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60C - 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60C
CN1148560C CNB971225451A CN97122545A CN1148560C CN 1148560 C CN1148560 C CN 1148560C CN B971225451 A CNB971225451 A CN B971225451A CN 97122545 A CN97122545 A CN 97122545A CN 1148560 C CN1148560 C CN 11485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eat
heat exchanger
paper parts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225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188A (zh
Inventor
秋田裕之
荒井秀元
土井全
杉山阳一
中本真司
加贺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3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also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10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 F28F2250/108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with combined cross flow and parallel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66Sheet joined to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89Header or manifold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热交换部件的组成部件的数量较多,操作或连接困难,生产性较差。本发明的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10)以及一对第2纸部件(11、12)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平面部(10b、10c),上述一对第2纸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11a、12a),该方式为:该对第2纸部件的一端分别以重叠方式与上述每个平面部连接,其另一端沿纵向呈平面状延伸。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换气装置或空调机中所采用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本发明特别涉及位于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之间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为提高冷暖气设备的效果,居住空间进行绝热化、气密化,由此人们再次认识到换气的重要性。作为在不使房间的冷暖气供给效果受到损失的情况下进行换气的方法,在作为室内中的污浊空气的排出气体与作为新鲜的外部气体的供给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方法是较有效的。此时,如果同时进行温度(显热)及湿度(潜热)的交换,则其效果较显著。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热交换部件采用的是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另外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采用下述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该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热交换部中作相对流动。
图29为JP实开昭62-136787号文献等中所公开的上述类型的已有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30为构成图29所示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透视图,图31为图3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2为表示图3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中的端板与逆流部的连接部分的装配顺序的透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标号1表示按照图29所示的方式,按多层叠置的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由第1纸部件2、一对第2纸部件3,4、以及多个密封部件5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呈波形状、并且具有透湿性,上述一对第2纸部件3,4呈平面状、并且与第1纸部件2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的波形中的沿高度方向的中间部连接,上述多个堵塞部件5按照将下述的三角形开口堵住的方式与该开口连接,上述三角形开口是通过这两个纸部件3,4形成于第1纸部件2中的波形部中,标号6表示第1密封部件,该第1密封部件6用于将叠置的热交换部件1中的第2纸部件3,4中相邻的端部之间密封,标号7表示第2密封部件,该第2密封部件7用于以与第1密封部件错开的方式将第2纸部件3,4中的相邻侧部之间密封,标号8表示第3密封部件,该第3部件用于以全部覆盖的方式将每个第1纸部件2的两个端部密封。
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已有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在每个热交换部件1中的第1纸部件2之间形成有多个热交换流体通路,每个热交换流体通路的一端与未由第2纸部件3,4的端部中的第1密封部件6密封的区域相互连通,其另一端与未由第2纸部件3,4的侧部中的第2密封部件7密封的区域相互连通。
另外,分别从第2纸部件3,4的端部送入的供给气体(图29中的箭头a所示)和排出气体(图29中的箭头b所示)以相反方向流过形成于第1纸部件2之间的热交换流体通路,从而可实现温度和湿度的交换,即全热交换,之后它们从第2纸部件4,3的侧面分别排出(图29中的箭头c,d所示)。
已有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具有下述的问题,即按照上述方式,由于湿度也必须在热交换部件1中进行交换,这样如JP特开昭57-122289号文献和JP特开昭59-24195号文献等所述,很难通过对塑料薄板进行真空成形或通过借助模具对较薄的金属板成形等方式、而利用塑性变形制成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必须采用不能进行塑性变形的相应的纸部件2,3,4和堵塞部件5构成,因此部件的数量较多,特别是由于堵塞部件5的尺寸非常小,这样操作或连接困难,生产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部件的数量并简化装配工序,从而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下述结构的热交换器,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构成,上述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部,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而形成规定长度的平面部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纸部件具有热熔粘接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各热交换部件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3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分隔用纸部件具有透湿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通过形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端板分隔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2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纸部件采用化纤混抄纸。
本发明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热塑性材料按照规定间距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密封。
本发明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弯曲,并且将其与另一个分隔部中的端部叠置密封。
本发明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6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端板分隔部的端部按照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弯曲。
本发明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与分隔用纸部件之间的接触部按照留出一部分的方式接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1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的周围缠绕有粘接胶带。
