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912A -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6912A
CN114746912A CN202080080473.0A CN202080080473A CN114746912A CN 114746912 A CN114746912 A CN 114746912A CN 202080080473 A CN202080080473 A CN 202080080473A CN 114746912 A CN114746912 A CN 114746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event
unit
recording apparatus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0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山纮史
酒井康利
林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VCKenwood Corp filed Critical JVCKenwoo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46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G07C5/0866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the electronic data carrier being a digital video recorder in combination with video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6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exterior to a vehicle by using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4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G07C5/0858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wherein the data carrier is remov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控制装置,该记录控制装置无需不必要地发送数据,在记录装置被拿走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将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记录控制部(123)基于事件的检测将预先设定的规定期间量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160)中。位置信息获取部(129)获取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通信控制部(171)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作为其他装置的外部装置(20)。

Description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下行车记录仪正在普及,具有拍摄车辆周围的状况等而获取影像等数据的单元、和检测车辆受到某种冲击的单元,并基于检测到对车辆的冲击的时刻,以能够再现的方式保存规定期间的影像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的变化来记录影像数据的行车记录仪。这样的行车记录仪在检测出事故等引起的事件的情况下,以能够再现的方式保存拍摄了事故状况的拍摄数据。另外,行车记录仪在由于危险驾驶等而检测出异常加速度的情况下,以能够再现的方式保存危险驾驶的状况。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其使用无线通信单元将通过事件的检测而生成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由此,能够在服务器中存储运动图像数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87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032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发生了事故时,有时事故的当事人之间或与警察一起,再现行车记录仪所保存的事件记录数据,来确认事故的状况。
但是,在确认这样的状况时或之前,有恶意的一方的当事人为了销毁记录有事故状况的事件记录数据(证据),有可能抢夺另一方当事人的行车记录仪而拿走,或者在逃走中废弃行车记录仪。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确认事件记录数据,有时难以适当地掌握事件的状况。
如专利文献2那样,通过将事件记录数据发送到外部装置,能够防止作为证据的事件记录数据丢失。但是,由于事件的检测一般通过施加到车辆上的加速度来检测,所以将与事故无关的加速度作为事件来检测的情况也不少。将这样生成的事件记录数据全部发送给其他装置,则效率并不高。
本实施方式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无需不必要地发送数据,在记录装置被拿走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向其他装置发送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者事件记录数据。
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记录控制装置,包括:拍摄数据获取部,获取由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事件检测部,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记录控制部,将与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中;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至少包括所述记录控制部的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以及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者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包括:上述记录控制装置;所述拍摄部;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所述记录部;GNSS接收部,向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输出GNSS接收信号;以及内部电源,向所述记录装置供给电源。
此外,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记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由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将与检测出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中;获取使所述记录部至少保存事件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以及,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由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将与检测出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中;获取使所述记录部至少保存事件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以及,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可以在记录装置被拿走时适当地向其他装置发送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事件记录数据,而无需不必要地发送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的记录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的记录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8是示出由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由实施方式4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5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的记录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11是示出由实施方式5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6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的记录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13是示出由实施方式6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为了明确说明,适当简化以下的记载及附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10的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10设置在汽车等移动体上使用,是用于对照相机等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的记录进行控制,例如是被称为行车记录仪的装置。作为记录装置10的控制部的记录控制装置100例如具有以下功能:将由碰撞事故引起的突发性冲击等、对移动体施加的冲击等而引起的加速度作为触发,将预先设定的期间量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汽车的驾驶员等使用记录装置10或其他再现装置再现该事件记录数据,通过观看再现的事件记录数据的影像,能够掌握事件的状况。当记录装置10具有事件记录数据等的再现功能时,记录装置10可以被称为记录再现设备。另外,移动体不限于车辆,例如除了摩托车、无人机或飞机、船舶之外,也可以是人或动物,以下以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10具有记录控制装置100以及与记录控制装置100连接的多个构成要素。记录控制装置100作为管理各构成要素的控制的控制部而发挥功能。记录控制装置100是具有安装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单元)、存储器以及多个接口等的电路基板的控制装置,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另外,关于与记录控制装置100连接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在后面叙述。
以下,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记录控制装置100还承担作为分别执行细分化后的处理的功能运算部的功能。具体而言,记录控制装置100具有拍摄数据获取部120、缓冲存储器121、拍摄数据处理部122、记录控制部123、再现控制部124、操作控制部125、显示控制部126、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事件检测部128、位置信息获取部129及通信控制部171。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表示为这些构成要素被分别连接到总线线路110。
