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4913U -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4913U
CN217684913U CN202221715379.0U CN202221715379U CN217684913U CN 217684913 U CN217684913 U CN 217684913U CN 202221715379 U CN202221715379 U CN 202221715379U CN 217684913 U CN217684913 U CN 217684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steam generator
superheated steam
por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53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锦森
张涛
梁叶锋
刘福波
张兵
彭磊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53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4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4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4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和第一加热器,发生器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加热器设置在发生器壳体上,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水口;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和第二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壳体上,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水口,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与第一回水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低于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蒸气温度有限并且液态水滴容易随水蒸气排出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的问题。

Description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蒸是一种通过加热液态水产生水蒸气并利用水蒸气的温度对食材进行加热的烹饪方式。与炒、烤、炸等油加热的烹饪方式相比,蒸制食材能够明显减少烹饪过程中添加油的使用,同时减少食客对于油的摄入;与煮、煲、炖等水加热的烹饪方式相比,蒸是以水蒸气作为传热介质,在相同条件下,蒸能够保留更多的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素。并且通常蒸制食材只需要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入准备好的烹饪器具中加热预设时长即可,在烹饪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翻动食材,也不需要频繁添加调料。基于上述优点,蒸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健康并且便捷的烹饪方式。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具备蒸制功能的电烹饪器具,如蒸箱、蒸烤一体机、微蒸烤一体机等,他们大多使用的是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通常,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包括煮水室和位于煮水室内的加热件,加热件供热以使煮水室内生成水蒸气。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体积大,在烹饪设备上占用的空间较多。并且这种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温度有限,不利于食材脱脂并且影响食材的抗氧化效果。并且在压力作用下,液态水滴容易随水蒸气排出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影响烹饪器具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蒸气温度有限并且液态水滴容易随水蒸气排出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和第一加热器,发生器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加热器设置在发生器壳体上,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水口;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和第二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壳体上,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水口,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与第一回水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低于进气口。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发生器壳体中,第一隔板将第一容纳腔分隔形成液体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加热器的位置与液体腔相对应,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气口和供液体通过的液孔,进水口与第三容纳腔连通,液体腔通过液孔与滴丸容纳腔连通。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凸出部,气口设置在凸出部的侧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挡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上并与发生器壳体连接,第二隔板将第三容纳腔分隔形成气体腔和回流腔,第一排气口与气体腔连通,第一回水口与回流腔连通,气口连通液体腔和气体腔,液孔连通液体腔和回流腔。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包括平直部和竖直部,平直部和竖直部成夹角地设置,气口和第二隔板设置在平直部上,液孔设置在竖直部上。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器壳体包括具有开放口的盒体和能够遮盖开放口的盖板,第二加热器包括管本体、发热体和散热翅片,管本体设置在盒体的底壁上,发热体设置在管本体中,散热翅片设置在管本体上,进气口靠近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第二排气口靠近管本体的第二端设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翅片、管本体和盒体一体成型地设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器壳体中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从加热器壳体的侧壁向第二回水口倾斜设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口和进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回水口和第二回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蒸煮器具,包括具备上述全部或部分技术特征的过热蒸汽发生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过热蒸汽发生器之后,液态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蒸汽发生器,并在发生器壳体中被第一加热器加热蒸发产生水蒸气,例如100℃。水蒸气依次通过第一排气口和进气口进入蒸汽加热器,并在加热器壳体中被第二加热器继续加热成过热蒸汽,例如超过220℃,过热蒸汽从第二排气口排出蒸汽加热器。