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7167A - 光学扫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扫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7167A
CN114647167A CN202111535928.6A CN202111535928A CN114647167A CN 114647167 A CN114647167 A CN 114647167A CN 202111535928 A CN202111535928 A CN 202111535928A CN 114647167 A CN114647167 A CN 114647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mator lens
straight line
laser
light beams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59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川智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647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3Multibeam scanners, e.g.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or beam split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0Collima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9Multifaceted or polygonal mirrors, e.g. polygonal scanning mirrors; Fresnel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光学扫描装置。准直器透镜由保持器保持,以便在从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的多个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准直器透镜时,在所述准直器透镜的中心和浇口部之间连接的直线与在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传输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

Description

光学扫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被包括在诸如激光束打印机或数字复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光学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诸如激光束打印机或复印机)中使用的光学扫描装置包括例如被配置为发出激光等的光源单元以及诸如准直器透镜和扫描透镜等的透镜。准直器透镜将从光源单元发出的激光转换成平行光束。扫描透镜具有fθ特性。近年来,在光学扫描装置中,为了满足对更高速和更高图像质量的需求,提出在光源单元中提供多个发光点来发出多个光束的多光束。此外,还要求降低光学扫描装置的成本,因此,为了降低透镜材料的成本,提出将树脂用作准直器透镜的材料。
例如,在日本第2008-64802号专利申请中,准直器透镜(其为具有与光轴旋转对称的透镜表面形状的旋转对称透镜)的外部形状形成为大致圆柱形。以这种方式,在确保所需的有效直径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透镜的体积,以降低透镜材料的成本。然而,日本第2008-64802号专利申请的准直器透镜具有以下问题。即,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通常通过成型(molding)来制造,这允许低产品单价且适合大量生产。通过用于透镜成型的模具的浇口(gate)来浇注树脂的注塑成型法(injection molding)来获得准直器透镜。此时,在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中产生根据树脂注入模具的方向(即,从透镜外圆周部延伸的浇口部的方向)而分布的双折射。双折射使穿过透镜而传输的光束的光学特性降低。因此,当在光学扫描装置中使用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时,即使是旋转对称透镜,也需要考虑浇口部的方向。尤其是在光学扫描装置的光源单元像多光束激光半导体中那样包括多个发光点的情况下,从多个发光点发出的每个激光束都会受到双折射的影响。因此,根据每个激光束传输通过的双折射分布的位置的不同,对运用于每个激光束上的光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也可能会产生差异。结果,在多个激光束之间引起光斑直径、激光量等的相对差异。因而,无法获得期望的成像性能,并且会导致图像劣化。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日本第5031485号专利中,公开了这样的光学扫描装置,在该光学扫描装置中,浇口部形成在从准直器透镜的侧面延伸的边缘部分处,使得在透镜成型时产生的双折射不会影响透镜上的光束传输区域。作为在边缘部分处形成浇口部的结果,减少了激光束的光斑直径的增加,并且实现了较高的图像质量。
然而,上述日本第5031485号专利的光学扫描装置具有以下问题。即,当为了防止透镜成型时产生的双折射的影响到达透镜上的光束传输区域而在准直器透镜的侧面形成边缘部分时,准直器透镜的直径相对于所需的透镜外部形状增加了边缘部分的量。因此,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与在确保所需的有效直径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透镜体积的大致圆柱形透镜相比,对于日本第2008-64802号专利申请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准直器透镜,增加了透镜的材料成本和成型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以低成本减少激光束的光斑直径的增加。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激光单元,其包括:光源,其包括被构造成发出多个光束的多个发光点;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其包括位于透镜表面的外圆周部的浇口部,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多个光束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被传输;具有圆柱形状的保持器,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光源和所述准直器透镜;以及旋转多面镜,其被构造成使从所述激光单元发出的多个光束偏转,其中,所述准直器透镜由所述保持器保持,以便在从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的多个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准直器透镜时,在所述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和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与在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传输的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准直器透镜的外部形状的视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准直器透镜上的双折射分布的视图。
