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7219B -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7219B
CN114667219B CN202080075867.7A CN202080075867A CN114667219B CN 114667219 B CN114667219 B CN 114667219B CN 202080075867 A CN202080075867 A CN 202080075867A CN 114667219 B CN114667219 B CN 114667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composition
polyfunctional monomer
inorganic particles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58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7219A (zh
Inventor
渡边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667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7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0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 C03C17/00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C03C17/02, C03C17/06, C03C17/22 and C03C17/28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4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of an organic material and at least one non-metal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2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poxy compounds used
    • C08G59/22Di-epoxy compounds
    • C08G59/226Mixtures of di-ep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2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poxy compounds used
    • C08G59/32Ep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epoxy groups
    • C08G59/38Ep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epoxy groups together with di-ep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54Forming anti-misting or drip-proof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2Emulsion paints including aeros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7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100 n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4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45Organic continuous ph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6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 C03C2217/47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consisting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C03C2217/475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2217/478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层叠体,其将基材、储藏层、和缓冲层按该顺序的配置包含在内,上述储藏层由包含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及表面活性剂(a3)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上述缓冲层由包含多官能单体(b1)及无机粒子(b2)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上述多官能单体(a1)及上述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

Description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 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本涉及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set)。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由塑料等有机材料、及玻璃等无机材料形成的基材的起雾的改善要求逐渐增高。
作为解决起雾问题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防雾性物品,其为具有基体、和位于前述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的防雾膜的防雾性物品,前述防雾膜具有依次层叠于前述基体表面上的基底树脂层和吸水性树脂层,前述吸水性树脂层是将使包含特定的聚环氧化物成分、和第1固化剂的吸水性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第1固化环氧树脂作为主体的吸水性树脂层,前述基底树脂层是具有比前述吸水性树脂层低的吸水性的基底树脂层。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7768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了环氧树脂的、以防雾为目的的层叠体中,有时出于提高层叠体的机械强度的目的而在层叠体中配合无机粒子。在上述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通过增大无机粒子在层叠体中的含有质量来提高机械强度,但有层叠体的防雾性降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减小无机粒子在层叠体中的含有质量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抑制层叠体的防雾性的降低,但有机械强度不足的倾向。
即,在以防雾为目的的层叠体中,要求在包含无机粒子的同时兼顾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高防雾性。
对于专利文献1的防雾性物品而言,从兼顾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高防雾性的观点考虑,存在对各层的构成、各层中包含的成分等进行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文本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防雾性优异的层叠体、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前述课题的具体手段包括以下的方式。
<1>层叠体,其将基材、储藏层(A)、和缓冲层(B)按该顺序的配置包含在内,前述储藏层(A)由组合物(A-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A-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和表面活性剂(a3),前述缓冲层(B)由组合物(B-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B-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和无机粒子(b2),相对于前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相对于前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前述多官能单体(a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前述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b1-1)。
<2>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前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大于相对于前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
<3>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多官能单体(a1-1)及前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包含氧化烯结构。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多官能单体(a1-1)及前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具有500g/mol以下的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多官能单体(a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a1-2),前述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b1-2)。
<6>如<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多官能单体(a1-2)及前述多官能单体(b1-2)各自独立地包含以下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式(1)中,X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n为1~5的整数。
式(1)中,n为2~5的整数的情况下,存在多个的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前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60质量%,相对于前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40质量%~70质量%。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前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前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为1.0质量%~5.0质量%,并且,前述缓冲层(B)不含表面活性剂,或者,相对于前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高于0质量%且低于1.0质量%。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组合物(A-1)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前述组合物(B-1)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b4)。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组合物(A-1)及前述组合物(B-1)各自独立地包含热聚合引发剂及光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聚合引发剂。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组合物(A-1)及前述组合物(B-1)各自独立地包含二氧化硅粒子,并且包含铝螯合剂及热产酸剂作为热聚合引发剂。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储藏层(A)的厚度相对于前述缓冲层(B)的厚度之比在1.3~15的范围内。
<13>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基材为塑料透镜。
<14>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基材包含聚硫氨酯、聚碳酸酯或聚碳酸烯丙酯。
<15>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前述组合物(A-1)的总质量而言,前述组合物(A-1)中的、前述多官能单体(a1)、前述无机粒子(a2)、前述表面活性剂(a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相对于前述组合物(B-1)的总质量而言,前述组合物(B-1)中的、前述多官能单体(b1)、前述无机粒子(b2)、表面活性剂(b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
<16>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工序(S1),针对基材的至少一个面,设置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表面活性剂(a3)、及溶剂(a4)的组合物(A-1a)的涂布物层(A2);工序(S2),从前述涂布物层(A2)中除去前述溶剂(a4);工序(S3),进行前述涂布物层(A2)的固化从而得到储藏层(A);工序(S4),在前述工序(S3)之后,在前述储藏层(A)上设置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无机粒子(b2)、表面活性剂(b3)及溶剂(b4)的组合物(B-1a)的涂布物层(B2);工序(S5),从前述涂布物层(B2)中除去前述溶剂(b4);和工序(S6),进行前述涂布物层(B2)的固化从而得到缓冲层(B)。
<17>如<16>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每100质量份前述组合物(A-1)中的前述组合物(A-1)的总干燥质量为46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00质量份。
<18>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其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无机粒子(x2)、和表面活性剂(x3),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x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前述多官能单体(x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
<19>防雾膜,其为使<18>所述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20>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其具备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和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
