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8943A -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8943A
CN114748943A CN202210296250.9A CN202210296250A CN114748943A CN 114748943 A CN114748943 A CN 114748943A CN 202210296250 A CN202210296250 A CN 202210296250A CN 114748943 A CN114748943 A CN 114748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separator
separation
pressure
vacuu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62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祖林
童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62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8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8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8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generated by rotating vanes, discs, drums or 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5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refrigeration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80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分离腔,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分离腔和负压腔连通的进气口;分别与分离腔和真空装置连通的负压口;以及,与分离腔连通的出口;其中,进气口在壳体上的高度小于负压口在壳体上的高度,大于出口在壳体上的高度。分离器能够使其分离后的气体不再夹杂着液体和/或固体,避免其进入真空装置中导致真空装置的性能下降或损伤,保证真空装置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持负压腔的负压环境,且分离腔内的介质通过具有导热性的部分壳体进行换热冷却,一方面可降低气体介质的温度,避免进入真空装置对真空装置产生损害,另一方面能使气体介质中携带的水蒸气冷凝从而与气体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有研究已经表明,负压低温的烹饪方式具有可降低汤中嘌呤含量、提高肉中蛋白消化性、提高矿物质的溶出速率等优点。采用真空装置抽取形成负压烹饪环境是最常见的方法,然而采用真空装置抽取形成负压状态的过程中容易将负压腔内的液体等抽进真空装置导致真空装置的性能下降甚至毁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采用真空装置抽取形成负压状态的过程中容易将负压腔内的液体等抽进真空装置导致真空装置性能下降,甚至毁损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离器及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分离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
分别与所述分离腔和负压腔连通的进气口;
分别与所述分离腔和真空装置连通的负压口;以及,
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出口;
其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小于所述负压口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出口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
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热性,所述分离腔内的介质通过所述壳体换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负压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分离盖和分离体,所述分离盖固定于所述分离体上,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负压口开设于所述分离盖上;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分离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体为中空的锥体结构,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圆锥体结构的顶点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盖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负压口开设于所述顶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引导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分离腔中的介质在所述分离腔内产生涡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体由导热材料制备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体的外侧壁设有换热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真空装置以及上述的分离器;其中,所述负压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负压口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锅,所述压力锅包括锅盖、锅体、真空装置以及上述的分离器;
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盖扣合以形成所述负压腔;
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锅盖上,并通过所述负压口与所述负压腔连通;