图4是用于示出第一实施例中各激光束引起的双折射的差异的曲线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中的激光单元的配置的视图。
图6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中在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与连接在激光束的各发光点间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7是用于例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用于例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激光单元的配置的视图。
图9是用于例示第二实施例中在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与连接在激光束的各发光点间的每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0是用于例示第二实施例中在准直器透镜上的双折射分布与连接在激光束的各发光点间的每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图5B中所示的激光单元的透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四个激光单元的布局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光学扫描装置的配置】
图1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101的配置的示意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与要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101之间的对应关系,例示了要用从光学扫描装置101发出的激光照射的感光鼓112。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包含有感光鼓112的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通过用从光学扫描装置101发出的激光束的照射,使调色剂粘附到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静电潜像上来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在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11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用作记录介质的记录材料上来执行图像形成。
在图1中,激光单元102包括光源单元114(图1中未示出,见图5C)、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以及具有圆柱形状且被配置为保持光源单元114和准直器透镜103的保持器113。光学扫描装置101包括圆柱透镜104、孔径光阑105以及旋转多面镜106。孔径光阑105调节从光源单元114发出的并穿过圆柱透镜104而传输的光束。旋转多面镜106具有反射面107。穿过孔径光阑105的光束进入反射面107。此外,光学扫描装置101包括扫描器电机108、电路板109以及扫描透镜110。扫描器电机108驱动旋转多面镜106旋转。电路板109执行由激光单元102保持的光源单元114的发光控制。在用作光学扫描装置101的外壳的光学盒111中容纳上述光学部件。此外,圆柱透镜104被固定到光学盒111,并且扫描器电机108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光学盒111。用作成像单元的扫描透镜110用粘合剂固定到光学盒111。
作为光源单元114的激光单元102包括具有两个发光点的多光束激光半导体。多光束激光半导体发出两个激光束L1和L2。激光束L1的光路由图1中的实线表示,激光束L2的光路由图1中的虚线表示。从光源单元114发出的激光束L1和L2穿过准直器透镜103和圆柱透镜104而被传输,从而进入到旋转多面镜106的反射面107。通过扫描器电机108来驱动旋转多面镜106旋转,以使进入到旋转多面镜106的反射面107的激光束L1和L2偏转。之后,被旋转多面镜106偏转的激光束L1和L2穿过扫描透镜110而被传输,从而照射到感光鼓112的表面上。因此,在感光鼓112上形成静电潜像。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安装多光束激光半导体作为激光单元102的光源单元114。因此,与仅包括一个发光点的单光束激光半导体相比,可以一次扫描多行感光鼓112的表面。因此,多光束激光半导体扫描感光鼓112的表面的时间可以比在单光束激光半导体的情况下更短。被旋转多面镜106偏转的激光束L1和L2扫描感光鼓112表面的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被称为“主扫描方向”,以及感光鼓112的旋转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被称为“副扫描方向”。
现描述将激光单元102的组件调整到光学盒111的方法。用作光源单元114的多光束激光半导体被压合并固定到激光单元102的保持器113的一端。此外,如下文所述,准直器透镜103被固定到激光单元102的保持器113的另一端。然后,为了确保在激光束L1和L2之间的扫描线间隔(感光鼓112上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间隔)的位置精度,光源单元114和准直器透镜103固定到的激光单元102受到激光束L1和L2的扫描线间隔(打印间隔)的调整。通过将激光单元102绕着保持器113的圆柱轴旋转来执行扫描线间隔的调整。在扫描线间隔的调整结束后,激光单元102被组装到光学盒111,并用粘合剂等固定。
【准直器透镜】
接下来,描述第一实施例中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图2A、图2B和图2C是用于例示第一实施例中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的外部形状的视图。图2A是用于例示当从激光束L1和L2从准直器透镜103出射的方向(出射侧)看准直器透镜103时的外部形状的正视图,以及,图2B是用于例示当从图2A的右侧看图2A所示的准直器透镜103时的外部形状的侧视图。此外,图2C是用于例示当从激光束L1和L2进入准直器透镜103的方向(入射侧)看图2A所示的准直器透镜103时的外部形状的后视图。
