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8530A -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8530A
CN114728530A CN202080079724.3A CN202080079724A CN114728530A CN 114728530 A CN114728530 A CN 114728530A CN 202080079724 A CN202080079724 A CN 202080079724A CN 114728530 A CN114728530 A CN 114728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al transfer
heat
forming
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97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8530B (zh
Inventor
米山泰史
鹫江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2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8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8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2Dye diffus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D2T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2Thermal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从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为5μm以上。

Description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各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升华型热转印方式能够自由地调整浓度灰度,中间色、灰度的再现性也优异,能够形成与银盐照片匹敌的高品质的图像。
该升华型热转印方式中,将具备包含升华性染料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的热转印片与具备接受层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重合,接着,利用打印机所具备的热敏头将热转印片加热,由此使升华转印型着色层中的升华性染料转印至接受层,进行图像形成,由此得到印相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将保护层从热转印片转印至如此制造的印相物所具备的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上,提高印相物的耐久性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90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对于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印相物,要求具有多种多样的美观性。例如,为了表现印相物的稀有性等,要求印相物具有高的立体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能够在所期望的区域形成凹部,能够制造具有高立体感的印相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在于使用上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提供一种具有高立体感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立体感的印相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特征在于,
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
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
从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为5μm以上。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特征在于,
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
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
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2层以上的含空隙层,
作为最接近接受层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上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工序;
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接受层上形成图像的工序;和
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的工序。
本发明的印相物为使用上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制造的印相物,其特征在于,
该印相物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
其形成有深度为5μm以上的凹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能够在所期望的区域形成凹部,能够制造具有高立体感的印相物。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立体感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此外,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立体感的印相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的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形成的凹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形成的凹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不限于以下示例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来进行解释。
为了更明确地进行说明,附图有时与实际方式相比对各部的宽度、厚度、角度、形状等进行示意性表示。但是,附图终究仅为一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解释进行限定。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已经提到的图中所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有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使用上或下等术语来进行说明,但上下方向也可以颠倒。左右方向也是同样。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
本发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
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
第1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从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为5μm以上。
第2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2层以上的含空隙层,作为最接近接受层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
以下,将本发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分别也记为“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和“第2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第1和第2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也一并简记为“热转印图像接受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10具备基材11、热敏凹部形成层12和接受层13。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热敏凹部形成层12可以在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具有多层结构,也可以在第2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具有多层结构。本发明中,从接受层侧起依次将第n个热敏凹部形成层记为“第n热敏凹部形成层”。此处,n为1以上的整数。例如,图2中,热敏凹部形成层12从接受层13侧起依次具备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14、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15。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10在任意的层间(例如基材11与热敏凹部形成层12之间、构成具有多层结构的热敏凹部形成层12的各层间)具备粘接层等任意的层(未图示)。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10在热敏凹部形成层12与接受层13之间具备底涂层(未图示)。
