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2287A -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2287A
CN114872287A CN202210708253.9A CN202210708253A CN114872287A CN 114872287 A CN114872287 A CN 114872287A CN 202210708253 A CN202210708253 A CN 202210708253A CN 114872287 A CN114872287 A CN 114872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axis direction
pool
alo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82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hai Jiahao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hai Jiahao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hai Jiahao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hai Jiahao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82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22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2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22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207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9Handling of moulded articles or runners, e.g. sorting, stacking, grinding of run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2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涉及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冷却池,冷却池连接有压料组件;压料组件包括主压盖以及第一驱动件,主压盖沿Z轴方向相对冷却池滑移,主压盖用于伸入冷却池池内以将工件压入水中,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主压盖沿Z轴方向滑移。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主压盖沿Z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移动,主压盖将冷却池池内的刷杆压入冷却液内,使得刷杆能够更加充分的与冷却液接触,减少刷杆未二次冷却的部位,进而可以减少刷杆的二次变形,提高刷杆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刷子的刷杆通常都由注塑机注塑成型,待刷杆注塑成型后再二次加工,制成完整的刷子。
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在注塑出刷杆后,需要先将刷杆投入冷却池内进行二次冷却,待刷杆二次冷却并完全定型后再将刷杆从冷却池中取出,进行二次加工。但由于刷杆的材质通常为塑料,刷杆投入冷却池时容易浮于水面,因此刷杆会有部分结构未与冷却液充分接触,即刷杆存在部分结构尚未二次冷却,刷杆未二次冷却的结构会发生变形,影响后续的二次加工,使得刷杆的良品率偏低,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刷杆的良品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连接有压料组件;
所述压料组件包括主压盖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主压盖沿Z轴方向相对冷却池滑移,所述主压盖用于伸入冷却池池内以将工件压入水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主压盖沿Z轴方向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主压盖以及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主压盖沿Z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移动,使得主压盖将冷却池池内的刷杆压入冷却液内,使得刷杆的各部位均能与冷却液接触,减少刷杆未二次冷却的部位,减少刷杆的二次变形,提高刷杆的良品率。
可选的,所述主压盖朝向冷却池池底的端面设有若干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侧壁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的轴线方向与Z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排水孔沿轴线方向贯穿主压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水槽以及第一排水孔,使得主压盖将工件压入冷却液过程中,冷却液能够进入排水槽内并从第一排水孔排出而非朝远离主压盖中心位置的方向流动,使得冷却液排出过程中不会引导刷杆远离主压盖,提高主压盖将工件压入冷却液过程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冷却池连接有循环水组件以及出料组件;
所述循环水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水泵,所述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分别连接于冷却池X轴方向上的两端,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出水管远离冷却池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进水管远离冷却池的一端连接;