如图2A和图2C所示,准直器透镜103具有形成为相对于光轴(图2B中长短虚线所示)旋转对称的形状的光学表面。因此,与由抛光玻璃形成的玻璃透镜相比,由于准直器透镜103用树脂成型,因此材料成本和成型成本低。此外,准直器透镜103的外部形状形成为圆柱形,使得在确保所需的有效直径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体积,从而能够降低透镜材料的成本。
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通过注塑成型法来制造,该方法通过用于透镜成型的模具(未示出)的浇口来浇注树脂。因此,在成型的准直器透镜103中,作为在浇口中固化的突起部的浇口部201(图2A、图2B和图2C)明显地保留在与浇注树脂的模具的浇口直接连接的部分中。然后,这样制造的用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具有引起双折射的区域。双折射的分布取决于在成型时树脂浇注到模具的方向,即,浇口部201的方向或位置。双折射使穿过准直器透镜103而传输的激光束L1和L2的光学特性降低。因此,在将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用在光学扫描装置101中时,即使是在旋转对称透镜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浇口部201的方向。特别是,当光学扫描装置101的光源单元114是如同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光束激光半导体那样的包括多个发光点的元件时,关注的是从多个发光点发出的激光束L1和L2中的每个都可能会受到双折射的影响。因此,根据每个激光束穿过的双折射分布而传输的位置的不同,可能会在激光束的偏振光分量中引起相位差,这可能引起运用在各激光束上的光学特性(例如,光斑直径或激光量)的影响度的差异。因此,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成像性能,并且图像质量可能会降低。
【双折射分布和激光束的影响】
接下来,参考图3A、图3B、图3C和图4来描述在第一实施例的树脂准直器透镜中引起的双折射分布以及由双折射分布引起的对激光束的影响。图3A是用于例示在图2C中所示的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上引起的双折射分布的视图。如图3A所示,根据浇口部201的方向,即,从浇口部201朝着准直器透镜103的中心的方向(以下称为“浇口部201的方向”),引起双折射分布。双折射是由于透镜成型时或透镜冷却处理期间产生的内应力引起的。如图3A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中,双折射具有以下趋向。即,双折射趋向于:在相对于穿过准直器透镜103的中心并与浇口部201的方向正交的直线的45°相位处,越靠近准直器透镜103的外圆周侧就具有越强的影响。在图3A所示的双折射分布中,双折射的大小由线的间距宽窄表示。表示为:线的间距越窄,双折射的大小的变化率越大。
图3B是用于例示在这样情况下激光束L1和L2的范围的视图:从光源单元114发出的并要穿过准直器透镜103而传输的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P相对于浇口部201倾斜45°。此外,图3C是用于例示在这样情况下激光束L1和L2的范围的视图:从光源单元114发出的并要穿过准直器透镜103而传输的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Q与浇口部201正交。直线Lg是在准直器透镜103的中心和浇口部201之间连接的直线。如图3A所示,双折射分布趋向于:在相对于与浇口部201的方向正交的直线45°相位处,越靠近准直器透镜103的外圆周侧就具有越强的影响。因此,如图3B所示,当在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P相对于浇口部201倾斜45°时,激光束L1和L2的一部分穿过准直器透镜103的具有大的双折射影响的区域而被传输。同时,如图3C所示,在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Q与浇口部201的方向正交,因此,激光束L1和L2穿过准直器透镜103的与具有大的双折射影响的区域偏离的区域而被传输。
图4是利用曲线P′和Q′来示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准直器透镜103中双折射的大小的示意图:在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是图3B中所示的直线P和图3C中所示的直线Q中的每个。在图4中,纵轴表示双折射的大小,横轴表示直线P和Q穿过准直器透镜103的位置。在图4中,以实线表示曲线P′,并以点划线表示曲线Q′。在图4中,曲线P′和Q′中的每一条在靠近准直器透镜103的中心侧的位置处具有小的双折射。然而,随着向准直器透镜103的外圆周侧的移动,直线P更靠近具有大的双折射影响的区域,因此,由曲线P′表示的直线P的双折射增加。同时,直线Q穿过具有大的双折射影响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因此,由曲线Q′表示的直线Q的双折射小于曲线P′表示的直线P的双折射。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Q是在与浇口部201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直线。例如,即使在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是穿过准直器透镜103的中心并与浇口部201的方向平行的直线的情况下,与上述直线Q类似的,可在具有最小的双折射影响的位置处传输激光束L1和L2。
【激光单元的配置】
接下来,描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激光单元102。图5A、图5B和图5C是用于例示激光单元102的外部形状的视图。图5D是用于例示激光单元102的配置的截面图。图5B是用于例示当从侧面看激光单元102时保持器113的外部形状的侧视图。图5A是当从准直器透镜103侧看图5B所示的激光单元102时的视图,所述准直器透镜103侧是从光源单元114发出的激光束L1和L2出射的侧。此外,图11A是激光单元102的透视图,以及图11B是当准直器透镜103从图11A移走时的透视图。用粘合剂将包括浇口部201的准直器透镜103固定到保持器113的透镜固定部501。同时,图5C是从光源单元114侧看图5B所示的激光单元102时的视图,被压合并被固定到激光单元102的、光源单元114的多光束激光半导体的四个端子突起。图5D是在图5B中所示的激光单元102被沿着线VD-VD的平面截断并从图5B的下方看截面的截面图。如图5D所示,保持器113的内部处于中空状态。上述光源单元114的多光束激光半导体被压合并被固定到保持器113的一端,并且准直器透镜103被固定到保持器113的另一端的透镜临时放置座面502上。
【浇口部的定位】
接下来,描述将准直器透镜103的组件调整到保持器113的方法。首先,准直器透镜103被临时放置到在保持器113上形成的透镜临时放置座面502(图5D)上。图6是用于例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穿过准直器透镜103而传输的激光束L1和L2的位置以及浇口部201相对于保持器113的定位范围的视图。当准直器透镜103被临时放置到透镜临时放置座面502上时,准直器透镜103的浇口部201被如下地定位。即,通过设置在透镜临时放置座面502上并具有透镜位置调节和浇口位置调节功能的位置调节肋503(图5B),定位浇口部201的方向(在准直器透镜103的中心和浇口部201之间连接的直线Lg),从而与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S大致正交。在此情况下,“大致正交”意味着方向落在约90°±10°的范围内,包括位置调节肋503、准直器透镜103的透镜形状等的误差系数。在相对于保持器113定位浇口部201之后,相对于光源单元114执行三维方向上的定位调整,并用粘合剂将准直器透镜103固定到保持器113透镜固定部501(图5A)。
