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6373A - 光学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6373A
CN114846373A CN202080087726.7A CN202080087726A CN114846373A CN 114846373 A CN114846373 A CN 114846373A CN 202080087726 A CN202080087726 A CN 202080087726A CN 114846373 A CN114846373 A CN 114846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laminate
film
absorption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77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村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46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含反射型偏振板(200)和吸收型偏振板(100)、且兼顾了高偏振度和高亮度的光学层叠体(1)。本发明提供光学层叠体(1),其为包含反射型偏振板(200)和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光学层叠体(1),将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设为Py1〔%〕、并将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设为Py2〔%〕时,上述光学层叠体满足式子:Py1≥98.00、以及式子:Py1>Py2。

Description

光学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
背景技术
偏振板广泛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尤其在近年来广泛地用于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之类的各种移动设备(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偏振板,一般使用在直线偏振片的单面或双面具有热塑性树脂膜的吸收型偏振板。
日本特开2017-211434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依次包含粘合剂层、偏振膜(相当于上述吸收型偏振板)以及反射型偏振板的层叠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1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为了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而在背光侧的吸收型偏振板与背光之间配置反射型偏振板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包含反射型偏振板和吸收型偏振板、且兼顾了高偏振度和高亮度的光学层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光学层叠体。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为包含反射型偏振板和吸收型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
将上述反射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设为Py1〔%〕、并将上述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设为Py2〔%〕时,所述光学层叠体满足下述式(1)和式(2):
Py1≥98.00 (1)
Py1>Py2 (2)。
〔2〕根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将上述反射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设为Ty1〔%〕、并将上述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设为Ty2〔%〕时,所述光学层叠体还满足下述式(3):
Ty1<Ty2 (3)。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将上述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设为Ty2〔%〕时,Ty2为44.5%以上。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为99.85%以上。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为43.0%以上。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包含反射型偏振板和吸收型偏振板、且兼顾了高偏振度和高亮度的光学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图3]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又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层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详细说明。
[1]光学层叠体的构成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以下,也简称为“光学层叠体”。)包含反射型偏振板和吸收型偏振板。
图1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1具备:反射型偏振板200、以及层叠于该反射型偏振板200之上的吸收型偏振板100。在光学层叠体1中,吸收型偏振板100具备:偏振片5、以及隔着第1粘接剂层15而层叠于该偏振片5的一个面的第1保护膜10。反射型偏振板200隔着粘合剂层30而层叠于偏振片5中的与第1保护膜10相反侧的面上。该反射型偏振板200是互相隔着粘合剂层(未图示)或粘接剂层(未图示)而层叠的2片增亮膜(第1增亮膜201和第2增亮膜202)。
图2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截面图。构成图2所示的光学层叠体2的吸收型偏振板100也具备:偏振片5、以及隔着第1粘接剂层15而层叠于该偏振片5的一个面的第1保护膜10。构成该光学层叠体2的反射型偏振板200隔着粘合剂层30而层叠于第1保护膜10的外侧的面。该反射型偏振板200是互相隔着粘合剂层(未图示)或粘接剂层(未图示)而层叠的2片增亮膜(第1增亮膜201和第2增亮膜202)。
图3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又一例的概略截面图。在图3所示的光学层叠体3中,吸收型偏振板100具备:偏振片5、隔着第1粘接剂层15而层叠于该偏振片5的一个面的第1保护膜10、以及隔着第2粘接剂层25而层叠于该偏振片5的另一面的第2保护膜20。反射型偏振板200隔着粘合剂层30而层叠在吸收型偏振板100上。该反射型偏振板200是互相隔着粘合剂层(未图示)或粘接剂层(未图示)而层叠的2片增亮膜(第1增亮膜201和第2增亮膜202)。
如图1~图3所示,吸收型偏振板100与反射型偏振板200优选隔着粘合剂层而层叠、或者隔着粘接剂层而层叠。吸收型偏振板100优选与该粘合剂层或该粘接剂层相接。反射型偏振板200优选与该粘合剂层或该粘接剂层相接。