所述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A)、无机粒子(x2A)、和表面活性剂(x3A),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x2A)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前述多官能单体(x1A)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A);
所述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B)、无机粒子(x2B)、和表面活性剂(x3B),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x2B)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前述多官能单体(x1B)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B),
前述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x2B)的含有质量大于前述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前述无机粒子(x2A)的含有质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防雾性优异的层叠体、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及该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示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的范围。
在本公开文本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某个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其他阶段性的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在本公开文本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某个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也可以替换为实施例中示出的值。
本公开文本中,2个以上的优选的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
本公开文本中,对于各成分的量而言,在存在多种属于各成分的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多种物质的合计量。
本公开文本中,术语“工序”不仅包括独立的工序,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只要能达成该工序的目的,则也包括在本术语中。
《层叠体》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将基材、储藏层(A)、和缓冲层(B)按该顺序的配置包含在内,
上述储藏层(A)由组合物(A-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A-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和表面活性剂(a3),
上述缓冲层(B)由组合物(B-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B-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和无机粒子(b2),
相对于上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相对于上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上述多官能单体(a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以下也称为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
上述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b1-1)。
如上所述,在以防雾为目的的、使用了环氧树脂的层叠体中,虽然可以通过增大无机粒子在层叠体中的含有质量来提高机械强度,但有层叠体的防雾性降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减小无机粒子在层叠体中的含有质量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抑制层叠体的防雾性的降低,但有机械强度不足的倾向。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的见解。
首先,为了使上述层叠体获得防雾性,认为层叠体中包含的表面活性剂使层叠体的表面的亲水性提高,由此能够使防雾性提高。
在增多无机粒子在层中的含有质量的情况下,相对而言层叠体中包含的吸水性单体的量变少。由此,不能将吸附于表面的水充分吸收至膜内部,难以获得充分的防雾性。
作为其结果,认为在增多无机粒子在层中的含有质量的情况下,层叠体的防雾性降低。
另一方面,若减少无机粒子的含量,则难以获得由无机粒子本身带来的机械强度,除此以外,还难以在由单体及无机粒子形成的交联结构的网络中获得充分的交联性,因此,变得更难获得机械强度。
另外,上述交联结构的交联密度过高的情况下,存在于层叠体内部的表面活性剂不能从层叠体内部向层叠体的表面合适地移动。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通过包含上述的构成,从而能够将基材、储藏层(A)、和缓冲层(B)按该顺序的配置包含在内,并且,在储藏层(A)及缓冲层(B)中包含含有质量为特定的值以上的无机粒子和环氧当量为特定的值以上的多官能单体。
由此,能够形成由无机粒子及多官能单体形成的交联结构的网络,通过上述交联结构的网络,从而不仅将表面活性剂适度地保持在储藏层(A)中,而且能够使表面活性剂向缓冲层(B)的表面移动。
根据以上内容,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防雾性优异。
本公开文本中,只要没有另行记载,则关于组合物的“总干燥质量”是指:构成上述组合物的成分中的除溶剂成分以外的成分的质量的合计。
另外,关于组合物(A-1)的“总干燥质量”与储藏层(A)的总质量对应,关于组合物(B-1)的“总干燥质量”与缓冲层(B)的总质量对应。
以下,对构成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的各层进行说明。
<储藏层(A)>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储藏层(A)由组合物(A-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A-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和表面活性剂(a3)。
储藏层(A)将表面活性剂(a3)储藏于内部,发挥通过后述的缓冲层(B)不断地向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的表面供给该表面活性剂(a3)的作用。
由此,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能够发挥高防雾性。
<多官能单体(a1)>
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A-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
本公开文本中,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通过由组合物(A-1)的交联反应引起的固化而彼此相互键合。通过上述键合形成的网络结构能够向储藏层(A)赋予基本骨架,另外,能够向储藏层(A)赋予储藏表面活性剂(a3)的空间。
即,多官能单体(a1)通过组合物(A-1)的固化而转化为对应的聚合物,构成储藏层(A)中的聚合物成分。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多官能单体(a1)由2个以上的环氧基、和将上述2个以上的环氧基固定于一分子内的连接体部分形成。
<环氧当量>
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a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以下,也称为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
通过使多官能单体(a1)包含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从而能够在确保层的形成所需要的分子量的同时减少交联反应的反应点。由此,储藏层能够容易地保持水分,即能够提高吸水性,因此能够提高层叠体的防雾性。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多官能单体(a1-1)的环氧当量优选为300g/mol以上,更优选为350g/mol以上。
优选多官能单体(a1-1)的环氧当量为500g/mol以下。通过使多官能单体(a1-1)的环氧当量为500g/mol以下,能够良好地促进交联反应,因此能够得到具有良好的耐擦伤性的层叠体。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多官能单体(a1-1)的环氧当量更优选为450g/mol以下。
多官能单体(a1-1)只要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并且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即可,也可以包含其他取代基、结构等。
例如,多官能单体(a1-1)可以包含烷烃二醇、烷烃三醇等烷烃多元醇结构,
也可以包含聚氧化烯二醇(例如,聚乙二醇等)、在烷烃多元醇中加成聚氧化烯而形成的化合物等聚氧化烯结构。
上述之中,从提高吸水性从而获得良好的防雾性的观点考虑,多官能单体(a1-1)优选包含氧化烯结构。
氧化烯结构可以具有亲水性基团作为取代基。
通过使氧化烯结构具有亲水性基团,能够提高层叠体的吸水性。
作为上述亲水性基团,可举出羟基、羧基、磺酸基等。
上述之中,作为亲水性基团,优选为羟基,更优选为二醇。
作为多官能单体(a1-1),例如,可举出包含聚氧乙烯结构的二醇。
氧化烯结构优选具有醚键。
通过使氧化烯结构具有醚键,能够提高层叠体的吸水性,因此能够获得更良好的防雾性。
另外,多官能单体(a1-1)可以还包含芳香族环,也可以为脂环式化合物。
作为包含芳香族环的多官能单体(a1-1)的例子,可举出双酚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
从提高防雾性的观点考虑,多官能单体(a1-1)的连接体部分优选为链状结构。
作为多官能单体(a1-1)的分子量,优选为300~2000,更优选为300~1000。
作为多官能单体(a1-1),可以使用市售品,可举出DENACOL EX-841(NagaseChemteX Corporation制)等。
作为多官能单体(a1),优选除了上述多官能单体(a1-1)以外还包含环氧当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a1-2)。
通过包含环氧当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a1-2)作为多官能单体(a1),能够增加交联反应的反应点,因此能够提高交联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层叠体的耐擦伤性。
上述多官能单体(a1-2)优选包含以下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式(1)中,X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n为1~5的整数。
式(1)中,n为2~5的整数的情况下,存在多个的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式(1)中,作为X的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为2或3的亚烷基。
另外,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以不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亲水性基团(羟基、羧基等)、缩水甘油基醚基、具有亲水性基团或缩水甘油基醚基的烷基等。
作为多官能单体(a1-2)的分子量,优选为100~2000,更优选为150~1500。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多官能单体(a1)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组合。
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形成储藏层(A)的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优选为30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45质量%~6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组合物(A-1)中包含多种单体作为多官能单体(a1)的情况下,所谓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是指作为多官能单体(a1)而被包含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的合计。
相对于多官能单体(a1-1)与多官能单体(a1-2)的合计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1)的含有质量优选为5质量%~50质量%,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
相对于形成储藏层(A)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上。
组合物(A-1)优选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多官能单体彼此的交联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体的耐擦伤性。
多官能单体(a4)优选包含2个氧杂环丁烷环。另外,多官能单体(a4)优选包含醚键(不包括氧杂环丁烷环的醚键。)。
作为多官能单体(a4),可举出ARON OXETANE OXT-221(东亚合成公司)等。
从进一步提高层叠体的耐擦伤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的含有质量优选为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质量%以上。
从良好地维持层叠体的防雾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的含有质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质量%以下。
相对于形成储藏层(A)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与多官能单体(a4)的合计含有质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
<无机粒子(a2)>
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A-1)包含无机粒子(a2)。
本公开文本中,无机粒子(a2)以被设置于通过上述多官能单体(a1)彼此的键合形成的网络结构上的形式存在于储藏层(A)内部。由此,能够提高储藏层(A)的硬度及强度。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无机粒子(a2)可以是未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无机粒子(a2-0)(以下,也简称为“无机粒子(a2-0)”。),也可以是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无机粒子(a2-1)(以下,也简称为“无机粒子(a2-1)”。)。
本公开文本的一个方式中,无机粒子(a2-0)为未修饰的无机粒子。即,无机粒子(a2-0)为实质上仅由无机物质形成的粒子。
上述“实质上仅由无机物质形成的粒子”并非是指无机粒子(a2-0)中的有机物质的含有质量严格地为0。即,在无机粒子(a2-0)中,不显示与其他成分的反应性的有机物质可以以不对构成上述无机粒子(a2-0)的无机物质本来具有的物性产生影响的程度被微量包含。
