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4459B -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4459B
CN114784459B CN202210685540.2A CN202210685540A CN114784459B CN 114784459 B CN114784459 B CN 114784459B CN 202210685540 A CN202210685540 A CN 202210685540A CN 114784459 B CN114784459 B CN 114784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mperature
diaphragm
raw materials
macro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55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4459A (zh
Inventor
田慧婷
王绪
张文浩
范建国
杨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55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4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4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4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4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457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4Tensile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多层复合隔膜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隔膜中,上层和下层原料包括:聚合物基体,大分子单体,高温引发剂;中间层原料包括:聚乙烯,大分子单体,高温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基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大分子单体包括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在三层中采用特定的基体,并引入特殊的大分子单体,与三层共挤工艺相配合,能加大隔膜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并赋予隔膜较好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吸液能力和离子电导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多层复合隔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隔膜在电池装置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为一个物理屏障,可以避免正负极的直接接触,并容纳电解液以促进离子的穿梭。隔膜主要的性能要求参数有:厚度均匀性、力学性能、透气性能和理化性能(润湿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安全性等)。新一代高倍率、高安全性电池的技术对隔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与锂离子在电极、电解质以及它们界面处的迁移能力息息相关,一切影响锂离子迁移速度的因素都必将影响电池高倍率充放性能。电解液在隔膜上的浸润性会直接影响导电离子的迁移阻力,浸润性越好,电池内阻就越小。由于隔膜主要原材料PE和PP的热变形温度较低,温度过高时隔膜热收缩严重,容易导致电池正负极的接触而出现短路,进而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为此对隔膜的热收缩率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为减少电池异常情况下,电池温度急剧升高的现象,需要隔膜及时关闭离子迁移通道,即要求隔膜有低的闭孔温度,并且隔膜破膜温度越高,安全性越高。从电池安全性来说,隔膜的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要有一定的温差,以保证闭孔切断电流后,在温度继续升高时有一段缓冲区,不至于过早发生破膜。
目前,为了提高隔膜的耐热性能,并加大隔膜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常将隔膜通过涂层法或多层共挤法,制成多层复合结构。其中,涂层法通过在单层隔膜上进行涂覆来实现较高的破膜温度,存在涂布厚度均匀性难以控制、涂布液会引起隔膜部分孔堵塞的问题;多层共挤法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仍存在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小,机械强度低的问题。例如,专利CN107331822B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共挤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表层为共聚聚丙烯形成的多孔结构,中间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形成的多孔结构,虽然相较于单层隔膜而言,其耐热性能(破膜温度)有提高,且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有所提升,但破膜温度仍只有149~156℃,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仍只有20℃,且纵向拉伸强度仅为136~165MPa。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多层共挤隔膜耐热性能差、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小、机械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中采用特定的基体,并引入特殊的大分子单体和高温引发剂,与三层共挤工艺相配合,能加大隔膜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并赋予隔膜较好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吸液能力和离子电导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均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基体,大分子单体,高温引发剂;所述中间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大分子单体,高温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基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大分子单体包括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隔膜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制备;所述高温引发剂的引发温度不高于三层共挤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本发明的隔膜中,中间层的基体采用聚乙烯,在电池温度达到130℃左右时即可熔融闭合,阻断电池放电,因而能够赋予电池较低的闭孔温度;上层和下层的基体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因而能赋予隔膜较高的破膜温度,提高隔膜的耐热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大隔膜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当中间层闭孔后温度进一步提高时,上层和下层仍能保持完整结构,能防止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而短路,从而避免电池温度进一步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
本发明通过在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中引入大分子单体和高温引发剂,配合三层共挤工艺,能够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吸液能力、高温尺寸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具体机制如下:三层共挤时,在高温引发剂的作用下,大分子单体通过其两端的烯基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在层内与聚合物基体或聚乙烯形成互穿交联网络,能提高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的机械强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同时,利用大分子单体中的聚醚链段,能提高隔膜对电解液的亲和性,提高吸液能力和离子电导率;并且,在三层共挤时,层与层之间的大分子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在层间形成交联网络,能提高层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