通过保持器113将准直器透镜103和光源单元114以固定状态保持在一起具有以下优点。即,优点在于:即使在为了调整感光鼓112上的扫描线间隔而使激光单元102围绕着保持器113的圆柱轴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准直器透镜103的定位相位以及在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S。
【通过定位浇口部而获得的效果】
接下来,描述通过定位浇口部201而获得的效果。如参照图3A、图3B和图3C所描述的那样,要在准直器透镜103中引起的双折射具有根据浇口部201的方向而分布的特性。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在与浇口部201的方向(直线Lg)正交的方向上定位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S的方向时,可以产生以下效果。即,激光束L1和L2穿过准直器透镜103中具有较小的双折射影响的区域而被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由于双折射而对要运用在激光束L1和L2上的光学特性(例如光斑直径的增加或光量的减少)的影响。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使用多光束激光半导体和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的光学扫描装置101中,可以减少图像劣化的发生,并且可以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图像质量。在第一实施例中,准直器透镜103和光源单元114由作为相同保持部件的保持器113保持,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准直器透镜103可由光学盒111保持,并且光源单元114可被固定到保持器113。也就是说,准直器透镜103和光源单元114可由不同的组件来保持。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浇口部201的定位方向是与在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S正交的方向的情况,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浇口部201的定位方向可以是与在激光束L1和L2的发光点L1o和L2o之间连接的直线S平行的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使用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可以减少激光束L1和L2的光斑直径的增加。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包括一个光源单元的光学扫描装置中,减少由树脂制成的低成本准直器透镜的双折射对运用在激光束的光学性能上的影响的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包括多个光源单元的光学扫描装置中,准直器透镜的双折射的影响被均匀分布,从而减少对运用在激光束的光学性能上的影响的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配置的部件由用于描述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
【光学扫描装置的配置】
图7是用于例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701的配置的示意图。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101包括一个光源单元,并向一个感光鼓照射激光束。同时,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四个光源单元。安装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701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四个图像形成部,其被配置为形成具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的调色剂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此外,通过使用从光学扫描装置701发出的激光束进行照射,每个图像形成部通过使调色剂粘附到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来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在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用作记录介质的记录材料上来执行图像形成。
如图7所示,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四个激光单元,即,两个激光单元702(图7的左上侧和左下侧)以及两个激光单元703(图7的右上侧和右下侧)。两个激光单元702和两个激光单元703各自布置在垂直方向上(=旋转多面镜106的旋转轴方向)。此外,激光单元702和703并排布置在水平方向上(=与旋转多面镜106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激光单元702和703中的每个包括多光束激光源单元114(以下称为“光源单元114”)、准直器透镜103以及被配置为保持光源单元114和准直器透镜103的保持器113。两个激光单元702向上述被配置为形成青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发射激光束。同时,两个激光单元703向上述被配置为形成黄色(Y)和品红色(M)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发射激光束。