拍摄数据获取部120例如获取从照相机等拍摄部150供给的拍摄数据。拍摄数据获取部120经由总线线路110将拍摄数据提供给缓冲存储器121。
缓冲存储器121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缓冲存储器121经由拍摄数据获取部120依次接收拍摄部150定期生成的拍摄数据,并暂时存储接收到的拍摄数据。
拍摄数据处理部122从缓冲存储器121存储的拍摄数据,生成遵循预先设定的任意方式的形式的一定期间量的拍摄文件。预先设定的方式是指,例如H.264或MPEG-4(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移动图像专家组)等方式,但不限于此。另外,作为拍摄文件而生成的期间例如是60秒等,但不限于此。
另外,拍摄数据处理部122也可以对拍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预先设定的视场角的拍摄文件。另外,拍摄数据处理部122也可以对缓冲存储器121输出的拍摄数据实施各种处理,生成预先设定的时间或预先设定的视场角的拍摄数据,并附加文件名等头信息等,生成拍摄文件。并且,拍摄数据处理部122也可以对缓冲存储器121输出的拍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拍摄数据的噪声除去或失真校正等,生成在拍摄数据中显示了时刻信息、车辆的速度信息或车辆的位置信息等的拍摄文件。
记录控制部123进行用于将拍摄数据处理部122所生成的拍摄文件记录到记录部160的控制。当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事件时,记录控制部123将基于事件的检测而预先设定的规定期间量的拍摄数据(拍摄文件)作为禁止覆盖或禁止删除的事件记录数据而保存到记录部160中。将这样的拍摄动作称为事件记录动作。基于事件检测而预先设定的规定期间量的拍摄文件例如是检测出事件的时刻的前后30秒钟的拍摄文件等。记录控制部123可以将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160中的规定的记录区域中。规定的记录区域例如是规定了禁止覆盖或禁止删除的记录区域。或者,由记录控制部123提供给记录部160的事件记录数据可以以文件中附加了表示禁止覆盖或禁止删除的标记的状态被保存。
此外,记录控制部123执行控制,以将表示再现控制部124是否已经对保存在记录部160中的事件记录数据执行了再现处理的信息记录在记录部160中。由此,再现控制部124能够识别哪个事件记录数据未再现。
另外,当事件检测部128没有检测到事件时,记录控制部123可以将拍摄文件以可覆盖的状态保存在记录部160中。将以可覆盖的状态保存在记录部160中的、与事件记录数据不同的拍摄文件在此称为“一般文件”。当记录部160的存储容量达到上限时,记录控制部123可以删除一般文件中的旧文件,并将新生成的一般文件记录在记录部160中。将这样的拍摄动作称为循环记录动作。
再现控制部124执行用于再现所存储的事件记录数据或一般文件的处理。当开始再现所保存的事件记录数据时,再现控制部124对保存在记录部160中的事件记录数据进行解码等,并且将再现的影像数据提供给显示控制部126。
操作控制部125获取由操作部140接收的操作信息,并将基于操作信息的操作指示输出给各个构成要素。当操作控制部125从操作部140获取到选择作为再现目标的各种数据的指示时,使再现控制部124选择记录在记录部160中的文件等。当操作控制部125从操作部140获取到关于再现各种数据的指示时,使再现控制部124执行关于再现的处理。与各种数据的再现有关的指示例如是再现开始、暂停、再现停止、放大显示等。
显示控制部126控制显示部141显示各种信息。例如,显示控制部126使显示部141显示拍摄部150正在拍摄中的拍摄数据。此外,显示控制部126接收从再现控制部124提供的事件记录数据,并且使显示部141显示接收的事件记录数据。当在显示部141上叠加有触摸传感器作为操作部140的功能时,显示控制部126在显示部141上适当地显示与触摸传感器相对应的图标等。
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接收由搭载在记录装置10上的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到的关于加速度的信息,并将该信息输出到事件检测部128。另外,代替搭载在记录装置10上的加速度传感器142,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可以从搭载在车辆等移动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未示出)获取关于加速度的信息。
事件检测部128基于从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获取的关于加速度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信号大小和信号模式,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发生情况。作为针对移动体的事件而检测出的加速度例如是由于作为移动体的车辆与其他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等而产生的加速度。
当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从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接收到的信息对应于规定事件的发生时,将表示检测到事件发生的信号提供给记录控制部123。事件发生是指:检测出例如物体碰撞到车辆时的冲击等、相当于事故时产生的加速度的情况。例如,在针对预先设定的方向、在超过预先设定的期间检测到超过预先设定大小的加速度的情况下、或者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加速度的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等,事件检测部128检测事件的发生。另外,事件检测部128可以检测作为三轴坐标的坐标轴的X轴、Y轴及Z轴的加速度,也可以检测其中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此外,事件检测部128也可以对从这三个轴方向接收的加速度进行加权。
位置信息获取部129接收由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部143接收的来自GNSS卫星的GNSS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作为与当前位置相关的信息的位置信息。此外,位置信息获取部129将计算出的位置信息提供给记录控制部123和通信控制部171。位置信息例如包括在接收到来自GNSS卫星的信号时的车辆的纬度和经度。在这里,由于GNSS接收部143存在于记录装置10中,因此位置信息获取部129获取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此外,记录控制部123也可以将检测到事件的位置与事件记录数据一起记录。
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通信控制部171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到作为另一装置的外部装置20。例如,通信控制部171可以在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到作为另一装置的外部装置20。或者,通信控制部171可以在记录控制部123保存事件记录数据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外部装置20。在这里,发送对象信息是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记录部160中的事件记录数据。
例如,通信控制部171随时计算检测到事件发生时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并且当该差值相差规定距离时,检测为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即,通信控制部171可以在检测到了检测到事件发生时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与事件发生之后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相距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外部装置20。在这里,检测到事件发生时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对应于检测到事件发生时的车辆的位置信息。而且,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是指记录装置10被拿走的可能性极高的情况。在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下,车辆的驾驶员大多使车辆停止在事件发生场所的附近。尽管如此,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记录装置10被有恶意的当事人等(事故的另一方等)拿走的可能性高。
另外,这里所说的规定距离是指,例如在事故等事件发生后,记录装置10被拿走,明显是阻碍确认事件记录数据的距离,例如,设定为1000m以上的距离。另外,与规定期间对应的时间(规定时间)例如是:在事件发生后,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其他当事人有可能拿走记录装置10的时间。换言之,在事件发生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的拆卸是能够判断为与事件没有直接关联的拆卸等的时间。规定时间例如设定为5分钟至10分钟。由此,在记录装置10的所有者本人在事件发生后拆卸记录装置10并在事故现场附近再现事件记录数据而让其他当事人或警察等看到时,能够抑制发送对象信息被不必要地发送。
发送到外部装置20的位置信息还包括与位置相对应的时间信息。作为发送目的地的外部装置20可以由记录装置10的所有者预先设置。作为外部装置20的示例可以是记录装置10的所有者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计算机,或者也可以是云上的服务器。
在此,说明作为发送对象信息发送事件记录数据的情况。即使记录装置10被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走,也可以通过将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外部装置20来确认事件记录数据。进而,通过作为外部装置20而向车辆所有者的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等通信装置发送数据,所有者能够立即再现事件记录数据,从而能够顺利地实施事件记录数据的确认。
此外,对作为发送对象信息而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发送对象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外部装置20基于接收到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能够在画面上的地图上显示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由此,外部装置20通过接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能够确定被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走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的变化、当前位置。其结果是,能发现被拿走的记录装置10的可能性高。此外,例如警察等能够使用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的变化,根据拿走了记录装置10的当事人的移动路径附近的其他监控摄像头或其他车辆所具备的行车记录仪的影像等,确定拿走了记录装置10的当事人或车辆。
