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机构和贴标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贴覆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标机构和贴标签机。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领域中,完成基板的生产加工后,会在基板表面贴覆标签,用以标明基板的各种信息。
贴标机构位于供标机构的供标侧,贴标机构的吸标头吸附标签后,贴标头将标签压覆在基板上。在吸标头吸附标签时,标签的一部分会沿着伸出方向伸出吸标头的吸标面,贴标头将伸出部分先压覆在基板上,然后沿着贴标方向移动,完成整体贴标过程。由于吸标头和贴标头的位置固定,在吸标头吸附标签时,贴标头会对标签伸出部分形成干扰,造成标签出现褶皱或在吸标头上移位,影响贴标效率和良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标机构,可以提高贴标效率和良率。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包含前述贴标机构的贴标签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标机构,包括:吸标件和贴标件,其中:吸标件,包括吸标头,用于从供标机构的标签输出位置吸取标签于吸标头的吸标面;贴标件包括:贴标头,用于将标签贴合至待粘贴面;位置调节件,用于驱动贴标头的压覆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时,贴标头的压覆面位于吸标面远离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在第二位置时,贴标头的压覆面位于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位置调节件为用于驱动贴标头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调节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位置调节件包括:
升降调节件,用于驱动贴标头沿竖直方向移动;平移调节件,用于驱动升降调节件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为背离供标机构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平移调节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升降调节件固定连接,平移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滑动结构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升降调节件和/或平移调节件设置为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贴标机构还包括还包括第二连接件,位置调节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贴标头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固定于位置调节件,第四连接部固定于贴标头;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四连接部上开设第二安装孔,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二安装孔为用于调节贴标头的装配位置的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还包括角度控制件,角度控制件与吸标头远离贴标头的一端铰接,并用于调整吸标头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标签机,用于在基板上贴标签,包括:供标机构、多方向控制机构和上述的贴标机构;供标机构用于供应标签;多方向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贴标机构按照预设的贴标轨迹沿着基板的表面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供标机构包括浮标机构和打印机构;浮标机构设置于打印机构出标口下侧;浮标机构包括吹气板,吹气板用于使标签浮于吹气板的上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贴标签机还包括移动机构,供标机构和多方向控制机构固定于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带动供标机构和多方向控制机构在传输线上方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标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气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标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标头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方向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供标机构;11-打印机构,12-浮标机构;121-吹气板;1211-安装孔; 1212-通气管道;1213-通气口;1214-进气接头;122-支撑架;1221-固定孔; 1222-定位机构;12221-凹部;12222-凸部;13-固定板;
2-多方向控制机构;21-Y方向控制机构;211-Y支架;212-第一驱动电机;213-第一传动机构;22-X方向控制机构;221-X支架;222-第二驱动电机;222-第二驱动电机;223-第二传动机构;23-Z方向控制机构;231-Z 支架;232-第三驱动电机;233-第三传动机构;234-丝杠;
3-贴标机构;31-吸标件;311-第三支架;312-角度调节件;313-吸标头; 3131-吸板;3132-吸板固定板;32-贴标件;321-贴标头;3211-滚轮支架; 3212-滚轮;322-位置调节件;3221-升降调节件;3222-平移调节件;323- 第二连接件;3231-第三连接部;3232-第四连接部;324-第一连接件;3241- 第一连接部;3242-第二连接部;325-第二支架;33-第一支架;34-压力传感器;35-扫码机机构;351-第四支架;352-扫码器;