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负压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外侧的集水杯,当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所述出口与所述集水杯的集水口对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上设有风道,所述分离器位于所述风道中。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分离器通过其负压口与真空装置的连通,从而利用真空装置的抽吸作用在分离腔中形成负压,进而将负压腔中的气体通过进气口抽入分离腔;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在分离腔中产生旋转和涡流,气体和其中混杂的液体和/或固体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密度较大的液体和/或固体受到的离心力不仅大于密度较小的气体,而且密度较大的液体和/或固体受到的离心力也远大于其自身的重力和惯性,因此能高效地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以除去气体中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杂质达到气液/气固分离的目的;分离后的液体和/或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在壳体上的高度较低的出口排出分离腔,分离后的气体在真空装置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在壳体上的高度较高的负压口由分离腔进入真空装置进而通过真空装置排出,分离后的气体由于不再夹杂着液体和/或固体,能够有效避免将液体和/或固体杂质带入真空装置中导致真空装置的性能下降或损伤,进而能够保证真空装置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持负压腔的负压环境。进一步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热性,分离腔内的介质通过壳体进行换热冷却,一方面可以降低气体介质的温度,避免其进入真空装置对真空装置产生损害,另一方面还能使气体介质中携带的水蒸气冷凝从而与气体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分离器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分离器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分离器的B-B向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负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锅盖外盖)。
图9示出了图8中的负压装置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图8中的负压装置的后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负压装置的开盖状态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另一角度的开盖状态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另一角度的开盖状态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8中的负压装置的风道与分离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风道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分离盖;111、进气口;112、负压口;113、导流板;120、分离体; 121、出口;122、换热片;130、集水杯;131、密封环;140、分离腔;
200、压力锅;210、锅体;220、锅盖;221、释压口;222、风道;223、限压阀; 224、电磁阀;225、第二通气管;230、负压腔;300、真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发明的第一大方面提出了一种分离器。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分离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设有分离腔140,壳体100上开设有:
分别与分离腔140和负压腔230连通的进气口111;
分别与分离腔140和真空装置300连通的负压口112;以及,
与分离腔140连通的出口121;
其中,进气口111在壳体100上的高度小于负压口112在壳体100上的高度,大于出口121在壳体100上的高度;
壳体1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热性,分离腔内的介质通过壳体100换热。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进气口111在壳体100上的高度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同理,负压口112在壳体100上的高度、出口121在壳体100上的高度均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即负压口112、进气口111以及出口121的高度依次降低。
本实施例的分离器通过其负压口112与真空装置300的连通,从而利用真空装置300 的抽吸作用在分离腔140中形成负压,进而将负压腔230中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11抽入分离腔140;通过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在分离腔140中产生旋转和涡流,气体和其中混杂的液体和/或固体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密度较大的液体和/或固体受到的离心力不仅大于密度较小的气体,而且密度较大的液体和/或固体受到的离心力也远大于其自身的重力和惯性,因此能高效地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以除去气体中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杂质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分离后的液体和/或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高度较低的出口121排出分离腔140,分离后的气体在真空装置300的抽吸作用下通过高度较高的负压口112由负压腔230进入真空装置300进而通过真空装置300排出,分离后的气体由于不再夹杂着液体和/或固体,能够有效避免将液体和/或固体杂质带入真空装置300中导致真空装置300 的性能下降或损伤,进而能够保证真空装置300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持负压腔230的负压环境。进一步地,壳体1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热性,分离腔140内的介质通过壳体100进行换热冷却,一方面可以降低气体介质的温度,避免其进入真空装置300中对真空装置300 产生损害,另一方面还能使气体介质中携带的水蒸气冷凝从而与气体分离。此外,上述分离器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可以做到很小,而且利用负压装置原有的提供负压环境的真空装置300即可运行,即结合被保护的真空装置300自身特点设置本申请的分离器,无需增设动力系统。
