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2481B -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2481B
CN114802481B CN202210432886.1A CN202210432886A CN114802481B CN 114802481 B CN114802481 B CN 114802481B CN 202210432886 A CN202210432886 A CN 202210432886A CN 114802481 B CN114802481 B CN 114802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at
body structure
rear flo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28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2481A (zh
Inventor
宁子允
黄金荣
陆海婷
欧世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28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2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2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2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2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2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其中,车身结构包括骨架和后地板,骨架包括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主横梁和后围、以及连接后围和主横梁的两个边侧纵梁,后围、主横梁和两个边侧纵梁围合构成支撑区域,骨架在支撑区域的前侧限定出用以供座椅安装的安装区域,后地板与骨架连接,且至少盖合支撑区域,后地板对应支撑区域的部位呈下凹设置,以限定出收纳槽,以在安装区域处的座椅向后活动时,收纳槽对座椅进行避让收纳,至少一边侧纵梁包括弯曲段,弯曲段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边侧纵梁的方向弯曲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骨架结构加大车内空间,有效承接后地板,优化传力路径,提高了车后部的强度和刚度,提升车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的,MPV车型内部空间比较大,可保证乘员乘坐空间,MPV车型同时兼顾后排之后的空间,用于满足客户放置大件行李物品的需求,基于上述需求,在整车的轴距及宽度均已确定的前提下,横纵向的空间优化基本受限,故从竖向上进行空间优化。现如今,很多MPV车型后地板后部不再直接做平,而是采用后部做沉坑特征,增加了后排座椅之后的竖向空间,同时,后排座椅采用可翻转下沉至沉坑,可使车内的纵向空间加大。但是由于沉坑设计影响整车传力路径,以及后排座椅翻转拉拽车辆,对车辆结构强度的需求提高,整车安全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旨在解决座椅向后翻转时车辆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车身结构包括:
骨架,包括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主横梁和后围、以及连接所述后围和所述主横梁的两个边侧纵梁,所述后围、所述主横梁和两个所述边侧纵梁围合构成支撑区域,所述骨架在所述支撑区域的前侧限定出用以供座椅安装的安装区域;以及,
后地板,与所述骨架连接,且至少盖合所述支撑区域,所述后地板对应所述支撑区域的部位呈下凹设置,以限定出收纳槽,以在所述安装区域处的所述座椅向后活动时,所述收纳槽对所述座椅进行避让收纳;
其中,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包括弯曲段,所述弯曲段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弯曲设置。
可选地,所述弯曲段靠近所述主横梁设置。
可选地,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第一纵梁段和第二纵梁段,所述第一纵梁段自前至后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圆滑过渡处构成所述弯曲段。
可选地,所述后地板包括形成所述下凹处的底壁和侧壁,至少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连接处呈弧面状设置。
可选地,所述侧壁朝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搭接在所述边侧纵梁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边侧纵梁包括自上至下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壁、以及与两个所述安装壁靠近所述收纳槽的一侧连接的连接壁,两个所述安装壁与所述连接壁共同限定出朝外侧开口的凹槽,位于上方的所述安装壁与所述翻边连接,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后地板的所述侧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中间纵梁,所述中间纵梁前后向延伸设于所述后地板上,所述中间纵梁前端与所述主横梁连接,所述中间纵梁后端与所述后围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纵梁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竖直纵梁、第一中间副纵梁和第二中间副纵梁,所述后地板包括形成所述下凹处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竖直纵梁上下向延伸设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和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前后向延伸设于所述底壁上;
所述竖直纵梁的上端与所述主横梁连接,所述竖直纵梁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的前端搭接,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围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地板上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座椅的座椅锁钩。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骨架,包括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主横梁和后围、以及连接所述后围和所述主横梁的两个边侧纵梁,所述后围、所述主横梁和两个所述边侧纵梁围合构成支撑区域,所述骨架在所述支撑区域的前侧限定出用以供座椅安装的安装区域;以及,
后地板,与所述骨架连接,且至少盖合所述支撑区域,所述后地板对应所述支撑区域的部位呈下凹设置,以限定出收纳槽,以在所述安装区域处的座椅向后活动时,所述收纳槽对所述座椅进行避让收纳;
其中,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包括弯曲段,所述弯曲段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弯曲设置。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后围、以及连接所述后围和所述主横梁的两个所述边侧纵梁构成所述骨架,有效承接所述后地板,保证了车身的强度;所述收纳槽用于避让收纳所述座椅,加大车内的纵向空间;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包括所述弯曲段,所述弯曲段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弯曲设置,两个所述边侧纵梁间空间加大,使得车内横向空间加大,且通过所述弯曲段提升车身后部弯曲刚度,使车辆结构强度更可靠,传力路径更好,提升车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车身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身结构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车身结构中边侧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身结构中边侧纵梁与后地板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车身结构的中间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车身结构中安装区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09259790000031
