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9221A -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9221A
CN114919221A CN202210363856.XA CN202210363856A CN114919221A CN 114919221 A CN114919221 A CN 114919221A CN 202210363856 A CN202210363856 A CN 202210363856A CN 114919221 A CN114919221 A CN 114919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module
extrusion
filter cloth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38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9221B (zh
Inventor
洪晨
司艳晓
邢奕
张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shi Weilan Shand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Weih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Shengshi Weilan Shand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shi Weilan Shand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Shengshi Weilan Shand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38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922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5103 priority patent/WO20231933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9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9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9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9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04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 rams
    • B30B9/04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 rams co-operating with casings mounted on a movable carrier, e.g. turn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052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for fluid driven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04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 rams
    • B30B9/06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 rams co-operating with permeable casings or str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26Permeable casings or strainers
    • B30B9/265Press cloth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挤压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围绕一个挤压模块,设置多个设备套件。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工艺方法,在一个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处于挤压工序时,其他设备套件可以利用此时间进行滤布铺设以及喷料涂布或者卷布卸料工序,利用同一个工作位B进行挤压脱水,围绕工作位B设置对应数量的工作位A进行布料、卸料,通过设置多个设备套件,反复交替进行物料涂布、挤压、物料卸除及滤布清洗,既能提高物料布料及脱水效果和效率,又能降低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液分离领域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固液分离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压榨、挤压、离心等,相应的固液分离的设备也多种多样。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设备有带式脱水机和板框压滤机。采用带式脱水机时,物料在两层滤带之间,通过压力辊施加压力,优点是滤带为软质材料,不会形成固定体积的容纳腔,物料的压缩极限大,但存在挤压时间短、挤压压力小的问题。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时间虽然比较长,但两片滤板之间有固定体积的容纳腔,物料压缩程度有限,同时渣浆泵和隔膜泵提供的压滤压力有限,在不额外加水的情况下无法处理膏状物料。并且,由于物料涂布及挤压水分均需要时间,故一套设备在只有一个物料涂布装置时其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高含水物料挤压装置,以具备挤压压力大、挤压极限高、挤压时间长且能提高运行效率的特点,提高物料的布料及脱水效果及效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能够提升物料布料及脱水效果及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挤压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
导轨-托举-承压模块,包括工作位A和工作位B,挤压模块在工作位B上对物料进行挤压。
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的工作位A、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的组合为设备套件。
围绕一个工作位B及一个挤压模块,设置多个设备套件。
进一步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两个设备套件,
两个设备套件分列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两侧,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一字型;或者,两个设备套件在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两侧,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L型。
进一步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三个设备套件,三个设备套件围绕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T型。
进一步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四个设备套件,四个设备套件围绕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十字型。