本发明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以及一对第2纸部件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尺寸的波形部,并且,上述第1纸部件分别形成有平面部,上述一对第2纸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该方式为:该对第2纸部件的一端分别以重叠方式与上述每个平面部连接,其另一端沿纵向呈平面状延伸。
本发明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第2纸部件具有热熔粘接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14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各热交换部件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15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4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分隔用纸部件具有透湿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16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通过形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端板分隔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17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3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纸部件采用化纤混抄纸。
本发明技术方案18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热塑性材料按照规定间距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密封。
本发明技术方案19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弯曲,并且将其与另一个分隔部中的端部叠置密封。
本发明技术方案20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7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述端板分隔部的端部按照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弯曲。
本发明技术方案2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与分隔用纸部件之间的接触部按照留出一部分的方式接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2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交换器,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的周围缠绕有粘接胶带。
本发明技术方案23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波形部的工序;通过将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两端部压扁使规定的区域呈平面状形成端板分隔部的工序;保持该形状的工序。
本发明技术方案24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23基础上,上述形成波形部的工序包括下述工序:在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中间部沿宽度方向形成第1波形部,同时在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形成第2波形部,该第1波形部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上述第2波形部具有比上述第1波形部中的小的波形。
本发明技术方案25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23基础上,上述形成波形部的工序包括下述工序:沿上述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具有较小波形的第1波形部,在上述纸部件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中留出规定区域、并形成比上述第1波形部中的大的并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的第2波形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26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波形部的工序;将一对呈平面状的第2纸部件的各一端部分别叠置于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两端部的工序;通过将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两端部压扁使规定的区域呈平面状形成端部分隔部的工序;保持该形状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具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4为沿图1中IV-IV线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6为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与图5不同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7为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与图5不同的又一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8为沿图7中VIII-V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与图4不同的叠置结构实例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11为表示图1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12为表示图1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与图11不同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13为表示图1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与图11不同的又一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14为沿图13中XIV-XIV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变换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该实施例与图10所示的不同;
图16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又一变换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该实施例与图10所示的不同;
图17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8为表示图17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19为表示图17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与图18不同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
图20为沿图19中XX-XX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端板的端部的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23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端板的端部的密封结构的变换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与图22所示的不同;
图24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端板的端部的密封结构的另一变换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与上述各图中的不同;
图25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端板的端部的密封结构的又一变换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与上述各图中的不同;
图26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端板的端部的密封结构的再一变换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与上述各图中的不同;
图27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端板的端部的密封结构的还一变换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与上述各图中的不同;