在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其特征在于,利用热敏头等将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一部分区域从其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而进行加热,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h为5μm以上(参照图3)。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凹部深度h优选为8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上。关于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详细情况,在实施例栏中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PET膜,优选使用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Lumirror(注册商标)#5A-F53。关于所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使用形状分析激光显微镜(KEYENCE株式会社制造、VK-X150/160、物镜10倍),由所得到的廓线测量。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具备底涂层的情况下,该底涂层通常亮度高。因此,在底涂层与接受层的界面处能够良好地进行深度测定。
施加能量(mJ/dot)是通过下述式(1)算出的施加能量。式(1)中的施加功率[W]可以通过下述式(2)算出。
施加能量(mJ/dot)=W×L.S×P.D×灰度值···(1)
式(1)中的W是指施加功率,L.S是指1行周期(msec./line),P.D是指脉冲占空比。
施加功率(W/dot)=V2/R···(2)
式(2)中的V是指施加电压,R是指加热单元的电阻值。
本发明中,通过调整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的凹部形成区域,能够对印相物赋予立体感,能够提高其美观性。例如,通过在接受层上的文字、图形等形状或花纹等图像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凹部,能够对这些图像赋予立体感。
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利用热敏头等将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一部分区域从其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PET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16mJ/dot的施加能量而进行加热,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优选小于4μm、进一步优选小于2μm。
由此,能够抑制在图像形成时或保护层转印时非特意的凹部形成、即非高温条件下的凹部形成。以下,将这些一并简称为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以下,对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各层进行详细说明。
(基材)
作为基材,可以举出例如纸基材和膜。
作为纸基材,可以举出例如电容器纸、玻璃纸、硫酸纸、合成纸、高级纸、美术纸、铜版纸、非涂布纸、高光泽印刷纸、壁纸、纤维素纤维纸、合成树脂内添纸、背衬用纸和浸渗纸。作为浸渗纸,可以举出例如合成树脂浸渗纸、乳液浸渗纸和合成橡胶乳液浸渗纸。
作为膜,可以举出例如由树脂构成的膜(下文中简称为“树脂膜”)。作为树脂,可以举出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PS)等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以及离子键树脂。
基材为树脂膜的情况下,该树脂膜可以为拉伸膜,也可以为未拉伸膜。从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沿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进行了拉伸的拉伸膜作为基材。
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两者。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两者。
也可以使用上述纸基材或树脂膜的层积体作为基材。该层积体可以通过利用干式层压法、湿式层压法和挤出法等来制作。
从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5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上5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上500μm以下。
(热敏凹部形成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具备厚度40μm以上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利用热敏头将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在高温条件下从接受层侧进行加热,由此在热敏凹部形成层形成凹部。由此,能够对所制造的印相物赋予高立体感。
具体而言,通过在热敏凹部形成层、即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形成相对成为凸部的区域。例如,通过形成凹部以使该凸部表现出花纹或文字等,能够提高印相物的美观性。另外,如后所述,通过在该凸部形成全息图像等图像,能够进一步提高其美观性。
本发明中,凹部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中央形成的凹部,如图4所示,也可以形成于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端部。另外,凹部可以形成于一处,也可以形成于多处。如图5所示,通过在多处形成凹部,能够形成表现出花纹或文字等的凸部。
以下示出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构成的一例。例如,在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只要能够满足通过藉由上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PET膜的加热而形成的凹部的深度条件,则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
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的热敏凹部形成层可以具有单层结构,也可以具有多层结构。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从接受层侧起依次将第n个热敏凹部形成层记为“第n热敏凹部形成层”。此处,n为1以上的整数。第2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的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层数优选为2层以上5层以下、更优选为2层以上4层以下。
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可以在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各层间具备粘接层。
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上、更优选为80μm以上。由此,能够提高所形成的凹部的深度,能够提高凹部的形成容易性。此外,能够提高在接受层上形成的图像浓度。从打印机内传送性和加工适应性的方面出发,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优选为200μm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的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含空隙层,该含空隙层具备内部具有微细空隙的多孔膜和中空颗粒含有层中的至少一者。第2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的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2层以上的含空隙层。
以下,对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含空隙层的情况进行说明。
热敏凹部形成层可以同时具备多孔膜和中空颗粒含有层。第2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中的热敏凹部形成层优选同时具备多孔膜和中空颗粒含有层,该情况下,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具有单层结构的含空隙层时,其空隙率优选为10%以上8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60%以下。由此,能够提高所形成的凹部的深度,同时能够提高凹部的形成容易性。另外,能够提高在接受层上形成的图像浓度。此外,能够提高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具有多层结构的含空隙层时,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最接近接受层侧而配置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优选小于其他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由此,能够提高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具有多层结构的含空隙层时,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优选为10%以上6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5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凹部的深度,同时能够提高凹部的形成容易性。此外,能够提高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具有多层结构的含空隙层时,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以外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的平均值优选为10%以上8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80%以下。由此,能够易于在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形成凹部,并且能够提高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本发明中,空隙率通过(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堆积比重/构成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材料的比重)×100算出。
构成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材料的比重未知时,通过实施例栏中记载的方法计算出空隙率。或者,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立高新技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S3400N)取得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截面图像,由截面图像的总面积(a)和空隙(空孔)所占的面积(b)通过((b)/(a))×100算出。
