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2373U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62373U CN214362373U CN202023315521.6U CN202023315521U CN214362373U CN 214362373 U CN214362373 U CN 214362373U CN 202023315521 U CN202023315521 U CN 202023315521U CN 214362373 U CN214362373 U CN 2143623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necting piece
- fan
- air supply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和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送风组件包括风道、风机和连接件。风道,包括出风口;风机包括进风口;连接件,连通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设置连接件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连接件能够降低风道的出风口和风机的进风口大小不同造成的流道截面积骤变,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使用率,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壁面被撞击的气流减少,从而减少了部分噪声源,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组件和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干衣机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能够达到衣干即穿的效果,同时具有节能特性,洗衣机本身结构复杂,由于风路的设置方向,导致气流损失较大,影响进风效果,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包括风道、风机和连接件。风道,包括出风口;风机包括进风口;连接件,连通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组件,能够用于衣物处理装置,风道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组件相连通,以对桶体组件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处理,实现衣物烘干。通过连接件将风道与风机连通。具体地,风机包括蜗壳和位于蜗壳内的叶轮,还包括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风机的进风口和出口具体为蜗壳的进风口和出口。连接件连接在风道出风口和风机进风口处,通过设置连接件引导气流流向,以使风道内部的风从出风口处通过连接件后进入风机内部。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尺寸并不相同,通过设置连接件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与相关技术中,风道与风机直接连接相比,连接件能够降低风道的出风口和风机的进风口大小不同造成的流道截面积骤变,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使用率,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壁面被撞击的气流减少,从而减少了部分噪声源,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具体地,送风组件可以包括位于风道内的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均设置在风道内,而非将风道内的气流引入蒸发器和冷凝器所在的空间,既能够充分增大气流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降低蒸发器的冷量耗散和冷凝器的热量耗散,提升换热效率,优化除湿升温效果,缩短烘干衣物的耗时,又能够简化产品结构,降低生成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具体地,风道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桶体组件相连通,以对桶体组件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处理,实现衣物烘干。蒸发器和冷凝器都具有供制冷剂通过的换热管,气流流过换热管表面,就能与换热管内的制冷剂交换热量。蒸发器位于入风口和冷凝器之间,也就是蒸发器位于冷凝器的上游位置,从桶体组件进入风道的湿冷空气先与蒸发器接触,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发吸热,带走湿冷空气的热量,使得湿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冷凝成液态,继而排出,可降低湿冷空气的湿度,实现除湿。除湿后的干冷空气再与下游的冷凝器接触。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冷凝放热,向干冷空气传递热量,使得干冷空气升温,得到温暖干燥的空气,这些温暖干燥的空气重新回到桶体组件内,可促进衣物上的水分蒸发,加速衣物的干燥,同时使得桶体组件内的空气湿度增加。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衣物的烘干。
具体地,送风组件还进一步包括连通在风道的入风口处的进风管,具体,进风管背离入风口的一端与桶体组件相连通。通过在风道的入风口设置进风管,可利用进风管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组件相连通,使得送风组件与桶体组件可靠装配。此外,利用进风管,可以在确定好风道的设置位置后,方便地利用进风管将风道与桶体组件连通,有助于提升风道的设置位置灵活性。具体地,进风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波纹管,有助于提升送风组件的抗振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具有连通出风口的第一端和连通进风口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一端的流道截面积大于连接件的第二端的流道截面积。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连接件的结构。具体地,连接件与风道出风口连通的第一端的流道截面积大于连接件与风机进风口的流道截面积,以使从风道的出风口导出的风通过连接件流向风机进风口的过程中,气流与连接件接触的流道截面积是由大到小变化的,以使连接件在导通气流的过程中将气流聚拢,将气流从流道截面积较大的第一端聚拢至流道截面积较小的第二端从而起到聚拢气流的作用,将风道内导出的风集中聚拢至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聚拢气流,降低了气流的混乱程度,进而减少了气流碰撞壁面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流通性能,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的流道截面积自连接件的第一端至连接件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连接件的结构。具体地,连接件的流道截面积是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即风道出风口向风机的进风口聚拢气流的方向,也即气流的流通方向,通过将连接件设置成为沿气流的流通方向流道截面积逐渐减小,从而使气流逐渐聚拢至风机的进风口处,从而提升了气流的聚拢效果,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流通性能,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的第二端与进风口相适配。
