a]~[4d]所示的核苷单元(以下,分别称为“核苷单元[4a]”、“核苷单元[4b]”、“核苷单元[4c]”、“核苷单元[4d]”)。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51
[式中,*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或(3)与下述通式[6]所示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
G-T*
[6]
(式中,*表示与化合物[A]的残基的键合位置;G表示(1)硅取代基、(2)长链烷基-羰基、(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4)下述通式[7]所示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7]”)。
Z-L*
[7]
(式中,*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Z表示(1)(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氧基、(2)(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氨基、(3)长链烷基氧基、(4)固相载体或(5)下述通式[8A]~[8N]所示的取代基(以下,分别称为“取代基[8A]”、“取代基[8B]”、“取代基[8C]”、“取代基[8D]”、“取代基[8E]”、“取代基[8F]”、“取代基[8G]”、“取代基[8H]”、“取代基[8I]”、“取代基[8J]”、“取代基[8K]”、“取代基[8L]”、“取代基[8M]”、“取代基[8N]”)。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61
(式中,*表示与L的键合位置;j表示0~4的整数;k表示0~5的整数;R8a表示氢原子或C1-6烷基;R8b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长链烷基;R8c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下述通式[9A]~[9E]所示的取代基(以下,分别称为“取代基[9A]”、“取代基[9B]”、“取代基[9C]”、“取代基[9D]”、“取代基[9E]”)。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71
(式中,*表示键合位置;以及R9表示长链烷基和/或长链烯基。)
R8d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卤素、任选地被1个~13个卤素取代的长链烷基或任选地被1个~13个卤素取代的长链烷基氧基;R8e表示(1)长链烷基、(2)长链烷基-羰基或(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以及R8f表示(1)长链烷基、(2)长链烷基-羰基或(3)长链烯基-羰基。);以及L表示通式[10]所示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10]”)。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72
(式中,*表示与Z的键合位置;**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位置;以及L1表示任选地被取代的C2-10亚烷基或任选地被取代的C6-10亚芳基。));以及T表示单键或下述通式[11]所示的取代基(以下,称为“取代基[11]”),在G为硅取代基的情况下,T为单键。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73
(式中,X与上述同义;W表示孤电子对、氧原子或硫原子;*表示与O的键合位置;**表示与G的键合位置;以及q表示0~10的整数。))
**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或(3)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d表示0或1;BP表示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R4a表示氢原子、被能在中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羟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氧基-C1-6烷基、卤素、硝基或氰基;R4b1和R4b2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或C1-6烷基,或者R4b1和R4b2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以及J表示氧原子或N-R4b3(R4b3表示C1-6烷基。)]
作为核苷单元[4a]~[4d]的优选方案,例如,分别可列举出下述通式[4a1]~[4d1]所示的核苷单元(以下,分别称为“核苷单元[4a1]”、“核苷单元[4b1]”、“核苷单元[4c1]”、“核苷单元[4d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81
[式中,d、BP、J、R4a、R4b1以及R4b2与上述同义;*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或(3)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以及**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或(3)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
优选的是,在化合物[A]在分子内包含多个核苷单元的情况下,该化合物中的相邻的核苷单元彼此经由磷键键合。
作为构成化合物[A]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分别相同或不同,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5]所示的键(以下,称为“磷键[5]”)。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91
[式中,X与上述同义;*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以及W表示孤电子对、氧原子或硫原子。]
W优选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进一步优选表示氧原子。
以下,示出化合物[A]的代表例。
(A-1)由1个~多个核苷单元[4d]构成的化合物[A]
在所述通式[4d]所示的核苷单元中,*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A]的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例如被取代基[6]取代的化合物。
在该情况下,作为构成化合物[A]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例如分别相同或不同,可列举出磷键[5]。其中,在所述通式[5]所示的磷键中,*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A]的更具体的方案,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A-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092
[式中,BP、G、T、X以及W与上述同义;以及n表示1~50的整数。]
n适当为1~50的整数,优选为1~30的整数,更优选为1~25的整数。
作为化合物[A]的更具体的方案,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A-1-2]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01
[式中,BP为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Q2为H、或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W表示孤电子对、氧原子、或硫原子,优选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进一步优选表示氧原子;X为二(C1-6烷基)氨基;G选自由下式构成的组中。T为单键;n为1~25。]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02
[式中,*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
(A-2)由选自由核苷单元[4a]、核苷单元[4b]以及核苷单元[4c]构成的组中的1 个~多个核苷单元构成的化合物[A]
在所述通式[4a]、[4b]以及[4c]所示的核苷单元中,*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A]的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例如被取代基[6]取代的化合物。
在该情况下,构成化合物[A]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例如适当为磷键[5]。其中,在所述通式[5]所示的磷键中,*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A]的更具体的方案,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A-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11
[式中,n、BP、G、R4a、T、X以及W与上述同义。]
作为化合物[A-1]和化合物[A-2]中的取代基[7]的具体例子,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取代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21
[式中,*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
(B)关于化合物[B]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化合物[B],例如,可列举出具有取代基[1]的化合物。
作为化合物[B]的具体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在分子内包含1个~多个核苷单元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适当为包含1个~10个范围内的核苷单元的化合物,优选为包含1个~7个范围内的核苷单元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包含1个~5个范围内的核苷单元的化合物。
作为化合物[B]所含的核苷单元,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4e]~[4h]所示的核苷单元(以下,分别称为“核苷单元[4e]”、“核苷单元[4f]”、“核苷单元[4g]”、“核苷单元[4h]”)。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22
[式中,d、BP、J、R4a、R4b1以及R4b2与上述同义;***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或(3)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或(3)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
作为核苷单元[4e]~[4h]的优选方案,例如,分别可列举出下述通式[4e1]~[4h1]所示的核苷单元(以下,分别称为“核苷单元[4e1]”、“核苷单元[4f1]”、“核苷单元[4g1]”、“核苷单元[4h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31
[式中,d、BP、J、R4a、R4b1以及R4b2与上述同义;***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或(3)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以及****表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或(3)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
优选的是,在化合物[B]在分子内包含多个核苷单元的情况下,该化合物中的相邻的核苷单元彼此经由磷键键合。
在该情况下,作为构成化合物[B]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例如分别相同或不同,可列举出磷键[5]。其中,在所述通式[5]所示的磷键中,*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以下示出化合物[B]的代表例。
(B-1)由1个~多个核苷单元[4h]构成的化合物[B]
在所述通式[4h]所示的核苷单元中,***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B]的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被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化合物。
在该情况下,作为构成化合物[B]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例如分别相同或不同,可列举出磷键[5]。其中,在所述通式[5]所示的磷键中,*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此外,在化合物[B]的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上,适当具有下述通式[1A]所示的含磷原子的取代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41
[式中,D、W以及X与上述同义;以及**表示与化合物[B]的残基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B]的更具体的方案,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B-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B-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42
[式中,BP、D、X以及W与上述同义;p表示1~10的整数;以及Q1表示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
需要说明的是,p适当为1~10的整数,优选为1~7的整数,更优选为1~5的整数。
作为p=1的化合物[B-1]的具体例子,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表1所记载的化合物。
[表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51
(B-2)由选自由核苷单元[4e]、核苷单元[4f]以及核苷单元[4g]构成的组中的1 个~多个核苷单元构成的化合物[B]
在所述通式[4e]、[4f]以及[4g]所示的核苷单元中,***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为(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键合位置或(2)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B]的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被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化合物。
在该情况下,作为构成化合物[B]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例如分别相同或不同,可列举出磷键[5]。其中,在所述通式[5]所示的磷键中,*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此外,在化合物[B]的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上,适当具有下述通式[1B]所示的含磷原子的取代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61
[式中,D和X与上述同义;以及**表示与化合物[B]的残基的键合位置。]
作为化合物[B]的更具体的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B-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B-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62
[式中,p、BP、D、Q1、R4a、X以及W与上述同义。]
作为p=1的化合物[B-2]的具体例子,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表2所记载的化合物。表2中的DMTr表示二甲氧基三苯甲基,TBDMS表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表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71
(C)关于化合物[C]
作为化合物[C],例如,可列举出能通过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B]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的化合物。
以下示出化合物[C]的代表例。
(C-1)由1个~多个核苷单元[4d]和1个~多个核苷单元[4h]构成的化合物[C]
作为化合物[C]的具体方案,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C-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C-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81
[式中,n、p、BP、G、Q1、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将在后文加以叙述,作为在通过使化合物[A-1]与化合物[B-1]反应来制造化合物[C-1]的方法中新形成的磷键,例如,可列举出磷键[5]。其中,在所述通式[5]所示的磷键中,*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C-2)由选自由核苷单元[4a]、核苷单元[4b]以及核苷单元[4c]构成的组中的1 个~多个核苷单元和选自由核苷单元[4e]、核苷单元[4f]以及核苷单元[4g]构成的组中的 1个~多个核苷单元构成的化合物[C]
作为化合物[C]的具体方案之一,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C-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C-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91
[式中,n、p、BP、G、Q1、R4a、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将在后文加以叙述,作为在通过使化合物[A-2]与化合物[B-2]反应来制造化合物[C-2]的方法中新形成的磷键,例如,可列举出下述通式[5a]所示的含磷原子的键(以下,称为“磷键[5a]”)。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192
[式中,X与上述同义;以及*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通过使化合物[C-2]与氧化剂反应,能转化为其分子内的磷键上的磷原子被氧化的下述通式[D-2]所示的化合物(称为“化合物[D-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201
[式中,n、p、BP、G、Q1、R4a、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D)术语的说明
在此,作为“核碱基”,例如,可列举出: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或它们的修饰碱基。作为该修饰碱基,例如,可列举出:假尿嘧啶(pseudouricdine)、3-甲基尿嘧啶、二氢尿嘧啶、5-烷基胞嘧啶(例如,5-甲基胞嘧啶)、5-烷基尿嘧啶(例如,5-乙基尿嘧啶)、5-卤代尿嘧啶(5-溴尿嘧啶)、6-氮杂嘧啶、6-烷基嘧啶(6-甲基尿嘧啶)、2-硫尿嘧啶、4-硫尿嘧啶、4-乙酰基胞嘧啶、5-(羧基羟甲基)尿嘧啶、5’-羧基甲基氨基甲基-2-硫尿嘧啶、5-羧基甲基氨基甲基尿嘧啶、1-甲基腺嘌呤、1-甲基次黄嘌呤、2,2-二甲基鸟嘌呤、3-甲基胞嘧啶、2-甲基腺嘌呤、2-甲基鸟嘌呤、N6-甲基腺嘌呤、7-甲基鸟嘌呤、5-甲氧基氨基甲基-2-硫尿嘧啶、5-甲基氨基甲基尿嘧啶、5-甲基羰基甲基尿嘧啶、5-甲基氧基尿嘧啶、5-甲基-2-硫尿嘧啶、2-甲硫基-N6-异戊烯基腺嘌呤、尿嘧啶-5-氧基乙酸、2-硫胞嘧啶、嘌呤、2,6-二氨基嘌呤、2-氨基嘌呤、异鸟嘌呤、吲哚、咪唑、黄嘌呤,但并不限定于此。其中,BP核碱基的氨基或羟基任选地被保护。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包含未被保护的“核碱基”以及被保护的“核碱基”这两者,例如,可列举出:氨基和/或羟基未被保护或被保护的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等。
作为氨基的保护基,只要为用作核酸的保护基的基团就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苯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苯基乙酰基、苯氧基乙酰基、4-叔丁基苯氧基乙酰基、4-异丙基苯氧基乙酰基、(二甲基氨基)亚甲基。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优选苯甲酰基、乙酰基、苯基乙酰基、4-叔丁基苯氧基乙酰基。作为羟基的保护基,例如,可列举出:2-氰基乙基、4-硝基苯乙基、苯基磺酰基乙基、甲基磺酰基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在能取代的任意的位置任选地被1~5个吸电子性基团取代的苯基、二苯基氨基甲酰基、二甲基氨基甲酰基、二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1-吡咯烷基氨基甲酰基、吗啉代氨基甲酰基、4-(叔丁基羧基)苄基、4-[(二甲基氨基)羧基]苄基、4-(苯基羧基)苄基(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2009/064471A1)。作为羟基的保护基,优选2-氰基乙基、4-硝基苯乙基、4-(叔丁基羧基)苄基。鸟嘌呤的6位羟基的保护基优选2-氰基乙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被保护的核碱基,例如可列举出以下所示的核碱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211
[式中,Pg表示保护基]。
作为被保护的核碱基的更具体的方案,可列举出:氨基被苯甲酰基保护的腺嘌呤(ABz);氨基被苯甲酰基保护的胞嘧啶(CBz);羟基被2-氰基乙基保护,并且氨基被苯氧基乙酰基保护的鸟嘌呤(GCE,Pac)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长链烷基”例如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0~300的烷基,优选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0~100的烷基,更优选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
“长链烷基-羰基”和“长链烷基氧基”的“长链烷基”部分可列举出与所述“长链烷基”相同的烷基。
“长链烯基”例如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0~300的烯基,优选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0~100的烯基,更优选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0~30的烯基。
“长链烯基氧基”和“长链烯基-羰基”的“长链烯基”部分可列举出与所述“长链烯基”相同的烯基。
“卤素”例如可列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为“五~六元饱和环状氨基”,例如可列举出任选地具有一个O或S作为环构成原子的、具有一个或两个N的五元~六元饱和环状氨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1-吡咯烷基、1-咪唑烷基、哌啶基、1-哌嗪基、1-四氢嘧啶基、4-吗啉基、4-硫代吗啉基、1-高哌嗪基、噁唑烷-3-基。
“C1-6烷基”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
“C1-6烷氧基”表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
“C1-6烷氧基-C1-6烷基”的“C1-6烷氧基”部分可列举出与所述“C1-6烷氧基”相同的烷氧基。
“二(C1-6烷基)氨基”、单(被能在碱性条件下去除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二(被能在碱性条件下去除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单(C1-6烷基)氨基、二(C1-6烷基)氨基、三(C1-6烷基)铵基、单(氨基-C1-6烷基)氨基以及二(氨基-C1-6烷基)氨基的“C1-6烷基”部分可列举出与所述“C1-6烷基”相同的烷基。
