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7673A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7673A
CN114867673A CN202080087318.1A CN202080087318A CN114867673A CN 114867673 A CN114867673 A CN 114867673A CN 202080087318 A CN202080087318 A CN 202080087318A CN 114867673 A CN114867673 A CN 114867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ard
network
control
group management
elevato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73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出和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867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电梯系统(1)具备包含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的第一控制基板以及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无效的第二控制基板的多个控制基板(3F~3I)。多个控制基板(3F~3I)通过网络(21)被连接为环型。第二控制基板具备节点判定部(31)、功能设定部(35)以及分配部(32)。功能设定部(32)在不再经由网络(21)接收到加入请求时,通过变更控制参数而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组群管理系统。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系统具备8台子系统。各子系统控制电梯的轿厢。8台子系统被连接成环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460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系统中,当为了进行维护而例如关闭了两台子系统的电源时,配置于其间的子系统被从网络隔离。存在被隔离的子系统不能响应呼梯,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大幅恶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运行效率大幅恶化的电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多个控制基板,其包含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的第一控制基板以及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无效的第二控制基板;第一网络,其将多个控制基板连接为环型;层站设备,其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以及第二网络,其将多个控制基板以及层站设备连接为总线型。第二控制基板具备:节点判定单元,其在经由第一网络从第一控制基板接收到用于进行组群管理的加入请求时,对第一控制基板发送加入响应;功能设定单元,其在不再经由第一网络接收到加入请求时,通过变更控制参数而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以及分配单元,在通过功能设定单元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时,该分配单元针对来自层站设备的登记请求决定分配轿厢。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多个控制基板,该多个控制基板包含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的第一控制基板以及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无效的第二控制基板。多个控制基板通过第一网络被连接为环型。第二控制基板具备节点判定单元、功能设定单元以及分配单元。功能设定单元在不再经由第一网络接收到加入请求时,通过变更控制参数而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如果是该电梯系统,则能够防止运行效率大幅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各控制基板的功能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进行F号机的维护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同时进行F号机的维护和H号机的维护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控制基板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控制基板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示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1的例子的图。图1示出电梯系统1具备4台电梯装置的例子。例如,电梯系统1具备作为电梯装置的F号机、G号机、H号机以及I号机。电梯系统1所具备的电梯装置的台数不限定于4台。例如,电梯系统1也可以具备8台电梯装置。
电梯系统1具备轿厢2F~2I、控制基板3F~3I、层站操作盘4FG、层站操作盘4HI、层站灯5、层站按钮6FG、层站按钮6HI、中继基板7FG、中继基板7HI以及共用基板8。此外,电梯系统1具备网络21、网络22、网络23FG和23HI以及网络24。
控制基板3F控制F号机的运行。例如,F号机的轿厢2F由控制基板3F控制。控制基板3F安装于F号机的控制盘。控制基板3G控制G号机的运行。例如,G号机的轿厢2G由控制基板3G控制。控制基板3G安装于G号机的控制盘。