图28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9为已有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0为构成图29所示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31为图3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2为表示图3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中的端板与逆流部的连接部分的装配顺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具体结构的透视图,图4为沿图1中IV-IV线的剖面图,图5~7分别为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图8为沿图7中VIII-V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标号9表示沿高度方向按多层叠置的热交换部件,如图2和图3所示,该热交换部件9由第1纸部件10、一对第2纸部件11、12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10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尺寸的波形部10a,通过在长度方向两端上挤压分别形成平面部10b、10c,该第1纸部件10具有透湿性;上述第2纸部件11、12的一端以重叠方式连接于上述第1纸部件10的两个平面部10b、10c上,其另一端通过沿纵向按照平面方式延伸,从而分别形成把后面将要描述的端板隔开的端板分隔部11a、12a,如图4所示,通过具有透湿性的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13,并借助粘接剂14等材料将热交换部件连接,按照顺序叠置。此外,图4中的符号○、×分别表示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
标号15表示按照交替方式将叠置的每个热交换部件9中的第2纸部件11、12的端板分隔部11a、12a的相邻端部之间密封的第1密封部件,标号16表示按照与第1密封部件15错开的方式将第2纸部件11、12中的端板分隔部11a、12a的相邻侧部之间密封的第2密封部件,它与每个端板分隔部11a、12a以及第1密封部件15一起共同构成相应的端板17,18。标号19表示将每个第1纸部件10的两侧全部盖住并密封的第3密封部件。
下面根据图5~7对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第1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热交换部件9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采用双面波纹纸板制造机或齿条和齿轮等,形成下述的波形部10a,该波形部10a沿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10的宽度方向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规定的尺寸的波形,按照图5所示的(仅仅示出第2纸部件11)方式,将一对平面状第2纸部件11、12的相应的一个端部叠置于第1纸部件10中沿纵向的两个端部上。另外,此时,在第1纸部件10的两个端部中的与第2纸部件11、12相对应的侧面上涂敷热熔型树脂等粘接剂(未图示)。
接着,如图6所示,通过压辊18将两个纸部件10和11、12的重叠部压扁,由于通过上述步骤,将在第1纸部件10的两个端部上形成的两个平面部10b、10c与第2纸部件11、12中的相应一个端部连接,这样在第2纸部件11、12上分别形成端板分隔部11a、12a,从而形成图7所示的热交换部件9。另外,如图8给出的剖面图所示,将第1纸部件10中的两个平面部10b、10c压扁成平面状,并通过涂敷于表面上的粘接剂保持其形状。此时,如果平面部10b、10c位于波形部10a中的波形中的最大处,即波高处附近,则可在内外侧形成均匀的热交换流体通路,这样可在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获得热交换器的效率。
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第1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在通过分隔用纸部件13叠置的每个热交换器部件9之间形成有多个热交换流体通路,形成于第1层的热交换流体通路的一端与其开口朝向图1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端板17连通,其另一端与其开口朝向图1中箭头d所示方向的端板18连通,另外形成于第2层的热交换流体通路的一端与其开口朝向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的端板17连通,其另一端与其开口朝向图1中箭头c所示方向的端板18连通,接着按照下述方式设置剩余的每个热交换流体通路,该方式为:反复依次以交替方式形成上述结构。之后,从图中的箭头a的方向通过每个端板17送入的供给气体、以及从图中的箭头b的方向通过每个端板17送入的排出气体,通过按照相反的方向通过每个热交换流体通路,从而实现温度和湿度的交换,即全热交换,它们分别从箭头c和d所示的方向通过每个端板18、18送出。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采用第1实施例,则热交换部件9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热交换部件9形成有波形部10a,该波形部10a具有沿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10的宽度方向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另外通过将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压扁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平面部10b、10c,通过将平面状第2纸部件11、12的一端叠置于上述两个平面部10b、10c上,并使它们成整体连接,形成端板分隔部11a、12a,这样可使部件的数量减少,很容易进行装配,从而可提高生产性。
另外,如果第2纸部件11、12采用下述的混抄纸,该混抄纸的纸浆纤维中整体或局部掺入有具有热熔粘接性的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化学纤维,或者上述第2纸部件11、12采用薄板等具有热熔粘接性的部件,该薄板整体是以纸浆纤维为基材、通过涂敷具有热熔粘接性的热熔型或乙烯基乙酸酯这样的粘接剂而形成,则可保持将波形部10a压扁而形成的平面部10b、10c的形状,而无需粘接剂或其它的形状保持机构,从而可省略涂敷粘接剂或形状保持步骤,另外可提高生产性。
此外,在具有热熔粘接性的纸部件采用化纤混抄纸的场合,在形成平面部10b、10c时,通过热熔将化学纤维熔化,使薄板的本身的密度增加,这样可减小平面部10b、10c的厚度,从而可相对增加流体通路、并减小流体通路阻抗,因此可提供具有较小压力损失的热交换器。
再有,按照上述结构,如图4所示,虽然每个热交换部件9与位于其之间的分隔用纸部件13之间可通过粘接剂粘接,但是显然可知,如果在该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分留有未涂敷粘接剂的部分,则与按照图4中箭头a所示的方式在其之间形成粘接剂14的部分相比较,按照图4中箭头b所示的方式在热交换部件9与分隔用纸部件13直接相接触的部分更容易使湿度通过,从而可提供湿度交换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还有,按照上述结构,虽然针对在每个热交换部件9的之间设置有分隔用纸部件13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按照图9所示,使每个热交换部件9中的波形部10a之间直接相接触,从而形成热交换流体通路,另外虽然针对通过压辊18将两个纸部件10和11、12的重叠部压扁的场合进行描述,但是也可通过压力机等设备将上述重叠部压扁,显然这样可发挥与前述相同的效果。
(第2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透视图,图11~13为分别表示图10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图14为图13中XIV-XIV线的剖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标号20表示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20由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21构成,该纸部件21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沿宽度方向形成具有规定尺寸的波形部21a,通过按照规定长度将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压扁,从而分别形成作为端板分隔部的平面部21b、21c,沿高度方向将多个上述热交换部件叠置,按照第1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
下面根据图11~13对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第2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20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如图11所示,使用双面波纹纸板制造机或齿条和齿轮等,形成下述的波形部21a,该波形部21a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21的宽度方向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规定的尺寸的波形。接着,按照图12所示方式,通过具有规定长度的压辊22将纸部件21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的波形部21a压扁,如图13所示,形成平面部21b、21c。最好此时通过压扁方式形成的弯曲形状呈正规的形状,如图14所示,不以重叠的方式形成较薄的形状,这样可增加流体通路的横截面积并减小压力损失。最后,在平面部21b、21c涂敷作为形状保持部件的热熔型树脂等粘接剂,或按照图15所示方式通过粘接胶带46等约束带保持形状而形成热交换部件20。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采用第2实施例,由于热交换部件2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按照规定长度将具有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21的宽度方向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的波形部21a压扁,或者将波形部21a中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压扁,分别形成作为端板分隔部的平面部21b、21c,这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很容易进行装配,从而可提高生产性。