“C2-10亚烷基”为通过从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2~10的烷基去除与不同的构成碳原子键合的一个氢原子而生成的二价基团,例如可列举出:亚乙基、亚丙基、异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该“亚烷基”在能取代的任意的位置任选地被1个~12个卤素取代。作为L1的“亚烷基”,特别优选亚乙基。
“C6-10亚芳基”为通过从碳原子数6~10的单环式或多环式的芳香族烃去除与两个不同的环构成碳原子键合的两个氢原子而生成的二价基团,例如可列举出亚苯基、亚萘基。该“亚芳基”在能取代的任意的位置任选地被1个~6个卤素取代。作为L1的“亚芳基”,特别优选亚苯基。
“1,1,3,3-四(C1-6烷基)胍基”、“C1-6烷氧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单(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二(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的“C1-6烷基”部分可列举出与所述“C1-6烷基”相同的烷基。
作为“能在酸性条件下去除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三苯甲基、单甲氧基三苯甲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作为“能在碱性条件下去除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三氟乙酰基。
作为“能在中性条件下去除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能通过使四丁基氟化铵或三氟化氢/三乙胺盐发挥作用而脱离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2-氰基乙氧基甲氧基、2-氰基乙氧基-2-乙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作为“硅取代基”,例如可列举出:三苯基甲硅烷基、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
“芳基”例如可列举出苯基。
“杂芳基”例如可列举出: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噻吩基、呋喃基。
作为“固相载体”,只要为通常能用于核酸、肽、肽核酸、糖等的固相合成的固相载体就可以没有特别问题地使用,例如,可列举出可控孔度玻璃(controlled pore glass;CPG)、乙二酰化-可控孔度玻璃(例如,参照Nucleic Acids Research,Vol.19,1527(1991))、TentaGel支承体-氨基聚乙二醇衍生化支承体(例如,参照TetrahedronLetters,Vol.34,3373(1993))、Poros-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酰胺系树脂。
作为“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无交联的苯乙烯聚合物、聚乙二醇衍生物。
“(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氧基”和“(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氨基”的“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部分可列举出与所述“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相同的聚合物。
作为“无交联的苯乙烯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在未被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具有聚乙二醇等间隔基的衍生物(TentaGel系列、ArgoGel系列)。
作为“聚乙二醇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在分子量100~40000的聚乙二醇具有取代基的衍生物等(SUNBRIGHT(注册商标)系列)。
(E)化合物[C]的制造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使具有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A]与具有取代基[1]的化合物[B]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化合物[C]。
如在后文加以叙述的实施例和试验例所记载的那样,在化合物[C]的制造中,能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高效地形成磷键。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为在本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单一使用溶剂,此外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溶剂。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等酯系溶剂;己烷、戊烷、庚烷、辛烷、壬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系溶剂等。这些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
在本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碱。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二异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N-乙基吗啉、2,6-二甲基吡啶。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碱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A]1摩尔,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10倍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倍量~5倍量的范围内。
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反应促进剂。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反应促进剂”例如可以使用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可以使用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鏻盐、季吡啶鎓盐、以及季吡咯烷鎓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吡啶鎓盐、以及季吡咯烷鎓盐构成的组中的含有季氮阳离子的盐,更进一步优选可以使用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以及季吡咯烷鎓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铵盐例如可列举出:戊基三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丁基三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苄基(乙基)二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环己基三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二乙基(甲基)丙基铵双(氟磺酰)亚胺、二乙基(2-甲氧基乙基)甲基铵双(氟磺酰)亚胺、乙基(2-甲氧基乙基)二甲基铵双(氟磺酰)亚胺、乙基(2-甲氧基乙基)二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乙基(3-甲氧基丙基)二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乙基(二甲基)(2-苯基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甲基三正辛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四氟硼酸铵、四己基碘化铵、四戊基碘化铵、四正辛基碘化铵、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碘化四庚基碘化铵、四戊基溴化铵、四戊基氯化铵、四丁基三氟甲烷磺酸铵、四己基溴化铵、四庚基溴化铵、四正辛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三丁基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四丁基乙酸铵、三甲基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三丁基(甲基)铵二氰胺盐、四丁基对甲苯磺酸铵、三丁基甲基碘化铵等。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铵盐例如为四C1-18烷基铵盐(例如,四C1-18烷基氯化铵)、三C1-18烷基(羟基C1-18烷基)铵盐等(在此,C1-18烷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为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胆碱、N,N,N-三甲基丁烷-1-氨基氯化物。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咪唑鎓盐例如为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烯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1-丁基-2,3-二甲基氯化咪唑、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高铁酸盐、1-丁基-3-甲基碘化咪唑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1-丁基-3-甲基咪唑甲烷磺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三氟甲基)硼酸盐、1-丁基-3-甲基三溴化咪唑鎓、1-丁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烷磺酸盐、3,3’-(丁烷-1,4-二基)双(1-乙烯基-3-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丁基-3-甲基咪唑鎓二氰胺、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氰基甲烷化物、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乙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甲酯、1-苄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丁酯、1-丁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锑酸盐、1-苄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苄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1,3-二甲基咪唑鎓磷酸二甲酯、氯化1,3-二甲基咪唑、1,2-二甲基-3-丙基碘化咪唑鎓、2,3-二甲基-1-丙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1-癸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1,3-二甲基碘化咪唑鎓、1,3-二甲基咪唑硫酸甲酯、1,3-二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癸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1-癸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十二烷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1-癸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乙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1-乙基-3-甲基碘化咪唑鎓、1-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1-乙基-3-甲基咪唑鎓对甲苯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二氰胺、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氯高铁酸盐、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甲烷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硝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三氟甲基)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3-乙基-1-乙烯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氰基甲烷化物、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乙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甲酯、1-乙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磷酸盐、1-己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己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1-己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1-(2-羟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己基-2,3-二甲基碘化咪唑鎓、1-己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2-羟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己基-3-甲基碘化咪唑鎓、1-(2-羟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3-丙基碘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溴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1-甲基-3-N-辛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1-甲基-3-N-辛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甲基-3-丙基溴化咪唑鎓、1-甲基-3-丙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丙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甲基-3-戊基溴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3-丙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3-(4-磺丁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3-(4-磺丁基)咪唑硫酸氢盐、1-甲基咪唑,优选为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咪唑鎓盐例如为1-C1-18烷基-3-C1-18烷基氯化咪唑鎓、1-C1-18烷基-3-N-C1-18烷基氯化咪唑鎓,优选为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鏻盐例如为四C1-18烷基鏻盐、三C1-18烷基(羟基C1-18烷基)鏻盐(在此,C1-18烷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为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鏻。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吡啶鎓盐例如为1-C1-18烷基吡啶鎓盐,优选为1-乙基溴化吡啶鎓、1-乙基氯化吡啶鎓、1-丁基氯化吡啶鎓。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吡咯烷鎓盐例如为1-烯丙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丁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1-丁基-1-甲基吡咯烷溴化物、1-丁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1-丁基-1-甲基吡咯烷鎓二氰胺、1-丁基-1-甲基吡咯烷三氟甲磺酸盐、1-丁基-1-甲基吡咯烷鎓六氟磷酸盐、1-乙基-1-甲基吡咯烷鎓四氟硼酸盐、1-乙基-1-甲基吡咯烷溴化物、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1-(2-甲氧基乙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1-甲基-1-N-辛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戊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优选为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季吡咯烷鎓盐例如为1-C1-18烷基-1-C1-18烷基吡咯烷氯化物(在此,C1-18烷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为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
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反应促进剂例如为选自由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N,N,N-三甲基丁烷-1-氨基氯化物、1-乙基溴化吡啶鎓、1-乙基氯化吡啶鎓、1-丁基氯化吡啶鎓、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以及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鏻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优选的反应促进剂,可列举出:四C1-18烷基氯化铵、1-C1-18烷基-1-C1-18烷基吡咯烷氯化物、1-C1-18烷基-3-C1-18烷基氯化咪唑鎓,优选为选自由四丁基氯化铵、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以及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反应促进剂的使用量,优选的是,相对于化合物[A]1摩尔,按摩尔比计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5倍量~20倍量的范围内。
作为反应温度,例如,适当为-78℃~130℃的范围内,优选为-40℃~100℃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80℃的范围内。
作为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化合物[A]的种类、化合物[B]的种类、反应溶剂的种类、碱的种类、反应温度而不同,例如,适当为1分钟~300分钟的范围内,优选为5分钟~120分钟的范围内。
在能制造作为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化合物[C]的情况下,本制造方法可以在分批法中应用,也可以在流动法中应用。
此外,本制造方法也可以在作为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而已知的固相法、液相法、使用了疏水性基团键合核苷、假固相保护核苷等的液相法中应用。
在可以利用固相法来制造作为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化合物[C]的情况下,在化合物[A]的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中或在化合物[A]的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中,可以使用担载于固相载体的氧原子。
在可以利用液相法来制造寡核苷酸化合物的情况下,在化合物[A]的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中或在化合物[A]的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中,可以使用担载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的氧原子。
在可以利用使用了疏水性基团键合核苷、假固相保护核苷等的液相法来制造寡核苷酸化合物的情况下,在化合物[A]的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中或在化合物[A]的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中,例如,可以使用键合有疏水性基团的氧原子或担载于假固相的氧原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275254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2/157723号)。
以下,以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为例子详细地进行说明。
(E-1)化合物[C-1]的制造方法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301
[式中,n、p、BP、D、G、Q1、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A-1]与化合物[B-1]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化合物[C-1]。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为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可以单一使用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等酯系溶剂;己烷、戊烷、庚烷、辛烷、壬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系溶剂等。这些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极性溶剂和卤素系溶剂等。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极性溶剂,例如,可列举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环丁砜、N-甲基哌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N,N’-二甲基丙烯基脲或它们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哌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N,N’-二甲基丙烯基脲。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卤素系溶剂,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或它们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
就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极性溶剂的比例而言,其下限为1.0重量%,优选为2.0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此外,其上限为90重量%,优选为75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特别优选为30重量%。而且,该上限和下限可以适当组合使用,例如,适当为1%~90%的范围内,优选为5%~75%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5%~50%的范围内。
在本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碱。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二异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N-乙基吗啉、2,6-二甲基吡啶。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碱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A]1摩尔,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10倍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倍量~5倍量的范围内。