食品行业使用的真空装置300,一般采用的使气体与液体和/或固体等杂质分离的分离装置体积比较大,而对于进行负压烹饪中使用的诸如压力锅200等负压装置,由于其自身体积较小,通常采用微型的真空装置300提供负压状态,难以应用传统的分离装置使真空装置300抽取的气体和混杂其中的液体和/或固体分离,并且在负压状态下负压腔230内也更容易产生沸腾状态从而使气体中混杂的液体和固体增多,产生的混合物容易被抽吸进入真空装置300,导致真空装置300进水、进固体杂质且温度升高,真空性能下降。本申请通过在负压腔230与真空装置300之间设置上述分离器,分离器的体积根据需要调整大小,能够运用于电饭煲等小型电器中,而且分离效率高,有效避免液体等杂质进入真空装置 30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气口111位于壳体100的侧壁,负压口112位于壳体100的顶部,出口121位于壳体10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1位于壳体100的侧壁邻近负压口112的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11也可位于壳体 100的侧壁的中间或邻近出口121。进气口111的作用是将负压腔230中的气体引入分离器进行分离,由于从负压腔230进入分离腔140中的气流速度较大,为了避免气流将分离后流向出口121的固/液再次吹入分离腔140,应尽可能避免进气口111与出口121位置接近。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分离器的壳体100包括分离盖110和分离体120,分离盖110固定于分离体120上,以形成分离腔140;进气口111和负压口112开设于分离盖110上;出口121开设于分离体120上。即通过分离盖110与分离体120相扣合固定形成壳体100。可选地,分离盖110和分离体120可通过卡扣结构等可拆卸方式连接,例如,在分离盖110的下边缘设置卡扣,在分离体120的上边缘设有卡环,当将分离盖110盖在分离体120上方时,分离盖110的卡扣卡在分离体120卡环的底部从而形成分离盖110与分离体120的连接。优选的,在分离盖110与分离体120之间设有密封垫圈,通过密封垫圈使分离盖110与分离体120合拢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分离腔140内能形成负压环境。优选地,在分离盖110的顶部开设负压口112,负压口112与真空装置300通过管道连通;在分离盖110的侧壁开设进气口111,进气口111与负压腔 230通过管道连通;在分离体120的底部开设出口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离器壳体100的分离盖110和分离体120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法。例如,在分离盖110的下边缘设置上法兰,在分离体120的上边缘设置下法兰,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将上法兰与下法兰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同样可在分离盖110与分离体120之间设有密封垫圈,通过密封垫圈使分离盖110与分离体120合拢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离器壳体100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结构方式,例如,壳体100为一体结构,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备而成,无需分设分离盖110和分离体120两部分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1为切向进气口111,从而使从进气口111进入分离腔140的气体及其中混杂的液体和/或固体的运动方向与分离腔140的横截面所在的圆相切,以使混合物能够在分离腔140内绕分离腔140的轴线做圆周运动,从而产生更大的离心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11也可以为渐开线进气口111,从而使从进气口111进入分离腔140的混合物在分离腔140内流动路线为渐开线,也能够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分离腔140内产生很大的离心力。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体120为中空的圆锥体结构,出口121位于圆锥体结构的顶点处。在图2或图5的上下方向,分离体120呈上大下小的圆锥体结构,该结构的分离体120能够使从进气口111进入的混合物在分离体120的旋转半径越来越小,从而使离心力较大的液体和/或固体被分离体120的内表面捕获,进而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降从出口121排出;而离心力较小的气体进一步在真空装置300的抽吸作用下沿分离体120轴线方向上升从负压口112排出,通过分离,气体中将不含有液体或固体,能够有效避免液体或固体进入真空装置300。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分离盖110包括侧板和顶板,进气口111开设于侧板上,负压口112开设于顶板上。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板上设有导流板113,导流板113用于引导从进气口111进入分离腔140中的流体在分离腔140内产生涡流。进一步优选的,导流板113靠近进气口111的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用于引导从进气口111进入分离腔140中的由气体、液体和/或固体组成的流体在分离腔140内的运动路线。通过导流板 113对流体的导向引流,能够避免流体在分离腔140内产生紊流,进而可能导致降低通过离心力使分离的效率降低。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13为圆桶状结构,该圆筒状结构的上边缘绕负压口112设置且与分离盖110的顶部连接。该圆筒状结构的导流板113除了具有对进入分离腔140的混合物具有导向引流作用外,还具有对负压口112的保护作用,避免未经分离体120分离的混杂有液体或固体的气体直接进入负压口112。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板113也可以为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与分离盖110同轴,弧形板的上边缘绕负压口112邻近进气口111的一侧设置在分离盖110的顶部。
对于真空装置300而言,无论是水、固体,还是高温,都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除了需要避免液体和固体颗粒进入真空装置300中,还需要降低进入真空装置300的气体温度,以确保真空装置300的性能稳定以及使用寿命。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分离体120 由导热材料制备而成。在进行负压烹饪时,负压容器中容易产生沸腾,进而会有部分水蒸气通过分离器的进气口111进入分离器,在本实施例中,由导热材料制备而成的分离体120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通过热交换使与其接触的水蒸气释放热量而液化,进而能够从混合物中分离,避免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真空装置300进而再真空装置300中液化。进一步地,即使混合物中没有水蒸气,通过分离体120的热交换能够使气体温度下降,再进一步通过管道后进入真空装置300时气体的温度已大幅度降低,避免高温气体进入真空装置300影响真空装置300的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材料可以是能应用于负压容器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优选具有防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例如铝或不锈钢合金。此外,导热材料也可以是能应用于负压容器的具有导热功能的树脂材料,例如导热硅胶、导热硅脂等。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和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体120的外侧壁设有换热片122。其中,换热片12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3个、4个、 5个、6个等。通过设置换热片122能够进一步增大分离体120的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片122与分离体120为一体结构,例如通过一体成型技术制备而成,制备换热片122的导热材料与制备分离体120的导热材料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片122与分离体120为可拆卸连接。