进一步的,滤缸模块,包括缸体及位于缸体内的活动底板,缸体为中空立方体结构,侧面均设有出水孔;缸体顶部敞口,活动底板与缸体内腔横截面匹配并能沿缸体上下活动;滤缸模块能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做往复运动;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包括铺折组件和喷料器,铺折组件、喷料器位于工作位A的缸体顶部用于将滤布层叠铺设在缸体内并向滤布上喷卸物料;挤压模块,包括液压装置及挤压压板,液压装置及挤压压板设置于工作位B的缸体上方,液压装置驱动挤压压板从缸体顶部开口向下挤压;滤布整理-卸料模块,位于工作位A一侧,且与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配合收放滤布。
进一步的,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中还包括第一模块框架,铺折组件包括伸缩压板、前压布器、后压布器及折布涂料器。
伸缩压板顶部固定于第一模块框架,伸缩压板悬于缸体上方且位于前压布器的正上方,并能上下伸缩,前压布器、后压布器及折布涂料器均设置在第一模块框架上,前压布器位于缸体顶部前端,后压布器位于缸体顶部后端;伸缩压板、前压布器交替下压缸体前端滤布;折布涂料器在缸体前端及后端之间来回运动折叠滤布,后压布器下压缸体后端滤布。
进一步的,前压布器包括可伸缩的压布杆和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支撑座,前压布器成对设置在缸体顶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前压布器的压布杆能沿缸体左右方向伸缩;后压布器包括可伸缩的压布杆和可上下移动的第二支撑座,后压布器成对设置缸体顶部后端的左右两侧,后压布器的压布杆能沿缸体左右方向伸缩。
进一步的,伸缩压板下部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开口,且左右两端开口,前压布器的两根压布杆能从第一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一凹槽,并能从第一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一凹槽与伸缩压板分离。
进一步的,折布涂料器包括推板、第三支撑座和移动滑轨;左右两根移动滑轨分别设置在缸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模块框架上,且位于前压布器的第一支撑座外侧,两个第三支撑座分别位于左右两根移动滑轨上,两个第三支撑座顶部共同连接支撑一个推板,推板横跨在缸体顶部之上。推板下部设有底部及左右两端均开口的第二凹槽,后压布器的两根压布杆能插入第二凹槽,并能从第二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二凹槽与推板分离。
进一步的,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包括依次衔接的卸料功能单元、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和滤布收卷功能单元。
卸料功能单元包括主动导辊及与主动导辊相切的拨料输送器。
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包括呈V形排列的三个自由导辊,以及位于V形底部自由导辊与一侧自由导辊之间的除皱辊;位于V形底部自由导辊与另一侧自由导辊之间的洗刷器。滤布收卷功能单元包括正位器和卷布辊,正位器位于滤布整理功能单元与卷布辊之间。
本发明还提出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工艺方法,采用上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各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在各自的工作位A进行滤布铺折布料,再依次转移至同一个工作位B利用挤压模块对物料挤压脱水,脱水完成后再移动至原工作位A进行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对物料进行卸除,对滤布进行清洗、整理收卷。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全部物料的脱水、卸料及滤布的清洗、整理收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装置包括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挤压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包括工作位A和工作位B,挤压模块在工作位B上对两根模块中的物料进行挤压。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的工作位A、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的组合为设备套件。围绕一个工作位B及一个挤压模块,设置多个设备套件。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工艺方法,通过设置多个设备套件,利用同一个工作位B进行挤压脱水,围绕工作位B设置对应数量的工作位A进行布料、卸料,反复交替进行物料涂布、挤压、物料卸除及滤布清洗,既能提高物料布料及脱水效果和效率,又能降低设备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的滤缸模块中的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的滤缸模块中的缸体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缸体中进行布料时的示意图;
图4是滤缸模块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中的合并示意图;
图5是滤缸模块在工作位A的示意图;
图6滤缸模块在工作位B中的示意图;
图7是导轨-托举-承压模块及滤布整理-卸料模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8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进行布料时前压布器下压滤布时的示意图;
图9是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进行布料时折布涂料器处于缸体后端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滤布整理-卸料模块收布时除皱辊处于工作位的示意图;
图11是前压布器、后压布器及折布涂料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前压布器、后压布器及折布涂料器的右视图;
图13是其他实施例中挤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按一字型设置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6是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按L型设置的示意图;
图17是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按T型设置的示意图;
图18是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按十字型设置的示意图;
图19是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活动底板上的滤布及物料的结合示意图。
图中:1、滤缸模块;2、导轨-托举-承压模块;3、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4、挤压模块;5、滤布整理-卸料模块;
1-1、缸体;1-2、活动底板;1-3、下开口;1-4、出水孔;
2A-1、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2、托举器;2B-1、移动导轨单元;2B-2、第二固定导轨单元;2B-3、承压构件;
3-1、第一模块框架;3-2、伸缩压板;3-3、折布涂料器;3-4、前压布器;3-5、后压布器;3-6、喷料器;3-7、滤布;
