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3172B -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3172B
CN114933172B CN202210668007.5A CN202210668007A CN114933172B CN 114933172 B CN114933172 B CN 114933172B CN 202210668007 A CN202210668007 A CN 202210668007A CN 114933172 B CN114933172 B CN 114933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body
sucker
contact
adjust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80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3172A (zh
Inventor
吴超进
张宝
张理文
王正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80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3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3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3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1Lifting, gripping, or carrying means, for one or more sheets forming independent means of transport, e.g. suction cups, transpor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49/00Aspects relating to conveying system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ragile sheets
    • B65G2249/04Arrangements of vacuum systems or suction cups
    • B65G2249/045Details of suction cups suction cup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属于屏体吸附搬运技术领域。所述屏体吸附方法,利用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边缘区,利用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吸力不均导致的屏体弯曲或凹凸、以及屏体损伤等缺陷,提升对屏体的吸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屏体边缘的吸附平整性和防翘曲,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屏体吸附搬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背景技术
OLED液晶显示器生产的环节中需要吸附搬运大而薄的柔性基板或者屏体。例如已经公开的一种平衡升降装置(公告号:CN209702215U),包括电机、螺旋升降器和升降台,所述电机通过换向器和传动杆把动力传递至螺旋升降器,使其轴杆上下运动;所述螺旋升降器成对设置,并对称安装在顶板上;其轴杆与升降台连接,用于驱动升降台上下运动,克服现有技术中升降台的平整度不易调整的不足,使升降台受力较为均匀,从而保证其平整度。但是传送过程中,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仅要能精确定位搬运,同时还要保证屏体的平整度,避免褶皱和损伤的产生,进而保证生产的合格率,降低成本。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吸附和搬运的屏体吸附装置或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屏体吸附、搬运装置容易使屏体褶皱和损伤,定位精度差,导致生产合格率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通过设计接触吸盘和非接触吸盘进行组合调节吸附,从而有效解决屏体褶皱和损伤、生产合格率下降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包括外吸附单元和内吸附单元;
所述外吸附单元包括接触吸盘、第一升降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接触吸盘连接,所述接触吸盘用于吸附屏体的边缘区;
所述内吸附单元包括非接触吸盘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非接触吸盘连接,所述非接触吸盘用于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优选地,所述屏体吸附装置还包括:顶板,外吸附单元安装在顶板上,内吸附单元也安装在顶板上;和/或,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包括调节台、相机、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安装在顶板的侧部,相机安装在调节台上,所述相机用于拍照识别屏体的标识。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块和安装杆,安装杆通过调节块可调连接在连接杆上,接触吸盘安装在安装杆上。
优选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安装杆包括第一吸盘安装杆、第二吸盘安装杆;接触吸盘包括第一接触吸盘、第二接触吸盘和第三接触吸盘。
优选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杆沿着顶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顶板的两侧;第一调节块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调节块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吸盘安装杆,第一吸盘安装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吸盘安装杆可调地连接在第一调节块上,用于调节第一接触吸盘远离顶板长边的距离;和/或,第二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连接杆沿着顶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顶板的两侧,第二调节块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二调节块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吸盘安装杆;第二吸盘安装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吸盘安装杆可调地连接在第二调节块上,用于调节第二接触吸盘、第三接触吸盘远离顶板宽边的距离;和/或,第二吸盘安装杆的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包括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和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可调连接在第二吸盘安装杆上,第三接触吸盘可调连接在调节板的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上,用于对屏体的四个顶角区进行吸附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设于顶板上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非接触吸盘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顶板和安装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导杆和滑套。