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输送带、输出电机以及若干设置于输送带上的拨动件,所述输送带的一端伸入冷却池池内,且所述输送带伸入冷却池池内的一端靠近出水管与冷却池的连接处设置,所述拨动件用于承载工件,所述输出电机用于驱动输送带运转以将冷却池池内的工件带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循环水组件以及出料组件,循环水组件可以在冷却池内形成水循环,使得冷却池内的水流方向沿X轴方向从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流动,将刷杆沿X轴方向朝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输送,再通过输送带以及拨动件将送往出水管方向的刷杆从冷却池池内带出,实现刷杆于冷却池池内的自动出料,提高刷杆的生产加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出料组件还包括安装座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安装座滑移连接于冷却池,所述安装座沿X轴方向滑移,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安装座沿X轴方向滑移;
所述主压盖位于安装座朝向冷却池池底的一端,所述主压盖滑移连接于安装座,所述主压盖相对于安装座的滑移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座以及第二驱动件,使得主压盖可沿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相对于冷却池滑移,一方面可以实现将刷杆压入冷却液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主压盖携带刷杆送往输送带完成出料,提高出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朝向冷却池池底的端面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导向杆,每根所述第一导向杆均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主压盖设有若干个第一导向孔,若干根第一导向杆一一穿过若干个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压盖通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杆的配合相对安装座滑移;
若干根所述第一导向杆共同连接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位于冷却池的池底,所述承载座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供主压盖抵靠的挡料板;
当所述主压盖沿Z轴方向移动至抵靠于两块挡料板的位置时,所述主压盖与承载座的相对端以及两块挡料板的相对端之间形成用于供工件容纳的承载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承载座以及挡料板,通过承载座以及挡料板与主压盖之间的配合,形成用于供刷杆容纳的承载腔,通过承载腔,可以更好将刷杆从进料位置送往输送带完成出料,提高刷杆的出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承载座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每根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轴线均沿Y轴方向设置;
所述承载座X轴方向两端的挡料板分别设有供连接轴穿入的连接孔,所述承载座于X轴方向两端的挡料板分别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的配合相对承载座翻转;
每根所述连接轴均同轴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压盖朝向承载座的端面设有两根齿条,每根所述齿条均沿Z轴方向设置;
当所述主压盖朝靠近冷却池池底的方向滑移时,两根所述齿条分别用于与承载座两端的从动齿轮啮合以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用于带动连接轴转动使得挡料板相对承载座翻转,所述挡料板远离连接轴的一端用于供主压盖朝向冷却池池底的端面抵靠;
当所述主压盖与安装座相抵时,所述齿条与从动齿轮分离,所述挡料板靠近连接轴的一端与承载座相抵,且所述挡料板远离冷却池池底的端面平行于承载座远离冷却池池底的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轴、从动齿轮以及齿条,通过主压盖沿Z轴方向的滑移,带动齿条沿Z轴方向移动,齿条于Z轴方向的移动会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旋转会带动连接轴旋转,进而通过连接轴带动挡料板翻转;进而实现当主压盖朝靠近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移动时,挡料板朝远离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翻转,与主压盖以及承载座形成一个阻碍刷杆脱出的承载腔,以更好的效率将刷杆送往输送带方向,且当主压盖朝远离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移动时,挡料板可以朝靠近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翻转,减少对刷杆出料过程的阻碍,使得刷杆可以更好的从承载腔内完成出料,提高出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冷却池沿X轴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用于供安装座抵靠以限制安装座于X轴方向的滑移;
当所述安装座抵靠于第一限位件时,所述承载座沿X轴方向朝向进水管的端面与冷却池上连接有进水管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挡料板翻转容纳的第一容纳间隙,且所述安装座于X轴方向上朝向进水管的端面与冷却池上连接有进水管的内壁之间留有供工件通过的第一通过间隙;
当所述安装座抵靠于第二限位件时,所述承载座沿X轴方向朝向出水管的端面与输送带伸入冷却池池内的一端之间留有供挡料板翻转容纳的第二容纳间隙,所述安装座沿X轴方向朝向出水管的端面与输送带之间留有供工件导出的第二通过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限制承载座于X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承载座于X轴方向上移动时,承载座的两端均保留有供挡料板翻转的空间,安装座的两端均保留有供刷杆通过的空间,提高整体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冷却池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用于将通过第一通过间隙的工件导入主压盖和承载座的相对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料板,将刷杆导入到的主压盖和承载座的相对端,提高刷杆的进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冷却池转动连接有拨料转动件,所述拨料转动件的转动轴线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冷却池还设有用于驱动拨料转动件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