4-移动机构;401-手轮;402-丝杆;403-位移调节板;404-滑动轴;405- 支撑板;40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贴标头不对吸标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标机构,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包含前述贴标机构的贴标签机。为使本文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标机构3,贴标机构3包括吸标件31和贴标件32。吸标件31,包括吸标头313,用于从供标机构1 的标签输出位置吸取标签于吸标头313的吸标面;贴标件32包括:贴标头 321,用于将标签贴合至待粘贴面;位置调节件322,用于驱动贴标头321 的压覆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时,贴标头 321的压覆面位于吸标面远离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在第二位置时,贴标头 321的压覆面位于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
当吸标头313吸取标签前,位置调节件322带动贴标头321的压覆面远离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即使压覆面处于吸标面远离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使贴标头不干扰吸标头313吸附标签,标签不产生褶皱或移位的现象。吸标头313完成吸标动作后,位置调节件322带动贴标头321 复位,使贴标头321的压覆面位于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即贴标头位于标签伸出端的上方,然后完成贴标。通过位置调节件322调整贴标头321在吸标前后相对于吸标面的相对位置,使贴标头321在吸标时对标签的伸出端不产生干扰,提升贴标良率,进而提高贴标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位置调节件322为用于驱动贴标头 32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调节件3221,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贴标件32和吸标件31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33上,吸标头313吸取标签前,升降调节件3221带动贴标头321沿竖直方向上升,使贴标头321的压覆面从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上升到吸标面远离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吸标头313吸取标签后,升降调节件3221带动贴标头321复位,即沿竖直方向下降,使贴标头321的压覆面回到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即使贴标头321可以接触标签,这样,在吸标件31 进行吸标动作时,贴标头313可以对标签伸出端进行避让,吸标头313吸标过程中,标签不会与贴标头321接触,进而标签不产生褶皱或是移位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吸标面远离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设置为第一位置,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设置为第二位置,竖直方向为图6中a的方向。
如图6所示,贴标头321可以包括滚轮支架3211和滚轮3212,滚轮 3212通过滚轴与滚轮支架3211连接。滚轮支架3211与升降调节件3221的输出端连接,滚轴的延伸方向与吸标头313宽度方向平行,宽度方向垂直图6中a方向和b方向。其中滚轮3212与标签接触的面为压覆面。滚轮3212 可以为弹性滚轮,基板将所受到的作用力通过标签反作用于弹性滚轮,使得弹性滚轮回缩,从而缓冲了弹性滚轮滚动时通过标签对基板所施加的作用力,这样基板所产生的应力有了一定的减小,从而降低基板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的机率。
如图6所示,升降调节件3221可以设置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沿着a 方向运动,可以带动贴标头321上升,使贴标头321位于吸标面的上侧,即远离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具体使用时,气缸的活塞杆处于提升状态,即贴标头321的滚轮位于吸标面之上,这样吸标头313吸标时,贴标头321不对标签伸出端产生干涉,吸标完成后,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的滚轮3212与标签接触,进一步完成贴标操作。同时通过调整气缸的气压,可以调整贴标头321施加在标签上的压力,使气缸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升降调节件3221可以采用其他驱动装置,例如,当采用丝杠电机时,丝杆上设有与丝杆相连的螺纹套,随着丝杆的旋转,螺纹套做伸缩运动,带动相应的贴标头完成位置调节。电动机构的丝杆传动精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位置调节件322可以包括升降调节件3221,用于驱动贴标头321沿竖直方向移动,平移调节件 3222,用于驱动升降调节件3221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为背离供标机构的方向。第一水平方向为垂直于图6中b方向和a方向。
升降调节件3221和平移调节件3222均可以为气缸,当然也可以二者之一为气缸,只要能实现升降调节件3221和平移调节件3222的功能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例如升降调节件3221和平移调节件3222均为丝杠电机,升降调节件3221与平移调节件3222的丝杠连接。
