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22C - 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22C
CN1149722C CNB001011499A CN00101149A CN1149722C CN 1149722 C CN1149722 C CN 1149722C CN B001011499 A CNB001011499 A CN B001011499A CN 00101149 A CN00101149 A CN 00101149A CN 1149722 C CN1149722 C CN 11497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sheet
insulation
electric interconnector
tissue
insulatio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011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2537A (zh
Inventor
�ɱ߼���
松本周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13544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182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26488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3172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2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lastomeric conne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在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将其互连的压触式电互连器,包括绝缘泡沫弹性体、绝缘橡皮片、多个导电丝和绝缘保护橡皮片,绝缘橡皮片截面大致呈U形,覆盖弹性体表面、一侧和背面,弹性体的两端面和另一侧外露着,导电丝大致呈U形,粘附在绝缘橡皮片上,沿弹性体一端面至另一端面方向彼此靠近大致等间距配置,绝缘保护橡皮片硬度高,配置在弹性体另一侧。绝缘橡皮片表面或背面上的导电丝可与电路板接触,绝缘橡皮片背面或表面上的导电丝能与附属电路板接触,且有一个高硬度抑制变形的绝缘橡皮片粘附在绝缘橡皮片一面上的导电丝上。

Description

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互连液晶显示器和电路板或互连多个电路板的压触式电互连器,以及一种制造这种器件的改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压触式电互连器有各种各样,但近来互连液晶显示器和电路板或互连多个电路板使用了一种U形金属线互连器。这种U形金属线互连器如图1中所示由一个绝缘泡沫弹性体15、一个绝缘橡皮片2A和多个导电丝3组成。弹性体15为用海棉硅橡胶材料制成的截面大致呈半椭圆形的块。橡皮片2A截面大致呈U形,附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周边表面弯曲的一侧和背面,将泡沫绝缘弹性体的这些部分覆盖住。导电丝3呈U形,粘接固定在绝缘橡皮片2A的表面,沿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一个端面伸至另一端面的方向彼此靠近且平行地等间距排列成行。
如此构成的U形金属线互连器压在和夹持在电子电路板的一个作为电连接件的电极(图中未示出)与附属电子电路板的一个作为电互连对象的电极(图中未示出)之间,从而压住电子电路板,使电子电路板弹性变形。这样,电子电路板和附属电子电路板就用多个导电丝3软性地电互连起来。
现有技术的对比文献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9-115577、日本专利公开平7-105174和日本专利2796872。
一般的压触式电互连器17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只用海绵硅橡胶制成,因而其特点是容易粘住,而且不溜滑。因此,电互连器17高时配套效果就不好,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的互连非常不稳定,往往导致不导电,从而使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互连不起来,因而质量不稳定,问题很大。
此外,一般的压触式电互连器是按上述方式构成的,导电丝3的配置间距只有50微米至100微米那么小,各导电丝3的直径又只有30微米至40微米那么小,所以即使有很小的力压向导电丝3也会使其变形,从而使诸如移动电话机之类的制品故障百分率增大,产生问题。另外,由于很小的力也会使电互连器17变形,因而使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的互连变得非常不稳定,导致不能配套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溜滑性能从而提高配套使用性能、能使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稳定互连且能使质量稳定的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根据上述情况,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产品故障率因很小的力导致电互连器的导电丝或表面变形而增大、且能使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的互连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配套使用性能的压触式电互连器。
从达到上述目的的角度看,本发明的目标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目标是用于互连电连接件和电互连对象的压触式电互连器,互连时配置在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其中:
这种电互连器包括一个绝缘泡沫弹性体、一个绝缘橡皮片和多个导电丝。绝缘泡沫弹性体呈柱形,其截面大致呈U形。绝缘橡皮片的截面大致呈U形,覆盖着绝缘泡沫弹性体的表面、一侧和背面。导电丝大致呈U形,配置在绝缘橡皮片的表面,沿绝缘泡沫弹形体的一端面至另一端面的方向大致等间距地并列配置。
绝缘泡沫弹性体的两个端面分别作为绝缘表面外露着。绝缘泡沫弹性体的另一侧上配备有外露的高硬度的保护橡皮片。
本发明的第二目标是用于互连电连接件和电互连对象的压触式电互连器,互连时夹紧在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其中:绝缘橡皮片表面或绝缘橡皮片背面之一上的多个导电丝能与电连接件接触,另一面上的多个导电丝能与电互连对象接触。绝缘橡皮片不参与与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互连作用的位置处配备有高硬度的抑制变形的橡皮片。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标是一种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这种电互连器配置在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通过多个导电丝将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电互连起来,采用了一个表面上彼此平行配置有多个导电丝的绝缘橡皮片、一个模制空腔大致呈U形的模具和一个通过层叠高硬度绝缘保护橡皮片和绝缘泡沫弹性体材料制取的层叠泡沫。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截面大致呈U形的绝缘橡皮片放入模具的模制空腔中,使多个导电丝向着模制空腔的模制面,并将层叠泡沫插入绝缘橡皮片中,使保护橡皮片面向绝缘橡皮片的开口;
夹持、加热并压紧模具,使层叠泡沫的绝缘泡沫弹性体材料发泡而模制,同时将绝缘泡沫弹性体、绝缘橡皮片和保护橡皮片结合成一体,从而模制成电互连器模制品,其中保护橡皮片在绝缘泡沫弹性体周边的其余部分外露;以及
打开模具,取出电互连器模制品,将其切割成预定的长度。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标是一种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其中还采用了一个不经过硫化的高硬度绝缘橡皮片制取的层叠片和一个通过在绝缘泡沫弹性材料上敷上高硬度绝缘保护橡皮片制取的层叠泡沫。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将层叠片放入模具的模制空腔中,并放入具有外露的多个导电丝的绝缘橡皮片,通过将其弯成大致呈U形的截面,从而使绝缘橡皮片底部的多个导电丝与层叠片的抑制变形的橡皮片接触,再将层叠泡沫插入绝缘橡皮片,使绝缘保护橡皮片面向绝缘橡皮片的开口;
夹持、加热和压紧模具,使层叠片的抑制变形橡皮片与绝缘橡皮片底部的多个导电丝粘合,从而模制出电互连器中间体,其中抑制变形的橡皮片和绝缘保护橡皮片分别外露着;和
打开模具,取出电互连器中间体,从而除去层叠片的底材料片,并将电互连器中间体分成预定的长度,以得到电互连器。
按照本发明,在绝缘泡沫弹性体周边的其余部分配置了含有大量充填料的保护橡皮片,从而因保护橡皮片外露面的粗糙度而改善了溜滑性能。
此外,按照本发明,电互连器配置在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时,绝缘橡皮片表面或背面上的多个导电丝之一与电连接件接触,另一导电丝与电互连对象接触,接着电连接件和电互连对象彼此靠近,于是电互连器弹性变形,从而使电连接件和电互连对象与多个导电丝电互连起来。这时,设在不参与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互连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抑制变形的橡皮片起抑制导电丝和电互连器的不必要变形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压触式电互连器的透视图。
图2A是本发明压触式电互连器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B是本发明压触式电互连器第二实施例的总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绝缘橡皮片情况的透视图。
图4是多个导电丝在图3的绝缘橡皮片上成行彼此靠近排列情况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绝缘橡皮片经过一次硫化、除去底材料片、二次硫化等工序之后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绝缘橡皮片切割成最终绝缘橡皮片情况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片的透视图。
图8A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绝缘橡皮片安置并紧贴装设在模具底箱的模制空腔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8B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层叠片和绝缘橡皮片依次安置在模具模制空腔中情况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泡沫的透视图。
图10A是图8A的层叠泡沫插入绝缘橡皮片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0B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模具夹持情况的剖视图。
图10C是层叠泡沫插入图8B的绝缘橡皮片中情况的剖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电互连器模制品的透视图。
图11B是本发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电互连器中间体的透视图。
图12A是图11A中的电互连器模制品切割成预定长度的情况的透视图。