此外,按照上述结构,虽然针对采用粘接胶带46等这样的形状保持部件以便保持平面部21b、21c的形状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来保持形状,该方式为:如图16所示,在形成平面部21b、21c的区域,预先涂敷热熔型或乙烯基乙酸酯等具有热熔粘接性的粘接剂23,之后将该部分压扁形成平面部21b、21c再将弯折部粘接,作为替换方式,如果纸部件21采用下述的混抄纸,该混抄纸的纸浆纤维中整体或局部掺入有具有热熔粘接性的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化学纤维,或者上述第2纸部件11、12采用薄板等具有热熔粘接性的部件,该薄板整体是以纸浆纤维为基材、通过涂敷具有热熔粘接性的热熔型或乙烯基乙酸酯粘接剂而形成,则无需形状保持部件,从而可省略涂敷粘接剂或形状保持步骤,这样可提高生产性。
此外,在具有热熔粘接性的纸部件采用化纤混抄纸的场合,在形成平面部21b、21c时,通过热熔将化学纤维熔化,使薄板的本身的密度增加,这样可减小平面部21b、21c的厚度,从而可相对增加流体通路、并减小流体通路阻抗,因此可提供具有较小压力损失的热交换器。
再有,按照上述结构,虽然上面没有进行具体描述,但是与第1实施例的场合相同,该结构适合于在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叠置的热交换部件之间的场合,以及上述分隔用纸部件不设置上述部件之间的场合中的任何一个,而在上述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热交换部件之间的场合,如果上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留有未涂敷粘接剂的部分,显然可使湿气更加容易通过,从而可提供湿度交换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第3实施例)
图17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透视图,图18和图19为分别表示图17所示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图20为沿图19中XX-XX线的剖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标号24表示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24由纸部件25形成,该纸部件25由第1波形部25a和第2波形部25b、25c(图中仅仅示出一个)构成,该第1波形部25a在沿纵向的中间部处沿宽度方向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上述第2波形部25b、25c在沿纵向的两个端部与第1波形部25a同时形成,另外具有小于上述波形的波形,它用作端板分隔部。
下面根据图18和图19对按照上述构成的第3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24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按照图18所示方式,采用由2种尺寸的齿形部26a、26b组合成的比如双面波纹纸板制造机或齿条和齿轮等波形部形成机构,在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25的沿纵向的中间部和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同时形成第1和第2波形部25b、25c。最后,在平面部25b、25c上涂敷作为形状保持部件的热熔型树脂等粘接剂,或按照图19所示方式通过粘接胶带27等约束带保持形状而形成热交换部件24。
另外,通过下述方式可在无需产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形成尺寸不同的两个波形,该方式为:使按照上述方式形成的第1和第2波形部25a和25b、25c中的两个波形部的形状类似,从而使与间距P相对应的波长相等,如图20所示。另外,第2波形部25b、25c中的波形越小越可减小端板处的压力损失,最好两个波形的中心线按照图20所示方式保持一致。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采用第3实施例,由于可同时形成第1波形部25a,以及第2波形部25b、25c,该第1波形部25a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的尺寸的波形,上述第2波形部25b、25c位于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其具有小于第1波形部25a的波形,并且构成端板分隔部,这样可省略第1、2实施例中的通过压扁方式形成平面部的工序,因此可提高生产性。
(第4实施例)
图21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在该图中,标号28表示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28由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29形成,该纸部件29由第1波形部29a、29b以及第2波形部29c构成,该第1波形部29a、29b位于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它具有构成端板分隔部的较小的波形,上述第2波形部29c位于除去上述的两个波形部29a、29b的区域的中间部,它具有大于上述波形的并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其表面上形成有细小的折痕30。
下面根据图21对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第4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28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双面波纹纸板制造机或齿条和齿轮等,在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29的整个区域,沿宽度方向形成具有较小尺寸的波形部。之后,留出上述波形部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在剩余的中间部上形成第2波形部29c,该第2波形部29c大于前述的波形部,并且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此时,在上述沿纵向的两个端部上留出的区域上分隔出第1波形部29a、29b,并且在第2波形部29c的表面上形成作为较小波形部的痕迹的细小的折痕。最后,在第1波形部29a、29b上涂敷作为形状保持部件的热熔型等粘接剂,或者按照图示方式通过粘接胶带31等的约束带保持形状,从而形成热交换部件28。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采用第4实施例,由于在纸部件29的整个区域沿宽度方向形成有较小的波形部,在上述波形部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留出规定的区域,在剩余的中间部上形成第2波形部29c,该第2波形部29c大于前述波形部,并且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在两个端部留出区域分隔出第1波形部29a、29b,显然与上述第3实施例的场合相同,可省略通过压扁方式形成平面部的工序,从而可提高生产性,另外通过在第2波形部29c上形成的细小的折痕30,可增加传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第5实施例)
图22~27分别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逆流型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端部密封结构的变换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2表示下述的结构,该结构是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在两个端板分隔部32、33的端部之间以热熔方式涂敷热熔型等热塑性材料,在其硬化的同时,以规定间距将两个端板分隔部32、33连接,从而形成密封部件34,按照上述结构,由于密封部件34采用成本较低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其硬化时的本身的粘接性将两个端板分隔部32、33连接,这样可在无需粘接剂等材料的情况下,使成本降低,并且可提高生产性。
此外,图23、图24和图25表示按照下述方式形成的结构,该方式为:将相邻的两个端板分隔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弯曲,通过粘接剂等材料将该弯曲的端部叠置于另一端部上而实现连接。另外,图23表示下述结构,即按照图示方式将其中一个端板分隔部35的端部弯曲,将其叠置于在另一个端板分隔部36中的端部上,图24表示下述结构,即将其中一个端板分隔部37的端部按照图示方式弯曲,将上述弯曲部按照由另一个端板分隔部38的端部包住的方式叠置于后者上,从而实现连接,图25表示下述的结构,即分别使两个端板分隔部39、40的相应端部倾斜弯曲,将该弯曲部叠置从而实现连接,按照上述结构,由于除了粘接剂以外,无需采用用于密封的部件,这样可降低成本,并且可提高生产性,如果端板分隔部适合采用具有热熔粘接性的材料,则不但无需粘接剂,而且还可降低成本。
再有,如图26所示,通过使端部的弯曲角度θ小于90°,这样可使流体的流动41保持平滑,从而减小入口处的压力损失。另外,如上所述,按照图23~25所示的结构,虽然针对相邻的端板分隔部的端部之间的弯曲形状为不同的形式的场合进行描述,但是也可按照图27所示的方式,将两个端板分隔部42、43的端部以对称方式弯曲,从而实现连接,由于两个端部相同,从而很容易进行弯曲的工序,另外可提高生产性。
(第6实施例)