控制基板3H控制H号机的运行。例如,H号机的轿厢2H由控制基板3H控制。控制基板3H安装于H号机的控制盘。控制基板3I控制I号机的运行。例如,I号机的轿厢2I由控制基板3I控制。控制基板3I安装于I号机的控制盘。
控制基板3F~3I分别具有管理系统整体的运行的组群管理功能。组群管理功能只要由控制基板3F~3I之一执行即可。为此,对控制基板3F~3I预先设定有用于执行组群管理功能的优先级。表1示出优先级的设定例。
[表1]
优先级 基板 组群管理功能的初始设定
1 控制基板3F 有效
2 控制基板3H 有效
3 控制基板3G 无效
4 控制基板3I 无效
在表1所示的例子中,控制基板3F的优先级最高。优先级最高的基板的职责是主装置(MST)。控制基板3H的优先级第二高。优先级第二高的基板的职责是备用主装置(BKMST)。其他控制基板的职责是从属装置(SLV)。
控制基板3F~3I分别具备用于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和无效的控制参数。例如,控制基板3F以及控制基板3H的组群管理功能分别在初始设定中通过控制参数被设定为有效。控制基板3G及控制基板3I的组群管理功能分别在初始设定中通过控制参数被设定为无效。在电梯系统1中,控制基板3F~3I中的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且优先级最高的基板执行组群管理功能。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原则上是控制基板3F执行组群管理功能。当控制基板3F不再能够执行组群管理功能时,控制基板3H的职责从BKMST进为MST,控制基板3H承担组群管理功能。
网络21以环型拓扑连接控制基板3F~3I。网络21也可以具备与传输方向对应的信号线。网络21的物理层例如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来实现。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关于网络21,控制基板3G被配置在控制基板3F与控制基板3H之间。控制基板3H被配置在控制基板3G与控制基板3I之间。控制基板3I被配置在控制基板3H与控制基板3F之间。
层站操作盘4FG设置在电梯的层站。层站操作盘4FG具备供利用者输入目的地楼层的输入装置。层站操作盘4FG具备用于向利用者显示信息的显示器。层站操作盘4FG可以具备机械式的输入装置,也可以具备触摸面板式的输入装置。
层站操作盘4HI具有与层站操作盘4FG所具有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层站操作盘4HI设置于电梯的层站。层站操作盘4HI具备供利用者输入目的地楼层的输入装置。层站操作盘4HI具备用于向利用者显示信息的显示器。以下,在不需要区分层站操作盘4FG和层站操作盘4HI的情况下,表述为层站操作盘4。
网络22以总线型拓扑将层站操作盘4FG、控制基板3F~3I以及层站操作盘4HI连接起来。网络22的物理层以及数据链路层例如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来实现。图1示出电梯系统1每两台电梯装置具备1台层站操作盘4的例子。电梯系统1也可以每4台电梯装置具备1台层站操作盘4。
层站按钮6FG设置于电梯的层站。层站按钮6FG包含上行按钮以及下行按钮。网络23FG经由中继基板7FG将层站按钮6FG与控制基板3F或控制基板3G连接。中继基板7FG将层站按钮6FG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控制基板3F或控制基板3G。中继基板7FG安装于F号机的控制盘。
层站按钮6HI具有与层站按钮6FG所具有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层站按钮6HI设置于电梯的层站。层站按钮6HI包含上行按钮以及下行按钮。网络23HI经由中继基板7HI将层站按钮6HI与控制基板3H或控制基板3I连接。中继基板7HI将层站按钮6HI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控制基板3H或控制基板3I。中继基板7HI安装于H号机的控制盘。
以下,在不需要区分层站按钮6FG和层站按钮6HI的情况下,表述为层站按钮6。同样地,在不需要区分网络23FG和网络23HI的情况下,表述为网络23。网络23的物理层例如通过线缆来实现。图1示出电梯系统1每两台电梯装置具备1台层站按钮6的例子。电梯系统1也可以每一台电梯装置具备1台层站按钮6。
图1示出电梯系统1具备层站操作盘4和层站按钮6双方的例子。电梯系统1也可以仅具备层站操作盘4。层站操作盘4是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的层站设备的一例。同样地,层站按钮6是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的层站设备的一例。
共用基板8进行共用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共用信号是在电梯系统1所包含的全部号机中所需的信号。例如,在具备电梯系统1的楼宇中设置有地震探测器(未图示)。从地震探测器输出的地震信号是共用信号的一例。从地震探测器输出的地震信号被输入共用基板8。作为另一例,在具备电梯系统1的楼宇中设置有火灾探测器(未图示)。从火灾探测器输出的火灾信号是共用信号的一例。从火灾探测器输出的火灾信号被输入共用基板8。
网络24以总线型拓扑来连接共用基板8和控制基板3F~3I。网络24的物理层以及数据链路层例如通过CAN来实现。
图2是用于说明各控制基板的功能的图。控制基板3F~3I分别具备节点判定部31、分配部32、指令部33、运行控制部34、功能设定部35以及旁通检测部36。以下,在需要单独指定各控制基板所具备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标号之后标注表示号机的F~I中的任一个。例如,控制基板3F具备节点判定部31F、分配部32F、指令部33F、运行控制部34F、功能设定部35F以及旁通检测部36F。同样地,控制基板3G具备节点判定部31G、分配部32G、指令部33G、运行控制部34G、功能设定部35G以及旁通检测部36G。