并且,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大分子单体,将其引入上层和下层后,不会造成破膜温度降低,反而能提高破膜温度,确保隔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1000。
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过大或过小均会对隔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而言:当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过低时,会造成熔融挤出时交联密度过大,导致铸片的均匀性变差和后续拉伸难度增加;而当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过高时,则会造成其在隔膜中的交联密度过低,对隔膜机械性能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不佳。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中,聚合物基体与大分子单体的质量比均为(8~13):(1~2),高温引发剂的用量均为大分子单体质量的0.3~0.5wt%;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中,聚乙烯与大分子单体的质量比为(27~49):(3~6),高温引发剂的用量为大分子单体质量的0.3~0.5wt%。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大分子单体用量的增加,能够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吸液能力、高温尺寸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但当用量过大时,会造成交联反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键比例过高,导致熔体流动性不好,隔膜不均匀,对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改善不佳。
作为优选,所述聚合物基体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2.0g/10min,熔点>220℃;所述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8~4.0g/10min,熔点>130℃。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引发剂包括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的原料均还包括以下组分:重均分子量为400~1000的聚乙二醇。
在三层中均采用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能够避免萃取制孔的过程中,由于多种溶剂挥发速度不同而导致隔膜孔径不均匀,使隔膜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中,聚合物基体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均为(8~13):(6~10);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中,聚乙烯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27~49):(45~70)。
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层和下层的所有原料混合,获得表层混合物;将中间层的所有原料混合,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2:对表层混合物和中间层混合物分别进行熔融后,进行三层共挤,而后冷却,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3:对铸片进行双向拉伸,获得一次拉伸膜;
S4:对一次拉伸膜进行制孔,获得初级隔膜;
S5:对初级隔膜进行横向拉伸后,进行热定型,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作为优选,步骤S1中,所述混合的过程中,搅拌转速为100~300r/min,温度为10~33℃,时间为0.5~1.5h。
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三层共挤过程中,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的进料重量比为(1~2):(6~8):(1~2)。
作为优选,步骤S2中,对表层混合物和中间层混合物进行熔融的温度分别为260~285℃和150~200℃,三层共挤的温度为250~260℃。
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冷却采用冷辊进行,冷辊温度为-5~30℃。
作为优选,步骤S3中,所述双向拉伸过程中,温度为85~110℃,纵向拉伸比为3~5倍,横向拉伸比为3~4倍。
作为优选,步骤S4的具体过程如下:将一次拉伸膜浸入体积比为(0.1~4):1的乙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中,将聚乙二醇萃取出来,干燥后,获得初级隔膜。
作为优选,步骤S5中,所述横向拉伸的温度为95~125℃,拉伸比为1.1~1.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聚乙烯作为中间层的基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上层和下层的基体,能够提高隔膜的耐热性能,并且加大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赋予隔膜较好的安全性;
(2)在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中引入大分子单体和高温引发剂,配合三层共挤工艺,能够使共挤过程中在层内和层间形成交联网络,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吸液能力、高温尺寸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总实施例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均包括以下组分:质量比为(8~13):(1~2):(6~10)的聚合物基体、大分子单体和聚乙二醇,以及用量为大分子单体质量的0.3~0.5wt%的高温引发剂。所述中间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质量比为(27~49):(3~6):(45~70)的聚乙烯、大分子单体和聚乙二醇,以及用量为大分子单体质量的0.3~0.5wt%的高温引发剂。
所述聚合物基体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基体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2.0g/10min,熔点>220℃。
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1000,包括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高温引发剂的引发温度不高于三层共挤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高温引发剂包括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
所述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8~4.0g/10min,熔点>130℃。
所述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400~1000。
一种上述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层和下层的所有原料在10~33℃下以100~3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0.5~1.5h,获得表层混合物;将中间层的所有原料在10~33℃下以100~3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0.5~1.5h,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2:将表层混合物和中间层混合物分别在260~285℃和150~200℃下熔融后,以250~260℃的温度进行三层共挤,共挤过程中,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的进料重量比为(1~2):(6~8):(1~2);而后采用-5~30℃的冷辊进行冷却,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3:将铸片在85~110℃下进行双向拉伸,同步纵向拉伸比为3~5倍,横向拉伸比为3~4倍,获得一次拉伸膜;
S4:将一次拉伸膜浸入体积比为(0.1~4):1的乙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中,将聚乙二醇萃取出来,干燥后,获得初级隔膜;