虽然上面通过第3实施例对端板分隔部的密封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可在按图28所示的方式叠置而构成热交换器的每个热交换部件44中的逆流部的周围缠绕粘接胶带45以便防止流体泄漏。按照上述结构,与按照第1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方式,通过密封部件将每层的侧面进行密封的情况相比较,可以较低的成本,很容易地进行密封,这样可降低成本,并且可提高生产性。
按照上述方式,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下述的热交换器中,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本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每个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以及一对第2纸部件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部、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平面部,上述一对第2纸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该方式为:该对第2纸部件的一端分别以重叠方式与上述每个平面部连接,其另一端沿纵向呈平面状延伸,这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很容易进行装配作业,从而可提供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由于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每个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以及一对第2纸部件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部、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平面部,上述一对第2纸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该方式为:该对第2纸部件的一端分别以重叠方式与上述每个平面部连接,其另一端沿纵向呈平面状延伸,另外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每个热交换部件之间,这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很容易进行装配作业,从而这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很容易进行装配作业,从而可提供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上述权利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由于第2纸部件具有热熔粘接性,这样可提供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方案,由于在下述的热交换器中,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每个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上述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构成,上述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部、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而形成规定长度的平面部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这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很容易进行装配作业,从而可提供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由于在下述的热交换器中,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每个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上述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构成,上述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部、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而形成规定长度的平面部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另外具有透湿性的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每个热交换部件之间,这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很容易进行装配作业,从而可提供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由于通过形状保持部件保持端板分隔部,从而可提供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由于纸部件具有热熔粘接性,这样可提供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又另一所述的方案,由于采用化纤混抄纸,显然可提高生产性,从而可提供具有较低压力损失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又再一技术方案,由于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热塑性材料按照规定间距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密封,这样可提供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基础上采用本发明又另一方案,由于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将相邻的端部分隔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弯曲,并且将其与另一个分隔部中的端部叠置密封,这样可提供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再一所述的方案,由于上述端板分隔部的端部按照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弯曲,显然可提高生产性,从而可提供压力损失低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再另一所述的方案,由于每个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与分隔用纸部件之间的接触部按照留出一部分的方式接合,显然可提高生产性,从而可提供湿度交换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如果在所述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又一所述的方案,由于叠置的每个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的周围缠绕有粘接胶带,这样可提供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热交换器。
如果采用又另一所述的方案,由于包括下述步骤:沿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波形部,将一对呈平面状的第2纸部件的每个端部分别叠置于上述第1纸部件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通过将上述第1和第2纸部件中的重叠部压扁而将上述两个纸部件的端部连接并使压扁部呈平面状形成端板分隔部,从而可提供具有良好生产性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如果采用又一所述的方案,由于包括下述步骤: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波形部,通过将上述纸部件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压扁而使规定区域呈平面状并形成端板分隔部,这样可提供具有良好生产性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如果采用再一所述的方案,由于包括下述步骤:在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纵向中间部沿宽度方向形成第1波形部,同时在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形成第2波形部,该第1波形部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上述第2波形部具有比上述第1波形部中的小的波形,从而可提供具有更加优良生产性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如果采用再另一所述的方案,由于包括下述步骤: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具有较小波形的第1波形部,在上述纸部件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中留出规定区域、并形成比上述第1波形部中的大的并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的第2波形部,从而可提供具有良好生产性以及良好热交换率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Claims (26)