以下,也参照图3至图9详细说明电梯系统1的功能。图3至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1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3示出职责被设定为MST的控制基板的动作例。例如,图3示出控制基板3F的动作。
节点判定部31F经由网络21对其他控制基板、即控制基板3G~3I发送加入请求(S101)。加入请求是向为了进行组群管理所需的其他控制基板的询问。例如,在S101中,从控制基板3F对网络21广播加入请求。另外,S101的处理在控制基板3F中定期地进行。
图4示出职责被设定为BKMST的控制基板的动作例。例如,图4示出控制基板3H的动作。在控制基板3H中,节点判定部31H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从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加入请求(S201)。当控制基板3H接收到在S101中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加入请求时,在S201中判定为“是”。当在S201中判定为“是”时,节点判定部31H经由网络21对控制基板3F发送加入响应(S202)。
图5示出职责被设定为SLV的控制基板的动作例。例如,图5示出控制基板3G的动作。在控制基板3G中,节点判定部31G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从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加入请求(S301)。当控制基板3G接收到在S101中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加入请求时,在S301中判定为“是”。当在S301中判定为“是”时,节点判定部31G经由网络21对控制基板3F发送加入响应(S302)。
当在S101中发送了加入请求时,节点判定部31F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从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加入响应(S102)。当控制基板3F从控制基板3G~3I中的至少任一个接收到加入响应时,在S102中判定为“是”。
当在S102中判定为“是”时,节点判定部31F分别针对发送来加入响应的各个控制基板,经由网络21发送表示职责的信号(S103)。以下,将表示职责的信号也称为“职责信号”。如果是表1所示的例子,则节点判定部31F在S103中对控制基板3H发送表示BKMST的职责信号。节点判定部31F对控制基板3G及控制基板3I发送表示SLV的职责信号。
关于在S202中向控制基板3F发送了加入响应的控制基板3H,节点判定部31H判定是否接收到职责信号(S203)。当控制基板3H接收到在S103中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职责信号时,在S203中判定为“是”。节点判定部31H根据在S203中接收到的职责信号来设定本设备的职责(S204)。
同样地,关于在S302中对控制基板3F发送了加入响应的控制基板3G,节点判定部31G判定是否接收到职责信号(S303)。当控制基板3G接收到在S103中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职责信号时,在S303中判定为“是”。节点判定部31G根据在S303中接收到的职责信号来设定本设备的职责(S304)。
在控制基板3F中,在S104中原则上判定为“否”。关于在S104中判定为“是”的例子将在后文讲述。在控制基板3F中,当在S102中判定为“是”时,进行通常分配控制(S105)。
图6示出通常分配控制的例子。在控制基板3F中,判定是否从层站操作盘4接收到呼梯的登记请求(S401)。例如,在S401中,从控制基板3F对网络22定期地广播用于允许信号的发送的许可信号。
图7示出层站操作盘4的动作例。电梯的利用者通过对层站操作盘4进行特定的输入操作,能够输入目的地楼层。在层站操作盘4中,判定是否被进行了输入操作(S501)。当利用者从层站操作盘4输入了目的地楼层时,在S501中判定为“是”。当在S501中判定为“是”时,在层站操作盘4中判定是否接收到许可信号(S502)。
当层站操作盘4接收到在S401中控制基板3F发送的许可信号时,在S502中判定为“是”。当在S502中判定为“是”时,层站操作盘4经由网络22对发送来许可信号的控制基板3F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S503)。在层站操作盘4发送的登记请求中包含目的地楼层的信息。
当控制基板3F接收到在S503中层站操作盘4发送的登记请求时,在S401中判定为“是”。当在S401中判定为“是”时,分配部32F决定针对在S401中接收到的登记请求的分配轿厢(S402)。
控制基板3F在S102中接收到加入响应。因此,在控制基板3F中,能够经由网络21进行通信的控制基板被确定。在S402中,分配部32F从轿厢2F和能够经由网络21进行通信的控制基板所控制的轿厢中决定分配轿厢。如果在S102中从全部控制基板3G~3I接收到加入响应,则分配部32F从轿厢2F~2I中决定分配轿厢。
指令部33F经由网络21对控制分配部32F决定出的分配轿厢的控制基板发送响应指令(S403)。例如,如果G号机的轿厢2G是分配轿厢,则指令部33F经由网络21向控制基板3G发送响应指令。在S403中发送的响应指令中包含目的地楼层的信息。此外,当在S402中分配部32F将轿厢2F决定为分配轿厢时,在S403中,运行控制部34F进行用于将利用者运送到目的地楼层的响应控制。在该情况下,在S403中不进行响应指令的发送。
另外,当分配部32F决定分配轿厢时,指令部33F经由网络22对在S401中发送来登记请求的层站操作盘4发送响应信号(S404)。在S404中向层站操作盘4发送的响应信号中包含分配轿厢的信息。
当在S503中发送了登记请求时,在层站操作盘4中判定是否接收到响应信号(S504)。当层站操作盘4接收到S404中指令部33F发送的响应信号时,在S504中判定为“是”。当在S504中判定为“是”时,在层站操作盘4中,基于接收到的响应信号将分配轿厢的信息显示于显示器(S505)。利用者能够看到层站操作盘4的显示器而得知分配轿厢。