S5:将初级隔膜在95~125℃下横向拉伸1.1~1.5倍,而后在110~125℃下进行热定型,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实施例1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S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流动速率为1.2g/10min,熔点250℃)45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730)5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15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h,获得表层混合物;
S2: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熔点130℃)46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730)4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12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2h,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3:将表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A中,温度设置为260℃,熔融后获得表层熔体;将中间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B中,温度设置为160℃,熔融后获得中间层熔体;将表层熔体和中间层熔体按照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为10:80:10,经过熔体泵计量后进入三层模头挤出,模头温度设置为255℃,获得共挤熔体;
S4:将共挤熔体经过22℃的冷辊冷却后,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5:将铸片在110℃下,同步纵向拉伸4倍,横向拉伸3.5倍,获得一次拉伸膜;
S6:将一次拉伸膜进入装有体积比为3:1的乙醇/丙三醇混合液的萃取槽中,将聚乙二醇在25℃下萃取出来,而后干燥,获得初级隔膜;
S7:将初级隔膜在115℃下横向拉伸1.3倍,而后在120℃下进行热定型去除内应力,收卷后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将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换成15:70: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将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换成20:60:2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将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换成25:50:25。
实施例5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S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体流动速率为1.4g/10min,熔点226℃)40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500)10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4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h,获得表层混合物;
S2: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熔点130℃)41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500)9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36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2h,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3:将表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A中,温度设置为260℃,熔融后获得表层熔体;将中间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B中,温度设置为160℃,熔融后获得中间层熔体;将表层熔体和中间层熔体按照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为10:80:10,经过熔体泵计量后进入三层模头挤出,模头温度设置为255℃,获得共挤熔体;
S4:将共挤熔体经过22℃的冷辊冷却后,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5:将铸片在110℃下,同步纵向拉伸4倍,横向拉伸3.5倍,获得一次拉伸膜;
S6:将一次拉伸膜进入装有体积比为3:1的乙醇/丙三醇混合液的萃取槽中,将聚乙二醇在25℃下萃取出来,而后干燥,获得初级隔膜;
S7:将初级隔膜在115℃下横向拉伸1.3倍,而后在120℃下进行热定型去除内应力,收卷后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实施例6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S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流动速率为1.1g/10min,熔点260℃)43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1000)7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3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h,获得表层混合物;
S2: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熔点130℃)45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1000)5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15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2h,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3:将表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A中,温度设置为260℃,熔融后获得表层熔体;将中间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B中,温度设置为160℃,熔融后获得中间层熔体;将表层熔体和中间层熔体按照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为10:80:10,经过熔体泵计量后进入三层模头挤出,模头温度设置为255℃,获得共挤熔体;
S4:将共挤熔体经过22℃的冷辊冷却后,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5:将铸片在110℃下,同步纵向拉伸4倍,横向拉伸3.5倍,获得一次拉伸膜;
S6:将一次拉伸膜进入装有体积比为3:1的乙醇/丙三醇混合液的萃取槽中,将聚乙二醇在25℃下萃取出来,而后干燥,获得初级隔膜;
S7:将初级隔膜在115℃下横向拉伸1.3倍,而后在120℃下进行热定型去除内应力,收卷后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实施例7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S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流动速率为1.1 g/10min,熔点260℃)43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700)7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3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h,获得表层混合物;
S2: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熔点130℃)45份,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500)50份,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700)5份,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0.015份;将上述原料在25℃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混合1.2h,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3:将表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A中,温度设置为260℃,熔融后获得表层熔体;将中间层混合物加入螺杆挤出机B中,温度设置为160℃,熔融后获得中间层熔体;将表层熔体和中间层熔体按照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重量比为10:80:10,经过熔体泵计量后进入三层模头挤出,模头温度设置为255℃,获得共挤熔体;
S4:将共挤熔体经过22℃的冷辊冷却后,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5:将铸片在110℃下,同步纵向拉伸4倍,横向拉伸3.5倍,获得一次拉伸膜;