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利用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边缘区,利用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优选地,先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或定位机构调节接触吸盘至屏体的边缘区上方并将其吸附定位,再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调节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
S10:吸附装置初定位;
S20:判断屏体的标识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
S30:吸附装置吸附屏体;
S40:吸附装置暂停吸附屏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屏体宽度方向的边缘区尺寸,调节第一吸盘安装杆在第一调节块上的位置以调节第一接触吸盘的位置;
S102:根据屏体长度方向的边缘区尺寸,调节第二吸盘安装杆在第二调节块的位置以调节第二接触吸盘的位置;
S103:根据屏体的尺寸,调节调节板在第二吸盘安装杆上的位置和/或调节第三接触吸盘在调节板上的位置;
S104:根据屏体的位置,调节相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使相机拍照识别屏体上的标识;
其中,S101~S104可以分开并选择性地先后动作,也可以同时操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启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带动接触吸盘下降,接触吸盘吸附定位在屏体的边缘区上;
S302:开启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带动非接触吸盘下降至屏体上方至第一预定高度,对屏体进行非接触吸附。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屏体可以是柔性屏体,外吸附单元和内吸附单元具有各自的升降机构和吸盘,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定位机构带动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边缘区,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带动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能够避免吸盘定位调试时撞击屏体,同时位于屏体内侧的非接触吸盘能够避免产生屏体损伤和吸着痕。因此,本发明将外吸附单元和内吸附单元组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吸力不均导致的屏体弯曲或凹凸、以及屏体损伤等缺陷,提升对屏体的吸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屏体边缘的吸附平整性和防翘曲,进而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的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先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或定位机构调节接触吸盘至屏体的边缘区上方并将其吸附,再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调节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本发明先后采用接触吸盘和非接触吸盘对屏体进行吸附,保证了先对屏体进行定位再对屏体进行吸附,避免了吸附过程中屏体的撞击和抖动以及搬运过程中屏体的漂移或错位,进而减少屏体表面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良率和运输稳定性,提供屏体的定位精度。
(3)本发明中的定位机构、接触吸盘和非接触吸盘的组合,提供了调节第一接触吸盘远离顶板长边的距离、调节第二接触吸盘、第三接触吸盘远离顶板宽边的距离,第三接触吸盘对屏体边缘的四个顶角区的定位,定位机构、接触吸盘能够提供了柔性屏体的矩阵式或多边形式、四个顶角式的定位方式,完全保证了屏体边缘的平整性,也同时实现了适用于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屏体;非接触吸盘提供屏体内部的非接触式多点矩阵式定位和悬浮吸附,极大防止了对屏体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相机组件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屏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调节块、第一吸盘安装杆、第一接触吸盘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中:
11、螺旋升降器;12、第一换向器;13、第一固定板;14、电机;15、第一传动杆;16、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8、第四传动杆;19、第一连接板;
211、第一接触吸盘;212、第一连接杆;213、第一调节块;214、第一吸盘安装杆;215、第一外接头;216、第一接头;
221、第二接触吸盘;222、第二连接杆;223、第二调节块;224、第二吸盘安装杆;225、第二外接头;226、第二接头;
231、第三接触吸盘;232、调节板;
31、顶板;32、导向机构;33、升降机构;34、安装板;35、非接触吸盘;
41、调节台;42、相机;43、光源;44、第二固定板;45第二连接板;