图12B是图11B中的电互连器中间体经切割从而形成电互连器情况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发明中电连接件和电互连对象包括液晶显示器(玻板基芯片COG,工作台TAB)、电路板、电子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或组装式配线板之类的各种电气和电子部件。此外,绝绝泡沫弹性体包括各种弹性体材料,具体说,是丁二烯类共聚物,例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异丁烯共聚物等,氯丁二烯聚合物,聚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氨酯或硅橡胶或其泡沫制品。其中,海绵状硅橡胶无论在耐热、耐寒、耐候性和电气绝缘性能上都优异而且无毒性,用作弹性体材料最好。另外,大致呈U形包括C形、U形、反C形和类似的形状。
绝缘橡皮片采用了用诸如顶涂法等一般方法将橡胶材料涂敷到聚酯膜或聚酰亚胺膜上制取的绝缘橡皮片,其中橡胶材料选自氯丁橡胶、硅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或聚氨酯橡胶,橡胶硬度为20°H至60°H,聚酯膜或聚酰亚胺膜的例子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乙烯腈,厚约50至200微米。此厚度的容差最好小于或等于±5微米,更理想的情况是0至3微米。这是因为厚度容差(R最大)超过10微米时,导电丝的配置间距易受影响。
绝缘橡皮片的橡胶硬度之所以要在20°H至60°H、最好为30°H至50°H的范围是因为若橡胶硬度小于20°H,橡胶材料就会因配置导电丝时尚未硫化而松弛,从而影响导电丝的配置间距。但若橡胶硬度大于60°H,则导电丝的配置间距同样会受影响。制取绝缘橡皮片时最好是将通过两三个压延辊捏合的橡胶材料一点点地排放到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之类的收缩率不大的(不大于5%)非收缩型底材料片上。至于橡胶材料,则以橡胶弹性、耐热性、耐寒性、耐环境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优异的硅橡胶最合适。
至于导电丝,可采用包括金、金合金、铂、铜、铝、铝硅合金、黄铜、德银、磷青铜、铍青铜、镍、钼、钨、不锈钢之类的金属丝或在上述金属上镀诸如金、金合金或铑之类导电性和耐候性优异的材料而制得的导电丝。其中,导电性和耐候性优异和接触电阻低的金属丝或镀金金属丝较好。
各导电丝的粗细为3至500微米,最好为10至100微米,更理想为15至50微米。这是因为,导电丝若太细,配线时往往断裂,若太粗,配线间距就不易准确,沿模具的模制空腔弯曲它时因弯曲弹性大于弯曲和将其放入模具中所要求值而难以弯曲。此外,各导电丝的粗细最好在埋设情况下能达到在未经硫化的绝缘橡皮上的导电丝的30%至80%、最好是40%至60%。
此外,除上述导电丝外,导电丝还可包括有缝金属箔。有缝金属箔可采用铁、不锈钢、铜、铜钛合金等构成的有缝金属箔或在这些金属上镀上象金、金合金或铑之类导电性和耐候性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有缝金属箔。但最好还是采用导电性和耐候性优异、接触电阻低的金属丝或镀金有缝金属箔。一种有缝金属箔采用了例如20微米粗、缝间距为70微米、金属导电部分宽为30微米的有缝金属箔。
作为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绝缘保护橡皮片和抑制变形的橡皮片,例如采用了用诸如顶涂法等一般方法将选自氯丁橡胶、硅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或聚氨酯橡胶等橡胶硬度大的橡胶材料涂敷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乙烯腈之类的聚酯膜或聚酰亚胺膜上制取的橡皮片。制取绝缘保护橡皮片和抑制变形的橡皮片时最好将通过两三个压延辊捏合的橡胶材料一点点地排放到非收缩(收缩率不大于5%)底材料片上,例如PET之类的底材料片上。
作为橡胶材料,最好采用耐环境性能、机械性能、弹性、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耐湿性、耐化学性、抗老化性和电绝缘性能均优异的硅橡胶。另外,橡胶材料的厚度最好为50至500微米,更理想的是80至150微米,这是电互连器不致大到超过需要之外的厚度范围。此外,橡胶硬度最好大于或等于60°H,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80°H。有了这种高橡胶硬度的绝缘保护橡皮片,在用电互连器进行互连时,这种互连就可以在低负荷和低压紧量的情况下进行,从而提高了互连的可靠性。
现在参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些最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此实施例的压触式电互连器中,电互连器17供互连图中未示出的电子电路板和附属电子电路板,电互连器17由绝缘泡沫弹性体15、绝缘橡皮片2A、多个导电丝3、绝缘保护橡皮片11构成;而在图2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还有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绝缘橡皮片2A的截面大致呈U形,包覆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周边上形成。导电丝3彼此靠近地在绝缘橡皮片2A上排成一行。绝缘保护橡皮片11埋设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另一侧。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粘附固定在绝缘橡皮片2A一侧的多个导电丝上。
绝缘泡沫弹性体15采用弹性、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耐湿性、耐化学性、抗老化性和绝缘性均优异的硅橡胶材料12(发泡比为1.3至1.7倍),大致模制成棒形。此外,绝缘橡皮片2A是缠绕附上的,使其覆盖住绝缘泡沫弹性体15周边的表面、一侧和背面,从而使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两端面15A和另一侧成为外露的绝缘表面。两端面15A外露部分的尺寸为0.2至0.3毫米,这由待互连电极的宽度和间距而定。这种尺寸不会使电互连器17比所要求的大,而且对互连电路(电极形状)的设计不会有不良影响。