[2]反射型偏振板、吸收型偏振板和光学层叠体的光学特性
光学层叠体中所含的反射型偏振板200和吸收型偏振板100就光学特性而言满足下述式(1)和式(2)。
Py1≥98.00 (1)
Py1>Py2 (2)
式中,Py1表示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以下,也简称为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偏振度Py1”。),Py2表示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以下,也简称为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偏振度Py2”。)。
通过满足式(1)和式(2),能够提供兼顾了高偏振度和高亮度的光学层叠体。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偏振度Py1设为98.00%以上、且将偏振度Py1设为相对地高于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偏振度Py2,由此能够实现光学层叠体的高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以下,也简称为光学层叠体的“偏振度Py3”。),并且能够实现光学层叠体的高亮度。
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偏振度Py1优选为98.10%以上,更优选为98.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8.3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8.40%以上。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也优选偏振度Py1为98.50%以上、进一步为98.70%以上、更进一步为99.90%以上。偏振度Py1为100%以下,可以为99.98%以下,也可以为99.96%以下,也可以为99.94%以下。
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可以增大偏振度Py1〔%〕与偏振度Py2〔%〕之差。从上述观点出发,该差以下述顺序优选为0.5%以上、1%以上、2%以上、3%以上、4%以上、5%以上(例如,6%以上、7%以上或8%以上)。该差例如为20%以下,可以为18%以下,或者也可以为15%以下,或者也可以为13%以下。
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偏振度Py2只要满足上述式(2)就没有特别限制。吸光度Py2通常为98%以下,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优选为96%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2%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下,特别优选为89%以下。偏振度Py2通常为80%以上,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2%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
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光学层叠体中所含的反射型偏振板200和吸收型偏振板100优选还满足下述式(3)。
Ty1<Ty2 (3)
式中,Ty1表示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以下,也简称为反射型偏振板200的“透射率Ty1”。),Ty2表示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以下,也简称为吸收型偏振板100的“透射率Ty2”。)。
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可以增大透射率Ty2〔%〕与透射率Ty1〔%〕之差。从上述观点出发,该差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上。该差例如为10%以下,可以为5%以下。
透射率Ty1和透射率Ty2例如可以选自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透射率Ty1和透射率Ty2通常小于50%。从高偏振度与高亮度的兼顾的观点出发,透射率Ty2优选为43%以上,更优选为44.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6%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47%以上。另外,透射率Ty2优选为49%以下,更优选为48%以下,例如为46%~48%。进一步提高透射率Ty2在以下方面是有利的:相对于光学层叠体中所含的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偏振度Py2,使该光学层叠体的偏振度Py3提高。
光学层叠体能够示出优异的偏振度Py3。偏振度Py3优选为99.85%以上,还可以为99.86%以上、99.87%以上、99.90%以上、99.92%以上、99.95%以上或99.98%以上。
从亮度提高的观点出发,光学层叠体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以下,也简称为光学层叠体的“透射率Ty3”。)优选为43.0%以上。透射率Ty3为50%以下,通常小于50%。
[3]反射型偏振板
反射型偏振板200是具有将背光分离为透射偏振光与反射偏振光或散射光的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反射型偏振板使平行于透射轴的偏振光成分在维持其偏振光状态的情况下透射。在反射型偏振板具有将背光分离为透射偏振光与反射偏振光的功能的情况下,平行于反射轴的偏振光成分在维持其偏振光状态的情况下发生反射。反射轴正交于透射轴。在反射型偏振板具有将背光分离为透射偏振光与散射光的功能的情况下,将平行于散射轴的偏振光成分以散射光的形式反射。散射轴正交于透射轴。
将反射型偏振板200配置在吸收型偏振板100上,由此可以提高背光的利用效率,因此,与不使用反射型偏振板200而仅使用吸收型偏振板100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
作为反射型偏振板200,可以使用具有上述功能的市售品。
光学层叠体中所含的反射型偏振板200例如可以是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的1片增亮膜,或者也可以是2片以上的该增亮膜、通常可以是3片以下的该增亮膜的组合、优选2片该增亮膜的组合。在层叠2片以上的该增亮膜作为反射型偏振板200的情况下,这些增亮膜可以隔着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进行层叠。在组合2片以上的上述增亮膜的情况下,以各个增亮膜的透射轴互相平行的方式进行层叠。通过组合2片以上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与仅由1片偏振光转换元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偏振度Py1。
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例如可举出各向异性反射偏振片。作为各向异性反射偏振片,例如可举出透射一个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并反射另一个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各向异性多重薄膜等。