在控制基板3H中,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接收到响应指令(图4的S205)。当控制基板3H接收到在S403中指令部33F发送的响应指令时,在S205中判定为“是”。当在S205中判定为“是”时,运行控制部34H进行用于将利用者运送到目的地楼层的响应控制(S206)。由此,利用者能够乘坐作为分配轿厢的轿厢2H而移动至目的地楼层。
同样地,在控制基板3G中,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接收到响应指令(图5的S305)。当控制基板3G接收到在S403中指令部33F发送的响应指令时,在S305中判定为“是”。当在S305中判定为“是”时,运行控制部34G进行用于将利用者运送到目的地楼层的响应控制(S306)。由此,利用者能够乘坐作为分配轿厢的轿厢2G而移动至目的地楼层。
另外,在控制基板3F中,判定在通常分配控制中是否从层站按钮6接收到呼梯的登记请求(图6的S405)。如果利用者按下层站按钮6FG,则从层站按钮6FG经由网络23FG向控制基板3F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如果利用者按下层站按钮6HI,则从层站按钮6HI经由网络23HI以及网络21向控制基板3F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当控制基板3F接收到从层站按钮6发送的登记请求时,在S405中判定为“是”。当在S405中判定为“是”时,分配部32F决定针对在S405中接收到的登记请求的分配轿厢(S406)。
分配部32F在S406中,从轿厢2F和能够经由网络21进行通信的控制基板所控制的轿厢中决定分配轿厢。如果在S102中从全部控制基板3G~3I接收到加入响应,则分配部32F从轿厢2F~2I中决定分配轿厢。
指令部33F经由网络21对控制分配部32F决定出的分配轿厢的控制基板发送响应指令(S407)。例如,如果G号机的轿厢2G是分配轿厢,则指令部33F经由网络21向控制基板3G发送响应指令。在S407中发送的响应指令中不包含目的地楼层的信息。此外,当在S406中分配部32F将轿厢2F决定为分配轿厢时,在S407中,运行控制部34F进行用于使轿厢2F移动至利用者所在的层站的响应控制。在该情况下,在S407中不进行响应指令的发送。
另外,当分配部32F决定了分配轿厢时,指令部33F经由网络23等对在S405中发送来登记请求的层站按钮6发送响应信号(S408)。
在层站按钮6中,内部的灯根据在S408中发送的响应信号而点亮。利用者能够看到点亮的层站按钮6而知晓呼梯已被登记。
另外,当控制基板3H接收到在S407中指令部33F发送的响应指令时,在图4的S205中判定为“是”。当在S205中判定为“是”时,运行控制部34H进行用于使轿厢2H移动至利用者所在的层站的响应控制(S206)。由此,利用者能够搭乘作为分配轿厢的轿厢2H。
同样,例如,当控制基板3G接收到在S407中指令部33F发送的响应指令时,在图5的S305中判定为“是”。当在S305中判定为“是”时,运行控制部34G进行用于使轿厢2G移动到利用者所在的层站的响应控制(S306)。由此,利用者能够搭乘作为分配轿厢的轿厢2G。
接着,对进行职责为主装置的F号机的维护的例子进行说明。当进行F号机的维护时,有时会关闭F号机的控制盘的电源。当F号机的控制盘的电源被关闭时,控制基板3F无法进行图3所示的动作。因此,不从控制基板3F发送加入请求。
图8是示出进行F号机的维护的例子的图。在进行F号机的维护时,用于旁通控制基板3F的旁通线9与网络21连接。因此,在进行F号机的维护的期间也能维持基于网络21的环型连接。但是,在进行F号机的维护的期间,控制基板3F是脱离开网络21的。
在控制基板3H中,判定从上次接收到加入请求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BKMST(图4的S207)。时间TBKMST是被预先设定的。另外,在控制基板3G及控制基板3I中,也判定从上次接收到加入请求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SLV(图5的S307)。时间TSLV被设定为比时间TBKMST长的时间。因此,当不再从控制基板3F发送加入请求时,在S307中判定为“是”之前在S207中判定为“是”。
当在S207中判定为“是”时,节点判定部31H将控制基板3H的职责从BKMST变更为MST(S208)。即,通过在S207中判定为“是”,系统的组群管理功能由控制基板3H进行。由此,在控制基板3H中,开始图3所示的动作。当在S207中判定为“是”时,节点判定部31H经由网络21对其他控制基板发送加入请求(S101)。例如,在S101中,从控制基板3H对网络21广播加入请求。
在S307中判定为“是”之前,控制基板3G接收到节点判定部31H在S101中发送的加入请求(S301的“是”)。由此,在控制基板3G中,进行S302至S306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接着,对同时进行F号机的维护和H号机的维护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当从图8所示的状态开始H号机的维护时,从控制基板3F和控制基板3H均不再发送加入请求。图9是示出同时进行F号机的维护和H号机的维护的例子的图。在进行H号机的维护时,用于旁通控制基板3H的旁通线10与网络21连接。因此,在同时进行F号机的维护以及H号机的维护的期间,也能维持基于网络21的环型连接。但是,在进行H号机的维护的期间,控制基板3H是脱离开网络21的。
在控制基板3G中,判定从上次接收到加入请求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SLV(图5的S307)。当同时进行F号机的维护和H号机的维护时,根据经过了时间TSLV而在S307中判定为“是”。例如,对控制基板3G设定的时间TSLV比对控制基板3I设定的时间TSLV长。当在S307中判定为“是”时,功能设定部35G通过变更控制参数而将控制基板3G的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
这样,在控制基板3G中,当不再经由网络21接收到加入请求时,组群管理功能被从无效切换为有效。即,通过在S307中判定为“是”,系统的组群管理功能由控制基板3G进行。由此,在控制基板3G中,开始图3所示的动作。