在该设计中,连接件的第二端与进风口相配适,具体地,连接件出口直径的大小与风机进风口直径大小进行了匹配,以使风道内的气流通过连接件的第二端流动至风机的进风口时,流道截面积不发生变化,降低进风时流道横截面积骤增骤减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连接件的第二端与进风口相适配,确保两者之间的简单稳定的连接,避免连接不当影响送风组件的送风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侧壁,至少一个侧壁为曲壁。
在该设计中,连接件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侧壁,在全部侧壁中,至少有一个侧壁为曲壁,可更好聚拢气流。与设置其他侧壁,如直壁相比,曲壁能够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从而减少气流流通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的气流利用率,保证了送风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在连接件的出口使用平滑的弧线与圆角设计温和地引导气流改变方向,避免了撞击壁面损失能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在该设计中,在衣物处理装置高速运转中,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上下左右晃动,连接件有撞击外桶的风险。通过把连接件设计为柔性连接件,也就是为柔性材质的零件,使得外桶与连接件两者相撞也无损坏风险。相较于将风道与连接件一体成型的设计,本方案风道不变,连接件单独设计成柔性材质,不怕碰撞,可对连接件起到保护作用,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具体地,连接件两端和风道、风机通过卡箍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包括橡胶连接件。
在该设计中,橡胶是一种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受力后会产生弹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而且化学性质稳定,生产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通过设置橡胶连接件,在衣物处理装置高速运转时,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上下左右晃动,通过将连接件设置成为橡胶连接件,使得外桶与橡胶连接件两者相撞也无损失风险,连接件单独设计成橡胶连接件,不怕碰撞,可对连接件起到保护作用,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具体地,橡胶连接件两端和风道、风机通过卡箍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与风道可拆卸连接;和/或连接件与风机可拆卸连接。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连接件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连接件与风道可拆卸的连接,从而方便对连接件的拆装工作,降低拆卸难度,方便操作,需要对连接件更换或者维修时,将连接件从风道上拆卸即可完成更换或者维修工作。
具体地,连接件与风机可拆卸的连接,从而方便对连接件的拆装工作,降低拆卸难度,方便操作,需要对连接件更换或者维修时,将连接件从风机上拆卸即可完成更换或者维修工作。
具体的可拆卸连接可采用卡箍连接、卡扣连接、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桶体组件;和上述任一项的送风组件,送风组件与桶体组件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上述任一送风组件的有益技术效果。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桶体组件,桶体组件用于容纳待处理衣物,送风组件与桶体组件相连通,以使通过将桶体组件内的湿冷空气引入风道内,经除湿升温后重新送入桶体组件,可实现衣物的烘干。
具体地,桶体组件包括静止的外桶和能够相对于外桶旋转的内桶,可以理解的是,内桶处于外桶内部,并不直接暴露在外,风道与内桶相连通,可以是直接与外桶相连通,进而实现与内桶相连通,也可以是经门封与内桶相连通。外桶用于存水,内桶用于容纳衣物,内桶和外桶相连通,以供洗涤水进入内桶。外桶的开口处还设置有门封,能够与衣物处理装置的门体相配合,实现桶体组件的密封,避免桶体组件内的水泄漏,同时也可以起到密封衣物处理装置的门体的作用。内桶按一定规律旋转,可令衣物与洗涤水充分接触,实现衣物的洗涤。洗涤完成后,内桶旋转,可令衣物上的部分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实现衣物脱水。通过增设具有除湿升温功能的送风组件,可为衣物处理装置增加烘干衣物的处理模式,使衣物处理装置用作洗烘一体机。具体地,在脱水过程中,连接件距离外桶距离较近,连接件在衣物处理装置运转时,连接件存在撞击外桶的风险,通过设置柔性连接件,由于柔性连接件自身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性质,对桶体组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壳体,包括侧板,风机位于风道和侧板之间。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侧板。通常桶体组件的外壁面与壳体之间存在容纳空间,通过将风机设置在侧板与桶体组件之间,以使风机设置在桶体组件与侧板所夹空间内,也就是布置在桶体组件的四周侧方,而非布置在朝向壳体的前面板的前方。通过将风机设置在风道和侧板之间,以使风机位于风道的侧方,从而降低降低气流流动方向改变程度,降低风量损失,由于桶体组件的整体结构近似呈圆柱状,桶体组件沿中轴线方向向侧板方向延伸的过程中,桶体组件与壳体之间的容纳空间逐渐增大,同时风机通常立式设置,提高了壳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通过将风机设置在风道和侧板之间,能够充分利用桶体组件与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合理布置风机,并确保足够的空间以设置连接件,有助于降低风机的安装高度,从而降低整机的高度。