51、屏体;52、边缘区;53、内部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发明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本发明的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下文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发明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详细的描述和附图应仅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果存在任何这样的修改和变型,那么它们都将落入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背景技术旨在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研发现状和意义,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本申请和本发明的应用领域。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多个是指两个、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其包括外吸附单元、内吸附单元和相机组件,相机组件用于拍照识别屏体上的标识,外吸附单元包括接触吸盘、第一升降机构和定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接触吸盘连接,接触吸盘用于吸附屏体51外沿的边缘区52。内吸附单元包括非接触吸盘35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与非接触吸盘35连接,非接触吸盘35与屏体51的内部区对应设置,用于吸附屏体51的内部区53,所述屏体可以为柔性屏体。
参照图1-图4,接触吸盘,包括第一接触吸盘211、第二接触吸盘221和第三接触吸盘231,均沿着屏体51的边缘设置,对应于屏体51四周的边缘区52,通过四周的接触吸盘,能够抚平屏体51的边缘翘曲,确保屏体51四周的平整性。非接触吸盘35,设于接触吸盘内侧且对应于屏体51的内部区53,屏体51的内部区通常对应着屏体内部的显示区域,非接触吸盘35不与屏体51的内部区直接接触,使得屏体51处于悬浮吸附状态,因此也不会对屏体51内部的显示区域造成接触性损伤,发挥了保护屏体51或屏体51的显示区域的作用。本实施例将位于内侧的非接触吸盘35和位于外侧的接触吸盘组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吸力不均导致的屏体51弯曲或凹凸、以及屏体51的直接接触损伤等缺陷,提升对屏体51的吸附均匀性、平整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屏体吸附装置还包括顶板,外吸附单元和内吸附单元均安装于顶板31上。具体地说,在顶板31外侧安装第一升降机构,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底部,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定位机构和接触吸盘一同升降,定位机构能够调节接触吸盘的位置,从而对屏体的边缘区52进行吸附。同时,在顶板31底部安装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带动非接触吸盘对屏体51的内部区进行吸附。
(1)外吸附单元: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4、螺旋升降器11,螺旋升降器11与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定位机构与螺旋升降器11的升降杆连接。电机14安装于顶板31上,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有换向器,换向器向外引出有多个传动杆,顶板31上设置有多个换向器和多个传动杆,多个螺旋升降器11带动吸附装置边缘的多个接触吸盘同步升降,能够提升吸附装置的同步性、平衡性。
具体地,参照图1,作为第一升降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4、螺旋升降器11、第一换向器12、第一传动杆15、第二传动杆16、第二换向器、第三传动杆17、第四传动杆18,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换向器12,第一换向器12设置在顶板31上。具体的,第一换向器12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5和第二传动杆16,第一传动杆15和第二传动杆16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传动布局方式能够根据实际第一换向器12的位置、电机14的位置进行对应设置。第一传动杆15和第二传动杆16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换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换向器可以对称设置在顶板31的两侧上。第二换向器上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7和第四传动杆18,第三传动杆17和第四传动杆18的外侧均连接螺旋升降器11。螺旋升降器11通过第一固定板13安装在顶板31侧部,四个螺旋升降器对称布置在顶板31上。每个螺旋升降器11的升降杆与第一连接板19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板19上下运动,定位机构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9底部,四个螺旋升降器11对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9上的定位机构和接触吸盘进行同步升降,从而使定位机构和接触吸盘有较高平衡性、同步性和稳定性,既不会因驱动部分不同步而引起的误差,又不会因自身重力等因素而产生局部的形变。
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块、安装杆、调节板,安装杆通过调节块可调连接在连接杆上,调节块上设有条形槽,接触吸盘安装在安装杆上,安装杆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条形槽上,连接件可带动安装杆沿条形槽长度方向移动,该连接件可以是螺丝、螺栓等起紧固/固定/锁紧作用的部件,其尺寸与条形槽2131相匹配。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连接件在条形槽2131中移动来调节接触吸盘相对于顶板31长边和/或宽边的距离,从而将接触吸盘移动至屏体的边缘区52上方,以达到对屏体51的边缘区进行定位,防止屏体51的边缘区的边缘翘曲,确保屏体51四周边缘区的平整性。作为优化,可以在条形槽外侧壁设置刻度线,便于调节尺寸的精确确定。
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22,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213、第二调节块223,安装杆包括第一吸盘安装杆214、第二吸盘安装杆224,条形槽包括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