多个导电丝3彼此靠近以等间距沿绝缘泡沫弹性体15一个端面至另一端面的方向平行排成一行。各导电丝3由镀金黄铜丝构成,通过将其大致弯曲成U形而粘附固定到绝缘橡皮片2A的表面、一侧和背面,从而将绝缘泡沫弹性体15夹在其间。各导电丝3的作用是使之在绝缘橡皮片2A上与电路板的电极接触,在背面与附属电子电路板的电极接触。
绝缘保护橡皮片11采用弹性、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耐湿性、耐化学性、抗老化性和电气绝缘性都优异的高硬度硅橡胶模制成厚0.05毫米至0.5毫米的矩形平片,其另一面以埋设的形式在同一层面上模制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周边上,其表面外露。此外,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用高硬度的硅橡胶模制成厚0.05毫米至0.5毫米的矩形平片,其不参与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电互连部分呈伸长状态粘附固定,且不与绝缘橡皮片2A一侧上的多个导电丝3上的电极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压住电互连器17并将其夹持在配置在上下面的一对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时,绝缘橡皮片2A表面上的多个导电丝3就与电子电路板的电极接触,绝缘橡皮片背面上的多个导电丝3就与附属电子电路板接触,接着压下电子电路板,电互连器17弹性变形,从而通过多个导电丝3将电子电路板和附属电子电路板软性地电互连起来。
现在说明制取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要制取本实施例的电互连器17,必须先配备绝缘橡皮片2A、层叠片4、模具7和层叠泡沫10。绝缘橡皮片2A有多个彼此平行的导电丝。层叠片4是将高硬度未经硫化的绝缘硅橡胶材料6层叠在底材料片5上制取的。模具7有一模制空腔9,其截面大致呈U形。层叠泡沫10是将高硬度的绝缘保护橡胶片11层叠在海绵状的硅橡胶材料12上制取的。
首先,制取绝缘橡皮片2A。为制取绝缘橡皮片2A,用图中未示出的压延辊将硅橡胶材料2平铺在由PET制成的长的底材料片1上,从而形成图3所示的绝缘橡皮片2A。硅橡胶材料2采用了预定的硅橡胶混合料、硫化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制取的材料。
接着,将绝缘橡皮片2A切割成预定的长度并固定在转鼓周边,使硅橡胶材料2处在表面侧,再使转鼓转起来,同时将图中未示出的进料装置的给料部分来的导电丝3加到硅橡胶材料2上。这时,供料装置的供料部分沿转鼓的轴向逐渐移动,于是多个导电丝3就在绝缘橡皮片2A的整个表面上平行排列起来。多个导电丝3配置完毕后,停下并移开转鼓,从而形成图4所示的绝缘橡皮片2A1,其中配置有多个导电丝3。
接着,在烘箱中将绝缘橡皮片2A加热一预定时间进行一次硫化,剥除底材料片1,并在烘箱中将其余的绝缘橡皮片2A2加热预定的时间进行二次硫化,从而形成图5所示的绝缘橡皮片2A2。接着,沿导电丝3横向切割绝缘皮片2A2,得出绝缘橡皮片2A3(见图6)。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绝缘橡皮片2A3形成之后,将其弯曲成大致为U形截面并将其紧贴在下模箱8的模制空腔中,如图8A所示。这时,使绝缘橡皮片2A3的多个导电丝3面向模制空腔9的模制面,且使其与模制面紧密接触。
接着,制取层叠泡沫10。为此,用图中未示出的压延辊将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在绝缘保护橡皮片11上平铺成预定厚度,接着再切割成预定的宽度和长度(见图9)。绝缘保护橡皮片11是通过下列工序模制的:往硅橡胶混合料中加入预定的硫化剂并加以混合,以制取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用压延辊将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在图中未示出的由PET制成的底材料片上平铺成预定的厚度,再在烘箱中将其加热硫化预定的时间。硅橡胶材料12采用往硅橡胶混合料中加入预定的硫化剂和发泡剂并加以混合制取的材料。
层叠泡沫10就是以上述方式制取的。接着,将层叠泡沫10倒转过来通过一个缝隙插入绝缘橡皮片2A3的内底面中。这时,层叠泡沫10的保护橡皮片11朝绝缘橡皮片2A3的开口方向(图10A中上面的方向)取向。
层叠泡沫10配置到绝缘橡皮片2A3中之后,如图10A中所示,将模盖13卡紧到下模箱8上,并在压紧的情况下进行加热,令层叠泡沫10的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发泡并模制成绝缘泡沫弹性体15,同时将绝缘泡沫弹性体15与绝缘橡皮片2A3的内周边表面,以及绝缘泡沫弹性体15与保护橡皮片11分别模制成一体。经过如此模制,形成了电互连器制品17A,其中两端面形成为外露的绝缘表面15A,且保护橡皮片11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周边的其余部分在埋设情况下在同一层面形成,其一部分外露着。
接着,打开模具7,取出电互连器制品17A,并在预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后处理(二次硫化),从而形成长棒状的电互连器制品17A(见图11A)。之后,将电互连器制品17A切割成预定的大小和长度,从而得出单个或多个电互连器制品17A(见图12A)。其它各部分与一般的实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去,在第二实施例中制取层叠片4。为此,在用图中未示出的压延辊将硅橡胶材料6平铺在PET制成的长的底材料片5之后,将其切割成预定的尺寸,得出图7中所示的层叠片4。这里硅橡胶材料6采用在预定的硅橡胶混合料中加入硫化剂并加以混合而制取的材料。
制取绝缘橡皮片2A3和层叠片4之后,如图8B中所示,将层叠片4放入构成模具7的下模箱8的模制空腔9的底部,使硅橡胶材料6朝上配置,再将绝缘橡皮片2A3弯成U形截面,其多个导电丝3外面外露,从而使其坐落在模制空腔9中,并紧贴在模制空腔壁上。这时,多个导电丝3与层叠片4的硅橡胶材料6接触,绝缘橡皮片2A3的多个导电丝3面向模制空腔9的模制面,与其紧密接触。
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第二实施例在制取层叠泡沫10之后也同样将层叠泡沫10倒转过来通过一个缝隙插入绝缘橡皮片2A3的内底面中。这时,层叠泡沫10的绝缘保护橡皮片11朝绝缘橡皮片2A3的开口方向(即图10B中的上部方向)取向。