拨料转动件转动用于将通过第二通过间隙导出的工件拨向输送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拨料转动件,将第二通过间隙导出的刷杆导向输送带,使得刷杆更容易与输送带上的拨动件接触,提高刷杆的出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主压盖朝向安装座的端面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的轴线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孔与第一排水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排水孔,提高排水槽的排水效率,降低主压盖将刷杆压入冷却液过程中刷杆远离主压盖的趋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主压盖以及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主压盖沿Z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池底的方向移动,主压盖将冷却池池内的刷杆压入冷却液内,使得刷杆能够更加充分的与冷却液接触,减少刷杆未二次冷却的部位,进而可以减少刷杆的二次变形,提高刷杆的良品率;
(2)通过设置循环水组件以及出料组件,循环水组件可以在冷却池内形成水循环,使得冷却池内的水流方向沿X轴方向从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流动,实现刷杆于冷却池内沿X轴方向的输送,输送带以及拨动件用于将冷却液上送至的刷杆送出,实现刷杆于冷却池池内的自动出料,提高刷杆的生产加工效率;
(3)通过设置连接轴、从动齿轮以及齿条,通过主压盖沿Z轴方向的滑移过程中会带动挡料板翻转,进料以及出料时挡料板翻转平放,使得刷杆更好的进出主压盖和承载座的相对端,运输时两块挡料板翻转与主压盖以及承载座的相对端之间形成限制刷杆脱离的承载腔,使得刷杆可以跟随承载座沿X轴方向的滑移一起移动,更快的到达输送带完成出料,提高出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出料组件的结构。
图3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主压盖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却池;2、循环水组件;201、进水管;202、出水管;203、水泵;3、出料组件;301、输出电机;302、减速器;303、输送带;304、拨动件;4、压料组件;401、安装座;402、主压盖;403、承载座;404、第一驱动件;4041、第一驱动电机;4042、第一丝杆;405、第二驱动件;4051、第二驱动电机;4052、第二丝杆;406、第一导向杆;407、第二导向杆;408、第三导向杆;5、第一抵靠部;6、第二抵靠部;7、第一抵接部;8、第二抵接部;9、让位安装槽;10、连接轴;11、挡料板;12、从动齿轮;13、齿条;14、第一限位件;15、第二限位件;16、排水槽;17、第一排水孔;18、第二排水孔;19、导料板;20、拨料转动件;2001、拨料转动杆;2002、拨料板;21、第三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参照图1,包括冷却池1,冷却池1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冷却池1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冷却池1连接有循环水组件2、出料组件3以及压料组件4。
参照图1,循环水组件2包括进水管201、出水管202以及水泵203,进水管201以及出水管202分别连接于冷却池1沿X轴方向上的两个相对侧壁,且进水管201以及出水管202均与冷却池1池内连通。水泵203的进水端与出水管202远离冷却池1的一端连接,水泵203的出水端与进水管201远离冷却池1的一端连接。水泵203通过出水管202不断将冷却池1池内的冷却液抽出并通过进水管201将冷却液不断送回冷却池1池内,实现冷却池1池内的冷却液自循环,且使得冷却池1池内的冷却液沿X轴方向由进水管201至出水管202方向流动。
参照图2,出料组件3包括输出电机301、减速器302、输送带303以及若干一体设置于输送带303上的拨动件304。输送带303安装于冷却池1沿X轴方向上的一端,输送带303沿X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输送带303的一端伸入冷却池1池内,输送带303伸入冷却池1池内的一端靠近冷却池1池底设置。输出电机301以及减速器302安装于冷却池1于Y轴方向上的同一侧,输出电机3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30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302的输出轴沿Y轴方向设置,且减速器302的输出轴与输送带303的主动带轮同轴固定用于带动输送带303运转,输送带303背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朝远离进水管201与冷却池1连接处的方向呈倾斜向上运转。每个拨动件304均呈长条状。若干拨动件304均匀分成两组,两组拨动件304分别位于输送带303沿Y轴方向的两侧,且每组的若干拨动件304均沿输送带303的运转方向依次均匀分布。两组分别位于输送带303两侧的若干拨动件一一对称设置。实际使用过程中,拨动件304用于承载刷杆,通过输送带303的不断运转,将冷却池1池内的刷杆通过拨动件304带出冷却池1并进行导出。
参照图2和图3,压料组件4包括主压盖402、安装座401、承载座403、第一驱动件404、第二驱动件405、第一导向杆406、第二导向杆407以及第三导向杆408。
参照图2和图3,安装座401、主压盖402以及承载座403沿Z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向杆406设置有若干根,每根第一导向杆406均沿Z轴方向设置,且每根第一导向杆406均一端固定于安装座401朝向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且另一端固定于承载座403背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主压盖402背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导向杆406穿过的第一导向孔,每个第一导向孔的轴线方向均沿Z轴方向设置,若干根第一导向杆406一一穿过若干个第一导向孔将主压盖402连接于安装座401和承载座403之间,且主压盖402沿第一导向杆406于Z轴方向滑移。