第一连接杆212设置有多个(图中两个),每个第一连接杆212均沿着顶板31长度方向设置,图中两个第一连接杆212沿着顶板3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顶板31的两侧,第一连接杆212的两侧连接在顶板31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9上。第一连接杆212为长条状,第一连接杆212内部中空以形成气体通道,第一连接杆21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气体的第一外接头215,第一外接头215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杆212侧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一接触吸盘211的第一接头216,第一接头216与第一接触吸盘211的数量对应,数量可以相等或不相等,通过气管一一对应连接。第一调节块213为L型,第一调节块213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调节块213对称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12上,第一调节块213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一安装部,第一竖直部垂直连接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竖直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12上,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条形槽。第一接触吸盘211有多个,均匀分布连接在第一吸盘安装杆214上,第一吸盘安装杆214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图中两个),两个第一吸盘安装杆214呈对称设置,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可调地连接在第一调节块213上。具体地,在第一条形槽中设置有第一连接件,通过该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吸盘安装杆214。当第一连接件紧固或锁紧时,第一吸盘安装杆与第一调节块213相对固定;当松开第一连接件后,可以调节第一吸盘安装杆214的位置,然后紧固或锁紧,进而实现第一吸盘安装杆214上的第一接触吸盘211相对于顶板31长边的距离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第一吸盘安装杆214与顶板长边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或不相等,即一个吸盘安装杆214与顶板长边之间的距离与另一个吸盘安装杆214与顶板长边之间的距离相等或不相等,这样一个吸盘安装杆214上的接触吸盘在屏体的边缘区的吸附区域和另一个吸盘安装缸214上的接触吸盘在屏体的边缘区的吸附区域可呈前后布置设置,能够方便调整在屏体的边缘区的吸附区域的位置,对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屏体的吸附需要,也提供了不同于矩阵式的多边形式的定位方式。同时,两个第一吸盘安装杆214的设置,也增加了屏体的边缘区的吸附稳定性,保证了屏体的边缘区的平整性。
第二连接杆222设置有多个(图中两个),每个第二连接杆222沿着顶板31宽度方向设置,图中两个第二连接杆222沿着顶板3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顶板31的两侧,第二连接杆222的两侧固定在顶板31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9上。第二连接杆222为长条状,第二连接杆212内部中空以形成气体通腔,第二连接杆21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气体的第二外接头225,第二外接头215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杆222侧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二接触吸盘221的第二接头226,第二接头226与第二接触吸盘221的数量对应,数量可以相等或不相等,使用气管一一对应连接。
第二调节块223为L型,第二调节块213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调节块223对称连接在第二连接杆222上,第二调节块213包括第二竖直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二竖直部垂直连接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竖直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222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条形槽。第二接触吸盘221有多个,均匀分布连接在第二吸盘安装杆224上,第一吸盘安装杆214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吸盘安装杆214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调地连接在第二调节块223上。具体地,第二吸盘安装杆224连接在第二安装部的第二条形槽,通过第二调节块223上的第二条形槽可以调节第二接触吸盘221、第三接触吸盘231远离顶板31宽边的距离。具体地,在第二条形槽中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该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吸盘安装杆224。当第二连接件紧固或锁紧时,第二吸盘安装杆224与第二调节块223相对固定;当松开第二连接件后,可以调节第二吸盘安装杆224的位置,然后紧固或锁紧,进而实现第二吸盘安装杆214上的第二接触吸盘221、第三接触吸盘231相对于顶板31宽边的距离的调整。
第二吸盘安装杆224的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板232。调节板232为T形,调节板232包括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和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垂直连接与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和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槽、第二调节槽。调节板232有两对共4个,每对调节板232对称可调连接在第二吸盘安装条224的两侧。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通过第三连接件可调连接在第二吸盘安装杆224上,第三接触吸盘231有一个或多个,通过第四连接件可调连接在调节板232的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上,从而能够实现吸附装置对屏体的四个顶角区的吸附定位。第一接触吸盘211和第二接触吸盘221为普通吸盘,吸嘴材质软,而第三接触吸盘231的吸嘴采用硬质材料,吸嘴吸附的面积大,四个第三接触吸盘231底端均在同一平面上。
由此,第一接触吸盘211在屏体51宽度方向上的调节,第二接触吸盘221在屏体51长度方向上的调节,第三接触吸盘231对屏体的四个顶角区的吸附定位,外吸附单元既方便实现整个吸附装置长度宽度方向的吸附面积的调整,又能够适用于不用尺寸大小的屏体,也保证了吸附屏体的边缘区平整不翘曲。
(2)内吸附单元:
参见图1、图2,第二升降机构可选用或为设置于顶板31底部的升降气缸33,升降气缸33竖直安装,升降气缸33的活塞杆通过接头安装在安装板34上,安装板34位于顶板31的下方,升降气缸33为多个且对称分布在顶板31下方。顶板31与安装板34之间配合安装有导向机构32,导向机构32竖直设置,有助于提高内吸附单元的升降稳定性,同时有助于保证升降运动的方向性。具体地,导向机构32包括安装在安装板34上的导杆,以及安装在顶板31上的滑套,导杆与滑套配合。针对该结构,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直线轴承,即导杆为圆柱形,滑套采用直线滚珠滑套,从而限制导杆只能够沿直线滚珠滑套滑动。导向机构32也可为多个且对称分布在顶板31下方。非接触吸盘35同样可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安装在安装板34上,用于非接触吸附屏体,减少了屏体的内部区的损伤和吸附压痕。非接触吸盘35可以采用现有的负压吸附盘。