例如,无机粒子(a2-0)可以包含可能会因制造工序而不可避免地混入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可能会由于在大气中静置而不可避免地非特异吸附于表面的来自大气的微量的有机物质等。
作为构成无机粒子(a2-0)的无机物质,可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锑、二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刚石粒子等。
上述之中,从向由上述多官能单体(a1)得到的树脂中的分散性、层叠体的硬度、及耐光性的观点考虑,作为构成无机粒子(a2-0)的无机物质,优选为二氧化硅及氧化锆。
无机粒子(a2-0)的粒径优选为5nm~50nm。
通过使无机粒子(a2-0)的粒径为5nm以上,能够提高层叠体的硬度。另外,能够提高组合物(A-1)中的粒子的分散性。
另一方面,通过使无机粒子(a2-0)的粒径为50nm以下,能够提高将组合物(A-1)制成固化物时的透明性。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无机粒子(a2-0)的粒径更优选为10nm~30nm。
无机粒子(a2-0)的粒径通过实施基于激光的动态散射法而测定。
无机粒子(a2-0)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组合。
上述无机粒子(a2-0)可以以市售品的形式获得,例如,可举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的PGM-ST等。
本公开文本的一个方式中,无机粒子(a2)可以为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无机粒子(a2-1)。
无机粒子(a2-1)是将上述无机粒子(a2-0)作为基础粒子、在上述基础粒子的表面具有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的粒子。
上述方式中,在组合物(A-1)的固化时,在构成无机粒子(a2-1)的环氧基、与构成上述多官能单体(a1)的环氧基之间形成共价键。因此,在由组合物(A-1)得到的储藏层(A)中,无机粒子(a2-1)与通过多官能单体(a1)彼此的键合形成的网络结构介由共价键而被一体化。
作为上述无机粒子(a2-1)的优选例,可举出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氧化锆粒子。
构成无机粒子(a2-1)的“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在末端具有环氧基,进而具有用于将环氧基与基础粒子连接的连接基团。
无机粒子(a2-1)可以为单独1种,或者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组合。
本公开文本中,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由此,能够提高得到的层叠体的耐擦伤性。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
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例如可以设定为70质量%以下,也可以设定为60质量%以下。
无机粒子(a2)包含无机粒子(a2-0)及无机粒子(a2-1)这两者的情况下,关于无机粒子(a2-0)与无机粒子(a2-1)的比例,在将无机粒子(a2-0)及无机粒子(a2-1)的总质量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时,无机粒子(a2-0)的量优选高于0质量%且为30质量%以下,无机粒子(a2-1)的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且低于100质量%。
本公开文本中,相对于形成储藏层(A)的上述多官能单体(a1)而言的无机粒子(a2)的比例以组合物(A-1)中的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与上述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之比计,优选在0.6/1~1/1的范围内。
上述无机粒子(a2-1)可以以市售品的形式获得,例如,可举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的MEK-EC-2430Z等。
<表面活性剂(a3)>
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A-1)包含表面活性剂(a3)。
本公开文本中,表面活性剂(a3)被储藏于储藏层(A)内部,通过后述的缓冲层(B)向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的表面渗出,由此发挥向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赋予防雾性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a3)只要是能够达成上述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就没有特别限制。
本公开文本的优选方式中,表面活性剂(a3)具有聚氧化烯结构。
本公开文本的一个方式中,表面活性剂(a3)可以包含烃基和聚氧化烯结构。
作为上述烃基,可举出烷基、链烯基等。
本公开文本的优选方式中,表面活性剂(a3)还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
作为表面活性剂(a3)中的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举出聚氧化烯烷基醚硫酸盐、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硫酸盐、及上述的混合物等。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a3)也可以为具有聚氧化烯结构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具有聚氧化烯结构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举出聚氧化烯单烷基醚等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单链烯基醚等聚氧化烯链烯基醚、上述的混合物等。
本公开文本的示例性的方式中,聚氧化烯烷基醚可以为聚氧乙烯烷基醚。具体而言,可举出聚氧乙烯异癸基醚及聚氧乙烯月桂基醚。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a3)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组合。
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3.0质量%。
作为表面活性剂(a3),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NOIGEN LP-10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聚氧化烯月桂基醚)等。
<其他表面活性剂>
本公开文本中,对于组合物(A-1)而言,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的构成、用途等,可以除了上述表面活性剂(a3)以外还包含不属于表面活性剂(a3)的其他表面活性剂(以下,“其他表面活性剂”)。
上述“其他表面活性剂”只要不属于上述表面活性剂(a3),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以往已知的表面活性剂。
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含有质量优选高于0质量%且为0.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25质量%~0.35质量%。
组合物(A-1)中可包含的“其他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单独1种,或者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组合。
<聚合引发剂>
组合物(A-1)优选包含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引发剂,优选为热聚合引发剂及光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者,优选为热聚合引发剂。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已知的热聚合引发剂。
例如,可举出酮过氧化物类、二酰基过氧化物类、二烷基过氧化物类、过氧缩酮类、过酸烷基酯类、过碳酸盐(percarbonate)类、铝螯合剂、热产酸剂等。
上述之中,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从耐擦伤性提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铝螯合剂及热产酸剂。
作为铝螯合剂,例如可举出Alumichelate A(W)(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
作为热产酸剂,例如可举出San-Aid SI-60L(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光阴离子聚合引发剂等,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之中,优选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特别是在通过旋涂法得到储藏层(A)的情况下,可以优选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举出San-Apro CP-210S(三洋化成)等。
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促进剂、及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优选为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3质量%。
通过涂布而形成储藏层(A)时,储藏层(A)的厚度可以通过增减组合物(A-1)中含有的溶剂(a4)的量来调整。
在每100质量份组合物(A-1)中所占的、上述组合物(A-1)的总干燥质量优选为46质量份以上。
由此,得到的储藏层(A)的厚度变得更厚,其结果是,水洗后的防雾性的降低被进一步抑制。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在每100质量份组合物(A-1)中所占的、上述组合物(A-1)的总干燥质量更优选为55质量份以上。
另一方面,在每100质量份组合物(A-1)中所占的、上述组合物(A-1)的总干燥质量低于100质量份,但从进一步提高涂布所需要的流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65质量份以下。
<溶剂>
组合物(A-1)可以包含溶剂。
组合物(A-1)中,溶剂可以包含单独1种,也可以组合包含2种以上。
作为上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进行固化而形成储藏层(A)的组合物(A-1)的各成分不分离的溶剂。
例如,作为溶剂,可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正辛醇、2-乙基己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正丙氧基乙醇、2-异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1-甲氧基-2-丙醇(别名:丙二醇单甲基醚)、1-乙氧基-2-丙醇(别名:丙二醇单乙基醚)、1-正丙氧基-2-丙醇、1-异丙氧基-2-丙醇、环己醇等醇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杂环己烷等醚类、乙腈等腈类、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水等。
作为上述溶剂,上述之中,优选为醇类、酮类、及醇类与酮类的混合溶剂。
优选的是,相对于上述组合物(A-1)的总质量而言,上述组合物(A-1)中的、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上述表面活性剂(a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相对于上述组合物(B-1)的总质量而言,上述组合物(B-1)中的、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表面活性剂(b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
<储藏层(A)的构成>
本公开文本中,储藏层(A)可以通过使含有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及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组合物(A-1)固化而得到。即,储藏层(A)为组合物(A-1)的固化物。
本公开文本中的储藏层(A)的形状可以为板状,也可以为膜状。
从层叠体在水洗后也发挥充分的防雾性的观点考虑,储藏层(A)的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上,更优选为5.3μm以上。
储藏层(A)的厚度越厚,则上述储藏层(A)中包含的表面活性剂的量越增加,因此有防雾性及防雾耐久性变良好的倾向。因此,对于储藏层(A)的厚度的上限,只要不损害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
从涂敷性的观点考虑,储藏层(A)的厚度可以为30μm以下,也可以为20μm以下。
<缓冲层(B)>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缓冲层(B)由组合物(B-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B-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和无机粒子(b2)。
组合物(B-1)与上述组合物(A-1)不同,不需要一定含有表面活性剂。但是,本公开文本中,优选组合物(B-1)还包含表面活性剂(b3)。
缓冲层(B)优选具有比上述储藏层(A)高的硬度。
由此,能够向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赋予良好的耐擦伤性。
另外,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通过储藏于上述储藏层(A)中的上述表面活性剂(a3)向外部渗出而发挥高防雾性,但该缓冲层(B)还发挥控制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渗出速度的作用。
由此,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不仅单单具有高防雾性,在反复水洗后也能够维持高防雾性。
作为控制渗出速度的方法,可举出下述方法:使缓冲层(B)中的无机粒子与聚合物成分(特别是与多官能单体对应的聚合物成分)的质量比(填料/基质比)较之储藏层(A)而言充分大的方法;在涂布形成缓冲层(B)的组合物(B-1)之后,通过加热等而将所涂布的组合物(B-1)中包含的溶剂除去,然后使所涂布的组合物(B-1)固化的方法;等等。
<多官能单体(b1)>
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B-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另外,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b1-1)。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b1),可举出与在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中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b1)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在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关于优选的含有质量,也可以是同样的。
例如,与多官能单体(a1)同样地,作为多官能单体(b1),优选除了多官能单体(b1-1)以外还包含环氧当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b1-2)。
