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5268A -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5268A
CN114635268A CN202011409098.8A CN202011409098A CN114635268A CN 114635268 A CN114635268 A CN 114635268A CN 202011409098 A CN202011409098 A CN 202011409098A CN 114635268 A CN114635268 A CN 114635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evaporator
condenser
air
laundry tr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90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5268B (zh
Inventor
赵陈新
王士坤
周小皮
吕佳辉
方雁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35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5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40Steam genera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槽、滚筒以及热泵装置,用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热泵装置包括:风路壳体,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滚筒的内腔相连通;蒸发器,其为微通道蒸发器,配置于风路壳体内,用于对从滚筒内导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冷凝器,其为微通道冷凝器,在风路壳体内配置于比蒸发器靠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用于对经过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风机,其用于使空气流动,蒸发器和冷凝器配置于外壳内的上方空间部,蒸发器与冷凝器沿着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提高烘干效率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干一体机、干衣机等类型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具备烘干功能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有兼具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的洗干一体机、仅具备烘干功能的干衣机等。其中,能够安装于阳台等的嵌入型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备受青睐。与通常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相比,嵌入型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对小型化、特别是高度方向上的小型化的要求更高。
另外,在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中,作为用于实现烘干功能的方式,热泵系统由于节能、对衣物温和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在具备热泵系统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中,为了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能够想到增大热泵系统的换热面积,但这很容易导致热泵系统的体积增大,进而导致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形尺寸、特别是高度方向上的外形尺寸增大,背离了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特别是嵌入型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小型化的发展方向。
因此,开发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提高烘干效率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成为课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提高烘干效率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外壳;外槽,其被支承于所述外壳内;滚筒,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槽内,用于收纳衣物;以及热泵装置,其用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所述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所述热泵装置包括:风路壳体,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滚筒的内腔相连通;蒸发器,其为微通道蒸发器,配置于所述风路壳体内,用于对从所述滚筒内导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冷凝器,其为微通道冷凝器,在所述风路壳体内配置于比所述蒸发器靠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用于对经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风机,其用于使空气流动,从而将所述滚筒内的空气经由所述进气口导入所述风路壳体内,并将经过了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空气导入所述滚筒内,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配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位于所述外槽的上方的上方空间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沿着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第1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外壳;外槽,其被支承于所述外壳内;滚筒,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槽内,用于收纳衣物;以及热泵装置,其用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所述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所述热泵装置包括:风路壳体,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滚筒的内腔相连通;蒸发器,其为微通道蒸发器,配置于所述风路壳体内,用于对从所述滚筒内导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冷凝器,其为微通道冷凝器,在所述风路壳体内配置于比所述蒸发器靠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用于对经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节流装置,制冷剂从所述冷凝器经由该节流装置向所述蒸发器流动;以及风机,其用于使空气流动,从而将所述滚筒内的空气经由所述进气口导入所述风路壳体内,并将经过了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空气导入所述滚筒内,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配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位于所述外槽的上方的上方空间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沿着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