层叠泡沫10配置在绝缘橡皮片2A3上之后,如图10B所示,将模盖13卡紧到下模箱8上,并在压紧情况下加热,于是硅橡胶材料6和多个导电丝3粘结起来,使硅橡胶材料6形成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此外,层叠泡沫10的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发泡成绝缘泡沫弹性体15,同时绝缘橡皮片2A3与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内周边表面,以及绝缘泡沫弹性体15与绝缘保护橡皮片11分别模制成一整体。经过如此模制,形成了电互连器中间体16,其中两端面15A都形成为外露的绝缘表面,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外露着,绝缘保护橡皮片11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另一侧的同层面上埋没形成,其一部分外露着。
接着,打开模具7,取出电互连器中间体16,并剥除层叠片4的底材料片5,再在预定条件下对电互连器中间体16进行后处理(二次硫化),从而形成长棒状的电互连器中间体16(见图11B)。之后,用切割器之类将电互连器中间体16沿纵向切割成预定的大小和长度,从而制出单个或多个压触式电互连器17(见图12B)。
按照本发明,含大量充填剂的扁平绝缘保护橡皮片11埋设在绝缘泡沫弹性体15周边的另一侧,换句话说,埋设在没有多个导电丝3的地方,在同一层面上埋设,其一部分外露着。这样,粘附作用由于绝缘保护橡皮片11表面粗糙而削弱了。这就是说,由于溜滑性能明显改善,因而很难粘起来,而且即使电互连器17的高度高,也可以大大提高其装配配套性,并使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的电互连器之间的互连实际稳定,从而可指望有可靠的互连效果。此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初始接触性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不互连的情况,使质量稳定。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由于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粘附固定在不参与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互连作用的位置,因而限制了导电丝3和电互连器17的挠曲和变形,从而使导电丝3即使受到小压力也不容易变形,进而减少了象移动电话之类产品的故障率。此外,即使有小的力作用,电互连器17的表面也不易变形,因而使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之间的互连真正稳定下来,而且大大提高了装配的配套性和搬运的简易性。另外,由于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模制成0.05毫米至0.5毫米厚,因而电互连器17不会变大,也不会对电子电路板和附属电子电路板的电极设计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粘附作用削弱了,因而可以有效避免电互连器17局部变形。另外,由于绝缘泡沫弹性体15的两个端面15A制成为外露的绝缘表面,因而不会产生导电的毛刺,从而可以始终维持绝缘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列举的是截面大致呈矩形的绝缘泡沫弹性体15,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形状,象半椭圆形之类的类似截面形状的绝缘泡沫弹性体15也可以用。此外,绝缘泡沫弹性体15也可以按绝缘保护橡皮片11从绝缘泡沫弹性体15周边的另一侧突出的状态外露。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减少或改变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的数目、大小、形状等参数。再有,多个导电丝3还可以通过以一定速度逐步移动转鼓而平行配置在绝缘橡皮片2A的表面。还有,层叠泡沫10还可以在模制前预先制取。
现在参看图3至图12B中所示的制造过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造电互连器17的方法。
首先,制备长条底材料片1。底材料片1由厚50微米、宽350毫米的PET片组成,它是不收缩的底材。再是制备硅橡胶材料2,作法是往橡胶硬度为50°H的100份重量的硅橡胶混合料KE-153U(产品名,Shin-Etsu Kagaku公司出品)中加入0.5份重量的硫化剂C-19A(同上所述)、0.25份重量的硫化剂C-19B(同上所述)和1.0份重量的硅烷偶联剂KBM 403(同上所述),并加以混合。如此制备完毕之后,用图中未示出的压延辊将硅橡胶材料2平铺在底材料片1上,使其厚度为100微米,宽度为300毫米,从而形成绝缘橡皮片2A。
接着,将绝缘橡皮片2A切割成600毫米长,再固定到600毫米圆周的转鼓周边,使绝缘橡皮片2A在外面,并将直径40微米的镀金黄铜丝从供料装置供到转动着的转鼓上。这时,转鼓每转一圈则沿转鼓轴向按100微米的间距移动导电丝3的供应部分100微米,同时将导电丝3沿转鼓轴向配置成10毫米长之后,转动转鼓一次,使供应导电丝3的部分沿转鼓轴向移动0.4毫米,然后按100微米的间距将导电丝3沿轴向配置成10毫米长。
重复上述操作将多个导电丝3配置在绝缘橡皮片2A的整个周边上。这种配置操作完毕之后,使转鼓停止转动,将绝缘橡皮片2A连同导电丝从转鼓上除下,并除下0.4毫米移动位置上的导电丝3,从而形成图4中所示的绝缘橡皮片2A1。
接着,在烘箱中使绝缘橡皮片2A2在120℃下加热30分钟进行一次硫化,剥除底材料片1,再次在烘箱中在195℃下使绝缘橡皮片2A2加热4小时以进行二次硫化,从而得出图5中所示的绝缘橡皮片2A2。如此制取图5中所示的绝缘橡皮片2A2之后,沿导电丝3的横向切割绝缘橡皮片2A2,得出宽8.0毫米长300毫米的绝缘橡皮片2A3(见图6)。
接着,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8A中所示,将绝缘橡胶片2A3放入带模制空腔9的呈U形的下模箱8中,使绝缘橡皮片2A3的导电丝3面向模制面。同时,将0.3份重量的硫化剂C-19A(产品名,Shin-Etsu kagaku Kogyo公司出品)、2.5份重量的硫化剂C-19B(同上所述)分别加入硬度为80°H的100份重量的硅橡胶混合料KE-981(同上所述)中,由此制备硅橡胶材料。用压延辊铺开此硅橡胶材料,在烘箱中在300℃下加热1分钟进行硫化,从而形成10微米厚的保护橡胶片11。