例如,当在S307中判定为“是”时,节点判定部31G经由网络21对其他控制基板发送加入请求(S101)。例如,在S101中,从控制基板3G对网络21广播加入请求。当在S101中发送了加入请求时,节点判定部31G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从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加入响应(S102)。之后,分配部32G在从层站操作盘4或者层站按钮6接收到呼梯的登记请求时,从轿厢2G和能够经由网络21进行通信的控制基板所控制的轿厢中决定分配轿厢(S403、S406)。
当在S307中判定为“是”之后,也在控制基板3G中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从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加入请求(S104)。例如,当F号机的维护结束时,旁通线9被从网络21取下。另外,当F号机的维护结束时,F号机的控制盘的电源被接通。由此,在控制基板3F中,开始图3所示的动作。
通过控制基板3F恢复到网络21中,节点判定部31F经由网络21对其他控制基板发送加入请求。当控制基板3G接收到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加入请求时(S104的“是”),节点判定部31G经由网络21对控制基板3F发送加入响应(S105)。
节点判定部31F在接收到在S105中节点判定部31G发送的加入响应时,经由网络21对控制基板3G发送职责信号。即,节点判定部31F对控制基板3G发送表示SLV的职责信号。如上所述,在控制基板3G中,在初始设定中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无效(S107的“是”)。因此,当控制基板3G接收到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职责信号时(S106的“是”),功能设定部35G通过变更控制参数而将控制基板3G的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无效(S108)。这样,在控制基板3G中,当在S106中从初始设定中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的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职责信号时,组群管理功能被从有效切换为无效。
此外,如图8所示的例子那样,通过在S207中判定为“是”,在控制基板3H执行组群管理功能的情况下,也在S104中判定是否经由网络21从其他控制基板接收到加入请求。在根据F号机的维护结束而控制基板3H接收到节点判定部31F发送的加入请求时(S104的“是”),节点判定部31H对控制基板3F发送加入响应(S105)。另外,控制基板3H接收到针对该加入响应的表示BKMST的职责信号(S106的“是”)。如上所述,在控制基板3H中,在初始设定中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S107的“否”)。因此,节点判定部31H根据在S106中接收到的任务信号,将控制基板3H的职责从MST变更为BKMST(S109)。在S109中,在控制基板3H中控制参数没有被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例如即使在同时进行F号机的维护和H号机的维护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基于网络21的环型连接。另外,即使控制基板3F和控制基板3H脱离开网络21,控制基板3G的控制参数也被变更,组群管理功能由控制基板3G执行。因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则能够防止运行效率大幅恶化。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1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0示出职责被设定为SLV的控制基板的动作例。图10所示的例子相当于对图5所示的例子追加了S309的处理后的动作。
旁通检测部36检测对网络21连接了旁通线的情况。例如,如图8所示的例子那样,当对网络21连接了旁通线9时,由旁通检测部36G检测出连接了旁通线。如图9所示的例子那样,当对网络21连接了旁通线10时,由旁通检测部36G检测出连接了旁通线。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当在S307中判定为“是”且旁通检测部36G检测到旁通线已与网络21连接时,在S308中执行功能设定部35G进行的控制参数的变更。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1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电梯系统1还具备可选设备网络11以及可选控制基板12。
可选设备网络11例如是楼宇所具备的电梯以外的其他网络。可选设备网络11也可以是与楼宇的安全相关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选设备网络11中包含楼宇的监视盘。可选控制基板12进行与可选设备网络11之间的通信控制。例如,可选控制基板12具有可选设备网络11和网络21之间的协议转换功能。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网络21通过环型拓扑将可选控制基板12与控制基板3F~3I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种功能也能够应用于图11所示的例子。可选控制基板12也可以具备节点判定部31、分配部32、指令部33、运行控制部34、功能设定部35以及旁通检测部36。在该情况下,可选控制基板12的优先级被设定为比控制基板3I低。此外,在初始设定中,可选控制基板12的组群管理功能通过控制参数被设定为无效。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号31~36所示的各部表示控制基板所具有的功能。图12是示出控制基板3F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控制基板3F作为硬件资源,例如具备包含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的处理电路40。控制基板3F通过由处理器41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程序,来实现标号31F~36F所示的各部的功能。