参照图2和图3,冷却池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抵靠部5以及第二抵靠部6,第一抵靠部5位于冷却池1和进水管201连接的一端,第二抵靠部6沿X轴方向靠近输送带303伸入冷却池1池内的一端设置。安装座401沿X轴方向的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孔,两个第二导向孔沿Y轴方向分别位于安装座401的两侧,每个第二导向孔的轴线方向均沿X轴方向设置。第二导向杆407共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二导向杆407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导向孔并与安装座401滑移连接,每根第二导向杆407均一端固定于第一抵靠部5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抵靠部6。
参照图2和图3,冷却池1的池底固定有第一抵接部7以及第二抵接部8,第一抵接部7位于冷却池1和进水管201连接的一端,第二抵接部8沿X轴方向靠近输送带303伸入冷却池1池内的一端设置。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的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三导向孔,两个第三导向孔沿Y轴方向分别位于承载座403的两侧,每个第三导向孔的轴线方向均沿X轴方向设置。第三导向杆408共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三导向杆408分别穿过两个第三导向孔并与承载座403滑移连接,每根第三导向杆408均一端固定于第一抵接部7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抵接部8。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驱动件40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041以及第一丝杆4042。第一驱动电机4041安装于安装座401背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第一驱动电机4041的输出轴沿Z轴方向朝向冷却池1的池底设置,第一丝杆4042与第一驱动电机404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主压盖402于Z轴方向上的端面开设有供第一丝杆404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第一丝杆4042通过第一螺纹孔与主压盖402连接,且第一丝杆4042远离安装座401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并与承载座403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4041通过带动第一丝杆4042转动以带动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滑移。
可替代的,第一驱动件404还可以为驱动气缸。
参照图2和图3,第二驱动件405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051以及第二丝杆4052。第二驱动电机4051安装于冷却池1于X轴方向上远离输送带303的一端,第二驱动电机4051的输出轴沿X轴方向朝向输送带303设置,第二丝杆405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405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安装座401于X轴方向上的端面开设有供第二丝杆4052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第二丝杆4052通过第二螺纹孔与安装座401连接,第二丝杆4052远离第二驱动电机4051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并与第二抵靠部6转动连接。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驱动电机4051带动第二丝杆4052转动以带动安装座401沿X轴方向滑移。
可替代的,第二驱动件405还可以为驱动气缸。
参照图2和图3,承载座403于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让位安装槽9,每个让位安装槽9于Y轴方向的相对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0,每根连接轴10的转动轴线均沿Y轴方向设置。每根连接轴10均连接有挡料板11,挡料板11开设有供连接轴10穿设的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沿Y轴方向设置。挡料板11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于连接轴10,挡料板11靠近承载座403的一端容纳于相邻的让位安装槽9槽内,让位安装槽9用于供挡料板11翻转容纳。每根连接轴10的中段还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于让位安装槽9的槽内容纳,主压盖402朝向承载座403的端面固定有两根齿条13,两根齿条13均分别用于与两个从动齿轮12相啮合,每根齿条13的长度方向均沿Z轴方向设置。实际使用时,当主压盖402朝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移动使得两根齿条13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12相啮合时,两根齿条13分别用于带动两个从动齿轮12转动,使得两根连接轴10分别带动两个挡料板11翻转。每块的挡料板11的可翻转角度均为90度,每块挡料板11的两种极限状态分别为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挡料板11与冷却池1池底相平行,第二状态为挡料板11朝远离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翻转且与冷却池1池底相垂直。当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移动至两块挡料板11均呈第二状态时,主压盖402朝向承载座403的端面与挡料板11远离连接轴10的一端相抵,且主压盖402与承载座403的相对端与两块挡料板11的相对端之间形成用于供刷杆容纳的承载腔。当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朝远离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移动至两根齿条13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12分离时,两块挡料板11均呈第一状态,且刷杆可以从主压盖402和承载座403的相对端之间朝靠近输送带303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2和图3,冷却池1上端还固定有第一限位件14以及第二限位件15,第一限位件14以及第二限位件15均呈方形块状,且第一限位件14靠近第一抵靠部5设置,第二限位件15靠近第二抵靠部6设置,第一限位件14以及第二限位件15均用于供安装座401滑移时抵靠。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安装座401抵靠于第一限位件14时,安装座401于X轴方向朝向进水管201的端面与冷却池1连接有进水管201的端面之间留有供刷杆通过的第一通过间隙,且承载座403于X轴方向上朝向进水管201的端面与冷却池1连接有进水管201的端面之间留有供挡料板11翻转容纳的第一容纳间隙。当安装座401抵靠于第二限位件15时,安装座401沿X轴方向朝向出水管202的端面与输送带303之间留有供刷杆导出的第二通过间隙,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朝向出水管202的端面与输送带303伸入冷却池1池内的一端之间留有供挡料板11翻转容纳的第二容纳间隙。