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15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上1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10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所形成的凹部的深度,同时能够提高凹部的形成容易性。
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以外的层的厚度之和优选为10μm以上18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1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13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在接受层上形成的图像浓度。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敏凹部形成层具备作为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多孔膜和作为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的中空颗粒含有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25μm以上、优选为25μm以上15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上1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100μ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凹部形成性和画质。
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35μm以上、优选为35μm以上175μm以下、更优选为35μm以上1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μm以上130μm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多孔膜的空隙率与作为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的中空颗粒含有层的空隙率之比(多孔膜的空隙率/中空颗粒含有层的空隙率)优选为0.10以上0.80以下、更优选为0.20以上0.7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0以上0.60以下、特别优选为0.30以上0.5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凹部形成性。
作为构成多孔膜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PE和PP等聚烯烃;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树脂;PET和PBT等聚酯;苯乙烯树脂;以及聚酰胺。上述之中,从膜的平滑性、绝热性和缓冲特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聚烯烃,特别优选为PP。多孔膜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多孔膜可以包含添加材料。作为添加材料,可以举出例如增塑材料、填充材料、紫外线稳定材料、着色抑制材料、表面活性材料、荧光增白材料、消光材料、除臭材料、阻燃材料、耐候材料、带电抑制材料、线摩擦降低材料、滑动材料、抗氧化材料、离子交换材料、分散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以及颜料和染料等着色材料。多孔膜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添加材料。
多孔膜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作。多孔膜例如可以通过对上述树脂材料混炼非相容的有机颗粒或无机颗粒并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制膜来制作。一个实施方式中,多孔膜可以通过将包含第1树脂材料和具有高于第1树脂材料的熔点的第2树脂材料的混合物制膜来制作。
多孔膜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方法制作的多孔膜,也可以使用市售的多孔膜。
多孔膜可以藉由粘接层层积于基材上。另外,也可以藉由粘接层将多个多孔膜层积。
一个实施方式中,中空颗粒含有层包含中空颗粒和粘结剂材料。
中空颗粒可以为有机系中空颗粒,可以为无机系中空颗粒,也可以为有机无机复合中空颗粒,从分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有机系中空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中空颗粒。另外,中空颗粒可以为发泡颗粒,也可以为非发泡颗粒。中空颗粒含有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中空颗粒。
有机系中空颗粒由树脂材料构成。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交联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等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聚丙烯腈、酰亚胺树脂和聚碳酸酯。
一个实施方式中,有机系中空颗粒可以通过将丁烷气体等发泡材料封入树脂颗粒中进行加热发泡而制作。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有机系中空颗粒也可以通过利用乳液聚合而制作。也可以使用市售的有机系中空颗粒。
作为有机无机复合中空颗粒,可以举出例如利用无机材料对有机系中空颗粒的表面进行了修饰的中空颗粒。作为有机系中空颗粒,可以举出例如上述示例出的有机系中空颗粒。作为无机材料,可以举出例如滑石、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一个实施方式中,有机无机复合中空颗粒是利用滑石对聚丙烯腈系中空颗粒的表面进行了修饰的中空颗粒。也可以使用市售的有机无机复合中空颗粒。
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2μm以上,从凹部形成性特别优异的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6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8μm以上。例如考虑到中空颗粒含有层的厚度等,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5μm以下。
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通过电子显微镜法进行测定。具体而言,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法对中空颗粒含有层的截面取得截面图像,作为该截面图像的各颗粒中的长轴直径与短轴直径的平均值得到粒径,将100个颗粒的粒径的算术平均作为平均粒径。
从在层中的均匀分散性的方面出发,中空颗粒的真比重优选为0.01以上0.50以下、更优选为0.05以上0.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以上0.30以下。中空颗粒的真比重可以通过气体置换型比重瓶法(定容膨胀法)进行测定。
中空颗粒含有层中的中空颗粒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凹部形成性。
作为中空颗粒含有层中包含的粘结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氨酯、聚酯、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纤维素树脂、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苯乙烯树脂、明胶及其衍生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吡咯烷酮、普鲁兰多糖、葡聚糖、糊精、聚丙烯酸及其盐、琼脂、κ-卡拉胶、λ-卡拉胶、ι-卡拉胶、酪蛋白、黄原胶、刺槐豆胶、藻酸以及阿拉伯胶。中空颗粒含有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粘结剂材料。
中空颗粒含有层中的粘结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凹部形成性。
中空颗粒含有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中空颗粒含有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利用公知的涂布手段涂布至基材上等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由此可以形成。作为涂布手段,可以举出例如辊涂法、逆转辊涂法、凹版涂布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棒涂(rod coating)法。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敏凹部形成层具备:作为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25μm以上的多孔聚烯烃膜;和作为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包含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上的中空颗粒且厚度为35μm以上的中空颗粒含有层。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热敏凹部形成层,可得到凹部形成性特别优异、并且能够形成具有特别良好的画质的图像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
(接受层)
接受层是接受从热转印片所具备的染料层转移来的升华性染料并维持所形成的图像的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受层包含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只要是染料容易染色的树脂就没有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烯烃树脂、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树脂、酯树脂、酰胺树脂、碳酸酯树脂、苯乙烯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和离聚物树脂。接受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接受层中的树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80质量%以上98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98质量%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受层包含脱模材料。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与热转印片的脱模性。