S6:将一次拉伸膜进入装有体积比为3:1的乙醇/丙三醇混合液的萃取槽中,将聚乙二醇在25℃下萃取出来,而后干燥,获得初级隔膜;
S7:将初级隔膜在115℃下横向拉伸1.3倍,而后在120℃下进行热定型去除内应力,收卷后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是采用常规的湿法工艺制备的12μm湿法PE锂电池隔膜。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是采用常规的干法工艺制备的三层共挤PP/PE/PP锂电池隔膜。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不添加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和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1和S2中,均不添加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和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1和S2中,将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换成300。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1和S2中,将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换成1500。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1和S2中,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和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的重量份分别换成35份、15份和0.06份。
测试例
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7的隔膜进行力学性能、热收缩率、吸液率、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的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力学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隔膜的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
(2)热收缩率:采用鼓风式恒温箱测试隔膜热收缩率,测试温度为120℃,1h;
(3)吸液率:采用称重法测试隔膜的吸液率,测试方法参见GB/T 12027-2004;
(4)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以设定升温速度对隔膜加热,同步测量隔膜温度和电阻,形成温度-电阻关系曲线;电阻突然升高时的温度为隔膜闭孔温度,电阻突然下降到底部时温度为破膜温度;
(5)导离子性: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得到的电化学阻抗曲线,依据公式σ=I/RA计算室温电导率,隔膜厚度为I,面积为A,R为测试出来的阻抗。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分析表1数据,可以看出:
(1)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而言,实施例1~7的隔膜拉伸强度、吸液率和破膜温度明显提高,且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之间的温差明显增大。说明相较于现有的PE隔膜和三层共挤PP/PE/PP隔膜而言,本发明的隔膜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吸液能力和安全性。
(2)相较于对比例4而言,实施例4的隔膜拉伸强度、吸液率、破膜温度和离子电导率明显提高,热收缩率明显减小。说明通过在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引入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和高温引发剂,能够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吸液能力、高温尺寸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且不会造成破膜温度降低。原因在于:三层共挤时,在高温引发剂的作用下,大分子单体通过其两端的烯基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在层内与聚合物基体或聚乙烯形成互穿交联网络,能提高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的机械强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同时,利用大分子单体中的聚醚链段,能提高隔膜对电解液的亲和性,提高吸液能力和离子电导率。
(3)相较于对比例3而言,实施例4的隔膜拉伸强度明显提高。说明通过在中间层引入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和高温引发剂,能够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原因在于:三层共挤时,中间层与上下层之间的大分子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在层间形成交联网络,能够提高层间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隔膜的机械强度。
(4)相较于实施例5而言,对比例5的隔膜拉伸强度明显较小;相较于实施例6而言,对比例6的隔膜拉伸强度明显较小,热收缩率较大。说明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过大或过小均会对隔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原因在于:当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过低时,会造成熔融挤出时交联密度过大,导致铸片的均匀性变差和后续拉伸难度增加;而当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过高时,则会造成其在隔膜中的交联密度过低,对隔膜机械性能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不佳。
(5)相较于实施例5而言,实施例7的隔膜隔膜拉伸强度明显较小,热收缩率明显较大。说明当大分子单体的用量过大时,会的隔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原因在于:当大分子单体的用量过大时,会造成交联反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键比例过高,导致熔体流动性不好,隔膜不均匀,对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改善不佳。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均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基体,大分子单体,高温引发剂;所述中间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大分子单体,高温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大分子单体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所述隔膜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制备;所述高温引发剂的引发温度不高于三层共挤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1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中,聚合物基体与大分子单体的质量比均为(8~13):(1~2),高温引发剂的用量均为大分子单体质量的0.3~0.5wt%;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中,聚乙烯与大分子单体的质量比为(27~49):(3~6),高温引发剂的用量为大分子单体质量的0.3~0.5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2.0g/10min,熔点>220℃;所述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8~4.0g/10min,熔点>1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引发剂包括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
6.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的原料均还包括以下组分:重均分子量为400~1000的聚乙二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下层的原料中,聚合物基体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均为(8~13):(6~10);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中,聚乙烯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27~49):(45~70)。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层和下层的所有原料混合,获得表层混合物;将中间层的所有原料混合,获得中间层混合物;