在具体连接时,平移调节件3222可以通过第二支架325固定于第一支架33,平移调节件3222的输出端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324与升降调节件 3221固定连接;为了提高升降调节件3221的移动方向的稳定性,平移调节件3222设置第一滑动结构,第一连接件324上设置与第一滑动结构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结构。第一滑动结构可以为滑轨,第二滑动结构可以为与滑轨配合的凹槽。当然,第一滑动结构也可以为凹槽,第二滑动结构为与凹槽配合的滑轨,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平移调节件3222可以为丝杠电机,丝杠电机的丝杠通过螺纹套与升降调节件3221连接,随着丝杆的旋转,螺纹套做伸缩运动,带动升降调节件3221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其中,第一连接件32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3241和第二连接部3242,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2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平移调节件3222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部324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3241通过第二连接部3242与升降调节件3221固定连接。平移调节件322上可以设置第一滑动结构,即导轨,导轨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平行,第二连接部3242上设置第二滑动结构,即与导轨匹配的凹槽。当然,可以在平移调节件322 上设置滑槽,第一连接部3241上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来实现平移调节件3222和第一连接件324的滑动连接,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下面以升降调节件3221和平移调节件3222均设置为气缸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升降调节件3221设置为升降气缸,平移调节件3222设置为平移气缸,平移气缸活塞杆伸缩方向为第一水平方向平行。在吸标头313吸附标签前,升降气缸带动贴标头321从吸标面靠近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上升到中间位置,平移气缸带动升降气缸从中间位置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到吸标面远离标签输出位置的一侧,即从第二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再从中间位置移动达到第一位置,在吸标头313吸附标签后,升降气缸和平移气缸带动贴标头321复位,实现贴标头的压覆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且位于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更加远离供标机构1的一侧。
平移调节件3222也可以调整贴标头321在标签上的施压位置,适用不同尺寸的标签。进一步的,平移调节件3222可以在吸标时沿第一水平方向收缩,使滚轮远离供标机构1,对供标机构1的部件进行避让。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的,贴标机构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23,位置调节件322通过第二连接件323与贴标头321固定连接。
其中,位置调节件322与第二连接件323可以为固定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内外螺纹或卡槽式结构等连接方式,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连接件323可以包括:固定在位置调节件322的输出端的第三连接部3231和与贴标头321固定在一起的第四连接部3232;第三连接部3231 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四连接部323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三连接部 3231与第四连接部3232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的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纹紧固件。
第一安装孔可以为螺孔,第二安装孔可以为用于调节贴标头321的装配位置的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第二安装孔也可以是沿着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的多个孔,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调整第一安装孔固定在第二安装孔上的位置,来调整第四连接部3232在b方向上的位置,进而调节贴标头321相对于吸标头313的位置,图中b方向也为第二水平方向,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具体的,调节好第三连接部3231和第四连接部3232相对位置后,即调节好贴标头321在第二水平方向的位置后,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紧固件来固定第三连接部3231和第四连接部3232。