关于上述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偏振度Py1和透射率Ty1,在反射型偏振板200由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的1片增亮膜构成的情况下,分别是指该1片增亮膜的偏振度和透射率,在反射型偏振板200是层叠2片以上的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的增亮膜而成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分别是指该层叠体的偏振度和透射率。此时的偏振度和透射率是包含介于增亮膜间的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在内的偏振度和透射率。
作为形成上述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的粘合剂或粘接剂,可以使用后述的粘合剂或粘接剂。
作为上述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例如可以使用不对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偏振度Py1和透射率Ty1、以及光学层叠体的偏振度Py3和透射率Ty3造成影响、或大致上不造成影响的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
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从光学层叠体和液晶显示装置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70μm以下。
在光学层叠体中,反射型偏振板200优选以其反射轴与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层叠于吸收型偏振板100。所谓的平行或大致平行,具体而言,是指上述角度为0±5°。上述角度为上述范围内在抑制黑色显示时的漏光、进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方面是有利的。
在反射型偏振板200是包含2片以上的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的膜的层叠体的情况下,该2片以上的膜优选以它们的反射轴为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进行层叠。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平行或大致平行,具体而言,是指它们的反射轴所成的角度为0±5°。该角度为上述范围内在抑制黑色显示时的漏光、进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方面是有利的。
[4]吸收型偏振板
吸收型偏振板100是包含偏振片、以及贴合于该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的保护膜的光学元件。保护膜也可以贴合于偏振片的双面。在此所说的偏振片是指具有以下性质的吸收型的直线偏振片:吸收具有平行于其吸收轴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并透射具有正交于吸收轴(与透过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
偏振片例如可以是使碘等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于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取向而得的材料。偏振片可以是在单层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二色性色素发生了吸附取向而得的材料,也可以是在基材膜上设置了二色性色素发生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树脂层而得的两层以上的层叠膜。这样的偏振片可以通过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各种方法来制造。
上述偏振片例如可以通过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来制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单轴拉伸的工序;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进行染色,由此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利用硼酸水溶液的处理以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吸收型偏振板100的偏振度Py2和透射率Ty2例如可以通过在上述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中调整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染色液中的二色性色素的浓度、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浸渍时间、染色液的温度等制造条件来控制。
在单层的聚乙烯醇树脂膜吸附取向二色性色素而成的偏振片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
偏振片可以是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使二色性色素取向、并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成的固化膜。该偏振片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在由热塑性树脂膜等构成的基材膜上、或设置于该基材膜之上的取向层上,涂敷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和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并干燥,通过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使涂敷膜中所含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从而固化。如此所得到的基材膜与偏振片(固化膜)的层叠体可以用作吸收型偏振板100。
用于形成上述固化膜的基材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一般而言,从强度、处理性等操作性的观点出发,该基材膜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在吸收型偏振板100中,作为贴合于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的保护膜,可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以及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乙烯醇以及聚乙酸乙烯酯等乙烯醇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酮系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聚苯醚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所构成的树脂膜。