处理器41也被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或DSP。作为存储器42,也可以采用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紧凑型光盘、迷你盘或DVD。可采用的半导体存储器包含RAM、ROM、闪存、EPROM及EEPROM等。
图13是示出控制基板3F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控制基板3F例如具备包含处理器41、存储器42以及专用硬件43的处理电路40。图13示出通过专用硬件43实现控制基板3F所具有的一部分功能的例子。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43来实现控制基板3F所具有的全部功能。作为专用硬件43,能够采用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
控制基板3G~3I各自的硬件资源与图12或图13所示的例子相同。例如,控制基板3G作为硬件资源而具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处理电路。控制基板3G通过由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标号31G~36G所示的各部的功能。控制基板3G也可以具备包含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专用硬件作为硬件资源的处理电路。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来实现控制基板3G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电梯系统能够应用于多个控制基板通过网络连接为环型的系统。
标号说明
1:电梯系统;2F~2I:轿厢;3F~3I:控制基板;4FG、4HI:层站操作盘;5:层站灯;6FG、6HI:层站按钮;7FG、7HI:中继基板;8:共用基板;9、10:旁通线;11:可选设备网络;12:可选控制基板;21、22、23FG、23HI、24:网络;31:节点判定部;32;分配部;33:指令部;34:运行控制部;35:功能设定部;36:旁通检测部;40:处理电路;41:处理器;42:存储器;43:专用硬件。

Claims (4)

1.一种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具备:
多个控制基板,它们包含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有效的第一控制基板以及组群管理功能被设定为无效的第二控制基板;
第一网络,其将所述多个控制基板连接为环型;
层站设备,其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以及
第二网络,其将所述多个控制基板以及所述层站设备连接为总线型,
所述第二控制基板具备:
节点判定单元,其在经由所述第一网络从所述第一控制基板接收到用于进行组群管理的加入请求时,对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发送加入响应;
功能设定单元,其在不再经由所述第一网络接收到加入请求时,通过变更控制参数而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以及
分配单元,在通过所述功能设定单元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时,该分配单元针对来自所述层站设备的登记请求决定分配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基板还具备旁通检测单元,该旁通检测单元检测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基板旁通的旁通线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的情况,
在所述旁通检测单元检测出旁通线已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且不再经由所述第一网络接收到加入请求时,所述功能设定单元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功能设定单元在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有效之后接收到针对所述节点判定单元发送的加入响应的职责信号时,通过变更所述控制参数而将组群管理功能设定为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进行与可选设备网络的通信控制的可选控制基板,
所述第一网络将所述多个控制基板和所述可选控制基板连接为环型。
CN202080087318.1A 2020-01-10 2020-01-10 电梯系统 Pending CN1148676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00637 WO2021140641A1 (ja) 2020-01-10 2020-01-10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7673A true CN114867673A (zh) 2022-08-05

Family

ID=7678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7318.1A Pending CN114867673A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15602B2 (zh)
CN (1) CN114867673A (zh)
WO (1) WO2021140641A1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4656A (en) * 1971-01-21 1974-11-20 Otis Elevator Co Apparatus adapted for use in coveyor car control systems