参照图3和图4,主压盖402朝向承载座403的端面还开设有若干个排水槽16,每个排水槽16沿X轴方向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排水孔17,第一排水孔17的轴线方向沿X轴设置,且每个第一排水孔17均沿轴线方向贯穿主压盖402于X轴方向的相对端。主压盖402背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水孔18,每个第二排水孔18的轴线方向均沿Z轴方向设置,若干个第二排水孔18一一连通于若干个排水槽16上开设的第一排水孔17。主压盖402将刷杆压入冷却液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设置排水槽16、第一排水孔17以及第二排水孔18,冷却液会朝远离主压盖402中心位置的方向向外扩散并使得刷杆也向外扩散,通过设置若干排水槽16、第一排水孔17以及第二排水孔18,使得主压盖402将刷杆压入冷却液的过程中,冷却液会有一部分通过排水槽16从第一排水孔17以及第二排水孔18流出,使得冷却液朝向排水槽16方向流动,进而可以减少刷杆朝远离主压盖402中心位置的方向向外扩散。
参照图3,冷却池1于X轴方向上远离输送带303一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9,导料板19沿X轴朝靠近输送带303的方向呈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倾斜设置,导料板19用于将通过第一通过间隙的工件导入主压盖402和承载座403的相对端之间。
参照图2,冷却池1于Y轴方向上的相对侧壁连接有拨料转动件20,拨料转动件20于输送带303和第一抵靠部5之间设置,拨料转动件20包括拨料转动杆2001以及若干拨料板2002,拨料转动杆2001转动连接于冷却池1沿Y轴方向上的相对侧壁,拨料转动杆2001的转动轴线方向沿Y轴方向设置,若干拨料板2002绕拨料转动杆2001的周向外壁呈周向均匀分布。冷却池1于Y轴方向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三驱动件21,第三驱动件21为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拨料转动杆2001同轴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拨料转动杆2001转动。拨料转动杆2001转动时,若干拨料板2002用于将通过第二通过间隙导出的工件拨向输送带303。
参照图2和图3,实际工作过程的如下,刷杆通过外部的机械臂夹取至第一通过间隙,并经由导料板19导入主压盖402和承载座403的相对端之间,第一驱动件404带动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朝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移动,直至两块挡料板11均翻转至第二状态并且与主压盖402朝向承载座403的端面相抵靠,此时刷杆无法从承载腔内脱出;第二驱动件405带动安装座401、主压盖402以及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朝靠近输送带303的方向移动,直至安装座401抵靠于第二抵靠部6,第一驱动件404带动主压盖402朝远离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移动,直至两块挡料板11翻转至第一状态,此时刷杆可以从承载座403和主压盖402的相对端脱出;通过冷却液往出水管202方向的不断流动,将刷杆从承载座403和主压盖402的相对端送出,刷杆从承载座403和主压盖402的相对端送出后,刷杆上浮至第二通过间隙,拨料转动杆2001转动带动拨料板2002将刷杆拨向输送带303,刷杆拨向输送带303后,由输送带303上的若干拨动件承载并导出至外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料组件4和循环水组件2的配合将刷杆压入冷却液中并送至输送带303,再经由输送带303送出,此过程中,刷杆的各个部位均与冷却液较为充分的接触,减少了二次形变发生的可能性,便于后续加工,提高了刷杆的良品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池(1),所述冷却池(1)连接有压料组件(4);
所述压料组件(4)包括主压盖(402)以及第一驱动件(404),所述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相对冷却池(1)滑移,所述主压盖(402)用于伸入冷却池(1)池内以将工件压入水中,所述第一驱动件(404)用于驱动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盖(402)朝向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设有若干排水槽(16),所述排水槽(16)的侧壁设有第一排水孔(17),所述第一排水孔(17)的轴线方向与Z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排水孔(17)沿轴线方向贯穿主压盖(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1)连接有循环水组件(2)以及出料组件(3);
所述循环水组件(2)包括进水管(201)、出水管(202)以及水泵(203),所述进水管(201)以及出水管(202)分别连接于冷却池(1)X轴方向上的两端,所述水泵(203)的进水端与出水管(202)远离冷却池(1)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203)的出水端与进水管(201)远离冷却池(1)的一端连接;
所述出料组件(3)包括输送带(303)、输出电机(301)以及若干设置于输送带(303)上的拨动件(304),所述输送带(303)的一端伸入冷却池(1)池内,且所述输送带(303)伸入冷却池(1)池内的一端靠近出水管(202)与冷却池(1)的连接处设置,所述拨动件(304)用于承载工件,所述输出电机(301)用于驱动输送带(303)运转以将冷却池(1)池内的工件带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3)还包括安装座(401)以及第二驱动件(405),所述安装座(401)滑移连接于冷却池(1),所述安装座(401)沿X轴方向滑移,所述第二驱动件(405)用于驱动安装座(401)沿X轴方向滑移;