这样就可以用超过水沸点温度的过热蒸汽对下游的食材进行加热,以便快速蒸熟食材。提高水蒸气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食材的脱脂率和抗氧化效果。如果加热器壳体内出现液态水,液态水也能够依次通过第二回水口和第一回水口流回发生器壳体内,从而减少进入过热蒸汽发生器下游的液态水,进而确保过热蒸汽对食材的加热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热蒸汽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热蒸汽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在一个角度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热蒸汽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在另一个角度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过热蒸汽发生器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3的过热蒸汽发生器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10、蒸汽发生器;11、发生器壳体;12、加热管;13、进水口;14、第一排气口;15、第一回水口;16、挡板组件;161、平直部;162、竖直部;163、气口;164、液孔;165、凸出部;166、第二隔板;20、蒸汽加热器;21、加热器壳体;211、盒体;212、盖板;22、管本体;23、第二排气口;24、进气口;25、第二回水口;26、散热翅片;27、引导斜面;28、发热体;31、第一连接管;32、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10、蒸汽加热器20以及连接在蒸汽发生器10和蒸汽加热器20之间的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其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包括发生器壳体11和第一加热器,发生器壳体11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加热器设置在发生器壳体11上,发生器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水口13、第一排气口14和第一回水口15,进水口13与上游管路连通,液态水能够从进水口13进入发生器壳体11,第一加热器用于加热液态水产生水蒸气。
如图3所示,蒸汽加热器20包括加热器壳体21和第二加热器,加热器壳体21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壳体21上,加热器壳体21上设置有进气口24、第二排气口23和第二回水口25,进气口24与第一排气口14通过第一连接管31连通,第二回水口25与第一回水口15通过第二连接管32连通,第二回水口25低于进气口24。
采用了上述过热蒸汽发生器之后,液态水通过进水口13进入蒸汽发生器10,并在发生器壳体11中被第一加热器加热蒸发产生水蒸气,例如100℃。蒸汽发生器10中的水蒸气沿短箭头a示意的方向上升,依次通过第一排气口14和进气口24进入蒸汽加热器20。水蒸气在加热器壳体21中沿虚线b示意的方向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被第二加热器继续加热成过热蒸汽,例如超过220℃。加热后的过热蒸汽从第二排气口23排出蒸汽加热器20。这样就可以用超过水沸点温度的过热蒸汽对下游的食材进行加热,以便快速蒸熟食材。提高水蒸气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食材的脱脂率和抗氧化效果。第二回水口25低于进气口24,这样,如果加热器壳体21内出现液态水,液态水也能够依次沿实线c示意的方向通过第二回水口25和第一回水口15流回发生器壳体11内,从而减少进入过热蒸汽发生器下游的液态水,进而确保过热蒸汽对食材的加热烹饪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加热器包括两个加热管12,两个加热管12设置在发生器壳体11的底部,用于对发生器壳体11内的液态水进行加热.
如图3所示,加热器壳体21包括具有开放口的盒体211和能够遮盖开放口的盖板212,盖板212盖设在盒体211上形成第二容纳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加热器包括管本体22、发热体28和散热翅片26,管本体22设置在盒体211的底壁上,发热体28设置在管本体22中,散热翅片26设置在管本体22上,进气口24靠近管本体22的第一端设置,第二排气口23靠近管本体22的第二端设置。
第一加热器用于加热液态水产生水蒸气,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水蒸气加热产生过热蒸汽,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独立设置有利于实现二者的分别控制,能够增大过热蒸汽发生器产生水蒸气的温度范围。
散热翅片26有效地增大了第二加热器与水蒸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二加热器对水蒸气的加热效率。进气口24和第二排气口23分别靠近管本体22的两端设置有效地延长了第二加热器对水蒸气的加热时间,能够有效地升高第二排气口23排出的过热蒸汽的温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散热翅片26沿管本体22的径向向外延伸布置。这样设置的散热翅片26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散热翅片26、管本体22和盒体211一体成型地设置。上述结构设置的第二加热器易于成型、易于脱模、便于装配安装。
在本实施例的过热蒸汽发生器的管本体22和散热翅片26的温度尚未升高或者仅加热管12工作时,蒸汽发生器10中的水蒸气接触到管本体22和散热翅片26会冷凝形成液滴。蒸汽发生器10中的水蒸气在通过第一连接管31时也可能在气体压力等原因的作用下带着一部分液滴进入加热器壳体21。上述液滴在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能够聚集在加热器壳体21的底部,并通过第二回水口25、第二连接管32以及第一回水口15流回发生器壳体1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器壳体21中设置有引导斜面27,引导斜面27从加热器壳体21的侧壁向第二回水口25倾斜设置。加热器壳体21中的液态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引导斜面27上,并在引导斜面27的倾斜作用下沿图中实线箭头c示意的方向向第二回水口25集中,这样有利于将加热器壳体21中的液态水收集排出,有效地减少加热器壳体21中的液态水,从而减少随过热蒸汽进入下游的液态水。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还包括挡板组件16,挡板组件16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发生器壳体11中,第一隔板将第一容纳腔分隔形成液体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加热器的位置与液体腔相对应,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气口163和供液体通过的液孔164,进水口13与第三容纳腔连通,液体腔通过液孔164与第三容纳腔连通。
具体地,第一隔板包括平直部161和竖直部162,平直部161和竖直部162成夹角地设置,气口163设置在平直部161上,液孔164设置在竖直部162上。平直部161和竖直部162以及一部分发生器壳体11形成液体腔,液态水从进水口13进入发生器壳体11后,通过液孔164进入液体腔。加热管12的位置与液体腔对应,在加热管12的加热作用下液态水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气口163向上流动,平直部161能够阻挡一部分液滴通过第一排气口14。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平直部161上设置有凸出部165,气口163设置在凸出部165的侧壁。上述结构改变了水蒸气逸出的方向,增大了平直部161在投影方向的遮挡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液滴的阻挡效果。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挡板组件16还包括第二隔板166,第二隔板166设置在第一隔板上并与发生器壳体11连接,第二隔板166将第三容纳腔分隔形成气体腔和回流腔,第一排气口14与气体腔连通,第一回水口15与回流腔连通,气口163连通液体腔和气体腔,液孔164连通液体腔和回流腔。