上述热塑性树脂之中,优选使用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任一者或它们的混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意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1种”。
在吸收型偏振板100中,在偏振片的双面贴合有保护膜的情况下,这些保护膜可以是互为同种的树脂所构成的膜,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种的树脂所构成的膜。
保护膜可以是兼具相位差膜等光学功能的保护膜。例如,可以通过将上述热塑性树脂所构成的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或者在该膜上形成液晶层等,由此制成被赋予了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
在保护膜中可以添加任意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举出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防静电剂、颜料和着色剂等。
从光学层叠体的薄型化和耐久性等观点出发,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
保护膜的折射率例如为1.46~1.55。
保护膜例如可以隔着粘接剂层而层叠于偏振片。
作为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例如可举出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等。
作为水系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水系二液型氨基甲酸酯系乳液粘接剂等。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是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包含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聚合性引发剂的粘接剂、包含光反应性树脂的粘接剂、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反应性交联剂的粘接剂等。作为上述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举出光固化性环氧系单体、光固化性(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光固化性氨基甲酸酯系单体等光聚合性单体、或源自这些单体的低聚物等。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包含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产生中性自由基、阴离子自由基、阳离子自由基之类的活性种的物质的引发剂。
在使用了粘接剂的偏振片与保护膜的贴合之前,根据需要,可以对偏振片的贴合面和/或保护膜的贴合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例如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炎(flame)处理、皂化处理等。
[5]粘合剂层
作为形成用于吸收型偏振板100与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层叠的粘合剂层30的粘合剂,可举出例如: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作为基础聚合物,并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等交联剂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
粘合剂层30的厚度例如为1~40μm,优选为3~25μm。
粘合剂层30的折射率例如为1.46~1.52。当在偏振片的单面或双面贴合保护膜、且粘合剂层30与该保护膜相接时,粘合剂层30的折射率可以与保护膜的折射率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两个折射率不同的情况下,它们之差例如为大于0.00且0.06以下,可以为0.05以下。粘合剂层30的折射率可以比保护膜的折射率更大,也可以更小。
为了吸收型偏振板100与反射型偏振板200的层叠,也可以使用粘接剂层来代替粘合剂层。作为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举出上述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等。
[6]可对光学层叠体任意附加的其他要素
作为可对光学层叠体任意附加的其他要素,可举出例如:层叠于光学层叠体的一面或双面的防护膜;层叠于光学层叠体的一面或双面的粘合剂层;层叠于该粘合剂层的表面的隔离膜(剥离膜);层叠于光学层叠体的一面或双面的偏振片以及反射型偏振板以外的其他光学功能层等。
[7]液晶显示装置
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层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依次包含背光60、光学层叠体1、以及液晶单元50。图4是使用了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1作为光学层叠体的例子。
光学层叠体以其吸收型偏振板100成为液晶单元50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即,以反射型偏振板200成为背光60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光学层叠体可以隔着粘合剂层40而层叠在液晶单元50上。
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可以是以往公知的任何方式。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优选为面内切换(IPS)、垂直取向(VA)模式。
包含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该光学层叠体为高偏振度且高亮度,因而可得到优异的可视性和亮度。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而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定。
<制造例1:吸收型偏振板A的制作>
将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皂化度:99.9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约2400)浸渍于30℃的纯水中30秒钟后,在28℃下浸渍于碘:0.45mM、碘化钾:2质量%的水溶液中100秒钟,进行染色处理。将经染色处理的聚乙烯醇膜在55℃下浸渍于碘化钾:12质量%、硼酸:4质量%的水溶液中70秒,进行交联处理。将经交联处理的聚乙烯醇膜用5℃的纯水洗涤3秒钟后,在60℃下干燥150秒钟,得到厚度12μm的直线偏振片(吸收型)。从纯水中的浸渍起直到干燥为止,一边拉伸一边进行处理,总拉伸倍率为约5.6倍。
在所得到的直线偏振片的单面隔着聚乙烯醇系粘接剂而贴合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厚度20μm,折射率1.48,Konica Minolta(株)制)后,使之在80℃下干燥5分钟,得到由直线偏振片/粘接剂层/TAC膜构成的吸收型偏振板A。
<制造例2:吸收型偏振板B的制作>