例如,换热片122通过连接件紧密固定在分离体120的外侧壁上;又如,若干个换热片122通过桶型换热套连接,然后通过换热套套设在分离体120的外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上述分离器工作时,真空装置300从负压口112抽气,产生的压力差使负压腔230内的气体及掺杂在其中的液体和/或固体通过进气口111进入140内,并贴着分离腔140的侧壁高速旋转,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让掺杂在气体中的液体或固体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出口121排出。由于分离体120是由导热材料制备而成的,以水蒸气形成存在的水转变成液态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从出口121排出,并且使气体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把自身的热量传递到分离体120上,从负压口112流出后在通过管道进入真空装置300 时温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使得真空装置300避免抽取高温气体和掺杂液体和/或固体,从而确保真空装置300的性能得到保护。
本申请的第二大方面提出了一种负压装置,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230,负压装置设有真空装置300以及上述分离器,其中,负压腔230与进气口111连通;真空装置300与负压口112连通。在负压装置中,负压腔230为负压装置的工作腔体,用于容纳物质并提供负压环境,真空装置300用于抽取提起使负压腔230内呈负压或真空状态,可选地,真空装置300为微型真空泵。
在本申请中,负压装置可以是诸如电压力锅200、电饭煲等家用烹饪电器。在该类烹饪电器中,通过微型真空泵将负压腔230内的空气在煮饭前抽出,使负压腔230内的气压值小于外界大气压,让大米等食材在负压环境下浸泡,不仅能够提高浸透度,缩短浸泡时间,提高煮饭效率,而且能够提高矿物质的溶出速率等。此外,负压环境下水的沸点更低,能够降低如维生素C等不耐高温类营养素在蒸煮过程中的损失。
因本发明提供的负压装置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分离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负压装置具备上述分离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大方面提出了一种压力锅200,如图8至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压力锅200包括上述的分离器、与负压口112连通的真空装置300、锅体210以及锅盖220;锅体210与锅盖220扣合以形成与进气口111连通的负压腔230,分离器设置于锅盖220 上。在本实施例中,锅盖220与锅体210扣合,在锅盖220和锅体210之间形成上述负压腔230。
因本发明提供的压力锅200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分离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压力锅200具备上述分离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锅200还包括设置于锅体210外侧的集水杯130,当锅盖220与锅体210扣合时,出口121与集水杯130的集水口对接。其中,集水杯130用于收集通过出口121中排出的液体和固体。可选地,集水杯130可拆卸地设置在锅体210的外侧。进一步优选的,集水杯130上设有密封环131,通过密封环 131能够确保集水杯130与出口121合拢连通时的密封性能。
如图11至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压力锅200中,锅盖220和锅体210转轴连接,锅盖220可绕转轴旋转并与锅体210形成开盖和盒盖的状态。锅体210的外侧设置集水杯 130,在锅盖220上与集水杯130对应位置设有分离器,以使分离器的出口121与集水杯 130的集水口相对接,并在出口121与集水口之间设置密封环131。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压力锅200中,锅盖220上开设有释压口221,分离器的进气口111通过管道与释压口221连通,释压口221与负压腔230连通,以实现进气口111与负压腔的连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将锅盖220盖在锅体210上时,分离体120的出口121与集水杯130连通,并通过密封圈使出口121与集水杯130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当将锅盖220从锅体210上翻开后,分离体120与集水杯130分离,即可从锅体210上取出集水杯130将其中收集的液体和固体颗粒倒出、清洗并放回。通过分离体120与集水杯130的分体式设计以及分别设于锅盖220和锅体210上的结构,在用户经常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地将收集的液体和固体从集水杯130中倒出,使用十分方便。此外,传统的电压力锅200和电饭煲一般都设有集水装置用于收集溢流出的液体等物质,本发明的分离器设置在这类负压装置时仅需要考虑分离体120占据的空间和位置即可,集水杯130可与传统的集水装置合二为一,不会进一步占用负压力锅200的空间或增加压力锅200的体积。
上述实施例的压力锅200工作时,锅盖220盖在锅体210上,真空装置300从负压口112抽气,产生的压力差使负压腔内的气体及掺杂在其中的液体和/或固体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分离腔140内,并贴着分离腔140的内壁高速旋转,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让掺杂在气体中的液体或固体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出口121排出。由于分离体120是由导热材料制备而成的,以水蒸气形成存在的水转变成液态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从出口121排放到集水杯130中,并且使气体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把自身的热量传递到分离体120上,从负压口112流出后在通过管道进入真空装置300时温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使得真空装置300 避免抽取高温气体和掺杂液体和/或固体,从而确保真空装置300的性能得到保护。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220上设有风道222,分离体1200位于风道222中。通过风道222形成空气对流,以使冷空气进入风道222 对分离体120进行换热冷却。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分离体120可设有换热片122,同时,锅盖220上设有风道222的方式以最大化地提高分离体120的换热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采用设置换热片122以增加换热效率的方式,或仅采用设置风道222以增加换热效率的方式。