通过采用外吸附单元与内吸附单元组合的吸附形式,使得被吸附屏体能够在外边缘区域和内部区域分别独立被吸附,更易于控制吸附程序;此外,外部采用接触式吸附,可以提供主要吸附力,用于抬升屏体;内吸附单元采用非接触式吸附,一方面能够提供辅助吸附力,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吸盘直接与屏体工作区接触而产生的损伤和吸着痕,保证屏体的平整性和产品的优良率。进一步地,通过定位机构中的调节块,能够调整连接杆的位置,进而实现对接触吸盘的调节,根据不同的屏体尺寸,调节接触吸盘与非接触吸盘间的位置关系,使其在屏体上的分布更合理,进一步提高了被吸附屏体的平整性。
(3)相机组件:
参见图3,该相机组件包括调节台41、相机42、光源43、第二固定板44、第二连接板45。第二连接板45安装在顶板31的侧部,第二固定板44安装在第二连接板45上。相机42和光源43安装在调节台41上,调节台41竖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44的侧部。调节台41可为标准件或者机加件不做限定,用于手动调节相机42跟光源43到屏体竖直方向的距离。相机组件用于拍照识别屏体的标识,判断屏体的取向是否正确。若相机42识别屏体的标识方向正确,则将屏体51吸附,并搬运到下个工位上,否则暂停吸附屏体51,暂停将屏体搬运到下个工位上。
基于上述屏体吸附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利用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边缘区,利用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进一步地,先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或定位机构调节接触吸盘至屏体的边缘区上方并将其吸附,再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调节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基于上述屏体吸附装置,本发明另还提供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吸附装置初定位;
S20:判断屏体的标识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
S30:吸附装置吸附屏体;
S40:吸附装置暂停吸附屏体。
所述步骤S10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屏体的尺寸,调节安装杆在调节块上的位置以调整接触吸盘的位置。
其更为具体地步骤如下:
S101:根据屏体宽度方向的边缘区尺寸,调节第一吸盘安装杆在第一调节块上的位置以调节第一接触吸盘的位置;
S102:根据屏体长度方向的边缘区尺寸,调节第二吸盘安装杆在第二调节块的位置以调节第二接触吸盘的位置;
S103:根据屏体的尺寸,调节调节板在第二吸盘安装杆上的位置和/或调节第三接触吸盘在调节板上的位置;较佳地,根据屏体的四个顶角区,调节调节板在第二吸盘安装杆上的位置和/或调节第三接触吸盘在调节板上的位置。
S104:根据屏体的位置,调节相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使相机拍照识别屏体上的标识。
其中,S101~S104可以分开并选择性地先后动作,也可以同时操作,例如多人操作时。
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使用相机拍摄屏体上的标识;
S202:判断屏体上的标识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
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启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带动接触吸盘下降,接触吸盘吸附定位在屏体的边缘区上;较佳地,开启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的电机转动,通过第一升降机构的螺旋升降器带动接触吸盘下降,接触吸盘吸附定位在屏体的边缘区上;
S302:开启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带动非接触吸盘下降至屏体上方至第一预定高度,对屏体进行非接触吸附;较佳地,开启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非接触吸盘下降至屏体上方至第一预定高度,对屏体进行非接触吸附。
其中,S301跟S302可以分开并选择性地先后动作,也可以同时操作。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先S301后S302对屏体51进行吸附,即先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或定位机构调节接触吸盘至屏体的边缘区52上方并将其吸附,再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调节非接触吸盘35吸附屏体51。过这种特定的先后顺序对屏体51进行吸附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发明的吸附装置,使屏体表面缺陷降至最低,并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屏体的漂移或错位,也能防止屏体的翘曲,保证屏体的平整性,提高产品良率和运输稳定性。
显然,如果单独使用非接触吸盘35对屏体51进行吸附,而不采用接触吸盘,结果导致屏体51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边缘翘曲,无法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单独使用接触吸盘对屏体区52进行吸附,而不采用非接触吸盘35,结果由于屏体51的自重导致屏体51内部向下凹陷,进而导致屏体51产生塑性变形,产品良率下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屏体吸附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屏体褶皱、损伤、生产合格率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地,利用本发明的“先S301后S302”吸附方法、矩阵式或多边形式、四个顶角式的定位方式,能够进一步避免屏体51表面缺陷和塑性变形的产生,提升产品良率。
在上文中结合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详细的描述和附图应仅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果存在任何这样的修改和变型,那么它们都将落入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背景技术旨在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研发现状和意义,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本申请和本发明的应用领域。