除了将用于染色处理的水溶液的碘浓度设为0.40mM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厚度12μm的直线偏振片(吸收型)。总拉伸倍率为约5.6倍。
在所得到的直线偏振片的单面隔着聚乙烯醇系粘接剂而贴合未拉伸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COP)膜(厚度23μm,折射率1.53,日本ZEON(株)制)后,使之在80℃下干燥5分钟,得到由直线偏振片/粘接剂层/COP膜构成的吸收型偏振板B。
<制造例3:吸收型偏振板C的制作>
将厚度20μm的聚乙烯醇膜(皂化度:99.9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约2400)进行干式拉伸至约4倍。将经干式拉伸的聚乙烯醇膜浸渍于40℃的纯水中40秒钟后,在28℃下浸渍于碘:1.3mM、碘化钾:5.7质量%的水溶液中30秒钟,进行染色处理。将经染色处理的聚乙烯醇膜在70℃下浸渍于碘化钾:11质量%、硼酸:6.0质量%的水溶液中120秒钟,进行交联处理。将经交联处理的聚乙烯醇膜用8℃的纯水洗涤15秒钟后,使之在70℃下干燥60秒钟,得到厚度8μm的直线偏振片(吸收型)。以在干式拉伸以后保持全紧绷状态的状态来处理聚乙烯醇膜。总拉伸倍率为约4倍。
在所得到的直线偏振片的单面隔着聚乙烯醇系粘接剂而贴合TAC膜(厚度20μm,折射率1.48,Konica Minolta(株)制)后,使之在65℃下干燥5分钟,得到由直线偏振片/粘接剂层/TAC膜构成的吸收型偏振板C。
<实施例1:光学层叠体1的制作>
在3M公司制的“APF-V3”膜(厚度26μm)之上,隔着(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厚度5μm,折射率1.48)而进一步贴合相同的“APF-V3”膜,得到具有“APF-V3”膜/(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APF-V3”膜的层构成的反射型偏振板I。隔着(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厚度5μm)将吸收型偏振板A以其直线偏振片侧的面(直线偏振片中的与贴合有TAC膜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至该反射型偏振板I的一个“APF-V3”膜面上,得到具有TAC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1。在光学层叠体1中,2片“APF-V3”膜的反射轴与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是平行的。
<实施例2:光学层叠体2的制作>
除了使用了吸收型偏振板B以代替吸收型偏振板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具有COP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2。在光学层叠体2中,2片“APF-V3”膜的反射轴与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是平行的。
<比较例1:光学层叠体3的制作>
隔着(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厚度5μm)将上述3M公司制的“APF-V3”膜贴合至吸收型偏振板C中的直线偏振片侧的面(直线偏振片中的与贴合有TAC膜的面相反侧的面),得到具有TAC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3。反射型偏振板II由1片“APF-V3”膜构成。在光学层叠体3中,“APF-V3”膜的反射轴与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是平行的。
<比较例2:光学层叠体4的制作>
除了使用了吸收型偏振板B以代替吸收型偏振板C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COP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4。反射型偏振板II由1片“APF-V3”膜构成。在光学层叠体4中,“APF-V3”膜的反射轴与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是平行的。
<比较例3:光学层叠体5的制作>
除了使用了吸收型偏振板A以代替吸收型偏振板C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TAC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5。反射型偏振板II由1片“APF-V3”膜构成。在光学层叠体5中,“APF-V3”膜的反射轴与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是平行的。
〔测定〕
(1)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和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的测定
(1-1)反射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1和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1的测定
在反射型偏振板所具有的一个“APF-V3”膜的一个面(在光学层叠体的制作中,贴合吸收型偏振板的面)、或者在作为反射型偏振板的“APF-V3”膜的一个面(在光学层叠体的制作中,贴合吸收型偏振板的面),隔着(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而贴合无碱玻璃板(Corning公司制的商品名“EAGLE XG”,厚度0.7mm),得到测定试样。将该测定试样安装于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的“V7100”,2度视野;C光源),测定Ty1和Py1。测定试样以入射光从与无碱玻璃板相反的侧入射的方式进行安装。测定结果示于表1。
需要说明的是,单体透射率和偏振度分别由下述式进行定义。
单体透射率(λ)=0.5×(Tp(λ)+Tc(λ))
偏振度(λ)=100×(Tp(λ)-Tc(λ))/(Tp(λ)+Tc(λ))
Tp(λ)是以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平行偏振(日文:パラレル二コル)的关系进行测定时的透射率(%),Tc(λ)是以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正交偏振(日文:ク口ス二그ル)的关系进行测定时的透射率(%)。
关于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和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其是通过J1S Z 8701的2度视野(C光源)对按各波长所求得的单体透射率(λ)和偏振度(λ)进行了可见度修正而得的。Ty和Py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内每隔5nm进行测定。
(1-2)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2和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2的测定
除了在吸收型偏振板所具有的直线偏振片的面,隔着(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而贴合无碱玻璃板(Corning公司制的商品名“EAGLE XG”,厚度0.7mm),得到测定试样以外,与上述(1-1)同样地操作,测定Ty2和Py2。测定试样以入射光从无碱玻璃侧入射的方式进行安装。测定结果示于表1。