在本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添加剂。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优选LiBr、LiCl、LiI、NaI。
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添加剂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A]1摩尔,按摩尔比计适当为0.2倍量~6.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0.4倍量~3.0倍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0倍量~2.5倍量的范围内。
作为反应温度,例如,适当为-78℃~130℃的范围内,优选为-40℃~100℃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80℃的范围内。
作为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化合物[A]的种类、化合物[B]的种类、反应溶剂的种类、碱的种类、反应温度而不同,例如,适当为1分钟~300分钟的范围内,优选为5分钟~120分钟的范围内。
在化合物[A-1]在其分子内具有固相载体的情况下,即,在化合物[A-1]中G为取代基[7]且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本缩合反应:(1)将化合物[A-1]填充至适当的柱,洗脱包含化合物[B-1]的反应溶液;或(2)在带有过滤器的反应容器内对包含化合物[A-1]和化合物[B-1]的反应溶液进行振荡或搅拌。
在化合物[A-1]中,G为(1)硅取代基、(2)长链烷基-羰基、(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4)取代基[7]的(其中,去除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本缩合反应:(1)在适当的反应容器内在反应溶剂中对化合物[A-1]和化合物[B-1]进行搅拌;或(2)将含有化合物[A-1]的溶液和含有化合物[B-1]的溶液分别独立地经由供给流路供给至流通反应器内或反应流路,在流通反应器等内将这些溶液混合。
在此,“供给流路”是指用于将溶液连续供给的流路,“反应流路”是指能一边流通溶液一边使其反应的流路,流通反应器是指,同时进行溶液的投入、反应、生成物的回收,操作不间断的反应器。
作为用于将含有化合物[A-1]的溶液和含有化合物[B-1]的溶液供给至供给流路的单元,可列举出通常在该领域中使用的用于供给液体的泵,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注射器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
作为流通反应器,例如,可列举出如微型反应器、静态混合器之类的管路混合器(in-line mixer)。
作为用于将含有化合物[A-1]的溶液和含有化合物[B-1]的溶液从供给流路导入反应流路的单元,例如,可列举出多级碰撞型微型混合器。
作为供给流路和反应流路的材质,例如,可列举出:选自由全氟烷氧基烷烃(PFA)等氟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以及芳香族聚醚酮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合成树脂制的管;或选自由不锈钢、铜及其合金以及钛及其合金构成的组中的金属制的管。
供给流路和反应流路的内径例如通常适当选自0.1mm~1.0mm的范围内的大小即可,例如,优选为选自0.2mm~1.0mm的范围内的大小。
(E-2)化合物[C-2]的制造方法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331
[式中,n、p、BP、D、G、Q1、R4a、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A-2]与化合物[B-2]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化合物[C-2]。
在本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碱。作为能在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二异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N-乙基吗啉、2,6-二甲基吡啶。
在化合物[A-2]在分子内具有固相载体的情况下,即,在化合物[A-2]中G为取代基[7]且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本缩合反应:(1)将化合物[A-1]填充至适当的柱,洗脱包含化合物[B-2]的反应溶液;或(2)在带有过滤器的反应容器内对包含化合物[A-2]和化合物[B-2]的反应溶液进行振荡或搅拌。
在化合物[A-2]中,G为(1)硅取代基、(2)长链烷基-羰基、(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4)取代基[7]的(其中,去除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本缩合反应:(1)在适当的反应容器内在反应溶剂中对化合物[A-2]和化合物[B-2]进行搅拌;或(2)将含有化合物[A-2]的溶液和含有化合物[B-2]的溶液分别独立地经由供给流路供给至流通反应器内或反应流路,在流通反应器等内将这些溶液混合。
而且,进行了缩合反应后,(1)可以通过使用色谱柱从反应混合物中纯化而得到化合物[C-2];或(2)可以通过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适当的溶剂,将得到的析出物过滤,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清洗而得到化合物[C-2]。
化合物[C-2]为构成该化合物的各核苷单元为核苷单元[4a]和核苷单元[4e]的化合物,但即使为核苷单元[4a]或核苷单元[4e]的全部或一部分被核苷单元[4b]、核苷单元[4c]、核苷单元[4f]或核苷单元[4g]取代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制造。
(F)关于化合物[C]的纯化方法
在化合物[C]在其分子内具有显现出非常高的脂溶性的取代基的情况下,无需柱纯化等复杂的操作,可以仅通过结晶析出、萃取操作而简便地进行离析/纯化。
作为这样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如下化合物:在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中,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其中,去除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化合物[C]在其分子内具有固相载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将化合物[C]填充至适当的柱,使用适当的溶剂对化合物[C]进行清洗,去除不需要的物质来纯化。
作为这样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在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中,G为取代基[7]且Z为固相载体的化合物。
此外,在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中,G为硅取代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柱纯化等操作来将目标化合物离析/纯化。
(G)化合物[C]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
在化合物[C]为包含2个~多个核苷单元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有时可能在其分子内具有被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保护的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通过选择性地去除分子内的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而制造的新的化合物,通过实施所述“(E)化合物[C]的制造方法”所记载的缩合反应,能进一步制造增加了一个核苷单元的化合物[C]。
以下,以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为例子详细地进行说明。
(G-1)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
通过使化合物[C-1]与酸反应,能使取代于化合物[C-1]的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Q1脱离。通过使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脱离,能制造下述通式[E-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E-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351
[式中,n、p、BP、G、Q1、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使取代于化合物[C-1-1]的3’末端侧的核苷的3’位氮原子的Q1脱离前,可以首先使用氧化剂将通过所述缩合反应形成的磷键上的磷原子从3价氧化为5价,转化为通式[C-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C-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361
在化合物[C-1]中,G为取代基[7]且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本消除反应:(1)将化合物[C-1]填充至适当的柱,洗脱含有酸的溶液;或(2)在带有过滤器的反应容器内对含有化合物[C-1]和酸的溶液进行振荡或搅拌。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为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可以单一使用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等酯系溶剂;己烷、戊烷、庚烷、辛烷、壬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系溶剂等。这些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极性溶剂和卤素系溶剂等。
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就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极性溶剂的比例而言,其下限为1.0重量%,优选为2.0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此外,其上限为90重量%,优选为75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特别优选为30重量%。而且,该上限和下限也可以适当组合使用,例如,适当为1%~50%的范围内,优选为1%~4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30%的范围内。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例如可列举出:三氟乙酸、氰基吡啶三氟乙酸盐、三乙胺三氟乙酸盐、氰基乙酸、三氯乙酸、磷酸、甲烷磺酸、对甲苯磺酸、盐酸。使用这些酸时,也可以与碱(例如,三乙胺)组合调整酸度后使用。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C-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使用适当的溶剂,例如,适当以成为5%~80%的范围内的浓度的方式进行稀释,优选以成为5%~50%的范围内的浓度的方式进行稀释。
作为用于溶解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消除反应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scavenger)。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清除剂”,例如可列举出:乙醇、三异丙基硅烷、1-羟基苯并三唑、吡咯、吲哚、2,2,2-三氟乙醇、甲醇、苯甲醚、巯基乙醇、苯甲硫醚。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C-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在化合物[C-1]中,G为(1)硅取代基、(2)长链烷基-羰基、(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4)取代基[7]的(其中,去除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本消除反应:(1)在适当的反应容器内在适当的反应溶剂中对化合物[C-1]与酸进行搅拌;或(2)将含有化合物[C-1]的溶液和含有酸的溶液分别独立地经由供给流路供给至流通反应器内或反应流路,在流通反应器等内将这些溶液混合。
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就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极性溶剂的比例而言,其下限为1.0重量%,优选为2.0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此外,其上限为90重量%,优选为75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特别优选为30重量%。而且,该上限和下限可以适当组合使用,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极性溶剂的比例例如适当为1%~50%的范围内,优选为1%~4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30%的范围内。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上述相同的物质。使用这些酸时,也可以与碱(例如,三乙胺)组合调整酸度后使用。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C-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使用适当的溶剂,例如,适当以成为5%~80%的范围内的浓度的方式进行稀释,优选以成为5%~50%的范围内的浓度的方式进行稀释。
作为用于溶解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酸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上述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C-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用于供给至供给流路的单元,可列举出通常在该领域中使用的用于供给液体的泵,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注射器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流通反应器,例如可列举出:微型反应器、静态混合器之类的管路混合器。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用于从供给流路导入反应流路的单元,例如,可列举出多级碰撞型微型混合器。
作为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供给流路和反应流路的材质,例如可列举出:选自由全氟烷氧基烷烃(PFA)等氟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以及芳香族聚醚酮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合成树脂制的管;或选自由不锈钢、铜及其合金以及钛及其合金构成的组中的金属制的管。
能在本消除反应中使用的供给流路和反应流路的内径例如通常为适当选自0.1mm~1.0mm范围内的大小即可,例如,优选为选自0.2mm~1.0mm范围内的大小。
如在后文加以叙述的试验例和实施例所记载的那样,在制造化合物[E-1]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在同一体系内以本连续反应的形式实施Q1的消除反应:通过使用反应促进剂,向包含通过使化合物[A-1]与化合物[B-1]进行缩合反应而制造的化合物[C-1]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含酸的溶液。此外,在制造化合物[C-1]的方法中,可以本连续反应的形式来实施,其包括:使用反应促进剂,实施化合物[A-1-1]的Q1的消除反应,在同一体系内使化合物[A-1]与化合物[B-1]进行缩合反应而形成化合物[C-1]。
作为能在本连续反应中使用的溶剂只要为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单一使用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等酯系溶剂;己烷、戊烷、庚烷、辛烷、壬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系溶剂等。这些溶剂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能在本连续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极性溶剂和卤素系溶剂等。
能在本连续反应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就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极性溶剂的比例而言,其下限为1.0重量%,优选为2.0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此外,其上限为90重量%,优选为75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特别优选为30重量%。而且,该上限和下限可以适当组合使用,极性溶剂与卤素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极性溶剂的比例例如适当为1%~50%的范围内,优选为1%~4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30%的范围内。
作为本连续反应,例如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从式[A-1-1]的化合物去除Q1而制成式[A-1]的化合物,使其与式[B-1]的化合物反应来制备式[C-1]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01
式中,BP为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Q1为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X为二(C1-6烷基)氨基或选自通式[2-1]~[2-8]所示的取代基,优选为二(C1-6烷基)氨基,进一步优选为二甲基氨基。G选自通式[7]所示的取代基。T为单键或下述通式[11]所示的取代基,n为1~25。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11
[式中,*表示与P的键合位置]
Z-L*
[7]
式中,*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Z为通式[8A]~[8D]、[8E]、[8G]、[8H]、[8J]、[8K]、[8N]所示的取代基。L为通式[10]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12
(式中,*表示与L的键合位置;k表示0~5的整数;R8a表示氢原子或C1-6烷基;R8b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长链烷基;R8c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下述通式[9A]所示的取代基。
*O-R9
[9A]
(式中,*表示键合位置;以及R9表示长链烷基和/或长链烯基。)
R8d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卤素、任选地被1个~13个卤素取代的长链烷基或任选地被1个~13个卤素取代的长链烷基氧基;R8e表示(1)长链烷基、(2)长链烷基-羰基或(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以及R8f表示(1)长链烷基、(2)长链烷基-羰基或(3)长链烯基-羰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21
(式中,*表示与Z的键合位置;**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位置;以及L1表示任选地被取代的C2-10亚烷基或任选地被取代的C6-10亚芳基。)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22
(式中,X和W与上述同义;*表示与O的键合位置;**表示与G的键合位置;以及q表示0~10的整数。)]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23
[式中,BP、W、X、G、T、以及n与上述同义。]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31
[式中,BP、Q1、W、X、G、以及T与上述同义;D为卤素,p为1~10的整数]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32
[式中,n、p、BP、Q1、W、X、G、以及T与上述同义。]
作为本连续反应,例如可以包括: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在三氟乙酸和2,2,2-三氟乙醇、根据情况添加的三异丙基硅烷或乙醇的存在下,从式[A-1-1]的化合物去除Q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33
[式中,Q1为三苯甲基、单甲氧基三苯甲基、或二甲氧基三苯甲基,并且n、BP、W、X、G、以及T与上述同义。]
本连续反应可以在流通反应器中进行。例如,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将含有所述通式[A-1-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酸的溶液供给至流通反应器,去除Q1而制成式[A-1]的化合物,然后,将含有所述通式[A-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所述通式[B-1]的化合物的溶液供给至下一个流通反应器,制备所述通式[C-1]的化合物。
根据情况,可以使用供给含有式[A-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清除剂的溶液的流通反应器;供给含有剩余的式[B-1]的化合物和式[C-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选自由吗啉、1-甲基哌嗪、以及N-乙基吗啉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溶液的流通反应器。
(G-2)化合物[C-2]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
化合物[C-2]为不稳定的化合物,因此优选在从化合物[C-2]使取代于其5’末端侧的核苷的5’位氧原子的Q1脱离前,首先使用氧化剂将通过所述缩合反应形成的磷键上的磷原子从3价氧化为5价,转化为下述通式[D-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D-2]”)。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41
[式中,n、p、BP、G、Q1、R4a、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工序1:化合物[D-2]的制造
在化合物[C-2]中G为取代基[7]且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下,磷原子的氧化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Current Protocols in Nucleic Acid Chemistry:核酸化学中的现代实验室指南)。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市售的核酸合成用的氧化溶液[氧化溶液-2,0.1mol/L碘/78%四氢呋喃/20%吡啶/2%水,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氧化溶液,0.5M(1S)-(+)-(10-樟脑磺)-哑嗪的0.5M丙酮溶液,Glen Research公司制)。
此外,在将磷原子氧化而进行硫代磷酸(phosphorothioate)化的情况下,磷原子的氧化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参照Current Protocols in NucleicAcid Chemistry。)。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市售的核酸合成用的硫化试剂[3-{(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氨基})-3H-1,2,4-二噻唑-5-硫酮(DDTT),GlenResearch公司制;核酸合成用5-苯基-3H-1,2,4-二噻唑-3-酮,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在本工序中,适当将这些氧化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使用。