1.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构成,上述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具有波形部,并且通过将沿纵向的两端压扁而形成规定长度的平面部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纸部件具有热熔粘接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各热交换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用纸部件具有透湿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形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端板分隔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纸部件采用化纤混抄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热塑性材料按照规定间距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弯曲,并且将其与另一个分隔部中的端部叠置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板分隔部的端部按照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与分隔用纸部件之间的接触部按照留出一部分的方式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的周围缠绕有粘接胶带。
12.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可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在按照多层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之间沿相对的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部件由具有透湿性的第1纸部件以及一对第2纸部件构成,上述第1纸部件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尺寸的波形部,并且,上述第1纸部件分别形成有平面部,上述一对第2纸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分别形成有用于分隔端板的端板分隔部,该方式为:该对第2纸部件的一端分别以重叠方式与上述每个平面部连接,其另一端沿纵向呈平面状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纸部件具有热熔粘接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平面状分隔用纸部件设置于上述各热交换部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用纸部件具有透湿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形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端板分隔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纸部件采用化纤混抄纸。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热塑性材料按照规定间距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密封。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板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将相邻的端板分隔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弯曲,并且将其与另一个分隔部中的端部叠置密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板分隔部的端部按照沿供给气体和排出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弯曲。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与分隔用纸部件之间的接触部按照留出一部分的方式接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叠置的各热交换部件中的逆流部的周围缠绕有粘接胶带。
23.一种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波形部的工序;通过将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两端部压扁使规定的区域呈平面状形成端板分隔部的工序;保持该形状的工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形成波形部的工序包括下述工序:在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中间部沿宽度方向形成第1波形部,同时在沿纵向的两个端部形成第2波形部,该第1波形部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上述第2波形部具有比上述第1波形部中的小的波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形成波形部的工序包括下述工序:沿上述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具有较小波形的第1波形部,在上述纸部件中的沿纵向的两个端部中留出规定区域、并形成比上述第1波形部中的大的并具有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路的规定尺寸的波形的第2波形部。
26.一种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沿具有透湿性的纸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波形部的工序;将一对呈平面状的第2纸部件的各一端部分别叠置于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两端部的工序;通过将上述纸部件的纵向两端部压扁使规定的区域呈平面状形成端部分隔部的工序;保持该形状的工序。
CNB971225451A 1996-09-12 1997-09-10 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5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1990/1996 1996-09-12
JP24199096A JP3362611B2 (ja) 1996-09-12 1996-09-12 熱交換器および該熱交換器の熱交換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41990/96 1996-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188A CN1182188A (zh) 1998-05-20
CN1148560C true CN1148560C (zh) 2004-05-05

Family

ID=1708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225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560C (zh) 1996-09-12 1997-09-10 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032730A (zh)
EP (1) EP0829692B1 (zh)
JP (1) JP3362611B2 (zh)
CN (1) CN1148560C (zh)
CA (1) CA2214614C (zh)
DE (1) DE69727181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0613B2 (en) * 1996-02-01 2002-10-08 Ingersoll-Rand Energy Systems Corporation Dual-density header fin for unit-cell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JP4174146B2 (ja) * 1999-09-28 2008-10-2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の製造方法
AUPQ619900A0 (en) * 2000-03-14 2000-04-06 Urch, John Francis Total-heat moulded frame heat exchanger
JP4732609B2 (ja) * 2001-04-11 2011-07-27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熱交換器コア
AU2002304108B2 (en) 2001-06-01 2004-04-22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imited Total heat exchange element-use paper
US6634419B1 (en) * 2002-05-31 2003-10-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pass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er
JP2004132589A (ja) * 2002-10-09 2004-04-30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416508C (en) * 2003-01-17 2008-11-18 Martin Gagnon A stackable energy transfer core spacer
EP1590608A1 (en) * 2003-02-03 2005-11-02 Lg Electronics Inc. Heat exchanger of ventilating system
ITMI20030364A1 (it) * 2003-02-28 2004-09-01 Antonio Gigola Pannello scambiatore per impianti di circolazione d'aria e impianto con tale pannello.