(1-3)光学层叠体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和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的测定
除了在光学层叠体所具有的TAC膜面或COP膜面隔着(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而贴合无碱玻璃板(Corning公司制的商品名“EAGLE XG”,厚度0.7mm),得到测定试样以外,与上述(1-1)同样地操作,测定Ty3和Py3。测定试样以入射光从与无碱玻璃板相反的侧入射的方式进行安装。测定结果示于表1。
关于上述(1-1)~(1-3)的测定,吸收型偏振板、反射型偏振板以及光学层叠体中所含的粘接剂层和(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的雾度为可忽略的程度下的无色透明,另外,光吸收也是可忽略的程度,该粘接剂层和该(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不对吸收型偏振板、反射型偏振板和光学层叠体的透射率的测定值造成影响。
(2)光学层叠体的亮度的测定
制作与上述(1-3)所制作的测定试样相同的测定试样。将该测定试样以其吸收型偏振板侧向上的方式载置在背光(亮度12270cd/m2)上。对测定试样周围进行遮光以使得背光的光不泄露。将分光放射计(TOPCON公司(株)制的商品名“SR-UL1R”)安装在测定试样的正上方,在暗室环境下,以测定角1°测定亮度。
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在表1中示出了将比较例1的光学层叠体3所显示的亮度设为100时的相对值。
[表1]
Figure BDA0003697411750000161
<实施例3:光学层叠体6的制作>
除了使用了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得到的吸收型偏振板A来作为吸收型偏振板以代替反射型偏振板I、并使用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1为45.3%、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1为99.94%的增亮膜1片(反射型偏振板III)(国际公开第2018/163009号)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TAC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I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6。在该光学层叠体6中,反射型偏振板III的反射轴与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是互相平行的。
与上述同样地操作,测定该光学层叠体6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和亮度,结果,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为43.8%,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为99.98%,亮度(相对值)为103。
<实施例4:光学层叠体7的制作>
除了使用了以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的吸收型偏振板B来作为吸收型偏振板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COP膜/粘接剂层/直线偏振片/(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反射型偏振板III的层构成的光学层叠体7。
与上述同样地操作,测定该光学层叠体7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和亮度,结果,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为44.3%,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为99.98%,亮度(相对值)为105。
符号说明
1,2,3光学层叠体;5偏振片;10第1保护膜;15第1粘接剂层;20第2保护膜;25第2粘接剂层;30,40粘合剂层;50液晶单元;60背光;100吸收型偏振板;200反射型偏振板;201第1增亮膜;202第2增亮膜。

Claims (5)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为包含反射型偏振板和吸收型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
将所述反射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设为以%计的Py1、并将所述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设为以%计的Py2时,
所述光学层叠体满足下述式(1)和式(2):
Py1≥98.00 (1)
Py1>Py2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将所述反射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设为以%计的Ty1、并将所述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设为以%计的Ty2时,所述光学层叠体还满足下述式(3):
Ty1<Ty2 (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将所述吸收型偏振板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设为以%计的Ty2时,Ty2为44.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3为99.8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Ty3为43.0%以上。
CN202080087726.7A 2019-12-23 2020-11-12 光学层叠体 Pending CN1148463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1901A JP2021099458A (ja) 2019-12-23 2019-12-23 光学積層体
JP2019-231901 2019-12-23
PCT/JP2020/042216 WO2021131377A1 (ja) 2019-12-23 2020-11-12 光学積層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6373A true CN114846373A (zh) 2022-08-02

Family

ID=7654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7726.7A Pending CN114846373A (zh) 2019-12-23 2020-11-12 光学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99458A (zh)
KR (1) KR20220116220A (zh)
CN (1) CN114846373A (zh)
TW (1) TW202129377A (zh)