此外,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圆柱透镜704、孔径光阑705以及旋转多面镜106。每个孔径光阑705调整从光源单元114发出的并穿过圆柱透镜704而传输的光束。穿过孔径光阑705的光束进入旋转多面镜106。此外,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扫描器电机108和电路板(未示出)。扫描器电机108驱动旋转多面镜106旋转。电路板执行由激光单元102保持的光源单元114的发光控制。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第一扫描透镜710A和第一扫描透镜710B,其中,对黄色(Y)和品红色(M)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发出的激光束穿过第一扫描透镜710A而被传输,对青色(C)和黑色(K)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发出的激光束穿过第一扫描透镜710B而被传输。此外,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第二扫描透镜711Y、711M、711C和711K,其中,用于照射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的激光束穿过第二扫描透镜而被传输。此外,光学扫描装置701包括反射镜712Y、712M1、712M2、712C1、712C2和712K,其用于对用来照射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的激光束进行反射。被添加到第二扫描透镜711Y、711M、711C和711K以及反射镜712Y、712M1、712M2、712C1、712C2和712K的参考标记的标记Y、M、C和K表示部件是允许激光束的光线照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调色剂颜色的感光鼓的光学部件。在用作光学扫描装置701的外壳的光学盒713中容纳有上述光学部件,并通过压合、粘合、螺钉连接或其他方式将上述光学部件固定到光学盒713。从激光单元702和703发出的每条激光束穿过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圆柱透镜704和孔径光阑705,从而被旋转多面镜106偏转。被旋转多面镜106偏转的每条激光束经由对应的第一扫描透镜710、第二扫描透镜711和反射镜712照射到对应的图像形成部的感光鼓上。
【激光单元】
图8A、图8B和图8C是用于例示在图7所示的四个激光单元中的、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激光单元702和703的外部形状的视图。
图8B是用于例示在从图7的上方看激光单元702和703时保持器113的外部形状的视图。图8A是在从准直器透镜103侧看图8B中所示的激光单元702和703时的视图。用粘合剂将包括浇口部201的准直器透镜103固定到保持器113的透镜固定部。同时,图8C是在从光源单元114a或114b侧看图8B中所示的激光单元702和703时的视图。如图8C所示,四个端子从每个多光束激光半导体(被压合并被固定到保持器113的光源单元114a和114b)突出。如图8C所示,激光单元702和703以彼此不同的相位差在保持器113的一端分别保持光源单元114a和114b。
图12是在光轴方向上从准直器透镜103侧看四个激光单元(即,上方激光单元702、下方激光单元702、上方激光单元703和下方激光单元703)时的视图。
【浇口部的定位】
接下来,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的浇口部201的定位范围。图9是用于示出光源单元114a的发光点L1oa和L2oa以及光源单元114b的发光点L1ob和L2ob(在第二实施例中穿过准直器透镜103而传输)的位置、以及浇口部201相对于保持器113的定位范围的视图。在图9中,例示了在图8C中所示的激光单元702的光源单元114a的发光点L1oa和L2oa之间连接的直线Sa(第一直线),以及在激光单元703的光源单元114b的发光点L1ob和L2ob之间连接的直线Sb(第二直线)。此外,在图9中,例示了由彼此相交的直线Sa和Sb形成的角(锐角和钝角)的等分线(由图9的长短虚线所示)。准直器透镜103的浇口部201被定位在与由直线Sa和Sb形成的角中的钝角(角度θ)侧的等分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在此情况下,“大致平行”意味着方向落在大约θ/2±10°的角度范围内,包括位置调节肋503、透镜形状等的误差系数。
【通过定位浇口部而获得的效果】
接下来,描述通过定位浇口部201而获得的效果。图10是用于例示准直器透镜103上的双折射分布与激光单元702和703的激光束L1和L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10中,直线Sa是在激光单元702的光源单元114a的发光点L1oa和L2oa之间连接的直线。同时,直线Sb是在激光单元703的光源单元114b的发光点L1ob和L2ob之间连接的直线。此外,从光源单元114a的发光点L1oa发出的激光束L1a的范围、从光源单元114a的发光点L2oa发出的激光束L2a的范围、从光源单元114b的发光点L1ob发出的激光束L1b的范围以及从光源单元114b的发光点L2ob发出的激光束L2b的范围分别由圆圈表示。如同第二实施例那样,当浇口部201被定位在相对于角的等分线的大致平行方向上时(所述角是由各激光单元702和703的光源单元114的发光点之间分别连接的直线Sa和Sb相交形成的)可以产生以下效果。即,从激光单元702发出的激光束L1a和L2a以及从激光单元703发出的激光束L1b和L2b可穿过准直器透镜103上具有相同双折射分布的区域而被传输。以这样的方式,在光源单元114的不同位置处的激光单元702和激光单元703之间产生的双折射的影响可被均匀地分布。因此,由准直器透镜103的双折射引起的、在不同的调色剂颜色的感光鼓间的激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差异可被均匀地给出并减少,并且可以减少图像劣化的发生。
如图12所示,在具有如下配置的装置的情况下:在与旋转多面镜106的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例如,上方激光单元702和上方激光单元703)的直线Sa(第一直线)和直线Sb(第二直线)彼此相交,则在旋转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例如,上方激光单元702和上方激光单元703)的直线Sa(第一直线)和直线Sb(第二直线)相互平行。
此外,尽管未示出,在具有如下配置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旋转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例如,上方激光单元702和上方激光单元703)的直线Sa(第一直线)和直线Sb(第二直线)彼此相交,则在与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例如,上方激光单元702和上方激光单元703)的直线Sa(第一直线)和直线Sb(第二直线)相互平行。
如上所述,在包括多个激光单元702和703(每个激光单元使用多光束激光半导体和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103)的光学扫描装置701中,可抑制图像质量的下降,并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图像质量。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作为相同保持部件的保持器113来保持准直器透镜103和光源单元114,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由光学盒713来保持准直器透镜103,并且光源单元114可固定到保持器113。即,准直器透镜103和光源单元114可由不同的部件保持。此外,浇口部201的定位方向被设置成与激光单元702和703的光源单元114a和114b的发光点之间连接的直线Sa和Sb相交形成的角中的钝角侧中的角的等分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浇口部201的定位方向可以是与直线Sa和Sb彼此相交形成的角中的锐角侧上的角的等分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亦即与钝角侧上的角的等分线大致正交的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来减少激光束的光斑直径的增加。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7)