US7147050B2 (en) * 2003-10-28 2006-12-12 Capstone Turbine Corporation Recuperator construction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US7065873B2 (en) * 2003-10-28 2006-06-27 Capstone Turbine Corporation Recuperator assembly and procedures
WO2005045345A2 (en) * 2003-10-28 2005-05-19 Capstone Turbine Corporation Recuperator construction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DE10357307A1 (de) * 2003-12-05 2005-07-14 2H Kunststoff Gmbh Kontaktkörpe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Verdunstungsbefeucht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ntaktkörpers
CA2487459A1 (en) * 2004-11-09 2006-05-09 Venmar Ventilation Inc. Heat exchanger core with expanded metal spacer component
US20060260790A1 (en) * 2005-05-18 2006-11-23 Mark Theno Heat exchanger core
JP4901283B2 (ja) * 2006-04-21 2012-03-21 学校法人同志社 スタ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77016B2 (ja) * 2007-03-30 2012-0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熱交換素子
PL2138792T3 (pl) * 2007-04-17 2019-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posób wytwarzania elementu wymiennika ciepła całkowitego i element wymiennika ciepła całkowitego
GB2463004A (en) * 2008-08-26 2010-03-03 Daniel Carl Lane Heat exchanger in a 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system
WO2010030719A2 (en) * 2008-09-10 2010-03-18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KR101070648B1 (ko) * 2009-02-02 2011-10-07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기식 열교환기
US8135804B2 (en) * 2009-07-07 2012-03-13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for scheduling and rescheduling vehicle service appointments
WO2011069015A2 (en) * 2009-12-02 2011-06-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 Body Corporate Microchannel expanded heat exchanger
BE1019687A3 (fr) * 2010-06-11 2012-10-02 Greencom Dev Scrl Corps d'echange thermique et echangeur comprenant un tel corps d'echange.
DE102010050519A1 (de) * 2010-11-08 2012-05-10 Nft Nanofiltertechnik Gmbh Wärmetauscher
RU2568230C2 (ru) * 2010-12-22 2015-11-10 Флексэнерджи Энерджи Системз, Инк.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 вторичной складчатостью
CN102538547A (zh) * 2010-12-28 2012-07-04 常州碳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调节型高散热膜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US9310141B2 (en) 2011-06-22 2016-04-12 Gerald William Niebur Counter current heat exchange module
JP2015509178A (ja) * 2011-12-19 2015-03-26 ディーポイント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dPoint Technologies Inc. 向流式エネルギー回収換気装置(erv)コア
ES2527826T3 (es) 2012-01-20 2015-01-30 Zehnder Verkaufs- Und Verwaltungs Ag Elemento de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KR101440723B1 (ko) * 2013-03-14 2014-09-17 정인숙 현열교환기, 이를 포함하는 열회수 환기장치, 및 그 해빙운전과 점검운전 방법
ES2685068T3 (es) 2013-07-19 2018-10-05 Westwind Limited Elemento de intercambiador de calor/entalpía y método para la producción
US9630132B2 (en) 2014-07-01 2017-04-25 Caterpillar Inc. Fluid filtering system
CN104896977A (zh) * 2015-03-09 2015-09-09 上海交通大学 一体化一次表面微通道紧凑式换热器
US10533810B2 (en) 2015-05-20 2020-01-14 Other Lab, Llc Near-isothermal compressor/expander
NL2015042B1 (nl) * 2015-06-29 2017-01-24 Airco-Kenniscentrum Nl Enthalpie-uitwisselende eenheid ter verkleining van de invloed van de oppervlaktespanning, enthalpie-uitwisselaar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enthalpie-uitwisselende eenheid.
NL2015996B1 (en) * 2015-12-21 2017-06-30 Recair Holding B V Heat exchanger.