根据第1技术方案,蒸发器采用微通道蒸发器,冷凝器采用微通道冷凝器,与传统的换热器相比,在换热能效相同的情况下,微通道蒸发器、微通道冷凝器的体积更小,有利于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小型化。此外,在上方空间部内将微通道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沿着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与以往的沿着前后方向排布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微通道蒸发器和微通道冷凝器设置得更大,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第2技术方案为,在第1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的上端与所述冷凝器的上端彼此靠近,且所述蒸发器的下端朝向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侧向下方倾斜延伸,所述冷凝器的下端朝向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的另一侧向下方倾斜延伸,沿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呈大致倒V字状配置。
根据第2技术方案,蒸发器的下端朝向滚筒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侧向下方倾斜延伸,冷凝器的下端朝向滚筒的旋转方向上的另一侧向下方倾斜延伸,且蒸发器与冷凝器呈大致倒V字状配置,由此,能够充分地利用由外壳的顶壁板和外槽的上侧的圆弧状的外周面夹着的不规则形状的上方空间部,尽可能地增大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第3技术方案为,在第2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
在以往的将蒸发器和冷凝器沿着前后方向排布的情况下,热泵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无法有效利用上方空间部的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的区域,相对于此,根据第3技术方案,微通道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沿着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而且,蒸发器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能够充分地利用上方空间部的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的区域,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均设置得较大,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第4技术方案为,在第3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位于上侧,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位于下侧。
根据第4技术方案,从滚筒内导出的潮湿的空气从上侧的迎风面进入蒸发器,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的表面凝结而作为冷凝水析出,该冷凝水在自身重力和向下流动的空气的双重作用下,从蒸发器的表面分离,有利于排出冷凝水。
第5技术方案为,在第4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风路壳体内形成有:第1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游侧;第2风路区域,其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下侧;以及第3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所述外槽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在位于所述冷凝器下方的部位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在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
根据第5技术方案,限定第2风路区域的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外槽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底壁部在位于冷凝器下方的部位设有用于排出在蒸发器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口,由此,冷凝水沿着底壁部的弧度流至排水口,由于排水口位于滚筒的上方,冷凝水可通过重力直接流动至用于排出外槽内的洗涤水的排水管,结构简单,成本低。另外,冷凝水的流动方向与经过了蒸发器的空气的流向一致,更有利于排出冷凝水。
第6技术方案为,在第3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的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的高度。
根据第6技术方案,蒸发器的下端的高度高于冷凝器的下端的高度,由此,能够使冷凝器向下方延伸得更长,将冷凝器设置得更大,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第7技术方案为,在第3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其用于对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上方空间部。
根据第7技术方案,压缩机位于上方空间部,由此,能够缩短压缩机与蒸发器、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长度,此外,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在外槽及滚筒安装完毕后,在上方空间部内一体安装包括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及压缩机在内的热泵装置,与压缩机位于外槽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组装便利性。
第8技术方案为,在第2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
根据第8技术方案,在以往的将蒸发器和冷凝器沿着前后方向排布的情况下,热泵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无法有效利用上方空间部的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的区域,相对于此,根据第9技术方案,微通道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沿着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而且,冷凝器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能够充分地利用上方空间部的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的区域,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均设置得较大,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第9技术方案为,在第8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位于上侧,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位于下侧。
根据第9技术方案,从滚筒内导出的潮湿的空气从上侧的迎风面进入蒸发器,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的表面凝结而作为冷凝水析出,该冷凝水在自身重力和向下流动的空气的双重作用下,从蒸发器的表面分离,有利于排出冷凝水。