如图8和9所示本实施例中,锅盖220设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通气管连通第一排气口和负压腔230;第二通气管225连通第二排气口和负压腔;限压阀223盖设在第一排气口上;真空装置300与第二排气口连通。其中第二通气管225上设有分离器,第二通气管225分为两段,第二通气管225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的一段与分离器的负压口112 连通,第二通气管225与负压腔连通的一段与进气口111连通。优选地,第二通气管225 上还设有电磁阀224,电磁阀224位于分离器和负压腔之间的第二通气管225上,电磁阀 224与负压装置的控制组件信号连接。其中,第二通气管225的两端分别于第二排气口和释压口221连通,并通过释压口221与负压腔连通。
其中,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位于锅盖220组件与外部连通的位置,从而使第一通气管以及第二通气管225实现锅体210内外的连通。
一般地在电压力锅200等负压装置上设有排气管,当锅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是通过排气管将锅内的气体排出从而使锅内压力降低至大气压。排气管的排气口上通常盖着限压阀223,限压阀223的作用是封住排气口直至锅内的压力上升至烹饪压力值,保证烹饪时锅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实现快速烹饪的目的。当锅内压力超出烹饪压力值时,锅内压力顶开限压阀223向外排气,从而把锅内的压力值限制在烹饪压力值内。由于限压阀223有超出烹饪压力值就让排气管向外排气的特点,限压阀223起到限制锅内最高压力保证负压装置安全的作用。而限压阀223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容易变形导致其限制最高压力的作用失效。并且在烹饪中,沸腾是让食材释味重要手段。而电压力锅200常见的沸腾方式是持续大功率加热内锅,让锅内压力高于限压阀223限制的压力值,顶开限压阀223向外排气,使内锅里的水持续沸腾,在限压阀223失效的情况下这种使内锅里的水沸腾的方式更加加大了其压力持续升高导致爆炸的风险。
如图9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锅盖220开设有第一排气口并通过第一通气管与负压腔230连通,第一排气口上盖设有限压阀223,通过限压阀223封住第一排气口直至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上升至烹饪压力值,保证烹饪时负压腔230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实现快速烹饪的目的。当负压腔230内的压力超出烹饪压力值时,负压腔内230的压力顶开限压阀223向外排气,从而使负压腔230内的压力值限制在烹饪压力值内。由于限压阀223 有超出烹饪压力值就让第一排气口向外排气的特点,限压阀223起到限制负压腔230内最高压力以保证负压装置安全的作用。
锅盖220开设第二排气口并通过第二通气管225与负压腔230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真空装置300连通,第二通气管225上设置上述分离器。当通过真空装置300进行抽取时,气体在进入真空装置300前先经过分离器分离,避免液体等进入真空装置300,真空装置 300能够使负压腔中形成负压的烹饪环境。
优选的,第二通气管225还上设有电磁阀224,电磁阀224位于分离器与释压口221之间的第二通气管225上,通过控制电磁阀224进而控制第二通气管225的通断,从而控制负压腔230内的压力;电磁阀224配合电路实现预期控制,使控制的精度、灵活性以及实时性都能够得到保证,在限压阀223无法正常工作时有效确保负压腔230的及时排气,确保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不超过安全压力;在需要负压烹饪环境时通过与真空装置300的配合实现负压腔230内的负压烹饪环境。
进一步地,还能够通过真空装置300和电磁阀224的控制使负压腔230内的水沸腾,使食材释味。即通过控制电磁阀224使第二通气管225排气降压,当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下降至当前水温对应的沸点压力时,部分水气化为水蒸气,负压腔230内的水就会沸腾,从而使食材释味。相比于传统的压力锅200通过持续大功率加热负压腔230,使负压腔230 内的压力高于限压阀223限制的烹饪压力值顶开限压阀223向外排气,进而使负压腔230 内的水沸腾的方式,本申请通过使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下降从而使水持续的方式更安全、节能,并且更有利于保持食材的营养。
即本申请从另一方向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即通过在锅盖220组件上加设第二通气管225、电磁阀224、分离器以及真空装置300,通过电磁阀224以及真空装置300控制第二通气管225的通断以控制电压力锅200的锅内压力,电磁阀224配合电路实现预期控制,使控制的精度、灵活性以及实时性都能够得到保证,有效确保负压容器内具有适宜的压力,一方面确保锅内压力不超过安全压力,另一方面提供负压烹饪模式。进一步地,还能够通过电磁阀224的控制使锅内的水沸腾,使食材释味,即通过控制电磁阀224使第二通气管225排气降压,当压力锅200的锅内压力下降至当前水温对应的沸点压力时,部分水气化为水蒸气,锅内的水就会沸腾,从而使食材释味。
其中,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225可以是硅胶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225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材料制备而成的管道,例如还可以是不锈钢管。
其中,电磁阀224、真空装置300与电压力锅200的控制组件可以通过电线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锅盖22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组件信号连接,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负压腔内的压力。控制组件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定的负压腔内的压力控制真空装置300的运行以及电磁阀224的通断,即通过将真空装置300、电磁阀224与一定精度和灵活性的压力传感器配合,不仅提供负压烹饪环境,而且使电磁阀224能够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具有自动性和避免不可控因素干扰的特性。
例如,在电压力锅200中,控制组件根据储存的控制程序控制真空装置300和电磁阀224,进而能够根据食材的特点配置负压腔内的压力,使负压腔内的压力保持负压环境或保持为沸腾压力,既能促进食材释味保证食材的营养和美味,又能够在限压阀223不能正常排气时确保负压腔内的压力在安全范围内,增加了负压装置的安全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锅盖22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组件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负压腔内的温度。与此相应的,控制组件还包括温度获取模块,温度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负压装置内的当前温度;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压力、当前温度以及烹饪模式获取当前控制压力。