所述主压盖(402)位于安装座(401)朝向冷却池(1)池底的一端,所述主压盖(402)滑移连接于安装座(401),所述主压盖(402)相对于安装座(401)的滑移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1)朝向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导向杆(406),每根所述第一导向杆(406)均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主压盖(402)设有若干个第一导向孔,若干根第一导向杆(406)一一穿过若干个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压盖(402)通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杆(406)的配合相对安装座(401)滑移;
若干根所述第一导向杆(406)共同连接有承载座(403),所述承载座(403)位于冷却池(1)的池底,所述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供主压盖(402)抵靠的挡料板(11);
当所述主压盖(402)沿Z轴方向移动至抵靠于两块挡料板(11)的位置时,所述主压盖(402)与承载座(403)的相对端以及两块挡料板(11)的相对端之间形成用于供工件容纳的承载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0),每根所述连接轴(10)的转动轴线均沿Y轴方向设置;
所述承载座(403)X轴方向两端的挡料板(11)分别设有供连接轴(10)穿入的连接孔,所述承载座(403)于X轴方向两端的挡料板(11)分别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10)的配合相对承载座(403)翻转;
每根所述连接轴(10)均同轴设有从动齿轮(12),所述主压盖(402)朝向承载座(403)的端面设有两根齿条(13),每根所述齿条(13)均沿Z轴方向设置;
当所述主压盖(402)朝靠近冷却池(1)池底的方向滑移时,两根所述齿条(13)分别用于与承载座(403)两端的从动齿轮(12)啮合以带动从动齿轮(12)转动,所述从动齿轮(12)用于带动连接轴(10)转动使得挡料板(11)相对承载座(403)翻转,所述挡料板(11)远离连接轴(10)的一端用于供主压盖(402)朝向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抵靠;
当所述主压盖(402)与安装座(401)相抵时,所述齿条(13)与从动齿轮(12)分离,所述挡料板(11)靠近连接轴(10)的一端与承载座(403)相抵,且所述挡料板(11)远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平行于承载座(403)远离冷却池(1)池底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1)沿X轴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4)以及第二限位件(15),所述第一限位件(14)以及第二限位件(15)用于供安装座(401)抵靠以限制安装座(401)于X轴方向的滑移;
当所述安装座(401)抵靠于第一限位件(14)时,所述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朝向进水管(201)的端面与冷却池(1)上连接有进水管(201)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挡料板(11)翻转容纳的第一容纳间隙,且所述安装座(401)于X轴方向上朝向进水管(201)的端面与冷却池(1)上连接有进水管(201)的内壁之间留有供工件通过的第一通过间隙;
当所述安装座(401)抵靠于第二限位件(15)时,所述承载座(403)沿X轴方向朝向出水管(202)的端面与输送带(303)伸入冷却池(1)池内的一端之间留有供挡料板(11)翻转容纳的第二容纳间隙,所述安装座(401)沿X轴方向朝向出水管(202)的端面与输送带(303)之间留有供工件导出的第二通过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1)设有导料板(19),所述导料板(19)用于将通过第一通过间隙的工件导入主压盖(402)和承载座(403)的相对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池(1)转动连接有拨料转动件(20),所述拨料转动件(20)的转动轴线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冷却池(1)还设有用于驱动拨料转动件(20)转动的第三驱动件(21),所述拨料转动件(20)转动用于将通过第二通过间隙导出的工件拨向输送带(30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盖(402)朝向安装座(401)的端面设有第二排水孔(18),所述第二排水孔(18)的轴线方向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孔(18)与第一排水孔(17)连通。
CN202210708253.9A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Pending CN1148722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8253.9A CN114872287A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8253.9A CN114872287A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2287A true CN114872287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8253.9A Pending CN114872287A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2287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0801A (zh) * 1986-02-14 1987-09-02 王紫平 漂流运输器
CN202022583U (zh) * 2011-03-29 2011-11-02 王先全 封闭式水动力运输管道
CN102887365A (zh) * 2011-07-22 2013-01-23 王先全 封闭式水动力运输管道
CN206015020U (zh) * 2016-08-31 2017-03-15 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紧固件生产冷却装置
CN208789027U (zh) * 2018-07-25 2019-04-26 台州市黄岩奇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定型出料机
CN111661654A (zh) * 2020-06-12 2020-09-15 徐州鑫路达配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水利管道的新型地下物流系统