另外,通信控制部171在记录装置10从车辆拆卸而开始向外部装置20发送位置信息之后,在内部电源145的电源容量是能够发送位置信息的容量的期间,能够继续发送位置信息。由此,能够在可能的期间发送被有恶意的当事人拿走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能够确定拿走记录装置10的当事人和车辆的可能性。
接着,参照图1,对与记录控制装置100连接的各构成进行说明。记录装置10可以包括操作部140、显示部141、加速度传感器142、GNSS接收部143、拍摄部150、记录部160和通信部170。此外,记录装置10可以包括内部电源145。此外,记录装置10经由未图示的有线电缆与外部电源连接。
操作部140是接受用户对记录装置10进行的操作的用户接口。用户接口例如可以是操作按钮,或者也可以是以重叠方式设置在显示部141上的触摸传感器。此外,用户接口也可以是红外线或无线通信的接收部,接受从遥控器等发送的信号。操作部140通过规定接口向记录控制装置100提供操作信息,该操作信息是关于所接受的操作的信息。操作信息例如是事件记录开始的指示或进行事件记录数据的再现的指示等。另外,在本例中,记录装置10被构成为包括操作部140,但并不限于此。在操作部140是遥控器等的情况下,操作部140也可以独立地位于记录装置10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装置10中,只要有接收来自遥控器等的操作部140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接收部即可。
显示部141是在显示控制部126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装置。显示部141至少包括例如液晶面板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等的显示面板。显示部141连接到显示控制部126,并且显示从显示控制部126提供的信号。显示部141显示由再现控制部124再现的事件记录数据等中包含的影像。另外,在本例中,记录装置10被构成为包括显示部141,但并不限于此。显示部141也可以独立地位于记录装置10的外部。
加速度传感器142例如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记录装置10的任意场所。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施加到加速度传感器142的加速度,并将检测到的有关加速度的信息提供给记录控制装置100。加速度传感器142连接到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并且将检测到的有关加速度的信息提供给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加速度传感器142可以检测作为三轴坐标的坐标轴的X轴、Y轴和Z轴的加速度。
GNSS接收部143通过例如被称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定位系统接收用于确定记录装置1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GNSS接收部143包括用于接收GNSS信号的天线。此外,GNSS接收部143可以另外包括用于接收车辆获取的位置信息的通信接口。GNSS接收部143将与接收到的记录装置10的当前位置有关的信号提供给位置信息获取部129。
当停止向记录装置10供给外部电源时,内部电源145供给使记录装置10动作的电源。例如,内部电源145是蓄积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的充电式电池或电容器等。
拍摄部150是包括物镜、摄像元件、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转数字)转换元件等的摄像装置。拍摄部150拍摄包含车辆周边的景色的影像,生成作为所拍摄的影像的数据的拍摄数据。拍摄部150将所生成的拍摄数据提供给拍摄数据获取部120。此外,拍摄数据与来自上述GNSS接收部143的位置信息相关联地记录在记录部160中。另外,在本例中,记录装置10被构成为包括拍摄部150,但并不限于此。拍摄部150也可以独立地位于记录装置10的外部。即,也可以是位于记录装置10的主体部之外的拍摄部150直接将影像数据提供给拍摄数据获取部120。
记录部160是存储从拍摄部150提供的拍摄数据的记录装置。记录部160是例如包括闪存的存储卡、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记录装置。记录部160与记录控制部123连接,从记录控制部123接收规定的数据,并记录接收到的数据。此外,记录部160响应于来自再现控制部124的指示,将包含所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的事件文件提供给再现控制部124。记录部160可以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记录装置10装卸,也可以是不能拆卸的结构,但鉴于本发明的主旨,更优选的是不容易拆卸或不能拆卸的结构。即,记录部160优选内置在记录装置10的框体内(也称为记录部内置式记录再现装置)。
通信部170基于来自通信控制部171的指示,通过经由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向外部装置20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另外,通信部170也可以接收设置在设置有记录装置10的车辆上的车辆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的有关加速度的信息,并输出到加速度信息获取部127。通信部170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获取车辆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有关加速度的信息。通信部170可以使用例如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或以太网(注册商标)等通信方式来获取车辆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有关加速度的信息。此外,通信部170也可以与设置在车辆上的汽车导航系统进行通信,从汽车导航系统所具有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信息。
接着,参照图2~图4,对记录装置10的机械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10的右视图。图3是从拍摄方向观察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10的后视图。图4是从显示方向观察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10的主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在图2~图4中,附加了右手侧的直角坐标系。此外,在以后的图中,在附加有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图2~4的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分别与这些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记录装置10通过托架900被固定到车辆的挡风玻璃WS。托架900具有粘接部901、保持部902以及球窝接头903。
粘接部901是通过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将记录装置10安装在车辆前方的与挡风玻璃WS相接的面上的部件。托架900通过将粘接部901固定在挡风玻璃WS的任意位置而被固定。
保持部902能够相对于记录装置10所具有的装卸部921装卸,并且以安装的记录装置10不会因车辆行驶等而脱落、或产生拍摄方向的偏移的方式嵌合。例如,保持部902具有相对于记录装置10所具有的装卸部921的规定方向滑动而能够卡合的肋或槽,当滑动到规定的尺寸时,被锁定机构(未图示)锁定并固定。
装卸传感器922设置在记录装置10所具有的装卸部921和保持部902之间,能够检测记录装置10被拆卸的情况。装卸传感器922也可以在记录装置10从保持在车辆上的保持部902被拆卸时,向后述的拆卸检测部181发送表示已被拆卸的信号。
球窝接头903是以能够调整粘接部901和保持部902的角度的方式设置的关节机构,在被施加规定的外力的情况下可动。在粘接部901与挡风玻璃WS粘接、保持部902与记录装置10嵌合的状态下,只要不施加规定的外力,球窝接头903就不动。
利用记录装置10的用户将粘接部901固定到挡风玻璃上,并且将记录装置10的装卸部921嵌合到保持部902。由此,记录装置10被固定在车辆上。另外,在拆卸固定在车辆上的记录装置10时,用户从保持部902解除记录装置10的装卸部921。在从保持部902解除装卸部921时,用户在解除锁定机构(未图示)的基础上,使装卸部921以从保持部902拉开的方式滑动。由此,从车辆拆卸记录装置10。
记录装置10的周围被树脂制的框体920覆盖。在记录装置10的正面配置有显示部141所具有的显示面板,在背面露出拍摄部150的物镜,在上表面设置有装卸部921。因此,记录装置10被配置为:设置在上表面的装卸部921与托架900的保持部902嵌合,拍摄部150的物镜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露出,显示部141的显示面板朝向驾驶员侧。通过这样设置记录装置10,记录装置10拍摄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影像,并且将拍摄到的影像显示给驾驶员。记录装置10的显示面板的大小例如对角线为1.5英寸到4英寸左右。另外,框体920的大小例如宽度方向(X轴方向)为5厘米至10厘米左右。
如图3所示,记录装置10内置有加速度传感器142。因此,当记录装置10通过托架900固定在车辆上时,加速度传感器142经由托架900检测车辆受到的加速度。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42在用户将记录装置10相对于托架900拆卸或安装的情况下、或摇动或按压的情况下,也检测加速度。
另外,上述托架900是用于将记录装置10安装到车辆上的一例,记录装置10可以以各种合适的方式安装到车辆或移动体上。此外,检测拆卸的传感器不限于上述装卸传感器922,也可以是设置在记录装置10与移动体之间的任意合适的传感器,能够检测记录装置10从移动体拆卸的情况。
图5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记录控制装置100开始循环记录动作和事件检测动作,在循环记录动作中,以可覆盖的方式记录拍摄数据(步骤S101)。当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事件时(步骤S103中的“是”),记录控制装置100的记录控制部123将与检测到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160中(步骤S105)。例如,事件检测部128在产生了满足安装有记录装置10的车辆与其他车辆的碰撞事故等作为事件而被检测的条件的加速度的情况下,检测出事件。事件记录数据以禁止覆盖或禁止删除的形式保存。另一方面,在没有检测到事件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否”),处理流程转入步骤S113。
接着,记录控制装置100在检测出事件后,判断规定期间是否届满,即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107)。换言之,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在检测出事件之后,是否在规定期间内。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107中的“否”),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记录装置10的位置是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步骤S109)。即,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相距规定距离以上。