第10技术方案为,在第9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风路壳体内形成有:第1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游侧;第2风路区域,其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下侧;以及第3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所述外槽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部位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在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
根据第10技术方案,限定第2风路区域的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外槽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底壁部在位于蒸发器下方的部位设有用于排出在蒸发器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口,由于排水口位于滚筒的上方,冷凝水可通过重力直接流动至用于排出外槽内的洗涤水的排水管,结构简单,成本低。
第11技术方案为,在第8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用于对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上方空间部。
根据第11技术方案,压缩机位于上方空间部,由此,能够缩短压缩机与蒸发器、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长度,此外,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在外槽及滚筒安装完毕后,在上方空间部内一体安装包括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及压缩机在内的热泵装置,与压缩机位于外槽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组装便利性。
第12技术方案为,在第2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蒸发器的上端及所述冷凝器的上端分别抵接。
根据第12技术方案,隔板与蒸发器的上端及冷凝器的上端分别抵接,由此,能够利用隔板保持蒸发器及冷凝器,而且,能够防止空气经由缝隙而绕过蒸发器及冷凝器的不良情况。
第13技术方案为,在第1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第13技术方案,滚筒的旋转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由此,上方空间部的高度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一致,更有利于沿着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蒸发器与冷凝器。
第14技术方案为,在第1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朝衣物投入口去向上方倾斜。
根据第14技术方案,滚筒的旋转轴线朝衣物投入口去向上方倾斜,由此,更有利于对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目视确认,而且,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沿着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蒸发器与冷凝器。
第15技术方案为,在第1~14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是干衣机。
根据第15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提高烘干效率的干衣机。
第16技术方案为,在第1~14技术方案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是洗干一体机。
根据第16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提高烘干效率的洗干一体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提高烘干效率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从侧上方观察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而得到的立体图,表示拆下外壳的顶壁板和前壁板后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装置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装置的风路壳体的上壳体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装置的拆下风路壳体的上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装置的拆下风路壳体的上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3中的A-A线剖切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而得到剖视图。
图10是沿图4中的B-B线剖切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装置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右视图,表示拆下外壳后的状态。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热泵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10:外壳;11:左壁板;12:右壁板;13:后壁板;14:上方空间部;20:外槽;20U:最高部;21:衣物投入口;22:减振器;23:悬吊弹簧;30:滚筒;40:热泵装置;50:风路壳体;51:进气件;52:出气件;53:壳体主体;54:波纹管;55:进气口;56:出气口;57:上壳体;571:隔板;58:下壳体;581:底壁部;582:周壁部;583:压缩机容纳部;584:排水口;60:蒸发器;61:迎风面;62:出风面;63:上端;64:下端;70:冷凝器;71:迎风面;72:出风面;73:上端;74:下端;80:风机;90:压缩机;91:节流装置;140:热泵装置;160:蒸发器;170:冷凝器;180:风机;190:压缩机;X:旋转轴线;S1:第1风路区域;S2:第2风路区域;S3:第3风路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下面以兼具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的洗干一体机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也可以是仅具备烘干功能的干衣机。
如图1~图2所示,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1包括:外壳10;外槽20,其被支承于外壳10内;滚筒30,其可旋转地安装于外槽20内,用于收纳衣物;以及热泵装置40,其用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滚筒3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规定了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此后的附图中沿用这些方向。
如图1所示,外壳10构成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1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廓,包括由金属板、树脂板等板材形成的左壁板11、右壁板12、前壁板(未图示)、后壁板13以及顶壁板(未图示)。为了便于观察外壳10内的构造,在图1~图3、图9中,省略了顶壁板和前壁板的图示,在图11中,省略了各壁板。
如图1~图2所示,外槽20呈在一端具有衣物投入口21的有底圆筒状。该外槽20以衣物投入口21朝向前方的状态安装于外壳10内,且利用下侧的减振器22及上侧的悬吊弹簧23弹性支承于外壳10,从而防止外槽20的振动向外壳10传递。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外壳10的前壁板安装有用于对衣物投入口21进行开闭的门体。