通过第二连接件323调节贴标头321相对于吸标头313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使贴标机构3适应不同尺寸的标签,当标签较大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323,使贴标头321在第二水平方向远离吸标头313,使贴标头321处于合适的位置,压覆在标签的一端,当标签较小时,可以使贴标头321更靠近吸标头313。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吸标件31还包括角度调节件312,角度调节件312用于调节吸标头313的倾斜角度。具体的,吸标头313的一端与第三支架311的一端铰接,吸标头313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件312的输出端铰接,角度控制件312固定在第二支架311的另一端。当然,吸标头313可以倾斜固定,并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预设夹角可以为0°-90°,预设角度根据需贴标基板的形状进行设定。
角度调节件312可以设置为气压驱动的角度控制件或者液压驱动的角度角度调节件或者其他驱动方式的角度调节件,具体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角度调节件312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液压或气压的方式控制输出端的行程,例如,改变角度调节件312的气压使得伸缩结构变长时,吸标头313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将变小,进而可以通过控制夹角来控制吸标头313与基板之间的角度,使得吸标头313上的标签与基板可以贴合在一起。
角度调节件312针对不同基板控制吸标头313的倾斜角度,当基板为曲面时,角度控制件312的输出端收缩,使吸标头313的倾斜角度增加,进而使吸标头313在图6水平方向上的尺寸较小,防止吸标头313远离贴标头321一端在贴标时与基板产生碰撞。当吸标头313吸标时,角度控制件312可以伸长,使吸标头313的倾斜角度减小,使吸标面与标签基本平行,有利于吸标动作。
如图7所示,吸标头313包含吸板3131和吸板固定板3132,吸板3131 使用螺丝等固定于吸板固定板3132上,吸板3131的吸标面上设置有气孔,利用真空发生器在吸板3131的气孔上设置有负压,气孔内的负压可以将标签吸附在吸板3131上。
贴标过程中,工作原理如下:
在吸标头313吸取标签前,升降调节件3221带动贴标头321沿竖直方向上升,使贴标头321的压覆面位于吸标面上侧,以防止贴标头321对吸标头吸取标签时产生干扰;标签吸取后,贴标头321的压覆面被升降调节件3221带动沿竖直方向下降,与标签接触,然后角度调节件312调整吸标头倾斜角度,以适应基板的形状。在上述贴标过程中,也可以包括平移调节件3222带动贴标头321沿着第一水平方向远离供标机构1的一侧移动,待吸标头321吸取标签后,平移调节件3222带动贴标头321沿第一水平方向复位。
在本实施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34,用于检测贴标头321施加在标签上的压力,根据压力传感器34检测的压力,可以手动调节位置调节件322通过贴标头321施加在标签上的压力。
具体的,压力传感器34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33上,压力传感器34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34检测压力,进而控制贴标头321 施加在标签上的压力,使得标签能牢固的贴覆在基板上,不至于压力过大而压碎基板。当升降调节件3221为气缸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的气压,使气缸的气压在一个预设的范围之内,进而气缸既能提供贴标所需的压力,又可以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贴标机构3还可以包括扫码机机构35,扫码机机构35包括第四支架351和扫码器352。扫码器352通过第四支架351固定在第一支架33上,用来扫取标签上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并进行存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标签机,如图1所示,包括供标机构1、多方向控制机构2和上述实施例中贴标机构3。供标机构1用于供应标签,多方向控制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与贴标机构3连接,用于控制贴标机构3按照预设的贴标轨迹沿着基板的表面运动;贴标机构3设置于供标机构1标签出口的一侧,用于吸取标签后在基板上贴覆标签,即将标签压覆在基板的粘贴面。
如图1所示,供标机构1包括打印机11和浮标机构12,浮标机构12 位于打印机11的标签出口下方,打印机11打印输出标签后,浮标机构12 向标签吹气,使标签浮起,顺利出标。浮标机构12可以为吹气管,吹气管为条形,吹气管的吹气方向与出标方向相同。
多方向控制机构2可以是用于控制贴标机构3在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机构,也可以是用于控制贴标机构3在X方向、Y方向运动和Z方向运动的机构,下面的实施例中以多方向控制机构2控制贴标机构3在X方向、 Y方向运动和Z方向运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多方向控制机构2可以包括Y方向控制机构21,X方向控制机构22和Z方向控制机构23,其中,Y方向控制机构21的输出端与贴标机构3连接,用于控制贴标机构3在Y方向上的运动,Y方向垂直于水平面;X方向控制机构22的输出端与Y方向控制机构21连接,用于控制Y方向控制机构在X方向上的运动,X方向与贴标头的滚轴平行;Z方向控制机构23的输出端与X方向控制机构22连接,用于控制X方向控制机构在Z方向上的运动,Z方向分别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
具体的,Y方向控制机构21可以包括Y支架211、第一驱动电机212 和第一传动机构213。第一支架33与Y支架21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 212设置在Y支架211上,第一驱动电机21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13的传动带与第一支架33传动连接。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第一驱动电机212在控制指令下工作运转,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13的传动带带动第一支架33在 Y支架211上沿Y方向移动。