在这里,步骤S107和步骤S109的处理是检测在由于事件发生而使车辆停止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与车辆的距离相距规定距离以上的处理。而且,在由于事件的发生而使车辆停止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与车辆的距离相距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可以推定为因确认事件记录数据而成为不利的当事人拿走了记录装置10的状态。另外,步骤S107和步骤S109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任意构成要素进行。例如,步骤S107和步骤S109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通信控制部171进行,但不限于此。这在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在步骤S109中,当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109中的“是”),通信控制部171向外部装置20发送发送对象信息(步骤S111)。在作为发送对象信息发送了事件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即使有恶意的当事人(对方)拿走了记录装置10,也可以使用外部装置20确认事件记录数据。此外,在作为发送对象信息而发送了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外部装置20来确定被对方恶意拿走的记录装置10的主体部的位置,并且还可以确定对方的逃走路线。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9中,当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位置没有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109中的“否”),处理流程转入步骤S107。此外,在步骤S111中,在开始向外部装置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之后,尽可能继续进行位置信息的发送,结束本处理。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记录装置10的内部电源容量耗尽、或者记录装置10被破坏或废弃的可能性高。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7中,当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步骤S107中的“是”),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是否结束事件检测处理以及循环记录动作(步骤S113)。另外,在步骤S107中为“是”是指,在发生了事故等事件之后,记录装置10没有被从车辆上拆卸、或者在经过了规定期间之后记录装置10被拆卸的情况。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表示作为事件的当事人的对方拿走了记录装置10。当没有结束事件检测处理和循环记录动作时(步骤S113中的“否”),重复步骤S103以后的处理。
由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如上所述那样构成,因此,当推定记录装置已被对方等拿走了时,可以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到其他装置。因此,能够抑制在事件发生时总是发送数据这样的不必要地发送数据的情况。因此,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可以在记录装置被拿走了时适当地将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而无需不必要地发送数据。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当在事件发生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推定为记录装置10被拿走的可能性极高。而且,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被构成为:在这种情况下,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其他装置。由此,不需要特别的结构,就能够在记录装置10被拿走的情况下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其他装置。即,当在事件发生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推定为记录装置10被拿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不需要检测记录装置10被拆卸的结构。此外,能够通过记录控制部123等容易地记录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信息。因此,不需要特别的结构。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发送对象信息的发送条件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实施方式2涉及的记录装置10和记录控制装置100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装置10和记录控制装置100的构成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6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7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7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11及步骤S213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11及步骤S113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7中,当判断为尚未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207中的“否”),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记录装置10的位置是否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步骤S209)。即,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在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出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另外,步骤S209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任意构成要素进行。例如,步骤S209的处理可以由记录控制装置100的通信控制部171进行,但不限于此。
在这里,所谓规定速度,对应于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时的速度。因此,规定速度是比步行速度快的速度。例如,设想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并利用自己的车辆等逃走的情况,或者不利用车辆而跑着逃走的情况等。因此,优选将规定速度设定为时速10km~20km以上。此外,可以通过检测记录装置10的速度来判断记录装置10的位置是否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移动。然后,可以根据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相对于时间的变化量来计算记录装置10的速度。
此外,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速度总是规定速度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中的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中的预定距离内、记录装置10的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平均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最高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最低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
在步骤S209中,当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209中的“是”),通信控制部171向外部装置20发送发送对象信息(步骤S211)。即,通信控制部171执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其他装置。另一方面,在步骤S209中,当没有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209中的“否”),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07。
实施方式2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推定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已经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情况。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仅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有关的条件下,即使在记录装置10的所有者拆卸记录装置10而确认事故状况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送发送对象信息。与此相对,如果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则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进一步抑制不必要地发送数据的情况。
<实施方式3>
接着,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发送对象信息的发送条件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7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姿势信息获取部130。关于其他构成要素,由于与实施方式1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姿势信息获取部130获取表示记录装置10的姿势的姿势信息。具体地,例如,姿势信息获取部130使用来自作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传感器142的信息来获取记录装置10的姿势信息。在这里,加速度传感器142可以被调整为:当记录装置10设置在车辆上时,检测垂直向下(图2和图3的坐标系中的-Z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因此,当记录装置10设置在车辆上时,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出在沿-Z方向设定的方向上施加了加速度的事实。而且,例如,当记录装置10设置在车辆上时,记录装置10的姿势基本恒定。因此,当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到沿-Z方向设定的方向的加速度时,姿势信息获取部130可以获取表示当记录装置10设置在车辆上时的姿势的姿势信息。或者,当记录装置10上设置有陀螺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等姿势传感器时,姿势信息获取部130可以从这样的姿势传感器获取姿势信息。