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将压缩机设置衣物处理装置的下部,从而合理化利用桶体组件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将送风组件与压缩机分别设置在桶体组件的上方和下方,与送风组件和压缩机同时设置在桶体组件上方的情况相比,可充分利用了壳体内的有限空间,实现了合理的紧凑化布局,有助于缩小衣物处理装置的整体尺寸,提升衣物处理装置对安装环境的适应性,有效降低了安装空间,提升用户室内空间利用率,提升产品竞争力。
具体地,送风组件还包括节流装置,如毛细管,连接在冷凝器的出口和蒸发器的入口之间。压缩机与蒸发器及冷凝器相连通,能够为制冷剂的循环提供动力。具体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形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路径,构成热泵系统。热泵系统运行时,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并且接着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放热,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逐渐转变成高压液态的制冷剂,高压液态的制冷剂由冷凝器中流出并且进入节流装置中进行节流降温降压,高压液态的制冷剂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接着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中流出并进入蒸发器中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而不断蒸发,转变成为低压气态制冷剂,低压气态制冷剂由蒸发器中流出并接着经由压缩机的进气口重新进入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地,送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上游的过滤件,以降低进入风道内的气流中夹杂的毛絮等杂物粘附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上的风险,有助于确保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可靠换热,提升换热效率。
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面板,以使用户通过控制面板选择适合的衣物处理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控制面板通常设置在整个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方便用户不需要弯腰即可对控制面板进行操控,从而合理利用了桶体组件上部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合理化设置安装位置以使内部空间被充分利用,有利于降低整机的高度、缩小了整机尺寸,同时也节约可壳体的生产成本,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洗涤剂容器,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洗涤剂容器与风道并列设置。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洗涤剂容器,洗涤剂容器与控制面板相连接,通常将控制面板设置在整个衣物处理器的上部,此时洗涤剂容器也设置在整机的上部位置,方便用户倾倒洗涤剂,与相关技术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剂容器设置在下部相比,本申请中用户不需要弯腰即可完成倾倒洗涤剂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具体地,将风道和洗涤剂容器并列设置,此时在保证风道正常通风的前提下,适当缩小风道尺寸,为洗涤剂容器提供安装空间,从而方便用户取放洗涤剂容器。控制面板相应设有洗涤剂容器的装配口和过滤件的插入口,可实现洗涤剂容器和过滤件的正面取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七。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风道,110风机,112蜗壳,114电机,120连接件,122侧壁,130蒸发器,140冷凝器,150节流装置,160过滤件,170装配口,180插入口,190进风管,200桶体组件,210壳体,212侧板,220控制面板,230洗涤剂容器,24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包括风道100、风机110和连接件120。风道100,包括出风口;风机110包括进风口;连接件120,连通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
送风组件能够用于衣物处理装置,风道100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组件200相连通,以对桶体组件200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处理,实现衣物烘干。通过连接件120将风道100与风机110连通。具体地,风机110包括蜗壳112和位于蜗壳112内的叶轮(图中未示出),还包括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114,风机110的进风口和出口具体为蜗壳112的进风口和出口。连接件120连接在风道100出风口和风机110进风口处,通过设置连接件120引导气流流向,以使风道100内部的风从出风口处通过连接件120后进入风机110内部。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00的出风口与风机110的进风口尺寸并不相同,通过设置连接件120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与相关技术中,风道与风机直接连接相比,连接件120能够降低风道100的出风口和风机110的进风口大小不同造成的流道截面积骤变,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使用率,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壁面被撞击的气流减少,从而减少了部分噪声源,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具体地,送风组件可以包括位于风道100内的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通过将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均设置在风道100内,而非将风道100内的气流引入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所在的空间,既能够充分增大气流与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的换热面积,降低蒸发器130的冷量耗散和冷凝器140的热量耗散,提升换热效率,优化除湿升温效果,缩短烘干衣物的耗时,又能够简化产品结构,降低生成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具体地,风道100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桶体组件200相连通,以对桶体组件200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处理,实现衣物烘干。