3-3-1、推板;3-3-2、第三支撑座;3-3-3、移动滑轨;
3-4-1、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2、第一支撑座;
3-5-1、后压布器的压布杆;3-5-2、第二支撑座;
4-1、液压装置;4-2、平衡柱;4-3、限位板;4-4、挤压压板;
5-1、扩展板;5-2、光滑输送板;5-3、主动导辊;5-4、拨料输送器;5-5、第一自由导辊;5-6、除皱辊;5-7、第二自由导辊;5-8、洗刷器;5-9、第三自由导辊;5-10、集水排水器;5-11、正位器;5-12、第四自由导辊;5-13、卷布辊;
5-8-1、高压喷枪;5-8-2、转动毛刷;5-8-3、冲洗背板。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滤缸模块1、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3、挤压模块4、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
导轨-托举-承压模块,包括工作位A和工作位B,挤压模块在工作位B上对物料进行挤压。
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的工作位A、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的组合为设备套件,围绕一个工作位B及一个挤压模块,设置多个设备套件。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可以包括二、三或四个设备套件。
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两个设备套件时,结合图14、15所示,两个设备套件分列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两侧,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一字型;或者,如图16所示,两个设备套件在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两侧,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L型。
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三个设备套件,如图17所示,三个设备套件围绕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T型。
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四个设备套件,如图18所示,四个设备套件围绕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十字型。
其中,结合图1、2、3所示,滤缸模块1,包括缸体1-1及位于缸体1-1内的活动底板1-2,缸体1-1为中空立方体结构,四个侧面均设有出水孔1-4;缸体1-1顶部敞口,底部中间设置下开口1-3,下开口1-3小于缸体1-1横截面;活动底板1-2与缸体1-1内腔横截面匹配并能沿缸体1-1上下活动。缸体1-1底部两侧设置有轮组作为移动装置。
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包括工作位A和工作位B,滤缸模块1通过移动装置能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做往复运动。
为方便理解滤缸模块1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的状态,图4所示为滤缸模块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中的合并示意图,由于只有一个滤缸模块1,故实际上滤缸模块1并不会同时出现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而只是按工序要求位于工作位A或工作位B。
其中,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包括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由两根平行设置且向工作位B延伸的导轨组成。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承载位于工作位A的滤缸模块。
工作位A还包括可升降的托举器2A-2,托举器2A-2位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的两根导轨之间。托举器2A-2向上伸长能从缸体1-1底部下开口1-3伸入缸体1-1承载缸体1-1中的活动底板1-2,随着托举器2A-2的伸长或收缩,可以托举活动底板1-2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托举器2A-2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其上端低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上端。
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B包括移动导轨单元2B-1及承压构件2B-3。移动导轨单元2B-1由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组成,移动导轨单元2B-1的两根导轨分别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的两根导轨相接且分别在同一直线,承压构件2B-3位于移动导轨单元2B-1的两根导轨之间。
承压构件2B-3上端为平板结构,承压构件2B-3上端低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上端。
移动导轨单元2B-1能上下升降,如图5所示,当移动导轨单元2B-1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其上端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上端平齐,用于将缸体1-1在工作位A移动至工作位B,或从工作位B移动至工作位A。如图6所示,当移动导轨单元2B-1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其顶部低于承压构件2B-3顶部,此时承压构件2B-3用以承载缸体1-1。
滤缸模块1通过缸体1-1底部两侧设置的轮组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配合、与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2B-1配合,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做往复运动。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移动导轨单元2B-1的导轨结构一致。
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作位B还包括第二固定导轨单元2B-2。第二固定导轨单元2B-2位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与移动导轨单元2B-1之间,第二固定导轨单元2B-2顶部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顶部平齐,用于衔接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与移动导轨单元2B-1。
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第二固定导轨单元2B-2、移动导轨单元2B-1的导轨结构一致。
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3,包括第一模块框架3-1及安装在第一模块框架3-1上的铺折组件和喷料器3-6。
第一模块框架3-1竖立设置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模块框架3-1的顶部高于缸体1-1。缸体1-1能从第一模块框架3-1的后侧穿出从工作位A移动至工作位B。