在此,如果记录装置10从车辆上被拆卸,则记录装置10的姿势有可能不恒定。在这种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142也能够检测出与垂直向下对应的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另一方面,由于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可能与设置在车辆上的姿势不同,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2中设定的-Z方向有可能与垂直向下不同。
例如,在记录装置10被移除之后、图3中的记录装置10的下表面处于向上取向的姿势下,由于在加速度传感器142上设定的+Z方向对应于垂直向下方向,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Z方向上的加速度。此外,在图3中的记录装置10的左表面处于向下取向的姿势下,由于在加速度传感器142上设定的+X方向对应于垂直向下方向,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X方向上的加速度。此外,在图2中的记录装置10的拍摄部150的物镜侧的面为向下取向的姿势下,由于在加速度传感器142上设定的+Y方向对应于垂直向下方向,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Y方向的加速度。此外,在图2中的记录装置10的显示部141所具有的显示面板侧的面为向下取向的姿势下,由于在加速度传感器142上设定的-Y方向对应于垂直向下方向,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Y方向的加速度。因此,姿势信息获取部130可以从由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到的加速度的方向获取(检测)记录装置10的姿势。
图8是示出由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7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7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11及步骤S313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11及步骤S113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307中,当判断为尚未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307中的“否”),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记录装置10是否以不同于事件检测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步骤S309)。即,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在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是否以与事件检测时的姿势不同的姿势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
具体地,记录控制装置100使用由姿势信息获取部130获取的姿势信息,判断在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是否不同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然后,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以记录装置10的姿势与事件检测时不同的姿势、记录装置10的位置是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另外,步骤S309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例如,步骤S309的处理可以由记录控制装置100的通信控制部171进行,但不限于此。
在此,在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时,记录装置10的姿势成为记录装置10设置在车辆上时的姿势(即事件检测时的姿势)的可能性极低。即,在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时,记录装置10的姿势为将图3中的记录装置10的下表面维持在下方向的状态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当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时,加速度传感器142能够检测出-Z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加速度。例如,当有恶意的当事人等乘车逃走时,记录装置10可以放置在车辆的座位上。在这种状态下,由于记录装置10可能以倾斜的状态放置,因此加速度传感器142能够检测例如-Y方向、-X方向或+Y方向的加速度。因此,当在事件检测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以不同于事件检测时的姿势的状态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可以推定为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已经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此外,当由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到的加速度(加速度矢量)和-Y方向上的加速度(加速度矢量)之间的差值(差矢量的大小)大于预定值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姿势与事件检测时的姿势不同。
此外,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姿势总是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不同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不同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中的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不同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中的预定距离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不同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
在步骤S309中,当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不同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309中的“是”),通信控制部171向外部装置20发送发送对象信息(步骤S311)。即,通信控制部171执行以下控制:当在事件检测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以不同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的状态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其他装置。另一方面,在步骤S309中,当没有判断为记录装置10以不同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309中的“否”),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307。
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推定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已经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仅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有关的条件下,即使在记录装置10的所有者拆卸记录装置10而确认事故状况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送发送对象信息。与此相对,如果判断为记录装置以不同于检测到事件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则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进一步抑制不必要地发送数据的情况。
<实施方式4>
接着,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发送对象信息的发送条件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实施方式4涉及的记录装置10和记录控制装置100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涉及的记录装置10和记录控制装置100的构成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9是示出由实施方式4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9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7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7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图9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11及步骤S413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11及步骤S113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407中,当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407中的“否”),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是否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步骤S409)。即,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是否在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出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以上。