作为脱模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酰胺蜡、特氟龙(注册商标)粉末等固态蜡类、氟系或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硅油、反应性硅油和固化型硅油等各种改性硅油、以及各种有机硅树脂。
作为上述硅油,也可以使用油状的硅油,优选改性硅油。作为改性硅油,优选为氨基改性硅酮、环氧改性硅酮、芳烷基改性硅酮、环氧-芳烷基改性硅酮、醇改性硅酮、乙烯基改性硅酮、氨基甲酸酯改性硅酮,特别优选环氧改性硅酮、芳烷基改性硅酮、环氧-芳烷基改性硅酮。
接受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脱模材料。
接受层中的脱模材料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维持接受层的透明性,同时能够提高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与热转印片的脱模性。
接受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接受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2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1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在接受层上形成的图像浓度。
接受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利用上述公知的涂布手段涂布至热敏凹部形成层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由此可以形成。
(粘接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在任意的层间具备粘接层。由此,能够提高层间的密合性。
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包含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树脂;PE和PP等聚烯烃;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多元醇树脂;以及聚氨酯。粘接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粘接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粘接层的厚度例如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
在具有多层结构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各层间形成的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8μm以下、更优选为2μm以上5μm以下。由此,能够维持热敏凹部形成层中的凹部形成性,同时能够提高层间的密合性。
粘接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利用上述公知的涂布手段涂布至任意的层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层可以通过将包含上述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而形成。
(底涂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在热敏凹部形成层与接受层之间具备底涂层。由此,能够提高层间的密合性。
一个实施方式中,底涂层包含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和纤维素树脂。底涂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底涂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底涂层的厚度例如为0.1μm以上3μm以下。
底涂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利用上述公知的涂布手段涂布至热敏凹部形成层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由此可以形成。
[印相物]
本发明的印相物20使用上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进行制作,如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材11、热敏凹部形成层12和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13,形成有深度为5μm以上的凹部(图中的A)。
本发明中,凹部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形成于中央的凹部,如图7所示,也可以形成于端部。另外,凹部可以形成于一处,也可以形成于多处。
如图8所示,通过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多处形成凹部,能够形成表现出花纹或文字等的凸部。
所形成的图像可以通过升华性染料的转印或熔融转印型着色层的转印来形成,可以通过转印全息转印层来形成,也可以对它们进行组合。
一个实施方式中,凹部A形成于通过将升华性染料转印到接受层上而形成的背景图像形成区域,在相对成为凸部的区域形成全息图像。通过为这种构成,能够对在相对成为凸部的区域形成的全息图像赋予立体感,能够提高印相物的美观性。另外,通过设置与背景图像的亮度差,能够进一步提高立体感。
形成于接受层上的图像不特别限定于文字、花纹、符号和它们的组合等。图像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现有公知的升华型热转印记录方式或熔融型热转印记录方式的热转印片而形成于接受层上。
(保护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10所示,本发明的印相物20在接受层13上具备保护层21。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保护层21可以设置于接受层13的整个面,并形成有凹部A。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保护层21可以形成为与接受层13上的形成有凹部A的区域对应。该情况下,在凹部深度的测定中不考虑保护层的厚度。
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护层包含树脂材料。树脂材料只要具有透明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烯烃、聚酯、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纤维素树脂、热固性树脂和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保护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本发明中,“活性光线固化树脂”是指对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照射活性光线而使其固化的状态的树脂。
本发明中,“活性光线”是指对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产生化学作用而促进聚合的放射线,具体而言,是指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从图像的耐摩擦性和保存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保护层中的树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95质量%以下。
保护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10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以上5μ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摩擦性和保存稳定性等。
[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上述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的工序;
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接受层上形成图像的工序;和
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的工序。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上形成保护层的工序。
(准备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工序)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上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工序。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构成、制造方法等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此处省略记载。
(图像形成工序)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接受层上形成图像的工序。
作为图像形成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将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熔融转印型着色层转印至接受层上的热熔融转印方式;以及将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中包含的升华性染料转印至接受层上的升华转印方式。另外,也可以将这些方式组合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区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凹部的形成区域形成图像,制成具有纵深的图像,也可以在未形成凹部的区域形成图像,对该图像赋予立体感。