JPH09149061A (ja) * 1995-11-22 1997-06-06 Hitachi Ltd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その競合制御方法
JP2001206657A (ja) * 2000-01-26 2001-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WO2001079102A1 (fr) * 2000-04-12 2001-10-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ôleur de communication pour un système d'ascenseur
JP2003081541A (ja) * 2001-09-14 2003-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898141A (zh) * 2004-08-26 2007-01-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108707A (zh) * 2006-07-20 2008-01-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组管理控制装置
JP2008044751A (ja) * 2006-08-18 2008-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102666338A (zh) * 2009-11-19 2012-09-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2666339A (zh) * 2009-12-24 2012-09-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JP201219715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04271481A (zh) * 2012-05-01 2015-0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4291172A (zh) * 2013-07-16 2015-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CN104469703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北京中细软移动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呼叫系统的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JP2016141558A (ja) * 2015-02-05 2016-08-0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乗場呼びの登録モード切替制御方法
US20170203938A1 (en) * 2016-01-20 2017-07-20 Fujitec Co., Ltd.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device of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CN107428494A (zh) * 2015-03-26 2017-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JP2019135184A (ja) * 2018-02-05 2019-08-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9171598A1 (ja) * 2018-03-09 2019-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74B2 (ja) * 1985-02-14 1995-01-18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639312B2 (ja) * 1985-06-21 1994-05-25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755771B2 (ja) * 1986-12-26 1995-06-14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S63218480A (ja) * 1987-03-04 1988-09-12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727062B2 (ja) * 2001-05-01 2011-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通信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4656A (en) * 1971-01-21 1974-11-20 Otis Elevator Co Apparatus adapted for use in coveyor car control systems
JPH09149061A (ja) * 1995-11-22 1997-06-06 Hitachi Ltd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その競合制御方法
JP2001206657A (ja) * 2000-01-26 2001-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WO2001079102A1 (fr) * 2000-04-12 2001-10-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ôleur de communication pour un système d'ascenseur