在化合物[C-2]中,G为(1)硅取代基、(2)长链烷基-羰基、(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4)取代基[7]的(其中,去除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情况下,磷原子的氧化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参照NucleicAcids Research,Vol.21,No.5,1213-1217(1993))。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出:(+)-樟脑磺哑嗪(CSO)(+)-(8,8-二氯樟脑磺)-哑嗪(DCSO)、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
工序2:化合物[E-2]的制造
通过使化合物[D-2]与酸反应,能使取代于化合物[D-2]的5’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Q1脱离。通过从化合物[D-2]使其分子内的Q1脱离,能制造上述通式[E-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E-2]”)。
在化合物[D-2]中G为取代基[7]且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将化合物[D-2]填充至适当的柱,洗脱含有酸的溶液;或在带有过滤器的反应容器内对含有化合物[D-2]和酸的溶液进行振荡或搅拌。
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参照Current Protocols in Nucleic Acid Chemistry)。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例如可列举出:市售的核酸合成用的脱保护(deblock)溶液[例如,脱保护(Deblocking)溶液-1,3w/v%三氯乙酸/二氯甲烷溶液(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Deblocking Mix 3%二氯乙酸/二氯甲烷溶液(Glen Research公司制)]。
在化合物[D-2]中G为(1)硅取代基、(2)长链烷基-羰基、(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4)取代基[7]的(其中,去除Z为固相载体的情况)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施:(1)在适当的反应容器内在适当的反应溶剂中对化合物[D-2]与酸进行搅拌;或(2)将含有化合物[D-2]的溶液和含有酸的溶液分别独立地经由供给流路供给至流通反应器内或反应流路,在流通反应器等内将这些溶液混合。
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参照Nucleic Acids Research,Vol.21,No.5,1213-1217(1993))。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例如可列举出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H)关于最终脱保护、核酸化合物的离析工序
在化合物[C-1]、化合物[D-2]、化合物[E-1]或化合物[E-2]在其分子内具有保护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施与保护基的种类或性质对应的脱保护处理来制造全部保护基脱离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依照“Green’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SYNTHESIS,第四版,2006年”所记载的脱保护方法,来去除化合物所具有的全部保护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利用(1)氨水、(2)氨水/乙醇或(3)氨水与甲胺水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来去除化合物[C-1]、化合物[D-2]、化合物[E-1]或化合物[E-2]在其分子内具有的取代基[6]和核碱基的氨基或羟基的保护基。
此外,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与所述“化合物[C-2]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的“工序2:化合物[E-2]的制造”所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或将盐酸或乙酸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而成的溶液进行处理,来去除化合物[C-1]的3’末端侧的核苷的3’位氨基的保护基和取代于化合物[D-2]的5’末端侧的核苷的5’位羟基的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
在使核碱基部的保护基脱离后,去除取代于化合物[D-2]的5’末端侧的核苷的5’位羟基的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情况下,使用将酸用水稀释而成的溶液,在核碱基部被保护的情况下,使用将酸用适当的有机溶剂稀释而成的溶液。
(I)关于纯化分离工序
去除了化合物[C-1]或化合物[E-1]所具有的全部保护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将通常的从反应混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例如将如下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来进行离析(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1991/09033A1):萃取、浓缩、中和、过滤、离心分离、重结晶、C8至C18的反向柱色谱法、阳离子交换柱色谱法、阴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凝胶过滤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透析、超滤等。
在使用反向色谱法对所期望的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20mM的三乙胺/乙酸缓冲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洗脱溶剂。
此外,在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所期望的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1M的食盐水与10m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混合溶液或50mM的磷酸缓冲液的0.3M的食盐水。
去除了化合物[D-2]或化合物[E-2]所具有的全部保护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通常的从反应混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例如将如下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来进行离析纯化:萃取、浓缩、中和、过滤、离心分离、重结晶、C8至C18的反向柱色谱法、C8至C18反向管状柱(cartridge column)、阳离子交换柱色谱法、阴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凝胶过滤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透析、超滤等方法。
作为“洗脱溶剂”,例如可列举出: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或水的单独溶剂或这些溶剂的任意比率的混合溶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1mM~2M的浓度添加如下物质作为添加物,将溶液的pH调整为1~9的范围:例如,磷酸钠、磷酸钾、氯化钠、氯化钾、乙酸铵、乙酸三乙铵、乙酸钠、乙酸钾、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或乙二胺四乙酸。
(J)化合物[A]的制造
化合物[A]例如通过依照公知的方法向与化合物[A]对应的化合物所具有的羟基引入取代基[6]来制造。
以下介绍代表性的例子,对化合物[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J-1)化合物[A-1]的制造
例如,可以依照以下的(i)~(iv)所记载的方法制造由1个~多个核苷单元[4d]构成、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为磷键[5]的化合物[A]。
(i)G为硅取代基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1]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81
[式中,n、BP、Q1、X以及W与上述同义;Hal表示卤素;G1表示硅取代基。]
上述通式[A-1a]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a]”)为G为硅取代基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1]。
以下,记载化合物[A-1a]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A-1a-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a-Q1]”)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用上述通式[20A]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0A]”),在上述通式[2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1]”)中,向化合物[21]的5’末端的羟基引入硅取代基来制造化合物[A-1a-Q1]。该硅取代基的引入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工序2:化合物[A-1a]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1a-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1a]。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a-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a-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ii)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1]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491
[式中,n、BP、Q1、X以及W与上述同义;G2表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以及Y表示羟基或卤素。]
上述通式[A-1b]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b]”)为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T为单键的化合物[A-1]。
以下,记载化合物[A-1b]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A-1b-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b-Q1]”)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21]与上述通式[20B]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0B]”)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A-1b-Q1]。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在本工序中使用Y为羟基的化合物[20B]的情况下,可以在碱的存在或不存在下,使用缩合剂,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在本工序中使用Y为卤素的化合物[20B]的情况下,可以在碱的存在下,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可列举出:1,1’-乙二酰基二咪唑、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氰基膦酸二乙酯、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等有机碱。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THF、1,4-二噁烷、二乙醚等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乙腈、丙腈等腈类;苯、甲苯等烃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使用Y为羟基的化合物[20B]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添加剂。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4-二甲基氨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唑、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反应温度等而不同,通常适当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
作为化合物[21]和缩合剂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20B]1摩尔适当为1倍摩尔~1.5倍摩尔的范围内。
作为碱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20B]为1当量~10当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当量~4当量的范围内。
工序2:化合物[A-1b]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1b-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1b]。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b-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b-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iii)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且T为取代基[11]的化合物[A-1]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521
[式中,n、q、BP、D、G2、Q1、T、X以及W与上述同义;Trt为三苯甲基。]
上述通式[A-1c]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c]”)为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且T为取代基[11]的化合物[A-1]。
以下,记载化合物[A-1c]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23]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3]”)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上述通式[20C]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0C]”)与上述通式[2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2]”)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23]。
化合物[20C]为羧酸体,在本工序中也可以使用其反应性衍生物。作为化合物[20C]的反应性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酰卤(例如,酰氯、酰溴)等通常用于酯缩合形成反应的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化合物[22]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4/0330006A1)来制造。
此外,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2014/077292A1)来制造G为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的化合物[20C]。
工序2:上述通式[24]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4]”)的制造可以通过对化合物[23]利用酸使分子内的三苯甲基脱离来制造化合物[24]。
工序3:上述通式[A-1c-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c-Q1]”)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24]与上述通式[25]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5]”)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A-1c-Q1]。缩合反应、脱保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工序4:化合物[A-1c]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1c-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1c]。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c-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c-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iv)G为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1]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541
[式中,n、BP、L1、Q1、X、W以及Z与上述同义。]
上述通式[A-1d]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d]”)为G为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1]。
以下,记载化合物[A-1d]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A-1d-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1d-Q1]”)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上述通式[20D]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0D]”)与上述通式[2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1]))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A-1d-Q1]。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化合物[20D]为羧酸体,在本工序中也可以使用其反应性衍生物。作为化合物[20D]的反应性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酰卤(例如,酰氯、酰溴)等通常用于酯缩合形成反应的物质。
在使用化合物[20D]的情况下,可以在碱的存在或不存在下,使用缩合剂,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可列举出:1,1’-乙二酰基二咪唑、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氰基膦酸二乙酯、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等有机碱。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THF、1,4-二噁烷、二乙醚等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乙腈、丙腈等腈类;苯、甲苯等烃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此外,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添加剂。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4-二甲基氨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唑、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反应温度等而不同,通常适当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
作为化合物[21]和缩合剂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20D]1摩尔适当为1倍摩尔~1.5倍摩尔的范围内。
作为碱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20D]为1当量~10当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当量~4当量的范围内。
工序2:化合物[A-1d]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1d-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1d]。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d-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C-1]的分子内的Q1的脱离方法”所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1d-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可以依照以下所记载的制法来制造化合物[20D]。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561
[式中,L1和Z与上述同义;R表示C1-6烷基。]
工序1:上述通式[28]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8]”)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上述通式[26]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6]”)与上述通式[27]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27]”)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28]。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试剂、反应条件等可以使用与上述“化合物[A-1b-Q1]的制造”相同的试剂、反应条件等。
工序2:化合物[20D]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28]进行酯水解来制造化合物[20D]。酯水解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水、甲醇、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噁烷、二乙醚等醚类;乙腈、丙腈等腈类;苯、甲苯等烃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本工序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等碱的存在下,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反应温度等而不同,通常适当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
此外,化合物[26]例如可以依照以下的(a)~(j)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a)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能作为市售品获取的伯胺化合物;或将能作为市售品获取的卤代烷基氨基化,来制造Z为取代基[8A]且R8a为氢原子、R8b为长链烷基的化合物[26]。