铺折组件和喷料器3-6位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的缸体1-1顶部,其中,喷料器3-6固定于第一模块框架3-1顶部并位于工作位A的缸体1-1正上方。
喷料器3-6由1个或多个喷料嘴组成;优选的,喷料嘴的喷料口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鸭嘴型;在本实施例中,喷料器3-6由多个圆形喷料嘴组成。
铺折组件包括伸缩压板3-2、前压布器3-4、后压布器3-5及折布涂料器3-3,第一模块框架3-1包括沿缸体1-1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部横梁,中部横梁成对设置在缸体1-1左右两侧,中部横梁的前端设置有前压布器3-4,中部横梁的后端设置有后压布器3-5。
结合图11、12所示,前压布器3-4包括可伸缩的压布杆3-4-1和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支撑座3-4-2,前压布器3-4成对设置在左右两根中部横梁的前端,并分别位于缸体1-1顶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可沿缸体1-1左右方向伸缩。
结合图11、12所示,后压布器3-5也包括可伸缩的压布杆和可上下移动的第二支撑座3-5-2,后压布器3-5成对设置在左右两根中部横梁的后端,并分别位于缸体1-1顶部后端的左右两侧。后压布器的压布杆3-5-1可沿缸体1-1左右方向伸缩。
位于缸体1-1左右两侧的成对的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和成对的后压布器的压布杆3-5-1均能由收缩状态向对侧的压布杆伸长,伸长后的成对的压布杆的端头之间不相抵,悬空于缸体1-1顶部。
伸缩压板3-2上端固定于第一模块框架3-1的顶部,伸缩压板3-2悬于缸体1-1上方且位于前压布器3-4的正上方,并能上下伸缩,伸缩压板3-2下部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开口,且左右两端开口。前压布器3-4的两根压布杆能从第一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一凹槽,并能从第一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一凹槽与伸缩压板3-2分离。
折布涂料器3-3包括推板3-3-1、第三支撑座3-3-2和移动滑轨3-3-3;左右两根移动滑轨3-3-3分别设置在左右两根中部横梁上,且位于前压布器3-4的第一支撑座3-4-2外侧,两个第三支撑座3-3-2分别位于左右两根移动滑轨3-3-3上,移动滑轨3-3-3承载第三支撑座3-3-2,两个第三支撑座3-3-2顶部共同连接支撑一个推板3-3-1,推板3-3-1横跨在缸体1-1顶部之上,第三支撑座3-3-2带动推板3-3-1沿移动滑轨3-3-3在缸体1-1顶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做往复运动。
推板3-3-1下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开口,且左右两端开口。后压布器3-5的两根压布杆能从第二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二凹槽,并能在后压布器3-5的第二支撑座3-5-2向下降时从第二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二凹槽与推板3-3-1分离。
折布涂料器3-3的推板3-3-1具有一定宽度,推板3-3-1宽度指推板3-3-1沿缸体1-1前后方向的尺寸。由于推板3-3-1具有一定宽度,故沿其宽度方向推板3-3-1可分为前部和后部,推板3-3-1的前部连接左右两个第三支撑座3-3-2,推板3-3-1的后部的下部设有第二凹槽。这样,后压布器3-5的两根压布杆从第二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二凹槽时,不会与折布涂料器3-3的第三支撑座3-3-2发生触碰。
伸缩压板3-2处于上缩状态与前压布器3-4处于下移状态时,两者之之间的距离大于折布涂料器3-3的推板3-3-1厚度,推板3-3-1可以从伸缩压板3-2与前压布器3-4之间的空间通过。推板3-3-1厚度指推板3-3-1上下方向的尺寸。
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布涂料器3-3同样包括推板3-3-1、第三支撑座3-3-2和移动滑轨3-3-3;但左右两根移动滑轨3-3-3设置在第一模块框架3-1的顶部横梁,顶部横梁位于缸体1-1上方。
两个第三支撑座3-3-2分别位于左右两根移动滑轨3-3-3上,移动滑轨3-3-3悬挂第三支撑座3-3-2,两个第三支撑座3-3-2底部共同连接支撑一个推板3-3-1,推板3-3-1横跨在缸体1-1顶部之上,第三支撑座3-3-2带动推板3-3-1沿移动滑轨3-3-3在缸体1-1顶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做往复运动。
推板3-3-1下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开口,且左右两端开口。后压布器3-5的两根压布杆能从第二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二凹槽,并能在后压布器3-5的第二支撑座3-5-2向下降时从第二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二凹槽与推板3-3-1分离。
折布涂料器3-3的推板3-3-1具有一定宽度,推板3-3-1宽度指推板3-3-1沿缸体1-1前后方向的尺寸。由于推板3-3-1具有一定宽度,故沿其宽度方向推板3-3-1可分为前部和后部,推板3-3-1的前部连接左右两个第三支撑座3-3-2,推板3-3-1的后部的下部设有第二凹槽。这样,后压布器3-5的两根压布杆从第二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二凹槽时,不会与折布涂料器3-3的第三支撑座3-3-2发生触碰。
伸缩压板3-2处于上缩状态与前压布器3-4处于下移状态时,两者之之间的距离大于折布涂料器3-3的推板3-3-1厚度,推板3-3-1可以从伸缩压板3-2与前压布器3-4之间的空间通过。推板3-3-1厚度指推板3-3-1上下方向的尺寸。
挤压模块4,包括第二模块框架、液压装置4-1及挤压压板4-4。
第二模块框架竖立设置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B的左右两侧,且第二模块框架的顶部高于缸体1-1。缸体1-1能从第二模块框架的前侧穿出从工作位B移动至工作位A。
液压装置4-1及挤压压板4-4设置于工作位B的缸体1-1上方,液压装置4-1固定在第二模块框架上,液压装置4-1具有能上下伸缩的伸缩杆且其伸缩杆底端连接挤压压板4-4,挤压压板4-4面积与缸体1-1内腔横截面匹配,挤压压板4-4尺寸略小于缸体1-1内腔横截面尺寸,挤压压板4-4能从缸体1-1顶部开口向下挤压。
在本实施例中,承压构件2B-3位于移动导轨单元2B-1的两根导轨之间。当移动导轨单元2B-1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其顶部低于承压构件2B-3顶部,此时承压构件2B-3用以承载缸体1-1。液压装置4-1驱动挤压压板4-4向下挤压时,承压构件2B-3承受压力。承压构件2B-3略小于缸体底部,承压构件2B-3边长小于缸体四周边长,承压构件2B-3位于缸体底部缸体壁以内的部分,这样在挤压时承压构件2B-3不会将力传递至缸体的四壁。
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B的承压构件2B-3左右两端与第二模块框架固定连接,固定连接部分位于移动导轨单元2B-1下方且不妨碍移动导轨单元2B-1下降,从而在移动导轨单元2B-1下降至最低位置,承压构件承载缸体时,液压装置4-1驱动挤压压板4-4向下挤压时,承压构件2B-3承受压力时能将压力传递至第二模块框架。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挤压模块4还包括平衡柱4-2和限位板4-3。限位板4-3与挤压压板4-4平行设置且位于挤压压板4-4上方,限位板4-3的中心及四角均设置有孔。液压装置4-1及平衡柱4-2均包括固定不动的上部及可伸缩的下部。四根平衡柱4-2竖立设置,其上部分别穿过限位板4-3四个角的孔并与限位板4-3固定,平衡柱4-2下端连接挤压压板4-4。液压装置4-1上部穿过限位板4-3中心的孔并与限位板4-3固定,液压装置4-1下端连接挤压压板4-4。