1.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
激光单元,包括:
光源,包括被构造成发出多个光束的多个发光点;
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包括位于透镜表面的外圆周部的浇口部,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多个光束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被传输;以及
具有圆柱形状的保持器,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光源和所述准直器透镜;以及
旋转多面镜,其被构造成使从所述激光单元发出的多个光束偏转,
其中,所述准直器透镜由所述保持器保持,以便在从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的多个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准直器透镜时,在所述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和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与在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传输的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
肋,其被构造成调节要保持的浇口部的位置。
3.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
四个激光单元,每个激光单元包括:
光源,包括被构造成发出多个光束的多个发光点;
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包括位于透镜表面的外圆周部的浇口部,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多个光束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被传输;以及
具有圆柱形状的保持器,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光源和所述准直器透镜;以及
旋转多面镜,其被构造成使从所述四个激光单元中的每个激光单元发出的多个光束偏转,
其中,所述四个激光单元被布置成在所述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轴方向和与所述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形成两行,
其中,当在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的多个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准直器透镜时,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相交来形成角,所述第一直线是穿过一个激光单元的准直器透镜而传输的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所述第二直线是穿过在旋转轴方向或与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一个激光单元相邻的另一激光单元的准直器透镜而传输的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以及
其中,所述一个激光单元的准直器透镜由所述一个激光单元的所述保持器保持,使得所述一个激光单元的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和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与由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相交而形成的角的等分线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在旋转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的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相交的情况下,在与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的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平行,以及
其中,在与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的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相交的情况下,在旋转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激光单元的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
肋,其被构造成调节要保持的浇口部的位置。
6.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
激光单元,包括:
光源,包括被构造成发出多个光束的多个发光点;以及
具有圆柱形状的保持器,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光源;
由树脂制成的准直器透镜,包括位于透镜表面的外圆周部的浇口部,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多个光束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被传输;
旋转多面镜,其被构造成使从所述激光单元发出的多个光束偏转;以及
光学盒,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激光单元、所述准直器透镜和所述旋转多面镜,
其中,所述准直器透镜由所述光学盒保持,以便在从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的多个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准直器透镜时,在所述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和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与在穿过所述准直器透镜而传输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
7.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
四个激光单元,每个激光单元包括:
光源,包括被构造成发出多个光束的多个发光点;