更具体地,记录控制装置100使用由姿势信息获取部130获取的姿势信息来判断在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是否已变化。例如,当记录装置10的姿势的变化量大于预定值时,记录控制装置100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的姿势已变化。此外,记录装置10的姿势的变化量可以根据记录装置10的姿势信息(加速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量来计算。
然后,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是否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另外,步骤S409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任意构成要素进行。例如,步骤S409的处理可以由记录控制装置100的通信控制部171进行,但不限于此。
在此,在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时,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可能会变化。即,在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时,记录装置10的姿势为将图3中的记录装置10的下表面维持在下方向的状态的可能性极低。并且,例如,在有恶意的当事人等跑着逃走时,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可以在用手拿着记录装置10的状态下逃走。在该状态下,由加速度传感器142检测到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可以与跑步动作对应地周期性地变化。因此,在检测到事件后的规定期间内,当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可以推定为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已经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
此外,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姿势总是变化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在姿势变化的同时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中的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了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在姿势变化的同时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中的预定距离内、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了时,也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在姿势变化的同时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姿势的变化量的平均值为规定值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在姿势变化的同时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姿势的变化量的最大值为规定值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在姿势变化的同时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或者,当在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规定距离以上之前的期间、记录装置10的姿势的变化量的最小值为规定值以上时,可以判断为记录装置10在姿势变化的同时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
在步骤S409中,当判断为在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409中的“是”),通信控制部171向外部装置20发送发送对象信息(步骤S411)。即,通信控制部171执行以下控制:当在事件检测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在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给其他装置。另一方面,在步骤S409中,当没有判断为在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409中的“否”),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407。
实施方式4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推定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已经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情况。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仅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有关的条件下,即使在记录装置10的所有者拆卸记录装置10来确认事故状况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送发送对象信息。与此相对,如果判断为在记录装置10的姿势变化的同时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则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实施方式4中,进一步抑制不必要地发送数据的情况。
<实施方式5>
接着,对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实施方式5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内部电源145的电量,选择性地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或记录部160中存储的事件记录数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10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5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5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内部电量获取部131。关于其他构成要素,由于与实施方式1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内部电量获取部131获取记录装置10的内部电源145的电量。具体而言,内部电量获取部131访问记录装置10的内部电源145,获取表示内部电源145的电量的值。
图11是示出由实施方式5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1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1至步骤S509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9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图11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13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13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步骤S510至步骤S512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任意构成要素进行。例如,步骤S510至S512的处理可以通过记录控制装置100的通信控制部171执行,但不限于此。
在步骤S509中,当判断为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以上时(步骤S509中的“是”),记录控制装置100选择发送对象信息中的哪一信息。然后,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内部电源145的剩余电力是否为规定值以上(步骤S510)。具体地,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由内部电量获取部131获取的电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
在步骤S510中,当判断为内部电源145的剩余电力为规定值以上时(步骤S510中的“是”),通信控制部171进行控制,以发送事件记录数据(步骤S511)。在步骤S511的处理中,除了事件记录数据之外,还可以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内部电源145的剩余电力不是规定值以上时(步骤S510中的“否”),通信控制部171执行控制,以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步骤S512)。即,通信控制部171基于内部电源145的电量执行控制,以选择性地将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或在记录部160中存储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在此,所谓剩余电力的规定值是指:例如,能够发送事件记录数据的电力的最低值。因此,当内部电源145的剩余电力为规定值以上时,将事件记录数据发送到车辆所有者的智能手机等外部装置20,由此所有者能够顺利地实施事件记录数据的确认。另一方面,当内部电源145的剩余电力不到规定值时,最低限度地向外部装置20发送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由此,能够确定被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走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的变化和当前位置。由此,能够发现记录装置10的可能性变高,能够确定拿走记录装置10的当事人或车辆。
<实施方式6>
接着,对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实施方式6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记录装置10的拆卸。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12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6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6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拆卸检测部181。关于其他构成要素,由于与实施方式1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拆卸检测部181通过接收表示记录装置10已经从车辆拆卸的信号,检测记录装置10从车辆拆卸的情况。记录装置10经由有线电缆与车辆的电源(外部电源30)连接,在该有线电缆被取下时,拆卸检测部181获取表示外部电源30已中断的信号。即,拆卸检测部181也可以基于表示从车辆向记录装置10供给的外部电源30已中断的信号,检测出已经从车辆拆卸。或者,拆卸检测部181也可以从设置在记录装置10的装卸部921上的装卸传感器922(图2中所述)接收表示记录装置10已经从车辆拆卸的信号。进一步,拆卸检测部181可以在表示设置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获取部129获取的记录装置10的位置信息与车辆停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记录装置10已经从车辆拆卸。第二规定距离例如可以设定为2m至5m等、认为记录装置10从车辆脱离的任意距离。