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位于工作位A一侧,且与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3配合收放滤布3-7。在本实施例中,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位于工作位A的缸体1-1前侧。
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包括依次衔接的卸料功能单元、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和滤布收卷功能单元。
卸料功能单元设置于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整体的上部。
卸料功能单元包括主动导辊5-3及与主动导辊5-3相切的拨料输送器5-4,还包括扩展板5-1和光滑输送板5-2。依滤布3-7收卷时滤布行进方向,扩展板5-1、光滑输送板5-2及主动导辊5-3依次设置。
扩展板5-1上设有凸起纹路,滤布3-7经过扩展板5-1时在凸起纹路的作用下扩展纬向布幅,减轻褶皱并使物料松散摊铺在滤布3-7表面。
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包括呈V形排列的三个自由导辊即第一自由导辊5-5,第二自由导辊5-7和第三自由导辊5-9,以及位于V形底部的第二自由导辊5-7与一侧的第一自由导辊5-5之间的除皱辊5-6;位于V形底部的第二自由导辊5-7与另一侧的第三自由导辊5-9之间的洗刷器5-8。
除皱辊5-6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除皱辊5-6有两个。
滤布整理功能单元中的除皱辊5-6设置有工作位和闲置位,通过承载除皱辊5-6的悬架伸缩实现除皱辊5-6的位置移动,从而形成除皱辊5-6工作位和闲置位。在滤布卷布卸料时,如图10所示,除皱辊5-6处于工作位,两根除皱辊5-6从正反两面分别接触滤布3-7并将第一自由导辊5-5和第二自由导辊5-7两根自由导辊之间的滤布3-7向两个相反方向抵顶张紧实现滤布褶皱去除;在滤布放布时,如图8、9所示,除皱辊5-6退回到闲置位,除皱辊5-6不接触滤布3-7。滤布3-7直接在第一自由导辊5-5和第二自由导辊5-7上输送,减小传输阻力。
洗刷器5-8包括多组,每组洗刷器5-8均包括高压喷枪5-8-1、转动毛刷5-8-2和冲洗背板5-8-3,高压喷枪5-8-1和转动毛刷5-8-2在滤布同侧,与冲洗背板5-8-3对向设置,冲洗背板5-8-3位于滤布3-7的另一侧,滤布3-7从高压喷枪5-8-1和冲洗背板5-8-3中间穿过。每组洗刷器5-8中的多个高压喷枪5-8-1和转动毛刷5-8-2间隔设置,即两个高压喷枪5-8-1之间设置一个转动毛刷5-8-2,两个转动毛刷5-8-2之间设置一个高压喷枪5-8-1。相邻两组洗刷器5-8中冲洗背板5-8-3可以分别位于滤布的两侧,也可以位于滤布的同侧,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组洗刷器5-8中冲洗背板5-8-3分别位于滤布的两侧。
滤布整理功能单元还包括集水排水器5-10,集水排水器5-10设置于V形排列的三个自由导辊及除皱辊5-6、洗刷器5-8的下方和侧方,收集所有淋洗水并从排水口排出。
滤布收卷功能单元包括设置于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中下部的正位器5-11和卷布辊5-13,正位器5-11位于滤布整理功能单元与卷布辊5-1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正位器5-11和卷布辊5-13之间还设置有第四自由导辊5-12。
工作时,缸体1-1位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上,托举器2A-2向上伸长从缸体1-1底部下开口1-3伸入缸体1-1承载缸体1-1中的活动底板1-2并将活动底板1-2托举至缸体1-1顶部。
滤布3-7成卷地收卷在卷布辊5-13上,滤布3-7一端位于滤布卷中,滤布卷上的滤布经由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滤布3-7另一端固定在活动底板1-2的后端且滤布3-7平铺在位于缸体1-1顶部的活动底板1-2上,此为初始状态。滤布另一端可以固定在活动底板1-2的前端或后端。本实施例中,以滤布另一端固定在活动底板1-2的后端进行示例。
进行放布工序时,主动导辊5-3、卷布辊5-13在电机驱动下传输滤布,为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3提供洁净平坦的滤布,保证整体装置工艺的高度一致性;结合图8、9所示,在执行放布工序时,除皱辊5-6处于闲置位,除皱辊5-6不与滤布3-7接触,滤布3-7直接在第一自由导辊5-5、第二自由导辊5-7上输送,减小传输阻力。
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3进行滤布铺折、喷料、涂布的动作。滤布铺折-喷料涂布工艺流程:
位于缸体1-1前端上方的伸缩压板3-2向下伸出至缸体1-1顶部并压紧滤布3-7;喷料器3-6向滤布3-7表面喷卸物料;如图8所示,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伸入伸缩压板3-2的第一凹槽中,前压布器3-4的第一支撑座3-4-2向下移动使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向下移动至缸体1-1顶部,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接替伸缩压板3-2压紧滤布3-7,随后伸缩压板3-2向上缩回原位置,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从伸缩压板3-2的第一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一凹槽与伸缩压板3-2分离。此时,折布涂料器3-3顶部铺盖有滤布3-7且折布涂料器3-3竖直位置高于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进行放布,折布涂料器3-3推动滤布3-7由缸体1-1前端向后端移动,未喷射物料的滤布被折布涂料器3-3带动从卷布辊5-13放布并从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扯出来进而覆盖在前述已喷卸的物料上,喷射在滤布3-7表面的物料,在折布涂料器3-3推动滤布3-7过程中被均匀涂抹在上下两层滤布之间;如图9所示,折布涂料器3-3到达缸体1-1后端终点后,后压布器的压布杆3-5-1从左右两侧伸入折布涂料器3-3的推板3-3-1的第二凹槽中,后压布器3-5的第二支撑座3-5-2向下移动带动后压布器的压布杆3-5-1至缸体1-1顶部,接替折布涂料器3-3压紧滤布3-7,此时后压布器3-5的两根压布杆从第二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二凹槽与推板3-3-1分离,随后折布涂料器3-3退回至原位置。前压布器的压布杆3-4-1缩回,前压布器3-4的第一支撑座3-4-2向上移动复位;伸缩压板3-2向下伸出至缸体1-1顶部并压紧滤布3-7;后压布器的压布杆3-5-1缩回,后压布器3-5的第二支撑座3-5-2向上移动复位;托举器2A-2向下移动进而使活动底板1-2向下移动一定距离,移动的距离等于两层滤布与物料层的厚度之和,此时上层滤布3-7与缸体1-1顶部平齐,此即完成一次滤布铺折-喷料涂布过程;重复上述滤布铺折-喷料涂布过程,物料和滤布在缸体1-1内层层叠加,呈累叠状态,如图20所示,在两层物料之间夹着两层滤布,物料均匀涂抹在上下两层滤布之间。直至布料完成,放布工序停止,此时托举器2A-2完全收缩退出缸体1-1。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滤缸模块1通过缸体1-1底部轮组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导轨上滚动,滤缸模块1由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移动至工作位B,滤缸模块1由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承载,转移到由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2B-1承载。