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都具有供制冷剂通过的换热管,气流流过换热管表面,就能与换热管内的制冷剂交换热量。蒸发器130位于入风口和冷凝器140之间,也就是蒸发器130位于冷凝器140的上游位置,从桶体组件200进入风道100的湿冷空气先与蒸发器130接触,蒸发器130内的制冷剂蒸发吸热,带走湿冷空气的热量,使得湿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冷凝成液态,继而排出,可降低湿冷空气的湿度,实现除湿。除湿后的干冷空气再与下游的冷凝器140接触。冷凝器140内的制冷剂冷凝放热,向干冷空气传递热量,使得干冷空气升温,得到温暖干燥的空气,这些温暖干燥的空气重新回到桶体组件200内,可促进衣物上的水分蒸发,加速衣物的干燥,同时使得桶体组件200内的空气湿度增加。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衣物的烘干。
具体地,送风组件还进一步包括连通在风道100的入风口处的进风管190,具体,进风管190背离入风口的一端与桶体组件200相连通。通过在风道100的入风口设置进风管190,可利用进风管190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组件200相连通,使得送风组件与桶体组件200可靠装配。此外,利用进风管190,可以在确定好风道100的设置位置后,方便地利用进风管190将风道100与桶体组件200连通,有助于提升风道100的设置位置灵活性。具体地,进风管190的至少部分管段为波纹管,有助于提升送风组件的抗振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具有连通出风口的第一端和连通进风口的第二端,连接件120的第一端的流道截面积大于连接件120的第二端的流道截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连接件120的结构。具体地,连接件120与风道100出风口连通的第一端的流道截面积大于连接件120与风机110进风口的流道截面积,以使从风道100的出风口导出的风通过连接件120流向风机110进风口的过程中,气流与连接件120接触的流道截面积是由大到小变化的,以使连接件120在导通气流的过程中将气流聚拢,将气流从流道截面积较大的第一端聚拢至流道截面积较小的第二端从而起到聚拢气流的作用,将风道100内导出的风集中聚拢至风机110的进风口,通过聚拢气流,降低了气流的混乱程度,进而减少了气流碰撞壁面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流通性能,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的流道截面积自连接件120的第一端至连接件12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连接件120的结构。具体地,连接件120的流道截面积是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即风道100出风口向风机110的进风口聚拢气流的方向,也即气流的流通方向,通过将连接件120设置成为沿气流的流通方向流道截面积逐渐减小,从而使气流逐渐聚拢至风机110的进风口处,从而提升了气流的聚拢效果,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内流通气流的流通性能,保证了送风组件的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的第二端与进风口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20的第二端与进风口相配适,具体地,连接件120出口直径的大小与风机110进风口直径大小进行了匹配,以使风道100内的气流通过连接件120的第二端流动至风机110的进风口时,流道截面积不发生变化,降低进风时流道横截面积骤增骤减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连接件120的第二端与进风口相适配,确保两者之间的简单稳定的连接,避免连接不当影响送风组件的送风效果。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侧壁122,至少一个侧壁122为曲壁。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20连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侧壁122,在全部侧壁122中,至少有一个侧壁122为曲壁,可更好聚拢气流。与设置其他侧壁122,如直壁相比,曲壁能够降低气流撞击壁面,从而减少气流流通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保证了送风组件的气流利用率,保证了送风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连接件120的出口使用平滑的弧线与圆角设计温和地引导气流改变方向,避免了撞击壁面损失能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为柔性连接件120。
在该实施例中,在衣物处理装置高速运转中,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上下左右晃动,连接件120有撞击外桶的风险。通过把连接件120设计为柔性连接件120,也就是为柔性材质的零件,使得外桶与连接件120两者相撞也无损坏风险。相较于将风道100与连接件120一体成型的设计,本方案风道100不变,连接件120单独设计成柔性材质,不怕碰撞,可对连接件120起到保护作用,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具体地,连接件120两端和风道100、风机110通过卡箍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包括橡胶连接件120。
在该实施例中,橡胶是一种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受力后会产生弹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而且化学性质稳定,生产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通过设置橡胶连接件120,在衣物处理装置高速运转时,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上下左右晃动,通过将连接件120设置成为橡胶连接件120,使得外桶与橡胶连接件120两者相撞也无损失风险,连接件120单独设计成橡胶连接件120,不怕碰撞,可对连接件120起到保护作用,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具体地,橡胶连接件120两端和风道100、风机110通过卡箍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20与风道100可拆卸连接;和/或连接件120与风机110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连接件120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连接件120与风道100可拆卸的连接,从而方便对连接件120的拆装工作,降低拆卸难度,方便操作,需要对连接件120更换或者维修时,将连接件120从风道100上拆卸即可完成更换或者维修工作。