更具体地,尽管在此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前面的详细描述可认识到的经过修改、省略、例如各个实施例之间的组合、适应性改变和/或替换的任何和全部实施例。权利要求中的限定可根据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语言而进行广泛的解释,且不限于在前述详细描述中或在实施该申请期间描述的示例,这些示例应被认为是非排他性的。在任何方法或过程权利要求中列举的任何步骤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并且不限于权利要求中提出的顺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来确定,而不是由上文给出的说明和示例来确定。

Claims (7)

1.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吸附单元和内吸附单元;
所述外吸附单元包括接触吸盘、第一升降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接触吸盘连接,所述接触吸盘用于吸附屏体的边缘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块和安装杆,安装杆通过调节块可调连接在连接杆上,接触吸盘安装在安装杆上;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安装杆包括第一吸盘安装杆、第二吸盘安装杆;接触吸盘包括第一接触吸盘、第二接触吸盘和第三接触吸盘;
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杆沿着顶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顶板的两侧;第一调节块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调节块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吸盘安装杆,第一吸盘安装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吸盘安装杆可调地连接在第一调节块上,用于调节第一接触吸盘远离顶板长边的距离;和/或,第二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连接杆沿着顶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顶板的两侧,第二调节块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二调节块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吸盘安装杆;第二吸盘安装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吸盘安装杆可调地连接在第二调节块上,用于调节第二接触吸盘、第三接触吸盘远离顶板宽边的距离;和/或,第二吸盘安装杆的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包括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和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第一长度方向调节部可调连接在第二吸盘安装杆上,第三接触吸盘可调连接在调节板的第一宽度方向调节部上,用于对屏体的四个顶角区进行吸附定位;
所述内吸附单元包括非接触吸盘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非接触吸盘连接,所述非接触吸盘用于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吸附装置还包括:顶板,外吸附单元安装在顶板上,内吸附单元也安装在顶板上;和/或,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包括调节台、相机、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安装在顶板的侧部,相机安装在调节台上,所述相机用于拍照识别屏体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设于顶板上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非接触吸盘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顶板和安装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导杆和滑套。
4.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利用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边缘区,利用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或定位机构调节接触吸盘至屏体的边缘区上方并将其吸附定位,再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调节非接触吸盘吸附屏体的内部区。
6.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S10:吸附装置初定位;
S20:判断屏体的标识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
S30:吸附装置吸附屏体;
S40:吸附装置暂停吸附屏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体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屏体宽度方向的边缘区尺寸,调节第一吸盘安装杆在第一调节块上的位置以调节第一接触吸盘的位置;
S102:根据屏体长度方向的边缘区尺寸,调节第二吸盘安装杆在第二调节块的位置以调节第二接触吸盘的位置;
S103:根据屏体的尺寸,调节调节板在第二吸盘安装杆上的位置和/或调节第三接触吸盘在调节板上的位置;
S104:根据屏体的位置,调节相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使相机拍照识别屏体上的标识;
其中,S101~S104可以分开并选择性地先后动作,也可以同时操作;
和/或,
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启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带动接触吸盘下降,接触吸盘吸附定位在屏体的边缘区上;
S302:开启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带动非接触吸盘下降至屏体上方至第一预定高度,对屏体进行非接触吸附。
CN202210668007.5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Active CN114933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007.5A CN114933172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007.5A CN114933172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172A CN114933172A (zh) 2022-08-23
CN114933172B true CN114933172B (zh) 2024-03-19

Family