当压力锅200工作时,电磁阀224闭合,限压阀223盖在第一排气口上方。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探测负压腔230内的压力和温度,并将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的存储模块存储着控制程序以及安全释压参数等信息,当控制组件接收到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信号或负压腔230内的温度信号达到规定的安全释压参数值时,控制组件控制电磁阀224打开,并控制真空装置300工作,使负压腔内的部分气体通过第二通气管225排出,并通过第二通气管225上的分离器分离其中的液体或固体,以降低负压腔内的压力或负压腔内的温度或提供负压环境,同事避免液体等进入真空装置300。即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即时测试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与负压腔230 内的温度,两个参数中只要有一个出现异常,通过电路控制电磁阀224打开释放负压腔230 内的压力,使负压腔230内的压力和温度恢复烹饪模式规定的压力和温度,从而增加电压力锅200的安全性。同时,当控制组件接收到负压腔230内的压力信号或负压腔内的温度信号达到规定的烹饪模式规定的压力和/或温度时,控制组件控制电磁阀224打开,控制真空装置300工作,使锅内的部分气体通过第二通气管225排出,以降低负压腔230内的压力形成负压烹饪环境,即可以根据食材的种类配置不同的负压压力,能够保证食材的营养和美味。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分离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
分别与所述分离腔和负压腔连通的进气口;
分别与所述分离腔和真空装置连通的负压口;以及,
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出口;
其中,所述进气口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小于所述负压口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出口在所述壳体上的高度;
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热性,所述分离腔内的介质通过所述壳体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负压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括分离盖和分离体,所述分离盖固定于所述分离体上,以形成所述分离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负压口开设于所述分离盖上;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分离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体为中空的圆锥体结构,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圆锥体结构的顶点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盖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负压口开设于所述顶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引导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分离腔中的介质在所述分离腔内产生涡流。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体由导热材料制备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体的外侧壁设有换热片。
9.一种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真空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器;其中,所述负压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负压口连通。
10.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包括锅盖、锅体、真空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器;
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盖扣合以形成所述负压腔;
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锅盖上,并通过所述负压口与所述负压腔连通;
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负压口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外侧的集水杯,当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所述出口与所述集水杯的集水口对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风道,所述分离器位于所述风道中。
CN202210296250.9A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Pending CN114748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250.9A CN114748943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250.9A CN114748943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8943A true CN114748943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28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6250.9A Pending CN114748943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89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152A (zh) * 2022-03-28 2022-06-03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与提纯低颗粒物气体的集成装置及其分离提纯方法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5157A1 (ru) * 1955-12-21 1956-11-30 А.Л. Ротин Паросборник-сепаратор
CA856570A (en) * 1970-11-24 A. Skardal Karl Cyclone separator
DE2027531A1 (de) * 1969-06-05 1970-12-10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orp., Louisville, Ky. (V.St.A.) Überdruck-Kochsystem zum Braten von Nahrungsmitteln
DE2838692A1 (de) * 1977-09-14 1979-03-22 Smidth & Co As F 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xtrahieren alkalischer substanzen aus zementanlagen
JPH06279812A (ja) * 1993-03-29 1994-10-04 Daido Steel Co Ltd 粉末の製造・分級装置
GB2339398A (en) * 1998-07-10 2000-01-26 Notetry Ltd Concentration of gas-borne particles utilising thermophoretic effects