作为多官能单体(b1-2),优选包含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b1-1),可举出与在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1)中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b1-1)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在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1)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关于优选的含有质量,也可以是同样的。
例如,相对于多官能单体(b1-1)与多官能单体(b1-2)的合计含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b1-1)的含有质量、与相对于多官能单体(a1-1)与多官能单体(a1-2)的合计含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1)的含有质量同样,优选的范围也可以是同样的。
例如,相对于形成缓冲层(B)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b1的含有质量、与相对于形成储藏层(A)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同样,优选的范围也是同样的。
例如,相对于形成缓冲层(B)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b1)与多官能单体(b4)的合计含有质量、与相对于形成储藏层(A)的全部单体的含有质量而言的多官能单体(a1)与多官能单体(a4)的合计含有质量同样,优选的范围也是同样的。
例如,多官能单体(b1-1)中的环氧当量的优选的范围与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1)中的环氧当量的优选的范围同样。
例如,与多官能单体(a1-1)同样地,多官能单体(b1-1)优选包含氧化烯结构。
例如,与多官能单体(a1-1)同样地,多官能单体(b1-1)中可含有的氧化烯结构可以具有亲水性基团作为取代基。
例如,与多官能单体(a1-1)同样地,多官能单体(b1-1)中可含有的氧化烯结构优选具有醚键。
与组合物(A-1)同样地,组合物(B-1)优选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b4)。
另外,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b4)的含有质量的优选的范围与相对于上述储藏层(A)而言的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的含有质量的优选的范围同样。
对于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a1)与多官能单体(b1)、多官能单体(a1-1)与多官能单体(b1-1)、多官能单体(a1-2)与多官能单体(b1-2)、及组合物(A-1)与组合物(B-1)而言,下述的方式是优选的。
如上文所述,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多官能单体(b1)的含量可以与在多官能单体(a1)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是同样的,但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形成缓冲层(B)的多官能单体(b1)的含有质量更优选为30质量%~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47.5质量%。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上述多官能单体(a1-1)及上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具有300g/mol以上的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上述多官能单体(a1-1)及上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具有500g/mol以下的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上述多官能单体(a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a1-2),上述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b1-2)。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上述多官能单体(a1-1)及上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包含氧化烯结构。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上述组合物(A-1)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上述组合物(B-1)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b4)。
<无机粒子(b2)>
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B-1)包含无机粒子(b2)。
另外,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无机粒子(b2)可以是未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无机粒子(b2-0)(以下,也简称为“无机粒子(b2-0)”。),或者,也可以是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无机粒子(b2-1)(以下,也简称为“无机粒子(b2-1)”。)。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无机粒子(b2),可举出与在上述的无机粒子(a2)中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文本中的多官能单体(b2)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在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2)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无机粒子(b2-0)及无机粒子(b2-1),可举出与在上述的无机粒子(a2-0)及无机粒子(a2-1)中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文本中的无机粒子(b2-0)及无机粒子(b2-1)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在上述的无机粒子(a2-0)及无机粒子(a2-1)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
上述无机粒子(a2)为上述无机粒子(a2-0)的情况下,无机粒子(b2)优选为上述无机粒子(b2-0)。
另一方面,在构成上述组合物(A-1)的无机粒子(a2)包含上述无机粒子(a2-1)的情况(特别是在无机粒子(a2)为无机粒子(a2-1)的情况)下,无机粒子(b2)可以为上述无机粒子(b2-0),也可以为上述无机粒子(b2-1),或者,还可以为上述的组合。
但是,无机粒子(b2)包含无机粒子(b2-0)及无机粒子(b2-1)这两者的情况下,优选组合物(B-1)中的无机粒子(b2-1)的含有质量比无机粒子(b2-0)的含有质量多。
本公开文本中,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由此,能够提高得到的层叠体的耐擦伤性。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优选为40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41.5质量%~65质量%。
无机粒子(b2)包含无机粒子(b2-0)及无机粒子(b2-1)这两者的情况下,无机粒子(b2-0)和无机粒子(b2-1)的比例的优选的范围、与在上述的无机粒子(a2)包含无机粒子(a2-0)及无机粒子(a2-1)这两者的情况下的无机粒子(a2-0)和无机粒子(a2-1)的比例中所记载的比例的优选的范围同样。
本公开文本中,相对于形成缓冲层(B)的上述多官能单体(b1)而言的无机粒子(b2)的比例以组合物(B-1)中的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与上述多官能单体(b1)的含有质量之比计,优选为0.9/1~2.2/1,更优选为1.3/1~2.2/1。
此处,从对于得到的层叠体而言可获得高耐擦伤性的方面考虑,组合物(B-1)中的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与上述多官能单体(b1)的含有质量之比优选一定程度地大。
另外,即使在与上述组合物(A-1)的关系上,也优选组合物(B-1)中的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与上述多官能单体(b1)的含有质量之比大于上述组合物(A-1)中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与上述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之比。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优选相对于上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大于相对于上述储藏层(A)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相对于上述储藏层(A)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60质量%,相对于上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40质量%~70质量%。
<表面活性剂(b3)>
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B-1)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b3)。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表面活性剂(b3),可举出与在上述的表面活性剂(a3)中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文本中的表面活性剂(b3)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在上述的表面活性剂(a3)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
组合物(B-1)中,表面活性剂(b3)并非必需成分,因此组合物(B-1)可以不含表面活性剂。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优选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大于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
由此,能够使表面活性剂更良好地从储藏层(A)向缓冲层(B)移动,可更有效地发挥由层叠体带来的防雾效果。
从上述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与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之比(也称为(b3)/(a3))优选为0/10~8/10,更优选为0/10~5/10,进一步优选为0/10~3/10。
组合物(B-1)包含表面活性剂(b3)的情况下,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优选高于0质量%且低于1.0质量%,更优选为0.01质量%~0.8质量%。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优选的是,相对于上述储藏层(A)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为1.0质量%~5.0质量%,并且,上述缓冲层(B)不含表面活性剂,或者,相对于上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高于0质量%且低于1.0质量%。
<其他表面活性剂>
对于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组合物(B-1)而言,无论有无上述表面活性剂(b3),为了涂布膜的流平性赋予或表面亲水性提高,均可以还包含不属于上述表面活性剂(b3)的其他表面活性剂(以下,“其他表面活性剂”)。
作为组合物(B-1)中的“其他表面活性剂”,可举出与作为上述的组合物(A-1)中的“其他表面活性剂”而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组合物(B-1)中的“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在上述的组合物(A-1)中的“其他表面活性剂”中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关于优选的含有质量,也是同样的。
<聚合引发剂>
组合物(B-1)优选包含聚合引发剂。
作为组合物(B-1)中的聚合引发剂,可举出与作为上述的组合物(A-1)中的聚合引发剂而举出的具体例同样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文本中的组合物(B-1)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作为上述的组合物(A-1)中的聚合引发剂而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组合物(A-1)及上述组合物(B-1)各自独立地包含热聚合引发剂及光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聚合引发剂。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优选的是,上述组合物(A-1)及上述组合物(B-1)各自独立地包含二氧化硅粒子,并且包含铝螯合剂及热产酸剂作为热聚合引发剂。
由此,能够提高层叠体的耐擦伤性。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考虑,作为上述二氧化硅粒子,优选为未被包含环氧基的官能团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
<光稳定剂>
本公开文本中使用的组合物(B-1)优选还包含光稳定剂。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可使用的光稳定剂,可举出紫外线吸收剂及受阻胺光稳定剂。
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草酰替苯胺系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紫外线吸收剂。
另一方面,上述受阻胺光稳定剂(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s:简称HALS)是具有2,2,6,6-四甲基哌啶骨架的化合物的通称。另外,HALS根据分子量而被大致区分为低分子量HALS、中分子量HALS、高分子量HALS及反应型HALS。
作为受阻胺光稳定剂,例如,可举出ADK STAB LA-72、Tinuvin123等。
为了能够充分确保耐光性,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缓冲层(B)中的光稳定剂的具体的含有质量优选为3质量%以上。
即,缓冲层(B)优选包含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为3质量%以上的光稳定剂。