JP2003081541A (ja) * 2001-09-14 2003-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898141A (zh) * 2004-08-26 2007-01-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108707A (zh) * 2006-07-20 2008-01-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组管理控制装置
JP2008044751A (ja) * 2006-08-18 2008-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102666338A (zh) * 2009-11-19 2012-09-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2666339A (zh) * 2009-12-24 2012-09-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JP201219715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04271481A (zh) * 2012-05-01 2015-0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4291172A (zh) * 2013-07-16 2015-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CN104469703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北京中细软移动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呼叫系统的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JP2016141558A (ja) * 2015-02-05 2016-08-0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乗場呼びの登録モード切替制御方法
CN107428494A (zh) * 2015-03-26 2017-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US20170203938A1 (en) * 2016-01-20 2017-07-20 Fujitec Co., Ltd.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device of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JP2019135184A (ja) * 2018-02-05 2019-08-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9171598A1 (ja) * 2018-03-09 2019-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0641A1 (ja) 2021-07-15
JP7215602B2 (ja) 2023-01-31
JPWO2021140641A1 (zh)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14957A (en) Automatic node configuration with identical nodes
KR101549041B1 (ko) 스위치기어, 램프 제어 시스템, 및 적어도 하나의 광을 포함하는 건물에 대한 광 제어 시스템
US5936211A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JPH0561190B2 (zh)
CN101981901B (zh) 借助冲突检查的总线地址自动分配
WO2006077570A1 (en) Rack level power management for power over ethernet
KR101383675B1 (ko) 분산 디스패칭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KR20010000272A (ko) 건물 자동화 관리 시스템
EP1646186A2 (en) Address allocation system
WO2001092139A1 (fr) Systeme de commande pour ascenseurs commandes en groupe
KR10044191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 제어시스템
CN114867673A (zh) 电梯系统
CN114901578A (zh) 电梯系统
JP258182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3419456B (zh) 电梯返回基站的控制方法、系统、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CN116389305A (zh) 电池管理系统用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67674A (zh) 电梯系统
CN110248887B (zh) 并联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01206657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JP4956090B2 (ja) 制御情報伝送システム
JP2004051283A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JP2667557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KR100468091B1 (ko) Can 통신방식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제어시스템 및 그can 통신방법
CN110606415A (zh) 楼层设定系统
JPH0331181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