CA2477456A1 (en) * 2002-05-06 2003-11-13 Hydrogenics Corporation Condenser for dehumidifying gas
CN1817291A (zh) * 2005-01-25 2006-08-16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能从灰尘中单独收集水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JP3827243B1 (ja) * 2005-05-20 2006-09-27 優章 荒井 サイクロン式空気浄化装置
CN101254382A (zh) * 2008-04-02 2008-09-03 王君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JP2011094843A (ja) * 2009-10-28 2011-05-12 Ihi Corp コンデンサ
JP2012152691A (ja) * 2011-01-26 2012-08-16 Rinnai Corp 集塵装置
CN102764703A (zh) * 2011-05-03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实现溶液空化分离的旋流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CN102921570A (zh) * 2011-08-12 2013-02-13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
CN202893538U (zh) * 2012-11-20 2013-04-24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真空排污系统及其旋流分离装置
CN203899214U (zh) * 2014-04-04 2014-10-29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出料装置
CN104128267A (zh) * 2014-07-15 2014-11-05 山东博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下排气结构的高效旋风分离器
JP2015511172A (ja) * 2012-01-24 2015-04-16 インテコ・スペシャル・メルティング・テクノロジーズ・ゲー・エム・ベー・ハーInteco Special Melting Technologies GmbH 鋼の真空処理プロセスにおける廃ガスの浄化方法および設備
CN205199247U (zh) * 2015-12-16 2016-05-04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尾气处理专用设备
US20160271545A1 (en) * 2015-03-17 2016-09-22 Koks Group B.V. Vacuum installation
CN206035772U (zh) * 2016-09-26 2017-03-22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水气分离器及真空系统
CN206276516U (zh) * 2016-12-15 2017-06-27 临安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防旋风分离器
CN206315572U (zh) * 2016-12-19 2017-07-11 四川茵地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胶废气的气液分离器
CN109984562A (zh) * 2018-01-02 2019-07-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真空预约保鲜控制方法
CN110856601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0871003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111298588A (zh) * 2020-03-06 2020-06-19 复旦大学 一种船舶烟气冷凝旋流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0995435U (zh) * 2019-10-12 2020-07-14 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清洁干网网面的刮刀装置
CN112696939A (zh) * 2021-01-22 2021-04-23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适于高炉冲渣、湿法脱硫系统的环保冷凝除湿消白装置
CN113017407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CN213926484U (zh) * 2020-10-30 2021-08-10 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旋风制水装置
CN214221494U (zh) * 2020-12-09 2021-09-17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机抽真空系统
CN214635146U (zh) * 2021-02-23 2021-11-09 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浆料聚合反应釜抽真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856570A (en) * 1970-11-24 A. Skardal Karl Cyclone separator
SU105157A1 (ru) * 1955-12-21 1956-11-30 А.Л. Ротин Паросборник-сепаратор
DE2027531A1 (de) * 1969-06-05 1970-12-10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orp., Louisville, Ky. (V.St.A.) Überdruck-Kochsystem zum Braten von Nahrungsmitteln
DE2838692A1 (de) * 1977-09-14 1979-03-22 Smidth & Co As F 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xtrahieren alkalischer substanzen aus zementanlagen
JPH06279812A (ja) * 1993-03-29 1994-10-04 Daido Steel Co Ltd 粉末の製造・分級装置
GB2339398A (en) * 1998-07-10 2000-01-26 Notetry Ltd Concentration of gas-borne particles utilising thermophoretic effects
CA2477456A1 (en) * 2002-05-06 2003-11-13 Hydrogenics Corporation Condenser for dehumidifying gas
CN1817291A (zh) * 2005-01-25 2006-08-16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能从灰尘中单独收集水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JP3827243B1 (ja) * 2005-05-20 2006-09-27 優章 荒井 サイクロン式空気浄化装置
CN101254382A (zh) * 2008-04-02 2008-09-03 王君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JP2011094843A (ja) * 2009-10-28 2011-05-12 Ihi Corp コンデンサ