另一方面,对于光稳定剂的含有质量的上限,虽然只要光稳定剂在组合物(B-1)中合适地分散并且不损害防雾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为4质量%以下。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优选的是,相对于上述组合物(A-1)的总质量而言,上述组合物(A-1)中的、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上述表面活性剂(a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相对于上述组合物(B-1)的总质量而言,上述组合物(B-1)中的、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表面活性剂(b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
组合物(B-1)可以包含溶剂。
组合物(B-1)中包含的溶剂的具体例与上述的组合物(A-1)中包含的溶剂的具体例同样。
另外,组合物(B-1)中包含的溶剂的优选的方式与上述的组合物(A-1)中包含的溶剂的优选的方式同样。
<缓冲层(B)的构成>
本公开文本中,缓冲层(B)可以通过使包含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及根据需要的上述表面活性剂(b3)的组合物(B-1)固化而得到。即,缓冲层(B)为组合物(B-1)的固化物。
作为缓冲层(B)的构成,可举出与作为上述的储藏层(A)的构成而举出的方式同样的方式。另外,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缓冲层(B)的构成而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与作为上述的储藏层(A)的构成而举出的可允许的方式及优选的方式同样。
<基材>
作为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使用的基材,例如,可举出由玻璃、二氧化硅、金属、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形成的无机基材;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硫氨酯、聚碳酸酯、聚碳酸烯丙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酰基纤维素(TA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氯乙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的塑料基材;纸基材;纸浆基材;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碳酸钙等填充材料和玻璃纤维等复合而成的SMC及BMC等有机无机基材;等等。
此外,还可举出包含上述的基材和涂料固化物层的层叠型的基材。
上述之中,基材优选为塑料基材。
另外,上述之中,从不需要底漆处理等的观点考虑,基材优选包含聚硫氨酯、聚碳酸酯或聚碳酸烯丙酯,更优选包含聚硫氨酯或聚碳酸酯。
作为基材的形状,可举出板形状、透镜形状等。
作为基材,优选为透镜形状的塑料基材(即塑料透镜)。
另外,对于基材表面而言,根据需要,也可以以将基材表面活化为目的而实施电晕处理、臭氧处理、使用了氧气或氮气等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辉光放电处理、基于化学药品等的氧化处理、火焰处理等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另外,也可以代替上述的处理或者在上述的处理之外实施底漆处理、底涂处理、锚涂处理等。
作为在上述底漆处理、底涂处理、锚涂处理中使用的涂覆剂,例如,可以使用将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环氧树脂、酚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乙烯及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或其共聚物或改性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等树脂作为漆料的主成分的涂覆剂。此处使用的涂覆剂可以是本公开文本所属的领域中通常使用的以往已知的涂覆剂,涂覆剂的涂布也可以通过已知的涂装方法来进行。涂覆剂向基材的涂布量在干燥状态下优选为0.5μm~10μm。
<层叠体的构成>
如上所述,本公开文本涉及的层叠体将上述基材、上述储藏层(A)、和上述缓冲层(B)按该顺序的配置包含在内。
本公开文本涉及的层叠体中包含的上述储藏层(A)及上述缓冲层(B)各自可以仅为1层,或者也可以为2层以上,但优选上述储藏层(A)与上述缓冲层(B)彼此直接相接。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中,从确保水洗后的层叠体的防雾性及亲水性足够高的观点考虑,上述储藏层(A)的厚度相对于上述缓冲层(B)的厚度之比(膜厚比)优选为一定以上。
具体而言,上述膜厚比优选为1.3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以上。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膜厚比的上限,虽然只要能够在实用上合适地实施本公开文本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下。
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而言,例如从在对层叠体进行水洗后也良好地维持高防雾性及高亲水性的观点考虑,上述储藏层(A)的厚度相对于上述缓冲层(B)的厚度之比优选在1.3~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5~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1.7~3.5的范围内。
此处,在本公开文本中的优选的方式之一中,该层叠体仅由上述基材、上述储藏层(A)、和上述缓冲层(B)形成。但是,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并不限于这些方式的层叠体,也可以除了上述基材、上述储藏层(A)及上述缓冲层(B)以外还具有并非上述基材、上述储藏层(A)及上述缓冲层(B)中的任一者的其他层。
<其他层>
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可以除了上述基材、上述储藏层(A)及上述缓冲层(B)以外还具有并非上述基材、上述储藏层(A)及上述缓冲层(B)中的任一者的其他层(以下,“其他层”)。
作为这样的“其他层”,可举出底漆层、硬涂层、粘合层等。此处,底漆层为由粘接剂(底漆)形成的层,有时为了提高以夹持该层的方式安置的2个层之间的粘接性而被采用。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即使不设置底漆层,也能够对于聚碳酸烯丙酯、聚硫氨酯等基材发挥充分的粘接性。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作为制造本公开文本中的层叠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本公开文本中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下述的制法A。
制法A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S1),针对基材的至少一个面,设置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表面活性剂(a3)、及溶剂(a4)的组合物(A-1a)的涂布物层(A2);
工序(S2),从前述涂布物层(A2)中除去前述溶剂(a4);
工序(S3),进行前述涂布物层(A2)的固化从而得到储藏层(A);
工序(S4),在前述工序(S3)之后,在前述储藏层(A)上设置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无机粒子(b2)、表面活性剂(b3)及溶剂(b4)的组合物(B-1a)的涂布物层(B2);
工序(S5),从前述涂布物层(B2)中除去前述溶剂(b4);和
工序(S6),进行前述涂布物层(B2)的固化从而得到缓冲层(B)。
<工序(S1)>
制法A中,工序(S1)为下述工序:针对上述基材的至少一个面,设置含有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及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组合物(A-1a)的涂布物层(A2)。
此处,作为“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及“表面活性剂(a3)”,分别使用各自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储藏层(A)”项中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及“表面活性剂(a3)”,各自的配合量也可以设定为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储藏层(A)”项中的量。另外,作为“基材”,使用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基材”项中的基材。
对于“溶剂(a4)”而言,其本身就不是上述储藏层(A)的必需成分,因此,也不是组合物(A-1a)的必需成分。
但是,本公开文本的一个方式中,在制造上述储藏层(A)时,实施涂布上述组合物(A-1a)的工序。因此,可使用溶剂(a4)以使得上述组合物(A-1a)成为适于涂布的形态。
此处,本说明书中,将上述组合物(A-1)中的包含溶剂(a4)的组合物称为“组合物(A-1a)”。
此处,组合物(A-1a)可以通过将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上述表面活性剂(a3)、及根据需要的上述溶剂(a4)等混合而得到。此时,上述溶剂(a4)可以与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及上述表面活性剂(a3)等分开加入,或者,也可以与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及上述表面活性剂(a3)等中的1种以上一起加入。
例如,上述无机粒子(a2)以溶胶或浆料的形态使用的情况下,构成上述溶胶或浆料的溶剂可以构成上述溶剂(a4)。另外,上述表面活性剂(a3)等以溶液的形态使用的情况下,构成上述溶液的溶剂可以构成上述溶剂(a4)。
另外,在组合物(A-1a)中,可以除了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上述表面活性剂(a3)、及上述溶剂(a4)以外还适当地添加聚合引发剂,以为后述的工序(S3)做准备。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上述的聚合引发剂。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组合物(A-1a)的总干燥质量,例如在组合物(A-1a)包含上述多官能单体(a1)、由上述无机粒子(a2)和第1溶剂形成的无机粒子溶胶、上述表面活性剂(a3)、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及第2溶剂的情况下,是指上述多官能单体(a1)、上述无机粒子(a2)、上述表面活性剂(a3)与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合计质量。
组合物(A-1a)向上述基材的涂布可以通过以往已知的方法来适当地进行。作为这样的涂布方法的例子,可举出旋涂法、浸涂法、喷涂法、流涂法、刷涂法、凹版涂布法、逆转辊涂布法、刮刀涂布法、吻合涂布法等。通过上述涂布,可得到组合物(A-1a)的涂布物层(A2)。
此处,在工序(S1)之前,为了提高密合性,可以在基材与上述储藏层(A)之间涂布粘接剂(底漆)而进行层叠,也可以对基材的表面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及抛光等表面处理。
另外,以提高硬度为目的,可以使用经硬涂的材料作为基材,也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在基材上层叠硬涂层,在其上形成上述储藏层(A)及上述缓冲层(B)。
此外,出于赋予其他功能的目的,可以在基材与储藏层(A)之间层叠上述以外的物质。
此外,例如,出于控制最外层的表面能的目的,可以对最外层的缓冲层(B)进行表面处理,也可以利用与最外层的缓冲层(B)具有反应性的化合物等实施接枝处理。
无论如何,通过该工序(S1),可得到具有基材和上述涂布物层(A2)的前体层叠体(PL1)。该前体层叠体(PL1)被供于下述的工序(S2)。
<工序(S2)>
组合物(A-1a)包含溶剂(a4)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从上述工序(S1)中得到的涂布物层(A2)中除去上述溶剂(a4)的工序(S2)。
对于在向基材涂布组合物(A-1a)后、即将聚合固化之前所残留的溶剂而言,若残留量多,则有与基材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因此,有组合物(A-1a)中的残留溶剂越少越优选的倾向。因此,在聚合固化之前,从涂布物层(A2)中除去上述溶剂(a4)。
该工序(S2)可以通过使由上述工序(S1)得到的前体层叠体(PL1)自然干燥来实施,或者,也可以通过对由上述工序(S1)得到的前体层叠体(PL1)进行加热来实施。
<工序(S3)>
工序(S3)是进行涂布物层(A2)的固化从而得到储藏层(A)的工序。
涂布物层(A2)的固化可以通过放射线照射或加热来进行。
此处,通过放射线照射、例如紫外线(UV)照射而使组合物(A-1a)进行聚合固化的情况下,作为涂布物层(A2),可以使用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涂布物层。
在该情况下,预先在通过上述工序(S1)制造的组合物(A-1a)中添加前述的光聚合引发剂。
使用放射线而使上述组合物(A-1a)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作为放射线,可以使用波长区域在0.0001nm~800nm范围内的能量射线。上述放射线被分类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电子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等,可以根据上述组合物(A-1a)的组成而适当地选择使用。
利用热而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作为涂布物层(A2),可以使用包含热产酸剂等热聚合引发剂的涂布物层。在该情况下,预先在通过上述工序(S1)制造的组合物(A-1a)中添加前述的热聚合引发剂。
利用热而使上述组合物(A-1a)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在室温至150℃以下的范围内进行加热。该情况下的加热时间可以适当地设定。上述聚合也可以在大气下进行,但在氮等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聚合时间,从这一点考虑是优选的。
通过如上所述的放射线照射或加热,进行涂布物层(A2)中包含的多官能单体(a1)等的聚合反应,转化为对应的聚合物。其结果是,涂布物层(A2)转化为包含这样的聚合物的储藏层(A)。
换言之,通过该工序(S3),可得到具有基材和储藏层(A)的前体层叠体(PL3)。该前体层叠体(PL3)被供于下述的工序(S4)。
<工序(S4)>
工序(S4)为下述工序:在上述工序(S3)之后,在储藏层(A)上设置含有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及溶剂(b4)的组合物(B-1a)的涂布物层(B2)。
此处,作为“多官能单体(b1)”及“无机粒子(b2)”,分别使用各自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缓冲层(B)”项中的“多官能单体(b1)”及“无机粒子(b2)”。
在组合物(B-1a)中,可以包含或不包含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缓冲层(B)”项中的“表面活性剂(b3)”。
但是,组合物(B-1a)包含表面活性剂(b3)的情况下,优选使相对于组合物(B-1)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少于相对于上述组合物(A-1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
另外,在组合物(B-1a)中,可以还包含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缓冲层(B)”项中的“其他表面活性剂”、“光稳定剂”中的1种以上。
“多官能单体(b1)”、“无机粒子(b2)”、及根据需要的“表面活性剂(b3)”的各自的配合量也可以设定为在上文中记载于上述“缓冲层(B)”项中的量。