图13是示出由实施方式6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01至步骤S607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7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图1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09至步骤S613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9至步骤S113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607中,当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S607中的“否”),记录控制装置100的拆卸检测部181判断记录装置10是否已经从车辆拆卸(步骤S608)。当检测到记录装置10已经从车辆拆卸时(步骤S608中的“是”),记录控制装置100判断记录装置10的位置是否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步骤S609)。另一方面,在步骤S608中,当判断为没有检测到记录装置10被拆卸时(步骤S608中的“否”),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607。
实施方式6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100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推定有恶意的当事人等已经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情况。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仅与记录装置10的位置与检测出事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有关的条件下,即使在检测出与事故无关的事件之后车辆不停止而继续行驶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送发送对象信息。例如,由于车辆的车轮骑在路缘石等上而检测出较大的加速度,因此是事件检测部128检测出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与此相对,如果判断为记录装置10已经从车辆被拆卸并且记录装置10的位置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则有恶意的当事人等拿着记录装置10逃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实施方式6中,进一步抑制不必要地发送数据的情况。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适当地改变上述流程图中的各处理的顺序。此外,可以省略上述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例如,可以省略图5的S101和S113的处理。
此外,上述多个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来实施。例如,可以组合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并且以不同于事件检测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可以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20。或者,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记录装置10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或以不同于事件检测时的姿势的状态从事件检测地点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可以将发送对象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20。此外,当然也可以将实施方式5或实施方式6与实施方式2~4中任一个组合。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用S209、S309或S409的处理替换图11中的S509的处理。对于图13的S609的处理也是同样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进行各种处理的功能模块而记载在附图中的各要素,在硬件上能够由CPU、存储器、其他电路构成,在软件上通过加载到存储器中的程序等来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功能模块可以仅通过硬件、仅通过软件、或者通过它们的组合以各种形式实现,并不限于任何一种。
此外,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来存储上述程序并将其提供给计算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实体的记录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um)。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或硬盘驱动器)、光磁记录介质(例如光磁盘)、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光盘)、CD-R(CD-Recordable,可刻录光盘)、CD-R/W(CD-ReWritable,可重写光盘)、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ProgrammableROM,可编程ROM)、EPROM(Erasable 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此外,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transitorycomputer readable medium)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电线和光纤等有线通信路径或无线通信路径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本申请主张以2020年1月31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20-014981为基础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并入于此。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控制装置例如可以用作行车记录仪。
符号说明
10 记录装置
20 外部装置
30 外部电源
100 记录控制装置
110 总线线路
120 拍摄数据获取部
121 缓冲存储器
122 拍摄数据处理部
123 记录控制部
124 再现控制部
125 操作控制部
126 显示控制部
127 加速度信息获取部
128 事件检测部
129 位置信息获取部
130 姿势信息获取部
131 内部电量获取部
140 操作部
141 显示部
142 加速度传感器
143 GNSS接收部
145 内部电源
150 拍摄部
160 记录部
170 通信部
171 通信控制部
181 拆卸检测部
900 托架
901 粘接部
902 保持部
903 球窝接头
920 框体
921 装卸部
922 装卸传感器

Claims (9)

1.一种记录控制装置,包括:
拍摄数据获取部,获取由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
事件检测部,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
记录控制部,将与由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中;
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记录装置至少包括所述记录控制部;以及
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
姿势信息获取部,获取所述记录装置的姿势信息,
所述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以与检测到事件时不同的姿势的状态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
姿势信息获取部,获取所述记录装置的姿势信息,
所述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在所述记录装置的姿势发生变化的同时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
电量获取部,获取所述记录装置的内部电源的电量,
所述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基于所述内部电源的电量,将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选择性地发送给其他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
拆卸检测部,通过接收表示所述记录装置已经从所述移动体拆卸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记录装置已经从所述移动体拆卸,
所述通信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通过所述拆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已经从所述移动体拆卸且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7.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
所述拍摄部;
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
所述记录部;
GNSS接收部,向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输出GNSS接收信号;以及
内部电源,向所述记录装置供给电源。
8.一种记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由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
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
将与检测出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中;
获取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记录装置使所述记录部至少保存事件记录数据;以及
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9.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由拍摄部拍摄的拍摄数据;
检测针对移动体的事件;
将与检测出的事件对应的规定时间段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部中;
获取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记录装置使所述记录部至少保存事件记录数据;以及