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2B-1开始下降,当移动导轨单元2B-1下降至最低位置,滤缸模块1随之下降,工作位B的承压构件2B-3托住缸体1-1底部对滤缸模块1进行托举承载。
工作位B上方的挤压模块4的液压装置4-1开始动作,驱动挤压压板4-4向下从顶部进入缸体1-1对缸体1-1内的滤布及物料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根据水分滤出速度增大或减小压力,保持一定时间,直至挤压完成。
滤布3-7的宽度略大于缸体1-1内腔边长,挤压时,在挤压压板4-4向下移动过程中,由于挤压作用,进入缸体1-1内的滤布的边缘向上翻折,并由于滤布和其中的物料层层累叠,翻折的滤布填满边缘缝隙形成密闭;湿物料被密封在两层滤布中,只有水分能从滤布的孔隙中通过;挤出的水分通过缸体1-1四个侧面出水孔1-4流出缸体1-1。
挤压完成后,挤压压板4-4升起并离开缸体1-1,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2B-1升起至与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上端平齐,滤缸模块1离开承压构件2B-3随移动导轨单元2B-1上升;随后,滤缸模块1由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B移动至工作位A上。
工作位A的托举器2A-2向上托举,使挤压后的仍呈累叠状态的物料和滤布升至成缸体1-1顶部。
开始卷布卸料工序。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中的卷布辊5-13、主动导辊5-3在电机驱动下转动,带动滤布3-7运动,回收滤布;挤压脱水后的物料,承载在滤布3-7上面,随滤布3-7一起离开滤缸模块1进入滤布整理-卸料模块5的卸料功能单元。
挤压过程导致滤布3-7褶皱,滤布回收时,依次经过卸料功能单元、滤布整理功能单元、滤布收卷功能单元完成卸料、平整、收卷。
处于卸料功能单元时,滤布3-7经过扩展板5-1时在扩展板5-1凸起纹路的作用下扩展纬向布幅,减轻褶皱并使物料松散摊铺在滤布表面;光滑输送板5-2与滤布3-7之间较小的摩擦力有利于滤布顺利通过,同时也为滤布收卷提供了张紧力。滤布3-7在经过主动导辊5-3时,滤布上的物料被拨料输送器5-4剥落并通过其中的绞龙送离,完成卸料。随着滤布回收和物料剥离,缸体1-1中累叠的物料和滤布的厚度降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的托举器2A-2继续向上托举,保持累叠的物料和滤布始终位于缸体1-1顶部,使卸料过程顺畅。
随后,滤布3-7经过滤布整理功能单元,此时,除皱辊5-6处于工作位,除皱辊5-6转动对滤布3-7进行除皱;随后洗刷器5-8对对滤布3-7进行洗刷。
最后,滤布3-7进入滤布收卷功能单元,滤布经正位器5-11、第四自由导辊5-12后收卷于卷布辊5-13。正位器5-11纠正滤布的位置,防止偏移,使滤布在卷布辊5-13上卷成整齐的布卷。
由于滤布铺设以及喷料涂布、挤压脱水、卷布卸料工序均需较长时间,如果多个设备套件均各配备一个挤压模块则需要较多费用,而如果只设置一个设备套件和一个挤压模块则脱水效率较低,故围绕一个挤压模块和工作位B设置多个设备套件,组成不间断的连续挤压的序批式装置,使得挤压模块能够不间断地进行物料脱水挤压,在一个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处于挤压工序时,其他设备套件可以利用此时间进行滤布铺设以及喷料涂布或者卷布卸料工序,既能实现脱水效率的提升,又能降低设备成本。
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第一设备套件和第二设备套件两个设备套件时,结合图14、15及16所示,两个设备套件中的缸体1-1分别位于两个工作位A上进行滤布铺设、喷料涂布,上述工作完成后,第一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1移动至工作位B,工作位B上方的挤压模块4的液压装置4-1开始动作,驱动挤压压板4-4向下从顶部进入缸体1-1对缸体1-1内的滤布及物料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根据水分滤出速度增大或减小压力,保持一定时间,直至挤压完成。挤压完成后,此滤缸模块1由工作位B移动至其原始的工作位A上,再进行卷布卸料工序及再次的滤布铺设、喷料涂布;此时第二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1移动至工作位B,挤压模块4对其内物料及滤布进行挤压实现物料脱水,直至挤压完成。第二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1由工作位B移动至其原始的工作位A上,再进行卷布卸料工序及再次的滤布铺设、喷料涂布;此时第一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1移动至工作位B,挤压模块4对其内物料及滤布进行挤压实现物料脱水,直至挤压完成。重复上述工序,两个设备套件轮替进行,能够有效节约时间,提供脱水效率。
同理,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三个或者四个设备套件,参考上述两个设备套件时工序,合理有序地排列各设备套件的工序,使得一个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处于挤压工序时,其他设备套件可以利用此时间进行滤布铺设以及喷料涂布或者卷布卸料工序,既能实现脱水效率的提升,又能降低设备整体成本。
如图16所示,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两个设备套件并且两个设备套件位于工作位B的非相对的两侧时,则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包括两对导轨,四根导轨按口字型设置,承压构件位于四根导轨围合部分的中心,移动导轨单元两对导轨分别与两个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对应形成通道供滤缸模块1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往复移动。
以及如图17所示,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三个设备套件时,同样,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包括两对导轨,四根导轨按口字型设置,承压构件位于四根导轨围合部分的中心,移动导轨单元中的一对导轨分别与处于工作位B相对侧的两个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对应形成通道供滤缸模块1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往复移动;移动导轨单元中的另一对导轨与另一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对应形成通道供滤缸模块1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往复移动。
以及如图18所示,当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四个设备套件时,同样,工作位B的移动导轨单元包括两对导轨,四根导轨按口字型设置,承压构件位于四根导轨围合部分的中心,移动导轨单元中的每对导轨分别与处于工作位B相对侧的两个工作位A的第一固定导轨单元对应形成通道供滤缸模块1在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导轨单元2A-1、第二固定导轨单元2B-2、移动导轨单元2B-1的导轨结构一致。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导轨为具有限位功能的凹槽形导轨,这样,滤缸模块1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向工作位B移动时,缸体1-1底部两侧设置的轮组分别在两根凹槽形导轨上行进,缸体1-1底部的轮组的滚轮位于凹槽内,防止脱离导轨。