对于“溶剂(b4)”而言,其本身就不是上述缓冲层(B)的必需成分,因此,也不是组合物(B-1)的必需成分。但是,本公开文本的一个方式中,在制造上述缓冲层(B)时,实施涂布上述组合物(B-1)的工序。因此,可使用溶剂(b4)以使得上述组合物(B-1)成为适于涂布的形态。此处,本说明书中,将上述组合物(B-1)中的包含溶剂(b4)的组合物称为“组合物(B-1a)”。
溶剂(b4)的种类没有限定,但优选为进行固化而形成缓冲层(B)的组合物(B-1a)的各成分不分离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b4)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针对上述溶剂(a4)而在上文中列举的溶剂同样的溶剂。溶剂(b4)与上述溶剂(a4)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彼此不同。
此处,组合物(B-1a)可以通过将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及上述溶剂(b4)等混合而得到。此时,上述溶剂(b4)可以与上述多官能单体(b1)及上述无机粒子(b2)等分开加入,或者,也可以与上述多官能单体(b1)及上述无机粒子(b2)等中的1种以上一起加入。
例如,上述无机粒子(b2)以溶胶或浆料的形态使用的情况下,构成上述溶胶或浆料的溶剂可以构成上述溶剂(b4)。另外,上述表面活性剂(b3)等以溶液的形态用于组合物(B-1a)的情况下,构成上述溶液的溶剂可以构成上述溶剂(b4)。
另外,在组合物(B-1a)中,可以除了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上述溶剂(b4)等以外还适当地添加以往已知的光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以为后述的工序(S6)做准备。
作为可向上述组合物(B-1a)中添加的光聚合引发剂及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其与可向上述组合物(A-1a)中添加的光聚合引发剂及热聚合引发剂分别是同样的。
相对于组合物(B-1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促进剂、及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优选为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6质量%。
通过涂布而形成缓冲层(B)时,缓冲层(B)的厚度可以通过增减组合物(B-1a)中含有的溶剂(b4)的量来调整。
为了使得到的缓冲层(B)能够具备为了具有充分的强度等所需要的厚度,在每100质量份组合物(B-1a)中所占的、上述组合物(B-1a)的总干燥质量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37.5质量份以上。
另一方面,在每100质量份组合物(B-1a)中所占的、上述组合物(B-1a)的总干燥质量低于100质量份,但为了获得涂布所需要的流动性,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组合物(B-1a)的总干燥质量,例如在组合物(B-1a)包含上述多官能单体(b1)、由上述无机粒子(b2)和第1溶剂形成的无机粒子溶胶、由上述表面活性剂(b3)和第2溶剂形成的分散液、由上述其他表面活性剂和第3溶剂形成的分散液、上述光稳定剂、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及第5溶剂的情况下,是指上述多官能单体(b1)、上述无机粒子(b2)、上述表面活性剂(b3)、上述其他表面活性剂、上述光稳定剂与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合计质量。
组合物(B-1a)向上述储藏层(A)的涂布可以与上文中在上述工序(S1)中记载的组合物(A-1a)的涂布同样地进行。通过该工序(S4),可得到按下述顺序的配置具有基材、储藏层(A)和涂布物层(B2)的前体层叠体(PL4)。该前体层叠体(PL4)被供于下述的工序(S5)。
<工序(S5)>
工序(S5)是从上述工序(S4)中得到的涂布物层(B2)中除去上述溶剂(b4)的工序。
与上述工序(S2)同样地,该工序(S5)可以通过使由上述工序(S4)得到的前体层叠体(PL4)自然干燥来实施,或者,也可以通过对由上述工序(S4)得到的前体层叠体(PL4)进行加热来实施。
但是,若在该工序(S5)中预先于50℃~90℃对前体层叠体(PL4)进行加热、即在50℃~9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工序(S5),则即使相对于上述多官能单体(b1)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b2)的量少,也能够在工序(S6)之后得到具有充分高的硬度的层叠体,因此是优选的。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通过进行上述加热,从而在后续的工序(S6)中的固化时,交联状态变得更紧密。
另外,若进行该加热,则即使在相对于组合物(B-1)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多官能单体(b1)的含有质量少于相对于上述组合物(A-1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多官能单体(a1)的含有质量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工序(S6)之后以缓冲层(B)的形式得到的缓冲层(B)的交联度,是有利的。
在该工序(S5)中进行上述加热的情况下的加热时间优选为3分钟~20分钟。
<工序(S6)>
工序(S6)是使上述涂布物层(B2)固化从而得到缓冲层(B)的工序。
此处,通过放射线照射、例如紫外线(UV)照射而使组合物(B-1a)进行聚合固化的情况下,作为涂布物层(B2),可以使用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涂布物层。在该情况下,预先在通过上述工序(S4)制造的组合物(B-1a)中添加前述的光聚合引发剂。
使用放射线而使上述组合物(B-1a)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可以使放射线的波长及照射时间与上述工序(S4)同样。利用热而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作为涂布物层(B2),可以使用包含热产酸剂等热聚合引发剂的涂布物层。
在该情况下,预先在通过上述工序(S4)制造的组合物(B-1a)中添加前述的热聚合引发剂。利用热而使上述组合物(B-1a)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可以使加热的温度及加热时间与上述工序(S4)同样。
通过如上所述的放射线照射或加热,进行涂布物层(B2)中包含的多官能单体(b1)等的聚合反应,转化为对应的聚合物。其结果是,涂布物层(B2)转化为包含这样的聚合物的缓冲层(B)。换言之,通过该工序(S6),可得到按下述顺序的配置具有基材、储藏层(A)和缓冲层(B)的层叠体。
通过以上的工序(S1)~(S6),能够得到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
需要说明的是,工序(S2)及工序(S3)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进行工序(S2)之后进行工序(S3)。
同样地,工序(S5)及工序(S6)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进行工序(S5)之后进行工序(S6)。
如上所述,通过涂布而形成储藏层(A)时,储藏层(A)的厚度可以通过增减组合物(A-1a)中含有的溶剂(a4)的量来调整。
从上述的观点考虑,例如,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每100质量份上述组合物(A-1a)中的上述组合物(A-1a)的总干燥质量可以设定为46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00质量份,也可以设定为55质量份以上65质量份以下。
本公开文本中得到的层叠体及包含该层叠体的层叠体可以优选用作防雾材料、防污材料、速干性材料、防结露材料、抗静电材料等。
这样的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可以适用于以光学膜、光盘、光学透镜、眼镜透镜、眼镜、太阳镜、风镜、盔式护罩、头灯、尾灯、车辆、建筑物的窗玻璃等光学物品及其材料为代表的各种用途。
<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
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无机粒子(x2)、和表面活性剂(x3),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x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上述多官能单体(x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能够得到使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防雾膜。
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中,可以使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无机粒子(x2)、及表面活性剂(x3)为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或多官能单体(b1)、上述的无机粒子(a2)或无机粒子(b2)、上述的表面活性剂(a3)或表面活性剂(b3)。
<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具备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和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
所述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A)、无机粒子(x2A)、和表面活性剂(x3A),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x2A)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上述多官能单体(x1A)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A);
所述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B)、无机粒子(x2B)、和表面活性剂(x3B),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x2B)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上述多官能单体(x1B)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B),
上述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x2B)的含有质量大于上述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上述无机粒子(x2A)的含有质量。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能够得到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防雾性优异的防雾膜。即,根据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能够得到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防雾性优异的层叠体。
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中,例如,可以使多官能单体(x1A)、无机粒子(x2A)、及表面活性剂(x3A)为上述的多官能单体(a1)、上述的无机粒子(a2)、及上述的表面活性剂(a3),
可以使多官能单体(x1B)、无机粒子(x2B)、及表面活性剂(x3B)为上述的多官能单体(b1)、上述的无机粒子(b2)、及上述的表面活性剂(b3)。
由此,本公开文本的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能够制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防雾性优异的本公开文本的层叠体。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公开文本,但本公开文本的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层叠体的物性评价]
本实施例中,各层叠体的物性评价如下所述地操作而进行。
(膜厚测定)
通过光谱测定来算出各层的膜厚。具体而言,使用膜厚测定装置(ETA-ARC,OPTOTECH公司制),针对成膜样品的中央附近,测定光谱反射率,由得到的光谱反射率,利用傅里叶变换法算出各单层、或双层层叠状态的膜厚。
(呼出气防雾性)
向层叠体中的缓冲层的表面吹喷数秒呼出气,通过目视来确认在层叠体中的缓冲层的表面产生的起雾的有无,按以下的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呼出气防雾性的评价是于22℃室温下针对放置了1小时的层叠体实施的。
另外,下述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所谓初始的呼出气防雾性,是指针对进行后述的“纯水浸渍后的评价”之前的层叠体的呼出气防雾性。
~评价基准~
A:在进行了呼出气的吹喷时,在层叠体中的缓冲层的表面没有产生起雾。
B:在进行了呼出气的吹喷时,在层叠体中的缓冲层的表面产生了起雾。
(接触角)
使用接触角计(DropMaster ModelDMs-401,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对层叠体的缓冲层的表面上的纯水的接触角进行测定。测定针对1个样品在3个部位进行,将这些值的平均值作为接触角的值。
此处,作为接触角的值,记载从液滴着落起21秒后的接触角。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所谓初始的接触角,是指针对进行后述的“纯水浸渍后的评价”之前的层叠体的接触角。
(50℃蒸气防雾性)
向烧杯内装入纯水,将该纯水加热至50℃。在烧杯内的纯水的温度达到50℃后,在上述烧杯上部载置层叠体,在保持10分钟的同时,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从上方对层叠体进行目视,确认样品的起雾或影像的畸变的有无。将从开始上述保持起至确认到层叠体的起雾或影像的畸变为止的时间记载于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10分钟”是指:在从开始上述保持起10分钟以内,没有确认到层叠体的起雾或影像的畸变。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所谓初始的50℃蒸气防雾性,是指针对进行后述的“纯水浸渍后的评价”之前的层叠体的50℃蒸气防雾性。
(纯水浸渍后的评价)
将层叠体在纯水中浸渍1小时,采用鼓风方式进行干燥后,进行上述呼出气防雾性、上述接触角及上述50℃蒸气防雾性的评价。
基于上述内容,评价由于在纯水中浸渍1小时而对上述呼出气防雾性、上述接触角及上述50℃蒸气防雾性造成的影响,由此作为防雾耐久性的评价。
<实施例1~实施例10、比较例2>
(储藏层形成用组合物(A-1)的制备)
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在玻璃制螺纹管瓶中,分别以成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含有质量的量添加表1及表2中记载的表面活性剂(a3)以及表1及表2中记载的无机粒子(a2)。进一步地,使用磁力搅拌器及搅拌子进行搅拌,直至上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
接下来,在搅拌后的玻璃制螺纹管瓶中,以成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含有质量的量添加表1及表2中记载的多官能单体(a1)及多官能单体(a4),充分搅拌直至相溶。然后,在搅拌后的玻璃制螺纹管瓶中,以成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含有质量的量添加表1及表2中记载的聚合引发剂,进行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作为液态组合物的储藏层形成用组合物(A-1)。