S2:对表层混合物和中间层混合物分别进行熔融后,进行三层共挤,而后冷却,获得上层和下层均为表层混合物、中间层为中间层混合物的铸片;
S3:对铸片进行双向拉伸,获得一次拉伸膜;
S4:对一次拉伸膜进行制孔,获得初级隔膜;
S5:对初级隔膜进行横向拉伸后,进行热定型,获得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的过程中,搅拌转速为100~300r/min,温度为10~33℃,时间为0.5~1.5h。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表层混合物和中间层混合物进行熔融的温度分别为260~285℃和150~200℃,三层共挤的温度为250~260℃。
CN202210685540.2A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784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5540.2A CN114784459B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5540.2A CN114784459B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4459A CN114784459A (zh) 2022-07-22
CN114784459B true CN114784459B (zh) 2022-09-13

Family

ID=8242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5540.2A Active CN114784459B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4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1231B (zh) * 2023-05-09 2023-08-01 合肥长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层间交联共挤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301A (zh) * 2010-12-25 2011-05-18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用多孔多层复合隔膜的制造方法及隔膜
CN103779527A (zh) * 2014-01-29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2203A (zh) * 2016-06-15 2016-09-07 苏州大学 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多孔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31092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膜和电池
CN113632307A (zh) * 2019-03-22 2021-11-09 株式会社Lg化学 聚烯烃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4094284A (zh) * 2021-11-16 2022-02-25 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交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4566757A (zh) * 2021-12-31 2022-05-31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吸液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301A (zh) * 2010-12-25 2011-05-18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用多孔多层复合隔膜的制造方法及隔膜
CN103779527A (zh) * 2014-01-29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2203A (zh) * 2016-06-15 2016-09-07 苏州大学 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多孔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632307A (zh) * 2019-03-22 2021-11-09 株式会社Lg化学 聚烯烃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31092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膜和电池
CN114094284A (zh) * 2021-11-16 2022-02-25 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交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4566757A (zh) * 2021-12-31 2022-05-31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吸液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4459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8922B2 (ja) 分離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10264B1 (ko) 복합 미다공막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용도
KR102248232B1 (ko) 분리막, 상기 분리막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533841B1 (ko) 폴리올레핀 미세 다공막
CN105355811B (zh) 一种聚烯烃微孔膜、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JP7123121B2 (ja) 分離膜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209794A1 (zh) 形成电池隔离膜的聚合物组合物、电池隔离膜及制备方法
CN114784459B (zh) 一种高耐热高强度的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EP4265670A1 (en) Polyolefin microporous membrane,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for, battery separator,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JP5554445B1 (ja)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3285176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孔隙率、孔径均匀的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1653718A (zh) 一种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聚乙烯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886138A (zh) 一种两面微孔不同的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940528A (zh) 多孔性聚烯烴薄膜
CN113629352B (zh) 一种高润湿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制备方法
JP3681720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製微多孔膜
WO2023071543A1 (zh) 复合隔膜、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43213B (zh) 高负载陶瓷颗粒的超薄高强多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JP3995467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製微多孔膜
JP2001072788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微多孔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116113A (ko) 다층 분리막의 제조방법
CN114566757A (zh) 一种高强度高吸液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4781A (zh) 一种锂电池薄膜的制备方法、锂电池薄膜及其应用
KR20210001785A (ko) 리튬이차전지 분리막용 수가교 폴리올레핀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제조 시스템
CN110931692A (zh) 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