(b)例如,可以通过对能作为市售品获取的伯胺化合物进行烷基化,来制造Z为取代基[8A]或取代基[8B]且R8a为C1-6烷基、R8b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为长链烷基的化合物[26]。烷基化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c)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Cancer Res.,2008 Nov 1;68(21):8843-8851,Chem.Sci.,2016,7,2308-2321)来制造Z为取代基[8C]的化合物[26]。
(d)例如,可以通过使苯二甲酸甲酯与1-(叔丁氧基羰基)哌嗪进行缩合,然后使用氢氧化钠等碱将酯部分水解,进而与Z为取代基[8A]的化合物[26]进行缩合后,使用三氟乙酸等酸使叔丁氧基羰基脱离,来制造Z为取代基[8D]的化合物[26]。缩合反应、使用了碱的水解反应、以及使用了酸的叔丁氧基羰基的脱保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e)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卤代烷基对乙烷-1,2-二醇的一方的羟基进行烷基化,来制造Z为取代基[8E]且R8e为长链烷基的化合物[26]。
例如,可以通过对乙烷-1,2-二醇的一方的羟基进行长链烷基-羰基化来制造Z为取代基[8E]且R8e为长链烷基-羰基的化合物[26]。作为用于长链烷基-羰基化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对应的羧酸化合物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作为反应性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酰卤(例如,酰氯、酰溴)等通常用于酯缩合形成反应的物质。
例如,可以通过使乙烷-1,2-二醇的一方的羟基与化合物[20C]进行缩合,来制造Z为取代基[8E]且R8e为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的化合物[26]。
(f)例如,可以使用2-氨基乙醇来代替乙烷-1,2-二醇,依照与上述Z为取代基[8E]的化合物[26]的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制造Z为取代基[8F]的化合物[26]。
(g)例如,可以通过使9-芴基甲氧羰基-苯丙氨酸与Z为取代基[8A]的化合物[26]缩合后,利用哌啶使9-芴基甲氧羰基脱离,来制造Z为取代基[8G]的化合物[26]。缩合反应和9-芴基甲氧羰基的脱保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h)例如,可以通过使用1-(叔丁氧基羰基)哌嗪来代替乙烷-1,2-二醇,依照与上述Z为取代基[8E]的化合物[26]的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制造后,利用酸将分子内的叔丁氧基羰基脱保护,来制造Z为取代基[8H]的化合物[26]。
(i)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5705512号、TetrahedronLetters,Vol.53,1936-1939(2012)、国际公开公报第2014/189142A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6/060135A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6/140232A1)来制造Z为取代基[8I]、取代基[8J]、取代基[8K]、取代基[8L]、取代基[8N]的化合物[26]。
(j)例如,可以通过利用具有羟基的9H-呫吨-9-酮和氢化钠这样的碱进行处理,使适当的卤代长链烷基发挥作用,来制造对应的具有长链烷基氧基的9H-呫吨-9-酮。进而可以通过使任选地被取代的苯基溴化镁发挥作用来制造Z为取代基[8M]的化合物[26]。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依照公知的方法制备具有各种取代基的9H-呫吨-9-酮衍生物或苯基溴化镁衍生物,来制造所期望的Z为取代基[8M]的化合物[26]。
此外,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91/09033A1)来制造n=1的化合物[21],可以依照如下所述的方法来制造n>1的化合物[21]。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591
[式中,n、BP、D、Q1、X以及W与上述同义、Ac表示乙酰基。]
工序1:上述通式[30]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0]”)的制造
可以通过在碱的存在下,利用乙酸酐对上述通式[29]所示的化合物(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91/09033A1)进行乙酰化来制造化合物[30]。乙酰化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工序2:上述通式[3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1]”)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30]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31]。Q1的消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工序3:上述通式[33]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3]”)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31]与上述通式[3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2]”)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33]。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91/09033A1)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化合物[32]例如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公报第91/09033A1)来制造。
工序4:化合物[21]的制造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甲醇钠这样的碱金属醇盐,使化合物[33]的乙酰基选择性地脱离来制造化合物[21]。乙酰基的消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Tetrahedron Letters,Vol.50,1751-1753(2009))进行。
(J-2)化合物[A-2]的制造
例如,可以依照以下的(i)~(iv)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由选自由核苷单元[4a]、核苷单元[4b]以及核苷单元[4c]构成的组中的1个~多个核苷单元构成、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为磷键[5]的化合物[A]。
(i)G为硅取代基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2]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601
[式中,n、BP、G1、Hal、Q1、R4a、X以及W与上述同义。]
上述通式[A-2a]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a]”)为G为硅取代基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2]。
以下,记载化合物[A-2a]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A-2a-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a-Q1]”)的 制造
可以通过使用化合物[20A],在上述通式[34]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4]”)中,向化合物[34]的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羟基引入硅取代基,来制造化合物[A-2a-Q1]。该硅取代基的引入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工序2:化合物[A-2a]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2a-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2a]。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a-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a-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ii)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 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2]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611
[式中,n、BP、G2、Q1、R4a、X、Y以及W与上述同义。]
上述通式[A-2b]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b]”)为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2]。
以下,记载化合物[A-2b]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A-2b-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b-Q1]”)的 制造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20B]与化合物[34]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A-2b-Q1]。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在本工序中使用Y为羟基的化合物[20B]的情况下,可以在碱的存在或不存在下,使用缩合剂,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在本工序中使用Y为卤素的化合物[20B]的情况下,可以在碱的存在下,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可列举出:1,1’-乙二酰基二咪唑、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氰基膦酸二乙酯、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等有机碱。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THF、1,4-二噁烷、二乙醚等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乙腈、丙腈等腈类;苯、甲苯等烃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使用Y为羟基的化合物[20B]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添加剂。
作为可使用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4-二甲基氨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唑、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反应温度等而不同,通常适当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
作为化合物[20B]和缩合剂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34]1摩尔适当为1倍摩尔~1.5倍摩尔的范围内。
作为碱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34]为1当量~10当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当量~4当量的范围内。
工序2:化合物[A-2b]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2b-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2b]。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b-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b-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iii)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 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且T为取代基[11]的化合物[A-2]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641
[式中,n、q、BP、D、G2、Q1、R4a、T、X以及W与上述同义。]
上述通式[A-2c]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c]”)为G为(1)长链烷基-羰基、(2)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3)取代基[7]、T为取代基[11]的化合物[A-2]。
以下,记载化合物[A-2c]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上述通式[36]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6]”)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24]与上述通式[35]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5]”)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36]。缩合反应、脱保护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工序2:上述通式[A-2c-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c-Q1]”)的 制造
可以通过使氧化剂作用于化合物[36]来制造化合物[A-2c-Q1]。氧化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作为“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出碘、叔丁基过氧化氢。此外,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氧化剂也可以成为0.05~2M的浓度的方式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使用。作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吡啶、四氢呋喃、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例如,可以使用碘/水/吡啶―四氢呋喃或者碘/吡啶―乙酸、过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二氯甲烷等)。
反应温度优选为20℃~50℃。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氧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而不同,通常适当为1分钟~30分钟。
氧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36]可以为1~100倍摩尔量,更优选为10~50倍摩尔量。
工序3:化合物[A-2c]的制造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2c-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2c]。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c-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c-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iv)G为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2]的制造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661
[式中,n、BP、L1、Q1、R4a、X、W以及Z与上述同义。]
上述通式[A-2d]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d]”)为G为取代基[7]且T为单键的化合物[A-2]。
以下,记载化合物[A-2d]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工序1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20D]与化合物[34]进行缩合来制造上述通式[A-2d-Q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A-2d-Q1]”)。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进行。
化合物[20D]为羧酸体,也可以在本工序中使用其反应性衍生物。作为化合物[20D]的反应性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酰卤(例如,酰氯、酰溴)等通常用于酯缩合形成反应的物质。
在使用化合物[20D]的情况下,可以在碱的存在或不存在下,使用缩合剂,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可列举出:1,1’-乙二酰基二咪唑、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氰基膦酸二乙酯、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碱,例如可列举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等有机碱。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THF、1,4-二噁烷、二乙醚等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乙腈、丙腈等腈类;苯、甲苯等烃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添加剂。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4-二甲基氨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唑、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反应温度等而不同,通常适当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内。
作为化合物[20D]和缩合剂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34]1摩尔适当为1倍摩尔~1.5倍摩尔的范围内。
作为碱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化合物[34]为1当量~10当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当量~4当量的范围内。
工序2
可以通过对化合物[A-2d-Q1]进行酸处理来制造化合物[A-2d]。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酸”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d-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5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2倍量~200倍量的范围内。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酸也可以用适当的溶剂进行稀释,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氯仿、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烯、2,2,2-三氟乙醇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此外,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清除剂。
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可列举出与所述“化合物[D-2]的分子内的Q1的消除反应”中记载的“清除剂”相同的物质。
作为能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清除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A-2d-Q1]1摩尔,例如,按摩尔比计适当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倍量~50倍量的范围内。
此外,也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Current Protocols in Nucleic AcidChemistry)来制造n=1的化合物[34],此外,也可以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0/273999A1)来制造n>1的化合物[34]。
化合物“A-2”为构成该化合物的各核苷单元为核苷单元[4a]的化合物,核苷单元[4a]的全部或一部分被核苷单元[4b]或核苷单元[4c]取代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来制造。
(K)化合物[B]的制造
化合物[B]例如通过向与化合物[B]对应的化合物所具有的羟基依照公知的方法引入取代基[1]来制造。
以下介绍代表性例子,对化合物[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K-1)化合物[B-1]的制造
例如,可以依照如下所述的方法来制造由1个~多个核苷单元[4h]构成、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为磷键[5]的化合物[B]。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691
[式中,p、BP、Q1、D、X以及W与上述同义。]
工序1:上述通式[39]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9]”)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上述通式[37]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7]”)与上述通式[38]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38]”)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39]。该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4/0330006A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2/043730A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3/082548A1)实施。
工序2:化合物[B-1]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上述通式[40]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40]”)与化合物[39]进行缩合来制造化合物[B-1]。该缩合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4/0330006A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2/043730A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3/082548A1、国际公开公报第91/09033A1)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使用与所述化合物[21]的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化合物[40]。
(K-2)化合物[B-2]的制造
例如,可以依照以下所述的方法来制造由选自由核苷单元[4e]、核苷单元[4f]以及核苷单元[4g]构成的组中的1个~多个核苷单元构成、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为磷键[5]的化合物[B]。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701
[式中,p、BP、Hal、Q1、D、R4a、X以及W与上述同义。]