WO (1) WO202113137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4678A (ja) * 2003-05-29 2004-12-16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68299A (ja) * 2007-04-16 2008-11-06 Asahi Kasei Corp 積層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板
JP2009047802A (ja) * 2007-08-16 2009-03-0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反射型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8999A (ja) * 2008-08-21 2010-03-04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0107903A (ja) * 2008-10-31 2010-05-13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27221A (ja) * 2010-07-23 2012-02-09 Asahi Kasei Corp ワイヤーグリッド偏光子
US20140232983A1 (en) * 2011-10-03 2014-08-21 Mgc Filsheet Co., Ltd. Polarized mirrored glasses lens
JP2014202994A (ja) * 2013-04-08 2014-10-27 帝人株式会社 反射偏光フィルム積層体、それ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9172A (ja) * 2008-09-29 2010-04-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6811549B2 (ja) 2016-05-23 2021-01-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711717B2 (ja) * 2016-07-22 2020-06-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8225741A1 (ja) * 2017-06-07 2020-03-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4678A (ja) * 2003-05-29 2004-12-16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68299A (ja) * 2007-04-16 2008-11-06 Asahi Kasei Corp 積層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板
JP2009047802A (ja) * 2007-08-16 2009-03-0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反射型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8999A (ja) * 2008-08-21 2010-03-04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0107903A (ja) * 2008-10-31 2010-05-13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27221A (ja) * 2010-07-23 2012-02-09 Asahi Kasei Corp ワイヤーグリッド偏光子
US20140232983A1 (en) * 2011-10-03 2014-08-21 Mgc Filsheet Co., Ltd. Polarized mirrored glasses lens
JP2014202994A (ja) * 2013-04-08 2014-10-27 帝人株式会社 反射偏光フィルム積層体、それ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16220A (ko) 2022-08-22
WO2021131377A1 (ja) 2021-07-01
JP2021099458A (ja) 2021-07-01
TW202129377A (zh) 2021-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7871B1 (ko) 편광판의 셋트 및 전면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CN110346861B (zh)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5866871B (zh) 复合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319636B (zh) 偏振片、带有粘合剂的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727870B1 (ko) 편광판의 셋트 및 전면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KR20160067860A (ko) 편광판의 셋트 및 전면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KR20150139542A (ko) 편광판의 셋트 및 전면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JP6690907B2 (ja) 光学積層体、複合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60078263A (ko)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822701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324741A (zh) 偏光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60095612A (ko) 편광판,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70021755A (ko) 곡면 화상 표시 패널용 볼록면측 편광판
KR101822699B1 (ko)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765939B (zh) 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KR20190029689A (ko) 편광판 세트,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744402B1 (ko) 복합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661253B1 (ko) 적층 필름
TW201804225A (zh) 偏光板套組
KR20210122699A (ko) 편광판 및 이 편광판을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9313306B (zh) 偏振板组件
CN114846373A (zh) 光学层叠体
KR20160121431A (ko) 점착제층 부착 편광 필름 세트,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22138062A1 (ja) 偏光板セットおよび液晶パネル
JP2001264538A (ja) 光学補償板、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