另外,可以同时进行全息转印等。例如,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未形成凹部的区域进行全息转印,由此形成更具有立体感的全息图像,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印相物的美观性。
利用热转印片使用具备热敏头的打印机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更优选对热敏头赋予0.25mJ/dot以下的施加能量。由此,能够在维持图像浓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印相时压纹抑制性。
(凹部形成工序)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的工序。
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图像形成前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进行凹部的形成。
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图像形成中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进行凹部的形成。作为具体例,使升华性染料转印至热转印片,形成背景图像后,在图像形成区域形成凹部,进而在未形成凹部的相对成为凸部的区域由热转印片进行全息转印,由此能够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全息图像。
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图像形成后、保护层形成前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进行凹部的形成。
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保护层形成后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进行凹部的形成。
一个实施方式中,凹部的形成可以与保护层的形成同时进行。例如,在形成有图像的区域中,在不形成上述凹部的加热条件下进行保护层的转印,在除此以外的区域中,在形成上述凹部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保护层的转印,由此可以得到图像形成区域以外成为凹部的印相物。
以下示例出凹部形成方法,但不限定于此。
一个实施方式中,藉由PET膜等树脂膜将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从其接受层侧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形成凹部。
优选在上述树脂膜的不与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相接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背面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氯化聚烯烃、硅酮改性聚氨酯、氟改性聚氨酯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背面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双液固化型的树脂作为树脂材料,该双液固化型的树脂通过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固化剂合用而固化。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醇缩乙醛和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聚乙烯醇缩醛。
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
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2μm以下。由此,能够在维持凹部形成时的热能传递性的同时,抑制粘附或褶皱的产生等。
背面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利用上述公知的涂布手段涂布至树脂膜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由此可以形成。
优选在上述树脂膜的与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相接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脱模层。由此,能够抑制凹部形成工序中的树脂膜与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的热粘等。
一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层包含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缩醛树脂、聚酰胺、聚酯、三聚氰胺树脂、多元醇树脂、纤维素树脂和有机硅树脂。脱模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一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层包含脱模材料。作为脱模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硅油、磷酸酯系增塑材料、氟系化合物、蜡、金属皂以及填料。脱模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脱模材料。
脱模层的厚度例如为0.2μm以上2.0μm以下。
脱模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利用上述公知的涂布手段涂布至树脂膜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由此可以形成。
一个实施方式中,藉由热转印片将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从其接受层侧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形成凹部,该热转印片具备基材和设置于该基材上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全息转印层和保护层等。
具体而言,按照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全息转印层和保护层等与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接受层相向的方式进行重合,从基材侧加热热转印片,由此能够与升华性染料、全息转印层和保护层等的转印同时地形成凹部。
用于该凹部形成的加热可以在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全息转印层或保护层形成区域进行,也可以在热转印片的未设置这些层的基材露出的区域(空白区域)进行。
可以在热转印片设置上述脱模层,在该脱模层形成区域通过加热进行凹部形成。另外,在热转印片的基材中,也可以在与升华转印型着色层、全息转印层和保护层等相反一侧的面设置上述背面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以面顺序依次具备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保护层、空白区域和全息转印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以面顺序依次具备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升华转印型着色层、保护层、脱模层和全息转印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不藉由树脂膜或热转印片等而利用发热体等直接加热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接受层,由此可以形成凹部。
(保护层形成工序)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图像形成后的接受层上形成保护层的工序。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可以通过从热转印片转印保护层来进行。另外,可以藉由粘接层等将保护层形成用的膜层积在接受层上。
保护层的形成可以在凹部形成前进行,也可以在凹部形成后进行。
另外,对保护层的形成区域也没有特别限定,保护层可以形成于接受层的整个面,也可以形成于其一部分。
例如,可以在图像形成区域形成凹部,按照与图像形成区域和凹部形成区域对应的方式形成保护层。这种情况下,凹部深度减少,印相物的凹凸感有可能受损,但通过调整保护层的构成,形成透明性高的构成,在凹部形成区域形成的图像具有纵深,能够对印相物赋予高立体感。
本发明例如涉及以下的[1]~[12]。
[1]一种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从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为5μm以上。
[2]如上述[1]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热敏凹部形成层具备多孔膜和中空颗粒含有层中的至少一者。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作为最接近接受层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为10%以上60%以下。
[4]如上述[3]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热敏凹部形成层所具备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以外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的平均值为10%以上80%以下。
[5]如上述[3]或[4]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150μm以下。
[6]如上述[3]~[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
[7]一种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2层以上的含空隙层,作为最接近接受层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
[8]如上述[7]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热敏凹部形成层具备作为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多孔膜和作为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的中空颗粒含有层。
[9]如上述[8]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是厚度为25μm以上的多孔聚烯烃膜,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是包含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上的中空颗粒且厚度为35μm以上的层。