具体地,连接件120与风机110可拆卸的连接,从而方便对连接件120的拆装工作,降低拆卸难度,方便操作,需要对连接件120更换或者维修时,将连接件120从风机110上拆卸即可完成更换或者维修工作。
具体的可拆卸连接可采用卡箍连接、卡扣连接、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等方式。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桶体组件200;和上述任一项的送风组件,送风组件与桶体组件200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上述任一送风组件的有益技术效果。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桶体组件200,桶体组件200用于容纳待处理衣物,送风组件与桶体组件200相连通,以使通过将桶体组件200内的湿冷空气引入风道100内,经除湿升温后重新送入桶体组件200,可实现衣物的烘干。
具体地,桶体组件200包括静止的外桶和能够相对于外桶旋转的内桶,可以理解的是,内桶处于外桶内部,并不直接暴露在外,风道100与内桶相连通,可以是直接与外桶相连通,进而实现与内桶相连通,也可以是经门封与内桶相连通。外桶用于存水,内桶用于容纳衣物,内桶和外桶相连通,以供洗涤水进入内桶。外桶的开口处还设置有门封,能够与衣物处理装置的门体相配合,实现桶体组件200的密封,避免桶体组件200内的水泄漏,同时也可以起到密封衣物处理装置的门体的作用。内桶按一定规律旋转,可令衣物与洗涤水充分接触,实现衣物的洗涤。洗涤完成后,内桶旋转,可令衣物上的部分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实现衣物脱水。通过增设具有除湿升温功能的送风组件,可为衣物处理装置增加烘干衣物的处理模式,使衣物处理装置用作洗烘一体机。具体地,在脱水过程中,连接件120距离外桶距离较近,连接件120在衣物处理装置运转时,连接件120存在撞击外桶的风险,通过设置柔性连接件120,由于柔性连接件120自身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性质,对桶体组件200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壳体210,包括侧板212,风机110位于风道100和侧板21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侧板212。通常桶体组件200的外壁面与壳体210之间存在容纳空间,通过将风机110设置在侧板212与桶体组件200之间,以使风机110设置在桶体组件200与侧板212所夹空间内,也就是布置在桶体组件200的四周侧方,而非布置在朝向壳体210的前面板的前方。通过将风机110设置在风道100和侧板212之间,以使风机110位于风道100的侧方,从而降低降低气流流动方向改变程度,降低风量损失,由于桶体组件200的整体结构近似呈圆柱状,桶体组件200沿中轴线方向向侧板212方向延伸的过程中,桶体组件200与壳体210之间的容纳空间逐渐增大,同时风机110通常立式设置,提高了壳体2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通过将风机110设置在风道100和侧板212之间,能够充分利用桶体组件200与侧板212之间的容纳空间合理布置风机110,并确保足够的空间以设置连接件120,有助于降低风机110的安装高度,从而降低整机的高度。
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机240,将压缩机240设置衣物处理装置的下部,从而合理化利用桶体组件200和壳体210之间的空间,将送风组件与压缩机240分别设置在桶体组件200的上方和下方,与送风组件和压缩机240同时设置在桶体组件200上方的情况相比,可充分利用了壳体210内的有限空间,实现了合理的紧凑化布局,有助于缩小衣物处理装置的整体尺寸,提升衣物处理装置对安装环境的适应性,有效降低了安装空间,提升用户室内空间利用率,提升产品竞争力。
如图6所示,具体地,送风组件还包括节流装置150,如毛细管,连接在冷凝器140的出口和蒸发器130的入口之间。压缩机240与蒸发器130及冷凝器140相连通,能够为制冷剂的循环提供动力。具体地,压缩机240的进气口与蒸发器130的出口相连通,压缩机240的排气口与冷凝器140的入口相连通,形成压缩机240→冷凝器140→节流装置150→蒸发器130→压缩机240的制冷剂循环路径,构成热泵系统。热泵系统运行时,制冷剂在压缩机240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压缩机240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240,并且接着进入冷凝器140中冷凝放热,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逐渐转变成高压液态的制冷剂,高压液态的制冷剂由冷凝器140中流出并且进入节流装置150中进行节流降温降压,高压液态的制冷剂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接着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150中流出并进入蒸发器130中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而不断蒸发,转变成为低压气态制冷剂,低压气态制冷剂由蒸发器130中流出并接着经由压缩机240的进气口重新进入压缩机240中进行压缩,如此循环往复。
如图6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送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蒸发器130上游的过滤件160,以降低进入风道100内的气流中夹杂的毛絮等杂物粘附在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上的风险,有助于确保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的可靠换热,提升换热效率。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面板220,以使用户通过控制面板220选择适合的衣物处理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控制面板220通常设置在整个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方便用户不需要弯腰即可对控制面板220进行操控,从而合理利用了桶体组件200上部和壳体210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合理化设置安装位置以使内部空间被充分利用,有利于降低整机的高度、缩小了整机尺寸,同时也节约可壳体210的生产成本,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洗涤剂容器230,与控制面板220相连接,洗涤剂容器230与风道100并列设置。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洗涤剂容器230,洗涤剂容器230与控制面板220相连接,通常将控制面板220设置在整个衣物处理器的上部,此时洗涤剂容器230也设置在整机的上部位置,方便用户倾倒洗涤剂,与相关技术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剂容器设置在下部相比,本申请中用户不需要弯腰即可完成倾倒洗涤剂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具体地,将风道100和洗涤剂容器230并列设置,此时在保证风道100正常通风的前提下,适当缩小风道100尺寸,为洗涤剂容器230提供安装空间,从而方便用户取放洗涤剂容器230。控制面板220相应设有洗涤剂容器230的装配口170和过滤件160的插入口180,可实现洗涤剂容器230和过滤件160的正面取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100),包括出风口;