如图2所示,滚筒30呈一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用于收纳衣物。该滚筒30以开口朝向外槽20的衣物投入口21的方式安装于外槽20内。可以在该滚筒30的外周侧的壁部和底侧的壁部形成许多个细孔,由此,洗涤水、热泵装置40所产生的加热空气能够在外槽20与滚筒30之间流动。另外,该滚筒30利用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能够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X为中心进行旋转。其中,滚筒30的旋转方向既可以是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逆时针方向,还可以是能够在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之间不断进行切换。另外,滚筒30的旋转轴线X也可以朝衣物投入口21去向上方倾斜。
如图1~图3所示,在外壳10内的位于外槽20的上方的上方空间部14内配置有一体构造的热泵装置40,该热泵装置40用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滚筒3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如图2所示,上方空间部14是指,在上下方向上由顶壁板和外槽20的上侧的圆弧状的外周面夹着的空间,不仅包含比外槽20的最高部20U靠上侧的空间,还包含最高部20U的左右两侧且比最高部20U略靠下侧的空间(例如:图2中的配置悬吊弹簧23的空间)。
如图4、图5及图7所示,热泵装置40包括:风路壳体50,其具有进气口55和出气口56,进气口55和出气口56分别与滚筒30的内腔相连通;蒸发器60,其为微通道蒸发器,配置于风路壳体50内,用于对从滚筒30内导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冷凝器70,其为微通道冷凝器,在风路壳体50内配置于比蒸发器60靠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用于对经过蒸发器60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风机80,其用于使空气流动,从而将滚筒30内的空气经由进气口55导入风路壳体50内,并将经过了蒸发器60和冷凝器70的空气导入滚筒30内。此外,热泵装置40还包括压缩机90,该压缩机90用于对在蒸发器60和冷凝器7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如图5~图7所示,风路壳体50包括:进气件51,其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下端具有进气口55,如图11所示,该进气件51的下端在外槽20的外周面的后端侧连接于外槽20,经由滚筒30的壁部的细孔而与滚筒30的内腔相连通;出气件52,其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下端具有出气口56,如图11所示,该出气件52的下端在外槽20的外周面的前端侧(即:衣物投入口21侧)连接于外槽20,经由滚筒30的与衣物投入口21对应的开口而与滚筒30的内腔相连通;以及壳体主体53,其连接于进气件51与出气件52之间。另外,在进气件51与壳体主体53之间还夹设有能够伸缩的波纹管54,从而防止外槽20的振动经由进气件51向壳体主体53传递。虽未图示,但例如也可以在出气件52与壳体主体53之间夹设有能够伸缩的波纹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出气件52连接于外槽20的外周面的前端侧,与将出气件52连接于外槽20的外周面的后端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经过热泵装置40加热的空气直接供给到滚筒30内,空气不会因滚筒30的细孔而分散,能够更高效地对滚筒3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如图5~图7所示,壳体主体53具有上壳体57和下壳体58。下壳体58呈向上方开口的大致杯状,具有底壁部581和周壁部582。在底壁部581的后端附近借助波纹管54连接有进气件51,在前侧的周壁部582连接有出气件52,出气件52大致位于进气件51的正前方。上壳体57呈大致板状,利用螺钉等固定于下壳体58的周壁部582的上端。在壳体主体53的由上壳体57和下壳体58包围而成的内部空间内,配置有蒸发器60、冷凝器70、风机80。另外,前侧的周壁部582向前方连续设置有压缩机容纳部583,该压缩机容纳部583呈向上方开口的大致有底筒状。压缩机90通过安装于压缩机容纳部583内,而配置于壳体主体53的内部空间的外部。由此,蒸发器60、冷凝器70、风机80以及压缩机90利用壳体主体53以一体构造的方式配置于上方空间部14内。
如图7~图9所示,蒸发器60为大致板状的微通道蒸发器,彼此相对的一对板面分别成为迎风面61和出风面62。蒸发器60通过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吸热而对在外部流经该蒸发器60的高湿的空气进行冷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60的表面凝结而作为冷凝水析出,由此得到干燥的空气。如图9所示,在上方空间部14内,蒸发器60以迎风面61位于上侧且出风面62位于下侧、迎风面61和出风面62相对于左右方向上的水平线倾斜的方式配置,右端的高度高于左端的高度,也就是说右端成为上端63,左端成为下端64。另外,蒸发器60位于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正上方。此处,“蒸发器60位于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正上方”是指,蒸发器60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滚筒30的旋转轴线X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存在一个以上的交叉点。
如图7~图9所示,冷凝器70为大致板状的微通道冷凝器,彼此相对的一对板面分别成为迎风面71和出风面72。冷凝器70通过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放热而对在外部流经该冷凝器70的干燥的空气进行加热,由此得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如图9所示,在上方空间部14内,冷凝器70以迎风面71位于下侧且出风面72位于上侧、迎风面71和出风面72相对于左右方向上的水平线倾斜的方式配置,左端的高度高于右端的高度,也就是说左端成为上端73,右端成为下端74。
如图9所示,在上方空间部14内,冷凝器70位于蒸发器60的右侧,蒸发器60与冷凝器70沿着左右方向排布,换言之,两者沿着滚筒30的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旋转方向排布。具体而言,蒸发器60的上端63与冷凝器70的上端73彼此靠近,且蒸发器60的下端64朝向滚筒30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侧(左侧)向下方倾斜延伸,冷凝器70的下端74朝向滚筒30的旋转方向上的另一侧(右侧)向下方倾斜延伸,沿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方向(前后方向)观察,蒸发器60与冷凝器70呈大致倒V字状配置。此外,蒸发器60的下端64的高度高于冷凝器70的下端74的高度。另外,在上壳体57的表面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设有大致V字状的隔板571,该隔板571设于蒸发器60与冷凝器70之间,且与蒸发器60的上端63及冷凝器70的上端73分别抵接。
其中,上述的“蒸发器60与冷凝器70沿着滚筒30的旋转方向排布”是指,沿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方向观察,蒸发器60在滚筒3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与冷凝器70在滚筒3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是蒸发器60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面上的正投影与冷凝器70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面上的正投影不存在交叉点,另外,除了图9所示的形态之外,当然也包含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地配置的蒸发器60与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地配置的冷凝器70在左右方向上依次配置的形态。
如图7、图8所示,风机80在风路壳体50的壳体主体53内配置于冷凝器70的后方,且配置于壳体主体53的与进气件51、波纹管54连接的部位处。在风路壳体50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风机80位于蒸发器60的上游侧。