工序1:上述通式[4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42]”)的制造
可以通过使化合物[37]与上述通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41]”)反应来制造化合物[42]。该反应可以依照其本身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HelveticaChimica Acta,Vol.70,175-186(1987)、国际公开公报第2003/106468A1、Acta Nature,6,116-118(2014)、Russian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Vol.67,No.1,62-64(1997))进行。
工序2:化合物[B-2]的制造
可以通过依照公知的方法,使上述通式[43]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43]”)作用于化合物[42],向3’末端侧的核苷单元的3’位羟基引入含磷原子的取代基,来制造化合物[B-2]。
在本工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活化剂。
作为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乙腈、四氢呋喃。
化合物[42]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43]适当为1~20倍摩尔量,优选为1~10倍摩尔量。
作为“活化剂”,例如可列举出:1H-四唑、5-乙基硫代四唑、4,5-二氯咪唑、4,5-二氰基咪唑、苯并三唑三氟甲磺酸酯、咪唑三氟甲磺酸酯、吡啶鎓三氟甲磺酸酯、N,N-二异丙基乙胺、2,4,6-三甲吡啶/N-甲基咪唑。
“活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化合物[43]适当为1~20倍摩尔量,优选为1~10倍摩尔量。
反应温度适当为0℃~120℃。
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反应温度等而不同,通常适当为30分钟~24小时。
化合物[B-2]为构成该化合物的各核苷单元为核苷单元[4e]的化合物,但核苷单元[4e]的全部或一部分被核苷单元[4f]或核苷单元[4g]取代的化合物也可以依照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制造。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比较例以及试验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转化产率(%)”是指原料转化为目标物的比例,通过如下算式计算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下,称为“HPLC”)检测出的与目标物对应的峰面积(%)}÷{利用HPLC检测出的与原料对应的峰面积(%)+利用HPLC检测出的与目标物对应的峰面积(%)}×100”。
HPLC的条件:
将生成物0.5mg溶解于乙腈或80%乙腈水溶液,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偶联效率通过使用利用HPLC由UV=264nm处的吸收而得到的峰面积的积分值来计算出。
<ODS条件>
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8(5μm,4.6×75mm),60℃。
检测波长:264nm。
移动相A:50mM TEAAaq.。
移动相B:MeOH。
流速:0.75mL/min。
梯度:70%-95%B(0-20min)95%B(20-25min)70%B(25-35min)。
LC/MS的条件:
使用设备:超高效流体色谱仪ACQUITY UPLC(waters)、四极杆飞行时间型质谱仪SYNAPT-MS(waters)。
色谱柱:YMC-Triart C8 1.9μm 2.1×50mm(YMC)。
温度:50℃。
流速:0.4mL/min。
移动相:10mM氨水。
移动相:MeOH。
梯度:70%-95%B(8min)。
检测器1:UV264nm。
检测器2:四极杆飞行时间型质谱仪。
离子化法:ESI+。
测定范围:100-2000m/z。
实施例1:4-(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二 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1-suc-morT- OFF”)
工序1:4-(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以下,称为“G1-suc”)的制造
向十八烷-1-胺(21.94g)的二氯甲烷(500mL)溶液中加入琥珀酸酐(8.96g,1.1eq)和三乙胺(17mL,1.5eq.),在室温下搅拌7小时。进行减压浓缩,向残渣中加入丙酮150mL,搅拌16小时。抽滤沉淀物,利用丙酮清洗(400mL)后,在30℃下减压干燥3小时,以白色粉体的形式得到了G1-suc(29.1g,96.6%)。
工序2:4-(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二氧 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1-suc-morT-OFF”) 的制造
向G1-suc(14.4g)的四氢呋喃(150mL)溶液中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8.56g,1.2eq.),在室温下搅拌。之后,加入1-((2R,6S)-6-(羟甲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5-甲基嘧啶-2,4(1H,3H)-二酮(以下,称为“morT-OH”)(18g,1.0eq.)和4-(N,N-二甲基氨基)吡啶4.57g,在70℃水浴上搅拌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后,去除水层,将有机层用0.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和用水稀释两倍而得到的饱和食盐水各清洗一次。将水层合并成一体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馏去溶剂,进行减压干燥,得到了4-(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1-suc-morT-ON”)(白色无定形,28.1g,89.5%)。将其溶于二氯甲烷140mL,一边在冰浴上进行搅拌一边加入2,2,2-三氟乙醇20mL和三异丙基硅烷10.3mL搅拌一段时间后,滴加三氟乙酸5.1mL。从滴加结束起1小时后,向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中加入冰,一边搅拌一边向冷却后的液体中注入反应液。在确认水层为pH7~8后,使用二氯甲烷从水层进行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进行过滤、浓缩。将二氯甲烷-甲醇混液用作移动相,以硅胶进行柱色谱法纯化,通过进行减压干燥,以粉末的形式得到了G1-suc-morT-OFF 19.89g。
1H-NMR(CDCl3):δ8.90(1H,bs);7.25(1H,d,J=1.6Hz);5.72(1H,dd,J=9.6Hz,2.6Hz);5.65(1H,m);4.14(2H,d,J=5.2Hz);3.98(1H,m);3.23(2H,dd,J=12.8Hz,7.0Hz);3.12(2H,dd,J=12Hz,2.6Hz);2.95(2H,dd,J=12.8Hz,1.8Hz);2.60~2.75(4H,m);2.47(2H,t,J=6.8Hz);1.95(3H,d,J=1.6Hz);1.48(2H,m),1.21~1.34(29H,m);0.88(3H,t,J=6.4Hz)。
ESI-MS(+):593.36(M+H)。
实施例2:{2-十八酰氧基-1-[(十八酰氧基甲基)乙基]}琥珀酸{[(2S,6R)- 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 “G2-suc-morT-OFF”)
工序1:4-((1,3-双(硬脂酰氧基)丙烷-2-基)氧基)-4-氧代丁酸(以下,称 为“G2-suc”)的制造
向2-羟基丙烷-1,3-二基二硬脂酸酯1g(1.60mmol)中加入二氯甲烷(8mL),接着加入琥珀酸酐176mg(1.76mmol)、4-(N,N-二甲基氨基)吡啶293mg(2.40mmol),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得到了G2-suc(1.40g)。
工序2:{2-十八酰氧基-1-[(十八酰氧基甲基)乙基]}琥珀酸{[(2S,6R)-6- (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 (以下,称为“G2-suc-morT-ON”)的制造
向G2-suc(900mg,1.24mmol)和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77mg(1.45mmol)中加入二氯甲烷(5.2mL),接着加入morT-OH 500mg(1.03mmol)、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32mg(1.09mmol),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0.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G2-suc-morT-ON(1.09g,89%)。
1H-NMR(CDCl3):δ8.04(1H,s);7.17~7.51(15H,m);6.98(1H,s);6.12(1H,dd,J=9.6Hz,2.4Hz);5.25(1H,m);4.34~4.37(1H,m);4.26~4.30(2H,m);4.11~4.16(2H,m);4.00~4.08(2H,m);3.35(1H,d,J=11.2Hz);3.10(1H,d,J=11.6Hz);2.60(4H,s);2.30(4H,t,J=7.6Hz);1.83(3H,s);1.38~1.44(2H,m);1.24(60H,m);0.87(6H,t,J=6.8Hz)。
工序3:G2-suc-morT-OFF的制造
向G2-suc-morT-ON中加入二氯甲烷(4.2mL),在0℃下搅拌。接着在0℃下加入三异丙基硅烷127μL(0.62mmol)、三氟乙酸64μL(0.82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G2-suc-morT-OFF(373mg,95%)。
1H-NMR(CDCl3):δ8.04(1H,bs);7.24(1H,s);5.70(1H,d,J=2Hz);5.21~5.26(1H,m);4.28~4.31(2H,m);4.13~4.17(4H,m);3.96~4.00(1H,m);3.11(1H,dd,J=12.4,2Hz);2.94(1H,dd,J=12.8,2.4Hz);2.57~2.65(6H,m);2.32(4H,t,J=7.6Hz);1.95(3H,s);1.25(60H,m);0.88(6H,t,J=7.6Hz)。
实施例3:琥珀酸1,3-双(油酰氧基)丙烷-2-基[{(2S,6R)-6-(5-甲基-2, 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3-suc- morT-OFF”)
工序1:琥珀酸1,3-双(油酰氧基)丙烷-2-基[{(2S,6R)-6-(5-甲基-2,4- 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 “G3-suc-morT-ON”)的制造
以2-羟基丙烷-1,3-二基二油酸酯为原料,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1相同的方法制造出4-((1,3-双(油酰氧基)丙烷-2-基)氧基)-4-氧代丁酸(以下,称为“G3-suc”)。接着通过与实施例2工序2相同的方法制造出G3-suc-morT-ON。
1H-NMR(CDCl3):δ8.00(1H,s);7.17~7.51(15H,m);6.99(1H,s);6.09~6.12(1H,m);5.29~5.38(4H,m);5.20~5.25(1H,m);4.33~4.37(1H,m);4.26~4.30(2H,m);4.12~4.16(2H,m);4.00~4.09(2H,m);3.35(1H,d,J=11.6Hz);2.15(1H,d,J=11.6Hz);2.60(4H,m);2.30(4H,t,J=7.2Hz);1.97~2.02(8H,m);1.83(3H,s);1.57~1.61(2H,m);1.28(44H,m);0.89(6H,t,J=6.8Hz)。
工序2:G3-suc-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工序3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7.97(1H,bs);7.24(1H,s);5.69~5.72(1H,m);5.29~5.38(4H,m);5.21~5.25(1H,m);4.27~4.31(2H,m);4.13~4.17(4H,m);3.97~3.99(1H,m);3.11(1H,d,J=12Hz);2.94(1H,d,J=13.2Hz);2.57~2.67(4H,m)2.31(4H,t,J=7.6Hz);1.99~2.00(11H,m);1.26~1.29(46H,m);0.87(6H,t,J=6.8Hz)。
实施例4:4-氧代-4-(4-硬脂酰基哌嗪-1-基)丁酸{(2S,6R)-6-(5-甲 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4- suc-morT-OFF”)
工序1:4-氧代-4-(4-硬脂酰基哌嗪-1-基)丁酸(以下,称为“G4-suc”)的 制造
向硬脂酸1.68g(5.91mmol)、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13g(5.91mmol)、1-羟基苯并三唑0.79g(5.91mmol)中加入四氢呋喃26mL,接着加入三乙胺1.45mL(10.7mmol)、哌嗪-1-羧酸叔丁酯1g(5.37mmol),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4-硬脂酰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1.64g;67%)。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18mL,在0℃下搅拌,在0℃下加入三氟乙酸2.77mL(36.2mmo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得到了1-(哌嗪-1-基)十八烷-1-酮(1.30g)。向粗体1.3g(3.70mmol)中加入二氯甲烷18mL,接着加入琥珀酸酐0.41g(4.10mmol)、三乙胺0.77mL(5.50mmo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结束后,馏去反应液,向残渣中加入丙酮,在室温下浆料清洗16小时。通过抽滤收集不溶物,用丙酮清洗,进行干燥,得到了G4-suc(1.20g)。
工序2:4-氧代-4-(4-硬脂酰基哌嗪-1-基)丁酸{(2S,6R)-6-(5-甲基- 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 “G4-suc-morT-ON”)的制造
向G4-suc(982mg,2.17mmol)和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555mg(2.90mmol)中加入四氢呋喃(10mL),在70℃下进行搅拌。接着加入morT-OH(1g,2.07mmol)、4-(N,N-二甲基氨基)吡啶265mg(2.17mmol),在70℃下搅拌30分钟。反应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0.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G4-suc-morT-ON(1.68g,89%)。
1H-NMR(CDCl3):δ8.00(1H,s);7.16~7.50(15H,m);6.97(1H,s);6.10(1H,d,J=8Hz);4.34~4.36(1H,m);4.04(2H,d,J=4.8Hz);3.57~3.64(4H,m);3.44~3.48(4H,m);3.32~3.34(1H,m);3.09~3.12(1H,m);2.60~2.64(4H,m);2.31(2H,t,J=7.6Hz);1.82(3H,s);1.23~1.42(32H,m);0.86(3H,t,J=6.8)。
工序3:G4-suc-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3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8.32(1H,bs);7.23(1H,s);5.67~5.70(1H,m);4.12~4.19(2H,m);3.96~4.01(1H,m);3.47~3.67(8H,m)3.10~3.13(1H,m);2.95~2.98(1H,m);2.60~2.72(4H,m);2.33(2H,t,J=7.2Hz);1.95(3H,s);1.25~1.31(32H,m);0.88(3H,t,J=7.6Hz)。
实施例5: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2S,6R)-6-(5-甲基-2,4-二氧 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5-tpa-morT-OFF”)
工序1: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2S,6R)-6-(5-甲基-2,4-二氧 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5- tpa-morT-ON”)的制造
使用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8.24(1H,s);7.97(2H,d,J=8Hz);7.77(2H,d,J=8Hz);7.17~7.46(15H,m);6.95(1H,s);6.12~6.16(1H,m);4.49~4.51(1H,m);4.25~4.33(2H,m);3.42~3.47(2H,m);3.35~3.38(1H,m);3.21~3.24(1H,m);1.79(3H,s);1.23~1.44(34H,m);0.86(3H,t,J=6.8Hz)。
工序2:G5-tpa-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3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8.24(1H,bs);8.11(2H,d,J=8.4Hz);7.84(2H,d,J=8.4Hz);7.24(1H,s);6.14~6.17(1H,m);5.74~5.77(1H,m);4.40~4.45(2H,m);4.13~4.19(1H,m);3.45~3.50(2H,m);3.14~3.18(1H,m);3.05~3.08(1H,m);1.93(3H,s);1.26~1.41(34H,m);0.89(3H,t,J=7.6Hz)。
实施例6:4-(4-(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4-氧代 丁酸{(2S,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 甲酯(以下,称为“G6-suc-morT-OFF”)
工序1:4-(4-(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4-氧代丁 酸(以下,称为“G6-suc”)的制造
使用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来代替硬脂酸,通过与实施例4的工序1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工序2:4-[4-{4-(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酰基}哌嗪-1-基]-4-氧代丁 酸{(2S,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 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6-suc-morT-ON”)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8.08(1H,bs);7.81(2H,d,J=7.6Hz);7.16~7.50(17H,m);6.97(1H,s);6.08~6.10(1H,m);4.33~4.39(1H,m);4.02~4.04(2H,m);3.31~3.79(11H,m);3.08~3.11(1H,m);2.60~2.69(4H,m);1.81(3H,s);1.23~1.44(34H,m);0.86(3H,t,J=6.4Hz)。
工序3:G6-suc-morT-OFF的制造
向G6-suc-morT-ON 493mg(0.47mmol)中加入二氯甲烷4.6mL、2,2,2-三氟乙醇0.4mL,在0℃下进行搅拌。接着在0℃下加入三异丙基硅烷145μL(0.70mmol)、三氟乙酸53μL(0.70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G6-suc-morT-OFF(372mg;98%)。
1H-NMR(CDCl3):δ8.05(1H,bs);7.79(2H,d,J=7.6Hz);7.45(2H,d,J=7.6Hz);7.23(1H,s);6.08~6.11(1H,m);5.67~5.69(1H,m);4.10~4.15(2H,m);3.96~3.99(1H,m);3.36~3.79(8H,m);3.08~3.11(1H,m);2.93~2.96(1H,m);2.57~2.70(6H,m);1.92(3H,s);1.23~1.38(34H,m);0.86(3H,t,J=7.2Hz)。
实施例7: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酸{(2S,6R)-6-(5-甲基-2,4-二氧 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7-morT-OFF”)
工序1: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酸{(2S,6R)-6-(5-甲基-2,4-二氧 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7- morT-ON”)的制造
使用3,4,5-三(十八烷氧基)苯甲酸,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7.90(1H,bs);7.12~7.45(17H,m);6.97(1H,s);6.12~6.14(1H,m);4.46~4.51(1H,m);4.28~4.32(1H,m);4.16~4.20(1H,m);3.90~4.00(6H,m);3.37~3.40(1H,m);3.22~3.25(1H,m);1.78~1.82(5H,m);1.23~1.50(96H,m);0.86(9H,t,J=6.8Hz)。
工序2:G7-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3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7.98(1H,bs);7.22(3H,m);5.69~5.72(1H,m);4.32~4.36(2H,m);4.08~4.12(1H,m);3.94~4.01(6H,m);3.11~3.14(1H,m);3.02~3.05(1H,m);2.64~2.72(2H,m);1.90(3H,m);1.23~1.45(96H,m)0.86(9H,t,J=7.2Hz)。
实施例8:(2-[{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酰氧基}氧基]乙基)琥珀酸{(2S, 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 下,称为“G8-suc-morT-OFF”)
工序1: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酸2-羟乙酯的制造
向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酸1.5g(1.60mmol)、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370mg(1.90mmol)、4-(N,N-二甲基氨基)吡啶240mg(1.90mmol)中加入氯仿8.1mL,接着加入乙二醇120mg(1.90mmo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酸2-羟乙酯(882mg;56%)。
1H-NMR(CDCl3):δ7.26(2H,s);4.45~4.47(2H,m);3.95~4.03(8H,m);1.25~1.52(96H,m);0.88(9H,t,J=7.2Hz)。
工序2:(2-[{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酰氧基}氧基]乙基)琥珀酸{(2S, 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 2-基}甲酯(以下,称为“G8-suc-morT-ON”)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1相同的方法得到了4-氧代-4-(2-[{3,4,5-三(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酰基}氧基]乙氧基)丁酸(以下,称为“G8-suc”)后,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得到了G8-suc-morT-ON。
1H-NMR(CDCl3):δ7.87(1H,bs);7.12~7.43(17H,m);6.97(1H,s);6.07~6.10(1H,m);4.33~4.46(5H,m);3.91~4.07(8H,m);3.31~3.34(1H,m);3.07~3.10(1H,m);2.56~2.60(4H,m);1.68~1.80(5H,m);1.23~1.50(96H,m);0.86(9H,t,J=7.2Hz)。
工序3:G8-suc-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3相同的方法得到了G8-suc-morT-OFF。