风机(110),包括进风口;和
连接件(120),连通在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所述连接件(120)具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第一端和连通所述进风口的第二端,所述连接件(120)的第一端的流道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件(120)的第二端的流道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20)的流道截面积自所述连接件(120)的第一端至所述连接件(12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20)的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口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2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的侧壁(122),至少一个所述侧壁(122)为曲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20)为柔性连接件(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20)包括橡胶连接件(1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20)与所述风道(100)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连接件(120)与所述风机(110)可拆卸连接。
8.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组件(200);和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桶体组件(200)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
壳体(210),包括侧板(212),所述风机(110)位于所述风道(100)和所述侧板(212)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15521.6U CN214362373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15521.6U CN214362373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62373U true CN214362373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5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15521.6U Active CN214362373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62373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15521.6U patent/CN2143623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47009B2 (en) | Clothes dryer with a dehumidifier | |
EP2891742B1 (en) | Clothes dryer | |
CN100562623C (zh) | 衣物干燥机 | |
US10968560B2 (en) | Dryer | |
JP2007209526A (ja) | 衣類乾燥機 | |
EP2527527B1 (en) | Rotary-drum laundry dryer | |
CN215628878U (zh) |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362373U (zh)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5947646U (zh) |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15U (zh) |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4962U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29U (zh)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27U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28U (zh)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5058869A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114687175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13U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26U (zh)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9010751U (zh) | 热泵装置以及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WO2022142235A1 (zh) |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245014U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US11421374B2 (en) | Dryer | |
WO2022142252A1 (zh) | 送风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
KR101728754B1 (ko) | 외부공기 유입구를 갖는 의류처리장치 | |
CN219908333U (zh) | 烘干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