(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的制备)
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在玻璃制螺纹管瓶中,分别以成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含有质量的量添加表1及表2中记载的表面活性剂(b3)以及表1及表2中记载的无机粒子(b2)。进一步地,使用磁力搅拌器及搅拌子进行搅拌,直至上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
接下来,在搅拌后的玻璃制螺纹管瓶中,分别以成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含有质量的量添加表1及表2中记载的溶剂以及表1及表2中记载的多官能单体(b1)及多官能单体(b4),充分搅拌直至相溶。然后,在搅拌后的玻璃制螺纹管瓶中,以成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含有质量的量添加表1及表2中记载的聚合引发剂,进行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作为液态组合物的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
需要说明的是,表1及表2中记载的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中包含的溶剂(丙二醇单乙基醚)的含有质量(质量%)是将溶剂以外的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中包含的成分的总含有质量设为100质量%、相对于上述总含有质量而言的含有质量。
(层叠体的制造)
通过旋涂而在CR-39(φ70)(聚碳酸烯丙酯板(长度65mm×宽度65mm×厚度2mm))上涂布储藏层形成用组合物(A-1)。通过使用储藏层形成用组合物(A-1)作为涂覆液,在使CR-39板以500rpm旋转10秒的期间从上述CR-39板上方使涂覆液流动,在板上缓缓扩展后,使其以1000rpm旋转10秒钟,从而进行旋涂,由此得到第1涂布膜(即,第1涂布物层)。
接着,针对在CR-39板上形成的上述第1涂布膜,在11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加热,使上述第1涂布膜固化从而得到储藏层。
接下来,在储藏层上,通过旋涂而涂布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得到第2涂布膜(即,第2涂布物层)。此时,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的涂布在与形成上述涂布膜(A-1)时的旋涂涂布条件同样的条件下进行。
接着,针对在储藏层上形成的上述第2涂布膜,在110℃、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将上述第2涂布膜中的溶剂除去,并且,使上述第1涂布膜进行固化从而得到缓冲层。
通过以上的操作,得到按下述顺序的配置具有CR-39板、储藏层和缓冲层的透明层叠体。
<比较例1>
在储藏层形成用组合物(A-1)的制备中,对于表面活性剂(a3)、无机粒子(a2)、多官能单体(a1)、多官能单体(a4)及聚合引发剂,如表2中记载的那样变更种类及含有质量,不使用缓冲层形成用组合物(B-1),并且,不进行用于得到缓冲层的操作,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即,比较例1的层叠体是具有CR-39板和储藏层、而不具有缓冲层的层叠体。
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10、比较例1及比较例2,分别将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1或表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文中得到的实施例1~实施例10中得到的层叠体及比较例2中得到的层叠体的全部中,储藏层的膜厚为8.0μm,缓冲层的膜厚为3.0μm。
另外,在比较例2中得到的层叠体中,储藏层的膜厚为8.0μm。
[表1]
[表2]
表示表1及表2中的各层中的成分的量的“%”是指相对于各层的总质量而言的该成分的含有质量(质量%)。
表1及表2中的“-”是指不含相应的成分。
表1及表2中,关于无机粒子(a2)的量,记载有“固态成分量”,这在无机粒子(a2)以对应的溶胶的形态被使用的情况下是表示该溶胶的质量中的所含溶剂以外的成分的质量。
表1及表2中,所谓“总干燥质量”,表示从组合物的合计质量中减去在“溶剂”项中写明的溶剂的合计质量与“溶剂”项以外的项中记载的成分中可含有的溶剂的合计质量的合计而得到的质量。例如,硅溶胶包含溶剂。
关于表1或表2中记载的术语的详情如下所述。
·环氧基修饰硅溶胶(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MEK-EC-2430Z,固态成分量为30%)
·环氧基非修饰硅溶胶(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PGM-ST,固态成分量为30质量%)
·DENACOL EX-841(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环氧当量:372,分子量:702,包含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化学式3]
·DENACOL EX-1610(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环氧当量:170,分子量:868,包含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化学式4]
·DENACOL EX-313(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环氧当量:141,分子量:204,包含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化学式5]
·ARON OXETANE OXT-221(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
·San-Aid SI-60L(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以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为主成分的热产酸剂,固态成分量为32质量%)
[化学式6]
·Alumichelate A(W)(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以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为主成分的铝螯合剂,固态成分量为100%)
[化学式7]
·NOIGEN LP-10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聚氧化烯月桂基醚)
如表1及表2所示,对于相对于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及相对于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多官能单体(a1)包含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多官能单体(b1)包含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b1-1)的实施例涉及的层叠体而言,由于无机粒子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因此显示出良好的机械强度。另外,在呼出气防雾性、接触角及50℃蒸气防雾性的评价方面优异。
另一方面,不具备缓冲层的比较例1涉及的层叠体的呼出气防雾性、接触角及50℃蒸气防雾性比实施例差。
另外,在储藏层(A)中不含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在缓冲层(B)中不含环氧当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b1-1)的比较例2的呼出气防雾性、接触角及50℃蒸气防雾性比实施例差。
于2019年11月1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207311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被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照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照被并入的程度与具体且分别地记载的情况的程度相同。

Claims (13)

1.层叠体,其将基材、储藏层(A)、和缓冲层(B)按该顺序的配置包含在内,
所述储藏层(A)由组合物(A-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A-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和表面活性剂(a3),
所述缓冲层(B)由组合物(B-1)的固化物形成,所述组合物(B-1)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和无机粒子(b2),
相对于所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相对于所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相对于所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大于相对于所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
所述多官能单体(a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a1-1)、以及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a1-2),
所述多官能单体(b1)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b1-1)、以及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b1-2),
所述多官能单体(a1-1)及所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包含氧化烯结构,
所述多官能单体(a1-2)及所述多官能单体(b1-2)各自独立地包含以下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X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n为1~5的整数;
式(1)中,n为2~5的整数的情况下,存在多个的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相对于所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表面活性剂(a3)的含有质量为1.0质量%~5.0质量%,并且,
所述缓冲层(B)不含表面活性剂,或者,相对于所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表面活性剂(b3)的含有质量高于0质量%且低于1.0质量%,
所述表面活性剂(a3)及所述表面活性剂(b3)各自独立地具有聚氧化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多官能单体(a1-1)及所述多官能单体(b1-1)各自独立地具有500g/mol以下的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所述储藏层(A)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a2)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60质量%,
相对于所述缓冲层(B)的总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b2)的含有质量为40质量%~7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组合物(A-1)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a4),
所述组合物(B-1)还含有包含氧杂环丁烷环的多官能单体(b4)。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组合物(A-1)及所述组合物(B-1)各自独立地包含热聚合引发剂及光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聚合引发剂。
6.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组合物(A-1)及所述组合物(B-1)各自独立地包含二氧化硅粒子,并且包含铝螯合剂及热产酸剂作为热聚合引发剂。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储藏层(A)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缓冲层(B)的厚度之比在1.3~15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塑料透镜。
9.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包含聚硫氨酯、聚碳酸酯或聚碳酸烯丙酯。
10.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所述组合物(A-1)的总质量而言,所述组合物(A-1)中的、所述多官能单体(a1)、所述无机粒子(a2)、所述表面活性剂(a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
相对于所述组合物(B-1)的总质量而言,所述组合物(B-1)中的、所述多官能单体(b1)、所述无机粒子(b2)、表面活性剂(b3)及聚合引发剂的总含有质量为95质量%以上。
11.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S1),针对基材的至少一个面,设置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a1)、无机粒子(a2)、表面活性剂(a3)、及溶剂(a4)的组合物(A-1a)的涂布物层(A2);
工序(S2),从所述涂布物层(A2)中除去所述溶剂(a4);
工序(S3),进行所述涂布物层(A2)的固化从而得到储藏层(A);
工序(S4),在所述工序(S3)之后,在所述储藏层(A)上设置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b1)、无机粒子(b2)、任选的表面活性剂(b3)及溶剂(b4)的组合物(B-1a)的涂布物层(B2);
工序(S5),从所述涂布物层(B2)中除去所述溶剂(b4);和
工序(S6),进行所述涂布物层(B2)的固化从而得到缓冲层(B)。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每100质量份所述组合物(A-1a)中的所述组合物(A-1a)的总干燥质量为46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00质量份。
13.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其具备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和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
所述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A)、无机粒子(x2A)、和表面活性剂(x3A),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x2A)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所述表面活性剂(x3A)的含有质量为1.0质量%ˉ5.0质量%,
所述多官能单体(x1A)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A)、以及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x1-2A);