1H-NMR(CDCl3):δ7.96(1H,bs);7,23(3H,m);5.67~5.69(1H,m);4.40~4.47(5H,m);3.94~4.11(8H,m);3.09~3.12(1H,m);2.89~2.92(1H,m);2.53~2.65(6H,m)1.90(3H,s);1.23~1.45(96H,m);0.86(9H,t,J=6.8Hz)。
实施例9:4-(双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 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9-suc-morT- OFF”)
工序1:4-(双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二 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9- suc-morT-ON”)的制造
以N-十八烷基十八烷-1-胺为原料,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1相同的方法制造出4-(双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以下,称为“G9-suc”)。接着,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2相同的方法制造出G9-suc-morT-ON。
1H-NMR(CDCl3):δ7.88(1H,bs);7.17~7.43(15H,m);6.98(1H,s);6.06~6.09(1H,m);4.31~4.35(1H,m);4.01~4.03(2H,m);3.08~3.34(8H,m);2.52~2.64(4H,m);1.82(3H,s);1.23~1.52(64H,m);0.85(6H,t,J=6.8Hz)。
工序2:G9-suc-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3相同的方法制造出。
1H-NMR(CDCl3):δ8.14(1H,bs);7.27(1H,s);5.68~5.72(1H,m):4.12~4.20(2H,m);3.98~4.01(1H,m);3.10~3.29(5H,m);2.94~2.97(1H,m);2.60~2.70(6H,m);1.95(3H,s);1.25~1.49(64H,m);0.88(6H,t,J=7.2Hz)。
实施例10:4-[{1-(十八烷基氨基)-1-氧代-3-苯基丙烷-2-基}氨基]- 4-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吗 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10-suc-morT-OFF”)
工序1:4-[{1-(十八烷基氨基)-1-氧代-3-苯基丙烷-2-基}氨基]-4- 氧代丁酸{(2S,6R)-6-(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4-三 苯甲基吗啉-2-基}甲酯(以下,称为“G10-suc-morT-ON”)的制造
向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苯基-丙酸500mg(1.88mmol)中加入四氢呋喃9.4mL,接着,加入N-乙基-N-异丙基-丙烷-2-胺652μL(3.77mmol)、4-(N,N-二甲基氨基)吡啶46mg(0.38mmol)、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505mg(2.64mmol)、十八烷-1-胺,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M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法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纯化,得到了叔丁氧基羰基氨基-N-十八烷基-3-苯基-丙烷酰胺(779mg,80%)。
1H-NMR(CDCl3):δ7.18~7.28(5H,m);5.57(1H,bs);5.06(1H,bs);4.20~4.26(1H,m);2.95~3.12(4H,m);1.40(9H,s);1.14~1.28(32H,m);0.86(3H,t,J=6.8Hz)。
向叔丁氧基羰基氨基-N-十八烷基-3-苯基-丙烷酰胺779mg(1.51mmol)中加入二氯甲烷15mL,接着加入三氟乙酸1.74mL(22.61mmo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馏去溶剂,得到了2-氨基-N-十八烷基-3-苯基-丙烷酰胺(620mg)。以粗生成物的状态进行与实施例2的工序1相同的反应,制造出G10-suc。接着,进行与实施例2的工序2相同的反应,制造出G10-suc-morT-ON。
1H-NMR(CDCl3):δ8.08(1H,bs);7.16~7.32(20H,m);6.98(1H,s);6.29~6.31(1H,m);6.10~6.12(1H,m);5.56~5.59(1H,m);4.51~4.57(1H,m);4.35~4.37(1H,m);4.02(2H,d,J=5.6Hz);3.73~3.77(1H,m);2.92~3.33(6H,m);2.39~2.67(4H,m);1.84(3H,s);1.21~1.45(32H,m);0.88(3H,t,J=7.6Hz)。
工序2:G10-suc-morT-OFF的制造
通过与实施例2的工序3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目标物。
1H-NMR(CDCl3):δ8.33(1H,bs);7.16~7.32(6H,m);6.38~6.40(1H,m);5.67~5.71(2H,m);4.54~4.58(1H,m);4.08~4.16(3H,m);3.94~4.01(1H,m);2.91~3.17(5H,m);2.46~2.79(5H,m);1.94(3H,s);1.13~1.36(32H,m);0.88(3H,t,J=7.6Hz)
以下,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0所记载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831
实施例11:G1-suc-PMO[ABz-ABz]-ON的制造(使用四丁基氯化铵作为反应促进剂,反应时间(30分钟))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841
使G1-suc-morA-OFF 14.1mg(0.02mmol)、N-乙基吗啉7.6μL(0.06mmol)以及四丁基氯化铵16.7mg(0.06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200μL。向其中加入溶解morA 21.7mg(0.03mmol)的二氯甲烷200μL,在40℃下振荡30分钟。30分钟后,向反应液40μL中加入1%1-甲基哌嗪/二氯甲烷溶液160μ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乙腈将该溶液稀释1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3.20min,目标物Rt:19.68min,转化产率99.4%)。
ESI-TOF-MS(+)
实测值:1391.91(M+H),理论值:1390.71。
G1-suc-morA-OFF:4-(十八烷基氨基)-4-氧代丁酸((2S,6R)-6-(6-苯甲酰胺-9H-嘌呤-9-基)吗啉-2-基)甲酯。
需要说明的是,G1-suc-morA-OFF在实施例1的工序2中代替“morT-OH”而使用“N-(9-((2R,6S)-6-(羟甲基-4-三苯甲基吗啉-2-基)-9H-嘌呤-6-基)苯甲酰胺(morA-OH)”来合成。
实施例12:G1-suc-PMO[ABz-T]-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反应时间(60分钟))
Figure BDA0003741310160000851
使G1-suc-morA-OFF 10mg(0.0142mmol)、morT 12.9mg(0.0212mmol)、N-乙基吗啉5.38μL(0.0425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7.55mg(0.0425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283μL,在室温下搅拌60分钟。6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4.71μL(0.0425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乙腈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3.21min,目标物Rt:18.77min,转化产率99.7%)。
ESI-TOF-MS(+)
实测值:1278.76(M+H),理论值:1277.68。
实施例13:G1-suc-PMO[ABz-GCE,Pac-T-T-T-CBz-T-T]-OFF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
以0.05mL/分钟送液下述所示的a液,以0.2mL/分钟送液下述所示的b液,将两种液体混合后,在30mL管式反应器中在40℃下进行了120分钟反应。反应后,与以0.6mL/分钟送液的下述所示的c液混合,在5mL管式反应器中在40℃下进行了5.9分钟反应。之后,与以0.85mL/分钟送液的下述所示的d液混合,在滴液漏斗中回收。以0.8mL/分钟送液滴液漏斗中的有机层,与以0.4mL/分钟送液的下述所示的e液混合,在15.6mL管式反应器中在室温下进行了13分钟反应。反应后,进一步与以流速1.5mL/分钟送液的下述所示的f液混合,在分液漏斗中回收。利用g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回收的有机层进行清洗后,利用硫酸钠干燥,馏去溶剂。之后在溶解于少量的二氯甲烷后,将加入二异丙基醚而得到的沉淀过滤,进行整夜减压干燥,由此得到了G1-suc-PMO[ABz-GCE,Pac-T-T-T-CBz-T-T]-OFF(白色固体,2.53g)。将少量溶解于二氯甲烷,用甲醇与乙腈1:1的混合溶剂稀释,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3.19分钟,目标物Rt:12.84分钟,转化产率96.7%)。
ESI-TOF-MS(+)
实测值:3317.39,理论值:3317.32。
a液:使morT 3.17g(5.2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5mL而成。
b液:使G1-suc-PMO[ABz-GCE,Pac-T-T-T-CBz-T]-OFF 2.94g(0.984mmol)、N-乙基吗啉373μL(2.95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的二氯甲烷溶液(1M)2.95mL(2.95mmol)溶解于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36mL与二氯甲烷6.09mL的混合溶液而成。
c液:使1-甲基哌嗪3.33mL(30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96.7mL而成。
d液:将磷酸二氢钠水溶液(1M)与饱和食盐水以1:1混合,添加按体积比率计5%的乙醇而成。
e液:将三氟乙酸4mL、乙醇1mL、三乙胺1mL、三氟乙醇30mL、二氯甲烷64mL混合而成。
f液:将饱和食盐水与水以1:1混合而成。
g液:将1%三氟乙酸水溶液与饱和食盐水以1:1混合,添加按体积比率计5%的乙醇而成。
实施例14:使用了反应促进剂(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BMPC)、溶剂(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的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使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反应时间(120分钟))
使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OFF 1.26g(0.213mmol)、morA 230mg(0.319mmol)、N-乙基吗啉81μL(0.638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113mg(0.638mmol)溶解于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溶液7.1mL,在40℃下搅拌120分钟。12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71μL(0.638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80%乙腈水溶液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5.16min,目标物Rt:18.49、18.72min,转化产率97.8%)。
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T]-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使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反应时间(120分钟))
使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OFF 1.17g(0.209mmol)、morT 191mg(0.314mmol)、N-乙基吗啉79μL(0.628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186mg(1.05mmol)溶解于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溶液7.0mL,在40℃下搅拌120分钟。12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70μL(0.628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80%乙腈水溶液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5.18min,目标物Rt:18.17min,转化产率99.6%)。
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T-ABz]-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使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反应时间(120分钟))
使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T]-OFF 1.08g(0.182mmol)、morA 198mg(0.274mmol)、N-乙基吗啉69μL(0.547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162mg(0.912mmol)溶解于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氯甲烷溶液6.1mL,在40℃下搅拌120分钟。12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61μL(0.547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80%乙腈水溶液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5.02min,目标物Rt:18.12、18.32min,转化产率99.4%)。
ESI-TOF-MS(+)
实测值:6362.332,理论值:6362.320。
实施例15:使用了反应促进剂(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BMPC)、溶剂(二氯甲烷)的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反应时间(120分钟))
使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OFF 2.14g(0.361mmol)、morA 391mg(0.542mmol)、N-乙基吗啉137μL(1.08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193mg(1.08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12mL,在40℃下搅拌120分钟。12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120μL(1.08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80%乙腈水溶液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5.16min,目标物Rt:18.49、18.72min,转化产率97.8%)。
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T]-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反应时间(120分钟))
使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OFF 2.0g(0.357mmol)、morT 326mg(0.536mmol)、N-乙基吗啉136μL(1.07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318mg(1.79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11.9mL,在40℃下搅拌120分钟。12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119μL(1.07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80%乙腈水溶液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5.18min,目标物Rt:18.17min,转化产率99.7%)。
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T-ABz]-ON的制造(使用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反应时间(120分钟))
使G1-suc-PMO[T-GCE,Pac-GCE,Pac-GCE,Pac-ABz-T-CBz-CBz-ABz-GCE,Pac-T-ABz-T]-OFF 1.90g(0.321mmol)、morA 348mg(0.481mmol)、N-乙基吗啉122μL(0.962mmol)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285mg(1.60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10.7mL,在40℃下搅拌120分钟。12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甲基哌嗪107μL(0.962mmol)使反应停止。进一步用80%乙腈水溶液将该溶液稀释60倍,利用HPLC进行了分析(原料Rt:15.02min,目标物Rt:18.12、18.32min,转化产率97.0%)。

Claims (25)

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用于使具有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A]与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含磷原子的取代基的化合物[B]进行缩合反应来制造下述通式[C]所示的化合物[C]的方法,在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缩合反应,所述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11
式[1]中,
**表示键合位置;
D表示卤素、五~六元饱和环状氨基或二(C1-6烷基)氨基;
W0表示孤电子对、氧原子或硫原子;以及
X表示被能在中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羟基、1,1,3,3-四(C1-6烷基)胍基、C1-6烷氧基、二(C1-6烷基)氨基、单(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二(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12
式[2]中,
*表示与P的键合位置;
a表示0~2的整数;
E表示CH2、CH-A1或N-A2
A1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二(C1-6烷基)氨基、三(C1-6烷基)铵基、由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脒基取代的氨基或下述通式[3]所示的取代基;以及
A2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芳基或杂芳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21
式[3]中,
*表示与E的键合位置;
b表示0~2的整数;
c表示0或1;
R11表示C1-6烷基;以及
M表示CH2、氧原子、硫原子或N-(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22
式[C]中,
W0、X与上述同义;
A表示从化合物[A]中去除了该化合物所具有的羟基或者伯氨基或仲氨基的一个氢原子的残基;以及
B表示从化合物[B]中去除了所述通式[1]所示的取代基的残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或季吡咯烷鎓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反应促进剂为选自四C1-18烷基氯化铵、1-C1-18烷基-1-C1-18烷基吡咯烷氯化物、1-C1-18烷基-3-C1-18烷基氯化咪唑鎓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氯化胆碱、N,N,N-三甲基丁烷-1-氨基氯化物、1-乙基溴化吡啶鎓、1-乙基氯化吡啶鎓、1-丁基氯化吡啶鎓、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四丁基氯化铵、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以及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化合物[A]和化合物[B]为在分子内包含1个~多个核苷单元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包含多个核苷单元的情况下,该化合物中的相邻的核苷单元彼此经由磷键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构成化合物[A]的核苷单元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为下述通式[4a]~[4d]所示的核苷单元,构成化合物[B]的核苷单元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为下述通式[4e]~[4h]所示的核苷单元,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41
式[4a]~[4d]中,
*表示:
(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磷原子的键合位置、
(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或
(3)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
**表示:
(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磷原子的键合位置、
(2)与氢原子的键合位置、或
(3)与取代基[6]的键合位置;
取代基[6]表示下述通式[6]所示的取代基;
d表示0或1;
BP表示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
R4a表示氢原子、被能在中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羟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氧基-C1-6烷基、卤素、硝基或氰基;
R4b1和R4b2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或C1-6烷基,或者R4b1和R4b2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以及
J表示氧原子或N-R4b3,R4b3表示C1-6烷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42
式[6]中,
*表示与所述通式[4a]~[4d]的**O、*O或*N的键合位置;
G表示:
(1)硅取代基、
(2)长链烷基-羰基、
(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或
(4)下述通式[7]所示的取代基;以及
T表示单键或下述通式[11]所示的取代基,在G为硅取代基的情况下,T为单键,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51
式[7]中,
*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
Z表示:
(1)(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氧基、
(2)(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氨基、
(3)长链烷基氧基、
(4)固相载体、或
(5)下述通式[8A]~[8N]所示的取代基;以及
L表示通式[10]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61
式[8A]~[8N]中,
*表示与L的键合位置;
j表示0~4的整数;
k表示0~5的整数;
R8a表示氢原子或C1-6烷基;