具有圆柱形状的保持器,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光源;以及
四个准直器透镜,每个准直器透镜都是由树脂制成,每个准直器透镜包括位于透镜表面的外圆周部的浇口部,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多个光束穿过每个准直器透镜而被传输;
旋转多面镜,其被构造成使从所述四个激光单元中的每个激光单元发出的多个光束偏转;以及
光学盒,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四个激光单元、所述四个准直器透镜和所述旋转多面镜,
其中,所述四个激光单元被布置成在所述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轴方向和与所述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形成两行,以及,所述四个准直器透镜被布置成在旋转轴方向和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形成两行,
其中,在从穿过所述四个准直器透镜的多个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四个准直器透镜时,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相交来形成角,所述第一直线是在穿过一个准直器透镜而传输的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所述第二直线是穿过在旋转轴方向或与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一个准直器透镜相邻的另一准直器透镜而传输的多个光束的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以及
其中,所述一个准直器透镜由所述光学盒保持,使得所述一个准直器透镜的浇口部和中心之间连接的直线与由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彼此相交而形成的角的等分线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
CN202111535928.6A 2020-12-17 2021-12-15 光学扫描装置 Pending CN114647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9701A JP2022096541A (ja) 2020-12-17 2020-12-17 光学走査装置
JP2020-209701 2020-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167A true CN114647167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5928.6A Pending CN114647167A (zh) 2020-12-17 2021-12-15 光学扫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099183B2 (zh)
JP (1) JP2022096541A (zh)
CN (1) CN114647167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50425A2 (en) * 1980-09-29 1982-04-28 Xerox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replacing a laser
JPH06347713A (ja) * 1993-04-15 1994-12-22 Ricoh Co Ltd 光走査用レンズ系
EP1174750A2 (en) * 2000-07-17 2002-0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4253080A (ja) * 2003-02-21 2004-09-09 Sharp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4317724A (ja) * 2003-04-15 2004-11-11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
JP2005321475A (ja) * 2004-05-06 2005-11-1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68239A (ja) * 2007-04-16 2008-11-06 Canon Inc 光学走査装置
CN102053364A (zh) * 2009-11-06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扫描光学设备和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US20120154883A1 (en) * 2010-12-21 2012-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ens with low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lens, and light scanning unit including the lens
JP2013080023A (ja) * 2011-10-03 2013-05-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JP2014048563A (ja) * 2012-09-03 2014-03-1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090188A1 (en) * 2015-09-29 2017-03-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ollimation Assembly for an Imaging Device
JP2017159538A (ja) * 2016-03-09 2017-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7539A (ja) * 2016-05-16 2017-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208704A1 (ja) * 2016-06-03 2017-12-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389B2 (en) 2003-05-02 2005-01-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beam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03594A (ja) 2005-06-21 2007-01-11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928B2 (ja) 2006-09-04 2012-09-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1485B2 (ja) 2007-08-20 2012-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5629B2 (ja) 2012-09-21 2016-03-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レンズ固定構造、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50425A2 (en) * 1980-09-29 1982-04-28 Xerox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replacing a laser