在其他实施例中,缸体1-1底部两侧轮组的滚轮分别呈“┓”和“┎”形,滚轮既与导轨顶部接触,并且滚轮还具有内侧的限位结构与导轨内侧边接触防止脱离轨道。或者,缸体1-1底部每侧轮组均包括与导轨顶部接触的滚轮和与导轨内侧边接触的滚轮,既能由导轨承载实现移动,又能防止脱离轨道。在此两种实施例中,由于具有内侧限位,故在滤缸模块1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2的工作位A向工作位B移动时,为了不阻碍轮组运动,参考图16-18,与缸体移动方向相交的工作位B中的移动导轨单元2B-1将下降,等挤压完成滤缸模块1从工作位B移动至工作位A后再升起。
本发明提出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工艺方法,采用上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各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在各自的工作位A进行滤布铺折布料,再依次转移至同一个工作位B利用挤压模块对物料挤压脱水,脱水完成后再移动至原工作位A进行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对物料进行卸除,对滤布进行清洗、整理收卷;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全部物料的脱水、卸料及滤布的清洗、整理收卷。
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装置包括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挤压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本发明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工艺方法,通过将滤缸模块置于导轨-托举-承压模块的工作位A并利用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向缸体内的滤布上喷涂物料并折叠滤布再次喷涂物料,直至布料完成,物料和滤布在缸体内层层叠加,呈累叠状态,此过程中滤布整理-卸料模块进行放布为喷涂物料提供滤布,再将滤缸模块移动至导轨-托举-承压模块的工作位B并利用挤压模块将物料中的水分挤出,之后再将滤缸模块移动至工作位A,利用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将滤布上的物料进行卸料并收卷滤布。并且在一个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处于挤压工序时,其他设备套件可以利用此时间进行滤布铺设以及喷料涂布或者卷布卸料工序,利用同一个工作位B进行挤压脱水,围绕工作位B设置对应数量的工作位A进行布料、卸料,既能提高物料布料及脱水效果和效率,又能降低设备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也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挤压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
导轨-托举-承压模块,包括工作位A和工作位B,挤压模块在工作位B上对物料进行挤压,
工作位A包括第一固定导轨单元,第一固定导轨单元由两根平行设置且向工作位B延伸的导轨组成,托举器位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的两根导轨之间;
工作位B包括移动导轨单元,移动导轨单元由能上下升降的导轨组成,移动导轨单元的两根导轨分别与第一固定导轨单元的两根导轨相接且在同一直线,承压构件位于移动导轨单元平行的两根导轨之间;
滤缸模块、导轨-托举-承压模块的工作位A、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滤布整理-卸料模块的组合为设备套件,
围绕一个工作位B及一个挤压模块,设置多个设备套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设备套件,
两个设备套件分列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两侧,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一字型;
或者,两个设备套件在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两侧,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三个设备套件,
三个设备套件围绕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T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四个设备套件,四个设备套件围绕工作位B及挤压模块,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整体成十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缸模块,包括缸体及位于缸体内的活动底板,缸体为中空立方体结构,侧面均设有出水孔;缸体顶部敞口,活动底板与缸体内腔横截面匹配并能沿缸体上下活动;
滤缸模块能在工作位A与工作位B之间做往复运动;
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包括铺折组件和喷料器,铺折组件、喷料器位于工作位A的缸体顶部用于将滤布层叠铺设在缸体内并向滤布上喷卸物料;
挤压模块,包括液压装置及挤压压板,液压装置及挤压压板设置于工作位B的缸体上方,液压装置驱动挤压压板从缸体顶部开口向下挤压;
滤布整理-卸料模块,位于工作位A一侧,且与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配合收放滤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滤布铺折-喷料涂布模块中还包括第一模块框架,
铺折组件包括伸缩压板、前压布器、后压布器及折布涂料器,
伸缩压板顶部固定于第一模块框架,伸缩压板悬于缸体上方且位于前压布器的正上方,并能上下伸缩,
前压布器、后压布器及折布涂料器均设置在第一模块框架上,前压布器位于缸体顶部前端,后压布器位于缸体顶部后端;
伸缩压板、前压布器交替下压缸体前端滤布;
折布涂料器在缸体前端及后端之间来回运动折叠滤布,后压布器下压缸体后端滤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压布器包括可伸缩的压布杆和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支撑座,前压布器成对设置在缸体顶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前压布器的压布杆能沿缸体左右方向伸缩;
后压布器包括可伸缩的压布杆和可上下移动的第二支撑座,后压布器成对设置缸体顶部后端的左右两侧,后压布器的压布杆能沿缸体左右方向伸缩;
伸缩压板下部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开口,且左右两端开口,前压布器的两根压布杆能从第一凹槽左右两端开口分别插入第一凹槽,并能从第一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一凹槽与伸缩压板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布涂料器包括推板、第三支撑座和移动滑轨;左右两根移动滑轨分别设置在缸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模块框架上,且位于前压布器的第一支撑座外侧,两个第三支撑座分别位于左右两根移动滑轨上,两个第三支撑座顶部共同连接支撑一个推板,推板横跨在缸体顶部之上;
推板下部设有底部及左右两端均开口的第二凹槽,后压布器的两根压布杆能插入第二凹槽,并能从第二凹槽底部开口脱出第二凹槽与推板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包括依次衔接的卸料功能单元、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和滤布收卷功能单元,
卸料功能单元包括主动导辊及与主动导辊相切的拨料输送器,
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包括呈V形排列的三个自由导辊,以及位于V形底部自由导辊与一侧自由导辊之间的除皱辊;位于V形底部自由导辊与另一侧自由导辊之间的洗刷器;