第二隔板166将第一排气口14和第一回水口15分隔,使水蒸气能够按照设计沿短箭头a依次通过第一排气口14、第一连接管31和进气口24进入蒸汽加热器20,液态水也能够依次沿实线箭头c示意的方向通过第二回水口25和第一回水口15流回发生器壳体11内,从而减少进入过热蒸汽发生器下游的液态水,进而确保过热蒸汽对食材的加热烹饪效果。
具体地,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隔板166设置在平直部161上,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过热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为包含上述全部或部分技术整的过热蒸汽发生器。
应用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液态水能够在过热蒸汽发生器中经过二次加热成超过水沸点温度的过热蒸汽,例如超过220℃。用过热蒸汽能够对食材进行快速加热,并且有利于提高食材的脱脂率和抗氧化效果。同时减少进入过热蒸汽发生器下游的液态水,进而确保过热蒸汽对食材的加热烹饪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和第一加热器,所述发生器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壳体上,所述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水口;
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和第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上,所述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水口与所述第一回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水口低于所述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壳体中,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形成液体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位置与所述液体腔相对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气口和供液体通过的液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所述液体腔通过所述液孔与第三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气口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并与所述发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三容纳腔分隔形成气体腔和回流腔,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气体腔连通,所述第一回水口与所述回流腔连通,所述气口连通所述液体腔和所述气体腔,所述液孔连通所述液体腔和所述回流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包括平直部和竖直部,所述平直部和所述竖直部成夹角地设置,所述气口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平直部上,所述液孔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壳体包括具有开放口的盒体和能够遮盖所述开放口的盖板,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管本体、发热体和散热翅片,所述管本体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底壁上,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管本体中,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管本体上,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口靠近所述管本体的第二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所述管本体和所述盒体一体成型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壳体中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从所述加热器壳体的侧壁向所述第二回水口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进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水口和所述第二回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
CN202221715379.0U 2022-06-28 2022-06-28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684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5379.0U CN217684913U (zh) 2022-06-28 2022-06-28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5379.0U CN217684913U (zh) 2022-06-28 2022-06-28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4913U true CN21768491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5379.0U Active CN217684913U (zh) 2022-06-28 2022-06-28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4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9949B2 (en) Steam generator and cooking appliance
CN108679590B (zh) 一种竖直设置电加热器的蒸汽发生器
CN217684913U (zh) 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738389U (zh)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CN213821079U (zh) 一种内置蒸发器的烤箱
CN209883803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209883804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220124455U (zh) 一种高温速蒸锅
CN219206590U (zh)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097559U (zh) 空气炸锅
CN213216462U (zh) 一种蒸烤微组合机
CN110553239A (zh)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CN21296149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家用电器
CN21918341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设备
CN220135450U (zh) 过热蒸汽制备装置和蒸汽烤箱
CN220192803U (zh) 初级冷凝器及蒸烤箱
CN219889532U (zh) 能够水汽分离的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876091U (zh) 蒸汽发生装置和料理机
CN217365379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7816683U (zh) 蒸汽发生器以及电器
CN217978932U (zh) 全电化集成灶
CN107928393A (zh) 一种快速蒸熟食物的抽屉式蒸粉机
CN218960543U (zh)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750742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水循环结构
CN218781279U (zh) 过热加热件以及过热式蒸汽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