JPH06347713A (ja) * 1993-04-15 1994-12-22 Ricoh Co Ltd 光走査用レンズ系
EP1174750A2 (en) * 2000-07-17 2002-0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4253080A (ja) * 2003-02-21 2004-09-09 Sharp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4317724A (ja) * 2003-04-15 2004-11-11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
JP2005321475A (ja) * 2004-05-06 2005-11-1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68239A (ja) * 2007-04-16 2008-11-06 Canon Inc 光学走査装置
CN102053364A (zh) * 2009-11-06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扫描光学设备和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US20110116835A1 (en) * 2009-11-06 2011-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canning optical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20154883A1 (en) * 2010-12-21 2012-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ens with low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lens, and light scanning unit including the lens
JP2013080023A (ja) * 2011-10-03 2013-05-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JP2014048563A (ja) * 2012-09-03 2014-03-1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090188A1 (en) * 2015-09-29 2017-03-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ollimation Assembly for an Imaging Device
JP2017159538A (ja) * 2016-03-09 2017-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7539A (ja) * 2016-05-16 2017-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208704A1 (ja) * 2016-06-03 2017-12-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朝东: "一种新颖的激光束扫描器", 光学技术, no. 04, 20 July 1991 (1991-07-20) *
朱俊杰;: "基于CAE技术的塑料光学元件双折射行为研究", 塑料科技, no. 01, 10 January 2014 (2014-01-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99183B2 (en) 2024-09-24
JP2022096541A (ja) 2022-06-29
US20220197019A1 (en)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90563A1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111515B2 (ja) 走査光学装置
US5130840A (en) Light scanning system
KR100449729B1 (ko) 주사 광학장치
KR20080001430A (ko) 광주사장치 및 이 광주사장치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6963433B2 (en) Multibeam scanning optical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950216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optical scanner
CN114647167A (zh) 光学扫描装置
JP2576077B2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2131664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84199B1 (ko) 광주사 장치
JPH04242215A (ja) 光走査装置
JP2931181B2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6194973A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1235697A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2258186A (ja) 光源装置
JP2005528636A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用の二重ポリゴン・レーザ印刷ヘッド
JP3470040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KR20230013957A (ko) 편향기의 틸트에 의한 빔 스폿의 왜곡을 줄일 수 있는 광주사 장치
JP2003270572A (ja) 光走査装置
JPH0843754A (ja) 光ビーム走査光学装置
JP4323752B2 (ja)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00743B2 (ja) 走査レンズ、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走査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05037558A (ja) マルチビーム光源装置、その調整方法、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1017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