R8b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长链烷基;
R8c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下述通式[9A]~[9E]所示的取代基;
R8d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卤素、任选地被1个~13个卤素取代的长链烷基或任选地被1个~13个卤素取代的长链烷基氧基;
R8e表示:
(1)长链烷基、
(2)长链烷基-羰基、或
(3)被1个~5个长链烷基氧基和/或长链烯基氧基取代的苯甲酰基;以及R8f表示:
(1)长链烷基、
(2)长链烷基-羰基、或
(3)长链烯基-羰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71
式[9A]~[9E]中,
*表示键合位置;以及
R9表示长链烷基和/或长链烯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72
式[10]中,
*表示与Z的键合位置;
**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以及
L1表示任选地被取代的C2-10亚烷基或任选地被取代的C6-10亚芳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73
式[11]中,
X与上述同义;
W与所述W0同义;
*表示与所述通式[4a]~[4d]的**O、*O或*N的键合位置;
**表示与G的键合位置;以及
q表示0~10的整数,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81
式[4e]~[4h]中,
d、BP、R4a、R4b1以及R4b2与上述同义;
***表示:
(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磷键的磷原子的键合位置、
(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或
(3)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以及
****表示:
(1)与键合于相邻的核苷单元的3’位氧原子或3’位氮原子的磷键的磷原子的键合位置、
(2)与取代基[1]的键合位置、或
(3)与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的键合位置;
取代基[1]为下述通式[1A]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91
式[1A]中,
**表示键合位置;
D表示卤素、五~六元饱和环状氨基或二(C1-6烷基)氨基;
W表示孤电子对、氧原子或硫原子;以及
X表示被能在中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羟基、1,1,3,3-四(C1-6烷基)胍基、C1-6烷氧基、二(C1-6烷基)氨基、单(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二(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092
式[2]中,
*表示与P的键合位置;
a表示0~2的整数;
E表示CH2、CH-A1或N-A2
A1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二(C1-6烷基)氨基、三(C1-6烷基)铵基、由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脒基取代的氨基或下述通式[3]所示的取代基;以及
A2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芳基或杂芳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01
式[3]中,
*表示与E的键合位置;
b表示0~2的整数;
c表示0或1;
R11表示C1-6烷基;以及
M表示CH2、氧原子、硫原子或N-(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构成化合物[A]的核苷单元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为下述通式[4d]所示的核苷单元,构成化合物[B]的核苷单元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为下述通式[4h]所示的核苷单元,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02
式[4d]中,BP、*和**与上述同义,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03
式[4h]中,BP、***和****与上述同义。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构成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各核苷单元间的磷键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为下述通式[5]所示的键,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11
式[5]中,
*和**中的一方表示与核苷单元的3’位氮原子的键合位置,另一方表示与不同于所述核苷单元的核苷单元的5’位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W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以及
X表示被能在中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羟基、1,1,3,3-四(C1-6烷基)胍基、C1-6烷氧基、二(C1-6烷基)氨基、单(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二(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C1-6烷基)氨基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12
式[2]中,
*表示与P的键合位置;
a表示0~2的整数;
E表示CH2、CH-A1或N-A2
A1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氨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二(C1-6烷基)氨基、三(C1-6烷基)铵基、由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脒基取代的氨基或下述通式[3]所示的取代基;以及
A2表示C1-6烷基、被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取代的单(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三(C1-6烷基)铵基-C1-6烷基、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芳基或杂芳基,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21
式[3]中,
*表示与E的键合位置;
b表示0~2的整数;
c表示0或1;
R11表示C1-6烷基;以及
M表示CH2、氧原子、硫原子或N-(能在碱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化合物[B]为下述通式[B-1]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A]为下述通式[A-1]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C]为下述通式[C-1]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22
式[B-1]中,
BP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与上述同义;
D与上述同义;
p表示1~10的整数;
Q1表示能在酸性条件下去除的基团;
W分别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以及
X分别相同或不同地与上述同义,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31
式[A-1]中,
BP、W、X、G、以及T与上述同义;
n表示1~50的整数,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32
式[C-1]中,BP、Q1、W、X、G、T、n以及p与上述同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向包含通过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制造出的化合物[C-1]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含酸的溶液,由此在同一体系内连续地实施Q1的消除反应,形成下述通式[E-1]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33
式[E-1]中,n、p、BP、G、T、W以及X与上述同义。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从通式[A-1-1]的化合物去除Q1而形成通式[A-1]的化合物,使该通式[A-1]的化合物与通式[B-1]的化合物反应来制备通式[C-1]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41
式[A-1-1]中,BP、Q1、W、X、G、T以及n与上述同义;
n为1~25,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42
式[A-1]中,BP、W、X、G、T、以及n与上述同义,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43
式[B-1]中,BP、Q1、W以及X与上述同义;
D为卤素,
p为1~10的整数,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51
式[C-1]中,n、p、BP、Q1、W、X、G、以及T与上述同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反应促进剂为选自由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N,N,N-三甲基丁烷-1-氨基氯化物、1-乙基溴化吡啶鎓、1-乙基氯化吡啶鎓、1-丁基氯化吡啶鎓、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并且
反应促进剂的量相对于所述通式[A-1]的化合物1摩尔,按摩尔比计为1倍量~100倍量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三氟乙酸和2,2,2-三氟乙醇、以及根据情况添加的三异丙基硅烷或乙醇的存在下,使Q1从通式[A-1-1]的化合物脱离,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52
式[A-1-1]中,
Q1为三苯甲基、单甲氧基三苯甲基、或二甲氧基三苯甲基,并且
n、BP、W、X、G、以及T与上述同义。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有所述通式[A-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所述通式[B-1]的化合物的溶液供给至流通反应器,形成所述通式[C-1]的化合物,然后根据情况,将含有所述通式[C-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酸的溶液供给至流通反应器,使Q1脱离而形成式[E-1]的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有所述通式[A-1-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酸的溶液供给至流通反应器,使Q1脱离而形成式[A-1]的化合物,然后,将含有所述通式[A-1]的化合物的溶液和含有所述通式[B-1]的化合物的溶液供给至下一个流通反应器,形成所述通式[C-1]的化合物。
17.一种通式[A-1-2]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61
式[A-1-2]中,
BP为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
Q2为H、或能在酸性条件下脱离的基团;
W为氧原子;
X为二(C1-6烷基)氨基;
G选自由下式构成的组中;
T为单键;
n为1~25,
Figure FDA0003741310150000171
式中,*表示与T的键合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任选地被保护的核碱基分别独立地为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或它们的修饰碱基。
19.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被保护的核碱基为该核碱基的氨基或羟基被保护基保护的核碱基,
氨基的保护基分别独立地选自由苯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苯基乙酰基、苯氧基乙酰基、4-叔丁基苯氧基乙酰基、4-异丙基苯氧基乙酰基、(二甲基氨基)亚甲基构成的组中,
羟基的保护基分别独立地选自由2-氰基乙基、4-硝基苯乙基、苯基磺酰基乙基、甲基磺酰基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在可取代的任意的位置任选地被1~5个吸电子性基团取代的苯基、二苯基氨基甲酰基、二甲基氨基甲酰基、二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1-吡咯烷基氨基甲酰基、吗啉代氨基甲酰基、4-(叔丁基羧基)苄基、4-[(二甲基氨基)羧基]苄基、4-(苯基羧基)苄基构成的组中。
20.一种寡核苷酸合成用反应促进剂,其包含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季吗啉鎓盐、季鏻盐、季哌啶鎓盐、季吡啶鎓盐、季吡咯烷鎓盐、以及季锍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寡核苷酸合成用反应促进剂,其包含选自由季铵盐、季咪唑鎓盐或季吡咯烷鎓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寡核苷酸合成用反应促进剂,其包含选自四C1-18烷基氯化铵、1-C1-18烷基-1-C1-18烷基吡咯烷氯化物、1-C1-18烷基-3-C1-18烷基氯化咪唑鎓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寡核苷酸合成用反应促进剂,其包含选自由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N,N,N-三甲基丁烷-1-氨基氯化物、1-乙基溴化吡啶鎓、1-乙基氯化吡啶鎓、1-丁基氯化吡啶鎓、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以及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寡核苷酸合成用反应促进剂,其包含选自由四丁基氯化铵、1-丁基-1-甲基吡咯烷氯化物、以及1-甲基-3-N-辛基氯化咪唑鎓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寡核苷酸合成用反应促进剂,其用于在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使用。
CN202080092854.0A 2019-11-13 2020-11-13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9812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5625 2019-11-13
JP2019205625 2019-11-13
PCT/JP2020/042505 WO2021095874A1 (ja) 2019-11-13 2020-11-13 オリゴ核酸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1281A true CN114981281A (zh) 2022-08-30

Family

ID=7591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854.0A Pending CN114981281A (zh) 2019-11-13 2020-11-13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8780A1 (zh)
EP (1) EP4059944A4 (zh)
JP (1) JPWO2021095874A1 (zh)
KR (1) KR20220098217A (zh)
CN (1) CN114981281A (zh)
CA (1) CA3161586A1 (zh)
WO (1) WO20210958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2266379A1 (en) * 2021-04-28 2023-11-09 Nippon Shinyaku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oligonucleic acid compound
WO2023127918A1 (ja) * 2021-12-27 2023-07-06 日本新薬株式会社 オリゴ核酸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0844A5 (zh) 1971-03-23 1972-11-1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JPS5668388A (en) 1979-11-10 1981-06-09 Norin Suisansyo Shokuhin Sogo Kenkyusho Production of cell body of spirulina algae
WO1991009033A1 (en) 1989-12-20 1991-06-27 Anti-Gene Development Group Uncharged morpholino-based polymers having phosphorous-containing chiral intersubunit linkages
US6313301B1 (en) 1997-08-13 2001-11-06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Thienopyridine derivatives, their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ion thereof
JPH1180185A (ja) * 1997-09-05 1999-03-26 Res Dev Corp Of Japan 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化学合成法
US6274725B1 (en) * 1998-06-02 2001-08-14 Isis Pharmaceuticals, Inc. Activators for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DE60202681T2 (de) * 2001-07-12 2006-01-12 Santaris Pharma A/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lna phosphoramidite
JP2005529957A (ja) 2002-06-13 2005-10-06 ローディア インク. リン・ジアミダイト合成物を生成する工程
US8067571B2 (en) * 2005-07-13 2011-11-29 Avi Biopharma, Inc. Antibacterial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nd method
MX2009012566A (es) * 2007-05-22 2009-12-09 Girindus Ag Sintesis de oligonucleotidos.
KR100886139B1 (ko) 2007-11-13 2009-02-27 주식회사 삼천리제약 올리고뉴클레오타이드의 제조방법
RU2606627C2 (ru) 2007-11-15 2017-01-10 Серепта Терапьютикс,Инк. Способ синтеза морфолиновых олигомеров
JP5548852B2 (ja) 2009-05-29 2014-07-16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農工大学 疎水性基結合ヌクレオシド、疎水性基結合ヌクレオシド溶液、及び疎水性基結合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合成方法
US8969551B2 (en) * 2010-09-30 2015-03-03 Nippon Shinyaku Co., Ltd. Morpholino nucleic acid derivatives
JP5979139B2 (ja) 2011-05-17 2016-08-24 味の素株式会社 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US9278987B2 (en) * 2011-11-18 2016-03-08 Sarepta Therapeutics, Inc. Functionally-modified oligonucleotides and subunits thereof
EP3858847A1 (en) 2011-11-30 2021-08-04 Sarepta Therapeutics, Inc. Oligonucleotides for treating expanded repeat diseases
JP6237237B2 (ja) 2012-02-17 2017-11-29 味の素株式会社 塩基部保護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
WO2014077292A1 (ja) 2012-11-14 2014-05-22 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核酸の液相合成方法
JP6477464B2 (ja) * 2013-05-24 2019-03-06 味の素株式会社 モルフォリノ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WO2016060135A1 (ja) 2014-10-14 2016-04-21 味の素株式会社 モルフォリノ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
WO2016140232A1 (ja) 2015-03-04 2016-09-09 Jitsubo株式会社 ペプチド合成方法
EP3792269A4 (en) * 2018-05-10 2022-06-22 Nippon Shinyaku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OLIGONUCLEIC ACID COMPOU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9944A4 (en) 2024-04-10
WO2021095874A1 (ja) 2021-05-20
US20230018780A1 (en) 2023-01-19
KR20220098217A (ko) 2022-07-11
JPWO2021095874A1 (zh) 2021-05-20
CA3161586A1 (en) 2021-05-20
EP4059944A1 (en) 2022-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94749B2 (ja) オリゴ核酸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EP2623507B1 (en) Morpholino nucleic acid derivative
CN108473526B (zh) 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以及核苷、核苷酸或寡核苷酸
EP3263579B1 (en) Precipitation promoter and precipitation method in which same is used
JPH0411555B2 (zh)
EP2508530A1 (en) Purification of triphosphorylated oligonucleotides using capture tags
CN114981281A (zh)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4981280A (zh) 寡核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AU202226637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ligonucleic acid compound
EP3411376A1 (en)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inhibitor
JP7433684B1 (ja) 疑似固相保護基、それを用いたヌクレオシド保護体又は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保護体、オリゴアミダイト前駆体の製造方法
JP6429264B2 (ja) ボラノホスフェート化合物、及び核酸オリゴマー
WO2020246443A1 (ja) 二分岐脂質結合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の製造方法及び中間体
JP2000344792A (ja) ヌクレオチド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ヌクレオチドおよびヌクレオチドブロ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