进行以下控制:当在检测到事件之后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到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从检测到事件的位置离开了规定距离以上时,将获取的所述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保存在所述记录部中的事件记录数据发送给其他装置。
CN202080080473.0A 2020-01-31 2020-11-30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147469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4981A JP7427982B2 (ja) 2020-01-31 2020-01-31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14981 2020-01-31
PCT/JP2020/044423 WO2021152990A1 (ja) 2020-01-31 2020-11-30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6912A true CN114746912A (zh) 2022-07-12

Family

ID=7707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0473.0A Pending CN114746912A (zh) 2020-01-31 2020-11-30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8254B2 (zh)
EP (1) EP4099689A4 (zh)
JP (1) JP7427982B2 (zh)
CN (1) CN114746912A (zh)
WO (1) WO20211529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5234A (zh) * 2022-12-30 2023-07-04 青岛交通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8771B2 (ja) * 2019-06-27 2021-02-1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28772B2 (ja) * 2019-06-27 2021-02-1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5787A (ja) * 2008-04-23 2009-11-12 Waatekkusu:Kk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取り付け構造、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における車両状態データ情報記録方法、ドライブレコーダ装置
CN102067191A (zh) * 2008-06-30 2011-05-1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行驶信息记录装置
JP2016103142A (ja) * 2014-11-28 2016-06-0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57455A (ja) * 2016-03-30 2016-09-01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23343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梁淑明 设有gps功能的物联网物流监控装置
CN207489115U (zh) * 2017-11-28 2018-06-12 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
JP2019164403A (ja) * 2018-03-19 2019-09-2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8584A (ja) 2002-04-12 2003-10-31 Diginet Japan:Kk 車両の盗難防止ならびに車両状況・運行状況記録伝達システム
JP2004171508A (ja) 2002-11-21 2004-06-17 Yoshiro Adachi 自動車向情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とデジタルカメラの連結による自動車事故監視・記録システム。
CN101809630B (zh) 2007-09-28 2012-07-04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驾驶记录器
JP4439548B2 (ja) 2007-09-28 2010-03-24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JP2009205368A (ja) 2008-02-27 2009-09-10 Denso Corp 事故通報システム、及び、車載装置
JP2008282405A (ja) 2008-05-09 2008-11-20 Manabu Takai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5428210B2 (ja) * 2008-06-11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システム、録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098774B1 (ko) * 2009-10-16 2011-12-26 엠텍비젼 주식회사 차랑용 거치 장치, 착탈 가능한 차량용 영상 저장 장치 및 운행 정보 제공 방법
JP2013115670A (ja) * 2011-11-30 2013-06-10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93912B2 (ja) 2015-04-24 2017-09-06 株式会社パイ・アール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JP2017049683A (ja) * 2015-08-31 2017-03-0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運転記録装置、運転特性を判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運転特性を判定するためのデータを出力するための方法
JP6451720B2 (ja) 2016-11-18 2019-01-1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45226B2 (ja) 2017-08-09 2021-10-06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車載電子機器、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87571B2 (en) * 2018-02-16 2021-08-10 General Motors Llc Monitoring quality of care at vehicle
JP2020014981A (ja) 2018-07-23 2020-01-30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粉体と液体の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5787A (ja) * 2008-04-23 2009-11-12 Waatekkusu:Kk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取り付け構造、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における車両状態データ情報記録方法、ドライブレコーダ装置
CN102067191A (zh) * 2008-06-30 2011-05-1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行驶信息记录装置
JP2016103142A (ja) * 2014-11-28 2016-06-0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57455A (ja) * 2016-03-30 2016-09-01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23343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梁淑明 设有gps功能的物联网物流监控装置
CN207489115U (zh) * 2017-11-28 2018-06-12 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
JP2019164403A (ja) * 2018-03-19 2019-09-2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5234A (zh) * 2022-12-30 2023-07-04 青岛交通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385234B (zh) * 2022-12-30 2023-09-19 青岛交通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2990A1 (ja) 2021-08-05
EP4099689A4 (en) 2023-07-19
US11908254B2 (en) 2024-02-20
JP2021121907A (ja) 2021-08-26
EP4099689A1 (en) 2022-12-07
JP7427982B2 (ja) 2024-02-06
US20220301368A1 (en)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6912A (zh)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程序
US11978255B2 (en) Recording control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WO2019215989A1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71752B2 (ja)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28725B2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917285B2 (en) Recording control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JP5570064B2 (ja) 車載カメラ制御装置および車載カメラ制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車載カメラ制御方法
CN111630574B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7006815B2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156087B2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18787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7200740B2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63727B2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69376A (ja)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