另一方面,将0.5份重量的硫化剂C-1(产品名,Shin-Etsu KagakuKogyo公司出品)、2.0份重量的硫化剂C3(同上所述)和1.8份重量的发泡剂2,2-偶氮二异丁腈加入100份重量的硅橡胶混合料KE-151U(同上所述)中混合,由此制备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制备完毕之后,在1.8微米厚的保护橡皮片8上铺开成片,将其切割成3毫米高、1.9毫米宽和300毫米长,由此制备层叠泡沫10(见图9)。接着,将层叠泡沫10放在绝缘橡皮片2A3的内底面上,如图10A中所示。
之后,将模盖13放在下模箱8上卡紧,再在175℃和10公斤/平方厘米压力负荷下将其加热5分钟,使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发泡和模制。这里,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原先叫做绝缘泡沫弹性体12(见图10B)。
接着,打开模具7,从模具7中取出电互连器制品17A,在200℃下对其进行后处理1小时,得出图11A中所示的长条电互连器制品17A。之后,在没有导电丝3和绝缘橡皮片2A3外露的0.4毫米偏移处切割电互连器制品17A(最好在偏移处的中心部分切割),从而制出长10.4毫米、高4毫米、宽2毫米的电互连器17。
如此得出的电互连器17即使很高,其可使用性也优异。此外,这里没有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之间或各电子电路板之间因压向电子电路板和附属电子电路板的电互连器17的预定触点不能互连的问题,此外也不会引起电路不互连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制取绝缘橡皮片2A3之后,制备长条底材料片5。底材料片5由厚50微米、宽350毫米的PET片构成,是不收缩的底材。同样,硅橡胶材料6是往橡胶硬度为80°H的100份重量的硅橡胶混合料KE-981(产品名,Shinetsu Kagaku Kogyo公司出品)中分别加入0.3份重量的硫化剂C-19A(同上所述)和2.5份重量的硫化剂C-19B(同上所述)并加以混合制备的。如此制备完毕后,硅橡胶材料6用图中未示出的压延辊在底材料片5上铺开,其宽为40毫米,长为300毫米,从而形成层叠片4(见图7)。
接着,如图8所示,层叠片4坐落配置在有模制空腔9的呈U形的下模箱8中,安置成使绝缘橡皮片2A3的有导电丝3的一面面向模制面。另一方面,将0.3份重量的硫化剂C-19A(产品名,ShinetsuKagaku Kogyo公司出品)和2.5份重量的硫化剂C-19B(同上所述)分别加入100份重量的硅橡胶混合料KE-981(同上所述)中并加以混合,并将此硅橡胶材料用压延辊铺开,在烘箱中在300℃下加热1分钟使其硫化,从而形成厚10微米的绝缘保护橡皮片11。
此外,分别将0.5份重量的硫化剂C-1(产品名,Shin-Etsu kagakuKogyo公司出品)、2.0份重量的硫化剂C-3(同上所述)和1.8份重量的发泡剂2,2-偶氮二异丁腈加入100份重量的硅橡胶混合料KE-151U(同上所述)中混合,从而制备出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制备完毕之后,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在绝缘保护橡皮片11上铺开成1.8微米厚的片,将其切割成3毫米高、1.9毫米宽、300毫米长的尺寸,制备出层叠泡沫10(见图9)。接着,将层叠泡沫10放在绝缘橡皮片2A3的内底面上,如图10C中所示。
之后,将模盖13放到下模箱8上卡紧,然后在175℃和10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负荷下将它们加热5分钟,使海绵状硅橡胶材料12(原先叫做绝缘泡沫弹性体15)发泡并加以模制(见图11B)。
接着,打开模具7,从中取出电互连器中间体16,剥除层叠片4的底材料片5,在200℃下对电互连器中间体16后处理1小时,得出长条的电互连器中间体16,如图11B所示。之后,在没有导电丝3且绝缘橡皮片2A3外露的0.4毫米偏移处切割电互连器中间体16(最好在偏移处的中心部分切割),从而制出电互连器17,如图12中所示。
如此得出的电互连器17即使在抑制变形橡皮片14的地方受小力的作用也完全不变形,而且即使很高,其使用性能也是优异的。此外,这里也没有由于压向电子电路板和附属电子电路板的电互连器17不能按预定接触而使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或各电子电路板之间不能互连的问题,也不会使电路不互连。
相比之下,电互连器17没有绝缘保护橡皮片11和抑制变形的橡皮片14时,即使作用到导电丝3一侧的不参与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之间或各电子电路板之间互连的力不大,也容易变形,而且往往不能互连。此外,电互连器17很高时,使用性能变坏。再有,由于压向电子电路板的电互连器17达不到预定的接触,互连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或互连各电子电路板时不容易达到互连,从而使电路不能互连。
综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三目标,由于溜滑性能得到改善,因而不易粘住,而且即使电互连器很高,装配的配套性也得到改善,同时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互连器之间的互连稳定,从而可以指望互连可靠。这样,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不互连的情况得以消除,因而质量稳定。此外,由于粘结作用削弱了,因而可有效防止电互连器局部变形。另外,由于绝缘泡沫弹性体的两个端面都分别作为绝缘表面外露着,因而导电丝不会造成毛刺,从而可以维持绝缘状态。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和第四目标,可以避免导电丝表面和电互连器受到小力时容易变形的情况,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故障率。另外,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的互连可以稳定,因而可以指望提高装配工作的配套性。

Claims (4)