ID=8286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8007.5A Active CN114933172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317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11522A (ja) * 2004-08-27 2008-04-17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ガラス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3878776A (zh) * 2014-04-16 2014-06-25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抓取机构
JP2015199162A (ja) * 2014-04-08 2015-11-12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搬送装置
CN109795880A (zh) * 2019-03-18 2019-05-24 常小琼 一种用于pcba制造生产用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2580967U (zh) * 2020-06-17 2021-02-23 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中大尺寸lcd屏的吸附搬运机构
CN112643705A (zh) * 2020-12-29 2021-04-13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吸盘
CN113511510A (zh) * 2021-07-28 2021-10-19 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柔性oled显示屏的自动化抚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1602B (zh) * 2019-09-20 2023-06-23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端拾器、灯条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11522A (ja) * 2004-08-27 2008-04-17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ガラス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5199162A (ja) * 2014-04-08 2015-11-12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搬送装置
CN103878776A (zh) * 2014-04-16 2014-06-25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抓取机构
CN109795880A (zh) * 2019-03-18 2019-05-24 常小琼 一种用于pcba制造生产用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2580967U (zh) * 2020-06-17 2021-02-23 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中大尺寸lcd屏的吸附搬运机构
CN112643705A (zh) * 2020-12-29 2021-04-13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吸盘
CN113511510A (zh) * 2021-07-28 2021-10-19 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柔性oled显示屏的自动化抚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172A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5489B (zh) 机身壁板对合柔性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126878A1 (zh) 曲面屏幕裂纹检测设备
KR101331875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진공 합착 장치
JP2009168860A (ja) 基板用ステージ装置
CN111689018A (zh) 贴标机构和贴标签机
CN111725118A (zh) 翻转装置
CN114933172B (zh) 一种屏体吸附装置和屏体吸附方法
KR100625510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장치의 패널공급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서브 테이블
CN111217149A (zh) 一种基板校准装置、基板校准方法及基板搬运装置
CN206450966U (zh) 一种基板预对准装置
US6702173B2 (en) Reflow apparatus in continuous printing and mounting apparatus for film-like printing body
WO2021036352A1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水平抬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448347B1 (ko) 척 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마스크 얼라인 시스템
TWI717947B (zh) 一種基板交接裝置及基板交接方法
CN210102256U (zh) 贴标机构和贴标签机
KR100354103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패널 검사장치의 패널수평반송장치
CN114530102A (zh) 一种全自动oled屏幕贴合设备
KR100562587B1 (ko) 패널 공급장치
JP2002359275A (ja) 規正装置及び規正方法
KR100354105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패널 검사장치의 현미경이송장치
CN220904363U (zh) 一种印刷产品丝印的定位机构
CN111745363A (zh) 一种边框安装装置
CN218930999U (zh) 一种防止pcb扭转变形的吸取机构
CN111483757B (zh) 平板电视的精定位装置及其精定位方法
CN219302313U (zh) 一种玻璃件的视觉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4

Address after: Room 377, 1st Floor, Zone C, Building 24, Gangwan 1, Jintang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80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Applicant after: Maiwei Technology (Zhu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No. 228, Ludang Road,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