Figure BDA000360925979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般的,MPV车型内部空间比较大,可保证乘员乘坐空间,MPV车型同时兼顾后排之后的空间,用于满足客户放置大件行李物品的需求,基于上述需求,在整车的轴距及宽度均已确定的前提下,横纵向的空间优化基本受限,故从竖向上进行空间优化。现如今,很多MPV车型后地板后部不再直接做平,而是采用后部做沉坑特征,增加了后排座椅之后的竖向空间,同时,后排座椅采用可翻转下沉至沉坑,可使车内的纵向空间加大。但是由于沉坑设计影响整车传力路径,以及后排座椅翻转拉拽车辆,对车辆结构强度的需求提高,整车安全性能降低。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图1至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身结构的一实施例,本发明通过骨架结构扩大车内空间,并且优化传力路径,提高了车后部的强度和刚度,提升车辆安全性能,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车身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1,该车身结构100包括骨架1和后地板2,所述骨架1包括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主横梁11和后围12、以及连接所述后围12和所述主横梁11的两个边侧纵梁13,所述后围12、所述主横梁11和两个所述边侧纵梁13围合构成支撑区域14,所述骨架1在所述支撑区域14的前侧限定出用以供座椅安装的安装区域15,所述后地板2与所述骨架1连接,且至少盖合所述支撑区域14,所述后地板2对应所述支撑区域14的部位呈下凹设置,以限定出收纳槽21,以在所述安装区域15处的所述座椅向后活动时,所述收纳槽21对所述座椅进行避让收纳,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13包括弯曲段131,所述弯曲段131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13的方向弯曲设置。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所述主横梁11和所述后围12、以及连接所述后围12和所述主横梁11的两个所述边侧纵梁13构成所述骨架1,有效承接所述后地板2,保证了车身的强度;所述收纳槽21用于避让收纳所述座椅,加大车内的纵向空间;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13包括所述弯曲段131,所述弯曲段131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13的方向弯曲设置,两个所述边侧纵梁13间空间加大,使得车内横向空间加大,且通过所述弯曲段131提升车身后部弯曲刚度,使车辆结构强度更可靠,传力路径更好,提升车辆安全性能。
为了尽可能加大车内横向空间,所述弯曲段131靠近所述主横梁11设置。
考虑车身整体形状结构,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13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第一纵梁段132和第二纵梁段133,所述第一纵梁段132自前至后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13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圆滑过渡处构成所述弯曲段131,具体设置方式不限,在一实施例中,左侧所述边侧纵梁13包括所述第一纵梁段132、所述第二纵梁段133和所述弯曲段131,在另一实施例中,右侧所述边侧纵梁13包括所述第一纵梁段132、所述第二纵梁段133和所述弯曲段131,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边侧纵梁13均包括所述第一纵梁段132、所述第二纵梁段133和所述弯曲段131,充分加大车内横向空间,并且通过两侧的所述弯曲段131充分优化所述骨架1的传力通道结构,加强车身后部弯曲刚度。
为了加强车身后部刚度和强度,所述后地板2包括形成所述下凹处的底壁22和侧壁23,至少在所述底壁22和所述侧壁23的连接处呈弧面状设置,通过所述弧面状设置,避免应力集中,并且所述弧面状设置方便车内清洁。
请参阅图4,所述侧壁23朝所述边侧纵梁13的方向翻折形成翻边231,所述翻边231搭接在所述边侧纵梁13的上端,所述后地板2与所述边侧纵梁13连接,用以固定所述后地板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侧纵梁13包括自上至下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壁134、以及与两个所述安装壁134靠近所述收纳槽21的一侧连接的连接壁135,两个所述安装壁134与所述连接壁135共同限定出朝外侧开口的凹槽136,位于上方的所述安装壁134与所述翻边231连接,所述连接壁135与所述后地板2的所述侧壁23连接,替换传统朝上方向开口的所述边侧纵梁13,所述后地板2与所述边侧纵梁13连接面积增大,分散所述后地板2受力,提升整车强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地板2与所述边侧纵梁1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车辆结构强度。
由于所述座椅拉拽的时候,所述后地板2容易变形,车身强度不足,后排乘员安全无法保证。为保证后排乘员安全,所述车身结构100还包括中间纵梁3,所述中间纵梁3前后向延伸设于所述后地板2上,所述中间纵梁3前端与所述主横梁11连接,所述中间纵梁3后端与所述后围12连接,通过把受到的压力传递到所述中间纵梁3,减小所述后地板2变形。
考虑所述后地板2中部是变形最大区域,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后地板2强度,所述中间纵梁3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竖直纵梁31、第一中间副纵梁32和第二中间副纵梁33,所述后地板2包括形成所述下凹处的所述底壁22和所述侧壁23,所述竖直纵梁31上下向延伸设于所述侧壁23上,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32和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33前后向延伸设于所述底壁22上,所述竖直纵梁31的上端与所述主横梁11连接,所述竖直纵梁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3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32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33的前端搭接,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33的后端与所述后围12连接,适配所述下凹处的形状,通过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32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33的前端搭接进一步加强,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32和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33,加强所述后地板2中部强度,减小所述后地板2中部变形。
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后地板2结构强度,所述后地板2上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加强板24,所述加强板24上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座椅的座椅锁钩25,所述座椅锁钩25设在所述加强板24上,所述座椅锁钩25受力时可将力传递到所述加强板24,防止所述座椅锁钩25变形,所述座椅锁钩25与所述加强板24可通过焊接加强结构强度。所述加强板24位置不限,具体地,所述主横梁11、所述安装区域15、所述支撑区域14以及所述收纳槽21均可设置小的所述加强板24,所述加强板24上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座椅,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所述座椅锁钩25和座椅支架。在保证整车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后排所述座椅拉拽时车身变形,采用较小的所述加强板24,提升车身轻量化系数,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地板2前部设有第一座椅安装板26,所述第一座椅安装板26用于安装所述座椅,所述安装区域15设有第二座椅安装板151,用于安装向后翻转后的所述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安装板26和所述第二座椅安装板151均可通过所述加强板24设于所述后地板2上,拉拽所述座椅时,力传递到所述加强板24,防止所述后地板2变形。为了提高所述座椅安装处结构强度,保证所述座椅拉拽时车身强度足够不产生变形,对应所述第一座椅安装板26的所述后地板2位置开避让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座椅安装板26、所述后地板2、所述边侧纵梁13以及车体,其中,所述第一座椅安装板26可通过焊接与所述边侧纵梁13进一步固定连接,加强结构强度,将座椅拉拽法规试验及日常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传递至所述骨架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结构100,所述车身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包括自前至后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主横梁和后围、以及连接所述后围和所述主横梁的两个边侧纵梁,所述后围、所述主横梁和两个所述边侧纵梁围合构成支撑区域,所述骨架在所述支撑区域的前侧限定出用以供座椅安装的安装区域;以及,