1.一种配置在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将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互连起来的压触式电互连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互连器包括一个绝缘泡沫弹性体、一个绝缘橡皮片和多个导电丝,绝缘泡沫弹性体呈柱状,其截面大致呈U形,绝缘橡皮片的截面大致呈U形,覆盖着绝缘泡沫弹性体的表面、一侧和背面,导电丝大致呈U形,配置在绝缘橡皮片的表面,沿绝缘泡沫弹性体一端面至另一端面的方向大致等间距地并列配置;
绝缘泡沫弹性体的两个端面分别作为绝缘表面外露着,绝缘泡沫弹性体的另一侧上配备有外露的高硬度的绝缘保护橡皮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触式电互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橡皮片表面或绝缘橡皮片背面之一上的多个导电丝能与电连接件接触,另一面上的多个导电丝能与电互连对象接触,绝缘橡皮片不参与与电子电路板与附属电子电路板互连作用的位置处配备有高硬度的抑制变形的橡皮片。
3.一种制造配置在电连接件与电互连对象之间的通过导电丝将电连接件与电气互连对象互连起来的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采用了一个绝缘橡皮片、一个模具和一个层叠泡沫,绝缘橡皮片的表面上配置有彼此平行的多个导电丝,模具具有截面大致呈U形的模制空腔,层叠泡沫通过将高硬度绝缘保护橡皮片和绝缘泡沫弹性体材料层叠起来制取,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截面大致呈U形的绝缘橡皮片放入模具的模制空腔中,使多个导电丝向着模制空腔的模制面,并将层叠泡沫插入绝缘橡皮片中,使保护橡皮片面向绝缘橡皮片的开口;
夹持、加热并压紧模具,使层叠泡沫的绝缘泡沫弹性体材料发泡而模制,同时将绝缘泡沫弹性体、绝缘橡皮片和保护橡皮片结合成一体,从而模制成电互连器模制品,其中保护橡皮片在绝缘泡沫弹性体周边的其余部分外露;以及
打开模具,取出电互连器模制品,将其切割成预定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压触式电互连器的方法,还采用了一个层叠片,层叠片是在底材料片上形成高硬度的未经硫化的绝缘的抑制变形的橡皮片制取的,层叠泡沫是在绝缘泡沫弹性体材料上形成高硬度的绝缘保护橡皮片制取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将层叠片放入模具的模制空腔中,并放入具有外露的多个导电丝的绝缘橡皮片,通过将其弯成大致呈U形的截面,从而使绝缘橡皮片底部的多个导电丝与层叠片的抑制变形的橡皮片接触,再将层叠泡沫插入绝缘橡皮片,使绝缘保护橡皮片面向绝缘橡皮片的开口;
夹持、加热和压紧模具,使层叠片的抑制变形橡皮片与绝缘橡皮片底部的多个导电丝粘合,从而模制出电互连器中间体,其中抑制变形的橡皮片和绝缘保护橡皮片分别外露着;和
打开模具,取出电互连器中间体,从而除去层叠片的底材料片,并将电互连器中间体分成预定的长度,以得到电互连器。
CNB001011499A 1999-01-21 2000-01-21 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97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544/1999 1999-01-21
JP01354499A JP3318278B2 (ja) 1999-01-21 1999-01-21 圧接型の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02648899A JP3531724B2 (ja) 1999-02-03 1999-02-03 圧接型の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488/1999 1999-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2537A CN1262537A (zh) 2000-08-09
CN1149722C true CN1149722C (zh) 2004-05-12

Family

ID=2634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11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9722C (zh) 1999-01-21 2000-01-21 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241533B1 (zh)
EP (1) EP1022811B1 (zh)
KR (1) KR100614718B1 (zh)
CN (1) CN1149722C (zh)
AT (1) ATE217124T1 (zh)
DE (1) DE60000139T2 (zh)
NO (1) NO317924B1 (zh)
TW (1) TW4456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2435B1 (en) * 1999-12-20 2002-03-2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ulti-layer conductor pad for reducing solder voiding
US20040114773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Jensen James M. Assembly for mak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EP1507317A1 (de) * 2003-08-11 2005-02-16 Hirschmann Electronics GmbH & Co. KG Elastische Kontaktelemente
ITTO20030846A1 (it) * 2003-10-28 2005-04-29 Intier Automotive Closures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corpo di supporto per una serratura di un autoveicolo e corpo di supporto cosi' ottenuto.