为了提高第一支架33的移动方向的稳定性,第一支架33与Y支架211 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具体实现时,可以在Y支架211上设置沿 Y方向的导轨,在第一支架33上设置与之匹配的凹槽,第一支架33与Y 支架211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也可以是在Y支架211上设置沿Y方向的滑槽,在第一支架33上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X方向控制机构22包括X支架221,第二驱动电机222和第二传送机构223。Y支架211与X支架221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22设置在X 支架221上,第二驱动电机222通过第二传动机构223的传动带223与Y 支架211传动连接。在工作时,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第二驱动电机222 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转,通过第二传动机构223的传动带带动Y支架 211在X支架221上沿X方向移动。
为了提高Y支架211的移动方向的稳定性,Y支架211与X支架221 之间设置滑动结构,具体实现时,可以在X支架221上设置沿X方向的导轨,在Y支架211上设置与之匹配的凹槽,Y支架211与X支架221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也可以是在X支架221上设置沿X方向的滑槽,在Y支架 211上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Z方向驱动机构23包括Z支架231、第三驱动电机232,第三传送机构233和丝杠234。X支架221与Z支架231滑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232 设置在Z支架上,第三驱动电机232通过第三传动机构233与丝杠234传动连接,丝杠234与X支架221通过螺纹连接。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第三驱动电机232在控制指令下工作运转,通过第三传动机构233的传动带驱动丝杠234,进而带动X支架221在Z支架231的导轨上沿Z方向运动。
为了提高X支架221的移动方向的稳定性,X支架221与Z支架231 设置滑动结构,具体实现时,可以在Z支架231上设置沿Z方向的导轨,在X支架221上设置与之匹配的凹槽,X支架221在Z支架231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也可以是在Z支架231上设置沿Z方向的滑槽,在X支架221 上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整个多方向控制机构2可以通过Z支架231固定在机架上。第三驱动电机232驱动X支架221在Z支架231的导轨上沿Z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电机222驱动Y支架211在X支架221的导轨上沿X方向移动,第一驱动电机212驱动第一支架33在Y支架211的导轨上沿Y方向运动,在第一驱动电机212、第二驱动电机222和第三驱动电机232的驱动下,第一支架 33可完成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运动,贴标机构3固定在第一支架 33上,多方向控制机构2可以通过第一支架33控制贴标机构3沿预设轨迹运动。
此外,多方向控制机构2还可以包括第一坦克链、第二坦克链和第三坦克链,分别用于固定X机构,Y机构和Z机构上的线缆,该线缆用于将控制器的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一驱动电机212、第二驱动电机222和第三驱动电机232。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机,可以控制贴标机构3按照预设的贴标轨迹沿着基板的表面运动,实现对异形基板的标签贴覆。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供标机构1的打印机11打印出标签后,在浮标机构12的辅助下出标,在标签吸取标签前,多方向控制机构2控制贴标机构3运动,位置调节件322首先带动贴标头32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然后多方向控制机构 2带动贴标机构3移动到标签输出位置,吸标件31将供标机构1输出的标签吸附到吸标面后,多方向控制机构带动贴标机构3远离标签输出位置,位置调节件322带动贴标头321复位,即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贴标头321的压覆面与标签的伸出端接触,多方向控制机构2将贴标件32调整到基板的合适位置,然后带动贴标机构3沿着基板表面运行,贴标头321 将标签压覆于基板的粘贴面,最后多方向控制机构2带动贴标机构3复位,完成整个贴标过程。本实施例中的贴标签机不仅适用于平面贴标,也适用于曲面贴标。当进行曲面贴标时,多方向控制机构2带动贴标结构沿着基板表面运动完整贴标。多方向控制机构2可以根据贴标头321施加在基板上的压力,控制贴标机构3运动,也可以设定运行线路。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贴标签机还包括移动机构4,如图1和图10所示,供标机构1和多方向控制机构2固定于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 用于带动供标机构1和多方向控制机构2在传输线上方移动。移动机构4 包括手轮401、与手轮401传动连接的丝杆402以及位移调节板403,位移调节板403与丝杆402配合,随着丝杆402的旋转沿着丝杆402轴线方向移动。移动机构4还包括两块并行的底板406,通过滑动轴404滑动连接在底板406上的支撑板405,供标机构1、多方向控制机构2和贴标机构3固定在支撑板405上。手轮401与丝杆402通过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 406上,位移调节板403固定在支撑板405上。