[10]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工序;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接受层上形成图像的工序;和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的工序。
[11]一种印相物,其为使用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制造的印相物,其中,该印相物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其形成有深度为5μm以上的凹部。
[12]如上述[11]所述的印相物,其中,凹部形成于接受层上的图像形成区域。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等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等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准备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作为基材。在基材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上层积厚度35μm的多孔PP膜A(空隙率22%、密度0.7g/cm3)。在该多孔PP膜A上涂布下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上进一步层积多孔PP膜A。如此,在基材上形成由2片多孔PP膜A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 100质量份
(荒川涂料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ポリスチックEM-560)
·固化剂10质量份
(荒川涂料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ポリスチック固化剂EM-545K)
在如上形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1.5μm的底涂层。
<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
·聚酯 4.2质量份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Polyester(注册商标)WR-905)
·氧化钛 8.4质量份
(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TCA-888)
·异丙醇(IPA) 10质量份
·水 30质量份
在如上形成的底涂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4μm的接受层。如此得到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接受层形成用涂布液>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60质量份
(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OLBIN(注册商标)C)
·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 1.2质量份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X-22-3000T)
·甲基苯乙烯基改性有机硅树脂 0.6质量份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X-24-510)
·甲基乙基酮 2.5质量份
·甲苯 2.5质量份
实施例2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厚度40μm的多孔PP膜B(空隙率31%、密度0.62g/cm3)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A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空隙率55%)。另外,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然后,使形成于多孔PP膜B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与粘接层以相向的方式贴合,在基材上形成由中空颗粒含有层A和多孔PP膜B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A>
·中空颗粒分散液(平均粒径3.2μm) 120质量份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造、有效成分35%)
·改性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140质量份
(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造、NIPOL SX1707A、有效成分45%)
·IPA 70质量份
·水 160质量份
实施例3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上层积厚度35μm的多孔PP膜A。在该多孔PP膜A上涂布上述组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A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空隙率55%)。如此,在基材上形成由多孔PP膜A和中空颗粒含有层A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实施例4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A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空隙率55%)。在该中空颗粒含有层A上涂布上述组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A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空隙率55%)。如此,在基材上形成由2层的中空颗粒含有层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实施例5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上层积厚度90μm的多孔PP膜C(空隙率12%、密度0.79g/cm3)。在该多孔PP膜C上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上层积厚度35μm的多孔PP膜A。如此,在基材上形成由多孔PP膜C和多孔PP膜A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实施例6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上层积厚度90μm的多孔PP膜C(空隙率12%、密度0.79g/cm3),将其作为热敏凹部形成层。
实施例7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厚度35μm的多孔PP膜A(空隙率22%、密度0.7g/cm3)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B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50μm的中空颗粒含有层B(空隙率66%)。另外,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然后,使形成于多孔PP膜A的中空颗粒含有层B与粘接层以相向的方式贴合,在基材上形成由中空颗粒含有层B和多孔PP膜A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B>
·聚丙烯腈系中空颗粒(滑石处理品) 18质量份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造、MFL-81GTA、平均粒径20μm、真比重0.23)
·氨基甲酸酯树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Nippollan(注册商标)5120有效成分30%)
40质量份
·乙酸乙酯 71质量份
·IPA 71质量份
实施例8
将中空颗粒含有层B的厚度变更为35μm,代替厚度35μm的多孔PP膜A而使用厚度40μm的多孔PP膜B(空隙率31%、密度0.62g/cm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实施例9
如下进行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首先,在厚度40μm的多孔PP膜B(空隙率31%、密度0.62g/cm3)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形成用涂布液A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5μm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空隙率55%)。另外,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然后,使形成于多孔PP膜B的中空颗粒含有层A与粘接层以相向的方式贴合,在基材上形成由中空颗粒含有层A和多孔PP膜B构成的热敏凹部形成层。
比较例1
在基材(厚度200μm的双面铜版纸)的一个面涂布上述组成的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粘接层,同时藉由该粘接层层积厚度35μm的多孔PP膜A,将其作为热敏凹部形成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图像接收片。
<<凹部形成性评价>>
在厚度4μm的PET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Lumiror(注册商标)#5A-F53)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后,在60℃下老化100小时,形成厚度1μm的背面层。
对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所具备的接受层的一部分区域,使用下述测试打印机,从接受层侧藉由具有背面层的上述PET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而进行加热,形成凹部。此处,具备背面层的上述PET膜配置成PET膜与接受层相接。
<背面层用涂布液>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1.8质量份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LEC(注册商标)BX-1)
·多异氰酸酯 5.5质量份
(DIC株式会社、BURNOCK(注册商标)D750)