US10845133B2 (en) 2017-10-10 2020-11-24 Other Lab, Llc Conformable heat exchanger system and method
JP2020081941A (ja) * 2018-11-21 2020-06-0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型反応器
US11253958B2 (en) * 2019-01-29 2022-02-22 Treau, Inc. Polymer film heat exchanger s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1990652B2 (en) * 2020-04-17 2024-05-21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Fuel cell system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welded heat exchange plat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11391487B2 (en) 2020-09-17 2022-07-19 Bradford D Wallace Air to air cross flow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CA3143766A1 (en) * 2020-12-28 2022-06-28 Zhongshan Fortune Wa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Heat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15E (fr) * 1924-06-13 1925-07-24 C Ad Hubert Construction cellulaire constituée par des éléments amovibles, en forme de plaques, applicable aux échangeurs de chaleur
GB316718A (en) * 1928-05-23 1929-08-08 Howden James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ir heaters
US1880844A (en) * 1928-06-08 1932-10-04 Aerocar Corp Roa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812165A (en) * 1953-02-06 1957-11-05 Air Preheater Header units for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US2959400A (en) * 1957-11-27 1960-11-08 Modine Mfg Co Prime surface heat exchanger with dimpled sheets
US2988033A (en) * 1958-06-18 1961-06-13 Wilmot Breeden Ltd Heat exchangers
US3291206A (en) * 1965-09-13 1966-12-13 Nicholson Terence Peter Heat exchanger plate
US3613782A (en) * 1969-08-27 1971-10-19 Garrett Corp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US3759323A (en) * 1971-11-18 1973-09-18 Caterpillar Tractor Co C-flow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US4022050A (en) * 1975-12-04 1977-05-10 Caterpillar Tractor C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eat exchanger steel
US4384611A (en) * 1978-05-15 1983-05-24 Hxk Inc. Heat exchanger
DE2905732C2 (de) * 1979-02-15 1985-07-11 Interliz Anstalt, Vaduz Platten-Wärmetauscher
JPS5625696A (en) * 1979-08-07 1981-03-12 Toshimi Kuma Heat exchanging element
US4352393A (en) * 1980-09-02 1982-10-0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Heat exchanger having a corrugated sheet with staggered transition zones
JPS57122289A (en) 1981-01-21 1982-07-30 Toshiba Corp Counter flow type heat exchanger
JPS5895A (ja) * 1981-06-23 1983-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紙製熱交換器の製作方法
US4460388A (en) * 1981-07-17 1984-07-17 Nippon Soken, Inc. Total heat exchanger
JPS58156190A (ja) * 1982-03-11 1983-09-17 Ngk Spark Plug Co Ltd 熱交換器
JPS5924195A (ja) 1982-07-29 1984-02-07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熱交換器用部材及び熱交換器
JPS602888A (ja) * 1983-06-18 1985-01-09 Seibu Giken:Kk 熱交換素子
JPS60238688A (ja) * 1984-05-11 1985-1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
GB8505006D0 (en) * 1985-02-27 1985-03-27 Secretary Trade Ind Brit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s
FI852200A0 (fi) * 1985-05-31 1985-05-31 Orpocon Oy Vaermevaexlare och ett saett att framstaella densamma.
JPS62136787A (ja) * 1985-12-07 1987-06-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調理器用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2136787U (zh) 1986-02-19 1987-08-28
JPS6329195A (ja) * 1986-07-18 1988-02-0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ハニカム型熱交換器
EP0336407B1 (de) * 1988-04-06 1993-03-03 Elpag Ag Chur Wärmeaustauscher
JP2804156B2 (ja) * 1990-05-21 1998-09-24 カル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の製造方法
US5216580A (en) * 1992-01-14 1993-06-01 Sun Microsystems, Inc. Optimized integral heat pipe and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 arrangement
AU7738494A (en) * 1993-09-27 1995-04-18 Eberhard Paul Channel heat exchanger
JP3407474B2 (ja) * 1995-05-24 2003-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3612826B2 (ja) * 1995-11-29 2005-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素子
JPH09296808A (ja) * 1996-05-02 1997-11-18 Takashi Takahashi 流体流動制御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29692A2 (en) 1998-03-18
EP0829692B1 (en) 2004-01-14
CA2214614C (en) 2002-11-19
CN1182188A (zh) 1998-05-20
DE69727181D1 (de) 2004-02-19
EP0829692A3 (en) 1999-07-21
US6032730A (en) 2000-03-07
CA2214614A1 (en) 1998-03-12
JP3362611B2 (ja) 2003-01-07
DE69727181T2 (de) 2004-10-21
JPH1089879A (ja) 199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560C (zh) 热交换器以及该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97199C (zh) 逆流型热交换器
CN1205452C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122C (zh) 滤清元件
CN1113217C (zh) 使用三种热交换流体的板式换热器
CN1145777C (zh) 具有电加热器的热交换器芯件
CN100342203C (zh) 外装有散热片部件的传热管
CN100339675C (zh) 传热管以及装有这种传热管的换热器
CN1144730C (zh) 包装成形机器和成形方法,相应的包装袋及其封闭装置
CN1057156C (zh) 叠层型热交换器
CN1076138A (zh) 过滤器装置及过滤器元件
CN1870251A (zh) 散热装置
CN1593964A (zh) 带有护盖的电加热装置
CN101541522A (zh) 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
CN1102472A (zh) 用于空气调节器的冷却组件和排水罩
KR20050065650A (ko) 열 교환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0777094A2 (en) Heat exchanging element
CN1666076A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的热交换器
CN1620591A (zh) 热交换翅片及其制造方法
US6378604B1 (en) To heat exchanger
CN101069057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080A (zh) 生产热交换器的方法和该方法生产的热交换器
CN1189603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04796A (ko) 전열교환기 및 전열교환기의 제조방법
CN1160844A (zh) 热交换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