另外,风机80以旋转轴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通过使风机工作,从滚筒30的后侧将滚筒30内的低温高湿的空气经由进气件51、波纹管54抽吸到壳体主体53内;抽吸到壳体主体53内的低温高湿的空气从上侧的迎风面61穿过蒸发器60,利用蒸发器60内的制冷剂的吸热作用,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60的表面凝结而作为冷凝水析出,由此得到低温干燥的空气;从蒸发器60的出风面62出来的低温干燥的空气从下侧的迎风面71穿过冷凝器70,利用冷凝器70内的制冷剂的放热作用,对空气进行加热,由此得到高温干燥的空气;从冷凝器70的出风面72出来的高温干燥的空气经过出气件52从滚筒30的前侧进入滚筒30内;高温干燥的空气与滚筒30内的潮湿衣物接触,将衣物所包含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带走,而成为低温高湿的空气;低温高湿的空气从滚筒30的后侧经由进气件51、波纹管54再次抽吸到壳体主体53内。
将风路壳体50内的风路划分为:第1风路区域S1,其是从进气件51的进气口55经由波纹管54到壳体主体53内的蒸发器60的迎风面61为止的区域,换言之,是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蒸发器60的上游侧的区域;第2风路区域S2,其是在壳体主体53内位于蒸发器60的出风面62与冷凝器70的迎风面71之间的区域,换言之,是位于蒸发器60和冷凝器70的下侧的区域;以及第3风路区域S3,其是从冷凝器70的出风面72到出气件52的出气口56为止的区域,换言之,是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冷凝器70的下游侧的区域。
如图10所示,限定第2风路区域S2的风路壳体50的底壁部581沿着外槽20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限定第2风路区域S2的风路壳体50的底壁部581在位于冷凝器70下方的部位设有排水口584,该排水口584用于排出在蒸发器60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经由未图示的软管等连接于用于排出外槽20内的洗涤水的排水管。
如图7、图8所示,压缩机90位于上方空间部14内,在冷凝器70的前方配置于压缩机容纳部583内,且配置于出气件52的右侧附近。在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压缩机90配置于比冷凝器70靠衣物投入口21侧(前侧)的位置,风机80相对于冷凝器70配置于压缩机90的相反侧(后侧)。另外,压缩机90也可以在上方空间部14内配置于蒸发器60的后方。
通过使压缩机90工作,对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使之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之后,将制冷剂送入到冷凝器70的内部,在冷凝器70的内部通过放热而成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之后,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91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之后;制冷剂进入蒸发器60,通过吸热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之后,制冷剂回到压缩机90而再次被压缩。
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1通过如下那样进行工作。将衣物通过衣物投入口21放入滚筒30内,像以往的洗衣机那样对衣物进行洗涤。在需要对洗涤后的衣物进行烘干时,使风机80和压缩机90同时工作,利用蒸发器60和冷凝器70产生高温干燥的空气,对滚筒3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9所示的蒸发器60位于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正上方的形态,但也可以如图12的示意图所示,在变形例的热泵装置140中,将蒸发器160和冷凝器170互换位置,使冷凝器170位于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正上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风机180将滚筒内的空气抽出,使其依次经过蒸发器160、冷凝器170而返回滚筒内。虽未图示,但此时,蒸发器160与冷凝器170呈大致倒V字状配置,蒸发器160的迎风面位于上侧,冷凝器170的迎风面位于下侧。另外,在风路壳体内形成有:第1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蒸发器160的上游侧;第2风路区域,其位于蒸发器160和冷凝器170的下侧;以及第3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冷凝器170的下游侧,限定第2风路区域的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外槽20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限定第2风路区域的风路壳体的底壁部在位于蒸发器160下方的部位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用于排出在蒸发器160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冷凝器170的下端的高度高于蒸发器160的下端的高度。热泵装置140还包括压缩机190,该压缩机190用于对在蒸发器160和冷凝器17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190位于上方空间部。在滚筒30的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压缩机190配置于比蒸发器160靠衣物投入口侧(前侧)的位置,风机180相对于蒸发器160配置于压缩机190的相反侧(后侧)。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即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方式实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16)

1.一种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外壳;
外槽,其被支承于所述外壳内;
滚筒,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槽内,用于收纳衣物;以及
热泵装置,其用于利用加热的空气对所述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所述热泵装置包括:
风路壳体,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滚筒的内腔相连通;
蒸发器,其为微通道蒸发器,配置于所述风路壳体内,用于对从所述滚筒内导出的空气进行除湿;
冷凝器,其为微通道冷凝器,在所述风路壳体内配置于比所述蒸发器靠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用于对经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
风机,其用于使空气流动,从而将所述滚筒内的空气经由所述进气口导入所述风路壳体内,并将经过了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空气导入所述滚筒内,
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配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位于所述外槽的上方的上方空间部,
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沿着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上端与所述冷凝器的上端彼此靠近,且所述蒸发器的下端朝向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侧向下方倾斜延伸,所述冷凝器的下端朝向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的另一侧向下方倾斜延伸,沿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呈大致倒V字状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位于上侧,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位于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路壳体内形成有:
第1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游侧;
第2风路区域,其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下侧;以及
第3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
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所述外槽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
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在位于所述冷凝器下方的部位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在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其用于对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上方空间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位于上侧,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位于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路壳体内形成有:
第1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游侧;
第2风路区域,其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下侧;以及
第3风路区域,其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
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沿着所述外槽的外周面呈弧状延伸,
限定所述第2风路区域的所述风路壳体的底壁部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部位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在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凝结产生的冷凝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用于对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上方空间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蒸发器的上端及所述冷凝器的上端分别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朝衣物投入口去向上方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是干衣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是洗干一体机。
CN202011409098.8A 2020-12-01 2020-12-03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635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6794 2020-12-01
CN2020113867941 2020-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268A true CN114635268A (zh) 2022-06-17
CN114635268B CN114635268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6290A (zh) * 2014-11-25 2016-06-2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
CN106337269A (zh) * 2015-06-30 2017-01-18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106939506A (zh) * 2016-01-05 2017-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热泵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7675453A (zh) * 2016-08-01 2018-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6290A (zh) * 2014-11-25 2016-06-2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
CN106337269A (zh) * 2015-06-30 2017-01-18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106939506A (zh) * 2016-01-05 2017-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热泵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7675453A (zh) * 2016-08-01 2018-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7646U (zh) 2022-03-04
CN215668648U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8894B2 (en)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heat pump module
JP4715695B2 (ja) 乾燥ユニットおよび乾燥装置
US20200308756A1 (en)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EP3026168A1 (en) Clothes drying device
CN106337269B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JP7296497B2 (ja)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衣類処理装置
JP2008048810A (ja) 衣類乾燥装置
CN1936158A (zh) 衣物干燥装置
CN215947646U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114635268B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215593465U (zh) 微通道蒸发器及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KR101317621B1 (ko) 세탁건조기
CN215628878U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JP6545967B2 (ja) 衣類乾燥機
CN219010751U (zh) 热泵装置以及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219010750U (zh) 热泵装置以及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JP2017144341A (ja) 乾燥装置
CN219010749U (zh) 热泵装置及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115726172A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JP2018196673A (ja) 衣類乾燥機
CN214362373U (zh)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4245013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4244962U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6175654B2 (ja) 乾燥装置
CN216864588U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