·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 1.6质量份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Plysurf(注册商标)A208N)
·滑石 0.35质量份
(日本滑石工业株式会社、Microace(注册商标)P-3)
·甲苯 18.5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18.5质量份
(测试打印机)
·热敏头:F3589(TOSHIBA HOKUTO ELECTRONICS株式会社制造)
·热敏头线压:292N/m
·发热体平均电阻值:5015Ω
·印相电压:20V
·主扫描方向分辨率:300dpi(每英寸点数)
·副扫描方向分辨率:300dpi
·线速度:4.0msec./line
·印相起始温度:35℃
·脉冲占空比:85%
·灰度值:255/255(最大灰度)
使用形状分析激光显微镜(KEYENCE株式会社制造、VK-X150/160、物镜10倍),由所得到的廓线测量所形成的凹部的深度,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1。
(评价基准)
S:凹部深度为15μm以上,能够确认到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凹部。
A:凹部深度为10μm以上且小于15μm,能够确认到形成了良好的凹部。
B:凹部深度为5μm以上且小于10μm,能够确认到形成了凹部。
NG:凹部深度小于5μm。
<<印相时压纹抑制性评价>>
准备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具备热敏头的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制造、DS620)、以及具备包含升华性染料的染料层和保护层的该打印机用的原装色带。
在20℃、50%RH环境下,将JIS X 9201(高精细彩色数字标准图像)中规定的纵向N1的图像印相至热转印图像接收片所具备的接受层上。接下来,将保护层从原装色带转印至图像形成后的接受层上,得到印相物。通过目视确认所得到的印相物,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不会因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热而产生明显的高低差,保持了美观性。
B:因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热而使高低差明显,美观性具有改善的余地。
Figure BDA0003647026140000241
上述多孔PP膜的空隙率由公式(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毛比重/构成热敏凹部形成层的材料的比重)×100算出。关于上述中空颗粒含有层的空隙率,使用热封机,在150℃下对形成于基材的中空颗粒含有层施加10秒0.49MPa的压力,将加热加压前的中空颗粒含有层的厚度设为t1、加热加压后的厚度设为t2,由式{1-(t2/t1)}×100计算出空隙率。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本发明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等不被上述实施例的记载所限定,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就能进行各种改变或改善,这些改变或改善均包含在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而,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还包括其等同物。
符号说明
10:热转印图像接受片
11:基材
12:热敏凹部形成层
13:接受层
14: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
15: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
20:印相物
21:保护层

Claims (12)

1.一种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
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
从所述接受层侧藉由在厚度4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有厚度1μm的背面层的膜赋予0.27mJ/dot的施加能量,由此形成的凹部的深度为5μ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具备多孔膜和中空颗粒含有层中的至少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多层结构,
作为最接近所述接受层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为10%以上60%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所具备的所述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以外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空隙率的平均值为10%以上80%以下。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150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
7.一种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具备基材、热敏凹部形成层和接受层,
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
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具有2层以上的含空隙层,
作为最接近所述接受层的热敏凹部形成层的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为多孔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具备作为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的多孔膜和作为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的中空颗粒含有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其中,所述第1热敏凹部形成层是厚度为25μm以上的多孔聚烯烃膜,所述第2热敏凹部形成层是包含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上的中空颗粒且厚度为35μm以上的层。
10.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准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工序;
在所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所具备的所述接受层上形成图像的工序;和
在所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形成凹部的工序。
11.一种印相物,其为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制造的印相物,其中,
该印相物具备所述基材、所述热敏凹部形成层和形成有图像的所述接受层,
其形成有深度为5μm以上的凹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相物,其中,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接受层上的图像形成区域。
CN202080079724.3A 2019-11-20 2020-11-20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Active CN114728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0053 2019-11-20
JP2019210053 2019-11-20
JP2020141203 2020-08-24
JP2020-141203 2020-08-24
PCT/JP2020/043378 WO2021100850A1 (ja) 2019-11-20 2020-11-20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8530A true CN114728530A (zh) 2022-07-08
CN114728530B CN114728530B (zh) 2023-10-20

Family

ID=7598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9724.3A Active CN114728530B (zh) 2019-11-20 2020-11-20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1351A1 (zh)
EP (1) EP4063139A4 (zh)
JP (2) JP6919843B1 (zh)
KR (1) KR20220093377A (zh)
CN (1) CN114728530B (zh)
WO (1) WO2021100850A1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0A (zh) * 1989-04-24 1991-01-30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接收纸
JPH05286264A (ja) * 1992-04-13 1993-11-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0177258A (ja) * 1998-12-14 2000-06-27 Fujicopian Co Ltd 熱転写インク用受像シート
JP2001096932A (ja) * 1999-09-28 2001-04-10 Fujicopian Co Ltd インク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345289A (ja) * 2003-05-23 2004-12-09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6044071A (ja) * 2004-08-04 2006-02-16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の印画方法
JP2006159812A (ja) * 2004-12-10 2006-06-22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7098586A (ja) * 2005-09-30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ンボス加工装置及び印画物