JP2012152691A (ja) * 2011-01-26 2012-08-16 Rinnai Corp 集塵装置
CN102764703A (zh) * 2011-05-03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实现溶液空化分离的旋流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CN102921570A (zh) * 2011-08-12 2013-02-13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
JP2015511172A (ja) * 2012-01-24 2015-04-16 インテコ・スペシャル・メルティング・テクノロジーズ・ゲー・エム・ベー・ハーInteco Special Melting Technologies GmbH 鋼の真空処理プロセスにおける廃ガスの浄化方法および設備
CN202893538U (zh) * 2012-11-20 2013-04-24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真空排污系统及其旋流分离装置
CN203899214U (zh) * 2014-04-04 2014-10-29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出料装置
CN104128267A (zh) * 2014-07-15 2014-11-05 山东博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下排气结构的高效旋风分离器
US20160271545A1 (en) * 2015-03-17 2016-09-22 Koks Group B.V. Vacuum installation
CN205199247U (zh) * 2015-12-16 2016-05-04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尾气处理专用设备
CN206035772U (zh) * 2016-09-26 2017-03-22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水气分离器及真空系统
CN206276516U (zh) * 2016-12-15 2017-06-27 临安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防旋风分离器
CN206315572U (zh) * 2016-12-19 2017-07-11 四川茵地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胶废气的气液分离器
CN109984562A (zh) * 2018-01-02 2019-07-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真空预约保鲜控制方法
CN110856601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0871003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210995435U (zh) * 2019-10-12 2020-07-14 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清洁干网网面的刮刀装置
CN113017407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CN111298588A (zh) * 2020-03-06 2020-06-19 复旦大学 一种船舶烟气冷凝旋流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3926484U (zh) * 2020-10-30 2021-08-10 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旋风制水装置
CN214221494U (zh) * 2020-12-09 2021-09-17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机抽真空系统
CN112696939A (zh) * 2021-01-22 2021-04-23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适于高炉冲渣、湿法脱硫系统的环保冷凝除湿消白装置
CN214635146U (zh) * 2021-02-23 2021-11-09 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浆料聚合反应釜抽真空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建华;: "新型负压气力除灰系统", 电力环境保护, no. 0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152A (zh) * 2022-03-28 2022-06-03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与提纯低颗粒物气体的集成装置及其分离提纯方法
CN114570152B (zh) * 2022-03-28 2023-12-19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与提纯低颗粒物气体的集成装置及其分离提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8943A (zh) 一种分离器、具有分离器的负压装置和压力锅
CN210169714U (zh) 防溢电饭煲
CN211582628U (zh) 一种水汽分离的蒸烤箱排汽机构
CN206303778U (zh) 一种微量加水装置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电烤箱
CN217743998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锅盖组件的压力容器
CN211695266U (zh) 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
CN212912914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114288965A (zh) 一种具有超压保护功能的化工反应釜
CN206565770U (zh) 新型安全电压力锅
CN21978233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1603057A (zh) 一种冷凝管及蒸制设备
CN217524687U (zh) 一种电饭煲盖及电饭煲
CN216317158U (zh) 一种隔热降温结构
CN212546555U (zh) 一种用于破壁机用的自动抽真空盖子
CN212678927U (zh) 一种蒸烤箱
CN110742516A (zh) 一种带有热风循环通道的烹饪电器
CN216060257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11432517U (zh) 食品加工机
CN217684913U (zh)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236620U (zh) 一种低氧电蒸锅
CN217471744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8551126U (zh) 一种无蒸汽电饭煲
CN213155525U (zh) 一种破壁机杯底座冷却机构
CN21962942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9926911U (zh) 一种新型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