滤布收卷功能单元包括正位器和卷布辊,正位器位于滤布整理功能单元与卷布辊之间。
10.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各设备套件中的滤缸模块在各自的工作位A进行滤布铺折布料,再依次转移至同一个工作位B利用挤压模块对物料挤压脱水,脱水完成后再移动至原工作位A进行滤布整理-卸料模块对物料进行卸除,对滤布进行清洗、整理收卷;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全部物料的脱水、卸料及滤布的清洗、整理收卷。
CN202210363856.XA 2022-04-07 2022-04-07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Active CN114919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3856.XA CN114919221B (zh) 2022-04-07 2022-04-07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PCT/CN2022/105103 WO2023193360A1 (zh) 2022-04-07 2022-07-12 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固液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3856.XA CN114919221B (zh) 2022-04-07 2022-04-07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9221A true CN114919221A (zh) 2022-08-19
CN114919221B CN114919221B (zh) 2023-05-30

Family

ID=82804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3856.XA Active CN114919221B (zh) 2022-04-07 2022-04-07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922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0181A (ja) * 2005-12-12 2007-06-28 Tokyo Engineering Kogyo Kk フィルタプレス
CN105413316A (zh) * 2015-11-25 2016-03-23 李卫国 一种连续压榨生产线
CN206483207U (zh) * 2017-01-03 2017-09-12 四川宝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滤布清洗再生系统
CN110803847A (zh) * 2019-12-12 2020-02-18 中合清源(济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固废处理装置用铺料机构及其铺料方法
CN111087158A (zh) * 2020-01-23 2020-05-01 徐州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污泥压滤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CN211111645U (zh) * 2019-08-24 2020-07-28 聂麒曌 智能污泥处理固液分离系统
CN111760363A (zh) * 2020-07-27 2020-10-13 中合清源(济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式超薄叠层压滤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0181A (ja) * 2005-12-12 2007-06-28 Tokyo Engineering Kogyo Kk フィルタプレス
CN105413316A (zh) * 2015-11-25 2016-03-23 李卫国 一种连续压榨生产线
CN206483207U (zh) * 2017-01-03 2017-09-12 四川宝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滤布清洗再生系统
CN211111645U (zh) * 2019-08-24 2020-07-28 聂麒曌 智能污泥处理固液分离系统
CN110803847A (zh) * 2019-12-12 2020-02-18 中合清源(济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固废处理装置用铺料机构及其铺料方法
CN111087158A (zh) * 2020-01-23 2020-05-01 徐州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污泥压滤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CN111760363A (zh) * 2020-07-27 2020-10-13 中合清源(济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式超薄叠层压滤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9221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2805B (zh) 一种真空-带式压榨过滤机
CN1057475C (zh) 压滤机
CN114748900B (zh) 滤布铺折布料设备
CN210546000U (zh) 一种合成革涂布设备
CN203360246U (zh) 一种污泥压滤机的超薄叠层自动布料机
CN101279164B (zh) 一种立式压滤机
CN114919221A (zh) 多位置复合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14917669B (zh) 匀质喷涂累叠挤压装置及工艺方法
DE2707828A1 (de) Filterpresse
WO2023193360A1 (zh) 匀质喷涂累叠挤压固液分离系统
CN212713763U (zh) 焊丝清洗后挤干装置
CN106731070A (zh) 一种塔式压滤机
CN115352916A (zh) 滤布放布及卸料收卷设备与物料布料及物料卸除系统
CN108149420B (zh) 一种挤压式羽绒加工用脱水装置
CN215405022U (zh) 一种纺织面料浸染后脱水装置
CN214610677U (zh) 一种编织袋取袋装置的输送结构
CN111990940B (zh) 一种清洗挤干拖把桶套件
CN114763640A (zh) 一种高效无纺布染色设备及无纺布染色工艺
CN114804572A (zh) 一种具有分布式压榨单元的污泥压榨机
CN210621157U (zh) 一种低水耗涤纶纺织品染色装置
CN118066835A (zh) 一种大豆蛋白基凝胶制品脱水装置及其脱水方法
DE1627981A1 (de) Vorrichtung zum Auspressen von Fluessigkeit aus feuchten Massen,wie Obstmaische od.dgl.
CN114917634B (zh) 多层累叠固液分离系统及方法
CN219381283U (zh) 一种板材生产冷却架
CN114645381B (zh) 隔音岩棉毡生产脱水烘干一体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1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3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uzhou Weih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ENGSHI WEILAN (SHAND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3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HENGSHI WEILAN (SHAND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