CN112318811A (zh) * 2020-10-21 2021-02-05 广州衡兴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3404772U (zh) * 2020-10-27 2021-06-11 成都友伦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提升机
CN112936653A (zh) * 2021-02-07 2021-06-11 钟蔚传 一种浸水式环保型塑料颗粒冷却装置
CN214015826U (zh) * 2021-01-04 2021-08-24 安徽尚美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浴杀菌设备
CN113370033A (zh) * 2021-07-13 2021-09-10 慈溪市华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磨床
CN214725521U (zh) * 2021-04-25 2021-11-16 江苏常编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粘连的高流动聚丙烯拉条造粒分流冷却装置
CN215936232U (zh) * 2021-10-20 2022-03-04 山东蓝润蔚蓝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带冷却池用除泡沫装置
CN216230610U (zh) * 2021-10-25 2022-04-08 武汉卓迈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注塑件的高效冷却装置
CN216614773U (zh) * 2021-12-31 2022-05-27 烟台隆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链式网带热处理炉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0801A (zh) * 1986-02-14 1987-09-02 王紫平 漂流运输器
CN202022583U (zh) * 2011-03-29 2011-11-02 王先全 封闭式水动力运输管道
CN102887365A (zh) * 2011-07-22 2013-01-23 王先全 封闭式水动力运输管道
CN206015020U (zh) * 2016-08-31 2017-03-15 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紧固件生产冷却装置
CN208789027U (zh) * 2018-07-25 2019-04-26 台州市黄岩奇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定型出料机
CN111661654A (zh) * 2020-06-12 2020-09-15 徐州鑫路达配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水利管道的新型地下物流系统
CN112318811A (zh) * 2020-10-21 2021-02-05 广州衡兴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3404772U (zh) * 2020-10-27 2021-06-11 成都友伦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提升机
CN214015826U (zh) * 2021-01-04 2021-08-24 安徽尚美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浴杀菌设备
CN112936653A (zh) * 2021-02-07 2021-06-11 钟蔚传 一种浸水式环保型塑料颗粒冷却装置
CN214725521U (zh) * 2021-04-25 2021-11-16 江苏常编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粘连的高流动聚丙烯拉条造粒分流冷却装置
CN113370033A (zh) * 2021-07-13 2021-09-10 慈溪市华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磨床
CN215936232U (zh) * 2021-10-20 2022-03-04 山东蓝润蔚蓝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带冷却池用除泡沫装置
CN216230610U (zh) * 2021-10-25 2022-04-08 武汉卓迈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注塑件的高效冷却装置
CN216614773U (zh) * 2021-12-31 2022-05-27 烟台隆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链式网带热处理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72287A (zh)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CN214447976U (zh) 一种直排式橡胶制品注射成型机
CN218898141U (zh) 一种新型食材自动穿串设备
CN117415357A (zh) 一种多工位高速线轨钻孔机
CN217342466U (zh) 一种铜棒自动化清洗装置
CN113787671B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加工用塑料壳体注塑设备
CN211218499U (zh) 一种长寿命的滚丝装置
CN210789098U (zh) 一种模锻工件输送设备
CN210676449U (zh) 一种改进式工件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0701294U (zh) 一种自动上料清洗装置
CN212822598U (zh) 一种压铸机用进料装置
CN219613280U (zh) 一种自动直线循环式口红机
CN116162993B (zh) 吊桶式离心镀篮与六角滚镀篮兼容的连续自动电镀生产线
CN221047838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夹具
CN116871898B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加工的智能化粗铣装置
CN115581305B (zh) 一种食材自动穿串设备
CN213504362U (zh) 一种树脂砂轮生产模具传送装置
CN216786196U (zh) 自动化热处理生产线
CN218798446U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加工的冲压机
CN209759623U (zh) 一种电镀加工用的送料装置
CN212795725U (zh) 一种用于连接卡扣的快速成型注塑模具
CN215359595U (zh) 一种u型件用成型模具
CN211706563U (zh) 一种松脂原料螺旋输送装置
CN213164336U (zh) 阀芯循环送料设备
CN212886422U (zh) 一种锯床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