IL174146A0 (en) * 2005-03-11 2006-08-01 Thomas & Betts Int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cable gripping feature
JP4179620B2 (ja) * 2005-04-28 2008-11-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070420B1 (en) * 2005-08-08 2006-07-04 Wakefield Steven B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utilizing nonconductive elastomeric elements and continuous conductive elements
JP4286266B2 (ja) * 2006-03-31 2009-06-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0364181C (zh) * 2006-04-03 2008-01-23 镇江红宝利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同轴插针连接器
TWI346425B (en) * 2006-05-30 2011-08-01 Fujikura Ltd Socket contact terminal and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JP4913522B2 (ja) * 2006-09-29 2012-04-11 北陸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相互接続用コネクタ装置
JP2008277113A (ja) * 2007-04-27 2008-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US7768280B1 (en) * 2007-11-15 2010-08-03 Alt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 low-cost semiconductor test interface system
JP2009146666A (ja) * 2007-12-12 2009-07-0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US9515401B1 (en) * 2016-01-04 2016-1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astomeric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joining two hardware planes at right angles to each other
US10559902B2 (en) 2016-01-04 2020-0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management using a card
DE102017217334B3 (de) * 2017-09-28 2019-03-21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Kontaktierungsanordnung und Lenkrad mit einer solchen Kontaktierungs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34960C3 (de) * 1971-11-26 1975-04-30 Teledyne, Inc., Los Angeles, Calif. (V.St.A.) Elektrischer Stecker
US3998512A (en) * 1975-02-13 1976-12-21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008938A (en) * 1975-08-11 1977-02-22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NO148869C (no) * 1977-09-24 1983-12-28 Amp Inc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et kontaktstykke
US4720269A (en) * 1987-03-10 1988-01-19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odular telephone jack with elastomeric contact member
US4815979A (en) * 1987-12-23 1989-03-28 Ncr Corporation Right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r without wiping action
US4973256A (en) * 1989-08-18 1990-11-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evice under test interface board and test electronic card interconnection in semiconductor test system
JP2796872B2 (ja) 1990-03-30 1998-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気的接続部材の製造方法
JPH04105174A (ja) 1990-08-24 1992-04-07 Toshiba Corp システム設計装置
US5259770A (en) * 1992-03-19 1993-11-09 Amp Incorporated Impedance controlled elastomeric connector
DE19605661A1 (de) * 1995-02-24 1996-08-29 Whitaker Corp Elektrisches Verbinderbauteil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zwischen leitfähigen Flächen
JP3640268B2 (ja) 1995-10-06 2005-04-20 ザ ウィタカ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O20000131D0 (no) 2000-01-10
NO317924B1 (no) 2005-01-10
DE60000139T2 (de) 2002-11-28
DE60000139D1 (de) 2002-06-06
KR100614718B1 (ko) 2006-08-21
ATE217124T1 (de) 2002-05-15
US6241533B1 (en) 2001-06-05
CN1262537A (zh) 2000-08-09
KR20000071258A (ko) 2000-11-25
EP1022811B1 (en) 2002-05-02
NO20000131L (no) 2000-07-24
TW445680B (en) 2001-07-11
EP1022811A1 (en) 2000-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22C (zh) 压触式电互连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907C (zh) 一种用于导线连接装置的毛细管以及一种应用该毛细管形成导电连接隆起的方法
CN1071949C (zh) 电连接盒
CN1175433C (zh) 同轴电缆芯线、同轴电缆及同轴电缆束
CN110945647B (zh) 导热片
CN1734695A (zh) 热传感器和热保护器以及热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CN101060208A (zh) 各向异性导电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362753A (zh) 小型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TW480786B (en) Tubular circuit connector
CN1466790A (zh) 燃料电池分离器、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这种分离器的固体聚合物燃料电池
CN1754286A (zh) 各向异性导电薄板
CN1238865C (zh) 芯片型ptc热敏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JP6153827B2 (ja) 異方性導電材料、接続構造体及び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310316C (zh) 混合集成电路装置
TWI404740B (zh) Isolation material for fuel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487056A1 (en) Flexible good conductive layer and anisotropic conductive sheet comprising same
KR101742973B1 (ko) 전자파흡수성과 열전도성을 갖는 고분자 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780257B2 (ja)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73674A (zh) 片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制造方法
CN1536952A (zh) 多层印制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280701A (zh) 电组件和器件
CN1097828C (zh) 电器件及其组件
JP2787032B2 (ja) 圧接型コネクターの製造方法
CN1206372A (zh) 导电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021470A (ja) 導電部材とこれを用いた低圧縮低抵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