JP2007296745A (ja) * 2006-04-28 2007-11-15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32869A1 (fr) * 2006-09-15 2008-03-20 Oji Paper Co., Ltd. Feuille de réception de transfert thermique
JP2009143183A (ja) * 2007-12-17 2009-07-02 Sony Corp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33974A (ja) * 2008-03-26 2009-10-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10826A (zh) * 2011-09-30 2014-08-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方法、热转印片和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组合
WO2014129269A1 (ja) * 2013-02-19 2014-08-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4136233A (zh) * 2012-03-08 2014-11-05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热转印用片材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9043A (ja) 1999-05-25 2001-02-13 Ricoh Co Ltd 熱転写受像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US6186067B1 (en) * 1999-09-30 2001-02-13 Presstek, Inc. Infrared laser-imageable lithographic printing member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and imaging such printing members
US7470649B2 (en) * 2004-05-11 2008-12-30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Thermal transfer image receiving sheet
JP2006027264A (ja) * 2004-06-16 2006-02-02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の印画方法
JP2007098693A (ja) * 2005-09-30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9285831A (ja) * 2007-04-04 2009-12-10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9061733A (ja) * 2007-09-07 2009-03-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5516851B2 (ja) * 2009-09-01 2014-06-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11104966A (ja) * 2009-11-20 2011-06-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5505774B2 (ja) * 2009-11-20 2014-05-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12200889A (ja) * 2011-03-23 2012-10-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00890A (ja) * 2011-03-23 2012-10-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59991A (ja) * 2011-09-15 2013-04-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0A (zh) * 1989-04-24 1991-01-30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接收纸
JPH05286264A (ja) * 1992-04-13 1993-11-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0177258A (ja) * 1998-12-14 2000-06-27 Fujicopian Co Ltd 熱転写インク用受像シート
JP2001096932A (ja) * 1999-09-28 2001-04-10 Fujicopian Co Ltd インク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345289A (ja) * 2003-05-23 2004-12-09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6044071A (ja) * 2004-08-04 2006-02-16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の印画方法
JP2006159812A (ja) * 2004-12-10 2006-06-22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7098586A (ja) * 2005-09-30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ンボス加工装置及び印画物
JP2007296745A (ja) * 2006-04-28 2007-11-15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32869A1 (fr) * 2006-09-15 2008-03-20 Oji Paper Co., Ltd. Feuille de réception de transfert thermique
JP2009143183A (ja) * 2007-12-17 2009-07-02 Sony Corp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33974A (ja) * 2008-03-26 2009-10-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10826A (zh) * 2011-09-30 2014-08-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方法、热转印片和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组合
CN104136233A (zh) * 2012-03-08 2014-11-05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热转印用片材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WO2014129269A1 (ja) * 2013-02-19 2014-08-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08280A (ja) 2022-01-13
US20220371351A1 (en) 2022-11-24
JP6919843B1 (ja) 2021-08-18
JP7274128B2 (ja) 2023-05-16
WO2021100850A1 (ja) 2021-05-27
EP4063139A1 (en) 2022-09-28
CN114728530B (zh) 2023-10-20
JPWO2021100850A1 (ja) 2021-12-02
EP4063139A4 (en) 2023-12-06
KR20220093377A (ko)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47288A1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支持体および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4345267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48095B2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熱転写シートと受像シートとの組合せ
EP1800882A1 (en) Thermal transfer reception sheet
JP4228782B2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7355196B2 (ja) 転写箔
CN114728530B (zh)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JP4073852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34429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JP2022056101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JP4118214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73853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73866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75642B2 (ja) 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熱転写印画装置
CN114450174B (zh)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和印相物
JP2022015218A (ja) 印画物の製造方法、熱転写印画装置及び印画物
JP2007296745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55288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JP2022010954A (ja) 印画物の製造方法、熱転写印画装置及び印画物
JPH07276827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21154636A (ja) 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熱転写印画装置
JP5757400B2 (ja) 昇華転写用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5178199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210155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