随着手轮401的旋转,丝杆402带动位移调节板403移动,位移调节板403带动支撑板405通过滑动轴404相对于底板406滑动,从而实现对贴标签机在传动线上的位置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浮标机构12。上述实施例中的条状吹气管从标签的一端向另一端吹气,使标签浮起。但是,当标签尺寸比较大时,由于条状吹气管气量不足且吹气范围窄,因而标签远离吹气管的一端容易下坠,而且标签也容易被吹斜,这样会使出标不稳定,进而导致贴标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浮标机构包括吹气板121,如图4 所示,吹气板121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通气口1213,通气口1213与外部气源连通。
由于吹气板121吹气方向由下往上吹,且吹气板121的上表面设置多个通气口1213,使整个标签与吹气板121的相对面接受的浮力一致,进而标签保持平稳浮起状态。
多个通气口1213划分为多个并排设置的通气口组,吹气板121内开设有多条通气管道1212,其中,每条所述通气管道1212连通至少一个通气口组。如图4所示,通气口组为三排,通气管道为三条,通气管道1212沿吹气板12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图4中的水平方向。每条通气管道1212对应一条通气口组,三条通气口组等间距的设置在吹气板121宽度方向,即图4 中的竖直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三条通气口组的间距与标签的大小适配,使标签能够覆盖每排通气口1213。通气口1213的数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可按标签的面积决定,当标签的面积比较大时,可适当增加通气口 1213的数量。通气管道1212可以是一条连通所有通气口1213的通道等。
吹气板121连接多个导管,其中,每一个通气口1213经由一个导管与外部气源连通。
通气口1213的吹气方向与可以与贴标签机的出标方向垂直,可以给标签提供向上的浮力,平衡标签的重力,进而使得标签保持水平平稳浮起状态。当然,通气口1213的吹气方向也可以与出标方向不垂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为了方便吹气板121与外部气源的连接,吹气板121上可以设置与通气管道1212连通的进气接头1214。该进气接头1214的一端与通气管道1212 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气源的进气管路连接,来实现向吹气板121内通气。如图3所示,进气接头1214可以是直角式管接头。当然,进气接头1214 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二通接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浮标机构12还可以包括支撑架122,吹气板121可以通过支撑架122 固定在打印机上,也可以通过支撑架122固定在机架上。
打印机11可以直接固定在机架上,为了便于组装,本实施例中,如图 2所示,供标机构1还可以包括固定板13,打印机11和支撑架122可以通过固定板13固定在机架上。
吹气板121与支撑架122连接,可以在吹气板121上沿高度方向开设安装孔1211,在支撑架122的顶端开设与安装孔相对应的固定孔1221,吹气板121通过穿设在安装孔1211与固定孔1221中的螺钉与支撑架122固定在一起;或者,吹气板121也可以使用其他连接件与支撑架122进行固定,不限于螺钉。
如图4所示,安装孔1211可以是条形孔,条形孔为两个,设置在三条通气口组之间,条形孔沿着吹气板121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架122上与条形孔配合的固定孔1221为两个,吹气板121通过穿过条形孔的固定件与支撑架122连接,通过调整所述固定件在所述条形孔1211中的位置调整吹气板121与支撑架122接合的接合区域,固定件可以是螺栓。需要说明的是,条形孔只是调节吹气板121和支撑架122之间接合区域的一种方式,吹气板121设置其他类型的调节机构均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调节机构为多个安装孔1211,吹气板121可以根据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安装孔1211与支撑架122连接,也可以为吹气板121和支撑架122之间设置滑动结构,即二者之一设置滑轨,另一个设置于滑轨配合的滑块,吹气板121和支撑架122位置调整好后,通过设置在滑动结构上的锁紧机构,将滑轨和滑块锁死固定。
安装孔1211可以设置为埋头孔,固定螺栓的螺帽可以隐藏在安装孔 1211中,这样不限制吹气板121和标签之间距离。
为了便于确定吹气板121与支撑架122的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2通过定位机构1222与吹气板121定位装配。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2上的定位机构1222可以为设置在支撑架122端部的台阶状结构,台阶状结构的宽度与吹气板121 宽度适配。吹气板121放置于台阶上,利用台阶的直角定位在支撑架122 上。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接合的凹部12221和凸部12222,所述吹气板 121固定于所述凹部12221并且与所述凸部12222抵接。
具体使用时,吹气板121通过支撑架122设置在打印机出标口的下侧,吹气板121通过进气接头1214与外部气源连通。当通过打印机11出标时,可使用外部气源向通气管道1212内部通气,气体从吹气板121上的通气口 1213吹出,将标签向上吹气,保持标签浮起,由于吹气板121比较大,且通气口1213呈多排多列分布,因而可以在标签下方的多个方位向上吹气,增大吹气面积,从而可以保持标签均匀受力,平稳出标,进而可以提高贴标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在吹气板121和支撑架122之间的调节机构,调整吹气板121与打印机出标口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标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浮标机构的贴标签机。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