所述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含有包含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单体(x1B)、无机粒子(x2B)、和表面活性剂(x3B),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x2B)的含有质量为30质量%以上,
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所述表面活性剂(x3B)的含有质量高于0质量%且低于1.0质量%,
所述多官能单体(x1B)包含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为200g/mol以上的多官能单体(x1-1B)、以及按1分子中的每1个环氧基计的分子量低于200g/mol的多官能单体(x1-2B),
所述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B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x2B)的含有质量大于所述相对于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A的总干燥质量而言的所述无机粒子(x2A)的含有质量,
所述多官能单体(x1-1A)及所述多官能单体(x1-1B)各自独立地包含氧化烯结构,
所述多官能单体(x1-2A)及所述多官能单体(x1-2B)各自独立地包含以下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X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n为1~5的整数;
式(1)中,n为2~5的整数的情况下,存在多个的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表面活性剂(x3A)及所述表面活性剂(x3B)各自独立地具有聚氧化烯结构。
CN202080075867.7A 2019-11-15 2020-11-13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Active CN114667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7311 2019-11-15
JP2019-207311 2019-11-15
PCT/JP2020/042406 WO2021095839A1 (ja) 2019-11-15 2020-11-13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防曇膜形成用組成物、防曇膜及び防曇膜形成用組成物セ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219A CN114667219A (zh) 2022-06-24
CN114667219B true CN114667219B (zh) 2024-03-15

Family

ID=7591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5867.7A Active CN114667219B (zh) 2019-11-15 2020-11-13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59710A4 (zh)
JP (1) JP7315695B2 (zh)
CN (1) CN114667219B (zh)
WO (1) WO2021095839A1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7778A (en) * 1980-05-29 1981-12-2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Anti-fogging coating composition
JPS6230180A (ja) * 1985-07-31 1987-02-0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防曇性被覆組成物
JPH0641519A (ja) * 1987-02-03 1994-02-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防曇性コ−テイング組成物
JP2004136525A (ja) * 2002-10-17 2004-05-13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ポキシライニング材組成物
CN1675303A (zh) * 2002-08-13 2005-09-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含有光固化型含氟聚合物的光学材料及光固化型含氟树脂组合物
WO2011004873A1 (ja) * 2009-07-10 2011-01-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曇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防曇膜形成用コーティングキット
CN102673135A (zh) * 2011-03-18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物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CN103228447A (zh) * 2010-12-07 2013-07-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雾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244691A (ja) * 2012-05-28 2013-12-09 Asahi Glass Co Ltd 防曇性物品
CN103538336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农业用多层膜
JP2014040583A (ja) * 2012-07-27 2014-03-06 Sanyo Chem Ind Ltd エポキシ樹脂エマルション
JP2014054734A (ja) * 2012-09-11 2014-03-27 Asahi Glass Co Ltd 防曇性物品および下地層形成用組成物ならびに輸送機器用物品
CN106163796A (zh) * 2014-04-01 2016-11-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雾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19399A (zh) * 2016-07-13 2018-01-23 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多官能度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82768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コート剤、防曇膜、防曇膜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8619B2 (ja) * 1996-07-11 2006-05-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防曇剤組成物
JP4823497B2 (ja) * 2004-08-25 2011-11-24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親水性を有する複合部材
EP3150377A1 (en) * 2011-12-15 2017-04-05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Antifogging article
JP6107188B2 (ja) * 2012-03-13 2017-04-05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防曇膜形成材料、防曇膜形成用塗布液、防曇性物品、及びそれらの製法
JPWO2015008672A1 (ja) * 2013-07-17 2017-03-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曇性物品
EP3505345A4 (en) * 2016-08-26 2020-06-03 Mitsui Chemicals, Inc. ANTI-REFLECTIVE LAMINATE
US11312857B2 (en) * 2017-03-08 2022-04-26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KR20180108439A (ko) * 2017-03-24 2018-10-04 제이엔씨 주식회사 감광성 조성물
JP6938427B2 (ja) 2018-05-29 2021-09-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7778A (en) * 1980-05-29 1981-12-2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Anti-fogging coating composition
JPS6230180A (ja) * 1985-07-31 1987-02-0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防曇性被覆組成物
JPH0641519A (ja) * 1987-02-03 1994-02-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防曇性コ−テイング組成物
CN1675303A (zh) * 2002-08-13 2005-09-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含有光固化型含氟聚合物的光学材料及光固化型含氟树脂组合物
JP2004136525A (ja) * 2002-10-17 2004-05-13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ポキシライニング材組成物
WO2011004873A1 (ja) * 2009-07-10 2011-01-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曇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防曇膜形成用コーティングキット
CN103228447A (zh) * 2010-12-07 2013-07-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雾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73135A (zh) * 2011-03-18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物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JP2013244691A (ja) * 2012-05-28 2013-12-09 Asahi Glass Co Ltd 防曇性物品
CN103538336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农业用多层膜
JP2014040583A (ja) * 2012-07-27 2014-03-06 Sanyo Chem Ind Ltd エポキシ樹脂エマルション
JP2014054734A (ja) * 2012-09-11 2014-03-27 Asahi Glass Co Ltd 防曇性物品および下地層形成用組成物ならびに輸送機器用物品
CN106163796A (zh) * 2014-04-01 2016-11-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雾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19399A (zh) * 2016-07-13 2018-01-23 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多官能度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82768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コート剤、防曇膜、防曇膜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219A (zh) 2022-06-24
EP4059710A4 (en) 2023-11-15
WO2021095839A1 (ja) 2021-05-20
JP7315695B2 (ja) 2023-07-26
EP4059710A1 (en) 2022-09-21
JPWO2021095839A1 (zh)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5344B1 (en) Antifog laminate
EP2599799B1 (en) Single-layer film and hydrophilic material comprising same
EP1955782A1 (en) Single layer film and hydrophilic material composed of same
TWI545163B (zh) 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WO2018038271A1 (ja) 反射防止性積層体
EP3176216B1 (en) Hydrophilic material comprising sulfonate copolymer and amino resin
EP2738188B1 (en) Monolayer film and hydrophilic material comprising same
JP2006231540A (ja)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化粧シート
JP6642737B2 (ja) 水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EP2767552A1 (en) Composition and film comprising same
JP5959764B2 (ja) 親水性単層膜
JPWO2019146659A1 (ja) ハードコート層形成用樹脂組成物
CN114667219B (zh)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防雾膜及防雾膜形成用组合物套组
JP6945069B2 (ja) 防曇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40597A (zh) 濕氣硬化型聚胺酯組成物及積層體
WO2021025049A1 (ja) 防曇性を有する反射防止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276410A1 (en) Laminated bod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aminated body, antifogging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antifogging film, and set of antifogging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s
JP6710508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ハードコート用樹脂組成物、ハードコート付き透明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016397B2 (ja)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1186292A (ja)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
JP2022133116A (ja) 防曇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防曇性積層体、及び液体組成物
JP6766969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
JP2022020980A (ja) 防曇性塗料、塗膜、及び物品
JP2022051202A (ja) 防曇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