后地板,与所述骨架连接,且至少盖合所述支撑区域,所述后地板对应所述支撑区域的部位呈下凹设置,以限定出收纳槽,以在所述安装区域处的所述座椅向后活动时,所述收纳槽对所述座椅进行避让收纳;
其中,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包括弯曲段,所述弯曲段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弯曲设置;
所述后地板包括形成所述下凹处的底壁和侧壁,至少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连接处呈弧面状设置;
所述侧壁朝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搭接在所述边侧纵梁的上端;
所述边侧纵梁包括自上至下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壁、以及与两个所述安装壁靠近所述收纳槽的一侧连接的连接壁,两个所述安装壁与所述连接壁共同限定出朝外侧开口的凹槽,位于上方的所述安装壁与所述翻边连接,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后地板的所述侧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靠近所述主横梁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边侧纵梁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第一纵梁段和第二纵梁段,所述第一纵梁段自前至后朝逐渐远离与之相对的另一所述边侧纵梁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纵梁段与所述第二纵梁段之间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圆滑过渡处构成所述弯曲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中间纵梁,所述中间纵梁前后向延伸设于所述后地板上,所述中间纵梁前端与所述主横梁连接,所述中间纵梁后端与所述后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纵梁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竖直纵梁、第一中间副纵梁和第二中间副纵梁,所述后地板包括形成所述下凹处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竖直纵梁上下向延伸设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和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前后向延伸设于所述底壁上;
所述竖直纵梁的上端与所述主横梁连接,所述竖直纵梁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副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的前端搭接,所述第二中间副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上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座椅的座椅锁钩。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210432886.1A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114802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886.1A CN114802481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886.1A CN114802481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2481A CN114802481A (zh) 2022-07-29
CN114802481B true CN114802481B (zh) 2023-04-25

Family

ID=8250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2886.1A Active CN114802481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248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2511Y (zh) * 2005-04-30 2006-05-24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后地板焊接总成结构
JP4420406B2 (ja) * 2006-04-28 2010-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9823396B (zh) * 2017-11-23 2024-05-1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CN208036442U (zh) * 2018-03-30 2018-11-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地板池结构和车身
CN209888694U (zh) * 2019-04-24 2020-01-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1731598U (zh) * 2019-12-25 2020-10-23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纵梁后段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2481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9430B2 (en) Automotive rear body structure
CN2103640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CN100999232A (zh) 车体后部构造
RU25504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01269675A (zh) 汽车车身后部的结构
US20100270822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that includes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3276961B (zh)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
CN114802481B (zh)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US6932407B2 (en) Vehicle child seat attachment structure
CN201998789U (zh) 一种汽车油箱安装支架总成
CN112026836B (zh) 牵引梁传力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20122024U (zh) 一种安装支架以及电池箱体
CN216128241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全带锁扣安装结构
CN213008410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232561U (zh) 后副车架结构、横拉杆安装部及车辆
CN113682385B (zh) 驾驶室及车辆
CN219927809U (zh) 一种汽车前轮罩总成
CN217730585U (zh) 车辆地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9040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870499U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212124829U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218877413U (zh) 一种车辆及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7835802U (zh) 车辆的后备箱地板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